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代文化为何缺失

中国现代文化为何缺失

中国现代文化为何缺失
中国现代文化为何缺失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院系12营销

专业

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

2014年5月27日

中国现代文化为何缺失

内容摘要:现今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却出现了现代文化缺失,社会精神思想文化的空白。我们不得不疑惑为什么,怎么办。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国社会文化长期发展演变导致的。并且近现代西方文化强势入侵更是加剧了中国现代文化缺失这一问题。幸而中国作为一个文化之邦,文化根基深厚,发展方向是清晰的。现代文化仍有机会得以构建发展完善。

关键字:文化缺失;文化发展;文化入侵;弥补缺失

社会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它建立在物质文化的基础之上,是社会物质文明的体现。每个国家,在每个特定的时代,不同地域,文化不管在表现形式还是其它任何方面都无时无刻不展示着自身的独特性。然而,说起中国现代文化,在脑海中居找不到可以象征它的辞藻。“金本位”、“社会主义”“科技创新”“中国制造”等等显然都不能成为中国现代文化的代名词。无可辩驳,这正是中国现代文化的缺失。

中国现代文化为何会缺失!当然,此处所说的文化并不是具化到生活习惯,衣食住行的文化,而是更高层次的意识形态,深深蕴藏在人民群众内心的文化。它在社会构建中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它使人们内心充满能量,生生不息,以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伴随并促进着社会发展,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源动力。回首过去,中国是个历史源远流长的国家。纵向来看,在原始的夏商周时期,中华民族逐渐融合,初始步入文明阶段,但此时的社会文化仍然带有原始与野性的特征。随之而来的是封建社会,出于封建统治的需要,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外儒内法的核心统治。在这段漫长的封建时期,社会文化得以系统性地发展,并且在此期间创造了无数辉煌的瑰丽文化,无数震惊世界的科技发明,建立起完善的社会道德体系。中国著名的文化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曾经说过:“在当今世界,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是中国的文化。”可以说,问任何一个稍有些知识和常识的中国人,中国封建时期文化如何,任谁都能说出一些条条框框来。传统文化在人们脑海中有清晰而明确的印象,就像之前所说,真正的文化能够深入人心。封建末期,清末各种侵华战争,丧权辱国的条约,大量财富的流失,导致了各路起义,革命的爆发。虽然民国时期也曾局部安定,传统文化得到了了难得的喘息的机会,在各方面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人才,社会文化得到了短暂发展,但很快又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洪流冲散。可以说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国家支离破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仅仅是家不

破,国不亡,但求苟活于乱世之中。此前,中国社会完全没有时间休养生息重建社会文化。没有好的孕育文化的土壤,文化的种子根本无法生根发芽。

新中国成立后,整个国家一穷二白,连最基本的生存需求都随时可能破灭,文化建设更是空谈。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学习苏联模式,拉动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宏大的篇章中每每出现插曲。十年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虽然是一向政治运动,却给刚刚开始复苏的社会文化带来的毁灭性的打击与破坏。不仅损失了大批科学文化人才,还毁坏了许多珍贵文物,阻碍了历史传承。尽管很快得到制止,此时社会已是被掠夺过后的一片狼藉。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失去了经济、政治基础而导致了土崩瓦解。而今,虽然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政治地位日益提高,但是在传承方面,国人似乎并没有太多的热忱。北京大学哲学系陈来教授在他的《传统与现代》一书中提到:“我对中国是否有一个‘国学热’,一直是持怀疑态度的。基于对70年以来文化激进主义传统有深入了解,并对商业大潮对人心的搅动有显示感受,我根本不认为目前在实质上会有多少人真正对中国文化发生内在的兴趣,或中国文化在知识界的研究与关怀中真正热乎起来。”[1]现如今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对文言文普遍有抵触心理,而文言文又是传统文化不可或缺也无法替代的载体。此外,社会整体风气浮躁,忙碌的人们也不愿意耗费时间在艰深晦涩又看似落伍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传承上。

横向来看其它国家的现代文化,随着中国经济政治发展步入正轨,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全球化,西方文化强势入侵,诸如欧美等国,一时间中国本土几乎无招架之力。美国文化简单直接,开放多元,以强大的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作为后盾,洋节、洋快餐,洋娱乐、错误的拜金主义和被误解的个人主义几乎风靡中国。未经筛选的西方文化成功地腐化了国人的价值观念,本质上说是现代西方世界对东方世界的一种精神上的征服与侵略,给中国现代文化发展带来了又一波巨大的挑战。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作为西方文化的对立面从西方文化中产生出来的反资本主义思想体系,而我们曾经作为一个文化大国的根基犹在,所以中国现代文化不可能是西方文化的转移。西方文化有的被有的仍游离于社会主义之外。国人经过反思,对西方文化形成了选择性合理接纳吸收,扬弃的理性态度。

总的来说,中国现代文化因社会封闭动荡没能把内部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因水土不适也没能把西方外来文化消化吸收,无奈的走了一条无迹可寻,无先例可导的坎坷之途。至今,中国现代文化的概念仍然模糊不清。《新课程学习》中写道“就中国文化发展与方向的问题,经过激烈的争论之后,学术界就文化问题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以新儒学为代表的古典文化又复兴,后又在学术界出现了一种全盘西方文化与新儒家文化复兴二者非此即彼的文化观点。

随后中国现代文化不再徘徊于全盘西化和儒学复兴之间。”[2]可见对于中国现代文化内容是有过争议的,争议的主要核心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现代文化仍然是四不像,始终没能走成功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复兴发展之路。

中国现代文化缺失这一现状是必然要改变的,不仅仅是为了社会发展,也是为了陶冶人民的思想文化,斧正人民的精神世界,让个人的身心得到最大化发展。亚当斯密认为只有当每个社会人的个人效益都得到最大化时,整个国家才能富强。《中国文化转型的路径分析》写道“中国文化演进的方向既是历史的延续,又是文化的创新。要实现文化的创新就耍培养政府和民众健康的文化心理,培育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民社会和公民文化,把文化发展纳入法治轨道。既要充分认识到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纽带,又要认识到维护文化的多样性。”[3]这段话阐明了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向,有计划地延续发扬传统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学习外部文化。对于外部文化,我们要有包容力,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去看待它。长期照此发展,中国现代社会文化必将开创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陈来.传统与现代——人文主义的视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2]闵敏.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型研究.《新课程学习(中)》.2012年05期.

[3]程建平.中国文化转型的路径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机电工程学院丁勇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 "、"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了解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了解它的基本特征、精神实质、优良传统和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道德至上的人本主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内容。尤其以儒家为代表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的封建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同和创造性的发展。必须指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与西欧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在文化精神上存在着本质区别。中国人本主义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西文人文主义则以个人为本位,以法治为中心。

中国文化重人,并非尊重个人价值和个体的自由发展,而是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五伦,强调人对于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即侧重人与社会(讲天人合一,治国齐家平天下)、人与人(讲和为贵,上下尊卑、长幼有序)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修养(内圣外敛,以德治国)问题,是一种宗法集体主义人学,是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旨趣的道德人本主义。荀子有一段话讲得很清楚:"有社稷而不能爱民、不能利民、而求民之亲爱已,不可得也。民不亲不爱,而求其为己用、为己死,不可得也。民不为己用、不为己死,而求兵之劲、城之固,不可得也"(《君道》)。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重个体的价值,强调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个性主义,它是西方民主制度和法律体系的重要思想基础。中国文化中的人本主义传统,对维系社会正常运转、人际和谐和人生修养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应当积极地挖掘中国历史上"重民"的思想精华,在建立和健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使其经过转化成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借鉴。而它存在着的消极因素的克服与改善成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文化的必要。 (二)儒、道、法、佛互补。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以儒道互补为主体构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道两家思想为主体,并形成互补之势。从儒道两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来看,大体来说,儒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都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教育、风俗习惯、国民精神等方面的影响至为深远。道家、道教对中国传统哲学、文学、科技、宗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摘抄)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纪宝成 (摘自纪宝成校长4月2日在南京财经大学的演讲) 文化的特点是说高深就非常高深。说具体,传统节日就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然而,新文化运动、西方学科制度的引进等,却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应有的鄙视。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国学院”,倡导国学教育,目的就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国人对传统文化的无知和破坏 当青年学生托福成绩达到令人惊异程度之时,却连中国的语言也难以理解,更不用说古文,很多学生连简单的古文也看不懂,一些博士论文在语言运用上十分不熟练,标点符号不会点,错别字连篇。不少人谈到外国的事情时了解很多,但在谈到屈原、司马迁时知道的就很少,再了解司马迁和屈原讲过什么、写过什么时知道的人就更少。 文化大革命后,在政治上、思想上都进行了拨乱反正,但是在传统文化上却始终都没有矫正到位。这种现象需要各方人士深刻反省。从19世纪中叶开始,中国受到列强的欺凌,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战败后割地赔款,中国人民的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此时中国人民开始向西方学习,即“西学东渐”,开始了学习欧美的新文化运动,中国人民从蒙昧中走了出来,科学民主在中国大地上开始生根发芽。然而新文化运动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采取了非常激烈的全盘否定态度,而且以后一代一代人把中国的落后都归咎于传统文化的落后。以至于年轻一代对自己的文化丝毫没有自豪感。这种状况令我们感到惊讶,外国人更为惊讶。 1913年,英国人庄士敦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 “新文化运动对于中华文化全盘否定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领导之一的陈寅恪先生早就预言: 激情方式,将对日后的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埋下深层的隐患”。不幸而言中,它的确埋下了深层的隐患。

中国近代现代的文化

第十六单元中国近代现代的文化 [复习目标] 1.依据具体史实概括近代前期、近代后期、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准确掌握其思想、文学、艺术、教育、科技以及史学等方面的成就。 2.掌握梁启超、严复、李大钊、鲁迅、郭沫若、李四光、陶行之、钱学森、施今墨等著名人物的政治、思想和学术活动。 3.运用唯物主义原理分析文化发展与政治斗争、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不同社会制度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4.比较分析中国近代“西学东渐”的特点,封建旧史观与资产阶级新史观以及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基本区别、中国近代科技、文化、教育落后和社会主义科技、文化、教育发展迅速的原因。 5.运用历史的观点客观的评价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艺术作品,正确认识这些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和本身的阶级性。 [要点梳理] 本单元包括中国近代前期(1840年-1919年)、近代后期(1919年-1949年)和社会主义时期文化,主要涉及思想、科技、文学、史学、教育、艺术等的发展。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领域的变化在意识形态和精神文化领域中,也都呈现出来。无论是旧民主主义文化还是新民主主义文化,都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文化领域也充分反映出来。 近代前期文化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西方文化传入中国,封建文化发生动摇,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 近代后期文化中除原有的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文化外,还产生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这一时期文化的特点是进步文化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并成为近代文化主流。 社会主义时期文化除了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外,最突出的特征就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领域都取得可喜成就,文化领域生机勃勃。 2.思想领域的巨变 (1)近代前期思想的最大特点是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观念的影响,“向西方学习”是近代前期进步思想的主流,它在各个历史阶段有不同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 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 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 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现代化 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各种观点十分活跃。"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一)重视伦理道德 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②道德的法律化,即通过礼制来规范社会行为,形成重礼制、重人治、轻法治的社会格局。③群体本位主义,强调群体的认同。④重名分,重面子的社会习俗与社会心态。⑤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但这种道德的养成是为了群体的和谐与有序,即“修己以安人”。⑥重义轻利与重道轻器的价值取向。⑦儒学(经学)独尊并成为官学。这是伦理至上的一种外化。 ⑧以人为本和人道主义倾向(孔子的仁学、孟子的仁政、墨子的兼爱、佛家的慈悲之心)。 ⑨追求“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 (二)倡导和谐统一——以和为贵与中庸保守 中国文化重和谐统一,与西方文化形成强烈反差。中西文化这一重大差异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农耕文明和商业文明的不同特性。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农耕文明,表现出一种"静态" 的特征,重视自然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自身的身心和谐等。中国传统文化以和为贵的和合精神最为典型地体现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中。在中国古代思想家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达到和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黄宇20031810609 金融6班 祖先留给世界的“四大发明”,留给我们一叠叠厚厚的典籍,一座座古老的建筑,还有“沉重”的思想文化。当每一个人开始打开传统的大门时,瞅着鳞次栉比的故宫千间房,望着活如烟海的发黄的书页,我们张大着嘴巴、目瞪口呆。面对着一大堆宝藏。我们不知去拿哪一件,不知哪一件是我们最需要的,我们想都拿走,却又无能为力,于是不如都不拿吧!存起来吧。另一方面,现代的物质文化是太丰富了,又是那么的简单、直接,何不去享受这些呢!我们对物质的需要得到大大的满足,同时,物质的丰富又大大刺激了我们的需要。千年历史抛给了我们一个难题,怎样去处理两者呢? 建筑、绘画、文学、宗教留给我们的是无遐的思考,在物质基础上,祖先给我们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在其中,我们感受到了北京故宫的皇朝的威严、敦煌厚重的信仰、八大山人的空远的意境。在那个时代,哲人、文人们过着闲云野鹤般的生活,在文章上耗费了大半生的精力,在极端贫困之中,仍高唱“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今天,我们困惑,吃不饱,为什么不去工作,不去挣钱,文化能支撑一个人的生活吗?我们身在高度物质化的社会里,和社会的频繁接触中偶尔会思考一些,偶尔会欣赏一下古代的思想,但那些内容太多、太枯燥、太晦涩,我们用电视剧的形式去“篡改”历史,没有人反对,多么生动形象,符合现代生活气息。不知道的人认为传统文化不过如此,知道的人痛心疾首。我们堂而皇之的在历史前面加上了现代。现代的历史——多有现代气息的一个词。 北京的古建筑正在受到“围剿”,那些古老的胡同正在消失,中华民族的象征长城正受到“侵蚀”,南京的古城墙也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一段段地“塌倒”,这便是现代人的态度,至少是许多人的“传统”意识。延续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真是越来越虚弱,正颤抖着迈向21世纪。也许是中国人被传统束缚的太久太久,所以反抗的精神也越大,摆脱的力量也越大。传统文化的外在物质表现建筑、绘画等的逐渐消失是历史的必然,但其中的精华精神文明不应被历史所遗忘,我们能够跳出传统的文化束缚吗?可以在一个新的阶段开始吗?当然不可能,但我们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历史与文化部分精选100题

中国近代史与世界历史与文化部分 选择题练习选择题(100题) 1. 对中国近代史时期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国近代史是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一段历史 B.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反侵略、 反压迫的革命史、斗争史 C.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2.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林则徐禁烟激化了中英矛盾 B.英国商人要扭转对华贸易逆差 C.中国是落后的封建国家且闭关锁国 D.打开中国市场获取高额利润 3.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中英《南京条约》 B.中美《南京条约》 C.中英《香港条约》 D.中美《香港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正确表述是 A.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D.中国开始沦为殖民地社会 5.下列关于洋务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全面学习西方的社会改革运动 B.是为了崇洋媚外而进行的投降活动 C.是为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富国强兵运动 D.经过努力,实现了富国强兵目标的运动 6.下列事件能充分说明洋务运动效果的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7. 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 维护封建经济 B. 发展资本主义 C. 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8.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 A、资产阶级革命派 B、洋务派 C、顽固派 D、资产阶级维新派 9. 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在北京联合各省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名,上书光绪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的起因是: A.洋务运动失败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1898年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进一步激化 D.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10.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不包括: A.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C.也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D.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1.宝岛台湾被列强割占和下列哪个条约有关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2.刺激了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导致中国陷入严重民族危机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19世纪末,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这样说的主要依据是 A.列强纷纷对中国开战 B.列强纷纷抢夺中国领土 C.列强纷纷在华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D.列强纷纷在中国开通商铺 14.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 A.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B.光绪皇帝没有实权 C.顽固派对变法阳奉阴违 D.维新派策略失误 15. 拉开戊戌变法序幕的是 A.洋务运动 B.《马关条约》 C.公车上书 D.虎门销烟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张倩20126298 环境工程一班 (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 (1)中国传统文化的类型的诸种意见 中国人很早便对文化类型有所认识。中国古人通过将中原地区华的农耕文化与周边四夷的游牧文化或渔猎文化加以比较,建立起自己的文化类型观;两汉以后,又将本土以入世精神为特征的儒家文化与来自南亚以出世精神为特征的佛教文化加以比较,进一步突出本土文化重伦常礼教的类型特征。近代以来,人们更是从文化比较学的角度界定文化类型。如严复,李大钊等人就把中国文化归结为“农业—宗法型”;梁漱溟则将中国、印度、西方分别为文化三类型。随着文化学研究的深入,目前关于文化分类的讨论,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种意见:第一种意见是按地理环境区分文化类型,认为任何民族的文化,其产生、演变、丰富、发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在独特的经济和社会土壤里完成的,中国因地域广阔、复杂,自古就形成了几种不同的文化类型,即河谷型、草原型、山岳型和海洋型。河谷型文化的特点是内聚力和容纳性强;草原型的文化特点是流动性和外向性明显;山岳型文化的特点是封闭性和排他性突出;海洋型文化特点是开放性和冒险性较强。 第二种意见是按照观念文化和一定生产方式的内在联系进行分类,将文化分为农业文化、工商文化和游牧文化。认为中国文化孕育诞生在农业宗法社会的母体之中。大约在氏族社会后期,中国就进入了以种植经济为基本方式的农业社会,其后,农业经济一直是中国经济的主干。长期的农耕生活对中华民族社会心理、思维方式的形成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人们安土重迁,追求生活的稳定与安宁,缺乏冒险精神。中国封建统治者视农业为立国之本,认为商业和手工业是“困辱游业”,甚至认为“务末”则丧国。 第三种意见则是审视中国文化形成发展的路程,认为儒、道、墨、法、佛等诸家思想学说,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内容和核心。在形成期,是儒、墨、道、法并行格局,而发展期则是儒、法、道、佛并行,其中儒家思想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起着居中制衡作用。由于这样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形态,各家思想相通互补,互为关联的诸多因素,规定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理想人格和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形成传统社会共同的思维定式,使中国文化定位论理政治类型,中国古代论理道德、政治、法律,特别是论理道德纲常的概括和总结,具有把论理纲常提高到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历史观和人生观的高度加以论证的特点。 第四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封建制文化。因为在他们看来,观念文化与经济制度有着最密切的联系,与不同时期垄断生产资料从而垄断精神生产的阶级有着最密切的关系,因此,按社会形态、阶级属性分类是最基本的方法。而且,为使这种分类不仅表现出文化的时代性,同时表现出文化的民族性,还可以在分类的标准上加些内容。如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政治制度有家国一体的宗法特征,可成为宗法奴隶制文化。 上述分类是依据中国传统文化各种特点及这些特点的内在联系划分的。由于这些特点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这种划分只是相对的,但他们分别刻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特点,都有一定的理由。 (2)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 我们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趋善求治的伦理政治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成熟的伦理文化之一。两千多年前便形成了较完备的理论形态和实用化、世俗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具有积极的入世功能。它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作用至今,实在得益于伦理――政治这一文化类型的粘合作用。

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

河北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姓名:LC 学号 回顾历史,思绪万千 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学过了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到了大学,我们有进一步学习了这段历史。中华上下5000年的历史文明,在1840—1949年这100多年的历史中惨遭蹂躏践踏。试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无论是在制度还是在科技经济方面都处于世界的领先地位。但是,自清朝实行闭关锁国以后,中国开始同世界隔离,中国的经济、科技出现停滞状态,由此导致了中国近代的落后挨打。对于这段屈辱的历史,我的心中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悲痛,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清政府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与世隔绝。而在此期间,西方的科技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1840年,鸦片战争打响,中国战败,向英国赔款求和。四亿多中国人竟然被四千英军打败了,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但是,腐败无能的清政府仍然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落后,依然沉浸在天朝大国的幻想当中。紧接着,列强开始纷纷入侵中国,清政府先后被迫签订了屈辱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瑷珲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回顾这些不平等条约,我简直无语了。谁竟然敢在这样不平等的条约上签字?在很多时候,我都怀疑那个时候的人到底有没有国家民族利益的意识?祖宗几千年来打下来的江山被列强侵略蹂躏,而他们却毫不吝惜地将其拱手送人。对于这些人我只能用“混蛋”两个字来形容他们。在读这段历史的时候,我经常看不到任何希望。很多的时候,我都没有勇气来面对这段中国历史。但是历史就是历史,我们无法改变,我们能做的只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虽然,清政府和人民在列强侵略期间进行了一些反抗,但是他们没有认识到中国制度的落后,仅仅是在科技经济方面向西方学习。因此,注定了洋务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辛亥革命,将压制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推翻了,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由于资产阶级的妥协退让,最终革命胜利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导致革命的最终失败。五四运动,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是新民主主义的开端。此后,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工人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在毛主席的正确领导下,摸索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战争,在这民族危难的时刻,国共两党实现了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最终在1945年8月15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刷了中国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为新民主主义的胜利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人民和平建国的迫切愿望,同国民党在重庆进行谈判,努力避免内战,实现国内和平。但是,国民党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挑起了内战。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全民族的和平统一,进行了解放战争。最终,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回顾历史,我不禁思绪万千。对于这段屈辱的历史,我们不能将全部责任推到那个年代惨死的同胞身上。清政府的腐败落后才始终被侵略的主要原因。因此,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从现在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华民族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一定要牢记中华民族被侵略的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以此来警戒后人,一定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

《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期末考试 一、单选题(题数:50,共 80、0 分) 1 ()从社会治乱出发,认为应该“兼而爱之”。(1、6分)1、6分 ?A、 儒家 ?B、 墨家 ?C、 法家 ?D、 道家 正确答案:B 我得答案:B 答案解析: 2 民粹主义主张以()为中心。(1、6分) 1、6分 ?A、 个人 ?B、 国家

政党 ?D、 群众 正确答案:D 我得答案:D 答案解析: 3 ()得诗称为文天祥在狱中得精神支撑。(1、6分)1、6分 ?A、 李白 ?B、 孟浩然 ?C、 杜甫 ?D、 李商隐 正确答案:C 我得答案:C 答案解析: 4 务实哲学传统得积极意义不包括()。(1、6分)1、6分

有利于接受唯物主义 ?B、 有利于促进树立全民宗教信仰 ?C、 使中国人具有天然得革命传统 ?D、 有利于中国得改革开放 正确答案:B 我得答案:B 答案解析: 5 国外关于传统得代表性著作《论传统》就是()得著作。(1、6分)1、6分 ?A、 巴特勒 ?B、 希尔斯 ?C、 庞德 ?D、 弗罗斯 正确答案:B 我得答案:B 答案解析:

6 中国人崇尚真理得悲剧精神最初体现在()。(1、6分)1、6分 ?A、 儒家经典 ?B、 远古神话 ?C、 唐宋诗词 ?D、 明清小说 正确答案:B 我得答案:B 答案解析: 7 在先秦各家中,()特别强调自由。(1、6分) 1、6分 ?A、 儒家 ?B、 法家 ?C、 道家

墨家 正确答案:C 我得答案:C 答案解析: 8 经验主义哲学容易导致()。(1、6分) 1、6分 ?A、 肯定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B、 否认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C、 只承认直接经验,不相信间接经验 ?D、 只承认间接经验,不相信直接经验 正确答案:C 我得答案:C 答案解析: 9 从义离不开利这个角度上说,利就就是()。(1、6分)1、6分 ?A、 善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基本特征 摘要: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壮大,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而除此之外,各个历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又有其各自的特征,各自有自己的精髓之处,也是这精髓之特征,书写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 关键词:传统文化发展历程基本特征儒家学说 所谓传统文化,广义上看应包括中国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狭义上主要指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的中国儒释道文化,特别是宋明以降的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从汉武帝始分为前后两个不同的阶段,前期诸子并存、百家争鸣,后期一儒统天下,虽然也有释道参杂其中,个别时候甚至盖过儒术,但总体上是儒家独步天下,无有能与争雄。纵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大体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上古文化: 在古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使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从元谋人直到距今约7000年前的四川资阳人均处于这一时代。其中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从距今7000年开始,中华先民进入了新石器时代,磨制的较为精致的石器取代了打制的粗糙的石器。农业、畜牧业取代采集狩猎,成为首要的生产部门。以“泥条盘筑”为主要制作方法的陶器也广泛出现。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展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宗教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另外表现在关系方面,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关系有两种,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二是社会内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上古时代主要有男女通婚关系,以及由此关系制约的氏族关系。其组织形式则包括原始群、家族、氏族、部落、部落联盟等等。 二、殷商西周文化: 商人发祥于山东半岛渤海湾。在初始阶段,商人主要从事游耕农业。与此相适应,商人的都城一再迁徒,史称“不常厥邑”。在长期定都的条件下,商人的文明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兼具“象形”、“会意”、“形声”等制字规则的甲骨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文字进入了成熟阶段。文字的发明和使用,使迁殷以后的商人率先“有册有典”。以殷为中心展开活动的商人,脱离原始社会未久,在以神秘性与笼统性为特征的原始思维的支配下,商人尊神重巫,体现出强烈的神本文化的特色。关于殷商时期的神本文化,古代典籍屡有记述。《礼记·表记》便称:“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 周人确立的兼备政治权力统治和血亲道德制约双重功能的宗法制,其影响深入中国社会机体。虽然汉以后的宗法制度不再直接表现为国家政治制度,但其强调伦常秩序、注重血缘身份的基本原则与基本精神却依然维系下来,并深切渗透于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习惯之中。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宗法文化特征的话,那么,这种文化特征正是肇始于西周。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 最近,“国学热”在中华大地上兴起,一时间,“国学”成为热点词,于丹,易中天,王立群都成为了文化名人,学术的通俗化似乎一时间就等同于国学的传播。虽然90年代以后,乃至如今21世纪的围学热都是自发性的,里面既有留学生、大学生,也有企业家、社会工作者,总而言之是民间的。但是,传统文化的如何扬弃,如何现代化,国学对于中国现代化到底是阻力,还是助力,如何使它成为现代化的助力,并没有明确的回答。实际上,中国社会在20世纪经历了多次的转型。1912-1913年的议会政治,1914-1915年的专制独裁,1916年的君主立宪, 1917-1927年北洋政府的军人政治,1927-1949年源自苏联的国民党的党国政治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进行的各项共产主义改革,中国文化也经历了多种的转型,期间有反复,可是就基本的发展趋势而言,中国文化逐渐表现了它内核的文化认同。在中国综合实力日益强大的背景下,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也成为全球华人归属感的一个重要表现。20世纪60年代日本井喷似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和凝聚力;二战后美国的独霸天下也成全了美国文化在全球的被模仿和被羡慕。而在各国发展起步之初,日本,从初期就存在明治维新的脱亚入欧,和魂洋材口号的提出,到二战之后面对一片废墟的迷茫;美国,正如亨廷顿《我们是谁》中强调的;美国人不知道什么是美国人,美国的文化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一个星条旗的概念;俄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作为一个幅员广阔的国家,对属亚属欧都不能确定;;甚至连英国,也可能在未来发生冲突,重新恢复原来分裂的状态。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两岸问题,两岸的文化认同正是未来统一的一个关键。我们民族文化的核心精神到底是什么。 中国的文化精神 那么,中国的文化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我个人认为,正是中国的“中”。《论语》最后一篇是《尧日》。“尧日:‘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这是讲尧要把天子之位让给舜:“喂,舜,我是第一代领导人,你是第二代领导人,我把我的执政经验传授给你:你要好好地牢牢地保持中字不动摇啊!”这个“中”字,就是中国人一直保持的文化核心精神。“而如果你把这个中字丢掉,四海就会贫困,你的天子之位也就保不住了。”后来舜老了,把天子之位再传给下一代领导人禹,也还是以中为方针进行传承,即“舜亦以命禹”。而禹则把“中”这一个字变成了十六个字,就是“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对于个人和公有的利益权衡,他需要有自己的中,这个度万万不能超过底线,君子中庸之道,一个人为人处世,也千千万万不能过激,所以君子要日三省吾身,在做事的方面有自己的原则。但往往很多事需要自己的克制,所以要日求自新,才有林则徐的制怒之言,才有娄师德的唾面自干。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小及大,都要掌握“中”这个限度。任何方面,治大国如烹小鲜,大事小事,度最重要,一旦过头,都会过而不及。在用现在的话表示,就是公平正义,不要有偏心。这个核心精神的形成有一个特殊原因,就是中国地方大,民族多,不得不采取多元一体的形式。中国文化的延续在世界上是罕见的,夏、商、周三代的血缘不同,来源不同,但在互相代替后,文化还是一脉相承。宗教问题也是,中国并没有太强的排他性,而是形成儒释道三教汇融的格局。而直到今天,中国现在同样存在分派,新左派,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新儒家主义,如何处理各种不同思潮之间的关系,如何协调,和而不同,正是中国文化提供的智慧。而一家独大,同而不和的后果在蒋氏独裁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已经显露无遗。,任何一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文化,在它的具体地区的核心精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 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有关人员: 一、课题题目: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研究 班级:高一【4】班 起止时间:2014年07月24日至2014年09月08日 二、学科领域:历史文化类 三、指导老师:肖金明 四、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张宇成:负责上网查阅资料 徐铭扬朱炜涵:负责邀请指导老师参与并询问老师相关问题 楮文才:负责整理资料 王世杰:负责将讨论结果写为研究报告并上交 课题小组组长:王世杰 课题小组组员:楮文才徐铭扬朱炜涵张宇成 课题小组指导老师:肖金明 内容提要: 首先,本次课题研究的目的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然后,我们的课题小组在本次研究性学习中采取注重实事求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上网,上书店查找资料;询问历史科老师、对历史颇有研究的人士;小组讨论、分析。 其次,经过我们课题小组的努力,克服了种种阻碍,这次的研究性学习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了成功。 最后,通过我们课题小组的讨论分析我们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沿革与流变,曾经有过五次大的西学东渐过程。虽然使我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它的质与核还是很本色的。这是由于我国民族文化构成的特殊性所致。这其中是有了儒、释、道、法、名、阴阳等类文化构成我国传统文化的可能,而由这些类文化构成的我国传统文化,又极其充分地适应了中国人的攻守进退等各个方面的生存与繁衍的需要。这之中既有它的社会性,也有它的自然性;既有它的群体性,也有它的个体性;就个体讲,有心理调节的需要,也有一个人年龄、体质、细胞活力和“力必多”的原因。所以我国传统文化比起其他诸如西方文化来要牢固得多,包容性要强得多。它不仅在种种冲击下,保持了自己本体性,而且还兼容和同化了许多我国其他民族的文化,如蒙古族文化和满族文化等,以及其他外国文化。 本次课题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传统文化对现代文明有何影响?对于这一影响我们有何启示?正文:

中国文化近代史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 论文题 目: 指导教师: 2012年12月20日

浅析李鸿章的历史功过 一、人物简介: 李鸿章,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 他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清末的外交家、政治家。他受业于曾国藩门下,继曾国藩之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并得到西太后的器重,参与掌管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最显赫的封疆大吏。在太平天国时期,他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镇压太平军。 李鸿章是晚清重臣,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每当揭开中国近现代史,就不可能不面对李鸿章及其所代表的晚清政府。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国之大器,百年不遇。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我们应该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态度和原则,来重新审视这一风云人物,做出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 二、生平主要事迹 1、创建淮军 咸丰十年(1860年),清政府在太平军的攻击下,失去了整个长江下游的最后一支主力军。李鸿章临危受命,开始了淮军的招募与组建。再后来,它发展成为了清政府军队力量的后备支柱、清廷的国防军。 2、倡导洋务运动 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利箭,创办了一系列民用企业,涉及各行各业。还创办了江南制造局、北洋舰队、轮船招商局、派遣中国第一批学生留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等等,开始从事“自强”的洋务事业。这些洋务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洋务运动不仅开放了中国的封建大门,引进了很多先进技术和文化,还使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走进了近代社会,为中国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组建北洋海军 李鸿章组建的北洋海军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他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实力、增强本国军事力量。但是由于清政府的腐败和黑暗,以财力空缺为由,下令停止向西方国家添船购炮。自此,北洋海军的建设陷于停顿、倒闭、倒退的困境。但是,李鸿章所创建的北洋海军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却做出了前所未有的伟大贡献,

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影响

【摘要】中国现代化的道路不是走传统的西方道路,而是结合中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新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传统的中国文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文化注重的是个人修养、伦理道德中庸和谐、以人为本,这些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我们要正确对待。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庸、伦理道德、和谐、以人为本、现代化 【正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名族智慧的结晶,是世界上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文化,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我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它主要包括儒学、道学和佛学思想,其中儒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儒佛道三家学说丰富多彩,其内容和特征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注重个人德行的修养及社会责任的承担。儒道法三家都强调“内圣外王”,“内圣”就指内心的修养,孔子认为一个人能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己。“外王”方面儒家以“修己”为起点,而以“治人”为终点。提高自身修养的最终目的是要安邦定国,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二者是相互统一的。更具体地讲就是人立于天地之间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完善了自己就要承担起对家庭、国家、天下的责任。个人的道德修养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中国历史上才

会出现无数个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人志士。 第二,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按照孔子和后世儒家的解释、“中庸”的“中”,有中正、中和,不偏不倚等含义;“庸”是“用”的意思,“中庸“即”中用“之意。所以,中庸意即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采取适度的中立立场,既不能过也不能及。儒家认为中庸之道不但体现了事物发展的运行规律,也构成了人们实践必须达到一种境界,它被运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中庸成为衡量人们行为的准则。 第三,价值追求上强调重义轻利。重义轻利、以义代利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的一大倾向。孔子”罕言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着辱”;到了汉代,董仲舒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的著名命题,以尚义反利的观点发展了如敬爱重义轻利的价值观。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塑造了中国人以道德为上、重气节、重人格的民族性格,但另外也压抑了人的物质欲望。 第四,社会关系上注重人伦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和谐。传统中国社会是建立在伦理关系的基础上的,社会上的个人不是独立存在的,是处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政治上的君臣关系,家庭中的父子、夫妻、兄弟关系、社会上的朋友关系构成所谓的人际关系。 第五,突出的人文倾向。中国文化具有显著的人文主义特征。人文主义就其狭义来说,一般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神文”的反叛思潮,其基本精神是提高人的地位,贬低神的地位。人文主义者谴斥天主教鄙视人的存在,扼杀人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的八大特征 自从中国迈进文明社会的门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了上下五千年,传播到纵横数万里。一个个王朝的毁灭,一次次残酷的战争,多少次外族的入侵,乃至无数次山崩地震、水旱、瘟疫等,都未能阻止它前进的步伐,这与它所具备的不同于其他文化的特点有着直接关系。梁漱溟先生写过一本《中国文化要义》,概括了中国文化的14大特征;台湾学者韦政通则说,中国文化有十大特征。其实这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对这一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看法。我将它概括为八大特征,提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在近六千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种文化形态,其中包括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即中国古代文化、印度文化、巴比伦文化、古埃及文化等。但在这些文化形态中,只有一种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不断,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中外历史上,不少优秀的文化因为异族入侵而中断,如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人入侵而中断沉睡了上千年;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则因入侵者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面貌:曾经一度希腊化,后又罗马化,再后又伊斯兰化。这都是由于它们根基不深,站脚不稳。中国传统文化却大不相同,十六国时期的五胡乱华,宋元时期契丹、女真的相继南下,乃至蒙古、满清入主中原,都未能中断中国传统文化,相反却是征服者最后被征服、被同化、被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各少数民族的新鲜血液,反而增加了新的生命活力。它之所以有这种顽强的延续性,这是因为它有强大的同化力与融合力,外族文化进入中原地区、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汉化、中国化,与汉族文化、中国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佛教文化,如我国少数民族的文化,包括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以及西域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还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凝聚力主要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近年来,千百万华侨都来关心中国的振兴,正是这种文化凝聚力在起作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人民、团结人民,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海外广大同胞的爱国心,争取他们从道义上、物质上支持国内的现代化建设,促进祖国早日统一,正是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目的。 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谓以人为本,就是将人作为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肯定天地之间人为贵,人为万物之灵,在人与物之间,人与鬼神之间,以人为中心,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也就是说,神本主义在中国不占统治地位,而人本主义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孔子曾教导他的弟子说:“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又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在处理人事与天道的关系时,不少政治家与思想家,都主张要先尽人事,然后再考虑天道。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在中国文化中,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中国传统文化还强调人伦道德,强调要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要求君要仁、臣要忠、父要慈、子要孝,兄友弟悌,朋友之间要讲义讲信,为人臣、人妻要守节,与一般人交往也要讲忠恕之道,要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家庭和睦、社会安定、君臣合力、朋友同心。在处理君与民的关系时,中国传统

中国近代史学与文化自信的重建,史学范文.doc

中国近代史学与文化自信的重建,史学- 何谓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对其文化能够在未来继续发展的一种信念,是其民族前进的一个基本的精神动力。张岂之先生最近谈到:“中国今日正处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时刻。民族复兴不是复古,而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反映了历史变化后民族整体的提升。”(张岂之:《从民族复兴的高度看中华文化前景》,《北京日报》2013年11月11日)张先生从文化的角度谈民族复兴问题,实际上就是在谈建立文化自信的问题。张先生又认为:“中华文化的连绵不断与史学的繁荣昌盛密切相关。”(同上)在这里,张先生指出了历史学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近代,就会发现近代以来中国人努力重建文化自信的过程,与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近代史家们为重建中国文化的自信提出了种种有价值的思想。 文化自信何以有“重建”之说?盖自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向来在文化自信上不成问题,古代的中国人似乎从来没有怀疑过中国在东亚文化圈中的领导地位。孟子说:“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这种观念在史学上的表现也很明显,柳诒徵曾指出:“三二纪前,吾史之丰且函有亚洲各国史实,固俨有世界史之性。”(柳诒徵:《中国文化史》上册)中国史便是“世界史”,中国俨然为“世界”之中心。在这种情形下,实际上无所谓“文化自信”的问题,因为在中国人眼里,并没有一种中国文化以外的文化系统能与中国文化相抗衡。 然而,近代欧洲列强的侵略,在使中国蒙受巨大民族耻辱的同时,也在文化上给中国人敲了一记警钟:中国文化相较于西

方文化是否优秀?中国文化是否有其存在的价值?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一系列问题猛烈地冲击着先进的中国人的心灵。近代历史学家们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给予回答,并试图重建中国文化的自信。 晚清史学家已经注意到了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魏源著《海国图志》,他想要告诉中国人,世界上不仅仅有中国,还有其他文化系统,“其要旨以西人谈西事,言必有稽,因其教以明统纪,征其俗尚而得其情实”(左宗棠:《重刻(海国图志)序》)。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实际上已经指出了近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大势。所以梁启超说《海国图志》“其论实支配百年来之人心”(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实际上就是说魏源提出了中国文化自信重建的基本路径——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并将其融入中国文化内。在魏源之后,黄遵宪、王韬等史学家发扬了他的思想,都主张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增强中国文化的自信。 20世纪初,梁启超掀起新史学思潮,倡导“史界革命”。他在《新史学》中批判旧史学道:“虽尽读全史,而曾无有足以激厉其爱国之心,团结其合群之力,以应今日之时势而立于万国者。”(梁启超:《新史学》)他指出历史学的作用在于能够凝聚国人的精神,进而向着一种理想而奋斗:“史之精神维何?日理想是已。”(梁启超:《新史学》)梁启超所倡导的新史学,归根到底是要启发民智,激发爱国心,创造崭新的中国文化,从而使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发展,改变中国落后的地位。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史学的发展更加灿烂夺目。胡适提出“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胡适:《新思潮的意义》)的十六字纲领,并指出新思潮的意义:“新思潮对于旧文化的态度,在消极一方面是反对盲从,是反对调和;在积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