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

《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

《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

《当代教育新理念》导学提纲

引论——基础教育价值上的科学基础观(详见2—7页)

1.基础教育必须面向未来,突出创新

从未来而不只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规定基础教育的“基础”之含义,要求中小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就是对基础教育“面向未来”的最基本的界定。

知识经济时代必然要求教育肩负起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新使命。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培养学生从小学会独立思考的意识、探索真理的志向,培养学生运用获得的知识去选择、获取和吸收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2.基础教育必须全面、适度

这里所说的“全面”,是相对于应试教育的“片面”而言的,是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知识、技能、智力、情感、意志、品德、个性等几个方面,真正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发挥,为学生一生的健康成长,打好稳固的基础。

基础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基础”阶段,应通过具体活动开展学习指导,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获得基础学习的基本技能,养成自觉学习的态度;应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的智能;应磨练和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审美的情趣;应使学生保持和增强足以承受得住未来学习和生活变化所需要的强健体魄、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从终身教育的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去理解基础教育,我们应把那些最具迁移性、生长性,真正属于“基础”的东西作为学生的“精神养料”,而把那些非基础的东西剔除出去,保证“基础”的适度。

3.基础教育必须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

强调基础教育要注重学生主体性发展,是为了消除现行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见物不见人,重学科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价值,轻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发展价值的弊端。强调在中小学教育价值观中注重学生生命主体性发展,就是要使每一个教师都强烈地意识到我们的教育工作直接面对生命主体,关系到人类最宝贵的财富——生命的成长。教师心目中不仅要有人,而且要有整体的人,要处处从发展、成长的角度去关注人,作好教育教学工作。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主体的发展是全面而和谐的发展,而不仅仅是某些方面或部分的片面发展。只有当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学生看成学习活动的主体,而学生真正发挥其主体性时,教育才能取得成效。若离开学生本身的积极活动,教师的一切努力终将化为泡影。

4.基础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性

必须加强基础教育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力争使课程内容及时反映现代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反映学生生活经验,体现时代特点,有效地改变学生学习生活和现实世界相脱节的状况,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一章当代世界教育发展概述

第一节当代世界教育的发展

(一)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背景(详见8—11页)

1.科学占据社会的中心地位2.高技术产业占据主导地位3.劳动者以智力型为主4.人类活动越来越国际化5.经济竞争、科技竞争、教育竞争成为新世纪国际竞争的基本特征

(二)战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详见11—16页)

(三)当代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详见16—25页)

1.教育终身化

(1)终身教育的含义

①教育是一个终身的过程,不是在正规学校结束时便告结束的,学校教育阶段只是人生在其一生中接受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要求学校教育的任务不只是传授一些现存的知识,而是要教会学生学习,使其在走出校门以后,也能自己去获取知识,不断充实自己,满足社会的需要。

②终身教育应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的总和。

③学校教育系统内部具有互通性。学校教育结构的多样性不能变为多轨性,互不相通,堵住学生持续发展的出路,应建立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允许有条件的学生从一类学校转入另一类学校学习,让接受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

(2)终身教育只是提供一种指导思想,而不提供某种固定的模式。目前,世界各国正纷纷按照终身教育的思想来构建本国的教育体系。

2.教育民主化

(1)含义:教育民主化是指全体公民得到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受到越来越充分的民主教育。教育民主化追求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在教育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成为民主化教育的主体。

(2)表现:①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年限的延长。②教育机会的均等。③教育教学的民主化。

3.教育个性化

(1)强调个性发展是当今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中曾指出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宗旨。

(2)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

教育要克服目前存在的划一性、僵化和封闭性,树立尊重个人、发展个性、培养自我责任意识的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独特个性,就是要使学生的个性自由发展,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形成学生的开拓精神、创造才能,提高学生的个人价值。因此,个性教育就是要在教育过程中重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兴趣、创造和自由,尊重个人的尊严、人的潜能和价值,促进人的个性自主和谐发展。

(3)教育个性化含义

①教育的人性化人道化,尊重人和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

②教育的个人化和个别化(包括应考虑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等)。

③学校的个性特色(包括有个性特色的培养目标,有特色的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师的个性,以及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等等)。

4.教育信息化

(1)表现方式:①多媒体技术;②计算机网络;③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学;

④多媒体远程教学。

(2)对现行教育产生的极大影响:

①对教学内容的影响。使教学内容集约化、综合化、模块化,进一步加强了

学科间的横向联系,使之更加适合现代化教育的发展趋势。

②对教学过程的影响。实现由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模式向创设学习情景,学生主动探索、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的新模式转化。

③对教学方式的影响。使教学形态由传统的班组制走向个别制,形成在人机对话的的网络中学习的新个别化教学形态。

④对教师、学生角色的影响。教师不再是课堂上的灌输者,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咨询者、督促者和组织者。学生也有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究发现者。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问题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相应地,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要,学习兴趣得到提高,学习不再是艰苦的差事。

⑤对教育目标的影响。这种更深层面的影响,主要涉及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和信息道德的教育。

(3)新技术的发展必然大大改变教师的作用,但丝毫不会削弱教师的作用。

5.教育国际化

(1)表现:①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②国际教育援助活动。③各国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等方面相互交流和影响。④国际上学校之间的合作和交流。⑤举办国际教育学术会议。

(2)教育国际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培养国际化的人才。

第二节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追求

(一)以人为本,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详见26—29页)

1.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事业,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教育的中心,是教育的目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归宿;教育在人的交往与活动中展开;人在教育交往与活动中成长和发展;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教育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把教育和人的幸福联系起来,和人的自由联系起来,和人的尊严联系起来,和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途径,而且还能成为提升人的需求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方式。

2.以人为本也是终身教育理论的精神内核

(1)终身教育对人的培养目标:终身教育要培养和完善的人不仅仅具有丰富的知识、谋生的技能、敏锐的洞察力、较强的判断力和创造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还应该有健全和完善的人格、丰富充实的精神世界。

(2)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主要表现:

①人的一生不断地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最高目的是为了人的充实和完善、精神境界的提升和人格的健全、完善。

②教育过程应该是学习者积极、主动的探寻过程,强调学习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终身教育高扬人的学习活动的主体性。(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统一,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融会,将是21世纪世界终身教育发展的主旋律。终身教育这种高扬人的主体尊严和学习主动性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和客观规律。

3.具体到学校教育而言,追求教育以人为本,就意味着教育应该坚持“为了一切人的发展,为了人的一切发展”的原则,尊重人的发展的多样性,意味着教育应该从“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儿童”转向“创造适合于儿童的教育”。我们应该学会尊重学生主体的发展权利,学会尊重学生主体走向成熟、走向自觉的权利,因为“发展”和“成熟”,都是主体自身内部变化与进步的结果,都是主体学习与实践的产物。无论教育者做出何等周密合理的设计,创造出何等优良宜人的成长环境,没有发展中的学习者的自愿参与,没有他们主动的意义构建过程,外在条件都不会导致主体的实际变化。

(二)当代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六个学会”(详见29—35页)

1.学会生存

(1)基本含义:通过受教育权的民主化实施终身教育,以使每个人有机会“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即获得生存技能,并“使人日臻完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作为各种角色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即获得个性充分发展。

(2)在21世纪,知识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和生产要素。现代人需要不断地学习,增进知识,才能跟上科技飞速发展和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的进程,劳动者学习终身化成为必然趋势。现代人为了在知识经济时代增强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只有通过终身学习,才能有效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获得生存的技能,同时使人日臻完善,获得个性充分发展。2.学会关心

(1)关心什么:关心个人、他人、群体、全人类;关心社会、经济、生态、全球生存环境;关心真理、知识、学习等生存技能及其人道取向。

(2)现代教育要引导儿童从关心自己和自己的家庭、朋友、同行开始,扩展到关心不相识的人,进而关心其他物种。教育的使命是要使新一代从只关心自我的圈子里跳出来,学会关心社会和国家的经济与生态利益,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还要学会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在21世纪,学会关心是现代人的必备品质。

3.学会学习。包括两方面内容:(1)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知识,牢固地确立知识价值观。这是学会学习的条件和基础。(2)引导学生学会如何获取知识,培养他们独立获取、掌握、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能力。这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和结果。4.学会创新

(1)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创新是其核心,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不断创新,高新技术迅速产业化。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新世纪呼唤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2)能否引导学生学会创新,是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分水岭。传统教育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有意无意之中压抑了人的创造性潜能,扼杀了人的创新精神。而现代教育则强调学生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求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要让学生学会创新,就要创设问题情景与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形成学生的创新个性。

(4)让学生学会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是知识经济对教育提出的新使命。

5.学会合作

(1)重要性:人是社会中的人,人的一生主要是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度过的,与人友好相处,建立融洽的关系,乃是个人获得幸福感的前提,也是健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2)知识经济客观上要求现代人具备面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素质和能力。学校教育可以采取“引导儿童认识自己,敢于竞争;发现他人,善于交往”这两种相互补充的方法来实施。

6.学会负责

(1)含义:是指在作出满足自己需要和需求的个人决定时,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以至对影响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等全面考虑并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学会”是指主动积极地去获得;“负责”是指经过独立思考和判断后,对自己作出的选择履行义务,其范围包括自己、家庭、他人、团体、国家、全球社会和生态利益等。

(2)在学校教育中,就要帮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对家庭负责开始,引导他们逐步超越个人利益,了解周围的世界,进而关照整个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以形成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逐步形成既要对自己、他人和社会承担责任,也要对后代、对其他生命形式及整个自然界承担责任的义务观。

(一)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详见36—40页)

1.古代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原始丰富性

古代文化巨人提出的一些注意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性的主张:如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学思结合”的教学思想,他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学思并重是孔子启发式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苏格拉底则认为,教师的任务并不是要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要做一个新思想的“产婆”,通过“精神助产术”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既获得新知识,又学到如何获得知识的本领。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在不同程度上看到了个人在学习中的能动性和自主性,主张发展人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2.近现代主体性教育思想:对占有主体性(也称征服主体性)发展的重视

3.当代主体性教育思想:走向交互或共生的主体性教育

当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所侧重的是认知、道德、审美等融为一体的主体性,要发展的是人的“共生”或“交互”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从存在的形态看,是人的本体力量的展现,是个人的、独立的、发展的,同时具有社会性、交互性、共生性,而这一切是以人本体为起点和归宿的,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它催人向上,促人自强不息。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把一个人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使他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这种“完人式”的教育,强调使科学教育走向人道主义,要促进人的发展的整合,而不是分裂;要培养人的创新精神;要培养人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总之,人类已开始探索和寻求在当代和未来社会的更有利于人类群体和个人生活幸福的主体性和主体性教育。这种主体性教育就是要发展人的自主性和合作性的统一、自由性和责任性的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继承性和创造性的统一。

(二)主体性教育的时代背景(详见40—41页)

1.时代的进步呼唤人的主体精神的弘扬

2.应试教育的极端化要求主体性教育的实施

应试教育的极端化带给学生的危害:(1)应试教育使教学活动专注于书本知识而脱离生活实际,这不仅使学生得不到真才实学,而且往往使学习活动变得枯燥乏味,使儿童青少年的生活失去活泼、亮丽的色彩;(2)“应试倾向”重视所谓“智育”,却忽视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道德品质、身心素质、审美情趣等方面得不到健康成长;(3)由于追求合乎考试的标准答案,“应试倾向”对学生强求整齐划一,忽视个性及积极性、主动性的培育,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的发展。

一、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一)人的主体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详见41—43页)

1.人的主体性2.学生的主体性:

(1)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2)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自主性的表现和培养:

①学生有独立的主体意识,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自觉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独立地学习教材,把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应用于实践;

②学生有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去主动学习并接受教育。

③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应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这种自主性,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及思维方式,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创造条件,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学生能够根据社会的要求积极参与教育活动,自觉地意识到受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积极配合教育者的施教活动。并且,学生能以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地同化外界的教育影响,使新旧经验进行新的组合,从而实现主体素质结构的建构与改造。另外,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还表现在对学习对象的选择上。

(4)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创造性,是以探索和求新为特征的,它是个人主体性的最高表现和最高层次,是人的主体性的灵

魂。创造性首先强调的是人格,而不是其成就,强调性格上的品质,如大胆、勇敢、自由、自主性、自我认可等。学生应该具有创造性的态度和做一个有创造性的人。

(二)主体性教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1.主体性教育的内涵:主体性教育,概括地说,是一种培育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地说,是指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教育活动,从而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

2.主体性教育的特征(详见44页)(1)凸显学生主体性。(2)民主性(3)活动性(4)开放性

1.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2.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

在双主体的协同活动中,教师负责整个教育活动情境、内容、方式、条件等的设计与安排,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不是通常所见的对教师提问的一种简单应答,而是有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教师不再一味地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出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灵活调整教育活动的情境、内容、方式以及教育活动的进程,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案的既定设计,一竿子插到底。

3.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

4.现代教育中应建立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比较理想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应该既是师长,又是参谋、朋友、顾问。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尊重的,但目前需要强调的主要是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应该是一种设身处地的全面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特点,尊重学生的水平以及尊重学生的状态等。并且,学校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应体现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学校应该尽可能创造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的风气。在学校的人际关系中,应该形成这样一种氛围:既让每个学生都拥有自信,又让每个学生都学会尊重别人。

三、我国的基础教育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详见47-50页)

1.树立多元智能观,尊重学生主体的差异2.打破教育的工业化生产模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建立起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育活动模式4.从学生的主体需要出发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5.转变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性学习

(一)现行教学体系中阻碍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弊端(详见50-52页)

1.学生主体自主活动的整体缺失2.教学以学生主体反映学习客体的认识活动为主

3.学生主体间的交往活动缺乏4.与学生现实的社会生活相脱离

(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详见52-62页)

1.实现教学指导思想的真正转变,体现主体性教育的指导思想

2.引导学生自主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独立自主性

3.联系学生生活,发展学生的自觉能动性

(1)必要性:教育源于生活,教育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日常的现实生活具有教育价值。师生日常的现实生活经历和体验都会不时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产生作用。学生进入学校、进入课堂不是白板一块,他们都带着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带着自己对人生、对他人、对社会、对事物的认识、看法和态度,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情感和意

志特征,它们会成为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成为学生探索问题的动机和起点,它们也会体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教学活动联系生活、贴近生活,缩短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亲近感,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感情体验,引起兴趣,使其热爱学习、主动学习。

(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经验联系起来的方法:

①通过教学内容的来源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即通过生活事例和实际情况让学生体验到“知识产生于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和实际问题”,让学生把所学内容与生活经验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②通过教学内容在生活中的应用和现实生活相联系。通过教学内容在日常社会生活的用途,或教学内容用在日常生活什么地方、什么时间,用于解决什么问题,使教学内容的学习密切地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经验联系起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所学内容的生活意义。

③通过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为学生营造生活的氛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题导入、新内容学习、知识巩固、作业练习等环节,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生活经历和体验。比如,用日常生活中的用具、玩具、废弃的生活用品等制作学具、教具。又如,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开展小组讨论、合作学习,还可以拓宽渠道,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走出课堂,走出学校,使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所见所闻、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结合起来,体验生活的丰富性、多面性,同时也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又如,在具体的教法上,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游戏、语言描绘、图画表现、实物演示、生活展现等方法为学生创设或模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在浓重的生活氛围中得到陶冶,理解知识的价值与意义,使学生的生命活动不断得到提升,主体性得到全面的建构。

4.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积极创造性

(1)积极创造性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最高体现。

(2)要求教师的教学做到:

①指导学生学会思考。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创设“问题”情境,层层设疑,环环紧扣,进一步激起学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

②指导学生学会提问。学生主动提问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阶段运用发散性思维,对学习内容质疑问难。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教学中的这种“间隙”过程就是学生发现问题的过程。

③指导学生学会交流。在课堂上教师精讲是必要的,但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认识、感想更重要。教学中教师不要平均用力、面面俱到,而是要区分主次、难易,有详有略地教学。要讲清关键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对进一步学习其他知识、技能起决定性作用的那些知识和技能。要突出重点,把较多的精力放在重点上,围绕重点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开展对话、讨论、活动。教师要提供学生畅所欲言、各述己见的机会,如组织小组讨论会,让每个学生都有说的机会;创设争论情境,鼓励学生在争辩中磨练思维、磨练语言。

5.加强师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三)主体性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转换——主体性教育中教师应扮演好的角色:(详见63—64页)

(1)知识传授的中间人角色。(2)研究者和实践者角色。(3)教练员角色。(4)讨论参与者或主持人角色。

第三章生命教育

第一节生命教育形成的背景

(一)社会背景

现代科技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拓展了人的生活空间和领域,不仅给整个人类的生存带来了相当的便利性和生命的成就感,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类的生命质量,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对物的依赖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的物化,对一些人来说,物质生活的改善换来的是心灵的相对空虚、对人生意义的惘然、对人生价值的迷惘。与此同时,自然生态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生物种类不断毁灭,整个社会出现了诸多不和谐的失衡现象,高度理性化的社会对人的个性及天性的压制,也使生命的本真内涵被抛弃或遗忘。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许多人在茫然地追求外在的价值,对

于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越来越迷惘,无法领悟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从而陷入了一种深刻的精神与意义危机之中,陷入了与自然、与社会、与自我等的多重疏离与困境之中。所有这些都折射出生命意义的缺失,已成为现代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空前的困境与痛苦折磨。而对生命的困惑和对生命的错误理解,往往导致心理深层的危机。

“教育应关注人的发展,关注社会的文明进步,应遵循社会客观发展的规律和人自身发展的需求来引导人追求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完善,追求生命存在的意义,‘生命教育’在现时代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开展生命教育,让中小学生对生命的孕育、生命的发展有所认识,对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有所感悟,从而形成正确的生命观,珍惜自己的他人的生命,彰显生命的价值,无疑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生命个体成长阶段的现实背景(详见69页)

(1)青少年对个体生命很难有清醒意识的原因(2)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需要学校开展生命教育

(三)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详见69—70页)

1.人本主义教育理论的观点:

2.教育关注生命的意义:教育只有关注生命,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教师应该亲近学生主体的生命需要,使教育多一些人文关怀,多一些诗意的境界,多一些对生命的敬畏,多一些对生命的应然追求,少一些对生命的漠视。关注学生的生命,就是要让学生的生命动起来,让学生的成长更自由、更快乐,让学生自己的生命在自己的时空中幸福地成长。

第二节生命教育:现状透视

(一)教育视野里的生命个体:应是一个完整存在,应是知、情、意等因素的合成与发展。在此意义上,学生的生命世界应是一个丰富多采并且彰显其年龄特征的时空,是一个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期间应有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即他的生命应是一个自然生命与社会生命、精神生命的天然合成,他的生命应是数量与质量双重提升,他的生命应是不断流动的,他的生命应彰显其生命的本真。在那里,学生应是自己生命的主人,应有足够的能力把握其生命的丰富内涵。

(二)现行教育对生命教育轻忽和阙如的表现(详见70—72页)

1.生命世界的肢解2.生命情感的漠视3.生命体验的消解4.生命意识的失落

第三节生命教育:归因分析

造成目前生命教育被轻忽和和阙如的原因:(详见72—74页)

1.社会的客观压力2.家长的主观期望3.教师的功利性情结4.教育的异化

第四节生命教育:必要的乌托邦

一、生命教育的理念(详见75—78页)

1.在生命价值取向上,教育应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质量和幸福应是教育的核心。

2.在教育方法上,应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的成长规律,重主体参与,融学校、社会、家庭、个人于一体,给个体一种适时表达自我的机会并加以恰当导引,让他在承担、体验角色样式的过程中,感悟生命及对生命力的价值判断与选择,以生成积极的生命意识,从而把握生命的价值,拓展生命的精神空间,焕发出生命活力。

3.在教育内容上,应以生命的内涵及理念为切入点,让学生真正懂得生命的唯一性、生命的不可替代性、生命的具体性、生命的基础性。

4.在教育过程中,学校是学生心灵接触最微妙的地方,教育需要用心灵去工作,真正的教师应把自己的生命融进职业生活中,从职业中得到快乐与发展。

5.生命教育具有层次性。生命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生命价值,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激发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滋养学生的关爱情怀。它表现为三个层次:(详见78页)

(1)保存生命的教育,即生存教育。(2)发展生命的教育,即生命价值教育。(3)死亡教育。

二、生命教育的构建

(一)观念的深层嬗变(详见79—81页)(二)思维范式的转换(详见81—84页)

1.从抽象到具体

2.从封闭到开放

(1)对学生的教育工作如何体现“以人为本”:

教育学生时“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立人格的尊严和自由的意志,尊重学生多姿多彩的选择,尊重生命主动活泼的呈现。为此,教师的目光首先必须是前瞻性、人本化的,以“人本”为内核。在“人本化”的教育视野里,聚焦的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实现人的活生生的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要求教师必须以宽容、开放的精神善待每一个学生,并时时刻刻关怀他们的生存困境与愁绪,激发他们生命的活力,宽容他们的失误与瑕疵,发现他们每一段落的潜力与价值,了解他们的特长与问题。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应“授之以渔”。因为学生只有在学会生存的情况下,才能求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教师才能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学生才能真正完成读书明理、做事创业的责任。

(2)教师如何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教师眼里有学生,师生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彼此的心灵得以沟通;教师只有多关心学生的感受,并时刻注意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感受及其变化,想他们之所想,用心体验他们的情绪变化和需求,甚至在各种教育活动中有蹲下来倾听学生的声音并与学生倾心交流的意识与行动,问一问学生的真正感受与需要。善于了解学生,能够从学生的位置看问题,能够以心换心,以情动情,才能被学生接纳并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心中装有学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凭着一颗良心对待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不以偏见或成见对待学生,而是设身处地为学生多想:“如果我在这个学生的年龄有他的心理环境和有同他相似的顿悟和价值的体系,那么,我将做些什么?我为什么这样做?”教师通过换位思考,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育教学中,使师生关系充满平等、民主、真情友爱、安全,而非焦虑、警惕。

(3)开放是予生命以价值关涉,由认知情感等各领域升华为生命视野的根本性变革;开放要求教育从知识层次提升到生命层次来思考生命,来回应学生深层的内心体验和情感等非理性成分的深化、拓展,进而凸显出生命的价值。

3.从现在到未来

(三)生命价值氛围的营建(详见84页)

(四)生命教育的实施(详见85—86页)

1.学校设立生命教育课程2.教师应有正确的生命意识3.学校、家庭与社会的整体合作4.借鉴国内外生命教育的成功做法与经验

三、生命教育的回归(详见86—87页)

第四章创新教育

第一节创新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

(一)创新教育提出的时代背景(详见88—89页)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中,掌握和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是经济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未来教育培养人的创新能力及掌握应用知识、信息的能力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感,必然要求知识的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必然要求教育肩负起知识创新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新使命。

(二)美国哈佛大学国际事物中心提出的“现代文化人”的素质分析模型,认为现代人应具备的素质特征:

愿意接受新事物,思想倾向于革新与变化;乐于发表意见;时间观念较强;对人本身的能力较有信心;计划性强;普遍的信任感;信奉并愿意遵循公平待人的原则;对新式教育感兴趣;比较尊重他人。

(三)创新含义: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还包括新的发明与发现、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创新还意味着对传统的挑战、对传统的突破、对传统的超越,但创新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简单否定,而

是对传统的一种合理、科学的扬弃。

(四)创新教育的含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一种教育。

第二节创新教育的基本理念

(一)创新教育的内容(详见90—91页)

1.创新意识的培养

(1)培养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

(2)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

2.创新思维的培养

(1)创新思维是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形成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沉浸在那种境界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

(2)创新思维具有的明显特征: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独特的知识结构、活跃的灵感。

(3)重要性: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学生顺利地解决对他们来说的新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地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思维品质。

3.创新技能的培养

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掌握和应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

4.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以创新性人格为特征。创新教育需要创新人格的生成,创新人格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

(二)创新教育的特征(详见91—94页)

1.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教育

2.创新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

与创造相关程度高的个性品质主要包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行动上的独立性,能较好地调控自己的情绪,成就动机水平高,善于自我激励,对事物有持久的探究欲望等。

实施创新教育就要彻底改变传统的不适应时代要求的个性培养观,着力培养和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个性真正得到全面发展。在此意义上,创新教育是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完整的关于人的教育。

3.创新教育是体现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

(1)创新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动机是人的主体性的体现,创新活动是一种自由自主的活动,在这里学生可以多侧面、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可以大胆地运用自己的知觉和想象力去体验,可以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求任何一个可能的答案。

(2)在实施创新教育中,创新动机的生成要求教师的教育行为发生的变化:

①处处注意抓住机会或创设一定条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让学生的学习不再仅仅是功利性的,而是一种精神生活的追求。

②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不能只扮演发号施令的角色,而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促进者,让学生真正有一个“亲自”思考问题的过程。

③教师不仅告知学生结果,还要告知学生产生这些结果的过程;不仅传授知识,还要让学生了解产生这些知识的方法;不仅让学生知道答案,还要让学生了解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不仅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还要让学生亲自实践和操作。

④教师从注重学生的统一性变为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创造的本质就是多样性、差异性而非重复性,创新教育客观上要求教师淡化标准答案,淡化统考的指挥棒作用,允许学生按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思路来回答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⑤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和行为的唯一评判者。在创新教育中,除了尊重教师的评价外,还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⑥教师管理学生的方式应当充满民主的氛围。创新活动与专制的管理是不相容的,只有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才有利于实现教育的创新,才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的真正确立。

4.创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1)创新教育不是精英教育,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创造是现代人的基本品质和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中,创造是每个学生需要掌握的生存本领。

(2)创新教育中,教师如何对待所谓的“中差”学生:

①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都是一个可能性的存在,其发展是不确定的,任何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发展潜力,仅仅根据考试成绩就断然把学生定为“差生”,从而忽略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培养,这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考虑到学生的可发展性和他们全部潜能的激发,我们必须注意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②创新是有层次的,创新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这关涉到教育的公平与公正的问题。

③我们不应着重于通过创新教育使所谓的“中差生”能发明创造什么,重要的是通过创新教育使学生形成更好的心理品质,使他们的各种基本素质得到更大的提高。此外,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新观念,所运用的各种新方法,所体现出来的新型人际关系,所生成的对待知识和学习的新态度,都有利于让所谓的“中差生”变得更加热爱知识,更加热爱生活,对学习产生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习不是一种苦差事,而是一种快乐,是一种幸福。

5.创新教育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

(1)需要纠正的一些实践中的偏颇做法:

①把创新教育看成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活动,认为经过专项的创造思维训练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忽视创新是人的智慧、人格、心理健康等各项品质综合作用的结果。

②把创新教育看成现有教育之外增加的一些课外活动,尤其是在艺术、体育之外有各种特长就体现了创新教育。

③认为创新教育的主要途径,就是增加一些科技竞赛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事一些小制作、小发明,搞一些科技竞赛活动,这才算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2)实施创新教育要对现有的教学观念和教育模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在传授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上,在教育评价体制上,在师生关系上等方面,创新教育都同过去的教育有质的不同。

(三)创新教育活动的时代内涵(详见94—96页)

1.主体性活动2.民主性活动3.互动性活动4.独立自学活动

第三节实施创新教育的策略

(一)教育观念的转变(详见97—99页)

1.更新教育观念

观念决定行动。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的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在教育内容、方式等诸方面,改变过去重知识传授、轻学生能力培养的“传统”。创新教育必须赋予学生以自主发展的能力,教育应成为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使人拥有幸福美满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人主动、和谐、自由、完整、可持续、多样化、个性化发展,人的先进价值理念得以确立,人的个性得以充分张扬,人的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普遍得到提高的教育。创新教育需要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保护学生的创新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创新活动中的主动性。只有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双重因素的作用下,人的创新能力才可能获得一定的积极效应。

更新教育观念,还需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激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批判、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给予学生创新以应有的时间与空间。创新教育过程关注人生成的人格性、层次性,强调把作为人的本质的创新精神引发出来,把人格、心灵唤醒,使教育真正成为文化知识传递和创新的融合体。而这要求打破原有的思维方式,使教育、学习走上更广阔的认知领域和探求空间,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技能和生活本领。

2.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求教师首先必须是创新型教师。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创新教育的理论和观点,掌握创新教育研究与实验的方法。创新教育需要教师具有创新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应有高尚的道德、教育的爱、对学生的责任感、丰富的知识结构。

3.培养学生生成“自我意识”。创新教育,要让学生逐渐生成一种“自我意识”,明确自己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客体,而是一个能主动创新的主体,要增强自信心和开发自身创造的潜力,能动地追求知识创新,在创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使自我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走向自由。

4.长久以来,教育中存在的忽视学生创新性的现象和影响:

我们的教育中大量存在着忽视学生创新性的现象,没有把学生看成完整的个体,没有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主宰了一切,心安理得地用专横的态度来教育学生,学生被定位于自觉的、机械的“听话者”,他们始终处于受制于人的地位,缺乏主体性,其结果必然是逐渐形成“唯书”、“唯上”、“唯师”的顺从性,这不仅阻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而且无情地窒息了学生的精神创造力。

对教育自身的反思:(1)我们的教育更多的是强调灌输、师古的教育,强调接纳、继承,而少创新。(2)“无问题学生”的产生。有专家指出,我们的学生是带着问号进学校,而带着句号走出去的。受教育之前,学生好动活泼,想象力丰富;受教育后,问题越来越少。由此可以说,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另一价值的主体——作为人的受教育者的存在和需要,学生被置于一个单调、枯燥的世界,得不到人的终极关怀,所以理智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不倦的探究精神等不知不觉地逐渐消失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上课记笔记,下课看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完全忘记”是我们教育的一个真实写照。在这样的教育境遇下,学生的创新精神从何谈起?!

(二)创新教育的实施原则(详见100—105页)

1.个性化原则

(1)基本要求: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创新教育目标,通过设置不同的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上,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各具特色的个性。

(2)实施个性化创新教育教师需要做到的方面:

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个短期的过程,它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可循的,不同年龄阶段创新教育的要求是不同的。为此,教师要牢记自己的重任是教育所有学生,因而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每个学生都有可能成才,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每个学生都具有无限的潜在力量,每个学生的未来都是一个可能性存在。

②教师要谨慎地使用学生档案袋中的各项资料,注意不要形成先入为主的成见,要眼中有这个人,胸中有这个独特的生命体。

③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

④要经常仔细地自我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性别的学生上有差别。

⑤如按能力实施分组教学,要不断检视学生在分组中的位置,以便随时更动。

⑥要尽量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⑦在实施奖励时,务必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不可因学生来自不同种族、群体、社会阶层及性别不同等而有不同的对待。

⑧要经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觉察到了自己在期望上有偏差,随时检视,随时修正。

2.自主性原则

(1)含义:自主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要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积极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学习,真正理解和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而不是呆读死记。

(2)重要性:现代教育学理论诠释,学生是认识和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是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认识的发展同其他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学生是学的内因,学习过程是学生运用既有知识对新知识进行能动的智力加工的过程,学生只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才可能深刻理解与运用知识。所以,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对学生自身的发展有重大的作用。

3.探索性原则

(1)含义:探索性原则是指教育教学活动要贯彻探索精神,为学生创设探索情境,提出探索性问题。

(2)重要性:坚持探索性原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解放学生的思想,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导向其探索精神与科学态度的形成。实践证明,探索性原则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贯彻实施,有利于营造学生积极进取、自由探索、有所创新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形成探求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形成一种以创新的精神吸取知识、运用知识的性格,从而帮助学生创造性地应对环境的变化。

4.开放性原则

(1)含义:开放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活动向师生开放,向现代社会开放,敢于吸收国内外一切最新的适合于我国实际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

(2)开放策略:

①教育首先要向广大师生开放,广大师生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理应积极、主动地参与这个活动。

②教育要向现代社会开放,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③教育要敢于面对国内外一切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成功的教育经验。

5.民主性原则

(1)含义:民主性原则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应生成一种民主、平等的有利于创新的氛围,如良好的师生关系,绿色的教学环境,学生的自由发展等。

(2)教师民主作风与建立教师威信并存的必要性:现代研究表明,师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既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又有利于教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但是,要民主,也不能完全否定教师的权威作用。实践证明,有一定威信的教师,他们的教育教学效果相对要好些;相反,学生对那些没有威信的教师反而会有一种抵触情绪,不愿服从他们。

(3)教师威信的基本因素: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良好的仪表形象、生活作风与习惯,关爱学生等。

6.实践性原则

(1)含义:实践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学会基本技能,养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运用:

在教学中贯彻实践性原则,就需要处理好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关系,让学生把知识运用于实践,通过一定的社会活动,让学生学会独立地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要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在观察中发现不同事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未知事物的探究性欲,激发创新欲望,引导学生把创新作为自我价值的最高体现,把创新目标转化为内在的需要,自觉地努力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关注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规定性课程到选择性课程、活动性课程,从教室延伸到校园,从校园延伸到社会,从书本延伸到生活,从获取间接经验到积累直接经验。总之,要在各方面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实践情景中,激发和提升学生

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7.启发性原则

(1)含义

(2)启发式教学在今天的特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积极性相结合;强调学生智力的充分发展,实现系统知识的学习与智力的充分发展相结合;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实现内在动力与学习的责任感相结合;强调理论与实践联系,实现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

要实施创新教育,就需要积极营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便于学生在自由活动、勇于创造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学习。“一个学校的培养目标、学风、学术气氛及管理体制等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改革到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从课内教学到课外学习,从家庭、学校到社会,从教育决策机构、教育科研机构到学校教学,都必须为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和营造各种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成为一项自觉选择与行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两个重要条件。为此,我们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四)探索提高学生创新素质的途径与方法(详见106页)

在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要探索适合我国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需要我们不断地总结,使经验不断的升华,同时借鉴国外关于创新教育的成功经验,从而加快我国创新教育的步伐。

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还要在课程的设计、社会实践活动中,都要渗透创新教育的要求,处处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其思维得到多种方式的训练,养成辨证思维的习惯,拓展学生的思维,养成善于寻找、分析、解决问题之最佳方法的习惯。通过学习、实践活动,使创新的感性体验得以升华。

(五)解放学生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应有的自由支配时空,确保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个性的生成,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作为教育目标,把创新的人格与创新的思维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作为教育目标的中心。

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独立意识的生成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的真正土壤。

创新是人的个性价值和意义的最高体现,也是有个性的人生的高峰体验,是个性中最具魅力的因素。

学生独立个性的生成,有赖于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主体意识的拥有、开拓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形成。

(六)注重创新思维的训练(详见107—108页)

1.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过,在注重基础知识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吸收、记忆、理解、运用、处理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2.观察的重要性:人对世界的认识,据统计90%是通过视觉获得的。观察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认识世界的需要,也是丰富童年生活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周围世界的事物蕴藏着许多个疑问,观察满足了他们巨大的好奇心,满足了他们发现新事物的渴望,周围的事物、色彩等存储在他们丰富的记忆中,成为他们三维空间的鲜活的经验。从小培养想象力对发展儿童智力是及其重要的。

3.教育要废除千篇一律、照本宣科、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的模式,提倡因材、因人施教,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此外,在教学中还要充分利用天然资源,注重学生兴趣的生成,这样可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推动学生兴致勃勃地投入学习中去。

(七)开设创新课程(详见108—109页)

1.在创新课程的开设方面,要遵循创新人才成长及培养的规律,充分考虑到不同阶段教育教学的特点,在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精心设计,使之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并注重实效。

2.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从间接的体验中得到对创新的初步认识和启迪。由此,教学过程就不应当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当是对人类创新活动及过程的揭示过程。在实践中,不妨通过创新成果的展示,让学生间接地步入创新的世界,通过对创新成果进行模拟式再现,使学生得到关于创新活动的直观感受等。

3.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如何突破原有模式的束缚,敢于创新:首先,教师要对教什么进行充分的、个性化的、多样化的设计与开发,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空间;其次,教学设计要考虑教学模式的选用,对教学过程中的各要素进行组合、联系、检验、选择、修正,激发教学的智慧与活力,使其与教育发展的趋势同向,力争在教学前沿努力探索、匠心独具并有所创造,让教学充满智慧与挑战;此外,教学设计还要考虑教学方法与教学媒介的选择。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使教学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知识的理性达成最佳的匹配,在符合教学规律的前提下,让课堂教学洋溢着创造性和艺术性。

(八)重视家庭的影响(详见109—111页)

1.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家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渗透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培养孩子创新能力的基础和重要条件。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课堂,必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肩负重大的责任与使命。

2.家庭教育引领孩子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学习方面,注重孩子科学的方式方法、思维习惯的养成,而非分值的量化、数字化;重在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是试卷上“对”或“错”的比例,不是一个分值的简单量化与绝对的必然性结果;重在动态发展,而非静态认识;重在全面评价而非单一性评价;重在过程而非结果。因为孩子是一个可塑性的、未完成的、潜能有待挖掘的人。

(2)在品德方面,要给孩子健康的心理引导,要教会孩子正确的心理调适方法,使孩子学会关心、理解、尊重他人与自我,学会与他人共处,彰显成“人”的旨趣。

(3)在行为方面,家长应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对孩子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做到以理服人、以事实服人,使孩子明辩真、善、美,从而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导向。

(4)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与孩子进行多方面的沟通并能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要蹲下来倾听孩子充分自由的表达,要有一种家长与孩子精神关系的天然生成。诚然,现实中孩子的犯错有时是不可避免的,有些甚至是无意识的。所以,还有必要努力去发现、去监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矫正。因为在辩证法看来,任何事大与小并没有必然的逻辑鸿沟,“小”可变“大”,“大”也可变“小”,重要的是家长如何正确对待这些生活的常态,如何最大限度地去完成期望的目标指数,如何使家庭教育的成功值大些、再大些。

家庭教育没有最好,但有更好。所以,家长应一直努力探寻现代家庭教育的“圣经”,使自己孩子的成长一直有一个健康、和谐、绿色的大环境或大气候。

第五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

第一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一、科学教育、人文教育

科学教育是指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的增长和全社会的发展为目的,传播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增加人们有关自然的知识,提高人们认识、理解、控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同时通过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提高人们从事科学知识生产的能力,培养新的科学人才的教育。

人文教育是指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阅历经验与智慧精神即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受教育者身上的人类需要,进而培养他们对于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人文理解与人文关怀的意识和能力,并最终促使他们理解人生的意义与目的,树立起高尚的人文理想与人文关怀,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的教育。

二、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差异

1、内容不同

2、功能与目的不同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内在契合

四、对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关系的反思

第二节偏重科学教育、偏轻人文教育的历史教训

一、科学教育独霸教坛的后果

二、人文教育进一步衰落的后果

第三节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个体发展角度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整合的理据:

从空间上看,人的发展具有多维性。

从时间上看,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需要接受不同内容的教育。

第四节整合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

一、变革教育价值观念

二、完善课程建设1、改革科学课程2、加强人文课程3、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综合

三、提高教师素养

教师在自身素养方面的准备:

1、教师具有深厚的教学理论素养。

2、教师具有比较全面的知识结构以及整合知识的实践能力。

3、教师具有勇于批判的思维方式和大胆变革的实践勇气。

第六章生活教育

第一节杜威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一、杜威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1、杜威生活教育理论的形成背景

2、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理论基础

3、杜威“教育即生活”思想的内容

(1)教育具有生活的意义。(2)教育是生活的需要。

(3)“教育即生活”意味着教育与人的生活共始终,意味着儿童的生长和发展。

4、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1)现实的教育必须关注现实生活的变化。

(2)教育应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发挥简化、净化和平衡的功能,应有计划、有系统、有组织地将学生融入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来。

(3)教育本身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更是儿童生长和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建构理想生活的活动。

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源泉

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容

(1)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的主旨包括:①生活决定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与之相应的教育;教育是供人生需要、为了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的。②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③教育的意义在于生活的变化,因此生活教育的内容是随生活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④“生活即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与人共始终的教育。(2)“社会即学校”。(3)“教学做合一”。

4、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给我们的启示。(1)教育的原本目的是生活。(2)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应发挥对教育的动力作用,要将整个社会作为儿童生活的场来设计儿童的教育,教育要向儿童的生活回归。

第二节当代“新生活教育”学说

一、“新生活教育”的概念及其指导思想

新生活教育可作两种理解:一是新“生活教育”。新生活教育是一种“生活教育”,是贯彻我国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一种探索。二是“新生活”教育。“新生活”教育指向体现教育的生活意义,克服当前基础教育导致中小学生生活方式片面的弊端,使中小学生体验到主动发展的快乐,过完满的精神生活,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建构理想的生活方式。

“新生活教育”要体现三个基本点:

第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

第二,学生是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也是教育的主体,要注重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

第三,使学生融入他人世界和社会生活之中,注重生活的完满与不断建构。

二、“新生活教育”的基本理念

1、“新生活教育”的教育目的观:

(1)体验生活和存在的意义是“新生活教育”的直接、现实的目的。

(2)建构可能生活是“新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

2、“新生活教育”的课程观

(1)学生是课程的主体。

(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引导学生通过反思性、创造性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中介。

(4)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

3、“新生活教育”的教学观

(1)应把教学看作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的反思性、批判性、探究性的实践活动。

(2)应把教学看作以理解为基础的体验生活和建构生活的过程。

(3)应把教学看作师生互动的交往活动。

第三节生活教育理念对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影响

一、生活教育理念引发的对教育观的反思

二、生活教育理念引发的对课程设计的反思和变革

反思具体表现为:

(1)教材的素材远离生活世界,偏重科学世界。

(2)学科知识的学习单调乏味,不能满足学生精神生活的需要。

(3)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内容设计上存在偏差。

1、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

2、学习方式的转变

3、新课程回归生活最明显地体现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上

第七章活动教育

第一节、现代活动教育形成的理论基础

一、活动教育的哲学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尊重人的全面发展。(2)尊重人的独立自主精神。(3)尊重人的现实活动。

2、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

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和认识真理的标准。

二、活动教育的现代心理学基础

三、活动教育的教育学基础

第二节现代活动教育的基本主张

一、现代活动教育的基本思想

1、经验论

2、活动论

3、儿童发展论

二、苏联现代活动教育的基本思想

三、我国现代活动教育的基本思想

首先,活动教育的内涵得以深化,由古代的“知行观”扩展到解放儿童、尊重儿童以及促进儿童个性自由发展。

其次,活动教育实践开始向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再次,活动教育研究开始向系统化的方向发展。

第三节新中国活动教育的实践探索

一、第一个阶段:课外活动的发展

二、第二个阶段: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的发展

1、活动课程的实践探索

活动课程的设计强调遵循如下原则:

(1)素质中心原则。(2)针对性原则。(3)适时原则。(4)灵活性原则。(5)普遍性原则。

(6)难易性原则。(7)结构性原则。(8)创造性原则。

2、活动教学的发展

(1)活动教学的本质与特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活动教学坚持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第二,活动教学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习得方式。第三,活动教学强调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素质整体发展为取向。

(2)活动教学与几个相关范畴形成了三个方向的关系

第一,活动教学与传递教学的关系。第二,活动教学与活动课程的关系。第三,活动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三、第三个阶段:新世纪初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索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1、综合性2、实践性3、探究性4、主体性5、过程性6、开放性

第八章尊重的教育

尊重的教育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一个先进的教育理念,其基本内容包括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受教育者,尊重教育者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自尊。尊重的教育的核心是在这种新的理念指导下,以尊重为切入点,重建社会道德伦理,重建学校的师生关系,重建教师的职业道德,重建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学校的整体人文环境与教育精神。

第一节尊重教育的形成

(一)时代背景

?1.当今世界的教育个性化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首先在资本主义国家内涌现出了一种新的教育思潮——教育个性化。他抢点教育的人文化,重视尊重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考虑个人的特长、兴趣、爱好,考虑个人的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打破过去统一化的教学模式,使个人的个性获得解放,得以自由发展。

?2.当今世界的教育主体性思潮

当今世界的教育主体性思潮为尊重的教育提供了形成与发展的土壤。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尊重的教育就是强化“主体意识”

的教育,就是促进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教育。总之,尊重的教育深层的思想内涵是倡导一种引领时代精神、表现时代主题的“关注人的主体性的提高、升华和发展”的教育,强化“发展人”的教育本体功能的教育。

?3.我国素质教育的开展

(二)我国现实的需要?1.教育的功利性目的至上?2.教师的权威至上?3.科学知识至上

(三)法律基础《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教育法》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老师。”《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义务教育法》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教师法》规定:“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教师应当履行下列义务: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学校和教师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对品行有缺陷、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少年应当给予帮助,不得歧视。”

(四)心理学基础

尊重的教育的提出,有其深厚的心理学依据。早在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①基本的生理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其中尊重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需要。

第二节尊重教育的基本主张

(一)尊重教育的本体内涵

?1.尊重教育规律

教育规律不仅包括反映教育基本关系的一般教育规律,还包括反映教育深层关系的特殊教育规律。尊重教育规律,就是要求教育者在宏观上必须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即教育的基本规律、普遍规律,它是存在于教育领域之内为一切教育所共有的规律。尊重教育的一般规律具体包括两条:尊重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规律;尊重教育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规律。尊重教育规律,还包括在微观上尊重教育的特殊规律,即教育的局部规律、具体规律。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尊重的教育强调尊重教育深层的各个方面的规律,特别是教学规律。总之,当今的教育再也不是经验积累、口耳相传的年代里运行的教育模式,教育活动已成为一种科学活动,必须遵循其本身的教育规律。人类已发现诸多的教育规律而且正在探究新的教育规律,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实践中尊重这些规律,根据规律办事,使教育活动尽可能地减少盲目性。

?2.尊重受教育者

尊重受教育者,就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⑴要对学生有正确的认识。⑵尊重学生的权利。⑶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⑷尊重学生的劳动。

⑸教育者更应该注意尊重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尊重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尊重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尊重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

总之,尊重受教育者,就必须首先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尊重学生的劳动,坚决与体罚划清界限。尊重受教育者是尊重的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理念的关键表现。

?3.尊重教育者

广义的教育者包括学校的校长、教师、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社会文化机构的管理人员和受教育者的家长;狭义的教育这是指学校里受过专门训练,以培养人为自身职业的教师。我们这里谈的教育者主要是指狭义的教育者——教师。

尊重教师,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⑴尊重教师的劳动。⑵尊重教师的权利。⑶尊重教师的社会地位。⑷尊重教师的个性。

?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自尊

受教育者的自尊包括自律、自强、自信、自尊、自爱。受教育者的自尊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①敏感性②渴求性③极端性。

教育者的自尊,就是热爱生命、维护尊严、发展自己,包括:尊重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职业;尊重自己的社会价值创造和地位以及自己对尊严的恪守。

(二)尊重的教育的主要特性

尊重的教育具有如下的主要特性:

?1.时代性?2.科学性?3.民主性

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一是要求遵照社会发展的需求,二是要求满足人的发展的需求。当今,“以人为本”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全面发展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创造力、生存力,不仅是人的自身要求,也是信息社会的客观要求。而尊重的教育恰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尊重人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故而具有高度的民主性。

?4.能动性?5.可操作性

第三节尊重的教育在实践中的应用

(一)尊重的教育的实践

尊重的教育的实践就是:①强调尊重教育本身的自我价值,使受教育者获得应有的权利和荣誉;②引导教育者形成以再教育活动中的行为为标准的自我尊重意识,是教育者把自己生命的完善同教育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使他们能以对待自己生命的态度对待教育活动;③尊重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权利和要求;④使教育活动富有质量和效益。下面从教育的诸因素入手,分析尊重的教育的实践。

?1.教育目的与尊重的教育

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他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尊重的教育与国家的教育目的和方针是一致的,都主张人的全面发展,主张在教育目的的社会价值取向和个人取向方面寻找一个合适的切入点。尊重的教育就是以尊重为突破口,主张人性的全面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教育内容与尊重的教育

同样的教育内容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师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选择一些适合本班学生的、健康的教育内容,是尊重学生的体现,是尊重的教育的精髓之一。

?3.教育过程与尊重的教育

尊重的教育则认为教育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平等协作、共同劳动的过程,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交往。他是以师生间的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为基础,彼此间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不断寻求共鸣和共识,情绪情感相互濡染的过程。

?4.教育方式与尊重的教育

尊重的教育要求教师的教育方式更人性化——以平等去关怀,主体化——是学生自省、自制,深刻化——触及学生的灵魂,移情化——以童心去理解。

?5.教育途径与尊重的教育

我国中小学教育的途径主要是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尊重的教育主张在教育实践中,以教学为主,将这三种教育途径结合起来。不能仅仅重视课堂教学,更应提供给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锻炼学生的操作动手能力;应举办各种课外活动,训练学生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促进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6.教育环境与尊重的教育

?7.教育评价与尊重的教育

(二)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1.尊重的教育还仅仅是一种先进的理念?2.平等是尊重的教育实现的前提

?3.尊重不等同于放任尊重并不代表放任,而是更严格的要求。马卡连柯在《我的教育经验中的若干结论》一文中曾明确表述:“我的基本原则——我认为这不仅是我个人的基本原则,也是所有苏维埃所有教师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