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情教育

国情教育

人教版林世龙

专题四国情教育

一、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考点搜索]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涉及到的课文: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九年级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

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体现在:

①祖国发生巨大变化

②日常生活发生变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三步走”战略:

○1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2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3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党的十四大、十五大,丰富了“三步走”战略,形成了“两个100年”的

目标:

○1第一个“100年”即到建党100年时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2第二个“100年”,即到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其意义:

○1含义: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使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典型例题]

请你观察下面的图表并回答问题。

亲爱的同学们!今年共和国迎来了她57岁生日。今天,我们以一组数据图表向她献礼!数字原本是枯燥的,然而,在这一组数字的背后,却是13亿中国人无比精彩、无比火热的创建和生活!数字原本是沉默的,然而,这一组数字却显得如此欢腾,因为,它们不仅表明了过去的辉煌,更预示着明天的灿烂!

3 000

2 500

2 000

1 500

1 000

500

01978 1978 1989 1989

1997

1997

2002

2002

2003

2003

600600

500

500

400

400 300

300 200

200 100

100 (年)

(年)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

纯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及指数指数(1978=100)

(%)(%) (元)

(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指数

(1)以上两幅图表共同反映了什么变化?

(2)为什么会产生这一变化?

(3)用生活中的一个实例(个人、家庭或社会)说明这一变化。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和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中“改革

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的知识。此题强调的是学生通过数据得到的感悟和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第一问,要求学生从图表中归纳出农村与城镇居民收入变化的情况。并且要由变化得出书本的结论。在读图表时不要忘记两个表之间的对比,它反映了城乡人民生活有差距,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等。第二问,要求学生说明这些变化的原因,如:党的领导、党的基本路线等。第三问,要将生活中事例与来说明变化,符合题意即可。

答案要点

(1)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了初步显示。

(2)○1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果。○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4党领导全国人民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从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社会生产力,使我国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3)答案提示:用生活中事例与成就来说明变化,符合题意即可。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

政治制度,

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制度的优越性。

涉及到的课文: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九年级第六课《参与政治生活》;九年级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

(1)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及其核心内容:

○1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2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3制定党的基本路线的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重要性:

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

坚持党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党的基本路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必须长期坚持下去,贯穿

整个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

●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①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实践。

②在实际工作中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

持稳定”大局。

○3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保

证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2)了解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包括: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国有经济:

①含义: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人民共同所有的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作用: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

越性,增强我

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集体经济:

①含义: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的一种公有制经济。

②地位作用: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共同富裕

的原则,可以

广泛吸收社会分散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财富和国家税收。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

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经济的主体作用具有重大意义。

●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①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

②地位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

动社会各方面

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①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

情决定的。a、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b、我国处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

不能把公有

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3)了解我国现阶段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怎样行使当家作主权力?

①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的机关:广大人民通过直接或

间接的方式选

出代表,由他们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组成国家权力机关。再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行政、

审判、检察等机关,分别行使管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的各项权力。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最高权力最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职权

主要有:修改

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立法权;任免权,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国务院总理等的选举或任命;重大事项的决定权、监督权。

(4)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我们创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应该抓住有利条

件,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典型例题]

材料一:2000年我国各种经济成分比例

阅读材料回答:

(1)两则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

(2)从材料二的图示中反映出国有经济在我国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是怎么样的?

(3)非公有制经济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我国是如何对待非公有制经济的?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中“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此题突出的是让学生回归教材,认真理解书本重点知识,客观的分析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第一问,从材料一图表中的“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可以得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来说明客观必然性。第二问,从图示中可以看出国有经济是“火车头”,在国民经济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第三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现阶段我国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同时可以从法律角度来思考。答案要点

(1)①我国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

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

(3)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依法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非

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完善保护私人私有财产的法律制度。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

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涉及到的课文: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九年级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

(1)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现在达到

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1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2在2 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

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

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

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

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2)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我国社会主义仍然处于初级阶段。表现在:

①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

②科学技术水平、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

③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完善

●所谓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各个方

面。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

○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2国家的根本任务: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典型例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发展状况

材料二:截至2002年,每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我国为454人,而日本为4909人,美国为3676人。在科技工人中,我国高级技工仅占3.5%,而发达国家为40%左右;2000年美国硅谷的产值是5000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而我国企业500强前3名之和的80%。

面对我国的快速发展,有些西方人惊呼:“中国强大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已不再是初级阶段了。”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和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全面看待问题的能力。此题是一个判断分析试题,

首先需要学生在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判断,区分出“中国

强大了”是正确的,“中国的社会主义已不再是初级阶段了”是错误。然后分别

回答正确和错误的原因,其中错误的原因要重点分析。最后进行总结,结论

不能过简单,要适当拓展一些。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结合材料来答题。

答案要点

①这个观点是片面的。②认为“中国强大了”有一定的道理。从材料一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③认为“中国的社会主

义不再是初级阶段”是错误的。从材料二看,同发达国家相比,现阶段我国

的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劳动者素质还不高,这些说明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④正确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才能

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

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

自身素质。

涉及到的课文:九年级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九年级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

经济的深刻

变革和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我国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必要性:

①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②从整体看,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要迅速提高我

国的生产力水

平,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3总之,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发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

来,是实现我国生产力迅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原因:

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

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

技进步和提高

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③教育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和广大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4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才能从根本

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

动地位。

●我国提出实施科教兴国重大战略决策。推进科教兴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

和教育创新:

①科技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②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3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5、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

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涉及到的课文:九年级第四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

(1)、知道我国的人口状况,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

之一。我国人

口现状的特点及其影响:

○1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2其他特点:农村人口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人口的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3影响: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①实行计划生育的必要性: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严格

控制人口过

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

业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

○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具体要求: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具体要求:提

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

○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知道我国的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

①污染物排放总量还相当大,远远高于环境自净能力;

②工业污染治理任务仍相当繁重;

③不少地区农业水质、土质污染日渐突出,有些地方的农产品有害残留物严

重超标,影响

体健康和产品出口;

④部分地区水土流失、荒漠化仍在加剧。

●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①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

环境保护放在

突出的位置;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②加快经济建设,绝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绝不能把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

对立起来或割

裂开来,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3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直接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复兴。

●我国的资源现状:

①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失严重。

●我们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含义: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3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

○3必要性: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中都必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

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典型例题]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为此,某校九年级(1)班准备在社区内开展宣传活动,下面是三个小组选定的活动内容,请你协助他们一起完成,快来试试吧!

(1)第一小组准备运用所学的知识,从多个角度

....向居民们宣传我国为什么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2)第二小组同学要在这次活动中宣传和“消费与环境”相关的法律,请你帮他们想一想有哪些?(至少写出三个)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建立以循环经济为重要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大力倡导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

请你帮助第三组同学结合生活实际,向居民们推荐一些环境友好型的消费方式。

试题分析

本题以热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背景。主要考查了

九年级第四

课《了解基本国策与发展战略》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特别是我

国的资源、环境状况;我国必须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知识。第一问

注重考查学生发散性思维,可从国情、环境资源的严峻来分析;第二问考查

了学生初二的法律知识,让学生了解有关“消费”、“环境”的法律名称,

同时要求学生对课本知识拓展;第三问,学生要联系社会生活和自己生活,

从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角度回答,鼓励创新思维。

答案要点

(1)①是由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特别是我们国家资源、环境的国情决定的。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加速发展的重任,虽然我国资源总量大,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加之资源利用不合理、不科学及环境污染与破坏,所造成的严峻资源环境形势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②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③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④是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重塑节约文化的迫切需要;⑤是增强国际竞争力,走和平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6是以人为本,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与安全的要求。

(2)消费者权益保障法、民法通则、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等等。

(3)①节约资源、适度消费:节约每一滴水、使用无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以公交族和自行车族为荣、推动政府的公交发展战略;少用空调,夏日空调不低于26度;使用节能灯,可以节省75%的能源消耗;②绿色消费:选购环保产品,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③尽量少用一次性制品,节约地球资源,同时减少垃圾的生产量。尤其是节假日,对于中秋月饼、节日礼品的过度包装说不;④保护自然、人文消费:不吃野生动物、不用野生动物制品,植绿护绿,保护原生生态等。(从适度消费、绿色消费等角度,答出3种具体做法即可。)

6、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涉及到的课文: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九年级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九年级第八课《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6个民族分布在中国的四面八方。在中华

民族的大家

庭里,由于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殊社会主

义民族政治的

重要内容。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建立相应的自治区域,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的内部事务。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

荣。我们应该

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

②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③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2)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用自己的智慧,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

文化的力量深

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

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2传统美德薪火相传。中华传统美德随着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

富和发展。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

向上的民族精

神,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

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华民族从来没有在种种考验面前沉沦和屈服,反而在百折不挠的奋斗中奋起。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

的各个历史时

期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都体现了共产党人

身上革命的民族精神。

○2新中国成立后所形成的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

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集中体现。

○3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

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4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

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

○5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

(3)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

明相辅相成、

协调发展的社会。只有三者协调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意义: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

建设的重要保证。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其核心是为人民

服务,原则是

集体主义。

②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

①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创三优”活动:创建优美环境、建立优良秩序、搞好优质服务

②创建文明村镇的活动——“文明户’’的评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万村书库”活动及其他各种移风易俗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作用:

○1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2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作用: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共同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洁净而优美、热情而温馨、活跃而向上、富足而安全的社区靠你我他来共同创造。

○2辨别消极文化并自觉抵制。

[典型例题]

例题1

材料一:2005年10月1日,56个民族的“金花”齐聚上海,共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56周年。她们同声高唱“56个民族是一家”,演绎了一幅祖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动人场景。“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是我国新型民族关系的真实写照。

材料二:2005年9月5日,公安部反恐局副局长赵永琛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法律大会上

说:最近十几年来,在中国境内外制造了260多起恐怖暴力事件,造成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无辜群众、基层干部和宗教人士等160多人丧生,440多人受伤,旨在分裂新疆、分裂中国的“东突伊斯兰运动”是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一部分,应予坚决打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能够出现“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我国政府为什么要坚决打击“东突”势力?

(3)假如在你学习、生活的周围有少数民族的同学,你觉得应该如何与这些同学相处?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九年级第三课《认清基本国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有关内容。考查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对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的关注,正确认识到“56个民族56枝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坚决同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行为做斗争,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试题从学生身边的民族问题,到为解决“东突”问题出谋划策,再到行为需要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用课本知识原理去分析社会现象,学生平时做一个有心人,关注社会问题,才能比较准确的回答。第一问,原因从我国的性质、我国实行的民族政策来分析。第二问,充分认识“东突”是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一部分,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发展、世界和平等多角度分析危害。第三问,结合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和生活实际来回答。

答案要点

(1)○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3我国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东突”是国际恐怖主义势力的一部分。恐怖主义是不断给国际社会带来危害的国际公害,危害了世界和平,是世界各国共同发展的严重障碍。“东突”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社会稳定,旨在分裂新疆、分裂中国,破坏国家统一。(3)○1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2不歧视少数民族同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他们平等友好相处;○3尊重少数民族同学的习俗;维护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4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作斗争。

例题2

保护生态环境、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已成为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两大课题。举办北京奥运,我们高举“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旗帜;兴建青藏铁路,我们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