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决策的思维模式_略论决策内容与不同特点思维的对应关系

科学决策的思维模式_略论决策内容与不同特点思维的对应关系

科学决策的思维模式_略论决策内容与不同特点思维的对应关系
科学决策的思维模式_略论决策内容与不同特点思维的对应关系

中图分类号:C9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21(2000)04-0010-05

科学决策的思维模式

——略论决策内容与不同特点思维的对应关系

□孙奎贞

(北京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教研部,北京100044)

摘 要:科学决策过程是科学思维过程。笔者经过多年研究发现,决策程序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决策技术、决策的每一种类型,都有特定的思维方式与之对应。本文即是对这种一一对应关系的专门研究。

关键词:科学决策;决策程序;决策技术;决策类型;现代思维

一、决策程序的思维特点

科学决策的第一个基本要求是按科学程序决策。决策的科学程序是: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选择方案→实施计划。

1.发现问题与回溯性思维

决策过程的起点是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之前,必须了解问题发生的原因。对于问题发生的原因,人们主要是应用回溯性思维去发现。

结果由原因引起,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从时间上说,原因在先,结果在后,原因是结果的过去和历史。因此,回溯性思维的实质是对结果的过去和历史的认识,对事物因果联系的寻求。

回溯性思维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倒推法,即按照问题发生的经过顺序倒推,以寻找出问题究竟是在哪一个环节上出现的,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析因实验法,即通过实验来寻找原因;纵横比较法,即在横向比较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纵向比较,找出问题的原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作为解决问题的借鉴;概率统计因果法,即通过对某种原因在历史上出现的概率进行统计,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再认识,即对已经认识过的因果关系,根据新的历史经验重新加以认识,这会取得新的认识成果。

2.确定目标与预见性思维

目标是指希求达到的结果。目标根据什么来确定呢?根据对事物未来的预见。预见是指对事物未来发展趋势的预先见解。预见为确定目标提供依据,而目标则是根据对未来的预见,确定未来某一时刻希求达到的境地或标准。

预见不是对事物发展的任意想象,而是客观地揭示事物的未来。决策者能否进行科学预见,首先决定于他们有无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预见,归根到底是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的问题。任何一个预见,任何一项根据预见而确立的目标,都不能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相违背,违背了就要受惩罚。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预见的方法也在不断地创新、丰富和发展。控制论、系统论、概率学、运筹学、数理统计等等现代科学理论,为科学预见提供了理论指导,以这些理论为指导创造了几百种预测方法,现代决策者必须掌握现代化的预见理论和方法,才能获得科学的预见,确定合理的目标。

3.拟定方案与求异性思维

 收稿日期:2000-01-27

 作者简介:孙奎贞(1950-),男,北京行政学院行政管理教研部副教授。

拟定方案,其任务是要解决达到目标的途径即“船”或“桥”的问题。由于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各种因素起着不同的作用,同时又处于复杂多变的环境之中,这就使得事物的发展会出现各种可能性。因此,达到目标的途径可能有多条而不是一条,每一个方案可以看作是一条可能途径,方案越多提供的可能性就越多,可供比较、鉴别的范围也就越大,因而选择出的方案也就更优越、更完善。

采取什么思维方法去寻求多个方案呢?主要是求异性思维。所谓求异性思维,是指寻求事物相异之点的思维方法。我们可以运用求异性思维寻求、探索实现目标的不同(即相异)途径,实现拟定方案的任务。

发散思维是求异性思维的一种具体方法,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将思维扩散开去。这样做,对同一个问题就可能找到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设计出几种不同的方案。

在求异性思维中,还常常采取一种被称为“反向思维”的方法。所谓反向思维,是指从反面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运用反向思维制定方案解决问题,常常采取从反面入手的办法。

4.选择方案与决断性思维

方案的选择,是指选优,选择优等方案。要实现选优,就必须先分出优劣,优劣的区分取决于比较,而优劣的比较又有赖于对各个方案利弊的分析,只有对利弊分析清楚,才能比较优劣,所以,方案选择中的决断性思维的逻辑顺序应该是:分析利弊——比较优劣——综合决断。

为什么方案选择被称为“综合决断”呢?这是因为,决策是一种社会现象。一方面它不可避免地受社会环境多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决策方案一旦实施,又不可避免地对社会环境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决策方案时,仅仅考虑经济效益(这是当然要考虑的)一项标准就远远不够了,还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效益,才能进行决断。这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的关系,眼前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的关系,不但要考虑权衡方案给本单位带来的效益,还要考虑权衡对外效益,考虑它的减少污染、美化环境、生态平衡的效益,从地区、国家、社会甚至全球的观点出发考虑问题。因此,我们称选择方案的思维方法为综合决断,综合性是决断性思维的主要特点。

5.实施计划与具体性思维

实施计划与决策方案不同,决策方案是解决达到目标的途径问题,实施计划则是决策方案的具体化,是实现决策方案过程中需要具备的种种条件和协调各种条件之间的关系,这些条件和关系必须在思维中再现出来,编成计划,才能开始实施的行为。所以,实施计划是决策方案与实施行动之间的桥梁。

实施计划的特点是具体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必须以具体性思维为指导。

具体性思维是如何把握决策实施计划的具体性的呢?首先,要揭示实施计划所包含的多种多样的实施条件,这是从横向角度揭示实施计划的多样性;其次,要揭示实施计划的不同层次,这是从纵向角度揭示实施计划的多样性;再次,要揭示实施计划发展的不同阶段,这是从时间角度揭示计划的多样性;第四,要揭示实施计划中的各种有效措施,这是从具体办法的角度揭示实施计划的多样性。

二、决策技术的思维特点

科学决策的第二个基本要求是要有一套科学的决策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环境分析、可行性分析、智囊咨询和电脑应用。下面我们将会看到,每一种决策技术所需要的思维方式的特点不同。

6.环境分析与开放性思维

决策系统的环境指决策的一切外界条件。与任何系统一样,决策系统与其环境的关系也是输入与输出的相互作用。决策的起点是环境信息的输入,决策终点则表现为对环境的输出。一般说来,决策制定过程的开放性主要表现为与环境的信息交换,而决策的实施过程,其开放性主要表现为物质、能量的交换。

决策系统的开放性要求以开放性的思维指导决策过程。开放性的思维要求在观察、认识事物时把视野扩展开来,不但要看到事物自身,还要考察事物自身在其整个大环境中的位置、地位、作用,考察事物自身与其环境的相互影响。那么,决策中的思维开放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第一,识别环境。开放性思维考察的对象是环境对决策的影响及决策对环境的影响,为此,决策之前必须调查、认识环境。调查、认识的过程,就是识别的过程。

第二,面向市场。所谓面向市场,是指决策应该以市场需求为目标。

第三,面向社会。如果说面向市场主要是针对经济决策而言,那么面向社会则适用于一切决策。所谓面向社会,是说任何一项决策,都必须以为社会提供服务、做出贡献为最高原则,任何与社会利益相背离的决策,都是不可取的。

7.决策方案与可行性论证

制定决策方案,目的是为了在实践中执行,方案必须是可行的。所以,决策方案制定之后,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

可行性论证的思维活动,是决策过程中思维对事物的可能性与现实性认识的中间环节:一方面,可行性论证建立在对可能性认识的基础之上。因为可行的方案首先必须是可能实现的,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当然也是不可行的。但是可行性与可能性又有区别,可能的不一定都是可行的。因为可能性范畴所反映的是事物发展的种种趋势,而可行性范畴所反映的则是建立在可能性基础上的与人们的要求相符合的事物发展的趋势。事物的各种可能发展趋势,并不都是人们所期望的。可行性论证就是分析其中哪些可能性符合人们的利益,可望达到预期目的,因而是可行的,哪些不符合人们的利益,不是人们所希求的,因而是不可行的。可以看出,可行性论证是对可能性的有意识的选择,是既有客观根据又合乎人的目的的选择。另一方面,现实性又是可能性的实现。可行性论证为决策目标转化为现实提供了认识上的根据,它在主观范围内论证了方案是可以实施的。实施一旦开始(即由可行性向现实性转化),就必须以可行性为指导,同时在实施过程中检验可行性论证的科学性、正确性、真理性。没有可行性论证,达到决策目标的现实性就不能得到可靠保证;没有现实性,可行性论证就失去了意义。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可行性与可能性、现实性构成了一个思维活动的相对完整的过程:人们首先揭示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性,继而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人们所期望的可能性作为可行性的行动方案,然后再进一步揭示由可行性方案向实现决策目标转化过程的各种具体条件,并在实施中使决策目标转化为现实。

8.决策中的思维模拟

把电脑运用于决策系统,把人脑与电脑结合在一起进行“思维”,这也是信息时代思维方式改进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可以把决策者的精力从处理大量信息以及常规决策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考虑解决更加复杂的综合性与关键性的决策问题上。

在决策中,之所以能够使用电脑,是因为电脑可以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而且在一些方面可以大大“超过”人脑:第一,电脑“记忆”容量大;第二,运算速度快,运算速度甚至以每秒若干亿次计算;第三,随意性小,精确度高。尽管如此,它仍然不能代替人脑,这是因为:第一,电脑运算是由一些电子元件所组成的纯属机械的、物理的运动过程,它不具有社会性,因而不能成为思维的主体;而人脑思维是一种高度组织起来的特殊物质——蛋白质的复合体的机能,并具有社会性、感情、意志等心理活动。第二,电脑只能模拟人脑的部分功能,它没有人脑所特有的能动的创造能力。电脑只是在人脑思维指导下制造出来的先进工具,只是人脑的延伸和助手,必须受人脑的操纵和支配。

9.决策咨询与思维“外脑”

如果把决策者看作是决策的“内脑”,那么咨询者则充当“外脑”,决策者和咨询机构的关系,就是“内脑”和“外脑”的关系。

那么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1)“内脑”统帅“外脑”,“外脑”为“内脑”服务。“外脑”是被“内脑”所借助,是为了弥补和克服“内脑”在信息、知识和能力上的不足,“外脑”是“内脑”功能的延伸。因此,“外脑”工作的内容只有适合“内脑”科学决策的需要时,其作用才能得到充分而正确的发挥。

(2)“内脑”必须尊重“外脑”的相对独立性。“内脑”只是在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才借助于“外脑”,“外脑”的作用也恰恰表现在“内脑”所无力解决的问题上,正是在这些问题上,“外脑”才如鱼得水,自由驰骋,使它的作用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因此,“内脑”对“外脑”活动的领域不宜过多干涉(因为那里是“内脑”所无力解决的问题),而应该让“外脑”独立研究,充分发挥“外脑”的特长。

(3)“内脑”与“外脑”既对立又统一。“内脑”与“外脑”在决策过程中既有原则区别,又是有机的统一:从其作用看,咨询机构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为决策者出谋划策,而决策者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决策决断上。同时,

决策过程又是“谋”与“断”的统一,没有“足智多谋”,也就没有“科学决断”,反之,离开“科学决断”,“足智多谋”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三、决策类型的思维特点

科学决策的第三个基本要求是对不同类型的决策要有不同的思考原则。对于非程序决策,应突出思维创造性特点;对于随机决策,应强调思维敏捷性特点;对于多目标决策,应强调思维多维性特点;对于不确定性决策,需要应用“黑箱”思维;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决策,其信息来源和思维特点的要求也各不相同。

10.非程序决策与创造性思维

非程序决策是指无法用常规的办法和按已确定的程序进行的决策,这必须依靠决策者的思维创造性来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

非程序决策的创造性特征,是由决策客观对象和主观条件两方面的原因决定的。从决策的客观对象来说,这类决策所遇到的是偶然性的、甚至是第一次遇到的问题,所以过去没有解决此类问题的经验可借鉴,没有程序可遵循,因而需要决策者探索这类问题的解决办法。

非程序决策的创造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区分问题。非程序决策是相对于程序决策而言的。程序决策解决的是例常的、重复出现的有章可循的问题。而非程序决策解决的是偶然性的、首次出现的、或是捉摸不定的问题。因此,在决策之前,首先要将问题区别开来,这种正确区分为选取恰当的决策方式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第二阶段:探索方案。探索方案,就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一阶段是决策成功与否的关键阶段。由于非程序决策没有先前的经验规范可以依据,所以,这一阶段是决策过程中最困难的阶段,因而也是充分显示决策者思维创造性的阶段。

第三阶段:反馈监督。非程序决策处理的一般都是新的、捉摸不定的问题,因而决策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风险很大。如何降低风险度?一方面要慎重决策,另一方面要加强决策执行中的反馈监督,跟踪决策实施状况,及时发现问题。一旦出现不利情况,失误苗头,及早采取相应对策,弥补和减少损失,转危为安。

第四阶段:总结提高。非程序决策在实施中获得成功,标志着这一非程序决策行为过程的完成。如果要使这种特殊决策行为的意义扩大,那么就应该继续发挥思维创造性,研究这个决策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从特殊性中发现普遍性,从偶然性中揭示必然性,以此为根据,创造、设计解决此类问题的新的程序规范,实现由非程序决策向程序决策的转化。例如解决香港问题的“一国两制”办法,对于解决澳门和台湾问题都有借鉴意义。

11.随机决策与敏捷性思维

所谓随机决策,是指处理随机现象的决策。随机决策贵在迅速,决断适时,它需要决策者敏捷的思维才能。如何以敏捷的思维适应随机决策的需要呢?

第一,迅速获得准确的信息。要对随机现象进行决策,首先必须获得随机现象发生和存在的信息,要想用敏捷的思维对随机现象迅速作出正确决断,就必须迅速获得随机现象的准确信息。没有关于随机现象迅速而准确的信息,也就没有随机决策的内容和敏捷思维的材料了。

第二,把握时机,当机立断。随机决策的关键是把握住时机。所谓时机,是指这样一段特殊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其物质运动的内容对于整个事物的发展具有特殊的、关键性的作用。决策者如果抓住了这段时间,将会使整个决策获得成功,反之,失去了机会,就有可能造成决策全部崩溃。

第三,机遇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随机现象之所以称为随机,就是因为它可能出现,也可能不出现,可能出现多次,也可能只出现一次。由于这个原因,就给决策者捕捉机会带来困难,因此,决策者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有意识地寻找机会,机会一旦出现,就能敏锐地察觉,抓住不放,迅速作出决策。

12.多目标决策与多维性思维

多目标决策是相对于单目标决策而言的。当为实现一个单一的目标进行决策时,就构成了单目标决策,而综合考虑决策系统所能达到的多个目标时,就构成了多目标决策。

适应多目标决策,决策者应以多维性思维为指导。所谓多维思维方式是指在思维的总过程中,由多个

思维指向、多个思维起点、多个评价标准、多个思维结论而组成的思维模式。具体地说,它的内容包括:第一,多种思维指向。决策目标是对未来的思考、预见的结果,在这一预见过程中,单维思维只看到一个点,而在多维思维看来,它应该是多目标的集合;第二,多种思维进程。单维思维只有一个观察角度,一条观察线索,因而只能形成一个决策目标。多维思维则以多种事实、多种观察角度、多种理论原则和逻辑规则而进行思维,探索实现目标的多种途径;第三,多种评价标准。如果评价决策目标只有一个标准,那么,许多决策目标的价值将不被发现而被淘汰,另一些决策目标的不利因素将发现不了而得不到控制。如果我们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标准从多方面分析决策目标,例如既可评价其经济价值,亦可评价其政治、精神、文化、环境保护、社会效益等各方面的价值,那么我们就能更接近对目标认识的真理性。

13.不确定决策与“黑箱”思维

不确定决策是指对决策对象很难清楚了解,对其发展条件、因素不能完全控制,只能对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概率估计的决策。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与决策对象之间可以看作是决策主体与黑箱客体的关系。当决策者不能通过打开黑箱方法(或根本无法打开黑箱)解决问题时,可以通过向客体输入某种信息,待客体对输入信息作出反应,输出反馈信息,决策者根据输出的反馈信息对黑箱客体进行分析,判断黑箱客体的内部情况,采取相应对策,再输入黑箱,由此再获得新的输出,采取新的对策。这种不断反复,就会使决策者的认识不断接近决策对象,使决策主体对黑箱客体的控制取得成功的效果。

黑箱方法的一个特点就是撇开对象的具体运动形态和具体结构,把系统运动过程抽象为一个信息变换过程。它不考虑系统内具体的特质状态,而是从整体出发,研究对象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输入和输出关系,也就是从信息的接收和使用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特性。把这一特点同决策结合起来,在有些情况下,即使可以打开黑箱,但是决策者也采取不打开的方法,不过多干预黑箱内部的具体运动方式和组织状态,以求黑箱通过自身的运动和能力达到目标。采取这种方法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打开黑箱反而会导致事倍功半的效果。

14.决策层次与思维层次

决策是划分层次的,可以分为高层决策、中层决策和基层决策。

不同层次的决策,具有各自的特点,一般来说,高层决策带有战略性,基层决策带有战术性。战略决策带有全局性,是把系统当作一个整体来考虑,因此,它所注重的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系统及其环境的关系,它注重收集的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与其他系统及其环境的关系,它注重收集的是系统外部的信息,用来比较、衡量、确定系统整体在与其他系统的关系中所处的地位、作用。而战术决策以内部信息为主,因为它的任务是在战略决策的指导下,研究如何调动系统内部的各种因素,为完成战略总目标而决策。

与此相适应,对不同层次的决策者的思维素质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一般说来越是高层的决策,越是要求决策者具有丰富的经验、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而越是基层决策,越是要求决策者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能力。

(责任编辑 吴 刚)

Abstract The process o f scientific decision-making is a pro cess of scientific thinking.After many years of r esearch,the present w riter finds that in the process of decisio n-m aking,every step,ev ery technique and every pattern has its corresponding w ay of thinking that fits it.This paper is a study of this kind of one-for-o ne corresponding relations.

Key Words scientific decision-m aking;decision-making pro cess;decisio n-m aking technique;decisien-making pattern;m odern thinking

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试题)

单选题 正确 1.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的基本矛盾包括: 1. A 放与收的矛盾 2. B 决与策的矛盾 3. C 科学化和民主化的矛盾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2.在决策的过程中,领导人要考虑哪些方面: 1. A 战略 2. B 全局 3. C 方向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3.房地产价格经过长达2年的打压仍居高不下,根本原因在于: 1. A 房地产商同行同地哄抬物价 2. B 地方与中央政府在发展房地产开发方面的讨价还价,相互博弈 3. C 房地产商与地方和中央政府讨价还价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4.化繁为简难还是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难: 1. A 化繁为简难 2. B 把简单的问题弄复杂了难 3. C 不多不少,两者是同样的困难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5.毛泽东认为农民运动是: 1. A 痞子运动 2. B 革命运动 3. C 以上都不对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6.看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能力倾向与类型,包括: 1. A 感觉型 2. B 直觉型 3. C 以上都包括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1. A 最突出的前景 2. B 深度的背景 3. C 以上都包括 4. D 以上都不对 正确 8.1960年西蒙明确指出领导决策中至关重要的匮乏的因素是: 1. A 信息 2. B 意见 3. C 领导人的注意力的集中 4. D 数据 正确 9.领导人的注意力的集中有哪些基本环节: 1. A 对自身多方面兴趣的自觉节制 2. B 转移、投入到战略性、全局性问题 3. C 对战略性全局性问题钻进去、有办法 4. D 以上都包括 正确 10.矛盾有主有次,抓住问题要分两个方面,包括:

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东北财经大学MBA学院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姓名:毕哲 学号:2013121098 班级:2013级MBA3班 课程名称:策略思维与决策 任课教师:宗计川

博弈论在工作生活中的应用 博弈论,又称对策论,是指在存在利益竞争的活动中,一个人采取行动的结果。有仅与自己有关,而且与整个活动中其他人的行为有关,即一门研究博奔中局中人各自所选策略的科学。近半个世纪来,人类思想正经历着一场博弈论革命。不论是在经济学上,或是其他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博弈论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已遍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一、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是分析人们在博弈中的理性行为的理论,是讨论人们在博弈的交互作用中如何决策的理论,是一种“游戏理论”。对其具体来说是: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加以实施,并从中各自取得相应结果或收益的过程。它考虑游戏中的个体的预测行为和实际行为,并研究它们的优化策略。 随着博弈理论的发展和博弈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意识到要用博弈论解决现实经济中的决策问题,对现实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就必须解决博弈模型的理论抽象和假设与经济问题实际情况的差距问题,具体包括博弈规则、信息结构等的来源和变化问题,相关各方利益关系的设定问题,博弈方的行为模式,能力和理性水平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考虑和分析引出了博弈基础理论研究的许多有价值的课题,其中包括理性种类和理性层次、博弈结构的不确定性和动态变化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发展的领域。这充分保证了博弈论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潜力。 二、博弈论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基准,博弈论的分类不同。 关于博弈论最基本的分类有两个:一是按照博弈各方是否同时决策,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同时决策或者同时行动的博弈属于静态博弈,先后或序贯决策或者行动的博弈属于动态博弈。另一分类,是按照大家是否都清楚各种对局情况下每个局中人的得益,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最后,博弈还分为合作博弈与非合作博弈。如果一个博弈允许参与人之中出现有行动约束力的联

浅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浅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管理哲学》这门课程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在决策时一定要学会先区别事件或者计划的不同处、重点性,再去几个方案中选择、平衡,几个方案一定要权衡利弊,再去定决策,定下当下最适合的方案,而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时,科学的决策,一定需要决策者有博大的胸怀,要广开言路,一定要听不同的意见,甚至反对意见。没有交锋就没有好的政策,好的政策能容纳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和事。作为一名青年干部, 通过《管理哲学》的学习,让我懂得了科学决策的重要性,并深感自己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迅速发展和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出现,科学决策日益成为管理者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如果不科学决策,要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事件恶化。如瓮安事件,是一件典型的政府管理者没有及时的科学决策。如果管理者能够及时公开信息、及时站出来解决,事件不至于发展成那么恶劣。提高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水平相当的重要,有深远的重要意义。我认为决策的有几方面的特性:(一)

决策影响的间长、范围广,稍有差错,就会产生重大失误。(二)决策通常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的部分环境或条件往往是不可知、不可控的,决策具有难以预测的风险性。(三)决策通常要综合政治、经济、科技、人员、文化等多种可变因素,决策具有不可避免的复杂性。(四)决策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能,是例行性的,而特定情况下的决策是时不我待的,需要随机做出决策,这就会使领导的决策往往带有随机性。(五)决策是为了指导实践,发挥解决问题的作用,这就客观地要求领导干部的决策具有可操作性。(六)决策是主观意志和客观实际的统一,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掌握的现实情况必然会影响决策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 我们现代的领导者不能做唯上的决策、专断的决策、情绪的决策、经验的决策、低能的决策。不能因目标不切实际引起失误、过程不合程序引起失误、责任不明确引起失误、职能不转变引起失误、信息不公开引起失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决策。决策正确与否,对一个单位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提高领导者的决策水平相当要紧。

策略博弈(第二版)

《策略博弈》(第二版) 书名:《策略博弈》(第二版) 书号:978-7-300-10135-4 著译者:阿维纳什·迪克西特苏珊·斯克丝著 蒲勇健译 开本:16 开 出版时间:2009.02 定价:65.00元 ◆作者简介◆ 阿维纳什·迪克西特(Avinash.Dixit)教授是美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之一,1968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1977年当选计量经济学会院士,自1981年起一直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经济学教授,同时被世界多所知名大学聘为客座教授,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牛津大学任教。他于199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和科学研究院院士,2001年任计量经济学会会长,2002年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副会长,2005年当选国家科学院院士,曾在加州伯克利大学、牛津大学任教。研究领域广泛,在微观经济理论、博弈论、国际贸易、产业组织、增长和发展理论、公共经济学以及新制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有重要建树,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政策制定中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著作甚丰,除在《美国经济评论》、《经济学季刊》、《政治经济学杂志》、《经济研究评论》等顶级专业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外,他还撰写了一系列著作,其中大部分均已成为经济学相关研究领域的名著或经典教科书。 迪克西特教授的代表著作《策略思维》、《经济政策的制定》、《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法律缺失与经济学》均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策略博弈》(第二版)是其在《策略思维》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写作和案例上之后的通俗博弈论力作。如果说《策略思维》是20世纪80年代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通俗博弈论教科书之一,那么《策略博弈》就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最为流行的通俗博弈论教科书之一。知识渊博的迪克西特在本书中通过运用标准的博弈论方法,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智慧、经济活动中的竞争与合作、政治活动中的技巧、军事活动及战争中的策略等的演绎,比较系统但又很简要地介绍了博弈论的有关基础知识,语言生动诙谐,故事精彩有趣,使得读者在漫游于引人入胜的故事情景之中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博弈论的精致分析工具去了解其所以然。 ◆名家推荐◆ 迪克西特与斯克丝认识到了在大学课程计划的开始阶段教授博弈论概念的可能性;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值得赞许。通过使用《策略博弈》这本书,每一个地方的学生——正

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考试答案

百度文库 公务员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考试答案 1?责任分散在集体研讨中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是()和集体冒险。(分) A.旁观心理 B.推脱心理C从众心理D.依赖心理 我的答案:D答对 2?克服责任分散效应,要清晰了解个体思维的长处和局限性。这种克 服责任分散的方法的优势不包括()。(分)\ A.应对简单 B.结构良好C方案多样化D.边界清晰的问题有效 我的答案:C答对 3?对于影响团队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分)A.主体:思维方式同质化 B氛围:过于自由和开放沟通 C观念:从众行为与群体压力 D.班长:鼓励参与意识较低 我的答案:B答对 4?知觉局限是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个体依据其需要、 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知觉局限是()(分) A.选择性知觉 B.晕轮效应C投射作用D刻板印象 我的答案:C答对 5?在政策过程中是通过思维创新来促进机制和体制创新的,从创新思

维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分) A.决策过程透明化 B.民众参与制度C政策手段科学化D.政策效果隐性化 我的答案:D答对 6?我国是()主导的国家,这是由我国的体制决定的。(分) B行政 我的答案:B答对 7?自己有正确的判断,但看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不一致,从而怀疑自 己以至放弃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属于()。(分) C从众行为 我的答案:C答对 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的是()。(分) A.及时性 B.求异性C创新性D有效性 我的答案:A答对 9.创新思维是以()为导向,把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工具用于解决问题过程,破除思维障碍,突破思维定势,最终实现问题创造性解决的过 \ / 程。(分) B问题 我的答案:B答对 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西方国家解决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的是()。(分)A.社会结构失衡B.市场经济危机C制度供给不足D心理失衡 我的答案:B答对

博弈论的书心得体会

博弈论的书心得体会 篇一:阅读博弈论类书籍的心得体会 阅读博弈论类书籍的心得体会 图书情报宋静思 最近阅读的书目主要围绕在博弈论领域,由浅入深的从博弈论平话类书籍到博弈论的理论应用类书籍都有一些涉猎。近一个月来我所阅读的书目主要有王则柯的《新编博弈论平话》、高志明的《生存博弈》、黄涛的《博弈论教程—理论、应用》以及张维迎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由于个人能力与知识储备的限制,对以上书目的认识理解和心得也是有限的,下面我仅对上述书目中能够引起我思考的一些理论和案例展开分析并阐述我的一点见解,以及提出我所认为的这些博弈理论可以分析的社会现象。 一、对博弈论平话类书籍的心得 首先从王则柯教授的《新编博弈论平话》和高志明教授的《生存博弈》这两本书使我我深刻的认识到博弈论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科学的做出决策有重大的意义。它们都是以比较浅显的例子和故事普及博弈论的一些知识和方法,阐发博弈论的一些思想和观念。从囚徒困境、情侣博弈、诺曼底登陆模拟和慕尼黑谈判模拟等能够引起读者兴趣的故事入手,介绍静态博弈、动态博弈、纳

什均衡、零和博弈、双赢对局、帕累托优势、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等博弈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劣势策略消去法、相对优势策略下划线法、确定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反应函数法、动态博弈的倒推法等博弈论基本方法,在以上两本书的论述中很少使用到高等数学的知识,这两本书是使我对博弈论产生兴趣的启蒙老师,帮助我了解博弈论的若干初步知识。 从最初对这两本书的阅读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博弈决策,就拿我们生活中报考什么学校、从事什么职业、选择何种方式度过周末闲暇时光等这些例子来说,之所以称之为博弈决策,是因为在这些例子当中,我的身边往往存在和我情形相似的决策者,我们的思维和行动相互之间产生着很微妙的互动影响。博弈论研究的目的,就是要清晰地揭示蕴涵于这种互动影响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从而帮助我们建立策略思维的意识。 看过囚徒困境后,我明白了为什么寡头企业不选择在市场上结盟而是竞相采取低价策略企图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又为什么多数情形是非合作博弈。虽然通过囚徒困境的博弈分析我可以理解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然而究其根本原因,是什么导致了囚徒困境呢?这不禁引发了我的思考。设想如果两个罪犯充分相信同伙遵守最初的约定死咬着抵赖会有最后的困境出现么?如果联盟内部成员相信彼此遵守约定

(完整word版)博弈论给我的心得

博弈论给我的心里体会 潘慧明 201202034049 12金融数学 我是大学第二学期开始选修学习《博弈论》的,并且以前对它停留在表面意思。而在我的进一步对《博弈论》的学习下,我懂得了这门课程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未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我对身边发生的一些事情无法用一个专业的学说来概述,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后,我才知道我身边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可以用这门课程概述。那么什么是“博弈论”?所谓的“博弈论”——就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并且学习后我还有个感受就是:博弈论有两个比较enlightening的观点,一是more information can hurt you(掌握更多的信息可能是一件坏事),二是more options can hurt you(拥有更多的选择可能是一件坏事).虽然博弈论主要用于研究经济问题,但是我觉得这些原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同样是适用的。 而且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现在对《博弈论》有了些比较肤浅的认识。诚然,一门学问想在短时间内有所深入理解是不现实的。生活之中到处充满着博弈,有人说没有,那是因为缺少发现博弈现象的眼睛。因此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学以致用,要会灵活的去使用这门学科。 人生就是在弈棋,学会博弈。虽说博弈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博弈现象存在的生活是万万不能的。 社会生活中,共赢是一种优良的博弈方式。双赢策略其实是一种很高的智慧,帮助别人的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双方最终将获得独自奋战所不能拥有的东西。放弃内心的宁予外贼不予家奴的思想。中国人对竞争的理解大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胜利的含义似乎就是阻止别人成功,可是这“胜利”是那么虚假,经不起风吹雨打,经不起时间考验。拥抱双赢,拥抱明天。双赢强调的是博弈双方的利益都要兼顾,就是所谓的“赢者不全赢,输者不全输”。但是双方都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些双赢的事例,在商务上经常可以看到的。如:商务上的谈判,完完全全的运用到了《博弈论》的知识与原理来分析问题,并且从而找到最佳的均衡点,也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在所有的对抗和较量中,其胜负成败常常取决于三个基本的因素:机会或者说运气、体能和智能。头脑技能是一种策略技巧,或者说是在谋略方面的造诣。既然世间大多数对抗都与头脑技能有关,因此人们试图获得成功,就有必要研究在对抗局势中如何策略性地选择自己的行动。而今,博弈论就是一门专门研究互动局势下人们的策略行为的学问。事实上,每

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

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 单选题 1.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西方国家解决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的是(市场经济危机)。 2.责任分散在集体研讨中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是(依赖心理)和集体冒险。 3.克服责任分散效应,要清晰了解个体思维的长处和局限性。这种克服责任分散的方法的优势不包括(方案多样化)。 4.我国是(行政)主导的国家,这是由我国的体制决定的。 5.创新思维是以(问题)为导向,把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工具用于解决问题过程,破除思维障碍,突破思维定势,最终实现问题创造性解决的过程。 6.自己有正确的判断,但看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不一致,从而怀疑自己以至放弃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属于(从众行为)。 7.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的是(及时性)。 8.知觉局限是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知觉局限是(投射作用)。 9.在政策过程中是通过思维创新来促进机制和体制创新的,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政策效果隐性化)。 10.对于影响团队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氛围:过于自由和开放沟通)。多选题 1.从利益和习俗层面看,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主要障碍包括(利益和偏好影响、知识和阅历局限、制度或习俗制约)。 2.在公共政策过程中坚持创新思维,政策过程包括(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方案的制定、做政策分析,进行选择)。 3.对于经济、社会、政治和技术变革对公共决策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BCD)。 4.公共决策的问题实际是作为决策中心的政府官员在思维上受(经验定势、权威定势、政府中心定势)影响的结果。 5.现在公务员决策越来越难的原因是(社会处于深刻的变迁之中,对这种变革和变迁缺乏深刻的研究、公民的主体意识空前的提高,空前的强化、公共部门的公信力近10年来大幅度流失)。 6.克服偏见的做法包括(目标聚焦、增加备选方案、平衡逻辑决策与直觉决策)。 7.制定一个好的决策,其步骤包括(ABCD)。 8.从本质上说,创新思维是引发出创新性设想的思维形式,包括(ABCD)。 9.克服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障碍的方法包括(ABCD)。 10.当前公共决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过程封闭,主要在公共部门之间运作、经验主导,引入科学理论不足、路径依赖,习惯使用行政手段)。 判断题 1.激烈情绪会降低领导者智商,政策分析过程中要防范非理性干扰及路径依赖,避免智障现象。(正确) 2.要实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实践创新和政策创新,首先必须思维创新、观念创新。(正确) 3.风险评估要善于借助理论假设,来规避决策陷阱。(正确) 4.克服责任分散现象,要坚信集体智慧通常高于个体智慧,集体思维的好处是:信息量大、备选方案多、各种体验丰富、具有互相激发效应、有更高的决策可接受性。(正确) 5.政府是公共政策制定的核心力量,也是唯一力量。(错误) 6.要做“大领导”自身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性格比较外向,和气,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各

决策分析(含答案)

决策分析复习题 (请和本学期的大纲对照,答案供参考) 第一章 一、选择题(单项选) 1.1966年,R. A. Howard在第四届国际运筹学会议上发表( C )一文,首次提出“决策分析”这一名词,用它来反映决策理论的应用。 A.《对策理论与经济行为》B.《管理决策新科学》 C.《决策分析:应用决策理论》D.《贝叶斯决策理论》 2.决策分析的阶段包含两种基本方式:( A ) A.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B. 常规分析和非常规分析 C. 单级决策和多级决策 D. 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在管理决策中,许多管理人员认为只要选取满意的方案即可,而无须刻意追求最优的方案。对于这种观点,你认为以下哪种解释最有说服力?( D ) A.现实中不存在所谓的最优方案,所以选中的都只是满意方案 B.现实管理决策中常常由于时间太紧而来不及寻找最优方案 C.由于管理者对什么是最优决策无法达成共识,只有退而求其次 D.刻意追求最优方案,常常会由于代价太高而最终得不偿失 4.关于决策,正确的说法是(A ) A.决策是管理的基础 B.管理是决策的基础 C.决策是调查的基础 D.计划是决策的基础 5.根据决策时期,可以将决策分为:(D ) A.战略决策与战术决策 B. 定性决策与定量决策 C. 常规决策与非常规决策 D. 静态决策与动态决策 6.我国五年发展计划属于(B)。 A.非程序性决策 B.战略决策 C.战术决策 D.确定型决策 7.管理者的基本行为是(A) A.决策 B.计划 C.组织 D.控制 8.管理的首要职能是(D)。 A.组织 B. 控制 C.监督 D. 决策 9. 管理者工作的实质是(C)。 A.计划 B. 组织 C. 决策D.控制 10. 决策分析的基本特点是(C )。 A.系统性 B. 优选性 C. 未来性 D.动态性 二、判断题 1.管理者工作的实质就是决策,管理者也常称为“决策者”。(√) 2.1944年,Von Neumann和Morgenstern从决策角度来研究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贝叶斯(统计)决策理论。(×) 3.196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西蒙(H. A. Simon)在他的著作《管理决策新科学》中,明确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关于管理思维与创新的心得体会4篇

关于管理思维与创新的心得体会4篇 管理思维与创新是企业发展必要的技能,管理思维与创新是与时俱进的表现,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关于管理思维与创新的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关于管理思维与创新的心得体会范文1:管理创新学习心得参加了集团总公司举办的青年人才培训,这次培训涉及了企业经营管理中创新思维和决策的问题,尤其在创新思维方面,很符合我们企业的管理需求,对于我们在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方面起到了非常有效的提醒和帮助作用,我个人也受益匪浅,结合分公司管理实际,我个人有以下心得: 创新用很简单的话说就是多积累把前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经验在前人的基础上下功夫。要敢于想象要敢于探索多使用发散思维尽量避免惯性思维条件允许的可以多想一想尝试去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苏源泉教授从企业与创新思维、多样性思维等不同侧面借助一系列智力问题、游戏和案例阐述了思维创新的全新理论研究成果,既生动又有趣。通过学习使我对创新思维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下面我结合本职工作浅显地谈谈学习心得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需要增强观察能力。我作为企业的管理和决策者,对于运作方式和工程施工流程是最熟悉的,如何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我觉得应从

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善于从工艺流程入手,看一看企业的运作方式是否准确、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符合企业长远发展的目标;二是要善于从工程施工流程入手,看一看施工过程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各施工程序能否达到精准;三是要在整体运作过程中掌握各项环节,检查各环节是否在技术创新、质量控制、成本节约、以及绿色文明化管理方面有缺陷或者存在创新空间。这样一来,问题就不难被发现。 我个人认识到现阶段建筑市场就如同任南鹏当年经营如家一样,即将接近瓶颈阶段,国内从央企中建、中铁等到地市级建筑企业、私营建筑公司,管理水平差异、技术层次差异、资金差异等造成市场占有比例逐渐失衡。我觉得我们所在的企业应该逐步与国内外大型建筑企业接轨,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应该加强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在经营管理创新的同时扩大企业影响力,进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在激烈的竞争中分一杯羹。 二、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我们单位目前的管理模式比较死板,一直以来都是依靠主要领导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等进行决策,导致员工个人思想僵硬化,如同操作机械一样,最终导致企业管理的整体僵化。苏源泉教授所讲的“不去管理”、“群策群力”、以及“高效沟通”是目前我们企业所最需要突破的。 我认为,所谓的“不去管理”,应该是要让企业领导学

博弈论与决策思维

《博弈论与决策思维》感想 这次很荣幸的去听了郑教授的《博弈论与决策思维》讲座,非常感谢浙江大学东方财智能给我提供的这次机会,听完这个课程之后,内心深处感受颇深,第一次觉得博弈思维是如此的精湛,更令人感叹的是郑教授教了我们在生活当中如何运用博弈思维来处理一些棘手的事。与我以前听过的所有精彩的课程相比,我只想说一句:教授不愧是教授,教授与老师的讲课方式与方法是截然不同的! 在整个博弈论课程演讲的过程中,郑教授都是用一些有趣的例子来引导大家在课堂上的互动,从而通过在例子上总结出来的一些启示来告诉大家,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些进退两的困境时,我们应当如何巧妙地运用博弈思维来思考问题,并让那些问题能得到妥善的处理。 如果就像宣读课本一样把那些道理说给大家听,把那些PPT画面一页页放给大家看的话,那效果肯定就犹如过眼云烟,但是郑教授说的每一点重点我们都会牢牢紧记!比如:田忌赛马,这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大家都只知道田忌之所以赢了齐王是因为他改变了策略,然而改变策略视需要前提条件的:第一就是对方愚蠢,第二就是对方的信息的公知的。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用全局、动静思维来考虑问题! 博弈分为很多种:换位思考、信任危机、收益问题、隐性激励、推理方式、、、、、其中有一点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隐性激励。说的大概就是一个公司的上层不能什么事都必须是亲力亲为,应该对有些事松松手或者对于有些事假装不清楚,让下属自己拿主意,让他们以后做事能越来越有自信,在这个过程中能逐渐成长起来,正好验证了那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不仅人与人之间存在博弈,物品之间也同样存在博弈,只不过换了一种说法。物品间的竞争是替代,合作就是互补。而市场决定着物品之间的关系,所以说博弈是无处不在的。郑教授所讲的博弈内容远不止这么点,用一句话来概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亲自去听了之后才会有那种突然觉自己的智慧一下子就升华了的感觉。 学会博弈论会让你活的更有智慧!

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课程(95分)

创新思维与领导决策课程 一、单选 ( 共 16 小题,总分: 40 分) 1. 柯林斯,专门统计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投资收益的情况,区分了大盘股、优秀公司和高瞻远瞩的公司。 A.1960年-1996年 B.1978年-1996年 C.1980年-1996年 D.1990年-1996年 2. 连战、宋楚瑜大陆之行的第一站是()。 A.西安 B.南京 C.沈阳 D.北京 3. ()不仅是要获得形式合法性,主要的是要获得心理合法性,也为执行埋下伏笔。 A.发散思维 B.价值判断 C.走程序 D.事实判断 4. 放,就是创新思维中的()。 A.领导人的思路 B.发散思维 C.收敛思维

D.下决心 5. 弱相互作用宇称非守恒定理是()提出的。 A.西蒙 B.爱因斯坦 C.弗莱明 D.杨振宁 6. ( )发现了青霉素。 A.西蒙 B.杨振宁 C.弗莱明 D.爱因斯坦 7. ()就是关注细节,就是落实。 A.科学化 B.决策 C.执行 D.民主化 8. 深圳市促进和保护改革与创新条例是在()通过的。 A.2005年底 B.2006年底 C.2007年底 D.2008年底

9. ()对认知科学和决策科学的重大贡献之一是揭示出了一般意义上的问题察觉机制的主要环节。 A.西蒙 B.弗莱明 C.杨振宁 D.爱因斯坦 10. ()提出“我们各级领导人一定要学会尊重经济规律,一定要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维方式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少用政治和行政手段,多用经济和法律手段领导和管理经济工作。” A.十六届一中全会 B.十六届二中全会 C.十六届三中全会 D.十六届四中全会 二、多选 ( 共 8 小题,总分: 20 分) 11. “问题”的三个主要的方面有()。 A.思想观念内部的矛盾 B.思想观念与外部事实有矛盾 C.外部观念与思想、事实有矛盾 D.价值立场本身有矛盾 12. 大主意需要在发散思维的过程中接受()考验。 A.大思路与事实吻合不吻合 B.领导人的大思路、大主意与逻辑、理性、科学吻合不吻合 C.领导人个人的新思路、新主意,与绝大多数人的想法一致不一致

(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决策)

第八章思考与练习: 1. 什么是决策?决策有那些特点? 答:广义的说,把决策看作一个管理过程,是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预选方案,从中选出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实施、监控的过程。包括从设定目标,理解问题,确定备选方案,评估备选方案,选择、实施的全过程。狭义的说,决策就是为解决某种问题,从多种替代方案中选择一种行动方案的过程。 决策的特点可按照划分的类别来说明: 1.按决策的作用分类 (1)战略决策。是指有关企业的发展方向的重大全局决策,由高层管理人员作出。 (2)管理决策。为保证企业总体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解决局部问题的重要决策,由中层管理人员作出。 (3)业务决策。是指基层管理人员为解决日常工作和作业任务中的问题所作的决策。 2.按决策的性质分类 (1)程序化决策。即有关常规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非程序化决策。是指偶然发生的或首次出现而又较为重要的非重要复性决策。 3.按决策的问题的条件分类 (1)确定性决策。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只有一种自然状态时的决策。即决策的条件是确定的。 (2)风险型决策。是指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但每种自然状态所发生概率的大小是可以估计的。 (3)不确定型决策。指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状态,而且,这些自然状态所发生的概率是无法估计的。 4,按决策的风格来分,可分为:行为决策;概念决策;命令决策;分析决策。 5、按决策的方法来分,可分为: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2. 科学决策应该遵从哪些原则? 答:最优化的原则、系统原则、信息准全原则、可行性原则和集团决策原则。 3. 决策在管理中的作用如何?你能否通过实例来说明决策的重要性? 答:决策是管理的基础,决策是计划工作的核心,计划工作是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工作的基础。(省) 4. 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你在实际工作中是如何作决策的? 答:决策过程主要分为四个阶段: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实际工作中,首先确定决策主体,确定决策备选方案,以及明确不可控因素,预估不同决策的后果,然后根据主观客观的一些条件来做出决策。 第九章习题 1、答:1)无差关系:若y x ,且x y ,称x 与y 无差别,记为y x ~ 。 2)偏好关系:对于后果集},,,{21n J 中任意两个可能的结果x 和y ,总可 以按照既定目标的需要,前后一致地判定其中一个不比另一个差,表示为y x (x 不比y 差)。这种偏好关系“f ”必须满足下面三个条件:自反性:x x (一个方案不会比它自己差);传递性:z x z y y x ,;完备性:任何两个结果都可以比较优劣,即 x y y x J y x ,,,二者必居其一。 3)效用函数:对于一个决策问题中同一目标准则下的n 个可能结果所构成的后果集

浅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浅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

浅谈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管理哲学》这门课程告诉我们,领导干部在决策时一定要学会先区别事件或者计划的不同处、重点性,再去几个方案中选择、平衡,几个方案一定要权衡利弊,再去定决策,定下当下最适合的方案,而不是最完美的方案。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同时,科学的决策,一定需要决策者有博大的胸怀,要广开言路,一定要听不同的意见,甚至反对意见。没有交锋就没有好的政策,好的政策能容纳不同利益群体的人和事。作为一名青年干部, 通过《管理哲学》的学习,让我懂得了科学决策的重要性,并深感自己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随着新技术、新理论的迅速发展和各种新问题、新情况的不断出现,科学决策日益成为管理者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如果不科学决策,要造成国家财产损失、事件恶化。如瓮安事件,是一件典型的政府管理者没有及时的科学决策。如果管理者能够及时公开信息、及时站出来解决,事件不至于发展成那么恶劣。提高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水平相当的重要,有深远的重要意义。我认为决策的有几方面的特性:(一)决策影响的间长、范围广,稍有差错,就会产生重大失误。(二)决策通常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的部分环境或条件往往是不可知、不可控的,决策具有难以预测的风险性。(三)决策通常要综合政治、经济、科技、人

员、文化等多种可变因素,决策具有不可避免的复杂性。(四)决策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能,是例行性的,而特定情况下的决策是时不我待的,需要随机做出决策,这就会使领导的决策往往带有随机性。(五)决策是为了指导实践,发挥解决问题的作用,这就客观地要求领导干部的决策具有可操作性。(六)决策是主观意志和客观实际的统一,领导干部的知识水平、综合能力和掌握的现实情况必然会影响决策过程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性。 我们现代的领导者不能做唯上的决策、专断的决策、情绪的决策、经验的决策、低能的决策。不能因目标不切实际引起失误、过程不合程序引起失误、责任不明确引起失误、职能不转变引起失误、信息不公开引起失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是决策。决策正确与否,对一个单位的建设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提高领导者的决策水平相当要紧。?????????????? 那么该怎样提高决策能力 首先要坚持实事求是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因为决策活动是人的一种主观行为,只有主观的决策与客观实际相统一,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实事求是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惟一正确的方法。我们要想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使我们的主观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实际及其规律性,使主客观达到一致。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

1.3.7 博弈论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

博弈论分析方法的主要特征 博弈论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方法论体系。其分析方法具有下列特征: 1. 研究对象的普遍性和应用范围的广泛性 人们的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作用与相互依赖,不同的行为主体及其不同的行为方式所形成的利益冲突与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使博弈论的研究对象具有普遍性。一切涉及到人们之间利益冲突与一致的问题、一切关于竞争或对抗的问题都是博弈论的研究对象。 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的合作与非合作博弈、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博弈的事实,使博弈论的研究内容和应用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到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军事学等诸多领域,在经济学中的应用尤为突出。 2. 研究方法的模型化、抽象化以及涉及学科的综合性 一是运用数学模型来描述所研究的问题,使博弈论的分析更为精确。 二是研究方法具有抽象化的特征,由于博弈论分析大量使用了现代数学,使它所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及所揭示的结论都带 有抽象、一般化的特点。 三是博弈论分析方法所体现的模式化特征,博弈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或基本范式,从而使博弈论能够分 析和处理其它数学工具难以处理的复杂行为,成为对行为主 体间复杂过程进行建模的最适合的工具。

四是博弈论方法所涉及的学科的综合性。在博弈论分析中,不仅要应用现代数学的大量知识,还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 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等学科。 3. 研究方法的实证性与研究结论的真实性 博弈论中的最佳策略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最优化,它只回答是什么导致博弈均衡,均衡的结果是什么,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从实践上看,博弈论突破了传统的完全竞争、完全信息假定,更加强调决策者的个人理性,强调不完全信息、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经济分析,强调决策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等外部性,强调通过规则、机制和制度的设计和优化在个人理性得到满足的基础上达到个人理性和集体理性的一致,等等。作为一门方法论科学,除了提供分析和解决博弈问题的独特和新颖的具有战略思维的思想方法以外,还提供了更加贴近现实的分析工具并填补了传统经济分析的许多空白。从这个意义上说,博弈论方法具有实证的特征,使研究结果更具有真实性。

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考试答案1

公务员创新思维与决策艺术考试答案 1.责任分散在集体研讨中可能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别是()和集体冒险。(3.0分) A.旁观心理 B.推脱心理 C.从众心理 D.依赖心理 我的答案:D 答对 2.克服责任分散效应,要清晰了解个体思维的长处和局限性。这种克服责任分散的方法的优势不包括()。( 3.0分) A.应对简单 B.结构良好 C.方案多样化 D.边界清晰的问题有效 我的答案:C 答对 3.对于影响团队创新思维的主要障碍,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3.0分) A.主体:思维方式同质化 B.氛围:过于自由和开放沟通 C.观念:从众行为与群体压力 D.班长:鼓励参与意识较低 我的答案:B 答对 4.知觉局限是影响个体思维创新的主要障碍之一。个体依据其需要、情绪的主观指向,将自己的特征转移到他人身上的知觉局限是()。(3.0分) A.选择性知觉 B.晕轮效应 C.投射作用 D.刻板印象 我的答案:C 答对

5.在政策过程中是通过思维创新来促进机制和体制创新的,从创新思维的角度来看,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包括()。(3.0分) A.决策过程透明化 B.民众参与制度 C.政策手段科学化 D.政策效果隐性化 我的答案:D 答对 6.我国是()主导的国家,这是由我国的体制决定的。(3.0分) B.行政 我的答案:B 答对 7.自己有正确的判断,但看多数人的意见与自己不一致,从而怀疑自己以至放弃自己的判断,这种行为属于()。(3.0分) C.从众行为 我的答案:C 答对 8.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创新思维的主要特点的是()。(3.0分) A.及时性 B.求异性 C.创新性 D.有效性 我的答案:A 答对 9.创新思维是以( )为导向,把新理念、新方法与新工具用于解决问题过程,破除思维障碍,突破思维定势,最终实现问题创造性解决的过程。(3.0分) B.问题 我的答案:B 答对 10.以下选项中,不属于西方国家解决群体性事件的理论的是( )。(3.0分)

集体决策的优点

集体决策的优点 决策问题关系事业兴衰成败,特别是在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大事的正确决策不仅能凝聚人心,推动发展,而且能造福百姓,增强后劲;反之错误的决策不仅会贻误发展,而且会损害党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正确的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防止决策的随意性。因此,建立和完善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基本要求,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关键所在,也是调动方方面面干部群众积极性,合力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弄清涵义,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坚持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的根本就是确定重大问题的范围和保证真正意 义上的集体。所谓重大问题,就是相对一般而言,如城乡发展规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干部人事任免等关系到一个地方发展改革的施政方针和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明确了范围就可防止不分大事小事,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平均使力”现象。所谓集体决策就是对于界定的重大事项,要坚持集体研究,会议决定,防止会前不通报,会上搞突然袭击的“霸道主义”和会前不作深入调查、仔细分析,会上随大流的“弃权主义”。 二、提高认识,解决“为什么”的问题 1、是推进民主集中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在我们党内,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独断专行、不要民主的“家长制”、“一言堂”和软弱涣散、不要集中的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建立和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就是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意见、建议集中起来,在民主议事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决策。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领导生活中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体现和要求,是民主集中制理论上的重大创新。 2、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重要内容。党的领导是否坚强有力、科学有效,是否能够得到不断加强和改善,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度是否健全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健全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度,可以提高和改进领导艺术、领导方式、领导方法。在国内国际环境都发生巨大变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考验,只有建立健全重大问题的集体决策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我们党才能提高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健全重大问题的决策制度,可以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反之对重大问题界限不清,办事程序混乱,必然影响班子内部的团结,削弱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

博弈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潘天群)

通识课 课程中文名称:博弈论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课程英文名称:Game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Social Sciences 课程代号:开课学期:第一学期(秋学期) 主讲教师:潘天群职称:教授、博导 研究专长:博弈论、逻辑学、科学方法论 所在院系:哲学联系电邮:tqpan@https://www.doczj.com/doc/8e8333601.html, 授课对象:全校二、三年级本科生(不限专业) 一、主讲教师简介: 潘天群,哲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现代逻辑与逻辑应用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逻辑学会经济逻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人才(2006)。曾于2001年9月-2002年2月在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系从事“博弈论中的方法论问题”的访问研究。 主要研究领域为:逻辑学、哲学、博弈论。在《哲学研究》等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学术论文约70余篇。独立出版著作5部:《行动科学方法论》,《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博弈思维——逻辑使你决策制胜》、《社会决策的逻辑结构》与《合作之道——博弈中共赢方法论》。其中《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自2002年出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为畅销书与长销书,已出版第三版。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博弈论的哲学基础与应用功能研究”(2009)。 二、课程简介 由于“他人”与“我”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研究冲突与合作的博弈论自上一世纪由冯?诺依曼等人创立与发展以来,对社会现象表现出强大的解释力,已经成为社会科学的一个通用工具。迄今至少有五位博弈论专家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许多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其研究与博弈论相关。博弈论也也渐渐渗透到自然科学(如生物学、人工智能)之中。 本课程突破数理博弈论的框架,结合主讲教师十年来的研究工作,构建适合

浅谈科普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浅谈科普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 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恐怕一直在困扰很多人。有人认为科学研究很有用,有人认为科学研究就是自我安慰,啥用没有。但是,我认为科研的意义在于解决问题!它可以促进企业的发展,企业只有不断地科技创新才能满足现在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才能更好的立足于社会。 柯达公司成立于1881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影像产品及相关服务的生产和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是一家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上市公司,业务曾遍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员工约8万人。多年来,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但是随着数码技术的崛起,柯达公司于2012年1月19日却申请了破产保护。 如此辉煌的百年公司却申请了破产保护,究其原因主要是:首先,柯达长期依赖相对落后的传统胶片部门,而对于数字科技给予传统影像部门的冲击,反应迟钝。其次,管理层作风偏于保守,满足于传统胶片产品的市场份额和垄断地位,缺乏对市场的前瞻性分析,没有及时调整公司经营战略重心和部门结构,决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 通过柯达公司的从鼎盛到申请破产保护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警示,科学研究的真正意义所在,无论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都需要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获取信息的手段也在不断更新。为了更好地科学研究就必须需要发展科普工作,科普是以提高公民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的的全民终身科学教育。科普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的科学知识与基本科学概念的普及,实用技术的推广,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的传播。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使公众了解基本的科学知识,具有运用科学态度和方法判断及处理各种事务的能力,并具备求真唯实的科学世界观。所以必须发动科普活动,科普活动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务求实效。一是内容要更新。要将最新的科技成果,及时传授给公众,教给他们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和适用技术。还要普及哲学社会科学,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使广大干部群众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认识自然,把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二是形式要多样。对实践中形成的行之有效的科普活动形式要坚持和完善,同时要根据新的形势探索新途径和新方法。科普讲座、科普报告直接面对听众,便于交流,很受群众欢迎。科学家给学生做一次精彩的科普报告,能够引导他们对科学事业的向往和对科学家的景仰,启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因此,要动员更多的科技人员到学校、工厂、农村、机关、社区、部队去宣讲科技知识。三是手段要先进。中国科协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显示,电视已成为我国公众接受科技知识的主要渠道。要高度重视电视的科学教育功能,充分利用电视台开展科普活动,发挥现代传播技术手段的作用。青少年上网的比例很高,要加强网络科普工作,使网络成为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运用现代化的工具在全社会大力传播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营造全社会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要切实搞好重点群体的素质提高工作。要根据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特点做好素质提高工作。一是广大科技人员。通过学术交流、学术报告等形式,搭建互相交流创新思维的平台。鼓励“最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