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十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十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十章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十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

第一节知识产权概述

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知识产权是人们对脑力劳动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两部分。

工业产权又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即著作权。

二、知识产权的特征

1、法定性。工业产权是需要经过专门立法确认才能存在的权利。各国法律都严格规定了授权利的条件和程序,只有符合法定标准的工业产品的技术构思和标帜,经过法定的审查程序,才能成为某种特定主体的专有权利

2、专有性。知识产权是一种绝对权,具有排他性和专有性。如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专利权和商标权归专利权人和商标注册人所有或持有,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和商标注册人的许可,不得实施其专利和使用其商标,否则即构成对专利权和商标权的侵犯。

3、地域性。知识产权为法律的产物,而立法权属主权国家。因此,知识产权是有严格地域性限制的权利。如各国对于专利、商标的立法多为国内立法,即一国获得的工业产权只在该国的范围内受到法律保护,其他国家是否授予这种专有权,视这一国家的法律而规定,除本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外,任何国家都不承认其他国家或国际性机构所授予的知识产权。一国的发明创造和商品标记如欲得到他国法律的保护,必须向该国申请专利和商标注册。

4、时间性。各国法律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有效期限届满,除依法续展者外,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便自行终止,丧失效力的知识产权,便可进入公有领域,成为人类共同财富。权利人以外的任何人皆可自由地加以无偿应用。这样既可以提高权利人积极创造性。又可以促进科技进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

5、无形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智力成果。专利权的客体是发明创造,不是指具体所发明的某一具体物品。计算机是人类的发明,但作为计算机专利的客体不是具体的那一台计算机,而是指以那些零部件组装成一个可以进行信息处理的具体技术方案;商标权的客体是商标,它不是指具体的一张商标标签,而是指记载在这张标签之上的某一文字、图形或其组合。

三、知识产权的范围

1、著作权和邻接权。

2、专利权。

3、商标权。

4、商业秘密权。

5、植物新品种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7、商号权。

第二节专利法

一、专利、专利权的概念

1、专利的概念

专利是一个法律名词,英文为Patent,其意为盖有君主印鉴的文件,带有公开之意。在我国,专利一词往往有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专利权的客体,即获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设计等成果;

二是专利证书,即专利主管机关发给专利权人的权利凭证;

三是专利权,即专利成了专利权一词的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2、专利权的概念

专利权是专利法的核心内容是指专利主管机关依法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者其他合法申请人对其发明创造所享有的一种独占权或专有权。

专利权是由专利主管机关依照专利法的规定授予发明人、设计人或其他合法申请人的,此后,发明人、设计人或其他合法申请人即成为专利权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得利用该专利技术。

二、专利权的主体

专利权的主体是指可以申请并取得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享有专利权的单位和个人统称为专利权人。专利权的主体包括发明人或设计人、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三种类型。

(一)发明人或设计人、专利申请人与专利权人

1、发明人或设计人

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我国法律将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统称为发明创造,将发明的完成人称为发明人,将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完成人称为设计人。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有在专利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者

设计人的权利。这里所指的发明人、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在完成发明创造过程中,只负责组织工作的人,为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其他辅助工作的人,不应当视为是发明人、设计人。

2、专利申请人

专利申请人,是指就一项发明创造向专利管理机关申请专利的人。一般情况下,发明人或设计人就是专利申请人。但发明人或设计人与专利申请人不完全是同一个人,其原因主要有:(1)申请人依据合同或继承等取得了发明人或设计人对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2)法律直接赋予非发明人或设计人对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如职务发明等。

3、专利权人

专利权人,是指依法享有专利权的人。专利权人与专利申请人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实践生活中,一方面因专利申请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不能成为专利,即专利申请人不能成为专利权人;另一方面依据合同或继承等法律事实,非专利申请人也能继受取得专利而成为专利权人。

(二)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原始归属

各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人或设计人有权对其完成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并依法获得专利法的保护,这是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原始归属的基本原则。除此之外,我国《专利法》还对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原始归属作出了特别规定:

1、关于合作发明创造或委托发明创造

合作发明创造也称共同发明创造,是指由两人或两人以上依据合作开发合同,共同进行研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委托发明创造,是指接受他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我国《专利法》规定,两个以上单位或者个人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一个单位或者个人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委托所完成的发明创造,除另有协议的以外,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单位或者个人;申请被批准后,申请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专利权人。

2、关于职务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是指职工在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其中,所谓的“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应当包括:

(1)在本职务工作职责中作出的发明创造;

(2)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

(3)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后一年内所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所谓“本单位的物质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不向

外公开的技术资料等。我国《专利法》规定,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

3、关于非职务发明创造

非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不是执行本单位的任务,也未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或者虽然利用了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但依事先约定要返还资金或者使用费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我国《专利法》规定,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权属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申请被批准后,该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为专利权人。对于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单位与发明人或者设计人订有合同,对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权的归属作出约定的,从其约定。

三、专利权的客体

专利权的客体,是指专利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即依法可以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依《巴黎公约》和我国《专利法》规定,我国专利权的客体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类。

1、发明,是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发明不同于科学发现。发明是发明人的一种思想,这种思想可以在实际中解决学术领域里所特有的问题;科学发现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揭示,它没有创造出任何新的东西,只是对人们尚不知道的东西的发现。我国《专利法》所保护的发明只包括产品发明、方法发明和改进发明三种。

2、实用新型,俗称“小发明”、“小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在技术水平上略低于发明专利。实用新型首先必须是一种产品而不是工艺方法(有形),且该产品必须在产业上具有直接的实用价值。同时,它必须具备一定的形状和结构或者形状与结构相结合,不具有一定的形状,不能成为实用新型专利的客体。

3、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只涉及产品的表面,用以满足人们对产品外观美的需要,而不是对产品形状,构造或其组合的某种技术创造。

四、专利权的取得

(一)取得专利权的积极条件

1、发明、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权的条件。

(1)新颖性。《专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由此可

见,我国确定发明和实用新型的新颖性主要有三个标准:

其一,公开标淮。公开有书面公开、使用公开、口头公开及以上三种公开结合起来运用等四种形式。

其二,时间标准。新颖性的时间标准是以申请日划定的。凡是在申请日以前已经有相同的发明创造,由他人完成并公开或者发明人自己公开,披露了该发明创造的实质性内容,都会丧失新颖性。此外,专利法还规定了三种例外情况:即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6个月内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不丧失其新颖性。

其三,地域标准。采用世界范围标准。

(2)创造性。是指同申请日以前已有的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具有实质性的特点和进步。

“突出的实质性特点”是指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本质区别,对于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他不能直接从现有技术中得出构成该发明全部必要的技术特征,也不能够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试验而得到。“显著的进步”是指从发明的技术效果上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

(3)实用性。是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所谓制造或者使用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实用新型必须已经完成。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按照说明书可以实施于工业生产,并且能够反复多次实施。所谓产生积极效果,是指申请专利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必须能够产生经济的成果,社会的效应,如改善劳动条件,提高产品质量等。

2、授予外观设计专利的条件。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该同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不相似。

外观设计应具备以下条件:(1)新颖性。这一点与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规定是一致的;

(2)独创性。指与申请日以前公开过的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所引起的美感不相同或不相似。这里不问外观设计产品的制造方法和内部结构是否相同或相似,仅指其整体外观和美感效果。值得指出的是,外观设计是附着于产品的,其法律保护的效力也仅及于同类产品,如果相同的设计用于不同类产品之上,不认为是相同的外观设计。

###第23条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应当不属于现有设计;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外观设计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告的专利文件中。授予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与现有设计或者现有设计特征的组合相比,应当具有明显区别。授予

专利权的外观设计不得与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本法所称现有设计,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设计。

(二)取得专利权的消极条件

《专利法》规定:不授予专利权的对象。《专利法》第5条规定:“对违反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获取或者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该遗传资源完成的发明创造,不授予专利权”第25条,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1)科学发现;(2)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3)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4)动物和植物品种;(5)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6)对平面印刷品的图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结合作出的主要起标识作用的设计。对前款第(4)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与1984年专利法相比,我国现行专利法扩大了专利保护的技术领域。对食品、饮料、调味品、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列为保护范围,同时对动、植物品种的生产方法,也可以依照专利法规定授予专利权,使我国专利权保护水平更接近国际水准。

(三)专利权申请的原则

1、先申请原则。两个以上的申请人分别就同样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专利权授予最先申请的人。因此,确定专利申请日就非常重要,这是能否取得专利权的先决条件。确定专利申请日有以下几种情况:申请人直接向专利局递交文件的,以专利局收到专利申请文件之日为申请日;申请文件是邮寄的,以寄出的邮戳日为申请日;专利局收到的申请文件有欠缺的,以文件补齐之日为申请日。

2、优先权原则。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外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或者自外观设计在外国策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6个月内,又在中国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依照该外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相互承认优先权原则,可以享有优先权。申请人自发明或实用新型在中国第一次提出专利申请之日起12个月内,又向专利局就相同主题提出专利申请的,可以享有优先权。第24条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以前六个月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丧失新颖性:(1)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2)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3)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3、单一性原则。一件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属于一个总的发明构思的两项以上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一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应当限于一件产品所使用的一项外观设计。用于同一类别并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产品的两项以上的外观设计可以作为一件申请提出。

(三)专利取得的程序

1申请 2审查、批准 3审定公告 4复审制度

五、专利权人的内容

(一)专利权人的权利

1、独占权。专利权人享有制造、使用和销售其专利产品以获取收益的权利,对其专利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专利权人许可,都不能支配其专利。

2、许可实施权。专利权人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允许他人在一定条件下使用其取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的全部或者部分技术的权利。

3、转让权。专利权人可以通过让与、赠与、互易等方式将专利转让他人。

4、标记权。专利权人有在其专利产品或者该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专利标记和专利号的权利。

5、放弃权。专利权人认为自己不需要维持专利权时,可以书面声明放弃专利权,也可以不缴纳专利权规定的费用从而自动终止专利权。

6、排除侵犯权。专利权人在自己的专利权受到侵犯时,有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权利。

(二)专利权人的义务

1、在法定期限内实施其专利发明。

2、按期缴纳专利年费。

3、职务发明创造的单位取得专利权后,作为专利权人有向发明人或设计人给予报酬奖励义务。

(三)专利权的限制

为了促进专利创新,防止专利权人滥用专利权,各国专利法均在授予专利权的同时又对其进行了限制。我国《专利法》在专利权的限制方面主要有:

1、专利权保护的范围限制

(1)对于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我国《专利法》确立了以专利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各项必要技术特征为限的原则。该原则要求:

第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第二,权利要求的内容应当以权利要求中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所确定的范围为准;

第三,专利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2)对于外观设计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我国《专利法》规定以表示在图片或者照片中的该外观设计专利产品为准。

2、专利权保护的时间限制

专利权人对发明创造享有专有权并非永远而是有期限的。专利权期限届满时,发明创造就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无经许可并无偿地使用。我国《专利法》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是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是10年,均自申请日起计算。

3、专利权保护的地域限制

依照一国专利法所获得的专利,只有在该国法律保护的范围内才享有专有权。除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外,专利权没有域外效力。换言之,依据中国专利法所取得的专利,仅在中国受法律保护,其他国家对外国专利没有保护义务。

4、专利权的许可限制

对专利权的许可限制主要体现在强制许可方面。所谓的强制许可,是指为了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国家专利机关不经专利权人的同意,通过行政程序直接允许有关申请人实施专利权人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但申请人应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强制许可的法定情形:

(1)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的。

(2)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

(3)一项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比前已经取得专利权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经济意义的重大技术进步,其实施又有赖于前一发明或者实用新型的实施的。

(4)为了公共健康目的,对取得专利权的药品,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制造并将其出口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国家或者地区的强制许可。

取得实施强制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付给专利权人合理的使用费,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的有关国际条约的规定处理使用费问题。

5、专利权或专利申请权的转让限制

专利权主体在享有对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的转让,但必须办理法定手续。否则,转让行为属于无效行为。依据《专利法》的规定,

(1)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必须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

(2)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五、专利权的终止和无效

(一)专利权的终止

专利权的终止有两种情形:一是正常终止,即专利权在期限届满时终止;二是提前终止,即专利权在期限届满前终止,包括:(1)是专利权人没有按规定缴纳专利年费;(2)是专利权人以书面形式声明放弃其专利权。专利权的终止,应由专利局登记和公告。

(二)专利权的无效

自专利局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起,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规定的,都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无效。

对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发明专利权无效或维持专利权的决定不服的,可在收到通知之日起3

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六、专利权的实施

专利实施是指专利人或者他人为了生产经营目的制造、使用和销售专利产品或使用专利方法。专利实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专利权人实施

专利权人实施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专利权人自己单独实施;二是专利权人将专利作为投资,与他人合资经营或合作经营,进行合作实施。

(二)许可他人实施

专利权人通过订立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他人实施其专利,专利权人获得使用费。

七、专利权的保护

(一)专利侵权

1、专利侵权是指受我国《专利法》保护的有效专利权遭到某种违法行为的侵害。专利侵权有以下特征:第一,未经专利权人许可;第二,以生产经营为目的;第三,实施了受法律保护的有效专利权。

专利侵权行为具体表现为:(1)如果专利是一种产品,则是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而制造、使用、销售了这种产品;(2)如果专利是一种方法,则是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而使用了这种方法以及使用、销售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3)对外观设计专利来说,是指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制造、销售外观设计专利产品的行为:(4)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进口其专利产品或进口依照该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也是侵犯了专利权人的权利。

2、对下列行为,我国《专利法》规定,不视为侵犯专利权:(1)专利权人制造或经专利权人

许可制造的专利产品售出后,使用或者销售该产品的;(2)使用或者销售不知道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制造并售出的专利产品;(3)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作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4)临时通过中国领土、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用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设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5)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第三节商标法

商标法是调整商标在注册、使用、管理及保护过程中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并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并于1983年3月1日正式施行。1993年2月22日, 2001年10月27日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一、商标和商标权

(一)商标的概念

是商品和商业服务的标记。它是由文字、图形或它们的组合构成,用以区别同类的商品和商业服务。我国的商标主要包括三类:(1)文字商标,即以文字组成的商标;(2)图形商标,即以图形构成的商标;(3)组合商标,即以文字和图形构成的商标。

(二)商标权

又称商标专用权,是指商标申请注册人,对其经商标主管机关核准注册的商标享有独占使用权。它的基本内容是,商标权人享有在核定的商品上独占使用其商标的权利,其他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不得使用。

商标权只包括财产权,不包括人身权,工业产权中的专利权既包括财产权也包括人身权,而商标权只包括使用权,转让权、继承权,而不包括商标设计人的发表权、署名权等。这些人身权是通过专利法、商标设计人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或通过著作权法作为美术作品加以保护的。

(三)商标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商标分为不同的种类:

1、按商标的结构分类:文字商标、图形商标、字母商标、数字商标、颜色组合商标、立体商标和非形象商标(如音响商标、气味商标和电子数据传输标记等)等。

2、按商标的使用者分类:产业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无主商标等。

3、按商标的用途分类:营业商标、证明商标、等级商标、组集商标、亲族商标、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等。

4、按商标的知名度分类:普通商标、著名商标和驰名商标等。其中,著名商标,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较有知名的商标。它不属于国际上的专用名词,只是在我国以省市级名誉评选中采用。驰名商标,是指在较大地域范围的市场上享有较高声誉,为相关公众所普遍熟知,有良好质量信誉并受法律特别保护的商标。我国商标法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作了明确规定。

二、商标权的主体和客体

(一)商标权的主体

是指可以申请商标注册并享有商标专用权的参加者。商标法实施细则第二条规定:“商标注册申请人,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以及符合商标法第九条规定的外国人或外国企业”。

商标注册申请人除了具有上述资格条件外,还要有商标使用条件。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申请人必须是为自己生产、制造、加工炼造或经销的商品申请商标注册,超出此范围的商品以及不是商标的实际使用人,不能提出注册申请。

(二)商标权的客体

是指商标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即注册商标。没有注册的商标不受商标法保护。

1、商标的法定条件

(1)构成要素。我国《商标法》第七条规定“商标使用的文字、图形或其组合,应当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我国《商标法》规定的构成商标图样的元素有文字、图形及其组合。这里所说的“文字”包括各种语言文字、拼音、阿拉伯数字等,图形仅指平面图形,不包括立体图形。由文字组成的商标叫文字商标,图形组成的叫图形商标,文字和图形组合而成的叫组合商标。

(2)商标必须具有显著的特征,便于识别

商标必须具有显著特征,才起着商标标记和区别的作用。因此,申请注册的商标不能与商品名称和商品本身的性质相混同,不能与他人已注册的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否则不予注册或注册无效。

(3)禁止作为商标的标志。

我国《商标法》规定了商标使用的九项禁止条款: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者近似的,以及同中央国

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或者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的;

▲同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者近似的,但该国政府同意的除外;

▲同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该组织同意或者不易误导公众的除外;

▲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者近似的,但经授权的除外;

▲同“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者近似的;

▲带有民族歧视性的;

▲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的;

▲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响的。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者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者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的使用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下列标志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仅有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型号的;

▲仅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的;

▲缺乏显著特征的。

但上述所列标志经过使用取得显著特征,并便于识别的,可以作为商标注册。

商标法对商标不予注册的其他特别规定:

▲以三维标志申请注册商标的,仅由商品自身的性质产生的形状、为获得技术效果而需有的商品形状或者使商品具有实质性价值的形状,不得注册。

▲就相同或者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就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摹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未经授权,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义将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标进行注册,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异议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商标中有商品的地理标志,而该商品并非来源于该标志所标示的地区,误导公众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但是,已经善意取得注册的继续有效。其中所谓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

如:“味精”牌挂面,“葡萄”酒和“桔子”糖等都是本行业通用的商品名称,不能作商标。“健康”牌香烟,是夸大宣传并有欺骗性的不能作商标。广东阳春县有一家丝绸厂,它的丝绸牌子为“阳春”,是否合法?法律虽然规定县级以上的地名不能作商标,但是这里的“阳春”牌丝绸的“阳春”具有其它含义,所以它可以用作商标。

三、商标权的内容

商标注册经国家工商行政主管部门核淮注册后,商标申请人即成为商标权人,依法享有商标权人的各项权利和义务。

(一)商标权人的权利

1、专有使用权

2、使用许可权

3、商标转让权

4、续展权

(二)商标权人的义务

1、对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

2、依法使用注册商标的义务。注册商标必须使用是商标权人义务。连续三年停止使用,可撤销其注册商标

3、缴纳法定的各种费用

四、商标权的取得

(一)原始取得(经商标局核准注册取得)

1、商标权取得的原则

(1)注册原则。商标专用权的取得必须经过商标局的商标注册。

在注册上,我国采取自愿注册原则。但对国家规定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如人用药品、烟草制品以及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其他商品等,必须使用注册商标。

(2)先申请原则。两个或两以上的申请人,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以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申请注册的,初步审定并公告申请在先的商标;同一天申请的,初步审定并公告使用在先的商标,驳回其他人的申请,不予公告。

2、商标权取得的程序

(1)申请。在我国进行商标注册,应遵循“一类商品,一件商标,一份申请”的原则。即在同一份申请里,只能申请一件商标在同一类别商品上注册。对于商品的分类,(2)审查

(3)核准注册。对初步审定的商标,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无异议或者经裁定异议不能成立的,给予核准注册

(二)继受取得

继受取得是商标所有人享有商标权是以原商标所有人的商标权及意志为依据而产生的。有两种:1.根据合同受让人取得出让人的商标权 2.根据继承程序由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商标权五、商标权的期限续展

(一)商标权的期限

商标权的期限也称注册商标的有效期。它是指商标所有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对注册的商标享有专用权。我国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注册商标的有效期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二)注册商标的续展

商标权的续展是指通过一定程序延续注册商标的有效期限,使商标注册人继续保持对其注册商标的专用权。《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10年,续展次数不受限制。

六、商标权的限制

(一)商标权保护的范围限制

商标权的保护范围,以核准注册的商标和核定使用的商品为依据。其中,核准注册的商标,指核准注册的商标图样,包括商标名称、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和颜色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核定使用的商品,指核定使用该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核准注册的商标与核定使用的商品是一个整体,两者的结合构成商标权的有效范围。

(二)商标权保护的地域限制

商标权同专利权一样,其法律保护有着地域特点。依照一国商标法所获得的商标权,只有在该国法律保护的范围内才享有专用权。除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另有规定外,商标权没有域外效力,一国家对他国商标的专用权没有保护义务。

(三)商标权保护的时间限制

商标权人对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但保护时间存在特别规定。《商标法》规定,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十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注册商标有效期满,需要继续使用的,应当在期满前六个月内申请续展注册;在此期间未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给予六个月的宽展期。宽展期满仍未提出申请的,注销其注册商标。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为十年。

七、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驰名商标相对普通商标而言,可以享有较高的法律保护。我国《商标法》建立了符合《TRIPS 协议》的驰名商标特别法律保护制度,主要体现在:

(一)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我国《商标法》规定:“就相同或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即我国商标法对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实行同类商品保护法律制度。

(二)对注册的驰名商标的特别保护

我国《商标法》规定:“就不相同或者不类似商品申请注册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者翻译他人已经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即我国商标法对注册的驰名商标实行跨类商品保护法律制度。

(三)对驰名商标所有人行使撤销权的特别保护。

我国《商标法》规定:“已经注册的商标违反本法第十三条的规定,自商标注册之日起五年内,商标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商标评审委员会裁定撤销该注册商标。对恶意注册的,驰名商标不受五年的限制。”由此可见,对驰名商标所有人行使撤销权分情形而区别对待。如果他人是非恶意注册的,商标利害关系人的撤销权受五年的限制;如果是恶意注册的,其撤销权不受时间的限制。

同时,我国还对驰名商标给予其他特别保护:如他人不得将驰名商标作为企业名称或者企业名称的一部分,不得以任何方式将与驰名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文字(含译文)、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潢和作为商业网络域名等使用。

八、商标权的法律保护

(一)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是指出于商业目的而侵犯他人商标专有权给他人造成损害的行为,商标授权行为通常是产生商标混同,以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商标侵权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依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侵权责任可以分为三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其中,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主要有:

1、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的;

2、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

3、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的;

4、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5、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6、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将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图形作为商品名称或者商品装璜使用,并足以造成误认的;

7、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提供仓储、运输、邮寄、隐匿等便利条件的;

8、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行为;

9、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者不相类似的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二)商标纠纷中的抗辩理由

在商标侵权纠纷中,被告可以主张不构成商标侵权或不承担赔偿责任的抗辩理由。依据我国《商标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抗辩理由主要有:

1、本人依法获得商标权,包括商标权的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

2、原告的注册商标有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经申请并由商标管理机关裁定注册商标无效的;

3、注册商标所有人未在有效期内办理续展手续或者自动放弃注册商标并办理放弃登记手续,被注销商标的

4、原告的诉讼请求有超出商标法的保护范围、保护地域等情形之一的;

5、超过诉讼时效的。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商标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超过诉讼时效2年的,法院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知识产权的特征。

2. 专利权的概念

3. 专利权的客体有哪些?

4. 专利申请优先权原则的含义。

5. 发明、实用新型取得专利权的条件。

6.专利权、商标权保护的时间限制

7. 我国的商标主要包括哪几类?

第十章合同法律制度

第十章合同法律制度 本章考情分析 在最近3年的考试中,本章平均分值为8分,2011年的分值为9分。自2001年以来,案例分析题均有部分考点来自本章(2008年只是一次意外)。其中,2001年(承揽合同)、2002年(借款合同)、2003年(技术合同)、2004年(建设工程合同)、2005年(融资租赁合同)、2006年(买卖合同、运输合同)、2007年(买卖合同、租赁合同)、2009年(技术合同)、2010年(租赁合同)、2011年(房屋买卖合同、房屋租赁合同)。 在案例分析题中,考生注意两个结合:(1)《合同法》总则、分则的结合(2001年、2002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10年、2011年);(2)《技术合同》与《知识产权法》的结合(2003年、2009年)。 2010年教材新增了“商品房买卖合同”、“房屋租赁合同”的司法说明。2020年教材的要紧变化是:(1)新增了“旅行合同”的司法说明;(2)对“技术合同”的内容进行了删减。 最近3年题型题量分析 本章差不多框架结构 转移财产权益的合同 第十章交付工作成果的合同 提供劳务的合同 技术合同 第一单元转移财产权益的合同 一、买卖合同(P355~358) 1.交付 (1)所有权 买卖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020年调整) 【说明】(1)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2)动产物权的设立和转让,自“交付”时发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风险 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2011年案例分析题) 【说明】不管不动产依旧动产,适用同样的规则。

浅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建立

浅谈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建立 [摘要]知识产权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对其保护已成为我国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今天,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已正逐渐成为当今时代知识经济发展与运行的基本要素及重要保证,成为推动与保护企业的重要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时间性的法律特征。当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存在企业知识产权意识较为淡薄、企业发挥知识产权的功效不高、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等问题。为此,企业必须加强以下工作: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专门部门、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 [关键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是指法律赋予知识产品的所有人对其具有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一种专有权利。知识产权最为本质的法律特征就是具有独占性,主要是指权利人对其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给予权利人在一定时限内具有排他性的专有权利,以此来鼓励与促使权利人能够公开智力成果,从而鼓励人们广泛地传播智力成果。现实之中,虽然存在许多初具规模,而且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有所了解的企业,但是却还是未能真正建立起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疑虑。笔者认为,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要点在于根据法律创设出对企业合法、有利,而且又行之有效的制度。其重点是创设制度,因此企业管理者一定要有所作为,建立起适合自身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一、知识产权所具有的法律特征 当今这个世界正从物质型经济快速向知识型经济转变。知识经济时代迫切要求企业进一步强化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企业要强化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首先一定要了解与把握知识产权具有的鲜明法律特征。企业知识产权包括了企业所拥有的专利、商标、版权、植物品种权及商业秘密等,是人们用创造性的智力劳动凝聚而成的一种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最为宝贵的知识资源。知识产权通常具有以下三大法律特征。 第一,专有性。知识产权的专有性,主要是指他人在未经权利人同意或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不得享有与使用这项知识产权。权利人所在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更加有效地利用好知识产品,从而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并大力推动知

专利权论文

(2014 -2015 学年第学期)重庆理工大学课程论文 课程论文题目:专利权的申请及保护 课程名称实用专利基础 课程类别□学位课□非学位课 任课教师黄光辉 所在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学科专业理论与应用力学 姓名(本人签字) 学号11104070117 提交日期

摘要: 专利权是知识产权的一种,法律赋予专利权人就其专利技术在一定期限内的垄断权,专利申请也需要经过一些严格的审核和条件。专利权设置的目的就是要在保护专利权人个人利益的基础上,实现对社会公众利益的保障。由于专利权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既相互统一又相互对立,在界顶专利权的边界时就要以在这两种利益之间寻找一个理想的平衡点为准则。。在确定这一平衡点时,必须以本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而不应盲目随从别国的策略。专利关系到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对一国的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必须正视我国专利保护问题,提高我国专利保护的政策。 关键字:垄断申请条件专利制度保护对策

目录 1.专利权的概念 (3) 2.专利权申请的条件 (3) 2.1申请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必须具备的条件 (3) 2.2申请外观设计专利权必须具备的条件........................... .3 3.专利权的限制 (3) 4.专利侵权行为及专利制度的作用 (4) 4.1专利侵权行为 (4) 4.2专利制度的作用 (4) 5.专利的保护现状 (5) 5.1专利保护的意识不高,技术流失严重 (5) 5.2科研资源配置不合理,专门人才极度匮乏 (5) 5.3缺乏核心技术,外国专利进入国内市场 (6) 5.4专利权保护制度存在缺陷,不利于专利权的保护 (6) 6.提高我国专利保护水平的对策 (7) 6.1提高专利权保护意识 (7) 6.2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加快专利人才的培养 (7) 6.3灵活运用专利策略,参与市场竞争 (7) 6.4完善专利法,加强专利法规和专利制度的建设 (8) 7.结论 (8) 8.参考文献 (9)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各章自测题答案

2009 年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第一期各章自测题答案 第一章 第1题:下列国际公约中,TRIPS不要求全体成员必须遵守并执行的是(10.0 分) A: 〈〈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 B:〈〈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 C:〈〈世界版权公约〉〉 D:〈〈集成电路知识产权条约〉〉正确答案:C 第2题:下列保护知识产权的基本原则中,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管辖的国际公约与TRIPS共同遵守的是( 10.0 分) A:最惠待遇原则 B:对权利合理限制原则 C:透明度原则 D:对行政终局决定的司法审查和复审原则正确答案:B 第3题:可以加入《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与WTO勺成员是(10.0 分) A:加入联合国的独立主权国家 B:独立关税区C:国际实体组织 D:非政府组织正确答案:A 第4题:下列措施中,TRIPS没有强化的是(10.0 分) A:知识产权的执法程序和保护措施 B:协议的执行措施 C:知识产权争端解决机制 D:知识产权的权利用尽原则正确答案:D 第5 题:狭义的知识产权贸易的标的是( 10.0 分)A:知识 B:技术 C:产品D:知识产权正确答案:D 第 6 题:我国内地第一部〈〈著作权法〉〉颁布于( 10.0 分) A: 1988 B: 1989 C: 1990 D: 1991 正确答案: C 第7 题:我国内地第一部〈〈专利法〉〉颁布于( 10.0 分) A: 1985 年 B: 1984 年C: 1986 年 D: 1983 年正确答案:B 第8 题:中国第一部具有专利性质的法规是( 10.0 分) A:《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暂行条例》 B:《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C:《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D:《专利法》正确答案:B 第9 题:世界第一部专利法诞生于( 10.0 分)

知识产权法试题及答案 网考任务超齐全

2009年秋期《知识产权法》期末复习应考指南唐毅重庆电大巴 南分校课程辅导教师有问题请致电:66230645 一、复习应考基本要求知识产权法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 专业本科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它是为本课.培养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要求的应用型高等法律人才服务程的考核对象是法律学科类法学专业的学生。考试范围(一)黄勤南教授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知识产权法》教材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国际公约,是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辅之以中央课以及电视直播课堂。以上多种教案媒体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学习指导和考电大录制的IP 试复习指导。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采取形式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两种。形成性考核占课程二)(。形成性考核采用形成性考核册,由中央80%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 核占课程总成绩的日81月2018电大统一下发。终结性考核采取期末考试,由中央电大统一命题,统一在年30考试。00—12::上午11分钟。)考试形式:闭 卷考试。考试时间:90(三 )试卷结构四( 试卷类型共五类,包括填空、不定项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案例分析题。二、复习应考资料及其使用 本学科本次考试有下列3种资料,可供学员复习应考用。 (一)本期巴南电大教案平台上转挂的重庆电大的重难点分析、作业讲评、考点分析,请各位学员一定要引起重视。 1 / 66 (二)本期课程辅导教师整理出了期末复习指导,对复习应考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请大家认真用好这份资料。(三)教材及中央电大下发的期末复习小册子。 三、复习考试重点辅导 根据中央电大和重庆电大期末复习指导意见,结合我校学员情况,对本期复习应考重点练习辅导作如下分析辅导。 第一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编知识产权法总论 第一章知识产权概述 1.掌握知识产权的概念和特征。P2、P5-7 2.明确知识产权的法律性质。P4-5 第二章知识产权法概述 1.知识产权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P9、P11 2.知识产权法的功能。P15-16 3.中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P12 第二编商标法 第一章商标概述

合同法律制度

第十章合同法律制度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合同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 (2)全面认识和理解我国合同法律制度的本质和作用 (3)掌握合同订立、效力与履行,合同的变更、转让和终止,无效合同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4)初步了解我国合同法规定的几种规范合同 第一节合同法的概述 一、合同的概念和法律性质 (一)合同的概念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第二条的规定,合同是指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合同的法律性质 依法订立的合同具有以下法律性质: 1.合同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合同是两方以上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民事法律行为。 3.合同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为目的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合同法的概念和调整范围 (一)合同法的概念 合同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当事人的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合同法的调整范围 1.平等主体之间订立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主要指民事法律关系。 2.《合同法》仅调整属于财产关系的民事法律关系,民事关系中属于人身关系的部分不适用《合同法》。 3.《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合同,适用本法总则的规定,并可以参照本法分则或者其他法律最相类似的规定。 二、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一)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原则 (二)合同自愿原则 (三)公平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五)遵守法律和维护道德原则 第二节合同的订立 一、订立合同的主体及其资格 法人、自然人或者其他组织都可以成为合同主体,但是必须具备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

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现状及完善 知识产权指的是专利权、商标权、版权(也称著作权)、商业秘密专有权等人们对自己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法,就是保护这类民事权利的法律。这些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利。其中,专利权与商标权又被统称为"工业产权"。它们是需要通过申请、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才产生的民事权利。版权与商业秘密专有权,则是从有关创作活动完成时起,就依法自动产生了。 一、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发展及其现状 (一)概况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1979年,我国的专利法、商标法、版权法三部法律同时开始起草。在1979年的《刑法》中,规定了禁止冒用他人的注册商标,使商标从这时起就被赋予了"专用权",成为一种"从刑法中产生的民事权利"。顺便说一句,在我国刑法较发达而民法不发达的相当长的历史中,许多民事权利都是依刑法产生,仅仅受刑法保护的。1982年,我国颁布了《商标法》(并于1993年2月与现在两次修订);1984年,我国颁布了《专利法》(并于1992年9月与2000年8月两次修订);1986年,我国颁布

了《民法通则》,其中明文规定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1990年,我国颁布了保护版权的《著作权法》,1991年6月国务院又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1993年9月我国颁布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开始明文保护商业秘密;1997年3月,国务院颁布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除了几部单行法律与行政法规之外,我国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还列有专章,规定了对严重侵犯商标权、侵犯版权、侵害商业秘密及假冒他人专利者进行刑事制裁。至此,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法规已经具备了。

知识产权法全文word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0年9月7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修正)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著作权 第一节著作权人及其权利 第二节著作权归属 第三节权利的保护期 第四节权利的限制 第三章著作权许可使用和转让合同 第四章出版、表演、录音录像、播放 第一节图书、报刊的出版 第二节表演 第三节录音录像 第四节广播电台、电视台播放 第五章法律责任和执法措施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国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中国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国际条约的国家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国参加的国际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第三条本法所称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创作的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 第四条依法禁止出版、传播的作品,不受本法保护。 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五条本法不适用于: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第六条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七条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全国的著作权管理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的著作权管理工作。 第八条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授权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行使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被授权后,可以以自己的名义为著作权人和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主张权利,并可以作为当事人进行涉及著作权或者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诉讼、仲裁活动。 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是非营利性组织,其设立方式、权利义务、著作权许可使用费的收取和分配,以及对其监督和管理等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第二章著作权

第十章 合同法律制度(分则)

第十章合同法律制度(分则) 第一节转移财产权利的合同 一、买卖合同 1、所有权(P397-398) (1)买卖合同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所有权保留条款)除外。 【例题·多选题】乙向甲购买10台新型计算机,双方订立了合同。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关于该合同项下计算机所有权转移的表述中,正确的有()。(2005年) A、如果双方没有特别约定,计算机的所有权自买卖合同生效时起转移 B、如果双方没有特别约定,计算机的所有权自甲方交付时起转移 C、如果双方没有特别约定,计算机的所有权自乙方付清全部价款时起转移 D、如果双方约定,甲方先行交付计算机,在乙方付清全部价款之前,其所有权仍属于甲方,该约定有效 【答案】BD 【解析】(1)标的物的所有权自标的物“交付时”转移;(2)当事人可以在买卖合同中约定,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者其他义务时,标的物的所有权属于出卖人。 (2)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为交付时间。(2009年新制度多选题) 【例题·多选题】2009年5月12日,甲因农忙借用邻居乙的一头耕牛耕地三天。5月14日,甲、乙两人又以2500元价格达成购买该耕牛的买卖合同,双方约定甲应在5月31日前付清价款。5月14日晚,当地爆发泥石流,导致耕牛灭失。根据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新制度) A、甲在5月12日取得耕牛的所有权 B、甲在5月14日取得耕牛的所有权 C、耕牛灭失的损失由甲承担 D、耕牛灭失的损失由乙承担 【答案】BC 【解析】(1)标的物在订立合同之前已为买受人占有的,合同生效的时间(5月14日)为交付时间;(2)选项AB:标的物的所有权自交付时转移,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在本题中,标的物的所有权自5月14日转移;(3)选项CD: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在本题中,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自5月14日转移。 2、标的物的风险负担(P398) (1)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但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知识产权大题及答案(部分)

知识产权法学习题集 第一编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 第一章知识产权法概述 同步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3、简答题 (1)简述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对象。 参考答案: 智力成果、商业标志和其他信息的归属关系、利用关系和交换关系。 (2)简述知识产权法的性质。 参考答案: 知识产权法是私法、国内法、强行法。 4、论述题 试述知识产权法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充分保护知识产权的原则;反对不正当竞争的原则;促进社会发展的原则。 第二章知识产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 【同步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5、简答题 (1)简述知识产权与物权的相同点和区别 参考答案: 相同点:二者都是民事权利;都是对世权、支配权;都具有法定性。区别:控制权、使用权、处分权的内容不同;保护对象不同;可否分地域取得和行使不同;权能可否授予多人行使不同;有些知识产权具有法定时间性,物权无法定时间性;有些知识产权具有双重权利,物权仅是财产权。

(2)简述知识产权的权能 参考答案: 控制权、使用权、处分权、收益权。 (3)简述作为知识产权保护对象的信息必须具备的条件 参考答案: ①必须与人们的智力活动有关; ②必须具有财产价值; ③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 (4)如何理解知识产权可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参考答案: 分地域取得指同一信息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同时在不同的国家分别取得相应的知识产权。 ①需经批准授权的知识产权,只在批准授权的国家或地区受保护。 ②不需经批准授权的知识产权,在不同的国家,只能按该国法律受到保护。 6、论述题 试述知识产权的法律特征 参考答案: (1)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信息; (2)知识产权是对世权、支配权; (3)知识产权可分地域取得和行使; (4)知识产权的权能可分别授予多人行使; (5)对法定时间性等“特点”的评析。 第三章知识产权的保护 【同步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4、简答题 简述侵害知识产权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参考答案:

智慧树知到《工程合同管理与法律制度》章节测试答案

1、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单位的代理人,这种代理是()。 委托代理 法定代理 指定代理 转代理 答案: 委托代理 2、对于合同当事人,所在国爆发战争是一种()。 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 自然事件 社会事件 答案: 社会事件 3、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E: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答案: 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4、甲企业在给乙企业转帐时,错把3万写成了8万,银行把8万元转给了乙企业,则在甲乙企业之间产生了()之债。

合同 无因管理 不当得利 答案: 不当得利 第一章 1、债权产生的根据有( ) 合同 侵权 恶意串通 无因管理 E:不当得利 答案: 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2、下列解决建设工程合同争议方式,具有强制执行法律效力的是()。 和解 调解 行政复议 仲裁 答案: 仲裁 3、房地产开发商A公司与建筑企业B公司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纠纷的处理方式。后来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发生了纠纷,双方隧决定将此纠纷提交该市仲裁委员会仲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于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处理纠纷的处理方式,所以只能通过诉讼解决。

由于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处理纠纷的处理方式,所以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由于双方在发生纠纷后约定采用仲裁的方式处理纠纷,所以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由于双方在发生纠纷后约定采用仲裁的方式处理纠纷,所以不能通过和解解决纠纷 答案: 由于双方在发生纠纷后约定采用仲裁的方式处理纠纷,所以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4、按照诉讼的地域管辖规定,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应由()的人民法院管辖。 工程所在地 被告住所地 原告住所地 合同签字地 答案: 工程所在地 5、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单位的代理人,这种代理是()。 委托代理 法定代理 指定代理 转代理 答案: 委托代理 6、对于合同当事人,所在国爆发战争是一种()。 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 自然事件 社会事件 答案: 社会事件

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溯源

1.2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溯源 在我国,知识产权法的渊源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 1.宪法 2.法律、法规、行政规章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23条 (2)著作权法律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等。 (3)专利法律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等。 (4)商标法律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商标法实施条例》等。 (5)计算机软件法律规范。例如《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 (6)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律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7)反不正当竞争法律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等。 (8)发明、发现奖励规范。例如《发明奖励条例》、《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等。 (9)科技成果保护法律规范。例如《科学技术进步奖励条例》、《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条例》。 (10)其他基本法中有关知识产权实体和程序方面内容的法律规范。例如《刑法》中"侵犯知识产权罪"的规定,《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中关于知识产权纠纷审理的有关规定等。3.司法解释 4.国际公约、条约。例如《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世界版权公约》、《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专利合作条约》等等。 世界上第一部专利法,1623年,英国《垄断法规》(第一部真正意义的知识产权法) 世界上第一部著作权法,1709年,英国《安娜法》 世界上第一部商标法,1857年,法国《关于工厂、制造厂和作坊的法律》 世界上第一部反不正当竞争法,1890年,美国《谢尔曼法》 我国第一部专利法,1898年,清朝《振兴工艺给奖章程》 我国第一部商标法,1902年,清朝《商标注册试办章程》 我国第一部版权法,1910年,清朝《大清著作权律》 新中国成立后,出现严格意义上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1983年施行《商标法》,1985年施行《专利法》,1991年施行《著作权法》。

经济法基础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第二章劳动合同法律制度 本章是2010年新增内容,2010年考试分值为13分,2011年考试分值预计为20分,是重点章节考点多,记忆内容多。 第一节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概述(略) 第二节劳动合同订立的 一、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 ㈠劳动合同订立主体的要求(★) 1.劳动者年满16周岁(只有文艺、体育、特种工艺单位录用人员可以例外),有劳动能力和行为能力。 2.用人单位有用人权利和行为能力。 ①企业法人 ②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 ③分支机构未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的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㈡劳动合同订立的主体和义务 ①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②用人单位以担保或者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的,由劳动部门责令限期退还给劳动者本人,并以每人5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的标准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二、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 ㈠书面形式及要求(★★) ①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②用人单位应于用工之日订立劳动合同 ③对于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1.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例题·单选题】张某于2010年1月1日起开始在甲公司工作,2010年1月11日,甲公司的劳动人事部门书面通知张某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遭到张某的拒绝。根据劳动合同法律制度的规定,甲公司的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规定的是()。 A.书面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关系 B.未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 C.向张某支付了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D.未向张某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答案】D 2.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1个月不满1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工资(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每月支付2倍工资的起算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1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并支付经济补偿。 例:小王于2010年1月受雇于一家贸易公司,一直没有签订用工合同,2010年5月公司与小王签订了正式书面用工合同。

知识产权重要性及使用与保护

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及其使用与保护 经济管理学院 2012级工商管理一班 张晶晶3013 指导老师:杨光

论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及其使用与保护摘要:随着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知识产权作为利益机制,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也是必然的选择。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一项基本的民事权利。它的重要性及使用方法和保护措施也是我们必须明确了解的。知识产权是蕴含创造力和智慧结晶的成果,而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凡是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在很早以前就建立和健全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已成为世界各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法律保护,知识产权可以免受他人的窃用,而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可以通过向全世界发放许可证或特需经营权来控制和行使自己的权利。因此加强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是促进自主创新的法律保障,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工具。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制度完善 正文: 知识产权是指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产生的权利的统称,是民事主体对其创造性地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力。它是具有经济价值并受法律保护的新颖的创造性的产品。其主要形式有专利、著作权和商标。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的到来,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之间的矛盾,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之间的矛盾日显突出。同时,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等方面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是对拥有知识产权的人的合法物质权利的保护,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公正的体现。更重要的是,保护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措施。只有做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才能激发人们的创新能力,鼓励人们创新,这样才能使一个国家真正成为创新型国家。相关的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面对这样的时期,就应该尽到应尽的责任,切实履行职责,要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实实在在的把保护工作做出成效。 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由于中国建立现代知识产权制度的时间不长,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方面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

专利权法律制度

第三章专利权主体 第一节概述 一、概念 主体:即指专利权人,依法享有专利权并承担相应义务的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外国人在可以在我国申请专利。 在这里讲到专利权的主体和专利申请权的主体有时是不一样的。专利申请权的主体是指依法享有就某项发明创造向专利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专利在经过审查后才会授予专利权,而我国容许专利转让,继承和赠与,所以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未必是同一人。 二、先发明人与先申请人 专利权具有专有性,同样的发明创造只能被授予一个权利,因而当不同的申请人以同样的发明创造来申请专利权时,如何确定专利权人便成了问题。 国际上有两种不同的做法: 1. 先发明原则。 给最先发明的人。因为后发明人有可能是抄袭别人的。这样公平合理,可以保护发明人的权利(少数国家采用,如美国)。但是弊端是实际操作性差。首先确定先发明人难度大,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效率。其次,发明人怠于行使权利,不急于申请专利,影响技术的早日公开。最后使专利权处于不稳定状态,不利于技术推广和引进。 2. 先申请原则 给最先申请的人。把发明创造的内容向社会公开,这对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是有很大的好处的,避免重复研究,避免资源浪费(大多数国家采用,包括中国)。讨论: 发明创造完成后申请专利的时间,什么时候最好? 要尽早;但是不能太早,可以改进专利,但是不能对专利做权利内容扩大化的修改。 三、继受主体 通过转让,继承或者赠与获得专利权的人。 转让只能是财产权,人身权是不可以转让的。在我国,专利权转让属于要式行为,需要签订书面合同并经专利主管部门登记公告后方生效。同时中国单位或个人向外国转让专利时,要依法办理相关手续,并予以登记公告,转让自登记之

第10章 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第十章项目合同管理制度 ◆项目合同管理条例 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企业合法经济利益,加强合同(或协议,下同)管理,促使承办人员自觉地依法签订合同,严格履行合同,实现企业对合同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及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各主管部门、承办人员在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下,严格按照本制度,对合同进行全面管理,并接受公司的监督、检查。 第三条合同管理实行“统一归口、分级管理”的办法,企业各部门对合同的管理集中向总经理负责。 项目合同管理机构设置 第四条合同由合同管理小组归口管理,小组人员由各部门设置兼职合同管理人员组成,并由企业专职人员负责;各承办人员具体负责各自授权范围内合同的签订、履行等工作。 第五条合同管理专职人员的主要职责 1.草拟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并督促各部门的具体实施。 2.为企业业务人员签订合同提供法律咨询、业务指导,必要时参加合同的签订工作。 3.审查有关部门的合同是否合法、明确、完整、规范,并监督检查其履行情况。 4.负责建立企业的合同统计台账,对各部门兼职合同管理人员进行监督、考核。 5.协助各部门承办人员处理合同纠纷,办理有关合同的签证、公证、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有关事宜。 第六条企业各部门兼职合同管理人员的职责: 1.负责建立本部门合同管理台账。 2.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报告部门负责人、经办人、合同专职管理员,认真分析、解决。 项目合同的签订原则及办法 第七条订立经济合同的双方应当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八条合同必须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委托代理人在其授权范围内签订。 1.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指定的人员经授权即为签订合同的委托代理人,这些人员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必须对公司及授权人负责。 2.代订合同时,必须事先取得委托人(法定代表人)的委托证明,表现为授权委托书。但经办人员依法持有单位的业务介绍信,也视为享有代理权。 3.有关经办人员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以委托人的名义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也不得超越代理权限或以委托人名义又与自己所代理的其他单位签订合同,否则应当对因此造成的损失自行负责。 4.经办人必须在授权范围内对外签订书面合同,原则上不得订立口头合同。 第九条合同代理人在签约前,应当对对方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和履行能力进行认真的审查,不可盲目草率。避免上当受骗。 1.对方是法人的,要看是否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参加签订合同的人是否为该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所授权委托的委托代理人。前者应出示法人代表证明书等身份证明;后者除授权委托书外,还应出示本人身份证明,要注意审查授权委托书的内容、权限范围、有效期限。对方是其他经济组织时,要看是否有工商机关依法核准登记的证明材料。 2.要审查签约对方的注册资金、生产经营能力,以保证企业合同的履行率。 3.在签约前,还应当调查了解对方当事人的经营状况、商业信誉等与合同有关的事项。

浅谈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内容摘要: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商品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现代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凡是科学技术发达的国家,都较早地建立和健全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已成为世界各国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中,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规则都面临重大的改革和调整,知识产权作为利益机制,全面履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制度也不可避免地面临挑战,因此,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适应WTO的必然选择。本文立足于此,就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对策。 关键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问题对策 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是指具有经济价值并受法律保护的新颖的创造性的产品。知识产权的主要形式有专利、著作权和商标。我国专利法保护的专利是指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我国著作权法保护的著作权是指文学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作品;美术、摄影作品、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工程设计、产品设计及其说明;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计算机软件;民间文学作品,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作品等十个种类。 一、我国知识产权发展现状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较晚,只有20多年的历史。通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与Trips协议要求基本一致的专利法、商标法和著作权法等知识产权法律,并制定了其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条例。总体而言,我国知识产权现状喜忧参半。 (一)我国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1、在过去20 年时间里, 我国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 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 2、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体系,实行司法审判与行政执法“两条途径、并行运作”的工作体制,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建设取得了较大进步。 3、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出能力有所提高, 知识产权数量居世界前列,进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1 总则 为规范本公司的专利工作,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推动生产技术进步,提高公司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着作权集体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着作权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公司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 (1)专利权和技术秘密。主要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计、新配方、新品种等专利权和技术秘密; (2)着作权(含计算机软件)。主要指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 机软件及文档资料、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图、摄影、录像、艺术表演、教材、辞书、规范汇编等; (3)商标权和商业秘密。主要是指本公司的注册商标、商号等,以及所拥有的未 公开的工程、设计、市场、经营、服务、财务、管理等信息; (4)国家法律规定保护的其它知识产权。 本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的基本任务是贯彻执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实施细则,激发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推动我公司科技进步;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执行本公司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公司的物质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知识产权的权利属于公司。申请被批准后,公司为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人。 在取得知识产权申请号及取得知识产权后,公司应当依据有关规定对职务发 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者设计人给予奖励。 在知识产权申请公布或者公告前,知识产权工作者及有关人员对其内容负有 保密的责任。 2 专利及软件着作权 专利及软件着作权的管理

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六章 著作权的限制——第八章 著作

第六章著作权的限制 6.1 复习笔记 一、著作权限制概述 1.概念 著作权限制,就是法律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利用其版权作品或受相关权保护之对象,且不构成侵权的制度。 2.著作权限制的缘由 根据权利哲学理论,任何权利都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民事权利体系中的所有权被称为绝对权,实际上也是相对的。 作为著作权客体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虽然是创作者独创的,但却是在现有文化财富基础上创作的,没有前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任何人都无法进行创作。著作权限制就是为了平衡、协调和均衡著作权人、作品的使用者和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而设立的制度。 3.被限制的对象 根据著作权基本理论,受著作权限制的权利,既可以是著作财产权,也可以是著作人身权,还可以是相关权。 4.著作权限制的种类 法律规定的著作权限制包括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著作权穷竭、强制许可和公共秩序保留等。在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的限制有三种,即合理使用、法定许可使用和公共秩序保留。

二、合理使用 1.合理使用概述 (1)合理使用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规定,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使用他人已发表的作品,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制度。 (2)理解这项制度应当注意: ①合理使用人不特定。 ②被合理使用的客体为已发表作品。 ③合理使用必须有法律依据。 ④合理使用目的是非营利性的。 ⑤合理使用者使用他人的版权作品,既不必经著作权人许可,也不必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 ⑥合理使用他人的版权作品时,使用者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2.合理使用的条件 (1)使用的目的是非营利性的。 (2)一般而言,被合理使用的作品,应当是已发表作品,未发表作品原则上不能被合理使用。 (3)使用者所使用的是版权作品的非实质部分。一件作品的实质部分是作者创作的精华,如果引用者将作品的精华纳入自己的作品中,被使用作品之价值就必然受到影响,从而减损了著作权保护的意义。 (4)使用的效果不得影响版权作品的潜在市场和价值。 上述四个条件是一个整体,必须同时具备。

智慧树知 到《工程合同管理与法律制度》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工程合同管理与法律制度》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单位的代理人,这种代理是()。 委托代理 法定代理 指定代理 转代理 答案:委托代理 2、对于合同当事人,所在国爆发战争是一种()。 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 自然事件 社会事件 答案:社会事件 3、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有()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E: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答案:依法成立,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必须是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 4、甲企业在给乙企业转帐时,错把3万写成了8万,银行把8万元转给了乙企业,则在甲

乙企业之间产生了()之债。 侵权 合同 无因管理 不当得利 答案:不当得利 第一章 1、债权产生的根据有() 合同 侵权 恶意串通 无因管理 E:不当得利 答案:合同,侵权,无因管理,不当得利 2、下列解决建设工程合同争议方式,具有强制执行法律效力的是()。 和解 调解 行政复议 仲裁 答案:仲裁 3、房地产开发商A公司与建筑企业B公司签订了一份施工合同,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纠纷的处理方式。后来由于工程质量问题发生了纠纷,双方隧决定将此纠纷提交该市仲裁委员会仲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由于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处理纠纷的处理方式,所以只能通过诉讼解决。 由于双方在合同中未约定处理纠纷的处理方式,所以不能通过仲裁解决。 由于双方在发生纠纷后约定采用仲裁的方式处理纠纷,所以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由于双方在发生纠纷后约定采用仲裁的方式处理纠纷,所以不能通过和解解决纠纷 答案:由于双方在发生纠纷后约定采用仲裁的方式处理纠纷,所以可以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4、按照诉讼的地域管辖规定,建设工程合同纠纷应由()的人民法院管辖。 工程所在地 被告住所地 原告住所地 合同签字地 答案:工程所在地 5、项目总监理工程师是监理单位的代理人,这种代理是()。 委托代理 法定代理 指定代理 转代理 答案:委托代理 6、对于合同当事人,所在国爆发战争是一种()。 合法行为 违法行为 自然事件 社会事件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制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制 一、中国现代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构成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筹备、酝酿,起始于70年代末期,是伴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而起步的。1982年出台的《商标法》是我国内地的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律,标志着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开始建立。随着1984年《专利法》、1990年《著作权法》的推出,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初步形成。 我国现代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可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我国自行制订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属于国内法,另一部分是国际法,主要包括我国参加的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公约,以及签署的双边或多边知识产权保护协议。 (一)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性。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依据宪法的基本原则建立的。 在现行《宪法》(1982年12月4日通过)中,直接与知识产权法相关的条款主要有: 第二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二十条、第二十二条、第四十七条、第五十一条等。 (二)知识产权法是民法法律部门中的一个法律制度 中国内地主要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 1、商标法(1982年8月3日通过、1983年3月1日施行,1993年2月22日修改、1993年7月1日施行,2001年10月27日第二次

修改,2001年12月1日施行) 商标法实施细则(1983年3月10日颁发、施行,1988年1月3日修订,1993年7月15日第二次修订,1995年4月23日第三次修订,2002年8月3日第四次修订,更名为《商标法实施条例》,2002年9月15日起施行) 2、专利法(1984年3月12日通过、1985年4月1日施行,1992年9月4日修改、1993年1月1日施行,2000年8月25日第二次修改、2001年7月1日施行) 专利法实施细则(1985年1月19日批准、公布,1985年4月1日施行,1992年12月12日修订,1993年1月1日施行,2001年6月15日第二次修订,2001年7月1日施行,2002年12月28日通过对第101条和第108条的修改,2003年2月1日施行) 3、民法通则(1986年4月12日通过,1987年1月1日施行)(第五章第三节知识产权第94条-97条,第88条第3、4款) 4、技术合同法(1987年6月23日通过、1987年11月1日施行)经修改并入1999年3月15日通过的合同法(第18章技术合同),1999年10月1日施行 5、药品行政保护条例(1992年12月12日批准、1992年12月19日发布、1993年1月1日施行) 药品行政保护条例实施细则(1992年12月30日发布,1993年1月1日施行,2000年7月14日修改) 6、农业化学物质产品行政保护条例(1992年12月25日批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