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我国海员外派服务机构的机制及其法律地位—兼论外派海员劳动法项下的权益保护

论我国海员外派服务机构的机制及其法律地位—兼论外派海员劳动法项下的权益保护

论我国海员外派服务机构的机制及其法律地位—兼论外派海员劳动法项下的权益保护
论我国海员外派服务机构的机制及其法律地位—兼论外派海员劳动法项下的权益保护

Dispute Settlement 争议解决, 2015, 1(4), 39-46

Published Online December 2015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847337160.html,/journal/ds

https://www.doczj.com/doc/847337160.html,/10.12677/ds.2015.14009

Mechanism and Legal Status of China

Seafarer Dispatching Service Agencies*

—Also on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Dispatched Seafarer

Ping Yan, Xiaomei Wu

Tianjin Sea & Sea Law Firm, Tianjin

Received: Dec. 9th, 2015; accepted: Dec. 23rd, 2015; published: Dec. 30th, 2015

Copyright ? 2015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847337160.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seafarers who have been dispatched to international ship-ping labor market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dispatched seafarers”), 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continually improve relevant conventions by specifying the duty and obligation of shi-powners and seafarer recruitment and placement services (generally called “seafarer dispatching service agencies” in China) ever since the year 1920 when Placing of Seamen Convention (No. 9) was issued.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1980s, China has been dispatching more and more seafarers to international shipping labor market. In view of this, the State Council, Ministry of Commerce, and Ministry of Transport issued a number of regulations and department rules in succession in respect of protecting interests of dispatched seafarers and regulating shipowners and dispatching service agencies. In addition, because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Labor Conven-tion 2006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MLC2006) has already come into effect, even if our country has not yet joined the convention, the flag and port state control mechanism set by the convention actually makes our country’s dispatched seafarers and dispatching service agencies abide by and fulfill the obligations of the convention. To this end, in 2013 China Ministry of Transport issued the Measures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Seafarers’ Working and Living Conditions on Board in ac-cordance with MLC2006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crew protection, specification to the owner and dispatching service agencies responsibility. In this background, we are trying to reflect the issue of protecting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dispatched seafarers by discussing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mechanism and legal status of seafarer dispatching service agencies in respect of legal norms.

Keywords

Seafarer Dispatching Service Agencies, Labor Dispatch, Maritime Labor

*此文经周明达(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海事海商专业委员会资深委员武汉仲裁委涉外仲裁专业委员会会员湖北瀚海潮律师事务所终身顾问)修改并推荐。

阎萍,吴晓梅

论我国海员外派服务机构的机制及其法律地位*—兼论外派海员劳动法项下的权益保护

阎萍,吴晓梅

天津源海律师事务所,天津

收稿日期:2015年12月9日;录用日期:2015年12月23日;发布日期:2015年12月30日

摘要

为保护派往国际航运劳务市场海员(下称外派海员)的权益,自1920年《水手安置公约》以来,国际劳工组织不断改善相关公约,就船东及招募安置机构(即我国俗称的海员外派服务机构)责任义务加以法律上的规范。自80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派往国际航运劳务市场的海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与之相适应,我国对外派海员的利益维护与对船东、外派服务机构的规范方面,也相继由国务院、商务部、交通部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条例和部门规章。加之,因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简称MLC2006)业已生效,即使我国尚未加入该公约,则因该公约所设置的船旗国与港口国管理机制,使得我国的外派海员、外派服务机构,在外派实务中不得不遵守、履行该公约的相关义务。有鉴于此,我国交通部于2013年出台了《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以期符合MLC2006对于船员保护性的要求、对船东、外派服务机构的责任规范。在此背景下,笔者试图从对海员外派服务机构的机制与法律地位着眼,在法律规范上的变化与发展的探究中,从一定侧面反映对外派海员的权益保护问题必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海员外派服务机构,劳务派遣,海事劳工公约

1. 关于规范海员外派机制的国际公约及其对海员外派服务机构的法律规范

海员劳务外派,是海运史上持续发展的传统行业。国际海事组织曾如此这般评价海员,“没有船员的贡献,世界上一半人会受冻,另一半的人会挨饿”,它非常形象地揭示了海员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如何保护海员的合法权益,也是国际海事组织及劳务派遣国致力规范的领域。

我国是海员大国,现有海员约65万人,承担着全国93%的外贸运输任务;我国每年外派海员数量近10万人次,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海员劳务输出国。然而,待遇不高、生活艰苦的现实条件却让很多人不愿意将海员作为一项终身职业。

MLC2006公约生效后,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我国的海员外派机构和经营国际航线参与国际竞争的船东。公约规定,通过非缔约国海员招募安置机构招募海员的,船东必须采取措施核实海员招募机构是否符合该公约的标准。

因此,从国际上对于海员、外派机构相关的公约的视角,以对海员外派机构机制及其法律地位加以剖析,进而对保护海员利益极具借鉴参考价值。

对于外派海员的权益保护及海员外派服务机制与机构的规范,国际劳工组织早于1920年6月15日在热那亚举行国际劳工组织大会,就有关为海员提供就业设施等的各项提议,制定了《1920年水手安置

阎萍,吴晓梅

公约》,此为关于海员就业介绍机构相关规定的最早公约。根据该公约规定,水手就业介绍不得成为个人、公司、机构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活动;也不得要求水手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向个人、公司、机构支付任何酬金。在该公约中将此种商业活动称之为“The business of finding employment for seamen”和“which has been carrying on the work of finding employment for seamen”。也就是说,当时的水手外派服务机构所提供的是一种为海员寻找就业机会的服务,是一种中介性质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

此等职业服务机构旨在为海员寻找就业机会,以便最终促成海员与船东之间建立雇佣合同关系。故在法律上,职业服务机构是居间人,仅起提供缔约信息、帮助联系缔约的作用。而雇佣关系则由被介绍的缔约双方直接建立。该公约于1921年11月23日生效,共有41个国家加入,中国未加入该公约。

1926年6月24日,国际劳工组织在日内瓦举行的第九届会议后批准通过了《海员协议条款公约》。该公约规定,海员雇佣合同应由船东或其代表与海员双方签订。这也从一个侧面表明当时的海员外派服务机构就是一个居间性质的中介机构。

此后,在长达70多年的时间内,国际劳工组织未有专门针对海事领域中关于海员招募服务机构的相关国际公约出台。该组织只是于1948年6月17日在旧金山举行的第31届会议,通过了《1948年职业介绍设施公约》。1948年公约的目的是旨在促进公约国建立公共、免费的帮助工人获得合适工作机会的机构体系。海员外派服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如属可能,在与其他有关的公私机构协作下,以最佳方式把就业市场组织起来,使之成为旨在确保并保持充分就业、开发利用生产力资源的全国性计划的组成部分”。具体操作是,由服务机构收集雇主的岗位空缺和受聘人员要求的相关信息,然后为有相应条件的求职者介绍空缺的岗位。因此,当时,在本质上,该种服务机构起到的依然是一种中介的作用,最终的缔约双方是雇主和雇员。

1996年10月8日在日内瓦举行的第84届会议上,国际劳工组织决定就《1920年水手安置公约》修订问题通过若干建议。并于10月22日通过了《1996年海员招聘和安置公约》。在该公约中第一次对“招聘和安置机构”明确定义,即:代表雇主招聘海员或将海员安置到雇主那里的国营或私营部门的任何个人、公司、协会、机构或其他组织。

1996年该公约生效10年后的2006年,国际劳工组织批准通过了综合性的《国际海事劳工公约》(下称MLC2006),并于2013年8月生效。MLC2006修订和更新了ILO现有公约的要求,涵盖了有关海员工作、生活、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的要求;是对以前海事国际劳工标准的合并和更新,是一个综合性的海事劳工公约,目的在于建立统一的国际海事劳工标准,以促进并达成海员在船上体面的工作和生活的目标。

MLC2006公约在标题一中的规则1.4、导则1.4中专门对招募和安置进行了规定。

该公约还在标题五“遵守与执行”一节,通过设置船旗国责任、港口国责任的机制,以加强公约成员国对船员利益的保护。而港口国责任机制,实际上是包括了对公约成员国及非成员国,即成员国船舶在非成员国港口时,对于来自成员国船舶上的船员的投诉、证书,港口国也要遵循公约要求进行符合检查。从这个角度讲,无论是否该公约的缔约国,就船员利益层面,都要考虑按照MLC2006的机制进行规范的设置。这或许是我国交通部于2013年出台《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的动因。

截至目前全球共计47个国家批准了MLC 2006公约,其中41个国家完成了所有的批约程序,其船舶总吨位占全球的75.3%。

2. 新型雇佣关系的产生及其对海员外派服务机制(机构)法律规范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世界各国一些新型的雇佣关系——劳务派遣开始出现和发展。劳务派遣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等发达国家。各国就此单独立法,如:德国1972年出台的《劳务派遣法》;日本

阎萍,吴晓梅

1985年出台《关于劳务派遣业规范运作及确保派遣就业劳动者劳动条件法》,1986年4月发布了该法的实施令、实施细则及有关劳务派遣和承包的区别标准;瑞士1991年出台《职业介绍及劳务派遣联邦法》;

意大利1997年6月实施的《就业促进法》共有27条,其中11条是针对劳务派遣制定的。其中美国有关劳务派遣的规范则散见于不同的法律和判例中[1]。

日本劳务派遣发展初期,分一般型和特殊型两类。一般型劳务派遣,是被派遣员工与劳务派遣企业无关系,采用备案的方式,由劳务派遣企业对欲被派遣的劳动者进行登记备案。派遣企业按用工企业的需求从备案的劳动者中挑选,进行派遣。此种方式占整个派遣的80%。特殊型的劳务派遣,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是雇佣关系,劳动者是劳务派遣企业的正式员工,劳务派遣企业承担雇主责任。前者劳务派遣企业承担的还是一个中介的作用,劳务派遣企业本身不介入用工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合同关系当中,只是居间介绍。后者则是劳务派遣企业已经成为雇佣合同的一方,承担该雇佣合同下的雇主义务。

随着劳务派遣制度的发展,目前日本认同劳务派遣的“一重雇佣关系”,即劳务派遣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是雇佣合同关系,用工企业与派遣企业之间是民事契约关系,用工企业与劳动者之间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2]。欧盟、法国、秘鲁等大多数国家和我国台湾地区在立法上都采用了一重劳动关系[3]。美国则认为,派遣企业和用工企业属于共同雇主[4]。德国劳动法学界认为,用工企业处于补充雇主的地位,在派遣企业无力承担责任时,才由用工企业来承担[5]。

综上简言之,在新型劳务派遣出现后,很多国家对劳务派遣机构及外派服务机构的定位与责任规范,趋于严格。在此背景下,对于海员外派服务机构而言,无论是采取“一重雇佣关系”的国家,还是“连带责任”的国家,外派海员机构将不再是单纯的“中介职业机构”,而是在特定情况下,依法承担作为雇主的责任。此种规范机制,确实对外派海员的利益起到了方便保护的作用。

3. 公约关于海员外派服务机制规范变化及主要海员外派国家之外派机制的法律规范

《1996年海员招聘和安置公约》和MLC2006是在世界各国雇佣劳务派遣制度发展和完善的大背景下制定出台的。因此,这两个公约不可避免地受到世界各劳务派遣国对新型雇佣关系法律规范的影响。

就招募与安置机构(海员外派服务机构)的规范而言,《1996年海员招聘和安置公约》在其对“招聘和安置机构”的定义中,已经能体现出该种机构的不同机制和功能,这主要体现在:一是代表雇主招聘海员,which is engaged in recruiting seafarers on behalf of employers;另一是将海员安置到雇主那里,placing seafarers with employers。二者之不同是:前者所表明的是雇主与海员建立雇佣合同关系,招聘安置机构仅是雇主的代表;而后者表明服务机构需对海员进行安排、安置。然而,通过何种方式对海员进行安置,公约没有规定,而且,在此情况下,招募安置机构是与雇主一样承担雇主责任,还是仅作为居间中介人?

公约亦未明确。笔者认为,既然公约是作二种措辞规范,那么二种规范下的责任从逻辑上讲应当是有区别的:即一种是雇主责任规范,另一种是服务机构的中介人责任规范。但基于新型雇佣劳务关系下各国的规范不同,就后者情况下,可能还会是雇主与招募安置机构承担连带责任。但究竟如何?笔者认为,既然公约没有明确,应是留待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国内法的规定自行安排,届时以实际情形结合具体的适用法去判定之。

MLC2006中关于海员招募和安置的相关规定与《1996年海员招聘和安置公约》相比,对于海员外派服务机构的定位更加清晰。在MLC2006下,对于招募与安置机构的定义是:公共或者私营部门中从事代船东招募海员或者与船东安排海员上船的任何个人、公司、团体、部门或者其他机构。另据标准A1.4,对于招募安置机构的主要义务要求是:符合国内法外派资质要求的机构;维持一份招募与安置海员的最新登记册;告知海员就业权利和职责并提供就业协议的副本或核阅的方式;建立通过保险等机制赔偿因船东未履行就业协议而对海员造成的资金损失。这些规定表明,船东与海员之间应当建立雇佣合同关系。

阎萍,吴晓梅

但是,如果船东未能履行就业协议的义务,海员外派服务机构应当通过保险等保护机制对海员的资金损失承担责任。笔者进而认为,在MLC2006明确了海员与船东之间的雇佣关系下,即体现的仅是一重雇佣关系,但为保护海员的利益,要求海员外派服务机构通过设立保险等机制对船东的违约后果负补充责任。

菲律宾也是海员主要输出国之一。调整海外劳工派遣与管理的法律主要包括1995年《海外劳工与海外菲律宾人法》、菲律宾海外就业管理局(Philippines Overseas Employment Association, POEA)制定的《POEA海员招募雇佣规则2003》。根据菲国的法律,非国内企业不得直接在菲国招募海员,必须通过在菲国获准的劳务代理中介机构进行。菲律宾政府制定了《菲律宾海员外派标准雇佣合同》,外国雇主与海员签订雇佣合同的须以此为准,签订高于该基准标准的合同。根据《POEA海员招募规则》规定,标准雇佣合同是指政府通过三方机制会谈制定,并经政府许可的,由雇主和海员协商在一定期限内的雇佣合同。此处对雇主的定义是:指通过许可的中介机构雇佣菲律宾海员的任何外国个人、合伙或公司。因此,海员和外国雇主分别是雇佣合同的两方。在海员、雇主、中介机构的三者关系中,中介机构不再是雇佣合同的主体之一,中介机构与雇主签订雇佣协议,在协议中明确雇主与中介机构对于雇佣海员的责任分担。但在法律层面,为确实保证海员的权益,POEA规则规定,中介机构与雇主承担连带责任。即虽然中介机构并非合同的一方,但之所以规定其承担连带责任,应是政府为保证中介机构切实履行职责、以期最低限度保障海员利益而为的政策性规定[6]。

由上可见,一重雇佣关系成为规范海员外派的主流,同时,为保护海员的利益,海员外派服务机构亦须在特定情况下,对外派海员负责。

4. 我国海员外派服务机构制度的沿革及其展望和相关的法律规范

1979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交通部“关于我远洋海员受雇到外国船上工作的请示”。我国第一份海员雇佣协议于1979年6月25日,由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与日本饭野海运公司签署,合同签订后由天津远洋运输公司派出29名海员到日本饭野海运公司所属的6万吨级油轮“睦邦丸”上工作[7]。当时还没有海员外派服务机构这样的独立主体机构,外派的海员是派出企业的正式职工,由派出企业与船东签订雇佣协议,直接将自有的海员派出给船东。此举开创了我国输出海员劳务合作的先河。1984年8月,中国第一家海员外派公司——中国海员对外技术服务公司,由交通部组建,统一管理交通部系统内除中远以外的海员外派业务。而80年代中、后期我国进行的对外经济合作体制改革也使得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体制得以不断发展[8]。

1990年12月14日,由当时的对外经济贸易部、劳动部、外交部、公安部共同发布的《关于外派劳务人员出国审批手续和办理护照的暂行办法》(国办发(1990)71号)文件中规定,组织对外派遣劳务人员的单位必须是经过经贸部批准,并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营业执照的具有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经营权的公司(简称外派单位)。外派单位必须持有经贸部颁发的、有效的外派劳务人员许可证及与外国机构、经济组织和企业等签订的合同,方可组织派出劳务人员。而且当时规定具有外派经营权的公司须直接与海外雇主签订劳务合同,严禁与中间商签订代理合同,更不得与中间商直接签订劳务合同。

1993年,当时的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联合发布《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暂行办法》。由于当时全国正在进行国有企业改革,该办法是根据1988年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制定,以促进我国对外劳务合作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该办法规定具备该办法所规定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可以申请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经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批准赋予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可以在全国范围内代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对外提供本企业的劳务人员;无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可以选择有经营资格的企业代理。1994年颁布《对外贸易法》,此后,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根据《对外贸易法》于2004年7月制定《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办法》。

阎萍,吴晓梅

规定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须经商务部许可,并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证书》,方可开展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活动。但是,办法中未对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加以规定。

上述内容表明,基于体制内的我国海员存在两种外派模式,一、获得外经贸部批准的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将自有的海员派出;二、没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委托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代理外派。两种方式下,相同的要求是,必须由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与国外雇主签订合同。然后,合作经营企业持该合同和经营权资格证办理海员出国手续。因而衍生出不同的法律关系即如果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是将自有的海员派出,那么,企业和海员本身具有劳动法项下的劳动关系,对外合作企业与境外船东则为民事合同关系。如果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是代理其他企业派出海员,则,只有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权的企业才能对外与船东签订服务协议,因此,对外合作企业与境外船东构成民事合同关系;对外合作企业与境内实际派出企业是代理服务关系;对外合作企业与外派海员之间却不成立直接的雇佣用工关系。

但随着改革开放,允许职工自谋职业的形态出现,现实中,社会海员开始出现,那么,对于这些海员与境内企业、对外合作企业之间的关系,以及境内企业、对外合作企业对此类海员承担何种责任和义务,在法律层面与政策层面,缺乏相应的明确规定,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外派海员权益保护的制度缺失。

于司法实践中产生对相同外派海员争议无可遵从,定论各异的现象,极不利于海员利益的维护。

嗣后,虽然2005年11月商务部制定《外派海员类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规定》,旨在加强外派海员管理,规范外派海员市场经营秩序,保护外派海员的合法权益。但是,该规定仅只对申请外派海员类对外劳务合作机构的申请资质进行了规定,并未对外派海员类对外劳务合作机构的责任和义务做出具体规定。因而,对于彼时混乱的海员境外就业市场,对境外就业海员的权益保护,起不到应有效果。

2006年国际海事劳工公约的制定,促使国务院制订的《船员条例》于2007年出台。该条例第44条规定:船员服务机构为船员用人单位提供船舶配员服务,应当督促船员用人单位与船员依法订立劳动合同。船员用人单位未与船员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船员服务机构应当终止向船员用人单位提供船员服务。

该条例对海员权益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相形之下,如果将船员条例中有关船员服务机构申请条件与2005年的《外派海员类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管理规定》的关于申请外派海员服务经营资格的条件逐一对比,笔者理解,船员条例中的船员服务机构应是是针对国内船舶提供船舶配员服务。该规定是否约束船员服务机构对外提供配员服务的行为?从内容上,是没有规定的。

随着2008年《劳动合同法》的颁行,劳务派遣制度的建立,外派海员类对外劳务合作机构在外派海员业务中的责任和义务,在没有特别法明确规范情况下,也受《劳动合同法》劳务派遣制度的规制。可是,鉴于海员外派的特殊性,特别是实际用工主体是境外船东的情况下,劳务派遣制度中的规定对于外派海员的情况并不完全适用。因为仅从国内劳动法赔偿标准而言,多数情况下,低于国际劳务市场通常标准。这显然不利于激励外派海员的积极性和外派海员利益的维护。

2010年商务部、交通运输部联合下达了《关于加强外派海员类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

据通知,外派海员服务机构资质、证书等与海员外派相关的管理、批准由商务部改为交通部,于某种程度上结束了政出多门外行规范内行的状况。

2011年7月为了配合2006年MLC公约,以及补充完善《船员条例》,交通部颁布了《海员外派管理规定》。该规定对外派服务机构的设立、责任、义务,重新作了规定,提升了外派服务机构应承担的责任、义务:

首先,该规定明确,海员外派遵守“谁派出、谁负责”的原则。这虽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据此推测,外派服务机构应当对经其派出的海员负责,只不过所负责任如何,需根据具体实际情况,依法判断。

其次,该规定于第三章中规定了外派机构的责任与义务。据此,可概括归纳为:外派机构应当保证

阎萍,吴晓梅

外派海员与某一方(本机构/境外船东/境内航运企业)签订一份劳动合同;而且,如果海员与境外船东签订合同的,外派机构需负责审查合同的合法性;于海员上船工作前签订上船服务协议;与境外船东签订配员服务协议。而在配员协议中,该规定要求除约定船员通常工资待遇外,还应当就意外保险、社会保险的缴纳进行约定。

2013年7月,为配合MLC2006的生效,交通部发布了《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在对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要求方面,保持了与MLC2006规定的一致性。该管理办法第44条规定了,船员服务机构应当建立一个保护机制,赔偿由于服务机构或有关船员东未能按上船协议履行对海员的义务而可能给海员造成的资金损失。

显而易见,外派服务机构的法律地位,在船员与某一方存在劳动雇佣关系的情况下是明确的,即外派服务机构与船员之间签订上船服务协议,及其与船东之间签订的是配员协议,即二者之间是服务性质的民事法律关系。

而当船员与船东之间未签订劳动雇佣合同时,外派服务机构的地位如何,是否将因“谁派出、谁负责”的原则,承担作为雇主的责任呢?

对此,笔者认为,在海员没有签订劳动雇佣合同,即没有用人单位的情况下,就文字表述上而言,外派服务机构将首当其冲成为“谁派出”中的派出主体。此外,鉴于《海员外派管理规定》中已经规定了外派服务机构应保证订立一份劳动合同和审核合同的义务,因此,如果船员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则外派服务机构存在违反法规的过失,在此情况下,按照《海员船上工作和生活条件管理办法》的规定,外派服务机构将对因未履行应尽义务而赔偿给海员造成的资金损失。

此外,《海员外派管理规定》第三十九条规定,境外突发事件的处理按对外劳务合作有关规定执行。

而《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劳务人员在国外实际享有的权益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协助劳务人员维护合法权益,要求国外雇主履行约定义务、赔偿损失;劳务人员未得到应有赔偿的,有权要求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不协助劳务人员向国外雇主要求赔偿的,劳务人员可以直接向对外劳务合作企业要求赔偿。

劳务人员在国外实际享有的权益不符合用工项目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法律规定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协助劳务人员维护合法权益,要求国外雇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赔偿损失。

因对外劳务合作企业隐瞒有关信息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等原因,导致劳务人员在国外实际享有的权益不符合合同约定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综上可见,在外派服务机构未能依职业保证海员签订劳动合同、其行为存在未履行法规义务、未尽约定职责的情况下,其对海员负有赔偿责任,即应当承担雇主责任之外的一种补充责任。

5. 结语与建议

到目前为止,对于我国外派海员劳务相关主体与机制、权利与义务的规范,还仅局限在国务院条例、部门规章层面。而海员职业与陆上职业特性上的区别,以及国际外派海员、境外船东、外派海员服务机构等主体的权利、义务的确定,更多依赖外国法、国际公约、国际惯例的特点,使得国内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并不能满足这些主体权利义务保护的实际需要。因此,在MLC2006已经就海员权利、义务确定了一个全球化统一标准的情况下,我国是否也应当根据海员劳务国际化的特点,制订独立的海员法(包括外派机制),以保护中国海员享有与其他国际海员同等的体面工作、权利与义务,应是现实的紧迫的题中之义。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贾英. 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3. 引自: 劳务派遣业在国外的

阎萍,吴晓梅

发展. 来源于: 十堰就业信息网劳务派遣专栏(https://www.doczj.com/doc/847337160.html,/lw7.htm)

[2]宋晓波. 日本<劳务派遣法>对我国劳务派遣的借鉴意义[J]. 天津是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3, 21(4): 57-60.

[3]孙冰心. 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08: 23. (转引自薛孝东: 《国外劳务派

遣立法比较》, 载《中国劳动》2005年第6期, 第18页)

[4]孙冰心. 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08: 37. (转引自郑津津: 《从美国劳务

派遣法制看台湾劳务派遣法草案》, 载《中正法学集刊》2002年10期, 第47页)

[5]孙冰心. 劳务派遣法律规制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长春: 吉林大学, 2008: 37. (转引自黄程贯: 《德国劳工派

遣关系之法律结构》, 载《政大法学评论》1998年12月60期, 第274页)

[6]姜莉. 菲律宾海员法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07: 21.

[7]李善敏. 新中国海员外派事业回顾. 中国水运, 2010(11): 14-15.

[8]成如兴. 国有企业是发展外派海员业务的主要力量[C]//深圳国际海事论坛组委会. 深圳国际海事论坛论文集:

2008年卷.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 280.

国内经营公司与外派海员外派协议.doc

编号:_________ 国内经营公司与外派海员 外派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华律网小编为大家收集2012年最新的国内经营公司与外派海员外派协议,及国内经营公司与外派海员外派相关知识解读,希望这些国内经营公司与外派海员外派协议范本能够帮助到你解决问题。 劳务派遣合同指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和用人单位与派遣公司签订的合同,派遣至用人单位工作,它的关系涉及到劳动者、派出公司、服务单位三方。 国内经营公司与外派海员外派协议 ________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外派海员________(海员证号码)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就甲方外派乙方到_______国的_______公司所属的________轮任________(职务),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一、合同期限甲方与乙方的合同期限根据《海外雇主与外派海员雇佣合同》的期限确定,为________个月。根据航行情况可适当提前或延后,但一般不少于9个月不超过14个月,聘用期满,若船舶仍在航行或所在港口不便下船,则甲方有权延长本合同于该航次结束时止。延长期内乙方基本工资增长________%。二、工资及支付乙方工资根据《海外雇主与外派海员雇佣合同》的约定确定,分基本工资、固定加班费(星期六和星期日)和休假金(从乙方离开中国之日起)三部分,从乙方上船之日起至返回中国之日止按月计算,不足整月的按天计算。具体标准为________美元/月,其中,家汇部分为________美元,实际

船员上船服务协议范本(1)

1.中国船员服务机构与中国船员就船员上船服务达成本协议。 2.中国船员服务机构与境内外船东/或船舶管理公司所签订的《船舶配员服务协议》并入本协议:境内外船东/或船舶管理公司是船员的用人单位,中国船员服务机构按照船员用人单位的委托向其提供船舶配员服务;中国船员的工资、休假金、遣返费用及社会保障责任均由船员用人单位承担;船员服务机构应如实向船员披露《船舶配员服务协议》中涉及船员权利、职责和责任等方面的所有内容。 3.中国船员服务机构(以下简称甲方) 公司地址: 法定代表人: 联系电话/传真: 服务机构许可证编号: 4.中国船员(以下简称乙方) 出生年月: 身份证号: 家庭住址: 联系电话/传真: 护照号/有效期: 海员证号/有效期: 体检证书/有效期: 担任职务: 保险受益人姓名: 与乙方的关系: 家庭住址/联系方式: 5. 境外船员用人单位(以下简称船东) 公司地址: 联系方式: 6.船舶概况 船旗: 登记港: 船型: 航区: 7.船员工资标准(USD/其他币种) 8.船员上船服务期限为__ 个月,根据船舶操作实际需求,该期限可适当缩短或延长各壹个月。 9.甲方责任 9.1 确保乙方在签字前应有机会对该合同进行征询意见和审查,

为乙方提供其他便利以确保其在充分理解其权利和义务后自由达成协议。 9.2了解船东的资信情况,向乙方解释船东的各项要求和管理规定,协助、协调船东对乙方在合同期间的管理。 9.3负责办理乙方的出境手续和乙方在外籍船舶上工作所需的船籍国要求的证件。 9.4按用人单位要求对乙方进行派前教育和培训。 9.5监督船东履行合同条款,敦促船东为乙方投保,维护乙方在船的合法权益。 9.6听取乙方对在船情况的反映,会同船东及船舶领导妥善解决乙方提出的问题。 9.7不得扣押乙方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乙方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乙方收取财物。 9.8协助船员按中国有关规定办理船员个人基本社会保障;协助船东处理涉及乙方社会保障的事项、确保乙方足额、及时得到船东支付的费用、补偿和赔偿。 9.9《船舶配员服务协议》中规定的其他应当由甲方承担的责任。 10.乙方责任 10.1如实、诚信向甲方披露个人服务资历、个人安全事故记录、个人基本信息和身体状况。如隐瞒事实由此造成后果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及经济损失。 10.2应持有真实有效的海员证、护照、船员服务簿、海员专业训练合格证书、国际旅行健康证书、体检合格证书,高级船员还应持有适任证书,并及时按甲方要求提供办理证件及出境手续所需的各种资料、证明材料及照片等材料。 10.3准时到达甲方指定的地点集中,接受派前培训教育(若必要),做好登船准备。 10.4 在船服务期间,必须严格遵守船东为船舶正常和安全航行而制定的规章制度,服从船长的命令,听从上级船员的指挥,遵守相关国际公约、船舶到达国及船旗国的法律规定;并承担因违反上述事项,而依约定或依法应当承担的后果。 10.5 乙方服务期间应自觉遵守涉外纪律,不得擅自离船、走私、赌博、贩毒、嫖妓、酗酒、打架斗殴、盗窃、不参与任何政治活动,自觉维护甲方和中国海员的声誉;如发生上述行为,由此造成甲方和船方的经济损失及自身伤害等由乙方自负或负责赔偿。 10.6 乙方应按有关规定对船舶进行维修和保养,以确保船舶适航、适货等。如因乙方玩忽职守、违反操作规程造成停航、海损、机损、油污染等重大责任事故,甲方或船方有权依据情节对当事者进行

船员管理制度三篇

船员管理制度三篇 篇一:船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船员队伍建设,提高船员队伍素质,促进船员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标准化,维护船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确保安全优质地完成运输生产任务,根据国家和国际有关法律、法规、公约,结合本公司实际和船员工作特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是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司船员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全体船员及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与本公司建立劳动或劳务关系的船员,以及本公司从事船员管理工作的部门、人员。 第四条在公司所派遣船舶实习、见习、随船的人员,参照本办法。与本公司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的船员中心或公司参照本办法相关条款。 第五条按照STCW公约的要求,船员划分为管理级、操作级和支持级。其中,管理级是指持有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并聘任为船长、轮机长、大副、大管轮的船员;操作级是指持有海船船员适任证书并聘任为二副、二管轮、三副、三管轮的船员;支持级是指除管理级、操作级以外的其他船员。 为了便于公司对船员实施管理,本办法将船员划分为高级船员和普通船员两大类。其中,高级船员是指管理级、操作级以及聘任为政委、电机员等职务的船员或上述职务的实习、见习船员;普通船员是指不属于高级船员的其他船员。

第二章用工管理 第六条本公司船员的用工制度应遵循拥有和控制并举的方针,逐步实现高级船员由公司所拥有,普通船员由公司所控制等多元化用工形式。 第七条高级船员的录用 原则上以航海类专业毕业生的招收作为高级船员的主要补充形式,由公司根据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统一与各院校协商,确定招收计划后,组织有关人员赴各院校与毕业生进行双向选择。 毕业生在实习期间或试用期内发现有不符合条件的,应及时退回院校。本公司以外的高级船员,满足适任适岗条件的,可以视情况录用。 第八条普通船员的录用 公司应根据现有船员任职条件和有关规定,通过与公司建立有劳务合作关系的劳务中心(或公司),在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择优录用。只有与劳务中心(或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的船员方可安排上船工作。公司应及时将建立劳务合作关系的劳务中心(或公司)备案。 第九条其他人员 根据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政策需要安置或推荐就业的转业、退伍军人和退役运动员等,经考核符合船员条件的,可以视情况录用。 第十条签订劳动合同 公司与船员明确录用关系后,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及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签订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返聘 公司可根据实际需要,在船员本人自愿及家属签字同意的前提下,可对一些业

强化海员外派工作方案

---------------------------------------------------------------范文最新推荐------------------------------------------------------ 强化海员外派工作方案 一、提高认识。把海员外派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 随着全球经济加快复苏,世界航运业发展很快,国际海员在劳务市场上供不应求,高级海员尤其短缺,增加海员外派有较大的市场;随着国际海员劳务市场正由欧美发达国家向东南亚地区转移,中国已成为海员劳务的重要输出地,增加海员外派有良好的机遇;随着我市海员外派影响的逐步扩大,海员教育和培训体系逐步健全,提升海员外派质量有明显的优势。海员作为中国就业促进会全国优秀劳务品牌享有一定的声誉。因此,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开发区管委会和有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真正把海员劳务外派当作一项产业来抓,作为扩大对外开放、带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推动市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明确目标,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综合外派劳务基地 全市海员劳务外派工作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移富余劳动力、增加群众收入为中心,充分发挥政府各相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等多方面的积极性,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培训与大批量外派并举,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并重,推动海员外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步提高。 1 / 9

工作目标是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海员劳务基地建设工作,争取用35年时间把我市建成全国海员劳务输出基地市;按照循序渐进,分类选拔原则,以省内海员教育培训机构为依托,每年向境外输送外派劳务人员200人以上,其中高级海员100名以上,5年内向境外输送劳务人员1000人以上,其中高级海员600人以上,力争用两年时间建成全省综合外派劳务基地,5年时间建成全国综合外派劳务基地。 三、突出重点,建立生源招收、培训、外派一条龙的运作体系 一是尽快建立海员劳务输出生源基地。以市商务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为主体,协商确定35个重点乡镇作为海员劳务输出生源基地,招收有一定文化基础、身体条件合格的乡村男性青年,主要是高中毕业的学生,经过培训达到外派要求后对外输出,实现对外劳务合作与扶贫工作的有机结合。 二是适应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市内外教育资源,健全海员外派教育培训工作体系。一方面,将优秀高中毕业生输送到理工大学、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斯考根海员培训中心等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学习,并加强与这些培训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使外派海员的学历教育规范化、高级海员的培训经常化。另一方面,以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的海员培训,使普通外派海员培训实现规模化。力争外派海员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的有机统一,增强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提高我市海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坚持“政府指导、市场引导、企业运作”依托龙头企业促进海员

船员外派管理程序

船员外派管理程序 1 总则 本章阐述了本公司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的管理要求,以确保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2 适用范围 本章适用于本公司船员外派劳务服务的过程控制。 3 参照文件 ISO 9001 : 2000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DNV船员配员规则– E Recruitment of Ship Personnel 4 职责 4.1 总经理负责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中重大安全质量问题的处理。 4.2 总经理亲自或授权管理者代表负责对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4.3 业务部负责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中与船东和船上的联系及信息传递。 4.4 其他人员负责其职责范围内船员外派劳务服务过程的安全质量控制。 5 船员派遣操作程序 5.1 船员上下船的操作程序在公司的网络软件-船员管理信息系统CMIS上执行。 5.2 执行船员派遣网上操作前,业务部须将公司与船东概况及其经营船舶的规范登记在《船员管理信息系统》中,以便船员派遣时使用。概况中要至少包括下列信息:该船东所经营的船舶类型;船舶数量;运营航线;船舶吨位、船龄;运载货物情况;船舶配员数量;船员雇用合同期限及其对船员的特殊要求等。(参阅《合同评审》) 5.3 收到船东关于船员接船或船员到期更换的指令后,业务部在CMIS上建立船员上船计划。按照船员派遣的操作流程,各部门网上的操作程序如下。 5.3.1 业务部: 进入CMIS主界面,点击菜单栏“调配管理”按钮,点击“上船管理”按钮,出现“上船管理”界面。在“上船管理”界面,点击“新建”,出现“添加上船计划”界面。在此界面上,业务部将所需信息填入,包括计划描述,船东公司和船舶名称,预计上船时间和地点,以及上船人数。备注栏内填写船东的特殊要求等。填好后点击“保存”,并关闭此界面并返回“上船管理”界面。 在“上船管理”界面,选择之前做好的上船计划,点击菜单栏“需求”按钮,打开“上船计划需求管理”界面。在此界面,点击“添加”按钮,分别填入上船所需的职务、人数及要求等。填写完毕后点击“保存”按钮,然后关闭此界面。业务部完成上述操作后,应以口头或电子邮件方式通知程序的下一个部门-船员调配部。 5.3.2 船员调配部: 进入CMIS主界面,点击菜单栏“调配管理”按钮,点击“上船管理”按钮,出现“上船管理”界面。在“上船管理”界面,按照业务部通知,选择需完成的上船计划。在菜单栏上,点击“调配”按钮,进入“上船计划调配管理”界面。在此界面上,挑选适合的船员。选择界面右侧“需求计划”栏内列出的各职务船员,点击“添加”按钮,根据船东的“船员选择标准”,在CMIS数据库上挑选船员。船员全部选好后,点击此界面菜单栏上的“保存”按钮,然后关闭此界面。

公司船员管理制度DOC精品资料1(2).doc

公司船员管理制度DOC精品资料1 XX公司船员管理办法 为加强公司船员管理,不断提高船员素质,保障水上交通航行安全,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适用范围: (一)、公司全体船员与为本公司服务的全体借用工船员适用本办法。 (二)、船员,是指依照规定经船员注册取得船员服务簿的所有人员,包括船长、轮机长、船舶驾驶员、轮机员、水手、船上服务员、船上电工、船上保洁员以及在船上作业的其他人员。 二、船员准入: (一)、船员具备条件: 1、年满18周岁(在船实习、见习人员年满16周岁); 2、符合船员健康要求; 3、经过船员基本安全培训,并经海事管理机构考试合格。 (二)、录(借)用程序: 1、用人单位提出用人需求,报公司人力资源部; 2、应聘者提供个人履历、船员服务簿、适任证书、学历证书、市级以上医院近期体格检查表等相关资料,由公司人力资源

部门审核; 3、用人单位面试、游泳测试、技能测试; 4、用人单位提出录用条件、试用期薪酬,双方协商后由用人单位提出是否录(借)用意见; 5、岗前培训,签领《岗位作业标准书》,跟班实习; 6、跟班师傅和用人单位作出评价,报总公司有关部门验收(船舶驾驶、轮机、水手由公司安全技术部验收,服务员由综合管理部验收); 7、一个月内凭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通知书》和《计生资料表》到公司人力资源部办理相关劳动用工录(借)用的手续。 8、进行三级安全培训、职业道德、岗位规范与应知应会、劳动保护、职业健康等教育。 三、录用条件: 船员在试用期内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则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或辞退。 (一)、瞒报、谎报、虚报个人资料,所填写的履历、婚史、计生资料和《员工自传》不属实;提供假证件、假学历证书,弄虚作假的;故意隐瞒过往重大病史或慢性病、传染病等情况的。 (二)、实际操作或实际任职表现不达《适任证书》要求,不能胜任本岗位工作的。

申请外派机构资质的条件标准

申请海员外派机构资质条件标准 (一)从事海员外派活动的申请文书; (需要公司发文:主送交通部海事局、抄送浙江省海事局)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独立法人 注册资金500万或以上,应该是实收或实缴货币资本。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和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者固定场所租赁证明; 1、办公场所必须是同一地址下的办公场所(不包括仓库、住宅和空地)提供产 权证明。 2、办公场所可以租赁或自由,面积不应低于200平方米,外派规模超过1000 人次/年不到低于300平方米。 3、应配备每名从事海员外派活动岗位人员的必须办公设备(包括桌椅、电话、 传真、打印、复印、网络等对外联络设备)并具有办公所需的相应区域。 4、应有开展外派海员任职前培训和岗位技能训练的满足至少20人及以上使用 的独立空间。 5、应具备足以存放海员外派活动相关文书、书籍、档案等资料的场地及设施。 (四)具有处理海员外派相关法律事务能力、进行外派海员任职前培训和岗位技能训练能力的证明材料; 1、应当具有可行的开展外派海员任职前培训和岗位技能训练的方式(如:自行 组织、委托培训、第三方培训等),主要课程类型、实施场地、教材准备、教师安排、教学计划以及相关运作流程等内容,师资人员,师资人员可以自有或外聘。 2、应当具有可行的处理海员外派相关法律事务的方式、处理海员外派相关法律 事务的专业人员,系签订法律事务协作协议的,相关事务所应当持有有效的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并与公司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

(五)专职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证书及专职业务人员相关从业经历的证明材料: 1、具有国际航行海船管理级船员任职资历的专职管理人员(2名或以上) A、应具有国际航行海船管理级船员任职资历(6个月或以上),即:持有有 效的无限航区海船船长、大副、轮机长、大管轮的适任证书,或具有相当 于无限航区海船船长、大副、轮机长、大管轮的国际航行海船任职资历且 年龄不超过65周岁。 B、专职管理人员中具有甲板部任职资历和轮机部资历至少各1人,与公司 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专职从事海员外派管理工作,公司应当已为专职 管理人员缴交社会保险 2、具有两年以上海员外派相关从业经历的管理人员(3名或以上) A、应当具有海员外派相关从业经历。该从业经历包括:航运公司、国际船 舶管理公司、海船船员服务机构中船舶配员或船员管理相关岗位(如:船 员调配、证件申办等)的从业经历;海员外派类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中海员 对外派遣相关岗位的从业经历。 B、应当提交两年以上从业经历的说明材料,并经海事管理部门的资历核查 及从业知识认可,签订2年以上劳动合同并专职从事海员外派管理工作,已 为专职管理人员缴交社会保险。 (六)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组成、职责等情况的说明文件; (七)海员外派相关管理制度文件; 按照国家海事管理机构要求的规定,建立船员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人员和资源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和服务业务报告制度等海员外派管理制度。 1、所建立的海员外派管理制度,应当符合《海员外派管理制度标准》的要 求。 2、各项制度应当保持持续有效运行,即制度应当持续符合标准要求并得到有 效执行,方可认为符合资质条件。资质初次申请时,仅要求各项制度已建 立并符合标准要求。

海外雇主与外派海员雇佣协议(1)

海外雇主与外派海员雇佣协议 Agreement on employment of overseas employers and expatri ate seafarers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 年 ____ 月 ____ 日 合同编号:XX-2020-01

海外雇主与外派海员雇佣协议 前言:劳务合同是指以劳动形式提供给社会的服务民事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一般是独立经济实体的单位之间、公民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产生。本文档根据劳务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海外雇主与外派海员雇佣协议是关于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方面的资料, ________国________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外派海员________(海员证号码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就甲方雇佣乙方到其所属的________轮担任________(职务)工作, 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聘用期限 甲方对乙方的聘用期限为________个月,根据航行情况可适当提前或延后,但一般不少于9个月不超过14个月。聘用期满,船舶仍在航行或所在港口不便下船,甲

方可延长本合同至该航次结束。延长期内乙方基本工资增长________%。 二、工资及支付 乙方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固定加班费(星期六和星 期日)和休假金(从乙方离开中国之日起),从乙方上船之日起至返回中国之日止按月计算,不足整月的按天计算。具体标准根据职务见附件1。 乙方工资分家汇和在船领取两种支付方式,家汇薪 为________美元/月,其余工资在船领取,领取日为每月________日。甲方应完全保障乙方获得租船人或其他有关方面给予的利益。 三、工作时间及加班费 乙方通常工作时间为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 星期六、星期日为固定加班,每周56小时为正常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之外的工作为额外加班。但通常情况下,每24小时内乙方应至少连续休息8小时。如确因工作原因不能保证,该情况每七末内只能出现一次。

船员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船员管理规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6710-15 船员管理规定(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船长是船上总负责人,船上任职的船员必须服从船长的指挥。 2、船舶开航前,船东必须按《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要求,配备足够相应等级的合格船员,并办理任职手续。 3、遵守船舶管理制度和值班制度,按职责分工管理船舶设备。 4、所有船舶必须在船舶计划开航前回到船上,做好开航前的各项工作。 5、当班船员必须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值班制度,遵守航行规章。 6、当班驾驶、轮机要认真详细填写《航行日志》和《轮机日志》。 7、船员休假或离船必须经船长同意批准,船长考

虑船员休假时,应同时确保船舶的配员符合《最低配员证书》的要求,满足船舶安全航行条件。 8、船长每月组织船员进行消防、救生、防污等应变演习,演习后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并详细地记录在《航行日志》中,不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9、船员必须每年不少于一次参加公司举办的船员培训班,更新水上交通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纵技能。 10、船员应认真主动配合公司人员和海事人员对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以策安全。 11、船东应为船员办理保险,消除船员后顾之忧。 12、船员不许在船上进行睹博、吸毒等非法活动。 13、未经船东或船长批准,无证人员一律禁止上船舶。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

船员条例(2019年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 (2019年修正本) (2007年3月28日国务院第172次常务会议通过,2007年4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94号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根据2013年5月31日国务院第10次常务会议通过,2013年7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38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2013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5号公布,自2013年12月7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14年7月9日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2014年7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3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三次修正根据2017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76号公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四次修正根据2019年3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09号公布,自2019年3月2日起施行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五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船员管理,提高船员素质,维护船员的合法权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船员注册、任职、培训、职业保障以及提供船员服务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主管全国船员管理工作。 国家海事管理机构依照本条例负责统一实施船员管理工作。 负责管理中央管辖水域的海事管理机构和负责管理其他水域的地方海事管理机构(以下统称海事管理机构),依照各自职责具体负责船员管理工作。 第二章船员注册和任职资格 第四条本条例所称船员,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经船员注册取得船员服务簿的人员,包括船长、高级船员、普通船员。 本条例所称船长,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船长任职资格,负责管理和指挥船舶的人员。 本条例所称高级船员,是指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相应任职资格的大副、二副、三副、

船员管理规定范本

工作行为规范系列船员管理规定(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31571 船员管理规定 Crew management regulations 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 1、船长是船上总负责人,船上任职的船员必须服从船长的指挥。 2、船舶开航前,船东必须按《最低安全配员证书》要求,配备足够相应等级的合格船员,并办理任职手续。 3、遵守船舶管理制度和值班制度,按职责分工管理船舶设备。 4、所有船舶必须在船舶计划开航前回到船上,做好开航前的各项工作。 5、当班船员必须履行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值班制度,遵守航行规章。 6、当班驾驶、轮机要认真详细填写《航行日志》和《轮机日志》。 7、船员休假或离船必须经船长同意批准,船长考虑船员

休假时,应同时确保船舶的配员符合《最低配员证书》的要求,满足船舶安全航行条件。 8、船长每月组织船员进行消防、救生、防污等应变演习,演习后进行总结,查找不足,并详细地记录在《航行日志》中,不断提高船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9、船员必须每年不少于一次参加公司举办的船员培训班,更新水上交通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纵技能。 10、船员应认真主动配合公司人员和海事人员对船舶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以策安全。 11、船东应为船员办理保险,消除船员后顾之忧。 12、船员不许在船上进行睹博、吸毒等非法活动。 13、未经船东或船长批准,无证人员一律禁止上船舶。 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 Foonshion Design Co., Ltd

从事海员外派业务审批

从事海员外派业务审批 实施机关: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从事海员外派业务审批及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外派机构资质证书记载事项变更审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管辖,中资企业从事海员外派业务审批及中资外派机构资质证书记载事项变更审批由海南海事局管辖 受理部门: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企业从事海员外派业务和外商独资或中外合资外派机构资质证书记载事项变更由海南海事局政务中心负责受理;中资企业从事海员外派业务和海员外派机构现场检查、中期核查、年审工作以及中资海员外派机构资质证书记载事项变更由分支海事局政务中心受理 申请人:境内依法设立拟从事海员外派活动的机构 具备条件: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法人; 2.有与外派规模相适应的固定办公场所; 3.有至少2 名具有国际航行海船管理级船员任职资历的专职管理人员和至少3 名具有两年以上海员外派相关从业经历的管理人员; 4.具有进行外派海员任职前培训和岗位技能训练及处理海员外派相关法律事务的能力; 5.按照国家海事管理机构的规定,建立船员服务质量管理制度、人员和资源保障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应急处理制度和服务业务报告制度等海员外派管理制度;

6.具有自有外派海员100 人以上; 7.注册资本不低于600 万元人民币; 8.具有足额交纳100 万元人民币海员外派备用金的能力; 9.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最近3 年内没有重大违约行为和重大违法记录。 提交材料: 1.从事海员外派活动的申请文书;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证书、组织机构代码证; 3.经营场所产权证明或者固定场所租赁证明; 4.具有处理海员外派相关法律事务能力、进行外派海员任职前培训和岗位技能训练能力的证明材料; 5.专职管理人员任职资格证书复印件及专职业务人员相关从业经历的证明材料; 6.机构的组织结构、人员组成、职责等情况的说明文件; 7.海员外派相关管理制度文件; 8.自有外派海员的名册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证明材料; 9.已按照海事管理机构要求足额缴纳海员外派备用金的有效证明;

中国海员外派行业发展问题及其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47337160.html, 中国海员外派行业发展问题及其对策 作者:林立 来源:《中国水运》2011年第07期 外派海员作为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创造大量的外汇收入,为解决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作出积极贡献,在培养航运人才、解决海员紧缺、打造航运大国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海员外派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走过曲折,但正逐步走向成熟。1950年,为打 破国际封锁,中国政府与波兰政府共同合资成立中波公司,公司船舶悬挂波兰国旗。当时在该公司船舶上服务的,既有中国海员也有波兰海员。1959年,中国政府相继在香港等地成立了 香港远洋等中资航运公司,公司船舶悬挂方便旗,国内航运企业负责选派海员到这些公司的船舶服务,中国海员打破了国际封锁,走向世界。1965年,中国政府专门为远洋海员签发一本 代表海员身份的护照,并被世界各国所广泛接受。1979年,天津远洋首次向日本籍船舶“目邦丸”号派遣4名中国海员,同年11月,实现向“目邦丸”号全套派遣中国海员,中国的海员外派终于走出了向中资方便旗船舶派遣的禁锢,实现了向外资外籍船舶派遣海员的突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海员外派行业更加活跃,管理日趋专业化和产业化,从国有体制、计划经济环境中率先实现了国际接轨、全方位发展的转变。 据统计,我国每年向国际航行船舶提供配员9万余人次(2010年数据),其中高级船员3.6万余人次、普通船员5.6万人次;共有外派海员类劳务外派经营资质机构66家,其中实际开展外派海员业务的约为50余家;共有国际船舶运输公司153家,其中主要从事向外国籍船舶提供配员服务的有62家。 近几年来,国际海员队伍持续短缺,而国际海员劳务市场需求稳定,有着成熟的国际惯例和运作模式,管理相对比较规范,中国海员外派行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千载难得的机会。 一是作为劳动力资源大国,我国拥有约65万人规模的海员队伍,世界排名第一。二是国内潜在海员基础资源及海员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资源丰富,外派海员队伍潜力巨大。三是作为STCW国际公约缔约国及首批IMO组织履约白名单(充分及有效地履行了STCW公约)国家之一,我国的海员培训要求、任职条件、健康标准与国际公约要求完全一致,外派海员基本素质及职业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 中国海员外派行业现实发展问题 数据显示,我国年外派海员规模目前仅占国际外派海员市场份额的3%至4%,与菲律 宾、印度等新兴海员大国相比差距明显,始终没有在外派规模和市场份额上得到提高,与我国海员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符。中国海员外语沟通能力一般、团体服从意识不强以及不愿与非华人

船员基础知识

船员从事的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各国海商法或船员都有专门规定,已明确船员的法律地位、职责、资格和任免事项等。我国目前尚未制定《船员法》,《海商法》第三章中队船员做 了有限的专门规定。此外,国家交通主管部门还制定了一系列的专门规章,为规范船员市场,保 护船员权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船员的概念 我国《海商法》第31 条规定,“船员,是指包括船长在内的船上一切任职人员”。由此可见,我国对船员范围的界定,采用的是将普通船员和高级船员合并规定的方式。有的国家海商法或船员法是将船长、船员视为两个概念,因为,二者的法律地位是有区别的《海商法》第32 条规定,“船上、驾驶员、轮机长、轮机员、电机员、报务员,必须由 持有相应适任证书的人担任”。第 33 条还规定,“从事国际航行的船舶的中国籍船员,必须 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机构颁发的海员证和有关证书”。 根据《海商法》第31、32、 33 条规定,构成我国《海商法》意义上的船员,需具备三 个条件: (一)取得船员资格 不论何人,若想成为一名船员(包括第32 条规定的高级船员和第33 条的普通船员),首先必须按照《海商法》第33 条规定,持有海员证和通过考试取得相关证书;欲任职高级 船员,还必须按第32 条规定,通过相应的资格考试,达到法律规定的统一标准,获得相应 的适任证书。 (二)受船舶所有聘用或雇佣 国际上对船员的使用,有聘用制和雇佣制两种形式。采用聘用制的国家,将船员视为船舶所有人的雇员,这只是称谓上的不同。从法律的层面上看,都属于船舶所有人的受雇人。 从船员资格角度上看,受船舶所有人的聘用或雇佣都是一个必备的条件。那些虽然具有船员证书,单并未被船舶所有人雇用或雇佣的人,不能称其为船员。《海商法》使用“任职”一词,是起草时考虑到我国用人体制的改革,有意使用中性词,意包含聘用制和雇佣制两种形式。 (三)服务于船上 船员必须是在船上工作的人员。船舶的修理人、代理虽然为船舶服务,但不在船上工作;旅客虽然在船上,但不工作,但都不是船员。船公司的其他职员虽然也受船舶所有人的聘用 或解雇,有的还可能具有船员资格证书,但只是在船公司从事经营管理或其他工作,并非服务于船上,这样的人也不能作为船员对待。 作为一名船员,必须同时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之所以这样要求,目的在于明确船员的法 律地位,凡不具有船员资格的人,便不能享受海商法或船员法中规定的船员权利,也不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职责。 二、船员的种类和职责 我国的船员按职务划分,可分为高级船员(也称干部船员)和一般船员。高级船员包括船长、政委、大副、三副、驾助、轮机长、轮机员、大管轮、二管轮、三管轮、轮助、电机 员(如有)、报务员(如有)和船医;一般船员是指除高级以外的其他在船服务人员。按船 员的业务部门来划分,又可分为驾驶员船员、轮机部船员和事务部船员。 部长是全船的最高负责人,对船舶的驾驶和管理全面负责。 政委是船上的政治领导者,其主要职责是保证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在船上的贯彻执行, 并负责全体船员的思想政治工作。 大副是船长的第一代表人,领导驾驶员的工作,又是甲板部船员的负责人。 轮机长是轮机部的负责人,在船长的领导下,负责轮机部的技术和管理工作。 管事是事务部负责人,负责船员的伙食、供应,以及接待等后勤工作,以及接待等后勤

船员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

船员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1.目的保障船员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防止海员在船工作期间发生事故和疾病,保障船员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2.适应范围适用于公司对船员职业健康管理。 3.组织机构 3.1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机构由综合部和船员部组成,船员部经理任职业健康管理机构主任。 3.2船舶成立由船长、大副、轮机长和客运主任组成的职业健康领导小组,船长任组长。 4、管理职责 4.1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对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4.2 职业健康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健康检测及公司安委会布置的职业健康管理工作,指定专职职业健康管理人员。 4.3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职业健康监护,主要负责职业健康体检和医疗,劳动保护用品的管理发放,及职工工伤保险的办理。 4.4船员部负责船员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制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每年组织船员查体,建立船员健康档案,确保船员持健康证上岗。 4.5船舶职业健康领导小组具体承担履行和实施船舶职业安全和健康方针、计划的具体责任,并对在船上工作的船员定期开展相关职业安全和健康保护及防止事故的知识内容的培训。 5.健康管理 5.1船上医疗与健康保障 5.1.1船员上船工作应当持有健康证书,证明其健康状况适合其在海上履行职责。 5.1.2按国家相关医疗标准为其船舶配备足够的医疗设施和设备,包括医药箱、医疗设备等。 5.1.4船舶应当至少配备一名持有精通急救培训合格证的船员负责船上医疗、急救和药品管理。每年至少对全部药品的标签、有效期、存放条件、用法用量等进行1次全面检查,并做

船员派遣协议(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

协议/船员派遣协议 甲方(船员服务机构/船员派遣机构): 名称: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签约代表: 联系电话: 邮编: 乙方(船东): 名称: 住所地: 法定代表人: 签约代表: 联系电话: 邮编: 甲、乙双方经过充分协商,就甲方向乙方所属船舶或所经营或管理的船舶轮提供船舶配员服务达成以下协议: 第一条协议期限 甲、乙双方同意采用以下第种期限作为本协议期限: (一)固定期限:个月。船员在船连续工作期限一般不超过八个月。因船舶停靠港口或者航行的航线不方便更换船员的,工作期限可适当提前或者延后两个月。延长期内船员基本工资增长 %。

船员自离开中国国境至下船后回到中国境内期间,或船员在中国港口上下船时,自上船之日至下船之日期间,均视为协议期间(被乙方雇用期间)。 (二)以航次为期限:从起,到止。航次航行至目的港后,以作为该协议期限结束之标志。 第二条管理费 乙方每月向甲方支付管理费美元,于每月日将管理费汇至甲方银行账户。 甲方开户行: 美元账户: 收款单位: 第三条船员要求 甲方接受乙方的委托,按照本协议附件1的具体规定为乙方指定的船舶提供配员服务。乙方保证该船舶安全、适航和合法营运,并向甲方提供必要的船舶技术资料,如附件2。 甲方应按照乙方的要求选拔合格的能胜任职务的船员。确保所有选派的船员持有我国主管机关签发的履行在船服务所必需的海员证书、有关的专业证书和有效的健康证书,高级船员应持有相应的、有效的适任证书和专项培训、特殊培训合格证书,由乙方确认。 甲方负责协助乙方为船员办理规定的船旗国海员证或证书,并为高级船员办理规定的船旗国职务证书,所需费用由乙方支付。 甲方应当根据派住船舶的船旗国和公司情况对派岀海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制度、风俗习惯和注意事项等任职前培训,并可根据海员实际需要对海员进行必要的岗位技能训练。 第四条船员侯船 甲方组织船员按照乙方指定的时间抵达指定的地点至登上船舶为侯船期。 乙方以为标准(注:橫线中填写计算侯船期工资的标准,如:基本工资的 %。) 计算船员侯船期工资,并承担船员侯船期间相应的食宿费用。 乙方应提早通知甲方船员的上船日期和港口,并提供港口代理的地址和联系方法。甲方应提供一份中、英文的船员名单,包括姓名、职务、出生日期、出生地点、护照和海员证号码等。

国内经营公司与外派海员外派协议范本(完整版)

合同编号:YT-FS-8070-58 国内经营公司与外派海员外派协议范本(完整版) Clarify Each Clause Under The Cooperation Framework, And Formulate It According To The Agreement Reached By The Parties Through Consensus, Which Is Legally Binding On The Partie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合同书编号:YT-FS-8070-58 编订:****** 批准:****** 国内经营公司与外派海员外派协议 范本(完整版) 备注:该合同书文本主要阐明合作框架下每个条款,并根据当事人一致协商达成协议,同时也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而制定。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国内经营公司与外派海员外派协议范本 ____公司(以下简称甲方)与外派海员____(海员证号码)____,以下简称乙方),就甲方外派乙方到_____国的_____公司所属的____轮任____(职务),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合同期限 甲方与乙方的合同期限根据《海外雇主与外派海员雇佣合同》的期限确定,为____个月。根据航行情况可适当提前或延后,但一般不少于9个月不超过14个月,聘用期满,若船舶仍在航行或所在港口不便下船,则甲方有权延长本合同于该航次结束时止。延长期内乙方基本工资增长____%。

二、工资及支付 乙方工资根据《海外雇主与外派海员雇佣合同》的约定确定,分基本工资、固定加班费(星期六和星期日)和休假金(从乙方离开中国之日起)三部分,从乙方上船之日起至返回中国之日止按月计算,不足整月的按天计算。具体标准为____美元/月,其中,家汇部分为____美元,实际船付现金为____美元。 三、工作时间及加班费 乙方的工作时间根据《海外雇主与外派海员雇佣合同》的约定确定,每天8小时,每周40小时,星期六、星期日为固定加班,每周56小时为正常工作时间,超过56小时之外的工作为额外加班。 乙方如系持证高级海员则只有固定加班费,如系普通海员,除固定加班费外,额外加班时间应按小时支付费用,费用标准为____。乙方在国内法定节日工作的工资按双倍日基薪计算。 四、劳动保护用品 乙方在船工作时,由海外雇主按《海外雇主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船员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船员权益保护典型案例 (2020年6月24日) 案例1 开启船员权益保护绿色通道 促进邮轮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梁某某等诉钻石国际邮轮公司船员劳务合同纠纷系列案 一、基本案情 原告梁某某等196名船员根据其与船东的代理公司签订的《船员雇佣协议书》,于2017年至2019年期间在被告钻石国际邮轮公司所属的巴哈马籍“辉煌(GLORY SEA)”轮上担任水手、轮机员、服务员、厨工等职务。在此期间,钻石国际邮轮公司欠付梁某某等船员工资约人民币1200万元。船员在诉前提出财产保全请求,要求对“辉煌”轮采取司法扣押措施,上海海事法院裁定予以准许。钻石国际邮轮公司未向法院提供担保,船舶从2019年3月7日至2020年4月26日期间,一直被扣押在上海港吴淞口锚地。因钻石国际邮轮公司弃船且拒不提供担保,维持船舶安全和停泊等费用与日俱增,长期扣押存在诸多安全隐患。为此,船员在诉讼过程中申请拍卖“辉煌”轮,上海海事法院裁定予以准许,并启动司法拍卖程序,于2020年4月17日成功变卖船舶。 二、裁判结果

上海海事法院审理认为:原告梁某某等船员与船东代理公司签订《船员雇佣协议书》,在“辉煌”轮上任职,与被告钻石国际邮轮公司建立了船员劳务合同关系。现原告已履行了船员义务,而被告未支付劳动报酬,应承担赔偿损失的违约责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的规定,船员在船期间所产生的工资、其他劳动报酬、船员遣返费用和社会保险费用的给付请求具有船舶优先权。故判令被告钻石国际邮轮公司支付船员工资人民币1200万元及其利息损失,并确认船员的请求享有船舶优先权。 三、典型意义 近年来邮轮产业发展迅速,邮轮船员权益保护的迫切性日益凸显。相较货运船舶,邮轮船员数量多、岗位杂,扣押看管维护成本高、风险大,司法拍卖处置难度高、周期长,一旦发生邮轮船员权益侵害事件,维权会面临更多障碍。本案涉及船员人数众多,其中三分之二为外籍船员。船东拖欠船员工资达人民币1200万元,并在船舶被扣押后弃船。为此,法院开启船员权益保护的“绿色通道”,立案、审判、执行整体协调推进。第一时间要求船员劳务派遣公司与船东互保协会遣返滞留在船的外籍船员,安排船舶看管公司进行管理,并在台风期间采取应对措施全天候保障邮轮安全。同时,加快案件审理节奏,在诉讼过程中及时启动船舶拍卖程序,妥善处理案外人对船舶拍卖的异议行为,积极克服疫情对邮轮处置的不利影响,两次拍卖之后成功变卖船舶。法院一系列举措既确保了司法程序依法规范有序,又避免了扣押成本和风险的进一步扩大,有效维护了196名船员的合法权益,充分体现了海事司法对船员权益保护的重视和对邮轮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支持,为今后处理此类案件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