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全氮、磷、钾的测定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全氮、磷、钾的测定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全氮、磷、钾的测定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全氮、磷、钾的测定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全氮、磷、钾的测定(基础方法)

一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

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诊断作物氮、磷、钾、钙、镁的营养成分状况的采样还应考虑各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特殊性。

采得的植株样品如需要分不同器官(例如叶片,叶鞘或叶柄、茎、果实等部分)测定,须立即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

二植株组织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采得的样品一般说是需要洗涤的,否则可能引起泥土、施肥喷药等显著的污染,这对微量营养元素如铁、锰等的分析尤为重要。洗涤方法一般可用湿布仔细擦净表面沾污物。

测定易起变化的成分(例如硝态氮、氨基态氮、氰、无机磷、水溶性糖、维生素等)须用新鲜样品,鲜样品如需短期保存,必须在冰箱中冷藏,以抑制其变化。分析时将洗净的鲜样剪碎混匀后立即称样,放入瓷研钵中与适当溶剂(或再加石英砂)共研磨,进行浸提测定。

测定不易变化的成分则常用干燥样品。洗净的鲜样必须尽快干燥,以减少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如果延迟过久,细胞的呼吸和霉菌的分解都会消耗组织的干物质而致改变各成分的百分含量、蛋白质也会裂解成较简单的含氮化合物。杀酶要有足够的高温,但烘干的温度不能太高,以防止组织外部结成干壳而阻碍内部水分的蒸发,而且高温还可能引起组织的热分解或焦化。因此,分析用的植物鲜样要分两步干燥,通常先将鲜样在80—90℃烘箱(最好用鼓风烘箱)中烘15—30分钟,(松软组织烘15分钟,致密坚实的组织烘30分钟),然后,降温至60—70℃,逐尽水分。时间须视鲜样水分含量而定,大约12—24小时。

干燥的样品可用研钵或带刀片的(用于茎叶样品)或带齿状的(用于种子样品)磨样机粉碎,并全部过筛。分析样品的细度须视称样的大小而定,通常可用圆孔直径为1mm的筛;如称样仅1—2g者,宜用0.5mm的筛;称样小于1g者,须用0.25或0.1mm筛。磨样和过筛都必须考虑到样品沾污的可能性。样品过筛后须充分混匀,保存于磨口广口瓶中,内外各贴放一样品标签。

样品在粉碎和贮存过程中又将吸收一些空气中的水分,所以在精密分析工作中,称样前还须将粉状样品在

65℃(12—24小时)或90℃(2小时)再次烘干,一般常规分析则不必。干燥的磨细样品必须保存在密封的玻璃瓶中,称样时应充分混匀后多点勺取。

三植物全氮、磷、钾的测定

植物中氮、磷、钾的测定包括待测液的制备和氮磷钾的定量两大步骤。植物全氮待测液的制备通常用开氏消煮法(参考有机肥料全氮的测定)。植物全磷、钾可用干灰化或其他湿灰化法制备待测液。可用同一份消煮液分别测定氮、磷、钾以及其它元素(如钙、镁、铁、锰等)。

1 植物样品的消煮(H2SO4—H2O2法)

方法原理植物中的氮磷大多数以有机态存在,钾以离子态存在。样品经浓H2SO4和氧化剂H2O2消煮,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有机氮和磷转化成铵盐和磷酸盐,钾也全部释出。消煮液经定容后,可用于氮、磷、钾①等元素的定量。

本法采用H2O2加速消煮剂,不仅操作手续简单快速,对氮磷钾的定量没有干扰,而且具有能满足一般生产和科研工作所要求的准确度,但要注意遵照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防止有机氮被氧化成N2或氮的氧化物而损失。

试剂

(1)硫酸(化学纯、比重1.84)

(2)30%H2O2(分析纯)

操作步骤:(1)常规消煮法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准确至0.0002g)装入100ml开氏瓶的底部,加浓硫酸5ml,摇匀(最好放置过夜),在电炉上先小火加热,待H2SO4发白烟后再升高温度,当溶液呈均匀的棕黑色时取下,稍冷后加6滴H2O2②,再加热至微沸,消煮约7—10分钟,稍冷后重复加H2O2再消煮,如此重复数次,每次添加的H2O2应逐次减少,消煮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再加热约10分钟,除去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无损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后定容(v1)。用无磷钾的干燥滤纸过滤,或放置澄清后吸取清液测定氮、磷、钾。

每批消煮的同时,进行空白试验,以校正试剂和方法的误差。

(2)快速消煮法称取植物样品(0.5mm)0.3~0.5g(称准至0.0002g),放入100ml开氏瓶中,加1ml水润湿,加入4ml浓H2SO4摇匀,分两次各加入H2O22ml,每次加入后均摇匀,待激烈反应结束后,置于电炉上加热消煮,使固体物消失成为溶液,待H2SO4发白烟,溶液成褐色时,停止加热,此过程约需10分钟。待冷却至瓶壁不烫手,加入H2O22ml,继续加热消煮约5—10分钟,冷却,再加入H2O2消煮,如此反复一直至溶液呈无色或清亮后(一般情况下,加H2O2总量约8—10ml)再继续加热5—10分钟,以除尽剩余的H2O2。取下冷却后用水将消煮液定量地转移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v1)。

同时做空白试验,校正试剂和方法误差。

注释:

①植物体内的钾以离子态存在于细胞液或与有机成分呈现松散结合态。因此,若只测定钾时,可采用简易的浸提法制备待测液。浸提剂可用0.5mol/LHCl或2mol/LNH4AC~0.2mol/LMg(OAC)2溶液,也可用热水。

②所用的H2O2应不含氮和磷。H2O2在保存中可能自动分解,加热和光照能促其分解,故应保存于阴凉处。在H2O2中加少量H2SO4酸化,可阻止H2O2分解。

2 植物全氮的测定(半微量蒸馏法和扩散法)

方法原理:

植物样品经开氏消煮、定容后,吸取部分消煮液碱化,使铵盐转变成氨,经蒸馏和扩散,用H3BO3吸收,直接用标准酸滴定,以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指示终点。

试剂

(1)40%(m/v)NaOH溶液

(2)2%H3BO3—指示剂溶液

(3)取标准溶液[C(HCl或1/2H2SO4)=0.01mol/L]

(4)碱性溶液

操作步骤:

(1)蒸馏法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5.00—10.00ml,(V2,含NH4—N约1ml),注入半微量蒸馏器的内室,另取150ml三角瓶,内加入5ml2%H3BO3—指示剂溶液,放在冷凝管下端,管口置于H3BO3液面以下,然后向蒸馏器内室慢慢加入约3ml40%(m/v)NaOH溶液,通入蒸气蒸馏,(注意开放冷凝水,勿使馏出液的温度超过40℃)待馏出液体积约达50~60ml时,停止蒸馏,用少量已调节至pH为4.5的水冲洗冷凝管末端。用酸标准溶液滴定馏出液至由蓝绿色突变为紫红色(终点的颜色应和空白测定的终点相同)。用酸标准溶液,同时进行空白液的蒸馏测定,以校正试剂和滴定误差。

(2)扩散法吸取定容后的消煮液200~500ml(V2,含NH4—N0.05—0.5mg)于10厘米的扩散皿外室。内室加入2%H3BO3—指示剂溶液3ml,参照土壤碱解氮测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扩散和滴定,但中和H2SO4需用40%NaOH 溶液2ml,扩散可在室温下进行,不必恒温,室温在20℃以上时,放置约24h,低于20℃时,须放置较长时间。在扩散期间,可将扩散皿内容物小心转动混匀2~3次,加速扩散,可缩短扩散时间。在测定样品的同时,须在同一条件下做空白试验。

结果计算

全N%=C(v-v0)×0.041×100/(m×v2/v1)

式中

C—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v—滴定试样所用的酸标准液,ml;

v0—滴定空白所用的酸标准液,ml;

0.041—N的毫摩尔质量,g/mmol;

m—称样量,g;

v1—消煮液定容体积,ml;

v2—吸取测定的消煮液体积ml。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讲义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目的意义 在1kg左右或更少的样品,再在其中取出几克或几百毫克,而足以代表一定数量的总体,似乎要比正确的化学分析还要困难。实验室工作者只能对来样负责,如果送来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因此,分析结果能否说明问题,关键在于采样。 从野外取回的土样,经登记编号后,都需经过一个制备过程——风干、磨碎、过筛、混匀、装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 样品制备的目的是:(1)剔除土壤以外的侵入体(如植物残茬、石粒、砖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以除去非土磁的组成部分;(2)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3)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磨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4)使样品可以长时间保存,不至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样品制备好坏同样也对分析结果产生具大的影响。 二、采样原则 1、调查研究,了解采样区域的基本情况; 2、按采样总体的差异程度和研究工作的要求划分采样单元; 3、按照一定的采样技术路线随机多点采样,避免特殊点,各采样点采样量一致; 4、注意时间、空间等的一致性,防止污染,在注意采代表性样品同时,注意采集典型 样品。 三、采样方法 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有差异。如果要研究整个土体的发生发育,则必须按土壤发生层采样;如果要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需要采集原状土壤样品;如果要研究耕作层土壤的理化性质、养分状况,则应选择代表性田块,在耕作层多点采取混合样品,如有必要,还可在耕作层以下再采一层混合样品。对于土壤环境研究来说,有时要作背景值调查,其采集方法则要求更高。 混合样品的采集方法,样点的数目和分布应视田块的形状、大小、土壤肥力状况、研究目的和要求的精细程度等而有不同,一般有下列三种采集方法。背景值等调查研究要视研究区范围内复杂程度和变异大小而定。 1.对角线采样法:田块面积较小,接近方形,地势平坦,肥力较均匀的田块可采用此法,取样点不少于5个。

第一章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一章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从受检的饲料产品或原料中,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样品一般分 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试验样品。 1、原始样品 从一批受检的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 2㎏。 2、平均样品 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混合,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一般不 少于1㎏。 3、试验样品 平均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试验室分析,称为试 样样品。 采集样品的过程叫采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 代表性。 一、采样工具 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 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扦样玻璃管、扦样筒(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 二、采样 (一)基本方法 采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几何法和四分法 几何法:是指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一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立方体、园柱体、园锥体),取样 时首先把这个主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问部分,从棕样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这部分样品称 为支样,再把支样混合,即得原始样品。 四分法: % (1)散装颗粒或粉状饲料或原料的采样 仓装 按面积分区,按高度分层,每区不超过50平方米,分为5点。 料层>0.75米,取三层,上(10~15㎝)、中、下(20㎝) 料层<0.75米,取二层,上、下 % % 园仓 按高度分层,每层按仓直径分内(中心)、中(半径的一半处)、外(距仓边30㎝)三 圈。 直径<8米,每层分别设1、2、4共7点采样。 直径>8米,每层分别设1、4、8共13点采样。 %% (2)袋装 中小颗料料如玉米、大麦抽样的袋娄不少于总袋数的5%,粉状饲料抽样的袋数不少于 3%也可以 根据√总袋数2 计算得出。 表1-1 袋装饲料采集方案 饲料包装单位 取样包装单位(袋) 10个以下 每袋取样 10~100 10袋

植物材料采集和处理

植物材料的采集、处理与保存(一) 植物生理实验使用的材料非常广泛,根据来源可划分为天然的植物材料(如植物幼苗、根、茎、叶、花等器官或组织等)和人工培养、选育的植物材料(如杂交种、诱导突变种、植物组织培养突变型细胞、愈伤组织、酵母等)两大类;按其水分状况、生理状态可划分为新鲜植物材料(如苹果、梨、桃果肉,蔬菜叶片,绿豆、豌豆芽下胚轴,麦芽、谷芽,鳞茎、花椰菜等)和干材料(小麦面粉,玉米粉,大豆粉,根、茎、叶干粉,干酵母等)两大类,因实验目的和条件不同,而加以选择。 植物材料的采集和处理,是植物生理研究测定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具体的仪器测定上,而对于如何正确地采集和处理样品却不够注意,结果导致了较大的实验误差,甚至造成整个测定结果的失败。因此,必须对样品的采集、处理与保存给予足够的重视。 一、植物材料的采集 植物生理研究测定结果的可靠性(或准确性),首先取决于试材对总体的代表性,如果采样缺乏代表性,那么测定所得数据再精确也没有意义。所以,样品的采集除必须遵循田间试验抽样技术的一般原则外,还要根据不同测定项目的具体要求,正确采集所需试材。目前,随着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应该不断提高采样技术的水平。 在作物苗期的许多生理测定项目中都需要采集整株的试材样品,在作物中后期的一些生理测定项目中,如作物群体物质生产的研究,也需要采集整株的试材样品,有时虽然是测定植株的部分器官,但为了维持器官的正常生理状态,也需要进行整株采样。 除研究作物群体物质生产外,对于作物生理过程的研究来说,许多生理指标测定中的整株采样,也只是对地上部分的采样,没有必要连根采样,当然对根系的研究测定例外。采样时间因研究目的而不同,如按生育时期或某一特殊需要的时间进行。除逆境生理研究等特殊需要外,所取植株应是能代表试验小区正常生育无损伤的健康植株。 为了保证植物材料的代表性,必须运用科学方法采取材料。从大田或实验地、实验器皿中采取的植物材料,称为“原始样品”,再按原始样品的种类(如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分别选出“平均样品”,然后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和样品种类的特征,采用适当的方法,从“平均样品”中选出供分析用的“分析样品”。 (一)原始样品的取样法 1. 随机取样

植物样品处理方法

植物样品处理方法 从采集的植物样品中选取一部分b、用超纯水冲洗,去除表面的杂物c、通风厨内风干水分2.研磨a、称取植物样品 5g,倒入预先洗净的研钵中b、称取10g (根据样品湿度决定)处理后的无水硫酸钠,加入植物中混合均匀,以去除植物中的水分c、将研磨好的植物样品转移到预先清洗过的滤纸袋中。3.索氏萃取a、准备好索氏提取器,用丙酮冲洗3次,吹干b、用经溶剂清洗过的镊子将滤纸袋放入索氏提取器中c、用微量进样器加入内标100uld、将120mL 正己烷/丙酮(1/1,V/V)混合液倒入250mL 平底烧瓶中e、索氏提取器安装在70℃水浴里,萃取24小时4.过滤a、索氏萃取结束后,将萃取液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钠的砂芯漏斗除去水分,无水硫酸钠先用30ml二氯甲烷冲洗1遍,流入废液瓶b、将废液瓶换成250ml的平底烧瓶,烧瓶用丙酮冲洗3遍c、萃取液过滤完毕后,用30ml二氯甲烷再淋洗1遍砂芯漏斗中的无水硫酸钠5.旋蒸1a、用量筒取 10mL异辛烷加入萃取液中b、收集到的萃取液在32℃水浴中真空旋蒸至3mL(仅覆盖烧瓶底部)6.净化a、净化柱装上特氟龙塞后用丙酮冲洗3遍,竖直安装在铁甲台上,梨形瓶也用丙酮冲洗3遍,另准备一个废液瓶(平底烧瓶)b、先用量筒加二氯甲烷 10ml到净化柱中c、用干净的镊子放入一小团棉花,用长玻璃棒将棉花塞到净化柱的底部,排除棉花中的空气c、用药匙往净化

柱中加入1大勺烘干的无水硫酸钠d、用量筒继续加入二氯甲烷至液面达到净化柱球形瓶的下部1/4处(在细口部位以上)e、 用干净的小烧杯称取烘过的硅胶10g,倒入净化柱中f、待硅胶完全沉淀到净化柱下部以后,再用药匙往净化柱中加入1大勺烘干的无水硫酸钠g、放掉净化柱中的溶剂到废液瓶中,加入30mL 正己烷/二氯甲烷1:1的溶液冲洗硅胶h、待冲洗液液面即将到达无水硫酸钠上层时,加入萃取液,并用正己烷/二氯甲烷1:1的溶液冲洗烧瓶3次,冲洗液加入净化柱中i、待萃取液液面即将到达无水硫酸钠上层时,加入65mL正己烷/二氯甲烷1:1的溶液淋洗,净化后的萃取液用梨形瓶接收7.旋蒸2a、在接收液中加入5mL异辛烷b、接收液在32℃水浴中真空旋蒸至2-3mLc、浓缩液用胶头滴管转移至预先清洗过的10mL玻璃离心管中d、梨形瓶用异辛烷冲洗3次,冲洗液加入离心管中8.氮吹定容a、离心管内萃取液氮吹至0、9mL,转移到进样瓶中b、加入混合内标0、1mL,定容至1mL刻度线9.空白和Spikea、空白样品用10g 无水硫酸钠代替植物,不加任何标准品,其他步骤相同b、 Spike 用品用10g无水硫酸钠代替植物,加入目标物标准品,其他步骤相同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实验一?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 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饲料原始样品的采集方法,掌握分析样品的制备及保存方法,掌握相关的基本概念。 二、仪器与工具 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扦样玻璃管、扦样筒(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 二、方法步骤 (一)基本概念 从受检的饲料产品或原料中,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采集样品的过程叫采样。样品一般分为原始样品和分析样品。从一批受检的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2㎏。原始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实验室分析,称为分析样品,分析样品一般为500g。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二)原始样品的采集 不同饲料样品的采集因饲料的状态、性质、颗粒大小、包装方式和数量的不同而异。

1、袋装 用采样器随机从不同袋中分别取样,混合后即得原始样品,每批采样的袋数取决于总袋数、颗粒大小和均匀度。可以根据下表(表-2)计算得出。 表-2 袋装饲料采集方案 饲料包装单位取样包装单位(袋) 10个以下每袋取样 10~10010袋 100以上10袋为基础,每增加100个,多取3个 包装单位 2、仓装 可根据饲料层厚度,按高度分层采样。料层>米时,取三层,上(10~15㎝)、中、下(20㎝);料层<米,取两层,上(10~15㎝)、下(20㎝)。每层至少分5个采样点。见下图: 3、桶装 桶装饲料多为液体或半固体,应根据桶的数量确定取样桶数(见表-3)。每桶应取3点,取样前应混匀。 表-3 桶装饲料采样方案 7桶以下不少于5桶 10桶以下不少于7桶 10~50桶不少于10桶 51~100桶不少于15桶 100桶以上不少于15%的总桶数采样

植物样品处理方法

植物样品前处理方法 1.预清洗 a.从采集的植物样品中选取一部分 b.用超纯水冲洗,去除表面的杂物 c.通风厨内风干水分 2.研磨 a.称取植物样品5g,倒入预先洗净的研钵中 b.称取10g (根据样品湿度决定)处理后的无水硫酸钠,加入植物中混合均匀, 以去除植物中的水分 c.将研磨好的植物样品转移到预先清洗过的滤纸袋中。 3.索氏萃取 a.准备好索氏提取器,用丙酮冲洗3次,吹干 b.用经溶剂清洗过的镊子将滤纸袋放入索氏提取器中 c.用微量进样器加入内标100ul d.将120mL 正己烷/丙酮(1/1,V/V)混合液倒入250mL 平底烧瓶中 e.索氏提取器安装在70℃水浴里,萃取24小时 4.过滤 a.索氏萃取结束后,将萃取液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钠的砂芯漏斗除去水分,无水 硫酸钠先用30ml二氯甲烷冲洗1遍,流入废液瓶 b.将废液瓶换成250ml的平底烧瓶,烧瓶用丙酮冲洗3遍 c.萃取液过滤完毕后,用30ml二氯甲烷再淋洗1遍砂芯漏斗中的无水硫酸钠5.旋蒸1 a.用量筒取10mL异辛烷加入萃取液中 b.收集到的萃取液在32℃水浴中真空旋蒸至3mL(仅覆盖烧瓶底部) 6.净化 a. 净化柱装上特氟龙塞后用丙酮冲洗3遍,竖直安装在铁甲台上,梨形瓶也用丙酮冲洗3遍,另准备一个废液瓶(平底烧瓶) b. 先用量筒加二氯甲烷10ml到净化柱中 c. 用干净的镊子放入一小团棉花,用长玻璃棒将棉花塞到净化柱的底部,排除棉花中的空气 c. 用药匙往净化柱中加入1大勺烘干的无水硫酸钠 d. 用量筒继续加入二氯甲烷至液面达到净化柱球形瓶的下部1/4处(在细口部位以上) e. 用干净的小烧杯称取烘过的硅胶10g,倒入净化柱中 f. 待硅胶完全沉淀到净化柱下部以后,再用药匙往净化柱中加入1大勺烘干的无水硫酸钠 g. 放掉净化柱中的溶剂到废液瓶中,加入30mL正己烷/二氯甲烷1:1的溶液冲

#第一章 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第一章饲料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从受检的饲料产品或原料中,按规定抽取一定数量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称为样品。样品一般分为原始样品,平均样品和试验样品。 1、原始样品从一批受检的饲料或原料中最初抽取的样品,称为原始样品,原始样品一般不少于2㎏。 2、平均样品将原始样品按规定混合,均匀地分出一部分,称为平均样品,平均样品一般不少于1㎏。 3、试验样品平均样品经过混合分样,根据需要从中抽取一部分,用作试验室分析,称为试样样品。采集样品的过程叫采样。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采样比分析更重要。要求采集的样品具有代表性。 一、采样工具 剪刀、刀、取样铲、组织捣碎机、样本粉碎机(40~60目)、采样器(适用颗粒料)、套管采样器(适用于粉状饲料)、扦样玻璃管、扦样筒(适用于散状液体饲料)。 二、采样 (一)基本方法 采样的基本方法有两种:几何法和四分法 几何法:是指把整个一堆物品看成一种有规则的几何形状(立方体、园柱体、园锥体),取样时首先把这个主体分为若干体积相等的问部分,从棕样部分中取出体积相等的样品,这部分样品称为支样,再把支样混合,即得原始样品。 四分法: % (1)散装颗粒或粉状饲料或原料的采样 仓装按面积分区,按高度分层,每区不超过50平方米,分为5点。 料层>0.75米,取三层,上(10~15㎝)、中、下(20㎝) 料层<0.75米,取二层,上、下 % % 园仓按高度分层,每层按仓直径分内(中心)、中(半径的一半处)、外(距仓边30㎝)三圈。 直径<8米,每层分别设1、2、4共7点采样。 直径>8米,每层分别设1、4、8共13点采样。 %%(2)袋装 中小颗料料如玉米、大麦抽样的袋娄不少于总袋数的5%,粉状饲料抽样的袋数不少于3%也可以 根据总袋数 计算得出。 表1-1 袋装饲料采集方案 饲料包装单位取样包装单位(袋) 10个以下每袋取样 10~100 10袋 100以上10袋为基础,每增加100个,多取3个包装单位编织袋 %

植物样品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农产品检测与农化分析 指导老师: 倪吾钟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植物样品采集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实验类型: 定量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陈潇婷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野外植物样品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植物含水量的表示及测定方法;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植物样品的采集 植物分析按目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营养诊断分析或作物组织分析;另一类是品质鉴定分析或产品分析。而植物样品的采集是分析质量控制中的第一道也是最重要、影响最大的一个环节,对分析结果的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①样品采集 植物样品的采集除了需要遵循田间试验抽样技术一般原则外,还因各种样品植物的特点而有具体的要求。采样时要制定采样计划,包括采样的目的、时间、地点、样点数、植物的名称、植物器官的组织名称、采样部位、采样方法和步骤以及后处理及分析项目等;本次实验采集的植物为三叶草,在一块区域进行随机点采样。 ②样品制备 制备植物样品一般需经过清洗、烘干、磨细、过筛、装瓶等过程; 若采集的植株需要分不同器官进行测定,则需要立即将其剪开,避免养分运转;剪碎的样品太多时,可在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要量;用于营养诊断分析的样品还应可能立即称量鲜重; 植物样品应在刚采集的新鲜状态冲洗,否则一些易溶性养分(如可溶性糖、钾、硝酸根离子等)很容易从已死亡的组织中洗出,一般可用湿棉布擦净表面污染物然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淋洗1~2次。一般测定时用干燥样品,为保护成分不发生转变和损耗,应将样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它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 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特别是耕作土壤,由于差异较大,若采样不当,所产生的误差(采样误差)远比土壤称样分析发生的误差大,因此,要使所取的少量土壤能代表一如何采样?就得按一定的规定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定土地面积土壤的实际情况,这要根据分析的目的,要 求来决定采样的方法。(一)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种类和注意事项: 1.混合样品的采集 由于土壤是一个不均匀的体系,为了要了解它的养分状况,物理性、化学性,我们 就必须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点子取样混合不能把整块土都搬进实验室进行分析,因此,后成为混合样品,混合样品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均样品,这个平均样品就要具有代表性。要使样品真正有代表性,首先要正确划定采样区,找出采样点,划采样区(采样单 元或采样单位)时是根据土壤类别、地形部位、排水情况、耕作措施、种植栽培情况、再根据田块面积的大小及被测成分的变异施肥等等的不同来决定的。每一个采样区内,系数,来确定采样点的多少,当然,取的点子越多,代表性越强,那就越好,但它会造10-20点或根据计算应取多少点。成工作量的增多,因此一般人为的定为5-10, (1)试验田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般试验小区为一采样区。 (2)大田(旱地)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般是根在进行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时,据土壤类别、地形、排水、耕作、施肥等不同也有的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按来划分采样区;上、中、下来划分采样区。3)水田土壤样品的采集。(×代表样点位置它和大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基本一致土壤采样点的方式图1 )(4)采样点的布置(参见P276-277 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 形)较好,直线布点或梅花形布点容易产生系统误差(图1),因为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一般都是顺着一定方向进行的,如果土壤采样与农业操作的方向一致,则采样点落在同一条件的可能性很大,易使混合土样的代表性降低。

植物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

1、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 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诊断作物氮、磷、钾、钙、镁的营养成分状况的采样还应考虑各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特殊性。 采得的植株样品如需要分不同器官(例如叶片,叶鞘或叶柄、茎、果实等部分)测定,须立即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 2、植株组织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采得的样品一般说是需要洗涤的,否则可能引起泥土、施肥喷药等显著的污染,这对微量营养元素如铁、锰等的分析尤为重要。洗涤方法一般可用湿布仔细擦净表面沾污物。 测定易起变化的成分(例如硝态氮、氨基态氮、氰、无机磷、水溶性糖、维生素等)须用新鲜样品,鲜样品如需短期保存,必须在冰箱中冷藏,以抑制其变化。分析时将洗净的鲜样剪碎混匀后立即称样,放入瓷研钵中与适当溶剂(或再加石英砂)共研磨,进行浸提测定。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它是关系到分析结果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特别是耕作土壤,由于差异较大,若采样不当,所产生的误差(采样误差)远比土壤称样分析发生的误差大,因此,要使所取的少量土壤能代表一定土地面积土壤的实际情况,就得按一定的规定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如何采样?这要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来决定采样的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种类和注意事项: 1.混合样品的采集 由于土壤是一个不均匀的体系,为了要了解它的养分状况,物理性、化学性,我们不能把整块土都搬进实验室进行分析,因此,就必须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点子取样混合后成为混合样品,混合样品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均样品,这个平均样品就要具有代表性。 要使样品真正有代表性,首先要正确划定采样区,找出采样点,划采样区(采样单元或采样单位)时是根据土壤类别、地形部位、排水情况、耕作措施、种植栽培情况、施肥等等的不同来决定的。每一个采样区内,再根据田块面积的大小及被测成分的变异系数,来确定采样点的多少,当然,取的点子越多,代表性越强,那就越好,但它会造成工作量的增多,因此一般人为的定为5-10,10-20点或根据计算应取多少点。 (1)试验田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般试验小区为一采样区。 (2)大田(旱地)土壤样品的采集: 在进行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时,一般是根 据土壤类别、地形、排水、耕作、施肥等不同 来划分采样区;也有的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按 上、中、下来划分采样区。 (3)水田土壤样品的采集。 它和大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基本一致 (4)采样点的布置(参见P276-277) 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 形)较好,直线布点或梅花形布点容易产生系统误差(图1),因为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一般都是顺着一定方向进行的,如果土壤采样与农业操作的方向一致,则采样点落在同一条件的可能性很大,易使混合土样的代表性降低。 (5)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 采取的深度是根据我们的要求而决定。采取 耕作层时,一般取0~15或0~20cm ,其具体方法 是在布置好的取样点上,先将表层0-3mm 左右的 表土刮去,然后再用土铲斜向或垂直按要求深度 切取一片片的土壤(图2)。各点所取的深度、土 铲斜度,上下层厚度和数量都要求一致,大致相

药用植物样品野外采集和标本制作

药用植物样品野外采集和标本制作及保存 第一节样品采集前的准备工作 样品采集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人员培训,资料准备和使用工具用品的准备。 一、人员培训 除了专业知识的培训以外,重要的是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野外蚊虫叮咬防治,摔跤损伤防护等,要指定卫生人员,负责携带管理药品及负责卫生保健工作。 二、资料准备 应携带的资料主要有:《药用植物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云南中草药选、常见彩色中草药图集等,主要供鉴别植物时使用。 三、采样用具 野外采样的工具和用品包括: (一)室外采集工具 1、剪:有手剪(枝剪)和高枝剪2种,手剪用于剪断木本或有刺植物,高枝剪用于采集大乔木枝条,较常用的是前者。 2、小铁镐:用于挖具有深根、块根、鳞茎、球茎、根茎或石缝中的划本或灌木。 3、镐铲:用以挖掘木本植物或短小灌木的根。 4、木制夹板(标本夹):用结实轻韧的木条横直相间钉成的方格板,二块成一副,一般长约45cm,宽约30cm,供压制标本之用(称大夹板,见附图1)。也有一种轻便小夹板,用胶合板(或铁丝网)制成,便于携带上山采集。此外还有用薄铁皮或塑料制成的采集筒(箱)和皮革制成的轻便标本类。 图1 木制标本夹 5、草纸:选用吸水性能好的粗草纸,裁(或摺)为标本大小,用以吸收标本中的水份。 6、粗细麻绳和塑料布:粗麻绳用于捆夹板,细绳和塑料布用于捆标本及零星物品。 7、野外采集记录笺:用以记载植物各部分的应记事项(见附图2),也可另备栏目更详尽的野外标本记录册。

图2 野外采集记录标签式样 8、标本号牌(号笺):用硬纸制成,一端打孔穿线,用于挂在每个标本上,正面写采集人名和采集编号,背面写采集日期和产地,海拔等。 9、纸袋:用于保存标本上脱落下来的花、果、叶及采集种子。 10 砍刀(采集刀):用于括削树皮及树皮上的植物标本,开辟道路。 11、广口瓶及固定液:用于浸植物的花、果标本。固定液常用75%酒精、福尔马林液或FAA液。 12、电筒及蜡烛:用于晚间整理标本和行路照明等。 13、观察、记录用品:用持放大镜、镊子、解剖针、铅笔(带橡皮)、小刀、工作日记本等。 14、保健箱:为预防野外人员患病,必要的药品不可不备,详见附3。 15、其它:地图、地质罗盘、照相机、望远镜、海拔表,卫星定位仪,都可带上。 至于其它生活用品可根据所采集标本的需要和个人需要而定。 (二)室内处理用具用品。 除前述枝剪、标本夹等,尚要准备好台纸(白硬卡纸),打孔机。裁纸刀、木刻刀(平口)、胶水、消毒药品等。 第二节、采集的方法与步骤 植物标本常见的有液浸标本和腊叶标本。用化学溶液浸泡的标本是液浸标本(浸制标本),通过压平,干燥装贴在台纸上而制成的植物标本称腊叶标本。此外还有立体标本、叶脉标本、种子标本等。以下主要介绍如何采制腊叶标本。 一、采集 采有代表性的标本,即生长正常、充分成熟、形态完整且无病虫害的植物,并注意采其药用部位、对采集的部位具体注意的事项。 1、草本植物:采全株(特别注意要有花、果)、地下部分如根茎、块茎、鳞茎、块根也要一起采(尤其在百合科、天南星科、薯蓣科、兰科等)。

食品营养与卫生实验一-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实习一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制备 样品(sample)是指从某一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食品采样(sampling)是指从较大批量食品中抽取能较好地代表其总体样品的方法。食品卫生监督部门或食品企业自身为了解和判断食品的营养与卫生质量,或查明食品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状况,可使用采样检验的方法。根据抽样检验的结果,结合感官检查,可对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作出评价,或协助企业找出某些生产环节中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食品采样是食品检测结果准确与否的关键,也是营养食品卫生专业人员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一)采样目的 食品采样的主要目的是鉴定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卫生质量,包括食品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含量和营养价值;食品及其原料、添加剂、设备、容器、包装材料中是否存在有毒有害物质及其种类、性质、来源、含量、危害等。食品采样是进行营养指导、开发营养保健食品和新资源食品、强化食品的卫生监督管理、制定国家食品卫生质量标准以及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重要依据。 (二)采样原则 1. 代表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待鉴定食品不可能全部进行检测,而只能抽取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样品,通过对样品的检测来推断该食品总体的营养价值或卫生质量。因此,所采的样品应能够较好地代表待鉴定食品各方面的特性。若所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无论其后的检测过程和环节多么精确,其结果都难以反映总体的情况,常可导致错误的判断和结论。 2. 真实性采样人员应亲临现场采样,以防止在采样过程中的作假或伪造食品。所有采样用具都应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食品的可能。应尽量避免使用对样品可能造成污染或影响检验结果的采样工具和采样容器。 3. 准确性性质不同的样品必须分开包装,并应视为来自不同的总体;采样方法应符合要求,采样的数量应满足检验及留样的需要;可根据感官性状进行分类或分档采样;采样记录务必清楚地填写在采样单上,并紧附于样品。 4. 及时性采样应及时,采样后也应及时送检。尤其是检测样品中水分、微生物等易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指标,或样品中含有挥发性物质或易分解破坏的物质时,应及时赴现场采样并尽可能缩短从采样到送检的时间。

植株样品采集

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制备及全氮、磷、钾的测定(基础方法) 一植物组织样品的采集 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诊断分析,采集植物组织样品首先要选定植株。样株必须有充分的代表性,通常也象采集土样一样按照一定路线多点采集,组成平均样品。组成每一平均样品的样株数目视作物种类、种植密度、株型大小、株龄或生育期以及要求的准确度而定。从大田或试验区选择样株要注意群体密度,植株长相、植株长势、生育期的一致,过大或过小,遭受病虫害或机械损伤以及由于边际效应长势过强的植株都不应采用。如果为了某一特定目的,例如缺素诊断而采样时,则应注意植株的典型性,并要同时在附近地块另行选取有对比意义的正常典型植株,使分析的结果能在相互比较的情况下,说明问题。 植株选定后还要决定取样的部位和组织器官,重要的原则是所选部位的组织器官要具有最大的指示意义,也就是说,植株在该生育期对该养分的丰欠最敏感的组织器官。大田作物在生殖生长开始时期常采取主茎或主枝顶部新成熟的健壮叶或功能叶;幼嫩组织的养分组成变化很快,一般不宜采样。苗期诊断则多采集整个地上部分。大田作物开始结实后,营养体中的养分转化很快,不宜再做叶分析,故一般谷类作物在授粉后即不再采诊断用的样品。如果为了研究施肥等措施对产品品质的影响,则当然要在成熟期采取茎秆、籽粒、果实、块茎、块根等样品,果树和林木多年生植物的营养诊断通常采用“叶分析”或不带叶柄的“叶片分析”,个别果树如葡萄、棉花则常做“叶柄分析”。 植物体内各种物质,特别是活动性成分如硝态氮、氨基态氮,还原糖等都处于不断的代谢变化之中,不仅在不同生育期的含量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在一日之间也有显著的周期性变化。因此在分期采样时,取样时间应规定一致,通常以上午8—10时为宜,因为这时植物的生理活动已趋活跃,地下部分的根系吸收速率与地上部正趋于上升的光合作用强度接近动态平衡。此时植物组织中的养料贮量最能反映根系养料吸收与植物同化需要的相对关系,因此最具有营养诊断的意义。诊断作物氮、磷、钾、钙、镁的营养成分状况的采样还应考虑各元素在植物营养中的特殊性。 采得的植株样品如需要分不同器官(例如叶片,叶鞘或叶柄、茎、果实等部分)测定,须立即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 二植株组织样品的制备与保存 采得的样品一般说是需要洗涤的,否则可能引起泥土、施肥喷药等显著的污染,这对微量营养元素如铁、锰等的分析尤为重要。洗涤方法一般可用湿布仔细擦净表面沾污物。 测定易起变化的成分(例如硝态氮、氨基态氮、氰、无机磷、水溶性糖、维生素等)须用新鲜样品,鲜样品如需短期保存,必须在冰箱中冷藏,以抑制其变化。分析时将洗净的鲜样剪碎混匀后立即称样,放入瓷研钵中与适当溶剂(或再加石英砂)共研磨,进行浸提测定。 测定不易变化的成分则常用干燥样品。洗净的鲜样必须尽快干燥,以减少化学和生物的变化。如果延迟过久,细胞的呼吸和霉菌的分解都会消耗组织的干物质而致改变各成分的百分含量、蛋白质也会裂解成较简单的含氮化合物。杀酶要有足够的高温,但烘干的温度不能太高,以防止组织外部结成干壳而阻碍内部水分的蒸发,而且高温还可能引起组织的热分解或焦化。因此,分析用的植物鲜样要分两步干燥,

土壤样品采集和制备

实验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1 土壤样品采集的要求及类型 土壤样品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采集的样品不符合要求,那么任何精密仪器和熟练的分析技术都将毫无意义。由于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含量差异很大,特别是耕地土壤受人为耕作和施肥影响,差异更明显,要使分析结果反映客观实际,所采土样要求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根据分析目的不同而采集不同的土壤样品,如耕作层土壤混合样品、土壤剖面样品、土壤物理性质样品、土壤盐分动态样品、养分动态土样等。本实验只介绍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 2 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 2.1 划定采样区:要使样品真正具有代表性,首先要正确划定采样区,在每个采样区内采集一个混合土样。划定采样区时,应先了解全地区的土壤类别、地形、作物茬口、耕作措施、施肥和灌溉等情况,同一采样区内的这些情况应力求大体一致。采样区大小视要求的精度而定,试验地一般以各处理的小区为一采样区,生产地一般以0.67-1.33公顷为一个采样区,大面积耕地肥力调查一般以6.67-66.7公顷为一个采样区。 2.2 确定样点:在采样区内沿S形路线等距离随机取10-30个点(小区也要取5个以上样点),混合组成一个原始土壤样品。采样时要求:(1)样品应选择植物生产整齐而有代表性的地点,密植作物可在植物行间采样,中耕作物可在株行间各采半数的小样;(2)采样点应避开田边、路边、沟边、树边、特殊地形部位、堆过肥料的地方。 2.3 土样采集方法:样点确定后,用小铲或土钻采集小样。混合土样一般只采耕层(0-20cm)土壤,必要时也可采耕层以下的土壤,但通常不超过100cm。每一采样点采集土样的厚度、深度、宽窄、土样量应大体一致。一个混合样品重量在1kg左右。如果重量超出很多,可以把各点采集的土样一起放在一块塑料布上用手捏碎、混匀、摊平,用“四分法”取对角两份,弃去其余部分。如果仍然超重很多,继续用“四分法”弃去多余样品直至所留样品在1kg左右。 土壤样品采集方法根据采集工具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 (1)土铲采样:在确定的采样点上根据采土的要求深度,用土铲斜面向下切取均匀的一薄片土壤样品。除水田外,小土铲在多数情况下均适用。 (2)管形土钻取样:将土钻垂直旋转进入土中,当达到要求的土层深度时,采集一个均匀的土柱。这种取土法很少混杂,操作方便,适合于多点土壤混合样品的采集。 (3)普通土钻取样:将土钻垂直旋转进入土中,达到要求的一定土壤深处,用力拔出土钻,在土钻螺旋头上取下土样。此法取土,土样容易混杂,而且不适于砂性土。 2.4 土样装袋与标签:把所需样品装入塑料袋或布袋中,附上标签。标签一式两份,一份放于袋里,一份扣在袋上,以防标签丢失导致样品混淆。标签用铅笔书写,注明采样地点、处理小区或土壤肥力和产量情况、采土深度、采样日期、采样人,等。 2.5 主要仪器设备:土铲、土钻、土袋、标签、铅笔、塑料垫 2.6 注意事项:测定土壤微量元素的土样采集,特别注意采样工具的选择,要用不锈钢土钻、土铲、塑料布、塑料袋等,防治污染。

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土壤学实验指导老师:倪吾钟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植物样品采集与制备及含水量测定 同组学生姓名:余慧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八、讨论、心得 一、 实验目的和要求 1. 掌握植物含水量的表示及测定方法; 2. 掌握植物样品采方法及注意事项; 3. 学习分析植物样品和表达测试结果。 二、 实验内容和原理 1. 植物样品采集 植物组织样品多用于植物营养诊断分析,可分为两类:全量养分分析和植物组织中尚未同化而存在于汁液中营养成分测定,即植物组织速测。它们在采样方法及样品制备方面,有各自的特点和不同的要求。本实验采集样品用于全量养分分析。 1) 采集样品 植物生理研究测定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样品对总体的代表性。因此样品的采集除需遵循田间试验抽样技术一般原则外,还因各样品植物特点而有具体要求。采样前需指定采样计划,考虑采样目的、时间、地点、样品数、植物名称、植物器官组织名臣、采样间距、步骤等因素。本次实验采集原始样品用对角线取样法。 取样地点应远离田埂、地边一定距离,活在特定的取样区取样。采集植物如需要不同器官测定,应将其剪开,以免养分运转。剪碎样品过多时,可用四分法缩分至所需要量。 2) 制备样品 需经过清洗、杀青、烘干、摩细、过筛、装瓶等过程。 植物样品应在刚采集后的新鲜状态冲洗,后用湿棉布或者纸巾擦净表面污染物或泥土等杂质,后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淋洗1-2次。一般测定时用干燥样品,为保持样品化学成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土壤样品的米集和制备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一个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 它是关系到分析结果 是否正确的一个先决条件,特别是耕作土壤,由于差异较大,若采样不当,所产生的误 差(采样误差)远比土壤称样分析发生的误差大,因此,要使所取的少量土壤能代表一 定土地面积土壤的实际情况, 就得按一定的规定采集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 如何采样? 这要根据分析的目的,要求来决定采样的方法。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方法、种类和注意事项: 1混合样品的采集 由于土壤是一个不均匀的体系,为了要了解它的养分状况,物理性、化学性,我们 不能把整块土都搬进实验室进行分析, 因此,就必须选取若干有代表性的点子取样混合 后成为混合样品,混合样品实际上就是一个平均样品,这个平均样品就要具有代表性。 要使样品真正有代表性,首先要正确划定采样区,找出采样点,划采样区(采样单 元或采样单位)时是根据土壤类别、地形部位、排水情况、耕作措施、种植栽培情况、 施肥等等的不同来决定的。 每一个采样区内,再根据田块面积的大小及被测成分的变异 系数,来确定采样点的多少,当然,取的点子越多,代表性越强,那就越好,但它会造 成工作量的增多,因此一般人为的定为 5-10, 10-20点或根据计算应取多少点。 (1) 试验田土壤样品的采集: 一般试验小区为一采样区。 (2) 大田(旱地)土壤样品的采集: 在进行土壤养分状况的调查时, 一般是根 据 土壤类别、地形、排水、耕作、施肥等不同 来划分 采样区;也有的是根据土壤肥力情况按 上、中、下 来划分采样区。 (3) 水田土壤样品的采集。 它和大田土壤样品的采集基本一致 (4) 采样点的布置(参见 P276-277) 在采集多点组成的混合样品时,采样点的分布,要尽量做到均匀和随机,均匀分布 可以起到控制整个采样范围的作用:随机定点可以避免主观误差,提高样品的代表性, 布点以锯齿形或蛇形(S 形)较好,直线布点或梅花形布点容易产生系统误差(图 1), 因为耕作,施肥等农业技术措施一般都是顺着一定方向进行的, 如果土壤采样与农业操 作的方向一致,贝【J 采样点落在同一条件的可能性很大 (5)米样方法和注意事项 采取的深度是根据我们的要求而决定。采取 耕 作层时,一般取 0~15或0?20cm ,其具体方法 是在 布置好的取样点上,先将表层0-3mm 左右的 表土刮 去,然后再用土铲斜向或垂直按要求深度 切取一片 片的土壤(图2)。各点所取的深度、土 铲斜度,上 下层厚度和数量都要求一致,大致相 x 代表样点位置 图1 土壤采样点的方式 ,易使混合土样的代表性降低 图2 土壤采样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