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考试(1-4章)复习大纲

(重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考试(1-4章)复习大纲

(重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考试(1-4章)复习大纲
(重点)多媒体技术及应用  考试(1-4章)复习大纲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1.1 多媒体技术概述

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1.1.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1.4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2 多媒体硬件系统

1.2.1 多媒体输入输出设备

1.2.2 多媒体接口设备

1.2.3 多媒体存储设备

1.3 多媒体软件系统

1.3.1 多媒体软件

1.3.2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流程

1.1.1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1.媒体的含义

?表示信息的载体:如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语言等。

?存储信息的实体:如磁盘、磁带、光盘、纸张等。

?传播信息的载体:如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网络等。

2.媒体的类型?a?a 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感觉媒体:指能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能直接产生感觉的一类媒体。

如语言、音乐,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数据等。

?表示媒体:即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介。如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和声音编码等。

?显示媒体:即输入输出媒体的设备,如键盘、显示器、话筒,喇叭和打印机等。

?存储媒体:用来存放表示媒体的物理载体,如磁盘、磁带、光盘等。

?传输媒体:传输媒体的物理载体。如空气、电话线、电波、电缆和光缆等。

1.1.2 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3. 多媒体(Multimedia)

主要包括文字、图形、图像、音频、动画和视频等多种信息载体。

?文字:指各种字母、数字和符号等文本信息;

?图形:由描述点、线、面的大小、形状、维数和位置的图形指令生成的几何图形(矢量图形) ?图像:由许多的像素点构成,每个像素点用若干二进制位来表示颜色和亮度等信息(位图)

?音频:包括语音、音乐和各种声音效果;

?动画:通过计算机自动生成关键帧之间的连续图像,按照一定速度连续播放形成动画;

?视频:若干静态图像画面的连续播放形成了视频,每一幅画面称为一帧;

4. 多媒体技术

利用计算机及相应的多媒体设备,采用数字化处理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和视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结合起来进行处理的技术。

5. 多媒体计算机(MPC)

能够综合处理各种媒体信息组合的计算机,使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1.1.3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教育培训

?直观生动,说服力强,学习效果好。

?教学内容丰富,传递的信息量大。

?更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多媒体通信

?多媒体视频点播系统(VOD)

?交互式电视(ITV)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CW)

?多媒体会议系统

?多媒体家电产品

3、娱乐

网络电视、电影和动画、交互控制

4、电子出版物

电子书、电子杂志、多媒体光盘

5、军事

作战指挥、作战模拟、仿真训练

1.1.4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

1.多媒体数据存储技术

2.多媒体数据压缩/解压缩技术

3.虚拟现实技术

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

4.多媒体数据库技术

多媒体数据库应支持多种媒体的集成管理和综合描述,支持同一媒体的多种表现形式,支持复杂媒体的表示和处理,能对多种媒体进行查询和检索。

5.多媒体通信技术

音频和视频的网络宽带快速传输技术仍将是多媒体技术的研究热点。

6.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

Web图像、声音、视频的快速检索

1.2 多媒体硬件系统

1.扫描仪

可将静态图像输入到计算机里的图像采集设备,工作过程:

1)扫描仪的光源发出均匀光线照到图像表面;

2)经过A/D转换,把当前扫描线的图像转换成电平信号;

3)步进电机驱动扫描头移动,读取下一行图像数据;

4)经过扫描仪的CPU处理后,图像数据暂存在缓冲区中;

5)按照先后顺序把图像数据传输至计算机并存储起来。

平板式扫描仪手持式扫描仪滚筒式扫描仪

1)分辨率(dpi,每英寸扫描的像素点数)

水平分辨率×垂直分辨率

水平分辨率(光学分辨率):由扫描仪的传感器以及传感器中的单元数量决定,分辨率越高,扫描的图像越清晰。

垂直分辨率(机械分辨率):是步进电机在平板上移动时所走的步数。

2)色彩位数:决定扫描仪对颜色的区分能力。

一般的扫描仪至少有30位色彩位数,能表达230种颜色

高档扫描仪拥有36位色彩位数,能表达约687亿种颜色。

3)灰度:决定图像亮度的层次范围

灰度越高图像层次越丰富,目前可达256级灰度。

4)扫描速度:在指定的分辨率和图像尺寸下的扫描时间。

5)扫描幅面:扫描仪支持的幅面大小,如A4、A3、A1和A0。

2.数码相机

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

(1)数码相机的工作原理

将数码照相机的镜头对着被拍摄的物体,按动快门,图像便会被分成红、绿、蓝三种光线,然后投影在CCD(电荷耦合器件)上,CCD把光线转换成电荷,其强度随被捕捉影象上反射的光线强度而改变,然后CCD把这些电荷送到模/数转换器,对光线数据编码,存储在闪存卡中

(2)数码相机的性能指标(包括传统的镜头大小、快门速度、光圈大小以及闪光灯工作模式)1)分辨率:分辨率越高,打印的照片尺寸越大。1024*768可打印5寸照片

2)颜色深度:24位或36位,可以生成真彩色的图像。

3)存储能力及存储介质:决定了相机可拍摄照片的数量。

4)数据输出方式:串行口输出,高档相机提供IEEE-1394高速接口。

5)连续拍摄:两张照片之间需要等待的时间间隔越短,连续拍摄的能力越强。

3.刻录机

内置式

1.2.2 多媒体接口设备

1.声卡

(1)功能

?录音与放音:通过麦克风或LINE IN通道进入,首先经过混音芯片进行采样、A/D转换、混合等一系列处理,再通过主芯片的处理,录制成波形文件。波形信号经过主芯片进行处理和计算,再传到混音芯片进行D/A转换,转换好的模拟信号经过功放的放大处理后由音箱输出。

?编辑与合成处理:对声音文件添加各种特效,如回声、淡入淡出等。

?MIDI接口:与外部电子乐器之间进行通信,实现对电子乐器的控制和操作。

(2)组成

?音频信号处理芯片:处理输入的音频信号,它控制采样频率和采样精度。

?音效合成芯片:控制输出音频信号

的高低音和各种音效。

?数模转换电路:进行模/数和数/模转换。

2.视频采集卡

(1)模拟采集卡

①接口:PCI接口(32位)

至少有一个Video In接模拟视频设备

高性能采集卡:A V接口和S-Video。

注:不能直接采集射频信号和伴音信号。

②功能:接收模拟视频信号,对该信号进行采集、量化成数字信号,然后压缩编码成数字视频序列。

一般的视频采集卡:存储成AVI文件

高档的视频采集卡:存储成MPEG文件

(2)数字采集卡(或1394卡)

?IEEE 1394:视频传输的串行接口标准

?相当于一个数据传输接口,不能采集模拟视频

?由苹果公司首创,也称为Firewire(火线)

?特点:数据传输速率快。

数字采集卡主要有以下三类:

①带有硬件CODEC(编解码器)的1394卡

速度快、质量高,价格昂贵

②带有软件CODEC的1394卡

价格低,但速度慢

③OHCI 1394卡(开放主机控制器接口)

是PC的标准接口卡,价格低,品种多

3.显卡

(1)作用

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显卡一般插在主板的PCI扩展插槽中,现在有些主板上集成了显卡。

(2)显卡的输出接口

①VGA 视频图形阵列接口:将转换好的模拟信号输出到CRT或者LCD显示器

②DVI 数字视频接口:视频信号无需转换,信号无衰减或失真。

DVI-D 接口:只能输出数字信号

DVI-I 接口:可输出模拟或数字信号

③HDMI 高清晰多媒体接口:将多媒体数字信息输出到液晶电视机或数字投影仪。

1.2.3 多媒体存储设备

(2)CD盘的结构

1)盘片的结构

由保护层、反射激光的铝反射层、刻槽和聚碳酸脂衬垫组成。

激光唱盘分3个区:导入区、导出区和声音数据记录区。

?外径为120 mm

?中间孔的直径为15mm

?厚度为1.2mm

?重量为14~18克

?记录数据的区域为35.5mm

2)光道的结构

CD盘光道是螺旋型的,光道长度大约为5公里,角速度不同,线速度恒定,内外光道的记录密度相同,随机存储特性较差,控制比较复杂。

(3)光盘上信息记录的原理

(1)CD-ROM

凹坑的边缘来记录?°1?±,而凹坑和非凹坑的平坦部分记录?°0?±。

(2)CD-R

在反射层下多了一个记录层,涂有特殊性质的有机染料,在激光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从而记录数据。由于记录层感光染料的变色过程是不可逆转的,所以CD-R只能一次性写入数据。

(3)CD-RW

可擦写光盘,目前主要有磁光盘和相变光盘两种。

磁光盘:由磁介质组成,铁磁介质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这种方向性在激光束的热力作用下可发生翻转,方向的正负代表了二进制的?°0?±和?°1?±,这种可翻转特性使信息是可擦除的。

相变光盘:利用激光使记录介质在结晶态和非结晶态之间的可逆相变结构来记录数据和擦除数据。相变型兼容性好,目前市场上的CD-RW基本上都属于相变型光盘。

2.DVD

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

?存放视频节目

?采用更短波长的激光源

?加大光学读出头的数值孔径(NA)

?加大光盘的数据记录区域

?采用两个面来记录数据

?采用新的数据编码和调制算法等手段提高存储容量。

3.蓝光光盘(Blu-ray Disc,简称BD盘)

?由一片厚度为1.1mm的记录层和厚度仅为0.1mm的透明保护层复合而成。

?采用波长为405nm蓝紫色激光,所以称为蓝光光盘。

?进一步减小了信息记录凹凸坑的长度,缩短了光道间距,提高了记录密度。

?通常单层蓝光光盘的容量在25GB左右,最高可达200GB。

4.存储卡(或闪存卡)

利用闪存(Flash Memory)技术来存储信息,一般作为小型数码产品的存储介质。

1.3 多媒体软件系统

1.多媒体操作系统

具备对多媒体数据和多媒体设备的管理和控制功能。

2.多媒体驱动程序

完成多媒体设备的初始化,控制多媒体设备的操作。

3.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完成各种图像、图形、动画和声音等素材的制作。

4.多媒体创作软件

(1)编程语言:V B、VC++和Delphi

(2)多媒体创作工具

5.多媒体播放软件

6.多媒体转换软件

多媒体素材制作软件

1.3.2 多媒体应用系统的设计流程

需求分析,脚本设计多媒体制作,多媒体集成和调试,作品包装

第2章音频信息处理

2.1 音频处理基础

本节要点

?声音的基本特征

?音频的数字化

?数字音频文件格式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

2.声音的基本特征

(1)声波信号的物理特征

周期(T):声波的两个波峰或波谷之间的相对时间。

频率(f):周期的倒数(f=1/T),即每秒波峰或波谷出现的次数。

幅度:从声波信号的基线到波峰的距离,幅度越大声波的强度也越大。通常也用声压、

声强或声功率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2)声音信号的心理学特征

人们感知到的声音特征称为心理学特征

?音调:由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振动越快(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振动越慢,音调越低。

?音色:这是一个主观评价声音的量,声音的音色取决于声音的频谱结构,一般高次谐波越丰富,音色越明亮并具有穿透力。

?响度:人耳对声音强弱的感觉程度,主要取决于振幅和声压。通常振幅越大声音越响,其次人耳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小。

(3)声音质量的评价

声音质量与带宽有关,频率范围越宽,声音质量越高。

1)声音质量分级:按照声音信号的频率范围将声音质量分为5级。

3.音频信号的表示

(1)音频信号:通过麦克风等设备转换成的电信号。

?规则音频信号:带有语音、音乐和音效的有规律的音频信号,承载了一定的信息。

语音:语言的载体,有丰富的语言内涵,是人类交流的信息载体。

音乐:是一种规范的符号化的声音。

音效:自然界中各种声音效果,如掌声、雷鸣声,爆破声等。

?不规则音频信号:不包含任何信息的声音,比如噪声。

(2)音频信号的表示

1)音频信号的数学表示

1. 音频信号数字化

声音信号在时间上是连续的,在幅度上也是连续的,属于模拟信号。

(1)采样

声音信号在时间上的离散化,即每隔一段时间抽取一个信号样本。

?采样频率:每秒采样的次数。

?奈奎斯特理论(Nyquist theory):采样频率不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这样就能把数字声音还原成原来的声音,称为无损数字化。

f s >= 2 f max

电话话音信号的最高频率约为3.4kHz,所以采样频率取为8kHz。

(2)量化

声音信号在幅度上的离散化

也就是采样过程中对每一个采样点的幅度值用数字量来表示。如果幅度的划分是等间隔的,称为线性量化,否则为非线性量化。

?采样精度:即量化的位数,位数越多量化等级数也越多,所能表示的声波幅度的动态范围也越大,当然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越大。

(3)编码

就是用一组二进制码组来表示每一个有固定电平的量化值,或者说将量化值转换成二进制码组。

典型的音频编码方法:脉冲编码调制法(PCM)。

(4)数字音频的数据量

数据量= 采样频率* 采样精度* 采样时间* 声道数/ 8 (字节数)

单声道:一次只产生一组声波数据,

立体声:一次产生两组声波数据。

例2.1计算一分钟未压缩的高保真立体声数字声音数据的大小。

60 * (44100 * 16 * 2 )/ 8 = 10.09 MB

一首未经压缩的4分钟的歌曲文件的大小约为40MB,那么一个容量为512MB 的MP3播放器也只能播放12首这样的歌曲。

2. 数字音频压缩标准

(1)电话质量的语音压缩标准

(2)调幅广播语音压缩标准

G.722

(3)宽带音频压缩标准

3. 数字音频文件的格式

1.W AV文件:波形文件,微软开发,需要的存储量大,多用于存储简短的声音片段和旁白。

2.MIDI文件:记录的是生成音乐的指令,MIDI文件短小。由于MIDI记录的并不是真正的声音,所以不同的声卡,不同软波表,不同硬件音源的音色是不相同的,相同的MIDI文件在不同的设备上播放也会有不同的效果。MIDI文件适合作为背景音乐来播放。

3.MP3文件:是MPEG音频第3层的简称,有损压缩,压缩比达12:1。MP3利用人耳的掩蔽特性,削减音频中人耳听不到的成分,同时尽可能地维持原来的声音质量。

4.RA文件:属于Real Media的音频部分,采用流式传输方式,可以在非常低的带宽下提供足够好的音质让用户能在线聆听。

5.WMA 文件:Windows Media的音频部分。无损压缩,支持多声道编码。

6.AC3文件:又叫杜比数码环绕立体声,压缩比10:1,提供的环绕声系统由5个全频域声道和1个超低音声道组成,称为5.1声道,一般作为DVD的伴音。

2.1.3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

1. 数字音频技术

结合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而实现传统音频处理的技术

(1)特点

1)处理长样本文件的能力,录音时间只受硬盘本身大小的限制。

2)随机存取编辑

3)无损编辑

(2)应用

1)声音剪辑和CD刻录。

2)日常音乐录制。

3)大规模音乐录音和混音。

4)影视音乐的制作与合成。

5)多媒体音乐制作与合成。

2. 智能语音处理技术

2)语音识别系统分类

?对说话人说话方式的要求

?孤立字(词)语音识别系统

?连接字语音识别系统

?连续语音识别系统。

?对说话人的依赖程度

?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

?非特定人语音识别系统

?词汇量大小

?小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

?中等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

?大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

?无限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

(2)语音合成技术

利用计算机合成语音的技术,使计算机具有类似人的说话能力。

?语音合成的三个层次

?从文字到语音

?从概念到语音

?从意向到语音

?语音合成技术的特点

清晰度、自然度、表现力、复杂度

?语音合成的应用

文语转换、语音查询

2.2 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

本小节介绍的要点

?Audition的安装

?Audition软件的功能

?Audition界面的组成

?声音文件的导入

?录音

?单轨状态下的编辑

?了解界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重点

?声音文件的管理

?水平和垂直标尺的含义以及如何更改

?电平显示刻度-60dB ~0dB

补充:为什么数字音量的最大标记为0dB

1、多轨编辑模式

二、音频信号的获取

1、直接导入文件

2、提取视频文件中的音频部分

VCD上的dat文件直接将扩展名改为mpg

如何提取“笑脸.mpg”中的伴奏

注意:左声道:伴奏右声道:原唱

3、单轨状态下录音

(1)录音前声卡的设置

“选项| Windows 录音控制台”

注意控制录音电平

(2)“文件|新建波形”

(3)单击“录音”

请观察自己录制的人声其左右声道的波形是否一样?

4、多轨状态下录音

(1)保存会话文件

会话文件保存了导入的文件以及添加的效果,在多轨下的编排等信息。

(2)导入伴奏

注意控制伴奏的音量

(3)按下“R”,轨道进入录音状态

(4)单击“ ”开始录音

三、音频的编辑

1、单轨状态下

(1)波形的选取

注意:单独选择左声道或右声道

(2)波形的剪切、复制与粘贴

注意:混合粘贴

(3)波形的删除

注意:删除静音区

(4)波形的反转与倒转的区别

反转:相位的反转

倒转:达到逆向播放的效果

(1)音量旋钮:可提升或降低当前轨道的音量大小

一般降低背景音乐所在轨道的音量,提升旁白所在轨道的音量(2)声相旋钮:可控制声音在左耳与右耳之间的均衡输出

(3)输入:默认为立体声,如果选择“无”,则该轨道不能进行录音

(4)输出:默认为主控,如果选择“无”,则该轨道不会发出声音,相当于静音

(1)工具的选择

?混合工具:左键拖曳选中波形,右键拖曳移动波形

?时间选择工具:左键拖曳选中波形,右键拖曳不起作用

?移动/复制剪辑工具:左键移动波形,右键移动或复制

?刷选工具:左键拖曳可以播放拖曳处的波形。

(2)分割与合并

分割:将波形切开成2段

合并:将两个波形片段合并为一个整体

(3)锁定

锁定音频的绝对时间,只能在上下轨道上移动,不能左右移动(4)编组

编组则可以使多个音频片段的相对位置固定,移动时可整体移动

五.时间伸展

用于改变声音播放的速度或音高

(1)“查看|启用剪辑时间伸展”

用鼠标直接拖曳波形下角的斜线处

(2)“剪辑|剪辑时间伸展属性”

直接设置时间伸展量

(3)“效果| 时间/音调|伸展(处理)”

童声处理:Helium

男声→女声: Raise Pitch

女声→男声: Low Pitch

1、单轨状态下添加效果

作用于选定的波形

如果不选,默认为全选

2、多轨状态下添加效果

作用于整个轨道上的所有波形片段

人声处理的一般步骤

录音

降噪

标准化处理

压限

加混响

七、消除人声

1、采用VST插件直接消除

“效果|幅度|通道混音器”,选择预设“V ocal Cut”

“效果|滤波器|提取中置声道”,选择预设“Karaoke(Drop Vocal 20dB)”

2、将双声道转换为单声道

“编辑|转换采样类型”

比较

未添加任何效果的人声消除

添加了混响的人声消除

思考

为什么有的人声可以完全消除,

有的不能完全消除?

第3章图像处理技术与应用

3.1 图像基础知识

本节要点

?图形与图像

?图像的基本属性

?色彩与颜色模型

?图像的数字化

?图像文件的格式

1.图形与图像

矢量图(图形):用计算机指令来表示一幅图,如画点、画线、画曲线、画圆、画矩形等。

优点:任意缩放不变形

缺点:不适合描述复杂图形及真实世界的照片

位图(图像):由像素点组成,每个像素点用若干二进制位表示其颜色、亮度和饱和度等属性。

优点:适合表现自然界真实的景象

缺点:所需存储空间比较大

2.图像的基本属性

(1)像素:组成图像的基本单位,图像数字化过程中的最小采样点。

(2)显示分辨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

图像分辨率:构成图像的横向和纵向的像素点的数目。

例如:显示分辨率为:640×480

图像分辨率为:320×240,图像只占显示屏的1/4 。

图像分辨率为:1024×768,图像不能完整地显示在一屏上。

(3)像素深度:每个像素点所用二进制的位数。

决定了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点可能有的颜色数,或者确定灰度图像中每个像素点可能有的灰度等级数。

例如: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点用R,G,B三个分量表示,且每个分量用8位,那么一个像素点共用24位表示,像素深度就是24。

每个像素点可以有224(约1600多万)种颜色中的一种。

3.色彩与颜色模型

(2)色彩的三要素

①色相(色调):色彩的外在表现,如红色、黄色、蓝色等。

②亮度(明度):人眼感觉到的颜色明亮程度。

③饱和度(色度):色彩的纯度,即颜色的深浅程度。

(4)颜色模型和色彩空间

颜色模型:描述和表示颜色的一种抽象数学模型。

?计算机处理图像:RGB模型

?印刷彩色图像:CMYK模型

?彩色电视信号传输:YUV或YIQ模型

色彩空间:用特定的颜色模型可以生成的颜色范围。

?Lab颜色模型:固定的色彩空间,与设备无关;

?RGB、CMYK、HSB和HSL等颜色模型:与设备有关,不同设备可能具有不同的色彩空间。每个色彩空间虽然RGB值相同,但颜色的显示效果不同。

①RGB模型

任何一种颜色都可用红绿蓝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组合红绿蓝三种光波以产生特定颜色的方法称为相加混色,是编辑图像的最佳颜色模型。

颜色=R+G+B

?RGB等量相加得到灰色;

R(255)+G(255)+B(255)=白色

R(0)+G(0)+B(0)=黑色

R(128)+G(128)+B(128)=中灰色

?RG 等量相加得到黄色;

?RB 等量相加得到品红色;

?GB 等量相加得到青色;

互补色:彼此最不一样的颜色。

?黄色的互补色是蓝色

?绿色的互补色是品红色

?红色的互补色是青色

②CMYK模型

CMYK代表印刷上用的四种颜色,是最佳的色彩打印模式。

颜色来自于光线照射到颜料上以后未被颜料吸收的部分光线,

这种产生色彩的方式称为相减混色。

?C(Cyan)代表青色

?M(Magenta)代表洋红色

?Y(Yellow)代表黄色

?K(Black)代表黑色

用0 ~100% 来表示颜色的浓淡

C(0)+M(0)+Y(0)=白色

C(100%)+M(100%)+Y(100%)=黑色(不是纯黑,所以印刷技术上引入了黑色(K)

例如:在纸面上涂上等量的黄色和品红颜料,人眼将看到红色。因为黄色颜料会吸收蓝色光,品红颜料会吸收绿色光,所以只反射出红色光。

红色光= 白色光–蓝色光–绿色光

③Lab模型

由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公布的一种颜色模型,理论上包括了人眼可以看见的所有色彩,而且这种颜色模型“不依赖于设备”,在任何显示器和打印机上其颜色值的表示都是一样的。

?L:亮度通道

?A:颜色通道,从深绿色到灰色再到亮粉红色

?B:颜色通道,从亮蓝色到灰色再到黄色

特点:Lab模型所定义的色彩最多,且与光线和设备无关,处理速度快,所以打印时最佳避免色彩损失的方法是:先将用RGB模型编辑的图像转换成Lab模型,然后再转换为CMYK模型打印输出。

三种色彩模式表达的色彩范围大小比较

Lab模式> RGB模式> CMYK模式

④HSB模型和HSL模型

?H(Hue):色相

?S(Saturation):饱和度

?B(Brightness):亮度

对应色彩的三要素,基于人类感觉颜色的方式,可以将自然界的颜色直观地翻译为计算机创建的颜色。

?H(Hue):色相或色调

?S(Saturation):饱和度

?L(Lightness):亮度

比较容易为画家所理解

3.1.2 图像的数字化

1.采样:就是把图像在空间上分割成一个M*N的网格,每一个网格代表一个采样点。

采样的点数越多,描述的图像细节就越丰富,图像也就越细腻而逼真,但所需存储空间也会越大。

2.量化:把每一个采样点用数值来表示,量化的位数决定了每一个像素点所能表示的颜色数。

?量化位数为1:黑白图

?量化位数为8:256个灰度等级的灰度图

?量化位数为8:256种颜色的彩色图

?量化位数为24:真彩色图

3.1.3 图像文件格式

3.3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S

(2)调整画布大小

(2)图像的剪切、复制与粘贴

?拷贝:默认只复制当前图层中选定的图像

?合并拷贝:将所有图层中的图像合并拷贝

?粘贴:默认粘贴到一个新图层的中央位置

?粘贴入:粘贴到选区内,自动添加一图层蒙版

?光的混合

?叠加:类似两张幻灯片的叠放,不断叠加,颜色越来越深

?柔光:可以屏蔽图层中的中性灰

三、图像的调整与修饰

1、色阶调整

?输入色阶:原图像的灰度(0~255),0表示黑,255表示白

?暗部滑块右移:图像变黑

?亮部滑块左移:图像变亮

?Gamma值:暗部与亮部的比例

?输出色阶:重新定义图像的灰度

2、曲线调整

3、色相与饱和度

4、色彩平衡

5、阴影/高光

让暗的地方变亮,亮的地方变暗,适合将室内较暗的照片调亮3.蒙版

五、文字处理

六、形状与路径

邮票的制作

1、更改背景色,扩展画布

2、魔棒选取外围白边,转化为路径

3、描边路径

前景设为白色

画笔直径:20px

画笔间距:120%

4、复制背景,滤镜|纹理(画布)

混合:强光

5、输入文字

6、合并图层

七、滤镜

综合应用

例2 大树的年轮

1、制作年轮的纹理

(1)“滤镜| 杂色|添加杂色”,数量:40%,高斯分布,“单色”(2)“滤镜| 纹理|颗粒”,强度:72,对比度:30,类型:水平(3)“滤镜|扭曲|极坐标”

(4)调整色相:28,饱和度:80,明度:-40,并选中“着色”(5)截取圆形区域加“滤镜|液化”

(6)“滤镜|模糊|动感模糊”

2、制作文字

(1)用文字蒙版工具输入“大树的年轮”

(2)将文字选区存储为通道Alpha1和Alpha2

(3)Alpha2通道加“滤镜|其他|位移”,水平3,垂直4

(4)回到图层,“选择|载入选区”,Alpha1-Alpha2,亮度:+100% (5)“选择|载入选区”,Alpha2-Alpha1,亮度:-100%

例3 棋盘格的制作

第4章视频处理技术

本章要点:

1、视频基础

2、电视基础知识

3、Premiere pro视频合成

?项目的创建

?素材的导入、编排、效果控制、音视频特效

?字幕的制作

?渲染输出

一、视频基础知识

1.视频的定义

随时间动态变化的一组图像,一般由连续拍摄的一系列静止图像组成。

2.视频信号的主要特点

(1)内容随时间变化

(2)有与画面同步的声音信号

3.视频与图像的关系

视频是运动的图像序列

图像:通过扫描仪或数码相机输入或图像处理软件绘制而成。

视频:通过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或视频编辑软件制作合成的。

二、视频的分类

1.模拟视频

一种用于传输图像和声音并随时间连续变化的电信号

特点:以模拟电信号记录,依靠模拟调幅手段在空间传播,使用盒式磁带存储,经过多次拷贝以后信号会产生失真,图像的质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降低,在传输过程中容易受到干扰。

2.数字视频

由随时间变化的一系列数字化的图像序列组成

数字化过程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

特点:可以永久保存和无限次拷贝,传输过程中不容易受到干扰,也没有传输距离的限制,可以交互控制,能够进行创造性的非线性编辑。

三、视频文件的格式

四、电视技术基础

2、电视的扫描方式

一、项目文件

?项目文件的扩展名为prproj;

?该项目导入的是哪些素材,记录了各素材的存放路径;

?素材在时间线上的编排信息,放在哪个轨道,放在什么位置;

?各素材设置的运动效果、添加的特效和切换特技等;

?项目渲染输出的格式、播放的速度和画面分辨率等;

二、新建项目

?加载预置

?DV – PAL

(1)标准32kHz 标准PAL 视频(4:3 隔行扫描)

时间基准: 25.00 fps

帧速率: 25.00 帧/秒

场: 下场优先

画幅大小: 720*576 ( 720/576=1.25 )

像素纵横比: 1.067 = ( 4 / 3 ) / 1.25

(2)宽银幕32kHz 宽银幕PAL 视频(16:9 隔行扫描)

画幅大小: 720*576

像素纵横比: 1.422 = ( 16 / 9 ) / 1.25

?自定义设置

五.轨道的透明叠加

?每个轨道默认为不透明

?上层轨道遮挡下层轨道

?展开轨道的扩展控制区,可调节当前轨道的透明度

?设置透明度的关键点,可实现素材的淡入与淡出

六、运动效果控制

?先选择素材,再展开运动

?定位好时间线位置,再设置关键点,移动时间线,修改参数,自动设置关键点

七、视频特效

?选择某个特效,直接拖曳到素材上

?在效果控制面板上展开其参数并设置

例4.1 制作具有打字机效果的字幕片段

十一、节目的输出

?“文件| 导出|影片”,把时间线上所有的素材剪辑以电影格式输出

?设置:可对输出的视频、音频、压缩编码的选择等参数进行修改

教育法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教育法学 一、填空和选择 1、了解世界最早、美国最早的、我国第一本教育法学著作是什么人编写的,书名是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世界最早: 汉斯·赫克尔与希普教授,于1957年合著的,《教育法学》; 书的主旨是倡导教师在教育上的自由,由三编构成; 美国最早: 诺尔特和林恩于1963年编写出版的,《学校法——教师手册》; 以判例为主要素材编写的 中国最早: 米桂山、龚有明为北京市各类教育管理干部培训班编写的教材,《教育法概述》 第一本以教育法学命名的专著——张维平《教育法学》,阐述教育法学的基本理论问题。 2、了解我国教育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四个基本阶段。P14 1.问题提出阶段,20C 70S末——20C 80S中。这一阶段在反思了以人治教的种种弊端的历史教 训的基础上,提出了依法治校的主张; 2.体系探索阶段,20C 80S中——20C 80S末,这一阶段以我国颁布了对全国人民教育生活产生 重大影响的义务教育法为契机,开拓了教育法学研究的新局面; 3.学科基本定型阶段,20C 80年代末——20C 90S初,专门阐述教育法规的专著终于在我国出 版 4.教育法学理论深化发展阶段,1993年以后,这一阶段某些专题研究获得较为充分的展开 3、了解教育法规的本质特点:阶级性和公共性。P33 1.教育法规是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阶级性,这是教育法规最根本的本质特性; 2.教育法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具有社会性质。 4、了解教育法规的目的价值和工具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38 ●目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保障教育的平等与效率和教育的自由与秩序上; ●工具价值体现在分配与确认,指导与评价,规范与保护等方面。 5、了解我国教育法规的纵向形式,了解各层次教育法规的主要制定机关。P43 1.教育基本法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制定并发布实施 2.单行教育法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并发布实施的有关教育某一方面的法律,这一表现形式的规 范性文件一般由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制定。(XX法,XX条例) 3.教育行政法规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我国有权制定行政法规的机关为国务院 4.教育行政规章是根据宪法、法律和国家行政法规的授权,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所属的各业务主 管机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制定,并在一定范围内发挥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国务院所属各部,各委员会发展的教育行政规章有由教育部单行发布的,也有由教育部和其他部委联合发布的,根据规范对象的性质而定 5.地方教育法规,由地方权力机关制定,只在其行政区域内生效 6.地方教育行政规章,地方政府有权制定,主要由省级和计划单列市地方政府制定

(完整)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面分析

五年级语文期末考试卷面分析 王玉 一、基本情况 本次参考人数50 人,平均分 82.36分,及格人数 48人,及格率 96% ,优秀人数 34 人,优秀率68% ,差生人数 2 人,最高分 95 分,最低分 55.5分。 二、试卷评价 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试卷从汉语拼音、词语、句子、语言积累以及阅读理解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这次语文学科的试卷成绩基本反映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现实状况。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积累运用的量不足,阅读习惯的养成和独立阅读能力欠功夫,习作水平总体不错。下面就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今后教学的改进等方面简要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三、试题分析 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学生掌握较好。学生在拓展阅读的能力这方面知识欠缺太多,教师平时拓展还不够。 1、字音、字词 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如第5题:画出括号中正确的字,

正确的打“√”,有错误的打“X”。这是课文的二类生字,几乎每次考试都考,但完全的满分的没有几个人。三、侧重考查学生词语积累情况,但第2题很多学生会找出四字词语的近义词。 2、句子 第二题,扩写句子以及改写拟人句,修改病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这部分题目大部分学生掌握较好,但是在改写拟人句上还需要重点指导。 3、积累 第七题所考查的是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背诵和理解,背诵方面做的不错,而理解方面就有些欠缺。 4、阅读 阅读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学生做得较好的是课内阅读,而课内阅读的基础题完成得不错。课外阅读学生还是不会掌握其方法。第五题“为什么相濡以血是一种大智慧?”,学生并没有理解短文中的意思。 5、作文 本次作文给出主题,自由命题。从阅卷情况来看,好的方面大致有以下几点:一是选材合理,具有真实性;二是内容丰富多彩,语句优美流畅;三是中心明确,结构比较完整。但学生在写作文中反应出来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一是选材上多雷同之处,视野不够开阔;二是语言积累不多,语言表达不完整,缺乏遣词造句的能力;三是写作技巧欠缺,有的作文层次不清,语言颠三倒四;四是书写不规范,字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复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多媒体技术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充分使用了多媒体技术的多样性、实时性、交互性和 集成性。 2.在多媒体系统中,主要采用数字化方式处理、传输、存储多媒体信息。 3.音频信号可分为语音、音乐和音响三类。 4.真实世界中,声音是模拟的,时间和振幅都是连续变化。 5.当把模拟声音变成数字音频时,需要每隔一个时间间隔在模拟声音波形上取一个幅度值, 这称为采样,这个时间间隔称为采样周期。 6.把声音数据写成计算机二进制数据格式,称为编码。 7.色彩可用色调、饱和度和亮度三要素来描述。 8.量化的等级取决于计算机能用多少位来表示一个音频数据,一般采用8位或16位量化。 9.语音的基本参数包括基音周期、共振峰、语音峰、声强等 10.与语音生成机构的模型相对应的声源由基音周期参数描述,声道由共振峰参数描述,放 射机构由语音普和声强描述 11.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分为两类: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https://www.doczj.com/doc/838199501.html,B 3.0采用一种新的物理层,其中用两个信道把数据传输和确认过程分离,因而达到了 4.8Gbps的数据传输速度 13.模拟电视信号的扫描用隔行扫描和逐行扫描。-- 14.多媒体中的媒体是指信息的载体、数字、文字等。 15.JPEG编码的原理简化框图如下,则①DCT正交变换、②量化器、③熵编码器。 16.颜色具有三个特征:色调、亮度、饱和度; 17.音频主要分为波形文件、语音和音乐; 18.电脑动画一共有两大类,分别是帧动画和矢量动画。 19.声音的三要素是音色、音调、音强; 20.JPEG2000与传统JPEG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放弃了JPEG所采用的以离散余弦转换为主 的区块编码方式,而采用以小波为主转换的多分辨的编码方式。;

教育学期末考试题重点

一、名词解释 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会制造工具,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 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 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侠义是指一门学科,广义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 学科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分门别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与发展水平的知识所组成的教学科目。 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相对立,它打破学科逻辑系统的界限,是以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的有目的的活动系列而编制的课程。 教学是在一定的教学目标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在这一活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有计划地组织与引导下,能动地学习、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自身的智能与体力,养成良好的品行与美感,逐步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简言之,教学乃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地学习知识以获得个性发展的活动。 班级上课制:班级上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的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优点:效率高,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和发挥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注重集体化、同步化、标准化。缺点:不能照顾个别差异、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特长和发展他们的个性 “人的发展”有两种释义:广义: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各方面发生的一切变化,是个体潜在素质变成现实特征的过程。狭义:个体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儿童的发展 学校教育制度概念 1.定义:即狭义的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填空 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他的社会职能,就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促进新一代人的成长。

语文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语文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本周,我们学校进行了语文期中考试。就同学们的答卷情况来分析一下考试试卷: 一、考试情况概况: 全班37人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共60分钟,试卷总分是100分。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答题,卷面整洁。考试成绩100分6人,90—99分共36人,80—60—79分1人。 全班优秀率为97%,很值得高兴的是有几位孩子在前一段时间还没完全进入学习状态,成绩不是很理想,幸亏早发现早治疗,在家长、老师、孩子的共同努力下,迎难而上,问题将迎刃而解。 二、试题分析 1、第一题:按要求分类 本题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的掌握程度。全对:33人。出错原因; 1)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掌握不牢 2)没有读懂题意,题目要求是在卷子出示的12个拼音中进行分类,有的孩子把不相关的拼音填上了。 2、第二题:我会填。本题检测拼音拼读的构成。本类题目以前出现过并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拼音单位加减来组成音节。全对:32人

出错点主要出现在: 1)小ü见到jqx要脱帽,原因:知识点掌握不牢,不能活学活用。 2)忘记写声调。原因;考试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3、第三题:读一读,连一连。 本题主要是检测学生对本册已学过的部分二会字的掌握 情况,要求将词语对应的音节连线。由于孩子刚接触汉字,对于汉字掌握情况特别是二会字掌握得不够好,全对:35人。 4、第四题:我来当裁判,对的打对号,错的打错号。主要还是考察二类汉字字音掌握情况。全对:38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加强二会字的教授。 5、第五题:我会看图写音节。本题考察学生对于汉语拼音的掌握情况,是本张试卷的难点,全对的有23人。由于部分孩子对声调掌握的不够好,出现错误的较多,今后还要多加练习。 6、第六题:看图填汉字。 考察孩子对生字笔画的掌握情况。由于题中有六个字中有四个都还没有学过,这道题丢较多。 7、第七题:我会连。 这道题目意在考察学生运用所学拼音、笔画名称、汉字、反义词。既要求要求拼音拼读的正确。根据孩子的卷面情况来看,大部分孩子还是掌握的不错。 8、第八题: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

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复习资料 1、(2分)何老师存有10000张分辨率为1024×768的真彩(32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珍贵历史图片,他想将这些图片刻录到DVD光盘上,假设每张光盘可以存放4GB的信息,何老师需要光盘() A.7张 B.8张 C.70张 D.71张答案:B 3、(2分)以下哪种压缩标准用于音频压缩()。 A.MPEG-1 B.MPEG-2 C.MPEG Layer3 D.MPEG-4 答案:C 4、(2分)当利用扫描仪输入图像数据时,扫描仪可以把所扫描的照片转化为()。 A.位图图像 B.矢量图 C.矢量图形 D.三维图答案:A 5、(2分)采用下面哪种标准采集的声音质量最好?()。 A.单声道、8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 B.双声道、8位量化,44.1kHz采样频率 C.单声道、16位量化、22.05kHz采样频率 D.双声道、16位量化、 44.1kHz采样频率 答案:D 6、(2分)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的两大组成部分是()。 A.CD-ROM驱动器和声卡 B.多媒体器件和多媒体主机 C.多媒体输入设备和多媒体输出设备 D.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系统和多媒体计算机软件系统答案:D 7、(2分)虚拟现实是一项与多媒体密切相关的边缘技术,它结合了()等多种技术。 ①人工智能②流媒体技术③计算机图形技术④传感技术 ⑤人机接口技术⑥计算机动画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③④⑤答案:C 8、(2分)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正是人类社会需求与科学技术发展相结合的结果,那么多媒体技术诞生于()。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答案:C 10、(2分)下列不属于多媒体开发的基本软件的是()。 A.画图和绘图软件 B.音频编辑软件 C.图像编辑软件 D.项目管理软件答案:D 11、(2分)全部属于多媒体制作的软件的一组是:() A.Photoshop、Media player、Flash、Authorware B.GoldWave、Media player、Flash、Authorware C.Photoshop、Media player、C++、Authorware D.Qbasic、Media player、Flash、Authorware 答案:A 13、(2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多媒体应用系统中,可用文本设置超链接 B.通过超链接可以实现程序间的交互跳转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一、单选(15个/30分) 1、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是神话起源论;法哲社家利托尔诺和英教家沛西·能提出生 物起源论;心里起源论的代表是美教家孟禄,其在《教育史教科书》中判定教育应 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论也称社会起源论,代表观点:马哲。 2、古代埃及教育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特征:“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古代 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军人。古罗马 帝政时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演说家; 3、《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被称 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是西方第一部教育著作。 4、最早提出“教育学”概念的是英国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其将教育学作为一门 独立科学单独列出来。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大教学论》,被称作西方 教育思想史上第一部教育学著作。 5、“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是德国教育理论家赫尔巴特,其在 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在教学理论上将教 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等四个阶段,被视为“传统教育派”的代表。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康德。 5、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 ) A.演示法 B.讲授法 C.谈话法 D.陶冶法 6、传统教学的“三中心”指( D ) A.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生活中心 B.学生中心、社会中心、实践中心 C.教师中心、实践中心、生活中心 D.教师中心、课堂中心、课本中心 7、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C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8、美育的直接功能是( C ) A.育德 B.促智 C.育美 D.健体 9、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B ) A.赫尔巴特 B.裴斯塔洛齐 C.杜威 D.夸美纽斯 10、人的身心发展是指( A )

语文考试卷面分析

语文考试卷面分析 语文考试卷面分析 一、试卷及命题评价 1、指导思想: 2、命题范围、目标要求 整份试卷以苏教版七年级上册为出题范围,内容涉及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拓展题, 课内文段选的是《幼时记趣》,课外语段选取的是《姐弟情》、 《人生的另一种财富》,试题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注 重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 3、试卷结构:试卷结构延续了上一年的期末考试试卷的形式, 共有五个大题,分别是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 阅读、作文、拓展题。能比较全面的考察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阅 读能力、写作能力。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语文素养。试题卷上 的提示语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4、难度系数:本次抽样的得分率是90,易于检查学生的整体情况。 5、题型、题量:题量适中,便于学生在120分钟内完成。 7、评分标准是否科学:主观题的参考答案大都有“意思相符合 即可”,体现了答案与思维的多样化,易于学生表达个性化的答案。 二、定量分析 1、整份试卷的得分率为85,基本符合难度系数0.75—0.8左右 的要求。

2、得分率较低的是7,11,16,23小题,说明初一学生在课外 名著阅读量与阅读能力特别是整体把握能力及对文中有效信息的筛 选能力欠佳。 三、定性分析(答题情况分析) 答题错误及其原因分析: 第一大题: 题2:识别加点字注音,很多学生把晕读成“yun”而错选为D。 题4:考察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学生答题错误的关键第1小题 中的“听取与研究”的顺序弄不清楚。 题7:考查学生对课后名著的熟悉程度,不少学生对《汤姆索亚 历险记》不够清楚,理解有错误。 题8:古诗文默写,考查学生对本册书中规定篇目的诗句的识记。主要错误是:“草色遥看近却无”前一句好多学生都不记得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句许多学生写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原因分析:学生对诗句的掌握程度不高,其次是对 诗句中的字词默写未过关。 第二(一)大题: 本题得分率最低的是第9、11题,尤其是第11题,分析如下: 题9:学生的概括能力不强。 题11:学生对描写方法的作用表述不准确。 第二(二)大题: 题16:考察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典型错误是学生对文章内容 理解不准确,从而导致学生在解题时解答不全面。好在评分尺度较松,否则本题失分会较多。 第三(一)大题: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期末复习指导9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期末复习指导(本科)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是中央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限定性选修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辅导与实验》,钟玉琢、冼伟铨、沈洪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综合讲述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开发和应用。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有: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视频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超文本和超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为今后开展多媒体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电大的同学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下面按照教案大纲要求,对各章的复习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相应的练习题及解答,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概述 1.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技术。 简单地说: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 多媒体计算机的分类,从开发和生产厂商以及应用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家电制造厂商研制的电视计算机(Teleputer),是把CPU放到家电中通过编程控制管理电视机、音响。有人称它为“灵巧”电视-Smart TV; 另一类是计算机制造厂商研制的计算机电视(Compuvision),采用微处理器(80X86,68XXX)作为CPU,其它设备还有VGA卡,CD-ROM,音响设备以及扩展的多媒体家电系统,有人说它的发展方向是TV-Killer。 2. 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1)视频音频信息的获取技术; (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 (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3. 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 (1) 多媒体技术是解决数字化及HDTV的可行方案 应用多媒体技术制造高清晰度电视(HDTV)它可以支持任意分辨率的输出,而且输入输出分辨率可以独立,输出分辨率也可以任意地改变。可以用任意的窗口尺寸输出,同时还具备许多新的功能,如图形功能、视频音频特技以及交互功能。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技术及交互式电视技术由于采用了数字式视频数字式音频及MPEG压缩编码算法以便于数据传输、存储及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国际标准MPEG-Ⅱ,提供了四种工具: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及数据分块等。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VCD、DVD及影视音响 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制作VCD、DVD、影视音响卡拉OK机等。VCD播放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MPEG播放卡,另一种是VCD播放机。MPEG卡由Mediamatics公司研制的,这种卡由三块主要的芯片:MX501、4Mbit-DRAM和40MHzOSC。它由视频音频解码

教育学基础期末考试考点及

《教育学基础》期末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教育: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广义的教育指能增长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它包括有计划的和偶然的教育、有组织的和无组织的教育、有固定场所和无固定场所的教育等等。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从而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出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要求,它规定了通过教育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质量和规格的人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有广义跟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两个方面。其中教师群体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职业不断成熟,逐渐达到作为一门专业所要求的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指的是教师个体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熟,并逐渐从新手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过程即为狭义的教师发展 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学科课程: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的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学校教育和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设置的课程,各门课程开设

期中考试卷面分析(1)

期中考试卷面分析 单从试卷分数方面来看,分数段是这样的:90——100分 7人,80——89分 9 人,70——79分 6人。 从做题情况来看,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生字掌握不扎实。 尽管生字、词语是最基础的知识点,学校也多次强调得分率应追求100%,但真正能做到不失分的没有几个孩子,这里面有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方面老师课堂上强调的还不够多,尤其是那些容易写错的形近字,没有做到让学生在比较中识记,另一方面巩固生字的工作做得也不够,仅仅依靠一两次的听写作业就奢望每个孩子都能烂记与心,我个人认为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孩子存在有记得快,忘得也快的现象,如果没有反复的识记要求,对于中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很缺乏主动复习并养成习惯的自觉性,在这方面,我一直在努力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争取让每个孩子,尤其是基本功不够扎实的孩子人人过了这个生字关。 2、课文背诵掌握不牢。 尽管考试前,老师曾用试卷的形式把每篇课后要求背诵的内容一一打印出来,但此道大题的时分率依然很高,没有教不会的孩子,我一直相信每个孩子的潜力,这样的巩固练习太少,平时没有让孩子主动发现问题的机会,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不是很清楚究竟是容易在哪个字上出错,强化记忆又没有很好的跟进,学生对知识的不求甚解就很容易回答了。 3、阅读理解不深入 这是小学生读书的症结所在,有的孩子甚至于连基本的知识点就没有形成概念,比如:什么是方位词,怎么给一个词找近义词,还有一个问题究竟几问,有些问题是和学生基础有关的,有些是因为没有形成很好的应试技能,欠缺应试方法与技巧是可以通过考试来逐步培养的,但如果欠缺思考的东西的话,学习是无效的,也是在低层次上不断徘徊的,我还是希望通过课外阅读能逐步培养孩子深入理解文章内容的技能,也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用好教材每篇课文的例子,给学生渗透思考的习惯,逐渐形成思维的方式和能力。 4、口语交际不能仅停留在口头说上 这是以前教学中的误区所在,从试卷答题情况分析,动笔写交际语言的能力很欠缺,甚至有的都搞不懂交际的语言场是什么,没有答题的模式可以具体操作,平时的课堂上个个都是能言善语的,可真正让写起来就未必让人乐观,今后教学中会加强口语训练的同时再强化动手环节的。 5、作文方面 此次作文情况让人乐观,原因在于我自定题目:《2009年的第一场雪》,因为是亲身体验过的,孩子们就感觉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基本上都能做到把自己的真切体会表达出来,唯一让人不满的是字数还有待于达标,今后的作文训练中会有意关注此项问题。 总结是为了更好地完善,希望以上问题在下一阶段的教学中尽快改进!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期末考试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考试复习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算法设计、简答题 一、选择题部分:5题*3分/题=15分 1、颜色模型的应用范围 显示彩色图像的电视机和计算机显示器色彩显示原理主要基于图像的颜色模型。 颜色模型主要有HSV(面向用户,对应于画家的配色方法)、RGB(通常使用于彩色阴极射线管等彩色光栅图形显示设备中)、HSI、CHL、LAB、CMY(应用于印刷工业)等。 2、信息媒体的分类 根据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的定义,媒体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展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 其中,存储媒体和和传输媒体称为信息交换媒体。 根据时间在表示空间中的作用,媒体分为:离散媒体、连续媒体 3、压缩编码标准(有损、无损的分类) 数据压缩的评价标准: 压缩比:越大越好 数据质量:数据失真越小越好 压缩与解压缩的速度:速度越快越好

4、图像的基本属性描述 分辨率 显示分辨率:指显示屏上能够显示出的像素数目。 图像分辨率:指组成一幅图像的像素密度的度量方法。 像素深度,即像素的所有颜色分量的二进制位数之和,它决定了不同颜色(亮度)的最大数目。或者确定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灰度级数。 颜色空间,指彩色图像所使用的颜色描述方法,也叫颜色模型。 真彩色、伪彩色与直接色 真彩色是指在组成一幅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值中,有R 、G 、B3个基色分量,每个基色分量直接决定显示设备的基色强度,这样产生的彩色称为真彩色。 伪彩色是指每个像素的颜色不是由每个基色分量的数值直接决定的,而是把像素值当做彩色查找表(CLUT )的表项入口地址,去查找一个显示图像时使用的R 、G 、B 强度值,用查找出的R 、G 、B 强度值产生的彩色称为伪彩色。 直接色是指每个像素值分成R 、G 、B 分量,每个分量作为单独的索引值对它做变换。也就是通过相应的彩色变换表找出基色强度,用变换后的得到的R 、G 、B 强度值产生的彩色称为直接色,它的特点是对每个基色进行变换。 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 无 无无无 L Z W 无无 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 P C M 无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D P C M 无无A D P C M 无无无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无无K -L 无无无无无无 JP E G M P E G H .261

最新财政学期末考试复习重点复习过程

财政学 第一章财政学对象 财政的本义:财政是指国家的一个经济部门,及财政部门他是国家的一个综合性经济部门通过他的收支活动筹集经费资金以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财政的本质财政的本质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1.财政运行的主要特征:1.阶级性与公共性2.强制性与非直接偿还性3.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或平衡性) 2.财政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1.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率,以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2.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3.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重点建设。4.通过政府投资、税收政策和财政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提高经济增长率。5.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 (2)收入分配职能:1.划清市场分配和财政分配的界限和范围,避免政府职能的“越位”和“缺位”2.规范工资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3.市场失灵:外部性效应指某个经济主体在市场活动中没有得到补偿的额外成本和额外收益。即外部效应有可以区分为正外部效应和负外部效应。当出现正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大于收益,出现利益外溢,得不到应有的效益补偿;当出现负外部效应时,生产者的成本小于收益(收益大于成本)时,受损者得不到损失补偿。由于外部效应的存在,市场竞争就不可能形成理想的效率配置。 4.财政学两个基础概念: (1)公共物品 1、公共物品含义: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

2、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两个标准:(1)排他性和非排他性(2)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3、免费搭车:免费享用公共物品的利益 (2)公共需要 1、含义:社会的公共需要 2、特征: (1)是社会公众在生产、生活和工作中的共同需要,不是普通意义上的人人有份的个人需要或个别需要的数学加总,而是就整个社会而言,为了维持社会经济生活,为了维持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也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必须由政府集中执行和组织的社会职能的需要 (2)公共需要时每一个社会成员可以无差别的共同享用的需要,一个或一些社会成员享用并不排斥其他社会成员享用 (3)社会成员享用社会公共需要也要付出代价(如缴税或付费),但这里的规则不是等价交换原则,各社会成员的付出与其所得是不对称的,不能说谁多付出就多享用,少付出少享用,不付出不享用 (4)满足公共需要是政府的职责,所以,满足公共需要的物质手段,只能是通过政府征税和收费支撑的由国家机关和公共部门提供的公共物品 3、地位:共同的、历史的、特殊的 4、范围:(广)包括政府执行其只能以及执行某些社会职能的需要,包括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风险产业的投资广义上:还包括政府为调节市场经济运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各项政策提供的服务,等等 第二章财政支出概论 1.购买性支出购买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前者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后者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拨款。 共同点:财政一手付出了现金,另一手相应地购得了商品和服务,并运用这些商品和服务实现了国家职能。 2.转移性支出转移性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

大学选修课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范围

大学选修课教育学期末考试重点范围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一、萌芽阶段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着,已初步具备了“教育学的雏形”。《学记》辑于《礼记》之中,作者不祥,一般认为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 《学记》成书时间大约在战国末期,全篇1229字,篇幅虽短,内容却涉及教育的作用、学校教育制度、教育教学原则、方法等许多方面,是对先秦时期教育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总结,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的理论基础。 苏格拉底及其后继者们的教育活动,都孕育了较为丰富而系统的教育理论。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被认为是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的渊源。 古罗马着名演说家、教育理论 家昆体良(Marcus Fabius Quintilianus 约35—95)被公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教育理论家。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也成为西方第一部系统阐述教育理论的着作。 二、独立形态时期 三、发展多样化阶段 四、理论深化阶段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什么是教育学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探讨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确立教育价值、优化教育艺术的一门科学。 (二)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是把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教育作为自己专门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对象就是教育、教学现象和教育问题。 二、什么是教育 广义: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狭义:学校教育,即指社会通过学校对受教育的对象所施加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中西教育可以从词源上看到两者区别: 中国的“教育”有“外铄”的渊源 西方的“教育”有“内发”的传统 教育在形态上的发展 教师的含义 广义:教师与教育者是同一语。 狭义:指学校的专职教师,是在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专门人才的专职人员。 二、教师的社会地位 (一)教师的专业地位(二)教师的经济地位 (三)教师的政治地位 (四)教师的职业声望(二)学生 1。学生的本质

一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面分析

一年级三月份月考卷面分析 韩桂英 本班共有31名学生参加本次考试,数学平均分是64分,语文平均分是88分,优秀率是3﹪,及格率70﹪。现就学生试卷做如下分析;。现根据本次考试情况作如下具体的分析: 数学 一、试题分析 这份试卷涵盖了一年级下册数学课本前四单元内容,如位置、20以内的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图形的拼组,这些章节的内容都有涉及,能全面地考察学生对各章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成绩统计分析 参考人数及格人数及格率 31 22 70% (二)试卷情况具体分析 主要优点:(1)口算中的2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进位及退位的,加减混合运算,学生对计算方法都掌握得很好,计算的能力也好,正确率高。(2)能正确判断位置中的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并能准确填写。如试卷中第六题。 存在问题:(1)由于教学没有赶上进度,致使基础知识部分失分很多。(2)部分同学还存在着审题不认真现象。如第五题,学生不认真,马虎造成的。(3)学生不能正确看图理解题意,不能列出正确的算式。(4)学生不能选择正确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不能列出正确的算式。 改进措施:1在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同时加快教学进度。

2、每天充分利用课前十分钟进行口算练习,定期进行口算比赛,并实行奖励机制。 3、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训练学生运用生活实际经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于克服困难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5、开展分层教学,抓两头带中间,促进学生整体水平的提高。 语文 本次语文质量检测,以语文新课标为依据,难易适度,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试卷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语言积累等方面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下面就学生的答题情况以及今后教学的改进等方面简要地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检测对象和基本情况 成绩统计分析 参考人数及格人数及格率 31 29 93% 二、卷面的具体分析 优点:多数学生字迹比较工整,卷面很整洁。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多数同学完成较好,没失分。 第五题:比一比,再组词多数同学能够正确区分形近字,能够正确组词。 第八题:把诗句补充完整。学生能够把诗词背诵下来,并做到正确填写。

多媒体技术应用复习资料

一、多媒体的概念 1、媒体一词源于英文Mediu,它是指人们用于传播和表示各种信息的手段。 通常媒体分为五种类: (1)感觉媒体:是指能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从而能使人产生直接感觉的媒体。如语言、声音、图像、动画、文本等 (2)表示媒体:是指为了传送感觉媒体而人为研究出来的媒体。如文本编码、条形码等 (3)显示媒体:是指为信息输入输出的媒体,用于电信号和感觉媒体之间产生转换。如键盘、鼠标、显示器、打印机等。 (4)存储媒体:是指用于存储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硬盘、光盘、胶卷等(5)传输媒体:是指传输表示媒体的物理介质,如电缆、光缆等 我们学习和使用的多媒体技术主要是感觉媒体。 2、多媒体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获取、编辑、存储和显示等)多种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象、音频和视频等)的技术。 3、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信息媒体的多样性、多种技术的集成性和处理过程的交互性 二、多媒体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 1、多媒体技术发展进程中几个有代表性的阶段:1984年美国Apple公司推出Macintosh系列机,用GUI(图形用户接口)取代CUI(计算机用户接口),用鼠标和菜单操作计算机,体现了全新的窗口和图标程序设计理念,并建立了新型的图形化人机接口标准。1985年美国Commodore个人计算机公司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多媒体计算机Amiga,后不断完善,形成一个完整的多媒体计算机系列。1986年,Philips和Sony公司宣布发明了交互式光盘系统CD-I,同时公布了CD—ROM文件格式。1987年,美国RCA公司展示了交互式数字影像系统DVI 并制定了DVI技术标准。1995年,随着Windows95的问世,使多媒体计算机的用户界面更易操作,功能更全。 2、应用领域有:电子出版、视频会议、教育培训、影视动画、视频点播、家庭娱乐、广告宣传等等。 3、发展趋势: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高速化(缩短处理时间)、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标准化(以便于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 三、多媒体相关软件 (1)几种专用文字软件:Windows记事本、Word、神笔、COOL 3D等 (2)几种典型的图像软件:CoreDraw、Photoshop、Fireworks等 (3)几种典型的动画软件:Gif Animator、Flash、Director、3D MAX等(4)几种典型的声音软件:Windows录音机、CoolEdit等 (5)几种典型的视频软件:Windows Media Player、超级解霸、Premiere等(6)几种典型的集成软件:PowerPoint、Authorware、Flash、Director等 四、图形、图像信息 1、图形图像的数字化处理:将图形图像用0、1编码是计算机处理图形图像的前提,将模拟图像转化为数字图像的过程就是图形、图像的数字化过程,主要包含采样、量化和编码三个步聚 2、图像文件辨率、图像文件大小

《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的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A 5.D 6.A 二、多项选择题 1.CG 2.BCEGHI 3.ABCEF 第2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 BD 5. ABCD 6. BC 二、填空题 1. 存储容量大、工作稳定、寿命长、 2. 可写型和可重写型 3. 人机交互设备、存储设备 第3章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A 3. C 4. A 5. B 6. A 7. D 8. D 二、填空题 1. 音调、音强、音色 2. 电话音质、调幅广播音质、调频广播音质、激光唱盘音质 3. 音源产生最大不失真声音信号强度与同时发出噪音强度之间的比率,通常以S/N表示。一般用分贝(dB)为单位。 4. 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通道数 5. 数字音频接口卡(声卡)、音序器、MIDI输入设备(专用的MIDI键盘) 第4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B 3.A 4.B 5.A 6.C 7.C 8.D 9.D 10.D

二、多选题 1、ACD 2、BCD 3、ABC 三、填空题 1、ctrl+n ctrl+o ctrl+f4或ctrl+w 2、像素 3、青红黄黑 4、自动手动 5、背景色 四、问答题 1、答:文件格式是一种将文件以不同方式进行保存的格式。Photoshop支持几十种文件格式,因此能很好地支持多种应用程序。在Photoshop中,常见的格式有PSD、BMP、PDF、JPEG、GIF、TGA、TIFF等等。具体详见第四章P6 2、答:滤镜是 PhotoShop 中功能最丰富、效果最奇特的工具之一。滤镜是通过不同的方式改变象素数据,以达到对图象进行抽象、艺术化的特殊处理效果。具体详见第4章第19页。 第5章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2、C 3、A 4、B 5、A 6、B 7、C 8、B 二、多选题 1、ABCD 2、ABC 3 ABCD、4、AC 三、填空题 1、可长期保存、再现性好、便于编辑处理、可以网络共享 2、AVI MPEG MOV RM ASF 3、PAL NTSC SCEAM 4、制作DVD 数字电视TV机顶盒视频会议HDTV 5、内容编辑(裁剪、拼接、混合等),效果编辑(各种运动效果、透明效果、字幕等)、音效编辑(添加音效与视频混合) 第6章答案 一、判断题 √√×√√ 二、选择题 1.A 2.AC 3.ABC 4.A 5.A 三、填空题

六年级语文考试卷面分析及反思

六年级语文考试卷面分析及反思 本次考试所用试卷是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卷六年级语文,此次六年级考卷,出题较为合理,难点较少,适宜学生的能力. 此卷共分为四大部分:“书法展示”“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习作乐园”. “书法展示”部分,在期中考试时,学生失分原因已经纠正过,这次再见,学生已经掌握要领,没有失分.“知识积累与运用”中既有课内生字词,也有日积月累的内容,又有知识的延伸,课外的运用,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此中,“看拼音写字词”“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出题较为典型,都是学生易错点.辨字组词中有两个小难点“逶迤”中的“迤”字学生五年级时学过,但因其不常用,故此失分“恣肆”中的“恣”字不常用,小学阶段也从未出现过此字,学生不认得,因此失分,情有可原.“写成语与句子”,紧贴课本,又能灵活出题,能够巩固学生课内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内容学生掌握的还不是很牢固.根据要求写句子,一个修改病句,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句子,是一个非常典型难句子,学生错误率在95%以上,难度不小,能完全符合题意的句子寥寥无几,“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题较为适合学生,不仅考课本,还注重延伸.“口语交际”题,较为简单,大部分都能轻松解决.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课内阅读”中对于“老人与海鸥”的中的句子理解部分学生少有偏差.“课外阅读”部分难度不大,失分不是很多. 第三部分“习作乐园”.出题简易,习作简单. 总结以上情况,不足共有一下几点: 1.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不够,教师也不能将课程采用灵活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透彻.以后要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夯实基础. 2.知识的课外运用方面引导的不够,练习较少.以后在课堂中,要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灵活思考的空间. 3.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有所放松.以后注意加大课外知识的引入量,使学生摄入更多的课外知识营养,扩大知识面. 4.作文指导还不够.以后注意重点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在方法上多下功夫,使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步提升.加强给学生作文方法指导,多指导,多检验. 1 /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