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学案

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学案

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学案
必修1第四章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第1课时)学案

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1)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3、掌握二氧化硫、三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二氧化硫氧化性和还原性的推测及验证,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综合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体验成功的喜悦。

2、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要有社会责任感。

3、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学习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

【学习难点】可逆反应

【学习过程】先了解大气污染,然后学习有关污染物的性质,使学生了解引起大气污染的原因,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参与解决环境问题的意识。

【预备知识】

1.氧化性、还原性与元素化合价的关系: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_______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________性;处于中间价态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S2-具有_______________,S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SO2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Na2SO3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SO3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1)与水的反应:

(2)与碱反应:酸性氧化物+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某些盐反应:酸性氧化物+某些盐溶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CO2+Na2SiO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2+Ca(Cl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主探究】

【导读】认真阅读课本P89——P90完成下列内容

一、硫元素的存在和硫单质的性质

1.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

(1)游离态的硫存在于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

(2)化合态的硫主要以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形式存在。

(3)几种含硫化合物的化学式:硫铁矿______、黄铜矿__________、石膏

_________________、芒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硫单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______色晶体(俗称__________),质______,_____溶于水,_____溶于酒精,_____溶于CS2(二硫化碳)。

(2)硫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硫与氧气:硫燃烧:

②硫与金属(钠、铁)的反应:

二、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_____色______________气味的___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液化,_______溶于水。

(2)化学性质

【导思】1、硫元素有多少种化合价?SO2中的硫的化合价是

2、根据你已知道的关于SO2的知识,预测SO2的性质。

【合作学习】你们觉得应该怎样验证你的预测?请设计实验。

【导读】认真阅读课本P90完成下列内容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Ⅰ与水的反应:SO2 +H2O ——

Ⅱ与强碱的反应:SO2 +NaOH ——

Ⅲ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SO2 +Na2O ——SO2 +CaO ——

Ⅳ与某些盐的反应:SO2+NaHCO3——

【导思】怎样除去CO2中的SO2?

【导思】1、品红溶液滴入亚硫酸溶液后,为什么会褪色?加热时显红色说明了什么?

2、H2 燃烧生成水,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可逆反应吗?

【合作学习】学生通过自己看书、思考,总结可逆反应的定义:

②还原性:SO2中硫元素为_____价,既有________性又有________性,一般表现为还原性,可被多种氧化剂(如O2、Cl2、KMnO4、Fe3+、Na2O2等)氧化,使氯水、KMnO4溶液褪色。

SO2+O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2与氯水反应:

Na2SO3+O2=_________________

H2SO3+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弱氧化性: SO2+H2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漂白性:

【实验探究】课本P90的实验4-7,

SO2可以使品红溶液__________,但加热后___________________。

这是因为SO2与某些有色物质生成___________的无色物质,这种无色物质_______________而使有色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性质可用于漂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和氯水的漂白有何不同?

2、将SO2和氯气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什么?

3、氯气通入品红溶液现象是什么?加热现象是什么?

4、氯气和二氧化硫1:1通入品红溶液是不是漂白性更强了?为什么?并用方程

式加以说明。

【导读】认真阅读课本P91完成下列内容

三、三氧化硫

1.物理性质:标准状况下为无色、易挥发的晶体,熔点16.8℃,沸点44.8℃。

2.化学性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

Ⅰ与水的反应: SO3+H2O ——

Ⅱ与强碱的反应:SO3+NaOH ——

Ⅲ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SO3+Na2O —SO3+CaO ——

Ⅳ与某些盐的反应:SO3+NaHCO3——

【自我测评】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是一种黄色的不溶于水的晶体

B.硫的化合物常存在于火山喷出的气体中和矿泉水中

C.硫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硫

D.硫在纯氧中燃烧的产物是三氧化硫

2.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是()

A.N B.O C.Si D.S

3.下列关于SO2和SO3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条件下,都是无色气体,都易溶于水

B.都是酸性氧化物,其水溶液都是强酸

C.都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时红色又能再现

D.都能跟碱溶液反应

4.若实验室要收集一瓶SO2气体,正确的方法是()

A.排水集气法B.向上排气法C.向下排气法D.排饱和食盐水法5.检验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A.通过品红溶液B.通过澄请石灰水

C.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澄请石灰水

D.先通过足量酸性高锰酸钾,再通过澄请石灰水

6.下列四种物质都具有漂白性,其中一种的漂白原理与另外3种不同的是()A.HClO B.O3C.Na2O2D.SO2

7.将SO2气体通入显红色的酚酞试液中,发现红色消失,主要是因为SO2()A.有漂白性B.有还原性C.有氧化性D.溶于水后显酸性

8.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和O2接触时,部分SO2会转化为SO3,使空气中的酸度增加,环境污染更为严重。其中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

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载体

【课后反思】请你认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自己本节课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体验获得知识的喜悦。

1、这节课我学会了什么(结合学习目标),整理本节知识点,强化记忆。

⑴请你总结:除去CO2中的SO2的可能的方法?

⑵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

[注意]比较在学习中的应用。

2、通过本节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梳理 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以下是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硫和氮的氧化物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化学网一直陪伴您。 ⑴硫(俗称________)是一种______色粉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硫是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_气体,密度比空气的______,容易液化,______溶于水。二氧化硫溶于水时生成_____________,因此溶液显 ______性。但亚硫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_______和 _____________,因此二氧化硫溶于水的反应是一个 ________反应,用_______表示。在品红溶液中滴入亚硫酸溶液后,溶液退色,这说明二氧化硫有_________性。 ⑵氮气:是一种______色的气体,占空气体积的_______,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氧化氮:是一种______色、_____溶于水的有______气体,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氮:是一种_________色、有_____________气味的有

_____气体, 二氧化氮溶于水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酸雨的概念:大气中的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溶于水后形成pH_____的雨水,酸雨的危害很大,能直接破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________、_______酸化,还会加速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 ______________的腐蚀。测量酸雨的pH值的工具有 _________________。 ⑷防治酸雨的措施 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SO2中含有+4价的S,既可以被氧化又可以被还原,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氧化剂、还原剂。 SO2+2H2S=3S+2H2O氧化剂还原剂

内蒙古自治区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习

内蒙古自治区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第一章第4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同步练 习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5分) 1. (2分) (2016高一上·大同期中) 关于打点计时器说法正确的是() A . 对于50Hz的交流电,它们工作时的打点周期均为0.02s B . 使用时应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 C . 利用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可以直接读出任意两点间的平均速度 D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时把计时器的插头直接与家庭电路插座相连即可 2. (2分) (2017高一上·武汉期中)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V~6V的直流电源 B . 在测量物体速度时,先让物体运动,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C . 使用的电源频率越高,打点的时间间隔就越小 D . 纸带上打的点越密,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 3. (2分) (2019高二下·上海月考) 如图(a),一小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至水平地面,其运动过程中的速率时间图(v-t图)如图(b)所示。现增加斜面的倾角a后,将该木块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忽略小木块从斜面到水平地面转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下列v-t图中的虚线部分表示该运动过程的是()

A . B . C . D . 4. (2分) (2017高一上·临川期末) 打点计时器振针打点的周期,决定于() A . 交流电压的高低 B . 交流电的频率 C . 永久磁铁的磁性强弱 D . 振针与复写纸的距离 5. (2分)在奥运会上,我国运动员夺取了蹦床项目的金牌。蹦床运动中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动作,右图中记录的是一运动员从空中落下与蹦床接触又被弹起过程中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由图象可知()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学案

习题课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1.牛顿第二定律:F=ma,以加速度为桥梁联系力与运动的关系. 2.基本应用 (1)已知运动求受力. (2)已知受力求运动. (3)超失重现象. (4)传送带模型的分析流程 3.连接体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具有相同加速度的整体叫连接体.如几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或挤放在一起,或用绳子、细杆、弹簧等连在一起. 4.图象问题 (1)常见的图象有:v-t图象,a-t图象,F-t图象和F-a图象等. (2)图象间的联系:加速度是联系v-t图象与F-t图象的桥梁. 连接体中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应用 在解决连接体问题时,隔离法和整体法往往交叉运用,可以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使解题过程简洁明了.两种方法选择原则如下: (1)求加速度相同的连接体的加速度或合外力时,优先考虑“整体法”; (2)求物体间的作用力时,再用“隔离法”; (3)如果连接体中各部分的加速度不同,一般选用“隔离法”. (2019·湖南益阳高一期末)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大小为F的恒力沿水平方向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水平桌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当用恒力F倾斜向上拉着a,使a、b一起沿粗糙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3,如图所示.则()

A .x 1= x 2=x 3 B .x 1 >x 3=x 2 C .若m 1>m 2,则 x 1>x 3=x 2 D .若m 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全册导学案

必修2 第一章 §2-1 柱、锥、台体性质及表面积、体积计 算 【课前预习】阅读教材P1-7,23-28完成下面填空 1.棱柱、棱锥、棱台的本质特征 ⑴棱柱:①有两个互相平行的面(即底面),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每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即侧棱都). ⑵棱锥:①有一个面(即底面)是,②其余各面(即侧面)是 . ⑶棱台:①每条侧棱延长后交于同一点, ②两底面是平行且相似的多边形。 2.圆柱、圆锥、圆台、球的本质特征 ⑴圆柱: . ⑵圆锥: . ⑶圆台:①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圆, ②过轴的截面都是全等的等腰梯形, ③母线长都相等,每条母线延长后都与轴交于同一点. (4)球: . 3.棱柱、棱锥、棱台的展开图与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1)直棱柱、正棱锥、正棱台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 ①若干个小矩形拼成的一个, ②若干个, ③若干个 . (2)表面积及体积公式: 4.圆柱、圆锥、圆台的展开图、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5.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课初5分钟】课前完成下列练习,课前5分钟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B)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平行四边形的几何体叫棱柱。 (C) 有两个面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的几何体叫棱柱。 (D)用一个平面去截棱锥,底面与截面之间的部分组成的几何体叫棱台。 2.根据下列对于几何体结构特征的描述,说出几何体的名称: (1)由8个面围成,其中两个面是互相平行且全等的六边形,其他面都是全等的矩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绕着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旋转180°形成的封闭曲面所围成的图形。 3.五棱台的上下底面均是正五边形,边长分别是 6cm和16cm,侧面是全等的等腰梯形,侧棱长是13cm,求它的侧面面积。 4.一个气球的半径扩大a倍,它的体积扩大到原来的几倍? 强调(笔记): 【课中35分钟】边听边练边落实 5 .如图:右边长方体由左边的平面图形围成的

吉林省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学案:第四章 第 3 节 牛顿第二定律

第四章第 3 节牛顿第二定律 【学习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学习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学习难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和运用 【预习自测】 1.下列对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ma及其变形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由F=ma可知,物体所受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 B.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与其所受合力成正比,与其运动的加速度成反比 C.由a=F/m可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所受合力正比,与其质量成反比 D.由m=F/a可知,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测量它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力求出 2.由牛顿第二定律知道,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力去推很重的桌子时,却推不动,这是因为()A.牛顿第二定律不适用于静止的物体 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增量很小,眼睛不易觉察到 C.推力小于静摩擦力,加速度是负的 D.桌子所受的合力为零 E.在国际单位制中k=1 【探究案】 题型一:考查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 例1.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 B.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 C.物体立即获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 D.物体的加速度和速度均为零 针对训练1:在平直轨道上运动的车厢中的光滑水平桌面上用轻弹簧拴着一

个小球,轻弹簧处于自然长度,如图所示,当旅客看到弹簧的长度变长时,对火车的运动状态的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A.火车向右运动,速度在增加中 B.火车向右运动,速度在减小中 C.火车向左运动,速度在增加中 D.火车向左运动,速度在减小中 【探究案】题型二: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 例2.一个质量m=500g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F=1.2N的水平拉力,水平面与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6,求物体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针对训练2.质量为40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 当在40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经过16m时, 速度为16 m/s, 求物体受到的阻力是多少?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速度为零时,合力一定为零 B.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所受的合力减小时,速度一定减小 D.物体受到的合力减小时,加速度一定减小 2.在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F=kma中,有关比例系数k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任何情况下k都等于1 B.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 C.k的数值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 3.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互成90°角的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都是14N,这个物体加速度的大小是多少?沿什么方向?

高中生物必修二导学案第一章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知识梳理】 一、为什么选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容易成功?(观察图1-1,1-2,1-3,总结选用豌豆的优点) 1. 豌豆传粉(且闭花受粉),结果是:自花传粉(自交),产生; 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 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即去雄—套袋(防止其它花粉的干扰)—授粉(采集另一种豌豆的花粉,授到去掉雄蕊的花的柱头上),获得真正的杂种; 父本:供应花粉的植株叫父本(♂) 母本:接受花粉的植株叫母本(♀) 正交、反交:若甲作父本、乙做母本为正交,反之为。 2. 具有稳定遗传、的性状,如豌豆茎的高度有悬殊的差异,通过观察很容易区分,进行统计。 性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 _的____ __性状的____ _表现类型。如:_____________ 。 设问:豌豆有多对相对性状,孟德尔做杂交实验时是同时观察的吗?他先观察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并对此进行分析。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观察图1-4) P 纯种的高茎豌豆×纯种的矮茎豌豆 ♀(♂)↓♂(♀) F1高茎豌豆 ↓自交 F2 高茎豌豆矮茎豌豆 3 :1 思考: F1为什么表现出高茎,没有表现出矮茎的性状? F2为什么又出现了矮茎?且统计是3:1的数量比?这比值是偶然的吗?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所产生的F1中__________ _的性状叫显性性状。而 _______________ 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指在______ _后代中,同时显现出________ _和_________ _的现象。 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孟德尔在观察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摒弃了前人融合遗传的观点,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如下假说: (1)性状是由_________ 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 纯合子是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纯种高茎豌豆:DD;纯种矮茎豌豆:dd 纯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能稳定遗传,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指_________________的个体,如:F1高茎豌豆:Dd 杂合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不稳定遗传,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______)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的。 2、观察遗传分析图解图1-5 思考: F1形成的雌雄配子种类、比值都相等。两种雌配子和两种雄配子结合机会______,因此F2便有了____、_____、_____三种基因组合,比例为_______ ,在性状上则近于高:矮=________。 [记忆节节清] 性状:生物体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显现出来的性状。 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F1不显现出来的性状。 性状分离:杂种的自交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1 第一章 第三、四节 同步练习

地球的历史及圈层结构同步练习 地球的历史同步练习 (答题时间:40分钟) 读生物进化与环境演变示意图,完成1~3题。 1. 在①时期以前,地球表层的主要发展过程是( ) A. 物理演化 B. 化学演化 C. 大气演化 D. 生物演化 2. 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揭开欣欣向荣的生物系统演化进程序幕的动物是( ) A. 原核生物 B. 爬行动物 C. 真核细胞生物 D. 无脊椎动物 3. 动物由海洋向陆地发展的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15年初,科学家宣布发现了3亿年前(古生代末期)的食肉动物祖先的化石,命名为Eocasea martinis,科学家认为这一类肉食动物最终进化成 为现代的哺乳动物。右图为科学家依据化石恢复的这一古老生物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 对材料中的信息判断合理的是( ) A. 生物的进化与环境无关 B. 生物进化是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C. 图示时期地球上出现了哺乳动物

D. 生物不仅可以适应环境,也能主动改造环境 5. 图示时期灭绝的代表性生物是( ) A. 恐龙 B. 爬行类 C. 被子植物 D. 三叶虫 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虎虎生威》动漫电影风靡一时,电影中作为绿色能源的青青草原不断遭到破坏,“虎威太岁”居然是只假老虎,壁虎军师重返“一统天下”时期的计划也最终落空,最后“秘密武器”也只是生物进化的图谱。 (1)青青草原提供的绿色能源是,植物在自然环境形成和转化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是。 (2)壁虎军师想要重返“一统天下”的时期是指( ) A. 太古代 B. 古生代早期 C. 中生代侏罗纪时期 D. 新生代第四纪时期 (3)“华南虎”事件曾轰动一时,导致华南虎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亚洲象是生活在湿热地区的群居动物,其分布与一定的气候条件相适应。读历史时期亚洲象分布北界的变化示意图,完成7~8题。 *7. 自3 000年前至清代,亚洲象分布的最北界( ) A. 不断北移 B. 不断南移 C. 先北移后南移 D. 先南移后北移 *8. 图示四个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3 000年前全球海平面较低 B. 宋代时期热带、亚热带向北扩大 C. 明代时期全球冰盖面积较大 D. 清代时期全球降水增多 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9~10题。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学案

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复习学案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硅. 含量:硅在地壳中含量为居第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二氧化硅和硅酸 (1)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______________) 物理性质:SiO2是溶于水的固体,熔、沸点,硬度(“大”或“小”)。 化学性质:①与氢氟酸反应方程式:,可用HF的溶液来玻璃。 ②酸性氧化物SiO2与CaO反应方程式: SiO2与NaOH反应方程式:; 思考:实验室中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用塞不用塞 (2)硅酸 化学性质:弱酸性酸性比较碳酸硅酸。 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反应方程式:。此反应用来制备硅酸。3.硅酸盐 硅酸钠:其水溶液俗称,呈(“酸”或“碱”)性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一.氯气的结构: 氯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易电子,故氯的非金属性很强,在反应中表现出很强的性。二.物理性质 通常状况下,氯气是色的体,有毒,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常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体积的氯气,所以Cl2溶于水。 三.化学性质 1.与金属的反应 ⑴ Na + Cl2=⑵ Fe + Cl2=Cu + Cl2 =__________ 【注意】: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若金属有可变价态,则生成价氯化物 2.与非金属的反应 ⑴氢气在氯气中燃烧:H2 + Cl2=(工业制HCl原理) 实验现象:火焰,在瓶口。 H2 、Cl2充分接触,遇强光,会极速的化合,放出大量的热,发生 ⑵氯气与钠、氢气的反应说明,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 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 3.Cl2与化合物的反应: ⑴跟水的反应: 氯气溶于水所得的溶液叫“氯水”,氯水呈色。 Cl2 + H2O 2HClO光照2HCl+O2↑(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放出氧气。) 新制氯水存在的微粒①分子②离子

第一章 学案2步步高高中物理必修二

学案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目标定位] 1.知道什么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理解合运动与分运动等有关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会确定互成角度的两分运动的合运动的运动性质.3.会分析小船渡河问题. 一、位移和速度的合成与分解 [问题设计] 1.如图1所示,小明由码头A出发,准备送一批货物到河对岸的码头B.他驾船时始终保持船头指向与河岸垂直,但小明没有到达正对岸的码头B,而是到达下游的C处,此过程中小船参与了几个运动? 图1 答案小船参与了两个运动,即船垂直河岸的运动和船随水向下的漂流运动. 2.小船的实际位移、垂直河岸的位移、随水向下漂流的位移有什么关系? 答案如图所示,实际位移(合位移)和两分位移符合平行四边形定则. [要点提炼] 1.合运动和分运动 (1)合运动和分运动: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两种运动时,这两种运动叫做分运动,而物体的实际运动叫做合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①等时性:合运动与分运动经历的时间相等,即同时开始,同时进行,同时停止. ②独立性:一个物体同时参与了几个分运动,各分运动独立进行、互不影响,因此在研究某个分运动时,就可以不考虑其他分运动,就像其他分运动不存在一样. ③等效性:各分运动的相应参量叠加起来与合运动的参量相同.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已知分运动求合运动叫运动的合成;已知合运动求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 (2)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指的是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和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合成和分解时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合运动性质的判断 分析两个直线分运动的合运动的性质时,应先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运动的合初速度v 0和合加速度a ,然后进行判断. (1)判断是否做匀变速运动 ①若a =0时,物体沿合初速度v 0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若a ≠0且a 恒定时,做匀变速运动. ③若a ≠0且a 变化时,做非匀变速运动. (2)判断轨迹的曲直 ①若a 与初速度共线,则做直线运动. ②若a 与初速度不共线,则做曲线运动. 二、小船渡河问题 1.最短时间问题:可根据运动等时性原理由船对静水的分运动时间来求解,由于河宽一定,当船对静水速度v 1垂直河岸时,如图2所示,垂直河岸方向的分速度最大,所以必有t min =d v 1 . 图2 2.最短位移问题:一般考察水流速度v 2小于船对静水速度v 1的情况较多,此种情况船的最短航程就等于河宽d ,此时船头指向应与上游河岸成θ角,如图3所示,且cos θ=v 2 v 1;若v 2> v 1,则最短航程s =v 2v 1d ,此时船头指向应与上游河岸成θ′角,且cos θ′=v 1 v 2 . 图3 三、关联速度的分解 绳、杆等连接的两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其速度通常是不一样的,但两者的速度是有联系的(一般两个物体沿绳或杆方向的速度大小相等),我们称之为“关联”速度.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

化学必修一 第四章 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 硫 (1)硫的存在形式 ①游离态的硫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或地壳的岩层里。 ②化合态的硫主要以硫化物和硫酸盐的形式存在,如硫铁矿也称黄铁矿(FeS 2)、黄铜矿(CuFeS 2)、石膏(CaSO 4·2H 2O )和芒硝(Na 2SO 4·10H 2O )。 ③硫是一种生命元素,存在与某些蛋白质中,这也是石油、天然气、煤等化石燃料中经常含硫的原因。 (2)硫的物理性质 硫(俗称硫磺)是一种淡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熔、沸点低。 (3)硫的化学性质 ` ①硫的氧化性 a.将硫粉和金属钠混合在研钵中研磨,可以听到轻微的爆炸声,将该混合物加热,也可以发生 反应:2Na + S == Na 2S 。 b 硫与具有可变化合价的金属发生反应时,金属被氧化为低价态,如:Fe+S==FeS ;2Cu+S==Cu 2S 。 c 硫蒸气与H 2的反应:H 2+S==H 2 S 。 ②硫的还原性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S+O 2=====SO 2 ③硫与碱反应 附着在试管中的硫可以用热碱溶液洗涤。3S+6NaOH==2Na 2S+Na 2SO 3+3H 2O 。 ①通常情况下,硫不能使变价金属显高价,说明S 的氧化性比Cl 2弱。 ②不管O 2多少,S 只能被氧化为SO 2。因为把SO 2氧化为SO 3需要特定条件。 ③金属汞撒落在地面可撒些硫磺覆盖,防止汞蒸气中毒,因为常温下:Hg+S==HgS 。 2. 二氧化硫 (1)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法 @ 实验室里可用亚硫酸钠固体与浓硫酸反应或铜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取SO2: 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H 2O+SO 2↑ Cu+2H 2SO 4(浓)==CuSO 4+H 2O+SO 2↑ (2)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能溶解40体积SO 2。 (3)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①实验探究:SO 2的化学性质 △ △ △ △ ~ △ △

2019年(沪科版)物理必修一学案 第4章 怎样求合力与分力 学案4 含解析

学案4 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 [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状态的概念,能推导出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2.会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共点力的平衡问题.3.掌握解决共点力平衡的几种常用方法. 一、平衡状态 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二、平衡状态的条件 1.受二力作用的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物体所受合力为零,即F合=0. 2.物体受三个共点力平衡时,其中两个力F1、F2的合力F′与第三个力F3等大反向,则F′与F3的合力也为零,即三个力F1、F2、F3的合力为零. 3.物体在多个共点力作用下平衡时,合力总等于零. 一、生活离不开平衡 [问题设计] 桌子上放着的杯子、天花板上吊着的吊灯、在平直铁轨上匀速行驶的火车中的乘客等都处于平衡状态,你能总结“平衡状态”的含义吗? 答案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这里包括速度恒为零的静止状态,它是一种静态的平衡;也包括运动的平衡,即速度不为零,但大小、方向都不变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要点提炼] 1.平衡状态:(1)保持静止状态;(2)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对平衡状态的理解 (1)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加速度为零. (2)“保持”某状态与“瞬时”某状态的区别,例如: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开始运动时,这一瞬间的速度为零,但这一状态不能“保持”,因而不属于平衡状态.二、从二力平衡到共点力平衡 [问题设计] 二至三人合作,用三个测力计拉住小环O,使小环保持静止,如图1所示,记下三个测力计的拉力的方向及大小,用力的图示法在纸上表示出各个力,请先研究其中某两个力的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关系,然后找出三个共点力平衡时满足的条件. 图1 答案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F1、F2的合力F,如图所示,F3与F等大反向. 同理可发现:F2与F3的合力与F1等大反向,F1与F3的合力也与F2等大反向.

II-1-1(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学案)

新民市第二高级中学生物导学案 高一年级编写者:新民二高生物教研组 课题:1.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学习目标】 (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及分离定律。 (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学习重难点】孟德尔的以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及分离定律 【自主尝试】 1、简介孟德尔其人?在他的身上你能学到些什么? 2、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3、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具有多对相对性状,他为什么只对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进行分析? 4、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是怎么做的?他发现了什么现象?这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在子代内发生混合了吗?(结合教材第2页的问题探讨) 5、孟德尔用子一代做自交实验后又发现了什么现象?对子二代进行完数量统计后,他发现了怎样的性状分离比? 6、孟德尔对分离现象是怎么解释的(用遗传图解加以说明)?在孟德尔提出这一假说时,生物学界认识到配子的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了吗? 7、要保证一种假说的正确性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孟德尔用什么方法“对分离现象的解释”进行验证的?这一实验后他应该得到怎样的分离比?他得到了预期的结果了么? 8、简述分离定律的内容。

【合作解疑】 1、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玉米粒的颜色有黄色和紫色,这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遗传因子Y和y控制。一株由紫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植株A,与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而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A植株玉米穗上的子粒均为紫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的子粒有黄色和紫色两种。取B植株玉米穗上的紫粒玉米单独种植,发育成植株C。下图表示植株C上所结的玉米穗的一面。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根据图中紫色粒和黄色粒的数目,写出两者之间大致的比例。 (2)据图中的玉米粒色及数量比例,推测玉米植株A、B、C的遗传因子组合类型:A为,B为,C为。 (3)为检验A植株所结紫色玉米粒的遗传因子组合类型(是纯合还是杂合),应怎么进行试验?简述一下试验过程。 注:理解遗传规律中常用的术语: 1、杂交 2、去雄 3、自交 4、正交与反交 5、性状 6、显性性状 7、隐性性状 8、性状分离 9、遗传因子10、显性遗传因子11、隐性遗传因子12、纯合子13、杂合子14、假说---演绎法 【达标检测】完成名师一号第4页“基础强化”部分练习题 【课后作业】小组合作完成教材课后练习 【目标导学】完成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案,并标注出存在问题的部分。 【课后反思】

(2019新版)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第4节 集合的运算(1)

(2019新版)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之间的关系 集合的运算(1) 一.知识点: 1.交集的概念 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属于A又属于B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2.交集的图示法 两个集合A,B的交集可用Venn图表示,如图阴影部分. 3.交集的性质 (1)A∩B=B∩A; (2)A∩A=A; (3)A∩?=?∩A=?; (4)如果A?B,则A∩B=A. 4.并集的概念 一般地,对于两个给定的集合A,B,由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 5.并集的图示法 集合A与B的并集,可用图(1)或图(2)中的阴影表示. 6.并集的性质 (1)A∪B=B∪A; (2)A∪A=A; (3)A∪?=?∪A=A; (4)如果A?B,则A∪B=B. 7.全集 在研究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时,如果所要研究的集合都是某一给定集合的子集,那么称这个给定的集合为全集,通常用U表示. 8.补集 如果给定集合A是全集U的一个子集,由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构成的集合,叫做A 在U中的补集,记作?U A,读作“A在U中的补集”.

9.补集的图示法 全集通常用矩形区域表示,全集与它的任意一个真子集之间的关系,可用Venn图表示,如图所示. 10.补集的性质 (1)A∪?U A=U; (2)A∩?U A=?; (3)?U(?U A)=A. 小结: (1)A∩B中的元素是指同时属于集合A和集合B的全部元素,也就是说A∩B是集合A与B的全部“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 (2)A∪B中的元素包含三种情况:①x∈A,但x?B;②x∈B,但x?A;③x∈A,且x∈B. (3)?U A包含三层意思:①A?U;②?U A是一个集合,且?U A?U;③?U A是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 考点一:交集、并集的简单应用 例1:已知集合A={1,2,3,4},B={x|x=n2,n∈A},则A∩B=() A.{1,4}B.{2,3} C.{9,16} D.{1,2} [精解详析](1)∵A={1,2,3,4},B={x|x=n2,n∈A} ∴B={1,4,9,16} ∴A∩B={1,4}.所以A 练习:若集合A={x|x2﹣4x+3=0},B={2,3,4},则A∩B=() A.{1}B.{2}C.{3}D.{1,2,3,4}解:∵A={1,3},B={2,3,4},∴A∩B={3}.故选:C. 作业: 1. 已知集合M={x∈Z|1≤x≤3},N={2,4,6},那么M∩N=() A.{2}B.{3,4}C.{2,3,4}D.{1,2,3,4,6}解:∵集合M={x∈Z|1≤x≤3}={1,2,3},N={2,4,6},∴M∩N={2}.故选:A.例2:已知集合A={﹣2,﹣1,0,1,2},集合B={x||x﹣1|≤2},则A∩B=()A.{0,1,2}B.{﹣1,0,1,2}C.{1,2}D.{﹣1,0,1,3}解:∵集合A={﹣2,﹣1,0,1,2},集合B={x||x﹣1|≤2}={x|﹣1≤x≤3}, ∴A∩B={﹣1,0,1,2}.故选:B.

高一人教版化学必修二 精品导学案:第1章 第1节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 课前预习与复习 1、年,国化学家将元素按照 依次排列,并将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行,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以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列依据由改为,周期表也逐渐演变成我们常用的这种形式。 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 原子序数与元素的原子结构之间存在着如下关系: = = = 2、画出元素周期表轮廓,并在相应位置写出1~20号元素名称与符号 课上新知 1、元素周期表编排原则 横行():把相同的元素,按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 纵列():不同横行中的元素,按递增

的顺序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2、元素周期表结构 3、族的别称 ⅠA称为元素ⅡA称为元素ⅣA称为元素 ⅤA称为元素ⅥA称为元素ⅦA称为元素 0族称为元素 教师个人研修总结 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如何激发教师的教研热情,提升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校整体的教研实效,是摆在每一个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的“校本工程”。所以在学习上级的精神下,本期个人的研修经历如下: 1.自主学习:我积极参加网课和网上直播课程.认真完成网课要求的各项工作.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自主选择和确定学习书目和学习内容,认真阅读,记好读书笔记;学校每学期要向教师推荐学习书目或文章,组织教师在自学的基础上开展交流研讨,分享提高。 2.观摩研讨:以年级组、教研组为单位,围绕一定的主题,定期组织教学观摩,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说、做、评”系列校本研修活动。

3.师徒结对:充分挖掘本校优秀教师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挥学校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加快新教师、年轻教师向合格教师和骨干教师转化的步伐。 4.实践反思:倡导反思性教学和教育叙事研究,引导教师定期撰写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研究报告,并通过组织论坛、优秀案例评选等活动,分享教育智慧,提升教育境界。 5.课题研究: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学校和骨干教师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级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认真落实研究过程,定期总结和交流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时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师自身的成长。 6.专题讲座:结合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针对学校发展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和方向性问题,进行专题理论讲座。 7.校干引领:从学校领导开始,带头出示公开课、研讨课,参与本校的教学观摩活动,进行教学指导和引领。 8.网络研修: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借助教师教育博客等平台,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我们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将取决于教师观念的更新,人才的发挥和校本培训功能的提升。多年来,我们学校始终坚持以全体师生的共同发展为本,走“科研兴校”的道路,坚持把校本培训作为推动学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进而使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反思本学期的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工作在程序上、形式上都做到了,但是如何把工作做细、做好,使之的目的性更加明确,是继续努力的方向。另外,我校的研修工作压力较大,各学科缺少领头羊、研修氛围有待加强、师资缺乏等各类问题摆在我们面前。缺乏专业人员的引领,各方面的工作开展得还不够规范。相信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的领导和专家的亲临指导下,我校校本研修工作一定能得以规范而全面地展开。“校本研修”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一定能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一个台阶。

人教版物理必修一试题第一章第四节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第四节 物体运动的速度 1.如图1所示,一辆小汽车从位置A 运动到位置B ,坐标系已建立好,则这辆小汽车在A 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 m ,在B 点的位置坐标为______ m ,从A 到B 的过程中坐标的变化为______ m. 图1 2.速度是物体发生的________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________的比值,其公式为v =s t ,速度 的大小反应了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的方向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 3.变速运动物体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物体在t 或位移s 内的 ________.其公式为:____________.平均速度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________________,只能粗略地描述物体____________.平均速度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其方向与一段时间Δt 内发生的______有关. 4.运动物体经过____________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常简称为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______.瞬时速度:____________的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是矢量,其方向与物体经过某位置时的____________相同. 5.下列速度中,指平均速度的是( ) A .汽车通过长江大桥全程的速度 B .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 C .雨滴落地时的速度 D .运动员冲过终点时的速度 6.(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由公式v =s t 可知,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 .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其速度一定越大 C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D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恒量 7.下列关于瞬时速度和瞬时速率的理解说法错误的是( ) A .瞬时速度能精确地描述质点运动的快慢 B .瞬时速度指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四章导学案

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二氧化硅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 2.能了解硅酸的制取和性质。 【自主学习】 1.硅在地壳中含量26.3%,仅次于。它位于第周期,第族,在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既不易又不易电子,主要 形成价的化合物。 2.二氧化硅 (1)存在:硅是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包括和两大类。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 (2)结构:二氧化硅晶体为结构,基本单元是,若干个四面体通过氧原子连接,即每个Si周围结合个O,每个O为个四面体所共有,即每个O与个Si相结合。实际上,SiO2晶体是由Si和O按的比例所组成的结构的晶体。SiO2的结构决定了它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如用作饰物,制作实验室使用的,用作信息高速公路骨架的。 (3)物理性质:熔沸点、硬度、溶于水。 (4)化学性质: ①酸性氧化物 SiO2+ NaOH = SiO2+ CaO = ②特殊性:SiO2+ HF= 3.硅酸(H2SiO3) (1)性质:酸性很(于碳酸),溶解度很,它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①硅酸不稳定:H2SiO3 ②硅酸能与碱反应:H2SiO3+2NaOH= ③硅酸在水中易聚合形成胶体。浓度小时——硅酸溶胶,浓度大时形成软而透明的、胶冻状的。硅酸凝胶经干燥脱水后得到多孔的硅酸干凝胶,称为“”。多孔,吸附水分能力强,常用作实验室和袋装食品、瓶装药品等的剂,也可以用作催化剂的。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1.已知玻璃中含有SiO2,而硅酸钠又是一种粘合剂,回答为什么实验室中盛放碱液的试剂瓶用橡皮塞而不用玻璃塞? 2.为什么工业上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把二氧化碳通入硅酸钠溶液中,会发生什么现象?

化学必修二第一章复习学案

第1节元素周期表复习学案 一、元素周期表 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所编的序号。原子序数== = 。2.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七个横行,七个周期): 短周期长周期 序号1234567 元素种数32(排满时) 0族元素 原子序数 118(未发现) (2)族(18个纵行,16个族): 主族 列序121314151617 族序 副族 列序345671112 族序 第Ⅷ族第共3个纵行 0族第纵行 【相关练习】1.同周期的第ⅡA族和第ⅢA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一定相差1吗? 二、元素的性质和原子结构 (一)碱金属元素: 1.原子结构相似性:最外层电子数,都为_______个 递变性:从上到下,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大,电子层数增多 2.碱金属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4Li + O 2 Li 2 O 2Na + O 2 Na 2 O 2 2 Na + 2H 2 O =2NaOH + H 2 ↑ 2K + 2H 2 O =2KOH + H 2 ↑ 2R + 2 H 2 O = 2 ROH + H 2 ↑产物中,碱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为+1价。 结论:碱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上都只有_______个电子,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3.碱金属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递变性:从上到下(从Li到Cs),随着核电核数的增加,碱金属原子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即金属性逐渐。所以从Li到Cs的金属性逐渐。 4.碱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相似性:银白色固体、硬度小、密度小(轻金属)、熔点低、易导热、导电、有延展性。 2)递变性(从锂到铯):①密度呈增大趋势(K反常)②熔点、沸点逐渐 3)碱金属原子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导致物理性质同样存在相似性和递变性。 结论:1)原子结构的递变性(原子半径增大)导致化学性质的递变性。 2)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与水或酸反应越容易,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碱性越强,金属性。 点燃点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