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东经验教训 论文

苏东经验教训 论文

苏东经验教训 论文
苏东经验教训 论文

对于苏东经验的教训

摘要:历史上任何一个重大事变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联的解体也不例外。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且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没有战争和外敌入侵的情势下自行解体,令世人震惊与沉思。十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苏联解体的根源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观点纷呈,智仁互见。总体上大家都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

社会危机总爆发的结果。从政治、经济、执政党、和平演变、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到戈尔巴乔夫把改革引向歧途和叶利钦的釜底抽薪,学术界已经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从以上各个角度进行了论证和分析。本文着重从执政党建设解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并揭示苏联解体对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苏共垮台;执政党建设;现实意义

1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苏联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存在着很多不利于民主决策的因素,主要表现在:

1.1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

在执政体制方面,苏共搞的是党政合一体制,也就是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有很大的弊病,包揽国家和社会事务,使党陷入日常的管理工作,客观上削弱了党对国家和社会的总的政治领导。宪法明确规定的最高权力机关—苏联最高苏维埃和地方苏维埃实际上处于党的直接干预下,有名无实,所谓苏维埃民主或苏联社会主义民主流于形式,更谈不上人民当家作主;

1.2 高度集权的官僚体制

苏共党内形成高度集权的官僚体制,为个人专断、破坏社会主义法治提供了可能。在苏联掌权的官僚系统,是一个包括党、政、军在内,权利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单一等级系统。拔尖的是苏共自己列入高干花名册的一万人到十万人,但是确切人数远远不止这些。各官僚阶层所拥有的权力、特权等可以说是按照金字塔式的结构排列的。一切权力集中于各级党的机关,党的机关的权力又集中于书记手中,层层集中,逐渐变为个人领导,从而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党的机关和组织变为个人的工具;

1.3 人民与权力越来越远

苏联实行的是国家所有制,实际上是由这个官僚统制着苏联的物质生产。这个官僚系统中的每一个人,并不是由财产关系、由经济地位结合在一起的,而是环绕着国家才进入这个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系统中的。因此,他们拥有或者占有生产资料,是以国家或集体名义拥有或占有的。这个官僚系统中的大部分人是以“特权”的形式占有广大的工人和农民的一部分剩余产品,他们得到的收入远远高于他们对于社会的贡献。如果就他们占有工人和农民的剩余产品这一点来说,完全可以称之为“剥削”。人民群众逐渐与苏维埃、国家政权相疏远,而脱离人民群众的国家政权无法体现无产阶级民主的优越性,也不会得到人民群众衷心的支持和拥护(如表一所示),苏联共产党和苏联政府已经被人民所抛弃,因而其履行国家权力的职能大受影响,失去了政权的合法依据。

表一:“苏共代表谁的利益”民意调查结果

苏联的解体是一个历史的悲剧,导致这一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苏共的失败,而失

败首先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苏共后期部分领导人纵容或直接鼓吹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结果导致党内思想混乱,为敌对势力和西方思想的渗透打开了大门。

2.1 苏共在理论上丧失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苏共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党在理论上背离了马列主义,失去了正确理论的指导。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上台开始,苏共就失去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世界政治、经济形势不断变化,科技革命迅速兴起,苏共领导人却视而不见,党的理论没有新的发展,理论工作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了,不能用以解决现实问题,出现反马克思主义的倾向。另一方面,赫鲁晓夫提出“全民国家”、“全民党”,不符合苏联社会仍然存在阶级的现实;讲三无世界(没有战争、没有武器、没有军队)完全是一厢情愿,反而麻痹了党和人民。从赫鲁晓夫开始,苏共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就存在误区,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也没有搞清楚,一度认为已经进入了“发达的社会主义”,鼓吹“民主化”、“公开性”,实际上是以野蛮的、强盗的方式破坏社会主义。虽然公开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实际上制订了违背马克思主义的路线,实行错误的对外政策,加上党的领导干部言行不一,说一套,做一套,搞特殊,搞腐败,人民群众从不满发展到怀疑马克思主义和对党不信任,而这种情绪又总是被敌对势力所利用,造成严重后果。

2.2 苏共放弃了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控制,造成党内外思想混乱和社会政治动荡

苏俄建立初期,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就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在内外环境十分险恶的情况下,俄共(布)高扬共产主义的思想旗帜,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的强大能动作用,在巩固苏维埃政权,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到了斯大林时期,意识形态逐渐僵化和教条化,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行政手段人为地消灭其他社会思潮,窒息了社会生活应有的思想空间;二是主流意识形态自身的教条化、凝固化,丧失了与时俱进的动力和活力,对人民群众失去亲和力和凝聚力。苏联晚期出现的“历史热”,搞乱了人们的思想,戈尔巴乔夫在处置意识形态问题上的严重失误,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堤坝全线崩溃,成为促使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之一。苏共放弃了对思想领域的控制,出让了文化舆论阵地。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通过因特网等思想宣传工具不断向苏联传播自由、民主的观念,导致苏联民众观念的变化,为后来苏联解体而转向资本主义打好了思想基础。同时,在对内宣传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失误。其向人民简单的宣传苏联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但人们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跟宣传的不一样,对苏共的宣传产生怀疑,为人们接受西方思想埋下了祸根。更为重要的是在苏联解体前的一段时间里,雅科列夫控制新闻机构和传媒,公开迎合西方敌对势力需要,大肆散布各种诽谤苏共和苏联的舆论,宣扬西方的价值观,鼓吹全盘西化,加剧了群众的思想混乱,毁掉了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3 腐败变质是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政治之癌”

苏共的腐败变质不断恶化并且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苏共和苏联最终逃脱不了垮台和解体的命运,更何况苏共的腐败变质在经济十分落后的情况下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3.1 列宁时期的监督检查机制

苏俄成立后,联(苏)共在列宁领导下创造性地发展了党内监督思想,主要有:第一,建立党内专门监督机构——监察委员会。第二,监察委员会委员必须由党内觉悟最高、威信最高、富有经验、最大公无私并能够严格执行党的监督政策的同志组成。委员在任期内不得兼任党委委员和政府的职务,在任职届满前不得调任其他工作。第三,强调了监察机关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中央监察委员会和中央委员会同由党的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分别对其负责,两者的关系不是从属关系而是并行、并列、并重的关系;主张把中央监察委员会同工农检察院结合起来,以便形成党政合署办公、监督办案的合力,这

样既可以大大提高工农检察院的威信,又可以增强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权威。第四,提出党的领导体制及其监督机制。党的中央委员会是机关,其任务是执行党代表大会通过的决策并在其闭会期间代行决策;而中央监察委员会作为党的最高监察机关,有权以监督形式参与决策,对中央委员会形成监督,二者共同对代表大会负责。第五,严格行使监督权。出席政治局会议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委员们是一个集体,这个集体应该是“不留情面”,注意不让任何人的威信,不管是总书记,还是某个其他中央委员的威信来妨碍他们提出质询、检查文件,以至做到绝对了解情况并使各项事务严格按照规定办事。3.2 党内监督检查机制的消亡

斯大林模式的确立致使党内民主窒息、党内特权盛行,党内专门监督机构成了党内专制性机构,党内监督机制名存实亡,表现在:第一,破坏党代表大会和党代表会议年会制以及中央委员会定期会议制。从1925年苏共十四大之后,党代表大会相隔时间越拉越长,从相隔两年、三年、四年、五年,甚至相隔l3年之久才召开。至于党代表会议,相隔时间更长,如1941年举行第十八次党代表会议,而第十九次党代表会议是到1988年才揭幕,相隔几乎近半个世纪。第二,按党章规定,政治局本来是与组织局、书记处并行、并列、并重的党中央三个常设直属机构之一,可是斯大林时期撇开了组织局,实际上由政治局包揽、包办一切,把政治局变成凌驾于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委员会及最高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中央政府)之上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权力中心。斯大林在政治局内部又搞了五人小组。据赫鲁晓夫回忆,斯大林通常只是召集政治局的几个人,向他们宣布重要决策,要他们分头去办理。斯大林一般是每隔二三天或更多天,就召见赫鲁晓夫、马林科夫、贝利亚、卡冈诺维奇等人到他的别墅吃晚餐。通常是边吃边谈,主要是斯大林独自高谈阔论,发号施令,与会者洗耳恭听,唯唯诺诺,谁也不敢轻易发表什么新见,也顾不上认真吃饭。在一言堂中不可能有自由讨论与民主表决。显然,在政治局斯大林完全实行个人集权、总书记独断。第三,改变党中央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1920年建立的中监委,本来是与中央委员会并行、并列、并重的,同样由党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向党代表大会报告工作的一个中央监督机关。然而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逐步改变中监委的地位、性质和作用,从最初监督监委,到1934年苏共十七大时决定取消中监委,改为设立党的监察委员会,再到1939年十八大又把党监委改设在中央委员会之内,受中央委员会的领导,由中央委员会选出监察委员,最后在1952年十九大上,干脆把党监察委员会改组为党中央委员会的党监察委员会,即直接隶属于党中央的一个部门机构,其任务是监督党中央决议的执行和检查地方党组织的工作。这样,监委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就完全改变了。党内监督机制的破坏,为权力滥用、腐败横生开了绿灯。

3.3 腐败之风盛行

由于失去了对苏共领导阶层的监督、监察,从斯大林时代开始,苏联共产党领导阶层,从上到下,在共产主义旗帜包裹之中,在“人民公仆”名义之下,腐败变质,令人触目惊心。特别到了勃列日涅夫时代,苏共的腐败变质已到了令人民无法容忍的地步。

斯大林继承苏共最高统治地位以后,大搞等级授职制和高薪特权制,他按个人的主观意志把那些对自己阿谀奉承、随声附和的官僚授予很高的职位并给与高薪俸禄,因此,在他的时代,苏共已形成了一个官僚特权阶层。斯大林这样做,完全是为了给自己大搞个人崇拜服务的。据苏联作家米哈伊尔柯尔佐夫在《神奇的斯大林》一书中说在1929年庆祝斯大林50寿辰时,莫斯科所有的公共场所、党政机关、较大的建筑物和商店橱窗都悬挂着斯大林的肖像,报刊上载满了歌颂斯大林的文章和诗篇,在生日当天,总共有八版的《真理报》用了近六版的篇幅刊载了加里宁、卡冈诺为奇、古比雪夫、奥尔忠尼奇哲、米高扬、伏罗西喏夫、雅诺思拉夫思基等苏联党政领导的文章和回忆,这些文章和回忆不同程度地都强调斯大林是“列宁唯一可靠的助手”,“是苏联卫国战争中唯一的

救星”,“是苏共产党的一个最优秀的组织者和奠基人”。这次祝寿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滋长和蔓延,促使了苏共领导层腐败集团的产生。

勃列日涅夫时代,苏共的特权、腐败已是公开化、制度化、合理化。勃列日涅夫是苏联共产党腐败的总代表、总头目。在他的示范下,这个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从上到下,无论是党、政、军机构,群众团体和企业农庄的领导干部以及学校、厂矿等等干部,还有拥有权力享有特权的部分知识分子,无不腐败变质。有的人用拉帮结伙、培植亲信、相互倾诈、任人唯亲、权钱交易、卖官买官、贪赃枉法、损公肥私等词语来形容勃氏时代的腐败,是非常恰当的。日本《读卖新闻》1992年第3期发表的《苏联解体之迷》曾写道:苏共党员已不是根据思想信念入党,而是为了取得在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谋取优厚待遇而入党的。

苏共这个官僚阶级,既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也不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谈不上是广大人民利益的最忠实的代表,苏共党的腐败变质不能得到根本遏制,其亡党亡国命运就不可逃脱,也许时间不同、方式不一,因为人民不允许执政党腐败变质。这一切都是历史铁则的必然结果。

4 苏共垮台对于我党建设的现实意义

对于我党,吸取苏联解体的教训,加强执政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此引领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反腐倡廉五大建设,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达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目标。

4.1 在思想建设上坚持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理论与我国实践相结合,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反复试验、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苏共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教训十分深刻,需要认真加以总结和研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苏共执政初期发挥了重要的维护执政合法性的功能。然而,尽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但它并不因此就自动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它要真正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成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还需要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能力,使党的理论和实践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4.2 在组织建设上做好抓基层打基础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该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使广大党员牢记宗旨、心系群众。

4.3 在作风建设上弘扬党的优良作风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求真务实、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使广大党员永葆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

4.4 在制度建设上推进科学化建设

制度建设既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党的建设的重要保证。要增强党的建

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既要有实体性制度又要有程序性质制度,既要明确规定应该怎么办又要明确违反规定该怎么处理,减少制度执行的自由裁量空间,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4.5 加快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坚决反对腐败,是党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必须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工作力度,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遏制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势头,决不让任何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惩处。同时加强廉洁从政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加大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

参考文献

[1] 梁鸿鸣梁金辉.吸取苏联解体教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5月

[2] 戴隆斌.俄罗斯的腐败及其后果评价.俄罗斯研究,2007年3月

[3] 熊秋建.从苏共发展看苏联解体.学理论

[4] 常宗耀.论苏联解体、苏共垮台的俩大根本性原因.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5月

[5] 林锦锋.前苏联解体探析及启示.中山大学学报,2001年2期

[6] 武玉莲.略析苏联解体的几种政治因素.社科纵横,2006年5月

[7] 付菊辉.基于以人为本视野中的苏联解体原因及教训解读.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8月

[8] 谭继军.苏联解体前夕苏共基层党组织组织资源的丧失.俄罗斯研究,2003年3期

[9] 姚东.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角度解析苏联解体原因.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1月

[10] 刘源源.从苏联解体看执政党建设的重要性.国外共产党研究,2004年3期

[11] 周尚文.意识形态堤坝的崩溃与苏联解体.

[12] 孙大为.以史为鉴:苏联解体原因与启示的再思考.兰州学报,2009年3期

[13] 唐阳昭.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的错吗.天府新论2007年6月

[14] 张全景.苏联亡党亡国的惨痛教训.观察家

[15] 冯明旭.轮苏联共产党的覆亡与完善党内监督机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2月

[16] 陈丽萍.苏联解体的政治经济根源探析.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10月

[17] 崔剑.论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6期

[18] 郭欣根.苏联解体原因的几种主要观点述评.社会主义研究,2003年2期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

学院:金融学院___

专业:金融学______

姓名: 郝秀英______

学号:MG09005019____

苏东剧变的历史反思

苏东剧变的历史反思 【摘要】:正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的挫折。一时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弹冠相庆,欢欣鼓舞,他们认为,共产主义已经“大失败”,资本主义将重新“一统天下”。在我们内部,有少数同志,甚至有的参加革命多年的同志,在挫折面前 怀疑社会主义的前途,动摇了社会主义信念,这种看法是短视的、浅薄的,缺乏历史的眼光和理论的分析。 【关键词】:苏东剧变马克思主义戈尔巴乔夫东欧国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正文: 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第一部系统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划时代杰作——《共产党宣言》问世了,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诞生。到1917年10月,仅仅70年后,俄国10月社会主义革命就取得了成功,世界上有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变成了现实,从此,世界进入了现代。20世纪40年代,世界人民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之后在欧洲、亚洲等地,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相继产生,世界迅速出现了一个庞大的社会主义阵营。 回顾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到世界性的社会主义阵营;真可谓社会主义是节节胜利。社会主义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幸福和光明,给世界带来了希望

和前途。 但是,历史车轮运转的轨迹表明:前进总是同曲折并存,直线总是同曲线共在。万马奔腾、一泻千里的滚滚长江也有著名的九曲回肠。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时,从1989年开始,首先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东欧剧变”。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东欧六国在一年时间相继如一颗颗巨星在社会主义阵营纷纷陨落了,真好像《红楼梦》里讲的:“忽喇喇似大厦倾”,发生了“和平演变”,倒向了资本主义的怀抱。到1991年的秋冬,应该说是掀起这场席卷整个东欧和苏联的剧变之首,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随着12月25日圣诞之夜,戈尔巴乔夫总统“以不安的心情辞职”,苏联的国旗缓慢地降了下来。12月26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举行了最后一次会议,代表们无可奈何地举手,宣布苏联停止存在。一个叱咤国际风云数十年的泱泱大国,如一颗更大的巨星可悲可叹地陨落和消失了。 无疑地说,随着苏东的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又一个低潮。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包括学说、运动、制度三部曲。纵观国际共运的历史,已经有了两次大的低潮。第一次是1871年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后到1905年俄国爆发革命,可以说这30多年是一个“沉寂”时期;第二次是20世纪70年代后,国际力量的对比有利于资本主义,不利于社会主义,主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曲折和困难,从而进入第二个“沉寂”期。以至最终爆发了苏东剧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降到了又一个最低点。

再议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再议苏东剧变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摘要: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末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的一件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事件,也是本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 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而且也标志着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给世界社 会主义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本文主要从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苏东剧变 的原因探究以及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三个方面对这一事件展开论述。 关键词:苏东剧变;斯大林模式;原因;教训 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在此后很长 一段时间内对全球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总结其深刻历史教训以启 示后人,二十年来不少学者就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做了大量深入的专题研究, 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寻苏东剧变的相关问题,主要是针对自己对苏东剧变的若干思考展开相关论述。 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 (一)苏联解体。 自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开始,苏联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制度 模式上,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已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在政治上,独裁专制与任 人唯亲愈发明显。在官员作风上,腐败横行,官僚特权意识日益严重。在民生问 题上,人民长期处于水生火热之中,难以解决温饱。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问题长期 困扰着苏联的发展,才导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决意对苏联的传统 体制进行改革。这项改革最初以经济为突破口,在遭受挫折难以取得明显成就的 情况下,经济改革又转向为政治改革。即以经济改革失败为导火索引发了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但是,随着改革局面的失控,戈尔巴乔夫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逐渐走向偏激,主张全盘西化,接受西方的“民主化”和“公开性”,最 终导致苏联亡国。 随后的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签订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理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12月21日,11个加盟共和国抛 开中央正式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之后在12月 25日晚,戈尔巴乔夫宣告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个春秋 的苏联国旗悄然降下,取代它的是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至此,苏维埃社会主 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失。 (二)东欧剧变。 在以前的改革难以取得显著成效以及内外交困的情况下,20世纪80年代东 欧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改革虽不同程度触及了体制问题,但未能 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到80年代中期改革已经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 1980年到1990年间,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种种压力下,向反对派 妥协,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地位。而反对派通过各种手段如大选﹑武装冲突等公开 向执政的共产党夺权,逐渐实现政权的更迭。东欧各国剧变之后,共产党执政变 成了社会党执政,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剧变后的各国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和 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 变化,已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探究 (一)苏东剧变的直接原因。

苏东剧变的原因与历史教训

苏东剧变的原因与历史教训 学员:赖国军学号:16000204 摘要: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末国际政治格局发生的一件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事件,也是本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不仅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大挫折,而且也标志着苏联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的失败,给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本文主要从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苏东剧变的原因探究以及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三个方面对这一事件展开论述。 关键词:苏东剧变;斯大林模式;原因;教训 苏东剧变是二十世纪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之一,它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全球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了总结其深刻历史教训以启示后人,二十年来不少学者就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做了大量深入的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寻苏东剧变的相关问题,主要是针对自己对苏东剧变的若干思考展开相关论述。 一、苏东剧变的历史背景 (一)苏联解体。 自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开始,苏联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制度模式上,僵化的斯大林模式已严重阻碍着社会的发展。在政治上,独裁专制与任人唯亲愈发明显。在官员作风上,腐败横行,官僚特权意识日益严重。在民生问题上,人民长期处于水生火热之中,难以解决温饱。正是由于这一系列问题长期困扰着苏联的发展,才导致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决意对苏联的传统体制进行改革。这项改革最初以经济为突破口,在遭受挫折难以取得明显成就的情况下,经济改革又转向为政治改革。即以经济改革失败为导火索引发了所谓“民主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但是,随着改革局面的失控,戈尔巴乔夫在无能为力的情况下,逐渐走向偏激,主张全盘西化,接受西方的“民主化”和“公开性”,最终导致苏联亡国。 随后的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签订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理政治现实已不复存在”。12月21日,11个加盟共和国抛开中央正式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宣布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之后在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宣告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74个春秋的苏联国旗悄然降下,取代它的是俄罗斯的红蓝白三色旗。至此,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失。 (二)东欧剧变。 在以前的改革难以取得显著成效以及内外交困的情况下,20世纪8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革。改革虽不同程度触及了体制问题,但未能摆脱传统体制的束缚,到80年代中期改革已经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危机。1980年到1990年间,东欧各国执政的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种种压力下,向反对派妥协,承认反对派的合法地位。而反对派通过各种手段如大选﹑武装冲突等公开向执政的共产党夺权,逐渐实现政权的更迭。东欧各国剧变之后,共产党执政变成了社会党执政,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剧变后的各国在政治上实行议会民主和多党制,在经济上实行私有化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二、苏东剧变的原因探究

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浅谈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关键词:剧变原因教训 摘要:本文深究东欧剧变的历史,从苏联的影响和西方资本主义的渗透的国际环境,和东欧各国政治经济状况及其改革的国内因素中找出原因,并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带来思考和教训。 1989年秋冬发生的东欧政局的剧变,改变了战后世界政治的格局,是当代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东欧剧变的原因不应当从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中寻找,而应当从不符合东欧国家国情的苏联模式中寻找。战后东欧历次危机无不由僵化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和党的决策的失误以及领导人的主观主义、唯意志论所引起。从根本上来说是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不适合东欧国家的国情,西方资本主义推行的“和平演变”政策是催化剂,戈尔巴乔夫的对东欧的剧变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改革的失败是导致东欧剧变的最终发生。 第一,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包括一切政治现象和政治斗争)。东欧的政局动荡,也首先源自于其经济基础。二战后,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片面发展重工业和高速度、高积累、高投资的工业化方针被东欧国家普遍采纳。进入80年代以来,东欧多数国家的发展速度明显放慢,有的甚至出现严重的困难和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受到严重影响,如波兰、匈牙利通货膨胀严重,80年代末期,波兰和匈牙利的通膨率常在两位数,人民生活降至70年代初的水平。虽然东欧各国经济困难的程度和原因各不相同,但从主观指导的失误来看有以下几方面情况:一是照搬苏联模式,片面发展重工业,造成农、轻、重发展比例失调,一味追求高速度,实行高积累,高投资,由此引发了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二是大举借债使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70年代初至80年代初的10年中,东欧各国急于用外国贷款迅速提高本国的生产能力,大借外债,以至到80年代进入还债高峰期后,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民苦不堪言,激起对政府的强烈不满。经济危机带来了严重的政治危机。1987年开始,东欧一些国家相继出现社会动乱。东欧党内也出现严重的思想混乱,大批党员退党,使党丧失了战斗力。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的框架,成效不大,酿成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东欧各国的党和政府最终脱离了群众,这是东欧各国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 第二,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面对苏联的衰落进行战略收缩,苏联对东欧的政策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戈尔巴乔夫为了缓和同美国与西欧的关系,放松了对东欧的控制。同时,戈尔巴乔夫也不乏推行其“新思维”,以使所谓“戈尔巴乔夫派”在东欧各国上台的意图。戈尔巴乔夫的东欧政策“新思维”,推动了东欧各党的改组、分裂和蜕变,催化了东欧的变化并促使东欧各国的反对派借势突起。其结果是导致共产党的分裂,有的主动让权,有的被迫交权,使近半个世纪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毁于一旦。 第三,西方对东欧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和平演变”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针对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长期基本战略,二次大战后,他们把战略重点就逐渐移到“和平演变”上来,东欧是它们实施这一战略选中的突破口。进入80年代以来,美国和西方国家凭借经济和科技方面的优势,利用社会主义国家的困难和改革开放的复杂形势,加快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步伐,向东欧国家发动了“无硝烟的战争”。在东欧剧变过程中,西方国家进一步协调行动,采取了利用各种传媒,宣扬西方价值观念,进行意识形态的渗透;利用贷款、贸易和技术援助,诱压东欧国家向西方靠拢;利用“人权”问题进行内政干涉,扶植、支持东欧国家内部反对势力等多种手段,直接干预了事态的发展。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摘要: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对于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毫无疑问将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应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来看待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吸取其中的教训,并将之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已经十多年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真正总结好苏联垮台的教训,对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它的弊端日趋严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讲的:“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联系制约、借鉴扬弃的关系,格外错综复杂。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红旗落地的历史悲剧。而在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 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来说,系统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历史,学会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历史经验,分析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现象和社会主义实践中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和新挑战,认清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和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提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自觉性,是十分必要的。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的发生是各种因素错综复杂、相互作用,形成一种总的合力的结果。既有深刻而复杂的国际背景,又有苏联、东欧国家内部深层次的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80年代现实存在的多种原因,既有政治的原因,又有经济的原因。其原因主要是:经济建设长期搞不上去,社会主义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日趋缓慢,甚至停滞倒退,动摇了社会主义的基础和政权根基;执政党政治上集权过度,民主不足,个人专断,官员腐败,日益脱离群众,失去民心;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直接葬送了社会主义的全部成果;西方敌对势力的“和平

浅谈对苏东剧变的认识

浅谈对苏东剧变的认识 摘要: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给冷战时代画上了一个句号,从此世界出现了一强独大的局面。如今我们再回头看这段历史,苏联,东欧这些社会主义国家迅速的崩溃不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问题,而是有许多方面的原因,如错误的改革,领导集团的专断和腐败,对马列主义的抛弃及西方因素等。 关键字:苏联,东欧,腐败,专断,马列主义,西方。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联以及东欧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波兰等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被极大的削弱,世界格局重新发生了巨大改变,这一事件发生得非常突然,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因此,人们一般把这一事件称为“苏东剧变”,也有一些人称其为“苏东巨变”。虽然这些已经成为历史,但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尤其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年轻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更有必要认真对待这一历史事件,汲取经验教训。 历史回顾 1990年12月14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 1990年,东欧国家和南斯拉夫的国内形势继续发生重大变化。多数国家政治上普遍实行多党制和议会制,经济上不同程度地向私有化和市场经济过渡。原有的体制被打破,新的体制尚未建成,各种新旧矛盾错综复杂。

1991年12月7-8日,俄罗斯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就苏联的前途问题在明斯克秘密会晤,并签署了《明斯克协定》。协定宣布三国组成“独立国家联合体”,并称“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实体将停止存在”。 12月25日,苏联第8任、也是最后一任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并把核武器控制权亲手交给了叶利钦。同时,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升起了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12月26日,苏最高苏维埃举行会议,通过宣言正式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苏联作为唯一和美国平起平坐的超级大国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苏东剧变呢? 1.没有认识到改革的必要和改革的方向。斯大林社会主义体制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确实发挥了巨的优势,创造了让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成就,在推动苏联的工业化、打败德国法西斯、恢复国民经济等方面都发挥过巨大的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这种体制也有它的弊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很难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不能优化配置个方面生产资源等。斯大林的后继者没有及时和正确地领导改革,以克服这种体制的弊端。从赫鲁晓夫到契尔年科时期,苏联的改革浅尝辙止、徘徊反复,甚至出现过改革偏向的情况,结果延缓或干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改革又偏离方向、误入歧途,最后导致资本主义复辟。而

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 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挫折。探究苏东剧变的原因,吸取社会主义在苏东兴亡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面向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是什么导致苏东剧变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无数个力的作用的结果,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合力,这就是历史事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作为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其原因教训涉及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践、经济和政治、宏观和微观、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政策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长期潜伏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这就需要我们用“合力论”来探究苏东剧变的原因。然而,在全面的基础上,又要突出重点。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多重性原因的“合力论”,又要坚持“重点论”。用这种方法,我认为,苏东剧变是由两个深层根源和两个直接原因导致的。 深层根源一: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造成经济发展滞缓、社会主义形象受损。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斯大林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二战结束后唯一一个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管理体制和国民经济军事化,苏东国家的经济出现停滞,苏联那种计划到一颗螺丝钉的计划不再适应战后国家的经济建设,弊端日现,严重地阻碍了苏东的社会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对此,从 赫鲁晓夫到勃日涅夫一直改革不力。戈尔巴乔夫上 台后,虽然首先推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却没有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是把改革推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使原来就处于停滞状态下的国民经济进一步崩溃的边缘,从而严重地削弱了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东欧国家长期受制于苏联,仍然套用苏联模式,或者即使有国家愿意走自己的路也被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所扼杀。经济问题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人们对共产党、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为国内外、党内外主义 敌对势力的进攻及“和平演变”图谋得手提供了条件。 深层的根源二:执政党陷入深刻危机严重脱离群众、动摇了生存基础。苏东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最后是在戈尔巴乔夫一类人手里丢失的。他们推行的 “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从“左”的极端走向“右”的极端,自动取消了宪法中规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使共产党最后失去了改革旧体制、实行模式转换的机会。戈尔巴乔夫实行的苏共党内民主化实际就是抛弃民主集中制,把民主普遍化、庸俗化、扩大化,这使苏共内部意见分歧、纪律松弛、离心离德、党派林立,几乎没有任何凝聚力。为以后苏共分裂,进而一部分派别变质从而从内部搞垮苏共种下了祸根。以至在共产党被赶下台的关键时刻,大多数群众没有起来保护共产党,而是采取了冷眼旁观甚至跟着反对派走的态度。 直接原因一:苏联的“改革”变成“改向”。苏东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初衷是要通过改革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但是,在改革过程中,尤其是改革遇到挫折时,他们并不是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兴利除弊,而是使改革步入了歧途,即从纠正阶级斗争扩大化走向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从改革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走向推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从实行党政分开走向取消党的领导、从改革高度集中的 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王梓屹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本文章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客观地分析了导致苏东剧变产生的两个深层根源和两个直接原因,并总结了经验教训。 [关键词]苏东剧变;原因;教 训 【黑龙江史志2013.12(总第301期)】 83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浅析

苏东剧变的原因与历史教训浅析 一、苏联东欧剧变概述 苏联东欧剧变也被成为1989年革命,它是指从1989年到1991年左右,在苏联及东欧各个国家发生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根本性的转轨。苏东各国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民主德国也与联邦德国合二为一1。 想要了解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首先不得不了解剧变前的世界局势。 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消散,美国和苏联这样两个昔日曾联合起来对抗纳粹的超级大国便开始了对对方的戒备,他们都试图用自己的威力来控制整个世界。而直接对战意味着全面核战争的爆发,这会带来可能使整个人类毁灭的危险,所以双方都选择了间接对抗的方式——军备竞赛、经济竞争、科技竞争。 自此开始,美国对苏联和其他采用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均采取了敌视态度和遏制政策,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再西欧及大西洋两岸成立,而为了与之形成抗衡力量,苏联将大多数东欧国家集结在一起,建立了社会主义阵营——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两个组织默认的规则是:只要有一个成员国遭到侵犯,就会被视为对整个组织的挑衅,而遭到挑衅的组织会立即对侵犯来源国发动反击。冷战局势形成。 在冷战后期,东欧各国在各方面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民主化的思想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传入,共产党的地位受到了威胁,而他们一贯的专制政策在群众中也失去了支持力量。终于在1989年,剧烈的政治风暴席卷了苏联和东欧地区,(原)杰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原)民主德国、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原)南斯拉夫、苏联这9个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政局的交替。群众性的示威游行、罢工数不胜数,各民主政党步步威逼进行夺权,导致共产党在自由选举中纷纷倒台,甚至通过武力冲突,实现了政权的更迭。 面对如此剧烈的动荡,我们不得不去思考,到底是什么力量促成了此次剧变,而我们又能从中获得什么教训与经验。 二、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 要真正论起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两个方面: 1引自百度百科“苏东剧变”词条。https://www.doczj.com/doc/8b9548579.html,/view/502026.htm

苏东剧变的历史启示

苏东剧变的教训与启示

苏东剧变的教训与启示 摘要: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苏东剧变的发生使执政几十年的工人阶 级政党丧失政权,推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制度改变性质,被资本主义制度所代替, 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四分五裂,土崩瓦解,作为独立主权的国家 已经不复存在。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遭受的空前严重的大挫折,它如同一场 “政治地震”,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苏联的兴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历史过程。 苏联演变并非命中注定,但却事出有因。苏东剧变使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 家开始思考,为什么苏联这样一个发展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国家还会解体呢? 它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教训与启示呢? 关键字:苏东剧变,社会主义,苏联解体,和平演变 1.苏东剧变的原因 1.1内部原因. 苏联国内各种问题、矛盾层出不穷,而在所有的内部因素中,经济因素是其 它各种因素的基础,民族关系则是导火线,社会政治因素直接导致社会制度的急 剧变化,政治危机是各种危机的集中反映。“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 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 一切人力、财力、物力,取得短期内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然而这种体制严 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使整个社会处于僵 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1.2 外部原因. 和平演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所采取的一种"超越遏制战略",以促使社会主义国家崩溃瓦解。“和平演变”就如同一种软暴力,通过采用技术交流、文化交往等方式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们的心理、行为方式,进而使社会主义国家的生活方式、国家运行变成资本主义式的。在政治上,美国和西方国家大力宣传自由、民主、人权观念,或明或暗地支持苏共的政治反对派,对苏联领导人的某些“不民主”做法指手画脚。另一个重要的外部原因是东欧国家先于苏联而发生剧变,对苏联政治发展产生了强烈的 冲击波,也极大地鼓舞了正在与苏联展开决战的激进民主派和民族分离主义势力,加快了苏联剧变和解体的进程。 2.苏东剧变的教训与启示。 二十世纪世界历史的一个重大事件就是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但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也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苏东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一、苏东剧变的经过 波兰1989年发生剧变后,紧接着8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剧变。蒙古国于1990年发生剧变。白俄罗斯、乌克兰、俄罗斯联邦三国领导人于1991年12月7日在明斯克秘密会晤,讨论了苏联的前途问题。并签署了著名的《明斯克协定》。同年12月21日,苏11个加盟共和国(格鲁吉亚除外)在阿拉木图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议定书》,并发表了《阿拉木图宣言》,“随着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成立,苏联将停止存在”。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辞去苏联总统职务,核武器控制权由叶利钦接管。同时,白、红、蓝三色俄罗斯国旗代替了苏联的镰刀锤子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升起。最高苏维埃于12月26日举行最后一次会议,通过了宣言。 二、苏东剧变原因 苏联的剧变不仅仅是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更是苏联社会主义试验的失败。苏联的剧变并非偶然,而是由多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所以,总结苏联剧变的原因,有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 1、旧思维和专制主义 俄罗斯在过去有过“直接民主制”的村社制度,这种制度主要表现为集体主义。在后期,鞑靼蒙古人又对俄罗斯进行了200多年的漫长统治,这种“独裁传统”,主要表现为“专制主义”和“集权主义”,这使得俄罗斯人民和政府改良的社会实践性严重缺乏。俄罗斯历史的旧制度、旧习俗、旧思维对苏联的新体制、新制度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更为严重的是,苏联政府、决策层中存在严重的专制主义。在斯大林时期,斯大林的强制性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阻碍越来越显现出来。这种强制性一直持续到苏联解体。更为严重的是,苏联时期,竟然还出现了赵神运动,他们把国家领导人当做神仙,盲目的崇拜。后来进行大清洗,稍有不同意见,即会被清理。好多先进和优秀的党员和干部群众被冤枉,社会惶恐。 2、领导人水平不高 前民主德国党的总书记克伦茨认为戈尔巴乔夫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不够,水平不高。经常夸夸其谈,没有真正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致使苏联的改革方向偏离;戈尔巴乔夫有个人魅力,能够吸引电视、吸引年轻人,演讲功夫好,但这些都是表面的东西。致使许多人,包括西方社会主义国家对他抱有很大期望。戈尔巴乔夫贪慕虚荣,非常注重别人对他的肯定和表扬。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及教训 被人称之为历史之谜”的苏东剧变至今已时过近20年。在苏东,一个个执政党、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怎么会在未作任何有效抵抗的情况下,就自行覆灭了呢学术界有人把决定性原因归结为经济因素,有人断言政治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也有人认为体制问题是根本原因,有人认为传统的社会主义模式即僵化的苏联模式的弊端是根本原因。以上观点都有失偏颇。在总结苏东剧变的历史教训时,学术界同样也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争论。对此,我们只有站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立场上来看待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有价值的结论。 这篇论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苏东剧变的原因;第二部分是苏东剧变的教训与启发。 一、苏东剧变是多种因素形成“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任何重大的社会变迁和历史事件,都是一种“合力” 的结果。作为20 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苏东剧变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既有内部原因,又有外部原因;既有直接原因,又有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全面的、辨证的分析。当然,强调全面分析不是不分重点,强调诸因素综合作用,不是不讲主次,而是要分析其中哪一个是关键的、决定的因素,从中找出根本原因。这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l、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 战略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 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西方国家就采用各种手段,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 战略: 他们利用人员往来,“以接触促演变”;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以维护“人权” 为名,干涉社会主义国家的内政;大力扶植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对派组织,支持他们搞动乱,乱中夺权;利用经济贸易和援助,对社会主义国家施加压力,迫使其作出政治上的让步,等等。在上述手段中,最突出的就是支持这些国家的政治反对派。 东欧国家的反对派,从波兰的团结工会、匈牙利的民主论坛,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公民论坛和保加利亚的“生态公开性”组织,无一不是依靠西方的赞助和扶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如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

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苏东剧变是20世纪最引人注目的历史事件之一。在苏东,一个个执政党、一个个社会主义国家,在没有任何有 效抵抗的前提下顷刻间轰然倒塌,留给人们无尽的感叹和反思。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 1、体制僵化、经济衰退是根本性的原因。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是一种高度集中和过度集权的体制。在这种情况下,处在冷战局面中的东欧各国,脱离了本国实际,大多照搬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模式,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纵使改革了30年,直到解体,旧体制的基本框架仍几乎原封不动,以军事和重工业为主题的经济方针导致国内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长期低下,导致矛盾不断积累和激化。直到苏东剧变前夕,苏东各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 2、历史问题的沉淀所造成的潜伏危机是苏东剧变的历史原因 十月革命开辟了新时代,但是改革本身没有解决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斯大林的改革模式有其历史的合理性,尤其是在二战期间,对于抗战的胜利起了关键的作用,但是改革却没有适时调整,在社会主义建设上不但没有起到作用,反而被严重扭曲了,从而在整体上减缓了社会主义的发展。长期冷战思维导致不断扩军备战,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在稳固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却延缓了经济建设、削弱了国力;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推行的霸权主义,导致各国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形象。这些问题的长期积累,对东欧各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极大影响,而这些历史问题的积淀造成的苏东社会潜伏的危机,是苏东剧变的深刻的历史原因。 3、西方敌对势力推行“和平演变”战略是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 从20世纪50年起,西方国家就没有停止对苏东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进行渗透和破坏,最突出也最有效的就是支持这些国家的政治反对势力,从波兰的团结工会、匈牙利的民主论坛,到捷克斯洛伐克的公民论坛,无一不是依靠西方的赞助和扶持下发展起来的。所有的这些和平演变,对于社会主义阵营的瓦解和东欧剧变都起了直接的推动作用。 二、苏东剧变的影响 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和损失,其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打击的规模是空前的。苏东剧变作为一种社会制度试验的失败,给亿万人们群众带来的是对曾经向往的新社会制度的失望,甚至是理想信念的丧失,不仅对社会主义国家,对世界各国的共产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而且也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了其他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苏东剧变严重削弱了世界社会主义的力量,改变了世界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国际形势对社会主义国家极为不利。但是,在客观上,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各国进一步反思苏联模式的弊端,反思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苏东剧变后,马克思主义在某些范围内引起了人们更大的兴趣。苏东剧变后,一些新的社会主义思潮和流派相继出现,一些原有的社会主义流派也对自己的理论和政策进行了大幅调整,并获得了迅速发展。 三、苏东剧变的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邓小平同志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第一原则和首要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主义国家优越性的真正体现。“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从这个角度来看,苏东国家的演变是个历史的必然。经济建设上不去,人民的生活问题得不到解决,国家和政党都不会得到支持,甚至会发动动乱来推翻国家政权。因此,苏东国家的剧变深刻的教训从反面说明,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改善人民的生活,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支持,坚定人民的社会主义信念,增强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凝聚力。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践相结合,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 “离开本国的特点去照搬外国的东西,这条普遍真理就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依据和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必须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十月革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照搬苏联模式,从而经济政策脱离本国实际,尤其在苏联模式陷入困境后,苏东国家在经济建设上不知所从,导致了指导方针陷入被动,在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背景下,导致了最终的瓦解。尽管原因不尽相同,但都犯了一个致命性的失误,即没有把马克思主义跟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历史已经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本国实际相结合,注重理论创新和不断改革,才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 3、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防止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十月革命的胜利在资本主义链条中打开了一环,资本主义国家为了稳固本国的统治等原因势必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渗透和演变。东欧剧变的发生验证了这一论断的正确性。同时,社会主义国家是在开放条件下建设的,这在客观上也给他们和平演变提供了条件。所以,在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同时还应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旗帜鲜明的坚持马克思主义路线,抵制西方国家的“分化”“西化”,才能从根本上坚定社会主义路线。 4、加强执政党建设,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说到底,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这是邓小平同志总结苏东剧变后得出的结论。苏共在执政期间,内部滋生的腐败问题,严重脱离里人民群众,动摇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这一历史教训向人民声明:共产党执政后,要使党坚强有力,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遏制腐败问题的发生,加强和人民群众的沟通,不断改善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真正从内心里支持用户社会主义政党,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

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与教训

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 题目:简论苏东剧变的原因与教训 院(系): 专业: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年月日

摘要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挫折。探究苏东剧变的原因,吸取社会主义在苏东兴亡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面向21世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苏东剧变;原因;社会主义;教训

苏东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遭受的空前严重的大挫折。它如同一场“政治地震”,强烈地震撼着人们的心。苏联为什么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呢?为什么苏联这样一个发展了70多年的社会主义国家还会解体呢? 恩格斯曾经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就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都是无数个力的作用的结果,最后形成一个总的合力,这就是历史事件。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作为20世纪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其原因教训涉及国际和国内、理论和实践、经济和政治、宏观和微观、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政策等各个领域、各个层次,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长期潜伏的各种矛盾的总爆发。这就需要我们用“合力论”来探究苏东剧变的原因。然而,在全面的基础上,又要突出重点。也就是说,既要坚持多重性原因的“合力论”,又要坚持“重点论”。用这种方法,我认为,苏东剧变是由两个深层根源和两个直接原因导致的。 (一)苏东剧变原因 深层根源一: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造成经济发展滞缓、社会主义形象受损。苏联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在斯大林时期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二战结束后唯一一个能与美国相抗衡的超级大国。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经济管理体制和国民经济军事化,苏东国家的经济出现停滞,苏联那种计划到一颗螺丝钉的计划不再适应战后国家的经济建设,弊端日现,严重地阻碍了苏东的社会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间的差距逐步拉大。对此,从赫鲁晓夫到勃日涅夫一直改革不力。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虽然首先推出了经济体制改革方案,却没有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是把改革推进了政治斗争的旋涡,使原来就处于停滞状态下的国民经济进一步崩溃的边缘,从而严重地削弱了社会主义制度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东欧国家长期受制于苏联,仍然套用苏联模式,或者即使有国家愿意走自己的路也被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所扼杀。经济问题引发了日益严重的社会、政治问题,人们对共产党、社会主义逐渐失去了信心,同时也为国内外、党内外主义敌对势力的进攻及“和平演变”图谋得手提供了条件。 深层的根源二:执政党陷入深刻危机严重脱离群众、动摇了生存基础。苏东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最后是在戈尔巴乔夫一类人手里丢失的。他们推行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背弃了社会主义道路。从“左”的极端走向“右”的极端,自动取消了宪法中规定的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使共产党最后失去了改革旧体制、实行模式转换的机会。戈尔巴乔夫实行的苏共党内民主化实际就是抛弃民主集中制,把民主普遍化、庸俗化、扩大化,这使苏共内部意见分歧、纪律松弛、离心离德、党派林立,几乎没有任何凝聚力。为以后苏共分裂,进而一部分派别变质从而从内部搞垮苏共种下了祸根。以至在共

苏东剧变的教训

苏东剧变的教训 苏东剧变是十月革命以来社会主义最严重的挫折,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空前严重的损害。一直以来, 人们对苏联东欧剧变的原因、教训及价值评判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之中。但是,它也从反面教育了全世界的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我们要吸取苏东剧变的教训,以便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苏东剧变可以说是20 世纪的大事变。它对 整个世界的影响,对人们特别是搞社会主义的人们心灵的震憾是巨大的。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 我们究竟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 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我们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那么苏东剧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呢?我想有以下几个。 第一,在经济建设上,在历史上苏东经济建设也有过辉煌的成就。但长期以来, 国民经济明显地表现出下降的趋势, 即由“发展速度比 较快一一比较慢一一停滞发展、零增长和负增长” , 到80年代后期, 苏东各国经济普遍出现大滑坡, 通货膨胀严重, 债台高筑, 人民生 活水平急剧下降。面对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相对稳定发展的国际背景, 则更加容易引发当地人民对共产党领导的不满和对社会主义的离心 倾向。 第二,在自身建设上,共产党的干部从上到下一形成了一个宝塔形结构, 加入这个结构的人往往不是由人民选举, 而是由党来一级一级 由上到下任命的。虽然不能说全部、但相当多的干部是能上不能下,

是为任命他的上级负责, 而不对人民负责。更有甚者, 利用手中的权力, 不是很好地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而工作, 而是以权谋私, 假公肥私,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抛到九霄云外, 把做人民的公仆逐渐变成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这样, 在苏东各国, 人民当家做主逐渐被任命式的、终身制的、能上不能下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所代替。这就是说, 长期保护着官僚主义者的苏东各国的领导制度和组织制度, 最后作为重要原因导致了自己的垮台这不仅成为反对派和西方资产阶级多年来攻击共产党和社会主义的口实, 而且导致在共产党被赶下台的关键时刻, 大多数群众没有起来保护共产党, 而是采取了冷眼旁观甚至跟着反对派走的态度。 苏东各国共产党不善于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没有建立起保持高度团结统一的中央集体领导核心, 党风严重不正、官僚主义盛行、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滋长, 等等, 从而使党组织逐渐失去了先进性, 并进而导致了共产党政权的自我毁灭。 第三,在民族关系上,民族问题没有处理好。民族问题是苏东剧变的纽结。苏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各种复杂的民族矛盾由来已久。在苏联演变的过程中, 长期以来潜在的民族矛盾日益尖锐化, 大俄罗斯主义与地方民族分离主义相互作用, 大大加速了苏联走向解体的进程。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东欧其他多民族国家,也程度不同地存在类似情况。 第四,在意思形态上,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没有解决好。苏联东欧的意识形态管理体制是建立在高度统一的基础之上的。对意识形态严加

(社会主义)------苏东剧变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论文题目:苏东剧变原因和教训的分析 学生姓名:胡现良 班级:11研7班 专业:结构工程 学号:2011105205 任课教师:刘顺英 成绩: 2012-6-5

苏东剧变原因和教训的分析 胡现良 河北联合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11研7班,2011105205 摘要: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从而直接影响到冷战后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和变化。苏联剧变主要原因不是单一的,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惨痛教训十分深刻,值得认真总结汲取。本文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了苏联东欧的剧变。 关键词:苏东剧变;原因;经验教训 苏联东欧的剧变,给各国共产党人和世界人民留下许多值得深思的教训。但如何总结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教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在西方资产阶级看来,苏联东欧剧变是大好事,它说明社会主义必然失败和灭亡,资本主义将永世长存。而在世界进步人民和各国共产党人看来,苏联东欧剧变只是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失败和灭亡,但它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必然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发展规律。只要善于总结教训,社会主义事业依然会发展壮大起来。我们只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苏联东欧的剧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1. 苏联东欧的剧变的原因 1.1 根本原因 马克思主义认为,重大的历史事变都是一种“合力”的结果。苏联剧变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外因,又有内因;既有近因,又有远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政治因素,以及理论、思想、外交、民族、社会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要进行综合的、全面的分析,同时又要抓住关键,分清主次和深浅。现在看来,苏联剧变大致有三个方面的基本原因:第一是原有苏联模式积弊太深,第二是戈尔巴乔夫错误的改革路线,第三是西方从外部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现在,学术界无论持何种观点,都承认这三个方面的原因是苏联剧变的基本原因,而学术界不同观点的分歧在于,它们对这三个方面的原因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有的人侧重于外部原因,认为西方从外部搞和平演变是苏联剧变的根本原因,因而自然得出结论认为,应该把反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放在首要位置。可是,事物的发展外因只是条件,内因才是根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可见我们不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