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施汽车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规程的规范性要求(2005-08-18完整版)

实施汽车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规程的规范性要求(2005-08-18完整版)

实施汽车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规程的规范性要求(2005-08-18完整版)
实施汽车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规程的规范性要求(2005-08-18完整版)

实施汽车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规程的规范性要求

2005-08-18

一、关于检测机构和检测报告

1.检测机构对车辆产品的检验工作要严格遵照原国家经贸委公告《车辆产品检验机构监督管理办法》(2001第12号)。检测机构清单见附件一。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的检验报告均使用代码章,委托检验使用机构名称章。

2.汽车新产品定型试验须由国家发改委(包括原国家经贸委)认可的车辆产品检验机构承担,同时出具试验报告。对于新开发的汽车基本型(含用已定型底盘开发的客车B类基本型)和基本型底盘,由国家级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担并出具试验报告。检测机构定型试验授权范围见附件一。

3.汽车强制性检验项目清单和项目代号见附件二;强制性项目检验工作必须由原国家经贸委委托的国家级检验机构完成,其他机构的报告无效。检测机构强制性检验项目授权范围见附件三。

4.强制性项目检验和定型试验的检验报告编号必须严格执行中汽技研字(2003)49号文的要求,见附件四。

5.检测机构新扩项的强制性检验项目,必须经国家实验室认可委认可和国家发改委授权后方可进行检验工作。

6.检测机构出具的检验报告,应体现检验实际结果。有定量要求的,给出具体数值;有定性要求的进行描述。在检验结果中不得出现“有”、“符合要求”等写法。

7.如果能够确认拟申报的样车所使用的产品与国家级检验机构检验过的产品完全相同,且检验依据标准、检验内容、检验要求无变化时,各检测机构之间的报告可互相认可。

8.定型试验报告的照片必须包含全部受检样车,且路面照片应为车辆右45°照片。若为全封闭厢式车,则应有证明顶部全封闭照片。

9.半挂车的定型试验报告必须有列车主要尺寸和质量参数。半挂车的外廓尺寸和轴荷的检验报告必须注明检验所配置的牵引车型号。

10.对于道路运输剧毒、爆炸等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按《道路运输危险化学

品安全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在定型试验报告中增加有关告示牌、车身两侧和后部喷涂“毒”、“爆”字样、反光标示物、警示灯具和标志等的检验要求及相应的照片(如样车照片能显现出这种情况的,则不用另照);对罐式车辆还应具有额定容积、有效容积、密度、外形尺寸以及罐体的壁厚,隔板等内部装置的尺寸参数,同时应说明压力容器的资质情况和有关的检测报告的情况。

运输其他介质的罐式车产品应符合国经贸产业【2001】808号文件的要求。

11.根据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要求,检验报告中应注明申报车型的零部件进口状态。

12.认证检验不能采用进口整车(包括采用进口车身或按CKD方式装配的整车)作为检验样车。

13.强制性项目检验报告必须按照统一的、规范性的检验报告格式出具。

14.对于电动汽车,目前只允许采用铅酸蓄电池用的大型客车(M2和M3类)申请公告,进行相应的定型和强检试验。大型电动客车强制性检验项目表见附件六,行业内国家级检测机构电动汽车试验能力表见附件七。

二、一般检验要求

1.强制性标准应按公布的实施日期执行。当企业提供的样品提前符合将要执行的新标准、规定时,可认为其符合要求,但要特殊注明。

2.车辆尺寸、质量参数的生产公差,应符合原国家经贸委、公安部《关于加强车辆公告管理和注册登记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经贸产业〔2002〕768号)的要求。(国经贸产业〔2002〕768号文件第(八)章:车辆产品尺寸及质量参数公差允许范围。1.汽车和农用运输车产品。尺寸参数包括外廓尺寸、货厢内部尺寸、轴距、轮距、前悬/后悬。其公差允许范围分别是:汽车产品(包括M类、N类和O类)为±1%,农用运输车产品为±3%。质量参数包括整备质量、额定载质量、总质量。其公差允许范围分别是:汽车产品(包括M类、N类和O类)为±3%,农用运输车产品为±5%)。

3.当企业采用新技术(现行标准尚没有要求的技术或其特性无法用现有手段进行判定),企业应提供足够的资料(国外相应资质检验机构的报告等),以证明该技术不低于我国现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经论证符合要求后方可采用。

4.在结构、功能及状态不变的情况下,被检验产品(包括整车及部件)的技术参数为数值范围时,一般按照最大和最小两种情况进行检验,特殊情况增加中间状态、或者选择一个极限值进行检验,但应该给出说明,并由技术工作组确认。

5.客车的乘员质量依据GB/T12428标准核算,其中A级和I级客车按照65kg/人核算;其他客车按照78kg/人核算(驾驶员、乘务员等乘务人员按75kg/人核算)。其他车辆按照65kg/人核算。

6.对于安装在车辆上且作业时可伸展移动的专用装置,其凸出车辆后部刚性部件的尺寸称为后伸,不计入后悬;“前伸”采用相应的规定。但是前伸和后伸计入车辆长度。

7.标准中有明确视同条件的,视同判定按照标准要求执行;标准中没有明确视同条件的,视同判定按照同一型式判定原则执行。(同一型式判定原则见附件五)

8.强制性检验标准、定型试验规程及规范性要求未涉及的情况,需由汽车新产品鉴定试验检验技术工组出具意见,检验机构规范执行。

三、关于强制性项目检验

1.同一集团内不同企业(或不同生产地)生产的同参数产品按照新产品进行检验。

2.对于所有跨类车型(如M1、M2或M2、M3),应按不同类型所需执行的全部项目进行。

3.由于尺寸、质量等参数变化而使检验结果间接受到影响的检验项目,原则上当其变化率>5%时,则对相应的项目进行检验,特殊情况由技术工作组决定。

4.对在已获准进口的整车、二类底盘、三类底盘的基础上进行改装的改装车产品,应提供与国内现行规定相符的全部证明材料。

5.受车辆结构和用途的限制,无法安装的零部件或系统,经判定后,可以免检相应项目。

6.若附件二所列检验项目,在检验过程中如需使用三维H点装置,应使用SAE 标准50百分位的三维H点装置。

7.使用LPG(液化石油气)、CNG(压缩天然气)等代用燃料(含两用燃料、混合燃料和双燃料)发动机的车辆,按照发动机的燃烧方式,即点燃式或压燃式,必须分别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如为两用燃料车辆,则应在两种燃料情况下分别检验。

8.GB15766.1-2000标准作为前照灯和其他照明及信号装置检验项目依据之一。当检验产品使用GB15766.1-2000标准中规定的灯泡时也视为符合要求,并依据产品一致性要求进行判定。

9.平板式和骨架式半挂车可以不安装前示廓灯;自卸车、水泥搅拌车、起重机、罐式车的后示廓灯应安装在合理位置。

10.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规定的适用范围为短头及平头车以外的M1类车(其短头车定义见标准GB11557-1998中第2.6条规定,短头车:方向盘中心在车辆全长(包括保险杠,如有保险杠档块也包括在内)的前四分之一范围内的车辆。);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规定的适用范围是M1类车。当汽车类别同时符合上述两个标准的适用范围时,如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项目检验合格,则可免做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项目中方向盘向后窜动量项目,但不能替代方向盘冲击力项目。

11.在进行汽车正面碰撞乘员保护项目中,其所使用的安全带、座椅、安全带固定点应分别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在碰撞结束后应保证其正常的使用功能,否则视为不符合要求;当假人头部未接触到车身内部其它部件时,视为符合要求。

12.对汽车车速表项目,车速表示值的差值可以为20的倍数。当车速表为数字表时,按照标准中适用条款执行。车速表检验项目对于最高车速不超过40km/h 的车辆不适用。

13.对汽车外部凸出物检验项目,可以对检验部位进行不解体检查。

14.内饰材料包括地板、顶棚衬里、座椅面料和门内护板四个区域,如同一区域采用一种以上的内饰材料,需每种分别送样检验。

15.乘员数不大于22座的M2和M3类中的A级和B级单层客车依据GB18986-2003进行轻型客车结构检验,除此以外的M2、M3单层客车按GB13094-1997进行客车结构检验。卧铺客车增加GB 7258-2004第11.9(卧铺客车的卧铺应纵向布置(与机动车前进方向相同),卧铺宽度不应小于450mm,卧铺纵向间距不应小于1400mm,相邻卧铺的横向间距不应小于350mm,卧铺双层

布置时上铺高不应小于780mm、铺间高不应小于750mm。)、11.10(客车应设置乘客通道,通道的宽度和高度应保证符合规定的通道测量装置能顺利通过。)、11.11(车长大于7.5m的客车不允许设置车外顶行李架。其他客车需设置车外顶行李架时,行李架高度不允许超过300mm、长度不允许超过车长的三分之一。客车车内行李架应能防止物件跌落,其承载能力不应小于40kg/m2。)条规定内容的检验内容(项目代号99)。

16.安全带安装固定点的检验范围包括:乘用车的所有座椅(第三排及第三排以后的可折叠座椅除外),座位数不大于20(含驾驶员座位)或者车长不大于 6 m 的客车及最高设计车速不小于100 km/h 的货车和半挂牵引车的前排座椅。

17.GB11557-1998《防止汽车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标准中第3.2(人体模块以24.12.1 km/h的速度水平撞击转向盘时,作用在转向盘上的水平力不得大于11123N。)条与4.2.5(撞击速度为25±1km/h,如试验的撞击速度高于此值,而转向机构仍符合3.2的要求则试验应认为有效。)条速度统一为25±1km/h;转向机构至少要包括方向盘、转向管柱、转向轴、转向机以及连接上述部件的B柱以前的部分车身。

18.侧翻稳定角必须实测,不能通过重心换算得出。城市铰接客车可不作侧翻检测。

19.关于GB18655-2002《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及测量方法》。本标准适用范围为所有车辆(无论车辆是否装用车载接收机)。对于M1、N1车辆,应在整车上检测,其它类型车辆可选择整车或零部件进行检测。零部件的检测内容包括雨刮器电机、闪光继电器、暖风电机。

20.依据GB/T19233-2003《轻型汽车燃料消耗量试验方法》,进行GB18352.2检测的车型应同时进行燃油消耗量检验,检验报告中结果为三项(市区、市郊、综合)同时给出,并在检验报告中同时注明CO2排放量。

2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试验自2005年1月1日起严格执行标准中的第二阶段限值,试验必须在符合GB1495 -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规定的专用试验场地内进行。目前符合规定的有海南试验场、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东风襄樊汽车试验场、一汽农安试验场、定远试验场以及重庆客车中心试验噪声路。车外加速行驶车外噪声检验报告应有必要的降噪措施照片。合理的降噪措施应为正常工艺生产的、不影响其他部件正常使用的、能够保证生产一致性的措施。

22.GB7258-2004《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中以下条款作为新增加的强制性检验项目:第4.1(整车标志)、4.3(后悬)、4.5.1.2(机动车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转向轴轴荷(或转向轮轮荷)与该车整备质量和最大允许总质量的比值不允许小于:①乘用车:30%;②三轮汽车、正三轮摩托车:18%;③其他机动车:20%。注:对于铰接列车,应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对牵引车部分进行核算;对于铰接客车,应在空载和满载状态下对前车进行核算。)、4.5.1.3(汽车或汽车列车驱动轴的轴荷不允许小于汽车或汽车列车最大允许总质量的25%。)、4.5.2(乘用车乘坐人数核定)、4.5.3(客车乘员数核定)、4.5.4(有驾驶室机动车的驾驶室乘坐人数核定(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除外))、4.6(比功率)、4.7(侧倾稳定角及驻车稳定角)、4.8.3(机动车的警告性文字均应有中文标注)、4.8.4(气体燃料汽车、两用燃料汽车和双燃料汽车应按GB/T17676的规定标注其使用的气体燃料类型。)、4.8.5(专门用于运送易燃和易爆物品的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应在车身两侧喷有明显的“禁止烟火”字样和标记。)、6.9(机动车转向轴最大设计轴荷大于4000kg时,应采用转向助力装置。装有转向助力装置的机动车,行驶时其转向助力功能不允许出现时有时无的现象,当转向助力装置失效时,仍应具有用方向盘控制机动车的能力。装有电动转向助力装置的汽车,行驶时应保证转向助力装置的电能供应。)、7.2.11(总质量大于12000kg的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总质量大于16000kg允许挂接总质量大于10000kg的挂车的货车及总质量大于10000kg的挂车必须安装符合GB/T13594规定的防抱制动装置。注:本条中半挂车的总质量是指半挂车在满载并且和牵引车相连的情况下,通过半挂车的所有车轴垂直作用于地面的静载荷,不包括转移到牵引车牵引座的静载荷。)、8.2.6(空载高大于3.00m或宽度大于2.10m的机动车均应安装示廓灯。)、8.2.7(总质量不小于12000kg的货车和总质量大于3500kg的挂车应在后部设置车身反光标识,后部的车身反光标识应能体现机动车后部宽度。车长不小于10m的货车和总质量大于3500kg的挂车都应在侧面设置车身反光标识,车身反光标识的长度不应小于车长的50%。)、8.2.8(车身反光标识的粘贴技术规范及车身反光标识材料应符合GA406的规定。)、8.3.7(汽车(三轮汽车和装用单缸柴油机的低速货车除外)仪表板上应设置与行驶方向相适应的转向指示信号和蓝色远光指示信号。)、8.3.9(客车应设置车厢灯和门灯。车长大于6m的客车应至少有两条车厢照明电路,仅用于进出口处的照明电路可作为其中之一。当一条电路失效时,另一条仍应能正常工作,以保证车内照明。车厢灯和门灯不应影响驾驶员的视线和其他机动车的正常行驶。)、8.4.3(前照灯的远、近光灯上下并列设置时,近光灯应位于上侧,其他情况下近光灯应位于外测。)、8.4.6(远光光束发光强度)、8.4.7(光束照射位置要求)、8.5.1.2(机动车喇叭声级在距车前2m、离地高1.2m处测量时其值对发动机最大净功率为7kW以下的摩托车及轻便摩托车为80dB(A)―112dB(A),对其他机动车为90dB(A)―115dB(A)。)、8.5.4(车长大于6m 的客车应设置电源总开关,个别未经过电源总开关的线路(如危险警告信号线路)应设置保险装置。)、8.5.5(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半挂牵引车、总质量不小于

12000kg的货车应安装具备记录、存储、显示、打印车辆行驶速度、时间、里程等车辆行驶状态信息的行驶记录装置;安装数字式电子记录装置,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9056的有关规定。)、9.1.6(机动车所装用轮胎的速度级别不应低于该车最高设计车速的要求。)、9.1.8(乘用车用轮胎应有胎面磨耗标志。乘用车备胎规格与该车其他轮胎不同时,应在备胎附近明显位置(或其他适当位置)装置能永久保持的标识,以提醒驾驶员正确使用备胎。)、10.2.2(在换档杆上应有驾驶员在驾驶座位上即可容易识别变速器和分动器档位位置的标志。若换档杆上难以布置,则应布置在换档杆附近易见部位。)、10.2.3(有分动器的机动车,应在档位位置标牌或产品使用说明书上说明连通分动器的操作步骤。)、11.2(车身和驾驶室应坚固耐用,覆盖件无开裂和锈蚀。车身和驾驶室在车架上的安装应牢固,不能因机动车振动而引起松动。对于可翻转驾驶室,应有驾驶室锁止装置(如安全钩),并且在翻转操纵机构附近易见部位应有提醒驾驶员如何正确使用该操纵机构的文字。、11.6.3(机动车的门窗必须使用符合GB9656规定的安全玻璃。汽车和有驾驶室的正三轮摩托车的前风窗玻璃应采用夹层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不以载人为目的的机动车(如货车)可使用区域钢化玻璃,最高设计车速小于40km/h时可使用钢化玻璃;其他车窗可采用夹层玻璃、钢化玻璃、中空安全玻璃或塑玻复合材料。作为安全窗的车窗不允许使用夹层玻璃,应使用可砸碎的安全玻璃。)、11.6.6(装有电动门窗的机动车,其控制装置应确保车窗玻璃在上升过程中能在任意位置可靠停住或遇障碍可自动下降。)、11.9(卧铺客车的卧铺应纵向布置(与机动车前进方向相同),卧铺宽度不应小于450mm,卧铺纵向间距不应小于1400mm,相邻卧铺的横向间距不应小于350mm,卧铺双层布置时上铺高不应小于780mm、铺间高不应小于750mm。)、11.11(车长大于7.5m的客车不允许设置行车外顶李架。其他客车需设置车外顶行李架时,行李架高度不允许超过300mm、长度不允许超过车长的三分之一。客车车内行李架应能防止物件跌落,其承载能力不应小于40kg/m2。)、12.1.1(乘用车的所有座椅(第三排及第三排以后的可折叠座椅除外)均应装置汽车安全带,座位数不大于20(含驾驶员座位,下同)或者车长不大于6m的客车及最高设计车速不小于100km/h 的货车和半挂牵引车的前排座椅应装置汽车安全带。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的驾驶员座椅、前面没有座椅的座椅及前面护栏不能起到必要防护作用的座椅应装置汽车安全带;当(同向)座椅的座间距大于1000mm且座垫前面沿座椅纵向不大于600mm的范围内没有能起到防护作用的护栏或其他物体时,也应装置汽车安全带。)、12.1.2(卧铺客车的每个铺位均应安装两点式汽车安全带。)、12.2.2(车长大于6mm的平头货车和平头客车车前还应至少设置一面前下视镜,前下视镜应保证驾驶员能看清风窗玻璃前下方长1.5m、宽3m范围内的情况。)、12.7.4(燃料箱的加油口和通气口不允许对着排气管的开口方向,且应距排气管的出气口端300mm以上,否则应设置有效的隔热装置。燃料箱的加油口和通气口应距裸露的电气接头及外部可能产生火花的电气开关200mm以上。车长大于6m的客车的燃料箱的加油口和通气口应距排气管的任一部位300mm以上。)、12.7.5(汽车

燃料箱各部分不允许前伸至前置汽油发动机的前端面。车长大于6m的客车燃料箱距客车前端面不应小于600mm,距客车后端面不应小于300mm。不允许用户加装燃料箱。)、12.7.6(机动车燃料箱的通气口和加油口不允许设置在有乘员的车厢内。)、12.8(气体燃料专用装置的安全防护)、12.9(机动车发动机的排气管口不允许指向车身右侧。)、12.11(客车应装备灭火器,灭火器在车上应安装牢靠并便于取用。)、12.15(货车货箱(自卸车、装载质量1000kg以下的货车除外)前部应安装比驾驶室高至少70mm的安全架。)、12.17(驾驶员和货物同在一个车厢内的厢式车,在最后排座位的后方应安装具有足够强度的隔离装置。)、13(消防车、救护车、工程救险车和警车的附加要求)、14.3(汽车(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除外)驾驶员耳旁噪声声级不应大于90Db(A),其检验方法见附录F。)、14.5(客车以50km/h的速度行驶时,客车车内噪声不应大于79dB(A), 其检验方法按GB/T18697-2002的规定执行。)条。

23.关于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

(1)M类车辆改装的N类车辆,应按照本标准中对货车的相关要求执行.如客厢式的工程车,当乘员质量比货物质量大时按M类;当乘员质量比货物质量小时按N类,如有栏板,高度按货车要求。

(2)整体封闭式厢式货车是指货箱为全封闭式刚性结构、驾驶室与货箱分离且后面或侧面有固定位置车门的货车。软顶货车和仓栅式货车不属整体封闭式厢式货车。翼开式厢式车按封闭厢式车处理。

(3)自卸半挂车栏板高度按照挂车要求;厢式自卸车栏板高度按照自卸车要求。

(4)对于专门用途的专用车(如:混凝土泵车、油田用压裂车和锅炉车等)可以按照该标准规定的轴荷之和确定总质量限值。具体车型是否按照本条款执行由技术工作组确认。

24.用于多种货物运输的栏板式、厢式半挂车及平板式集装箱半挂车、仓栅式半挂车的质量除要符合GB1589-2004的要求外,整备质量和总质量的关系还要符合GB/T6420-2004《货运挂车系列型谱》的要求。其中平板式集装箱半挂车按栏板式半挂车的要求,仓栅式半挂车按厢式半挂车的要求。如:平板式集装箱半挂车,当21.5t<最大允许总质量≤25.0t时,整备质量≤5.0t。

25.集装箱半挂车的额定载质量是指集装箱的货、箱总质量,应符合GB/T1413-1998的规定。即:运输20英尺集装箱的半挂车,额定载质量最小应为24吨;运输40英尺集装箱的半挂车,额定载质量最小应为30.48吨。

26.关于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和GB/T13594-2003《汽车防抱死系统性能和试验方法》。

(1)制动性能基本车型及由于变型影响制动性能的变型车,应进行该项检验,暂只执行GB12676-1999中第4.2.20(最大总质量大于12000kg的M

3

类旅游客

车和最大总质量超过16000kg允许挂接O

4类挂车的N

3

类车辆必须安装符合

GB13594中规定的一类防抱制动装置。)、4.3.13(O

4

类挂车必须安装符合

GB13594要求的防抱制动装置。)、5.2.1.1(发动机脱开的0型试验性能要求)、5.2.2(行车制动的传能装置失效后的剩余制动性能)、5.2.3(行车制动系Ⅰ型试验制动性能)、5.2.6(应急制动系性能要求)、5.2.7(驻车制动系性能要求)、5.3.1(O类挂车制动性能0型制动性能要求)、5.3.2(O类挂车Ⅰ型试验性能要求)、

5.3.3(O

4

类挂车的Ⅱ型试验性能要求)、5.3.4(驻车制动性能)、5.5(储能装置和供能装置)项要求。

(2)申报公告的产品要求ABS的等级:总质量大于12000kg的长途客车和旅游客车(包括卧铺客车)、总质量大于16000kg允许挂接O4类挂车的货车必须安装一类防抱制动装置;O4 的挂车可以按照A类或B类的要求进行检验和判定,即认为A类或B类均可。对于其他未规定的车辆,如果安装ABS,应该按照GB/T13594标准进行检验,至少满足标准对一种防抱制动装置的要求(满足一类、二类、三类或A类、B类防抱制动装置要求之一即可)。

(3)短暂抱死时间:同一轴,单个车轮抱死,短暂抱死时间限值为300ms;如果有两个及以上的车轮同时出现抱死,则短暂抱死时间限值为200ms。

(4)ABS试验必须在符合GB12676-1999《汽车制动系统结构性能和试验方法》及GB/T13594-2003《机动车和挂车防抱制动性能和试验方法》标准规定的专用试验场地内进行。目前符合规定的有海南汽车试验场、东风襄樊汽车试验场和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其他试验场的ABS路面待国家行业主管部门认可后方可承担。对于装用了B类防抱死系统的挂车,其ABS试验可以在其他场地完成,但路面的选择应符合GB/T12534-1990《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的要求。

(5)对于M1类乘用车的制动既可以依据GB12676-1999进行检验,也可以依据欧洲乘用车制动的协调法规ECE R13H进行检验。

四、关于定型试验

1.轴载质量不大于13T的各类汽车定型可靠性试验必须在国家汽车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汽车试验场内进行,具体行驶里程及里程分配方案根据各试验场的试验规范确定,符合QC/T252-1998《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256《液化石油气汽车定型试验规程》、QC/T257《压缩天然气汽车定型试验规程》的专用汽车、液化石油气汽车和压缩天然气汽车按照相应试验规程进行,采用铅酸电池的电动大型客车定型试验按照GB/T18388-2001《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完成。目前国内符合要求的汽车试验场有:海南汽车试验场、东风襄樊汽车试验场、交通部公路交通试验场、中国定远汽车试验场、一汽农安汽车试验场。

2.试验样车数量

2.1可靠性试验样车数量

(1)基本型汽车和基本型底盘:N3类和M3类汽车2辆,其它不少于3辆。

(2)客车B类〈用已定型底盘设计的客车〉、变型车:不少于2辆。

(3)专用汽车:按QC/T252《专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的规定。

(4)大型豪华旅游客车和特大型客车不少于1辆。

(5)可靠性视同的试验样车数量为1辆。

2.2操纵稳定性、平顺性、内部尺寸参数等项可用1辆车进行。其余性能试验样车数与可靠性样车数量相同。

3.重大变型按基本型汽车进行定型试验的情况

3.1在基本型汽车八大总成车身(含驾驶室)、车架、发动机、变速箱、驱动桥、非驱动桥、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中,总成变化或改进情况达到下述状态时按基本型处理(客车按A类处理):

(1)车身(含驾驶室)、发动机两大总成变化或改进。

(2)车身(含驾驶室)和发动机两大总成之一及其余三个总成(含)以上变化或改进。

(3)车身(含驾驶室)和发动机两大总成以外其余五个总成(含)以上变化或改进。

3.2换装的发动机较原发动机的功率或扭矩增大≥20%,按基本型处理(客车底盘按A类处理)。

3.3“座位改卧铺”或“卧铺改座位”客车按B类处理。

3.4货车改装成客车(或车身变为整体式的厢式货车)按客车B类处理。

3.5客车底盘总布置有重大修改(如发动机前、中、后置改变)按客车基本型A 类处理。(只考核车身,可按B类处理)

3.6客车车身承载形式改变或承载式车身的底架结构、车身骨架结构有重大修改,按客车基本型A类处理。

3.7客车的总质量或任一轴载质量较已定型的基本型增加≥10%,但不超过该底盘允许最大总质量或相应轴载质量的最大许用载荷者,按客车B类进行试验。其余汽车的轴载质量较已定型的基本型的额定值增加≥10%者,按基本型进行试验。

3.8对于轿车产品由“三厢”变“两厢”或“两厢”变“三厢”,其可靠性试验按基本型处理。

4.系列车型的定型可靠性试验车型的确定

系列车型的定型可靠性试验可选择代表车型进行。由制造厂提出报告,说明系列车型的组成情况与选择代表车型的理由。检验机构根据系列车型的情况确定试验方案,特殊情况时由技术工作组确认。

4.1作为系列车型的基础车型或产量占比例最大的一种车型必须进行定型可靠性试验。

4.2不同轴距、不同总质量的车型中,轴距最长和最短、总质量最大的车型必须进行试验。

4.3几种不同的发动机与不同的传动系匹配形式应分别进行试验。

4.4不同的驾驶室应分别进行试验。

4.5不同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悬架系统应分别进行试验。

4.6各种方案的组合应是系列中具有代表性的车型。必要时,允许为考核某总成而采取为试验进行的组合,但应匹配合理。

4.7系列车型可靠性试验可以视同,性能试验能否视同应视具体情况确定。

4.8半挂系列车型中承载方式、制动系统、车轴数发生变化时需分别进行试验。

5.可靠性试验视同试验条件

在已定型的基本车型上作局部较小改变,汽车的总质量或轴载质量减少、不变或增加值在额定值的5%以内,且不超过该底盘轴载质量的最大许用载荷可以免做可靠性试验。在此条件下,变化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车型可采用视同试验的办法免做可靠性试验。但应进行整车技术参数、基本性能、安全环保项目等检验。

5.1将已定型的客车车身装到已上公告或目录的定型客车底盘上,轴距、轮距变化在5%以内,且连接方式、连接位置基本不变者。其余汽车的轴距缩短或加长变化在5%以内,轮距不变或变化在5%以内者(该类变化不能在已由此获得过视同的车型上再次据此为条件获得视同)。

5.2已定型的货车换装已定型的同类驾驶室(长头、平头)且连接方式、连接位置基本不变者。

5.3已上公告的专用车,当其上装部分不变,更换已上公告的同吨位同系列二类或三类底盘后,所形成的专用车,连接方式、连接位置基本不变者。

5.4车身结构和底架结构不变,仅在车内装饰、座位布置、车内设备、上部装置方面有较小变化且不影响安全者。

5.5换装的发动机为同一厂家同一系列(由原机型扩缸)或不同厂家同一系列(如CY4102、YZ4102等)安装尺寸、位置一样,其功率或扭矩增大小于10%者;国内引进技术生产的发动机与国外原型机互换(功率或扭矩增大小于10%)。换装同类发动机,且功率或扭矩减少(增压变非增压、中冷变非中冷、扩缸改原缸径或缩小)者。

5.6汽车如底盘不变,仅车身长、宽、高变化小于5%者。

5.7仅制冷、采暖系统结构改进或换型。

5.8在定型汽车上改装的专用汽车,仅局部增设专用设施,不影响原车的结构强度。

5.9已定型专用汽车、专用挂车的专用设施局部发生改变,不影响该车结构强度的。

6.发动机改变或更换双燃料发动机应按照换装发动机及CNG(或LPG)汽车定型试验两种情况综合考虑进行检验。

7.LPG、CNG汽车除应按照QC/T256、QC/T257标准进行定型试验外,还需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专用装置的零部件检验及整车安装要求检验。

8.防弹运钞车、压力容器车、高压带电作业车、消防车等特种行业的专用汽车除进行专用汽车常规定型试验外,还应由具备相应资格的检验机构进行相应的专项安全性能检验。

9.汽车的总质量或轴载质量较已定型的基本型的额定值增加≥5%而<10%,且不超过该底盘及轴载质量的最大许用载荷,按变型车(质量变化)进行试验。

10.轴距加长或缩短较基本型≥5%时,按加长轴距情况处理。对于轴距为多个数值的整车或底盘,定型试验将最大轴距和最小轴距进行检验即可代表中间的轴距情况。

11.车身(驾驶室、货厢)改变

11.1客车车门位置变化,按车身骨架结构变化进行试验。客车车门型式变化(不包括尺寸变化),如折叠门改为外摆门等,或客车车门数量减少但位置不变的可不进行可靠性试验。

11.2客车如底盘不变,仅车身长、宽、高变化≥5%,按车身骨架结构变化进行试验。

11.3承载式客车更换车身按基本型进行试验。

11.4在已定型的代用燃料类汽车底盘基础上加装定型车身按照CNG(或LPG)定型试验规程进行定型试验。

12.大型豪华旅游客车应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整车长度>lO m;

最高车速≥110 km/h;

50km/h匀速行驶车内噪声≤78dB(A);

座位间距≥72O mm;

平顺性等效均值Leq≤117.O dB;

内饰材料软化;

车内装有冷暖空调。

13.整车(或底盘)转厂生产,可靠性试验里程为1500O Km。各种路面分配按各试验场300OO km规范中的分配比例,性能按基本车型进行。

14.平顺性评价使用等效均值Leq。

15.半挂车试验执行标准JB4185-86《半挂车通用技术条件》。

16.进口客车底盘按未定型底盘处理;对于专用汽车用进口底盘,由检验机构提出试验方案,经技术工作组确认后,报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批准。

17.为保证安全,可靠性试验中高速行驶试验时平均行驶速度按下述规定确定:最高车速<180km/h按其90%行驶;最高车速≥180km/h按其80%行驶,如该速度超过该跑道的设计速度按跑道设计速度行驶。

18.若底盘与整车的检验同时进行,性能试验按整车技术要求加载,可靠性试验按底盘最大总质量加载。定型试验报告中应有底盘照片及底盘参数。

19.当改装车(含改装客车)使用已列入公告的底盘且该底盘有多种选型时(例如有多种发动机),可以只作一种选型的可靠性试验,但要在定型试验报告的结构参数表中对可选装的部分进行描述。

20.可靠性统计评定的说明

20.1故障分类、判定按QC/T900-1997《汽车整车产品质量检验评定方法》。其中首次故障里程和平均故障间隔里程计算要计入4类故障。

20.2试验期间不应出现致命故障和严重故障。

20.3磨合故障不统计,磨合里程也不计入可靠性里程。如厂方送样时接车里程超出磨合里程,从接车里程开始统计可靠性里程。如果由于试验中某种原因造成公路行驶超出规范中要求的里程,指标统计时按实际里程计算。

20.4特大型客车、大型城市客车、举升类改装车的山路试验里程可纳入一般公路行驶里程,强化坏路按客车路线最轻一级进行。

20.5大型豪华旅游客车山路试验里程可纳入高速行驶里程,强化坏路按轿车路线最轻一级进行。

五、关于申报《公告》的注意事项

1. 申报《公告》的相关技术要求

1.1 N3类载货汽车质量利用系数不能小于1。

1.2鹅颈上能装货的阶梯型低平板半挂车不适用于运输不可拆解物体的低平板专用半挂车的长度限值和宽度3米限值。利用了这些放宽条件的低平板半挂车不允许在平板两侧插上桩子。

1.3 只有在已公告的车型基础上,才能申报变型和改装车产品的公告。只有同时开发、试验并出具同一份试验报告的车型才能同期申报。系列车型同时进行定型试验时,应出具同一份报告。

1.4 并装轴是指结构相同,发挥同样作用,承载联接方式相同,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双转向轴不能称为并装双轴。

1.5 二轴半挂车长度限值10m,但组成五轴列车的罐式半挂车车长限制为13m。因此,对于10m<二轴罐式半挂车长度≤13m时,应在试验报告和产品申报表“其它”栏中注明牵引车为3轴。

1.6 GB1589-2004中对半挂车车长的要求不适用于运送车辆的专用半挂车,但其与牵引车组成的列车长度要符合要求.运送车辆的半挂车在试验报告和产品申

报表的“其它”栏中要注明与其相配的牵引车型号。

1.7 软顶厢式车、仓栅式车、两边是软帘的厢式车不算全封闭厢式车,车长不能增加1m,车宽不能为

2.55m。

1.8运输《危险货物品名表》以外介质的罐式车产品,罐体容积仍按国经贸产业【2001】808号文计算有效容积,且外形尺寸计算的容积×0.8(运输粉粒物料)或0.85(运输液体)≤有效容积。并在公告“其他”栏中注明有效容积和外形尺寸。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只需注明有效容积。

1.9客厢式货车按货车处理。货仓与驾驶区应隔离,并在“其它”栏中注明。货仓部分应封闭,不能有玻璃窗。

1.10申报改装车型,如果仅采用底盘的部分发动机、轮胎能达到噪声第二阶段要求,则需在“其它”栏目中注明“仅采用×××发动机,×××轮胎。”

1.11 不允许申报“牵引车底盘”,一律按整车报。

1.12 不允许用“多用途底盘”名称,可用二类底盘、三类底盘。

1.13对5轴及5轴以上的车辆,公告内暂不受理。

1.14采用进口底盘改装的车辆,必须提供由主管部门指定检测机构出具的符合公告申报要求的底盘强制性检验项目的证据,并在强检统计表中反映。

1.15、通用底盘的参数应符合GB1589,如果因GB1589允许某些例外的专用作业类车需要,底盘参数超过了GB1589限值的内容,则应在其他栏中做注明。

1.16改装车厂一般不允许更改底盘数据。如有需要改短后悬,应有底盘厂允许截短的证明。

2.《公告》中参数填写要求:

新产品申报:

2.1 长、宽、高:单位为mm,只填写数据部分,数据内容为多个时,应以半角格式的“,”隔开,中间不留空格。三类底盘不填高;

2.2 燃料种类:填汽油、柴油、LPG、CNG、柴油和LPG两用燃料、柴油和LPG双燃料等;一个型号不能同时填汽油、柴油。

2.3 排放依据标准:填写试验依据的现行国家标准,如依据多个排放标准,应以半角的“,”隔开,中间不留空格。如果标准为分阶段执行,应注明是第几阶段(如:GB17691-2001(第二阶段))。

2.4 排量/功率:应与第25项“发动机型号及生产厂”对应。本项填的功率一般认为是额定功率,如企业填写的为净功率时,应在“其它”中说明。

2.5 转向型式:汽车产品填写“方向盘”。

2.6 货厢栏板内尺寸(长、宽、高):对厢式车应填写车厢内部最大尺寸;数据内容为多个时,应以半角格式的“,”隔开,中间不留空格;仓栅车、蓬式车应填写栏板高度,并在第27项…其它?栏中填写车厢底板到仓栅顶部高度。

2.7 轴数:以阿拉伯数字的形式填写,对于低平板半挂车可写一线两轴或二线四轴。

2.8 轴距:多桥的轴距应分别填写,之间用“+”隔开,数据内容为多值时,应分组用半角“,”隔开。对于半挂车应为(牵引销至第一轴)距离+(1-2)轴距离+……。

2.9 钢板弹簧片数(前/后):填写单侧的钢板弹簧片数,单轴只填一个数字,多轴的以“/”隔开。非钢板弹簧的用半角下的“-”代替。有主副簧的,以“主簧片数+副簧片数”的型式表达,有多组钢板弹簧片数时,应以半角格式的“,”隔开,如:“3/6,6/8”。

2.10 轮胎规格:前后一样只填写一个即可,前后不一样以“前轮轮胎型号/后轮轮胎型号”的型式表达。选装多种轮胎时不同规格之间应以半角格式的“,”隔开。如:“8.50R16,9.00-20”。

2.11 轮胎数:填写轮胎总数(不包括备胎)。

2.12 轮距(前/后):一线两轴的布置情况应填写最外轮中心距。数据内容为多个时,应以半角格式的“,”隔开,中间不留空格。

2.13 总质量:载货汽车应为额定载质量、整备质量、驾驶室准乘人数(按65kg/人核算)之和。底盘应填写最大允许总质量。

牵引车总质量为鞍座最大允许载质量、驾驶室准乘人数(按65kg/人核算)、整备质量之和。

作业车辆总质量为驾驶室准乘人数(按65kg/人核算)、整备质量之和。

客车总质量应≥整备质量+乘员质量(按相98应标准中规定计算)。

2.14 额定载质量(kg):载货类汽车应填写“载货质量”(不含人);越野载货汽车填公路载货质量和越野载货质量,之间以“/”隔开,如没有规定公路载质量用“-”代替。

2.15 整备质量:多个数值是应以半角“,”隔开。

2.16 载质量利用系数:计算公式按照有关文件规定。以国家标准规定的全数值方法修约。对于不要求质量利用系数的车型不填,随车起重运输车不填,但应按规定的方法计算并符合栏板式载货汽车的要求。

2.17 半挂车鞍座最大允许承载质量:牵引车填鞍座最大允许承载质量;半挂车填满载时牵引销处质量。

2.18 准拖挂车总质量(kg):牵引车必须填写准拖挂车总质量;具有拖挂功能的车辆也应填写准许拖挂车总质量。

2.19 额定载客(含驾驶员)(座位数):城市客车载客人数和座位数应分别填写,中间用“/”隔开。其他客车和客车改装的专用车辆只填写含驾驶员的座位数,如座位数为范围时应以“?”表示。

2.20 驾驶室准乘人数:不含卧铺核定的人数,对于双排以上的驾驶室,应将第一排与后排载客人数分开填写,并以半角格式的“+”隔开,即第一排载客人数+其它排载客人数总和。三类底盘不填。

2.21 接近角/离去角:

2.22 前悬/后悬(mm):以车辆的固定部分计算,车辆上部安装有活动臂架的部分不计;对于客车,特殊作业的机动车,后悬应以车身外蒙皮尺寸计算,如后保险杠突出于后背外蒙皮,则以后保险杠尺寸计算,不计后尾梯。三类底盘不填。

2.23 最高车速:只填写数值,多个数值以半角“,”隔开。

2.24 底盘型号类别及生产企业:底盘类别应填写整车、二类、三类,承载式车身。

2.25 发动机型号及生产企业:发动机型号应分别与排量、功率按顺序相对应。

2.26 车辆识别代号(VIN):应只填写前8位,其它位必须以数学符号中的“×”(乘号)表示;第三位为9时,除填写前8位外还应填写12-14位,其它位以数学符号中的“×”(乘号)表示。此栏不能填写文字说明;

2.27其它:应包含以下内容:

※罐式汽车应填写罐体外形尺寸、有效容积、介质名称、介质密度等。容积单位应填“立方米”,不应填写“M3”或“m3”;

※仓栅车、蓬式车的车厢底板到仓栅顶部高度;

※随车起重运输车的吊机质量;

※车长超过13米的车辆运输半挂车,应注明所配牵引车型号;车长超10米的二轴罐式半挂车,应注明牵引车为三轴。

※厢式车应注明车厢顶部封闭,不可开启;

※带盖自卸车的顶盖质量;

※清障车的“托举”质量;

※按照GB7258-2004要求应加装行驶记录仪的车型,应标注“该车应加装行驶记录仪”。

※此栏还可填选装部件名称及其它内容;

2.28油耗:应与第25项“发动机型号及生产厂”相对应。对于总质量

3.5吨(含

3.5吨)以下的M1类乘用车只填写一个申报值(综合燃料消耗量),视同车型也应填写。M1类乘用车以外的总质量3.5吨(含3.5吨)以下,并实测工况排放的轻型汽车应按市区,市郊,综合的顺序填写相应数值,并以半角“,”隔开。

2.29 轴荷:轴荷应填写满载时轴荷并应与轴数相对应,并以“/”隔开,当为并装轴时,并装的几个轴荷质量应合在一起,并在数字后注明并装双/三轴,如:17500(并装双轴)。对于底盘应填写最大允许总质量时相应轴荷。多组数据时,按每种总质量分别填写,中间以半角“,”隔开。

2.30 说明:此栏可以填写有关VIN说明以及需要向评审专家申明的内容,只做为专家审查时辅助说明,不做为公告数据;

3.改装车简化申报要求

3.1利用二类、三类底盘改装的产品应采用改装车简化申报;

3.2利用整车及进口底盘改装的产品应采用全项(整车)申报方式,进行申报;

3.3半挂车产品应采用全项(整车)申报方式。

3.4如所选用的底盘已正式公布,但申报数据库未更新时,必须填底盘ID号。并在“说明”栏中注明该底盘所发布批次。

3.5采用简化申报的产品,如果底盘未能公告,则该改装车也不能公告。

4.更改扩展申报

4.1更改扩展申报必须从网上进行申报,纸面申请材料不予受理;

4.2更改扩展申报必须在公告车型正式发布一个月后方可进行申报;

4.3当月申报更改扩展的参数不能作为当月新产品审查的依据。

4.4企业对VIN进行更改扩展时,需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标准化所提供的备案核查报告作为审查依据。并在网上填写核查报告的报告编号。

4.5一个车型申报更改或扩展多项参数时,如果有一项参数不通过,则该车型不予通过。

附件一、检测机构清单

附件二、汽车强制性检验项目表

常用结构规范强条总结

抗规 一、总则 1.0.2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1.0.4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颁发的文件(图件)确定。 三、基本规定 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确定 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3.3.1选择建筑场地时,应根据工程需要和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甲、乙类的建筑,不应建造丙类的建筑。 3.3.2建筑场地为Ⅰ类时,对甲、乙类的建筑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对丙类的建筑应允许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降低一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4.1建筑设计应根据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明确建筑形体的规则性。不规则的建筑应按规定采取加强措施;特别不规则的建筑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特别的加强措施;严重不规则的建筑不应采用。 注:形体指建筑平面形状和立面、竖向剖面的变化。 3.5.2 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地震作用传递途径。 (2)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丧失抗震能力或对重力荷载的承载能力。 (3)应具备必要的抗震承载力,良好的变形能力和消耗地震能量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措施提高其抗震能力。 3.7.1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3.7.4框架结构的围护墙和隔墙,应估计其设置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3.9.1 抗震结构对材料和施工质量的特别要求,应在设计文件上注明。 3.9.2 结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最低要求: (1)砌体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普通砖和多孔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b7.5. (2)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为一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不应低于C30;构造柱、芯柱、圈梁及其他各类构件不应低于C20; 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 (3)钢结构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

安全技术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汇编2018年度

常用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内容汇总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 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5.《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 6.《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215-2010 7.《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JGJ276-2012 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 9.《建筑施工升降设备设施检验标准》JGJ305-2013 10.《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 11.《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202-2010 12.《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13.《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14.《建筑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应用技术规程》JGJ332-2014 15.《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1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7.《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13

序号强条 编号 强条具体内容 一《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1 3.4.3 可搞托撑受压承载力设计值不应小于40KN支托板厚不应小于5mm。 2 6.2. 3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3 6.3.3 脚手架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 (图 6.3.3)。 图6.3.3 纵、横向扫地杆构造1-横向扫地杆; 2-纵向扫地杆 4 6.3. 5 单排、双排与满堂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5 6.4.4 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m。 6 6.6.3 高度在24m 及以上的双 排脚手架应在外侧全立 面连续设置剪刀撑;高 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 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 两端、转角及中间间隔 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 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 图6.6.3 高度24m以下剪刀撑布置 7 6.6.5 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 8 7.4.2 单、双排脚手架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大于两步时,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9 7.4.5 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10 8.1.4 扣件进入施工现场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并应进行抽样复试,技术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 15831 的规定。扣件在使用前应逐个挑选,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的严禁使用。 11 9.0.1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架子工应

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流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标准流程 输血前相容性检测直接关系着输血安全,检测内容包括受血者和献血者的ABO 和RhD 血型测定,受血者的抗体筛选,受血者与献血者间的血液交叉匹配试验。建立本标准流程旨在规范输血前相容性试验采用的实验室检测程序,确保受血者的ABO 及RhD 血型抗原抗体与献血者的相容,确定受血者血清中是否有临床意义的不规则抗体、受血者血清与献血者红细胞是否有相对应的抗原抗体,从而达到安全、有效输血。 一、输血申请 (一)受血者信息资料核对 1.受血者既往检测相关信息资料的核对主要包括血型是否相符、既往是否存在抗体筛选阳性史、既往是否存在血液交叉匹配试验不合史等。 2.计算机或手工比对。 (二)输血前试验项目组合 1. 输血申请的作用作为整个输血相容性检测过程的第1 步,临床医师开据的《输血治疗申请单》具有双重作用—申请用血与申请相容性检测。 2.成分输血与检测组合拟输注血液成分决定相容性检测组合,并根据检测结果确定是否继续增加检测项目,不需要医师填写检测项目申请单,《输血申请单》以最终发出的相容性血液为最终结果。检测组合分别为: 1) 申请含有红细胞成分时的项目组合,包括受血者ABO 正反定型与RhD 血型测定、抗体筛选,献血者ABO 血型正反定型与RhD 血型测定,受血者与献血者血液主次侧交叉匹配试验。

2) 申请血浆时的项目组合,包括受血者ABO 正反定型与RhD 血型测定,献血者ABO 血型反定型测定,受血者与献血者血液次侧交 叉匹配试验。 3) 申请血小板时的项目组合,包括受血者ABO正反定型与RhD 血型测定,献血者ABO 血型反定型测定,受血者与献血者血小板血清学血液交叉匹配试验。 4) 受血者抗体筛选为阳性结果时,须做抗体鉴定,同时测定献血者该阳性抗体的对应抗原;抗原阴性的献血者与受血者血液做主次侧血液交叉匹配试验。 5) ABO 正反定型不符时,须做疑难血型鉴定( 含亚型) ,正定型增加抗-A1、抗-A,B 和抗-H 检测,反定型增加A2 细胞、O 细胞及自身细胞检测,确定血型后实施血液交叉匹配试验相合或相容的血液输注。 3.建立应急输血的管理程序 1) 建立紧急情况下的配合性输注检测的管理程序,当临床需紧急用血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快速的输血前检测方法。 2) 建立紧急情况下的非同型输注的管理程序,当临床需紧急用血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简化输血前检测。 二、检测标本 (一)标本要求输血前试验的标本要求为血清标本或EDTA抗凝血标本。不同的检测试剂原则上按照试剂生产厂家提供的说明书要求。 (二)患者准备在采集标本前,对患者应采取适宜措施,避免影响标本质量的情况发生,包括: 1) 患者的生理状态、服用药物、饮食控制等; 2) 注意输注静脉营养液后<8 h、肝素抗凝等因素对输血相容性检测的影响;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_公共部分

目录 1、《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03-2014 (2) 2、《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YD/T 5047-2010 (2) 3、《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 5054-2010 (2) 4、《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 YD 5184-2009 (3) 5、《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 5059-2005 (3) 6、《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 YD/T 5026-2005 (5) 7、《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YD 5191-2009 (5) 8、《通信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YD 5192-2009 (5) 9、《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50689-2011 (6) 10、《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75-2009 (6) 11、《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YD 5039-2009 (7) 12、《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YD 5201-2014 (7)

1、《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03-2014 3.2.2 通信建筑的结构安全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特别重要的及重要的通信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一级; 2.其他通信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4.0.3 局、站址应有安全环境,不应选择在生产及储存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的建筑物和堆积场附近。 4.0.4 局、站址应避开断层、土坡边缘、故河道、有可能塌方、滑坡、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和有开采价值的地下矿藏或古迹遗址的地段,不利地段应采取可靠措施。 4.0.5 局、站址不应选择在易受洪水淹灌的地区;无法避开时,可选在场地高程高于计算洪水水位0.5m以上的地方;仍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符合GB 50201《防洪标准》的要求: 1.城市已有防洪设施,并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时,可不采取防洪措施,但应防止内涝对生产的影响。 2.城市没有设防时,通信建筑应采取防洪措施,洪水计算水位应将浪高及其他原因的壅水增高考虑在内。 3.洪水频率应按通信建筑的等级确定:特别重要的及重要的通信建筑防洪标准等级为I 级,重现期(年)为100年;其余的通信建筑为Ⅱ级,重现期(年)为50年。 4.0.9 局、站址选择时应符合通信安全保密、国防、人防、消防等要求。 6.3.3 局址内禁止设置公众停车场。 8.3.2 在地震区,通信建筑应避开抗震不利地段;当条件不允许避开不利地段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对危险地段,严禁建造特殊设防类(甲类)、重点设防类(乙类)通信建筑,不应建造标准设防类(丙类)通信建筑。 13.0.8 通信建筑的接地系统应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进行设计。 2、《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YD/T 5047-2010 2.0.2 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综合电信营业厅不应设置在电信生产楼内。对于地(市)级城市的综合电信营业厅不宜设置在电信生产楼内。 3、《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 5054-2010 1.0.3 抗震设防区的所有通信建筑工程应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新建、改建、扩建的通信建筑工程,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本标准的规定。 3.0.1 通信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三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通信建筑工程和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甲类。 2.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通信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通信建筑。简称乙类。 3. 标准设防类,指除1、2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通信建筑。简称丙类。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管理规定 (讨论稿)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有关文件精神,切实提高我院医疗质量,保证临床输血安全。现就我院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管理作如下规定。 一、目的 建立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管理程序,规范室内质控操作流程,以便能够发现实验室常用试剂、耗材的质量问题及反应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补救措施,提供本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性的证据,确保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管理。 三、职责 (一)各检测岗位人员负责所检测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过程。 (二)实验室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执行。 四、工作程序 (一)质控品的技术规则定义 IQC作为医学实验室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由实验室工作人员遵照实验室制定的室内控制管理制度和相关标准操作规程,选择适当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连续评价本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可靠性程度,旨在检测和控制本实验室检测工作的精密度,提高实验室常规工作中的批内,批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以确定测定结果是否可靠,是否发出报告的一项工作,是对实验室检测的即时性评价。 (二)质控品来源 商品化质控品。 (三)技术要求 由生产商提供的试剂盒,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质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四)质控品常规使用前的确认 生产商提供的试剂盒对照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于每次实验操作前进行检查,发现标本明显的颜色变化、溶血应放弃使用并更换新

的质控品。 (五)实施质控的频次 鉴于输血相容性实验的特殊性,常规实验每天进行一次,实验中途更换试剂批号后应重做质控实验。 (六)常规检测前将质控品于室温放置30分钟后使用,所用质控标本类型应与实验项目要求相一致,检测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资质,仪器设备等应相对固定。 (七)质控规则、有效性判断及失控的判断标准 1、ABO血型鉴定:质控品设计以能够检测为原则。按照血清试剂反应标准反应强度,设置3+为最低检出标准。凝集强度低于3+判断为失控。 2、RhD测定:质控品设计以能够检测为原则。按照血清试剂反应标准反应强度,设置与阳性细胞3+为最低检出标准。阴性细胞同时测定为阴性。阳性细胞凝集强度低于3+判断为失控,阴性细胞有可见凝集±即判断为失控。 3、抗体筛查:室内质控品设计以能够检测为原则。按照血清试剂反应标准反应强度,设置2+为最低检出标准。凝集强度低于2+判断为失控。阴性细胞同时测定为阴性,阴性细胞有可见凝集±即判断为失控。 4、交叉配血方法:为特定抗体检测的有效性测定。设置3+为最低检出标准。交叉配血相容判定为阴性。阳性结果凝集强度低于3+判断为失控,阴性结果有可见凝集±即判断为失控。 (八)质控结果的记录 操作人员应按照质控登记表上的内容要求认真填写质控结果。 (九)质控品检测试验实验数据的分析 1、多为定性试验(抗体效价测定为半定量) 2、结果判定不同于传统的定性试验,属于分级定性。 3、4℃条件保存的全血质控品没有-20℃小包装保存的质控血清稳定性好。 4、不适于通过cutoff值判定阴阳性结果,质控结果不呈正态分布,也无法绘制准确可靠的质控图。

密封胶、结构胶相容性试验

结构胶、密封胶相溶性试验方案 第一节结构胶胶相溶试验方案 1、试验原理 1.1 用结构胶黏结实际工程用基材,测定剥离黏结性,确定结构胶与基材的相容性。 1.2 用结构胶黏结玻璃结构系统各种附件,经热及紫外线老化处理后,考查试样颜色变化,检验与玻璃、附件的黏结性,确定结构胶与附件的相容性。 2、实际工程用基材与结构胶相容性测定 按照GB/T13477第12章规定方法试验,测定剥离黏结性。 3、附件与结构胶相容性测定 3.1试验仪器 a)紫外线灯,符合JC/T485中5.12.1要求; b)紫外线强度计,量程为1000~4000uW/cm2; c)温度计,量程0~100℃。 3.2试验材料 a)玻璃板,为清洁的浮法玻璃,尺寸为76mm*50mm*6mm,应制备12块; b)防黏带,每块玻璃板用一条,尺寸为25mm*76mm; c)清洗剂,推荐用50%异丙醇-蒸馏水溶液; d)试验结构胶,与试验结构胶成分相近的半透明密封胶,由供应试验结构胶的制造 厂提供或推荐。 3.3试件制备和准备 3.3.1试验室条件 应符合6.1.1要求,结构胶样品应在标准条件下至少放置24h。 3.3.2试件准备

3.3.2.1清洁玻璃、附件。用A 4.1.2c规定的清洗剂洗净,擦除水分后自然风干。 3.3.2.2按图A1所示,在玻璃板一端黏贴防黏带,覆盖宽度约25mm。 3.3.2.3按图A1所示制备12块试件,6块为校验试件,另外6块加附件为试验试件。附件应裁切成条状,尺寸为6.5mm*51mm*6.5mm,放置在玻璃板的中间。分别将基准密封胶和试验结构胶挤注在附件两侧至上部,并与玻璃黏结密实,两种胶相接处高于附件约3mm。 3.3.2.4制备的试件按6.8.2c处理。 3.4试验程序 3.4.1试件放置 试件编号后在6.1.1条件下放置24h。取试验试件和校验试件各三块,组成一组试件。将两组试件放在紫外线灯下,下组试件的密封缝向上,另一组试件的玻璃面向上(密封缝在下面),见图A2。 3.4.2光照试验 启动紫外线灯连续照射试样21d。用紫外线强度计和温度计测量试样表面,紫外线国辐射强度为2000~3000 uW/cm2,温度为(50±2)℃。紫外线强度应每周测定一次。 3.4.3观察颜色变化和测定黏结力 3.4.3.1光照结束后,取出试件冷却4h。 3.4.3.2 仔细观察并记录试验试件、校验试件上结构胶的颜色及其他值得注意的变化。 3.4.3.3测量结构胶与玻璃黏结性。将结构胶从防黏带处揭起,在与玻璃板结合处以90°方向拉扯并从玻璃上剥离,测量并计算黏结破坏(AL)的百分率: AL=100-CF (A1) 式中AL——黏结破坏占破坏面积的百分率,%; CF——内聚破坏占破坏面积的百分率,%。 3.4.3.4测量结构胶与附件黏结性。将结构胶从与附件结合处以90°方向拉扯并从附件上剥离,测量并计算结构胶与附件黏结破坏的百分率。

建筑工程常用规范强制性条文及常用条款整理(四)

建筑工程规范规程强制性条文(四) (未作标注的均为强制性条文) 二十、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1.0.3给排水管道工程所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产品的品种、规格、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接触饮用水的产品必须符合有关卫生要求。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用的产品。 3.1.9工程所用的管材、管道附件、构(配)件和主要原材料等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时必须进行进场验收并妥善保管。进场验收时应检查每批产品的订购合同、质量合格证书、性能检验报告、使用说明书、进口产品的商检报告及证件等,并按国家有关标准规定进行复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3.1.15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 2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 3.2.8通过返修或加固处理仍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或使用功能要求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单位(子单位)工程,严禁验收。 9.1.10给水管道必须水压试验合格,并网运行前进行冲洗与消毒,经检验水质达到标准后,方可允许并网通水投入运行。 9.1.11污水、雨污水合流管道及湿陷土、膨胀土、流砂地区的雨水管道,必须经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二十一、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 3.1.5高压的电气设备、布线系统以及继电保护系统必须交接试验合格。 3.1.7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导体相连接,不得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6.1.1电动机、电加热器及电动执行机构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必须与保护导体可靠连接。

【干货】结构设计常见强制性条文(强条)总结

结构设计常见强制性条文总结 普通构件的要求 1.《高规》3.8.1条:梁、板、墙及柱配筋要满足结构计算要求。 2.《荷载规范》5.1.1条:民用建筑楼面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不应小于表5.1.1的规定。楼梯及消防前室活载 3.5,卫生间活载2.5,走廊、门厅视功能活载2.0~3.5,阳台活载2.5。 3.《混规》8.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8.5.1规定的数值。注意飘板等构件的配筋率也应满足此条要求。 4.《抗规》6.3.3-2条: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 5.《抗规》 6.3.3-3条:梁端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 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2mm。 6.《混规》11.4.12-2条:框架柱和框支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符合表11.4.12-2规定。 7.《混规》11.4.12-3条: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2的框架柱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且箍筋间距应符合本条第2款一级抗震等级的要求。 8.《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6.2.5条: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 6.2.5规定的数值,且按柱全截面面积计算的柱肢各肢端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 9.《高规》7.2.17条、8.2.7条: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的竖向、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率,抗震设计时均不应小于0.25%,并应至少双排布置。各排分布筋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的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600mm。 10.《高规》10.2.19条: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体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抗震设计时不应

通信工程建设常用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_公共部分

目录 〈〈通信建筑工程设计规范》 Y D/T 5003-2014 ........................................................... 2 《综合电信营业厅设计标准》 YD/T 5047-2010 ........................................................ 2 〈〈通信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YD 5054-2010 ...................................................... 2 《通信局(站)节能设计规范》 YD 5184-2009 ...................................................... 3 〈〈电信设备安装抗震设计规范》 YD 5059-2005 ...................................................... 3 〈〈电信机房铁架安装设计标准》 YD/T 5026-2005 ................................................... 5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工程技术暂行规定》 YD 5191-2009 .............................. 5 〈〈通信建设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YD 5192-2009 ................................................... 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50689-2011 ............................... 6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YD/T 5175-2009 (6) 〈〈通信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技术暂行规定》 YD 5039-2009 (7) 《通信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操作规范》 YD 5201-2014 (7)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原辅料及包材相容性试验

原辅料及包材相容性试验 药包材与药品相容性试验的目的 药包材对保证药品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因而药用包装材料将直接影响用药的安全性。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是药品的一部分,尤其是药物制剂中,一些剂型本身就是依附包装而存在的(如气雾剂等)。 由于药品包装材料、容器组成配方、所选择的原辅料及生产工艺的不同,导致不恰当的材料引起活性成分的迁移,吸附甚至发生化学反应,使药物失效,有的还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为此,CFDA发布了《药品包装用材料容器管理办法》(暂行)、《药品包装、标签和说明书管理规定》(暂行)二个局长令,以切实从根本上保证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均一性。这就要求在为药品选择包装容器(材料)之前,必须检验证实其是否适用于预期用途,必须充分评价其对药物稳定性的影响,评定其在长期的贮存过程中,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温度、湿度、光线等),在运输使用过程中(如与药物接触反应,对药物的吸附等)、容器(材料)对药物的保护效果和本身物理、化学、生物惰性,所以在使用药包材之前需做相容性试验。 药包材与药品相容性试验的原则 (一)、药物在选择药包材材料、容器时,应首先考虑其保护功能,然后考虑材料、容器的特点和性能,包括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形态学等性能。 (二)、药包材应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较低的迁移性、阻氧、阻水、抗冲击、无生物意义上的活性、微生物数在控制范围内、与其它包装物有良好的配合性、适合于自动化包装设备等。 (三)、在评价之前药包材与药物应符合有关标准。 (四)、药包材与药物相容性试验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形成包装单元时,各包装物应有良好的配合性。 2、包装单元形成时,能适合特定的包装设备。 3、包装中的药物,能通过药物稳定性试验的所有项目。 4、药包材根据生产工艺要求耐受特殊处理的能力(如钴60消毒等) 5、同一包装单元中首次至末次使用保证药物的一致性。 6、对恶劣运输、不同贮存环境的抵抗能力。

常用结构规范强制性条文(最新规范)

常 用 结 构 规 范 强 制 性 条 文 安立宏 2012-11-26

第一篇地基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地基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1一般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2山区地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1.3湿陷性黄土地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2基础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1扩展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2 箱筏基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2.3 桩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3地基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4边坡、基坑支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附录(标准目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第二篇结构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基本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1基本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1.2 荷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2 混凝土结构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2.1钢筋混凝土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2.2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3 钢结构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3.1普通钢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3.2 高层建筑钢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 4砌体结构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7 5人民防空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 6地下工程防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7 7建筑防腐蚀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9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打

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1目的 建立输血相容性检测室内质控管理程序,规范室内质控操作流程,以便能够发现实验室常用试剂、耗材的质量问题及反应体系的稳定性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补救措施,提供本实验室检测结果一致性的证据,确保输血相容性检测结果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 2适用范围 适用于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室室内质量控制管理。 3职责 3.1各检测岗位人员负责所检测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过程。 3.2实验室负责人、质量监督员负责监督执行。 4工作程序 4.1质控品来源:商品化质控品、第三方实验室提供或实验室自制质控品。 4.2技术要求 4.2.1由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的试剂盒应包括抗原阴性、阳性对照品和抗体阴性、阳性对照品,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的质控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4.2.2自制质控品,必须经本实验室鉴定,获得明确的抗原或抗体特异性表达结果。排除冷凝集、自身抗体、异常蛋白干扰等情况。 4.3质控品常规使用前的确认。 4.3.1生产商或供应商提供的试剂盒对照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并于每次实验操作前进行检查,发现标本明显的颜色变化、溶血应放弃使用并更换新的质控品。 4.3.2自制质控品: 4.3.2.1抗凝全血标本:未经其他处理,参照红细胞保存期,使用前同样检查外观,排除溶血、细菌污染等情况。 4.3.2.2红细胞溶液:经盐水或其他缓冲液处理,一般当天使用。 4.3.2.3稀释后抗血清:4℃保存,根据需要量按月配置,使用前检查是否存在 颜色变化及细菌污染等。 4.4实施质控的频次:常规实验应该在每天实验开始前进行,实验中途更换试剂批号后应重做质控实验,特殊实验应在每次实验前进行。. 4.5常规检测前将质控品于室温放置30分钟后使用,所用质控标本类型应与实 验项目要求相一致,检测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资质,仪器设备及室内温度、环境均应相对固定。 4.6质控品选择基本要求:每次质控试验应至少选择一个阳性对照质控品,一个阴性对照质控品。质控操作人员进行操作前需认真阅读《输血科血型血清学质控品在库状态登记表》,选择符合要求的质控品。 4.7过程控制 4.7.1 ABO、RhD血型鉴定(全自动微柱凝胶) 4.7.1.1一般选择2个质控标本。 4.7.1.2要求1个标本A型,1个标本B型。 4.7.1.3同时,两个标本RhD不同型,即一阴一阳。 4.7.2 不规则抗体筛查(全自动微柱凝胶)

级配碎石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doc

水准测量记录表 质控(市政)表 C.0.11 共1页第 1页 工程名称集美灌口小城镇金龙东路、渔孚路分项工程名 级配碎石、学府路、三李路道路工程称 施工单位厦门安能建设有限公司桩号金龙东路 AK0+660~AK0+920级配碎石 顶高程测量 测点后视读数前视读数( m)实测标高设计标高 差值 (mm) (m) 视线高( m) 转点(m)(m) 中间点 5# 1.896 14.807 12.911 ZD1 2.411 16.193 1.025 13.782 AK0+660 1.330 14.863 14.848 15 AK0+680 1.382 14.811 14.788 23 AK0+700 1.483 14.71 14.728 -18 AK0+720 1.531 14.662 14.668 -6 ZD2 1.641 16.192 1.642 14.551 AK0+740 1.594 14.598 14.608 -10 AK0+760 1.668 14.524 14.548 -24 AK0+780 1.689 14.503 14.488 15 AK0+800 1.745 14.447 14.428 19 ZD3 1.477 15.928 1.741 14.451 AK0+820 1.571 14.357 14.368 -11 AK0+840 1.607 14.321 14.308 13 AK0+860 1.669 14.259 14.248 11 AK0+880 1.731 14.197 14.188 9 ZD4 1.549 15.835 1.642 14.286 AK0+900 1.689 14.146 14.128 18 AK0+920 1.782 14.053 14.068 -15 专业监理工程师(建设 计算复测观测日期 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 单位代表) 2014.8.27

常用安全技术规范强制性条文汇编

常用安全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汇总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建筑业企业职工安全培训教育暂行规定》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 《建筑法》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 《注册建造师管理规定》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碳素结构钢》 《木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钢管脚手架扣件》 《直缝电焊钢管》 《建筑施工门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可锻铸铁件》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门式钢管脚手架》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钢筋混凝土用钢》 《低压流体输送用焊接钢管》

《高处作业吊篮》 《安全带》 《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建筑拆除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起重吊运指挥信号》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梯形螺纹》 《安全帽》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安全网》 《结构安装工程施工操作规范》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起重机钢丝绳保养、维修、安装、检测和报废》 《起重机械吊具与索具安全规程》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规定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规 定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输血相容性检测管理制度 1.为规范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的管理,确保输血安全,特制定本制度和程序,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执行。 2.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前,应执行下列管理规定或完成下列工作: 2.1.严格核对《输血审批单》、《临床输血申请单》和血标本,要求字迹清楚、信息填写完整,联号相符,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名,确保患者身份信息等准确、一致;若联号不符或患者身份信息不一致,应拒收,要求临床重新采集血标本送检。 2.2.认真检查血标本质量,确保血标本符合实验要求,要求实验用的血标本必须是输血前3天之内的,且无溶血、无气泡、颜色正常、标本量充足;否则应拒收,要求临床重新采集血标本送检。 2.3.复检患者的ABO血型和Rh(D)血型,要求复检血型与申请单上的血型一致,否则应要求临床重新采集血标本送检。 2.4.对有输血史、妊娠史或短期内需要接受多次输血的患者,应在配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还应进行抗体鉴定试验。 2.5.根据患者的血型、申请输血种类和输血量,取相应库存血液进行ABO血型和Rh(D)血型复检,要求复检血型与血袋上标注的血型一致(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且无Rh(D)血型相同的血液时,可以不考虑患者和库存血Rh(D)血型的一致性),否则应更换相符的库存血液进行复检,并通知和配合市血站纠正相关错误。 3.进行输血相容性检测试验时,应执行下列管理规定或完成下列工作: 3.1.严格按照《输血相容性检测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或简化操作程序。 3.2.对急性溶血性贫血或烧伤患者的溶血标本,应在试验前、后作溶血程度的比较。 3.3.凡输注红细胞类血液制品、浓缩白细胞和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等,应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血浆类血液制品可以不要求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 3.4.配血时,应采用能检查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和能检查不完全抗体的实验方法同时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即盐水法+凝聚胺法,或盐水法+微柱凝胶法等。 3.5.配血不合时,应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还应进行抗体鉴定试验。 3.6.日常的输血相容性检测应由双人负责,互相核对,只有操作相符时,方可发布报告;一人值班时,操作完毕后应进行复核,复核相符时,方可发布报告。

常见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现象

常见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现象 摘要:无论是设计人员还是其它相关的专业人员对部分强规的理解深度不够这里我还请大家多多注意一下,本人认为这篇文章写得不错现在推荐给大家看看。 关键词:设计规范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是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对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监督的依据。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摘自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主要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身健康、环境保护和其他公众利益。对于房屋建筑部分,2000 年4 月和2002 年8 月分别发布了二版强制性条文。强制性条文的内容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各方必须遵守的。按照建设部第81 号令《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违反强制性条文,除责令整改外,还要处以工程合同价款2% 以上4% 以下的罚款。但是,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大量的违反强制性条文现象。现将常见的事例收集整理,对照条文进行剖析,指出条文的真实内涵,关注重点要点,用以警示执行者,也作为条文修订者参考。 序号项目违反现象 1 低窗台防护 a. 防护高度不够;b. 防护设施可攀;c. 可踏面当作防护; d. 开启扇不防护; e. 固定扇不防护; f. 采用普通玻璃; g. 以采用安全玻璃为由不防护; h. 可踏面高度不清楚;i. 防护目的不清楚;j. 防护设施不清楚,达不到防护效果。 2 栏杆问题 a. 栏杆高度不够;b. 垂直杆件间距大于0.11m ;c. 栏杆底部留空,无坎; d. 采用水平栏杆,可攀爬; e. 栏杆承载力或刚度不够; f. 高度计算未扣除可踏面;g. 玻璃栏板未采用厚度大于12mm 的安全玻璃;h. 距地面高度大于5m 时未采用钢化夹层玻璃。 3 框架结构钢筋抗震要求 a. 强屈比不满足要求;b. 超强比不满足要求;c. 框支剪力墙中的框支结构钢筋不符合要求。 4 厕浴间防水及坎台 a. 不留坎台;b. 坎台高度不够;c. 坎台砼质量差; d. 用红砖代替砼坎台; e. 防水未翻边,或翻边高度不够; f. 未作蓄水试验。 5 结构构件凿槽埋管 a. 凿槽减少构件截面尺寸;b. 凿槽未经结构工程师认可;c. 凿槽后无加强措施。 6 门洞过梁 a. 过梁钢筋没有锚入砼结构支座;b. 过梁钢筋锚入砌体长度不够;c. 过梁钢筋直径或数量不够;d. 钢筋置于砂浆层厚度不够。 7 室内环境检测 a. 指标测不全;b. 检测数量不够;c. 没有根据检测结果对整个工程进行评价。 8 桩位偏差每根桩位偏差都必须在规范规定的允许偏差范围内,超偏差即违反强制性条文,必须处理。 9 桩身砼试块 a. 小直径灌注桩没有做到一桩一试块;b. 大直径桩没有按规范留置多组试块。 10 结构实体检验 a. 验收时结构实体没有检验,或检验项目不全,或检验数量不够;b. 检验结果没有评定;c. 检测单位无资质;d. 非正式检测报告,没有归档。 11 外门窗气密性 a. 设计没有给定指标,或给定指标不符合规范规定;b. 检测结果不符合设计要求;c. 检测用样品不具代表性;d. 试验时间不符合工程进度要求; e. 不合格处理方法不科学。 1、低窗台防护问题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 (2003 年版)第3.9.1 条规定“外窗窗台距地面、楼面的净高低于0.90m 时,应有防护设施”。执行本条时,可作如下理解: a. 有效防护的高度应保证净高0.90m 。 b. 窗台和防护栏杆都是有效防护。

生物相容性的检测报告

生物相容性的检测报告 生物相容性是指生命体组织对非活性材料产生的一种性能。一般是指材料与宿主之间的相容性,包括组织相容性和血液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既不引起生物体组织、血液等的不良反应。生物相容性评价最基本内容之一是生物安全性,生物安全性是指材料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下必须对人体无毒性、无致敏性、无刺激性、无遗传毒性、无致癌性,对人体组织、血液、免疫系统无不良反应。 产品1栓塞剂属于6877介入器材,与人体接触,能够在人体内进行降解,对其生物相容性评价依据《GB/T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1部分:风险管理评价与试验》中的内容。产品1栓塞剂生物学评价方法流程如下: 该器械与人体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获得材料的识别信息并考虑化学表征材料与市场上器械所用材料相同该材料与市售器械具有相同化学组成制造、灭菌相同、加工助剂不同没有足够的风险评定所需充分的论证和/或临床相关数据根据材料化学性质和接触类别和时间对器械进一步评价进行的生物学评价试验的选择试验和/或豁免试验的论证进行毒理学风险评定最终评价。 产品1栓塞剂是采用明胶与甲醛交联而成,其生产工艺与现在市售的产品2颗粒栓塞剂生产工艺基本一致,经合成、固化、洗涤、

冻干、灭菌而成,产品2颗粒栓塞剂在中国已经有使用数年的历史,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广泛应用了医疗器械行业。经相关文献报道,产品1无全身毒性、无亚急性和亚慢性毒性、无慢性毒性,植入符合规定、无细胞毒性,无刺激性和致敏性,组织相容性好等特点。 医疗器械材料的定性与定量的说明或分析 主要材料名称:明胶:由猪皮中含有的胶原蛋白不完全酸水解、碱水解或酶降解后纯化得到的一种制品。购自温州罗赛洛明胶有限公司,属于药品辅料,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XX版标准。加工助剂:甲醛、氢氧化纳、液体石蜡、吐温80。 医疗器械/材料与市售产品的等同性比较 产品1栓塞剂与市售产品产品2颗粒栓塞剂比较 产品1栓塞剂与市售产品产品2颗粒栓塞剂生产过程比较 产品1栓塞剂通过专业医师介入人体血管,与人体接触,在90天左右降解,依据《GB/T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_第1部分:风险管理评价与试验》中按人体接触性质分类植入器械:b) 血液;按按接触的时间分类:b) 长期接触。 5、实施豁免生物学试验的理论和论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