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税收学习要点

国际税收学习要点

国际税收学习要点
国际税收学习要点

税收的一些基本概念

◆税收的概念

◆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

–纳税人:法人、自然人

–课税对象:商品或劳务的流转额、所得额、财产、特定行为等

–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税收分类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体系

第一章国际税收的概念

本章主要内容

一、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的关系﹡

二、国际税收的概念及其本质﹡

三、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四、国际税收的内容体系

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关系图示

国际税收关系的产生

跨国纳税人与跨国所得

跨国纳税人(transnational taxpayer):即在居住国以外有所得,同时面临居住国和所得来源国征税权的纳税人。

跨国所得(transnational income):即一国居民来源于另一国的所得。

一、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关系

国家税收是一种具体的课征形式,而国际税收是一种国际关系;

国家税收反映的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而国际税收反映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家税收是国际税收的基础,国际税收不可能脱离国家税收而独立存在。

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关系

国际税收与国家税收

国际税收与外国税收

国际税收与涉外税收

二、国际税收的概念及其本质

国际税收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政府,各自基于其课税主权,在对跨国纳税人分别课税而形成的征纳关系中,所发生的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教材P7)

这一概念是从国际税收的本质来界定的。

人大版《国际税收》:

国际税收是指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因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扩大到境外,以及国与国之间税收法规存

在差异或相互冲突而带来的一些税收问题和税收现象。

国际税收的本质是国与国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国际税收的概念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点:

●恪守税收主权是国际税收的本源

●跨国纳税人和跨国课税对象是国际税收涉及的关键要素

●国际税收反映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三、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

国际税收的研究对象:

●国际税收的本源

–税收管辖权问题

●国际税收现象、问题、矛盾冲突

–国际重复征税问题、国际避税问题、涉外税收负担问题

●国际税收关系的协调及其准则和规范

–国际税收协定

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

狭义的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

–主要研究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所产生的国际税收问题及其协调。

广义的国际税收的研究范围

–既包括所得课税、财产课税所产生的国际税收问题及其协调,也包括商品课税即国内商品课税和关税所产生的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其协调。

四、国际税收的内容体系

?税收管辖权及其确定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减除

?国际避税及其防范

?国际税收协定—解决国际重复征税和国际避税的国际规范(即国际税法)

本章重要概念:

核心概念:

1.国际税收

2.跨国所得

3.跨国纳税人

相关概念:

1.国家税收

2.涉外税收

3.外国税收

4.所得税

5.财产税

6.商品及劳务税

本章重点把握:

1.什么是国际税收?

2.如何理解国际税收和国家税收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国际税收的产生和发展

本章主要内容

一、国际税收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二、国际税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一、国际税收产生的两个前提条件

●跨国所得的大量形成

●各国普遍征收所得税并行使不同的征税权

国际税收关系的产生

国际投资(对外投资、跨国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

国际间接投资

二者的区别,关键在于这笔跨国投资是否会带来对国外企业的经营管理权。

国际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也称对外直接投资(FDI),是指一国企业或个人在另一国企业中拥有全部或一部分经营管理权的投资。包括在国外创办独资企业或合资企业、收购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一般为10%)以上的股权。◎国际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或个人购买另一国企业发行的有价证券但不对其拥有经营管理权的投资。包括购买国外企业的债券或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一般为10%)以下的股权。

跨国投资的国际税收问题

二、国际税收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一)国际税收是经济国际化的产物

(二)“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及其对国际税收的影响

(三)两个协定范本的产生使国际税收走向规范

(一)国际税收是经济国际化的产物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前期,不存在国际税收问题。

●封建社会后期至“二战”前,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出现,国际税收问题开始出现,但不普遍。

●“二战”以后,国际税收问题日益严重,国际税收关系普遍化。

(二)“二战”后国际经济的变化及其对国际税收的影响

殖民地国家相继独立,对外来投资拥有了独立的征税权;

国际资本流向发生重大变化,发达国家间相互投资剧增;

跨国公司迅猛发展,收入国际化成为普遍现象;

科技革命带来了国家间的税收关系更加复杂化;

所得税成为一些国家的主体税。

“二战”后国际经济发生的这些变化使国际税收关系普遍化,国际税收问题日益突出,国际税收矛盾日益尖锐,这些问题和矛盾严重阻碍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迫切需要有关国家对相互之间的税收分配问题进行协调。

(三)两个协定范本的产生使国际税收走向规范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1963年首次公布《关于对所得和财产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联合国1979年通过《关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避免双重征税的协定范本》。

本章相关概念:

1.法人

2.企业

3.公司

4.跨国公司

5.国际直接投资

6.国际间接投资

7.国际税收协定

本章重点把握:

1.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是如何产生的?

2.国际税收关系在“二战”前就已出现,为什么到了“二战”以后才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

第三章税收管辖权

本章主要内容

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和类型

二、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实施情况

三、居民税收管辖权及居民身份的确定

四、地域税收管辖权及收入来源地的确定

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和类型

(一)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税收管辖权是一国政府在征税方面的主权,它表现在一国政府有权决定对哪些人征税、对哪些东西征税、征什么税、征多少税等方面。

税收管辖权的独立自主性和约束性独立自主性约束性主权约束外交豁免权的约束

二)税收管辖权的类型

?税收管辖权受国家主权范围的约束。

人的范围——属人原则——居民管辖权

主权范围公民管辖权

地域范围——属地原则——地域管辖权

?居民(公民)税收管辖权

–按照属人主义原则,以国家主权所能达到的人员范围为依据,以居民或公民为标准而行使的税收管辖权。?地域税收管辖权

–按照属地主义原则,以国家主权所能达到的地域范围为依据,基于所得来源地或财产所在地而行使的税收管辖权.

二、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实施情况(P66)

?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

–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上大多数国家

?仅实行地域管辖权

–我国香港地区、阿根廷、乌拉圭、巴拿马等少数国家和地区

?同时实行地域管辖权、居民管辖权和公民管辖权

–美国等个别国家

课堂提问

?为什么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同时实行地域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

?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都实行居民税收管辖权,而不考虑公民税收管辖权?

?美国为什么同时实行地域税收管辖权、居民税收管辖权和公民税收管辖权?

三、居民税收管辖权及居民身份的确定

(一)居民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二)居民身份的确定

1. 自然人居民身份的确定

2. 法人居民身份的确定

(三)一些国家税收居民身份的确定标准

(一)居民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居民税收管辖权

–按照属人主义原则,以国家主权所能达到的人员范围为依据,以居民为标准而行使的税收管辖权。

–一国政府要对本国税法中规定的居民来源于境内外的全部所得或财产行使征税权。

?居民的纳税义务

–一国居民对其居住国政府负有无限纳税义务,即要就其来源于境内外的一切所得和财产向其居住国政府纳税。

(二)居民身份的确定

自然人居民

居民法人居民

1. 自然人居民身份的确定

?住所标准

?居所标准

?停留时间标准

住所标准

?住所:是指一个人固定的或永久性的居住地。

?住所标准:在判定自然人的居民身份时,凡是在本国境内有住所的,即为该国的税收居民(以下简称居民)。?各国对住所一般都有明确的法律定义。比如:

–定居或习惯性居住之地(如:持有“绿卡”);

–没有理由停留在其他地方时要返回的住所;

–家庭(配偶、子女)所在地;

–经济利益中心或经济活动中心。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关于住所的规定

?住所也是我国判定自然人居民身份的重要标准。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的个人:因户籍、家庭、经济利益中心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的个人。

?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个人由于住所在中国境内而当其在国外学习、工作、探亲、旅游等活动结束后必然要返回中国境内居住,而不是指个人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

居所标准

?居所:一般是指一个人连续居住了较长时期但不准备永久居住(只是临时居住)的居住地。

?居所标准:在判定自然人的居民身份时,凡是在本国境内有居所的,即为该国的居民。

?许多国家对居所并没有一个严格的法律定义。

?对居所的判定各国并无一定之规。

停留时间标准

?停留时间标准:一个人在本国没有住所或居所,但在一个年度中在本国实际停留(substantial presence)的时间达到规定的天数,也被视为本国居民。

?计算期间:按在一个纳税年度中或在任何连续12个月中计算。

?时间标准

–多数国家采用183天标准

–有的国家采用365天标准或其他标准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

关于停留时间的规定

?我国采用的是365天标准。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在中国境内无住所,但在一个纳税年度中,在中国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为中国居民。

自然人居民身份判定规则冲突的协调(P58)

当各国因自然人居民身份判定规则不同,而导致自然人发生双重居民身份时,其最终居民身份通常按以下顺序协商判定:

住所

重要利益中心

居所

国籍

双方协商

2. 法人居民身份的确定

?法人的概念

?法人居民身份确定的标准

法人的概念

?法人:被法律赋予民事权利能力的自然人团体或设有章程和管理机构的独立财团。

–是独立的民事权利主体;

–能够以自己的名义拥有财产;

–具有参加民事活动、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的资格。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条件

–依法成立;

–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法人的类型

?我国民法通则分类

–企业法人

–非企业法人(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

法人的性质

?法人与公司(包含)

–公司是指依法定程序设立,以盈利为目的的社团法人,具有独立的人格。

–公司全部是法人,法人不全是公司。

?法人与企业(交叉)

–企业以盈利为目的

–企业按组织形式可分为公司、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国际税收涉及的法人主要是公司法人。

法人居民身份确定的标准

?注册登记地标准

?实际管理和控制地标准

?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总机构所在地

与实际管理和控制地的区别

?总机构所在地,即总公司所在地,它强调的是法人组织结构主体的重要性。

?实际管理和控制地,强调的是法人权力机构和权力人物的重要性,一般根据公司董事的居住地或公司董事会的召开地来判断。

案例:贝尔斯联合矿业有限公司诉税务官何奥案(英国,1906)

?该公司在南非注册成立,总机构设在南非的金伯利,生产经营地(金刚石的开采地和销售交货地)也在南非。不过大多数董事住在伦敦,董事会的召开有时在南非,有时在伦敦,但公司重要的管理和经营决策(公司的交易合同、销售方针、矿产开发、利润分配、重大支出事项等)却由在伦敦举行的董事会决定。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关于法人居民身份的规定

?我国采用的是总机构标准。

?我国税法规定

–外商投资企业的总机构设在中国境内,就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纳所得税;

–外国企业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所得税。

?税法所说的总机构,是指依照中国法律组成企业法人的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实际负责该企业经营管理与控制的中心机构。

法人居民身份判定规则冲突的协调(P59)

?当各国因法人居民身份判定规则不同,而导致公司出现双重居民身份时,通常认定该公司应当为实际管理和控制地所在国的居民公司。

(三)一些国家税收居民身份的判定标准

四、地域税收管辖权

及收入来源地的确定

(一)地域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二)收入来源地的确定

(一)地域税收管辖权的概念

?地域税收管辖权

–按照属地主义原则,以国家主权所能达到的地域范围为依据,基于所得来源地或财产所在地而行使的税收管辖权.

–一国政府对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或财产拥有征税权,而不论是否为本国居民。

?非居民的纳税义务

–一国的非居民对该国政府一般仅负有限纳税义务,即仅就其来源于非居住国境内的所得和位于该国境内的财产向该国政府纳税。

(二)收入来源地的确定

不同性质的收入,其来源地确定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1. 经营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2. 劳务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3. 投资所得来源地的确

4. 财产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1. 经营所得及其来源地的确定

?经营所得:即营业利润,是个人或法人从事各种经营活动所取得的纯收益。

?确定跨国经营所得来源地的一般标准:是否在本国境内设有常设机构。

常设机构标准

?判定跨国经营所得来源地时通常采用的标准。

?用来解决跨国经营所得的征税问题。

?如果一个非居民在非居住国设有常设机构,并且通过该常设机构取得了经营所得,那么就可以判定这笔经营所得来源于该国,该国作为来源国根据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就可以对这笔经营所得征税。

?常设机构:是指一个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营业

的固定营业场所。

–其范围通常包括:管理机构、分支机构、办事处、工厂、车间、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等。

–同样包括:建筑工地

非独立地位代理人

?营业场所:指企业用于从事营业活动的房屋、设施或装置,而不管是否也被用于其他目的。

–不要求其具有完整性;

–不管是自有、租用、或通过其他形式为企业所支配。

要素二:关于固定性的认定

?营业场所必须与确定的地理位置相联系。

?营业场所必须以长期使用为目的,具有一定程度的永久性。

?不能根据活动的形式,而要考察活动与企业营业活动的关系。

?固定营业场所的活动在企业整个盈利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是主要或重要的。

?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非营业活动)不构成常设机构。

?下列准备性或辅助性活动不构成常设机构。

–专为储存、陈列(或交付---《OECD范本》)本企业货物或商品的目的而使用的场所;

–专为储存、陈列(或交付---《OECD范本》)的目的而保存本企业货物或商品的库存;

–专为通过另一企业加工的目的而保存本企业货物或商品的库存;

–专为本企业采购货物或商品或者收集情报的目的而设有的固定场所;

–专为本企业进行任何其他准备性质或辅助性质活动的目的而设有的固定场所;

?OECD(联合国)范本:“常设机构”同样包括

–建筑工地,建筑、装配或安装工程(或者与其有关的监督管理活动),连续为期12(6)个月以上的;

–企业通过雇员或雇佣的其他人员为上述目的提供的劳务,包括咨询劳务,在该国内(为同一工程或有关工程)在任何12个月中连续或累计为期6个月以上的。

特殊情况2:关于代理人

?独立地位代理人

–专门从事代理业务的企业或个人。真正的独立地位代理人不仅具有法律上的独立性,而且经济行为和经济利益独立,承担多方代理业务。

–符合上述条件的独立地位代理人一般不构成常设机构。

?非独立地位代理人

–法律上不独立(受其他企业或个人控制,本身并不专门从事代理业务),或者法律上虽然独立,但经济上不独立;

–在具有以被代理人名义与第三人签订合同的权力并经常使用这种权力的条件下,该非独立代理人即构成被代理人的常设机构。

–经常为被代理人保存货物或商品,并代表被代理人经常交付货物或商品的非独立代理人,应被认定为常设机构。(《联合国范本》)

–关于跨国保险业的非独立代理人

一国保险企业在另一国通过非独立代理人代理保险业务收取保费,即使该代理人没有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签订保险合同,该代理人也应被认定为常设机构。(《联合国范本》)

判断代理人经济上是否独立

的几项标准

?自主营业标准

?正常营业过程标准

?利益分享和风险承担标准

?客户数量标准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有关常设机构的征税规定

?(税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外国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从事生产、经营和虽未设立机构、场所, 而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外国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

?(税法细则第三条)税法所说的机构、场所,是指管理机构、营业机构、办事机构和工厂、开采自然资源的场所,承包建筑、安装、装配、勘探等工程作业的场所和提供劳务的场所以及营业代理人。

(税法细则第四条):

营业代理人,是指具有下列任何一种受外国企业委托代理,从事经营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营组织或者个人:

(一)经常代表委托人接洽采购业务,并签订购货合同,代为采购商品;

(二)与委托人签订代理协议或者合同,经常储存属于委托人的产品或者商品,并代表委托人向他人交付其产品或者商品;

(三)有权经常代表委托人签订销货合同或者接受订货。

如何认定常设机构的经营所得

?对于一家非居民公司在非居住国设有常设机构,但不是通过该常设机构取得的经营所得的征税问题,目前各国主要奉行两种原则(P39):

–实际所得原则(又称归属原则)---OECD范本

–引力原则

?我国对外税收协定中采用的是实际所得原则。

2. 劳务所得及其来源地的确定

?一般类型劳务所得

–独立劳务所得:个人独立地从事非雇佣的各种专业性劳务(如医师、律师、会计师等)以及其他独立的科学、文艺、教育等服务所取得的收入。

–非独立劳务所得:个人受雇从事各种劳务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和其他报酬等。

?特殊类型劳务费所得

–董事报酬

–表演家、运动员所得

一般类型劳务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独立劳务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固定基地标准(OECD范本)

–停留时间标准

–所得支付者居住地标准(支付地)

?非独立劳务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停留时间标准

–所得支付者居住地标准

特殊类型劳务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董事报酬

–公司的居住国为来源国

?表演家、运动员所得

–演出活动所在国为来源国

3. 投资所得及其来源地的确定

?什么是投资所得

?投资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投资所得的征税权分配规则

?什么是预提税

什么是投资所得?

?投资所得:从股权、债权、特许权取得的所得,包括股息、利息和特许权使用费。

?是一种权利金收入。

投资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股息的来源地

–支付人的居民身份所在国。

?利息的来源地

–支付人的居民身份所在国;

–如果利息与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有关,并由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负担,则以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所在地为来源地。

?特许权使用费的来源地

–《联合国范本》的确定规则同利息;《OECD范本》对此未做规定。

投资所得的征税权分配规则

?由权利使用方所在国和权利提供方所在国共享征税权。

?对权利使用方所在国(来源国)征收的预提税实行限制税率(具体限制程度见教材P317),以使权利提供方所在国的征税权不至落空。

什么是预提(所得)税(withholding tax)?

?对非居民纳税人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投资所得由支付人源泉扣缴的一种征税方法。一般单独规定比例税率,按收入全额(即没有费用扣除)计算征收。

?它是所得税源泉扣缴的一种征税方式,并非独立的一个税种。

我国的预提税

?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

–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而有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利润、利息、租金、特许权使用费和其他所得,或者虽设立机构、场所,但上述所得与其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都应当缴纳20%的所得税。…实际受益人为纳税义务人,支付人为扣缴义务人。

?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中的预提税税率大多为10%。

4. 财产所得及其来源地的确定

?财产所得:即财产转让所得,指转让财产的收入扣除财产购进价值额后及转让费用后的净收入,也称资本利得。

?财产所得来源地的确定

–转让不动产所得:不动产坐落地;

–转让动产所得:转让者的居住国;

–转让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的财产所得:常设机构或固定基地所在地;

–转让从事国际运输的船舶、飞机所得:企业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转让股票所得:

–转让股票所得

OECD范本:转让者的居住国独享征税权;

联合国范本:①如果所转让的公司的财产主要由不动产组成,则不动产所在国为来源国;②转让其他股票,若该股票达到公司股权的一定比例(双方谈判决定),则该公司居住国为来源国。

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对股票转让所得征税的规定并不一致。

本章核心概念:

1.税收管辖权

2.居民税收管辖权

3.来源地税收管辖权

4.住所标准

5.停留时间标准

6.183天标准

7.注册登记地标准

8.总机构所在地标准

9.实际管理和控制地标准10.常设机构标准11.实际所得原则12.引力原则13.固定基地标准14.所得支付者标准15.预提税16.双重居民

本章相关概念:

1.属人原则

2.属地原则

3.跨国经营所得

4.跨国投资所得

5.跨国财产所得

6.跨国独立个人劳务所得

7.跨国非独立个人劳务所得

8.代理人

9.独立地位代理人10.非独立地位代理人11.法人12.企业

13.公司14.跨国公司15.总公司16.分公司17.母公司18.子公司

本章重点问题:

1. 各国税收管辖权的实施状况如何?

2. 居民的判定标准有哪些?

3. 什么是无限纳税义务?哪种纳税人负有无限纳税义务?

3. 当发生双重居民身份时有关国家如何行使征税权?

4. 不同性质所得的来源地分别如何确定?

5. 对跨国投资所得有关国家如何分配征税权?

6. 两个协定范本对各种性质所得征税权分配的规定有什么不同?

第四章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

一、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产生

二、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三、国际税收抵免

四、国际重复征税免除方法比较分析

一、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产生

(一)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

(二)国际重复征税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重复征税(duplicate taxation)的概念

?什么是重复征税?

?重复征税即对同一课税对象课征两次或两次以上税收。

?重复征税的类型

?法律性重复征税:不同征税主体对同一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同时行使征税权。

?经济性重复征税:不同或同一征税主体对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同时行使征税权。

(一)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P67)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同时对同一或不同纳税人的同一课税对象分别课税所形成的重复征税。

(二)国际重复征税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同种税收管辖权重叠居民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不同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和居民税收管辖权的重叠

二、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一)主要途径

(二)避免同种税收管辖权重叠所造成的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三)不同税收管辖权重叠所造成的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

(一)解决国际重复征税问题的主要途径(方式)

?单边方式单方面免除双边方式通过签订双边税收协定来免除

?多边方式通过签订多边税收协定来免除

(二)避免同种税收管辖权重叠所造成的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约束居民税收管辖权的国际规范

?确定最终居民身份

?约束来源地税收管辖权的国际规范

?确定所得来源地的标准

(三)不同税收管辖权重叠所造成的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

1.基本原则

2.主要免除方法

1.解决不同税收管辖权重叠

所造成的国际重复征税的基本原则

?来源地优先原则(P65)

2.不同税收管辖权重叠所造成的

国际重复征税的主要免除方法

免税扣除法(deduction) 抵免法低税法(P86)

?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外所得单独适用较低的税率计征税款,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国际重复征税。免税法

?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外所得免于征税,仅就其国内所得征税。

?全额免税法:免税法的一种。是指居住国政府在对其居民的国内所得征税时,不考虑因对国外所得免税而导致适用税率降低的问题,仅以国内所得部分确定税率。

?累进免税法:免税法的一种。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外所得要并入国内所得适用税率,但在计算应纳税额时仅以国内所得为税基。

◎累进免税法公式(P82):

应纳税额

=(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

扣除法

?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其国外所得已纳外国所得税款作为费用,从应税所得额中予以扣除,就扣除后的余额计算应纳税额。

抵免法

?是指居住国政府对其居民的国内外所得汇总征税时,允许其国外所得已纳外国所得税款的全部或部分,根据一定条件从其应纳本国所得税额中扣抵。

抵免法

?全额抵免法:抵免法的一种。即居民纳税人的国外所得已纳国外所得税款,可以从其应纳本国所得税额中全额扣抵。

?限额抵免法:抵免法的一种。即居民纳税人的国外所得已纳国外所得税款,可以从其应纳本国所得税额中扣抵,但可以扣抵的数额不能超过其国外所得按本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例4.1:甲国居民公司A

来源于各国的各国公司所得税

所得(万元)税率

甲国(本国)70 40%

乙国50 30%

要求:分别计算在甲国实行免税法和扣除法条件下,

A公司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税额(X)。

例4.2:甲国居民公司A

来源于各国的各国公司所得税

所得(万元)税率

甲国(本国)70 不超过20万元的部分30%

20万元以上的部分35%

乙国50 33%

要求:分别计算在甲国实行全额免税法和累进免税法条件下,A公司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税额(X)。

例4.2:

全额免税法:

X=20 ×30% + (70-20)×35%

=23.5(万元)

累进免税法:

X=〔20×30% +(70+50-20)×35% 〕×

=23.92(万元)

三、国际税收抵免﹡

(一)直接抵免

(二)间接抵免

(三)税收饶让抵免

(一)直接抵免(direct tax credit)

1.直接抵免及其适用范围

2.全额直接抵免

3.限额直接抵免

4.抵免限额

1.直接抵免及适用范围

?直接抵免:居住国对其居民纳税人在非居住国直接缴纳的所得税款,允许冲抵其应缴本国所得税款。具体有全额直接抵免和限额直接抵免。

?适用范围:直接抵免适用于同一经济实体的跨国纳税人的税收抵免,包括:

?总、分公司

?预提所得税

?同一跨国自然人的国外个人所得税

举例说明

2.全额直接抵免

3.限额直接抵免

例4.3:甲国居民公司A

来源于各国的各国公司所得税

所得(万元)税率

甲国(本国)80 30%

乙国20 35%

要求:分别计算在甲国实行全额抵免和限额抵免条件下,A公司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税额(X)。

4.抵免限额(credit limit)

抵免限额即居民纳税人来源于国外所得按本国税法计算的应纳税额。

(1)综合抵免限额

(2)分国抵免限额

(3)分项抵免限额

(4)超限额结转

抵免限额公式:

综合抵免限额

=(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

=国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

某国(分国抵免)抵免限额

=(国内外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

=某国应税所得额×本国税率

例4.4:甲国居民公司A

来源于各国的各国公司所得税

所得(万元)税率

甲国(本国)100 30%

乙国60 35%

丙国40 28%

要求:分别计算在甲国实行综合限额抵免和分国限额抵免条件下,A公司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税额(X)。

例4.4:

解:⑴综合限额抵免条件下:

①综合抵免限额=(100+60+40)×30%×

=(60+40)×30%

=30(万元)

②A已纳国外税=60×35%+40×28%

=32.2(万元)

③比较国外税和抵免限额,按较低者30万元抵免。

④X=(100+60+40)×30%-30

=30

例4.4:

⑵分国限额抵免条件下:

①对乙国抵免限额=(100+60+40)×30%×

=60×30%=18(万元)

A已纳乙国税=60×35%=21(万元)

②对丙国抵免限额=(100+60+40)×30%×

=40×30%=12(万元)

A已纳丙国税=40×28%=11.2(万元)

③比较各国限额和已纳税额,按较低者抵免。

④X=(100+60+40)×30%-18-11.2

=30.8(万元)

我国采用分国限额抵免法:

?我国企业所得税对纳税人已纳国外税额采用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

?我国个人所得税对纳税人已纳国外税额采用既分国又分项限额抵免。

(4)超限额结转

当在境外已纳所得税额高于抵免限额而在当期得不到抵免时,允许用以前年度或以后年度的抵免限额余额给予抵免,这就是超限额结转。

我国现行对企业境外已纳所得税额的抵免采用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并且规定当年超限额部分可以向后结转抵免5年。

综合抵免与分国抵免的效果差异

(课后思考)

结论:

如果纳税人在所有外国的经营都有盈利:(1)在有的外国税率高于本国,有的外国税率低于本国情况下,则采用综合限额抵免对纳税人有利;(2)在各个外国税率均高于或均低于本国税率情况下,综合限额抵免与分国限额抵免无差别。

如果纳税人在某一外国的经营有盈利而在另一外国的经营有亏损,在任何税率情况下,都是采用分国限额抵免对纳税人有利。

(二)间接抵免(indirect tax credit)

1.间接抵免及其适用范围

2.一层间接抵免

3.多层间接抵免

4.间接抵免的条件

1.间接抵免及其适用范围

?间接抵免:居住国对其居民公司来自国外子公司股息的相应利润所缴纳的外国所得税,允许母公司在应缴本国所得税中予以抵免.

?适用范围:间接抵免适用于跨国母、子公司之间的税收抵免。其目的在于免除经济性国际重复征税。

2.一层间接抵免

计算步骤及公式:

①计算母公司应从子公司获得的税前所得(即毛股息还原);

②计算母公司毛股息间接承担的子公司所得税;

③计算母公司直接缴纳的预提税;

④计算抵免限额;

⑤把毛股息间接承担的国外所得税与直接缴纳的预提税之和,与抵免限额进行比较,确定可以直接及间接抵免的税额(即不超过抵免限额的部分);

⑥计算母公司向其居住国实际缴纳的税额。

一层间接抵免计算公式:

①计算母公司应从子公司获得的税前所得(毛股息还原):

③计算母公司直接缴纳的预提税:

母公司应纳子公司所在国预提税

=子公司支付给母公司的毛股息×子公司所在国预提税税率

④计算抵免限额:

抵免限额=(+ )×本国税率

×

例4.5:甲国A公司对乙国B公司控股50%

本国所得各国税率毛股息预提税

(万元)(B A) 税率

本国母公司A 60 30% 16

乙国子公司B 40 20% 5%

要求:计算在甲国允许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条件下,A公司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税额(X)。解:

①母公司A来自子公司B的税前所得

=16+(40×20%)×= 20

解:

①母公司A来自子公司B的税前所得

= = 20

3.多层间接抵免

(举例说明)

例4.6:甲国A公司对乙国B公司控股50%;

(教材P111)乙国B公司对丙国C公司控股50%。

本国所得各国税率

(万元)

甲国母公司A 300 40%

乙国子公司B 200 35%

丙国孙公司C 100 30%

注:①B公司和C公司的税后利润全部按股权分配;

②假定各国均免征预提税。

计算:在甲国允许多层间接抵免条件下,A公司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税额(X)。

例4.6(教材P111):

解:⑴计算A公司应从B公司获得的股息。

上例中在子公司所在国采用累进税率时

的计算步骤(见教材P111) :

例4.7:甲国A公司对乙国B公司控股80%;

乙国B公司对丙国C公司控股50%。

本国所得各国税率

(万元)

甲国母公司A 1000 30%

乙国子公司B 750 40%

丙国孙公司C 500 20%

注:①B公司和C公司的税后利润全部按股权分配;

②假定各国均免征预提税。

计算:在甲国允许多层间接抵免条件下,A公司应

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税额(X)。

例4.7:

解:⑴计算A公司应从B公司获得的股息。

4.间接抵免的条件

?许多国家国内法或双边税收协定都规定了间接抵免的条件。

?我国对外签订的双边税收协定,凡采用抵免法的,都规定中国居民公司拥有支付股息公司股份不少于10%,才能享受间接抵免。对来源于第二层、第三层附属外国公司所得的已纳所得税可否抵免未做规定。

(三)税收饶让抵免(tax sparing credit)

1.税收饶让抵免的含义

税收饶让抵免简称税收饶让,是居住国对来源国因采用税收优惠而减少的应纳税额视同已纳税额同样给予抵免的措施。

2.税收饶让的限定范围

(1)对享受饶让抵免的所得性质的限定

(2)对享受饶让抵免的优惠范围的限定

3.税收饶让的具体做法

(1)按来源国税法规定的税率进行抵免。

(2)按协定规定的比率实行定率抵免。

4.税收饶让的合理性

(1)税收饶让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2)美国的立场

(3)OECD关于税收饶让的争议

(4)税收饶让是我国对外签订双边税收协定的重要原则

四、国际重复征税免除方法比较分析

(课后思考)

免税法扣除法抵免法低税法

本章重要概念:

1.法律性重复征税﹡

2.经济性重复征税﹡

3.国际重复征税

4.来源地优先﹡

5.免税法

6.扣除法

7.抵免法8.低税法9.全额免税法10.累进免税法11.全额抵免法12.限额抵免法

13.抵免限额14.综合限额抵免15.分国限额抵免16.分项限额抵免17.直接抵免18.间接抵免

19.税收饶让﹡

本章重点要求:

掌握国际重复征税的各种免除方法的计算原理及其相互之间的负担差异。

作业:

1.甲国某公司在乙国设有分公司。某年度该公司有来源于本国境内的应税所得80万元,来源于乙国的应税所得50万元。甲国的所得税税率为二级超额累进税率:年应税所得未超过100万元的部分,税率为30%;年应税所得超过100万元以上的部分,税率为40%。乙国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请分别在全额免税法、累进免税法、扣除法、全额抵免法和限额抵免法条件下,计算该公司本年度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并分析各种方法对纳税人和甲国政府有何不同影响。

作业1. 甲国A公司在乙国设有分公司。

来源于各国的各国公司所得税

所得(万元)税率

甲国(本国)80 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30%

超过100万元以上的部分40%

乙国50 33%

要求:分别计算在甲国实行全额免税法、累进免税法、扣除法、全额抵免法和限额抵免法条件下,A公司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税额(X)。并分析各种方法对纳税人A和甲国政府有何不同影响。

2.甲国某公司在乙国、丙国设有分公司。某年度该公司有来源于甲、乙、丙国的应税所得分别为8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甲、乙、丙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20%、40%。请分别在综合限额抵免法和分国限额抵免法条件下,计算该公司本年度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并从纳税人负担角度说明综合限额

抵免和分国限额抵免的不同影响。

作业2. 甲国某公司在乙国、丙国设有分公司。

来源于各国的各国公司所得税

所得(万元)税率

甲国(本国)800 30%

乙国200 20%

丙国300 40%

要求:分别计算在甲国实行综合限额抵免和分国限额抵免条件下,该公司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税额(X)。并从纳税人负担角度说明综合限额抵免和分国限额抵免的不同影响。

3.甲国A公司在乙国拥有一家受控子公司B,控股比例为80%。某年度A公司有来源于本国境内的应税利润1000万元,B公司有来源于本国境内的应税利润700万元;B公司在本国缴纳所得税后按股权比重全部分配利润。甲、乙两国的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0%和33%,乙国的预提税税率为5%。请计算在甲国允许直接和间接抵免的条件下,A公司本年度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作业3. 甲国A公司在乙国拥有一家受控子公司B,

控股比例为80%。

本国所得各国税率预提税

(万元)税率

本国母公司A 1000 30%

乙国子公司B 700 33% 5%

计算:在甲国允许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条件下,A公司应向其居住国甲国缴纳的公司所得税税额(X)。

4.甲国某公司A在乙国设有分公司。某年度A公司有来源于乙国的应税所得100万元。甲国的所得税税率为40%,乙国的所得税税率为30%。乙国对外国投资者的所得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所得税。计算在甲国实行饶让抵免条件下,A公司应向甲国缴纳的所得税税额。

5.甲国居民公司A某年度总经营所得为600万元,其所得来源状况及各国所得税税率如下表:

所得额(万元)税率

本国(甲国)300 未超过100万元(含)的部分20%

100-200万元(含)的部分25%

200-300万元(含)的部分30%

300-400万元(含)的部分35%

超过400万元以上的部分40%

乙国100 40%

丙国200 25%

请分别计算:在全额免税法、累进免税法、扣除法、全额抵免法、分国限额抵免法、综合限额抵免法条件下,公司A当年应向甲国缴纳的所得税额(X)。

6.甲国A公司在乙国设有全资子公司B,某年度A从B获得股息150万元。乙国免征预提税。当年该母、子

航概复习知识要点

航空航天概论要点 第一章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1.1 航空航天基本概念 航空:载人或不载人的飞行器在地球大气层中的航行运动。航空按其使用方向有军用航空和民用航空之分。军用航空泛指用于军事目的的一切航空活动,主要包括作战、侦察、运输、警戒、训练和联络救生等。民用航空泛指利用各类航空器为国民经济服务的非军事性飞行活动。民用航空分为商业航空和通用航空两大类。航天是指载人或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航行活动,又称空间飞行或者宇宙航行。航天实际上又有军用和民用之分。 1.2 飞行器的分类、构成与功用 在地球大气层内、外飞行的器械称为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飞行的飞行器称为航空器。 1.3 航空航天发展概况 1783年6月5日,法国的蒙哥尔费兄弟用麻布制成的热气球完成了成功的升空表演。

1852年,法国人H.吉法尔在气球上安装了一台功率约为2237W的蒸汽机,用来带动一个三叶螺旋桨,使其成为第一个可以操纵的气球,这就是最早的飞艇。 1903年12月17日,弟弟奥维尔·莱特,驾驶“飞行者”1号进行了试飞,当天共飞行了4次,其中最长的一次在接近1min的时间里飞行了260m的距离。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持续而有控制的动力飞行。 1947年10月14日,美国X-1研究机,首次突破了“声障”。 火箭之父:俄国的K.齐奥尔科夫斯基 1957年10月4日,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苏联的领土上成功发射。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首次把两名航天员N.阿姆斯特朗和A.奥尔德林送上了月球表面。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发射升空不久即爆炸,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2003年美国当地时间2月1日,载有7名航天员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结束任务返回地球,在着陆前16分钟发生意外,航天飞机解体坠毁,机上航天员全部罹难。 1.4 我国的航空航天工业 新中国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的第一架飞机是歼教1。 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并投入成批生产和大量装备部队的第一种飞机是初教6。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是歼5型飞机,是一种高亚声速歼击机。 歼6飞机是我国第一代超声速战斗机,可达1.4倍声速。 我国第二代超声速战斗机包括歼7和歼8系列。 歼8系列飞机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的军用航空工业进入了一个自行研究、自行设计

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及卫生学要求、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 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 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 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空气净化 air cleaning ? ?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洁净手术部(室)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room) 采取一定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等指标达到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手术部(室)。 ??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 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 air-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

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ai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device 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装置。 4??管理及卫生学要求 ??空气净化管理要求 ??医院应根据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空气净化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医院应对空气净化与消毒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人员、医务人员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知识的培训,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空气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医院应根据临床科室的感染风险评估,采取适宜的空气净化措施,使其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 ??医院应对全院有关临床科室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 ??空气净化卫生要求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 50333的要求。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病房、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血液病病区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15min?直径9cm平皿)。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直径9cm平皿)。 5??空气净化方法 ??通风 ??自然通风 应根据季节、室外风力和气温,适时进行通风。 ??机械通风 ??工作原理

现代普通测量学第版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 地面空间信息学定义:对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的各种自然和人造实体,利用接触式非接触式测量仪器、传感器及其组合系统,对其进行信息的采集、量测、存储、管理、更新、分析、显示、开发和利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现代测绘学的任务:对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量测、管理等,使之成为地形原图,或地理数据库以进行更新、分析、开发和利用。 第二章测量学的基础知识 大地水准面定义:处在海洋面平衡、静止状态的水准面(封闭曲面) 高差定义:一点到另一点高程的增量h PQ=H Q—H P 测量基本工作:水平距离测量、水平角测量、高差测量 测量工作组织程序和原则: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步步检核 普通测量学内容:1、测定:地形图的测绘;2、测设:施工测量(施工放样);3、监测 测设定义:将图上设计的建(构)筑物的位置确定在地面上,作为施工的依据。 第三章水准测量 水准点定义:用水准测量法测定高程的点 水准仪轴线应满足的关系:1、竖轴平行于圆水准器轴;2、十字丝横丝应水平;3、视准轴平行于水准管轴 第四章角度测量 经纬仪的轴系关系: 水准管轴竖轴横轴视准轴 水准管轴⊥竖轴横轴⊥视准轴横轴⊥竖轴竖丝铅垂 经纬仪的使用: 对中:目的是使仪器的中心与测站点在同一铅垂线上整平:目的是使仪器的竖轴竖直,水平度盘水平 水平角测量 测回法:仪器安置于测站点O,盘左位置瞄准A点、度盘拨零(或略大于0°)、进行记录、顺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B点、读数记录、计算上半测回角值β上;盘右瞄准B点、读数记录、逆时针旋转照准部瞄准A点, 读数记录、计算下半测回角值β下;检核合格(|β上-β下|≤40")后,取平均值β=(β上+β下)/2作为一测回最后结果。 经纬仪轴线应满足的关系: 水准管轴⊥竖轴横轴⊥视准轴横轴⊥竖轴竖丝铅垂 方向观测法 水平角测量误差: 仪器误差:视准轴误差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结果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横轴误差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结果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度盘偏心差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结果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竖盘指标差可采用盘左、盘右观测结果取平均值的方法消除 度盘刻划误差可采用测回间变换度盘位置的方法减小其影响 观测误差:对中误差在角度接近180o,边长较短时影响大,应精密对中 标杆倾斜误差照准标杆底部或用垂球线代替标杆 照准误差仔细照准 读数误差多次读数取平均减小影响 外界条件影响:温度、大气折光等可撑伞并选择有利观测时段减小其影响 第五章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水平距离定义:地面上两点沿铅垂方向投影在水平面上的长度 直线定线定义:在直线上定截点的工作 全站仪定义:是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和微处理器为一体

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2012年《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及卫生学要求、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 ? 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 ? 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 卫生部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空气净化 air cleaning ? ?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洁净手术部(室)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room) 采取一定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等指标达到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手术部(室)。 ??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 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 air-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ai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device 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装置。 4??管理及卫生学要求 ??空气净化管理要求 ??医院应根据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空气净化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医院应对空气净化与消毒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人员、医务人员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知识的培训,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空气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医院应根据临床科室的感染风险评估,采取适宜的空气净化措施,使其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 ??医院应对全院有关临床科室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

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剖析

第一章绪论 管理:管理者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的过程。 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承担管理工作、履行管理职能的人员及其集群,他们是管理的主体。 物本管理:是以任务、以物为中心,追求固定正规的管理,实行的是“任务管理制” 人本管理:是以人为中心,将经营艺术与现代管理方法融为一体的管理,是从科学走向艺术的管理,是从控制为主的专项管理转向实施更具全面性、长远性的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以公共组织为依托,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的,向特定区域内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或进行公共事务管理的活动。 工商管理:以工商企业组织为主体,以向顾客提供服务或出售商品获取经济利润为目的所进行的经营管理活动。 归纳法:从典型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通过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务或经验进行观察,分析其特点、变化规律,进而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演绎法:运用模型来研究管理现象及其规律的方法称为演绎法。 定量研究方法:对管理现象中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和分析,以寻求最优决策方案。 权变方法:由于管理环境和条件不断变化,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和技术。 1.管理的性质是什么? 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2.关于管理的职能有哪几种观点? P5 3.德鲁克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管理者角色分为三类:第一,管理一个组织,求得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第二,管理管理者。第三,管理员工和工作。

4.明茨伯格关于管理者角色的观点是什么? 三大类型、十种角色。人际关系类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类角色:监察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类角色:发起者、麻烦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5.公共管理与工商管理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区别:目的、价值目标、权力来源、活动方式。P7 联系:都要履行一般的管理职能。 第二章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原理:核心是提高效率,1.工作定额原理 2.选择、培训和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艺。3.实行职能工长制(所有的管理者只承担一种管理职能)4.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刺激性的计件工资制。6.劳资双方为提高效率而合作。7.实行组织控制的例外原则。 管理过程理论:法约尔是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1.企业职能与管理职能的关系:后者包含于前者之中。2.管理的14项原则:P32 3.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学丛林: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战略管理理论: 组织文化理论: 学习型组织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的内容及贡献是什么? 2.霍桑实验的结论及意义是什么? 3.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与贡献是什么?

大类招生共用《大气探测学》知识点总结

《大气探测学》知识点总结 说明: 1、不要求记住公式,试卷上会给出公式,但需明白公式中各项意义 2、考题题型有判断题、填空题、单选题、简答题与计算题 复习提纲: 一.绪论 大气探测的定义 大气探测是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以及化学成分)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 大气探测的发展历史 始创时期(16世纪之前) 相风乌、雨量器、风压板等 地面气象观测发展阶段( 16世纪末开始) 1593年,意大利人伽里略发明了气体温度表 1643年,托里拆利发明了水银气压表 1783年,瑞士德索修尔发明了毛发湿度表 高空气象探测发展阶段( 18世纪末开始) 二十世纪初,无线电探空仪 四十年代中期,气象火箭 大气遥感发展阶段( 20世纪40年代开始)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天气雷达 1960年4月,气象卫星 我国气象探测的组织 基准气候站:一般300-400公里设一站 基本气象站:一般不大于150公里设一站 一般气象站:一般50公里左右设一站 高空气象站:一般300公里设一站,每天探测2次或3-4次。(8:00,20:00北京时) 大气探测原理 直接测量:感应元件置于待测介质之中,根据元件性质的变化,得到描述大气状况的气象参数。如:温度表 遥感探测:根据大气中声、光、电磁波等信号传播过程中性质的变化,反演出大气要素的时空变化。可以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两种方式。如:雷达卫星 大气探测仪器的性能指标和误差 准确度:仪器的测量值(已做各种订正后)与真值的符合程度。准确度考察的是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反映的是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合成大小,常用相对误差来表示,其值越小,准确度越高。 灵敏度:仪器的灵敏度就是它的示度在被测要素改变单位物理量时所移动的距离、旋转的角度或显示输出量的大小。 惯性(滞后性):具有两重性,一般要求惯性的大小由观测任务所决定 自动平均能力:探空仪惯性小;湍流探测惯性很小;地面气象台站观测惯性适当大点 分辨率:仪器的分辨率——导致一个测量系统响应值变化的最小的环境改变量,它和量程及

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上传《医院空气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院空气净化的管理及卫生学要求、空气净化方法和空气净化效果的监测。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院。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卫生部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空气净化 air cleaning 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微生物、颗粒物等使其达到无害化的技术或方法。 3.2 洁净手术部(室) clean operating department(room) 采取一定空气洁净技术,使空气菌落数和尘埃粒子数等指标达到相应洁净度等级标准的手术部(室)。 3.3 自然通风natural ventilation 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 3.4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central air-conditioning ventilation system 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3.5 空气净化消毒装置ai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device 去除集中空调通风系统送风中微生物、颗粒物和气态污染物的装置。 4 管理及卫生学要求 4.1 空气净化管理要求 4.1.1 医院应根据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规定,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空气净化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1.2 医院应对空气净化与消毒设施的使用和管理人员、医务人员进行空气净化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等知识的培训,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空气净化设施的正常运行。 4.1.3 医院应根据临床科室的感染风险评估,采取适宜的空气净化措施,使其室内空气质量符合国家相应标准的要求。 4.1.4 医院应对全院有关临床科室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查和指导。 4.2 空气净化卫生要求 4.2.1 洁净手术部(室)和其他洁净场所(如洁净骨髓移植病房),新建与改建验收时、更换高效过滤器后、日常监测时,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应符合GB 50333的要求。 4.2.2 非洁净手术部(室)、非洁净骨髓移植病房、产房、导管室、新生儿室、***病房、

测量学复习要点

第一章绪论 1、测量学: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测定地面点的位置和高程,将地球 表面的地形及其他信息测绘成图的学科。 2、测量学的任务有:测绘、测设、地形图应用 3、水准面:静止海水面所形成的封闭曲面(水准面上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通过任何高度 的一个点都有一个水准面,因而水准面有(无数)个。 4、大地水准面:平均海平面向陆地延伸所形成的闭合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 5、高程:地面点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或海拔,简称高程。 6、(大地水准面)和(铅垂线)是测量依据的基准面和基准线。 7、一般而言,普通测量工作的目的就是(测定地球表面的地形并绘制成图) 8、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测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9、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测量、角度测量、高程测量) 10、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在测量的布局上,是“由整体到局部”; 在测量次序上,是“先控制后碎部”; 在测量精度上,是“从高级到低级”。 11、简答:为什么要进行多余观测? 偶然误差产生的原因十分复杂,又找不到完全消除其影响的办法,观测结果中就不可避免存在着偶然误差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为了检核观测值中有无错误,提高成果的质量,必须进行多余观测,即观测值的个数多于确定未知量所必须的个数。 第二章水准测量 1、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是(水准测量):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测出地面 上两点间的高差,根据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未知点的高程。 2、简答:水准测量核心、目的、关键分别是什么?

核心:测定高差目的:推算高程关键:视线水平 3、DS3型水准仪由(望远镜、水准器、基座)三部分构成。 4、简答:水准仪使用的步骤:安置→粗平→瞄准→消除视差→精平→读数(4位数) 5、水准路线:(1)闭合水准路线(2)附合水准路线(3)支水准路线 6、简答:为什么要把水准仪安置在与两尺距离大致相等处进行观测? 大地水准面是一个曲面,只有当水准仪的视线与之水平时,才能测出两点间的真正高差。在实际测量中,一般采取前后视线距离大致相等来抵消地球曲率和大气折光误差。 7、水准仪应满足: (1)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的竖轴; (2)十字丝横丝垂直于竖轴; (3)水准轴平行于视准轴。 8、课后第9题。将水准仪安置在A、B两点等距离处,测得高差h = ―0.350m,设仪器搬到前视点B附近时,后视读数a = 0.952m,前视读数b = 1.340m,试问水准管是否平行于视准轴?如果不平行,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倾斜还是向下倾斜?如何校正? 答:①因为a-h=0.952-(-0.350)=1.302m≠b 所以水准管轴不平行视准轴。 ②b-1.302=1.340-1.302=0.038m 当水准管气泡居中时,视准轴是向上倾斜。 ③转动微倾螺旋,使中丝对准正确的前视读数,此时视准轴已处于水平位置,但水准气泡却偏离了中心,为了使水准轴也处于水平位置,即使水准轴与视准轴平行,可用校正针拨动水准管一端的上、下两个校正螺丝,使气泡居中即可。并反复进行,直至符合要求为止。 第三章角度测量 1、水平角:由一点到两个目标的方向线垂直投影在水平面上锁构成的角度,称为水平角。 2、竖直角:在同一竖面内,瞄准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间的夹角称为竖直角 3、DJ6 经纬仪:照准部、水平度盘、基座。

管理学原理 重点难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整理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问答 1.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只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管理的两重性及其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反应出 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时间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注意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 4.系统的特征和观点: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 (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 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 5.为什么要学习研究院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名词解释: 1.霍桑实验: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的访问 者和普查(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由于试验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称之为霍桑试验。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 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 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问答: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身产率(2)为了提高 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工作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有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大气探测学能见度知识点

大气探测学 第3章能见度的观测 1、能见度主要受悬浮在大气中的固体和液体微粒引起的大气消光的影响。其估计值依赖于个人的视觉和对“可见”的理解水平,同时受光源特征和透射率的影响。 2、能见度概念得到广泛应用,一是因为它是表征气团特性的要素之一,二是因为它是与特定判据或特殊应用相对应的一中业务性参量。 3、一般意义上的能见度,是指目标物的能见距离,即观测目标物时,能从背景上分辨出目标物轮廓和形体的最大距离。当能从背景上分辨出目标物轮廓和形体时,通常称目标物“能见”。 4、目标物的最大能见距离有两种定义法。一种是消失距离,它是指当观测者逐渐退离目标物,直至目标物从背景上可以辨别时的最大能见距离。另一种是发现距离,它是指当观测者从远处逐渐走近目标物,直至将目标物从背景上辨认出来时的最大能见距离。 5、目标物的消失距离要比发现距离大。 6、按照观测者与目标物的相对位置,能见度分为水平能见度、垂直能见度和倾斜能见度。 7、垂直能见度和倾斜能见度对地面向上观测云或其他空中目标物以及从空中向下观测目标物有影响。 8、能见度影响因子:目标物的背景的亮度对比、观测者的视力—对比视感阈(白天)、大气透明度。 9、目标物和背景的色彩不同也影响到能见与否,但色彩的感觉只有在足够的光亮度条件下才能产生。亮度对比相对于色彩对比在目标物识别中显得更重要,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10、最小亮度的对比值叫做人眼的对比视感阈,取决于两个因素:视场内照明情况,即场光亮度;目标物视张角。场光亮度越低,目标物视张角越小。白天,对比视感阈变化不大,黄昏时,对比视感阈迅速增大。 11、柯什密得提出将0.02作为正常视力的人,在白昼野外,观测比较大的物体(如视张角大于0.5°)时的对比视感阈值,此值对应于消失距离值。而对应于发现距离,对比视感阈可取为0.05。 1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眼睛的感光效率在波长为550nm时达到最大值。在夜间暗光条件下,最大感光效率与507nm波长相对应。 13、大气透明程度是影响能见度的主要因子。 14、大气中气体分子及悬浮微粒通过散射、吸收及反射等机制对光起衰减作用,导致目标物固有亮度减弱,这一现象称之为物光减弱。 15、空气元对场入射光的散射,使空气层本身有了亮度,从而使空气层像一层亮纱附加在目标物上,使目标物亮度增强,这一现象称之为气幕光增强。 16、纯大气分子影响时,最大能见度可达277km,而在雾和沙尘暴天气中的能见度可低达几十米,甚至只有几米。 17、目标物的能见与否与目标物和背景的亮度对比有关。由于大气中分子和悬浮微粒的影响,人眼见到的目标物亮度(称之为视亮度)与目标物固有亮度是不一样的,同样,背景的视亮度与其固有亮度也不同。 18、气幕光的强度随着水平空气柱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当空气柱为无穷长时,此

工程测量学重点

第一章 1、工程测量定义: 工程测量学是研究各种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量工作的学科。 2、工程测量学科地位: 学科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细分。 测绘学的二级学科:大地测量学:几何大地测量、物理大地测量、空间大地测量、海洋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学(矿山测量);摄影测量学与遥感;地图制图学;地理信息系统;不动产测绘(房地产测绘、地籍测绘)。(非重点) 3、按服务对象分工程测量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建筑工程测量、水利工程测量、线路工程测量、桥隧工程测量、地下工程的测量海洋工程测量、军事工程测量、三维工业测量,以及矿山测量、城市测量等。(非重点) 4、陆行乘车,水行乘船。。。,这段描述的含义。 这里所记录的就是当时的工程勘测情景,准绳和规矩就是当时所用的测量工具,准是可揆(kui)平的水准器,绳是丈量距离的工具,规是画圆的器具,矩则是一种可定平,可测长度、高度、深度和画圆、画矩形的通用测量仪器。 5、“广义工程测量学”的概念: “一切不属于地球测量,不属于国家地图集范畴的地形测量和不属于官方的测量,都属于工程测量”。 第二章 1、工程测量各阶段的任务是什么。 规划设计阶段的测量工作:测绘地形图和纵、横断面图 施工建设阶段的测量工作:按设计要求将设计的建构筑物位置、形状、大小及高程在实地标定出来,以便进行施工;工程质量监理 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竣工测量以及变形监测与维修养护。 2、测量监理的工作任务是什么 ?在正式施工开始时,对控制网进行全面复测、检查 ?验收承包人的施工定线 ?验收承包人测定的原始地面高程 ?对桥梁施工还需进行桥梁下、上部结构的施工放样的检测 ?对每层路基的厚度、平整度、宽度、纵横坡度进行抽查,检查施工单位的内业资料是否真实 ?审批承包人提交的施工图 第三章 1、按范围和用途,测量控制网分哪几类,作用 分为全球控制网、国家控制网、工程控制网 全球控制网用于确定、研究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运动变化,确定和研究地球的板块运动等。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自考管理学原理考试重点

管理: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处理人事关系的技能,即理解、激励她人并与她人共事的能力。概念技能:指纵观全局、洞察企业与环境要素见相互影响和作用的能力。 管理学: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管理者:组织中行使管理职能,经过协调她人的活动以实现组织目标的人。 组织环境:就是指影响组织生成与发展的各种力量和条件因素的集合。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的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的文化形象。 管理道德:是从事管理工作的管理者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是特殊的职业道德规范,是对管理者提出的道德要求。 社会责任:组织在遵守、维护和改进社会秩序、保护增加社会福利方面所承担的职责和义务。 决策:组织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的并组织实施的全过程。 计划:就是明确管理的总体目标和各分支目标,并围绕这些目标对未来活动的具体行动任务、行动路线、行动方式、行动规则等进行规划、选择、筹谋的活动。 政策:组织对成员作出决策或处理问题所应遵循的行动方针的一般规定。 规划:为了实施既定方针而制定的综合性计划。 愿景:是对组织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的构想和摄像,是对未来的展望和憧憬,回答了“追求什么”的问题。 使命:是组织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即回答为谁创造价值,创造什么价值的问题,它有三个特点:长期性、指导性、激励性。 目标管理:是由组织的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具体的、可行的且能够客观衡量效果的目标,在工作中进行自我控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 战略计划:组织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条件而制定的全局性的、较长时期发展方向和寻求组织在环境中地位的重大计划。 组织:是人们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组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设计:根据组织目标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筹划和考虑。 管理层次:是指从最高管理人员到最低工作人员中间所拥有的级数。 职权:是组织设计中赋予某一管理职位的权利。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做的制度性安排。 集权与分权:集权与分权是相正确,没有绝正确集权也没有绝正确分权。集权即职权的集中化,是指决策权在很大程度上向处于较高管理层次的职位集中的组织状态和组织过程。 授权:指上层管理者将适当的权利授予下属,让下属在指定的职责范围内作出决定和支配资源。 人员配备: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对人员进行恰当而有效的招聘、甄选、培训、绩效考核等。 甄选:综合利用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应聘者的任职资格、工作胜任程度等进行测量和评价到录用的过程。 绩效考核:组织定期测量、评估和检验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及其业绩的一种正式的制度。

航空气象知识点

第1-4章选择填空,名词解释;5、6章简答 选择 10个(20分);填空 10个(20分);名词解释 15分;电码翻译 30分;简答 10个(30分) 第一章大气的状态及运动 1、本站气压:气象台气压表直接测得的气压。由于各测站所处地理位置及海拔高度不同,本站气压常有较大差异。 2、场面气压:指航空器着陆区(跑道入口端)最高点的气压。场面气压也是由本站气压推算出来的,为了准确计算飞机起降时相对于跑道的高度。 3、场面气压高度:指飞机相对于起飞或着陆机场跑道的高度。在起飞和着陆阶段为了使气压高度表指示场面气压高度,需按场压来拔正气压式高度表,使得高度指针位于零值刻度。 4、测高仪表:无线电高度表、气压式高度表 无线电高度表:测高原理:天线向地面发射无线电波,经地面反射后,再返回飞机。测高是测量电波往返传播的时间Δt。 特点:较精确地测得飞机距地表的距离,对地形变化敏感,既是优点也是缺点。 用途:①用于校正仪表②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机起飞和着陆 气压式高度表:高灵敏度的空盒气压表 注意:高度表刻度盘是在标准大气条件下按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而确定的。 含义:在标准海平面上(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高度值为零。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气温、气压和空气湿度的变化都会对飞机性能和仪表指示造成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是通过它们对空气密度的影响实 现的: 6、密度高度 指飞行高度上的实际空气密度在标准大气中所对应的高度。密度高度表示了密度随高度变化的特征。 密度高度对飞行的影响:低密度高度能增加飞机操纵的效率;高密度高度则降低飞机操纵的效率。 飞机操纵的效率:指飞机的操作性能,这种操作性能受大气密度影响很大。机翼的升力(或螺旋桨的推力)受其周边的空气速度和空气密度所影响,在高密度高度的地区,需要额外的动力来弥补薄空气的不足,升力下降,发动机功率下降,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下降,飞机性能变坏且起飞和降落的距离加长,上升率和升限也降低。根据实测结果,当气压维持不变,气温每升高10℃,起飞所需跑道长度增加13%,落地增加5%;反之亦然。因此同一机场,夏季所需起降距离将比冬季长。 7、基本气象要素变化对飞行的影响 (1)对高度表指示的影响 气压:实际中标准大气“零点”气压不是标准气压时

国际税收复习资料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导言 判断题 1.国际税收有其自身法定的课税主体和课税客体。 2.涉外税收只反映国家与涉外纳税人的征纳关系,而不反映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 3.为避免国际商品流通的重复征税,目前世界上各国自愿实行单一目的国原则。 简答题 1.简述国际税收分配与国家税收分配的区别和联系。 2.简述广义国际税收学的研究对象。 3.什么是国际税收?它的性质是什么?。 4. 简述广义国际税收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章主体与客体 判断题 1. 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实行的都是属地兼公民管辖权。 2.一般说来,一个国家国内法对居民个人条件规定的居住时间标准,与它的居(公)民管辖权行使范围是成反比关系。 简答题 1.简述属地管辖权和属人管辖权、属人原则和属地原则。。 2. 简述原产国原则和目的国原则。 第二篇国际重复征税 判断题 1. 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都属于关税。 2.根据《关贸总协定》的互惠原则,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税减让应该是对等的相互减让。 3.国际重复征税之所以发生,与有关国家行使不同的税制有关。 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就避免电子商务的国际重复征税作了如下阐述:网址本身不构成常设机构;企业通过网址主机经营业务,不构成常设机构。 5.国际重复征税按其不同性质,可以分为税制性、法律性和经济性重复征税。 6.虽然甲国采用地域管辖权和居民管辖权,但乙国仅采用地域管辖权,所以在甲国和乙国之间不会产生重复征税。 7.常设机构就是其所在国的居民公司。 8.我国是按照劳务提供地标准来判断劳务所得的来源地。 9.避免商品国际重复征税的办法只能是各国实行统一的消费地原则。 10.从有利于鼓励投资的角度看,采用分国限额抵免将会给本国居民(公民)跨国纳税人带 来更多的优惠照顾。 11.跨国的总机构与分支机构所在国家的关系,是不同的居民(公民)管辖权之间的关系。

测量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个人整理-最全)

第一章 1.测量学──测量学是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以及确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点位的一门科学。它的内容包括测定和测设两个部分。 2.测定──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或把地球表面的地形缩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使用。 地形——图纸(数据) 3.测设──就是把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图纸(数据)——地形 4.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称为铅垂线。铅垂线是测量工作的基准线。 5.水准面──静止的水面称为水准面,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是一个处处与重力方向垂直的连续曲面,并且是一个重力场的等位面。 6.大地水准面──水准面中与平均海水面吻合并向大陆、岛屿内部延伸而形成的封闭曲面称为大地水准面。大地水准面是测量工作的基准面。 7.大地体──大地水准面所包围的地球形体称为大地体。 8.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或称海拔。 9.高差──两点高程之差称为高差。(相等) 10.相对高程──地面点到某一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 11.在10km为半径的圆面积之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把水准面当做水平面看待,而不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就高程测量而言,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1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何区别? 答:测量上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从形式上看是不同的。这是由于测量上所用的方向是从北方向(纵轴方向)起按顺时针方向以角度计值的,同时它的象限划分也是按顺时针方向编号的,因此它与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角值从横轴正方向起按逆时针方向计值,象限按逆时针方向编号)没有本质区别,所以数学上的三角函数计算公式可不加任何改变地直接应用于测量的计算中。 13.测量工作的两个原则及其作用。 答:“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方法是组织测量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它可以减少误差累积,保证测图精度,而且可以分幅测绘,加快测图进度。 “前一步测量工作未做检核不进行下一步测量工作”,它可以防止错漏发生,保证测量成果的正确性。 14.确定地面点位的三项基本测量工作是什么? 答:测高程,测角和量距。 第二章 1.视准轴──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称为视准轴或视线。 2.视差──当眼睛在目镜端上下微微移动时,若发现十字丝与目标影像有相对运动。这种现象称为视差 (1)形成原因:目标成像的平面和十字丝平面不重合。由于视差的存在会影响读数的正确性,必须加以消除。 (2)消除方法:重新仔细的进行物镜对光,直到眼睛上下移动,读数不变为止。 3.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控制点称为水准点。 4.水准测量的检核: (1)计算检核:B点对A点的高差等于各转点之间高差的代数和,也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除次数) (2)测站检核:变动仪器高法和双面尺法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梳 理

《管理学原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管理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1、管理: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的基本特征 ⑴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只要存在两人以上的集体活动,并具有一致认可的目标,就需要协作,需要管理。管理具有普遍性,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⑵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其责任是: ①管理一个组织,即确定组织的使命、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 ②管理管理者,即管理者要培训下属,并运用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进行管理; ③管理工作和员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⑶管理具有特定的任务、职能和层次。管理的任务是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在其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以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目标;任何管理者都要承担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与控制五项基本职能;管理具有层次性,组织中的管理者大致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个管理层次,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拥有的权力大小不同,关注与处理问题的类型、方式不同。 ⑷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使组织成员的行为与组织目标保持一致。5-7 3、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⑴管理是一门科学,目前管理知识已经成为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包括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术; ⑵管理也是一门艺术。管理的艺术性强调的是管理的实践性,即管理活动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制宜,具有灵活性; ⑶最富有成效的管理艺术建立在对管理理论的理解之上。靠经验、凭直觉、碰运气,难以取得有效成果; ⑷靠背诵管理原理和原则,忽视实际情况,缺乏创造性,其管理活动也会是无效的。 因此,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有效的管理活动应是两者的有机结合。7-8 第二节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性质管理具有的两重性,即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大气探测知识要点

第一章:总论 大气探测:又称之为气象观测,是指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的过程和方法。 大气探测的发展历史: 世界地面气象探测网的建立是大气探测史上的第一次革命。 高空气象要素探测系统的发展是大气探测发展的第二次革命。 1960年美国发射第一颗气象卫星泰罗斯-1号,是遥感技术发展的标志,是大气探测的第三次革命。 随着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大气探测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探测能力显著增强,自动化水平迅速提高,观测方法、观测网的设计和观测工具的配合得到重视,直接探测和遥感技术并存,各取所长,综合利用。 观测站的分类: (1)国家基准气候站(基准站):是国家气候站的骨干;一般300-400公里设一站,每天观测24次。(2)国家基本气象站(基本站):是国家天气气候网中的主体;一般不大于150公里设一站,每天观测8次。 (3)国家一般气象站(一般站):是国家天气气候站的补充;一般50公里左右设一站,每天观测3次或4次。 (4)无人值守气象站(无人站):用于天气气候站网的空间加密;观测项目和发报时次可根据需要而定。 (5)高空气象站:一般300公里设一站,每天探测2次或3-4次。 时制:人工器测日照采用真太阳时, 日界:人工器测日照以日落为日界, 对时:台站观测时钟采用北京时。未使用自动气象站的台站,观测用钟表要每日19时对时,保证误差在30秒之内。 地面气象观测场设置:观测场一般为25m×25m的平整场地。 仪器设施布置:要注意互不影响,便于观测操作。 大气探测资料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三性”是大气探测工作的基本要求。 “三性”的联系: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观测资料质量的好坏,均以观测资料的“三性”衡量。 第二章云的观测 云是由大气中水汽凝结(凝华)而形成的微小水滴、过冷水滴、冰晶、雪晶,由它们单一或混合组成的,形状各异飘浮在天空中可见的聚合体。其底部不接触地面 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按云的外形特征、结构特点和云底高度,将云分为三族,十属,二十九类。

医院空气消毒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空气消毒净化标准操作规程 一、不同情况下空气消毒净化方法 (一)有人情况下的空气消毒净化有人情况下的空气净化,要考虑空气净化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尽量做到对人体健康无毒无害。1、一般情况下,普通病房首选自然通风,而且特别强调自然风的通风对流,保持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的交换。 2、自然通风不良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如排气扇),采取机械通风。 3、采用层流通风技术、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空气等离子体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二)无人情况下的空气消毒净化在无人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普通紫外线(按1.5W/m3安装)照射30min,每天2~3次,对空气进行消毒。 2、使用0.5%过氧乙酸或过氧化氢对空气进行消毒,用量20ml/m3~30ml/ m3,作用1h。 3、使用0.05%活化后的二氧化氯喷雾,对空气进行消毒,用量20ml/m3~30ml/ m3,作用1h。 (三)通风不良情况下的空气消毒净化自然通风不良时则必须安装足够的通风设施(如排气扇),采取机械通风,具体如下: 1、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 2、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 3、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 (四)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房空气的消毒净化 1、普通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房空气的消毒净化(1)自然通风。(2)机械通风。 2、特殊感染病人出院或死亡后病房空气的消毒净化(1)低臭氧紫外线灯照射消毒。(2)化学消毒剂喷雾或熏蒸处理。 (3)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设备,并按使用说明书操作。(五)经呼吸道传播性疾病等特殊情况下的空气消毒净化 1、通风。(1)自然通风。(2)机械通风。 2、负压病房。 3、使用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空气消毒设备,并按使用说明书操作。 4、中央空调的使用:按照建设部、卫生部和科技部颁发的《建筑空调通风系统预防“非典”、确保安全使用的应急管理措施》(建科电[2003]17号)的文件进行。 二、各种空气消毒净化方法简介 (一)物理方法 1、通风 1)自然通风自然通风指利用建筑物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风力造成的风压来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是一种自然清除微生物的有效方法。门诊、急诊和病房可根据室外风力的大小和气温的高低,适时地开窗通风如每天上、下午各开窗通风1~2次,每次15~30分钟,以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 2)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不良时,须安装通风设备,利用风机、风扇等运转产生的通风动力,致使空气流动的通风方法,以达到通风换气的目的。机械通风可分为机械送风与自然排风、自然送风与机械排风和机械送风与机械排风等三种方式。①通风方式的选择要充分考虑房间的功能要求、相邻房间的卫生条件和室内外的环境因素,并由此来确定室内保持正负压的要求。②气候条件、环境温度等对通风效率有一定影响。 2、中央空调医院的空气调节是用以控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灰尘、细菌以及有害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