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

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

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
慈母心似三春晖——鲁迅小说《故乡》主题人物细探

对于“人”与“文”的关系,中国自古的说法是“文如其人”。如何认知人,则说是“知人论世”、“论世知人”。孟子曾经说过“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万章下》)鲁迅说得更明白晓畅:“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我们现在来阅读、欣赏鲁迅的小说作品,想真正读懂,理解透彻,获得充沛的激情感染和深切的精神熏陶,就应该遵照鲁迅所教示的那样来做。

关于鲁迅的生平事迹,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方面的资料容易找到,人们也比较熟悉;这里,为了讲述的简便直捷,我们先来介绍鲁迅《自题小像》这首七言绝句: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诗末附记:“二十一岁时作,五十一岁时写。”鲁迅在学生时代,日本留学之时,写了这首诗;到晚年记起这诗,特意制成条幅,挂在上海居室的墙壁上;可见他对此诗极为重视,把这首诗的结句作为一生的矢志。在这首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时代的鲁迅就深切地思考并明确地认定了关于自己人生道路的两个重大的问题:一、我是生活在怎样的国度?——祖国处于风雨飘摇,危急存亡之秋。二、我应该做一个怎样有为的人?——我要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挽救祖国的危亡。真的,鲁迅是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来考虑的。在日本,他先是就读于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原来的打算是学医“卒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后来由于受到一些事象的刺激,认识上有所改变,“觉得学医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当然要推文艺”。(《呐喊·自序》)于是,鲁迅中止了医学学业,邀约了几位朋友,致力于文学翻译和创作。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生活在民族存亡危急关头的青年鲁迅,他心中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是怀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宁愿中止学业而投身于文学工作的。在他心目中,“文艺”是用来“改变国民精神”的手段,强民救国的手段;而且把文学工作作为全身心投入的职业。要知道,鲁迅关于“改变国民精神”的主张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他在国外观察、探究了欧美各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包括日本的明治维新”之后的社会发展状况,深知片面发展物质生产,放松精神文明建设,会造成国家社会物欲横流的种种弊端。针对这一严重的“偏至”现象,他在一九0八年所发表的《文化偏至论》一文中,明确提出“掊物质而张灵明”的主张;即认为在发展物质生产的同时,还要注重抑制社会上物欲的膨胀,发扬、激励精神道德的高尚、优美:这样才是奔向理想的美好社会的正确途径。在《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鲁迅赞许了《新潮》社一群青年作者(汪敬熙、杨振声、俞平伯、欧阳予倩、叶绍钧等人),那样“有一种共同前进的趋向”,“他们每作一篇,都是‘有所为’而发,是在用改革社会的器械。”无疑他自己也是这样做以改革社会为目的,给青年们作着示范的。——关于这一意向,当今某些趋时的,沉迷而执板的人,也许会大不以为然的。但是,我们既是阅读、探究鲁迅小说,就得认知并重视这一事实,何况鲁迅和许多青年作者那样做,实是继承和发扬了中国自古以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优良传统的。

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一文中,鲁迅再次明确宣告:他的创作“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人生”,“改良社会”,并且说明在创作中如何贯彻实现这一宗旨:“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南腔北调集》)——从以往的讲析、评论、研究来看,人们多是注意到了“揭出病苦”这一方面,而对于“引起疗救的注意”就有所疏忽了。譬如,关于向人们“灌输诚和爱”的创作意图,就历来很少有人注意到。

早在一九0二年于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文之时,课余时间鲁迅常与挚友许寿裳共同探讨中国

“国民性”的改造问题。他们认为“中国民族性”中“最缺乏的东西是诚和爱”。(许寿裳《我所知道的鲁迅》18、19页)一九一八年一月与许寿裳通信,又谈论到中国改革问题,鲁迅在回信中说:“来论谓当灌输诚爱二字,甚当。”一九一九年所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鲁迅又说:“中国社会,虽说‘道德好’,实际却太缺乏相爱相助的心思。”(《坟》)早在一九0八年发表的《摩罗诗力说》中,鲁迅就要求中国诗人要“抱诚守真”,“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作温煦之声,援吾人出于荒寒”。(《坟》)鲁迅最早结集的杂文为什么取名《热风》?他说:“我却觉得周围空气太寒冽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热风·题记》)鲁迅在《亥年残秋偶作》一诗的开头这样写道:“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再看鲁迅小说中所描写刻画的人物,许多就是具有鲜明、强烈的“诚爱“之心的。譬如,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身上最突出、最感人的,就是那超乎一般人的爱国爱民之心,忧国忧民之心;他之所以发狂,唯一的原因就是他太热切地关注着国家民族的危难,这也就是对国家、对人民的至诚至爱。他—眼看着关闭在“万难破毁的铁屋”中的人们,在“昏睡”中走向“死灭”,却无法去挽救,于是他锥心苦痛,乃至发狂。《一件小事》中的车夫对人(被撞到的老妇人)是一片诚爱之心。在车夫好心的行为高尚的品德启发、感召下,知识分子的“我”也萌发了对人的“诚爱”。在此之前,他对“国家大事”(实际上也是包括民族的危难,人民的疾苦)是抱着冷漠态度,“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的。因为他自小耽读“子曰诗云”,深受“邦无道则愚”,“穷则独善其身”这种处世观的误导,身处“乱世”,便抱着苟全性命、不求闻达、明哲保身、落落寡欢、愤世嫉俗、甚至牢骚满腹、“恨恨而死”(《热风》)的处世态度。车夫对人的“诚爱”之心触动了他,使他“熬了苦痛”,展开思想斗争,终于将自己从“看不起人”的“坏脾气里拖开”。《药》既写了革命者的英勇无畏,也写了华夏两家老人在极度麻木愚昧中的亲子之爱。在小说结尾处出现的凄惨悲哀、阴冷的场面中,鲁迅特意写了华夏两家的母亲在坟头相遇。华大妈在丧子的极度悲伤哀痛中,见到夏四奶奶哀恸至“手脚有些发抖”,“瞪着眼只发怔”,“生怕她伤心到快要发狂了,便忍不住立起身,跨过小路,低声对她说:“你这位老奶奶不要伤心了,——我们还是回去罢。”——自己在深重的哀伤之中,还能想到关怀同情他人,这是多么难能可贵的“诚爱“之情啊!《风波》中描写刻画的所有人物,可以说都是讽刺的对象,但小说同时又写了七斤和七斤嫂之间耐人寻味的情爱。其中特别写了一位农妇:八一嫂。她是“抱着遗腹子”的寡妇;自身的处境够可怜、凄苦了,但在一定的急难情势下,却有对他人的一片“诚爱”之心。小说特别明确写道:“八一嫂是心肠最好的人。”《社戏》写农村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个个能干、热情又仗义;还有六一公公、母亲和儿时的“我”,人人相亲相爱,友善相处。通过少年们夜晚驾船远途去观社戏,来回的集体行动中,更突出描写人间的温馨的“诚爱”之情,其乐融融,真令人神往!《故乡》更是突出地描写“诚爱”之情的,鲁迅特意为这篇感人至深的小说,构想了“一气”这个词;这一独特、新鲜又深邃的词语,可以说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友善的“诚爱”之情的升华和结晶。这“一气”,就是小说《故乡》中最关键、最核心的词语。——总之,应该清楚地看到,鲁迅作品在“揭出病苦”的同时,也注重了贯输“诚和爱”。

我们谨遵鲁迅的教示,用“顾及全人、全篇”的方法来读书,自然也会联想到苏轼所提倡的读书方法。苏轼是后人所公认的古代(宋朝)书读得多,读得认真,读书效益高的著名的文人和政治家;有他在文艺多方面(诗词、散文、书、画)以及政论等大量作品和许多良好的政绩可以作证。他在《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诗中曾写道:“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在《又答王庠书》中更提倡一种“八面受敌”的读书方法,即“每一书作数次读之”,“每一次作一意求之”。这里的意思就是说,读书要像身临强敌的包围那样,注意力非常集中和警觉,而且要眼光四射,应对自如。一部书、一篇作品要反复多次地读,每次选取一个侧重面、着重点。苏轼《题庐山西林壁》一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表面是写的观景,其实首先是关于认识论的一首哲理诗,其用意是启示人们:观察认识事物(包括

读书)要有总揽全局、整体的视野。这与鲁迅“顾及全篇”的观点是相通的。有了鲁迅、苏轼的读书方法,我们还想到,毛泽东主席在《实践论》中所说的一句话,对我们读书,阅读欣赏文艺作品也是大有助益的:“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参照鲁迅的“顾及全篇”、苏轼的“八面受敌”读书方法,以及毛泽东“感觉——理解——感觉”的认知方法,我们似是可以拟订一个阅读、欣赏作品的三步骤:一、走进书中去;二、再从“多处”(多侧面)看;三、再回到书中去。因为任何文艺作品都是通过鲜活的生活画面,具象多彩的情境,使人兴感怡悦,以情感人。第一遍读它,就应该把作者当成最可信赖的向导,跟随他进入作品情境,一切生活境界、情状,都感同己受,全身心地经历、感触;然后,又多次各有侧重地细读、剖析、探索;最后,又全神贯注地进入书中,“更深刻地感觉”它。这样认真过细地读书,我们就可以说是没有愧对名著,没有愧对作者的深心了。

顾及全篇,多次细读,反复揣摩之后,我们再全身心地进入作品首先会注意到,《故乡》这篇小说在题材选择、人物系列安排配备上,有一明显的特点:作品着重写了两个家庭,两代、三代人之间平等诚爱地交处,和善亲切地见面。作为小说总是要描述人物所参与的情节、事件,这是小说这一文体本身所具有的最显著的特点。《故乡》的中心事件是什么呢?就是闰土所说的“实在喜欢的了不得”,拿人物“我”的话说是“这好极”的阔别二十年两个好友的会面。还可以进一步补充说:作为“我”和闰土的诚挚友情的继承、接续者的,下一辈的宏儿和水生,也是通过平等、亲热、友善的见面交谈、接触结为好友,且热切地盼望着下一次的相聚。可以说,这就是作品贯穿始终的中心情节、主要事件。若作简要的表述,《故乡》情节进展的贯穿线索该是:“一气”——“隔绝”——“一气”。

读《故乡》,还应该注意到,作者是根据自己实际生活的真切经历和体验,选取素材的。参阅鲁迅日记及鲁迅亲友、同代人所写的回忆材料可以知道,鲁迅于一九一九年十二月四日回到绍兴。“雨。上午渡钱江,乘越江轮,晚抵绍兴城,即乘轿回家。”二十四日记载:“晴。下午以舟二艘奉母偕三弟及眷属,携行李发绍兴。”鲁迅这次回乡卖掉自己的老屋,全家搬迁到北平定居;这二十天之内,告别了亲戚本家及友朋,处理了一些事务。两年之后,便以这次回乡的经历为生活素材,写成《故乡》这篇小说;精心构想的两个家庭,就以他自己一家人和闰土一家人为原型。其中人物除了八岁的侄儿宏儿是虚构的,其余人物都是有生活的原型。第一人称的“我”很切合鲁迅自己的境况和心态;母亲的原型就是母亲鲁瑞。闰土的原型就是章运水,水生的原型为章启生,闰水的父亲为章福贵,都是实有其人的。小说中的人物,作为艺术形象,为突现主题思想,无疑做了许多的虚构和加工,不能完全与原型等同。但是,联系生活中的原型,却大大有助于对。人物性格、精神面貌的理解。许多人把《故乡》、《社戏》看成近乎“自传”的小说,这是符合实际的。

先看这两个家庭:一个在农村乡下,在海边的沙地种瓜为主业,有时进城来做“忙月”(过年过节来给一定的人家做工)。“我”家住在城里,是仕宦人家;“我”是在外地求学,学成之后在外任事。民国初年,由于外强侵略,国内连年军阀混战,这两个家庭生活境况都不佳:闰土一家生活“非常难”;“我”这一家也由于要搬到“谋食的异地去”,不得不将“多年聚族而居的老屋”,“卖给别姓”。特别值得人们关注、重视的是这两个家庭几代人,彼此之间有很深的交情。他们两家没有什么亲戚血缘关系,只是一家为城里的雇主,一家为进城帮工的“忙月”,存在着雇佣关系,如此而已。闰土一家是勤劳的、朴实、厚道的劳动者;“我”这一家长幼,忠实纯厚的是以诚恳、温厚、善良之心待人,特别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贫寒的劳动者,能平等相处,长久地尊重、善待。这两家的老老少少都是重感情、重友情,很念旧情的。两个家庭的成员几代人,多年来结成友善的“诚爱”之情,这在封建等级观念浓重的旧社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于是,我们便可以清楚地看到,《故乡》整篇小说,便以“一气”(“诚和爱”

之情)为核心,来结构故事情节,安排人物系列的。

母亲这一人物是以作者自己母亲为原型进行艺术加工塑造的,母亲在整个故事情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鲁迅的母亲是旧社会一个破落(从小康坠入困顿)的仕宦之家的家庭妇女;但她是一个不寻常的中国女性。她虽然也是生活在禁锢重重的封建社会里,却不像一般家庭妇女那样懦弱和蒙昧。她性格坚强,有毅力。她通过自学能达到阅读中国文言小说的水平。她思想开通,明白事理,待人和善,对贫苦劳动者从不另眼相看。——鲁迅的弟弟周建人曾经回忆说:“母亲是从农村里来的,丝毫不沾有瞧不起农民等劳动者的思想习惯,当然也给鲁迅很大的影响。”(《略讲关于鲁迅的事情》)鲁迅自己也说过:“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逐渐知道他们是毕生受着压迫,很多苦痛。”(《英文译本<短篇小说集>序》)他还说:“比较起来,我还是关于农民知道的多一点。”(冯雪峰《回忆鲁迅》)的确,鲁迅那样了解农民,同情农民的苦难,这与从小受母亲的教育熏陶是分不开的。鲁迅非常敬爱自己的母亲,对她坚毅的性格,良好的品德是很了解的。他还说过:“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年,也许要成为英雄呢!”(许广平《欣慰的纪念》)也就是说,我的母亲要是生活在男女社会地位稍能平等的时代,凭着她的品德和毅力,定能担当重任,为社会人群做出有价值有意义的大事的。他笔名的“鲁”字,就取用母亲的姓氏,即此,可见他对母亲的敬重。鲁迅在一些小说散文中,多次写到第一人称“我”的母亲,大都是以自己的母亲为原型。描写刻画得较为充分的,就是《社戏》和《故乡》这两篇小说。

《故乡》贯穿始终的故事情节,是写第一人称的“我”与农民闰土之间的真挚友情,“我”,作为忧国忧民,眼光敏锐的知识分子,始终坚持在思想感情上与贫苦农民保持“一气”,而且相信世上会有更多的人,走上这光明、至善之“路”。在小说中,母亲便是作为与贫苦农民保持着深挚友情的,这样一个儿子(“我”)的思想性格,起着有力的照应和烘托作用的。当然,在一个短篇小说中,作者没有,也不必单独安排什么重要情节、场面来描写母亲,只是在描述“我”回乡卖屋迁家,与好友闰土见面的故事进展中,自然熨贴地穿插了对母亲的描写刻画,着笔细腻,手法简练,显示了深厚的功力。细心的读者定会体察到,鲁迅始终是以十分虔敬的感情来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

在家庭里,母亲是操劳能干、慈祥和善的长者。作品这样开始写母亲:

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这里,表面看是平淡无奇的平平叙述,细心体味,却是对出现在具体环境中的人物性格,作了准确、生动、传神的刻画。因为母亲先已从书信中得知“我”“到家的大约日期”,到时便留心注意。当远离膝下的儿子一出现在她的视野,立即急匆匆出门去迎接。而“我”则是心事重重地迈向故居,望眼的是整个屋舍的全景,是母亲“早已”发现了“我”,“我”是稍后才看到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这一句显示了母亲盼子之心的急切。八岁的侄儿紧跟着“飞出来了”,这一动作,一方面表现了宏儿的活泼机灵,也增加了画面的动的气氛;另一方面,也衬托出母亲的细心、专注,以及在那种特殊情况下出现的敏捷。还有一层也是不应忽视的:这里也暗示了母亲对儿孙的教育有方、抚爱得法。鲁迅曾在《忽然想到(五)》一文中揭露过封建的家庭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抑和束缚:“长辈的教诲”,“读书人家的家教”,使得儿童“屏息低头,毫不敢轻举妄动。两眼下视黄泉,看天就是傲慢,满脸装出死相,说笑就是放肆。”(《华盖集》)旧社会许多封建仕宦之家,就是这样管教儿童,使他们毫无活气的。对比之下,“我”这一家不是这样,母亲抚育下的宏儿,多么天真、机敏、活泼、快乐啊!这一个“飞出”是表现了宏儿,更是烘托了母亲;暗示着这个家庭是有着浓浓的温情,人人和乐相处,无比亲热的。宏儿突然“飞出来”,说明平日里他与奶奶是形影不离的。

接着出现的是表面平淡,实则是很有力度的叙述:

我的母亲很高兴,但也藏着许多凄凉的神情,教我坐下,歇息,喝茶,且不谈搬家的事。

二十年不见的,远离膝下的儿子回来了,做母亲的怎能不高兴呢!但儿子回来是为处理卖屋搬家的事的。按中国传统旧俗,有出息的子孙是不会轻易出卖祖屋的。家境不如意,作为家庭长辈的母亲此时的心境自然是凄凉的。母亲又是很重感情的人,素来和睦温爱相交的众多亲友邻里,还有熟悉的乡土屋舍、田园,永远告别了,岂不凄然伤怀呢!但为了不引起儿子的伤感,母亲注意到要将不好的心绪藏起来。然而,最能理解母亲心绪的儿子,还是察觉到了。母亲“教我坐下,歇息,喝茶”,这里所教示的接连三个呆板的,平淡无奇的动作,从写作的角度看,用在哪里,都可能是平淡的,索然无味的文字,甚至可以说是败笔。作者用在这里,真是恰到好处,非常传神!母亲既将“凄凉”藏在心里,“不谈搬家的事”,那么谈什么好呢?急不择言中,母亲只好拿一般朋友见面时寒暄的套话来应付了。这样一则简短的,朴素的叙述,就让读者们清楚地看到,母亲对儿子多么爱护,多么关怀体贴,考虑得多么细心周到,对自己又是多么善于克制啊!

后来终于谈到搬家的事,母亲这么说:

你休息一两天,去拜望亲戚本家一回,我们便可以走了。

这就说明,卖屋搬家该有多少烦难的事情,母亲都一手料理妥善周全了,一点儿不用儿子操心,留给他的只是看望亲友,礼节性的告别。这里,除了表现母亲的操劳、能干、有魄力之外,也表现了母亲爱子的深心。——《故乡》就是在一些情节的细微之处,也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人世间的母爱,真是那样伟大、纯洁、厚重和无所不至的啊!

以上所写,是“从小康坠入困顿”的破落的仕宦之家,家庭内部相濡以沫的母子深情,以此做好了铺垫,紧接着便描写母亲对他人的温爱和关怀。交谈中,母亲具体提到的要见面的唯一的人,就是贫苦农民闰土。(“亲戚本家”,只是笼统地道及):

还有闰土,他每到我家来时,总问起你,很想见你一回面。我已经将你到家的大约日期通知他,他也

许就要来了。

可见这贫苦农民在母亲心里所占的分量。提及的事,唯一就是两人“见一回面”;这里用了三个加强语气的词:“每到”、“总问起”、“很想”。对于闰土的这一深情的渴想、盼望,母亲非常重视,牢记在心里,见到儿子,尽快告知,认为儿子这次回来必定要见见闰土。“我”离别家乡整整二十年,与儿时的好友闰土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为什么两人感情还那么深呢?可以想见,长期以来,是母亲照样与闰土一家,保持亲密友善的交往。“我”与闰土之间的友谊之花,是母亲亲手浇灌的。交往中,闰土心里也深深知道,这一家老少真是难得的好人:好“老太太”、好“老爷”。其实,早在我的童年时代,第一次急切地盼望见到闰土,“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个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他是能装琼捉小鸟雀的”。“于是我日日盼望新年到,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这种心情,母亲也细心关注到了。“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的去看。”这里特别写道:是“母亲告诉我”;可见母亲不仅自己与贫穷的劳动者平等相待,而且也希望自己的儿子从小乐意与农民的孩子友好相交。小孩子玩耍的事,母亲竟是那样的分心关注,可见她爱子之心,教子之意,表现得如此体贴细微,如此纯洁高尚!

在交谈中,母亲是很不愿意听到闰土说出“老爷”这称号,而赶忙作纠正的:“阿,你怎么这样客气起来”,“还是照旧:迅哥儿”。闰土带着第五个孩子水生来到,母亲得知他们“没有吃过午饭”,便叫他自己到厨下去炒饭吃去“。闰土父子在“我”家竟是那样随意,那样熟道,真像自己家里人一样。谈起闰土家境,“母亲和我都叹息他的境况: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对闰土一家的生活境况和处境看得如此深刻精确,可见母亲的见识、眼光非同一般。谈到旧家具的处理,“母亲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关爱闰土,竟设想、考虑得如此细致、周到;多么善良的心啊!

在尔虞我诈之风盛行,等级森严的旧社会,人们往往是拿阶级地位和拥有财产的多寡来衡量人、看待人的。“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在旧社会广为流传的,收录在“昔时贤文”《集韵增广》中的这一联句,的确道出了相当一部分人待人处事的态度和心理。但这位母亲却是反其道而行之;她明明知道,闰土一家是挣扎在饥饿线上的贫苦农民,却始终真心诚意地关怀同情,平等交往,何况自己家境正处于“困顿”中呢!在旧社会,像母亲这样的家庭主妇是很难得的,极可贵的。

母亲对人的温爱之心,还表现在对待贫穷而有缺点,不顾情面,贪图小利的杨二嫂的宽容、和善的态度上。小说后半部分,写闰土的孩子水生,写宏儿与水生的亲密相伴,同时也顺笔刻画了母亲的仁厚、博爱。小说从头至尾是写“我”一次回乡的观感,思虑、想望种种,在这贯串始终的情节进展中,处处都使人领会到:有这样的好母亲,便会有这样的好家风;有这样的好家风,便会有这样的好儿孙,也会有这样的好乡友。据此,我们还可以作出这样的评述:《故乡》整篇小说,是以虔诚崇仰之情,着力塑造了一个仁厚、博爱的中国慈母的典型形象。《故乡》实是写母亲教子的美德的。自古道:“慈母心似三春晖”;《故乡》就是献给可爱的中国的,平凡而又伟大的慈母的一首美妙的颂歌!

闰土是作品中着力描写刻画的,感人至深的农民形象。人物尚未出场,便先由母亲深情地道及,凡是细心的,倾情地阅读欣赏作品的读者,读到这含有三个加重语气词语的复合句,任谁都会引起特别的关注;必然会想一想,一个道地的贫苦农民,怎么会对出身于仕宦之家的,多年出门在外,自己称他为“老爷”,彼此的社会地位如此悬殊的读书人,怀有如此渴望思念之情呢?当母亲对“我”说出闰土的“见面”之想,“我”立刻作了热切的反应:“这好极”紧接着,“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读者朋友们应该会注意到,这“脑里”深藏着的“神异的图画”,可不是平常习见的事物、景象啊!这是“我”对故乡美好的人物,美好的情感非常看重、珍惜,长久地眷恋着,怀想着,用多色的彩笔,在心版上描绘成的。果然这一人物的第一次出现,就在绚丽灿烂,令人神往的“图画”中,给人留下难忘的美妙无比的印象:

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要知道。这幅“图画”不是现实的描绘。事实上,“我”未曾身历过,见到过这样惊骇、神奇的场面;只是由于二十多年前,少小之时,闰土所讲的故事实在太迷人,这一少年英雄形象在“我”心里烙印得太深太深了,是感情的凝结、升华、幻化出来的这一神异图景。这一图景,也真让读者刮目相看,心存奇想。紧接着,作品顺理成章地,作为表明这幅“图画”之所以产生的缘由、根基,便叙写了小时候“我”与闰土认识,结为好友的经过。

少年闰土,虽然处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积贫积弱的中国农村,但生活的重担暂时由父母长辈承担着,尚未落到他肩上;也许那时家境还没有后来那么艰难。农村劳动者的孩子比起城市里封建教育管束下的读书人家的孩子,活动的天地要广阔得多。因此,他们的个性能得到多方面的发展。他们体格健美,知识丰富,(就农村所接触的多方面的事物来说)生活充实而且很有乐趣。——从鲁迅另一篇写农村少年的生活乐趣,情意浓浓的小说《社戏》中,也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我”之结识闰土,打心里喜爱佩服闰土,就是从闰土对“我”讲述农村劳动生活的、乐趣开始的。“我”要他捕鸟,他作了回答和说明;话匣子一打开就说个没完。闰土介绍了冬天怎么在雪地里捕鸟;夏天,白天怎样到海边捡贝壳,晚上怎样看守瓜田。——不是防人,而是防猹。海边涨潮时怎样看跳鱼: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故事。闰土讲起这些井井有条、活灵活现、层出不穷、滔滔不绝。他之所以那样兴致勃勃地对“我”描述那些新鲜事,不是为

了炫耀自己,而是希望新结识的朋友共同来爱好这些。闰土说:“你夏天到我们这里来”,“晚上我和爹爹管西瓜去,你也去。”他是真心诚意地邀请朋友一道来分享这农村劳动生活的乐趣的。

我和闰土就这样一见倾心,成了好朋友。可是正月一过,“闰土须回家去”,分别之时,真是难舍难分;“我急得大哭”,“他也躲到厨房里,哭着不肯出门。”:可见这两个孩子交情之深。分别之后,闰土“还托他父亲带给我一包贝壳和几支很好看的鸟毛。”“我也送给他一两次东西,但从此没有再见面。”此后,两个人心里都深深思念着永不忘怀。作者笔下的少年闰土,简直就是个神童;他勤劳、能干、勇敢、机灵、聪慧,而且知识广泛,口齿伶俐,又很重友情:总之,他具有多方面美好的素质。——怀着如此虔诚的态度来描写农村少年,农民的好后代,好苗子,而且写得那样真实、生动,非常感人、迷人,简直使人惊叹不已。这在中外文学史上,是罕见的,或许是前所未见的。——一九二六年年底,鲁迅在厦门大学应学生总会办的平民学校之邀,在该校成立会上演讲时说过:“你们因为穷苦所以失学,所以必须到这样的学校来读书。但是,你们穷的是金钱,而不是聪明和智慧。你们贫民子弟一样是聪明的,你们贫民子弟一样是有智慧的。你们能够下决心,你们能够奋斗,一定会成功,一定有前途。”(引自林志浩<<鲁迅传>>,297页)其实,这一思想观点,这一见识,早已在(一九二一年)闰土形象的构想刻画中,已经明显表露出来了。

分别二十年之后,幸喜两个好友得见面,然而闰土成了“木偶人”,动作、感觉都迟钝了,模样也变了,“浑身瑟索着”,脸上现出“凄凉的神情”。少年时候充满活力,勃勃英气的闰土不见了。他身上原来具有的种种美好的素质,没有得到合理的培养和发展。虽然他一直在劳动着,但那劳动只是谋生的手段,争扎的手段,生活的乐趣,劳动创造的乐趣丝毫没有了。在生活的困苦面前,他只有唉声叹气:“非常难”!“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中国农民培养的美好少年,好幼苗,就是这样被扭曲,被摧折了。小说着意渲染作传神描写的,是两人阔别之后的见面:“我”说道:“阿!闰哥,—你来了?”……“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听到这一声“老爷!”“我”心里“似乎打了个寒噤”,知道好朋友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厚壁障”主要是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造成的。珍贵的友情被摧残和阻隔;闰土的一声“老爷”是摧裂心魄的。在“我”的心目中,“老爷”二字与“二气”的心态产生强烈的冲击和碰撞!“老爷”二字,也可以说是作者发自内心深处,对于封建等级制度强烈的控诉!如果说,对于物质生活上的艰难,闰土能感到苦楚,知道是由于时局总是“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等种种原因造成的;那么,对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上的钳制和残害,他就认识不到,觉察不到了。他把不合理、不平等的社会制度看成是合理的,命该如此的。他不单自己称“我”为“老爷”,而且要他儿子水生“给老爷磕头。”母亲劝止他:“阿,你怎么的这样客气起来,你们先前不是哥弟称呼的么?还是照归,迅哥儿。”闰土连忙解释说,“阿呀,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候,不懂事……”

闰土这一人物形象的悲剧性,就在于一方面他因身受物质生活的苦难而叫苦不迭。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他却认为是命运的安排和驱使,无可奈何,只得苦熬挣扎。另一方面,对于同样给他造成苦难的,与物质剥削相配合的精神压迫,等级尊卑观念,以及种种应有的人生权利被野蛮剥夺,却无所觉察,反而觉得合情合理,甘愿承受。对自己的才能、活泼的天性被摧残、扼杀,与昔日的好友之间的友情被无形的“障壁”“隔绝”,他不觉得痛苦、悲凉、惋惜,甚至无所察觉:就这样在长期的贫苦生活中逐渐养成了浓重的自卑心态,永做封建制度下的驯顺愚昧的子民,即使到了民国时代,仍毫无改变。这一人物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甚至此后更长时期)的中国农村,是很典型,很有普遍性的。

然而,我们还必须看到,小说不仅反映了闰土身上所存在的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病苦”,同时也着力表现了他心中存在着可贵的“诚爱”友情。是的,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相比,判

若两人;许多美好的素质被扼杀,没有得到健康的发展。但是,在他身上也有不变的东西:勤劳质朴,作为中国农民的本色,丝毫无减。闰土对“我”及全家老少的“诚和爱”的感情还保留着,没有被尊卑等级观念的“障壁”完全“隔绝”,也没有被生活的困苦所磨损掉。久别之后的二人得以见面,就是闰土热切主动盼望、要求所促成的。二人见面之时,闰土又对母亲说:“老太太,信是早收到了,我实在喜欢的了不得,知道老爷回来。”这里既是“实在”,又是“了不得”,可见其感情的真切、热烈和诚笃。闰土很想见我一回面,是由于家境贫苦,“总是吃不够”,要“我”给以接济,或向“我”借贷吗?如果小说真是写“贫困、衰败”的话,多半会这样展开描写的。是像杨二嫂那样想得到一些破旧家具吗?有什么疑难问题,要“我”帮助解答指点吗?是彼此之间有什么恩情要报,有什么人情债要还么?是有什么重要的承诺要依约实现么?都不是的。闰土那样主动、热切地要来见面,纯粹是出于友情;那些寡情薄意的人,情商低微的人,“谁解其中味”啊!是“诚和爱”之心所驱使。见面交谈中,“我问问他的景况,他只是摇头。”“他大约只是觉得苦,却又形容不出,沉默了片时,便拿起烟管来默默的吸烟了。”“夜间,我们又谈些闲天,都是无关紧要的话;第二天早晨,他就领了水生回去了。”这,就是闰土所说“喜欢的了不得”的见面,“我”所说“这好极!”的见面:真像中国有句老话所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啊。那些寡情薄意的人,情商低微的人,“谁解其中味”啊!——尽管在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多种压迫和摧残,从身心方面都成了“木偶人”了,但仍怀有对朋友“诚和爱”的炽热的感情,这就是闰土这一农民形象所具有的独特的个性,这也就是《故乡》与反映旧中国农村生活困苦的同类作品相比,显得独特的,尤为可贵的地方。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一个身处贫困生活境况中的农民,对“我”这个被认为是地位高贵的的知识分子“老爷”,怀有如此真挚的“诚爱”之情,热切地渴望“见一回面”;这事咋看起来,会让人感到突兀、怪异的。但是,通过作品细腻的描写、刻画,多侧面的烘托、渲染,便使人充分信服,深情感叹,且长久难忘。闰土,“这一个”独特的人物形象,便深深烙印在广大读者心中,牢牢矗立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著名人物画廊中了。

提起杨二嫂,人们多半不会有什么好印象;这个人物的被误解,被过于贬低,是由来已久的了。认为杨二嫂年轻时侯就不太正派,“有些风骚”,“擦着白粉,坐在门前,招引着男人,吸引着顾客”,这是历来广为流传的看法。有的评析者甚至说他年轻时是“打情卖俏,出卖色相”的“坏女人”;实在是冤屈了杨二嫂了。

杨二嫂年轻时原是本小利微的手工业劳动者,辛苦劳累地磨豆腐,开夫妻店的。早年,生活尚能勉强维持下去;由于长得漂亮一点,又爱美,擦点白粉,作为市镇上的青年女子,本是很平常的事。她是在店堂内“终日坐着”,照料生意,并未见她跟谁“打情卖俏”了。“豆腐西施”本是别的男人出于对妇女的不尊重给她取的外号,怎么能据此来责怪她呢?要知道,对于处于可怜的弱者地位的中国妇女,鲁迅历来是抱同情态度,为她们鸣不平的。他曾说过,在中国“做女人太晦气,一举一动,都是错的,这个也骂,那个也骂”。(《伪自由书·逃的辩护》)又说:“这社会制度把她挤成各种各样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其实那不是女人的罪状,正是她的可怜。”(《南腔北调·关于女人》)对于杨二嫂这样自食其力的市镇劳动妇女,鲁迅不可能将她写成一个“坏女人”的。

更为重要的,还是从小说本身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系列、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对比、照应关系来看,杨二嫂根本不是,不应该,也不可能是那样的“坏女人”。恩格斯致斐·拉萨尔的信中说过:“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样做。”(《马恩全集》29卷,583页)以往许多讲析者对杨二嫂之所以产生误解,正因为只看到她“做什么”,即“擦着白粉”,还有“嘴尖舌利”、“明抢暗拿”等等,便据以作出结论。但是,如能细心地考虑到她是“怎样做”的,就会认识到,关于杨二嫂的思想性格及其变化过程的描写刻画,是从侧

面来烘托小说的中心题旨(即表现“诚和爱”),也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多姿多彩,起着特殊作用。

“哈!这摸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

我愕然了。

“不认识了么?我还抱过你咧!”

我愈加愕然了。……

杨二嫂一踏进“我”家的门槛就放出这样“尖利的怪声”,特意做作,为的是暗示两家人以往不比寻常的亲密关系。应该相信,杨二嫂确实与“我”家是多年友善相处的老邻居。她说“我”小时候,她抱过“我”,也是真的。如果她年轻时是“出卖色相”的“坏女人”,绝不可能出现这一状况,母亲不会与她随意交往。这回“我”举家搬迁,在杨二嫂看来,“我”是做了大官(“放了道台”),全家到外地去过好日子了。搬家之时,一些破旧家具,必定会分送给邻里乡亲,何况这家人向来对邻里多有照料、关怀的,加之自己又是素来多有交往的近邻。出于贪心,很大程度是生活贫穷所逼使,满以为这回可以大有收获了。没料到,这家人境况不好,“须卖了这些”家具补贴盘缠。于是杨二嫂大失所望了;每日必到,终无所得。后来,得知这家出门在外读书做官的“迅哥儿”远道回来,她心中便产生了新的希望。这一天,他作古正经,“巧言令色”地作了表演之后,又没有得到预想的结果,杨二嫂心里“愤愤”然,便说了一些气话:“真是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他真的认为这一家人是变了,不像以前那样同情关爱邻里了,于是她撕破脸皮,采取实际行动,“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出去了”……

既看到她在“做什么”同时又在考虑她在“怎样做”,这样全面来考察的话,就应该知道,杨二嫂并不是一贯那样“尖酸刻薄,唯利是图,损人利己”的,相反,她平时还是对人友好,讲交情的。她一走进我家门口就那样肆意放诞,出言无忌,就是凭着与这一家平常有一定的交往,有一定的邻里之情。若是素无来往,她怎么敢在她所说的“出门便是八抬大轿”的大官面前,那样倚老卖老而又假套近乎呢?最后,她撕破情面,顺手拿走了东西,所依仗的也还是情面。她预料到,这一家母子二人会碍于情面,不会当面制止的,果然不出所料,她如愿得手了。

可以设想,如果杨二嫂年轻时候就是那样不正经的女人,到晚年又是个“流氓无赖式的泼妇”,母亲和我怎么会容忍她,眼看着她明抢暗偷而不加制止呢?请看一看,作品写杨二嫂出现之前,先写了这样一个细节:“我”和母亲正谈论着闰土的景况,忽然听到门外人声嘈杂:

母亲说着,便向房外看,“这些人又来了。说是买木器,顺手也就随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这里就说明,有一些陌生的村民,说是来买旧家具,有的便随手拿走;母亲心里很清楚,她是要出面制止的。有了这一情节作铺垫,然后接着才写杨二嫂;她作了声情并茂的表演之后,归结到一个行动,也正是“随便拿走”东西。这两个“随便拿走”很明显可以作对比。前者是一群人,母亲及时出面制止;后者是一个人,母子二人却容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正是因为她与“我”家有一定的交情。如果按以往一些讲析者的理解,杨二嫂是“乡村泼辣妇”,那样的不逞之徒,谁家搬迁,她都来这一手;这回便平白无故地骚扰到“我”家来了。这样,必然会得出一个结论:泼辣妇耍泼得逞,母与子软弱受欺。这显然是不符合作品的原意的。要知道,母亲和“我”都不是软弱可欺的人啊。

细心的读者,必然会体察到,在对待杨二嫂的态度上,开始时,“我”与母亲是存在着差别的。对于这个“圆规”似的体态,奇形怪状的女人,突如其来的“尖利的怪声”,奉承和揶揄并用的连珠炮式的言词,“我”自然会产生愕然、尴尬的心理反应;也因为此前不知道她究竟是何人。而母亲呢,跟她有多年的交往,认识比较全面。出来看到这一尴尬的场面,赶忙先向杨二嫂作了解释:“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接着便对“我”说:“你该记得罢,这是斜对

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看,这话说的多么客气和委婉。可见母亲对杨二嫂是尊重的,同情的。“我”知道这是邻居长辈,便立即改变了原先的态度:“惶恐着,站起来”。——请注意,竟是“惶恐着,站起来”,态度转变得如此鲜明。杨二嫂滔滔不止地说了一大串话,“我”客气地作了应答,而且一直“默默的站着”。“我”爱母亲,尊重母亲,也尊重母亲的朋友,尊重长辈。这里,人物两个“站”的姿势和情态,是有很强的表现力,丰富的感情色彩的。在母亲“诚爱”之心的启示下,“我”时刻没有忘记,要以“诚爱”之心待人。

本来,在中国封建社会,像杨二嫂这样有一定姿色,这样嘴尖舌利,说话不饶人,又具有露骨缺点的女人,是最容易被人看歪,人前、人后遭到数说传讲的。以往贬低她,对她产生误解的评析之多,也足以证明这一点;真像鲁迅所说“这个也骂,那个也骂”啊!还是母亲心肠好,温厚待人。对于杨二嫂,“每天必到”的一言一行,目的意图,母亲心里是很清楚的,念在多年友好相处的邻居,也出于对她大半生困苦身世的同情,对她眼前不好的行为,采取谅解、宽容的态度。譬如,杨二嫂将“我”家十多个碗碟暗藏在灰堆里,后来得知这草木灰闰土将运回去作肥料,她担心自己行为败露,便抢先将碗碟掏出来,反诬是闰土所藏。她“发现了这件事”,便“自以为有功”,转眼便公然拿走了“狗气杀”。这本是恶劣的行为,在离家上路的船上,母亲向“我”讲述这件事,对杨二嫂没有过多的责怪,只说了一句同情多于揶揄的话:“亏伊装着这么高底的小脚,竟跑的这么快。”即使杨二嫂那样不顾脸面,母亲还是以诚相待,深深同情她。多么仁慈,多么厚道的母亲啊!

总之,我们认为,杨二嫂在《故乡》中的出现,会使读者看到了生活的多面性、复杂性,也看到了中国农村逐渐贫困的普遍性。从人物之间的对比、照应关系来看,一方面是衬托了闰土的质朴、淳厚。闰土切盼与“我”“见一回面”,是出于“诚爱”之情,为得到精神上的温暖慰藉;杨二嫂“每日必到”,是想得到一些旧家具。闰土是俗话所说“人穷志不穷”、“贫而不贪”的人;杨二嫂则是“贫穷不顾脸面”,贪图小利的人。也可以这么说:闰土是“君子固穷”的君子;杨二嫂是“小人穷斯滥矣”的小人。(《论语·卫灵公》)作品刻意作对比描写的,还有他们二人都有伶俐的口齿。少年闰土对儿时的“我”讲述农村生活的趣事,竟是那样思路敏捷,口若悬河,盛境迭出,令人迷醉。杨二嫂突然出现,便以“尖利的怪叫”先声夺人,紧接着连珠炮式的设问句、判断句,强词夺理的口气,使人无法招架、抵挡,只得哑口无言,“惶恐着站起来”,并“一直默默的站着”。这一“美”、一“丑”的惊人妙语的充分展示,真令人拍案叫绝。少年闰土的迷人的讲述,让人产生刮目相看的惊喜。杨二嫂吃力费劲、虚情假意的表演,目的是想得到些许的旧家具,真让人在“哀其不幸”中,又感到无比惋惜和悲悯!

此外,写杨二嫂,也是用以显示母亲的厚道,对人的“诚爱”之心。若把杨二嫂看成是“乡村女无赖”,那母亲的“诚爱”之心,便是愚蠢、软弱的表现;母亲也成就了被欺骗,受捉弄的人了。这样对母亲的形象是个贬损,对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也是极大的损害。

后一辈人物,“我”的侄儿宏儿,闰土的儿子水生,这两个小人物的出现和设置,完全是为了显现“一气”(即“诚爱”相交)的思想和愿望,与所谓“衰败”、“贫困”没多大关系,也不是为了表现“隔膜”。从小说的整个情节发展的完整、生动性,和如何显现主题的深刻性来看,这两个小人物是起了重要作用的。

作品开头部分,故事一出现就描写到宏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这一伏笔,即显示了宏儿的天真活泼、机敏、和整个家庭气氛的温暖、祥和。水生的出现是闰土到来与“我”见面的时候:

……闰土说着,又叫水生出来打拱,那孩子却害羞,紧紧地贴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母亲说。

宏儿听得这话,便来招呼水生,水生却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

这里,还是母亲最细心,照顾得周全;水生一个乡下孩子到城里来,见了生人,自然害羞、怕生,母亲便注意到了,在母亲关照下,宏儿招呼他一道走走,立刻变得“松松爽爽”了。好一个“松松爽爽”!这就显示出水生也和当年的闰土一样是个活泼、机灵,特招人喜爱的孩子。母亲也像二三十年前关心我和闰土的见面玩耍、交友,那样关爱着宏儿和水生。这儿童们“松松爽爽”的喜悦欢快,是在母亲的爱护、关怀下出现的。母亲慈祥仁厚的心,真是这样无微不至的啊!

和“我”一样,宏儿也跟农家少年水生结为亲密好友了。这是可以想见的;不必写出他们二人如何津津有味,倾情地对话交谈。通过“我”一家离别故乡旅途中,坐在船上,宏儿和我的一则对话就足以暗示其交情之深切:

宏儿和我靠着船窗,同看外面模糊的风景,他忽然问道:

“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

“回来?你怎么还没有走就想回来?”

“可是,水生约我到他家去玩咧……”

他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

又是跟“我”小时候,闰土约“我”到他家去玩一样,两个小朋友又建立了亲密的友情。还未实现相约的心愿,便离别远走了。宏儿渴想中得不到满意的回答,只得“睁着眼睛”“痴痴的想”;小小年纪也深味了离别的怅惘啊!——这一细节描写,是异常传神的,动情的,耐人寻味的;可惜以往许多的论述者,大都不经心,忽略了。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是的,天底下唯有温暖和善的“诚爱”之情,最能融洽人心,连结人心。《故乡》所着意渲染的两个家庭代代相传的“一气”之情,实在真切感人。就从小说后半段描绘水生的“松松爽爽”的情态,宏儿的“痴痴的想”的怅惘之情来看,也非常耐人寻味,使人历久不忘。这两个小人物表露的如此友爱情深,实是两家人长久地平等、友善相交所结的美果。从作品的生动具体的叙述描写中,即可觉察体会到:活泼机灵的宏儿,亲自看到奶奶和伯伯的动作、行为,听到他们的交谈、感叹,必然受到启示和感染,对来客(闰土和水生)抱有亲切欢迎的情意。水生也是这样,他亲眼看到,平日为生活愁苦奔忙的父亲,这一天竟一扫愁容,兴冲冲地带他进城会友,自然能体察领会到,这被称为“老爷”、“老太太”的上等人的一家长幼,是以平等亲善态度待人的。他跟着父亲进城来,心里是充满了新奇和欢快之感的。所以,当宏儿来“招他”,立刻显得“松松爽爽”,欣喜,雀跃了。还有,在行进中的船上宏儿“睁着大的黑眼睛,痴痴的想”;小小年纪,就承受着如此情感负荷,可见内心的恳切挚爱。这些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由于前面有了充分的铺垫、烘托,所以是水到渠成,顺理成章,是情节发展的必然结果。——在这里,我们用“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些警语来表述人世间“诚爱”之情的亲和力,凝聚力,看来是很恰当的。

《故乡》中出现这两个少年的人物形象,使整个作品的内容增加了亮色,萧索、悲凉之气为之一扫。少年预示着理想和未来,是社会前途之所寄托。表现《故乡》主题的完整性、深刻性,这两个小人物是不可缺少的。

《故乡》中描写刻画最多的,当然是第一人称的“我”了。我是作为母亲温厚、善良,对人的“诚爱”之心的传承接续,并加以发扬,付诸实践的理想人物出现的。有国际友人说:《故乡》是“东方产生的最美的抒情诗。”(陈根生《鲁迅名篇问世以后》77页)是的,《故乡》是抒情味很浓的一篇小说;抒情的主角就是第一人称的“我”。小说以我的所历、所见、所感、所思为单一的线索,展开整篇的情节内容。可以说,小说从头至尾写的就是“我”的感情起伏、激荡;而这感情的核心思想就是“一气”二字,——与贫苦劳动者们心连心,以“诚爱”相待。在《故乡》的整个描写刻画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以母亲为首的这个家庭,一家

老少,对农民勤劳质朴的品质是最为敬重的。因之,闰土一家也以“诚爱”之心相报。小说中的“我”自小受母亲的熏陶、影响,养成了对贫苦劳动者的“诚爱”之情。开初,是表现为天真无邪,偏重于自发感性的。——“我”与闰土、双喜、阿发等小友(后者为《社戏》中的农家少年)的欢乐交往结识,就是这样。当“我”长大成人,出外求学任事,成了有抱负,有追求,认准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探索着国家社会的前途,便把母亲教给的“诚爱”感情,更进一步推上理性化了。不能认为小说中的“我”,就是作者自己。但这一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气质,生活经历,则似与作者本人大致相符合。因此,我们认为,参照鲁迅的生活道路,思想性格方面的有关材料,可以使我们更确切的理解《故乡》中第一人称的“我”。譬如,慈祥,温厚,有坚毅性格的母亲,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农民生活苦痛的了解与同情,与贫苦劳动者结成真挚的友情,对时艰的切肤之感,离家多年之后,回到故乡卖屋搬家等等。在小说故事进展中,由于“我”是一个为社会改造进步,认真地探索道路的人,而且是在“要一气”的生活道路上,“辛苦辗转”跋涉过来的。这样,“我”的故乡之行的一切感观情怀,既具有丰富的感性生活的积累,也包含了坚实的理性认识的因素,所以才那样的厚实,那样的深沉和强烈。因此,小说行文中,既有叙述、描写、抒情,也有感触、思虑和议论。所有文笔都是符合情节发展的需要,切合人物的心绪、情态,是顺理成章的。但是,以往有的讲析者,却把一些思虑,议论的文笔看成是“蛇足”,实在是误解了。

在小说的开头,我们可以看到,当“我”投入故乡的怀抱,顿时所生的“悲凉”,并不只是一般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感情要比一般的乡愁复杂、深沉得多:

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多年的故乡去……

开头这一句,通过平平的叙述,一下子透露了郁闷悲愁的气息。故乡,是一个人从小生长的地方,往往也就是人的一生中最为眷恋、思念的处所。“我”与故乡相隔空间之阔远(二千余里),分别时间之长(二十余年),更增加了对她的思念。然而,“我”这一次不是一般情况下的荣归故里,而是由于某种急迫的事情,不得不那样“冒着严寒”,急急回到故乡。看,人物“我”就是这样,以心事重重的心态开始出现在艺术画面中。

“我”是乘船回到故乡的,若不是天气“阴晦”,“深冬”的冷风“呜呜”地吹刮,“我”一定会站在船头深情眺望故乡景色。“我”坐在“船舱中”还是按捺不住激烈跳动的心,禁不住透过船舱“缝隙”向外窥望,一眼看到“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于是“我的心”“悲凉起来了。”接着一声哀叹:“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要注意,作者在这里用的是疑问句,不是判断句。

这几段借景托情,形神毕肖地写出了人物在生活困顿中,因了不顺心的事,回到故乡时的悲凉之感。可是,历来对开头几段的抒情文笔的讲析,多是认为“眼前的故乡”与“回忆中的故乡”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故乡已经不故了”;这样理解,显然是与作品的实际不符的。要知道,这里出现的,仅是人物一霎时所见的远观之景,且是平常习见的自然景色。冬季,草木枯黄,景色“苍黄”原是正常的习见的景象。鲁迅在《破恶声论》一文中,也有这样的话:“神畅于春,心凝于夏,志沉于萧索,虑肃于伏藏。”“诚于中而有言”,“天时人事”,“无足易其心”。(《集外集拾遗》)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一年四季有各种气象、景色,可能会影响人的情绪;但是,一个人要是心中有什么感触情怀,客观的人事或景物也改变不了他。《故乡》的开头,主要还是由于人物内心的悲凉之情过于沉重,所以才容易触景生情。与远观之景相对比映衬的,还有近观之物。接着写了“我”家老屋“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正在说明这老屋难免易主的原因。”其实,这“枯草”与“老屋易主”有什么因果关系呢?实是把人物的自身感情寄托到景物身上去如此而已,并不是显示什么“故乡不故”的景象。如若认为,作品一起始就写了“故乡不故”,那怎么来理解紧接着写到的这一段话:“我的故乡本也如此”,“要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因为我这次回乡,本来没有什么好心绪”?“我”为什么那么急迫地“冒了严寒”回到故乡呢?有一段叙述作了

回答,是为了“卖屋”,“永别这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熟识的故乡”。这就说明,“我”的悲凉的心绪是由于家境窘迫而产生,永别故乡而产生。

至于故乡的“美丽”,“佳处”,“我的故乡好得多”的根本缘由又在哪里呢?当母亲提及闰土,“我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于是清晰地回忆起少年时代的闰土,以及自己与这农民的孩子结识交往的欢乐情趣;最后这样写道:

现在我的母亲提起了他,我这儿时的记忆,忽而全部闪电似的苏生过来,似乎看到了我的美丽的故乡了。

这就说明,“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深情地眷念故乡,都是由于故乡的人性美,人情美,是故乡人的“诚爱”之情使我迷醉。

对于“这一幅神异的图画”,更是不能等闲视之。“我”在少年时代与农民孩子结成好友,诚爱之情久久难忘,那完全是慈爱的母亲的良好教养所促成。后来,我出门在外二十余年,由于“我”是执意在探求知识分子正确的人生道路,寻找国家社会的光明前途。——这一思想意向在小说的结尾处,明白地得到显示:“想到希望”,“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这便成了路”!“我”所身体力行的,正是与下层劳动者“诚爱”相待,心心相连的“一气”之路。几十年经历生活的“幸苦辗转”而始终不悔,坚持走下去。在二十余年的经历,与各阶层人民的广泛接触中,尤其是对“上流社会的堕落”有更清楚的认识之后,对比之下,总觉得还是下层劳动者最纯洁,最真诚,与农民结成的友情最真挚,最可贵。是在这样的思想感情丰富积累的基础上,那幅“神异的图画”才在心中凝结而成。

二人见面,闰土先是“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接着“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叫出“老爷”二字,在闰土心里认为是理当如此的,小时候的“一气”相交,哥弟相称,表现的活泼无邪的天性,“那时是孩子,不懂事”,而今长大成人,明白事理了,就应该叫“老爷”。“我”呢,这一声“老爷”,在心里引起了强烈的震动,产生了与闰土相反的感情,认为小时候哥弟相称的纯真友情最可贵,最值得珍视,而且希望在“一气”的路上,“走的人”多起来。“老爷”二字是最令人痛惜的,它说明“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壁障了。”为什么这“障壁”既是“可悲”又是“厚”的呢?可悲的是因为这种局面不是“诚爱”的双方所希望的,可贵的友情被“隔绝”,对双方都是痛心的事。“我”还深深知道,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是封建制的长期统治,包括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的各方面,几千年从来如此的传统习俗,多种因素造成的,是全社会,全民族的症结问题,不是“我”和闰土,不是少数人能够拆除改变的。即使是大多数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社会发展的障碍,要拆除它,抛弃它,也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鲁迅曾说过:“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这就是我们古代的聪明人,即所谓圣贤,将人们分为十等,说是高下各不相同。”“在将来,围在高墙里的一切人众,该会自己觉醒,走出,都来开口的,而现在还少见。”(《集外集·俄译本<阿q正传>序》)鲁迅深知拆除“高墙”,即打破“厚障壁”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暂时无法着手,只好寄希望于未来。但他自己从来没有放松过这拆墙的前期工作,准备工作,《故乡》就是这方面的一篇力作。

在叙写“我”与闰土的见面中,也展现了闰土生活的困苦:一是他外形情神的委顿;二是他关于自己生活“非常难”的诉说。我们要看到,这些关于生活贫困的描绘,恰是用来显示“我”和母亲对他一片“诚爱”之心的难能可贵。母子二人明明知道生活的重担,将闰土压成了“木偶人”,对他的“诚爱”之情仍不变。同时,写生活“非常难”,也说明闰土对“我”及母亲仍保有“诚爱”之情,(譬如,“很想见一面”)该是多么值得珍贵的感情。更重要的,生活的贫困,也教示了人们清楚地知道“厚壁障”的形成决不是偶然的。因为,被剥削的下层劳苦大众,正是由于生活贫困,往往容易接受统治阶级的思想支配。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

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马恩选集》52页)鲁迅也有类似这样的思想观点,他说:贫苦百姓“他们对于乡下的绅士有田三千亩,佩服的不得了,每每拿绅士的思想,做自己的思想”。(《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可见,未曾得到先进世界观的指导之时,处于被剥削地位的人们,由于贫穷又没有获得识字教育的机会,是很容易接受剥削阶级统治者的思想支配的。——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我”的关于“可悲的厚障壁”的慨叹,既是愤怒的控诉,也是深刻的揭露!

小说的后一部分,即二人见面的高潮之后的转折和结尾,与开头部分相照应,写“我”:“带领全家离开故乡,也是乘船。通过“我”的感触联想思虑,使作品的题旨:“一气”、“隔绝”、“一气”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挥。通过“我”与侄儿宏儿的对话,进一步渲染“一气”:“大伯!我们什么时候回来?“……水生约我到他家玩咧….”使我想到”“我们的后一辈还是一气。”“悲凉”的心中顿生一股暖流,使人们看到,即使在黑暗的旧社会,保有温爱、仁厚之心的人们,只要有共同的生活环境,就有平等的诚挚的交往,这种美好的,纯真的感情定会在中国土地上萌发,滋长起来,而且会一代一代相传下去:

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宏儿不是在思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象我,又是大家隔膜起来……;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都如我的辛苦辗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都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未经生活过的。

“我”看到两家的“后辈”能“一气”相交,心里是欣慰的;希望他们把这好品德传扬下去,不再“隔膜起来”不要像“我”这样“因为要一气”而“辛苦辗转”地“生活”着。——“我”正因为“要一气”,永远牢记着,恪守着,珍爱着,与下层劳动者的友情交往,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爱,才那样经历着“辛苦辗转”的。这里面有前“因”后“果”的关系。反过来,如果“我”只求“救出自己”,只求个人或者一家人的温饱,安逸,这样苟且的生活下去,也许不至于如此的辛苦。要知道,这“救出自己”是易卜生的格言主张。《新青年》1918年8月号,由胡适主编的“易卜生主义专号”,载有胡适的《易卜生主义》一文向国人宣扬了“救出自己”的主张。总之这“一气”之路是要坚持的,因为在“我”的心目中,明确认定了这是未来理想生活的重要内容,重要特征。这段思虑的话,不能笼统地理解为否定了“三种生活”;前一项,只是要排除避免“辛苦辗转”不是整个的否定。

然而,在那黑暗重重,禁锢等象“密封的铁屋子”一般的封建社会里,要走出一条与劳苦大众“一气”的路,真不是那么容易的,于是“我”又进入了深重的思虑: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的

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偶像么?只是他的希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当“我”“想到希望”时,又“忽然害怕起来”。害怕什么?首先是害怕后一辈重走“被隔绝”之路;谁能料定,再过二十年,宏儿若能与水生重逢见面,不会出现一声“老爷!”的场面呢?反过来,闰土“崇拜偶像”,把命运寄托于神灵的保佑,本身是愚氓的,为什么说“他的的愿望切近”呢?因为闰土所盼望的,是自己一家能在神灵的庇护下,物质生活稍微过得好一些。这一愿望有时或多或少是能实现的;即使日子照样不好过,“非常难”,他心里也可能认为冥冥中有神力相助,否则境况会更悲苦。这样,祀神者的心中,也多少能得到一点安慰,所以说“他的愿望切近”。至于“我”呢,所抱的“愿望”是人与人之间“诚爱”相处,平等友善,尤其是被称为“老爷”,“少爷”的人与“泥巴腿”之间平等“一气”,这个“愿望”是难以实现的。这是牵涉到整个国家社会的改造问题。要实现这一理想,要走这样的路,当时来说,

是比较“茫然”的。——然而,这里必须认识到,“我”所说的,“害怕起来”,不是动摇畏缩,而是充分认识到要将之实现的困难与艰巨。“我”所说的“茫然”也不能简单理解为“思想上不明确”,或“感到有些朦胧”。就鲁迅自己来说,当时他对一些问题是认识得清楚的。他知道自己所从事的文学工作,只是改造中国“国民性”方面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至于整个国家社会的改革,则要依靠更强有力的,更快速奏效的手段,譬如:军事、经济、政治。鲁迅后来就说过“改革最快的还是火与剑。”(《两地书·十》)又说:“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而已集·革命时代的文学》)就在写作《故乡》之时,鲁迅也认定,自己所从事的文学工作要“听将令”,要遵从“革命前驱”的命令。鲁迅知道,走“诚爱”之路,“一气”之路,的确有赖于整个社会的改革和革命的推进和实现。至于整个国家民族的革命改造,道路应该怎么走,早期的鲁迅是尚未看清的。正由于这样,所以说,“我的愿望茫然”。他又深知,在社会的改造和建设中,国民精神的改造,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忽视或忘记这一点是非常危险,前途凶多吉少的。

小说的结尾一段这样写道: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色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

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原有的那一幅“神异的图画”破碎了,因为看到“后辈还是一气”,得到鼓舞,心中又升起了新的“神异的图画”。可见,要开辟新的人生道路,社会道路的心是坚定的。这里所说的地上的“路”,也就是“一气”之路,人与人之间“诚爱”平等相亲的路;不是仅仅局限在笼统的概念上的新的生活。不仅自己坚持走下去,“后辈”继续走下去,而且希望和坚信世上会有更多的人共同来开创这条路。结尾处的“我”终于从“悲凉”、“气闷”中抬起头来,作品的情调,转而为振奋、昂扬。

出身于仕宦之家的知识分子的“我”,能在思想感情上与贫苦农民保持“一气”,虽历尽“辛苦辗转”而毫不动摇,认定并深信必有更多的人走上这光明的新路。这样深远的眼光,高尚的品质,这种“韧”的求索精神是令人钦佩的。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中这样说过:“在阶级斗争接近决战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整个旧社会内部的瓦解过程,就达到非常强烈,非常尖锐的程度,甚至使得统治阶级中的一小部分人脱离统治阶级而归附于革命的阶级,即掌握着未来的阶级。”《故乡》中的“我”,就是生活在封建社会行将瓦解,旧民主主义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大变革时期,一个有眼光,有抱负的,具有时代敏感性的知识分子,他在探索国家民族求解放的道路中,深深认识到中国国民应该发扬激励“诚和爱”,而且自己身体力行、辛劳不辞。他的思想行为,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代表了时代进步的新风尚,这是一个时代的新人形象,他所认定的道路实是全中国探求社会发展新路的知识分子的必由之路。这样的典型形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故乡》的结句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的,国家社会未来的康庄大道,是许许多多认清了路的人勇敢地走出来的。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前途,是要靠千千万万具有“诚和爱”之心的人共同来创造!

若要问:许许多多的人所认清的,开创的,该是什么样的路?这条路究竟是通向何方,会进入怎样的境界?小说通过生动的艺术描绘所显示和预告的,即是“一气”之路,拆除了“厚障壁”,人人诚爱相处,什么“上智”、“下愚”,“劳心”、“劳力”,什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什么“老爷”、奴仆,森严的贵贱等级差别,统统废除、肃清。就像鲁迅后来在《灯下漫笔》中(1925年4月)所指出的,要“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的时代”,即与以往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劳苦大众“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奴隶的时代”,截然不同的新“时代”。(《坟》)——从主题的深刻性、预见性、前瞻性来看,《故乡》是诏示

着“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的一篇力作。恩格斯曾经这样赞扬过巴尔扎克,说他对“现实关系具有深刻的理解”,在富有诗意的描写中表现出“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引自袁鹰《舷梯上的背影》文汇月刊,1985年7期)我们认为,这一赞语,用在鲁迅身上也是很切合的。

故乡教案鲁迅

故乡教案 教学目的 1 通过小说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3.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4.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重点难点 1.重点:(1)通过人物的分析探讨主题。(2)把握文章对比的写法。 2.难点: (1)理解小说的细节描写。(2)把握小说中议论的作用。 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互.查字典,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秕谷(bi3)鹁鸪(bo2 gu1)颧骨(quan2)折本(she2) 潺潺(chan2)伶仃(ling2ding1 )恣睢(zi4 sui1)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萧索:荒凉、冷落的意思。家景: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叫家境。无端:没有来由;无缘无故。如许:如此;这样。鄙夷:轻视;看不起。展转:经过许多人的手或经过许多地方。恣睢:放纵,凶暴。景况:光景、情况。本课指生活状况。伶仃:孤独、没有依靠。愕然:吃惊的样子。愕:惊讶,发愣。寒哗:因受凉或受惊而身体颤动。松松爽爽:形容轻松爽快。 3.通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二、导入 1.作者简介:本文选自《呐喊》,作者鲁迅(1881一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小说集有〈呐喊〉、〈仿惶〉、〈故事新编〉等。 2时代背景:1919年12月鲁迅回故乡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了在现实社会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精神生命力的故乡的人和事,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三、正课1.速读全文,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全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描写了故乡的萧条景象和“我”见到故乡的复杂心情,并交代了“我”回故乡的目的。 第二部分(从“第二日清晨”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回故乡的见闻与感受。第一层(从‘第二日清晨” 到“只是收不起钱来”)写老屋的寂寥,更使“我”沉浸在深深的悲凉之中;还写与母亲商定搬家的事情。 第二层(从“你休息一两天”到“我得去看看”)“我”回忆与少年闰土的友情。第三层(从‘母亲站起身”到“出去了”)导‘我”见到了圆规杨二嫂。第四层(从“此后又有近处的本家和亲戚来访问我”到“已经一扫而空了”)写“我”见到了中年闰土。 第三部分(从“我们的船向前走”到完)写“我”怀着深深的失望与痛苦的心情离开故乡,但“我”并不因此消沉、悲观,而是寄希望于未来和下一代。 2.提问:课文第1段写了什么?讨论并归纳:开篇点题回故乡。“严寒”写回故乡的季节;“二千余里”写“我”与故乡相隔之远;“二十余年”写“我”与故乡分别之久,故乡到底变成什么样呢?第1段写出我回故乡急切心情。3.提问:第2段描写了哪些景物,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天气阴晦、冷风呜呜的响、苍黄的天、萧索的荒村。写出衰败荒凉的农村景象,衬托“我”悲凉的心情。4.提问:如何理解第3段的含义?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第3段只有一句话,先用一个感叹句“阿!”再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这样写是因为故乡的景象出乎“我”的意料,因而产生怀疑,但又的确是“我”的故乡。对怀疑加以否定,反映“我”的复杂思绪,沉重的心情,为下文作铺垫。在文章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5提问:怎样理解“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我的故乡好得多了。”?讨论并归

(完整版)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 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 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

人教版课文鲁迅故乡教学设计

人教版课文鲁迅《故乡》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这篇小说,深刻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生活,所以学习这篇文章要从历史和社会演变方面入手,进而加强对主题的 理解。 【学生分析】学生对时代背景不了解,应该对学生加强对背景的讲解,理解主题思想。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整体感知小说故事情节,理清小说中的人物及 关系。 2、能力目标:品味文中景物描写及作用。 3、思想目标:感悟闰土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运用对比及多种描写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难点】 2、理解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媒体手段】 挂图、投影、录音。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后,广大的中国农村受苦受难的农民没有翻身、解放,中国农村的贫困农民的不幸是由什么造成的,鲁迅先生以他的思想敏锐

的感觉进行认真分析,写下了《故乡》这篇小说。 二、课前预习 1、给字注音。 三、合作探究 四、整体感知 小说以“我”回故乡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一一离故乡”的顺序安排情节,着重描写了杨二嫂及闺土的巨大变化,从而反映辛亥革命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迫与剥削下农村破产、农民生活痛苦的现象,揭示了封建传统观念对劳苦大众精神上的束缚,人与人之间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 五、合作交流 1、交流1: 这篇小说行文线索、主要人物及故事情节是什么?这篇小说以“我”回故乡为线索、主要人物有“我”、 闰土、杨二嫂 情节:回故乡 --- 在故乡---- 离故乡。 2、交流2: 1?5节写“我”渐近故乡时,见到的故乡的景象如何? 这时“我”的心情怎样,这样写的作用?景象“萧条”心情“悲

关于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的分析

鲁迅的小说中所描绘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主要分为: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以及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在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的旧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悲性与鲁迅先生的某些思想和心路历程。 我要讲的,主要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因为在这些人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世界的某种认识。鲁迅先生一生善于骂人,却极少称赞人。而这些觉醒了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就正是为先生所称赞的为数不多的人。 首先,还是略微谈一下其他的两种知识分子形象: 1.具有封建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由于从秦初到清末,封建阶级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而封建思想又已经在人们的心中根深蒂固,所以在鲁迅的小说里有一大部分是描写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在他们当中,我们可分为两小类:1.封建思想的受害者(孔乙己《孔乙己》、陈士成《白光》等)。2.封建思想的维护者(四铭《肥皂》,高尔础《高老夫子》等)。对于受害者,作者对他们的描写除了批判与同情之外,主要是为了向世人揭示封建思想的“吃人”本质,用以惊醒那些仍然麻木的具有封建思想的下层文人。而对于维护者,作者对他们只有批判没有同情。而对于他们的刻画,鲁迅始终是抱着“启蒙教育”的思想和改良人生的目的,因此其小说的题材“多采至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要揭出病苦,引起疗效的注意”而反讽则是鲁迅小说的重中之重,只有多揭露一些与封建有关的知识分子的可悲可叹之处时,才能够真正的惊醒世人,达到疗救世人的目的。 2.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形象。 从清末到民国中后期,大资产者和封建买办及帝国主义共同统治着中国,而鲁迅本人就生活在那样的年代。因此在鲁迅的小说里所反映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有很多的一部分是描写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的,而在这些具有小资产阶级思想的知识分子中又无非是写了大致的三种类型:即革命者(夏瑜《药》)、投机者(假洋鬼子《阿Q正传》)、消沉者(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N先生《头发的故事》、方玄绰《端午节》、文学青年《幸福的家庭》、涓生和子君《伤逝》)。其中我最推荐的是《孤独者》,这本书中描写的沦落过程和沦落前后社会对于魏连殳的态度的改变颇有深意。而对于喜欢言情小说的同学们,我建议阅读《伤逝》一书,这书要是放到现在,起码是女频霸票俩月的内涵暧昧流神作。 接下来切入正题,即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 作者在表现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形象时,主要写出了几种类型,即已经觉醒的狂人(《狂人日记》)、疯子(《长明灯》)和正在觉醒“我”(《一件小事》)。而在这几种类型,不论是哪一种,作者都赋予了极其深刻的意蕴。鲁迅先生在描写这一类知识分子形象的时候,多是注重了心理描写以及主人公心理的变化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鲁迅先生自己也在经历着一次心灵上的觉醒的过程。同样的,作为读者的我们,在读到这些描写的时候,也不免会和主人公一起觉醒。而在这个觉醒的过程中,我们会再次感受到那个年代和那个社会制度之下的人群的生活。在感受了那个时代之后,我们便可以理解那个时代的很多思想,而那时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1.已经觉醒的“狂人”。 《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鲁迅先生根据自己所学的医学知识和看过的外国作品构思而成的。这是个非常怪的人,在他身上同时具有“疯”与“不疯”这两面。如果说他是个疯子,可是他却能够从嘴里喊出“救救孩子”的伟大呼声,并且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如果说他“不疯”可是他又确实是一个非正常人,一个患了“迫害狂”的精神病人。不过我并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 鲁迅先生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文章特别是他的小说给后人们带来了一笔宝贵的财富。鲁迅先生的小说具有鲜明的阶级观念、生动的文学性以及丰富的艺术特点。毛泽东认为:鲁迅是“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本文就鲁迅先生小说的艺术特点展开讨论。 一、鲁迅小说的艺术特点首先在于真实。鲁迅先生主张文学创作用“白描”的手法,也就是主张文字简练单纯,不加渲染烘托。但这里的简练并不代表简单,而是用一条条细线勾勒出事情和事物的真实面貌。比如说在《祝福》中,小说一开头写“送灶的爆竹”,这既是点了“祝福”的题,同时也表现了鲁镇当时浓厚的节日气氛。这几句话也借自然环境写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揭示了当时的中国农村依然充溢着迷信的思想。接着,作者又进一步比较简要地写了一下“福礼”的过程:“拜的却只限于男人”、“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也自然如此”。这些描写充分说明了在“祝福”中充斥着封建礼教、“三纲五常”的内容,还点明了封建迷信在农村的流毒之久,影响之深,以至于在辛亥革命成功多年之后,还“家家如此”。最后,作者还对“祝福”的现场作了几笔描述“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这寥寥几笔的环境描写,既渲染了浓烈的“祝福”气氛,也和下文中祥林嫂凄凉悲惨的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反衬了祥林嫂的悲剧命运。鲁迅先生曾说,作文章要有真情,去粉饰,少做作,勿买弄。而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场景、水乡风情、民俗风貌、城镇景致、人物的言行姿态,确实像生活本身那样真实、自然、使人犹如身临其境。 二、鲁迅先生也十分擅长于发掘蕴涵深刻社会意义的生活片段和生活场景,来集中突出地展示人物的性格和命运。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并没有对人物的生平作过详细的描绘,甚至不注意故事情节的完整性。通常在人物出场的时候来一段外貌描写,像《孔已己》中的“孔已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带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寥寥数笔,就使读者对孔已己有了一种大致的印象。接着通过情节的发展使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与原先的印象相互叠加。于是乎一个生动的人物就诞生了。我们从孔已己的破烂长衫,接着联系到他的所谓“君子固穷”,以及知道“回”的四种写法,可以清晰地看出孔已己是个穷酸迂腐的落第秀才,而这使人们对孔已己最后的“大约的确死了”没有太大的意外。又如《故乡》中也没有对闰土的具体生活状态作出过详细的描写,而是通过闰土少年时“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了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和闰土长大后的“灰黄的圆脸,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都肿得通红……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很薄的棉衣”作对比。闰土从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在海边种田,终日劳苦的人,这很明显地写出了闰土的近况不佳,从而使他的性格也发生了变化。也写出了但是的社会背景是十分严峻的。鲁迅小说的这个艺术特点,使这些短小的篇目得以展现出更加丰富的社会内涵,达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给予人们强烈的艺术感受。 三、鲁迅先生擅长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描写人物形象,运用具有特征性的细节刻画人物的性格。像《药》中用夏瑜被狱卒打了嘴巴反而说打人者可怜的细节,突出了革命者夏瑜大义凛然的品格。又如《阿Q正传》用阿Q被闲人们打了,说是“儿子打老子”或是认为“自己是能自轻自贱的第一人,除去这‘自轻自贱’便是‘第一人’了”等等细节描写,鲜明地表现了阿Q自欺欺人的性格特征。再如《风波》中的九斤老太一次又一次地说:“真是一代不如一代”来反映出辛亥革命后农民的愚昧无知没有发生改变,又说明了辛亥革命的妥协性,没有联合起真正受苦受难的底层百姓。鲁迅先生用“画龙点睛”的艺术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使小说的内涵更加明白无误,令人难以忘怀。 四、鲁迅先生是现代文学语言大师,他的文学语言纯净、简洁、生动,富有感染力。他善于根据作品的内容,调整语言色调,营造艺术氛围,增强作品的感染力。有的作品鲁迅先生运用抒情的笔调。像《社戏》中“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地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这段优美的环境描写是为了写出孩子们当时轻松的心情,与下文中难以看下去的社戏作对比,也写出了孩

浅析小说中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法

1、从分析人物的直接描写入手 人物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就是通过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主题。 肖像描写(也叫外貌描写)它的作用不只在于勾画出这个人物的外部特征,而是为了以“形”来传“神”,因此分析人物外貌可以揭示人物性格特征。 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这是一个活泼、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闰土却变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是一个饱经忧患,受尽劳累、饥寒交迫、麻木迟钝而又自卑的人了。鲁迅先生通过闰土的肖像描写,生动地表现了他性格的巨大变化,从而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给人民造成了苦难。 行动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行动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也体现着人物的思想性格,如《范进中举》中写胡屠户的贪婪相:……即便包了两锭,叫胡屠户进来,递与他道:“方才费老爹的心,拿了五千钱来。 这六两多银子,老爹拿了去”。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里揣……这里通过胡屠户的语言和动作描写,暴露了这个市侩嗜钱如命的本性。 心理描写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写,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心理描写是对人物在一定环境中的思想活动描写,它往往和外貌、语言、行动交叉在一起。有时描写了人物的外貌、行动、语言,同时也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比如,孔乙己买洒时“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正反映了他在短衣帮面前炫耀的心理。

鲁迅的《故乡》教案

故乡鲁迅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揣摩语言,背诵积累精妙的描写段落; (2)了解运用对比﹑议论的方法来突出小说主题的写法;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其作用及描写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朗诵。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分角色朗读等。通过读,品味言外之意;通过读,了解作者的感情。 (2)比较。将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其外貌及语言﹑动作等方面的变化了解人物性格变化及其变化的根源;将记忆中的故乡和现在的故乡作比较,分析其变化的深层原因。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旧时代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感悟作者探求人生新路的执着信念。 教学设想 1.小说思想容量很大,距离学生生活又较远,因此教师可以布置课前预习。 2.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记忆中的故乡及人物与眼前的故乡及人物的对比关系,采取列表法分析小说内容,以加深印象和理解。 3.对于小说的主题,可在对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可越俎代庖。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对鲁迅思想感情的理解。2.对话、外貌、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难点:最后三段文字的深刻含义。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故乡”这一题目,不仅交待了事件发生和发展的具体地点,而且为人物活动提供了特定的场所和环境。题目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俗话说:“亲不亲,故乡人”。对于一般人来说,故乡总是美好的,亲切的,值得怀念的。故乡总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依靠、最甜美的回忆。故乡的变化总是牵动着我们的情思,但是在“我”眼中“故乡”却是如此衰败、萧条,让我感到悲凉、生疏,特别是人与人之间,都隔着“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令“我”寒襟。显然,表达“我”的一种悲凉的思想感情,也激起了“我”要求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 2、请两位学生朗读第12自然段开头和第2自然段的景物描写:“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 这是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景物描写,前者多么明朗、美丽、令人神往;后者多么晦暗、萧条、令人悲凉。前者是小说中“我”头脑中想象出的二十年前的故乡的图画;后者是“我”眼睛里看到的二十年后的故乡的实景。二十余年过去,故乡景色在作者眼中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呢?作品中的“我”怀的是什么感情呢?让我们深入地了解写作背景,认真地阅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让学生理解环境描写也起到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 3、介绍写作背景:

鲁迅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

鲁迅小说中阿Q的人物形象 摘要:凡是成功的小说,小说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物形象。这是作家思想的集聚,也是其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一个划时代的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浓厚的民族、阶级色彩,而且铸造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鲁迅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具有很强的代表性,让人记忆犹新。其中,阿Q是典型代表。 关键词:阿Q、麻木、愚昧、精神胜利法 鲁迅是新时期小说的开拓者,是当代文坛备受尊敬的作家,鲁迅所发表的每一部作品都引起过很大的影响,作品中的人物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身着长衫的孔乙己,未庄的阿Q,故乡的少年闰土,还有祥林嫂等等,这些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这些小说在外部表象上是在描写一个人的短暂人生或底层人民的生活,其人物形象独具特色,独特的形象却更引人深思。因此,深入发掘鲁迅小说文本中的人物形象,是很有意义的,而本文所分析的是阿Q的这一人物形象。 一、骨子里的卑怯表面的自尊 卑怯,也可以说是奴隶性。因为卑怯,所以具有奴隶性。小说之中的阿Q,把小人物、社会底层人物的卑怯性,奴隶

性体现得淋漓尽致。阿Q说他自己姓赵,让赵太爷抓回赵家被赵太爷打了两嘴巴,啊Q他没有抗辩他确凿姓赵。在权势面前,他不敢伸头,自然的选择承受,没有反抗。而后又因他心情郁闷,见到钱太爷的大儿子,随口而出的:“秃儿,驴……”,而看到自己将要被打时,却指着近旁的一个孩子,说他说的是那小孩。再比有实力的人面前,他选择的是逃避,从不面对。小说中的这两件事可以看出他那么一点的卑怯性,就是这两件事为他后面所发生的哪一件事做了很好的铺垫,将阿Q的卑怯性和奴隶性展现得完完整整。当他被团丁抓走,关进一个小房子,后又抓出那栅栏门外,到得大堂。见上面的秃头老头子和下面站着的一排排兵,阿Q的膝关节立刻自然而然的放松,便跪了下来,长衫人不让他跪,他也身不由己的跪了下去。鲁迅的这一人物形象特征,深入剖析了当是被压迫人民和未开放人民的本质,他们内心最深处的形成惯性的德性。 阿Q的骨子里是这样的,而他表面上却自诩很自尊,这正是让读者哭笑不得的地方。明明很不受尊敬的一个人,却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以自尊自诩。小说中描述到在阿Q 的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与赵太爷、钱太爷,而他也自认为不喜欢城里人,鄙薄城里人。因为城里人叫“长凳”为“条凳”,他认为这是错的。阿Q还喜欢听奉承话,一老头颂扬他说:“阿Q真能做”阿Q很喜欢,不在乎真心还是讥讽。与别人口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小说人物形象分析教案 学习目标: 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 2、记忆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 3、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 学习重难点: 1、掌握小说中人物描写的常见方法、人物形象分析题型做题方法、答题步骤; 2、运用所学方法概括人物形象、性格。 学习方法: 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说是我们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无论是古典的四大名著、经典的武侠小说,还是网络上让人欲罢不能的更新玄幻、言情,那些栩栩如生、性格鲜明的人物都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但是,喜欢看不等于喜欢选择小说阅读题,因为小说的人物形象、主旨太难把握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尝试揭开小说人物脸上那层面纱,看看它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展示学习目标。(考纲) 重点探究 三、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探究。 1. 活动一:假如你是一位小说家,如果以班主任为原型来塑造人物,你将如何来塑造? 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描写(5)心理描写 2. 活动二:欣赏视频片段,视频中的华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导演是怎样表现出来的? 侧面描写: 故事情节的烘托(2)周围人物的衬托(3)环境描写的烘托 四、小说中人物形象题型探究。 1. 高考中小说人物形象考查题型。 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X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XXX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2. 探究小说人物形象题型的做题方法及答题步骤。 例一、 烛心李丰春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浅析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毕业设计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毕业论文

浅论鲁迅小说中人物子形象的塑造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一、本文阐述的背景 (2) 二、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3) 三、鲁迅小说中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的社会意义 (9)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浅析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 摘要:鲁迅的小说主要塑造了现代中国的两类型人物形象,一类是以孔乙己、陈士成、吕纬甫、魏连殳、子君和涓生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或惨受封建教育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以孔乙己、陈士成为代表);或有进步要求和变革愿望的现代知识分子(以吕纬甫、魏连殳等为代表);亦或是“五四”后追求资产阶级个性解放的知识青年(以子君和涓生等为代表)。通过对鲁迅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可以看出鲁迅先生抨击知识分子的弱点和缺点。鲁迅在深刻批评他们的同时,也不掩饰自己对他们遭遇的同情,愤怒地控诉毒害和葬送他们的黑暗制度,替他们大声喊出了“封建礼教吃人!”另一类是以阿Q、闰土、祥林嫂、杨二嫂等为代表的农民形象。一个个鲜活的农民形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苦难的旧中国农民,他们肉体和灵魂的双重枷锁。可以说他的小说有自己的历史价值,更有对一个民族的思考价值。给当代作家以创作的启示,给关注新时代的农民的朋友以启示,给关注社会进程的人们以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人物形象 引言:鲁迅小说的人物形象,既不像同时代许多作家那样以经济、政治地位进行“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阶级划分,也不像巴金、

鲁迅小说中的人物

摘要: 锐利的笔锋,犹如枪零弹雨。他用雄厚的文辞,唤醒了人民沉睡的灵魂,抨击人们麻木的思想。他是鲁迅,一个对于中国人永远都说不完,永远也说不清的人。他不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他弃医从文,用最真切的语言呼唤那些沉睡在封建思想之下的人。他一生写了很多的作品。其中包括《呐喊》、《彷徨》、《故事新编》三部小说集,共三十余篇。塑造了很多典型的封建人物形象,其中有十五篇注重描写、塑造了当时社会情况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显示了他对中国当时受封建思想迫害的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和感叹。而他,就是这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代表之一,对知识分子生活和情感有着深切的感受。但是相比之下他更能够清楚、冷静的认识到当时社会的压迫和残害。小说中塑造的旧中国时代知识分子大体上有三种类型。一是深受封建制度迫害的牺牲者,二是维护和追随封建社会的人,三是极力反抗和破坏封建社会的人。这三种形象清晰、透彻的描述了封建社会制度对广大中国同胞的残害和压迫。文章犀利如匕首,强有力的唤醒沉睡中的民众。小说描述的旧中国知识分子有封建思想、小资产阶级思想、以及知识分子的觉醒。 关键词:封建思想知识分子小说形象 一、受封建思想禁锢的知识分子形象 旧时代的中国,封建主义思想长期笼罩着整个国家。两千多年的封建王国历史。在经济上占主导地位的是封建土地所有制。皇权贵族占有大量的土地。而广大的农民占有的土地却很少,他们只能租种地主的土地缴高额租金。农民阶级和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很是尖锐。在政治上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主张仁政倡导经世济民辅佐君主。这种社会对我国广大的人民群众影响都特别的深。可谓封建主义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故而,鲁迅在小说中大部分描述的是和封建思想有关的知识分子。 (一)被封建思想迫害的知识分子形象 鲁迅先生作品《孔乙己》、《白光》中的孔乙己和陈士成就是典型的代表。他们深受封建思想毒害。家道中落、次次考试不中,变得穷困潦倒最后沦落到下层。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小说的艺术特色 鲁迅的小说创作,先后结成《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个短篇小说集。中学语文教材选用过《社戏》、《故乡》、《孔乙已》、《药》、《祝福》、《阿Q 正传》和《狂人口记》等。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拨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弦,使青少年一代受到感染和教育,永远不能忘怀。本文试从题材、人物、结构、思辩、讽刺和语言等方面的艺术特色进行分析。 一、自觉选择反映时代风云的题材 鲁迅主张“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他的每一篇小说都深刻发掘题材的内在意义,突出一个或几个与社会和人民有关的问题。如《药》、《阿Q正传》、《风波》等,是以辛亥革命、张勋复辟等政治事件为背景,反映此政治事件的影响和后果。《孔乙已》、《祝福》、《伤逝》、《孤独者》、《明天》等,作者把人物的悲剧原因与社会制度联系起来,揭示出这此人物的悲剧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社会制度。可以说《呐喊》和《彷徨》从不同侧面描写了从辛刻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生活的风云变幻,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本质和时代的精神。 鲁迅小说中所写的农民或知识分子的不幸遭遇:有孔乙己受酒店里顾客和掌柜的嘲笑,后挨打伤残致死(《孔乙己》);阿Q求爱被断了生计,进城当了小偷,最后要“革命”,被枪决了(《阿Q正传》);祥林嫂一生勤劳,夫死,子被狼吃了,最后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沦为乞丐,死在除夕夜的街头(《祝福》)。这些人的死亡悲剧,是旧社会封建统治势力的迫害、封建迷信和礼教对人们的毒害所造成的。《呐喊》和《彷徨》中的小说反映了人民在受苦和挣扎,中国要革命和解放,它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精神。 二、以典型化手法塑造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 鲁迅说他的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是采取许多内在的神貌相同或近似的人物,突出其性格的本质的、主要的方面,塑造成为一个新的典型人物形象。 鲁迅采用“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手法,仅用一个特征、一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来。例如狂人、孔乙己、闰土、阿Q、祥林嫂、娟生……等,还有《阿Q正传》中的赵太爷、《祝福》中的鲁四老爷等封建顽固派人物,成了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上第一流的艺术形象。请看《阿Q正传》中的阿Q,头戴破毡帽,拖着黄辫子,长着癞疮疤,他遭打后不敢反抗,贴上酒钱后骂:“儿子打老子。”这就把一个落后的农民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写得活灵活现。《孔乙己》中写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满口“之乎者也”,偷书被打,申辩说:“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揭示了一个没落的封建知识分子的悲剧的性格。 二、以显示个性为准则的小说结构形式 鲁迅小说不以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取胜,而是以塑造栩栩如生的个性著称。他的小说结构以显示人物个性为准则,结构形式丰富多彩。 鲁迅小说的结构形式主要有: 1、单一线索结构。以一个中心线索贯串整个故事情节。如《一件小事》分撞车前和撞车后来写,结构分明。《社戏》从看戏前写到看戏后,按时间顺序组织结构。《肥皂》围绕着“肥皂”与孝女的关系展开故事情节,巧妙地揭穿了四铭的假道学而目。 2、两条线索结构。可以主线和副线出现,也可以明线和暗线出现。《故乡》主线写“我”,副线写闰土。《药》有明线和暗线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买人血馒头给小栓治痨病,暗线是革命者夏瑜被反革命者残杀,两条线索通过人血馒头

故乡 鲁迅 优秀教案

故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肖像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了解对比手法;体会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中心。 2.情感与价值: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建设自己的家乡。 3.过程与方法:采用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人物形象及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对比的写法。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学时,我们学过一篇课文《少年闰土》,它是节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 三、新授: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课文中几次写到闰土? 3.对于少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肖像、语言) 讨论: ①少年闰土的外貌是怎样的? ②少年闰土的动作语态是怎样的? ③少年闰土对“我”的态度是怎样的? ④少年闰土对生活的态度是怎样的? ⑤少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4.对于中年闰土,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肖像、语言、神情) 讨论:

①闰土的外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②闰土的动作语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③闰土对“我”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④闰土对生活的态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⑤中年闰土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5.什么原因使闰土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从“小英雄”变成了“木偶人”呢?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6.另一人物杨二嫂又是怎么描写的? 讨论: ①对于二十多年前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肖像) ②对于今天的杨二嫂,采用了哪些描写手法?(语言、肖像、动作) 7.杨二嫂的变化的说明了什么? 小市民阶层的日益贫困。 8.“我”这一人物在文章中又是怎样变化的? 9.作品对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这就充分揭示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是使旧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农民生活日趋贫困的总根源。这就是鲁迅描写闰土、杨二嫂形象变化所揭示出来的深刻社会意义。 10.作品对闰土、杨二嫂的描写在写作上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 人物描写,特别是肖像描写,一定要抓住人物具有代表性的特征,给人以深刻印象,并能为表现主题思想服务。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在故乡,“我”见到了许多人,其中着重写了哪两个人物?这两个人物又以写谁为主? 2.作品通过闰土、杨二嫂两个人物前后的变化,揭示了什么问题? 二、新授: 1.鲁迅对“故乡”景物的描写共有哪几次? (1)“我”回到故乡时见到的“萧索的荒村”;——开头(现在) (2)“我”回忆起的“神异的图画”;——中间(过去) (3)“我”“在朦胧中”想象到的图景。——结尾(未来)

论鲁迅小说中悲剧性的女性人物形象

论鲁迅小说中悲剧性的女性人物形象 [内容提要]鲁迅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其作品中撷取了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这几位带有浓郁的悲剧色彩的女性一一分析。鲁迅笔下这几个主要女性的悲剧,固有其个人性格的原因,作者既哀其不幸,又怒其不争,但作品挖掘的最终造成她们的悲剧的根源是压迫人、毒害人的封建制度、封建思想…… [关键词]鲁迅小说悲剧女性形象 鲁迅是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在他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索。其中,中国妇女问题、特别是农村妇女问题也是鲁迅较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鲁迅以妇女为主人公的作品不多,但很有代表性。《明天》、《祝福》中的单四嫂和祥林嫂,都是失子的寡妇,深受封建制度的压迫、封建思想和礼教的毒害,命运悲惨却从没想到要去抗争。《离婚》中的爱姑具有较明显的反抗性,但并没有跳出封建礼教的圈子。《伤逝》中的子君,是有文化有知识的“五四”时代的新女性,敢于冲出封建家庭,与自己的爱人自由结合,但由于封建势力的压迫、以及个人的思想局限,同样是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悲剧。鲁迅通过这几个悲剧性的女性形象,既同情她们的遭遇,又批评了她们自身存在的缺点,更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了腐朽、反动的封建宗法制度,揭示了妇女要获得解放,首先必须取得社会的解放这个深层的含义。 鲁迅是20世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毛泽东对鲁迅评价时说:“鲁迅是中国文化的主将”。他弃医从文,以现实主义的手法,一直在探索“国民性”问题,他要将“所谓上流社会的坠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用文艺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引起“疗治”的注意。他的小说,着重于反映下层社会的人们的不幸,具有悲剧的美学意义。在他的小说中,涉及女性的篇章不算多,但就在这为数不多的篇章中,通过一个个在生活中痛苦挣扎的女性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愤怒控诉了封建宗法制度的种种罪恶,其悲剧性的女性形象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震撼灵魂的艺术效果。 一、失子的寡妇:单四嫂子 最早以女性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是《明天》,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中国旧社会农村“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的妇女形象”①。 单四嫂子是勤劳、善良的。守寡后专靠着自己的双手纺出棉纱来养活她自己和她三岁的儿子宝儿。她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也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封建礼教

鲁迅小说人物命名的意义

鲁迅小说人物命名的 意义 江苏省江都市丁沟中学 张广祥 1934年11月,鲁迅先生在《答〈戏〉周刊编者信》中曰:“人名也一样,古今文坛消息家,往往以为有些小说的根本是在报私仇,所以一定要穿凿书上的谁,就是实际上的谁。为免除这些才子学者们的白费心思,另生枝节起见,我就用‘赵太爷’‘钱大爷’,是《百家姓》上最初的两个字……还有排行,因为我是长男,下面两个兄弟,为预防谣言家的毒舌起见,我的作品中的坏脚色,是没有一个不是老大,或老四、老五的。”其实,我们仔细读一读鲁迅的小说,认真琢磨其中的人物名字,就不难发现,它们绝不仅仅具有排除“消息家”或“谣言家”“穿凿”的作用。 我们认为,鲁迅小说的人名,绝对不是作者信手拈来的。研究起来,有如下一些耐人品味的意义。 一、外形特征的勾勒。鲁迅小说中的人名,有一部分就是勾勒人物外形特征的漫画。比如,“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红眼睛阿义”“赵白眼”等,都极其省俭地活画出了人物的外形特点。又如《阿Q正传》中的阿Q,光秃秃的头的后面,拖着一根小辫子,这“Q”不正是其外在形象的写照吗?读着这些名字,我们就仿佛见到他们的主人,真是“借一斑知全豹,以一名传精神”。 二、性格特征的揭示。鲁迅小说中不少人物的名字,恰好揭示了其性格特征,使得“人如其名”,高度个性化了。《狂人日记》和《长明灯》中的“狂人”和“疯子”,一“狂”一“疯”正是他们的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伤逝》里的“小雪花膏”也一样,非常清晰地勾画出一副爱慕虚荣、不务正业而多嘴的无聊面孔。作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有的“假洋鬼子”,这一名字正好把这一人物的封建性和买办性混合在一起。从这一名字中,我们似乎看见了他那副见风使舵、投机钻营的丑恶嘴脸。三、时代色彩的涂抹。一般 说来,姓名是用以从芸芸众 生中识别某个人的标志,但 往往涂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即从一个简单的名字可以窥 见当时社会的一般生活背 景、时代特征等等。鲁迅笔 下人物所用的名字如“九斤 老太”之类,无不从市井村 坊拾取,极其俚俗,而又反 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 在旧社会,老婆须随夫姓, 如“华大妈”“夏四奶奶”; 女人须从夫名,如“祥林嫂”; 以及按照命中“五行”所缺 来取小名,如“闰土”“水 生”……这些名字,无不深 深涂抹上了鲜明的时代色 彩。 四、阶级印记的打烙。鲁迅 小说中的人名,还往往烙有 深刻的阶级印记。小说中诸 如“赵太爷”“夏三爷”“鲁 四老爷”“钱大爷”“赵七 爷”等等,一个个都是当时 的权贵。他们的名字中都共 有一个“爷”字。在旧社会, “爷”是有身份有特权的人 的称呼。《故乡》中就有这 样一幕情景:“他站住了, 脸上显出欢喜和凄凉的神 情;动着嘴唇,却没有做声,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 分明地叫道:‘老爷!……’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战;我就 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 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 不出话。”这段文字分明告 诉我们,在旧社会,一旦为 “官”了,就得以“爷”相 称。 五、主题思想的蕴含。《药》 里的夏瑜暗指革命家秋瑾,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夏对秋, 瑜对瑾嘛。但是,当我们将 其与另一个人物姓名华老栓 联系起来,我们就不禁脱口 叫绝了。《书·武成》疏云: “华夏为中国也。”原来, 鲁迅将“中国”这个古称“华 夏”分别作为两户人家的姓, 既显示了他们之间合二为一 的亲密关系,又揭示了他们 之间一分为二的隔膜状况。 夏瑜应该依靠但却没有依靠 华老栓,华老栓应该支持但 没有支持夏瑜。流血的不知 道为谁流血,吃血的不知道 吃了谁的血。以互不关心始, 以同归于尽终。仅仅研究人 物的姓名,就可以看出这篇 小说的主题思想:人民群众 愚昧麻木,资产阶级民主革 命脱离群众。 总之,鲁迅小说中人物的命 名,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我们阅读他的小说,不能不 重视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鲁迅小说全集读后感

鲁迅小说全集鉴赏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源于自然,高于自然。 鲁迅先生的小说,亦正如此。 鲁迅先生的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同时他也一再地表示,他所强调的是“用自力克服一切困难,并非真劝人都到山里去”;他自己更是绝不愿意躲到“鹤唳一声,白云郁然而起”的田园诗中去,他要“活在人间”,即使是遭到人们的孤立,排挤,也仍然不离开“人海”,让生命的“沉钟”永远“深深地在人海的底里寂寞地鸣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鲁迅宣称,他“对于自然美,自恨并无敏感,所以即使恭逢良辰美景,也不甚感动”,却念念不忘记载着人间奋斗历史的“遗迹”。鲁迅本质上是一个社会感与历史感都极强的思想斗士,离开了社会人生的自然及自然美,对于他是没有意义的。他赞赏自然和自然美,完全着眼于从中发现社会和发现自己。 从这样的审美观点出发,鲁迅喜爱的自然美是“人们和天然苦斗而成的景物”,即从中可以发现社会和人生斗争精神的深沉雄大、壮阔古拙的力的美。在《野草》里,鲁迅也曾描绘过江南明丽的风光,如《好的故事》,他所着重的依然是从“永是生动,永是展开”的“美的人和美的事”中去捕捉“飞动”的美,从而感到一种生命力的存在。但总的说来,他对秀丽的江南风景,“并无敏感”,他直截了当地表示:“我不爱江南。秀气是秀气的,但小气”。他批评杭州的风景“显得小家子气,气派不大”,以为“北方风景,是伟大的,倘不至于日见其荒凉,实较适于居住”。在《野草·雪》里,“与滋润美艳之至”的“江南的雪”相比较,他显然更醉心于“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鲁迅曾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祥林嫂、爱心这样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剧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和歧视、冷漠和冷酷。这样的社会难道是一个正常的社会吗?这样的人际关系难道是合理的人际关系吗?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的悲剧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 诚然阅读鲁迅作品,总喜欢与“阶级斗争”挂钩。其实,细细品来却会有别一番风味。《狂人日记》,我不能给它下个定义,在一开始读它时,我甚至摸不着头脑,我不清楚自己这是在看一篇什么样的文章,有点害怕,有点疑惑,那吓人的语句,吃人的历史,仿佛就发生在身边使我不禁联想自己所生活的生活,是该怎么样?也许他的“吃人”也可理解为当今社会中金钱为上,以利为友的没有亲情友情可言的只顾自身,榨人不眨眼的冷酷的竞争吧,没有钱就不能生活,就只能乞求,去要饭,这不是跟吃人一样吗?但生活中,我也是相信有那么些温暖可言的,毕竟每天的太阳是温暖的,在人类越来越文明之际又怎么可以发生人吃人的这种野蛮行为呢。很欣赏阿Q的那种心满意足的自认为得胜的心态,称之为妙法不为过。但被人打了之后还有愉快心情,还能和别人调笑一通,回到土谷祠倒头就睡着了,这就是阿Q 精神吗?有点愚甚至有点蠢,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个调节心理的好办法,凡事换个角度想或许会有收获吧。 读书后,回望一下各部小说,凛然发现鲁迅先生其实是在博大的、运动着的“自然”中,发现与肯定了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