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王澍作品为例谈建构

以王澍作品为例谈建构

以王澍作品为例谈建构
以王澍作品为例谈建构

以建筑师王澍作品为例浅谈对建构的认识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对建构基本概念从狭义建筑构造的概念出发,进而阐述了更高层次的上升到文化,体现文质彬彬的建构艺术概念,第二部分介绍建筑师王澍的几个建筑作品,通过作品更深层次的体会建构的艺术性更好的认识建构……一:建构的概念

建构狭义上是指建筑构造,是建筑学的一个词语,也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它是指对建筑建造的手段的一种技术表达,它强调建造的过程,注重技术、结构、材料和表现形式等。它的目的和作用主要是研究建筑物各组成部分的构造原理和构造方法,是建筑设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对整体的设计创意的一种最终表现,同样也对设计创意起着制约作用。它具体是指通过构造方案、构配件组成的节点、细部构造及相互间的连接和对材料的选用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建筑的实体的构成成为可能,并完成建筑物的整体与空间的形成。

建筑构造手段的设计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建构是对结构和建造逻辑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对实践经验的高度概括,更多的要涉及到建筑材料、建筑力学、建筑结构、建筑物理、建筑美学、建筑施工和建筑经济等有关方面的知识。同样还要考虑建筑物功能要求,对细部的做法和构件的连接,受力的合理性等都要进行考虑。这个意义上的建筑构造的目的更多的是提供适用、经济、美观的构造方案。建构包括设计、构建、建造等内容,是一个三位一体的集合,是一个全过程的综合反映。

然而广义上的建构是一种超越简单建筑构造技术本身的一种概念,是一种上升到文化研究、社会科学和文学等领域的一种研究。它更多的是表达一种精神,一种气质,一种感觉,一种能引起感悟与共鸣的精神,一种文质彬彬的气质,一种让人心灵愉悦振奋分感觉。它反映一种本质的东西,一种通过具体的物象表达一种意境。它的构造是一种诗意的构造,是一种上升到艺术的造型行为。建构是在建筑设计中的移情的特殊显示,是对力的体验,力的联系上的表达,建构不仅要组织结构,同时还要表达感情。

建构的内容从建筑设计到建成过程中,既符合力学规律,又遵循结构特征;同时也符合从艺术审美角度去审视其自身所应具有的美学法则;加之能在建造实施过程中保持其以上特征的过程。

二:以建筑师王澍的作品解读建构

建筑师王澍1963年,生于新疆乌鲁木齐;1985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现东南大学)学士;1988毕业于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88至1995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工作;2000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城市设计方向博士;现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其主要作品陈默艺术工作室、自宅室内设计、上海南京路顶层画廊设计、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宁波当代美术馆宁波博物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作品都在中国,却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

注,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语境下,引发了一场建筑是应

基于传统还是展望未来的讨论。王澍设计的建筑作品

和他的建筑理念获得了广泛的国际关注和认可。2010

年他以作品“衰变的穹顶”摘得第十二届威尼斯建筑

双年展特别荣誉奖,成为首位获该奖的中国建筑师。

2011年他获得法国建筑学院金奖,这是首位中国建筑师摘得此一国际建筑学界大奖。同年,他还被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聘为2011—2012学年度“丹下健三”荣誉讲席教授,这也是获得这一荣誉的第一位中国籍建筑学者。

他的作品中更多的是有一种文人的气质,就像他自己所说的建筑师首先得是一个文人,他的作品区别于大多数中国建筑师的意境而与众不同,因此他的作品令国外建筑师惊讶,他因此获2012年建筑界的诺贝尔普利兹克奖,在王澍的作品中首次看到了中国当代建筑的价值,它的设计根植于中国传统和文化,一直以来他都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找着自己的哲学表

达。他的建筑语言如同其他伟大建筑体系一样指引

着人们的内心。而他的几个代表性的作品更是对建

构语言的完美阐释。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到宁波美

术馆,再到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他用古代工

匠的建筑手法和生态环保的理念去诠释着自己心中

的当代建筑。

在占地800亩的青砖黛瓦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王澍把中国传统的空间观念、诗意与审美带入当代

建筑,以达到平衡一座规模庞大的校园与一座不甚

高大的山丘的目的。南方民居中常见的砖、瓦、檐、

木,让王澍设计的建筑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灵动。象

山校区里的建筑有的用拆房回收的老砖砌墙,有的用

回收来的瓦片搭建重檐。

王澍认为比建筑更重要的是一个场所的人文气

息,比技术更重要的是朴素建构手艺中光辉灿烂的语

言规范和思想。他设计的象山校区墙面用白色墙面和

传统的木纹建构肌理向对比结合,用南方灰色筒瓦屋

顶,都很好的通过材料本身固有的语言特点,表达了

那种中国传统特有的山水画的气质。在对形式的把握

上,选择白色墙面与木头原色,灰色筒瓦屋顶来体现

建筑物质性与南方山水园林这种场所精神的结合,走

进象山校区,它已经超越校园本身,感受到的是周围

环境的优雅与田园的宁静,这是建构语言产生的感

悟,这是通过建构语言所限定出的的建筑风格。

王澍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瓦园,正是建构诗

意般表达的一种艺术再现,体现意境美,是一次艺术

性的造型行为,他利用中国南方的灰色筒瓦作为建构

表达元素,将中国南方民居的灰瓦屋顶满铺在威尼斯

一个公园绿地上,中间用柱子绑扎出一条曲折的小

径,瓦面肌理感很强,表达的意境深远,让人联想到瓦面似水面,产生感悟,引起共鸣。同样他设计的宁波博物馆墙面的砖石质感肌理更是对砖石本身的一种建构表达,而这种对材料的本质表现正是建构所要表达的东西,它能反映一种气质,一种精神一种震撼的力量,没有对材料进行隐蔽性处理反映材料本质的特点,遵循自然体现审美本质,这正是设计师的工作价值所在,正是对建构手段的过程追求而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一个目的,建构的目的是创造一种空间,我们要考虑的是要如何去建造。王澍一直在追求一个过程,一个建造过程,没有急功近利的想

要结果,他更多的是享受建构过程中的乐趣,享受建筑现场,琢磨材料本身的工艺。

王澍作品中体现的建构审美的造诣一方面得意与他小时候博览群书,所养成的文人气质,另一方面也得意与他早年的民间工艺手的段积累,对材料的性能认识,对地域性的认识。在王澍刚毕业前七年并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很快进入中国大的设计潮流中去,而是走访民间工匠,常驻工地与工人在一起工作,认识了很多民间匠人他自己早年的所谓看似“无所事事”的荒废设计,正好有机会让自己认识了很多民间工匠,跟他们学习建造工艺,所以才会

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将材料组合发挥到极致,他自己对这一

点也感到非常自得,,这也造就了他对建筑构造的谙熟,

他现场看到工人师傅的砌筑方法,他的设计构造图都是经

过自己设计创造的,他知道匠人的工艺,知道什么样的施

工图纸工人能够看懂,这体现在他花费半年在自宅中“园

林”设计,其中的八个建筑灯就是很好的建构实例。以至

于后来在他的建筑教育思想中也极力推崇对建构手段的

研究,强调建造,强调如何建,要求建筑学专业大一学生

必须修木工匠艺。

他建筑思想中强调实现,而不是停留在构思上。他讲

究把想法百分之百不打折扣的实现,实现自己的理想,而

不仅仅停留在构思阶段,这也是建构所要追求的,实现大

于构思,他主持的杭州市政府南宋御街改造,难度之大,

如何恢复建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他自己的话说这难度只

有上帝能做到,但是他做到了,他自己说既然答应要做就

会克服一切困难,百分之百不打折扣的把自己的想法实

现。这也正是王澍作品能够产生的那种耐人寻味,能够经

得起慢慢品味的原因所在,看得出这是经过时间沉淀推敲

的结果,正是像王澍这种在当下中国这样快速城市化建设

中少有的能不被甲方商业利益所诱导的建筑师才能做到

的,坚持自己的道路,坚持自己的理想,这样的建筑师在

中国是少数,甚至没有几个,然而王澍做到了,他也因此

取得了别的建筑师达不到的高度,获普利策奖是对他的最

好证明,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这真是个巨大的惊喜,我

突然意识到在过去的十多年间做了如此多的事情,看来真

诚的工作和足够久的坚持一定会有某种结果。”他还将自

己归为业余建筑师,他说中国的建筑师分两类一类是设计

重要建筑的人,另一类不设计什么重要建筑而只是去设计

的人,他称后一种为“业余的”,但他们的“活”会更地

道。

在上海南京路顶层画廊的项目设计中,他追求材料本

身的表达,他认为材料决定制作:只是用有关的基本技术,

几乎不存在隐蔽工程,所有钢件不做混漆,水泥抹灰不做

粉刷,地板开孔露出剖面,任何地方都不使用线脚,两种材质交接处必须交代清楚,一切材料和技术都一般,但考验的就是基本功,活不干到细节的地步就不算地道的好活,但他认为细节未必是那些使整体完美的东西。他一直试图从体现“手

迹”和材料的想法中摆脱出来。

王澍的建筑思想中更关心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他不考虑表达的结果是什么,他认为造型、含义之类的东西并不重要。他讨厌建筑中“构思”一词。他更关心对现场最纯粹的、最直接的处理方式。这也是建构所追求表达的东西。无论他的作品还是文章,都能感觉到一种叙事性特点,他可以详尽地描述他作品诞生的过程。事实上,他自己一直是融于其作品从无到有的过程中,他强调做建筑时建筑师在现场,也强调完工后勘察现场,这种感觉是他追求的一种状态。他习惯长时间做在建筑旁边品味建筑带来的愉悦感受。他能花几年的时间让自己亲临施工现场,能够完美的把握控制施工的质量。

王澍的建筑思想及他的作品中体现出来的那种特有的建构艺术正是我们当前这种快速工业化生产中所不及的,他的每个作品都做的那么的精致,他每年不像多数中国建筑师那样多产,而是会选择性的做一两个项目,所以对自己的作品从设计到施工,都是百分之百不打折扣的完成,特别是建造过程的把控能力是非常强的。对建构本身的细节考虑,所谓的活的地道程度的控制,以及对作品设计完后的后期勘察体验,对作品的挚爱程度,都是我们这些当下建筑师所应该学习的,他对作品的艺术性追求超越了作品的目的和结果。更强调的是建造过程。

但是同样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他是业余建筑师,他的这种追求工作状态是很难融入中国这个主流设计市场,或者说中国的主流建筑设计几乎不可能会成为他的这种状态。他也只能作为少数业余建筑师存在。

但我认为作为一名建筑师我们应该通过王澍的作品感受一下这种慢下来真正能沉下心来踏实做事的这种心态。感受一下建构语言本身的表达感染力,在我们的设计中应该会有所启发,当然也希望能多一些精品出现,而不是跟着甲方或所谓的权威在奔跑,到时候匆匆走过,回想一下没干过什么,图画了不少,其实根本没有设计,毕竟设计还是一个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词。或者说设计应该是一个有追求的行为。

参考书目:王澍《设计的开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杨维菊主编《建筑构造设计》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主编的《建筑文化研究》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一. 材料方面 以旧材料纪念过去,同时又采用现代形式 1.【砖瓦】回收,循环,利用,象征城市的变迁 1.1“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王澍说。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800平方米),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6万片旧城拆迁回收的青瓦、3000根竹子,王澍团队和3名来自浙江乡村的泥工、瓦工和竹工花了半个多月时间,几乎在全手工的状态下造出了一个800平方米的建筑。

1.2在2010年的世博会上,王澍设计的宁波滕头馆,是一栋由回收旧砖瓦做成的建筑。为了表达他的生态理念,王澍用“瓦爿墙”(用青砖碎瓦甚至破碎的缸片垒加起来的墙壁)来装饰滕头馆的三面墙体。“瓦爿墙”是用回收的50多万块旧砖瓦做的,这些旧砖瓦都是从宁波的象山、鄞州、奉化等地的大小村落收集来的,其中的元宝砖、龙骨砖、屋脊砖都有着超过百年的沧桑。 1.3王澎对瓦片的情结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2004年,王澍完成了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新校区一期工程。为了发挥建筑材料的可再利用和经济实用性,他从各地的拆房现场收集了700万块不同年代的旧砖弃瓦,让它们在象山校区的屋顶和墙面上重现新生。

1.4宁波博物馆的外墙是最吸引眼球的地方。「你仔细看看,可以发现如果是直壁,采用的是浙东地区的『瓦爿墙』,如果是斜壁,采用的则是特殊模板成型的清水混凝土墙。」戴宗品道出了细微处的奥秘。 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有其传统根基,历史上,以慈城地区为代表的瓦爿墙随处可见,是宁波地域乡土建造的特有形式。宁波博物馆的瓦爿墙材料包括青砖、龙骨砖、瓦、打碎的缸片等,大多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旧物。其中,青砖的数量最多,它们的「出生」年代也多为明清至民国时期不等,甚至有部分是汉晋时代的古砖。不少青砖上,还镌有「福寿」等铭文;龙骨砖是传统建筑中用来压脊的较大的砖,带拱,与青砖拼砌,形成错落。龙骨砖与零碎的瓦片和缸片一起,都成为了外墙的「装饰图案」。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我们大概测算了一下,每平方米需要100块左右的旧砖旧瓦,整个博物馆的瓦爿墙的面积是1.3万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宁波博物馆所用的旧砖瓦在百万块以上。」宁波博物馆在全 国建筑界是第一个如此大规模运用废旧材料。

浅析建筑师王澍和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创作思想差异性 相平

浅析建筑师王澍和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的创作思想差异性相平 发表时间:2019-07-19T10:43:31.243Z 来源:《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2月下作者:相平 [导读] 在迎来21世纪的十多年间,建筑界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人们关注的视角也在不断的变化更新之中,有这么两位建筑师,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 (山东建院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摘要:在迎来21世纪的十多年间,建筑界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人们关注的视角也在不断的变化更新之中,有这么两位建筑师,来自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设计理念,却同样获得了普利兹克奖,他们对于建筑的切入点不同,然而在具体的设计手法上,却又有相似之处。本文正是通过对两位建筑师的全面剖析,找到两位建筑师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上的差异性,以指导今后的建筑学习。 关键词:21世纪;建筑创作手法;建造过程 一、21世纪中西方建筑发展现状及趋势 21世纪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回望十多年间,建筑师开始对建筑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生态产生了更多的关注。21世纪的社会发展,将会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社会的生产、交换、分配、消费都将以信息和知识的获取为基础。应运而生的将会是一个高速发展、激烈竞争、交往频繁的社会。21世纪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纪,农村人口将继续涌入城市,而城市人口也将会超过农村人口,进入信息社会。 以上社会现状映射到建筑发展上,不同国家将会面临不同的建筑需求,不同国家的建筑师需要根据国内的发展现状和需求,来解决设计思路上的问题。以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和中国本土建筑师王澍为例,来探讨他们创作思想的差异,并探究成因,以此来指导建筑设计。 二、浅析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和王澍的创作思想差异性 (一)不同的成长、教育经历 王澍可谓中国土生土长的建筑师,受教育阶段在国内完成,没有留洋经历。求学阶段,王澍非常勤奋刻苦,随在教育体制内,却不拘泥于当时的教育环境。 阿拉维纳在智利成长起来,在德拉智利天主教大学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在对于建筑道路的持续追求中,他保持了清晰的视野和卓越的技巧。他在他的母校智利天主教大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项目,包括数学学院(1998)、医学院(2001)、建筑学院改造(2004)、暹罗塔楼(计算机中心,2005)以及最新完成的UC创新中心(2014)。每一建筑都展示了对于人们会如何使用建筑的深刻理解,对于材料的细致而精心的使用以及为了服务更大社区而营造公共活动空间的努力。 (二)创作思想的分析对比 一位来自由中国,一位来自于智利,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价值观,却因为都曾获得普利兹克奖而闻名于世,也由此引发了笔者对两位建筑师的研究热情。两位建筑师有众多不同之处,然而在建筑创作的过程中,却又蕴含着共性。笔者希望通过对两位建筑师的建筑作品,建筑思想的对比,能够发现更深层次的设计含义,从而引导今后的建筑创作。在接下来的介绍中,将会从两位建筑师对建筑的追求和认知、对建造过程的处理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对建筑的追求和认知:王澍从小成长在文化气息浓重的家庭环境下,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很深的认知和造诣。中国传统的文人情怀在其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中国古代的建筑、园林的营造,往往是文人和匠人配合的结晶,文人负责整体的把关和控制,而匠人则负责具体的实施,将文人的构想化为现实。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以院落为核心,形成了南北东西不同的建筑风格流派,建筑文化可谓异彩纷呈。然其中最经典的一支,当属中国的江南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多由文人墨客根据地形,结合个人的志趣追求,精心设计营造而成。江南私家园林的最高追求,是对“意境”的营造。所谓“意境”,则需分成“意”和“境”来分别论述。“意”是指园林主人的胸中之意,指的是人的思想感情,想要表达的志趣或对于某种事物的看法和追求。而“境”则是指外界的事物和眼前的景色,指现实中的事物所传达出来的信息。二者结合,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托物言志”。以外化的景色来表达内化的个人志趣追求。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追求和内心精神的外化体现。举例来说,拙政园的园主王献臣在园中种植大量的荷花,正是为了通过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来表达个人高洁的为官之道。园林中的每一个建筑单体以及每一处空间组织,都可以构成一个具有表达意义的“景语”。这可以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非常宝贵的一笔精神文化财富。 而王澍正是试图将这种在中国渐渐式弱的传统文化思考,重新带到公众的视野中,让建筑师,让使用者能够体验到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涵和空间形式,重新引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 对比王澍,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则更多的关注建筑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怎样使用现有的条件,来尽可能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怎样为他们解决建筑问题,提高生活品质。如果说王澍是“文人建筑师”,那么阿拉维纳可以说是“平民建筑师”。以他的作品“智利伊基克市政府经济适用房项目”为例,由于当地政策的限制和建造经费的不足,阿拉维纳使用了一个巧妙的办法,先将建设用地内的建筑建设一半,另外一半在后期由居民在居住的过程中自己完成。只是建筑师为居民搭建了建筑的完整框架,留下的那一半未完成的建筑,可以在居民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行建设完成。让经济条件不好的居民。能够在市区较好的地块获得属于自己的房产,这可以说是一个创举。

王澍作品思想分析

王澍建筑思想分析及对中国城市化的思考 建筑学专业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刹那间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在各大城市拔地而起,传统建筑风貌正逐步消失,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引发了我们对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建筑应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思考。本文将通过对王澍关于城市复兴和传统建筑现代复兴思想的分析,结合当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问题,探讨中国城市化该如何更好地发展下去。 关键词:中国城市化、传统建筑、未来、王澍、城市复兴 一、王澍的建筑思想 2012年,中国建筑师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这是中国本土建筑师首次获得这个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建筑奖项。王澍的获奖引起了相当大的社会关注,这是因为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发展到一个阶段,传统建筑社区生活方式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对现代建筑简单的复制和模仿,不仅建筑师连普通的居民也要发出提问,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正如评审辞中指出:“中国建筑师获奖的重要之处在于,它代表着评委会成员们认可中国建筑师将推动中国及世界建筑思潮的发展。同时,未来中国城市化的成功对中国及世界而言都将是意义重大的。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的同时,中国既要保持悠久而独特而的文化传统,又应关注城市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王澍基于本土建筑的思想和将旧材料与新技术成功结合的作品将对中国今后的建筑和城市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王澍是一个对建筑有着独立思考的人。他一向都特立独行,在读大学时就被看作是异类,大二时就宣称没有老师可以再教他了。上个世纪80年代,当大家都热衷于现代主义建筑时,他曾写过论文《当代中国建筑学的危机》,批判整个近代中国建筑界的状态,从各个建筑界大师,一直批到自己的导师齐康;他的硕士毕业论文《死屋手记》影射了东大建筑系以及整个中国的建筑学状况,当时有人给他传话,如果不改论文就可能没有学位,但他就是一个字都不改;他的博士论文《虚构城市》阐述了他对未来城市发展趋势的思考,但时至今日,不少他在同济的师兄弟和老师都说看不懂。“看不懂”,也是很多人对王澍建筑作品的评价。由最初的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到后来作为获奖代表作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宁波美术馆,以及他参与的住宅项目“钱江时代”,争议从未平息,但他从不受外界评价的影响或左右,坚定地抵制市场压力,保持独立的价值观,坚持建筑世界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走基于本土文化又具有普适价值的当代建筑之路。 王澍的建筑观念是:就地取材,旧料回收,循环建造(图1)。他认为建筑就是景观,景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地理的适应、调整、敏感对话,甚至将真实的自然也变为生活场所建造的一种元素,根据对“自然

王澍作品赏析

目录: 1.王澍介绍 2.作品介绍与分析 3.王澍作品特点和个人理解与启发

硕士毕业后,他来到浙江美术学院(现中 国美术学院)。 1997年王澍与妻子陆文宇一起成立 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在一篇叫做《业 余的建筑》的文章里,王澍阐释"业余":" 强调一种建筑观是业余的,实际上就是 在强调自由比准则有更高的价值,并且 乐于见到由于对信用扫地的权威的质疑所带来的一点小小的混乱。" 2000年,王澍在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取得博士学位后开始担任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扎根杭州深度耕耘。 2002年,他出版了专著《设计的开始》。 2011年,王澍成为第一位担任哈佛大学研究生院"丹下健三客座教授"的中国本土建筑师 2012年获得"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建筑奖。 2013年,美国当地时间2013年4月18日,《时代》杂志发布2013年度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名单,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入选。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宁波博物馆、杭州南宋御街、苏州 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五散房等都是他的建筑作品。

建筑师王澍在 象山新校园的建 造中体现了自己 的思考与主张。在 迅速丧失地域文化的中国城市重建有地域根源的场所结构,让中国传统与山水共存的建筑范式活用在今天的现实,回望中国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出来。在这里,学院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心灵的自由。传统园林院 落式的大学建筑原型,象山 “面山而营”的差异性院落 格局。建筑群敏感的随山水 扭转偏斜,场地原有的农地、 溪流和鱼塘被小心保持,中 国传统园林的精致诗意与空间语言被探索性的转化为大尺度的淳朴 田园。那些校园建筑因此不是孤立的设计出来,而是在“自然”与“城 市”之间的思考中显现出来,与自然风物之间的对话,并不是观光客 般的欣赏,或风水先生般的推算,场所感的营造重要的不是理性而是 感触。

获奖简介

获奖揭晓 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2012年2月28日,美国洛杉矶——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2012年5月25日在北京举行。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1979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获奖者将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英国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辞来说明获奖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向未来的討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1985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位,三年后从该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他的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建筑项目是在大约一年后开始的——为杭州附近的一个小城海宁设计一个3600平米的青少年中心。这个作品于1990年完成。 在接下来的将近10年里,他没有做建筑设计工作,而是一直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1997年王澍和他的妻子陆文宇在杭州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对于工作室的起名,他的解释是:“对我而言,不管我是一个工匠还是业余的,都是一样的。”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与字典中解释的定义很相近:“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在王澍的概念里,“兴趣”这个词就意味着“对工作的热爱。 2000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个作品体现了他的建筑哲学——对环境的密切关注。如何让建筑自然的存在于“山”和“水”之间而不突出,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他设计这座图书馆的沉思背景。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2004年,王澍凭这个作品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他的其它重要作品全部是在中国完成的。主要作品包括2005年完成的宁波美术馆项目,同年完成的宁波五散房项目,并荣获2005年HOLCIM豪瑞可持续建筑大奖赛亚太地

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

浅析王澍的建筑思想 当代中国建筑行业中涌现了许多年轻有为的中青年建筑师,而最让人感兴趣的莫过于王澍。好的建筑作品必然会与背后的建筑思想挂钩,而王澍正是现在为数不多的能够横跨业界与学界,并且能谈得上有思想而不仅仅是捕捉潮流的建筑师。然而,建筑思想又与建筑师本人的生活经历、所受教育、思维方式等因素有关。而王澍,他的身份是多变的——建筑师、文人、学者、教师。所以解读王澍的作品,不妨先解读一下王澍除建筑师之外的各种身份,然后再一窥他的建筑思想。 一、情趣盎然的“传统”文人 王澍对弟子常说的一句话是“在作为一个建筑师之前,我首先是一个文人”。通观王澍的文章,字里行间里流露出一种浓烈的儒气与书卷味。王澍的这种文人情结,影响了他的为人气质与做事方法。赏山水画、品龙井茶、携妻游园是他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种颇有传统文人气息的生活方式使得王澍成为当下离中国传统最近的建筑师之一,所以他对园林的关注,也就表现出了不同于其他专业人士的视角:用略带感性的笔调记录。他让学生走进花圃中,或站或坐,然后调侃说“这就是竹林七贤”。在此,文人墨客的意味由生。王澍深知园林的博大精深在于“人的到场”——他曾不下百次地游历苏州园林,熟到可以默背的地步——可以认为,王澍是在有意识地摆脱对现代主义彩响下的宏大叙事性,不再过多纠缠于书本杂

志上的平面图像,而深入现象之中,用“识悟”的方式感知对象。 如此看来,王澍最关心的这个“到场”的场所就是诗意长驻的空间——园林。王澍的妻子问他“为什么在你造的房子里总有一种气氛,让人说不清楚”,而王澍的答案是“那个人类观察者隐匿在建筑看似客观的砖石梁柱间”。所以王澍的作品中往往会带有一“到场”的视角,而对此的表现又似乎是充满文人气的,并具有园林式的路径体验。于是,王澍设计的宁波美术馆就是充分表现出了这一特点。 二、求真务实的“边缘”学者 对比王澍的传统文人形象,他对建筑理论的反叛似乎众所周知,一如他的工作室之名——“业余建筑工作室”。在“反学院的建筑师”一文中,诸位建筑师与王澍的言论里,可以看出,他其实是一个非常标准的学院派学者,与其说他反学院,不如说他在行为上打上了“边缘”的烙印。 他的知识背景中有相当一部分建立在形而上学的思考之中,属于哲学读得偏多的学者之一。他的论文特点就是以文字为主,较少出现图片,行文相当理论化,例如《当空间开始出现》一文。然而这一非常学院派气质和特点却没有将王澍桎梏住,他反而极其注重分析与理性之外的事情------体验与营造,这点倒是体现了西学的质疑精神。在面对“建筑是什么”这样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时,王澍答到“说到底,建筑就是造房子”,这个答案是出乎意料的,因为不少学院派学者对此大书特书,最终给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而

关于王澍作品的总结

王澍建筑设计作品分析 摘要:王澍作为一个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向当代建筑语言转化的建筑师,致力于将当代艺术、人文思考、建筑学、特别是建筑的营造问题铸为一体,反思人文价值的“建筑艺术”和致力于中国本土建筑学复兴的“历史建筑与造园学”作为若干线索,以批判的地域性视角进行了大量有针对性的建筑语言探索及建筑创作实践,范围涉及公共建筑、大学校园、集合住宅、造园、传统城市街区的保护与更新及当代艺术装置展览等。 关键词:王澍建筑材料风水环境 王澍,一个60年代出生的建筑家,他的建筑活动就如其所生的年代一样矛盾而敏感。在建筑师同行里,王澍被公认是最有中国文人气的。而他也是很早就对中国的现代建筑提出尖锐看法的人之一。王澍在中国建筑师中的名气,一方面是因为他在国际上受到的关注,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另类。他是把建筑带入大学的引路人,但他又一直表现着对于庙堂规则的不屑。就是这个看起来有些狂妄的建筑师,一直以来却又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求着艺术之根。他把中国古代“造园”的手法和方式融入现代建筑。在别人看来,王澍已然是中国建筑师的一个代表,很多人把他的作品当作某种形态的哲学表现去

关注,而他自己却只是用古代工匠的手法去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 一、材料的应用 1.1砖瓦 1.1.1瓦园 “这几年,大量古旧建筑被拆除,出现大量砖瓦废料,2000年开始,我们就有重点地回收旧料、循环利用。中国民间早就有对材料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建造传统。” 王澍和许江设计完成的《瓦园》,在一片建筑中,以花园的形态出现。他们在地面上用6万片旧青瓦搭出了屋顶,游览者要踏上竹桥走入瓦园中,就像走在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上。 (王澍瓦园杭州 2006) 1.1.2世博会宁波滕头馆

王澍介绍与设计经历

2012-3-5 09:15:27 上传 下载附件(24.47 KB) 王澍,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院长,1963年11月4日出生于中国最西北部的省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乌鲁木齐市。一个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建筑设计师,一直以来在传统的中国建筑中寻找着自己的哲学表达。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到宁波美术馆,再到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他用古代工匠的建筑手法和生态环保的理念去诠释着自己心中的当代建筑。 他的父亲是一名音乐演奏家,业余时间喜欢从事木工。他的母亲是北京人,是一名教师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在父母的熏陶下,王澍开始对材料、工艺和文学感兴趣。当他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他经常需要坐长途火车往返于北京和乌鲁木齐之间,4000公里的行程长达4天4夜。这样的旅行让他有机会了解自然的广博和变化。在没有美术老师指导下,他开始在四处绘画。这些童年时代的兴趣,似乎要把他引向成为艺术家和作家的道路。 他在曾经住过的北京的院子和胡同墙壁上留下了许多涂画。即使他搬走多年后,邻居们依然保护着这些绘画,等待他回来。然而,他最终选择在杭州作为工作和生活之地。因为杭州著名的自然风景,也因为那里一直也是中国许多出色的山水画家的居住地。

他的父母认为艺术家是难以谋生的,所以要求他必须学习理工科,但他坚持要学习一个和艺术有关的理工科专业,于是最终找到了建筑学。当他谈起当年他的老师知道他的计划时的反应,他说:“他们认为我一定是疯了,当时没有几个中国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建筑学。”直到他开始学习了一段时间,王澍才发现这正是他想要学的专业。 他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毕业后,就进入在杭州的浙江美术学院的研究所,做关于建筑、环境和旧建筑改造的研究工作。研究生毕业一年后,作为独立建筑师,他完成了第一个建筑设计项目,是在杭州附近一个叫海宁的小城,3600平方米的青少年活动中心,1990年建成。 从1990年到1998年,他没有接任何建筑设计项目,也不想在任何的专业部门工作。反之,他与工匠们在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日复一日,从早上8点到午夜,他与工匠们一起工作,一起吃饭,在建造工地上他学到了他能学到的一切。那时他从事的工作全部都是旧建筑改造,但是在城市快速发展中旧建筑不断的被拆除,他的这些小工程也都被拆除了。 上世纪80年代,当他还是学生的时候,他已经开始研究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艺术史,包括欧洲、印度、非洲和美洲,并逐渐把他的研究领域扩大到从艺术史、当代艺术、哲学、文学到人类学和电影艺术。从1990年到1998年,他有更多时间继续这些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并思考的更加深远。用王澍的话说:“我相信从一个广阔的视野开始,最终会回归到对地方状态的深思。” 1997年他和他的同为建筑师的妻子陆文宇共同创建了“业余建筑工作室”,目前已经发展为近10个人的团队,并成为中国建筑界一个响亮的名字。工作室的名字一部分反应了他们对中国建筑学专业现状的思考,对于这个行业所面对的城市拆迁和乡村的过度建设的反思。“我不能这样做,如果我们失落了真实的历史,我们就不会有真正的未来。” 最代表他的思想和工作特质的作品是宁波博物馆,这是他2004年在一场国际竞标中赢

王澍简介

2012 年 2 月 28 日,美国洛杉矶 —— 普利兹克建筑奖暨凯悦基金会主席汤 姆士·普利兹克正式宣布,49 岁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荣获 2012 年普利兹克 建筑奖。 这一代表全球建筑领域最高荣誉的颁奖典礼将于 2012 年 5 月 25 日在北 京举行。
在揭晓评委的决定时,普利兹克先生表示:“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 步,评委会决定将奖项授予一名中国建筑师,这标志着中国在建筑理想发展 方面将要发挥的作用得到了世界的认可。此外,未来几十年中国城市化建设 的成功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将非常重要。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如同世界各国的城市化一样,要能与当地的需求和 文化相融合。中国在城市规划和设计方面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一方面要 与中国悠久而独特的传统保持和谐,另一方面也要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相一 致。”
普利兹克建筑奖由杰伊·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迪·普利兹克于 1979 年创立,每年度授予一位做出杰出贡献的在世的建筑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 计创作中所表现出的聪明才智、想象力和责任感等卓越品质,及其通过建筑 艺术对建筑环境和人类所做出的持久而杰出的贡献。
获奖者将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获奖者将得到十万美元的奖金和一枚青铜奖章。
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会主席帕伦博勋爵,在英国引用今年获奖评审辞来 说明获奖原因:“讨论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适当关系是一个当今关键的问题,

因为中国当今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引发一场关于建筑应当基于传统还是只应面 向未来的討论。正如所有伟大的建筑一样,王澍的作品能够超越争论,并演 化成扎根于其历史背景、永不过时甚至具世界性的建筑。”
王澍 1985 年获得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位, 三年后从该 校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他到当时的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从 事旧楼改造,及环境与建筑关系的研究。他的第一个独立设计的建筑项目是 在大约一年后开始的——为杭州附近的一个小城海宁设计一个 3600 平米的 青少年中心。这个作品于 1990 年完成。
在接下来的将近 10 年里,他没有做建筑设计工作,而是一直与工匠们在 一起工作,在真实的建造中获取经验。1997 年王澍和他的妻子陆文宇在杭州 创办了“业余建筑工作室”。对于工作室的起名,他的解释是:“对我而言, 不管我是一个工匠还是业余的,都是一样的。”他对“业余”这个词的解读 与字典中解释的定义很相近:“一个人因为兴趣而从事某项研究、运动或者 行为,而不是因为物质利益和专业因素。”在王澍的概念里,“兴趣”这个 词就意味着“对工作的热爱。
2000 年王澍完成了他第一个主要作品——苏州大学文正学院图书馆。这 个作品体现了他的建筑哲学——对环境的密切关注。如何让建筑自然的存在 于“山”和“水”之间而不突出,以及苏州园林的造园思想是他设计这座图 书馆的沉思背景。在设计中,这座图书馆将近一半的体积处理成半地下;此 外,四个散落的小建筑的尺度明显小于主体建筑。2004 年,王澍凭这个作品 荣获中国建筑艺术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