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学理论(下)复习资料整理

文学理论(下)复习资料整理

第五章文学接受

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

?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

?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古代有“知音”说

?《吕氏春秋》中的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留下了“高山流水”的成语。

?刘勰《文心雕龙》中有专门讨论接受的《知音》篇。

西方古典文学理论也讨论过接受问题

?柏拉图在《斐德若篇》中讨论过?°对话体?±和?°独白体?±在接受中的不同作用,批评不顾接受者的?°独白?±写作是?°哑口?±的,你不能和它对质。只有?°对话?±才能影响接受者的心灵。

?接受的关键在于在于对文本意义的感受和理解。

第一节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

对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有三种认识

三种认识既体现了对接受性质的不同理解,又反映了接受研究逐渐深化的三个阶段。

1、接受是被动、消极的活动

作家写,读者读;作家写什么,读者就接受什么。读者的作用在于他能否当好作家的?°知音?±。

人们最初对接受活动的研究,大都集中在什么样的读者、以什么样的接受方式,才能使文学作品实现它本身固有的价值。

?要求接受必须适应文学作品。是否能够把握作品的本意,也就成了判断接受质量的标准。

?这种纯粹消极的接受的阅读方式——它也往往是机械的——在阅读文学的艺术作品和科学著作时都经常发生。人们仍然知道自己在读什么,然而理解的范围往往限于所读的句子本身。但是人们没有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读的是关于什么以及它的质的构成是什么。人们忙于应付句子意义本身而不是以这样的方式接受句子使自己能够通过它进入作品的对象世界;人们过分被个别句子的意义限制了。

英加登:《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第36~37页

2、接受对文学创作有积极的影响,创作与接受是互动关系

?接受与创作的关系类似马克思论述的生产和消费关系。

?其一,生产影响消费。

?其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精神产品这个既是具体的又是想象出来的客体只有在作者和读者的联合努力之下才能出现。

?只有为了别人,才有艺术;只有通过别人,才有艺术。

萨特:《什么是文学?》

3、文本属性的实现取决于接受活动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的意义是在接受活动中实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家创作所完成的,其实仅仅是一种半成品,半成品要成为文学作品,只能在读者的接受活动中完成。所以,文学作品实际上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作的。

鲁迅论及《红楼梦》时说: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绛洞花主〉小引》

海德格尔说:

?“贝多芬的四重奏存放在出版社的仓库,如同马铃薯藏于地窖一样。”

罗曼·英加登说:

?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的性质和审美价值“在艺术作品中以一种潜在状态呈现出来。”

一、文学接受与文本意义的衍生

?作家创作、出版社出版的作品在接受活动尚未展开之前,实际上只是一种物质意义上的印刷品,没有审美意义。

?文学作品具有潜在的审美意义,但不能自己释放出来,作品的审美意义有待于读者的阅读。

?文学接受就是要使文学文本的潜在的审美意义得以实现。文学接受是文学文本的意义得以衍生的惟一环节。

?姚斯指出:文学作品就像一个乐谱,读者的接受就是对这个乐谱的演奏,“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

?文学文本的语象性更突出了文学接受衍生意义的重要性。

?文学语象表层的字面义和深层的比喻义、象征义、隐喻义、双关义等等,需要读者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思想经验,通过再创性想象,才能体味其中所蕴藏的意义。

二、文学接受对文学创作的制约

其一、生产对消费的影响:

?A 生产为消费提供了对象,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B 生产还生产消费主体。马克思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 。

?C 生产方式决定消费方式。马克思说,“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 。

其二,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A 创作只有经过接受才能实现其价值,“产品在消费中才得到最后完成”。

?B 接受会反过来推动、刺激甚至引导文学创作。“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因而创造出生产的观念上的内在动机”。

?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文学接受是对创作的过滤和选择,并以这种过滤、选择激励着作家的创作,从而影响创作的走向和趋势。

?这种状况,在传媒技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

?阅读时尚、文学精品、畅销书、系列丛书、姊妹篇、续集乃至狗尾续貂,均因此而产生。

?接受的过滤和选择,对题材的深化、原型与母题的使用、某种主题的延续、艺术形式的变化……都产生了深刻了影响。

?文学的发展演变,不仅有作家的创作起推动作用,也有读者接受的选择、过滤起推动作用。接受是文学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

三、文学接受与文学功能的实现

孔子: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文学的功能就在于“诗可以怨”。

?读者的接受态度和接受方式,决定着文学作品可能产生何种作用。当审美作用居于主导地位时,文学作品的审美功能才能实现。

?上述事实,才是我们判断一部文学作品社会意义的根据。

?读者的不同需要规定着文学社会作用的实现。人的需要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素质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等等方面。接受文学作品属于精神需要,但精神需要又有种种的不同:或是为了认识相关的社会历史生活,或是为了情感的宣泄和满足,或是为了学习文化知识,或是为了娱乐消遣,或是为了提高审美能力……

?不同的选择,决定着作品某种价值的实现。

影响接受的三个要素:期待视野、群体接受、艺术惯例

“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

尧斯认为,“期待视野”是对作品的某种“先入之见”,即阅读前即已存在的意向。

?接受者事先拥有并作为标准或框架而带入接受活动的全部经验和知识积累,包括:

?接受者从已读过的文学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识,

?对不同文学形式和技巧的掌握程度,

?接受者的生活经历、文化水平、欣赏趣味等。

内容期待和形式期待

?阅读期待,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公共的,主要包含和呈现着内容期待和形式期待两个方面的要求。

期待视野

?内容期待:是读者由于文学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社会理想和审美内蕴所引起的心理指向和期待要求。

?题材

?情节

?形象

?人物

?意蕴

期待视野

?形式期待是由于文学作品的表现类型和文体特征等形式因素而引起的心理要求和期待指向。

?现实型

?理想型

?象征型

?小说、诗歌

?民族的审美文化积淀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对接受者来说是一种“先在”的东西,为每个体成员所具有。

?例如,中国小说从传奇、话本、拟话本到章回体的独特发展道路培养了我们欣赏叙事文学的习惯。对故事性较强、人物性格鲜明、动作描写多、前后有照应、结局有交代、内心独白少的小说有兴趣,而对意识流等现代派小说则多少显得有点隔。

电影《红高粱》

?首映式观众一次鼓掌长达10分钟,英、美、意、苏、瑞、德等11国评委全票通过授予头奖,欧美各国电影商纷纷抢购……西方民族是用惊奇和欢呼来迎接《红高粱》的。

?对接受《红高粱》这一文本来说,西方民族期待视野的最主要因素有两个:

?(a)西方民族所处的文明社会

?(b)渊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精神传统。

国人对《红高粱》的评价多负面

?持否定态度这一级往往是本能地排斥《红高粱》,原因是这些观众的审美期待视野中缺乏与《红高粱》产生共鸣的酒神精神。

?电影中对性、醉、死的表现不能激发起他们的生命意识,因闯出了理性栅栏而被斥之为胡闹。

安东尼奥尼的纪录片《中国》

?安东尼奥尼曾询问中方的接待人员:

?“你们发动了革命,并用革命来建设了这个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的国家,什么是解放以后最明显的变化?”

?对方回答道:“人民。”

群体接受

?群体接受是在一定社会心理和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推动下,在一定时代文学风尚、民族审美文化积淀与艺术惯例的影响下形成的。和个体接受相比,群体接受具有公共性和沟通性等特点。

?个体接受是指读者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对文学作品的接受。其所接受到的内容受读者的接受需要、生活阅历、文化素养以及接受心境的影响和制约。

艺术惯例

?艺术惯例即” 每一个艺术门类系统都是为了使该门类所属的艺术作品能够作为艺术品来呈现的一种结构形式”。(所有不同的艺术门类系统都有属于自己的惯例)

?惯例:某种未经言明而又约定俗成的规范。

?乔治·迪基:

?“它由戏剧、绘画、雕塑、文学、音乐等等各种艺术门类系统所构成,而每一个艺术门类都具备那种能授予客体以鉴赏资格的惯例的背景。”

?即从惯例上讲,客体具备成为一个被鉴赏对象的条件。

?比如:

?面对一部小说,接受者以前的阅读经验会暗示他:小说是虚构的,小说主要由环境、人物、情节构成。于是,他不会把小说当成真人真事,不会把第一人称叙述者当成作家本人,不会把注重力集中在语言的凝炼、节奏和意象化上。

第二节阅读和欣赏

一、消极接受和积极接受

文学接受的多种形式:文学阅读、文学欣赏、文学批评、文学研究等,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是阅读与欣赏

?文学阅读和文学欣赏是两种不同的接受形式,前者为消极接受,后者为积极接受。只有积极的接受形式才可能进入文学的审美活动。

?文学欣赏的积极性表现在,要求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注重感受、体验,要有与自身经验相关的感受、体认和想象。

(一)阅读(消极接受)

阅读的消极性表现为接受的被动性:

?1、没有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思想经验带到接受中,没有“入乎其内”。

?2、没有同作品发生情感、思想上的关系和交流。接受流向是单一的。

(二)文学欣赏(积极接受)

?文学欣赏的积极性表现在,要求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注重感受、体验,要有与自身经验相关的感受、体认和想象。)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提出:

?“是以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斯术既形,则优劣见矣。”

文学鉴赏(文学欣赏):读者为满足审美需要,通过想象、联想、情感、思维、再创造等心理活动,实现对作品的理解并获得美感愉悦的精神活动。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

?揭示了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的不同过程;接受需要“披文入情”,然后才能“虽幽必显”,把握文本的蕴涵。

?海子诗《天鹅》

夜里,我听见远处天鹅飞越桥梁的声音

我身体里的河水

呼应着她们

?里尔克:天空是眼睛每天的口粮。

?余光中形容一个人:瘦得象耶稣的胡须。

?英国伯明翰当代文化研究中心的学者霍加特提出“品质阅读”和“价值阅读”

?品质阅读主要是衡量这个作品的艺术性的高低,

?而价值阅读主要是要揭示作品所隐含的文化的价值。

“品质阅读”

?六朝谢眺《玉阶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相思此何极。

?最后一句“相思此何极”虽然是点题,但失之于直露。

?李白《玉阶怨》: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始终没有用“思” 与“怨”这样的字眼。说“思”却不用“思”字,说“怨”却不用“怨”字。

?李白的诗虽然与谢眺的诗传达同一旨意,但“品质”的高远更胜一筹。

“价值阅读”

?“价值阅读”则表示阅读者“试图尽可能敏锐和准确地描述出他在作品中所发现的价值”。

?“价值阅读”是发现文本的文化内涵和价值的阅读。

?上面两首怨妇诗对于不了解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人,是不容易发现它们特有的文化内涵的。

?思妇诗、怨妇诗有着两层文化意义。

?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季羡林的文化解读就别是一样。

?群鸡正乱叫

?文学欣赏的特点即“积极性”的体现:

1、读者与文本是审美关系。

2、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展开想象。

3、以自己的人生经验丰富形象。

4、实现了接受活动的再创造。

(三)文学的接受过程

文学的接受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1、审美期待预设

2、审美格局调整

3、审美空白填补

4、审美意象生成

1.审美期待预设

?读者持一种“在半路上迎接作家”的积极的姿态,求得与欣赏对象相近的心境。

期待预设的动机:

①补偿性动机②求知性动机③审美创造动机

?鉴赏活动对读者这个接受主体有某种要求,姚斯称之为“期待视野”。

?所谓"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他已有的各种经验、知识、趣味、能力,都会影响他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这种在具体鉴赏活动之前已经形成的种种经验和知识,表现为一种期待定向。

2、审美格局调整

?调整读者的审美心理与作品之间的距离和矛盾。

?调整趣味上的“偏食”

?调整自己的文化结构

3、审美空白填补

?文学作品是一个“召唤结构”,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空白”,需要读者在阅读中将这些空白填补起来。

?伊塞尔说:“现代小说以空白为主是为了适应读者的创造。”

召唤结构

?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是这种不

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是“召唤结构”。

?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召唤和推动读者参与文学创造、开拓想象空间的可能。

?伊瑟尔认为:

?"这正是要读者以揣度去填补的地方。他被牵涉到事件中,以提供未言部分的意义。所言部分只是作为未言部分的参考而有意义;是意指而非陈述才使意义成形、有力。而由于未言部分在读者想象中成活,所言部分也就'扩大',比原先具有较多的含义;甚至琐碎小事也深刻得惊人。"

?“召唤结构”虽然给读者的创造提供了相当的自由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读者可以任意想象。

?伊瑟尔指出:"不确定性与空白并不是文本中不存在的、可以由读者根据个人需要任意填补的东西,而是文本的内在结构中通过某些描写方式省略掉的东西。它们虽然要由读者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想象去填补,但填补的方式必须为本文自身的规定性所制约。"

4.审美意象生成

?进入真正的阅读则要促成读者的审美意象的生成。

?审美意象的生成要经历审美的感知、体验和判断的过程,即读者使语言形象“活化”的过程。

?审美意象的生成大致说来要经历三个阶段:

?A审美感知

?B审美体验

?C审美判断

?A审美感知是文学接受的第一个阶段,是审美的基础。

?文学接受具有这样三个特点:首先,文学接受是间接性的。其次,文学接受是主观性的。最后,文学接受存在着差异性。要完整地感知审美意象,还必须将审美感觉上升到审美知觉。

?B审美体验就是指接受者对感知到的审美意象进行体察和查验的审美心理活动,它构成意象生成的第二个阶段。

?审美体验包括对审美意象的体察玩味和对艺术境界的“进入”、查验两个方面,是欣赏者在想象中所进行的一种精神的愉悦和满足、从而获得审美享受的一种活动。

?C第三个阶段即审美判断阶段,也就是审美体验的理性升华阶段。

?文学接受者要想作出审美判断,就得让自己从审美体验的沉迷中解脱出来,即“出乎其外”。

?审美判断不同于逻辑判断。审美判断是由感性直观直接升华为理性“顿悟”的思维活动,它没有思辨推理过程,也不离开面前的“这个”审美意象。

二、语感、体认和想象

?读者使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活跃于自己感受中的主要手段是审美想象。

?想象的活跃,是从消极接受转向积极接受的条件;其始于语感,落实于体认。

?语感是指接受者对话语形式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直觉反应。

?如判断话语是否正确,语言和句子是否存有歧义,领悟话语所蕴藏的双关、象征、隐喻、反讽等等蕴意。

?语言感受是感知、联想、想象、理解、情感等多种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

?对语言的感受能力通常叫做语感。

?有无细腻、敏锐的语感,与鉴赏活动关系极大。

语感

?一种意见认为:

?语感就是多方位接触某种语言及其相关文化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的感觉,语感(language sense)不是直觉

(intuition),更不是简单的感觉(feel),不是与生俱来(可以通过培训获取),不是跨语言的(获得英语语感不可兼容日语语感),也不是终生拥有的。

?有的认为:

?“语感的基本语义是…感?,即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性直觉层面上的言语能力。”

语感

?读者对语义语感是一种立体的感觉,语音准不准,用语当不当,句子通不通,语感强的人一听就听出来了,但这只是语感较为浅层的一面。

?语感是社会人一种丰富、全面而深刻的感觉,实质上它就是人的情理感、人格感。

?《诗人玉屑》举过这样的例子:树木二字,意义相同,但是,“庭皋木叶下,” 与“云中辨烟树”,这两个字不能对调。

?“云中辨烟木”就不成话,

?“庭皋树叶下”也少滋味。

?这是怎么回事?有人回答:“只可默晓,未易言传。”

语感

?水窗晴掩日光高,

?河上风寒正涨潮。

?忽忽梦回忆家事,

?女儿生日是今朝。

?桐城张若驹《五月九日舟中偶成》

语感

?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李嘉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

?清代沈德潜认为:“不知本句之妙,全在…漠漠?、…阴阴?,去上二字,乃死句也。”

文学语感的特殊性:言、象、意

?文学语感归根结底就是对作品中用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的感觉和感知。

?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中说:“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

?夏丏尊说:"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面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

语感

?“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它形成了我性格中温柔的部分/每当厌倦的情绪来临/就会有一阵风为我解脱/至少我不那么无知/我知道粮食的由来/你看我怎样把清贫的日子过到底/只是我再也不能收获什么/不能重复其中的每一个细小的动作/这里永远怀有某种真实的悲哀/就象农民痛哭自己的庄稼”

?——(韩东的《温柔的部分》)

韩东《你见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你想象过大海/ 然后见到它/ 就是这样/你见过了大海/并想象过它/ 可你不是/一个水手/ 就是这样/ 你想象过大海/ 你见过大海/也许你还喜欢大海/顶多是这样/你见过大海/你也想象过大海/你不情愿/让海水给淹死/就是这样/人人都这样

胡望江《月夜芦花》

?九月的背后流水

?在自己的声音里

?悄悄带走一些花朵

?雁鸣沙渚江风吹过

?我只能用一只耳朵

?关心石头的沉默

?

?这是一个微凉的夜晚

?霜降在远方的路上

?目所能及之物半醒半醉

?保持无法揣测的深度

?被流水漂洗江月

?不肯从身边走开

?但总感觉有什么东西

?迅速从身上流失

?

?涉江而来风抚过芦苇

?它不会在任何一株上保持歇息

?我看到一匹白马

?淹没在芦花中

?而芦花又淹没在月色里

?这仅仅是一个幻觉

?但又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真实

?体内流出的东西

?和月色中的事物混为一体

?闪闪烁烁淌进远处的黑暗

?

?此刻我几乎站成一株芦苇

?扬起又落下念头

?颇像飘入月色的芦花……

体认

?欣赏者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思想经验投入到对形象的感受中去,入乎其内地以己之身、以己之心去察觉、感受艺术形象,并作出认可与否的审美判断,即文学欣赏中的“体认”。

?体认实际上是一个情感投射的过程、“同化”的过程。

?同化的两种意义

1、读者将自身同化于对象

2、读者将对象同化于自身

二者都属于体认的同化。

?读者将对象同化于自身不同于“移情”

?“移情”指读者在鉴赏文学作品时,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感受对象,甚至使自己钻入到作品之中,寻找作品中和自己相似的人物,将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人物身上,以此来评说作品中的人物和作品。

?同化、顺应说明,在文学欣赏中不能一味地拒绝或排斥那些与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不一致的作品。接受也需要补充、更新和改变自己原有的审美心理结构,

?顺应意味着新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形成和建立。

三、欣赏的再创造

王朝闻指出:

?欣赏“不是简单地接受作品的内容。对于欣赏者自己来说,当他受形象所感动的同时,要给形象作无形的…补充?以至…改造?。这种精神活动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毫无限制的,但它是可能的和必要的。”

?从欣赏对象来说,文学作品对于自己所要表现的虚构的生活图景和艺术形象不可能一览无余地都表现得净尽,它要通过艺术提炼、艺术概括,做到以少胜多,一以当十,以有限表现无限,追求“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言外之意”、“韵外之旨”。

?从读者来说,就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形象记忆、情绪记忆对作品的空白、不确定性所作的补充、延伸、拓展。

?英加登所说:“我把这种补充确定叫做再现客体的具体化。在具体化中,读者进行着一种特殊的创造活动。他利用从许多可能的或可允许的要素中选择出来的要素(尽管所选择的要素从作品方面来说并不总是可能的),主动地借助于想象…填补?了许多不定点。”

?文学欣赏的性质

?文学欣赏是指这样一种接受活动:读者为满足审美需求,以再创造的方式感知、想象、理解和评价作品,进而获得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的接受活动。

? 1、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享受活动

?从根本上讲,鉴赏不属于认识活动,而是一种审美活动。

?对艺术和美的欣赏,有时会得到类似“高峰体验”的感受。

?在文学鉴赏中,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情感。可以说,情感性是文学鉴赏的最主要特征。

? 2、文学鉴赏是一种再创造活动

?读者在作家审美创造的基础上,以自己切身的人生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感情以及艺术形象,从而使接受活动有了读者参与创造的个人特点。

?文学鉴赏的再创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A,对形象的补充和丰富。B,对作品意义的发现与增添。

对形象的补充和丰富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居易《花非花》

对作品意义的发现与增添

?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读者在作家审美创造的基础上,以自己切身的人生经验来感受、体验和理解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感情以及艺术形象,从而使接受活动有了读者参与创造的个人特点。

文学鉴赏的条件

?与人类的其他许多活动一样,进行文学鉴赏的进行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这些条件主要包括鉴赏客体、鉴赏主体以及在这二者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对应关系。这是三项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文学鉴赏的条件

1、鉴赏客体的“召唤结构”

?“召唤结构”这个概念是当代德国美学家伊瑟尔首先提出的。

?文学文本所使用的语言是表现性或描写性的,于是形成了非文学文本所没有的不确定性与空白。正是这种不

确定性和空白,形成了文学文本所特有的结构特征,这就是“召唤结构”。

?由于不确定性和空白的存在,使文学文本具有了开放性。

?2、鉴赏主体的“期待视野”

所谓“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他已有的各种经验、知识、趣味、能力,都会影响他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使读者的鉴赏有了一个相对确定的范围。

读者的鉴赏,其实就是在这个范围内,在其已有经验规定的限度内展开的。

?3、“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的对应关系

?文学欣赏关系的确立,要求鉴赏活动的主客体之间,即“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之间,应该有一种相互对应的关系。

?4、隐在的读者

?隐在的读者:是指作者设想的能够按照作者创作意图、理解作者本意,把本文提供的可能性加以实现的读者,即作品问世后,可能出现或应该出现的读者。

?写作动机决定作品中“隐在的读者”存在

?作品的思想内涵会决定隐含的读者存在

?作家的选材和文体特点也会决定隐含的读者存在

写作动机决定作品中“隐在的读者”存在

?白居易:《寄唐生》:“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白居易:《新乐府序》: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者深诫也。

作品的思想内涵会决定隐含的读者存在

?我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并不是写给文人们看的,但愿他直接接触到那些生活在文学之外的孤寂的灵魂和真诚的心。——罗曼罗兰

作家的选材和文体特点也会决定隐含的读者存在

?乔伊斯声称:他期待的理想读者,是那些“毕生研究《尤利西斯》和《芬尼根的守灵夜》而其他什么都不做的人。”

第三节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是在文学鉴赏基础上发生的,两者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和特点。

?批评是鉴赏的进一步深化,对文学创造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一、批评和阐释

?(一)文学批评的内涵

?文学批评(Literary criticism):

?广义的文学批评泛指对文本的一切阐释,从新书的评介到系统的理论研究都包含在其中;

?狭义的文学批评是一种阐释活动。

?文学批评:

?在鉴赏的基础上,运用某种理论对文学文本及其相关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阐释活动。

一、批评和阐释

?文学批评的基本特点:

?1、以文学欣赏为基础

?2、运用某种文学理论

?3、具有阐释性

(二)何谓阐释

?阐释是“从明显的意义里读解隐蔽的意义。”

?所谓阐释,是指对文学的阐述和解释。批评的阐释是一种渗透着抽象思维的科学理性活动。

?它要在仔细阅读、玩味、领会之后进行有说服力的分析、说明、归纳、推导、演绎。这就使批评从感觉的范围转到思想的范围。

(三)文学批评与文学欣赏的联系与区别

?文学批评是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以一定的文学理论和相关的人文科学理论为指导,对文学文本以及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进行分析、研究和评价的一种认识性的接受活动。

?1、文学欣赏与文学批评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文学欣赏是对作品的审美感受,而文学批评则是对作品进行逻辑思维的科学判断。

?批评的本质不表现在个人喜好上,不满足感觉和直觉,它要对作品做出理性的判断。

?2、文学批评的二重性

?文学批评是人类的文学活动与科学活动相互交叉、碰撞的产物,介于文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之间,因而其性质也具有双重性: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文学批评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对文学作品的认识以理性认识为主,其思维形式主要是抽象的逻辑思维。作为文学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批评的职能不同于文学创作,也不同于文学鉴赏;创造和鉴赏都是对对象的一种审美把握。

?文学批评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

?文学批评必须以文学鉴赏为基础,为前提。不经过审美,没有对形象的审美感受,批评就不能进入文学世界,任何评价与判断,都无从说起。

?普希金说:"批评是揭示文学艺术作品的美和缺点的科学。它是以充分理解艺术家或作家在自已的作品中所遵循的规则、深刻研究典范的作用和积极观察当代突出的现象为基础的。"

?别林斯基说:"进行批评-这就是意味着要在局部现象中探寻和揭露现象所据以显现的普遍的理性法则,并断定局部现象与其理想典范之间的生动的、有机的、相互关系的程度。"

二、文学批评的意义

?文学批评具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作品,引导读者。

?第二,批评对文学创作具有调节作用。

第三,批评活动能够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

?第一,评价作品,引导读者。

帮助读者深入地感受和理解作品:

感受作品

感受作品与作者的关系

福科说:“我忍不住梦想一种批评,这种批评不会努力去评判,而是给一部作品、一本书、一个句子、一种思想带来生命;它把火点燃,观察青草的生长,聆听风的声音,在微风中接住海面的泡沫,再把它揉碎。它增加存在的符号,而不是去评判;它召唤这些存在的符号,把它们从沉睡中唤醒。也许有时候它也把它们创造出来——那样会更好。下判决的那种批评令我昏昏欲睡。我喜欢批评能迸发出想象的火花。它不应该是穿着红袍的君主。它应该是挟着风暴和闪电。”

?第二,批评对文学创作具有调节作用。

?文学批评可以向作家反馈社会的接受信息,使创作者了解读者对自己作品的反响。

?批评可以帮助作家总结创作上的经验和教训。

?第三,批评活动能够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

?别林斯基在谈到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关系时说:"不断地进展,向前进,为科学收集新的素材,新的资料。这是一种不断运动的美学,它忠实于一些原则,但却是经由各种不同的道路,从四面八方引导你达到这些原则。"

三、批评尺度和价值判断

?文学批评的标准(尺度)

?批评标准的内涵

?所谓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艺术质量和艺术价值进行鉴别和判定时所依据的尺度或准绳。

?文学批评的标准,从所有的教科书上归纳一下,不外乎三个方面:一是美学和历史标准;二是思想标准;三是艺术标准。

?恩格斯把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称为文学批评的最高标准。

?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批判格律恩对歌德的歪曲:“我们绝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而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角度来责备他。”

?恩格斯有过一段著名的评述:

?“在他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秘顾问官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因此,歌德有时非常伟大,有时极为渺小;有时是叛逆的、爱嘲笑、鄙视世界的天才,有时则是谨小慎微、事事知足、胸襟狭隘的庸人”。

?恩格斯致拉萨尔的信中说:“我是从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观点来衡量您的作品的。”

?所谓美学标准,是指在评价文学作品时,看作家的创作是否符合艺术规律和遵循正确的美学原则,是否有艺术独创性和较高的审美价值。

?所谓历史标准,评价文学作品时要看其是否体现历史的真实风貌,是否反映了历史进步要求,是否体现历史的进步趋势;作为批评家,是否具有所处历史时代的先进历史视野和科学的历史眼光。

?思想标准是衡量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

?艺术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

?思想性:是指作品题材、主题或意象、意蕴所显示出来的社会、政治、道德、哲学、宗教等等意识形态观点及其所产生的思想力量。突出了作品的意识形态性质。

?运用思想标准来评价作品时,要注意三个基本点:

?真实性。生活现象真实与历史本质真实的统一,能够提供某种真理性的认识。

?进步倾向性。指作家渗透在作品中社会生活、人生命运、历史发展趋向的理解、认识、追求和主张。

?健康的情感性。作品是否从整体上表现对人的心灵的积极影响,其情感内容和方式是否有益于身心健康。

?艺术性是指作家的艺术才能、气质、修养、创造能力等各种因素在其所创造的作品中所显示出的艺术魅力及其所达到的艺术水平。

?一般来说,艺术性主要是由作品的文体构成、意象创造和意蕴表现体现出来的。因此,艺术标准自然包含着对文体、形象、意蕴的要求文体构成的完美性、形象创造的鲜明性、意蕴表现的深刻性,可以说是艺术标准的基本内涵。

?采取艺术标准的批评包括:

?一,文体批评。

?二,艺术形象的批评。

?三,意蕴批评。

四、文学批评的方法

?所谓文学批评方法,是指在批评实践中形成的研究文学现象的各种途径、方式和手段的总和。

?应注意的是,文学观念对批评方法具有制约性。

?所谓文学观念,是指对文学的本体属性、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基本认识。

?批评家之所以使用某种批评方法,是根据他的文学观念来选择的,是为确定和证明其文学观念服务的。

?一般地说,有什么样的文学观念,就有与之相对应的批评方法。

?也要看到,批评方法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五、文学批评的基本模式

?(一)批评文体的多样性

?1、论文

?2、点评

?3、以诗论诗体

?4、随笔

?5、序跋

?6、评传体、书信体、对话体

?1、论文

?这里指论文式的文学批评,它是自有职业批评家以来最重要也运用得最广的批评文体,能充分细致逻辑严谨地阐述自己的批评观点。

?2、点评:又称评点,是我国传统的一种批评文体。

?偶有感悟的随意挥洒。

?主要依赖于鉴赏,也偶作诠释。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点评

?“吾犹自记十一岁读《水浒》后,便有于书无所不窥之势。”“天下之文章,无有出《水浒》右者。” “天下之乐,第一莫若读书,读书之乐,第一莫若读《水浒》,即又何忍不公诸天下后世之酒边灯下之快人恨人也。”这些可以看做是金圣叹对《水浒》的总评。

《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点评

?或问于圣叹曰:鲁达何如人也?曰:阔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曰:狭人也。林冲何如人也?毒人也。宋江何如人也?甘人也。杨志何如人也?正人也。宋江何如人也?驳人也。柴进何如人也?良人也。宋江何如人也?歹人也。阮小七何如人也?快人也。宋江何如人也?厌人也。李逵何如人也?真人也。宋江何如人也?假人也。吴用何如人也?捷人也。宋江何如人也?呆人也。花荣何如人也?雅人也。宋江何如人也?俗人也。卢俊义何如人也?大人也。宋江何如人也?小人也。石秀何如人也?警人也。宋江何如人也?钝人也。然则《水浒》之一百六人,殆莫不胜于宋江。

?然而此一百六人者,固独人人未若武松之绝伦超群。然则武松何如人也?曰: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断曰第一人,不亦宜乎?

?“《三国》人物事体说话太多了,笔下拖不动,踅不转,分明如官府传话奴才,只是把小人声口,替得这句出来,其实何曾添减一字?《西游》又太无脚地了,只是逐段捏捏撮撮,譬如大年夜放烟火,一阵一阵过,中间全没贯串,便使人读之,处处可住。”

3、以诗论诗体

?杜甫《戏为六绝句》—评四杰

?戏为六绝句之二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评陶潜

?第四首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

?4、随笔:

?王蒙“欲读书结”:“欲读书者,处于未读书、不读书之狼狈处境而粉饰之谓也。

?在世界文学批评史上,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批评无疑占有崇高地位,它不仅因为其重要的思想性获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更因其非凡的文学性获得了广泛的、长久的阅读。

伍尔夫的文学批评

?──“生活并不是一副副匀称地装配好的眼镜;生活是一圈明亮的光环,生活是与我们的意识相始终的、包围着我们的一个半透明的封套。把这种变化多端、不可名状、难以界说的内在精神———不论它可能显得多么反常和复杂——用文字表达出来。并且尽可能少羼入一些外部的杂质,这难道不是小说家的任务吗?”

伍尔夫的文学批评

?——“我们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在公认重大的事情中比通常以为渺小的事情中含有更为丰富充实的生活。”

?“如果我们是作家的话,能够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容的任何方式,都是对的;如果我们是读者的话,能够使我们更接近于小说家的意图的任何方式,也都不错。”

?5、序跋;

?指文艺作品或文艺作品集前面的序,导语,前言,小引和后面的后记,题跋等。它可以是作者自序自跋,也可以由他人为序为跋。它的撰写除介绍写作意图和交待有关情况外,还要对作家,作品进行评论,其特点是观点鲜明,臧否得当。如鲁迅的《呐喊·自序》

鲁迅《呐喊·自序》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在《明天》里也不叙单四嫂子竟没有做到看见儿子的梦,因为那时的主将是不主张消极的。至于自己,却也并不愿将自以为苦的寂寞,再来传染给也如我那年青时候似的正做着好梦的青年。

?6、评传体、书信体、对话体

?1)评传体:古今中外作家评传

?2)书信体:贺拉斯:《诗艺——给皮索父子的信》

?但丁:《致斯加拉大亲王书》;《神曲》主题:“四义说”

?3)对话体:柏拉图《文艺对话录》

?王朝闻《雕塑谈》《透与隔》

?(二)历史上出现的几种文学批评形态

?伦理批评(道德批评)

?社会历史批评

?审美批评

?心理批评

?语言批评

?接受反应批评

?伦理批评(道德批评)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伦理批评都是兴起最早而又影响最深远的一种批评形态。

?伦理批评又称为道德批评,它以一定的道德意识及其由之而形成的伦理关系作为规范来评价作品,以善恶为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

?伦理批评以善恶为基本范畴,着重对文学的道德意义进行阐释与评价。

?特点有三:

?第一,它具有历史的长久性。

?第二,它使用的道德标准具有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多样性。

?第三,不同的评价结果具有差异性乃至对抗性。

?在中国,长期以来,由于儒家的影响,对《诗经》的批评一直可说是一种伦理批评。孔子在《论语》中评《诗经》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氓》是痴情女子的痛苦反思,是对始乱终弃这一行径的控诉,然而在道学家的眼里却成了自由爱情的反面教材,“此淫妇为人所弃,而自叙其事以道其悔恨之意也。” (朱熹《诗经集注》)

?在西方,古希腊的柏拉图在其理想的乌托邦世界“理想国”中驱逐了“诗人”,他所依据的也是一种伦理批评。?拉图认为荷马史诗贬低了英雄的道德品质,写阿喀琉斯的贪婪(和阿伽门农抢礼物),傲慢(唐突全军的首领,同河神交战),残酷(拖着赫克托耳的尸体走)。柏拉图也认为摹仿的诗滋长观众的情欲,对观众的心理形成坏影响,他认为艺术引起人的感伤、哀怜和惊恐,这些都是应该禁止的。

?伦理批评的焦点有时是“性”,这有时候是各时代的道德伦理的中心。

?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一个纯洁的女人》1891年

?公开向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资产阶级道德发出挑战。

?

道德批评的基本特征

?A强调文学的道德作用

?B注重文学作品道德内容的阐释和评价

?C考察作家道德和创作的关系

?社会历史批评:社会根源与社会意义;“知人论世” “种族、环境、时代”

?社会历史批评也是产生较早、影响较大的一种批评形态。这种批评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为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所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和历史意义。

社会历史批评

?司各特( (1771~1832)英国诗人和小说家。):“据埃德蒙?威尔逊考察,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历史批评源于18世纪维柯对荷马史诗的研究,他的研究揭示了希腊诗人所生活的社会环境。”

社会历史批评

?盾面上绘制了大地、海洋、天空、太阳、月亮和闪烁的星星;远方是两座美丽的城市,一座城市里正在举行集会。那里有集市,正在争吵的市民,传令的使者和当权者;另一座城市被两支军队围困着。城里有妇女、孩子和老人;城外有埋伏的战士;另一边是激烈的战斗场面:有受伤的士兵,有争夺尸体和盔甲的斗争。

社会历史批评

?早在先秦时代,孟子就曾说,“颂其书,读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就是所谓的“知人论世”说,对后代的文学批评影响很大。

?在法国,史达尔夫人(1766-1817)在《论文学》与《论德国》中提出了南方文学与北方文学的划分,并认为它们的不同取决于由不同地理、气候条件所形成的不同人性。

社会历史批评

?丹纳(1828-1893)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论证了决定文艺创作和发展的三种因素:种族、环境与时代,后来在《艺术哲学》中又结合具体的文艺现象,进一步论证了这一观点。

?审美批评:情感体验与美感价值;印象主义

?审美批评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强调作品畅神、娱乐、动情等作用,往往联系作品对读者的美感程度品评其优劣高下,具有赏析式评价的性质。

?在中国,钟嵘强调“滋味”,司空图强调“品”,都可以说是某种形式的审美批评。到了近代,王国维从西方引进“游戏”和“无功利”的观念论文学,独创“意境”理论,是审美批评的一种体现。

?在西方,审美批评的立法者是康德。

?典型表现有王尔德(1854-1900)等人的唯美主义

?心理批评:作家心理,人物心理,形式心理的论析

?主要有精神分析批评。

?精神分析批评

?其创始人是弗洛伊德,他运用精神分析学来研究作家的创作心理,并对作品的人物进行心理分析。

心理批评

?A探讨作家的创作心理

?B分析人物的心理结构

?C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

?D探究艺术创作中的集体无意识

?语言批评:语言本体论,语言本文结构论,语言艺术技巧论

?语言学批评又称形式主义批评。

?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等派别。

?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作品的意图只需从其内部去寻找。语言的语境、语义、能指性、信息作用是构成形象、形成结构的重要因素,因而重在作品结构和语言的分析。

?接受反应批评

?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突出读者的作用,把文学史看成是读者阅读的效应史.

?强调文学作品是读者和本文共同作用的结果,注重对二者双向交流过程的分析研究,实现了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由作者中心和文本中心向读者本文中心的转向,开启了文学批评的新范式。

第六章文学活动

?文学是人类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是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之一,也是人们参与改造世界的方式之一。

过去学习的各章以狭义的文学为对象,研究相对静止状态下的文学,目的在于认识文学的特殊性。

文学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纯粹虚拟的审美空间。

?第一节文学活动的空间

?文学活动几乎延伸到社会历史的每一个角落,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介入文学活动的直接原因更多的还是来自某种现实需要。

?文学与社会的广泛联系,必然使影响着社会运作的各种因素——政治的或经济的,道德的或宗教的,心理的或物质的——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文学活动。

第六章文学活动

?正如阿多诺所说,艺术具有双重本质,它既有自律性,又是一种社会现象。

一、文学与人生

?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于声音,形于动静,人之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类。故人不耐无乐,乐不耐无形,形而不为道,不耐无乱。

?先王耻其乱,故制“雅颂”之声以道之。使其不足乐而不流,使其文足论而不息,使其曲、直、繁、瘠、廉、肉、节奏足以感动人之善心而已矣,不使放心邪气得接焉。是先王立乐之方也。

?——《乐记乐化篇》

?文学对人生的意义:

?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影响,造就完整的个性。

?对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产生影响。

?让人生获得娱乐感。

?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尤为突出地表现在对社会心理的影响上。

?社会心理是一种普遍流行的、以感性形式表现的社会意识,它直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带有不系统、不定型和自发的特点。

?社会心理具体表现为在大众中广泛流行的情绪、感情、心态、习惯、爱好、情成见等。

?社会心理往往呈现在社会风俗、自发倾向和时代风尚中。

?文学的追求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着某种矛盾

?文艺的目的就是要唤起人对生活和世界的复杂感受,使人去感受事物、感受世界、感受人生,而不是把活生生的人变成毫无感受的机械人。

?文学以特有的方式,对人的性格、命运、思想、感情乃至潜意识做了丰富复杂的表现,为人们展现了惟有文学才能进入的人生的世界。许多学者认识到,文学对人和人生经验的表现不同于非文学对人和人生的理解。

?可言之理,人人能言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与前者也。——叶燮《原诗》

?艾略特说:“诗总能传达某种新的经验或某种对熟悉事物的新颖的理解,或者表达某种我们经理过但无法言传的东西。它们可以开拓我们的意识面,改善我们的感受性。”

?文学活动通过对人的命运(叙事文学)和人的追求(抒情文学)的体验,产生了一种不可言说而又似有所悟的对人生的理解。这种理解是非自觉意识即审美意识。

?审美理解是不可言说的,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它是对生存意义的领悟。

?从一位美国女诗人格鲁德·斯坦因的一句诗来看,该诗句为“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is a rose”。

?她在大学里讲演时向听众说出了她自己对此诗的认识:“毫无疑问,人们的日常谈话决不会如此累赘。但是在我看来却正是在这行诗中,一百年来英语诗歌中的玫瑰才第一次真正是鲜红的。”

?在文学活动中,一方面有理性意义的建构,另一方面又有非理性的意义解构,无意识被充分释放,表现为一种极度感性化的倾向。

?比如《金瓶梅》,虽然具有暴露社会丑恶的理性意义,但它的毫无掩饰的淫乱描写又与作品宣扬的道德观念背道而驰,具有非道德化的趋向,产生了解构理性的作用。

?审美意义不是现实水平上的理性意义,而是超理性的意义,是文学的哲学意义。

特拉克尔:《在冬天》

一只野兽在田埂静静流尽了鲜血

而群鸦在粘血的腐物里啧啧有声。

战栗着的枯苇已被连根拔起。

严霜,轻烟,漫步在空寂的树林里。

二、文学与道德、性别

?从中外文学史上看,道德是人们判断文学价值最早使用的标准之一。例如《论语》中所记载的孔子对《诗》的解释: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亚里斯多德在阐发悲剧的“净化”或“疏泄”(catharsis)功能时,也把道德意味作为其中的内涵之一。而柏拉图所以主张把诗人赶出他所设计的理想国,一个重要理由就在于他认为诗歌只能败坏人们的道德。

?文学的发展与道德意识的变化几乎是同步的,不同的善恶观念时时制约着审美意识,影响着文学价值取向的变更。

?文学与道德之间所以会形成如此密切的联系,既有表层的直接原因,也有二者在更深层次上的内在契合。?A,美与善密切相关。

?B,作为社会意识形式有内在相似性。

?道德结构中包含着明显的对立因素。

?一方面,道德观念具有超前性。

?另一方面,道德规范中又保留了相当多的源于传统和习俗的成分,这又使道德观念有了相对的稳定性和保守性。

德伯家的苔丝

?她的童年的各个阶段的特征,现在仍然还留在她的身上。在她今天一路走着的时候,就她全部的一个漂亮健壮妇女的丰韵来说,有时候你在她的双颊上能够看到她十二岁时的影子,或者从她的眼睛里看到她九岁时的神情,在她的嘴角的曲线上,甚至有时候还能够看到她五岁时的模样。

?对于文学来说,道德的冲突与矛盾正是人性复杂和人生两难的真实显现,审美的意义就在于人类由此深化了对自身的理解和对人生的感悟。

?正是这种价值差异区分了道德和文学,造成了文学与道德既无法分离又难以合一的关系。

?某种意义上说,文学的美恰恰是真与善的结合。以一定的道德标准来塑造人物形象,在人物的思想内涵中体现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以这种道德情操来感染读者,这是文学优秀品格的显著标志。

?道德处置和判断失误的作品,将失去与读者产生共鸣的前提;道德内质缺失或混乱的作品,会变得丑陋和苍白。

?道德关系是比人们的政治关系、经济关系、宗教关系和法律关系等更为普遍、更为深沉、更为显明、更为民间化因而也更为人们重视的人际关系。

纳博科夫:《洛丽塔》

?洛丽塔对陌生人总露出一种勾人魂魄的微笑,浓密的睫毛遮盖着眯起的眼睛;她的面庞闪烁着一种梦幻般甜密的光辉,这当然并不说明什么,但却是那么美丽动人,那么惹人喜爱。——滥施殷勤,粗鲁的读者会这么说。嗯,她就那么站着。

?伯德先生转着他的帽子,说着话,而且——是的,看我有多蠢,我把著名的洛丽塔式微笑的最主要特点漏掉了,具体说就是:当她那温柔、甜美、笑颜的光辉展示出来的,它从来就不是对着屋里的客人,而是徘徊在它自己遥远清澄的空间,这么说吧,或是带着凝滞的温和徜徉在偶然看见的物体上。

?对性别的关注是社会进步、女性觉醒的表现。

?女性视角,即用女性意识、女性经验观照作品,它包括一套与男性迥异的阅读和写作标准。

?女性的共同经验使女权主义批评格外关注同性的作品,尤其是那些表现女性意识、女性世界的作品。

西方女权主义理论

?女权主义(feminist),或被译作女性主义,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之一。女权主义文学批评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欧美,至今仍在继续发展。

?它是西方女权主义运动高涨并深入到文化、文学领域的成果,因而有着比较鲜明的政治倾向。

?它是以妇女为中心的批评,其研究对象包括妇女形象、女性创作和女性阅读等。

女性是被压抑的性别

?《新约以弗所书》:“丈夫是妻子的头,如同基督是教会的头”。

?“ 我愿意你们知道、基督是各人的头。男人是女人的头,神是基督的头。” ( 哥林多前书11 : 3 )

?“ 如果当初神要女人统治男人的话,神会使用亚当的头骨做女人。如果神的旨意是要女人做男人的奴隶,神可能会用亚当的脚骨做女人。但神却用了男人的一条肋骨来造成女人。神把女人造成男人的伴侣是与他有平等地位的。” (奥古斯丁)

三、文学与阶级、种族

?作家生活在一定的时代和社会中,他通过作品流露出来的审美理想与他的时代分不开,与他所身处的社会环境、他个人的社会阶层分不开。在阶级社会中,文学作品总是不可避免地流露出一定的阶级倾向。

?例:鲁迅的小说《一件小事》

?沈尹默的诗《人力车夫》

?胡适的诗《人力车夫》

胡适的诗《人力车夫》

?“车子!车子!”

?车来如飞。

?客看车夫,忽然中心酸悲。

?客问车夫:“你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

?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坐你车。我坐你车,心中惨凄。”

?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沈尹默的诗《人力车夫》

?人力车上,个个穿棉衣,个个袖手坐,还觉风吹来,身上冷不过。

?车夫单衣己破,他却汗珠儿颗颗往下堕。

鲁迅的《一件小事》

?在发掘与赞美人力车工人的思想品质的同时,暴露和剖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弱点,表现了向劳动人民学习的愿望。

?文学与阶级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

?不能以庸俗社会学的贴标签的方法,在作家的出身和其作品的阶级倾向性之间想当然地划等号。

?文学家与他所代表的阶级之间有时会发生矛盾甚至是“对立和敌视”的现象,但不能因此就简单地认定文学家背叛了他所代表的阶级。

?集团倾向性和人类共通性的对立统一,包括阶级性与人性的对立统一,是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性的一个重要特点。

?文学与种族的关系即文学与民族文化传统的问题。

?生活在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作家,其作品也必然渗入民族文化传统的基因:民族的语言文字、神话、宗教、习俗、思维、审美理想等等。

?前资本主义时代,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大多世代生活在相对稳定的文化圈内,文学的民族文化特征显而易见。

?在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过程中,居于弱势地位的民族还能否在文学中保有自己民族文化传统,则已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各民族的文学一经形成之后,就具有自己的继承关系和独特的历史传统,并且相互影响。

?两千多年前,由于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交流,世界上许多民族的文学就开始发生了相互影响。

?不同民族间文学的相互影响:

?A,思想内容;

?B,艺术形式;

?C,文学思潮、流派和创作方法;

?D,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

?中国文学是世界历史上最悠久的文学之一,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产生过很大的世界影响。中国文学的对外影响,有一个从东方逐步扩大到欧洲最后到达美洲的过程。

庞德的诗歌

?学习,而时间的白色翅膀飞走了,

?这并不是让人高兴的事。《诗章》第七十五

?这个“白色翅膀”是他从繁体的“习”(習)字化来的。

第二节文学活动的历史

?考察文学活动的历史,必须在社会生活、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综合的研究,才能理解文学活动历史的多重性。

?与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精神领域中有所不同,政治和经济给予文学的影响远远超出了思想文化的范围,它们既可能通过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推行某种审美趣味)使自身的影响深入到文学活动的意识形态层面,又可以通过政治制度或者经济规律(以市场和行政命令的方式),制约着甚至决定着文学的历史走向和整体面貌。

?一、文学发展与政治经济

1、文学与政治

?在社会生活中,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最大;不管人们对此持有什么态度,这都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马克思:“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

?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一、文学必须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

?政治作为意识形态的总头脑,主宰着其他意识形态。一定阶级的政治,集中体现了该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只有通过政治,社会运作的各种需要才能得到充分的实现。

?文学与哲学、宗教一样,属于“那些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 ,是“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 ,文学的这种地位使它不能不接受政治给予自己的巨大影响。

?所以,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要求文学必须适应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必须有利于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具体地说,这种影响因政治表现形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其一,体现为制度、设施和方针政策的政治对文学的影响。

?其二是作为意识形态的政治即政治思想对文学活动的影响。与政治制度和政治设施不同,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影响一般来讲不带有强制性,它是以人们接受某种政治思想,认同某种意识形态的方式作用于文学活动。

?二、政治是评价文学的维度,而非文学本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