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皖北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_陈松

皖北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_陈松

皖北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_陈松
皖北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_陈松

皖北矿区境内有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和淮北矿业集团公司两个大型煤炭企业,现有大、中型矿井20余对,煤炭年产量3000万t 左右,是安徽省及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基地,也是我国重要煤炭工业基地,区内煤质优良,煤种齐全,为发电工业及民用首选品种。随着煤矿的开采,矿区地质环境日益恶化,为了保证皖北矿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1区域概况

1.1自然地理

皖北矿区位于安徽省北部,东经:114°55'~118°

10',北纬:32°25'~34°35',东接江苏,南临淮河,西与

河南相邻,北与山东接壤。在地貌单元上属于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为黄河、淮河水系形成的冲积平

原。区内有两个特大型煤炭企业—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和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总面积约30000km 2。皖北矿区地势平坦,西北高而东南低,地面标高为20~

40m 。

本区河流均属淮河水系,主要有濉河、新汴河、沱河、浍河及涡河等,它们自西北流向东南汇入淮河,流经洪泽湖然后入海。这些河流均属季节性河流,河水受大气降水控制,雨季河水上涨,流量突增。枯水期间河水流量减少甚至干涸。各河年平均流量

3.25~72.10m 3/s ,水位标高1

4.73~26.56m 。

该区位于北温带的南部,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多西北风;夏季湿热,多雨,多东南风。年平均气温14℃~15℃,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18℃,冻土深度0.3~0.5m ,年平均风速2.2m/s ,最大风速达20m/s ,主导风向东—东北风。

1.2地质

矿区区域基底由太古宙和古元古代深、中深变质岩系及中元古代浅变质岩系组成,该区在地层区划分上属于华北地层区鲁西地层分区徐宿小区。地层出露甚少,多为第四系冲、洪积平原覆盖,区内所发育地层由老到新层序为青白口系、震旦系、寒武

基金项目:安徽省“十一五”攻关项目(08010302062);宿州学院教授

(博士)科研基金(2006jb01)。

作者简介:陈松(1983—),男,山东成武人,2008年毕业于中国矿业

大学,硕士学位,现在安徽省宿州学院从事地质学有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收稿日期:2009-03-30责任编辑:樊小舟

皖北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

陈松,桂和荣,孙林华,马艳平

(宿州学院地理与环境科学系,安徽宿州234000)

摘要:在分析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和地质构造的基础上,采用大量调查数据对皖北矿区环境地质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区内主要有地面塌陷、水资源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瓦斯突出、水土流失等环境地质问题。通过对各类环境地质问题的现状、形成原因和危害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采取“一疏二平三改造”的方法对塌陷进行治理,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瓦斯、水的防治与利用等防治措施,并对矿区环境防治的投资、管理提出建议。关键词:地面塌陷;水资源破坏;煤矸石;防治措施;皖北矿区中图分类号:X141

文献标识码:A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and Control in Wanbei Mining Area

Chen Song,Gui Herong,Sun Linhua and Ma Yanpi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Suzhou University,Anhui Suzhou)

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y area physical geographic environment and geological structure analyses and large amount investigation data,carried out systematic studies on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Wanbei mining area.The result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blems are mainly surface subsidence,water and land resources destruction,gas outburst and soil,water losses.Through further studies on status quo,origin and hazard of all kinds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problems,measures of to harness surface subsidence through "drainage,level off,then reclaim",gangu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gas and water hazards control and to take advantage of put forward,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of mining area environmental control advised.Keywords:surface subsidence;water resource destruction;gangue;control measures;Wanbei mining area

中国煤炭地质

COAL GEOLOGY OF CHINA

Vol.21No.7Jul .2009

第21卷7期2009年7月

文章编号:1674-1803(2009)07-0041-04

doi :10.3969/j.issn.1674-1803.2009.07.012

第21卷

中国煤炭地质

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新近系和第四系。

矿区大地环境处在华北古大陆板块东南缘,豫淮坳褶带东部,徐宿弧形推覆构造中南部(图1)。东

以郯庐断裂为界与华南板块相接,北向华北沉陷区,西邻太康隆起和周口坳陷,南以蚌埠隆起与淮南煤田相望。皖北矿区的区域基底格架受南、东两侧板缘活动带控制,总体表现为受郯庐断裂控制的近南北向褶皱断裂,叠加并切割早期的东西向构造,形成了许多近似网状断块式的隆坳构造系统,而以底次序的北西向和北东向构造分布于断块内,且以北东向构造为主。随着徐宿弧形推覆构造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由南东东向北西西推掩的断片及伴生的一套平卧、歪斜、紧闭线形褶皱,并为后期裂陷作用、重力滑动作用及挤压作用所叠加而更加复杂化。推覆构造分别以废黄河断裂和宿北断裂为界,自北而南可分为北段北东向褶断带,中段弧形褶断带与南部北西向褶皱带。

2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采煤深度和采煤量的加大,矿区地质环境日益恶化。煤矿开采引发的地质问题主要有地面塌陷、水资源系统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瓦斯突出、水土流失、煤矸石废弃等。

2.1地面塌陷

皖北煤电公司作为安徽省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在多年的生产过程中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在矿山建设和煤炭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占用了大量的土

地,形成大面积的采煤塌陷地。截止2005年年底,皖北煤电集团公司共塌陷土地42km 2,塌陷深度0~

3.7m ,积水深度0~4m ,万吨塌陷率平均为4000m 2(表1)。淮北矿区截止2005年底总的地表沉陷影响面积

为118.12km 2,地表沉陷积水面积为38.53km 2,地表塌陷区积水面积占受地下开采影响的地表总塌陷面积的32.62%。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给矿区周

围的生活环境带来了严重危害,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

这些塌陷区容易造成常年积水或季节性积水,导致大量优质农田被淹、盐渍化,变成荒滩洼地,并在沉陷盆地边缘分布有大量的裂缝,农业灌溉困难,水土和养分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产量下降。地面建筑设施被毁,采空区上方地表的不均匀沉降造成地面房屋、烟囱、高压线塔等地面建筑物倾斜、开裂、甚至倒塌,危机居民的生命安全;受地表沉陷影响,塌陷区周围潜水位降低,造成地表水深入或经塌陷进入地下,导致区域性水位下降,破坏了矿区水均衡系统,矿区附近农业灌溉和用水困难。塌陷导致矿区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恶化。地表塌陷造成农林作物不能生长,动物消亡或迁移,居民迁居,原有生态平衡被破坏。

2.2水资源系统破坏

煤矿开采引起的水资源系统破坏主要有几方面,一是由于煤矿废水排放引起的水质污染;二是由于煤矿大面积、大流量的疏干排水造成的水源枯竭;三是煤矿开采过程中容易发生矿井突水,导致淹井等矿井灾害,造成人员伤害和经济损失;四是受地表沉陷影响,塌陷区周围潜水位降低,造成地表水深入或经塌陷进入地下,导致区域性地下水位下降,破坏了矿区水均衡系统,矿区附近农业灌溉和用水困难。皖北煤电各矿每年排放矿井水500多万t ,矿井水资源的大量排放,不仅导致水资源浪费,并且排放出来的矿井水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淮北矿区各矿正

矿井名称井下采空区水平投影面积/km 2地表沉陷面积/km 2地表常年积水面积/km 2地表季节性积水面积/km 2

孟庄矿 2.47 3.180.340.95毛郢孜矿 2.47 2.960.670.44恒源公司 6.587.90 2.76 1.18刘一矿 6.838.19 2.87 1.23百善矿10.2812.33 4.32 1.85前岭矿 2.02 2.430.850.36任楼矿 3.88 4.66 1.630.70祁东矿 1.78 2.130.750.99总计

37.33

42.40

133.76

8.50

表1皖北煤电集团矿区沉陷情况表(修改自文献[2])

Table 1Data sheet of surface subsidence in Wanbei Coal and

Power Group mine district 图1皖北矿区构造纲要图(修改自文献[1]

Figure 1Structural outline map of Wanbei mining

area

1.新近系;

2.白垩系;

3.石炭系—二叠系;

4.震旦系—奥陶系;

5.断裂;

6.正断层;

7.逆断层;

8.背斜;

9.向斜

42

7期

常涌水量为100~500m3/h,且涌水量渐趋稳定,以后随采区接替和开采水平延深,矿井涌水量会有所增长。

矿区在随着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各含水层岩石也在各种物理化学、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下受到重大改造,引起地下水渗流场改变,使各含水层水文地质条件复杂,近年来皖北矿区发生过多起重、特大型突水事故。例如:1996年3月任楼煤矿7222工作面发生岩溶陷落柱特大突水灾害,流量为11854m3/h,高峰流量达34570m3/h;1997年3月桃园矿1022综采工作面突水,涌水量由41m3/h增大至410m3/h,后来稳定在380m3/h;2005年5月,海孜矿84采区741、742、743、744、745、746工作面,共发生16次突水,损失惨重。

2.3土地资源破坏

在矿山建设和煤炭资源开发过程中,矿山基本建设和煤矸石堆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更为严重的是,因采煤引起采空区上方地表塌陷导致大面积土地资源破坏,采矿沉陷对土地资源影响严重,就皖北煤电公司而言,采煤沉陷对本区土地资源破坏,据1999年底统计,累计沉陷土地277×105m2,其中常年积水面积828×104m2,占沉陷面积的29.89%,按1999年底公司累计产煤6864.5万t计算,公司平均采万吨煤沉陷率为4034m2/万t,万吨积水沉陷率为1207m2/万t[3]。2003年,皖北煤电公司共塌陷土地37km2,塌陷深度0~3.7m,积水深度0~4m,积水水面与陆地之比为(0~1)∶10,万吨塌陷率平均约为4000m2[4]。由于煤矿开采所造成的地层塌陷,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经济用地,皖北集团每年所产生土地塌陷就达168万m2。

2.4矿井瓦斯问题

瓦斯爆炸是煤矿安全的主要地质问题之一。淮北矿业集团芦岭矿2002、2003年发生多次矿井瓦斯爆炸事件,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亡,爆炸后生成大量的有害气体,造成环境污染。瓦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温室效应约为CO2的21倍,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强。然而,瓦斯热值是通用煤的2~5倍,且燃烧几乎不产生任何废气,是极为洁净的能源。因此,矿井瓦斯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瓦斯爆炸事故、有效减排温室气体,产生良好的环保效应。

以高瓦斯突出矿井淮北芦岭矿为例,煤层甲烷含量为15m3/t,抽放出的甲烷可供4000户居民燃用。以等效发热量计,1000m3甲烷相当于4t原煤,若年甲烷涌出量的80%能充分利用,可节省原煤10.12万t,并解决了甲烷排放对环境的污染。以芦岭矿年节燃煤1.2万t计,则全年减少排放SO2约96t,烟尘768t。

2.5煤矸石

皖北煤电公司排放的煤矸石主要源于在掘进过程中,由砂岩、页岩和砂页岩组成,产矸率约为原煤产量的10%。迄今为止,公司所属生产矿井煤矸石排放方法为堆山排放。据统计,到1999年底,皖北煤电有矸石山7座,占地365×103m2,积存矸石总量为258×104m3[3]。根据室内试验,皖北煤电公司矸石的含硫量、含炭量均较低,不易发生自燃,从公司开发生产至今未发生矸石山自燃现象。因此,本区煤矸石不存在因自燃而污染周围大气环境的现象。

淮北矿业集团朔里矿掘进煤矸石的淋溶水分析试验表明,煤矸石淋溶水略呈碱性,pH值为8.08~8.60,平均8.34。Cr+6、As、Hg、Ca、Pb、Cu浓度均很低,故煤矸石淋溶水对周围水环境及土壤的影响极微。同时,根据农业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于1992年11月对朔里矸石及复垦区土壤有害元素分析(表2),煤矸石有害元素含量与土壤相近,且含量较低,

属痕量元素,为一般性无毒害固体废弃物。因此,皖北矿区煤矸石所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为占压耕地,不利于矿区生态建设。

2.6其他问题

皖北煤电公司所属8对矿井地面自然村庄稠密,由于本区地表潜水位较高,开采沉陷后地面村庄易积水,对村庄破坏严重。迄今为止,对受开采沉陷破坏的自然村庄,一般采取搬迁出井田之外的异地搬迁方法。由于搬迁远离故居和自营农地,给今后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致使村庄搬迁越来越困难,已成为制约矿井生产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燃煤电厂主要气体污染物为SO X、NO X、CO2,煤中有害微量元素也会向环境迁移转化,如挥发性的S、Be、Hg,应特别关注Hg。还有亲硫元素如As、Cd、Pb、Sb、Se等,在煤中多以硫化物形式存在,高温下随硫的气化而分离,同时产生部分气体。对环境造成破坏,极易形成酸雨影响区域降水状况。

测定元素复垦土样复垦矸石老矸石新矸石Ca0.1160.0690.1010.069

Pb20.4019.8021.5920.99

Zn93.9458.9659.8152.45

Cr61.5748.7157.2853.90

As16.09 1.428 2.340 1.808

Hg0.0290.0670.0580.077

F694.8517.6428.3529.7

表2煤矸石有害元素分析结果(引自文献[3])Table2Analytical results of harmful elements in gangue

陈松,等:皖北矿区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43

第21卷中国煤炭地质

3防治措施

防治是为了保护和改善矿区地质环境,正确处理好矿山经济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矿产资源,最大限度保护地质环境,保障矿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3.1塌陷区防治

对塌陷区进行综合治理,采取“一疏二平三改造”的塌陷治理措施:“一疏”即挖沟开渠,建设渠系配套工程,旱能浇、涝能排,疏排塌陷区积水;“二平”即对已排除积水的塌陷地,采用平整的办法,复垦还耕,或采用剥离煤矸石充填方式进行复垦还耕;“三改造”即对疏排无法排除积水的塌陷坑,采取“就地取土建渔塘,垫高土地造菜田”的方法进行改造。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塌陷区形成后就已经造成环境破坏,这种“滞后”的治理行为,常常事倍功半,因此提倡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在塌陷区形成之前,就采取“超前”防治措施,即在制定开采设计时就考虑预防措施,并在开采过程中认真实施,包括在采矿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减塌技术和措施”,如充填采矿法,条带采矿法,多煤层、多工作面协调采矿法以及井下支护和岩层加固措施等。

3.2煤矸石综合利用

如前所述,本区矸石山不存在自燃现象,因此不用考虑矸石山灭火方法的使用。矸石山可以绿化,主要采用用坡覆土、种树、植草。由于本区矸石为一般无毒固体废弃物,作为重建村落的回填材料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煤矸石还可以用来充填塌陷区造地,从而复垦造地。

煤矸石也可以用来回收利用,目前煤矸石的利用技术主要有烧砖、制水泥、混凝土和铺路,回收煤炭、黄铁矿,提取氧化铝及制备无水三氯化铝、结晶氯化铝、聚合氯化铝和水玻璃,利用煤矸石生产硅铝系合金、代替燃料发电及最近报道的以煤矸石为原料合成Y型沸石、利用其中的SiO2及Al2O3研制高分子絮凝剂—聚硅酸铝等。其中在煤矿环境治理中,最常用的是煤矸石充填塌陷区、充填路基、煤矸石造砖和发电。

3.3瓦斯、水的防治和综合利用

瓦斯和水一直是影响煤炭资源开采的两大主要因素。矿井水资源相对丰富,如不认真处理、合理使用,不仅导致水资源浪费,排放的矿井水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建立矿井水处理厂,将矿井水全部处理,然后回收利用,可作为井下防尘灌浆用水、选煤厂洗煤用水、地面绿化、电厂循环冷却水等。

要想预防和避免瓦斯突出,除了掌握瓦斯赋存规律及其爆炸条件外,应主要控制人为诱发因素。其预防措施主要有优化通风系统、坚持抽放工作、强化现场管理等。另外,瓦斯是一种洁净的能源,尤其皖北矿区瓦斯资源丰富,仅皖北煤电集团矿区瓦斯储量28.85亿m3,可开发利用8.85亿m3。8对生产矿井中,祁东煤矿、孟庄煤矿和毛郢孜煤矿为突出矿井,任楼煤矿和前岭煤矿为高瓦斯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156m3/min,相对涌出量90m3/min。通过综合开发利用瓦斯资源,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瓦斯对矿井安全生产的威胁,也能够有效降低瓦斯排放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还能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

4建议

通过对皖北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的分析研究,初步掌握了矿区资源开发过程中遇到和诱发的环境地质问题。针对所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不同环境地质问题的防治措施,为皖北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的治理提供依据,并提出以下建议:

①矿区地质环境问题由多年积累形成,建议对于历史遗留的地质环境问题以国家出资为主,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多元化、多渠道筹集资金。

②切实加强对地质环境防治管理,建立矿区与地方政府合作的统一地质环境防治管理机构,专门负责组织管理,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并负责监督工程的实施工作。

③加大科技攻关力度,让科学技术服务实践。围绕煤矿安全隐患防治技术、矿区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技术等加强科技攻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区。

④矿区地质环境治理应根据矿区地质环境背景资料的不同,遵循"宜园则园、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宜地则地"的总体治理原则,采用地质环境多元综合治理的技术方法,因地制宜。

参考文献:

[1]桂和荣,陈陆望.矿区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演化与识别[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1~105.

[2]杨本水,宣以琼,孔一凡.皖北矿区开采沉陷区土地生态环境及其综合治理技术[J].能源环境保护,2007,21(1):43-45.

[3]李怀生.皖北煤电公司采煤沉陷对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特征分析[J].矿山测量.2001,(4):58-59.

[4]龚乃勤,李太启,胡振琪,等.皖北煤电公司土地生态环境及其复垦技术[J].选煤技术.2004,(5):56-58.

44

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

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 作者:林芳郭守权摘要:根据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岩土体变形灾害、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和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等三大类型,对这些类型及其亚类型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的建议。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0 引言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我国是采矿大国,开采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导致矿山开采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重大地质灾害明显上升。 1 矿业开发与地质灾害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物的需求与消耗,这也为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然而由于迅猛发展的中小型矿山疏于管理,加之小型矿山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大多无环保措施,加剧破坏矿区环境。开采环境明显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潜在的致灾隐患不断增多,且随时可能发展成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设施损毁甚至矿井关闭、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 2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按成灾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但最常见的是以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分类。 2.1 岩土体变形灾害 2.1.1 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矿山采空区,若保留矿柱不足,或因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如煤矿),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矿体埋藏相对较深的地下开采矿山,如果不能及时回填和崩落采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大面积塌陷。此外,在岩溶分布区,还会因矿山排水疏干而导致溶洞上方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不仅破坏可耕地资源、建筑物,毁坏道路、水库,还可直接导致矿山某些地下巷道的塌毁,或使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塌陷裂缝灌入坑内,造成淹井事故,直至停工停产。 2.1.2 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这种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建材矿山。 2.1.3 坑内岩爆坑内岩爆又称矿山冲击,这是因矿坑周边

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D)代替 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一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4.2 地质勘查报告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勘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其编写的基础是:地质勘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已取全、取准第一性资料,并经过了综合研究。 4.3 地质勘查工作与项目可行性评价应紧密结合,地质勘查报告中应包括地质勘查和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分为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三个阶段。评价程度为概略研究的,由勘查单位直接编入报告;评价程度为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应在勘查报告中引述该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结论。 4.4 地质勘查报告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科学性。原始数据资料准确无误,研究分析简明扼要,结论依据可靠。要力求做到图表化、数据化。资源/储量的估算应采用计算机技术,提倡针对勘查工作的实际和适用条件,采用成熟的并经审定的新估算方法。提倡采用计算机技术编写报告。 4.5 地质勘查工作应按照有关地质勘查规范对各勘查阶段的要求(或勘查合同的约定)部署工作,并取得相应阶段的各项勘查数据资料。本标准所附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提纲适用于勘探阶段,在勘查程度达不到勘探阶段的情况下使用该编写提纲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所列项目进行增减、取舍,但所取得的勘查数据资料及有关文件必须全部进入报告,不应遗漏。 5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求 5.1 地质勘查野外工作结束前,应按照有关规范和勘查设计的要求,由勘查投资人或勘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对勘查工作区的工作程度和第一性资料的质量进行野外检查验收。检查验收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应责成勘查单位在报告编写前解决。未经野外验收,不应进行报告编写。 5.2 在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前,报告编写技术负责人应结合矿种特点、勘查工作区实际情况以及勘查投资人的具体要求(供矿山建设设计的报告还应听取矿山设计单位意见),以本标准附录A为基础进行增减、

矿山地质环境灾害治理与建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b10342814.html, 矿山地质环境灾害治理与建议 作者:周健 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09期 [摘要]矿山地质灾害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在过去,中小型矿山疏于管理,加之小型矿山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大多无环保措施,不注意矿区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加剧矿区环境的恶化,导致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文章先阐述了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并给出治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灾害治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TD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9-0339-01 近年来,对矿山资源实施开采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破坏地质环境的行为,会引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甚至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例如,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加强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已经成为矿山开采的重要内容,确保矿山开采顺利进行,实现开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具体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灾害治理的措施,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加强对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一、矿山地质灾害的常见类型 (一)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地质灾害 由于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地质灾害中,最常见的就是矿坑突水涌水,同时也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地质灾害。在采矿过程中,需要对矿坑的涌水量进行估算再采取采矿措施,如果在对矿坑的涌水量估算之后地下水位突然发生变化,特别是当矿坑的实际涌水量大于估算值时,就会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除了矿坑突水涌水之外,地下水位的改变也会引起坑内溃沙涌泥,这是伴随着矿坑突水发生时一种常见的灾害。如果在采矿的时候突然遇到蓄水溶洞,溶洞中除了水之外,还有大量的泥沙和石屑,溶洞中的泥沙和石屑也会和水一起涌入到坑内。除此之外,透水断层以及地裂缝的存在也会把一些沉积物涌入到坑内,导致大量的泥沙将坑堵塞,采矿人员以及采矿机械都会被泥沙所埋,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毁灭矿山。 (二)岩石体变形引起的地质灾害 在矿山地质工程中由于岩石体的变形也很容易引起地质灾害,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采矿过程中发生的坍塌事件。在采矿过程中的采空区,如果保留的矿柱受到损害或者数量不足都会使矿柱的支撑能力受到影响,当支撑能力不够的时候就会发生地面的塌陷,在矿体埋藏的越浅的地区发生塌陷的概率就越大,如果埋藏的深度足够,在崩落的采空区没有及时回填也会发生大面积的塌陷。另外,如果矿坑的周边的岩石受到很强的地壳应力,那么就会强烈收缩,而在采矿的过程中由于挖井等,会使矿坑周边的岩石出现广阔的空间,那么被强烈收缩的岩石受力就会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 制规范

目次 前言 (1) 引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术语和定义......................................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工作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矿山地质环境调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文本编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A(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B(规范性附录)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C(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D(规范性附录)矿山生产建设规模分类.............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E(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录F(规范性附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险,根据矿井实际情况,制订本管理制度:第一条成立领导机构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唐计生(矿长) 副组长:任德珍(总工程师) 成员:付成东(防治水副总)唐计中(生产矿长) 师安平(安全矿长)靳立全(通防矿长) 张俊鹏(机电矿长) 领导组下设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测防治水科。办公室主任由地测科科长担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 1、对本矿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面负责; 2、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3、处理因采矿引起地质灾害的纠纷工作; 4、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三)各部门职责 1、地测科:负责牵头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2、矿办公室:负责牵头开展地质灾害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牵头

处理因采矿引起的纠纷工作。 3、调度指挥(信息)中心:负责接受传递隐患,协调有关各部门的工作。 4、其它科室: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及领导组的分配,配合有关工作。 第二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1、地质隐患排查时间规定: 每年10月至第二年5月每月(非汛期)对全矿区巡查一次;汛期(每年6月至9月)对全矿区巡查一次,每月对回采的地面区进行巡查一次。 2、矿井开始生产时,对开采区地面的地貌、建筑、公路等拍照留存,以便对比和观测。 3、工作面开始回采后,重点对开采影响区范围内的村庄进行巡查。对采矿塌陷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拍照、观测。 第三条地质灾害隐患预防制度 1、发现地质隐患后,根据地测科划定的危险区,由办公室牵头要书面通知业主,设置警示标志,不得随意进入危险区。 2、矿办公室要书面在危险区边缘显著的位置,设置避险明白卡,注明危险区域、可能出现的隐患及引起的后果。 3、矿办公室要根据情况在各村设置业余地质灾害监测员,培训有关基本知识,辅助日常的监测。 第四条地质灾害隐患值班报告制度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0033-2002D) 代替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2719—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T 13908—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T 17766—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T 0078一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T 0079—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浅谈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 潘小慧

浅谈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潘小慧 发表时间:2018-11-05T15:50:00.75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作者:潘小慧 [导读] 尤其是矿山滑坡的问题更是屡见不鲜。因此我们要反省自己,不要在灾害发生后才去采取措施,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的地质环境、有效预防灾害的发生,实现矿产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潘小慧 广西坤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 530200 摘要:人类对矿产资源的过分开采导致矿山地质灾害频发,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尤其是矿山滑坡的问题更是屡见不鲜。因此我们要反省自己,不要在灾害发生后才去采取措施,我们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保护矿山的地质环境、有效预防灾害的发生,实现矿产开采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 引言 作为人类生存以及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矿产资源的保护极为必要。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对矿产资源的开发中疏于对其保护,所以矿山地质问题频出。针对这一情况,必须要明确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主要地质灾害的特征以及选择可以的勘察方法来进行处理,从而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本文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勘测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1矿山地质灾害概况 1.1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形式 崩塌滑坡是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形式,在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中往往产生崩塌和滑坡地质灾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对于露天开采的崩塌滑坡主要体现在矿边坡的滑落,地下开采则是由采空区坍塌所导致。矿区自然环境、地质条件及人类活动通常是造成采空区山体滑坡的主要因素。 1.2矿山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1)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这类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是因为矿山地质环境改变后,一些偶发因素造成突变性的灾难性后果。主要有瓦斯爆炸、地热、煤层自燃以及矿山火灾等。(2)矿山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矿坑突水涌水是地下水位变化所致的常见地质灾害,也是危害较大的一类地质灾害[1]。地下水位的改变会引起坑内溃沙涌泥,这是伴随着矿坑突水发生的灾害,如果在采矿的时候突然遇到蓄水溶洞,溶洞中除了水之外,还有大量的泥沙和石屑,溶洞中的泥沙和石屑也会和水一起涌入到坑内;除此之外,透水断层以及地裂缝的存在也会把一些沉积物涌入到坑内,导致大量的泥沙将坑堵塞,采矿人员以及采矿机械都会被泥沙所埋,最严重的时候甚至可以毁灭矿山。 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方法 2.1地质环境治理思路 目前,我国的能源部门在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作业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保障矿区、人与自然和谐目标的实现。在这样的理念影响下,技术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更新环境治理理念,并拓宽矿山环境治理的措施,对此笔者总结如下。一方面,能源部门对于已经停采的矿区,可以将其与当地的历史文化相结合,从而由此实现旅游资源的合理化开发,并以此带动矿区生态旅游、历史文化湿地景观旅游体系的构建,促进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取得。另一方面,有关单位需要实现矿山绿色植被的种植,从而由此实现矿区水土资源的巩固。此外,部分矿山采煤塌陷区会出现雨水、地下水汇集的状况,故而形成了该地区的积水区域较大。在这样的状况下,工作人员可以实现养殖业的开展,并创建生态蔬菜种植基地,借助因地制宜的方法实现治理,促进更高的经济效益的取得。 2.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工作 为积极带动矿山地质灾害工作的科学处理,各企业的管理人员需要在矿山开采之前做好边坡参数的合理化设计工作,并由此实现对于矿区边坡状况的及时了解,防止在开采作业时出现同岩石变形等问题。不仅如此,能源开采部门还需要合理的开展矿石的开采准备工作,诸如合理的设计边坡与弃渣方量,及时做好拦渣以及挡墙准备,规避相关问题导致的损失。除此之外,矿区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巡视作业力度,并对施工人员的行为进行科学的规范,禁止乱弃,并对矿山中原发生过灾害的区域进行全面的防护工作,做好坑道的支护工作,避免塌陷现象发生。 2)完善地质安全防护体系 为进一步降低塌陷、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的出现,开采单位需要依据实际的地质状况合理的开展边坡参数设计工作,并在矿区设置排水沟,实现边坡排水工作的科学开展。除此之外,开采管理人员还需要在重要地段安置拦挡岩石碎屑的措施,防止开采作业在推行的过程中出现滚石现象。最后,开采单位还需要促进现场管理工作的稳步开展,并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确保其能够重视矿山开采的安全性,并在开采作业结束后做好填平工作,降低开采导致的环境破坏。 2.3采煤塌陷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开采作业在推行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矿区塌陷的问题。关于塌陷区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笔者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1)没有积水的治理模式 目前,我国的矿山在开采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没有管理好,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塌陷问题。基于此,为保护矿山环境,工作人员需要就此采取必要措施。目前,矿山的塌陷区地质状况普遍存在渗透性能好、土质疏松、蒸发性强、降水少、气候干旱的特点,而在该类型的状况下开展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树木的种植,并对治理范围内的工作量进行明确,随后再以此为基础实现回填工作的稳步开展,确保塌陷区逐步发展成为耕地。 2)有积水的治理模式 事实上,该模式主要运用在降水量大、地表渗透性较差区域。由于该类型的矿区普遍存在严重的积水问题,所以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

山西晋煤集团沁水胡底煤业有限公司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 2012年4月

山西晋煤集团沁水胡底煤业有限公司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因采矿引起的地面塌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危险,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特制订本管理制度:第一条成立领导机构 (一)成立领导组 组长:董事长总经理党总支书记 常务副组长:总工程师 副组长:其他副总经理 领导组下设地质灾害防治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部部长担任,负责地质灾害防治的日常管理工作。 办公室成员:生产技术部计划财务部安全监察部 物资供应部项目管理部调度室 行政办公室党总支办公室以上单位行政正职(二)领导组职责: 1、对本矿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面负责; 2、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3、处理因采矿引起地质灾害的纠纷工作; 4、组织开展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三)各部门职责 1、生产技术部:负责牵头组织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责组织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工作。

2、项目管理部:负责牵头开展地质灾害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牵头处理因采矿引起的纠纷工作。 3、调度室:负责接受传递隐患,协调有关各部门的工作。 4、其它部室:负责按照职责分工及领导组的分配,配合有关工作。 第二条: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1、地质隐患排查时间规定: 矿建基建期:每月对全矿区巡查一次 矿井生产期:每月10月至第二年5月每月(非汛期)对全矿区巡查一次;汛期(每年6月至9月)对全矿区巡查一次,每周对回采的地面区进行巡查一次。 2、基建期每月由生产技术部组织项目管理部、党总支办公室等有关单位进行矿区范围内的巡查,重点可能因采矿塌陷引起的区域进行调查和监测。 3、矿井开始生产时,对开采区地面的地貌、建筑、公路等拍照留存,以便对比和观测。 4、工作面开始回采后,进行重点对开采影响区范围内的村庄、学校、工程建设区、学校、公路等进行巡查。对采矿塌陷造成的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拍照、观测。 5、对于采矿造成的以下区域划定为地质隐患3级以上危险区: (1)造成裂缝并可能塌落的建筑; (2)造成可能威胁行人、行车、建设区安全的滑坡及滑坡区; (3)造成公路塌陷断落段等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方案文字报告编写题纲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土地复垦条例》,在《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编制规范》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等行业标准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 1 前言 1.1 任务由来及编制目的 阐述任务由来:主要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和业主的委托书或合同要求而编制。 编制方案的目的: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土地复垦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义务的落实;保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的任务、措施、计划和资金落到实处;为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实施监管和矿山业主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提供依据。 1.2 方案编制工作概况 阐述矿山资料的收集、调查工作量情况;前期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实施及验收情况。 矿山地质环境和土地现状调查,现状和预测评估情况,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与部署情况,经费估算情况,方案编制过程、公众参与(包括义务人、土地权人、有关部门的意见,下级国土部门的审核意见)。 插工作量表、工作程序图。 1.3 方案编制依据 按下列顺序列出依据: 1)法律法规。 2)部门规章 3)政策性文件。 4)技术标准与规范。

5)其他相关资料,包括矿山开采设计或开发利用方案,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矿产地质详查报告、储量核实报告、水文地质详查报告、前期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方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尾矿库设计、环境影响评价及验收报告、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方案编制委托(或协议)书等。 1.4 方案的服务年限 据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的剩余年限(或拟申请的、或拟延续的采矿许可证期限),加上超出采矿许可证有效年限的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年限(一般1年),再加上监测管护年限(一般3年),确定方案服务年限(自××年××月-××年××月)。 2 矿山基本情况 2.1 矿山概况 2.1.1 矿山简介 阐述矿山采矿权人、矿山名称、项目位置、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生产规模、矿区面积、开采深度、采矿许可证有效期限和剩余服务年限、若为申请变更或者延续的矿山,需说明变更或者延续的理由,同时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2.1.2 矿山开采历史与现状 2.1.2.1 以往取得矿山采矿许可证情况,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方法、矿种、深度、生产规模、开采时间等。 2.1.2.2 矿山现状采矿许可证情况,开采范围、层位、开采方式、矿种、深度、开采规模、矿山生产服务年限等。 2.1.2.3 现有采空区的分布范围、矿柱、矿墙、采空区充填状况、坑口标高、开采的最大深度及标高、积水情况、坑口排(注)水水量与水质情况、废渣场、堆淋场、堆矿场、尾矿库(含赤泥库、排泥库)的状况,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1.2.4 相邻矿山分布与开采情况。 2.1.3 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 包括矿山生产规模,矿山开拓布局、开拓工程参数、采剥比或采掘比、开采段高、采矿方法、掘进施工工艺、采矿生产工艺、采场生产能力、采场技术参数和接续方式矿山批准的(或拟开采的)开采层位、开采范围、开采深度、矿山资源及储量、矿山设计生产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审批办法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审批办法 (1995年3月11日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储发40号) 第一条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是矿山闭坑的主要依据之一。为合理开发利用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矿山闭坑前,必须编写矿山闭坑地质报告,报送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批。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包括矿井、中段、采区及最终闭坑地质报告。 第三条 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负责审批以下矿山闭坑地质报告: (一)原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批勘查储量的矿区中,重要的矿山闭坑地质报告; (二)油、气田废弃报告。 省(区、市)矿产储量委员会负责审批本行政区内列为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批以外的矿山闭坑地质报告。 第四条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矿山概况,矿山地质,设计、开采及资源利用,探采对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闭坑原因,矿产储量的结算及剩余储量处理等。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中矿产储量的结算必须包括报告所述闭坑范围内经矿产储量委员会批准的全部探明储量。 第五条 按照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有关储量报告审批的计划管理办法,矿山主管部门每年十一月底前向省(区、市)矿产储量委员会报送下年度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送审计划,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汇总平衡后于次年三月底前下达审批计划。如因情况变化,要求改变送审计划的,须在计划送审时间的前二个月向省(区、市)矿产储量委员会申请变更计划,以便另行安排。 第六条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应经矿山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提出审核意见。报告送审单位应将主管部门审核意见及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一式三份)一并报送矿产储量委员会。 送审的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必须是正式报告,应资料齐全、质量符合要求。

第七条 对列入审批计划的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矿产储量委员会必要时可组织有关人员到矿山了解矿山闭坑所具备的条件、矿产的采出和储量消耗情况。 第八条 矿产储量委员会审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应确定主审人,并聘请评论员视需要召开审查会议,审查后由矿产储量委员会办事机构提出审查意见书。报告送审单位依据审查意见书进行修改,交储委复核合格后,由矿产储量委员会办事机构起草批准决议书。批准决议书经矿产储量委员会主任或副主任签发后生效。 第九条 矿产储量委员会在收到矿山闭坑地质报告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对批准的,下达批准决议书;对不予批准的,书面通知报告送审单位。 第十条 对质量优良的闭坑地质报告,给予表彰或奖励。对有弄虚作假,篡改数据者,一经查实,除对报告提交单位通报批评外,建议主管部门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 第十一条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参考提纲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另行拟定。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论述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论述 发表时间:2019-07-23T10:40:42.72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9期作者:范玉海[导读] 随着矿山开发利用的推进,致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频发。 中煤航测遥感局地质勘查院,陕西西安 710199 摘要:随着矿山开发利用的推进,致使矿山环境地质问题频发。基于此,加强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工作,有助于提高矿山安全生产以及资源利用率。本文基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展开论述。关键词: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勘查方法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造成地质灾害的大部分原因是在矿山生产过程中对当地的自然环境、地质结构以及地质环境等产生一定影响,从而造成滑坡等地质灾害。因此,要从地质勘察工作出发,对当地的地质环境与自然环境有全面具体的了解之后,采取合理有效地地质灾害预防措施和治理对策,确保矿产生产作业中的安全性,对尽可能减少地质灾害有积极作用。1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下勘探的重要性 矿山主要是在时间不断积累下由矿物质堆积而成的山体,由于矿山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其他地貌特征有所不同,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在实际采矿过程中需要结合矿山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开采方案,地质勘探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本地区地质条件、水文条件进行勘查,一方面可以充实我国地质信息储备,帮助相关单位做好科研工作,另一方面,帮助相关设计人员做好方案设计,结合实际调查结果制定有效可行的实施方案,有效避开水层对矿产资源开采的影响,针对薄弱环节做好加固措施。除此之外,勘查工作还能够帮助工作人员及时了解地质灾害情况,做好矿山开采前的准备工作,通过对矿山周围区域的地质灾害调查和现场勘查,帮助施工人员更深入、系统的了解本地区的地质情况,并制定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策略,通过全面的分析结合不同灾害类型,预防和控制灾害问题的发生,提高地质灾害的应急效果。 2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 2.1山体滑坡 由于矿山开采环境本身就比较复杂,容易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造成滑坡的原因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一种因素就是暴雨天气。山体滑坡主要是斜坡上的岩体或者土体发生整体下滑的情况,根据矿山开采的情况来看,造成滑坡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因素引起的:第一,在长时间的推移下,山体地质构造发生很大变化,完整的岩石被逐渐的割裂、分离,山体整体稳定性不高,遇到外力作用就容易发生崩塌。第二,人为因素也是造成山体滑坡的一个主要因素,由于矿山开采过程中可能面临一些爆破,由于释放出大量的应力,容易引起山体滑坡问题。 2.2山体塌陷问题 对有色金属而言,以井下开采为主,随着资源开发利用进程的推进,使得矿山深部采挖现象严重,导致地下深处形成大量的开空区。此时,在采空区上部的岩石处于临空状态,临空岩层收到上覆岩层的压力以及侧向的挤压力,致使临空岩层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引起临空岩层发生形变、破裂、破碎,进而导致临空岩层发生塌陷。根据对矿山采空区塌陷调查分析,大多数采空区塌陷是矿山企业掠夺式的开采引发的,即在开采过程中对井下矿坑的支护不到位或者不重视而引起的,并且在开挖过程中,对早期制定的开挖范围、预留支柱等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导致支柱的支撑力无法支撑上覆岩层的压力而诱发坍塌。 2.3?泥石流问题 泥石流是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的另一重要表现形式,对矿山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根据统计发现,矿山泥石流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一是矿山地表采矿活动,导致矿山周围存在较多的剥落物,如碎石、碎渣等,使得矿山地表堆积物过于松散,遇到强降雨天气后,在降雨的冲涮作用下,导致松散堆积物沿着山体斜坡下滑,进而引发泥石流的发生;二是采空区填充物,采空区的回填以松散堆积物为主,并且砂石的粒度相对较小,当遇到降雨天气等时,水体流入回填区域,使得松散堆积物之间润滑,进而引起松散堆积物的位移,诱发形成泥石流;三是开矿过程中形成大量废石,堆积在开矿洞口附近,一旦遇到强降雨天气,就会引发泥石流的形成。 2.4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地质灾害 地下水位变化造成地质灾害主要包括砂岩液化、地面沉降以及岩溶塌陷等。其中,地面沉降是地下水位变化造成的最主要问题,主要是因为只要在矿山工程开采过程中采集地下水就会使地下水位降低从而引发地面沉降问题。地面沉降的速率直接受地下水位影响,两者之间呈正比关系。地下水位下降引发的灾害包括矿坑突水涌水以及矿城溃沙涌泥。在进行矿产开采时,如果贯穿透水断层,遇到暗河或者蓄水溶洞,就会使大量地下水涌出,一般会伴随溃沙涌泥情况。 3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策略 3.1泥石流 对此类灾害,在进行灾害治理时,主要采取工程措施加以治理。开展泥石流灾害的治理时,要从实际出发,采取相应的措施,比如支护和排导等。采取简单的治理措施,难以保证灾害的治理效果,为实现灾害的有效治理,要基于上述工程措施,进行速流通道的建设。在建设时,保证所选的建设位置具有合理性,避免因为泥石流引发河道淤泥问题。除此之外,采取生物措施,开展泥石流灾害治理。通常来说,生物措施的应用,具体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和土壤净化,为保证治理效果,通常结合运用上述方法,来减少对矿山环境的破坏,增强环境的抵抗力。 3.2塌陷 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中,塌陷较为常见,其具有破坏范围广和突发性强等特点。若不加以治理,则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在治理工作中,要从矿山环境地质情况出发,合理选择治理方法,保证治理措施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从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实践来说,对于坍塌灾害,采取充填复垦法,能够获得不错的成效。在具体治理中,使用矿区周围的材料,对矿山采空塌陷复田进行填充,能够有效治理塌陷,实现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保护效果明显。需要注意的是,矿山环境地质情况不同,因此治理效果也不同,因此在治理的过程中,要结合环境情况,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保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治理效果。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一、煤矿地质灾害的分类 (1)突发性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具有突发、高能、危害性大和持续时间短的特点,如:井下突水、突泥、瓦斯和煤尘爆炸、煤与瓦斯突出等. (2)渐发性地质灾害 这类灾害包括沙漠化、地面沉降、土地盐渍化、水土流失、煤层及煤矸石自燃等,具有发生相对缓慢、危害不甚剧烈但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 (3)可突发也可渐发的地质灾害 由于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以及外力地质作用的强弱变化,下列地质灾害可以是突发的,也可以是渐发的:滑坡、地裂缝、岩溶塌陷、岸边坍塌。 二、煤矿地质灾害的特点 1.群发性 采煤工程破坏地质环境的平衡。引起地质环境的反馈,其反馈行为所导致的灾害往往不是孤立的,常在同一煤矿区时某一时段集中形成灾害群。 煤矿地质灾害概述 2.衍生性 原生环境地质灾害还常常衍生一连串的次生灾害,形成一系列有成因联系的灾害链。例如煤矿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可分为直接的(通常是长期的)和间接的(通常是短期的),但两种类型的环境影响结果可以认为是一种链锁反应。 3.区域性

就各种灾害的内部联系而言,它们受一定区域性条件控制,如受区域性构造条件、区域性煤系岩性组合特征、区域性煤变质条件、区域性地理条件和区域性气候条件的控制和影响。因此,在灾害时空演化和分布上表现出区域性的特点。4.发灾持续时间的多样性 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尘爆炸、矿井突水、顶板冒落等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发灾时间短、强度高,破坏性大。 5.不可避免性和可防御性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是按一定规律、达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乃至今后一定时期内,要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这些灾害又是可以防御的,随着研究的深入、经验的积累,依靠科技进步进行预测预报和积极治理,对灾害进行控制,减少灾害,减轻灾害损失是可能的。 6.影响的多方面性 煤矿环境地质灾害影响到方方面面,如从矿工伤亡到对矿区群众心理影响;从直接经济损失到对间接经济损失的影响:从灾害本身到对矿区环境质量的影响;从地质灾害到对矿群关系的影响;从煤矿经济损夫到对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由于其影响的多方面性,故对煤矿环境地质灾害的防治,影响到本地区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三、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煤矿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客观上的原因,一种是主观上的原因。 1.客观原因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程度,采矿活动仅是在地球表面和岩石圈范围内进行的。以后科技发展了到月球和其它星球采矿就另当别论了。采矿前的地球表面和岩石圈是平衡的。采矿过程,从地壳内部挖出了极为巨大量的矿石和岩石。诚然,不论采矿的手段是钻采、坑采,还是露天开采,还是液采,实际上都是肢解地壳的机体,都是从地壳“机体”中挖“肉”,“肉”挖出后,留下千疮百孔的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说明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编制 说明 一、制订目的、工作简况 为有效爱护矿山地质环境,实现矿业开发与矿山环境爱护的和谐进展,为矿山地质环境爱护及治理复原设计、施工、和验收提供技术依据,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国土资办[2009]251号文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爱护条例》、《广西壮族自治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备用金治理暂行方法》,制定《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要求与验收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 本标准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治理处,广西壮族自治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广西北海地质工程勘察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地球物理勘查院,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等有关单位组成编制组编制而成。 本标准是在我国和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验收没有现行规范可依,而我区面临有大规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需要验收的背景下,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提出要求,结合近年来我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验收实践体会和新技术的使用,提出编制稿,现征求广西矿山业主,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勘查、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和其他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意见,进行修改,最后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组织审查定稿。 二、项目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下达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打算的通知》(桂质监函[2010]169号)文,将本标准

列入2010年第一批广西地点标准制定(修订)项目打算,项目编号为:20 10—1001。 三、确定规范要紧内容的依据 本标准由十部分和三个附录内容构成:范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定义,总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要求,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要求,矿山公园建设要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工程验收,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验收,矿山公园治理复原验收。本标准的要紧内容是矿山地质灾难类,矿山含水层破坏类,和地势地貌景观破坏类的治理复原要求和验收标准。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的第二条“因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等活动造成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倒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势地貌景观破坏等的预防和治理复原,适用本规定”,界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的范畴是地面塌陷、地裂缝、倒塌、滑坡等地质灾难类、含水层破坏类,地势地貌景观(含地势地貌、土地、植被)破坏类。另据《矿山地质环境爱护与治理复原方案》(DZ/T223—2009修订稿)的9.2.4 条“泥石流治理,可采纳清理泥土石以复原场地,或者修建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潜在的泥石流隐患可采纳疏导、切断或固化泥石流物源,排除引发泥石流的水源条件”,的条款要求,和我区矿山中确实存在废石、弃土、废渣作为要紧物源的泥石流灾难,因此,矿山地质灾难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的第二条的地质灾难类的4个灾种中增加一个泥石流灾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矿山地质环境爱护规定》第二十一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复原后,对具有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的矿业遗迹,国家鼓舞开发为矿山公园”,和第二十二条关于国家矿山公园建设条件的规定,以及第十二条关于矿山地质环境爱护与治理复原方案应当包括内容的第五款“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案”和第二十七条“县级以上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本行政区域内的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作体系,健全监测网络,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指导、监督采矿权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监测。采矿权人应当定期向矿山所在地的县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矿山地质环境情形,如实提交监测资料。县级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0033- 2002D) 代替 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 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 12719 —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 /T 13908 —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 /T 17766 —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 /T 0078 一 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 /T 0079 — 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 / 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 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 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 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 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 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 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 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 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 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

浅析矿山地质灾害类型与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0-08-02T17:07:04.14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5月上旬刊供稿作者:林芳郭守权[导读]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林芳郭守权(黑龙江省桩基础工程公司)摘要:根据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矿山地质灾害主要有岩土体变形灾害、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和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等三大类 型,对这些类型及其亚类型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对于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的建议。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滑坡崩塌泥石流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0 引言 我国是地质灾害的多发国家之一,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影响大、造成损失严重。矿山地质灾害是地质灾害的一个分支,是人类开采矿山而直接诱发的人为地质灾害。我国是采矿大国,开采技术和设备相对落后,导致矿山开采环境不断恶化。近年来,重大地质灾害明显上升。 1 矿业开发与地质灾害 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对矿物的需求与消耗,这也为矿产开采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会。然而由于迅猛发展的中小型矿山疏于管理,加之小型矿山的开采方法和选矿工艺落后,大多无环保措施,加剧破坏矿区环境。开采环境明显恶化,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趋严重,潜在的致灾隐患不断增多,且随时可能发展成灾,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报废、设施损毁甚至矿井关闭、资源浪费等严重后果。严重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 矿山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按成灾与时间的关系,可分为突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矿坑突水、瓦斯爆炸、岩爆等)和缓发性矿山地质灾害(如采空区的地面变形、环境污染等)。但最常见的是以灾害的空间分布和成因关系分类。 2.1 岩土体变形灾害 2.1.1 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发生在地下以井巷开采的矿山。在矿山采空区,若保留矿柱不足,或因矿柱受损而失去支撑能力,就会造成地面塌陷。特别是那些矿体埋藏较浅,产状较平缓的矿区(如煤矿),地面塌陷的现象更为常见。矿体埋藏相对较深的地下开采矿山,如果不能及时回填和崩落采空区,当其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大面积塌陷。此外,在岩溶分布区,还会因矿山排水疏干而导致溶洞上方地面塌陷。地面塌陷不仅破坏可耕地资源、建筑物,毁坏道路、水库,还可直接导致矿山某些地下巷道的塌毁,或使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沿塌陷裂缝灌入坑内,造成淹井事故,直至停工停产。 2.1.2 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与岩崩主要原因是不合理开采如采剥失调、边坡角度过陡等造成,这种灾害多发生在露天开采的非金属矿山和建材矿山。 2.1.3 坑内岩爆坑内岩爆又称矿山冲击,这是因矿坑周边和顶底板围岩,在受到强大的地壳应力作用而被强烈压缩,一旦因采掘挖空出现自由面,即有可能产生岩石地应力的骤然释放,导致岩石大量破裂成碎块,并向坑内大量喷射、爆散,给矿山带来危害和灾难。 2.1.4 采矿诱发地震因采矿活动而诱发的地震,震源浅、危害大,小震级的地震即可导致井下和地表的严重破环。 2.1.5 场库失稳场库失稳主要是由于尾矿坝溃决崩塌继而形成泥石流造成的危害。尾矿坝崩坝事故常给矿区居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危害,同时也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 2.2 地下水位改变引起的灾害 2.2.1 矿坑突水涌水这是最常见的矿山灾害,突发性强、规模大,后果严重。生产过程中常因对矿坑涌水量估计不足,采掘过程中打穿老窿,贯穿透水断层,骤遇蓄水溶洞或暗河,导致地下水或地面水大量涌入,造成井巷被淹、人员伤亡灾难。 2.2.2 坑内溃沙涌泥这是常与矿坑突水相伴而生的灾害。当采掘过程中骤遇蓄水溶洞,常见溶洞中充填的泥沙和岩屑伴随地下水一起涌入,另外一些透水断层和地裂缝也常会使浅部第四纪沉积物随下漏的地表径流涌入坑内。其结果是使坑道被泥沙阻塞,机器、人员被泥沙所埋,严重时甚至会使矿山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2.2.3 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矿山灾害的另一种重要形式。因采矿、选矿产生的“三废”物质,由于未经有效处理就被排放到江河湖海中,造成环境污染公害事件。采矿还会造成水土流失、土地砂化、盐渍化、地下水断流等。 2.3 矿体内因引起的灾害 2. 3.1 瓦斯爆炸和矿坑火灾这种灾害最常见于煤矿。由于通风不良,使瓦斯积聚发生爆炸,造成井下作业人员伤亡,矿井被毁;矿坑火灾除见于煤矿外,也见于一些硫化矿床。因硫化物氧化生热,在热量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则发生自燃,引发矿山火灾。矿山火灾的危害极大,而且还严重损耗地下矿产资源,如有的煤矿在地下已燃烧上百年,其资源损耗量十分巨大,使当地气候发生改变,农作物和树木大量死亡,田地荒芜,环境严重恶化。 2.3.2 地热随着开采深度加大,地热危害不断加剧。我国已有许多矿山开采深度达到800m以下,矿山因含硫量高,开采深度又大,地温非常高。矿山地热灾害导致矿工劳动环境恶劣,严重影响了有关矿山的正常生产。 3 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根据不同矿山的地质条件和地形特点及矿山的开发利用方案,以及灾点的分布特点划分不同层次的防治区,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一般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 3.1 重点防治区防治措施 3.1.1 合理设计边坡参数,加强边坡监测,建议作挡墙稳固边坡,开挖后如果出现开裂变形,建议做专门的工程地质勘察。 3.1.2 对于原有的灾害点,做好边坡加固和预防工作,尽量消除因矿山开采而诱发灾害复发的隐患。 3.1.3 渣场弃渣严格作好方量及边坡坡度的设计,作好挡墙设计,设置拦渣坝,防止泥石流的产生。并充分、合理利用渣场,严禁随意弃渣(特别在公路沿线) 。 3.1.4 对于坑道开采,在坑道内一定要作好支护,做到边开采边支护,防止因矿顶坍塌、冒顶等而产生的危害,尤其上方有住户处要预防引起上部地面开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