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金融-第九章_国际融机构

国际金融-第九章_国际融机构

国际金融-第九章_国际融机构
国际金融-第九章_国际融机构

国际金融课程

课程编号:

总学时:51 周学时:3

适用年级专业(学科类):经济类、管理类专业

开课时间:2007——2008学年第 1 学期

使用教材:《国际金融》(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授课教师姓名:李蛟

章节第九章国际金融机构课时 2 教

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了解各类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内容及其构成,掌握它们在加强国际经济和货币合作、稳定国际金融秩序方面发挥的极其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突出方法1、国际金融组织的概况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概览

3、世界银行集团的概览

4、巴塞尔委员会与《新资本协议》

教学

难点及突破方法难点:解析《新资本协议》与国际金融监管方法:结合典型金融事件讲解

相关

内容

素材

报纸、网站有关国际金融组织的财经时评

教学过程

第一节国际金融组织概述

一、国际金融组织产生和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信用和国际结算制度尚处于建立和形成阶段,虽然它们在货币信用与国际结算领域也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但还不十分尖锐。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都有顺差,资金可以自由调拨,外汇汇率基本保持稳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最强大的国家,不仅运用自己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还希望利用国际组织来控制别国,所以就提出设立国际金融组织的问题。同时,由于通货膨胀的急速发展与国际收支逆差严重,使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外汇和国际结算方面发生了困难,对外部的援助寄予希望,因而产生了设立国际金融组织的要求。

基于上述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召开了一系列的国际金融会议,讨论货币、外汇问题。例如,1922年在热那亚召开的世界金融会议,提出了建立“节约黄金”的金汇兑本位制度问题,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22—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主义国家在货币贬值、外汇倾销、外汇管制、清算结算以及贸易政策方面矛盾重重,斗争尖锐。资本主义国家曾于1933年召开世界经济会议,企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协调,但是,由于它们利益冲突空前激烈,会议未能取得成果。为了处理德国的赔款问题,西方国家于1930年成立了国际清算银行,这是设立国际金融组织的主要开端。

二次大战后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信用制度与国际收支危机更为加深,困难重重。有些国家只能依赖“外援来恢复经济,发展生产,因此,它们希望具有更强大的国际金融组织对其发放短期或长期贷款,以满足需要。与此同时,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所独立的发展中国家迫切要求发展民族经济,但是,它们在货币信用和国际收支等方面困难也很大,缺乏资本,因而对国际金融组织的“援助”或贷款也寄予较大的期望。当时,在二次大战期间积累了巨颤财富的美国在工业生产、对外贸易、资本输出、黄金储备等各方面都夺得了世界霸权。美国——方面依靠自己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对外进行扩张,另一方面也打算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冲破其他国家的防御壁垒,以便进一步在金融贸易领域中,扩大市场,称霸世界。基于上述原因,在美国积极策划下,在联合国先后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

目前,国际上众多的国际金融组织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全球性国际金融组饥,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简称世界银行)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等;②洲际性(或称“半区域性”)的国际金融组织(因为有区域外国家参加),如联合国附属的进行区域性货币信贷安排的国际金融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③某一地区一些国家组成的真正区域性的国际金融组织,如欧洲投资银行、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加勒比开发银行等。

二、二战后出现的国际金融组织的性质与作用

众多的国际金融组织类型不同,但却有许多共同点:

1、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二战前建立的国际清算银行是国有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联合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因而其业务活动范围和所起的作用都非常有限。二战后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则不同,它们由各国政府出资建立、委派代表组成国际金融组织的领导机构。

2、股份公司式的企业组织。同联合国的其它国际组织不同.各国际金融组织都是经营国际资金信贷的企业。它们的组织原则也不同于联合国所属各国际组织的—国一票的原则,而同股份公司的投票原则非常相似。成员国须按各自经济实力缴纳股金,作为国际金融组织的资本;每个成员国均在理事会(相似于股份公司的股东大会)有投票权,但表决权的大小同出资的多少成正比例关系:出资最多的若干国家各委派代表组成处理该国际金融组织日常业务的执行董事会。

3、国际金融组织在处理一些具体事务中呈现明显的不平等性。体现在:①几个全球性金融组织都是在大国控制之下,贷款条件比较严格;②利息率不断提高,加重了发展中国家的债务负担,加剧了它们的支付困难;③国际金融组织往往干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规划,这在—定程度上也妨得了它们民族经济的自由发展。

这些国际金融组织建立以来.在加强国际合作、发展世界经济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最主要的是:①提供短期资金,解决国际收支逆差,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国际支付危机;②提供长期建设资金,促使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③调节国际清偿能力,应付世界经济发晨的需要:④稳定汇率,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

教学过程

第二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MF)是根据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5国代表于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举行的会议及其所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Agreement),并在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的国际金融组织,1947年3月开始营业,总部设在华盛顿。

一、基金组织的组织机构

到1993年3月底为止,基金组织共有175个会员国.会员国分为两类:凡参加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并于1945年12月31日前在《协定》上签字正式参加IMF 的国家为创始会员国,在此之后参加的国家为其他会员国。

IMF的组织机构由理事会、执行董事会、发展委员会、临时委员会、总裁和若干业务职能机构组成,如图16.1。

理事会

十国集团二十四国集团

.

发展委员会总裁临时委员会

执行董事会

图16.1 基金组织的结构

理事会是IMF的最高决策机构,由每个会员国委派理事和副理事各1人组成。理事、副理事任期5年.可以连任。理事会的主要职权是:批准接纳领会员国,批准修改份额.批准会员国货币平价的普遍变动,决定会员国退出IMF,以及讨论其他有关国际货币制度的重大问题。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必要时可举行特别会议。

教学过程

鉴于理事会的庞大,1974年10月设立了由20个会员国部长级代表组成的附属机构“临时委员会”,每年举行3-4次会议。临时委员会的决议在大多数情况下等于理事会的决议,因而成为事实上的决策机构。

执行董事会是常设机构,负责处理IMF的日常业务。它由在IMF内占有份额最多的5个会员国美、英、德、日和沙特阿拉伯)各单独指派一名执行董事,其他会员国按地理区域划分16个选举集团,各推选一名执行董事,其中我国为一单独选举集团指派执行董事一名。每名执行董事指派副执行董事一名,在执行董事缺席时代行职权。执行董事不得兼任理事,每两年由会员国指派或改选一次。

理事或执行董事按所代表国家的投票权进行投票;由会员国联合推选的执行董事,则按照这些国家加在一起的投票权进行投票。

总裁由执行董事会推选,总管IMF的业务工作,是最高行政领导人。总裁兼任执行董事会主席,但干时无投票权,只有在执行董事会进行表决赞成票和反对票数量相等时,可以投决定票。总裁之下设副总裁1人.辅佐总裁工作。

会员国的投票权多少主要取决于它们的份额:①每个会员国都有基本票数250票;②每10万美元的份额.在基本票数上增加一票。根据以上两项计算出的票数,还要作以下调整:到投票日为止,IMF贷出的会员国的货币,每借40万美元,则给该货币发行国增加一票;会员国从IMF借款,每借40万美元,则将改会员国的投票权减少1票。IMF的一切重大问题要有80%的票数,有些特大的重大的问题要有85%的多数票才能通过。

二、基金组织的宗旨

基金组织成立时制订了六条宗旨:

1、通过设立一个就国际货币问题进行磋商和合作的常设机构,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2、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发展,并借此提高和保持高的就业率和实际收入水平,开发所有成员国的生产性资源,以此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3、促进汇率的稳定,保持成员国之间有秩序的汇兑安排,避免竞争性通货贬值。

4、协助建立成员国之间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体系,取消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外汇限制。

5、在有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向成员国提供暂时性资金融道,以增强其信心,使其有机会在无需采取有损于本国和国际经济繁荣的情况下,纠正国际收支失衡。

教学过程

6、根据上述宗旨,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失衡的时间,减轻失衡的程度。

从上述宗旨中可以看出,IMF的基本职能是向会员国提供短期信贷、调整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维持汇率的稳定。基本组织成立以来,已对协定作过三次修改,但是上述宗旨依然如初。由此可见,近半个世纪以来,虽然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均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国际货币合作的重要性并未因此而弱化。相反,新成员国的增加正好说明了随着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经济、贸易和投资往来及相互依赖性增加,这种国际货币、汇率政策的合作和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三、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

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个:普通资金和借款。普通资金包括成员国认缴的份额以及运用这部分资金所产生的未分配净收入。借款指基金组织根据借款总安排或其他安排向成员国当局或商业机构筹借的款项。

(一)份额

基金组织的份额是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份额目前以SDRs来表示,它相当于股东加人股份公司的股金。会员国的份额是根据一套比较复杂的办法计算出来的。基金组织成立之时,份额的计算公式为:

份额=(0.02Y十0.05R+0.10M+0.10V)(1十X/Y)

其中,Y表示1940年的国民收入,R表示1943年7月1日黄金和美元储备,M表示战前1934—1938年期间的年平均进口额,V为同时期中出口的最大变化额,x为同时期中的年平均出口额。在实际计算时,由上式计算得出的数额再乘上90%,以保存10%作为机动份额。20世纪60年代初期以来,为了使份额计算更加合理,对原有公司的变量和权数作了调整,目前使用的份额计算公式有5种,这些公式中的变量包括成员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经常帐户交易额和官方储备等数据,将计算出的结果进行综合、平均后可为每一个会员国推导出单一的“计算后所得份额”,并可用来对会员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相关地位进行广泛地衡量。

会员国缴纳份额的办法是:在1978年4月1日生效的第二次基金组织协定条款修订之前,成员国缴纳份额的75%以本国货币支付,其余25%以黄金支付。第二次修订协定之后,这25%不再要求以黄金支付,而是以基金组织规定的储备资产(特别提款权或可兑换货币)缴纳,其余75%以本国货币缴纳。

教学过程

根据基金组织协定,份额需要在“不超过五年的时间里”进行一次普遍的检查(又称普遍增资)。基金组织理事会可以在任何时候根据各成员国的要求,考虑调整它们的份额(又称特别增资)。基金组织成立之初(1946年),份额总额为76亿美元,到2000年6月30日,基金组织份额总计为2102亿SDRs,约合当时的2880亿美元。

会员国缴纳的份额,除作为IMF发放短期信贷的资金来源外,份额的大小对会员国尚有以下两方面作用:①决定会员国从基金组织借款数额和定期分配特别权的数额;②决定会员国的投票权。由此可见,份额大小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了基金组织的融资能力,决定了各会员国在基金组织的义务、权利和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货币改革过程中一再要求基金组织改变份额的确定方法,增加发展中国家的份额,扩大基金总份额的原因之所在。

(二)基金组织的借款

IMF的另一个资金来源是借款,它不仅可以向各会员国官方机构如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借款,也可以向私人借款,包括向商业银行借款。基金组织的借款同它的其它业务一样,也以特别提款权计值,大部份期限为4—7年,小部分为1—3年,平均5年左右。基金组织借款的一大特点是:贷款人除国际清算银行外,如果发生国际收支困难,可以提前收回贷款。因此,基金组织的借款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贷款国往往将这部分贷款视为储备的一部分。这一特点对基金组织自身流动性的管理也有较大的影响。

四、基金组织的业务活动

一般认为,基金组织根据《协定》的条款有监督、协调和融通资金的作用,因此,它的主要活动也紧围绕着这三方面。

(一)汇率监督与政策协调

为了使国际货币制度发挥有效的作用,基金组织要检查会员国是否与它及其他会员国进行合作,以保证作出有秩序的汇兑安排,并促进建立一个稳定的汇率制度。因此,基金组织要对各国汇率政策进行监督。

在布雷顿森林制度下,会员国如果想改革其货币汇率,需要事先同IMF进行磋商,并取得它的批准。在当前浮动汇率制度下,尽管会员国调整其货币汇率不需IMF 的事先批准,但IMF仍对汇率实施监督,它主要通过下述办法来实行:①如果IMF 提出要求,会员国需向它提供必要的资料,并同它就汇率政策问题进行磋商;②IMF 工作人员同时也为监督工作收集所需资料,以全面估价会员国的汇率政策。当IMF

教学过程认为某会员国汇兑措施的修改或者汇率的执行情况会对其他会员国具有或者已经发生重大影响时,可提出同该会员国进行补充性监督讨论。

IMF协调政策的职能通常通过下述途径得以实现:①特别磋商,它的举行同基金组织定期审查世界经济的形势与前景有关。这种审查由执行董事会进行,一般每年3次,以工作人员编写的《世界经济展望》为依据;②基金组织理事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年会上都把协调会员国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作为会议的议题。

(二)融通资金

融通资金即发放贷款是IMF最主要的业务活动。

1.贷款的特点

(1)贷款的对象限于会员国政府,它只与会员国的财政部、中央银行、外汇平准基金组织或其他类似的机构往来。

(2)贷款用途限于会员国因弥补经常项目收支而发生的国际收支暂时不平衡。

(3)贷款的规模同会员国向IMF缴纳的份额成正比例关系。

2.贷款的种类

(1)普通贷款(Normal Credit Tranches)

这是基金组织最基本的一种贷款,用于解决会员国一般国际收支逆差的短期资金需要。各会员国借取普通贷款的最高额度为会员国所缴份额的125%,贷款期限为3-5年,利率随期限递增,第一年利率为4.375%,1到2年为4.875%,2到3年为5.375%,3到4年为5.875%,4到5年为6.375%。基金组织对普通贷款实行分档政策,即把会员国可借用的贷款分成以下不同部分:

储备部分贷款(Reserve Tranche),即会员国申请不高于本国份额25%的贷款,也称黄金份额(Gold Tranche)贷款。这种贷款可自动提用,无需经特殊批准。这是因为会员国早以黄金缴纳份额的25%,而现在借款等于抽回原来缴纳的份额。1978年4月《协定》第二次修改条文生效后,会员国份额的25%改以SDR,或指定的外汇缴纳。会员国提取这部分贷款,仍有充足保证,故称为储备部分贷款。

信贷部分贷款(Credit Tranche),即会员国申请贷款的额度在其所缴份额25%—125%之间。信贷部分贷款为4个档次,每个档次均占份额的25%。会员国借款使用完储备部分贷款之后,可依次使用第一、二、三、四档信贷部分。

IMF对第一档信贷部分贷款的审批条件较松,但申请这部分贷款需呈交克服国际收支困难的具体计划,才能获得批准。借取第一档信贷部分贷款,可采取直接购买外

教学过程

汇的方式,即在申请贷款获准后,立即从IMF提款。另外,也可以采用备用信贷安排(Stand-by Arrangement)方式:即申请贷款的会员国与IMF商妥贷款额度后,可在商定的时间内,根据实际需要分次提取。

高档信贷部分贷款(High Credit Tranche),即对第二档信贷部分以上的贷款。使用高档信贷部分贷款,随着档次的升高,审批手续逐渐严格。使用高档信贷部分贷款,除向IMF提供令其满意的改善国际收支的方案外,还要制定全面的财政稳定计划和采取适当的财政、货币、汇率政策等,并且在贷款的使用过程中,IMF还要进行一定的监督,如借款国未能履行计划,IMF还要采取进一步的措施,以保证目标的实现。使用第二档以上信贷部分贷款,通常都采用备用信贷方式。

(2)出口波动补偿贷款(Compensatory Financing Facility 或Compensatory Financing of Export Fluctuation)

该贷款设立于1963年。当初级产品出口国由于出口收人下降而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可在原有的普通贷款之外,另向IMF申请此项贷款。这项贷款额度最初规定为会员国份额的25%,1966年9月提高到份额的50%,后提高到75%,1979年8月以后又提高到份额的100%。借取这项贷款的条件为:出口收入的下降必须是短期性的;出口收入的下降是会员国本身不能控制的原因造成的;借款国有义务与IMF 合作采取适当措施解决其国际收支困难。此项贷款期限为3—5年,要求借款国的出口收入一旦恢复,要尽早归还。

(3)缓冲库存贷款(Buffer Stock Financing Facility)

它是1969年6月IMF应发展中国家要求而设立的一种贷款。这项贷款用于支持初级产品出口国稳定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而建立国际缓冲库存的资金需要。缓冲库存贷款的额度可达借款国份额的50%。由于此项贷款与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目的联系密切,特规定此项贷款与出口波动补偿贷款的总额度不得超过借款国份额的75%。缓冲库存贷款的期限也为3-5年。

(4)石油贷款(Oil Facility)

它是1974年6月设立的,专门向1973年因石油涨价而引起国际收支困难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发放的临时性贷款。这项贷款的资金由石油输出国(如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委内瑞拉等)和发达国家(如原西德、荷兰、瑞士等)借人,总额为69亿SDR,专款专用,不能移作他用。1974年此项贷款的最高额度规定为份额的75%,1975年提高到125%,但贷款条件比1974年严。贷款期限为3—7年,还款要求按季

教学过程

度分16次归还,利率高于普通贷款。为减轻最困难的发展中国家借取石油贷款的利息负担,1975年IMF决定建立利息贴补帐户(Subsidy Account),其资金来源由24个发达国家和石油输出国捐献。到1976年5月,此项贷款资金已全部贷出,贷款即告结束。

(5)中期贷款(Extended Facility)

这是IMF在1974年9月开设的一项专门贷款,用以解决会员国较长期的国际收支逆差,而且其资金需要量比普通贷款所能借到的额度要大。IMF对这项贷款监督较严,借取中期贷款的条件是:第一,IMF确认申请国的国际收支困难确需比借取普通贷款的期限更长才能解决;第二,申请国必须提出贷款期内改进国际收支困难的计划,以及在第一年准备施工的有关政策措施的详细说明,以后每年度都要向]IMF提出有关工作进展的详细说明和实现目标的政策措施;第三,根据会员国实现计划目标、执行政策的实际情况,分期发放贷款。中期贷款的期限为4—8年,备用安排期限为3年,一般分16次归还。贷款额度最高可达份额的140%,中期贷款与普通贷款两项的总额不能超过贷款国份额的165%。

(6)信托基金贷款(Trust Fund Facility)

1976年1月,IMF临时委员会达成协议,决定将IMF持有的1/6的黄金(2500万盎司)在1976年7月—1980年6月的4年内,按市价出售,用所获利润建立信托基金,以优惠条件向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信托基金于1976年5月设立,除售金所获利润外,还有直接分到出售黄金利润的某些受益国转让给信托基金的资金,以及资产投资收入。能得到信托基金贷款的条件是:第一,第一期为1973年人均国民收入不超过300SDR(约合360美元)的国家,第二期为1975年人均国民收入不超过520美元的国家;第二,申请贷款国的国际收支、货币储备和其他发展情况经IMF审核证实确有资金需要,而且又有调整国际收支的适当计划。信托资金贷款按年率0.5%的利率收息,从支付日起l0年满期,从支付后五年半开始还款,每半年一次,分10年还清。到1981年3月,信托基金贷款的资金已发放完毕,共向发展中国家发放总额为33亿元的贷款。

(7)补充贷款(Supplementary Financing Facility)

教学过程

也称韦特文贷款(The Witteven Facility),于1977年4月正式成立。贷款资金由石油输出国和有国际收支顺差的发达国家提供,总额为84亿SDR。补充贷款用于补充普通贷款的不足,即在会员国遇有严重国际收支逆差,需要比普通贷款所能提供的更大数额和更长期限的资金时,可申请此项贷款。贷款最高额度为会员国份额的140%,备用安排期限为1—3年,还款期限为3.5-7年,每半年偿还一次,分期偿清。借取此项贷款头三年的利率为IMF付给资金提供国的利率(7%)加0.2%,以后则加0.325%。补充贷款分配完毕后,IMF于1981年5月开始实行扩大贷款政策(Enlarged Access Policy)。IMF实行这项政策的目的和内容与补充贷款相似。

(8)结构调整贷款(Structural Adjustment Facility)

该贷款设立于1986年3月,IMF设立这项贷款是想通过提供利率为0.5%、期限可长达10年的优惠贷款,促使低收入会员国制定和执行全面的宏观经济调整和结构改革政策,以恢复经济增长和改善国际收支,从而解决它们长期存在的国际收支困难。结构调整贷款为会员国份额的70%。1987年年底,IMF又设立了扩大的结构调整贷款(Enlarged Structural Facility),贷款的目的、用途和条件同于原来的结构调整贷款,但贷款额度增加到份额的250%,特殊情况可达到份额的350%。扩大的结构调整贷款与原来的结构调整贷款并行发放。

按照IMF的规定,我国和印度也是结构调整贷款的对象国,但为了把有限的资金更多地用于最穷和最困难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和印度都表示,暂不参与使用此项贷款。

(9)制度转型贷款(Systemic Transformation Facility)

该贷款设立于1993年4月,IMF设立了这项贷款是为了帮助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克服从计划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出现的国际收支困难以及其它同这些国家有着传统的以计划价格为基础的贸易和支付关系的国家克服因贸易价格基础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困难。贷款的最高限额为份额的50%,期限为4—10年。贷款分两次拨给,第一次为贷款批准后某个商定时间(必须在1994年12月31日前),第二次为第一次提款后4—12个月之内。基金组织认为:1994、1995年是原经互会国家在国际收支方面最困难的时期,因此,希望申请贷款的国家必须尽早申请并在1994年12月底之前使用第一部分贷款。在申请时,申请国必须制定一项经济稳定与制度改革方案,内容包括财政货币制度改革及货币稳定计划、阻止资本外逃计划、经济结构改革计划、市场的培育与完善等等。只有在第一批贷款拨出后,如果借款国在上述各方面作出了

教学过程切实有效的努力井与基金组织充分合作,基金组织才提供第二批贷款。

五、中国与基金组织的关系

1945年基金组织成立时,旧中国是创始会员国之一,1980年以前,中国在基金组织的席位一直被台湾当局占据。1971年我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在联合国各专门机构的合法席位也相继恢复。经过积极交涉,我国政府与基金组织于1980年4月初在北京达成协议,基金组织执行董事会于同年4月17日正式通过决议,决定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授权主管基金组织事务的机构。中央银行行长和主管国际业务的副行长任基金组织正、副理事、临时委员会成员,中国人民银行与基金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国加入基金组织时缴纳的份额合5.5亿特殊提款权,但由于台湾当局长期占据着中国的席位,在多次份额总检查中一直没有增加中国在基金组织中的份额,结果中国份额从原来的第三位下降到第十六位。1980年4月中国恢复在基金组织的合法席位时,与基金组织商定把中国的份额从5.5亿特别提款权提高到18亿特别提款权。在1983年第八次份额总检查中,中国份额从18亿特别提款权增加到23.9亿特别提款权。1992年第九次份额总检查中,中国的份额增加到33.852亿特别提款权,占基金总份额的2.35%,在所有成员国中排名第十一位,我国在基金组织理事会中的投票权占2.29%。中国在基金组织恢复合法席位时,正值基金组织进行第三基本期的特别提款权分配,总共分配到了3.125亿特别提款权。目前,中国在基金组织董事会中拥有一个单独选区,从而中国的执行董事参加了基金组织日常业务领导的工作。

这些年来,我国不断增强与基金组织的业务往来,包括获取贷款、接受培训、参加会议、接受基金组织出版物等,但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利用基金组织的资金并不多,1981曾获普通贷款中的第一档信用部分贷款4.5亿特别提款权,年率为4.35%,另加0.5%手续费,期限5年,该款已于1983年提前归还基金组织;1986年11月又借人此类贷款5.98亿特别提款权,现已归还;在1981年还获得了3.1亿特别提款权信托基金贷款,年率为0.5%,期限四年,1990年底,中国也已还清了该笔贷款。

教学过程

第三节世界银行集团

1944年12月,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协定》(Articles of Agre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建立了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简称世界银行。后来陆续建立了国际开发协会(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Association,IDA)、国际金融公司(International Finance Corporation,IFC)、多边投资担保机构(Multinational Investment Guarantee Agency, MIGA)和解决投资纠纷国际中心(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Settlement Of Investment Disputes,ICSID)等四个附属机构。

一、世界银行

同IMF一样,世界银行也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之一。凡参加世界银行的国家必须是IMF的会员国,但IMF的会员国不一定是世界银行的会员国。我国于1980年5月恢复了在世界银行的合法席位。

(一) 组织机构

世界银行的最高权力机构是理事会,由每一会员国委派理事和副理事各一人组成。理事、副理事任期5年,可以连任。副理事在理事缺席时才有投票权。理事会的主要职权为:批准接纳初会员国,增加或减少世界银行资本,停止会员国资格,决定世界银行净收入的分配,以及其他重大问题。理事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即年会),一般与IMF理事会联合举行。同IMF相似,在世界银行内,每个会员国均有250票的基本投票权,另外,每认缴10万美元的股金,则增加一票。世界银行负责领导并处理日常业务的机构也是执行董事会。执行董事会现为21人,其中5人由持股最多的美、英、德、法、日5国指派,其余16人由其他会员国按地区分组推选。我国为一独立地区组,指派执董和副执董各一名。执行董事会选举1人为行长,即董事会主席。理事、副理事、执行董事和副执行董事不得兼任行长。行长无投票权,只有在执行董事会表决中赞成、反对票数相等时,可以投决定性一票。行长下有副行长,协助行长工作。世界银行有许多办事机构,并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设有办事处,办理贷款有关事宜。

(二)宗旨

根据《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协定》第一条规定,世行的宗旨是:①为用于生产目的的投资提供便利,以协助会员国的复兴与开发,并鼓励不发达国家生产与资源的开

教学过程

发;②以保证或参加私人贷款和私人投资的方式,促进私人的对外投资;③用鼓励国际投资,以开发会员国生产资源的方法促进国际贸易的长期平衡发展,以维持国际收支的平衡;④在提供贷款保证时,应与其他方面的国际贷款配合。总之,世界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向会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促进战后经济的复兴,协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生产,开发资源,从而起到配合IMF贷款的作用。但在成立之初,它主要是资助西欧国家恢复受到战争破坏的经济。1948年以后,欧洲各国开始主要依赖美国“马歇尔计划”(Marshall Plan)的援助来复兴战后经济,世界银行便主要转向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贷款,帮助它们的经济开发。

(三)资金来源

1.会员国缴纳的股金

世界银行规定,每个会员国均须认购股份(share)。每个会员国认购股份的多少以该国经济、财政力量为根据,并参照其在IMF认缴的份额,同世界银行协商,并经理事会批准。按照原来的规定,会员国认购股金分两部分缴付:①会员国参加世界银行时,先缴股金的20%,其中的2%以黄金或美元缴付,世界银行对这部分股金有权自由使用;其余的18%用会员国本国货币缴付,世界银行将这部分股金用于贷款时,须征得该会员国同意。②会员国认购股金的80%是待缴股金,在世界银行催交时,会员国以黄金、美元或世界银行需用的其他货币缴付。世界银行自建立以来,还一直未要求会员国缴付过待缴股金。尽管如此,待缴股金却为世界银行在国际资金市场借款提供了信用保证。最初,世界银行的法定资本为100亿美元,每股10万美元,1978年4月1日以后,每股按10特别提款权计算。后来经过几次增资,到1990年6月30日,世界银行的法定认缴股金已达1253亿美元。需要说明的是,前面所述会员国缴付股金的办法是世界银行协定规定的,也是最初采用的办法,但在1959年增资时,会员国可以将其认缴股增加一倍,但会员国实际缴付的股金并未相应增加,因此会员国实际缴纳的股金由原来的20%降为10%,用黄金、美元缴纳的部分由2%降为1%,会员国用本国货币缴付的部分由原占认缴额的18%降为9%;而其余的91%是待缴股金。到1990年6月30日,我国认缴世界银行的股金为42.19亿美元,实缴股金为2.99亿美元,投票权为35221票,占总票数的3.27%。

教学过程

2.通过发行债券取得借款

通过在国际债券市场发行债券来借款是世界银行资金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世界银行贷款资金的很大部分是靠发行债券筹措的。例如,在1990年财政年度(1989年7月1日—1990年6月30日),世界银行借款为117亿美元,而贷款总拨付额为139亿美元,前者占后者的84.17%。世界银行发行债券期限从2年到25年不等,其利率随国际金融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但由于世界银行资信较高,利率往往要低于一般公司的债券和某些国家的政府债券。世界银行发行债券除采取通过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等中间包销商向私人投资者出售中长期债券方式外,还直接向会员国政府、政府机构或中央银行出售中短期债券。

3.业务净收益

世界银行几乎年年都有巨额的净收益,它除将一部分净收益以赠款形式拨给开发协会外,其余均充作本身的储备金,成为发放贷款的一个资金来源。

4.债权转让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银行常把一部分贷出款项的债权,有偿地转让给商业银行等私人投资者,以提前收回资金,并转为贷款的一个资金来源。

(四)世界银行的主要业务活动

世界银行最主要的业务活动是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此外,还提供技术援助等业务。

1.提供贷款

二次大战后初期,世界银行的贷款重点在欧洲。20世纪初50年代以后,其重点转向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当前世界银行的贷款已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一条较为重要的资金渠道。然而,要获得世界银行贷款也决非易事,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和程序。

(1)贷款条件

第一,世界银行只向会员国政府、中央银行担保的公、私机构提供贷款。即使是预期不久将成为会员国的新独立国家,也只能在成为正式会员国后才可申请贷款。但世界银行也曾向某些会员国管辖之下的地区承诺贷款。例如,在1975年9月巴布亚新几内亚独立之前,世行曾向它提供5笔贷款,但都由澳大利亚政府担保。

第二,贷款一般与世界银行审定、批准的特定项目相结合。贷款必须用于借款国家的特定项目,并经世界银行审定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并且是借款国经济发展应

教学过程优先考虑的项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世界银行才发放非项目贷款(Nonproject Loan)。

第三,申请贷款的国家确实不能以合理的条件从其他方面取得贷款时,世界银行才考虑发放贷款,参加贷款,或提供保证。

第四,贷款必须专款专用,并接受世界银行的监督。世界银行的监督,不仅在使用款项方面,同时在工程的进度、物资的保管、工程管理等方面也进行监督。世界银行一方面派遣人员进行现场考察,另一方面要求借款国随时提供可能影响工程进行或偿还借款的有关资料,根据资料与实际状况,世界银行可建议借款国政府对工程项目作政策性的修改。

第五,贷款的期限一般为数年,最长可达30年。贷款利率从1976年7月起实行浮动利率,随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定期调整,基本按世界银行在金融市场借款的成本再加利息0.5%计算。与一般国际贷款收取承担费相似,世界银行对已订立借款契约而未提取的部分,按年征收0.75%的手续费。

第六,贷款使用的货币。世界银行发放贷款,使用不同的货币;对承担贷款项目的承包商或物资供应商,一般用该承包商、供应商所属国的货币支付;如由借款国承包商供应本地物资,即用借款国货币支付;如本地供应商购买进口物资,即用出口国的货币进行支付。

(2)贷款程序

①银行与借款国探索洽商提供贷款的可能性,以确定申请贷款的项目是否适合银行资助的类型。

②双方选定具体贷款项目。

③双方对贷款项目进行审查和评估。

④双方就贷款项目进行谈判、签约。

⑤贷款项目的执行和监督。

⑥世界银行对贷款项目进行总结评价。

(3)贷款种类

第一,项目贷款与非项目贷款。这是世界银行传统的贷款业务,属于世界银行的一般性贷款。项目贷款(Project loan)目前是世界银行最主要的贷款。它是指世界银行对会员国工农业生产、交通、通讯,以及市政、文教卫生等具体项目所提供的贷款的总称。非项目贷款是世界银行为支持会员国现有的生产性设施需进口物资、设备所需外汇提供的贷款,或是为支持会员国实现一定的计划所提供的贷款的总称。前者如世

教学过程界银行在建立后初期对西欧国家的复兴贷款,后者如调整贷款和应急性贷款。调整贷款是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初设立的,用以支持发展中国家解决国际收支困难而进行的经济调整,并促进它们宏观或部门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机构改革。应急性贷款是为支持会员国应付各种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而提供的贷款。

第二,“第三窗口”(The Third Window)贷款。它是世界银行于1975年12月开办的、在一般性贷款之外的一种中间性贷款,它是世界银行原有贷款的一种补充。所谓“第三窗口”贷款,意即在世界银行原有两种贷款(世界银行接近市场利率的一般性贷款和国际开发协会的优惠贷款)之外,再增设一种贷款,其贷款条件宽于世界银行的一般性贷款,但优惠条件不如协会贷款,而介于这两种贷款之间。为发放这项优惠贷款,世界银行设立了由发达国家和石油输出国捐资的“利息补贴基金”(Interest Subsidy Fund),由该基金付给世界银行4%的利息补贴,借款国负担世界银行一般性贷款的利息与4%。利息补贴之间的差额。“第三窗口”贷款的期限可长达25年,但只贷给低收入(1972年人均GNP低于375美元)国家。它只开办了两年,到1977年年底结束。

第三,技术援助贷款。它首先是指在许多贷款项目中用于可行性研究、管理或计划的咨询,以及专门培训方面的资金贷款,其次还包括独立的技术援助贷款,即为完全从事技术援助项目提供的资金贷款。

第四,联合贷款(Co-Financing)。它是世界银行同其他贷款者一起共同为借款国的项目融资,以有助于缓和世界银行资金有限与发展中会员国资金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它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联合贷款的一种方式是,世界银行同有关国家政府合作选定贷款项目后,即与其他贷款人签订联合贷款协议。然后,世界银行和其他贷款人按自己通常的贷款条件分别同借款国签订协议,分头提供融资。另一种联合贷款的方式是,世界银行同其他贷款者按商定的比例出资,由世界银行按其贷款程序与商品、劳务采购的原则同借款国签订借贷协议。两种方式相比,后一种方式更便于借款国管理,世界银行也倾向于采用这种方式。

2.技术援助

向会员国提供技术援助也是世界银行业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技术援助往往是与贷款结合在一起的,该行派出人员、专家帮助借款国进行项目的组织和管理,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世界银行还设立由该行直接领导的一所经济发展学院,

教学过程其任务主要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训中高级管理干部。世界银行也经常帮助会员国制订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为某些特殊问题提供咨询意见和解决方案。

(五)中国与世界银行的关系

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样,世界银行建立时,中国也是创始会员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直到1980年5月15日,世界银行执行董事会才通过恢复我国在世界银行代表权的决定,我国也向世界银行派出了理事与副理会。

我国与世界银行的业务往来要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这是由世界银行业务性质所决定的。截止到2003年6月30日,世界银行共向中国提供贷款近366亿美元(减去取消的贷款)用于245个项目,其中约一半项目仍在实施。中国是迄今为止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最多的国家。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遍及中国的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其中基础设施项目(交通、能源、工业、城市建设等)占贷款总额的一半以上,其余资金投向农业、社会部门(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环保以及供水和环境卫生等项目。所有这些项目对于减少贫困都发挥着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中国也是执行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最好的国家之一。在2003财政年度(2002年7月1日-2003年6月30日)期间,世界银行向中国提供贷款11.45亿美元用于6个项目,这其中包括:新疆公路项目(帮助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和加强交通部门管理)、湖北公路项目(目的是支持建设从湖北孝感至襄樊全长243.5 公里的高速公路,改善通往贫困县的支路,强化湖北省的公路管理能力)、宜兴抽水蓄能项目(将基于中国政府电力行业的改革战略,具体制定和实施江苏电力体制全面改革方案,进一步推动发电领域竞争,对试行大用户进行供直接购电,从而提高江苏省电力部门行业的总体效益)、天津城市发展与环保(目的是提高天津市城市污水管理和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公平使用制定和实施物质和体制措施,从而促进天津市的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中国其他城市的样板)、上海城市环境改善项目(旨在改善上海市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安徽公路项目二期(目的是建设高效、安全、经济的公路基础设施,改善交通条件,从而支持安徽省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世界银行的中国业务由世界银行驻中国代表处负责管理,代表处现有工作人员90多人。世界银行在中国的业务主管部门是财务部,主管世界银行中国援助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教学过程

二、国际开发协会

国际开发协会是专门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长期贷款的一个国际金融组织。按照规定,凡世界银行会员均可加入协会,但世界银行的会员国不一定必须参加协会。

(一) 宗旨

协会的宗旨是:对欠发达国家提供比世界银行条件优惠、期限较长、负担较轻、并可用部分当地货币偿还的贷款,以促进它们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补充世界银行的活动,促成世界银行目标的实现。

(二)组织机构

协会会员在法律和会计上是独立的国际金融组织,但在人事管理上却是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故有“第二世界银行”之称。

协会的管理办法和组织结构与世界银行相同,从经理到内部机构的人员均由世界银行相应机构的人员兼任,世界银行的工作人员也即协会的工作人员。因此,它与世界银行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套机构。

协会会员国投票权的大小同其认缴的股本成正比。成立初期,每个会员国均有500票基本票,每认缴5000美元增加一票;此后在第四次补充资金时,每个会员国有3850票,每认缴25美元再增加一票。

1980年5月,我国恢复在协会的合法席位。到1990年6月30日,我国共认缴股本3916.8万美元,有投票权13895票,占总票数的2.01%。

(三)资金来源

1.会虽国认缴的股本。协会原定法定资本为10亿美元,以后由于会员国增加,资本额随之增加。会员国认缴股本数额按其在世界银行认购股份的比例确定。协会的会员国分为两组:第一组是工业发达国家和南非,科威特,这些国际认缴的股本需以可兑换货币支付,所教股本全部供协会出借;第二组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任教的股本的10%需以可兑换货币进行缴付,其余90%用本国货币缴付,而且这些货币在未征得货币所属国同意前,协会不得使用。

2.会员国提供的补充资金(Replenishments)。由于会员国缴纳的股本有限,远不能满足会员国不断增长的信贷需求。同时,协会又规定,该协会不得依靠在国际金融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因此,协会不得不要求会员国政府不时地提供补充资,以继续进行其业务活动。提供补充资金的国家,既有第一组会员,也有第二少数国家。

第九章 国际金融机构

第九章国际金融机构 一、填空题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于年12月27日,其总部设在。 2、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此外还可以通过借款来组织基金来源。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于年4月恢复了我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 4、世界银行有两个附属机构,既,统称世界银行集团。 5、世界银行的行址设在,是世界银行的最高决策机构。 6、除特殊情况外,世界银行的贷款只能用于特定的开发或建设项目,既所谓的。 7、国际开发协会是专门向发放优惠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组织。 8、国际金融公司的贷款对象是。 9、世界上第一家国际金融机构是。它是于 年建立的,其行址设在。 10、BIS的银行部为会员国央行管理,开办多种银行业务。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恢复中国的合法席位是() A、1980年4月 B、1981年4月 C、1981年8月 D、1982年4月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始创成员国有() A、38 个 B、49 个 C、29 个 D、39 个 3、IMF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 A、向成员国借款 B、向国际金融结构借款 C、会员国交纳的份额 D、向各国政府借款 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总部设在() A、纽约 B、伦敦 C、海牙 D、华盛顿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普通贷款主要指()

A、储备部份贷款 B、信用部份贷款 C、信托基金贷款 D、A和B 6、国际开发协会成立于() A、1959年9月 B、1960年9月 C、1958年7月 D、1961年7月 7、国际金融公司成立于() A、1955年7月 B、1956年7月 C、1957年9月 D、1958年9月 8、世界银行成立于()。其行址设在华盛顿。 A、1944年12月 B、1947年12月 C、1945年12月 D、1946年12月 9、()的宗旨是帮助世界上欠发达地区的会员国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生产力和生活水平。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国际开发协会 D、国际金融公司 10、()的宗旨是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私人企业提供贷款支持,促进发展中国家私人经济的增长。 A、国际开发协会 B、国际金融公司 C、世界银行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三、多项选择题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 A、储备资产创造 B、金融援助 C、技术援助 D、监管 E、证券投资 2、1945年12月成立的国际金融结构有() A、世界银行 B、国际清算银行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国际金融公司 E、国际开发协会 3、世界银行的资金主要来源有()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 第9章

第9章 1.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A. 国际开发协会 B. 世界银行 C. 国际清算银行 D. 国际金融公司 知识点提示: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国际清算银行2.下列()不是银行类金融机构。 A. 政策性银行 B. 商业银行 C. 投资银行 D. 储蓄银行 知识点提示: 银行金融机构的类型。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投资银行 3.()是各国主要用于清理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其通常在银行出现危机或存在大量不良债权时由政府设立。 A. 证券公司 B.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C. 金融租赁公司 D. 保险公司 知识点提示: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构成。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正确答案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专门向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发放条件较宽的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其宗旨主要是向最贫穷的成员国提供无息贷款,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这种贷款具有援助性质。 选择一项:

A.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B. 国际金融公司 C. 国际开发协会 D. 世界银行 知识点提示: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国际开发协会5.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A. 中国农业银行 B. 交通银行 C. 中国人民银行 D. 中国银行 知识点提示: 新中国成立后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中国人民银行 6. 根据保险的基本业务类型,可以划分为()。 A. 再保险公司 B. 商业性保险公司 C. 人寿保险公司 D. 政策性保险公司 E. 财产保险公司 知识点提示:保险公司的类型。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正确答案是:人寿保险公司, 财产保险公司, 再保险公司 7. 证券机构主要包括()等金融机构。 A. 信托投资公司

《金融机构体系》习题及答案

金融机构体系》习题 、判断题 1.()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可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大类。 2.()在多数国家,银行类金融机构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占有支配性地位。 3.()银行类金融机构与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划分的最重要的依据在于是否开展证券业务。 4.()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吸收活期存款。 5.()金融机构体系通常包括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类金融机构。6()早期的高利贷信用是现代银行制度形成的重要途径之一。 7()早期银行只有信用媒介功能而没有信用创造功能。 8()哪种将自由化当做世界银行业发展趋势的说法是对银行业发展趋势的一种曲解或误判。 9()吸收活期存款并非是存款类金融机构的专利。 10.()中央银行是一国金融运作体系的主体。 11.()中央银行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的领导和核心的地位。 12.()其实中央银行并不是一家金融机构,而是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 13.()随着金融自由化的发展,现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已逐渐成为“金融百货公司”。 14.()其实政策性银行与中央银行一样,它们不以盈利为目的,

共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

15.()政策性银行是重要的专业银行之一。 16.()国有企业和各级政府的存款是政策性银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 17.()不追求盈利是政策性银行最重要的经营特点之一。 18.()中国进出口银行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政策性金融机构。 19.()专业银行是指专门经营指定范围业务和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组织。 20.()其实专业银行也就是商业银行。 21.()投资银行是一国专门负责开发性建设项目投融资的专业银行。 22.()商人银行是商业银行早期的称谓。 23.()中国投资银行是迄今为止我国唯一的、真正的投资银行。 24.()西方国家的农业银行具有政策性银行的性质。 25()投资银行也吸收部分存款,但一般限于定期存款,不接受活期性质存款。 26.()开发银行一般都属于政策性银行。 27.()开发银行一般为非营利性机构。 28.()开发银行其实也就是投资银行。 29.()依靠发行股票和债券筹集资金是储蓄银行主要的资金来源。 30.()储蓄银行也就是储蓄所。 31.()储蓄银行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普通居民。 32.()储蓄银行90%以上的资金来自居民的储蓄存款。 33.()在西方的银行体系中,储蓄银行主要服务于居民的资本性储备需求。

第九章 国际金融市场

第九章国际金融市场 第一节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和分类 (一)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 所谓国际金融市场,就是国际间进行各种资金融通和金融交易活动的场所。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分类 1、根据金融交易活动是否固定地点,分为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 2、按照资金融通的期限长短,可分为短期资金市场(货币市场)和长期资金市场(资本市场)。 3、根据经营业务的性质和种类,可分为资金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证券市场。 4、根据经营活动受市场所在国当局的管制程度或根据市场的自由度,可分为传统的在岸国际金融市场和新兴的离岸国际金融市场。 5、按照经营业务和金融交易关系的发生相对比较集中的角度,可分为以地名命名的各种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还可以从其它角度划分。比如从国际金融资产交割方式的角度可分为金融现货市场、金融期货市场和金融期权市场。另如按金融资产转手次数划分为初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另外,在每一种大的市场分类中又可细分。比如国际资本市场又可分为国际股票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国际资本借贷市场、国际抵押市场和国际租赁市场等等。国际货币市场又可分为贴现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等等。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国际金融市场形成的条件 1、稳定的政局。 2、自由的外汇制度。 3、完备的金融机构和建全的金融制度。 4、有较强的国际经济贸易活力。 5、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优良的地理环境。 6、国际金融专业人才充足,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二)国际金融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从历史发展的情况来看,国际金融市场的出现可以追朔到中世纪。当时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各国铸币兑换业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汇兑银行的产生,因此也就出现了国际金融市场。然而,当时的国际金融市场仅仅是指国际间的货币交易,不存在有价证券的交易、汇票的买卖以及资金的国际借贷等业务,因此只能说早期的国际金融市场是在国际贸易基础上产生的国际铸币兑换市场。 现代意义上的国际金融市场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其整个演变发展过程看,大体上经历了如下阶段: 1、第一阶段(19世纪初期至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一阶段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的国际金融市场。 2、第二阶段(二战结束至上世纪50年代) 这一阶段形成了纽约、苏黎世与伦敦并列的三大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概论(第三版)第9章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本章复习思考题 一、填空题 1.汇率制度有两种基本类型:和。 2.外汇管制的对象分为对的管制、对的管制和对的管制。 3.外汇管制是指一国政府通过等对国际结算、、借贷、转移、及等实行的限制性措施。 4. 经济开放度反应一国与的联系程度,可用占GDP比例来反映。 5.本币低估出口进口,劳务输出劳务输入,资本流入。 6.人民币经常项目可兑换,资本金融项目可兑换。 7.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途径主要是和。 8.管理浮动又称,自由浮动又称。 9.汇率稳定和维持是在得以实现的。 10.汇率政策主要包括:和。 二、判断题 1.复汇率是国家实行外汇管制的一种措施。() 2.外汇管制法规生效的范围一般以本国领土为界限。() 3.本币低估会使本国的进口物资价格变得相对低廉。() 4.我国在2010年12月1日起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下可自由兑换,从而使人民币成为自由兑换货币。() 5. 非冲销干预不会引起一国货币供应量变化( ) 6. 我国目前资本项目仍然是完全不能自由流动的( ) 7. 外汇留成比例属于公开的复汇率。() 8.实行强制结售汇与“第8条款国”规定并不冲突。() 9.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上下3%幅度内浮动。() 10.汇率制度选择无需考虑经济体量规模大小。() 三、单项选择题 1.现行人民币汇率采用()制度。 A.固定汇率 B.钉住美元 C.联合浮动汇率 D.有管理的浮动汇率2.一国外汇市场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视为复汇率。 A.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存在差异 B.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存在差异并超过2% C.买入汇率与卖出汇率存在差异并超过1% D.官方牌价与黑市牌价长期背离3.港币采用的汇率确定方属于()。 A.固定汇率制 B. 有限弹性浮动汇率制 C. 联系汇率制 D. 联合浮动汇率制 4. 所谓外汇管制就是对外汇交易实行一定的限制,各国实行外汇管制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资金外逃 B.限制非法贸易 C.奖出限入 D.平衡国际收支、限制汇价 5.我国外汇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 A.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 B.实现经常项目下人民币有条件可兑换 C.实现资本项目下人民币可兑换 D.实现人民币的完全自由兑换 6.我国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起始日期为()。 A.1994.1.1 B.1996.1.1 C.2005.7.21 D.2010.6.1

金融学形考参考答案第9章

第9 章 1.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A.国际开发协会 B.世界银行 C.国际清算银行 D.国际金融公司 知识点提示 :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国际清算银行2.下列()不是银行类金融机构。 A.政策性银行 B.商业银行 C.投资银行 D.储蓄银行 知识点提示 : 银行金融机构的类型。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投资银行 3.()是各国主要用于清理银行不良资产的金融机构,其通常在银行出现危机或存在大量不良债权时由政府设立。 A.证券公司 B.金融资产管理公司 C.金融租赁公司 D.保险公司 知识点提示 :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构成。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正确答案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4.()专门向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发放条件较宽的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其宗旨主要是 向最贫穷的成员国提供无息贷款,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这种贷款具有援助性质。 选择一项: A.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B.国际金融公司 C.国际开发协会 D.世界银行 知识点提示 :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国际开发协会5. 1948 年 12 月 1 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A. 中国农业银行 B.交通银行

知识点提示 : 新中国成立后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正确答案是:中 国人民银行 6. 根据保险的基本业务类型,可以划分为()。 A.再保险公司 B.商业性保险公司 C.人寿保险公司 D.政策性保险公司 E.财产保险公司 知识点提示 :保险公司的类型。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正确答案是:人寿保险公司 , 财产保险公司 , 再保险公司 7. 证券机构主要包括()等金融机构。 A. 信托投资公司 B. 财务公司 C.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D. 证券公司 E. 保险公司 知识点提示: 证券机构的类型。参见教材本章第三节。正确答案是:证券公司,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 8. 按照业务性质分类,可将金融机构分为()。 A.商业性金融机构 B.政策性金融机构 C.股份合作制金融机构 D.合作制金融机构 E.公司制金融机构 知识点提示 :金融机构的分类。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知识点提示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类型。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正确答案是:商业性金融机构 , 政策性金融机构 9.1994 年,适应金融机构体系改革的需要,使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相分离,我国相继成立 了()政策性银行。 A.国家开发银行

第九章国际金融核心理论

第七章涉外金融 一、填空题 1. 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被称为_________ 。 2.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标准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3.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_________ 反映的是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四个子项目。 4. 金融项目主要包括_________ 、_________ 、其他投资。 5.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实质是平衡还是失衡要区分_________ 交易和_________ 交易。 6. 一国官方所拥有的可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接受的一切资产是指_________ 。主要由黄金储备、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构成。 7. 当一种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三大功能,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时,该种货币就成为了一种国际货币。 8.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_________的原理编制的。 9.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收入大于支出时,我们称之为_________ ;反之当支出大于收入时,我们称之为_________ 。 10. 外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_ 。 11. 外汇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12. 从1996 年12 月1 日起,我国基本实现了_________ 的人民币自由兑换,成为所谓的“_________ ”。 13. 在直接标价法下,汇率越高,单位外币所能兑换的本国货币越多,表示外币______ 而本币______ 。 14. 金币本位制下决定两种货币之间汇率的基础是______ 。 15. 金币本位制条件下汇率围绕铸币平价波动的上下界限分别是______ 和______ 。 16. 根据货币当局是否对汇率变动进行干预,浮动汇率可分为______ 和______ 。 17. 根据一国货币是否与他国货币建立稳定关系,浮动汇率可分为______ 、______ 和____ 。 18. 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______ 、______ 、______ 和______ 。 19. 按期限划分,国际资本流动有两种类型,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 20. 国际资本流动,除主要反映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中,还反映在经常项目的___________ 中和平衡项目的__________ 中。 21.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主要包括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三种方式。 22. 短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为一年或一年以下的资本的跨国流动。主要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 四种类型。 23. 国际金融市场按是否与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可以分为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其中后者又称为___________ 。 24. 一国用于国际收支调节的国际储备可以分为_________ 和________ 两大部分。在_________ 有限的情况下,一国获取__________ 的能力就成为其国际清偿力水平的决定因素。 25.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双挂钩”是指______ 挂钩,______ 挂钩。

第九章 金融机构体系

1、目前对货币供给量的定义中,有两个称为“货币”与“准货币”的概念,这两者之和相当于通常采用的( c)。 A、M0 B、M1 C、M2 D、M3 2、我国目前对货币层次的划分标准是( a )。 A、流动性 B、安全性 C、盈利性 D、风险性 3、相对于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量是一个( b ) A、预测值 B、确切值 C、预测区间 D、理想值 4、实际货币供给量是指剔除了( c )影响因素的货币存量。 A、活期存款利率 B、定期存款利率 C、物价水平 D、再贴现率 5、在中央银行使用的货币政策工具中,作用力度最强的是(d)。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 D、存款准备率 6、可以直接增减流通中现金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 D、存款准备率 7、通过影响商业银行放款能力来发挥作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 d )。 A、公开市场业务 B、再贴现率 C、流动性比率 D、存款准备率 8、个人储蓄存款属于我国现阶段所公布的货币层次的( a ) A、M2 B、M0 C、M1 D、M3 9、在典型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货币供给的控制机制是由基础货币和(b )两个环节构成的。 A、货币供给量 B、货币乘数 C、再贴现率 D、利率 10、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可以增加或减少流通中的现金与( c )。 A、商业银行资本金 B、商业银行借款成本 C、商业银行准备金 D、流通中商业票据 11、按照凯恩斯对货币供给应是个外生变量的设想,那

么该变量的决定因素就是再贴现率和(c)。 A、物价水平 B、储蓄利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贷款利率 12、假设央行从A中购进国债100元,而A将所得存入银行B中,其存款准备金率若为20%,则在简单存款创造机制下,这100元的原始存款最终将变为(d)元。 A、100 B、300 C、400 D、500 13、高能货币是人们对( d )的另一个称谓。 A、金币 B、银币 C、债券 D、基础货币 14、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购入一定数额的证券,将会使基础货币呈现( b )的变动情况。 A、减少相应数额 B、增加相应数额 C、保持不变 D、不确定 15、政府为了应对财政赤字所采用的( c )政策,会对基础货币产生间接影响。 A、增加税收 B、减少转移支付 C、发行债券 D、发行货币

金融理论与实务 第09章 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理论与实务 主讲老师:王浩琳 第九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一节金融机构的界定、种类与功能 (一)金融机构的界定 1、金融机构的含义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也被称为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机构。它通常以一定量的自由资金为运营资本,通过吸收存款、发行各种证券、接受他人的财产委托等形式形成资金来源,而后通过贷款、投资等形式运营资金,并且在向社会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取得收益。 2、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共性及特殊性 共性:金融机构需要具备普通企业的基本要素,如有一定的自有资本、向社会提供特定的商品和服务、必须依法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等。 特殊性: (1)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 (2)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的特殊性 (3)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的特殊性 (二)金融机构的种类 1、按照业务性质和功能的不同,金融机构可以分为管理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机构 2、按照业务内容的不同,金融机构可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3、按照业务活动的地理范围,金融机构可分为国际性金融机构、全国性金融机构和地方性金融机构 (三)金融机构的功能 1、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金融机构提供支付结算服务功能是指金融机构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流程设计,为客户之间完成货币收付或清偿因交易引起的债权债务关系服务。 2、促进资金融通 资金从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的流动与转让就是资金融通,简称融资。融通资金是所有金融机构都具有的基本功能。 3、降低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对资金商品的定价、交易过程中的费用和时间的付出、机会成本等。 金融机构利用筹集到的各种期限不同、数量大小不一的资金进行规模经营,可以合理控制利率、费用、时间等成本,使投融资活动能够最终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交易成本来进行,从而满足不断增长的投融资需要。 4、提供金融服务便利 金融机构为各部门的投融资活动提供专业性的辅助与支持性服务,主要表现在对各种企业和居民家庭。 5、改善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的一方对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的现象。 金融机构可以改善信息不对称正是由于其具有强大的信息收集、信息筛选和信息分析优势。 6、转移与管理风险

《金融》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

第四章金融机构体系 一学习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职能,特别是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二本章考核知识点概要 一、金融体系的职能 二、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 四、商业银行的性质和职能 五、商业银行的类型和组织形式 六、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构成 七、中央银行的产生 八、中央银行的性质和智能 九、我国中央银行 十、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构成 十一、政策性金融机构的性质和经营特点 三本章知识框架图 金融机构体系 银行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 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 (存款银行) 政策性银行 性质 职能 类型 组织形式 商业银行体系 产生 性质 职能 我国的中央银行 性质 种类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中国进出口银行 保险公司 各种基金公司 信托投资公司 投资银行

四知识点精讲 一、金融体系的职能 一国金融体系最基本的经济职能首先是充当资金流通的媒介,使资金由盈余的单位迅速流向资金短缺的单位,让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这一职能的实现要借助于两种方式:一是间接融资方式。二是直接融资方式。 二、金融机构体系 金融机构体系:一国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的整体。分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 我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领导,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相分离,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现代金融体系。具体实施中,主要是围绕贯彻“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推进的。 (2005年7月单选6题,2005你那4月简答34题) 三、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经历三个阶段 (1)高度集中的金融机构体系; (2)多元混合型金融机构体系; (3)中央银行制度下的金融机构体系。 四、商业银行的性质 商业银行是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通过吸收单位和个人的存款,从事贷款发放、投资等获取利润的企业。其性质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的、以经营金融资产和负债为对象、综合性、多功能的金融企业。 1、商业银行是一种企业 2、商业银行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不同 3、商业银行是一种特殊的金融企业 (2008年7月单选6题) 五、商业银行的职能 1、信用中介职能。是商业银行最基本的职能,也是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信用中介职能的实质是通过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把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到银行,再通过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把它投向社会经济各部门。(2006年7月单选4题) 2、支付中介职能。商业银行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和支付代理人。 3、信有创造职能。这是在信用中介与支付中介的职能基础之上产生的。商业银行利用吸收的存款发放贷款,在支票流通和转账结算的基础上,贷款又转化为派生存款,在这种存款不提取或不完全提现的情况下,最终形成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最新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九章练习及答案

第九章金融机构体系一、单项选择题 1.金融机构又被称为()。 A.金融中介 B.金融企业 C.金融单位 D.金融组织 2.不属于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是()。 A.商业银行 B.信托公司 C.租赁公司 D.开发银行 3.不属于银行类金融机构的是()。 A.中央银行 B.证券公司 C.政策性银行 D.信用合作社 4.不属于完成融资交易需要经过的环节的是()。 A.调查 B.分析 C.谈判 D.签约 5.不属于“四行二局一阵”中的“四行”的是()。 A.中国银行 B.中央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 6.我国组建的第一家民营商业银行是()。 A.中国建设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广东发展银行 D.中国民生银行 7.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于()。 A.1995年 B.1998年 C.2000年 D.2003年 8.我国的中央银行是()。

A.中国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人民银行 D.中国开发银行 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的是()。A.中国进出口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银行 D.交通银行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是()。 A.渤海银行 B.中信银行 C.深圳发展银行 D.农业开发银行 11.城市商业银行最初被称作()。 A.城市发展银行 B.城市合作银行 C.城市建设银行 D.城市通商银行 12.我国第一家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成立于()。 A.1978年 B.1987年 C.1995年 D.2000年 13.我国第一家股份租赁公司中国租赁公司成立于()。A.1980年7月 B.1981年7月 C.1983年7月 D.1985年7月 14.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于()。 A.1990年1月8日 B.1990年12月1日 C.1991年12月12日 D.1992年12月25日 15.证券公司在各国的称谓不同,被称为商人银行的是()。A.中国 B.美国 C.英国 D.德国

国际金融学(含答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10-2011 学年第二学期 《国际金融学》期末复习题 (答案供参考) 一、判断题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最早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 (√)2 、国际开发协会是专门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发放优惠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 (×)3 、“特里芬两难”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 (√ )4 、欧洲支付同盟成立是欧洲货币一体化的开端。 (√ )5 、政府信贷的利率较低,期限较长,带有援助性质,但是有条件。 (√ )6 、在国际债务结构管理中,应尽量提高长期债务的比重,减少短期债务的比重。 (×)7 、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存贷利率差小于国内市场上的存贷利率差。 (×)8 、分离型的市场有助于隔绝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对本国货币存量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 )9 、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兼具银行贷款与证券筹资的融资方式。 (×)10 、互惠信贷协议是多边的,可以用于对第三国国际收支差额的清算。 (√)11、一般来说,一国短期内取得国际融资的能力越强,则其国际储备的保有量应越低。 (√)12、在储备币种的选择上,应尽可能选择有升值趋势的货币( 即硬币) 。 (√)13、若预期人民币升值,进口商应该卖出远期外汇合约。 (×)14 、若其他条件不变,一国提高利率会导致该国货币的即期汇率下降。 (√ )15、一般而言,远期的时间越长,期汇的买卖差价越大。 (√)16、一般而言,经济实力较强,外汇资金充裕的国家实施外汇管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资本外逃。(√ )17、国际清算银行是最早建立的国际金融机构。

(×)18 、国际金融公司是专门向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发放优惠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 (×)19 、牙买加体系是以美元为中心的多元化国际储备体系。 (√ )20、《马约》关于货币联盟的最终要求是在欧洲联盟内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中央银行并发行统一的欧洲货币。 (×)21 、国际金融机构信贷的贷款利率通常要比私人金融机构的低,而且贷款条件非常宽松。(×)22 、在国际债务的结构管理上,应尽量提高浮动利率债务的比重,减少固定利率债务的比重。(×)23 、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存贷利率差大于国内市场上的存贷利率差。 (×)24 、一体型的市场有助于隔绝国际金融市场资金流动对本国货币存量和宏观经济的影响。 (√ )25、票据发行便利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分散由银行承担的信贷风险。 (√ )26、备用信贷是双边的,只能用来解决协议国之间的国际收支差额。 (√ )27、一般来说,一国外债的规模越小,需保有的国际储备量越小。 (√ )28、在储备币种的选择上,应尽可能选择汇率波动较小的货币。 (×)29 、若预期人民币升值,投机者应该做外汇多头,即买入外汇,卖出人民币。 (√ )30、其他条件不变,一国提高利率会导致该国货币的即期汇率上升。 (×)31 、一般而言,经济实力较弱,外汇资金短缺的国家实施外汇管制的主要目的是限制资本外逃。(×)32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会员国的投票权与其缴纳的份额成反比。 (√)33、世界银行的主要目的是向会员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中长期的开发性贷款。 (×)34 、目前,国际货币体系大体可分为国际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三种。(×)35 、“特里芬两难”是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本原因。 (×)36 、蒙代尔提出的汇率制度改革方案是设立汇率目标区。 (×)37 、一种货币的升值意味着另一种货币的贬值,且两种货币的升贬值幅度是相同的。 (×)38 、根据“ 经济论” ,一国经济开发程度越高,越倾向实行固定汇率制或钉住汇率制。

金融学国开第九章

单选题(每题6分,共5道) 题目1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其中()这个时期是“大一统”金融机构体系确立阶段。 选择一项: A. 1953-1978年 B. 1948-1953年 C. 1978-1983年 D. 1983-1993年 反馈 知识点提示: 新中国成立后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1953-1978年 题目2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专门向较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发放条件较宽的长期贷款的国际金融机构,其宗旨主要是向最贫穷的成员国提供无息贷款,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这种贷款具有援助性质。 选择一项: A. 国际金融公司 B. 世界银行 C. 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D. 国际开发协会 反馈 知识点提示: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国际开发协会 题目3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金融机构是()。 选择一项: A. 国际开发协会 B. 国际清算银行 C. 国际金融公司 D. 世界银行 反馈 知识点提示: 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国际清算银行 题目4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是金融机构的传统功能,其对商品交易的顺利实现、货币支付与清算和社会交易成本的节约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一项: A. 支付结算服务 B. 融通资金

C. 风险转移与管理 D. 降低交易成本 反馈 知识点提示: 金融机构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参见教材本章第一节。 正确答案是:支付结算服务 题目5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948年12月1日,()在原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成立,标志着新中国金融体系的建立。 选择一项: A. 中国银行 B. 中国农业银行 C. 中国人民银行 D. 交通银行 反馈 知识点提示: 新中国成立后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参见教材本章第二节。 正确答案是:中国人民银行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多选题(每题8分,共5道) 题目6 正确 获得8.00分中的8.00分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作业和答案

第五章金融机构体系 一、填空题 1、凡专门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均称()。答案:金融机构 2、()是由政府投资设立的、根据政府的决策和意向专门从事政策性金融业务的银行。 答案:政策性银行 3、我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是()、()、()、()。 答案: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4、我国第一家民营性质的商业银行是()。答案:中国民生银行 5、一国金融机构体系的中心环节是()。答案:中央银行 6、专业银行的存在是()在金融领域中的表现。答案:社会分工 7、()是西方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骨干力量。答案:商业银行 8、()是专门对工商企业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答案:投资银行 9、不动产抵押银行的资金主要是靠发行()来筹集的。答案:不动产抵押债券 10、()是通过金融渠道支持本国对外贸易的专业银行。答案:进出口银行 11、1988年以前,我国的保险业由()独家经营。答案:中国人民保险公司 12、新中国金融体系诞生以()的建立为标志。答案:中国人民银行 13、70年代末以前,我国金融领域的“大一统”格局取决于高度集中的()体制。 答案:财政信贷管理 14、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是()。答案:中国工商银行 二、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具体职责的是() A、发行人民币 B、给企业发放贷款 C、经理国库 D、审批金融机构答案:B 2、政策性金融机构发挥一般职能时,与商业银行的最大差别在()问题上。答案:C A、信用中介 B、支付中介 C、信用创造 D、分配职能 3、我国现行的中央银行制度下的金融机构体系,其核心银行是()。答案:A A、中国人民银行B、国有专(商)业银行 C、股份制银行D、非银行金融机构 4、我国的财务公司是由()集资组建的 A、商业银行 B、政府 C、投资银行 D、企业集团内部答案:D 5、下列不属于证券机构的是()答案:D A、证券交易所B证券公司C证券经纪人和证券商D证券监督委员会 6、我国最晚完成股份制改造并成功上市的的国有商业银行是() A、中国工商银行 B、中国银行 C、中国农业银行 D、中国建设银行答案:C 7、投资银行是专门对()办理投资和长期信贷业务的银行。 A、政府部门 B、工商企业 C、证券公司 D、信托租赁公司答案:B 8、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是在()年。 A、1983 B、1984 C、1985 D、1986 答案:B

第五章金融机构及其体系

第五章金融机构及其体系 一、教学内容 第一节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西方银行的产生发展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银行业发展中具有两个特点: (一)对经济发展在资金上的支配性作用。 (二)与国家政治的紧密的结合使银行在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干预中起重要作用。 银行是一种特殊的企业,其特殊性体现在两方面: (一)银行的特殊利益,包括从行业的特点与从国家的干预以及与国家政权的密切关系中得到的好处; (二) 银行的特殊风险,包括自信风险、资产负债失衡的风险、公众信任的风险、竞争的风险 第二节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发展趋势 银行性金融机构在一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居支配地位,主要包括: (一)商业银行,即办理各种存款、放款和汇兑业务的银行; (二)中央银行,即一国的金融管理机构; (三)专业性银行是集中经营指定范围内的业务并提供专门性金融服务的银行。 非银行金融机构是各个金融机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 (一)保险公司:是专门经营保险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二)信用合作社是吸收城市手工业者和农民的存款,办理放款业务的信用组织; (三)消费信用机构是为刺激生产、促进消费而建立的一种信用组织; (四)证券公司是专门从事有价证券经营及相关业务的金融机构;

(五)财务公司是经营部分银行业务的金融机构; (六)信托投资公司是专门办理信托投资业务的金融机构; (七)租赁公司是通过融物的形式起融通资金作用的金融机构; 本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金融机构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 (一)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并向综合化方向发展 (二)跨国银行的建立使银行的发展更趋国际化 (三)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重组资本结构和经营结构 (四)兼并成为现代商业银行调整的一个有效手段 (五)银行性金融机构与非银行性金融机构不断融合,形成更为庞大的大型复合型金融机构 第三节西方主要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 美国的金融机构体系由联邦储备银行、商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在美国的外国银行构成。 (一)联邦储备银行设立于12个联邦储备区的指定城市中; (二)商业银行是美国金融机构体系骨干力量; (三)其他金融机构包括储蓄银行、信用社、保险公司、&127;信托公司和崐国家专业性银行等; (四)外国银行也纷纷在美国开设分支机构,开展业务。 英国的金融机构体系是以中央银行为核心的典型的金融体系。 (一)英格兰银行是英国的中央银行; (二)英国典型的商业银行包括存款银行、商人银行、贴现所; (三)其他金融机构包括保险公司、住房互助协会、国民储蓄银行等。 日本的金融机构体系比欧美国家金融机构体系繁杂。 (一)日本银行是日本的中央银行 (二)商业银行包括都市银行和地方银行两种;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进历程

国际金融体系的演进历程 国际金融体系自形成以来,先后经历了金本位制度、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现行的浮动汇率制度。 金本位制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经济实行金本位制度,即大多数国家的货币可直接兑换黄金。将各国货币和黄金挂钩,就形成了各国货币之间汇率固定的国际金融体系。金本位制度下的固定汇率,消除了由汇率波动引起的波动性,有利于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但坚持金本位制度也意味着一个国家不能控制它的货币政策。 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世界贸易造成了极大破坏。各国不再将货币兑换成黄金,金本位制度由此崩溃。1944年7月,参加筹建联合国的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体系中美元和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货币则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宣布成立。 然而,布雷顿森林体系同样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其致命缺陷在于美元作为储备货币自身所存在的矛盾性。一方面,该体系规定美元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这必须要求各国对美元持有信心;另一方面,美元作为储备货币必须依靠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来实现,而这必将影响各国对美元的信心,引起美元危机。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经济和金融局势的变化和发展,美国国内黄金储备大量流失,美元多次经历贬值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需要。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 浮动汇率制度 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世界进入浮动汇率时代。汇率随市场状况变化而波动,但是又不完全取决于市场状况。在这一体系下,美国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美元的核心地位得以保留。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两个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产物仍在运行。 浮动汇率制度比布雷顿森林体系有更强的适应性,但由于保留了美元的霸主地位,国际经济活动存在着极大不平等和不公正性,这集中体现在持有美元债券的国家为美国背负了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后,国际金融体系监管缺位、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地位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金融体系治理结构中缺乏发言权等问题一一凸显,现行金融体系改革迫在眉睫。

第9章 金融机构体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金融机构的基本含义与分类,了解中国金融机构体系的演变与发展历程,了解国际性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与功能。 理解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之间的共性与特殊性。 掌握金融机构的功能和中国现行的金融机构体系。 课程内容 第一节金融机构的界定、种类与功能 一、金融机构的界定 1.金融机构的含义 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活动的组织,也被称为金融中介或金融中介机构。 2.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共性及特殊性 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共性表现在:金融机构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基本要素相同。如有一定的自由资本、向社会提供特定的商品(金融工具)和服务、必须依法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等。 金融机构相比较于一般经济组织而言其特殊性表现在: (1)经营对象与经营内容的特殊性 一般经济组织的经营对象是具有一定使用价值的商品或普通劳务,经营内容主要是从事商品生产与流通活动;而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这种特殊的商品,经营内容主要是货币的收付、借贷及各种与货币资金运动有关的金融活动。 (2)经营关系与经营原则的特殊性 一般经济组织与客户之间是商品或劳务的买卖关系,其经营活动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而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融资的信用关系,在经营中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 (3)经营风险及影响程度的特殊性 一般经济组织的经营风险主要来自于商品生产与流通过程,集中表现为商品是否产销对路。这种风险所带来的至多是因商品滞销、资不抵债而宣告破产,对整体经济的影响较小。而金融机构因其业务大多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货币信用业务,故其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这一系列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不局限于对金融机构自身的影响,而且可能会危及整个社会的再生产过程。 二、金融机构的种类 1.按照业务性质和功能的不同,金融机构可分为管理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金融机构。 管理性金融机构是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主要有中央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 商业性金融机构是指以经营存放款、证券交易与发行、资金管理等一种或多种业务,以追求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求平衡、自我发展的金融企业。例如商业银行。 政策性金融机构主要是指贯彻落实政府的经济政策的金融机构。如农业发展银行。 2.按照业务内容的不同,金融机构可分为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银行类金融机构。 银行类金融机构是指可以发行存款凭证的金融机构。如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