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_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节计算机网络概述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A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B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呈现出多处中心的特点。

C 开放式标准化网络:OSI/RM 的提出,开创了一个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新时代。

D 因特网广泛应用和高速网络技术发展:覆盖范围广、具有足够的带宽、很好的服务质量与完善的安全机制,支持多媒体信息通信,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具备高度的可靠性与完善的管理功能。

2.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

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

3.简述各种计算机网络拓扑类型的优缺点。

星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方便服务,中央节点可方便地对各个站点提供服务和网络重新配置。缺点是:电缆长度和安装工作量客观;中央节点的负担较重形成“瓶颈”;各站点的分布处理能力较低。

总线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所需要的电缆数量少;简单又是无源工作,有较高的可靠性;易于扩充增加或减少用户比较方便。缺点是:传输距离有限,通信范围受到限制;故障诊断和隔离较困难;分布式协议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输,不具有实时功能。

树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易于扩展、故障隔离较容易,缺点是:各个节点对根的依赖性太大。

环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电缆长度短;可采用光纤,光纤的传输率高,十分适合于环形拓扑的单方向传输;所有计算机都能公平地访问网络的其它部分,网络性能稳定。缺点是:节点的故障会引起全网故障;环节点的加入和撤出过程较复杂;环形拓扑结构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都采用令牌传递的方式,在负载很轻时,信道利用率相对来说就比较低。

混合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故障诊断和隔离较为方便;易于扩展;安装方便。缺点是:需要选用带智能的集中器;像星形拓扑结构一样,集中器到各个站点的电缆安装长度会增加。

网形拓扑结构的优点是:不受瓶颈问题和失效问题的影响,缺点是:这种结构比较复杂,成本比较高,提供上述功能的网络协议也较复杂。

4.广播式网络与点对点式网络有何区别?

在广播式网络中,所有联网计算机都共享一个公共信道。当一台计算机利用共享信道发送报文分组时,所有其它计算机都会“收听”到这个分组。由于发送的分组中带有目的地十和源地址,如果接收到该分组的计算机的地址与该分组的目的地址相同,则接收该分组,否则丢弃该分组。

在点对点式网络中,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计算机。如果源节点与目的节点之间没有直接连接的线路,那么源节点发送的分组就要通过中间节点的接收、存储与转发,直至传输到目的节点。因此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可能存在多条路径,决定分组从通信子网的源节点到达目的节点的路由需要有选择算法。

采用分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机制是点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5.局域网、广域网与城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局域网的主要特征是: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低误码率的高质量

数据传输环境。

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其分布范围可达数百至数千公里,可覆盖一个国家或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广域网的通信子网可以利用公用分组交换网、卫星通信网、无线分组交换网。

城域网的主要特征是:分布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的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边的需求。

6.早期的计算机网络中,哪些技术对日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通过通信线路将信息汇集到一台中心计算机进行集中处理,从而开创了把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这类简单的“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系统,形成了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ARPANET 在概念、结构和网络设计方面都为后继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并为internet 的形成奠定一定基础。

OSI/RM 的提出,开创了一个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新时代,OSI 标准不仅确保了各厂商生产的计算机间的互连,同时也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大大加速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7.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硬件资源共享: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提供对处理资源、存储资源、输入输出资源等昂贵设备的共享。

软件资源共享:允许互联网上的用户远程访问各类大型数据库,可以得到网络文件传送服务、远地进程管理服务和远程文件访问服务,从而避免软件研制上的重复劳动以及数据资源的重复存贮,也便于集中管理。

用户间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在各地的用户提供了强有力的通信手段。

8.缩写名词解释:

PSE:分组交换设备PAD:分组装配/拆卸设备NCC:网络控制中心

FEP:前端处理机IMP:接口信息处理机PSTN:电话交换网

ADSL:非对称用户环路DDN:数字数据网FR:帧中继网

ATM:异步传输模式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VOD:点播电视

WAN:广域网LAN:局域网MAN:城域网

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因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

第 2 章节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三要素的含义与关系。

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网络协议。主要由下列三个要素组成:

语义(Semantics):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语法(Syntax):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定时(Timing):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2.协议与服务有何区别?又有何关系?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二者的区别在于:

首先协议的实现保证了能够向上一层提供服务。本层的服务用户只能看到服务而无法看到下面的协议,下面的协议对上面的服务用户是透明的,其次,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的通信的规则,而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二者的关系在于:在协议的控制下,两个对等实体间的通信使得本层能够向上一层提供

服务。要现本层协议,还需要使用下面一层所提供的服务。

3.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理由是什么?有何好外?

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系统,然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分层就是系统的最好方法之一。

层次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每一层不必知道下面一层是如何实现的,只要知道下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服务是什么及本层向上提供什么样的服务,就能独立地设计。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简单而且易于实现和维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分层结构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

4.ISO 在制定OSI/RM 时对层次划分所遵循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每层的功能应是明确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当某一层的具体实现方法更新时,只要保持上、下层的接口不变,便不会对邻层产生影响。层间接口必须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少。

层数应适中。若层数太少,则多种功能混杂在一层中,造成每一层的协协太复杂;若层数太多,则体系过于复杂,使描述和实现各层功能变得困难。

这样,有利于促进标准化。这主要是因为每一层的功能和所提供的服务都已有了精确的说明。

5.说明在OSI/RM 中数据传输过程。

层次结构模型中数据的实际传送过程:发送进程发给接收进程的数据,实际上经过发送各层从上到下传递到物理介质;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到接收方后,再经过从下到上各层的传递,最后到达接收进程。

6.请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面向连接服务和电话系统的工作模式相类似。其特点是: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 3 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因此传输的可靠性好,但需要通信开始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无连接服务与邮政系统的信件投递过程相类似。其特点是: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因此,无连接服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 个过程;由于无连接服务中发送的不同分组可能选择不同路径到达目的节点,先发送的不一定先到达,因此无连接服务中的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其可靠性不是很好,但因其省去了建立连接的开销和许多保证机制,因此通信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

7.OSI/RM 的主要缺点是什么?

OSI 模型中的会话层和表示层这两层几乎是空的,而另外的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包含内容太多,有很多的子层插入,每个子层都有不同的功能。

OSI 模型以及相应的服务定义和协议都极其复杂,它们很难实现有些功能,例如:编址、流控制和差错控制,都会在每一层上重复出现,这必然会降低系统的效率。

8.TCP/IP 协议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其主要缺点是什么?

(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合用于互联网中。

(3)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 设备在网中都具有唯一的地址。

(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TCP/IP 模型和协议也有自身的缺陷。

首先,该模型并没有清楚地区分哪些是规范、哪些是实现,TCP/IP 参考模型没有很好地做

到这一点,这使得在使用新技术来设计新网络的时候,TCP/IP 模型的指导意义显得不大,而且TCP/IP 模型不适合于其它非TCP/IP 协议簇。

其次,TCP/IP 模型的主机–网络层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一层,它是定义了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接口。接口和层的区别是非常重要的,而TCP/IP 模型却没有将它们区分开来。9.试比较OSI/RM 与TCP/IP 的异同点。

OSI/IP 参考模型有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以协议的概念为基础,并且协议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而且两个模型中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各个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不同之处有两点:首先,OSI 模型有七层,而TCP/IP 只有四层,它们都有网络层(或者称互连网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但其它的层并不相同。其次,在于无连接的和面向连接的通信范围有所有同,OSI 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是传输层上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 模型的网络层只有一种模式即无连接通信,但是在传输层上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

第 3 章节物理层

1.物理层协议包括哪些内容?

包括:EIA RS232C 接口标准、EIA RS 449 及RS -422 与RS -423 接口标准、100 系列和200 系列接口标准、X.21 和X.21bis 建议四种。

RS232C 标准接口只控制DTE 与DCE 之间的通信。

RS-449 有二个标准的电子标准:RS -422(采用差动接收器的平衡方式)与RS -423(非平衡方式)这些标准重新定义了信号电平,并改进了电路方式,以达到较高的传输速率和较大的传输距离。

100 系列接口标准的机械特性采用两种规定,当传输速率为:200bps~9600bps 时,采有V.28 建议;当传输速率为48Kbps 时,采用34 芯标准连接器。200 系列接口标准则采用25 芯标准连接器。

X.21 是一个用户计算机的DTE 如何与数字化的DCE 交换信号的数字接口标准,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形式提供了点-点的信息传输,通过它能够实现完全自动的过程操作,并有助于消除传输差错。

2.比较RS-232 与RS-449 的电气特性。

RS-232 规定逻辑“1”的电平为:-15 ~ -5 ,逻辑“0”的电平为+5 ~+15。两设备的最大距离也仅为15 米,而且由于电平较高,通信速率反而影响。接口通信速率小于等于20Kbps。RS-422 由于采用完全独立的双线平衡传输,抗串扰能力大大增强。又由于信号电平定义为正负6伏,当传输距离为10m 时,速率可达10Mbps;当传输距离为1000m 时,速率可达100Kbps。

RS-423,电气标准是非平衡标准。它采用单端发送器和差动接收器。当传输距离为10m 时,速率可达100Kbps;当传输距离为1000m 时,速率可达10Kbps。

3.请说明和比较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3 种常用传输价质的特点。

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双绞线芯一般是铜质的,能提供良好的传导率。既可以用于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以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双绞线分为两种:无屏幕和屏蔽。无屏蔽双绞线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但易受外部电磁场的干扰。屏蔽双绞线是用铝箔将双绞线屏蔽起来,以减少受干扰,但价格贵。

同轴电缆分基带同轴电缆(50 )和宽带同轴电缆(75 )。基带同轴电缆可分为粗缆和细缆二种,都用于直接传输数字信号;宽带同轴电缆用于频分多路复用的模拟信号传输,也可用于不使用频分多路复用的高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传输。同轴电缆适用于点到点和多点连接,传输距离取决于传输的信号形式和传输的速度,同轴电缆的抗干扰性能比双绞线强,安装同轴

电缆的费用比双绞线贵,但比光纤便宜。

光纤是光导纤维的简称,它由能传导光波的超细石英玻璃纤维外加保护层构成。光纤适合于在几个建筑物之间通过点到点的链路连接局域网络。光纤具有有不受电磁干扰或噪声影响的特征,适宜有长距离内保持高数据传输率,而且能够提供很好的安全性。

4.控制字符SYN 的ASCII 码编码为0010110,请画出SYN 的FSK、NRZ、曼彻斯特编码与差分曼彻斯特编码等四种编码方法的信号波形。

5.对于脉冲编码制PCM 来说,如果要对频率为600Hz 的某种语音信号进行采样,传送PCM 信号的信道带宽为3KHz,那么采样频率f 取什么值时,采样的样本就可以包含足够重构原语音信号的所有信息。

根据采样定理,只要采样频率大于等于有效信号最高频率或其带宽的两倍,则采样值便可包含原始信号的全部信息,利用低通滤波器可以从这些采样中重新构造出原始信号。

所以f=2*600Hz=1200KHz

6.请说明调制解调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当一台计算机希望通过模拟拨号线路发送数字数据的时候,这些数据首先必须转换成模拟的形式,才能通过本地回路进行传输。这个转换过程是通过一种称为调制解调器的设备来完成的。在电话公司的端局中,这些模拟数据又通过编解码器转换成数字形式,以便通过长途干线进行传输。

如果另一端也是一台带调制解调器的计算机,则必须再由编解码器进行相反的转换过程(从数字到模拟),以便通过目的地的一段本地回路。然后由目的地的调制解调器将模拟形式的数据反转换成计算机能接受的数字信号。

7.多路复用用技术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频分多路复用FDM:在物理信道的可用宽带超过单个原始信号所需要带宽情况下,可将该物理信道的总带宽分割成若干个与传输单个信号带宽相同(或略宽)的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传输一种信号,这就是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得分TDM:若介质能达到的位传输速率超过传输数据所需的数据传输速率,就可采用时分多路得分TDM技术也即将一条物理信道按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轮流地分配给多个信号使用。同步时分多路得分TDM,它的时间片是预先分配好的,而且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各种信号源的传输定时是同步的。异步时分多路得分TDM允许动态地分配传输介质的时间片。时分多路得分TDM不仅仅局限于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同时交叉传输模拟信号。

波分多路复用技术只不过是频分多路复用的极高频率上的应用而已。只要每条信道有它自己的频率(也就是波长)范围,并且所有的频率范围都是分开的,他们都可以被复用到长距离光纤上。

8.广域网采用的数据交换技术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电路交换:在数字传送之前必须先设置一条专用的通路,在线路释放之前,该通路由一对用户完全占用。对于突发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效率不高

报文交换:报文从源点传送到目的地采有“存储――转发”的方式,在传送报文时,一个时刻仅占用一段通道。在交换节点中需要绶冲存储,报文需要排队,故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的要求。

分组交换:交换方式和报文交换方式类似。但报文被分组传送,并规定了最大的分组长度。在数据报分组交换中,目的地需要重新组装报文;在虚电路分组交换中,数据传送之前必须通过虚呼叫设置一条虚电路,分组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交换技术。

9、考虑一条长度为50Km 的点到点链路,对一个100 字节的分组,带宽为多大时其传播延迟(速度为2*108m/s)等于发送延迟?对于512 字节的分组,情况又如何?

10、计算下列情况的时延(从第一个比特发送到最后一个比特接收):

11、假设在地球和一个火星探测车之间架设了一条128Kbps 的点到点的链路,从火星到地球的距离(当它们离得最近时)大约是55gm,而且数据在链路上以光速传播,即3*108m/s。

12、下列情况下假定不对数据进行压缩,对于(a)~(d),计算实时传输所需要的带宽:

第 4 章节数据链路层

1.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帧同步功能:为了使传输中发生差错后只将出错的有限数据进行重发,数据链路层将比特流组织成为帧为单位传送。常用的帧同步方法有: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违法编码法、字节计数法。

差错控制功能:通信系统必须具备发现(即检测)差错的能力,并采取措施纠正之,使差错控制在所能允许的尽可能小的范围内,这就是差错控制的过程,也是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之一。

流量控制功能:由于收发双方各自使用的设备工作速率和缓冲存储空间的差异,可能出现发送方发送能力大于接收方接收能力的现象,若此时不对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也即链路上的信息流量)作适当的限制,前面来不及接收的帧将被后面不断发送的帧“淹没”,从而造成帧的丢失而出错。由此可见,流量控制实际上是对发送方数据流量的控制,使其发送速率不致超过接收方所能承受的能力。两种最常用的流量控制方案:停止等待方案和滑动窗口机制。

链路管理功能:主要用于面向连接的服务。在链路两端的节点要进行通信前,必须首先确认对方已处于就绪状态,并交换一些必要的信息以对帧序号初始化,然后才能建立连接。在传输过程中则要维持该连接。如果出现差错,需要重新初始化,重新自动建立连接。传输完毕后则要释放连接。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就称链路管理。

2.试比较四种帧定界方法的特点。

使用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该法用一些特定的字符来定界一帧的起始与终止,为了不使数据信息位中出现的与特定字符被误判为帧首尾定界符,可以在这种数据字符前填充一个转义字符(DLE)以示区别,从而达到数据的透明性。但这种方法使用起来比较麻烦,而且所用的特定字符依赖于所采用的字符编码集,兼容性比较差。

使用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该法一组特定的比特模式(如01111110)来标志一帧的起始与终止。

为了不使信息位中出现的与该特定比特模式相似的比特串被误判为帧的首尾标志,可以采用比特填充的方法。比特填充很容易由硬件来实现,性能优于字符填充法。

违法编码法:该法在物理层采用特定的比特编码方法时采用,可以借用一些违法编码序列来界定帧的起始和终止。违法编码法不需要任何填充技术,便能实现数据的透明性,但它只适用于采用冗余编码的特殊编码环境。

字节计数法:这种帧同步方法以一个特殊字符表征一帧的起始,并以一个专门字段来标明帧内的字节数。由于采有字节计数法来确定帧的终止边界不会引起数据及其它信息的混淆。因而不必采用任何措施便可实现数据的透明性,即任何数据均可不受限制的传递。

3.传输差错的主要原因是哪些?差错类型有哪两种?都有什么特点?

传输中差错都是由噪声引起的。噪声有两大类:一类是信道固有的、持续存在的随机热噪声;另外一类是由外界特定的短暂原因所造成的冲击噪声。

热噪声引起的差错称为随即错,所引起的某位码元的差错是孤立的,与前后码元没有关系。

冲击噪声呈突发状,由其引起的差错称为突发错。是传输中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4.检错码与纠错码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常用的检错码有哪些?

检错码是指能自动发现差错的编码,纠错码是指不仅能发现差错而且能自动纠正差错的编码。

纠错码一般说来要比检错码使用更多的冗余位,也就是说编码效率低,而且纠错设备也比纠错码复杂得多。因而除非在单传输或实时要求特别高等场合外,数据通信中使用更多的还是检错码。

常用的检错码有奇偶校验码、循环冗余码和海明码。

5.若发送窗口尺寸为4,在发送3 号帧并收到2 号帧的确认后,发送方还可以发几帧?请给出可发帧的序号。

窗口机制是利用接收主缓冲区,发送方缓冲区和重发表来实现流量控制,从而避免过载的一种机制。由此可知发送方还可以发送3 帧,可发送的帧序号为4、5、6。

6.若窗口序号位数为3,发送窗口尺寸为2,采用Go-back-N 法,请画出由初始态出发相继下列事件发生时的发送及接收窗口图:

发送帧0、发送帧1、接收帧0、接收确认帧0、

发送帧2、帧1接收出错、帧1确认超时、

重发帧1、接收帧1、发送帧2、接收确认1。

7.若BSC帧数据中出现下列字符串:

“ABCDE

问字符填充后的输出是什么?

答:“ABCDE

8、若HDLC 帧数据段中出现下列比特串:”010000011111101011111110”

问比特填充后的输出是什么?

答:010000011111011010111110110

9.用BSC规程传输一批汉字(双字节),若已知采用不带报头的分块传输,且最大报文块长为129 字节,共传输了 5 帧,其中最后一块报文长为101 字节。问每个报文最多能传多少汉字?该批数据共有多少汉字?(假设采用单字节的块检验字符。)

10.用HDLC 传输12个汉字(双字节)时,帧中的信息字段占多少字节?总的帧长占多少字节?

答:HDLC 的帧格式如下:

它的信息字段的数据为:12*2=24 字节

总的帧长为:24+6=30 字节。

11.简述HDLC 帧中控制字段各分段的作用。

HDLC 帧中控制字段的第1 位或第2 位表示传输帧的类型。第5 位是P/F 位,即轮询/终止位。当P/F 位用于命令帧(由主站发出)时,起轮询的作用,即不该位为1 时,要求被轮询的从站给出响应,所以此时P/F 位可被称为轮询位(或者说P位);当P/F位用于响应帧(由从站发出)时,称为终止位(或F 位),当其为“1”时,表示接收方确认的结束。为了进行连续传输,需要对帧进行编号,所以控制字段中还包括了帧的编号。

12.试比较BSC和HDLC协议的特点。

BSC 协议与特定的字符编码集关系过于密切,故兼容性较差。为了满足数据透明性而采用的字符填充法,实现起来也比较麻烦,且也依赖于所采用的字符编码集。另外,由于BSC是一个半双工协议,它的链路传输效率很低,不过由于BSC协议需要的缓冲存储空间较小,因而在面向终端的网络系统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协议具有如下特点:协议不依赖于任何一种字符编码集;数据报文可透明传输,用于实现透明传输的“0比特插入法”易于硬件实现;全双工通信,不必等待确认便可连接发送数据,有较高的数据连路传输效率;所有帧均采用CRC校验,对信息帧进行顺序编号,可防止漏收或重份,传输可靠高;传输控制功能与处理功能分离,具有较大灵活性。由于以上特点,目前网络设计者普通使用HDLC 作为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13、假设一条链路上到达的比特序列为011010111110101001111111011001111110,给出去掉填充比特之后的帧,指出可能引入帧中的任何差错。

14、假设要传输消息1011001001001011,并用CRC 多项式X8 + X2 +X +1 防止它出错。

15.试说明PPP协议的应用范围、帧结构的特点?

PPP 协议的应用范围:PPP是一种多协议成帧机制,它适合于调制解调器、HDLC位序列线路、SONET和其它的物理层上使用。它支持错误检测、选项协商、头部压缩以及使用HDLC类型帧格式(可选)的可靠传输。

PPP 选择的帧格式与HDLC的帧格式非常相似。PPP与HDLC之间最主要的区别是:PPP 是面向字符的,HDLC 是面向位的。特别是,PPP 在拨号调制解调器线路上使用了字节填充技术,所以,所有的帧都是整数个字节。PPP 帧都以一个标准的HDLC 标志字节(01111110)作为开始,如果它正好出现在净荷域中,都需要进行字符填充。

第 5 章节网络层

1、网络层实现的功能主要有哪些?

路由选择: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网络节点在收到一个分组后,要确定向下一节点传送的路径,这就是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是网络层要实现的基本功能。路由选择包括两个基本操作,即最佳路径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交换)。两者之间,路径的判定相对复杂。

拥塞控制:拥塞控制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死锁现象。

网际互连:网际互连的目的是使用一个网络上的用户能访问其它网络上的资源,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这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也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网络的可靠性。

2、虚电路中的“虚”是什么含义?如何区分一个网络节点所处理的多个虚电路?

在虚电路操作方式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先要建立一条逻辑通路,因为这条逻辑通路不是专用的,所以称之为“虚”电路。

为使节点能区分一个分组属于哪条虚电路,每个分组必须携带一个逻辑信道号;同样,同一条虚电路的分组在各段逻辑信道上的逻辑信道号可能也不相同,传输中,当一个分组到达节点时,节点根据其携带的逻辑信道号查找虚电路表,以确定该分组应该应发往的下一个节点及其下一段信道上所占用的逻辑信道号,用该逻辑信道号替换分组中原先的逻辑信道号后,再将该分组发往下一个节点。

3、简述虚电路操作与数据报操作的特点、虚电路服务与数据报服务的特点。

虚电路操作的特点:在虚电路操作方式中,为了进行数据传输,网络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先要建立一条逻辑通路,因为这条逻辑通路不是专用的,所以称之为“虚”电路。每个节点到其它任一节点之间可能有若干条虚电路支持特定的两个端系统之间的数据传输。两个端系统之间也可以有多条虚电路为不同的进程服务,这些虚电路的实际路径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各节点的虚电路表是在虚电路建立过程中建立的。各节点的虚电路表空间和逻辑

信道号都是网络资源,当虚电路拆除时必须回收。

数据报操作的特点:在数据报操作方式中,每个分组被称为一个数据报,若干个数据报构成一次要传送的报文或数据报。每个数据报自身携带有足够的信息,它的传送是被单独处理的。整个数据报传送过种中,不需要建立虚电路,但网络节点要为每个数据报做路由选择。

虚电路服务的特点:虚电路服务是网络层向传输层提供的一种使所有分组按顺序到达目的可靠的数据传送方式。进行数据交换的两个端系统之间存在着一条为它们服务的虚电路。提供这种虚电路服务的通信子网内部既可以是虚电路方式的,也可以是数据报方式的。

数据报服务的特点:数据报服务一般仅由数据报交换网来提供。端系统的网络层同网络节点中网络层之间,一致地按照数据报操作方式交换数据。当端系统要发送数据时,网络层给该数据附加上地址、序号等信息,然后作为数据报发送给网络节点。目的端系统收到的数据报可能不是按序到达的,也可能有数据报的丢失。

4、考虑下面虚电路服务实现涉及的设计问题。如果虚电路用在子网内部,每个数据报文必须有一个3 字节的含义,每个路由器必须留有8 个字节的空间来标识虚电路。如果内部使用数据报,则需要使用一个15字节的分组头。假定每站段传输带宽的费用为第106 字节1 元人民币;路由器存储器的价格为每字节0.1元人民币,并且在未来两年会下降。平均每次会话长度为1000 秒,传输200 分组;分组平均需传4 个站段。试问子网内部采用虚电路或数据报哪个便宜?便宜多少?

5、考虑图5-5(a)中的子网。该子网使用了距离矢量路由算法,下面的矢量刚刚到达路由器C,来自B 的矢量为(5,0,8,12,6,2);来自D 的矢量为(16,12,6,0,9,10);来自E 的矢量为(7,6,3,9,0,4)经测量,到B、D 和E 的延迟分别为

6、3、5。请问C 新路由表将会怎么样?请给出将使用的输出线路及期望(预计)的延迟。

6、假定所有的路由器和主机都正常工作,路由器和主机的软件都没有错误。问:有没有可能(无论可能性多小)把一个分组递交到错误的目的地?

通信子网为网络源节点和目的节点提供了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网络节点在收到一个分组后,要确定向下一个节点传送的路径,这就是路由选择,路由选择是网络层要实现的基本功能。所以,当路由器和主机都正常工作的时候,不可能把一个分组传送到错误的目的地。

7、考虑图5-2(a)中的子网,采用(1)反向路径转发;(2)汇集树;从B 广播,分别可形成多少个分组?

8、计算如图5-8 (a)所示子网中的路由器的一个多点播送生成树。

9、什么叫拥塞?造成拥塞的原因是什么?

拥塞现象是指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量过多,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以致引起这部分乃至整个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即出现假死锁现象。

拥塞发生的原因:

多条流入线路有分组到达,并需要同一输出线路,此时,如果路由器没有足够的内存来存放所有这些分组,那么有的分组就会丢失。

路由器的慢速处理器的缘故,以至于难以完成必要的处理工作(如缓冲区排队、更新路由表等)。

10、简述防止拥塞的几种方法

拥塞控制问题可以从控制论角度看待,解决的方案可以分为两类:开环的闭环的。完成开环控制的手段有:确定何时接受新的流量、确定何时丢弃分组及丢弃哪些分组,以及在网络的不同点执行调度决策,所有这些手段的共同之处是它们在做决定的时候不考虑网络的当前状态。

开环算法可以分成在源端采取动作还是在目的端采取动作两类算法。闭环方案则建立在反馈环路的概念基础上,当这种方法用于拥塞控制的时候,它有三个部分:监视系统,检测到何时何地发生了拥塞。将该信息传递到能够采取行动的地方。调整系统的运行,以改正问题。11.网络互连设备按其工作的层次可分为几类?它们分别是什么?网际互连的意义是什么?请列出各种网络互连设备及它们工作的OSI 协议层。

网络互连设备按其工作的层次可分为四类:它们分别是转发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

网际互连的意义:网际互连的目的是使一个网络上的用户能访问其它网络上的资源,使不同网络上的用户互相通信和交换信息。这不仅有利于资源共享,也可以从整体上提高网络的可靠性。转发器,是一种低层次设备,实现网络物理层的连接。

网桥,提供数据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在不同或相同的局域网之间存储和转发帧。

路由器,作用于网络层,提供网络层上的协议转换,在不同的网络之间存储和转发分组。网关,提供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的各层间的协议转换,又称协议转换器。

12、简述透明网桥的工作原理

透明网桥以混杂方式工作。接收连接到该网桥的局域网上传递的所有帧。每个网桥维护一个基于MAC 地址的过滤数据库。数据库中列出了每个可能的目的地(目前的MAC 地址),以及它属于哪一条输出线路(一个端口号,即表示转发给哪个LAN),同时每个表项还有一个超时。网桥根据这个数据库把接收到的帧向相应的局域网中转发。

13、比较透明网桥和源端路由网桥各自的优缺点。

透明网桥的优点是易于安装,只需要插进电缆即大功告成。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讲,这种网桥并没有最佳地利用网络带宽,以为它们只用到了拓扑结构的一个子集(生成树)。一般支持总线网的人喜欢选择透明网桥。而令牌环的支持者则偏爱一种称为源路由的选择网桥。

源路由选择的缺点是:使用它的前提是互联网中的每台机器都知道所有其它机器的最佳路径。获取路由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不知道目的地地址的位置,源机器就发一个广播帧,询问它在哪里。每个网桥都会转发此帧,这样查找帧就可以到达互连网的第一个LAN。当应答回来时,途径的网桥将它们自己的标识记录在应答帧中,于是广播帧的发送者就可得到确切的路由,并从中选取最佳者。

14、一台主机的RIP 协议可以是主动方式吗?说明理由。

不可以。主机中实现的RIP工作在被动状态,它不会传递自己的路由表的信息给别的路由器,它只是接收其它RIP路由器广播的路由信息,并且根据收到的路由信息更新自己的路由表。

15、简述ARP协议和RARP协议的要点。

为了正确地向目的站传送报文,必须把目的站的32 位IP地址转换成48 位以太网目的地址DA。这就需要在互连层有一组服务将IP地址转换为相应物理网络地址。这组协议即是ARP。在进行报文发送时,如果源互连层所给的报文只有IP地址,而没有对应的以太网地址,则互连层广播ARP请求以获取目的站信息,而目的站必须回答该ARP请求。地址转换协议ARP使主机可以找出同一物理网络中任一个物理主机的物理地址,只需给出目的主机的IP 地址即可。

如果站点初始化以后,只有自己的物理网络地址而没有IP地址,则它可以通过RARP协议,发出广播请求,征求自己的IP地址,而RARP服务器负责回答。这样,无IP地址的站点可以通过RARP协议取得自己的IP地址,这个地址在下一次系统重新开始以前都是有效的,不用连续广播请求,RARP广泛用于无盘工作站的IP地址。

16、多播和广播有何异同?若要路由器支持多播,还需要添加哪些功能?

局域网中可以实现对所有网络节点的广播,但对于有些应用,需要同时向大量接收者发送信息,这些应用的共同特点就是一个发送方对应多个接收方,接收方可能不是网络中的所有主机,也可能没有位于同一子网。这种通信方式介于单播和广播之间,被称为组播或多播。多播需要特殊的多播路由器支持,多播路由器可以兼有普通路由器的功能。因为组内主机的关系是动态的,因此本地的多播路由器要周期性地对本地网络中的主机进行轮询(发送一个目的地址为224.0.0.1 的多播报文),要求网内主机报告其进程当前所属的组,各方机会将其感兴趣的D类地址返回,多播路由器以此决定哪些主机留在哪个组内。若经过几次轮询在一个组内已经没有主机是其中的成员,多播路由器就认为该网络中已经没有主机属于该组,以后就不再向其它的多播路由器通告组成员的状况。

17、与IPv4 相比,IPv6 有哪些改进?

A、IPv6 把IP 地址长度增加到128 比特,使地址空间增长296 倍

B、灵活的IP报文头部格式。IPv6 采用一种新的报文格式,使用一系列固定格式的扩展头部取代了IPv4 中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

C、简化协议,加快报文转发。IPv6 简化了报文头部格式。将字段从IPv4 的13 个减少到7 个,报文分段也只是在源主机进行,这些简单化使路由器可以更快地完成对报文的处理和转发,提高了吞吐量。

D、提高安全性。

E、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

F、允许协议继续演变,增加新的功能,使之适应未来的发展。

18、IPv6 有哪些特点?下一代网络为什么要使用IPv6 ?

无论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还是从因特网的规律和网络的传输速率来看,IPv4 都已经不适用了,主要原因就是32 比特的IP地址空间已经无法满足迅速膨胀的因特网规模。IPv6 的主要目标包括:

A、扩大IP地址空间,即使地址利用率不高,也能支持上百亿台主机。

B、减小路由选择表的长充,提供路由选择速度。

C、简化协议,使路由器处理分组更迅速。D、提供更好的安全性。

E、增加对服务类型的支持,特别是实时的多媒体数据。

F、通过定义范围来支持多点播送的实现。

G、主机可以在不改变IP地址的情况下实现漫游。

H、协议保留未来发展的余地。I、允许新旧协议共同存在一个时期。

第六章节数据链路层

1、什么是传输服务?

传输层位于网络层与应用层之间,传输层利用网络层提供服务,向应用层提供服务。传输层中完成向应用层提供服务的硬件和软件称为传输实体。传输层的最终目的是向其用户(或是指应用层的进程)提供有效、可靠且价格合理的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传输层利用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传输层的传输服务根据不同的协议分为面向连接与非连接的两种类型。所谓面向连接是发送与接收方传输服务需要经过建立连接,然后再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连接3个过程。而对于非连接传输服务,发送方无须事先建立连接,只要有数据需要发送,就直接发送。

2、传输协议的要素有哪些?

传输层与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区别是:传输层需要寻址、建立连接的过程以及对数据缓冲区与流量控制的方法上的区别。

A、寻址:寻址的方法一般采用定义传输地址,因特网传输地址由IP地址和主机端口号组成。在传输层有分级结构和平面结构两种编址方式。

B、建立连接:在实际的网络应用中,采用一种称为三次握手的算法,并增加某些条件来解决最后的确认问题。

C、释放连接:释放连接仍然采用和建立连接相类似的三次握手的方法,但释放连接有对称释放和非对称释放两种方式。

3、简述传输层向应用层提供的服务内容。

传输层的最终目的是向其用户(或是指应用层的进程)提供有效、可靠且价格合理的服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传输层利用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A、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的逻辑关系:网络层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无法保证通信子网或路由器提供的面向连接的服务可靠,而用户一般不能直接对通信子网加以控制,因此在网络层之上,加一层传输层以改善传输质量。

B、网络地址与传输地址的关系:网际层地址是IP地址,即可以到达主机的地址;而传输层地址是主机上的某个进程使用的端口的地址。

C、两种传输服务:传输层的传输服务根据不同的协议分为面向连接与非连接的两种类型。所谓面向连接是发送与接收方传输服务需要经过建立连接,然后再传输数据,最后释放连接3个过程。而对于非连接传输服务,发送方无须事先建立连接,只要有数据需要发送,就直接发送。

5、试述UDP的传输过程、端口号分配原则以及应用场合。

A、UDP提供的服务是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服务,UDP适用于无须应答并且通常一次只传送少量数据的情况。由于UDP协议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无须建立逻辑连接对数据报也不进行检查,因此UDP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效率高。在有些情况下,包括视频电话会议系统在内的众多客户/服务器模式的网络应用都要使用UDP协议。

B、UDP的端口分配规则与TCP相同。段结构中端口地址是16 比特,可以有在0~65535 范围内的端口号,对于这65535 个端口号有以下的使用规定:

1、端口号小于256 的定义为常用端口,服务器一般都是通过常用端口来识别的。

2、客户端通常对他所选用的端口号并不关心,只需保证该端口号在本机上是唯一的就可以了。客户端口号因存在时间很短暂又称作监时端口号。

3、大多数TCP/IP 实现给临时端口分配1024~5000 之间的端口号。大于5000 的端口号是为其它服务器预留的(internet 上并不常用的服务)

6、试述TCP 的主要特点、端口号分配、Socket 地址概念以及应用场合。

(一)TCP 提供的服务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面向连接的传输。B、端到端通信,不支持广播通信。

C、高可靠性,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乱序。

D、全双工方式传输。E、采用字节流方式,即以字节为单位传输字节序列。

F、提供紧急数据的传送功能。

(二)端口号分配具体细节参考第4 题(2)。

(三) socket 通常也称作“套接字”,用于描述IP地址和端口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应用程序通常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一个完整的socket 有一个本地唯一的socket 号,由操作系统分配。

(四) TCP/IP 的主要应用场合:TCP 是应用于大数据量传输的情况。

7、TCP 的连接建立与释放分别采用几次握手?为何要这样的步骤?

TCP 的连接建立与释放采用三次握手。

这主要是为了防止已失效的连接请求报文段突然又传送到目标主机,因而产生错误.。源主机发出连接请求,但因在某些网络结点滞留的时间太长,源主机未收到确认,再次重传一次请求报文段。第一个已经失效的报文段达到目标主机,目标主机误认为源主机又一次发出新的连接请求,于是就向源主机发送确认报文段,同意建立连接。这样许多资源就白白浪费。

8、TCP 的重传策略是什么?

TCP 协议用于控制数据段是否需要重传的依据是设立重发定时器。在发送一个数据段的同时启动一个重发定时器,如果在定时器超时前收到确认,就关闭该定时器,如果定时器超时前没有收到确认,则重传该数据段。这种重传策略的关键是对定时器初值的设定。

9、TCP 与UDP 有什么不同之处?

传输数据前TCP 服务需要建立连接,UDP 无须建立连接;TCP 应用于大数据量的传输,UDP 运用于一次只传输少量数据的情况下;TCP 具有高可靠性;UDP 服务中应用程序需要负责传输的可靠性。

10、简述TCP 与UDP 的服务模型。

TCP 提供的服务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a) 面向连接的传输,传输数据前需要先建立连接,数据传输完毕要释放连接。

b) 端到端通信,不支持广播通信。

c) 高可靠性,确保传输数据的正确性,不出现丢失或乱序。

d) 全双工方式传输。

e) 采用字节流方式,即以字节为单位传输字节序列。如果字节流太长,将其分段。

f) 提供紧急数据的传送功能,即当有紧急数据需要发送时,发送进程会立即发送,接收方收到后会暂停当前工作,读取紧急数据并做相应处理。

UDP 提供的服务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传输数据前无须建立连接,一个应用进程如果有数据报要发送就直接发送,属于一种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2)不对数据报进行检查与修改。

(3)无须等待对方的回答。

(4)正因为以上的特征,使其具有较好的实时性,效率高。

11、TCP 与UDP 对于端口号的使用有什么规定?

UDP的端口分配规则与TCP相同。段结构中端口地址是16 比特,可以有在0~65535 范围内的端口号,对于这65535 个端口号有以下的使用规定:

1、端口号小于256 的定义为常用端口,服务器一般都是通过常用端口来识别的。

2、客户端通常对他所选用的端口号并不关心,只需保证该端口号在本机上是唯一的就可以了。客户端口号因存在时间很短暂又称作监时端口号。

3、大多数TCP/IP 实现给临时端口分配1024~5000 之间的端口号。大于5000 的端口号是为其它服务器预留的(internet 上并不常用的服务)

UDP的端口分配规则与TCP相同。

第七章节应用层

1、目前在internet 上有哪些使用比较广泛的应用?

目前在因特网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应用层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文件传输协议、远程登陆协议telnet、电子邮件smtp 和pop3、域名系统dns 等。

2、简述html、http 和url 的含义及其作用。

Html 的含义是超文本语言。是为了能把存放在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与另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方便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人们不用考虑具体信息是在当前电脑上还是在网络的其它电脑上。

http 是客户端浏览器和web 服务器之间的应用层通信协议,也是浏览器访问web 服务器上的超文本信息时使用的协议。http 协议是tcp/ip 组的应用层协议之一。它不仅需要保证文本在主机间的正确传输,还能确定传输文档中的哪一部分,以及传输哪部分的内容等。

url 统一资源定位器,是为了能够使客户端程序查询不同的信息资源时有统一的访问方法而定义的一种地址标识方法。

3、简要说明WWW 的工作过程。

WWW采用的客户机/服务器的工作模式,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1)在客户端,建立连接,用户使用浏览器向WEB 服务器发送浏览信息请求。

2)WEB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并向浏览器返回请求的信息。

3)关闭连接。

4、internet 的域名结构是怎样的?与电话网的号码结构有何异同这处?

域名由若干个分量组成,各分量之间用“.”分隔,其格式为:

N 级域名. --- 二级域名.项级域名

电话号码是典型的层次型结构地址,由一系列的字段组成,这些字段将地址分为不相交的分区。

5、说明域名解析的过程

当应用进程需要将一个主机域名映射为IP 地址时,就调用域名解析函数,解析函数将待转换的域名放在DNS 请求中,以UDP 报文方式给本地域名服务器(使用UDP 是为了减少开销)。本地的域名服务器在查找域名后,将对应的IP 地址放在应答报文中返回,应用进程获得目的主机的IP 地址后即可进行通信。若域名服务器不能回答该请求,则域名服务器就暂时成为DNS 中的另一个客户,直到找到能回答该请求的域名服务器为止。

6、简要说明电子邮件系统的工作过程。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是一个简单的基于文本的电子邮件协议,是在因特网上用于邮件服务器之间交换邮件的协议。

SMTP 连接和发送过程,使用SMTP 要经过建立连接、传送邮件和释放连接3 个阶段。

邮件路由的过程:SMTP 服务器基于DNS 中的邮件交换记录来路由电子邮件。MX 记录注册了域名或相关的SMTP 主机,属于该域的电子邮件都应该向该主机发送。SMTP 通过用户代理程序和邮件传输代理程序实现邮件的传输。其中用户代理程序完成邮件的编辑、收取、阅读等功能;邮件传输代理程序负责邮件传送到目的地。

电子邮件的收信人使用邮局协议(pop)从邮件服务器自己的邮箱中取出邮件。Pop 有两种版本,即Pop2 和pop3,都具有简单的电子邮件存储转发功能。Pop3 是用户计算机与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协议,Smtp 协议是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传输协议。

7、简述SMTP 的工作过程。

使用SMTP 要经过建立连接、传送邮件和释放连接3 个阶段,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具体步骤:

1) 建立TCP 连接

2)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hello 命令以标识发件人自己的身份,然后客户端发送mail 命令。

3) 服务器端以ok 作为响应,表明准备接受。

4) 客户端发送RCPT 命令(标识单个的邮件接收人,常在mail 命令后面),以标识该电子邮件的计划接收入,可以有多个RCPT 行。

5)服务器端则表示是否愿意为收件人接受邮件。

6)协商结束,发送邮件,用命令DATA(在单个或多个RCPT 命令后,表示所有的邮件接收人已标识,并初始化数据传输)发送输入内容。

7) 结束此次发送,用QUIT(结束会话)命令退出。

8、简单说明POP3 的工作原理

POP3 操作开始时,服务器通过侦听TCP 端口110 开始服务。当客户主机需要使用服务时,它将与服务器主机建立连接。当TCP 连接建立后,POP3 发送确认消息。客户和POP3 服务器相互(分别)交换命令和响应,这一过程一直要持续到连接终止。

POP3 遵循存储转发机制,用户可按需要在客户级与保存邮件的服务器之间建立连接。

9、说明IMAP4 的特点。

Internet 消息访问协议(IMAP4)是一个功能更强大的电子邮件协议。常的版本4。用户可以通过浏览信件头来决定是否要下载、删除或检索信件的特定部分,还可以在服务器上创建或更改文件夹或邮箱。它除支持POP3 协议的脱机操作模式外,还支持联机操作和断连接操作。它为用户提供了有选择地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的功能、基于服务器的信息处理功能和共享信箱功能。IMAP4 提供离线、在线和断开连接的3 种工作方式。

选择使用IMP4 协议提供邮件服务的代价是要提供大量的邮件存储空间。

与POP3 协议类似,IMAP4 协议仅提供面向用户的邮件收发服务,邮件在Internet 上的收发借助SMTP协议的计算机完成的。

10、POP 协议与IMAP 协议有何区别?

邮局协议POP:电子邮件的收信人使用此协议从邮件服务器自己的邮箱中取出邮件。具有简单的电子邮件存储转发功能。

IMAP改进了POP的不足,用户可以通过浏览信件头来决定是否要下载、删除或检索新建的特定部分,还可以在服务器上创建或更改文件夹或邮箱。它除支持POP协议的脱机操作模式外,还支持联机操作和断连接操作。它为用户提供了有选择地从邮件服务器接收邮件的功能、基于服务器的信息处理功能和共享信箱功能。

11、说明文件传输协议的原理

FTP 实际上是一套文件传输服务软件,它以文件传输为界面,使用简单的get 或put 命令进行文件的下载或上传,如同在Internet 上执行文件复制命令一样。

12、访问一个FTP 服务器,下载软件或文献。(略)

13、什么是域名服务?

Internet 上的域名由域名系统DNS 统一管理。DNS 是一个分布式数据系统,由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和地址转换请求程序三部分组成。

它是一种用来实现域名和IP 地址直接转换的映射机制,域名采用层次机构的基于“域”的命名方案,任何一个连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有一个唯一的层次结构的名字,即域名,域名是一个逻辑概念,并不反映出计算机所在的物理地点。

14、目前有哪些国际能用域名?

现在顶级域名有3 类:

1)国家顶级域名,如cn(中国) 、us(美国)、uk(英国)等。有一些地区也有顶级域名,如hk(香港)、tw(台湾)。

2)国际项级域名,采用int,国际性的组织可在int 下注册。

3)通用项级域名,如com(公司企业)、net(网络服务)、edu(教育机构)等。

15、如何实现域名注册?

在国家顶级域名下注册的二级域名均由国家自行确定。我国则将二级域名划分为类别域名和行政域名两大类。其中类别域名6 个,分别为:ac(科研机构)、com(商业企业)、edu(教育机构)、gov(政府部门)、Net(网络服务商)和org(非盈利组织)。行政区域名34 个,用于我国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如bj(北京)、sh(上海)等。

第八章节局域网技术

1、在局域网体系结构中,为什么要将数据链路层分为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和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

局域网中的多个设备一般共享公共传输介质,在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首先要解决由哪些设备占有介质的问题。所以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必须设置介质访问控制功能。由于局域网采用的介质有我种,对应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也有多种,为了使数据帧的传送独立于所采用的物理介质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IEEE802标准特意把LLC 独立出来形成一个单独子层,使LLC 子层与介质无关,仅让MAC 子层依赖于物理介质。

2、IEEE802 局域网参考模型与ISO/OSI 参考模型有何异同?

IEEE802 参考模型包括了OSI/RM 最低两层(物理层和链种层)的功能,也包括网间互连的高层功能和管理功能。OSI/RM 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被分成介质访问控制MAC和逻辑链路控制LLC 两个子层。

在OSI/RM 中,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网络层使计算机网络具有报文分组转换的功能。对

于局域网来说,物理层是必需的,它负责体现机械、电气和规程方面的特性,以建立、维持和拆除物理链路;数据链路层也是必须的,它负责把不可靠的传输信道转换成可靠的传输信道,传送带有校验的数据帧,采用差错控制和帧确认技术。

由于穿越局域网的链路只有一条,不需要设立路由选择和流量控制功能,因此局域网中可以不单独设置网络层。当局限于一个局域网时,物理层和链路层就完成报文分组转换的功能。但当涉及到物理层互连时,报文分组就必须经过多条链路才能到达目的地,此时就必须专门设置一个层次来完成网络层的功能,在IEEE802 标准中这一层被称为互连层。

3、局域网的信道分配策略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静态分配策略:

包括频分多种复用和同步时分多路复用,这种分配策略是预先将频带或时隙固定地分配给各个网络节点,各节点都有自己专用的频带或时隙,彼此之间不会产生干扰。静态分配策略适用于网络节点数目少而固定,且每个节点都有大量数据要发送的场合,此时采用静态分配策略不仅控制协议简单,而且信道利用率较高。

(2)动态分配策略

动态分配策略包括随机访问和控制访问,本质上属于异步时分多路复用。各站点当有数据需要发送时,才占用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随机访问又称争用,各个网络节点在发送前不需要申请信道的使用权,有数据就发送,发生碰撞之后再采取措施解决。随机访问适用于负载较轻的网络,其信道的利用率一般不高,但网络延迟时间较短;

控制访问有两种方法:轮转和预约,无论是轮转还是预约,都是使发送节点首先获是信道的使用权,然后再发送数据,因而不会出现碰撞和冲突。当网络负载较重时,采用控制访问,可以获得很高的信道利用率。

4、纯ALOHA 和时分ALOHA 相比较,哪一个时延更小?为什么?

纯ALOHA 的时延更小。因为纯ALOHA 系统中,任何用户有数据需要发送时就可以发送,而时分ALOHA 系统中用户有数据需要发送时不论帧在何时产生都必须到下一个时隙开始时才能发送。

5、1 万个站点正在竟争使用一时分ALOHA 信道,信道时隙为125us。如果每个站点平均每小时发出18 次请求,试计算机总的信道载荷G。

6、N 个站点共享56Kbps 纯ALOHA 信道,各站点平均每100 秒送出一个长度为1000 比特的数据帧,而不管前一个数据帧是否已经发送出去(假设站点有发送缓冲区)。试计算机N 的最大值。

7、某个局域网采用二进制计数法的信道分配策略,在某一时刻,10 个站点的虚站号为8,2,4,5,1,7,3,6,9,0。接下来要进行数据发送的是4,3,9 三个站点。当三个站点全部完成发送后,各站点的新的虚站号是什么?

网络技术及应用课后习题及答案

Chap1 一、名词解释 计算机网络三要素:1. 网络服务2. 传输媒介3. 通信协议 分布式网络服务:网络服务分布在网络中的多台或所有计算机中 资源控制策略:网络的目的是共享资源,但对资源的共享并不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共享,任何一个网络都要对自己的提供的资源进行访问控制,以保证资源的安全及可靠性,并限制用户的资源的访问。 WAN:一个非常大的网。不但可以将多个局域网或城域网连接起来,也可以把世界各地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 LAN:一般指规模相对较小的网络,在地理上局限于较小的范围,通信线路不长 C/S: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B/S:在C/S模型之后发展起来的浏览器/服务器计算模型 客户机/网络模型:用户登录或访问到的不是某个服务器,而是某个网络!用户与某个服务或一组服务连接,其服务并不属于某个服务器,而是属于整个网络。 二、填空题 1.无论是计算机网络软件的开发,还是硬件的研制,都是围绕着网络共享能力的开发。同时,由此引发的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成为网络应用开发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2.在每个数据分组中加入分组的控制信息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指明数据发送方和接收方的地址信息,另一个是对数据进行验证的差错控制信息。 3.在计算机网络的数据传输过程中,数据将通过的不仅是多个通信结点,通过还可能是多种和多个网络。 4.计算机网络提供的网络服务具有两种基本方式,它们分别是:集中式网络服务方式和分布式网络服务。 5.集中式网络服务的劣势之一是由于集中式服务汇集于一点,一旦服务器发生故障,将会引起灾难性地数据丢失或降低可用性;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优势之一是分布式网络服务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当一处存储设备的出现故障时,只影响该存储系统的文件服务器上的其他存储设备或其他服务器中的数据将不会受到破坏,并能保证网络正常工作并提供服务。 6.任意一个计算机网络都将提供或具备以下五种基本的网络服务,它们是:文件服务打印服务信息服务应用服务数据库服务。 7.应用服务不同于文件服务,他们之间的差别在于应用服务不仅允许计算机之间可以共享数据,同时还允许计算机之间共享处理能力(共享CPU)。 8.通信子网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对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控制,具体地实现把信息从一台主机传到另一台主机 9. 在网络协议的层次化结构中,相邻层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这是指_低一层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改变不影响高层功能的执行。 三、简答题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点。 1. 资源共享 2. 寻址与差错控制 3. 路由选择 4. 会话建立与管理 5. 数据通信与异构多重网络之间的通信 6. 高带宽与多点共享 7. 消除系统之间的差别与加密 8. 负载平衡与拥塞控制 2.简述计算机网络体系架构与计算机网络结构之间的关系。 网络体系结构都是对计算机网络的抽象说明的概念性框架。而网络的实现,则是具体地配置为完成特定的网络服务所需要的设备以及设备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方法。可见,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则是具体的。然而,任何实现都应该与体系结构一致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高等教育出版社

机械原理作业 第一章结构分析作业 1.2 解: F = 3n-2P L-P H = 3×3-2×4-1= 0 该机构不能运动,修改方案如下图: 1.2 解: (a)F = 3n-2P L-P H = 3×4-2×5-1= 1 A点为复合铰链。(b)F = 3n-2P L-P H = 3×5-2×6-2= 1 B、E两点为局部自由度, F、C两点各有一处为虚约束。

(c)F = 3n-2P L-P H = 3×5-2×7-0= 1 FIJKLM为虚约束。1.3 解: F = 3n-2P L-P H = 3×7-2×10-0= 1 1)以构件2为原动件,则结构由8-7、6-5、4-3三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Ⅱ级机构(图a)。 2)以构件4为原动件,则结构由8-7、6-5、2-3三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Ⅱ级机构(图b)。 3)以构件8为原动件,则结构由2-3-4-5一个Ⅲ级杆组和6-7一个Ⅱ级杆组组成,故机构为Ⅲ级机构(图c)。 (a) (b) (c)

第二章 运动分析作业 2.1 解:机构的瞬心如图所示。 2.2 解:取mm mm l /5=μ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所示。 1.求D 点的速度V D 13P D V V =

而 25241314==P P AE V V E D ,所以 s mm V V E D /14425241502524=?== 2. 求ω1 s r a d l V AE E /25.11201501===ω 3. 求ω2 因 98382412141212==P P P P ωω ,所以s rad /46.0983825.1983812=?==ωω 4. 求C 点的速度V C s mm C P V l C /2.10154446.0242=??=??=μω 2.3 解:取mm mm l /1=μ作机构位置图如下图a 所示。 1. 求B 2点的速度V B2 V B2 =ω1×L AB =10×30= 300 mm/s 2.求B 3点的速度V B3 V B3 = V B2 + V B3B2 大小 ? ω1×L AB ? 方向 ⊥BC ⊥AB ∥BC 取mm s mm v /10=μ作速度多边形如下图b 所示,由图量得: mm pb 223= ,所以 s mm pb V v B /270102733=?=?=μ 由图a 量得:BC=123 mm , 则 mm BC l l BC 1231123=?=?=μ 3. 求D 点和E 点的速度V D 、V E 利用速度影像在速度多边形,过p 点作⊥CE ,过b 3点作⊥BE ,得到e 点;过e 点作⊥pb 3,得到d 点 , 由图量得: mm pd 15=,mm pe 17=, 所以 s mm pd V v D /1501015=?=?=μ , s mm pe V v E /1701017=?=?=μ;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1章 PSE:分组交换设备 PAD:分组装配、拆卸装备 NCC:网络控制中心 FEP:前端处理机 IMP:接口信息处理机 PSTN:电话交换网 ADSL:非对称用户环路 DDN:数字数据网 FR:帧中继 ATM:异步转移模式 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 VOD:电视点播 WAN:广域网 LAN:局域网 MAN:城域网 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模型 ITU:国际电信联盟 IETF:英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 第2章 1.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三要素的含义与关系。 答: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协议。协议三要素: (1)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3)定时: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理由是什么?有何好处? 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系统,然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 分层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简单而且易于实现和维护。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分层结构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 6.请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面向连接服务和电话系统的工作模式相类似。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的节点的地址。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手法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需通信开始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无连接服务与邮政系统的信件投递过程相类似。每个分组都是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可靠性不是很好,通信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 9.试比较OSI/RM与TCP/IP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并且协议栈中的协议彼此相互独立,而且两个模型中都采用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各个层的功能也大体相似。 不同点:(1)OSI模型有七层,TCP/IP是四层,它们都有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但其它的层并不相同。 (2)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范围有所不同。 第3章 3.请说明和比较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3种常用介质的特点。 答:双绞线:由螺线状扭在一起的两根、四根或八根绝缘导线组成,线对扭在一起可以减少相互间的辐射电磁干扰。双绞线是最常用的传输介质,可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 同轴电缆:也像双绞线一样由一对导体组成,但它们是按“同轴”形式构成线对。最里层是内芯,向外依次为绝缘层、屏蔽层,最外是起保护作用的塑料外套,内芯和屏蔽层构成一对导体。适用于点到点和多点连接。

《计算机网络》第3版课后题参考答案(徐敬东、张建忠编著)

第1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按照覆盖的地理范围,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2)ISO/OSI参考模型将网络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TCP/IP体系结构中,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对应的是:( B ) A.主机-网络层 B.互联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2)在OSI参考模型中,保证端-端的可靠性是在哪个层次上完成的?( C )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三、问答题 计算机网络为什么采用层次化的体系结构? 【要点提示】采用层次化体系结构的目的是将计算机网络这个庞大的、复杂的问题划分成若干较小的、简单的问题。通过“分而治之”,解决这些较小的、简单的问题,从而解决计算机网络这个大问题(可以举例加以说明)。

第2章以太网组网技术 一、填空题 (1)以太网使用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CSMA/CD。 (2)计算机与10BASE-T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在将计算机与100BASE-TX集线器进行连接时,UTP 电缆的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3)非屏蔽双绞线由4对导线组成,10BASE-T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100BASE-TX用其中的2对进行数据传输。 二、单项选择题 (1)MAC地址通常存储在计算机的( B ) A.内存中 B.网卡上 C.硬盘上 D.高速缓冲区 (2)关于以太网中“冲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D ) A.冲突时由于电缆过长造成的 B.冲突是由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错误使用造成的 C.冲突是由于网络管理员的失误造成的 D.是一种正常现象 (3)在以太网中,集线器的级联( C ) A.必须使用直通UTP电缆 B.必须使用交叉UTP电缆 C.必须使用同一种速率的集线器 D.可以使用不同速率的集线器 (4)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 A.集线器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 B.集线器具有信息过滤功能 C.集线器具有路径检测功能 D.集线器具有交换功能

网络工程原理与实践教程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 2、路由表 3、园区网广域网远程连接 4、10M基带信号500m 5、8 6、网段中继设备第1、2、5 7、PVC SVC 8、租用专线业务帧中继业务话音/传真业务 9、分段管理灵活安全性 10、144kbit/s 64kbit/s B 16kbit/s D 11、隧道技术 12、30 13、带宽时延信道可信度信道占用率最大传输单元 二.问答题 1、分层设计的原则有两条:网络中因拓扑结构改变而受影响的区域应被限制到最小程度;路曲器应传输尽量少的信息。 2、核心层设计应该注意:不要在核心层执行网络策略:核心层的所有设备应具有充分的可达性。 3、汇聚层设计U标有:隔离拓扑结构的变化;通过路山聚合控制路山表的大小。 4、绘制网络拓扑结构图时注意:选择合适的图符来表示设备;线对不能交义、串接,非线对尽量避免交义;终结处及芯线避免断线、短路;主要的设备名称和商家名称要加以注明;不同连接介质要使用不同的线型和颜色加以注明:标明制图日期和制图人。 3、ATM论坛规定了恒定比特率、实时可变比特率、非实时可变比特率.不指明比特率和可用比特率等5种服务类型。 6、划分VLAN的方式有基于端口划分VLAN;基于MAC地址划分VLAN;基于协议规则划分VLAN;基于网络地址划分VLAN。 7、减少Man网络覆盖时的工程建设成本(利用现有的基站架高)、同时减少网络规划费用 8、1. Q0S【流控技术领域】2.数据缓存【数据缓存技术领域】3.传输协议优化【协议优化技术领域】4.数据压缩 9、开放性原则可扩展性原则先进性与实用兼顾原则安全与可靠原则可维护性原则。 10、(1)园区网是网络的基本单元,是网络建设的起点,它连接本地用户,为用户联网提供了本地接入设施(2)园区网较适合与采用三层结构设计,通常规模较小的园区网只包括核心层和接入层,分布层被划入了核心层,尤其是在交换网络中是如此考虑的(3)园区网对线路成本考虑较少,对设备性能考虑的较多,追求较高的带宽和良好的扩展性(4)园区网的结构比较规整,有很多成熟的技术,如以太网、快速以太网、FDDI,也有许多新兴的技术,如吉比特以太

计算机网络-清华版_吴功宜(第三版)课后习题解答选择题培训讲学

第一章选择题 1、计算机网络共享的资源是计算机的软件硬件与数据 2、早期ARPANET 中使用的IMO从功能上看,相当于目前广泛使用的路由器 3、关于计算机网络形成的标志性成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哦死参考模型为网络协议的研究提供了理 论依据 4、ARPANET最早推出的网络应用是TELNET 5、对ARPANET研究工作的描述错误的是提出了ipv6地址的划分方法 6、以下关于物联网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物联网的应用可以缓解ip地址匮乏问题 7、以下关于无线网络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WMAN不需要有基站 8、以下关于计算机网络定义药店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TCP/IP 9、以下属于定义中错误的是“intranet”是依据osi参考模型与协议组建的计算机网络 10、以下关于网络拓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网络拓扑研究的是资源子王中节点的结构关系问题 11、以下关于网络分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连接用户计算机身边10m之内计算机等数字终端设备的 网络称为WSN 12、以下关于广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广域网的核心技术是线路交换技术 13、以下关于网络城域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二层交换机是宽带城域网的核心设备 14、以下关于局域网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544~51.84Mbps)、低误码率 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 15、以下关于蓝牙技术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 802.15.4标准兼容 16、以下关于ZigBee技术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与IEEE802.15.4的MAC层协议不兼容 17、以下关于ISP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第一层的国家服务提供商NSP是由ISOC批准的 18、以下关于internet核心交换与边缘部分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边缘部分的段系统是由路 由器组成 19、以下关于环状拓扑结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环中数据可以沿两个方向逐站传送 20、以下关于数据报传输方式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数据报方式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第二章 选择题 1.以下关于网络协议与协议要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 A.协议表示网络功能是什么 B.语义表示是要做什么 C.语法表示要怎么做 D.时序表示做的顺序 2.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B A.网络体系结构是网络层次结构模型与各层协议的集合 B.所有的计算机网络都必须遵循0SI体系结构 C.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网络协议的技术是具体的 D.网络体系结构对计算机网络应该实现的功能进行精确定义 3.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方法优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各层之间相互独立 B.易于实现和标准化 C.允许隔层通信是0SI参考模型灵活性的标志 D.实现技术的变化都不会对整个系统工作产生影响 4.以下关于0SI参考樽型的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术语"0SI参考模型"中的开放是指可以用于任何一种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B.0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 C.0SI的服务定义详细地说明了各层所提供的服务,不涉及接口的具体实现方法 D.0SI参考模型不是一个标准.而是一种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现代交换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1、为什么说交换是通信网的核心 答:因为交换设备主要是为网络中的任意用户之间构建通话连接,主要完成信号的交换,以及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分配,所以交换设备是通信网的核心。 3、交换性能的差别对业务会造成什么影响 答:交换性能对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开放种类、接续速度和接续成功率等方面。 5、分组交换与电路交换在交换思想上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二者有哪些缺点,有哪些可以进行改进的方法 答:(1)电路交换采用面向连接且独占电路的方式,是固定资源分配方式。分组交换对链路的使用时采用统计复用,不是独占的方式,即动态资源分配方式。(2)改进方法:在根据具体的应用兼顾到时延与开销两方面选择分组长度。 第二章1、PCM的时分复用中,随着复用路数的增加,每帧中包含的子支路书增加,其每帧的时间长度是否会随着增加为什么 答:每帧的时间长度不会随之增加,例如,对于语音信号而言,采样频率为8000Hz,则采样周期为1S/8000=125us,这就是一个帧的时间长度,分帧包含的子支路数影响每个时隙的时间长度。 2、利用单向交换网络能否实现用户的双向通信 答:可以,通过分别建两条相互独立的来、去方向通路来实现双向通信。 3、T接线器和S接线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S连接器即是空间连接器,只能完成不同总线上相同时隙之间的交换,不能满足任意时隙之间的交换要求,T接线器即是时间连接器可以实现在一条复用线上时隙之间交换的基本功能。 4、为什么说TST网络是有阻塞的交换网络 答:因为TST网络中S连接器的出、入线上必须具有相同的、同时空闲的时隙号时方可接通,否则,S接续器某入线上的时隙会由于无对应时隙号而发生阻塞。 第三章1、为什么数字中继中需要做帧同步和复帧同步 答:帧同步可以使收发两端的各个话路时隙保持对齐;复帧同步则可以解决各路标志信令的错路问题。 2、若出现电话机摘机拨号后,其拨号音不能停止的情况,请分析可能出现的原因。 答:(1)发号制式不正确;(2)DTMF收号器发生故障或资源不够、没有接收到用户拨号信息;(3)处理机故障,当收号器收到用户拨出的号码并上交处理机,但处理机故障不能拆除拨号连接;(4)用户接口电路故障。 4、为什么采用多级链表结构存储字冠分析数据比采用顺序表节约空间 答:顺序表针对每个字冠在内存中都会对应有分析字冠并存放分析结果的记录,即使有些字冠前面有些位数的数字是相同的,因此占用很大的存储空间,空间利用效率低,而采用多级链表结构时,对于前面有相同数字的字冠就可以共同分析至不同位数为止,由于相同数字部

机械原理习题及课后答案(图文并茂)

机械原理 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机械原理课程组编 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

习题参考答案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4 3 5 1 2 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改为以下几种结构均可: 2-3 图2-396为连杆;7为齿轮及偏心轮;8为机架;9为压头。试绘制其机构运动简图,并计算其自由度。

O 齿轮及偏心轮ω A 齿轮及凸轮 B E F D C 压头 机架 连杆 滑杆滑块 摆杆滚子 解答:n=7; P l =9; P h =2,F=3?7-2 ?9-2 = 1 2-6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解答:a) n=7; P l =9; P h =2,F=3?7-2 ?9-2 =1 L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 处存在虚约束 b) n=5; P l =6; P h =2,F=3?5-2 ?6-2 =1 E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 、C 处存在虚约束

b) a)A E M D F E L K J I F B C C D B A 2-7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 D C A (a) C D B A (b) 解答:a) n=4; P l =5; P h =1,F=3?4-2 ?5-1=1 A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6; P l =7; P h =3,F=3?6-2 ?7-3=1 B 、C 、D 处存在复合铰链 2-8 试计算图2-44所示刹车机构的自由度。并就刹车过程说明此机构自由度的变化情况。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

第三章 1.网卡的主要功能有哪些?它实现了网络的哪几层协议? 网卡工作在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是最基本的网络设备,是单个计算机与网络连接的桥梁。它主要实现如下功能: (1) 数据的封装与解封,信号的发送与接收。 (2) 介质访问控制协议的实现。采用不同拓扑结构,对于不同传输介质的网络,介质的 访问方式也会有所不同,需要有相应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来规范介质的访问方式,从而使网络用户方便、有效地使用传输介质传递信息。 (3) 串/并行转换。因为网卡通过总线以并行传输方式与计算机联系,而网卡与网络的通 信线路采用串行传输方式联系,所以网卡应具有串/并行转换功能。 (4) 发送时,将计算机产生的数字数据转变为适于通信线路传输的数字信号形式,即编 码;接收时,将到达网络中的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形式,即译码。 2.网卡有几种分类方式? 1.按连接的传输介质分类 2.按照总线类型分类 3.使用粗缆、细缆及双绞线的网卡接口名称分别是什么? 粗缆网卡使用AUI连接头,用来连接收发器电缆,现在已经看不到这种网卡的使用了。 细缆网卡使用BNC连接头,用来与BNC T型连接头相连,现在也很少使用,在一些布网较早的单位还可以见到。连接同轴电缆的网卡速率一般为10 Mb/s。双绞线网卡是现在最常用的,使用RJ-45插槽,用来连接网线的RJ-45插头。 4.简述安装网卡的主要步骤。 对于台式计算机,若使用USB网卡,则只要将网卡插入计算机的USB接口中就可以了; 若使用ISA或者PCI网卡,则需以下安装步骤: (1) 断开电源,打开机箱。 (2) 在主板上找到相应的网卡插槽,图3.8所示为ISA插槽和PCI插槽。选择 要插入网卡的插槽,将与该插槽对应的机箱金属挡板取下,留下空缺位置 (3)将网卡的金属挡板朝向机箱背板,网卡下方的插条对准插槽,双手均匀用 力将网卡插入插槽内,这时网卡金属挡板正好填补了上一步操作留下的空缺位置 (4) 根据机箱结构,需要时用螺丝固定金属挡板,合上机箱即可。 对于笔记本电脑,网卡的安装较为简单。首先找到笔记本的PCMCIA 插槽,如图3.10所示,然后将PCMCIA网卡有金属触点的一头插入PCMCIA 插槽,这样网卡就安装好了 5.集线器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集线器属于物理层设备,它的作用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将一些机器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局域网。 6.在集线器或交换机的连接中,级联与堆叠连接方式有什么异同? 1.级联是通过集线器的某个端口与其他集线器相连,堆叠是通过集线器背板上的专用堆叠 端口连接起来的,该端口只有堆叠式集线器才具备。 2.距离不同堆叠端口之间的连接线也是专用的。堆叠连接线长度很短,一般不超过1 m, 因此与级联相比,堆叠方式受距离限制很大。 3.但堆叠线缆能够在集线器之间建立一条较宽的宽带链路,再加上堆叠单元具有可管理 性,这使得堆叠方式在性能方面远比级联方式好。 7.交换机是哪一层的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交换机是二层网络设备(即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机械原理课后答案第章

第6章作业6—1什么是静平衡?什么是动平衡?各至少需要几个平衡平面?静平衡、动平衡的力学条件各是什么? 6—2动平衡的构件一定是静平衡的,反之亦然,对吗?为什么?在图示(a)(b)两根曲 上平衡。机构在基座上平衡的实质是平衡机构质心的总惯性力,同时平衡作用在基座上的总惯性力偶矩、驱动力矩和阻力矩。 6—5图示为一钢制圆盘,盘厚b=50 mm。位置I处有一直径φ=50 inm的通孔,位置Ⅱ=0.5 kg的重块。为了使圆盘平衡,拟在圆盘上r=200 mm处制一通孔,试求处有一质量m 2 此孔的直径与位置。(钢的密度ρ=7.8 g/em3。)

解根据静平衡条件有: m 1r I +m 2 r Ⅱ +m b r b =0 m 2r Ⅱ =0 . 5×20=10 kg.cm m 1r 1 =ρ×(π/4) ×φ2×b×r 1 =7.8 ×10-3×(π/4)×52×5 ×l0=7.66 kg.cm 6, 。 m 2r 2 =0.3×20=6 kg.cm 取μ W =4(kg.cm)/cm作质径积矢量多边形如图 m b =μ W W b /r=4×2.4/20=0.48 kg,θ b =45o 分解到相邻两个叶片的对称轴上

6—7在图示的转子中,已知各偏心质量m 1=10 kg,m 2 =15 k,m 3 =20 kg,m 4 =10 kg它们的 回转半径大小分别为r 1=40cm,r 2 =r 4 =30cm,r 3 =20cm,方位如图所示。若置于平衡基面I及 Ⅱ中的平衡质量m bI 及m bⅡ 的回转半径均为50cm,试求m bI 及m bⅡ 的大小和方位(l 12 =l 23 =l 34 )。 解根据动平衡条件有 以μ W 作质径积矢量多边形,如图所示。则 6 。若 m bⅡ=μ W W bⅡ /r b =0.9kg,θ bⅡ =255o (2)以带轮中截面为平衡基面Ⅱ时,其动平衡条件为 以μw=2 kg.crn/rnm,作质径积矢量多边形,如图 (c),(d),则 m bI =μ W W bI /r b ==2×27/40=1.35 kg,θ bI =160o

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李全龙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原理 第一章课后习题: 一,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互联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二,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含义各是什么 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时序。 语法就是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格式和结构,或者定义(比如硬件设备)之间传播信号的电平等。 语义就是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中需要发送(或包含)哪些控制信息。这种信息的具体含义,以及针对不同含义的控制信息,接收信息端应如何响应。 时序也称同步。定义实体之间交换信息的顺序,以及如何匹配或适应彼此的速度。 > 三,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是什么 在不同主机之间实现快速的信息交换,通过信息交换,计算机网络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这一核心功能。 四,按网络覆盖范围划分,主要有哪几类计算机网络各自的特点 主要有个域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个域网是近几年随着穿戴设备,便携式移动设备的快速发展而提出的网络类型,是由个人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构成小范围的网络,实现个人设备间的数据传输,比如蓝牙。范围控制在1到10米。 局域网通常部署在办公室,办公楼,厂区等局部区域内。采用高速有线或无线链路,连接主机实现局部范围内高速数据传输范围。十米到一公里。 城域网覆盖一个城市范围内的网络,5到50公里。 广域网覆盖通常跨越更大的地理空间,几十公里至几千公里,可以实现异地城域网或局域网的互连。 | 五,按网络拓扑划分,主要有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星形拓扑结构,总线拓扑结构,环形拓扑结构,网状拓扑结构,树形拓扑结构,混合拓扑结构。 1.星形拓扑包括一个中央结点,网络中的主机通过点对点通信链路与中央结点连接,中央结点通常是集线器、交换机等设备,通信通过中央结点进行。 多见于局域网个域网中。 优点,易于监控与管理,故障诊断与隔离容易。 缺点,中央结点是网络中的瓶颈,一旦故障,全网瘫痪,网络规模受限于中央结点的端口数量。 2.总线拓扑结构采用一条广播信道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称为总线。所有结点均与总线连接,结点间的通信均通过共享的成分进行。 多见于早期局域网。 优点,结构简单,所需电缆数量少,易于扩展。 ~

网络配置课后题答案

第一章 1当诊断网络的连接问题时,在PC的DOS命令提示符下使用ping命令,但是输出显示“request times out,”这个问题属于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C)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2当从interest 上的FIP站点上下载一个文件的时候,在 FTP操作的过程中,所关联的OSI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哪层?(E)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3在主机在正确地配置了一个静态的IP地址,但是默认网关没有被正确设置的情况下。这个配置错误最先会发生在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 (C)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4. 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涉及保证端到端的可靠传输?(D)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5. 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完成差错报告,网络拓扑结构和流量控制的功能?(B) A.物理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络层 D. 传输层 E. 会话层 F. 表示层 G应用层 7. 10Base-T使用哪种类型的电缆介质?(D) A. 以太网粗缆 B. 以太网细缆 C. 同轴电缆 D.双绞线 8. 下面关于CSMA/CD 网络的描述,哪一个是正确的?(A) A. 任何一个节点的通信数据都要通过整个网络,并且每一个节点都要接收并检验该数据 B. 如果源节点知道目的地的IP地址和MAC地址,它所发送的信号是直接送往目的地的。 C.一个节点的数据发往最近的路由器,路由器将数据直接发送到目的地 D. 信号都是以广播的方式发送的 9. 网络中使用光缆的有点是什么?(D) A 便宜 B. 容易安装 C.是一个工业标准,很方便购买 D. 传输速率比同轴电缆或者双绞线都高10.当一台计算机发送一封E-mail给另一台计算机的,数据打包所经历的5个步骤是;(A) A. 数据,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比特 B.比特,数据段,数据包,数据帧,数据 C. 数据包,数据段,数据,比特,数据帧 D. 比特,数据帧,数据包,数据段,数据 第二章 1. 下面哪种网络协议在传输过程中既应用了UDP的端口,有应用了TCP端口?(E) A. FTP B. TFTP C. SMTP D.Telnet E. DNS 2. 下面哪些应用服务使用了TCP传输协议?(BDE) A. DHCP B. SMTP C. SNMP D.FTP E. HTTP F.TFTP 3.下面哪些IP地址是在子网192.168.15.19/28中有效的主机地址?(AC) A. 192.168.15.17 B. 192.168.15.14 C. 192.168.15.29 D. 192.168.15.16 E.192.1 68.15.31 4. 如果被分配了一个C类网络地址,但是需要划分10个子网。同时要求每一个子网内主机数量尽可能多。应该选择下面那一项子网掩码来划分这个C类网络? (C) A. 255.255.255.192 B. 255.255.255.224 C. 255.255.255.240 D. 255.255.255.248 5.当使用子网掩码/28来划分一个C类地址,E (AD) A.30个子网,6台主机 B.6个子网,30太主机 C. 8个子网,32台主机 D. 32个子网,18太主机 E. 16个子网,14台主机 6. 一个B类网络地址,它的掩码是255.255.255.0。下面那些选项是对这个网络地址的正确的描述?(D)

机械原理课后题答案

选择填空: (1)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 B )确定运动。 A.有; B.没有; C.不一定; (2)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A )。 A.虚约束; B.局部自由度; C.复合铰链;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B )。 A.机构自由度数小于原动件数;机构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 B.机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4)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 B )个自由度。 A.3; B.4; C.5; D.6; (5)杆组是自由度等于( A )的运动链。 A.0; B.1; C.原动件数。 (6)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 D )。 A.1; B.2; C.3; D.1或2; (7)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D )。 A.含有一个原动件组; B.原动件; C.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 D.至少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8)机构中只有一个(D )。 A.闭式运动链; B.原动件; C.从动件; D.机架。 (9)具有确定运动的差动轮系中其原动件数目( C )。 A.至少应有2个; B.最多有2个; C.只有2个; D. 不受限制。 (10)在加速度多边形中,连接极点至任一点的矢量,代表构件上相应点的____B__加速度;而其它任意两点间矢量,则代表构件上相应两点间的______加速度。 A.法向; 切向 B.绝对; 相对 C.法向; 相对 D.合成; 切向 (11)在速度多边形中,极点代表该构件上_____A_为零的点。

A.绝对速度 B.加速度 C.相对速度 D.哥氏加速度 (12)机械出现自锁是由于( A )。 A. 机械效率小于零; B. 驱动力太小; C. 阻力太大; D. 约束反力太大; (13)当四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机构的压力角_B _。 A. 为0 0; B. 为090; C. 与构件尺寸有关; (14)四杆机构的急回特性是针对主动件_D _而言的。 D. 等速运动; E. 等速移动; F. 变速转动或变速移动; (15)对于双摇杆机构,最短构件与最长构件之和_H _大于其余两构件长度之和。 G. 一定; H. 不一定; I. 一定不; (16)当铰链四杆机构的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的两杆长之和,此时,当取与最短杆向邻的构件为机架时,机构为_K _;当取最短杆为机架时,机构为_L _;当取最短杆的对边杆为机架,机构为_J _。 J. 双摇杆机构; K. 曲柄摇杆机构; L. 双曲柄机构; M. 导杆机构; (17)若将一曲柄摇杆机构转化为双曲柄机构,可将_N _。 N. 原机构曲柄为机架; O. 原机构连杆为机架; P. 原机构摇杆为机架; (18)平面两杆机构的行程速比系数K 值的可能取值范围是_S _。 Q. 10≤≤K ; R. 20≤≤K ; S. 31≤≤K ; D .21≤≤K ; (19)曲柄摇杆机构处于死点位置时_U _等于零度。 T. 压力角; U. 传动角; V. 极位夹角。 (20)摆动导杆机构,当导杆处于极限位置时,导杆_A _与曲柄垂直。 A. 一定; B. 不一定;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全部习题答案 目录 第1章绪论 (1) 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3) 第3章平面连杆机构 (8) 第4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15) 第5章齿轮机构 (19) 第6章轮系及其设计 (26) 第8章机械运动力学方程 (32) 第9章平面机构的平衡 (39)

第一章绪论 一、补充题 1、复习思考题 1)、机器应具有什么特征机器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2)、机器与机构有什么异同点 3)、什么叫构件什么叫零件什么叫通用零件和专用零件试各举二个实例。 4)、设计机器时应满足哪些基本要求试选取一台机器,分析设计时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2、填空题 1)、机器或机构,都是由组合而成的。 2)、机器或机构的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3)、机器可以用来人的劳动,完成有用的。 4)、组成机构、并且相互间能作的物体,叫做构件。 5)、从运动的角度看,机构的主要功用在于运动或运动的形式。 6)、构件是机器的单元。零件是机器的单元。 7)、机器的工作部分须完成机器的动作,且处于整个传动的。 8)、机器的传动部分是把原动部分的运动和功率传递给工作部分的。 9)、构件之间具有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的组合,叫机器。 3、判断题 1)、构件都是可动的。() 2)、机器的传动部分都是机构。() 3)、互相之间能作相对运动的物件是构件。() 4)、只从运动方面讲,机构是具有确定相对运动构件的组合。()5)、机构的作用,只是传递或转换运动的形式。() 6)、机器是构件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并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换的构件的组合。()

7)、机构中的主动件和被动件,都是构件。() 2 填空题答案 1)、构件2)、构件3)、代替机械功4)、相对运动5)、传递转换6)、运动制造7)、预定终端8)、中间环节9)、确定有用构件 3判断题答案 1)、√2)、√3)、√4)、√5)、×6)、√7)、√

机械原理课后题答案

机械原理课后题答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选择填空:(1)当机构的原动件数目小于或大于其自由度数时,该机构将( B )确定运动。 A.有; B.没有; C.不一定; (2)在机构中,某些不影响机构运动传递的重复部分所带入的约束为( A )。 A.虚约束; B.局部自由度; C.复合铰链; (3)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B )。 A.机构自由度数小于原动件数;机构自由度数大于原动件数; B.机构自由度数等于原动件数; (4)用一个平面低副联二个做平面运动的构件所形成的运动链共有( B )个自由度。 A.3; B.4; C.5; D.6; (5)杆组是自由度等于( A )的运动链。 A.0; B.1; C.原动件数。 (6)平面运动副所提供的约束为( D )。 ; B.2; C.3;

D.1或2; (7)某机构为Ⅲ级机构,那么该机构应满足的必要充分条件是( D )。 A.含有一个原动件组; B.原动件; C.至少含有一个Ⅱ级杆组; D.至少含有一个Ⅲ级杆组; (8)机构中只有一个(D )。 A.闭式运动链; B.原动件; C.从动件; D.机架。 (9)具有确定运动的差动轮系中其原动件数目( C )。 A.至少应有2个; B.最多有2个; C.只有2个; D. 不受限制。 (10)在加速度多边形中,连接极点至任一点的矢量,代表构件上相应点的____B__加速度;而其它任意两点间矢量,则代表构件上相应两点间的______加速度。 A.法向; 切向 B.绝对; 相对 C.法向; 相对 D.合成; 切向 (11)在速度多边形中,极点代表该构件上_____A_为零的点。 A.绝对速度 B.加速度 C.相对速度 D.哥氏加速度 (12)机械出现自锁是由于( A )。

计算机网络课后题答案第三章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电路接通了”与“数据 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1)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除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 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2)“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 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 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等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 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 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 些优点和缺点。 答: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以下功能:链路管理;帧同

步;流量控制;差错控制;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分开;透明传输;寻址。 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所谓“可靠传输”就是:数据链路层的 发送端发送什么,在接收端就收到什么。这就是收到的帧并没有出现比特差错,但却出现了 帧丢失、帧重复或帧失序。以上三种情况都属于“出现传输差错”,但都不是这些帧里有“比 特差错”。“无比特差错” 与“无传输差错”并不是同样的概念。在数据链路层使用CRC 检验,能够实现无比特差 错的传输,但这不是可靠的传输。 3-03、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答:络适配器能够对数据的串行和并行传输进行转换,并且能够对缓存数据进行出来,实现 以太网协议,同时能够实现帧的传送和接受,对帧进行封闭等.网络适配器工作在物理层和数 据链路层。 3-04、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 决? 答:帧定界使收方能从收到的比特流中准确地区分出一个帧的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计算机网络》(第四版)谢希仁 第1章概述作业题1-03、1-06、1-10、1-13、1-20、1-22 1-03.试从多个方面比较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的主要优缺点。 答:(1)电路交换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量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 (2)报文交换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量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1-06.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点。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都是基于独立的协议栈的概念;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层功能大体相似。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 ①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表示层和会话层;而TCP/IP具体分五层: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网络接口层和物理层。严格讲,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 ②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

计算机网络管理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网络管理:就是、监督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网络,以确保其具有最高的效率和生产力,能正常地、高效地运行;它是由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及管理系统等部分紧密结合而成的。(P15) 网元:网络管理中可以监视和管理的最小单元。(1)物理介质和联网设备(包括物理链路和数据链路层联网设备);(2)计算机设备(包括打印机、处理器、存储设备和其他计算机外围设备);(3)网络互联设备(网桥、路由器、网关等)。(P4) 网络资源:网络的硬件系统、网络的软件系统以及服务等构成的。(P4) 被管对象:为了实现远程逻辑管理,将被管网络资源中的网元抽象为对象的数据表示。(P5) 网络管理系统:用来管理网络、保障网络正常运行的软件和硬件的有机结合的分布式网络应用系统。(P6)2、管理者和管理员有什么区别?(P3和P7) 管理站(硬件)或者管理程序(软件)都可称为管理者(Manager)。Manager不是指人而是指机器或软件。网络的管理者是网络管理员。网络管理员实际上是从事网络管理工作的人。网络管理员(Administrator)指的是人。 4、网络管理系统的内容包括哪些?(P6) (1)系统的功能;(2)网络资源的表示;(3)网络管理信息的表示;(4)系统的结构。 7、网络管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P7) (1)若要管理某个对象,就必然会给该对象添加一些软件或硬件,但这种“添加”必须对原有对象的影响尽量小些。(2)由于管理信息而带来的通信量不应明显地增加网络的通信量。 第二章 2、简述OSI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子模型。(P18) (1)功能模型,将整个管理系统划分为配置、故障、性能、安全、和计费管理五个功能域,这些模型结合在一起提供网络管理。 (2)组织模型,处理系统组织方面的信息,采用管理系统和代理系统模式,定义了一些管理角色,如管理站、代理等。 (3)信息模型,描述管理对象,包括一个管理信息结构、命名等级体系和管理对象定义。 (4)通信模型,描述所需的通信过程,是基于系统的通信体系结构,包括应用管理、层管理和层操作3种交换管理信息的机制。 3、网络管理系统的五大功能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P19和P22) 功能: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安全管理。 关系:(1)性能管理、故障管理、计费管理属于对网络的监视范畴,而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则属于对网络的控制范畴。 (2)配置管理是各管理功能的基础,其他各管理功能都需要使用配置管理的信息。 (3)故障管理是整个网络管理功能的核心部分,尤其是在网络部署完成之后,用于保证网络能提供连续可靠的运行,减少网络运行中断对社会生产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故障管理的基础是网络性能和配置性能。 (4)安全管理比较独特,既涉及其他管理功能的安全完成,也涉及网络的安全使用。性能管理和故障管理及安全管理的关系是密切的。性能降低将导致网络故障,有效的性能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网络管理人员加强故障的管理及排障能力。计费管理元始数据也是网络性能的体现。 4、基于M/A模式的网络管理系统由哪几个要素组成?(P24) 要素:网络管理者、网管代理、一种通用的网络管理协议、一个或多个管理信息库。 5、什么是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信息模型?(P29) 被管对象的意义在整个网络系统中是统一的,即不依赖于任何一个被管对象的具体实现,因此必须要有一种标准化的描述语言来描述基于这种模型方法的管理信息。描述和管理相关的对象和信息的概念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