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混凝土机械的辉煌发展历程

我国混凝土机械的辉煌发展历程

我国混凝土机械的辉煌发展历程
我国混凝土机械的辉煌发展历程

我国混凝土机械的辉煌发展历程

陈润余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湖南 长沙 410013)

混凝土机械是建筑工程业中使

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施工设备之

一。中国是世界上水泥产量最大

的国家,年产量约13.8亿t,占世

界水泥总产量的50%以上,这就决

定了中国混凝土机械在世界工程建

设中的地位。到目前为止,我国

是混凝土机械(主要指混凝土搅拌

站(楼)、搅拌输送车、混凝土泵

和泵车)生产量和拥有量最大的国

家。就预拌混凝土的用量比例来

看,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有不少差距,但在我国大中城市的使用已达到某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在我国省会城市已达到70%以上,地级市一般也在30%?50%,特别是北京、上海等城市,预拌混凝土已达90%以上,也是世界上预拌混凝土用量最大的城市,最高时达5500万m3/年。某些沿海省份如江苏、广东等,商品混凝土供应站均在400?500家之多。在产品设备方

面,我国产品也有可圈可点之处,

有世界上最大主机为6m3的商品混

凝土搅拌楼,有将C100混凝土泵送

到436m高、创世界纪录的高压大容

量混凝土泵,有世界上臂架最长的

72m泵车和6节折叠臂的RZ型泵车。

在世界建筑工程机械50强,中国入

列的8家企业中,有5家生产混凝土

机械。其中,中联重科和三一重工

成为混凝土机械名列前茅的2家,

这是中国混凝土机械行业的骄傲。

在祖国60华诞之际,在我们高

歌颂扬当代辉煌的同时,不能忘记

历史,而应回顾和总结历史,更应

看到是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广大

混凝土机械战线的使用者、制造

者、研拓者几十年的艰辛奋斗,从

而促进、引导了混凝土机械行业健

康、有序的发展。

1 混凝土搅拌机械

(1) 我国的混凝土机械,在解

放前是一片空白。即使在解放初

期,也只是仿制了一点国外20世

纪30年代就使用的自落式鼓筒形

搅拌机。1951年,上海市建筑机

械厂(华东建筑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的前身)生产了J G250型混凝土搅

拌机,这是我国早期混凝土搅拌

施工现场的主力军。该机重4.5t,

功率为7.5k W。1962年,该厂根据

市场需要设计制造了以柴油机为

动力的J G R250型搅拌机,功率为

14.7k W,机重5t多,这2种产品主

要以华东建筑机械厂(以下简称上

海华建厂)和原韶关挖掘机厂(现韶

关新宇建设机械公司)为代表进行

生产。同年,国内企业为了满足小

工地的需求,自行设计了J G150型

图1 JG250型混凝土搅拌机图2 上海华建生产的中国第一代(机械传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建筑机械厂、四川省建筑工程机械厂共同攻关、研发、选型、鉴定、推广。使得锥型反转出料式、单双卧轴式等3个系列、12个型号的产品在全国广泛推广应用,并获得2个建设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由于当时年产量达12?13万台,仅搅拌机一项全国每年节约钢材20万t以上,能耗节约35%。除以上两个院所的科技人员外,华建厂的殷彦乡、扬州机械厂的俞学瀛、浙江省建机厂的吴通荣、山东省建机厂的张奇、广州市建筑机械厂的叶冠民及其科研团队为这次国家六部委下达的搅拌机升级换代做出了重大贡献。

(3) 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搅拌站的需求量急剧上升,大量进口国外产品给政府、企业和科技人员带来了空前的压力。1986年建设部机械局组团,由长沙建机所、上海华建厂、辽宁阜新矿山机械厂组成的考察组,用1个月的时间,先后到德国的S t t e r t公司、日本的石川岛和

700多万美元)。据统计,从1980-1990年10年中,通过引进产品、技术合作、外商投资、合资建厂等合作形式,先后有来自德国、日本、意大利、韩国、美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和台湾省共12个国家和地区的65家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其中,德国有13家、日本有8家、意大利有14家、韩国有12家。他们在中国市场获得巨大回报的同时,也使得中国的预拌混凝土机械市场成为国外品牌的天下,迅速发展我国混凝土机械已成为当务之急。

根据当时国内对混凝土机械需求的考虑,建设部机械局于1984-1986年做出了部署和规划。首先将全国量大面广的混凝土搅拌机进行升级换代,并由长沙建机所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化分院牵头,组织了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扬州机械厂、山东省建筑机械厂、浙江省建筑机械厂、广州市建筑机械厂、韶关挖掘机厂、福建省建筑机械厂、吉林市工程机械厂、云南省

搅拌机,其出料容量为0.15m 3,主电机功率为5.5k W,它与J G250不同的仅是二轮拖杆式牵引,这2种产品尽管比较落后,但从解放后到1986年的35年中为国家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1972年,当时的建设部长沙建设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长沙建机)所与湖南建材厂合作设计了JZM350新型反转出料式搅拌机,1975年又与天津搅拌机厂、湖南建材机械厂、上海华建厂、北京建筑机械厂、福建省建机厂,对JZM350进行统型设计,并于1978年进行部级鉴定。1980年又与吉林工程机械厂设计了我国第一台J S500双卧轴搅拌机并进行了部级鉴定。

(2) 1978年以后,中国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方针大大促进了中国工程建设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机械,国外的混凝土机械厂商借机大举挺进中国市场,中国大量购进混凝土机械(国家一部委一次购进搅拌站达20多台套,价值达

图4 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模块式混凝土搅拌站

图3 韶关新宇建机公司主机为6m 3

的双卧轴的混凝土搅拌楼

成为当今混凝土搅拌站的主流。

(5) 从2000年开始,国产搅拌站楼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有了极大的发展,如搅拌站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和远程设备故障在线诊断系统等均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而20世纪90年代中期,德国B H S公司和意大利仕柯玛搅拌主机对中国市场的促进,使国产主机有了极大的市场基础。特别是国家《散装水泥发展“十·五”规划》和2004年建设部等六部委下达的“十·五”期间在全国145个地级市推广商品混凝土的文件,使得中国商品混凝土机械得到空前的发展,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2008年全年的搅拌站总产量达3500台,加上小型现场搅拌用的设备,总产量达5000台套左右。其中用在商品混凝土和高铁施工现场的2m 3主机成为主打产品。3m 3、4m 3的需求量也在增多,5m 3、6m 3为主机的环保型搅拌站也出现在国内的商品混凝土市场,成为中国独特的风景。通过近10年的努力,中国水泥散装率已达45.8%,2008年生产商品混凝土6.3亿m 3,正规的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达3000多家,加上高铁和国家重点工程现场预拌混

海华建厂研制成功了H L50以立轴式J W1000为主机的搅拌楼;1985年,中建二局洛阳建筑工程机械厂仿日本丸友产品,研制了整体移动式25m 3/h的搅拌站。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为了满足葛洲坝水电工程的需要,郑州水工机械厂生产了4×3000L锥形倾翻式为主机的水工混凝土搅拌楼。

1986-1992年间,长沙建机院

分别与郑州水工机械厂、山东省建机厂、上海华建厂、韶关挖掘机厂等合作研制了以双卧轴为主机的悬臂拉铲式搅拌站后,国产搅拌站开始初露锋芒,在建筑混凝土的施工中得到推广应用。

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后给建筑业带来了春天,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使建筑业对混凝土的要求更为严格,施工现场对0.35m 3和0.50m 3的搅拌机提出了砂石料需要计量的要求,这给配料站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当时的陕西省建筑工程机械厂、山东省建筑机械厂、山东方圆集团成了这种产品开发和生产的领头企业,而这种以配料站计量、用皮带机将物料送入搅拌主机的二阶式模式(从25?240m 3/h),

日工株式会社进行现场考察。除到工厂外,还分别就德国各地和日本不同气候条件下(如到北海道寒冷地带)的使用情况进行论证,最后选择了以日本的产品作为引进消化的对象,这种形式为中国混凝土搅拌站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支持。1992年,为了使德国的产品引入中国,中国建设机械总公司和韶关挖掘机厂引进了德国EIBA公司的单卧轴主机的搅拌站,搅拌站技术的引进也促使研发条件好的科研院所和企业陆续研制了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搅拌站,并开始在国内推广应用。

(4) 1988年9月,混凝土搅拌与输送机械协会组织了全行业厂长及总工会议,主要议题是动员全行业共同努力,把“一站三车”搞上去,大力推广商品混凝土机械的发展和应用。由于国内对混凝土搅拌站从20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研制,加上80年代的技术引进,发展“一站三车”基本条件已经具备。

1973年,长沙建机院与上海华建厂合作,研制了以锥形反转出料式混凝土搅拌机为主机的H Z Z15型混凝土搅拌站;1979年,长沙建机院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化分院、东北设计院、同济大学和上

图6 上海华建厂生产的12m 3拖挂式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图5 上海华建厂生产的HZ15型混凝土搅拌站

的涌入,迫使国内企业为应急国内市场的需求,首先从搅拌运输车切入,特别是国家允许有计划的购入大吨位的汽车底盘,为自行设计和制造创造了有利条件。1982年10月,原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引进了日本萱场(KAYABA)(株)的生产技术;1983年,原韶关挖掘机厂以技贸结合的方式引进日本极东公司(K Y O K U T O)的制造技术。到1995年,徐工集团与德国利勃海尔(L i e b h e r r)公司成立了合资企业;2001年,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与西班牙、法国成立了内蒙古北方巴里巴(Bargval)专用车有限公司。继此之后,辽宁海诺、山东方圆集团等企业分别与德国和意大利的有关公司合作,生产的搅拌运输车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4) 目前,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中国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品种型号齐全,小容量的2?3m 3,大容量为从6?16m 3。底盘的品种,除国外进口的日本五十铃和三菱、德国的奔驰、瑞典的沃尔沃外,国产底盘如济南重汽的豪沃,一汽解放、二汽东风等十几种之多,各种拖挂式搅拌运输车也陆续下线。仅2008年,我国搅拌运输车的年产量达到17000台以上,而年产1000辆

以上的企业有上海华建、安徽星马

而且经常是候车等料,生产效率极其低下,劳动强度很大。从20世纪80年代初,1?1.5t机动翻斗车成为JG型搅拌机主要运料工具,80年代末达到了高潮。稍大的基建工程的混凝土运输已被陆续进口的搅拌输送车所代替。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1?1.5t型机动翻斗车基本上已完成在工地运送混凝土的历史史命。

(2) 我国的混凝土搅拌输送车的研制始于1966年,当时的华东建筑机械厂与长沙建机院(长沙建机所改名为院)合作研制成功JC2型搅拌输送车。该车以8t黄河牌汽车为底盘、拌筒容量为5.7m 3,是我国第一台自行设计的搅拌运输车,填补了国内空白,1969年开始批量生产。该车从1966?1984年由上海华建厂独家生产了18年之久,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国内一些企业还用国产解放牌汽车,或拖挂式牵引底盘研制成2?3m 3的搅拌运输车,但由于不适合于现场施工而未能得到推广。

(3) 我国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发展是从技术引进开始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外大量混凝土机械

凝土,搅拌站的保有量在12000台以上,成为世界上搅拌站应用最多的国家。山东省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山东方圆集团、福建南方路面机械有限公司、韶关新宇建机公司、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成为搅拌站楼生产的主力军,一般年产在200套以上,最多的达400?500套。

为了满足港口建设需要,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有限公司、山东省建机有限公司和方圆集团等全部生产了船用搅拌设备。山东方圆集团是第一个为核电站提供搅拌设备的企业。至此,中国的混凝土搅拌设备基本上实现了系列化、大型化和现代化。

2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

搅拌运输车是混凝土水平输送的主要工具,在搅拌站周围10?15km 的范围能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成为现代化施工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1) 从新中国建国开始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混凝土现场施工中,与搅拌机配套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手推车,1台JG250型搅拌机需配备5?10台手推车才能满足需要,

图7 中联第一代泵

图8 中联重科6节臂泵车

方式不但效率低下,最重要的是混凝土的质量控制难以保证,特别是用搅拌站供料后,以上的设备更难以满足要求。因此,国内对混凝土泵的研制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进行。

(1)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原一机部建机所(长沙建机院前身)就与沈阳振动器厂开始研制8m 3/h的我国第一台机械式混凝土泵。1976年,建机所与常德机械厂研制了我国第一台20m 3/h国产S阀全液压式混凝土泵,并于1977年在上海宝钢工地进行了部级鉴定。1978年原水电部夹江水工机械厂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测绘日本新泻700S-1型牒阀混凝土泵,并于1981年进行鉴定和推广使用。1987年后,夹江水工机械厂在引进德国大象公司的B P1406型混凝土泵的基础上开发了H B50-16型混凝土泵,并于1991年9月制订并由水利部颁布了《水利水电专用混凝土泵技术条件》的行业标准。

与此同时,1986年长沙建机院与沈阳工程机械厂、建设部牵头,引进了德国大象公司的技术进行生产。90年代初年产量达到100多台。

用混凝土泵车在现场施工的先进工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传入中国。70年代初,在北京前三门建设中,建设部和北京市就将混凝土泵车的研制列入了计划。1977年,由长沙建机院、廊坊机械化研究院和沈阳振动器厂在长沙联合设计研制成功了以黄河牌汽车为底盘的23m臂架式泵车。

该机为我国第一台自行研制并在北京进行了鉴定的S阀混凝土泵车。由于当时采用的是国产液压

件,被泵送的混凝土的添加剂和骨

在1500台以上,且每年都有较大的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方圆集团,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了一些专用底盘的小型搅拌运输车,如2m 3、3m 3、5m 3的小型号产品,以满足混凝土供应站在特许条件下的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 混凝土泵和泵车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一般的民用建筑和公共设施的混凝土垂直输送,基本上是靠塔机和施工升降机来完成的。这种作业

及中集车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和徐州利勃海尔等。上海华建是我国搅拌运输车的领军企业之一,四十年如一日,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有了很多创新,某些制造工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安徽星马在利用自己生产的华菱牌底盘上,也有很多创新,成为我国搅拌运输车最大的生产企业之一。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是后起之秀,他们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发挥特长,将混凝土机械成套设备打包销售,取得了良好效果,年产量

图9 三一重工72m臂架式泵车

的S阀混凝土拖泵,由于电液等关键件采用国际配套件,很快打开市场,到1994年年产量已达300多台。三一重工于1994年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混凝土拖泵。两企业同城同台竞争,大大地促进了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发展。

1995年,国家发改委下达了研制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的任务,分别由中联重科与原湖北建机厂、山东省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华东建设机械厂、福建省建机厂完成37m和42m臂架式泵车,75m 3/h混凝土搅拌站、8m 3混凝土搅拌车和水泥拆包机等项目任务,并于1997年完成项目验收。由于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求,混凝土机械的需求量大增,大大地促进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到20世纪90年代末,仅生产混凝土泵的企业就达50多家,很多企业开始引进或购买泵车散件在国内组装。如徐工集团重型机械厂、华东建筑机械厂、山东省建设机械有限公司、山东方圆集团、辽宁海诺、包头北方专用

科等都不规范,所以新泵车推广中遇到很多困难。

1981年,建设部规划当时的湖北建筑机械厂从日本石川岛播磨(株)引进技术,开始生产I P F85B臂架式混凝土泵车,年产量一般为30台左右。与此同时,湖北建机厂于1987年自行研制了闸板阀的H B T60型混凝土泵。由于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混凝土泵和泵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湖北建机厂的产品为中国混凝土泵和泵车的使用提供了规范的使用条件,并逐步为中国的施工单位所接受。

(2)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或称预拌混凝土在中国的重点工程中普遍使用,但是三大设备的泵、站、车90%以上均为进口。时属长沙建机院的中联重科,为了改变当时国外产品对泵、车、站一统天下的局面,首先从混凝土泵切入,在几十年技术积淀的基础上,于1992年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图10 方圆集团生产的小型搅拌运输车

世界混凝土机械强国的地位还需作很大的努力,特别是在以下方面应引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和科技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才能真正的名符其实。

(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泥生产国,水泥全国的年产量约13.8亿t,2008年全国散装水泥仅为6.36亿t,散装水泥率为45.82%(发达国家为70%?90%)。2008年,全国的预拌混凝土约6.24亿m 3,用去的散装水泥仅为2.45亿t,占全国散装水泥率的37%左右。虽然已有300多个城市受限制必须使用预拌混凝土,但全国的中小城镇和占全国水泥用量40%的农村,2008年预拌混凝土仅为0.68亿m 3,仅占散装水年量的17.7%.从我国东西部的比例看,东部平均为56.79%,而西部只有33.28%。

在预拌砂浆方面,水泥用量也很大。2007年,商务部等六部委虽然下达了“关于在部分城市限期、禁止现场搅拌砂浆工作的通知”,但由于砂浆的生产、运输设备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所以这些产品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这是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无锡江加和南方路机是起步较早的企业、四川现代目前已能年产10万、20万、40万t的产品。

(2) 混凝土机械行业这几年是大发展、大变化、大改组、大振荡的时期,根据2008年度我国工程机械前20强中有10家企业生产制造混凝土机械。其中,有20年以上生产历史的仅仅3家,其余均为90年代的后起之秀。那些在70年代、80年代为中国混凝土机械发展作过巨大贡献的企业,很多已轰然倒下,原先省级建

筑机械厂有近20家现已被兼并或破

别是在作业性能方面有独特的发展,如三一和中联的泵车,可以通过液控和电控进行节能的功率智能化匹配控制。在作业工况智能化控制方面,如混凝土缸的柔性换向和X、V型支腿的设计应用,使泵车振动大大减少,并可在很多狭窄场合使用;防倾翻智能化的设计和使用,使泵车更加的人性化;臂架运行的智能化也开始应用。总之,中国的泵车在世界上有了无可替代的地位。2008年,中国拖泵生产量达6500台,泵车达4000台,其中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徐工集团重型机械厂、上海鸿得利、山东福田重工、山东鸿达、安徽星马、辽宁海诺成为中国混凝土机械的骨干,大象上海公司也成为促进中国混凝土泵送机械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

4 展望未来

中国混凝土机械近10年处在最有突破性发展的时期。不但在数量上,而且在性能和质量方面均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但是,真正达到

汽车公司等企业都与德国、意大利等企业有不同程度的合作。德国大象公司于1995年10月也开始在上海建厂,大好的形势和昂贵的泵车价格,促进了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自行开发研制泵车。1999年4月,南京全国建机展览会第一次展出了三一重工36m臂架式泵车的样机;2000年10月,中联重科向北京用户介绍自行设计的36m泵车。至此,混凝土泵和泵车几大企业国内外市场同台竞争正式拉开了序幕。

(3) 经过近15年的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的混凝土泵及泵车已由一个生产大国走向生产强国,除液压泵、马达和一些通用控制阀不能生产外,中国为满足用户要求已能生产世界上最长的72m和6节臂的长臂架泵车。

能生产将C 60混凝土泵送到492m高的中国最高纪录和将C100泵送到432m高的世界纪录的混凝土泵。能生产输送大骨料的三级配混凝土泵,也能生产输送砂浆和喷射混凝土用的小型S阀砂浆泵。特

独家策划

EXCLUSIVE

图11 中联重科广州西塔工程现场

而导致的冲动,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使中国成为世界建筑工程机械的强国。我们知道,真正达到强国地位的标准是相当困难的,虽然国际没有统一标准,但仅从产值的大小或产品的销量不足以衡量这一切。从卡特、小松、利勃海尔等企业的发展看,他们不仅仅是产值领先,而且从产品的技术含量、技术创新、在世界各地的占有率、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如平均无故障时间等都是领先的。在效益方面,这些大公司的人均产值、人均利润率、人均工资、福利,上市公司还应考虑对股东的回报,对社会慈善事业的贡献等,对于他们的企业文化、价值观、为客户创造的利益和对科研的投入,营销方式、售后服务等都是这些超强企业的发展特点,只有这些方面都跟上,比较才有意义。所以说,中国企业做强做大应该是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混凝土机械;发展;回顾

产。惨痛的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的总结,以下几点是最值得注意的。

(a) 改制不及时或不彻底,导致员工思想混乱和大量的人才流失,企业被时代淘汰。

(b) 企业的发展不能与时俱进,企业几乎没有技术创新能力,产品品种单一,几年或十几年如一,几乎没有新产品和市场竞争力。

(c) 企业没有为员工搭建发展和创业的平台,更没有考虑共同的利益平台。因此,外企和民企很容易把这些企业的人才挖走。甚至把企业的技术也一起带走,造成企业惨重的损失。

(d) 很多企业只注意基本建设的投入,不重视技术和科研的投入,致使科技人员做无米之炊,也是企业科技人员得不到高科技的滋养和技术的更新,产品得不到提升的关键。

(3) 对于发展很快,对行业贡献较大的企业,要克服浮躁,脚踏实地的做到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同步发展。一是克服企业一时的成就感

图12 方圆集团的小型砂浆泵

互联网起源-发展-历程-历史

国际互联网,始于1969年的美国,又称因特网,是全球性的网络,是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是大众传媒的一种。互联网是由一些使用公用语言互相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算机网络。组成互联网的计算机网络包括小规模的局域网(LAN)、城市规模的区域网(MAN)以及大规模的广域网(WAN)等等。这些网络通过普通电话线、高速率专用线路、卫星、微波和光缆等线路把不同国家的大学、公司、科研部门以及军事和政府等组织的网络连接起来。 各行各业的人需要运用互联网来工作、生活、娱乐、消费,互联网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它也带动了其他所有的产业的发展。计算机网络仅仅是传输信息的媒介,是一个狭义的硬件网。而互联网是个广义的网,它的精华则是它能够为你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和令人满意的服务。互联网也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社会性组织。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进行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互联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第一个世界性的图书馆和第一个全球性论坛。它为用户提供了高效工作环境,入网的电脑终端可以调阅各种信息资料。人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娱乐与消费,听歌、看视频、购物。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上网终端已经不限于台式电脑和移动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掌上游戏机,甚至谷歌开发出来的眼镜、手表都可以上网。网络无处不在,网络无所不能。 一、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来看,从最初的ARPANET到如今的万维网。 1、互联网的起源。这一时期推动互联网发展的推动力是美国的冷战思维。 作为对前苏联1957年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Sputnik的直接反应,以及由苏联的卫星技术潜在的军事用途所导致的恐惧,美国国防部组建了高级研究项目局(ARPA)。当时,美国国防部为了保证美国本土防卫力量和海外防御武装在受到前苏联第一次核打击以后仍然具有一定的生存和反击能力,认为有必要设计出一种分散的指挥系统:它由一个个分散的指挥点组成,当部分指挥点被摧毁后,其它点仍能正常工作,并且这些点之间,能够绕过那些已被摧毁的指挥点而继续保持联系。为了对这一构思进行验证,1969 美国国防部委托开发ARPANET,进行联网的研究。同年,美军在ARPA制定的协定下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由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它的目的就是重新树立美国在军事科技应用开发方面的领导地位。当时的网络传输能力只有50Kbps,按标准来说就是非常的低。 从1970年开始,加入ARPANET的节点数不断的增加。当时ARPANET使用的是NCP协议,它允许计算机相互交流,从1970年开始,加入ARPANET的节点数不断的增加。最初的NCP 协议下的ARPANET上连接了15个节点共23台主机。到1972年时,ARPANET网上的网点数已经达到40个,这40个网点彼此之间可以发送小文本文件(当时称这种文件为电子邮件,也就是我们现在的E-mail)和利用文件传输协议发送大文本文件,包括数据文件(即现在Internet中的FTP),同时也发现了通过把一台电脑模拟成另一台远程电脑的一个终端而使用远程电脑上的资源的方法,这种方法被称为Telnet。由此可看到,E-mail,是Internet 上较早出现的重要工具,特别是E-mail仍然是目前Internet上最主要的应用。但在NCP 协议下,目的地之外的网络和计算机却不分配地址,从而限制了未来增长的机会。但无论如何,ARPANET成为了第一个简单的纯文字系统的Internet。可以说,最早促使互联网最初起源的推动力是冷战时期的军备角力思维。 2、TCP/IP协议的产生。 由于最初的通信协议下对于节点以及用户机数量的限制,建立一种能保证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标准规范(即“通信协议”)显得尤为重要。1973年,美国国防部也开始研究如何实现各种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问题。作为Internet的早期骨干网,ARPAnet的试验并奠定了Internet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RPAnet在技术上的另一个重大贡献是TCP/IP协议簇的

发展见证辉煌

发展见证辉煌 二十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弹指一瞬,对我们来说,也仅仅只是脑海中的记忆,而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却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二十年光阴,承载着二十年发展,见证了****的辉煌。 一位博物馆工作多年的长者对我们说,城市的变化是可以时时触摸的。每当他走进****博物馆个个精致的展厅内,欣赏着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二十年的变化带给他的是心灵的震撼。他说,那时的博物馆,其实就是放牛场。院落破旧不堪,文物无处存放。如今的这座****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县级博物馆,以它古朴庄重的造型,宏大磅礴的气势,向各位游人全方位展示着****的精品文物及历史文化。 一位漫步****新区的老者对我们说,城市的变化是可以天天感受的,这二十年的变化是对他视觉的冲击。每当他走近****河畔,看小桥流水,抚依依垂柳。他说,曾经的****河,就是一条臭水沟,工厂排污水,蚊蝇到处飞。现在的****,生态景观、****,原来人见人皱眉的环境死角变成了****新城一道最亮的风景。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到这里领略美好风光。 一位在乡镇工作的同事对我说,城市的变化是可以时时体会的,这二十年带给她更多的体会。她说,当走在乡间平

坦洁净的水泥路上,两旁尽是一栋栋造型别致的小别墅。她就会想到刚参加工作时泥泞的道路,低矮破败的房屋。而现在,****到处都是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 这一切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见证着****辉煌的二十年。勤劳坚强的****人民在前进中创造,在创造中前进,用改革的气魄和胆识,以开放的心胸与情怀,用勤劳和汗水浇灌出了累累硕果。 回首过去,二十年辉煌让我们豪情激越;展望未来,前景美好令我们憧憬无限。我们坚信,****、****在新的历史起点,一定能够创造更大的辉煌,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的新跨越。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每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律,电子元器件也不例外,它历经了经典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电子元器件、一般微电子元器件、智能微电子元器件时代,未来正在迈向量子电子元器件时代。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和整机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关系。 微电子元器件包括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片式和扁平式元件和机电组件、片式半导体分立器件等。微电子指采用微细工艺的集成电路,随集成电路集成度和复杂度的大幅度提高、线宽越来越细和采用铜导线,其基频和处理速度也大幅度提高,在电子线路中其周边的其他元器件必然要有相应速率的处理速度,才能完成所承担的功能。因此,需要通过整个设备及系统来分析元器件的发展。 表1电子元器件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上述电子元器件的发展阶段的划分是2001年提出来的,但近年来电子技术和电子产业的发展很快,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智能化产品和系统越来越普及,智能化已经到来,同时,量子技术有了突破,信息技术有可能进入“量子化时代”。 智能化已经到来观察一下我们周围,可以发现,智能化家用电子及电器,如智能电视机、电灶具、电热水器等;智能化终端如手机、手表式终端等,智能化汽车电子及智能化公交系统等,其发展的总趋势是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这些变化也可以从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框图构成来分析对电子元器件的新要求: 1)指挥控制系统--嵌入式处理器芯片,高速,大容量的集成电路,计算芯片已经渗入到各种系统和产品中。整机采用双核、四核,八核以至更多的芯片并行,以加速运算速率的智能化处理。 2)信息采集系统--以传感器为代表将各种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当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人们才逐步认识信息摄取装置--传感器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惊呼“大脑发达、五官不灵”. 但是目前传感器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瓶颈,对其品质、稳定性、一致性与可靠性等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还出现如数字话筒、智能传感器模块等一些数字化器件。 3)传输系统--信号荷载信息,经过不同的频率交换、调制或编码,变成适当的形式,以便适合于各种不同媒介质的传输。传输系统需要高速大容量网络,包括无线、有线传输,常由两者结合传输。 a)传输系统为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对元器件品质要求如;高频、带宽、阻抗匹配、电磁干扰、稳定性与耗损等等特性有更加严格的要求,这将导致这些符合条件的元器件发展更快。 b)光网络,光电结合更加普及,如光纤到户(FTTH),光纤到桌(FTTD),许多终端都有光接口。光电结合和转化的元器件如光器件,光电转化元器件等不断出现和高速发展。 网络传输速率越来越快,如3G通信,国际电联“IMT-2000”(国际移动电话2000)标准规定,移动终端以车速移动时,其传转数据速率为144kbps,室外静止或步行时速率为384kbps,而室内为2Mbps.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 4)执行系统--如控制元件(继电器,包括固体继电器)、微特电机及功能性电子元器件发展更快。功能性电子元器件是具有某些独特功能的元器件,如频率、时频及显示器件

混凝土行业分析

2012年,水泥企业将面临着来自政策、环境、产能、市场等方面的综合考验和多重制约。根据“十一五”及“十二五”初水泥企业产业战略发展方向显示,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是完善产业链、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举措,也是国际水泥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混凝土行业产能过剩的迹象愈加明显,但水泥企业进入的脚步却不断加快。 3月30日, “2011水泥企业发展混凝土产业十强”榜单揭晓,获奖企业分别为华润水泥、冀东水泥、金隅股份、塔牌集团、天山水泥、亚泰水泥、华新水泥、亚洲水泥、明峰建材、万年青水泥等10家企业。 大量产能不能释放 去年混凝土行业跟随水泥行业规模、利润等各个方面虽然保持了增长态势,但是形势已经和从前不可同日而语,并且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迹象,产能仅仅发挥了不到四成。但更加令人忧心的是,去年混凝土与制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近五成。 2011年商品混凝土产量14.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9.75%,区域增长情况与水泥相同,西南、西北地区商品混凝土产量同比增速最快的为西北、西南地区;华东仍是水泥、商混用量最高地区。 中国水泥网CEO、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副会长邵俊表示,总体来说,国家宏观经济大势和政策对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总体利好,与行业密切相关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一定增长,尤其是各地保障房建设、大规模水利建设将会在政策导向下全面提速。但2012年,混凝土行业经济运行环境相对复杂,历年行业经济与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和挑战依然存在。 目前,在部分地区混凝土行业出了严重的产能过剩。 江苏省混凝土协会会长顾炎晴坦言,江苏省去年的混凝土搅拌机达产率仅为三成,大量的产能没有办法释放。 2011年,全行业混凝土搅拌机达产率为36.12%,比2010年下降22.62%。说明单机组搅拌量与搅拌站和搅拌机的设计生产能力相差甚远,有60%以上的搅拌机产能没有发挥出来。 更加令人忧心的是,去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出现了近五成的增长。2011年,全年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515.9亿元,同比增长49.3%,2011年前10个月,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投资完成额为1200亿元,同比增长42.32%,投资规模已经超过水泥制造业成为建材工业最大投资行业。 顾炎晴表示,产能过剩说明了相当一部分地区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的投资建设带有的盲目性。以江苏省为例,2011年混凝土企业新增了134家,但同时倒闭的企业有15家,被兼并21家,还有几十家企业关门歇业。 兼并重组正当时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每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规 律,电子元器件也不例外,它历经了经典电子元器件、小型化电子元器件、一般微电子元器件、 智能微电子元器件时代,未来正在迈向量子电子元器件时代。 电子元器件的发展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和 整机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牵制的关系。 微电子元器件包括集成电路、混合集成电路、片式和扁平式元件和机电组件、片式半导体分立器件等。微电子指采用微细工艺的集成电路,随集成电路集成度和复杂度的大幅度提高、线宽越来越细和采用铜导线,其基频和处理速度也大幅度提高,在电子线路中其周边的其他元器件必然要有相应速率的处理速度,才能完成所承担的功能。因此,需要通过整个设备及系统来分析元器件的发展。

年提出来的,但近年来电子技术和电子产业的发展很快,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尤其是智能化产品和系统越来越普及,智能化已经到来,同时,量子技术有了突破,信息技术有可能进入“量子化时代”。 智能化已经到来观察一下我们周围,可以发 现,智能化家用电子及电器,如智能电视机、电

灶具、电热水器等;智能化终端如手机、手表式终端等,智能化汽车电子及智能化公交系统等,其发展的总趋势是以智能化为核心的信息化,系统化和网络化。 这些变化也可以从智能化设备和系统框图构成来分析对电子元器件的新要求: 1)指挥控制系统--嵌入式处理器芯片,高速,大容量的集成电路,计算芯片已经渗入到各种系统和产品中。整机采用双核、四核,八核以至更多的芯片并行,以加速运算速率的智能化处理。 2)信息采集系统--以传感器为代表将各种信息转化为电信号,并进行处理。传感器技术是一项当今世界令人瞩目的迅猛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之一,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与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构成信息产业的三大支柱。 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五官的延伸,当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时,人们才逐步认识信息摄取装置--传感器没有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惊呼“大脑发达、五官不灵”. 但是目前传感器的发展已成为一个瓶颈,对其品质、稳定性、一致性与可靠性等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还出现如数字话筒、智能传感器模块等一些数字化器件。 3)传输系统--信号荷载信息,经过不同的频率交换、调制或编码,变成适当的形式,以便适合于各种不同媒介质的传输。传输系统需要高速大容量网络,包括无线、有线传输,常由两者结合传输。 a)传输系统为有更高的传输速率和带宽,对元器件品质要求如;高频、带宽、阻抗匹配、电磁干扰、稳定性与耗损等等特性有更加严格的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

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有代表性的项目管理技术比如关键性途径方法(CPM)和项目评估和反思(PERT)技术,它们是两种分别独立发展起来的技术。 其中CPM是美国杜邦公司和兰德公司于1957年联合研究提出,它假设每项活动的作业时间是确定值,重点在于费用和成本的控制。 PERT出现是在1958年,由美国海军特种计划局和洛克希德航空公司在规划和研究在核潜艇上发射“北极星”导弹的计划中首先提出。与CPM不同的是,PERT中作业时间是不确定的,是用概率的方法进行估计的估算值,另外它也并不十分关心项目费用和成本,重点在于时间控制,被主要应用于含有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大规模开发研究项目。 随后两者有发展一致的趋势,常常被结合使用,以求得时间和费用的最佳控制。 20世纪60年代,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也还只是局限于建筑、国防和航天等少数领域,但因为项目管理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项目中取得巨大成功,由此风靡全球。国际上许多人开始对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逐渐形成了两大项目管理的研究体系,其一是以欧洲为首的体系——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A);另外是以美国为首的体系——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在过去的30多年中,他们的工作卓有成效,为推动国际项目管理现代化发挥了积极地作用。 项目管理发展史研究专家以20世纪80年代为界把项目管理划分为两个阶段。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是美国最早的曼哈顿计划开始的名称.。后由华罗庚教授50年代引进中国(由于历史原因叫统筹法和优选法)。现在的台湾省叫项目专案。项目管理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风雨历程--铸就辉煌80年

风雨历程铸就辉煌80年 汪清县蛤蟆塘二小 指导教师长清 (五年级)学生彤 汪清县历史悠久,但是治域多变,建制较晚。汪清县的县名“汪清”是一句满语的音译,其意是“堡垒”。汪清今年建县100周年,在百年建设汪清的历史过程中,汪清26万各族人民走过了风风雨雨,也为汪清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做了大量工作。汪清县位于省延边朝鲜自治州东北部长白山脉脚下的一个小的乡镇,汪清目前全县幅员面积9016平方公里,号称祖国面积的千分之一。作为汪清县在9016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上有200个行政村、9个乡镇和2个街道,总人口26万。汪清县由11个民族所组成,其中朝鲜族占28.3%。汪清基本情况大概可以说是我们面向东北亚经济开发区的中心地带,图们、绥芬河口岸,面向8个口岸,距俄罗斯46公里,距朝鲜只有18公里。汪清的自然条件非常好,而且

森林覆盖率达到89.7%。目前在国家控制天然林指标的基础上,汪清境有三大林业局和地方林业局,年采伐量仍能保持在50万立方米左右。2000年我出生在汪清-----我的家乡中部和北部多属于岗坡地,汪清河,嘎呀河等河流流经汪清镇,夹皮沟河从东北向西南流入汪清河。 汪清镇街区是解放后发展起来的,日伪统治时期,这一带房屋建筑寥寥无几,工业也仅仅是有几座酿酒和铁木工所等手工作坊,四周一片荒野。解放后,在党和地方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发展生产的同时,集中力量加快了城镇街区建设。 光阴荏苒,改革开放以来,我县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致力于调结构,理关系,打基础,全县经济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的格局,2008年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6.12亿元,比1949年初期的0.12亿元增长了134倍,比1978年的0.44亿元增长了36倍。我县工业经济从无倒有,不断发展壮大,如医药,水电,造纸生态有机农

x中国八大混凝土搅拌车品牌分析

揭秘国内 “八大”搅拌车品牌厂家哪家好? 阅读关键词:搅拌车水泥搅拌车厂家混凝土搅拌车搅拌车价格搅拌车品牌 据行业人士估计,未来五年内混凝土搅拌车需求量会保持8—10%的增张,近两年来个人投资混搅拌车越来越多,目前搅拌车品牌众多,搅拌车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哪个好怎样选择?国内主要的搅拌车生产厂家大概有八大家,如:三.一重工、安徽星马、内蒙北方、唐山亚特、利勃海尔、辽宁海诺、厦工楚胜等,下面笔者来分析一下这些厂家的基本情况和产品的优势。 一、三.一重工企业集团 公司简介:三一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也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近年来,三一连续获评为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0强。 产品优点:其搅拌车电器线路采用CAN总线控制,可实现GPS定位,自诊断功能及搅拌筒恒速控制功能,使操作更加便捷轻松;发动机多态开关的应用,使节油率达到10%以上。 分析评价:该公司混凝土搅拌车生产历史在国内来说比较早,近年来大力开发混凝土泵车产品,搅拌车业务方面进步不大,有被后续者超越的趋势,主要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搅拌车、输送泵外包一体化销售模式,随着搅拌车价格走低,利润不高,对个体用户来兴趣不大。 公司地址:中国湖南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一工业城 二、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是我国工程类专用汽车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于2003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现有1000多名 员工,总资产12.6亿元。公司拥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专用汽车生产线,各类生产工艺设备800余台套,具备年产各类专用汽 车5000辆的生产能力。 产品优点:主要采用五十铃和华菱等底盘,驾驶室宽阔舒适,长途驾驶也不觉得疲劳,装有宽敞舒适的睡床,能提供完善的休息空间,调节气压式座椅,豪华型全浮式减振驾驶室,有效地降低了不平路面引起的颠簸震荡*配有新一代发动机,符合最严格世界环保标难,350匹马力,扭矩高达1230N .m ,令行车顺杨省油。 分析评价:搅拌车性能可靠, 产品设计水平行业内领先,但可供选择的底盘种类不多,局限性大,五十铃底盘性能虽好,但进口底盘 搅拌车价格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华菱底盘国产华,但在国内重型商用车地位不及东风、重汽、解放等品牌。 三、内蒙北方巴里巴工程专用车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内蒙古北方巴里巴工程专用车有限公司是由西班牙施维波姆公司、法国英泰星国际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北方重集团包头北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三方共向投资建立的中外合资公司,成立于加1年10月18日。 产品优点:采用欧洲搅拌车的传统设计,符合欧洲安全标准,具较高的可靠性。耀体及其内部叶片的设计具有较高的水平,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进出料速度快、剩余率极低,还可代替搅拌机进行干料搅拌运输。液乐系统选用商品质的液压总成,具备强大的驱动力,工作稳定可靠。供水系统水量大、压力高,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施工。 分析评价:公司实力比较大,属于搅拌车中的高端产品,同样价格比较贵,底盘扎实,多在北方使用,爬坡性能好,动力大,超载性能不错,但维修保养成本比较高。 四:唐山亚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唐山亚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是在唐山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基础上,经资产重组

互联网发展历程

互联网发展历程 1969年 互联网始于1969年,是美军在ARPA(阿帕网,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 下将美国 互联网 西南部的大学UCLA(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Stanford ResearchInstitute(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UniversityofUtah(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这个协定有剑桥大学的BBN和MA执行,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到1970年6月,MIT(麻省理工学院)、Harvard(哈佛大学)、BBN和SystemsDevelopmentCorpinSantaMonica(加州圣达莫尼卡系统发展公司)加入进来。到1972年1月,Stanford(斯坦福大学)、MIT’sLincolnLabs(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Carnegie-Mellon(卡内基梅隆大学)和Case-WesternReserveU加入进来。紧接着的几个月内NASA/Ames(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Mitre、Burroughs、RAND(兰德公司)和theUofIllinois(伊利诺利州大学)也加入进来。1983年,美国国防部将阿帕网分为军网和民网,渐渐扩大为今天的互联网。之后有越来越多的公司加入。1968年,当参议员TedKennedy(特德.肯尼迪)听说BBN赢得了ARPA协定作为内部消息处理器(IMP)”,他向BBN发送贺电祝贺他们在赢得“内部消息处理器”协议中表现出的精神。互联网最初设计是为了能提供一个通讯网络,即使一些地点被核武器摧毁也能正常工作。如果大部分的直接通道不通,路由器就会指引通信信息经由中间路由器在网络中传播。最初的网络是给计算机专家、工程师和科学家用的。那个时候还没有家庭和办公计算机,并且任何一个用它的人,无论是计算机专家、工程师还是科学家都不得不学习非常复杂的系统。以太网-----大多数局域网的协议,出现在1974年,它是哈佛大学学生BobMetcalfe(鲍勃.麦特卡夫)在“信息包广播网”上的论文的副产品。这篇论文最初因为分析的不够而被学校驳回。后来他又加进一些因素,才被接受。由于TCP/IP体系结构的发展,互联网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迅速发展起来,这个体系结构最初是有BobKahn(鲍勃.卡恩)在BBN提出来的,然后由史坦福大学的Kahn(卡恩)和VintCerf(温特.瑟夫)和整个七十年代的其他人进一步发展完善。八十年代,DefenseDepartment(美国国防部)采用了这个结构,到1983年,整个世界普遍采用了这个体系结构,从而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1978年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术获

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陈,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广东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共和。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主张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赵元任、任鸿隽、杨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

电子技术发展史概述-首次

电子技术发展史概述电子技术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新兴技术。由于物理学的重大突破,电子技术在二十世纪发展最为迅速,应用最为广泛,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电子器件出现了飞速的发展,而且随着微电子和半导体制造工艺的进步,集成度不断提高。CPLD/FPGA、ARM、DSP、A/D、D/A、RAM和ROM等器件之间的物理和功能界限正日趋模糊,嵌入式系统和片上系统(SOC)得已实现。以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为物质基础的EDA技术打破了软硬件之间的设计界限,使硬件系统软件化。这已成为现代电子设计的发展趋势。 现在,人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电子技术方面的知识,而且电子技术还在不断的发展着。这些知识是人们长期劳动的结晶。 我国很早就已经发现电和磁的现象,在古籍中曾有“磁石召铁”和“琥珀拾芥”的记载。磁石首先应用于指示方向和校正时间,在《韩非子》和东汉王充着《论衡》两书中提到的“司南”就是指此。以后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在十一世纪就发明了指南针。在宋代沈括所着的《梦溪笔谈》中有“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的记载。这不仅说明了指南针的制造,而且已经发现了磁偏角。直到十二世纪,指南针才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在十八世纪末和十九世纪初的这个时期,由于生产发展的需要,在电磁现象方面的研究工作发展的很快。库仑在1785年首先从实验室确定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电荷的概念开始有了定量的意义。1820年,奥斯特从实验时发现了电流对磁针有力的作用,揭开了电学理论的新的一页。同年,安培确定了通有电流的线圈的作用与磁铁相似,这就指出了此现象的本质问题。有名的欧姆定律是欧姆在1826年通过实验而得出的。法拉第对电磁现象的研究有特殊贡献,他在1831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

【项目管理知识】项目管理的历史及发展

项目管理的历史及发展 项目管理历史源远流长,其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阶段: 1、古代。其代表作如我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古罗马的供水渠这样不朽的伟大工程。我国汴梁古城的复建也可称为成功项目管理的典型例子。 2、近代项目管理的萌芽。20世纪40年代,美国把研制颗原子弹的任务作为一个项目来管理,命名“曼哈顿计划”。美国退伍将军L.R.GROVES后来写了一本会议录“现在可以说了”(Nowitcanbetold:ThestoryoftheManhattanProject),详细记载了这个项目的经过。但是的项目管理着重计划和协调 3、近代项目管理的成熟。20世纪50年代后期美国出现了关键路线法(CPM)和计划评审技术(PERT)。60年代这类方法在由42万人参加,耗资400亿美元的“阿波罗”载人登月计划中应用,取得巨大成功。此时,项目管理有了科学的系统方法。现在,CPM和PERT常被称作项目管理的常规“武器”和经典手段。当时主要运用在军事工业和建筑业,项目管理的任务主要使项目的执行。 4、项目管理的传播和现代化。70-80年代项目管理迅速传遍世界其他各国,当时我国称CPM为统筹法(这是华罗庚教授首先将其介绍到国内时,根据其核心思想为它取的名称)。项目管理从美国初的军事项目和宇航项目很快扩展到各种类型的民用项目。其特点是面向市场、迎接竞争;项目管理除了计划和协调外,对采购、合同、进度、费用、质量、风险等给予了更多重视,初步形成了现代项目管理的框架。 5、现代项目管理的新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又跨越了世纪之交,项目管理有了新的进展。为了在迅猛变化、急剧竞争的市场中迎接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挑战,项目管理更加注重人的因素、注重顾客、注重柔性管理,力求在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发展史 中国互联网的产生虽然比较晚,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依托于中国民经济和政府体制改革的成果,已经显露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已经成为国际互联网的一部分,并且将会成为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体。 纵观我国互联网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 一、从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第一封E-mail开始,到1994年4月20日NCFG正式连入Internet这段时间里,中国的互联网在艰苦地孕育着。它的每一步前进都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二、从1994-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第一次《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互联网已经开始从少数科学家手中的科研工具,走向广大群众。人们通过各种媒体开始了解到互联网的神奇之处:通过谦价的方式方便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三、 1998-1999年中国网民开始成几何级数增长,上网从前卫变成了一种真正的需求。一场互联网的革命就这么在两年的时间里传遍了整个中华大地。对于IT业来说,这是个追梦的年代这个时候到处都充斥着美梦成真的故事。 四、对于进入2000年的中国IT业来说,梦想已不再那么浪漫了,尽管跨入新千年的天仍然是互联网的天,但这片天空中已飘起了阵阵冷雨,让为网而狂的人们分明感到了几许凉意…… "第一"的年代 正如从0开始后必然是1一样,中国网络时代自1994年从零开始以后,就不停地产生着"第一",因为这是一个创新的年代。让我们通过这些第一记住这个时代。 1、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IHEPNET与互联网络的连通,迈出了中国和世界各地数百万台电脑的共享信息和软硬件的第一步。边疆也因此而成为我国第一家进入Internet的单位。 2、中国的第一批互联网使用者是全国一千多名科学家。 3、高能所提供了中国第一套万维网服务器。

感受发展历程,见证创业辉煌

感受发展历程,见证创业辉煌 -----读《方圆集团志》有感近日,有幸拜读了《方圆集团志》,激动不已,四十二年卓绝奋斗历史细节,犹在眼前一幕幕浮现,使我感慨万千,抚案沉思。方圆发展的每一步坚实的脚印,为之付出的每一滴艰辛的汗水,与之取得的辉煌业绩,展现在我的眼前,烙印在我的心中,使我对对公司起步、发展、跨越、奋进四个时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对公司发展之不易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对公司取得的辉煌成绩感到由衷的骄傲,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感觉又重了几分。从“五七”修配厂的那间小作坊,到高主席首任厂长的轻工机械厂;由建厂初期亦工亦农的三十二名员工发展到今天拥有三千六百人,方圆集团四十二年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和举世闻名的光辉业绩,使她成为闻名全国的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 方圆之所以取得今天辉煌业绩,成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是市场经济的选择,是方圆建设者们在长期忘我奉献,创新发展中最好的回报。 一位哲人说,“世上本无路,路是从地上踏出来的”。高主席领导方圆儿女,走科学创新的道路,标新立异,朝着一个理想的方向,摸索前进。以志为鉴,再创辉煌,一张张珍贵的图片叙述着方圆的发展历程,一段段让人难以忘怀的时光告诉我们这是一条曲折艰难,充满挑战,需要历尽艰辛,一往无前的开拓之路。 四十二年,一路走来,跌跌撞撞,磕磕拌拌,但始终是勇往直前,义无反顾。创业之初,在频临倒闭的边缘,我们打过锄板,修过农机。为生存和发展,开辟新的发展之路,我们摸爬滚打,寻求技术支持,积极借助外力,联合攻关,从1982年的第一台混凝土搅拌机到今天的HZS120D箱式混凝土搅拌站缔造了方圆今天的传奇,展示了方圆儿女的气节。正是这种灵活多变的策略、团结协作的精神、锐意进取的胆识,才使方圆未因壮大而萎靡,未因成长而自满,在市场经济浪潮的洗刷下越战越勇、越战越强。 世界进入了新世纪,,我们生活在方圆这个大家庭。我们衣食无忧,物质极大丰富,工作环境优越。但重新学习老一辈方圆人的感人事迹,使我深刻认识到,我似乎还缺了一些什么。是的,那是艰苦奋斗、认真负责的精神,那是全心全意奉献方圆的精神。身为一名新世纪的方圆人,就要自觉地、努力的提高自己道德修养,在日常实践中自觉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品质和能力;要时刻牢记把方圆做大做强的历史使命,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作风;要时刻牢记今天我以方圆为荣,明天方圆以我为荣,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的利益,要把个人利益溶化在方圆的利益之中;要时刻牢记方圆人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推动方圆事业不断前进。联系自己的实际工作,那就是始终牢记自己的岗位责任,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一个平凡的岗位。更需要我们用不平凡的精神真心对待。 世界进入了新的世纪,我们三千多方圆儿女在以高卫华同志为核心的新的董事局领导下,面对“竞争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局势,在瞬息万变中保持着理想与信念的固有不变。同时,在不变中,与时俱进。经济增长要以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方圆更富强,发展更稳健,社会更需要和谐发展。面向世界,做大做强,这是我们一代又一代方圆建设者们始终不变的神圣职责和远大目标。 四十二年年风云变幻,四十二年年潮起潮落,我们方圆历久弥新,青春常驻,活力永存,是什么赋予如此神奇的力量?放眼未来,沧海横流,征途漫漫,我们方圆又靠什么在激烈的市场大潮中乘风破浪,实现伟大复兴?回答是: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紧紧把握时代脉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将科技创新作为第一要素,永葆方圆发展的先进性与青春活力。这,就是我们方圆四十二年成功的真谛! 建设机械二厂 黄奎刚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历程 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对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是以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史为纲的。 ● 1904年出现了电子管(Vacuum tube),能在真空中对电子流进行控制,并应 用于通信和无线电,从而开了电子技术之先河 ● 20年代末出现了水银整流器(Mercury Rectifier),其性能和晶闸管 (Thyristor)很相似。在30年代到50年代,是水银整流器发展迅速并大量应用的时期。它广泛用于电化学工业、电气铁道直流变电所、轧钢用直流电动机的传动,甚至用于直流输电 ● 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晶体管(Transistor),引发了电子技术的一场革 命 ● 1957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研制出第一个晶闸管(Thyristor) ● 1960年我国研究成功硅整流管(Silicon Rectifying Tube/Rectifier Diode) ● 1962年我国研究成功晶闸管(Thyristor) ● 70年代出现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GTR)、电力场效应管(Metallic 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 ● 80年代后期开始:复合型器件。 以绝缘栅极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为代表,IGBT是电力场效应管(MOSFET)和双极结型晶体管( Bipolar ● 90年代主要有: 功率模块(Power Module):为了使电力电子装置的结构紧凑、体积减小,常常把若干个电力电子器件及必要的辅助元件做成模块的形式,这给应 用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功率集成电路(Power Integrated Circuit-PIC):把驱动、控制、保 护电路和功率器件集成在一起,构成功率集成电路(PIC)。目前其功率 都还较小,但代表了电力电子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智能功率模块(Intelligent Power Module-IPM)则专指IGBT及其辅助器件与其保护和驱动电路的单片集成,也称智能IGBT(Intelligent IGBT)。 高压集成电路(High Voltage Integrated Circuit-HVIC):一般指横 向高压器件与逻辑或模拟控制电路的单片集成。 智能功率集成电路(Smart Power Integrated Circuit-SPIC):一般指纵向功率器件与逻辑或模拟控制电路的单片集成。 一个弗莱明发明了二极管,另一个弗莱明发明了盘尼西林

项目管理发展历史

项目管理发展历史 项目:project "项目"一词最早于上个世纪50年代在汉语中出现(对共产主义国家的援外项目). 项目是指一系列独特的、复杂的并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有着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必须在特定的时间、预算、资源限定内,依据规范完成。项目参数包括项目范围、质量、成本、时间、资源。 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指在项目活动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项目管理是对一些与成功地达成一系列目标相关的活动(譬如任务)的整体。这包括策划、进度计划和维护组成项目的活动的进展。 发展历史 现在通行的看法认为,项目管理是二战后的产物,主要是战后重建和冷战阶段为国防建设项目而创建的一种管理方法。项目管理的发展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之前被称为传统的项目管理阶段,80年代之后被称为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1. 传统项目管理发展阶段 从四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项目管理主要是应用于发达国家的国防工程建设和工业/民用工程建设方面。此时采用的传统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致力于项目的预算、规划和为达到项目目标而借用的一些一般运营管理的方法,在相对较小的范围内所开展的一种管理活动。当时的项目经理仅仅被看作是一个具体执行者,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一项给定的任务或工作,然后不断接受上级的指令,并根据指令去完成自己负责的项目。从60年代起,国际上许多人对于项目管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建立的两大国际性项目管理协会,即:以欧洲国家为主的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nternational Project Management Association--IPMA)和以美洲国家为首的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PMI),以及各国相继成立的项目管理协会,为推动项目管理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是在这一传统项目管理阶段中,发达国家的国防部门对于项目管理的研究与开发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创造的许多项目管理方法和工具一直沿用至今。例如,由美国空军最早开发的项目计划评审方法(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PERT)、由美国国防部提出并推广的项目工期与造价管理规范(Cost / Schedule Control Systems Criteria--C/SCSC)等一大批项目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现在仍然在广泛地使用。 2. 现代项目管理阶段 80年代之后项目管理进入现代项目管理阶段,随着全球性竞争的日益加剧,项目活动的日益扩大和更为复杂,项目数量的急剧增加,项目团队规模的不断扩

2018年混凝土机械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2018年混凝土机械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混凝土机械是重要的工程机械品类 (5) 一、混凝土机械分类及配套比例 (5) 二、混凝土机械发展和城镇化率高度相关 (7) 1、混凝土机械是中国价值量第二的工程机械品类 (7) 2、国外成熟市场混凝土机械占比较低,主要因为城镇化率较高 (9) 第二节混凝土机械集中度总体呈提升趋势,细分产品又有分化 (11) 一、通过兼并整合,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 (11) 二、国内行业竞争格局出现分化,中高端市场集中度提升较快 (12) 第三节行业短期增速超预期,中长期稳态增长可期 (14) 一、行业短期高增长是多重利好叠加,不可持续 (14) 二、展望未来,稳态增长可期 (15) 1、出口销量逐年提高,搅拌车表现尤其亮眼 (15) 2、更新换代需求不可忽视 (16) 3、未来更新换代和海外需求支撑行业稳态增长 (19) 4、两大微观指标稳步攀升,显示行业可持续增长 (23) 5、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为混凝土机械提供有力保障 (27) 第四节工程机械板块重点推荐 (29) 一、徐工机械 (31) 二、三一重工 (33) 三、柳工 (36) 四、浙江鼎力 (38) 五、恒立液压 (39) 六、艾迪精密 (40) 七、中联重科 (41)

图表1:混凝土泵车施工现场 (5) 图表2:搅拌车示意图 (5) 图表3:搅拌车和泵车合计价值量占比 (6) 图表4:混凝土搅拌车数量占比呈上涨 (7) 图表5:2011 年混凝土机械在国内工程机械中价值占比17.7% (8) 图表6:2016 年混凝土机械在国内工程机械中价值占比15.8% (8) 图表7:日本工程机械市场各产品价值量 (9) 图表8:中国和日本城市化率比较 (10) 图表9:我国泵送设备与房地产相关性 (10) 图表10:三大巨头被收购时间轴 (11) 图表11:全球混凝土机械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 (12) 图表12:受低端产品影响,泵车和搅拌车总体集中度有所 (12) 图表13:2017~2021 年混凝土机械市场规模 (14) 图表14:搅拌车出口量占比逐年提高 (15) 图表15:搅拌车成为出口销量主力 (16) 图表16:2006~2021 年混凝土机械各类产品更新换代量 (22) 图表17:混凝土机械各类产品更新换代贡献率高峰接踵而来 (22) 图表18:混凝土泵送供给与需求缺口缩 (24) 图表19:设备产能利用率从低位不断上 (24) 图表20:混凝土泵车投资回报率逐年上 (26) 图表21:泵送方量与回收周期呈反比关 (27) 图表22:本轮限购后房地产平稳增长 (27) 图表23:本轮限购后房地产库存去化效 (28) 图表24: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净利率进入上升通道 (29) 图表25: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毛利率进入上升通道 (30) 图表26:工程机械龙头企业期间费用率进入下降通道 (30) 图表27:工程机械龙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营收比例 (31) 图表28:2017Q2 营收同比增长81.44% (32) 图表29:徐工海外业务收入占比 (33) 图表30:2017Q2 营业收入同比增速64% (34) 图表31:三一海外业务占比 (35) 图表32:柳工营收稳步上升 (36) 图表33:柳工海外业务收入占比 (37) 图表34:恒立液压海外营收占比逐年提升 (39) 图表35:2017Q2 营收同比增长26% (41) 图表36:应收账款进入下降通道 (4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