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

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

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
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

有关福柯话语理论的文献综述

以“福柯话语理论”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搜相关文献共119篇,分类得与理论相关的文章33篇,用于文学作品与文学人物分析共34篇,与文化相关的共10篇,理论联系现实的共13篇,与翻译中的话语权力有关的文献共11篇,此外与教育有关的有6篇,其他话语理论的学者的文献4,其他学科有8篇,下文将对文献分类整理。

一、福柯话语理论

(一)相关文献资料

标题作者出处日期摘要

1.“人之死”何

以成为可能

——试论福

柯的话语主

体理论黄华北京

行政

学院

学报

200

9年

第5

福柯的“人之死”提出的背景、话

语/主体——解构主体的方法论、

“人之死”的含义、话语住体理论

的评价

2.“政治解剖

学”——福柯

权力观论略陈缘上海

师范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

200

9年

4月

建构福柯权力哲学的逻辑,即:经

验~知识一权力;身体一主体一权

力;理性一非理性一权力。认识理

性与权力的关系,使规训不再成为

一种压制或奴役的新方式,而是作

为变革现代性缺陷的途径等。

3.从“人之死”

到“作者之

死”——福柯

作者理论探

析董树

江西

社会

科学

200

9年

3月

人是现代知识型形构的产物,作者

也是现代知识型形构的产物。当代

书写还改变了传统书写与死亡的关

系。

4.从福柯对主

体性的批判

看其文学观张娜华东

师范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

200

6年

4月

以福柯批判主体性为出发点,审视

了福柯理论中最重要、最基本的问

题:主体、话语和权力,并透过福

柯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哲学论述的思

维方式来探究福柯理论中散现的文

学观点。

5.从批评性话

语分析看福

柯的话语理

论吴继

考试

周刊

200

9年

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福柯建

筑于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基础之上

的话语及其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进行

了简要的分析说明。

6.福柯“话语”

概念之解码陶微

安徽

大学

学报

200

9年

3月

话语定位于以“异位”为开端的知

识型的空阀构型之中;话语由实践

性的陈述整体构成;来源、间断性

和离散性成为话语的主要原则。在

此概念中,福柯反传统历史现、反

西方现代文明的思想得到了充分展

现。

7.福柯的话语

批判理论与

知识分子职

守吕宏

北方

论丛

200

6年

第5

知识分子已经从“立法者”转变为

“阐释者”,从根本上改变了知识分

子的职守。但事实上,从启蒙与知

识分子的现代产生看,消解权威和

守护理想是知识分子永恒不变的职

守。这是后现代条件下无法消解的

理念,知识分子的话语批判理论不

过为知识分子消解自身的权威提供

视角而已。

8.福柯的话语

权力理论分

析徐军

文教

资料

201

0年

12

福柯从知识考古的角度,对话语和

权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

知识、真理是权力的形式,权力离

开了知识、真理也就不成为权力。

文学话语是不同知识、真理表达沟

通的自由领域。因此.它是显示社

会生活和精神世界权力规律的主要

方式。

9.福柯的权力

论与批评性

语篇分析辛斌外语

学刊

200

6年

第2

简述福柯的权力观和他关于权力与

知识和话语的关系的思想,并试图

由此表明,虽然以费尔克劳等人为

代表的CDA 深受福柯理论的影响,

但在涉及权力、真理和意识形态等

一些重要方面却有明显的差异。

10.福柯的权利

话语与后殖

民主义王冬

铜仁

学院

学报

200

8年

1月

权利、知识和话语;后殖民主义对

文本与权利的揭示;

11.福柯的知识

考古学理论

剖析黄晖法国

研究

200

6

(2)

话语分析:知识考古学的运作策略、

知识考古学的理论特征、知识考古

学与思想史的区别、考古学的矛盾

与谱系学的引入

12.福柯后现代

微观权力言

说述评周建

江西

社会

科学

201

0年

1月

对传统权力观基本思路的反思、权

力的谱系、福柯权力观的启示及其

问题

13.福柯话语符

号学美学研

究苏连

江西

师范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

200

9年

5月

介绍福柯话语符号理论的基础——

知识型;对福柯在《词与物》中表

现出来的反理性主义和反人本主义

的话语主体理论进行分析;福柯的

话语分析理论;福柯的话语权力理

论;福柯话语符号学美学的批评实

践。

14.福柯话语理

论的文化解

读杨眷

安康

师专

学报

200

5年

8月

话语事件与话语实践、话语本性的

双重性、话语理论与文本话语的读

15.福柯话语理陶徽广西200为权力与话语共生交叠的状态、话

论的文论和批评意义希师范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

6年

4月

语理论对文学理论和批评的重要意

义、

16.福柯话语理

论视野下的

文艺制度论汤世

柳州

师专

学报

200

8年

10

从福柯的话语理论的视角来对文艺

制度及其悖论进行一番梳理,从而

得出文艺制度的悖论不过是权力话

语的狡计的结论。

17.福柯话语理

论探要吴猛复旦

大学

博士

学位

论文

200

3年

11

话语问题并不是如人们常常认为的

那样仅仅是福柯“考古学时期”考

察的主题,而是贯穿福柯全部思想

的一个问题;福柯话语理论的核心、

乃至福柯全部思想的基石是话语的

“功能性”。

18.福柯话语理

论中的控制

与反控制刘晗兰州

学刊

201

0年

第4

话语的外部控制、话语的内部控制、

话语使用条件的控制、话语控制中

的反控制

19.福柯话语权

简梳杨波

上海

交通

大学

200

8年

1月

概述学界对话语权的探讨,论述福

柯对话语权的理解、阐释和建构;

梳理权力、话语权与历史学、谱系

硕士学位论文学的关系,话语权对生命的控制;从疯癫史、刑罚史、战争史等角度梳理话语权理论在历史中的形态;考察福柯的性话语理论。

20.关于“话语”

的关键词研

究苏海

邱越

黄冈

师范

学院

学报

200

9年

4月

话语理论主要资源、我国学术界对

“话语”理论的运用、话语理论在

我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21.后现代视域

中伊利格瑞

的女性话语

理论重构高敏西北

大学

硕士

学位

论文

201

0年

6月

伊利格瑞与西方女性主义、伊利格

瑞对西方父权制话语的批判、论述

伊利格瑞女性主义话语理论的构

想、伊利格瑞关于女性主义话语理

论重构的意义和局限

22.话语、权力和

主体—关于

后结构主义

者福柯的理

论分析梁鸿郴州

师范

高等

专科

学校

学报

200

2年

2月

“话语”的使用促使文学批评远离

了传统对“意义”的追问,它使我

们从方法问题转移到对功能的描述

上,尤其是转向主体如何在社会话

语和制度中被产生以及主体如何成

为“主体功能”的问题。

23.建立在“话语

理论基础上

的思想变革欧阳

晋阳

学刊

200

7年

第1

福柯的“话语”理论、福柯的权力

哲学、福柯的后人道主义

——福柯政

治哲学探析

24.论“话语的秩

序”——福柯

话语理论的

一次重要转

折黄华北京

行政

学院

学报

200

6年

第2

话语内部的秩序、类控制话语的规

则——对话语主体的控制、福柯提

出的重新理解话语原则

25.论福柯的三

维话语理论陈长

河南

师范

大学

学报

200

6年

3月

福柯话语理论不是知识话语、权力

话语某个单一维度,而是一个话语

系统。这个话语系统是出知识话语、

权力话语、生会话语三个维度共同

构成的。

26.媒介话语的

意识形态建

构——一个

批判性的视

角卢颖

郭志

新闻

爱好

200

9年

8月

意识形态的定义、考察媒介话语与

意识形态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媒

介话语如何建构意识形态

27.名词化与权

力王景中国

海洋

大学

硕士

学位

200

9年

6月

结合系统功能语言学派的名词化理

论和福柯的权力话语理论探究名词

化对语篇传播权力影响、行使权力

关系所起的重要作用以揭示名词化

现象和权力行使的相互关系。

论文

28.西方修辞视

野下权力话

语策略及反

思董丽

哈尔

滨学

院学

201

0年

8月

权力的话语策略、西方修辞视野下

的话语策略、权力话语运作的西方

修辞策略

29.寻找疯癫“言

说”的可能

性:从考古学

到系谱学的

转换——读

福柯《疯癫与

文明》韩平河北

法学

200

7年

5月

要探讨《疯癫与文明》中对予疯癜

言说的可能性的问题,认为福柯通

过疯癫的历史间断性和真理建构性

的角度为疯癜言说的产生开启了大

门,但在考古学时期作为“话语实

践”的“严肃言语行动”的理论分

析面对德里达的质疑需要重新思

考。认为在系谱学时期和性史的研

究中,福柯通过对既包含历史的参

与者与言说者的二重身份的“当下”

历史的现代性探讨,和在性史中对

于“自我技术”的探讨,为疯癫的

言说提供理论上的可能性。

30.语篇与语篇

的“对话”—

—语篇互文

性的理论探徐涛外语

与外

语教

200

6年

第6

在对前苏联思想家、理论家巴赫金

的异质论理论,法国哲学家、历史

学家福柯的话语集合体理论和英国

批评话语学家费尔克兰福的话语秩

讨序理论进行详细阐述的同时,基于

马克思主义对语言的历史唯物观,

提出贯穿于这个社会学话语理论的

核心概念是语篇的互文性原则。

31.语言-文本-

社会实践—

—话语理论

发展的三种

形态汤世

周海

四川

教育

学院

学报

200

8年

2月

从语言、文本和社会实践三个不同

层面,来梳理和分析话语理论的发

展历史,并重点论述了福柯的话语

理论在这整个过程中所起的承前启

后的作用。

32.知识与权力

——福柯话

语理论之中

心陶徽

淮南

师范

学院

学报

200

7年

第6

一在考古学阶段.各种知识话语是

其研究重心;在系谱学阶段,福柯

将工作重心放在权力之上;福柯在

后期工作中更集中地研究知识话语

和权力话语的关系。

33.作为话语的

“启蒙”和

“现代性”—

—福柯关于

启蒙的两篇

文章探析马汉

云南

大学

学报

200

7年

第5

拒绝对启蒙的敲诈、、决心要在话语

的范围中描述陈述以及它们的可能

关系、要建立现在本体论或我们自

身本体论的东西、福柯的启示与局

(二)文献分析

1、讨论福柯的话语理论离不开对“话语”的辨析,除了有整篇文章都在讨论话语的《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外,几乎每篇文章中都有对“话语”的讨论。各学者对“话语”词义的辨析和理解大致有这样几种:

?福柯的话语不同于语言学中的概念,不是单一的句子、命题、言语、文本这样的相对独立而自治的意义单位,而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即“话语实践”

(discursive practice),它是一切知识的基础,而知识则是“由某种话语实践按其规则构成的并为某门科学的建立所不可缺少的成分整体”。

——吴继宁《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福柯的话语理论》

?“话语”不是一个单纯的语言学概念,而更主要的是一个多元综合的关于意识形态再生产方式的实践概念,它具有自身的实践性,存在于立体的语境中,既随着语境变化又反作用于语境,人类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话语”关系,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脱离“话语”而存在。与传统历史研究对于“话语”的意义和本质的强调不同,福柯的研究重点是“话语”的生成与作用。“话语”

作为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贯穿于其考古学和系谱学的始终,“考古学是分析局部话语的适当方法,系谱学则是在描述这些局部话语的基础上使被解放的知识能够活跃起来的策略”。

——陶徽希《福柯“话语”概念之解码》

?福柯所理解的“话语”主要是探讨各种知识领域的话语。因而,福柯赋予“话

语”相当宽泛的意义,话语是用以表征的工具,某一事物被纳入对象领域,实际上就是进入了知识领域,当然也就在语言中得以陈述成为话题,从而进入话语领域,但是其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的机制,这些机制的运作才真正使得事物被言说出来。

——黄晖《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理论剖析》

?在CAD中,克莱斯对话语的定义或许最接近福柯“话语”的原义:它是“表达一个机构的意义和价值观的一套有组织的系统性的‘陈述’------一种话语提供一套关于某一特定领域的可能的陈述,组织并构造谈论某一特定话题、对象、过程的方式。它为社会和个人行为作出描述、规定、许可和限制”。

——辛斌《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性语篇分析》

?福柯吸收了索绪尔的语言及言语理论又逾越了其界限使话语拥有自身的规则,具有物质性和实践性。他有意探讨话语在空间中的位置与关系而非在时间中的绵延,强调话语的偶然断裂与差异。他用前古典认识型、古典认识型、现代认识型和当代认识型,切断线性发展的历史。以异位作为切口,在每种认识型的空间内,分析各种知识话语的历史构成。在知识考古学中,福柯提出陈述一词,陈述是一种功能是话语的原子陈述的整体即话语。

——陶徽希《福柯话语理论的文论和批评意义》

?福柯认为,话语构成过程受制于“一组匿名的历史规则”,它决定着语言、观念如何相互交换等话语活动,潜在的规范要求话语如何去实践。福柯选择了一个“知识型”的概念来表达这个比话语更深层次的存在.或把它叫做“历史前提”,它决定着一个时代的话语模式,包括人的认知、理解和接受方式。?福柯认为:“在任何社会中。话语的生产是被一些程序所控制、筛选、组织和分配的,它们的作用是转移其权力和危险,应付偶然事件,避开其臃肿麻烦的物质性。”

——徐军义《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分析》

作者都意识到福柯的“话语”不同于一般语言学中的话语概念,或者至少不是索绪尔语言学中的话语,或者说福柯的话语和索绪尔结构语言学中的语言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吴猛在他的博士论文《福柯话语理论探要》中提到:“在《词与物》中,福柯明确告诉人们话语与语言的不同之处,话语可以不是语言,而语言本身也未必是话语。因此,在福柯整个著述中,话语与语言的关系颇为复杂。但首先应当明确的一点是:如果从索绪尔传统理解‘语言’出发的话,那么,福柯所说的话语并不是语言。”本人也认为福柯的话语,并不同于索绪尔在仅分析语词、句子等单个的概念。但是福柯的话语的实践也不是如《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看福柯的话语理论》中作者所说是一种“社会实践”,这是后马克思主义对话语实践的理解。他们更愿意将“话语实践”理解为个体或群体间的交流,话语是等同于语言的一种符号。在福柯的话语实践中,我们看不到实实在在的双方交流的

语词。

福柯在知识考古学中说:“我们不能把它同表达行为混淆起来,个体通过这种表达来表达思想、愿望、形象;也不能同理性活动混淆起来,这种理论活动可以被用于某个推理系统中;也不能同某个说话的主体在建造语法句子的时候所具有的‘能力’混淆起来:说话的实践是一个匿名的、历史的规律的整体。这些规律总是被确定在时间和空间里,而这些时间和空间又在一定的时代和某些既定的社会的、经济的、地理的或者语言等方面确定了陈述功能实施的条件。”所以,福柯不把“话语”理解为言语表达或理性的推理活动,话语并非是个人的行为。而是某个历史时期由众人被社会、经济等因素规范创造出来的总体的言语表征和规则。“话语实践”是时代背景下一系列话语陈述之后构建成的某种理论或范式。

2、多数学者谈到,福柯的话语理论始终与知识和权力密不可分,所以就有了对福柯话语知识理论的研究和话语权力理论的研究。并逐渐从话语权力的研究衍生到对政治中权力的解剖,如《“政治解剖学”——福柯权力观论略》。有关福柯的话语、知识、权力及其三者间关系的论述有:

福柯认为,话语、知识与权力是共生的,话语本身就是权力,各种权力因素在话语实践和非话语实践中渗透,对话语形成作用力,知识通过“话语机制”

起作用,它同时也是权力。“权力—知识,贯穿权力—知识和构成权力—知识的发展变化和矛盾斗争,决定了知识的形式及其可能的领域。

——吕宏波《福柯的话语批判理论与知识分子职守》

?但是,在福柯的理论中,权力并不属于任何具体的个人、国家或组织,而是遍布社会实践的各个角落。他指出,从“阶级”的角度、以“阶级”的方式思考权力也许是徒劳无益的,因为权力不是一元的,它的行使也不是二元的。

权力并不是以链条的方式起作用的,它是循环的,从来不会为一个核心所独揽。它是通过一个像网络一样的组织来布置和行使的。

——辛斌《福柯的权力论与批评性语篇分析》

?福柯指出,传统权力观基本上可归纳为两种解释模式:一是在权力与权利关系的法权框架内,将权力视为由人民自愿让渡给政府的某些权利构成的合法权威,这就是所谓的法权理论模式。二是以马克思为代表,进一步挖掘表面上合理的资产阶级法权背后的不合理性。深入到政治权力底层以探索其经济根源,构建了与前一模式对立的权力话语。

——周建漳《福柯后现代微观权力言说述评》

?所有话语都是由权力产生的,但它们并不全都对权力俯首帖耳,它们也可以被当作“抵抗的支点和反抗策略的起点”。然而,权力关系对话语的决定作用只是话语本性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在任何社会中,话语不可能只有一种完全和谐统一的声调,话语除了有服务于权力的一面外,还有抗拒的一面,后者常常被西方的理论家称之为“颠覆”。

——杨眷芳《福柯话语理论的

文化解读》

?这样,话语与权利在福柯那里就有了两个方面的特征。首先。话语与权利是不可分的,真正的权利是通过话语来执行的,通过话语而实现的权利才是切实的、有效的。其次,话语与权利关系的是权利与话语以同样的方式建立起来,对权利的任何一种方法的掌握,都是对话语的一种方法的掌握。所以,福柯宣称话语和社会中的其它任何事物一样,是我们努力掌握和支配的对象,而且话语还是掌握权利的重大关键。

——汤世亮《福柯话语理论视野下的文艺制度论》

?福柯认为,在现代和后现代社会中,权力使我们成为“主体”,并使我们屈从于各种规则和制度,在权力关系之中,主体没有任何本质的存在意义,只是话语中的一个被动的客体,我们对任何权力的反抗和对真理的反抗都仍要依赖于权力而不是依赖抽象的自由和自我的范畴,也就是说,无论我们在哪儿,所处的位置有何不同,都处在一个由现实规则所构成的本体和权力系统之中,主体总是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它们只不过是一些规范和惩罚的运作手段而已,根本不存在拥有自主权力的主体。

——梁鸿《话语、权力和主体—关于后结构主义者福柯的理论分析》

?福柯认为,在任何社会中,话语即是权力,因为那些对话语起决定作用的规

则强化了有关何为理性、理智以及真实的判定标准,因而,站在这些规则之外发言,就要冒被边缘化和被排斥的危险。他还强调指出,所有话语都是由权力产生的,但它们并不全都对权力俯首帖耳,它们也可以被当做“抵抗的支点和反抗策略的起点”。反话语就是通过浓缩大众对从前的压迫形式和斗争方式的记忆,而提供政治抵抗的杠杆,也提供阐发被边缘化群众之欲求的一种手段。

——欧阳英《建立在“话语理论基础上的思想变革——福柯政治哲学探析》

?对于知识话语的研究,福柯使用了静态的考古学的方法,“在这样一个自身如此不稳定的‘思想的世界’中,考古学难道不正是以静态上的思维显示其价值吗?”对于话语形成的原则,福柯的回答有四个方面。第一,对象的形成;第二,陈述方式的形成。它追问三个问题:谁在说话?话语发生的地煮在哪儿?主体占有什么位置;第三,概念的形成。概念间必须互相关联,彼此连续,共存并涉入程序;第四,策略的形成。这主要指话语的可能衍射点、话语的根据和非话语的根据。

?权力话语研究,福柯采用的是系谱学的方法,其特点是从动态上考察制约话语出现的背后的权力运作机制,它强调话语的物质存在条件,是把话语放到社会整体领域中来观照。权力对话语的约束机制在福柯那里是多方面的。首先,排斥程序;其次,精选程序。它是从内部发挥对话语的控制功能;再次,说话主体。

——陈长利《论福柯的三

话语与权利在福柯那里有两个方面的特征。首先,话语与权利是不可分的,真正的权利是通过话语来执行的,通过话语而实现的权利才是切实的、有效的。其次,话语与权利的关系是权利与话语以同样的方式建立起来,对权利的任何一种方法的掌握,都是对话语的一种方法的掌握。所以,福柯宣称话语和社会中的其它任何事物一样,是我们努力掌握和支配的对象,而且话语还是掌握权利的重大关键。按福柯的意思,话语,如知识的话语,是施展权利的工具,反言之,权利的施展就会不断制造知识的新对象和新形式,而这些新对象和新形式本身也会导致和加固某种权利。

——汤世亮,周海燕《语言-文本-社会实践——话语理论发展的三种形态》

为了打破权力的集中化和知识的纪律化.福柯将处于纠结状态的知识话语与权力话语公之于众,并揭露出它们的技巧与策略。知识紧密地同权力联系在一起.没有脱离权力运作的纯学术的知识话语体系.知识话语的产生和散布要靠权力的运作,而且,知识作为话语本身就是权力的一种表现;任何权力,特别是现代社会的权力,其运作也都离不开知识,离不开知识话语的参与。知识话语的形成及散播方式.是各种社会文化力量竞争的结果:反过来,知识话语的形成及散播方式又深刻地影响各种社会文化力量及其相互的关系。因此,知识的形成和散播过程中的宰制权.一直是社会各种统治力量的斗争焦点。

——陶徽希《知识与权力——福柯话语

从以上的这些论述中可以看到,有直接对话语、权力、知识的理解,也有对福柯所阐述的这三者之间关系的辩证分析。在这些学者看来,在福柯的阐述中,话语、知识、权力是不可分的,认为话语即权力,拥有了话语也就拥有了权力。权力是通过话语来体现的,话语也是由权力来赋予的。知识是在话语中产生的,同时,知识和权力之间也有关系,知识通过“话语机制”起作用,也就渗透着权力。现代社会的权力是通过知识来体现的,体现为社会各种文化力量竞争的结果。

话语通过权力无处不在,它不属于任何国家组织和个人,而是广散于社会的各个角落。有学者分析到,话语不仅表现为对权力的俯首称臣,有时候还表现为必要的反抗性。可以理解为某群体对另一群体的对抗时产生的一种反对话语。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中,虽然权力依然以话语的形式散布在我们周围,特别是大众传媒。但随着传播形式的多样,我们看到许多对高端权力的解构,以自己的形式反抗着主流的话语权力。也有学者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福柯建筑于知识考古学和系谱学基础之上的话语及其话语分析理论框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说明。

吴猛在《福柯话语理论探要》分析说:“《知识考古学》中话语的功能是在‘话语实践’中对话语网络的形成所起的作用;而《话语的秩序》则涉及到‘话语控制’中所显示的话语功能性。从《规训与惩罚》以后,话语的功能性跃出了话语层面,进入‘话语一权力’层面,此时话语与权力缠绕在一起。福柯描述了话语在这一层面中的两种功能模式:规训模式和性经验模式,前者中话语的功能是使得权力的某种目标(如规训)得以可能,而后者中话语的功能则是使得作为簧略性处境的权力本身得以形成。而《性经验史》第二、三卷与《自我的技术》则在另一个层面上即‘话语一自我’的层面展示了话语的功能性,这就是‘自我的塑造’。”

说明福柯前期在讨论话语的时候与知识联系紧密,特别是到了《知识考古学》以考古的方式梳理人类知识的历史,实际上就是对话语进行描述。在后期的《性经验史》试图用身体话语分析权力的压制,关注的是话语如何在“话语——权力”的层面上起作用。

3、随着福柯的话语理论的发展,话语理论分析的面越来越广,如用来分析女性话语,欧美社会中的其他种族的人群,具体表现为女性主义,对美国黑人话语权的分析。福柯的话语理论还被应用分析后殖民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等,这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更常见。具体的文献有:

?福柯对后殖民主义的理解可以从两方面阐释:一方面,从现实状况的描述上来看。它可指在殖民逻辑指导下的文化霸权;另一方面,从理论方面来看,它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实施文化控制的这种不平等关系的揭示、批判和反思。它广泛涉及到历史、文化、政治、种族、性别等多个方面,是当今理论多元化、综合化的体现。

?在后殖民主义者E.赛义德等看来,文本不是—个简单平面的载体,每一个文本都有其“语境”,它规范着不同的解释者和他的解释活动。“表面上看,文字只是写作的文字。好像看不到社会政治控制。其实,它与欲望和权力有着很深的联系。词语绝不仅仅是把冲突和统治体系词语化,而且是人与人之间斗一争冲突的对象。”

——王冬梅福柯的权利话语与后殖民主义

对话语权力的理解衍生到话语霸权、文化霸权,不仅仅是政治意义上的权力

侵占,或是军事上的打压。文化力量更愿意被称为软实力,也是一国国力的象征,同时就会表现为对弱小国家的侵占。最为明显的表现为大众传媒生产出的产品多打出为社会精英阶层提供文化大餐,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很难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文化产品,或者逐渐在社会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现代气息中迷失自我。

美国快餐文化,如好莱坞的电影、渲染的时尚优质生活,还有渗透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麦当劳都在侵蚀着它的入侵国的文化。越是弱势的国家越不能在这样的洪流中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容易被现代社会中此类的话语权力倾轧。

4、文献中还涉及到对话语主体的分析,因为福柯在他的论著中谈到“人之死”和“作者之死”,人和作者常规意义理解为话语的主题,即说话的人和创作的人,但是福柯话语理论中的人又不能作简单的理解。

黄华在《“人之死”何以成为可能——试论福柯的话语主体理论》分析:“首先,这里所指的‘人’是概念上的‘人’。即不是纯粹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也不具有科学意义上的实在性,而是作为知识对象被建构起来的‘人’。其次。‘人之死’是福柯从‘上帝之死’引申出来的结论,意味着某一绝对权威的解体。因此,福柯认为‘上帝之死不意味着人的出现而意味着人的消失;人和上帝有着奇特的亲缘关系,他们是双生兄弟同时又彼此为父子,上帝死了,人不可能不同时消亡,而只有丑陋的侏儒留在世上’。”

同时《从“人之死”到“作者之死”——福柯作者理论探析》的作者分析道:“‘人之死’是福柯‘作者之死’的逻辑起点,随着现代知识型的废除和新知识型的诞生,作者终将与人一起死亡。作者功能是福柯作者理论的核心概念,集中体现了一个社会里某些话语存在、流通和运作的特征。作者是话语实践复杂运

福柯权力理论之概述

福柯权力理论之概述 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一文中,福柯说了这样一段话,“毕竟,直到19世纪,人们才认清剥削。但人们大概永远不会知道权力是什么。可能马克思和弗洛伊德还不足以帮助我们认识这个神秘的、被称作权力的、被到处授与人的东西。它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是显现的,又是隐蔽的。”这段关于权力的论述多少带有一些神秘主义的色彩,这也是它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原因所在。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权力(pouvoir)一语在福柯的著作中占据了中心地位,福柯在权力领域所作的探究,被认为堪与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建树相匹,甚至福柯本人,也因而被称为“权力思想家”。但即便是这样,这段话却更像是福柯发自内心的最真实的声音,或许在他看来,其实自己和其他人一样——大概永远不会弄清楚“权力”是什么。 但是,福柯仍然尽量对权力作了最大程度上的体认,这里的“权力”我觉得更倾向于现代意义上的。他指出,权力的隐蔽性的一处重要表现就是: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一方面权力的行使无不具有一系列目标和目的,另一方面这又不意味权力产生于某一个人的选择和决定。任何个人或国家机器,都不可能指挥在一个社会中产生作用的整个权力网。这也是福柯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中所谈到的,他说,“实际上人们很不了解:谁在行使权力?在哪儿行使权力?人们几乎已了解到:谁在剥削?利益去哪儿了?然而,权力……很清楚,并不是统治者拥有权力。”这里的意思应该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并不仅仅是统治者拥有权力。因为福柯多次批评过传统的权力观念,即视权力为确保奴役一个国家国民的一组机构和机制,或者说,是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实施统治的总体系统。他一再强调权力不是一样“东西”,而是一种关系,是各种势力关系的复合体,是这些势力关系通过持续不断的相互抗争,改变、增强或颠覆它们的过程。在《性史》第一卷中,福柯写道,“权力不是一种机制,不是一种机构,它不是赋予某人的一种力量;它是外借得来的一个名称,用于一个特定社会中某种策略情景。”我觉得,这段话和《知识分子与权力》中的一段话对照来看似乎更明白些,“毫无疑问,关于国家的理论和国家机器的传统分析无法穷尽权力运行和实施的领域。……凡是有权力的地方,人们都行使权力。确切地说,没有人是权力的拥有者,然而,总是一方面的一些人和另一方面的另一些人在一定的方向下共同行使权力。人们不知道谁是掌权者,但是知道谁没有权力。”权力不是一样“东西”,所以没有人是权力的拥有者。权力不是固定的存在,也不是流动的存在,而是无形的存在,是一种关系,是一

文学理论简答题与论述题

文学理论简答题与论述题五、简答题 1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文学理论的任务是什么? 3文学理论有哪些基本形态?其划分依据是什么? 4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石是哪些? 5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视角的依据是什么? 6人类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是什么? 7有关文学发生的学说有哪些? 8为什么文学起源上的“劳动说”比其它学说有更大合理性? 9什么是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原理? 10文学概念有哪三种涵义? 11怎么理解文学的一般意识形态性? 12怎么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 13什么是话语? 14什么是文学的双重性质? 15文学作为话语蕴籍有什么含义? 16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具有什么性质?

17社会主义时期的文学活动的发展有哪些带规律性的经验? 18“艺术生产”的概念是怎样提出的? 19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如何? 20文学创造作为一种精神生产与科学、宗教的本质区别是什么?21文学历史上关于文学创造的主、客体有哪些解释? 22社会生活作为文学创造的客体具有什么特点? 23怎么理解文学创造的主体是美的体验者、评价者和创造者?24文学创造材料的特征和来源是什么? 25文学创造的艺术构思的心理机制是什么? 26文学创造的构思方式有哪些? 27什么是灵感和直觉? 28什么是突出与简化? 29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有什么区别? 30艺术真实与科学真实有什么区别? 31怎样解释艺术概括的规律? 32什么是形式创造?文学创造中,形式创造要遵循哪些原则?33文学作品有哪些类型各有哪些特征? 34有关文学作品体裁的分类有哪些?

35历史上关于文学作品的本文层次的划分有哪些?36文学典型的美学特征有哪些? 37典型任务与典型环境关系是怎样? 38怎么理解文学意境的特征? 39王国维是怎样对文学意境进行分类的? 40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1审美意象是怎样分类的? 42现代叙事学对传统叙事理论有哪些发展? 43如何理解文学叙事的特征? 44怎样理解虚实的意识形态本质? 45情节与故事有什么区别? 46什么是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 47时长关系的变化有哪四种运动形式? 48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视角有什么区别? 49叙事与抒情有什么区别 50抒情性作品由什么构成的? 51普通话语与抒情话语有什么区别? 52风格的本质有哪些看法?

综述格式及外文文献利用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如何利用外文文献 文献综述是揭示某一研究领域当前水平和动向的论述性专题资料。它是作者围绕某一主题阅读大量的中外文献后,提取说明主题的论点和数据,全面分析、整理、归纳概括而写成的科技论文。对于大多数写作者而言,难度最大的就是借鉴外文文献。以下是笔者在这方面的一点粗浅体会。 无论是手检还是机检获得的外文文献,往往篇幅较长,专业词汇较多,全篇精读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因此最好是先将手头上的文献摘要大致浏览一遍,进行粗略分类,比如文献是属于临床病例分析,动物实验研究还是临床人体实验研究。文献是属于综述、期刊论文还是研究报告。文献侧重于实验方法还是疾病的病因机理的研究等等。从而大致判断各类文献可以引用的是观点、方法还是结论,此为借鉴外文文献的第一步。 第二步是逐类进行快速阅读,各类文章择其重点引用部分进行快速阅读,用记号笔标记,其余部分浏览即可,并在侧边的空白处简要用中文翻译大意,并注明是引用方法学还是论点,或是临床有意义的病例。这样做的目的是方便日后查询。例如侧重引用其观点的文章中间具体的实验方法步骤与结论都可不看,只略看前言,重点看讨论。 第三步是精读,精读的目的有3个:(1)按照类别逐字逐句地阅读重点引用部分,例如方法学,就应注意分析比较各种方法的主、客观条件,步骤及结论有无差异,各有什么利弊,为什么。( 2)“查漏补缺”:看前面第二步中漏掉的部分有没有值得引用的内容,如果有,及时做好标记;( 3)根据重点引用内容的角标追溯参考文献,筛选出重点,再补查其余外文文献,尽量查全该领域的文献。 综述的写作格式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正文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在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综述的写作 1.1 文献综述的概念:文献综述是指在有针对性的搜集、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语言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全而的叙述和评论。强调作者述而不评,重点在

聚氨酯文献常用专业英语词汇

聚氨酯文献常用专业英语词汇 acid number 酸值 acylurea 酰(基)脲 aqurous ployurethane 水溶性聚氨酯 alliphanate 脲基甲酸酯 amide 酰胺 amine equivalent 胺当量 amine value 胺值 bitolylene diisocyanate 3,3-二甲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 biuret 缩二脲 1,4-butylene glycol(1,4-BG)or1,4-Butylene diol(1,4-BDD)1,4-丁二醇caprolactone ployester 己内酯型聚酯 caster oil 蓖麻油 carbodiimide 碳化二亚胺 casting molding machine 浇注机 casting PU(CPU)浇注型聚氨酯 casting table 浇注平台 centrifugal casting 离心浇注 chain extender 扩链剂 cohension energy 内聚能 compression moulding 加压模塑(成型) cream time 乳白时间 crosslinking agent 交联剂 cyclohexyl diisocyanate (CHDI)环己烷二异氰酸酯 4,4-dicyclohecylmethane diisocyanate (H12MDI)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即氢化MDI demould time 脱模时间 3,5-diamino-p-chloroisobutylbenzoate(Baytec-1604)3,5-二氨基对氯苯甲酸异丁酯 1,4-diazobicyclo-2,2,2-octane(DABCO)1,4-二氮杂-(2,2,2)-双环辛烷,即三亚乙基二胺 dibutyltin dilaurate(DBTDL)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 3,3-dichloro-4,4-dianilino methane(MOCA)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甲烷 4,4-methylene bis(2-Chloroaniline)4,4-亚甲基双(二-氯苯胺) die C tear strength 撕裂强度(直角形) dihydromethyl propionic acid(DMPA)二羟甲基丙酸 1,4-dihydroxybutane 1,4-丁二醇 dimethyl methyl phosphonate(DMMP)甲基膦酸二甲酯 3,5-dimetylthio toluene dianiline(DMTDA)3,5-二甲硫基甲苯二胺 4,4-diphenylmethane diisocyanate(MDI)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domain 微区 domain structure 微区结构 dynamic properties 动态力学性能 elongation at break(Eb)扯断伸长率

对福柯权力理论的分析

对福柯权力理论的分析 【内容提要】权力是政治的核心,对于权力的定义域理解,古来便是见仁见智。福柯提出了权力-知识的概念,明确表示否定传统的阶级分析和阶级理论。权力不仅来自上面的结构对个人的排它性活动,而且也和知识与话语密切相关。权力和知识是共生体,权力可以产生知识:权力不仅在话语内创造知识对象,而且创造作为现实客体的知识对象。人文科学的主体,并不是由意识形态引起的幻想,而是某种权力关系现实存在的结果。新的人文科学的产生和新的权力结构的建立总是同时出现的。 【关键词】知识、权力、国家 福柯是法国哲学家、社会历史学家,后现代理论主要代表之一。其思想以反中心、反权威、反常规而著称,分析方法独特,研究主题多变,涉及历史、文学、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等众多领域。福柯的权力理论强调文本与历史的关系,把权力当成具有心理意志力的普遍欲望。认为权力是档案负面的社会、政治现实,是一种永远存在、无法摆脱的社会罪恶。知识和权力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知识是表象,权力是实质。每一种话语实践都有一套规则,以潜在的权力形式支配着特定领域的知识、思考和写作。历史写作的话语是在权力斗争中产生的,权力是人们对于事物所实施的暴力。不存在纯粹客观的话语,只有体现或大或小权力的话语。在艺术领域,一如政治、历史中,通过掌握话语而获得权力。福柯认为,权力不是获得的,也不是分享的,而是通过各种关系的一种转换无定的游戏,这些关系涉及经济、政治、知识、情感、性等各个领域。权力有意向却没有主体性,即便是权力促生了反抗力量,但它也只能存在于权力关系错综复杂的游戏网之中。 自政治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人们就对权力进行着持续而深入的研究。可以说,权力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从古希腊的先哲们到现当代的思想家们都在孜孜求索。然而,权力却是一个在本质上具有争议的概念,又具有多张面孔,学者们见仁见智,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解。权力问题既是一个政治学的问题,又是一个法学的基本问题,虽然权力问题由来已久,但是关于权力的问题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而且在这些权力问题的论述中最为关注的是统治权问题,即统治权的合法性问题,谁掌握统治权的问题,统治权问题一直是西方权力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研究就是关于权力分配方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政治学也就是关于权力的学问。 福柯对于权力的定义独树一帜,福柯认为权力是档案社会的政治侧面,是一种无所不在、无法摆脱的社会事物。1972年他在知识分子与权力一文中说:那东西如此神秘,可见有不可见,在场又不在场,无所不在无孔不入,这东西就叫做权力。对福柯而言,权力不只是物质上的或军事上的威力,权力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权力和知识的关系。“权力和知识是直接相互连带的,不相应的建构一种知识领域就不可能有权力关系,不同时预设和建构权力关系就不会有任何知识。”即能够表现出来有知识是权力的一种来源,并引进了“话语”的概念。这里的“知识”有更广泛的含义,即人们对整个世界认知。福柯认为人们只有精通某一领域的知识才具备了这个领域的话语权,同时,这一领域的知识只有被普遍承认,才能转变成“权力。 福柯悬置了权力的本体论以及权力的合法与非法这一问题,可以得出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法治的着点被悬置了。在传统自由主义看来法律是用来确定权力获得的合法性问题,以及限制权力的滥用的,这些法律的合法性同样也来自更深刻的合法性,在福柯这里传统自由主义的主张变地没有说服力了,甚至是变地不现实了。福柯批判了理性的霸权地位,同样否认法律的全能性与完备性,那种在权力面前无可置疑的法律在福柯看来是不存在的。与启蒙时期的法学家不同,福柯不认同那种对法律进行的客观分析,试图探讨法律的真实处境,运用历史-政治话语来分析法律的起源问题,法律之所以为法律的标准问题,以及法律的中立性问题。

文学理论知识点

文学理论知识点 一.文学作品的类型: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 1.现实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事实的文学形态。 2.理想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管理想的文学形态。 3.象征型:象征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二.文学的基本体裁:诗、小说、剧本、散文和报告文学 1.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 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特征: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2.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 特征: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三.文学作品的文本层面:言语层、形象层、意蕴层 1.文学言语层面:指文学文本首先呈现于读者面前、供其阅读的具体言语系 统。特征:内指性、心里蕴含性、阻据性 2.文学形象层面:是读者在阅读文学言语系统过程中,经过想象和联想而在 头脑中唤起的具体可感的动人的生活图景。 特征: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假定与真实的统一 个别与一般的统一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3.文学意蕴层: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属于文本结构的纵 深层次。 三个层面:历史内容层、哲学意味层、审美意蕴层 四.文学典型 1.定义: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 魅力的性格。一般又称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 2.举例说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1)一方面,典型性格是在典型环境中形成的,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 是环绕着她的典型环境的产物。

2)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作用。这种现象在无产阶级英 雄典型那里表现得尤为充分,如《红岩》。 五.意境、意象、审美 1.意境定义: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 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 2.特征: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 3.意象定义:这里主要指审美意象,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是指以表 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 4.审美定义: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 然)形成一种无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 六.叙事 1.定义:简单地说,就是用话语虚构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2.构成:叙述内容、叙述话语、叙述动作 3.特征:第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的过程 第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 七.结构 表层结构深层结构 ↓↓ 事件之间关系关联性多种行动之间关联 八.行动:行动序列→只指一种行动 行动序列的形成:首尾相接、中间包含、左右并连 九.文本时间:是指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十.抒情性作品 1.定义:指以表现作者个人主观情感为主、偏重审美价值的一类文学作品,与叙

英语专业文献综述

英语专业文献综述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Y i b i n U n i v e r s i t y 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_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介词汉译策略研究 二级学院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学生姓名简汝梦 学号年级 2011级 指导教师徐文英职称讲师 年月日 文献综述 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英语介词汉译策略研究 Study on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English Prepositions Based on Skopos Theory 摘要:英语介词使用频率高,搭配能力强,含义灵活,因此在翻译中属于比较难以处理的一种词类。目的论论者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

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目的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目的论的提出为英语介词的汉译提供了可靠的指导。本文将目的论引入到介词翻译中,认为在目的论原则的指导下,英语介词的汉译可通过加词、减词、分译、转译等策略来达到较好的翻译效果以及更好地实现翻译目的。 关键词:英语介词;翻译;目的论 导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中国入世的大好形势的出现,汉语与英语在世界上似乎显得同等重要,所以将这两种语言互相转化是我们越来越重要的任务。在英语中,英语介词数量不多,但其构成的介词短语在英语中的出现频率很高,功能多样且位置灵活,对构成句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对于英语介词的翻译策略问题一直深受广大翻译学者的关注。目的论以文本目的为翻译过程的第一准则,目的论者认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目的决定了译者需要采用何种翻译策略和方法,即“目的决定论”。目的论的提出为英语介词汉译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因此,译者若能熟练掌握翻译目的和翻译方法,则能译出高质量的译文。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各大专家对于英语介词翻译以及翻译目的论的已有研究和探索,并结合笔者自己的观点加以评述;然后以此综述在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研究英语介词的汉译策略是个切实可行的手段;最后预测此观点的发展前景一定是光明受欢迎的。 历史发展:对于翻译目的论的发展历程,笔者在总结各前辈的资料中得出:在20世纪70年代,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兴起于德国,其四大代表性人物及其理论是: 凯瑟林娜·赖斯(Katharina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理论(functional category

牛人整理的英文论文写作常用词汇和短语

英文论文写作常用词汇和短语 这几年看文献和写论文的时候整理了一些写作常用词汇和短语,希望大家也能用得上: 差别gaps between, differentiate between, discrepancies,no intergroup differenc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urvival were found for MMC or MPMA. Although MMC and MPMA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nuclear grade and TNM stage, this difference failed to achieve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存在,出现occurred, occurrence ,existed, existence, presence, present 多数,少数the overwhelming majority of, in the majority of cases ,a marked majority, handful 方法approaches, avenues, methods, techniques, means, tools 发生率Incidence, frequency, prevalence In contrast with regions of high incidence, the mutation spectrum did not show a high prevalence of mutations at A:T base pairs. 发现,阐明,报道,证实verify, confirm, elucidate, identify, define, characterize, clarify, establish, ascertain, explain, observe, illuminate, illustrate,demonstrate, show, indicate, exhibit, presented, reveal, display, manifest,suggest, propose, estimate, prove, imply, disclose,report, describe,facilitate the identification of ,screening ,isolation 改变change, alteration, 高,增加high, enhanced, elevated, increased, forced 各种,多种in multiple types of neoplasia, in various types of apoptosis, in a variety of tumors 关系,相关,参与closely involved in, associated, 广泛的in an extensive survey 进行conducte, perform, carry out, 降,少,缺decrease, reduction, reduced, diminish, loss, suppression, deficient, low, weak, faint, light, absence, absent, undetectable, lack ,defective, negative,poor,impaired, greatly reduced or completely absent, frequently lost or down-expressed, presented discontinuous and weaker

文学理论

一、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二、文学理论五个方面的任务:1,文学活动发展论,研究文学活动发生发展的原因及其规律。2,文学活动本质论,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特殊本质。3,文学创作论,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4,作品构成论,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5,文学接受论,研究读者接受过程和规律。 三、文学理论具有实践性和自身独特的价值取向。 四、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哲学、文学社会学、文学心理学、文学符号学、文学价值学、文学信息学、文学文化学 第三章 一、文学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所从事的文学创作、接受、研究等活动的总称。文学活动既是一个包含诸多方面的复杂系统,同时又是作为人类整个社会活动的一个子系统而呈现出来。 二、艾布拉姆斯提出文学活动四要素:1,世界(模仿论:德谟克利特:“艺术模仿自然”说柏拉图“影子”说亚里士多德,艺术的起源和主要作用在于模仿) 再现论:魔幻现实主义 2,作品 3,读者(姚斯:“接受美学”,伊瑟尔:“隐含的读者”、“空白”“召唤结构”)4,作家 三、文学活动的发生:巫术发生说、宗教发生说、游戏发生说、劳动说 四、为什么把劳动作为文学活动的起点:1,劳动提供了文学活动的前提条件。2,劳动产生了文学活动的需要。3,劳动构成了文学描写的主要内容。4,劳动制约了早期文学的形式。 五、文学活动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变化、时代变化、非人力(黑格尔:世界本原的理念)、自然界的运行(弗莱:“循环”)他把文学史上的作品按照类型按照时代划分为四类:喜剧、传奇、悲剧、讽刺文学。文学发生的根本力量是生产劳动 六、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的“不平衡关系”,有两种体现:1,某些文艺类型只能兴盛在生产发展相对较低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的繁荣阶段也就过去了,如古希腊神话和史诗。2,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的发展水平并不是呈正比例的,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可能在文学艺术上反而领先,如18世纪的德国和19世纪的俄国。 七、经济基础是文学发展中起“最终的支配作用”的东西,但并不是直接作用。 第四章 一、文学的含义:在中外文学史上,文学最初并不是指今天所谓的“语言艺术”或“美的艺术”,而是泛指广义的文学过程。文学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及政治、哲学、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 二、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第一,文学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现力,例如“圣洁的妻”与“热烈的情妇”别含深意;第二,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象、虚构和情感等特性,例如《红玫瑰与白玫瑰》构建了一个男子与两个女子的关系状况,同时表达了男子对这两个女子(妻子和情人)的感情;第三,文学传达一个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第四,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例如用“床前明月光”形容白玫瑰和用“心口上

肝胆外科文献常用英语单词

文献生词 malignancy??恶性,恶性肿瘤 hepatectomy ?肝切除术 bilirubin?胆红素 bilirubinemia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高胆红素血症 Indocyanine green ?吲哚花青绿 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靛青绿滞留量试验 hepaticinsufficiency?肝功能不全,肝功能衰退jaundice?黄疸 retrospective review 回顾性调查intraoperative?手术中得,术中 parameters ?参数 Logistic Regression?Logistic回归prognosis预后 prognostic预后得 hilar?门得,脐得 cholangiocarcinoma胆管上皮癌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肝内胆管癌 anatomic?解剖得,解剖学得 hepatic hilus 肝门

perioperative围手术期得 indication适应证,指征 curative 治愈得 resection?切除术 likelihood??可能性 liver function?肝功能 metastasis??转移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细胞癌 unexpected 意外得,忽然得 cholestasis胆汁淤积 biliary drainage?胆汁引流 extended hemihepatectomy?扩大半肝切除术 Trisegmentectomy?三段切除 Chronic viralhepatitis 慢性病毒性肝炎cirrhosis 肝硬化 serum?免疫血清,血清 on admission??入院时,住医院时 percutaneous?经皮得 transhepatic??经肝得 endoscopic biliary drainage 内镜胆管引流,内镜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内窥镜得;内窥镜

福柯的话语权

傅柯的“话语理论”简述 1、话语权概述 “话语权”成为当代一个非常时髦的词,出现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方面面,在国内被人们频繁使用,在许多研究领域都运用傅柯的“话语权理论”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上至学者,下至普通百姓,大家似乎都对“话语”和“话语权”的含义甚是了然。不同的学者在他们不同的学术领域中都多次提到对相关“话语”和“话语权”的理解,有人论述女性文学与女性主义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亚裔文学在国外的“话语权”,有人论述中国农民的“话语权”,有人论述民间文学的“话语权”,也有人研究建筑设计中的“话语权”,还有很多学者运用“话语权”这一较为复杂的概念来进行文本细读和分析,比如利用话语权来阐述某些特殊翻译现象等等。 话语作为人认识世界的工具,作为人与人相互交流和沟通的工具,作为与思想直接对应的关系,其存在初期仿佛被认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为人们所重视,但随后对话语的认识与研究却越来越丰富和深入,事物各式各样的存在激起人们的思考,而思考又需要一个中介来“想”和“表述”,思考的结果也需要一个承载体来表达和外化。因此,在后现代主义看来,话语是极其重要的中介,人类所知所晓的一切,人类所建构起来的所有文明,都是通过话语这个中介作为传递手段并最终完成的。独特的话语由个体的出生、家庭背景、文化环境、时代风貌等诸多因素综合而成,正是有了独特的话语,才由话语建构起了独特的个体。 国内外学界对于话语是有一番深入分析和研究的。语言学界对话语做的界定是:“‘话语’通常有两种理解:狭义的理解是与篇章相对,指口头说出来的一句句话;广义的理解指言语交际行为体现出来的由词句构成的言语表达形式,它既可以是口语体,也可以是书面体。”这种广义的理解与语言学家索绪尔的“言语”概念较为接近。 2、傅柯的话语权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傅柯是当代西方著名的后现代哲学家,学术研究广泛且深刻,出版过多部学术著作,其影响渗入到社会学、政治学、精神病学、医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但修辞学只研究其著作中以话语为中心的观点。话语以及话语权是傅柯在研究中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傅柯的“权力理论”一直受到学界关注。 由于独特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傅柯对精神病学、心理学和性错乱等问题感兴趣,他

文学理论 论述题 第二编

文学理论论述题 第二编文学活动 1、对文学活动的四种理论的各自理论依据是什么?请简述之,并指明它们的片面性。 答:1、作品与世界;2、作品与作者;3、作品与形式; 4、作品与读者。 2、试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答:1、经济是文学发展的终极原因;2、政治、道德、宗教、民族文化风俗和审美传统在发展民族文学中也起作用;3、“合力”中进行。 3、如何理解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答:1、从实质意义上来理解,对现实的反映的产物;2、从反映的内在机制上来理解,文学作为反映是受动反映与能动反映的统一。 4、怎样理解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答: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话语活动。 5、什么是话语蕴藉?怎样理解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试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说明。 答:是指文学活动的蕴蓄深厚而又意味深长的语言和意义状况,表明文学作为社会话语实践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两层含义:1、整个文学活动带有话语蕴藉属性;2、在更深层次上,被创造出来以供阅读的特定文本带有话语蕴藉属性。 6、如果说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那么,怎样理解审美与意识形态的关系? 答:1、文学的审美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是不同的;2、又是统一的。一般层次上,作为意识形态,文学既是一般意识形态,也是审美意识形态;在特殊层次上,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具有意识形态性的审美活动,也是具有审美性的意识形态活动。 7、当前在文学的含义和属性问题上有哪些代表性观点?这里把文学视为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它表现在哪几点上? 答:两种代表性的观点:广义的文化含义,狭义的审美含义。 文学属性两种代表性的观点:1、审美意识形态属性;2、话语蕴藉属性。 8、怎样认识社会主义时期文学活动的雅与俗的问题?答: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普及——提高——再普及——再提高;俗——雅——俗——雅,这是一个双向循环的发展过程,是人类文学艺术活动发展中的一条重要规律。9、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有什么意义? 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学,毫无疑问,它的根必须扎在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土壤上。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是提高我们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10、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答:即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1、民族文学是指世界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征和民族传统,并以民族语言为表现形式的文学。世界文学是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由世界各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共同构成的一种世界性文学的总称。具有时代性和全人类性;2、民族文学需要走向世界,这是文学发展的总趋势;3、世界文学的形成不是要取消民族文学。

对中学英语口语研究的文献综述[1]

对中学英语口语研究的文献综述 高中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的形成是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的。(高鹏,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第9卷第20期{总第30期},2000年6月})新的课程标准对于上述五个方面都有具体规定。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由于高考的导向,在中学教学中一度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努力探索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已显得相当重要了。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与书面表达和阅读理解能力相比,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普遍较低,要使学生达到新的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有关“说”的要求,我们教师任重而道远。 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学英语口语教学出现的一些问题: 一、长久不不变的教学环境和模式 在传统教学环境中,教学活动仅以教材、教师、教室为重心,教师习惯于套用旧的教学模式———封闭式教学,而忽略了学校与社区的关系,即忽略了学校和社区应相互依托、相互开放资源的紧密联系。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没有担负起扮演社区型、开放型角色的职责,从而使教学的重心偏重于书本知识,而与社区的“真实”活动相脱离。这种封闭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失去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没有可供练习口语的“真实”语境,进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中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 由于有中招、高考等考试讲究的是总分上线,而大部分又都采用笔试,其中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口试往往不做要求,这就导致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的时候对英语口语的不重视。由此可见,在应试教育中,笔试“超重”,口试“失重”,教师大大忽略了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一现象在那些经济欠发达、对外交流不活跃地区尤为突出。(张克福,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第18 卷第2 期,2005 年6 月)教学用书的制约也是一大因素。教材对口语能力的制约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校本课程的开设除要满足高考的需求外,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为什么许多学校要选新综合英语或牛津英语呢? 这是因为他们的词汇量大,而且语言更加贴近生活。(余松慧,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J】中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2008年4月) 二、教师的个人知识素质及能力的不均衡性 教师作为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知识素质以及个人能力的高低,事关课堂教学的成败。但是,当前在某些地区,由于师资的匮乏,有些英语教师甚至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培训,而是临时从其他专业“转行”而来,而且有许多教师不重视教学方法的运用,不能有效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活动,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张克福,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第18 卷第2 期,2005 年6 月)同时如何利用好教材,使学生通过对话课的学习, 提高语言交际能力, 是每个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处理好的问题。(杨秀云,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低15卷第1期2003年3月) 三、口语测试问题 在目前多数情况下,口语教学以完成课本上的内容为满足。口语考试内容与课本上的相似或相同,方式比较呆板。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说出来的英语基本上是造作的、不真实的。这种考试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利于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张克福,新乡教育学院学报【J】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第18 卷第2 期,2005 年6 月)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和对策 现在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普遍接受了交际教学法。交际法认为语言能力就是合乎语法规范

肝胆外科文献常用英语单词讲解

文献生词 malignancy 恶性,恶性肿瘤 肝切除术hepatectomy bilirubin 胆红素 bilirubinemia 胆红素血症Hyperbilirubinemia 高胆红素血症 吲哚花青绿Indocyanine green 靛青绿滞留量试验indocyanine green retention 肝功能衰退肝功能不全, hepatic insufficiency 黄疸jaundice 回顾性调查retrospective review 术中手术中的intraoperative , 参数parameters 回归Logistic Logistic Regression 预后prognosis prognostic 预后的 脐的门的, hilar 胆管上皮癌cholangiocarcinoma 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natomic , 解剖的解剖学的

hepatic hilus 肝门 围手术期的perioperative indication 适应证,指征curative 治愈的 切除术resection likelihood 可能性 liver function 肝功能 metastasis 转移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忽然的意外的, unexpected 胆汁淤积cholestasis 胆汁引流biliary drainage 扩大半肝切除术extended hemihepatectomy 三段切除Trisegmentectomy Chronic viral hepatitis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cirrhosis 血清, 免疫血清serum on admission , 入院时住医院时 经皮的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经肝的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

MOUNTAIN FLOWERS 并不是所有的女性写作都是女权主义的,但许多女性主义文本反映了女权主义所关注的问题。在文学批评界,传统的文学批评因为倾向于以男性经验为基础进行普遍性的阐述而受到攻击。传统批评方式认为文学经典作品表达永恒不变的真理,而这种真理不受性别等世俗问题的影响。女权主义者则认为,这种批评方法拒绝承认经典文学作品常常推崇男性价值观和利益,从而使得男性偏见制度化和机构化,女性主义者因此必须提高女性对于性压迫这一事实的觉悟。这一时期的开拓性文学批评作品《性政治》选用了男性经典文学作品作为性政治分析的依据,披露了在文学这种父权意识文化产物中的性别偏见和性暴力,解构了经典文学作品中被贬损的女性角色塑造。女权主义者力图通过提倡对于文学中女性形象的重新评价来唤醒人们对于女性价值的再认识。第二次浪潮中早期的女权主义者在揭露文学作品中父权偏见的同时,还努力挖掘和定义女性自己的文学传统,包括寻找和再版那些被湮没被遗忘的女性作家及作品,以及对于女性生活、创造力、风格、体裁、主题、形象等性质的重新定义。随着性别意识的不断加深,女权主义者大力提倡一种抵抗性阅读,其目的在于揭露女性是如何被迫去认同文本中压迫女性的性别偏见的,并且培养一种真正从女性视角进行阅读、拒绝与自己的压迫者合作的女性读者。这种观点在朱迪丝?菲特利(Judith Fetterley)的作品《抗拒性读者》(The Resisting Reader,1976)中得到极为充分的表达。 女性主义质询在人类社会中,妇女为什么总是扮演从属于男性的角色。它关注在历史中妇女的生活是怎样变化的,探讨女性的经验与男性的有什么不同,不管是作为一种实质性的本体论或者心理差异的结果,还是作为历史印迹和社会结构的结果。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研究女性创作的文学是怎样表达或表现女性生活与体验的特点的。它也研究男性主宰的法则,以了解男性是怎样运用文化来推进他们对女性的主宰的。 从总体上讲,女性主义有一个漫长的政治史,从19世纪到20世纪初至少在英美发展成了一种实质性的力量。照玛丽?伊格尔顿(Mary Eagleton)的说法,弗吉妮娅?伍尔夫(Virginia Woolf)是“当代女性主义论争开创之母”,她宣布了许多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争论不休的问题,而且她本人也成了某些论争展开的场地;伍尔夫的两个关键文本对女性主义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即《一间自己的屋子》(A Room of One’s Own,1929)和《三个畿尼》(Three Guineas, 1938)。她关心的主要问题是女性与男性相比在物质上的不利,第一本书集中讨论女性文学生产的历史与社会语境;而第二本则讨论男性权力与职业(法律、教育、医疗等领域)之间的关系。 在《一间自己的屋子》中,她还争论说,女性写作理应发掘女性经验,而不应该只是对两性经验的比较和对照。因此,这篇文章成为探讨女性写作传统可能性的一个早期宣言。伍尔夫对女性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她认识到性别、身份是一种社会建构,能够受到挑战和发生形变。她拒绝“女性主义”意识,要求自己的女性性(femi-ninity)处于无意识状态:“像女人那样写,但是像一个忘记自己是女人的一个女人”(伍尔夫),她挪用了布鲁姆伯里文人圈子里“双 性同体”(androgyny)的性伦理,希望在“男性”的自我实现与“女性的”自我消灭之间实现一种平衡。在这一点上,一些女性主义批评家,特别是伊莱恩?肖沃尔特认为伍尔夫在两性冲突中采取了一种被动的撤退立场,但托里尔?莫娃(Toril Moi)则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解释,她认为这是伍尔夫的一种策略。莫娃借取了克里斯蒂娃把女性主义与先锋派写作结合在一起的观点,提出伍尔夫的兴趣并不在男性与女性写作的平衡上,而在固定的性别身份的彻底移置上,她在自己的现代主义小说中打散了那些固定的观点,从而拆解了本质主义的性别观。 莫娃争论说,伍尔夫反对的只是那种颠倒了大男子沙文主义的女性主义,她对女性写作的独特性有十分清醒的意识。她认为,女性写的之所以与男性写的不同,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心理上与男人不同,而是因为她们在社会地位上与男人不同。因此,她要写作女性经验的意图就是要发现描写女性生活受到限制的语言表达形式,她相信,当女性最终获得了与男性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平等之后,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她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了。 照哈姆(Maggie Humm)的说法,波伏娃及其《第二性》则成为“第一潮”女性主义的终结。《第二性》显然充塞着第一潮阶段的“物质主义”,但它也认识到两性之间在利益上有广大的不同,并严厉抨击男人在生理、心理与经济上对女人的歧视,从而召示了第二潮女性主义的到来。 此书极为清晰地确立了现代女性主义的根本问题。当一个女人试图界定自己时,她开始时一定说“我是一个女人”;而没有一个男人会说“我是一个男人”。这一事实揭示在“男性的”(masculine)与“女性的”(feminine)之间存在着根本的不对称:男人界定的是人,而不是女人,这种不平衡可以追溯到《旧约》。女人散布在男人中间,没有自己单独的历史,没有自然的团结;她们也不像其他受压迫团体那样结合在一起。女人被铆进了一种与男人不平衡的关系中:他是“一个人”,而她只是这个人的“他者”。男人的主宰巩固了一种屈从的意识形态气候:立法者、牧师、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竭力说明,女人的从属地位是上天的意志,对人世是有利的。按照伍尔夫的说法,女人作为“他者”的假定被女人自己进一步内化了。 波伏娃的著作仔细辨析了性(sex)与性别(gender)的差异,而且看出了社会功能与自然功能之间的互动关系:“女人并不是生就的,而宁可说是逐渐形成的。在生理、心理或经济上,没有任何命运能决定人类女性在社会的表现形象。决定这种……所谓具有女性气质的人的,是整个文明。只有另一个人的干预,才能把一个人树为他者”(波伏娃)。正是与生理学、心理学、生殖、经济等相关的阐释系统建构了那“另一个人”(男性)的在场。波伏娃对“是一个女性”(being a female)与“被建构成‘一个女人’”(being constructed as‘a woman’)作了重要区分,由此她能够在女人只要求打破她们的客观化处境时彻底摧毁父权制。与其他“第一潮”女性主义者一样,波伏娃要求摆脱生理差异获得自由,她也同样不信任“女性性”,这样她也就与一些当代女性主义者划清了界限,后者更多地强调女性身体与无意识的重要性。 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综述李丽琴 15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