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0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0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0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ICS 13.100

C60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Aromatic

Amino- and Nitro-Compounds Poisoning

2002-04-08发布 2002-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8788-1988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高浓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可以发生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为保护接触者身体健康,有效地防治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并及时诊断及处理中毒患者,对GB8788-1988作了修订。

修订后的标准本着既与职业性急性中毒各总则标准相衔接,又突出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本身特点的原则,根据国内外近十年临床研究进展,对原标准中的诊断、诊断分级和治疗原则进行了修改与补充,使其更为明确、合理、便于应用。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烟台市职业病防治院、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高浓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所致的以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伴有溶血性贫血,以及肝、肾损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接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非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职业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8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59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GBZ75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7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内接触高浓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的职业史,出现以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排出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 接触反应

接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后有轻度头晕、头痛、乏力、胸闷,高铁血红蛋白低于10%,短期内可完全恢复。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度中毒

口唇、耳廓、舌及指(趾)甲发绀,可伴有头晕、头痛、乏力、胸闷,高铁血红蛋白在10%~30%以下,一般在24小时内恢复正常。

5.2 中度中毒

皮肤、黏膜明显发绀,可出现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高铁血红蛋白在30%~50%之间,或高铁血红蛋白低于30%且伴有以下任何一项者:

a)轻度溶血性贫血,赫恩滋小体可轻度升高;

b)化学性膀胱炎;

c)轻度肝脏损害;

d)轻度肾脏损害。

5.3 重度中毒

皮肤黏膜重度发绀,高铁血红蛋白高于50%,并可出现意识障碍,或高铁血红蛋白低于50% 且伴有以下任何一项者:

a)赫恩滋小体可明显升高,并继发溶血性贫血;

b)严重中毒性肝病;

c)严重中毒性肾病。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原则

6.1.1 迅速脱离现场,清除皮肤污染,立即吸氧,严密观察。

6.1.2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用高渗葡萄糖,维生素C,小剂量美兰治疗。

6.1.3 溶血性贫血,主要为对症和支持治疗,重点在于保护肾脏功能,碱化尿液,应用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严重者应输血治疗,必要时采用换血疗法或血液净化疗法。参照GBZ75。

6.1.4 化学性膀胱炎,主要为碱化尿液,应用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防治继发感染。并可给予解痉剂及支持治疗。

6.1.5 肝、肾功能损害,处理原则见GBZ59和GBZ79。

6.2 其他处理

轻、中度中毒者治愈后,可恢复原工作。重度中毒者视疾病恢复情况可考虑调离原工作。如需劳动能力鉴定者,按GB/T16180的有关条文处理。

7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种类很多,有着共同的理化特性及毒性,但急性毒性差异很大,其共同的毒作用是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可伴有溶血、肝脏、肾脏损害。但2-甲基-4硝基苯胺不出现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以严重的肝脏损害为主。邻甲苯胺、对甲苯胺 氯邻甲苯胺等除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外,可致化学性膀胱炎,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肉眼或镜下血尿。

A.2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早期突出的体征为发绀,此时其他症状可不明显,此特点有助于该类化合物中毒的早期临床诊断。高铁血红蛋白是中毒早期的诊断指标。少量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后可自然还原,并经过适当处理后恢复可较快,故采血样应在早期进行。高铁血红蛋白达10%时为本病的诊断起点,本标准分级主要依据高铁血红蛋白的程度、溶血、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的程度而定。

A.3 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的溶血作用与高铁血红蛋白的形成关系很密切,但又不完全平行。硝基苯、邻硝基氯苯、对硝基氯苯、邻硝基甲苯等,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强于形成赫恩滋小体(变性珠蛋白小体)的作用。间二硝基苯、间硝基苯胺对硝基苯胺形成赫恩滋小体的作用强于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作用,更易发生溶血,故中毒病人除测定高铁血红蛋白外,还应测定红细胞赫恩滋小体。

A.4 溶血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发热(低热)、头痛、酱油色尿、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下降,网织红细胞增高,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尿胆元阳性,尿潜血阳性,溶血期可伴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溶血性贫血的分级,参照GBZ80。在本病赫恩滋小体的出现为溶血的先兆,中度中毒赫恩滋小体常高于20%,重度中毒赫恩滋小体常高于50%。赫恩滋小体于中毒后三至五日达高峰。应于中毒后密切动态观察红细胞赫恩滋小体、血红蛋白、红细胞、网织红细胞、血清间接胆红素、尿胆元、尿潜血。

A.5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也可由药物或其它化学药品中毒所致,如扑疟母星、亚硝酸盐、伯氨喹啉、氯酸钾、次硝酸铋、磺胺类、非那西丁、苯丙砜等引起,另外亦见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应结合有关资料加以排除。郝恩滋小体的出现亦可由其它疾病引起,如不稳定血红蛋白病,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症。

A.6 本类毒物多数由于皮肤吸收而中毒,故及时彻底清除皮肤污染至关重要,为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

A.7 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的治疗:接触反应仅需休息,服用含糖饮料、维生素C,必要时

用50%葡萄糖溶液40-60ml加入0.5-1.0g维生素C静脉注射。轻度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给1%美蓝(亚美蓝)5ml或1mg/kg加入25%葡萄糖溶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一次即可。必要时可再给维生素C。中度和重度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可给予1%美蓝5-10ml 或1-2mg/kg加入25%葡萄糖液20-40ml中,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隔2-4小时重复使用一次。根据高铁血红蛋白动态测定的结果可酌情用2-4次。同时可给予维生素C并用辅酶A及维生素B12。当第二次剂量美蓝疗效不明显时,应积极寻找原因,如毒物未清除干净,灼伤处理不当,而不应盲目反复应用。

A.8 溶血性贫血无特殊治疗方法,治疗重点在于保护肾功能,当含赫恩滋小体红细胞的比例大于50%时,可及早进行换血。

A.9 本标准不包括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引起的皮肤损害,如发生时,可参照GBZ18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中毒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中 毒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082-29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中毒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概述 常温下为固体或液体,沸点高,一般为无色或黄色或棕色,加热易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呈脂溶性。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工业上用作染料、香料、制药、橡胶(抗氧剂、硫化促进剂)、炸药、农药、合成树脂(固化剂)、油漆、塑料、显影剂、合成纤维等生产原料或中间体。 主要引起血液及肝、肾等损害,苯胺、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属高毒类。进人体内的苯氨基(硝基)化合

物直接(或间接)将血红蛋白氧化成大量高铁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导致组织缺氧,表现为不同程度紫绀。此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中间产物可使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而致红细胞膜脆性增加,有的还能直接与红细胞中珠蛋白巯基结合,使珠蛋白变性形成珠蛋白包涵体(即变性珠蛋白小体),最终导致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苯的硝基化合物还可导致对肝脏的直接(或继发性)损害。该类化合物或其代谢产物也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肾脏损害。其他损害还包括5-氯-邻甲苯胺等可引起严重出血性膀胱炎,对苯二胺、二硝基氯苯等可引起过敏性皮炎,二硝基酚、三硝基甲苯等可导致眼白内障,长期接触联苯胺和乙萘胺可引起膀胱癌。 3.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急性职业性中毒系短期内大量吸人或经皮肤吸收

苯中毒事故案例

苯中毒事故案例 案例:2001年7月12日下午17时左右,某建筑工地防水工史某(男,29岁)与班长(男,46岁)2人在未佩戴任何防护用品的情况下进入一个7m×4m×8m的地下坑内,在坑的东侧底部2m,面积约为2m×2m的小池进行防水作业,另一名工人马某在地面守候。约晚19时许,班长晕倒在防水作业池内,史某奋力将班长推到池口后便失去知觉倒在池底。马某见状,迅速报告公司负责人。约晚20时,经向坑内吹氧,抢救人员陆续将2名中毒人员救至地面。经急救中心医生现场诊断,史某已死亡。班长经救治脱离危险。 该地下坑防水池底部、中部、池口空气进行监测分析,并对施工现场使用的L-401胶粘剂和JS复合防水涂料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发现L-401胶粘剂桶口饱和气中,苯占58.5%、甲苯占8.3%。JS复合防水涂料中醋酸乙烯酯占78.1%。事故现场经吹氧后2h,防水池底部空气中苯浓度范围仍达17.9~36.8毫克/平方米,平均23.9毫克/平方米,其他部位均可检出一定量的苯。估计事发时现场空气中苯的浓度可能会更高。 防止苯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急性吸入性苯中毒需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以苯挥发形成的蒸气由呼吸道侵入人体。其特点为时间短,中毒急骤,病情危重常以损害心脏、肝脏、肾脏和中枢神经系统为主。防止苯中毒应注意的事项: 1、作为企业,在使用含苯(包括甲苯、二甲苯)化学品时,应通过下列方法,消除、减少和控制工作场所化学品产生的危害:

(1)选用无毒或低毒的化学替代品。 (2)选用可将危害消除或减少到最低程度的技术。 (3)采用能消除或降低危害的工程控制措施(如隔离、密封等)。 (4)采用能减少或消除危害的作业制度和作业时间。 (5)采取其他的劳动安全卫生措施。 2、对接触苯(甲苯、二甲苯)的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检测和评估,对检测和评估结果应建立档案。作业人员接触的化学品浓度不得高于国家规定的标准;暂时没有规定的,使用车间应在保证安全作业的情况下使用。 3、在工作场所应设有急救设施,并提供应急处理的方法。 4、使用单位应将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并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苯中毒疾病研究报告

苯中毒疾病研究报告 疾病别名:苯中毒 所属部位:头部 就诊科室:急诊科,呼吸内科 病症体征:耳鸣,头痛,复视,嗜睡,眩晕 疾病介绍: 苯(BENZENE)是从煤焦油分馏及石油裂解所得的一种芳香烃化合物,系无色有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挥发甚速,易燃易爆,工业上用作溶剂,稀释剂和化工原料,苯属中等毒类,可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 症状体征: 急性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症状。轻者酒醉状,伴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幻觉、哭笑失常等表现。重者意识丧失、肌肉痉挛或抽搐、血压下降、瞳孔散大,可因呼吸麻痹死亡。个别病例可有心室颤动。慢性中毒除影响神经系统外,还影响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综合征;个别病者可有肢端感觉障碍,出现痛、触觉减退和麻木,亦可发生多发性神经炎。造血系统损害的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最常见;中性粒细胞内可出现中毒颗粒和空泡,粒细胞明显减少易致反复感染;血小板减少可有皮肤粘膜出血倾向,女性月经过多;严重患者发生全血细胞减少和再生障碍性贫血;个别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有轻度溶血。苯还可引起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苯接触所致白血病自1928年报道后渐有增多,至1994年国内已有209例报道。苯引起白血病多在长期高浓度接触后发生,最短6个月,最长23年。白血病以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为多,其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红白血病,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很少见。急性苯中毒诊断并不难,可根据毒物接触史及临床表现作出。慢性苯中毒,除毒物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外,还要根据血象、骨髓象等有关血液实验室检查,并与其他可引起血液改变的病因鉴别(而诊断。另外,尿酚测定有一定参考价值。国内报道尿酚正常值差异很大,132MOL/L~253MOL/L(12.4MG/L~23.8MG/L)。 化验检查: 血常规检验:不要根据一次结果或简单复查结果就下结论。要根据多次复查结果、充分考虑误差因素后取稳定值并结合整体资料综合分析,再下结论。必要时应作一个时期密切观察后再作诊断。骨髓象检查:有利于了解造血损害的情况。在慢性中毒患者,对某系血细胞异常、全血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

苯中毒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发布者:职业卫生科栏目:卫生标准发布日期:2006-03-13 点击次数:1187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气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的诊断及处理。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 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级。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

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的系列和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 3 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109~4.5×109/L(4000~4500/mm3); 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109~80×109/L(6~8万/mm3); c)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400万/mm3),女性低于3.5×1012/L(350万/mm3);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12g/dL),女性低于110g/L(11g/dL); d)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出现幼稚或形态不正常的血细胞。 4 诊断与分级标准

苯对人体的危害

苯对人体的危害 “苯”,俗称天那水,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蒸汽有爆炸性,常温下挥发很快。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可发生急性苯中毒,出现兴奋或酒醉感,伴有黏膜刺激症状。轻则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重则昏迷、抽搐及循环衰竭直至死亡;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苯后可发生亚急性苯中毒,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表现为迅速发展的贫血、出血、感染等。苯中毒对身体的危害归结为3种:致癌、致残、致畸胎。 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诊疗 临床表现为: l、轻度中毒现呈兴奋或酒醉状态,欣快感,面部潮红,继以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步态蹒跚等,并可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 2、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浅而快、室性心率不齐、抽搐、谵妄和昏迷。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和循环衰竭,心室颤动。 3、误服苯后除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外,还可发生口腔、咽喉、食管和胃黏膜刺激症状,甚至引起肺炎、虚脱。成人口服15 m1以上可致死。 4、苯的液体吸入肺内,可引起肺水肿和肺出血。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汽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汽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诊断: 1、诊断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诊断原则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级。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的系列和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 3、诊断及分级 3.1、急性苯中毒 3.1.1、急性轻度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3.1.2、急性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和循环衰竭。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其防治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其防治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其防治苯胺和硝基苯是苯的氨基或硝基化合物的代表物。苯胺是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气味,暴露于空气中或日光下变成棕色,稍溶于水。硝基苯纯品是无色至淡黄色的油状液体,有像杏仁油的特殊气味,几乎不溶于水。二者均与乙醇、乙醚或苯混溶。 苯胺主要用于制染料、药物、橡胶硫化促进剂等,其本身也用于染黑色和测定油的苯胺点等。硝基苯用途甚广。如用于制苯胺、朕苯胺、偶氮苯、染料等。在一般条件下比较稳定,是有机合成的良好溶剂。 事故案例 某化工公司染料厂苯胺车间的生产工艺是采用铁粉还原法,且是连续性生产。由于还原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热量,需还原釜内的冷却管流动水把热量带走。1968年12月5日11时,该车间突然停水,还原釜的热量无法导出,致还原反应越来越剧烈,最终造成还原釜爆炸、着火。烈火和剧毒的浓烟充满整个车间及周围的厂区。几百名人员奋战1个多小时才扑灭大火,但是参加救火的绝大多数人发生急性苯胺中毒,124人因中毒而住院抢救.其中重度中毒病人59人,中度中毒病人65人。有少数病人住院半年以上,有的一年以后还有后遗症。 职业危害 1.接触机会:在染料、制药、橡胶、炸药、合成树脂、油漆及塑料等工业生产中,吸入高浓度此类化合物以及直接或间接污染皮肤都会引起中毒生产设备或包装容器跑、冒、滴、漏.此类毒物污染地面再挥发,

排放含该品的热性废渣、废水时,其高浓度蒸气短时间被大量吸入;在运输搬运过程中,此类毒物污染了作业人员的衣物、皮肤而引起中毒。 2.中毒临床表现:急性中毒多在工作中或下班后几小时内发病,班后热水浴和饮酒易诱发中毒并使中毒加重。轻度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乏力、胸闷、嗜睡。口唇、耳廓、舌及肢端出现轻度紫绀。一般在24小时可恢复正常。中度中毒时上述症状加重,出现心悸、气短、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有的手指麻木、全身无力,皮肤粘膜紫绀明显。可有尿频、尿急,尿液呈葡萄酒色。可出现轻度溶血性贫血。重度中毒者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步态不稳,抽搐甚至昏厥。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可消失。重度紫绀波及全身,皮肤粘膜呈深蓝或铅灰色,有的出现少尿、蛋白尿、血尿甚至无尿。有的肝脏肿大,有压痛:出现黄疸,肝功能异常。可出现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苯中毒案例分析

第一幕 2004年11月,一位19岁女子主诉鼻反复出血2天,过去6个月中共发生3次,容易感觉疲乏,伴头晕、恶心、面色苍白;月经过多及牙龈出血,呈贫血面容。疾病史:曾重感冒史,无过敏史,近期无服药史。 体征:心肺(-),皮肤苍白、干燥,咽部炎症,牙龈出血,结膜苍白,四肢末端有程度不一的瘀点和瘀斑。 实验室检查:血糖、血尿素氮、血红素正常;Hb 10g/dL;红细胞压积32.6%,RBC 3.32×106/mm3, WBC 1,500 /mm3,血小板50,000/mm3,胸片可见高密度阴影,血尿 (-),心电图正常。 问题1.这位女子的主要问题是什么?鉴别诊断包括哪些? 问题2.可能的病因是什么? 问题3. 根据以上资料,提出1-2个问题,并解答。 第二幕 该女子,三年前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她放弃学业外出打工。2001年3月,她只身来到广东,在东莞一家鞋厂打工,是生产流水线上进行手工刷胶作业的操作工。经测定,工作车间内空气中苯浓度最低为180mg/m3,最高达 480mg/m3(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mg/m3),是标准值的30-80倍。工作时无任何防护措施,室内无通风排毒装置。无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制度,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上岗前未进行健康检查。本人不知道胶中含有苯、甲苯等有毒物质。从事此工作后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才去医院就诊。 问题4. 该患者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依据是什么? 问题5. 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毒作用机制。比较急、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问题6. 根据以上资料,提出1-2个问题,并解答。 第三幕 住院后经用升白细胞药、多种维生素、核苷酸类药物以及泼尼松、丙酸睾丸素,辅以中草药治疗,患者的病情好转,血象已回升至正常水平,即出院。休息半个月后,又回到原工作岗位。继续从事刷胶工作,7个月后患者出现反复发热,口腔溃疡,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产以前严重而再次入院治疗。 问题7. 患者为什么再次入院?其后果如何? 问题8. 此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应注意什么事项? 问题9. 根据以上资料,提出1-2个问题,并解答

苯对人体的危害

苯对人体得危害 “苯”,俗称天那水,就是一种具有特殊芳香气味得无色透明液体,易挥发、易燃,蒸汽有爆炸性,常温下挥发很快。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可发生急性苯中毒,出现兴奋或酒醉感,伴有黏膜刺激症状。轻则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重则昏迷、抽搐及循环衰竭直至死亡;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苯后可发生亚急性苯中毒,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并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表现为迅速发展得贫血、出血、感染等。苯中毒对身体得危害归结为3种:致癌、致残、致畸胎。 苯中毒得临床表现及诊疗 临床表现为: l、轻度中毒现呈兴奋或酒醉状态,欣快感,面部潮红,继以嗜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胸部紧束感、步态蹒跚等,并可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 2、重度中毒可出现视物模糊,震颤、呼吸浅而快、室性心率不齐、抽搐、谵妄与昏迷。少数严重病例可出现呼吸与循环衰竭,心室颤动。 3、误服苯后除可引起全身性中毒外,还可发生口腔、咽喉、食管与胃黏膜刺激症状,甚至引起肺炎、虚脱。成人口服15 m1以上可致死。 4、苯得液体吸入肺内,可引起肺水肿与肺出血。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汽所引起得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得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汽引起得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得全身性疾病。

诊断: 1、诊断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得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接触含苯得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得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得苯中毒得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诊断原则急性苯中毒得诊断就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她疾病引起得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与重度二级。慢性苯中毒得诊断就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得职业史,临床表现主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她原因引起得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得系列与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 3、诊断及分级 3.1、急性苯中毒 3.1.1、急性轻度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粘膜刺激症状。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3.1.2、急性重度中毒吸入高浓度苯蒸汽后出现烦躁不安、意识模糊、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与循环衰竭。呼气苯、血苯、尿酚测定值增高,可作为苯接触指标。

仓库管理员慢性苯中毒案例讨论

[案例二] 患者张XX,女性,36岁,某皮鞋厂仓库保管员。因头痛、头昏、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而入院。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呈贫血面容,皮肤黏膜无瘀点,体温37度,呼吸21次/min,血压110/65mmhg,心肺(-),腹部平软,肝在肋下1.5cm,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1.3*10^9/L,血小板50*10^9/L,红细胞3*10^12/L,血红蛋白60g/L;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正常。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问题讨论1]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毒物是什么?其接触机会有哪些? 2、要确定其为职业性中毒,还应调查什么? 患者自诉以往身体健康,从1990年开始担任仓库保管员工作,工作一直勤勤恳恳,每一都在仓库工作。仓库中存有苯、甲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化学品。经测定,空气中苯浓度最低位120mg/m^3,最高达120mg/m^3(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g/m^3),是标准值的20~60倍,诊断为慢性苯中毒。 患者的办公室设在仓库内,工作时无任何防护措施,室内无通风排毒装置。无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制度,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上岗前未进行健康检查。本人不知道仓库中存放的苯、甲苯、醋酸乙酯等是有毒物质,从事此工作后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才去医院就诊。 [问题讨论2] 3、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毒作用机制。比较急、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4、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住院后警用升白细胞药、多种维生素、核苷酸类药物以及泼尼松、丙酸睾丸素,辅以中草药治疗,患者的病情好转,血象已回升至正常水平,即出院,休息半个月后,又回到原工作岗位。继续从事仓库保管工作,7个月后患者出现反复发热,口腔溃疡,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产以前严重而再次入院治疗。 [问题讨论3] 6、简述慢性苯中毒的治疗和处理措施。 7、患者为什么再次入院?其后果如何? 8、此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应注意什么事项? 答案分析: 1苯及其衍生物 工农业接触机会较多:苯的制造,作为有机化合物中的原料,作为溶剂、稀释剂和萃取剂。日常生活:新房装修时采用含苯的涂料、胶等 2除却医院的临床诊断外, 1)病人的职业史包括: ①患者的工种和工龄; ②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情况; ③症状出现的时间; ④同工种人群的发病情况;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中毒

编号:SM-ZD-95310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中 毒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苯的氨基及硝基化合物中毒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概述 常温下为固体或液体,沸点高,一般为无色或黄色或棕色,加热易挥发,难溶于水,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呈脂溶性。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工业上用作染料、香料、制药、橡胶(抗氧剂、硫化促进剂)、炸药、农药、合成树脂(固化剂)、油漆、塑料、显影剂、合成纤维等生产原料或中间体。 主要引起血液及肝、肾等损害,苯胺、硝基苯、三硝基甲苯属高毒类。进人体内的苯氨基(硝基)化合物直接(或间接)将血红蛋白氧化成大量高铁血红蛋白,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

症,导致组织缺氧,表现为不同程度紫绀。此类化合物在体内的中间产物可使还原型谷胱甘肽减少而致红细胞膜脆性增加,有的还能直接与红细胞中珠蛋白巯基结合,使珠蛋白变性形成珠蛋白包涵体(即变性珠蛋白小体),最终导致红细胞破裂发生溶血。苯的硝基化合物还可导致对肝脏的直接(或继发性)损害。该类化合物或其代谢产物也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肾脏损害。其他损害还包括5-氯-邻甲苯胺等可引起严重出血性膀胱炎,对苯二胺、二硝基氯苯等可引起过敏性皮炎,二硝基酚、三硝基甲苯等可导致眼白内障,长期接触联苯胺和乙萘胺可引起膀胱癌。 3.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 急性职业性中毒系短期内大量吸人或经皮肤吸收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所致,多在工作时间或下班后几小时发病。

113 GBZ68-2008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GBZ68-2008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Z68-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与GBZ68-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在“观察对象”中,删除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定量异常作为“观察对象”的条件;——在慢性轻度和中度苯中毒的诊断中,增加单纯血小板计数减少作为诊断指标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负责起草、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和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和建、吕玲、万伟国、黄简抒、倪为民、孙道远、李思惠、王佩丽、曹钟兴、张凯竟、杨云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3230-82; ——GB3230-1997; ——GBZ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Benzene Poisoning GBZ68-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的诊断及处理。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78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 GBZ94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GB/T1618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3 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骨髓象改变,方可诊断。 4 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109~4.5×109/L; 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109~80×109/L; c)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或细胞形态异常。 5 诊断与分级标准 5.1 急性苯中毒 5.1.1 轻度中毒 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轻度意识障碍(见GBZ76)。 5.1.2 重度中毒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 试题

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试题 判断题部分 第1 题.接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的工人工作期间,每年要定期体检一次,体检时要特别检查肝功能、血液系统及眼晶状体。 A. √ B. × 答案:A 第2 题.苯胺和硝基苯的蒸气属于血液窒息性气体,短时间大量吸入可致口唇、指端及耳垂等部位呈蓝灰色发绀表现。 A. √ B. × 答案:A 第3 题.苯胺和硝基苯为高铁血红蛋白的直接形成剂。 A. √ B. × 答案:B 第4 题.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所致的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和消失的速度、溶血作用的轻重等与赫恩小体的形成和消失平行。 A. √ B. × 答案:B 第 5 题.生理情况下使少量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的主要途径为还原性辅酶Ⅱ-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系统。 A. √ B. × 答案:B 第6 题.美蓝可作为联苯胺中毒的解毒剂。 A. √ B. × 答案:B 第7 题.在生产条件下,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主要以粉尘或蒸汽或液体的形态存在,可经呼吸道和完整的皮肤吸收。 A. √ B. × 答案:A 第8 题.二硝基酚、联苯胺中毒后不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A. √ B. × 答案:A 第9 题.轻度苯胺中毒的病人可用5%~10%葡萄糖溶液500ml加维生素C 5.0g静脉滴注,或50%葡萄糖溶液80~100ml加维生素C 2.0g静脉注射治疗。 A. √ B. ×

第10 题.赫恩氏小体(Heinz body),是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的中间代谢产物作用于珠蛋白分子中的巯基,使其变性并沉积在红细胞内形成的。 A. √ B. × 答案:A 第1 1 题.轻度苯胺中毒的病人可用5%~10%葡萄糖溶液500ml加维生素C 5.0g静脉滴注,或50%葡萄糖溶液80~100ml加维生素C 2.0g静脉注射治疗。 A. √ B. × 答案:A 第1 2 题.在生产条件下,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主要以粉尘或蒸汽或液体的形态存在,可经呼吸道和完整的皮肤吸收。 A. √ B. × 答案:A 第1 3 题.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所致硫血红蛋白的形成不可逆,故因其引起的发绀症状可持续数月之久。 A. √ B. × 答案:A 第1 4 题.所有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致高铁血红蛋白的能力的强弱一致。 A. √ B. × 答案:B 第1 5 题.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形成高铁血红蛋白后,可使用还原性谷胱甘肽和维生素C治疗,因其属于高铁血红蛋白的酶还原系统。 A. √ B. × 答案:B 第1 6 题.接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的工人工作期间,每年要定期体检一次,体检时要特别检查肝功能、血液系统及眼晶状体。 A. √ B. × 答案:A 第1 7 题.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慢性中毒患者应调离工作岗位,避免进一步的接触,并进行积极的治疗,主要的还是对症治疗。 A. √ B. × 答案:A 第1 8 题.赫恩氏小体(Heinz body),是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的中间代谢产物作用于珠蛋白分子中的巯基,使其变性并沉积在红细胞内形成的。 A. √ B. ×

0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ICS 13.100 C60 GBZ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Aromatic Amino- and Nitro-Compounds Poisoning 2002-04-08发布 2002-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8788-1988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高浓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可以发生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为保护接触者身体健康,有效地防治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并及时诊断及处理中毒患者,对GB8788-1988作了修订。 修订后的标准本着既与职业性急性中毒各总则标准相衔接,又突出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本身特点的原则,根据国内外近十年临床研究进展,对原标准中的诊断、诊断分级和治疗原则进行了修改与补充,使其更为明确、合理、便于应用。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山东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 。参加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烟台市职业病防治院、淄博市职业病防治院。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卫生部负责解释。

GBZ30-2002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是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接触高浓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所致的以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可伴有溶血性贫血,以及肝、肾损害。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接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非职业性急性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中毒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职业性三硝基甲苯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18 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则) GBZ59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 GBZ75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血液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79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肾病诊断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内接触高浓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的职业史,出现以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综合分析,排出其他原因所引起的类似疾病,方可诊断。 4 接触反应 接触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后有轻度头晕、头痛、乏力、胸闷,高铁血红蛋白低于10%,短期内可完全恢复。

如何鉴定苯中毒职业病

如何鉴定苯中毒职业病 急性苯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出现昏迷和肌肉抽搐;高浓度的苯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长期接角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出现造血障碍,早期常见血白细胞数减低,进而出现血小板数减少和贫血。 1、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需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苯蒸气,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方可诊断。 慢性苯中毒需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骨髓象改变,方可诊断。 2、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在3个月内每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3、诊断与分级标准 (1)急性苯中毒 轻度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后出现头晕、头晕、恶心、呕吐、粘膜刺激症状,伴有轻度意识障碍。 重度中毒,吸入大量苯蒸气后出现中、重度意识障碍(见GBZ76)或呼吸循环衰竭,猝死。 (2)慢性苯中毒 轻度中毒,可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易感染或出血倾向等。

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基础上,符合下列之一者,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 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伴血小板计数低于60*109/L;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40*109/L。 重度中毒,符合下列之一者:全血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赠送异常综合症;白血病。 4、预防及预后 急性苯中毒主要采取急救和对症治疗,慢性苯中毒可采用刺激骨髓细胞造血的各种药物,必要时可输血;慢性苯中毒的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脱离苯作业,以治疗恢复以后,短期内不应再接触苯以及有关化合物。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油漆和喷漆使用无苯稀料,使用苯的生产场所要加强密闭通风,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沾染有苯的口罩和工作服要经常清洗,不用手直接接触苯,以防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以及对指甲和皮肤产生脱脂和腐蚀作用。常接触苯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肝肾损害者不宜从事接触苯的工作。在空气中苯蒸汽的容许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从每立方米几毫克到几百毫克不等。

GBZ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G B Z68-2008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本标准代替GBZ68-2002《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GBZ68-2002同时废止。 本标准与GBZ68-2002相比主要修改如下: ——在“观察对象”中,删除红细胞计数或血红蛋白定量异常作为“观察对象”的条件;——在慢性轻度和中度苯中毒的诊断中,增加单纯血小板计数减少作为诊断指标之一。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卫生部职业病诊断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批准。 本标准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负责起草、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上海市职业病医院、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和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参与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邹和建、吕玲、万伟国、黄简抒、倪为民、孙道远、李思惠、王佩丽、曹钟兴、张凯竟、杨云芳。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3230-82; ——GB3230-1997; ——GBZ68-2002。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Benzene Poisoning GBZ68-2008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的诊断及处理。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78 职业性急性化学源性猝死诊断标准 GBZ94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GB/T16180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3 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骨髓象改变,方可诊断。 4 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109~4.5×109/L; 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109~80×109/L; c)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或细胞形态异常。 5 诊断与分级标准 5.1 急性苯中毒 5.1.1 轻度中毒 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状态,可伴有轻度意识障碍(见GBZ76)。 5.1.2 重度中毒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生产环境中的致癌因素是造成劳动者癌症超量发病的原因,在生产过程中长期接触焦炉烟气、无机砷、氯甲醚、铬酸盐(制造)、石棉、联苯胺、苯、氯乙烯等有可能诱发特定恶性肿瘤。为了有效地防治职业性肿瘤,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和权益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鞍山钢铁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天津渤海化工集团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肿瘤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Cancer GBZ94-200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肿瘤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的诊断与处理;职业性接触联苯胺所致膀胱癌的诊断与处理;职业性接触苯所致白血病的诊断与处理;职业性接触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的诊断与处理;职业性接触氯甲醚、砷及其无机化合物、焦炉烟气、铬酸盐(制造)所致肺癌的诊断与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6180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 3 诊断总则 3.1 肿瘤诊断明确 3.1.1 必须是原发性肿瘤。 3.1.2 肿瘤的发生部位与所接触致癌物的特定靶器官一致。 3.1.3 经细胞病理或组织病理检查,或临床影像检查,或腔内镜检查等确诊。 3.2 有明确的职业性致癌物接触史 3.2.1 接触致癌物的年限符合诊断细则的相关规定。 3.2.2 肿瘤发病潜隐期符合诊断细则的相关规定。 3.2.3 结合工作场所有关致癌物接触状况综合判断。 4 诊断细则 4.1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4.1.1 肺癌 4.1.1.1 原发性肺癌诊断明确。 4.1.1.2 接触石棉粉尘累计工龄7年以上(含7年)。 4.1.1.3 潜隐期10年以上(含10年)。 4.1.1.4 石棉肺合并肺癌者即可诊断。 4.1.2 间皮瘤 4.1.2.1 必须有细胞病理学诊断。 4.1.2.2 接触石棉粉尘累计工龄1年以上(含1年)。 4.1.2.3 潜隐期15年以上(含15年)。 4.2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4.2.1 原发性膀胱癌诊断明确。 4.2.2 生产或使用联苯胺人员累计接触工龄1年以上(含1年)。 4.2.3 潜隐期3年以上(含3年)。

急性苯中毒急救

急性苯中毒急救 急性苯中毒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麻醉为特征,并可出现全身性危重症状,重者数分钟内可死亡。据报道,人最低吸入800~1000mg/m3浓度的苯蒸气4~6小时即可引起急性苯中毒,吸入1.6g/m3浓度的苯1小时即可出现中毒症状,6.1~6.4g/m3浓度下吸入5~10分钟可导致死亡。 临床表现: 起病急骤,多于吸入高浓度苯蒸气后数分钟至几小时内突然发病。 1、黏膜刺激症状:接触高浓度苯蒸气,多先有轻度黏膜刺激症状,双眼怕光、流泪、视物模糊及咽痛、咳嗽、胸闷、憋气等。若及时脱离现场,症状可在短时间内消失。 2、中枢神经系统麻醉症状:继续接触,患者初始兴奋,面色潮红,随即出现头痛、头晕、乏力,四肢麻木等症状,并可伴有恶心、呕吐、心悸、腿软、步态不稳、神志恍惚,呈醉酒状态。若中毒进一步发展,可出现严重头痛、复视、嗜睡、幻觉及肌肉痉挛、震颤,乃至谵妄、昏迷、强直性抽搐等。体检可见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心音微弱或心律不齐等,最终可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中毒几小时后,皮肤及黏膜可出现淤点或淤斑。吸入极高浓度苯蒸气或口服中毒者,可在几分钟内突然昏倒在地,意识丧失,个别可在清醒后再度昏迷,如未及时抢救可迅速死亡。 3、急性中毒后,患者外周血象可有变化:轻度中毒者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增高,数日内可恢复正常;重度中毒者可先有白细胞增。 苯中毒常规急救 (1)、吸入高浓度苯发生中毒时,应立即脱离中毒现场,移至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处;皮肤出现接触时,尽快用清水冲洗,换去污衣,冬季注意保暖。 (2)、可迅速给予吸氧,并保持中毒者呼吸道通畅。 (3)、应给予精神安慰,克服紧张情绪,保证患者绝对卧床休息,防止过分躁动。 (4)、发生误服者应及时使用0.5%活性炭悬液、1%~5%碳酸氢钠液交替洗胃,然后用25-30g硫酸钠导泻(忌用植物油)。 (5)、苯溅入眼内,应立即用清水彻底冲洗,尽快到医院眼科救治处理。 苯中毒治疗 (1)、治疗原则:给氧,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施用心肺脑复苏措施,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解毒及对症支持处理。 (2)、苯中毒无特效解毒剂,可用葡萄糖醛酸酯钠(肝泰乐)0.4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点;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0.6g,加入壶内滴入,每日1~2次;维生素C亦有解毒作用,可用1g加入50%的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静脉推注,或2~3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 中静脉滴注,每日1~2次。 (3)、密切观察呼吸、心跳、瞳孔、眼底变化及液体出入量、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胸片等,及时根据病情变化给予处理。 苯中毒急救处理 苯是一种优良的溶媒,具芳香性,工业上使用的范围非常广泛,但却含有毒性,所以使用不当或不小心时,常会对使用者造成中毒或伤害,具麻醉性、在常温下易挥发,会使人在不知不觉下中毒。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