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高校腐败问题及其控制对策思考_贵州高等学校反腐倡廉调查研究课题组

关于高校腐败问题及其控制对策思考_贵州高等学校反腐倡廉调查研究课题组

公安法治研究

STUDYONPUBLICSECURITYANDLAW

要:面对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健全具有高校特点的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系,是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的必然

要求。高校要以创新的思路,抓好惩防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关键词:腐败问题;惩防体系;高校反腐倡廉工作

ThinkingontheProblemofCorruptioninUniversityandControlMeasures

ResearchGroupofOpposingCorruptioninGuizhouUniversities

Abstract:Inthefaceofthenewsituationandtaskofopposingcorruptioninuniversities,ithasbecomeanimportanttasktoestablishthepunishmentandpreventionsystemsuitableforthecharacteristicsofuniversity.Universitiesmustmakeinnovation,establishperfectsystemsofpublishingandpreventingcorruption,andthoroughlyadvancetheworkofopposingcorruption.

Keywords:problemofcorruption;systemofpublishingandpreventingcorruption;taskofopposingcorruptioninuniversities

关于高校腐败问题及其控制对策思考

□贵州高等学校反腐倡廉调查研究课题组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95(2007)04-0086-06]

收稿日期:2007-06-10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专项任务项目(05/05)

课题组组长:许林飞(1954-),女,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纪委书记,副教授;

课题组成员:陈治德(1955-),男,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纪委副书记,讲师;

胡应羽中(1966-),男,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纪委监察室主任,讲师;

胡刚(1969-),男,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纪委审计室主任,副教授;陈

炜(1973-),男,贵州警官职业学院管理系副主任,副教授。

在中国,腐败作为十分复杂和极其敏感的政治问题和社会现象,它不仅造成各种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而且构成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严重挑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引起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和忧虑。高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同样存在着消极腐败现象和行业不正之风。特别是近十年来,高等教育在步入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改革之路后,高校消极腐败现象在数量上、程度上、范围上呈现上升、扩大的趋势。腐败现象的存在虽属极少数,但社会影响十分恶劣,不但干扰了学校正确的办学方向,腐蚀了干部和教师队伍,而且对高校肩负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建设和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任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违背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属性,破坏教育的公

平公正原则,严重阻碍教育改革健康发展,损害群众利益,损害高校的社会声望,甚至可能对国家的高教事业整体产生负面作用。高度重视高校腐败问题及其预防、治理等问题研究,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课题和迫切任务。

一、高校腐败问题及其主要表现形式

高校腐败问题主要是指高校中滥用公共权力以谋取私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的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高校腐败问题有其行业的特点,比较突出的表现有:

(一)招生、

教学管理及学术活动方面招生权和教学权是高校享有的最具教育行业特点的办学自主权之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考试制

社会问题与政治理论研究

88

DOI:10.13310/https://www.doczj.com/doc/8c7015922.html,ki.gzjy.2007.04.029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GUIZHOUPOLICEOFFICERVOCATIONALCOLLEGE

度与招生运作规则的改革逐步加大高校招生自主权;高校教学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地改革以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这对于提高高校办学积极性和办学水平而言十分有利,但同时社会上的消极影响时刻在撞击着招生考试工作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价交换原则一旦渗入招生、教学管理领域则必然产生腐败。其具体表现为:

1.招生方面。高校个别招生工作人员在招生工作中存在滥用职权、违规招生、收受贿赂甚至索贿和借机敲诈勒索、接受可能妨害招生公正性和规范性的宴请、徇私舞弊等种种不正之风和违法乱纪行为。递条子、拉关系、托人情等干扰招生录取的现象屡禁不止,有损教育公平的“点招”并未得到根本遏制。尤其是在单独招收保送生、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军警等提前招生录取的工作领域,由于涉及到高校、中学、各地方招生主管部门、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关系等多个环节、多种关系,最容易发生暗箱操作、弄虚作假和金钱交易等违法乱纪行为。而由于这方面的违法违纪行为带有较强的交易隐蔽性,难以及时发现和查处,成为治理高校腐败问题的一大难点。

2.学生收费方面。目前国家批准的高校收费项目只有学费和住宿费,但实际上少数高校在具体操作中仍然存在变相的“双轨收费”,仍有高收费、乱收费现象。招生中“分不够,钱来凑”,以“计划外扩招”高收费,“赞助”与录取名义上不挂钩而实际上挂钩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这种现象在少数二级学院和部系办班尤为突出。

3.教学管理方面。极少数主管领导及其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任课教师,借为学生转系、转专业、专科升本科、推荐免试读研究生、评奖学金及各种奖励或表彰、考试阅卷等各种机会搞权钱交易、“分数卖钱”等;在一些高校设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点,受经济利益驱动,少数干部教师见利忘义,师德沦丧,不严格考风考纪,甚至违法违纪,损害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权威和信誉,破坏教育的公平、公正,严重侵蚀和败坏校风、师风和学风。

4.学术活动方面。一些干部教师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伪造篡改实验数据,侵占他人科研成果,重复发表论文等。为谋取私利搞假文凭、假学位。学术活动中的不正之风是教育腐败的一种表现形式,严重损害教育界、学术界的声誉,败坏学风文风,导致学术道德的沦丧,影响科教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经济活动方面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高校进一步加快了自身改革和建设发展的步伐,资金财产大幅度增长。高校的经济活动大大增加,与社会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广泛,而且越来越紧密。由经济活动带来的经济效益为高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注入了生机。但与此同时,经济活动的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的客观实际使得高校的经济活动中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和漏洞。这些薄弱环节和漏洞使得一些人有机可乘,导致了腐败问题的产生。高校在经济活动中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1.基本建设方面。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对高校硬件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本建设是近年来高校经费支出最大的项目,不少高校年年都有

多个大的或较大的基建工程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工程

和维修工程等)开工上马。基建工作专业性很强,与社会的联

系紧密而又广泛,涉及工程的勘探、设计、招投标、监理、验收

等诸多环节。在基建工程招投标、承发包和验收过程中,常常

会产生个别干部或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收受、索要贿赂,千

方百计规避招投标,甚至牺牲学校利益,为自己或亲朋好友谋

取私利的腐败问题。在少数高校,“基建部门已成为干部违纪

的多发点和纪检监察工作最棘手最艰难的监督范围”。

2.大宗物资采购方面。高校为了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正

常进行,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大宗物资采购活动,包括大型仪

器设备、图书资料、各类教材、基建维修材料、学生食堂的膳

食、校医院所需药品药材的采购等。大宗物资采购与商品市

场联系紧密,市场经济的千变万化和复杂性使采购面临诸如

购货渠道复杂、价格差异较大、质量良莠不分以及厂商形形

色色的促销手段等因素,个别当事人在大宗物资采购过程中

利用职权收受贿赂,收受“回扣”、手续费等,为个人或小集团

谋取不正当利益,成为商业贿赂犯罪的高发领域。贵州高校

近年来发生的职务犯罪案件多为教材、图书、大宗物资采购

上,仅在教材采购上,被检察机关立案的就有几十人,高校教

材、图书采购俨然成为腐败重灾区。

3.在自筹办学经费方面。少数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借筹

资办学、办班创收、引入科研经费等工作之便,私设帐外帐、“小金库”,贪污挪用公款、转移支付致使公款流失,公款私存

侵吞利息,集体截留私分,购买物资占为己有,私订合同逃避

财务监督。特别是少数高校的二级学院、系部受经济利益驱

使,乱办班、乱发文凭、乱收费;在创收的过程中,资金脱离了

财务管理的视线,存在许多隐患。

4.后勤工作方面。少数人利用职权,用学校资源为部门

或个人谋取私利,侵占国有资产,私设“小金库”等。校办产业

方面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及缺乏经验、管理不善

的原因,确有少数人借机贪污挪用、逃税漏税、监守自盗,从

中发横财;也有少数人在校办产业经营管理工作中玩忽职

守、渎职失职、乱拍板,造成经济损失,最终导致国有、集体资

产流失等。

二、高校腐败问题之原因分析

应该看到,在我国处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社会

协调进步、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也明显存在着社

会不正之风、腐败问题等不和谐因素,这些负面影响使得高

校不可能成为不受污染的“世外桃源”、“清水衙门”。而且,随

着高校开放办学的力度加大,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使得高校

腐败问题的滋生蔓延有了客观条件,同样存在易发多发的可

能性。为减少、遏制高校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我们必须对当

前高校腐败问题的成因进行认真研究分析,以对症下药、正

本清源。除了社会大环境与大气候的负面影响外,高校产生

腐败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与高等教育发展之间的不

适应

“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国情的最大特点。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已发展到关键时期,无论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还是实现经济腾飞,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都会需求大量的

89

公安法治研究STUDYONPUBLICSECURITYANDLAW

高级专门人才。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断扩大,广大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非常高,终身受教育的观念也开始深入人心。这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在短时间内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这必然使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步暴露。从经济发展需要和国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看,应该说,还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阶段转变的我国高等教育,使得人们希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与现有高校的有限接受能力形成强烈的反差现象,国家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与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将会长期存在,这种情况在贵州尤为突出。贵州是边远落后的省份,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都落后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学生的毛入学率远远低于其他省和地区。从国家和社会所能提供的财力、物力和人力与政策支持看,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短缺、物质条件和师资数量与质量均难以支持现有规模的高等教育继续发展。高校面临供求不平衡,青年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将长期大于大学的招生规模;社会对高等人才、知识、技术的需求大于大学的实际培养能力。这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供求关系失衡,又加之市场经济交易原则负面性的必然作用,造成有些人急功近利、弄虚作假,企图通过搞“钱权、权权”交易进入大学,获取文凭、学历,使得高校腐败问题的发生系数大为提高。

(二)思想认识方面存在偏差,少数人法制意识淡漠甚至缺乏

高校作为神圣的知识殿堂,“象牙塔”内一度是人间净土。因此,在人们思想认识当中,缺乏对高校腐败问题的警惕性和预见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腐败问题不断暴露,并且在数量上和程度上呈现上升趋势,“净土论”已无基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形势与任务比以往更严峻更艰巨,但认为高校同社会上比起来要干净得多的思想还相当普遍地存在。不少领导干部在反腐败问题上存在着思想认识上的偏差。如高校内部有相当比例的领导干部认为,学校是事业单位,不是政府机关,一无权二无钱,想腐败也没有那个条件,即使有问题,同社会上相比,根本算不上什么。因此,他们对高校已存在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缺乏应有的重视,同时,“只要不把钱装进个人口袋就没问题”,“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就不能要那么多条条框框”等模糊认识也有相当大的市场,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足。有的同志把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同深化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割裂开来,致使反腐倡廉工作落不到实处。还有违法违纪者的自身素质问题,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了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改造,背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官僚主义的思想等,思想道德防线崩溃,法制意识淡漠甚至缺乏。正是这些思想认识方面的偏差与错误,使高校当中少数人不能正确处理改革过程中的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滋生了腐败心理,私欲膨胀,违法违纪。

(三)管理中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机制存在缺陷

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管理水平与教育改革同学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严重不相适应。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经验式管理以及管理不科学、不严密、不规范所导致的漏洞和缝隙,使得腐败分子有可乘之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学校经费来源已从单一渠道转化为多渠道的筹资,呈现“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特点。对这种情况,高校财务尚缺乏有效的监管机制,从某种程度决定了财务管理容易成为高校滋生腐败的温床;体制原因与运行机制弊端,造成过度集权、缺乏透明度(暗箱操作)等等,致使近年来高校职务犯罪不断攀生;在科研、学术活动中,评价体制不够科学、完善,比如在学校排名次、教师评职称、评先选优等方面以注重科研为由,将学术研究“物质”化,使科研与待遇、奖金、地位、名誉联系过于密切,过分强调论文数量,以论文数量多少论“英雄”。正常的学术批判难以开展,学术监督和制约机制几乎处于缺失状态,导致一部分投机取巧者的侥幸心理,从而助长了学术活动中的不正之风和学术腐败现象的蔓延,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滋生,导致道德的滑坡。

社会转型期的结构性问题或体制性问题,制度安排不合理、不健全,如高校招生工作中的弹性政策及各校自行制定的政策,缺乏法制手段和配套措施等,为高校腐败问题的形成与发展留出了“空间”。

(四)监督不到位,监督制约力度不足,程序“虚化”,不严格按程序办事,缺乏“发现”机制

高等学校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高校的干部、教师和学生具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民主监督的强烈愿望,也有进行民主监督的能力,民主监督的基础较好。高校纪检、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以及教职工代表大会、民主党派、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广泛的渠道在形式和主体上虽然存在,但由于体制等方面原因,监督实际上的“缺位”、弱化的问题与责任主体不到位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而缺乏有效的腐败“预警”和“发现”机制,腐败问题不能被发现,也就不能查处;对涉及人、财、物等重要部门的监督也存在不到位的问题。高校具有的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人事权、物资采购权、财产管理使用权、基建项目管理权、招生录取权、学校产业管理权、成果评审与鉴定权等权力,但却没有建立相应的完善的自我约束和监督制约的机制,党员干部有着滥用权力、以权谋私的条件。当前高校还缺乏对权力运作的有效监督机制。

责任制度不完善,责任追究难度大。领导责任不到位。有的高校领导没有认真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反对和预防腐败的任务、措施在有的学校特别是院系没有很好落实。为尽可能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各高校都建立有各种责任制,如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基建工程建设责任制、财务管理责任制、行政管理责任制等。有些学校虽将责任分解到部门或个人,也签订了责任书,但是却未认真负责落实。违纪不惩、重犯轻处的现象时有发生,再不用说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了。

查处困难,惩处力度弱,难以达到警示效果。少数高校的领导对处理违纪干部腐败的惩处存在过宽、过松的问题,造成腐败成本较小,极少数人敢于挑战监督,铤而走险,结果又往往“有惊无险”。这就导致了一部分人违纪胆子越来越大,敢于以身试法,而其它各种形式的警示都难以抵得过身边的现实“教育”。高校腐败现象不断滋生蔓延,这是重要原因之一。

90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GUIZHOUPOLICEOFFICERVOCATIONALCOLLEGE

三、高校反腐倡廉工作的对策、思路

在导致高校腐败发生、发展的原因中,内因是主要的。它是由高校内部文化、制度建设滞后,管理工作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是完善高等学校管理体制和深化高等学校改革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高等学校铲除滋生腐败土壤和条件的迫切需要,是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工作的根本途径,也是治理高校腐败的系统方案和基本方略。构建惩防腐败体系,应立足于继承和深化反腐倡廉经验及成果,推进思维理念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

高校虽然不是党中央划定的反腐败斗争的重点,但却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处于特殊重要的地位。这种特殊重要性表现在:高等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高校反腐倡廉工作效果如何,对社会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负有重要责任,是其它任何行业或单位都无法替代的。其他行业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的现象及其程度和后果,通常可以用钱、财、物的多少来进行衡量,而高校的消极腐败将会污染和毒害学生的心灵,高等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学校中的腐败行为有很多与学生有关或影响学生的切身利益,它会使学生扭曲对社会的看法、价值观发生逆变,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严重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他们在校期间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直接带入社会,并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教育问题牵涉到千家万户,关系千秋万代,人民群众普遍关注。高校腐败现象不消除,必将成为“科教兴国”、“科教兴黔”战略实施的一大障碍。因此,我们必须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在高校加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高等学校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地,其惩防腐败体系是全党建立健全惩防腐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全局的统一性、系统性及渐进性等共性,又具有高等学校的个性、特殊性。高校的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必须以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目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紧密围绕学校的教书育人的中心工作,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人才健康成长。围绕构建和谐校园,坚持依法治校。

反腐败斗争的实践说明,反腐败不仅需要“扬汤止沸”,更需要“釜底抽薪”。只有突出治本,双管齐下,才能取得反腐败斗争的彻底胜利。党中央提出要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腐败体系,这是从源头治理腐败的根本举措,为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指明了方向。当前,反腐败斗争应该抓住关键环节,构建有教育系统特点的惩防体系,探索新形势下高校反腐倡廉的新路子,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力求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要抓住教育、制度、监督、改革、惩治这些关键环节,努力形成教育倡廉、制度规廉、监督护廉、改革促廉、惩治保廉的整体力量,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发展环境,为教育事业健康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一)注重教育倡廉,加强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大力提高高校干部教师素质

推进反腐倡廉工作,首先要抓住教育这个基础环节。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也是我们党的优

良传统和基本经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是搞好反腐败工作的

基础性工作和治本之策,是制度和监督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因此反腐倡廉必须施教于先。高校干部的文化层次和理论水

平都比较高,自律意识也比较强,他们的素质总体上来说是

比较好的。但许多高校干部中存在“重业务,轻政治”、“重才

能,轻道德”的问题。因此,要紧密结合高校党员干部的实际,

突出重点对象和重点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育方式,完善“大

宣教”工作格局。当前,必须以党对高校领导干部要成为社会

主义政治家、教育家的要求为指导,要求高校干部牢固树立

社会主义荣辱观,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要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

和教学科研工作中走出来,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既是严肃的政

治斗争,也是文化和道德观念的较量。必须高度重视反腐倡

廉工作,要突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以道德、理想

信念、党规党纪、法纪教育为先导,开展廉洁从政、从教教育;

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

观、地位观、利益观为根本,使他们在感情上认同权力源于人

民的观点,认同廉洁可敬、腐败可耻的道理。要通过加强对党

员干部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不断提高干部素质,构筑

思想道德防线,增强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的防御能

力。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要注意努力改进教育的方式方

法,要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贴近高校干部群众的思想实

际。不仅要同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行为规范结合起来,还要

同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结合起来,

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教师形象结合起来。要把反

腐倡廉教育纳入师德建设的各个环节,不断改进和创新师德

建设的形式和内容、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

和职业道德,要做到入情入理、入耳入脑。要按照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让廉政文化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

校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优化育人环境的重要举措。依托高校

文化建设,通过思想引导、行为规范和营造氛围,完善廉洁自

律机制。大力建设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廉洁校园、廉洁社区。

要整合教育资源,发挥政工、宣传等部门的作用,营造反腐倡

廉的舆论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要把廉洁教

育渗透于学校管理、教学科研、学生培养、后勤服务等各个方

面,努力营造廉洁治校、廉洁治教、廉洁治学的和谐校园氛

围,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价值取向和良好风尚,建设风

清气正的校园文化。坚持运用正反典型教育党员干部,宣传

树立勤廉兼优的模范,营造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氛围。

同时充分利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使干部思想上受到震

撼,心灵受到洗礼。通过教育,把对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要求

内化为领导干部的信念和道德约束,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

想道德防线。

(二)注重制度规廉,把制度建设贯穿于体系的全过程,

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构建规范管理体制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不仅要从思想道德教育入

手,更要从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入手。加强对权力运行的

制约和监督,以防范和约束滥用权力的行为发生,这是有效

预防腐败的关键。反腐败的本质是一个制度建设过程,腐败

现象的产生和泛滥往往与社会转型造成的制度缺失有关。从

91

公安法治研究STUDYONPUBLICSECURITYANDLAW

近几年高校查办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看,大多涉及到人、财、物等关键部门,这与一些具体体制、机制和制度上存在的漏洞和弊端密切相关,少数领导权力集中而缺乏必要的制衡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讲,从源头抓起,必须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将预防和治理腐败寓于制度建设之中,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所谓结构合理、配置科学,是指合理分解和规范权力,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在某一部门,集中到少数人甚至一个人手中。所谓程序严密、制约有效,是指科学地界定权力的职能和作用范围,明确权力界限,控制越权行为。为此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把对权力的科学配置与对领导干部的有效监督结合起来。建立健全严格的监督制度,依靠法律法规来规范权力主体的行为,不允许有超越法律之上的的特权;建立规范的权力运行机制。要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强化关键部门、关键部位的管理,堵塞滋生腐败的漏洞,以减少钱权交易的机会。在易发、多发腐败的部门建立健全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制度,进行权力分解,岗位轮换。

公开、透明的办事程序是制约和监督权力运行的有效办法,以公开防止暗箱操作,让权力运行在阳光下,推行“阳光工程”,实行“阳光收费”、“阳光招生”、“阳光采购”、“阳光基建”。规范教材、图书、大宗物资采购程序,采取公开招投标形式,完善基建工程招投标制度,减少权力“寻租”的机会,防止权力滥用、权钱交易。当前要做的是:在高校管理各环节上查漏补缺,强化、完善责任制,使责任主体到位,形成管理工作中内部的监督制约机制,避免纪检监察与主管部门之间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的不良效应;同时,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使制度安排健全、规范与科学,避免腐败分子“钻空子”、“打擦边球”,力图使制度建设成为腐败分子“无法为,不能为”的坚固堤防,减少腐败机会,抑制腐败发生率。要把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与高校的系列管理制度相配套,与高校改革发展相适应,融入决策、执行和考核等环节中,真正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从政从教行为,形成用制度反腐的制衡控制机制。近年来省教育厅结合贵州实际,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如首问责任制,教材、图书采购管理办法,基建工程招投标规定等,各高校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和完善制度建设。这对于促进和推动我省高校惩防腐败体系建设,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具体而言,高校内部应建立和完善以下管理制度体系:

1.加快高校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通过精减机构,全员聘任,实现贤者上、庸者让、腐败者下的用人机制,防止或有效惩治少数人搞权钱交易及公款行贿。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主的用人原则,建立和完善干部任前考察制度,把廉政考查作为选用干部的必经环节,贯彻到组织考察、党组讨论干部的全过程。在干部人选提名前要征求纪检监察部门的意见,认真听取原任职单位和拟任职单位教职工的意见,对于群众意见大的干部,坚决不用。严格年度任期工作考核制度,把廉政考核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对于群众考评有三分之一不称职票数的干部,坚决调离该岗位。严格落实用人失察责任追究制度和廉政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严重失德和行为腐败的干部,要坚决追究推荐人的责任;

因管理不善而使本部门出现经济问题或其它问题,除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外,应追究部门领导的领导责任。

2.建立和健全管理制度。要保证具有人、财、物管理权利的人不滥用权力,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各项具体管理制度,做到使各项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以防止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产生。学校及其各二级部门要制订和完善财务监督管理制度、教学设备及其它物资集体采购制度、基建工程建设公开招标制度、招生收费监督管理制度,严格财务支出审批程序和签字责任,切实落实各项措施。

3.建立有效的腐败“发现”机制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腐败倾向和腐败苗头,将腐败扼杀在萌芽阶段,是治理高校腐败的有效途径。纪检监察部门应单独设立信访接待室,认真做好群众举报和信访接待工作,在网上和重要路口设置纪检监察群众举报信箱,及时处理群众举报事项;设立校领导接待日制度和有关部门领导接待日制度;纪检监察部门要使用好“纪检检查建议书”和“行政监察建议书”,及时提醒被发现问题的单位和个人;加强对干部的动态监督;对大宗物资采购及基建工程建设招投标要事前介入,强化监督,要具体负责标书的制作、发放、评标过程;坚持重点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干部定期轮换交流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建立反腐败审计的预警机制,反腐败审计不仅要查处案件,揭露违法违纪行为,更要强调发挥审计监督和帮助促进制度建设的作用,通过对内控制度的审计评价,及时发现隐患,防微杜渐。通过评价其存在的制度缺陷,判断问题的严重程度,给予红、黄牌警告,限令其进行整改,将腐败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

4.增加行政工作和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扩大校务公开的内容,加大对“权、钱、人”管理公开的力度,将教职工聘任、职称评定、晋级晋职、招生考试、教育收费、项目审批、学校财务收支情况、教育收费的项目和标准、大宗物资采购情况、学校基建工程招投标情况以及党政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等纳入校务公开的内容。形成专门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协调机制,不断提高监督的力度和效果。各高校党委应当把校务公开工作的开展情况,作为评议干部的重要内容,列为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检查方式,加大对虚假公开的打击力度,对应该公开而不公开和搞虚假公开的责任人,必须进行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给予必要的党纪和政纪处分。校务公开是一项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机制,它不受任何关系的制约,代表着群众最根本的利益和愿望,并能将这种利益和愿望直接传达给领导或职能部门,或传达给纪检、监察机关,使二者紧密结合,从而有力地推动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实行财务公开,可以增大各项工作的公开性、透明度,避免“暗箱”操作,有助于从源头上制止腐败现象,有利于依法治国,有利于发扬民主、实行群众民主理财,有利于高等教育行政改革,提高经济效益。

进一步规范公开制度:一是规范阵地,建立固定、标准化公开栏;二是规范公开程序,每个环节工作都要做到位,尤其是要发挥好审计监督的作用;三是将校务公开工作作为正常工作来抓;四是规范档案管理,要指定专人负责公开档案的

92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JOURNALOFGUIZHOUPOLICEOFFICERVOCATIONALCOLLEGE

整理、归档和保存工作;五是要规范公开时间,是要让群众参与校务全过程,在执行前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执行中接受群众监督。

5.严格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真正做到责任到位。党风廉政责任制是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制度保证和组织保证。今后要抓好责任到位问题,要结合官员问责制,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要对主要领导干部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制定针对领导干部的责任考核、责任追究的专门办法。

6.要从根本上整治学术腐败,必须改革现有的学术体制,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体系,建立严格的学术监督和制约机制,制定学术规范和惩处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

(三)注重监督护廉,不断完善监督机制

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说到底,就是要对权力进行有效的监督制约,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而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一要靠机制,二要靠法制。当前,高校在监督机制方面,要在加强内部有效监督制约机制方面做文章。建立起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权力结构,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主要领导行使权力的监督。从制度上明确主要领导不直接分管人事、财务、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严格执行党委集体决策重大事项,加强对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党内民主,进一步明确,凡属重大事项、干部任免、重大问题都要集体讨论、民主决策,重大经济活动要进行科学论证,实行党委票决制,以民主制约权力滥用。应结合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针对一些关键岗位(如招生、基建工程,物资采购、组织、人事、资产管理等部门)权力过于集中、容易一个人说了算的弊端,对权力进行合理配置,并通过制定严密科学的程序,更好地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逐步建立一套有效制约滥用职权行为的制度体系。

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是确保高等教育目标实现、依法治校、强化管理和自我约束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建立反腐败审计的预警机制。根据高校实际情况把违法违纪多发部门列为重点审计对象,开展专项反腐败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严格经费收入和支出审计;健全资产管理审计;推进校办产业经济效益审计。严格财经纪律,加强财务监督,通过对内控制度的审计评价,强化财务内部监控机制,及时发现隐患,防微杜渐,将腐败现象扼杀在萌芽阶段。

同时,要扩大民主监督的范围和渠道,发挥工会、教代会的作用,拓宽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渠道。积极推行和完善校务公开等行之有效的群众监督制度,以公开制约暗箱操作,逐步形成学校领导定期向教代会报告工作的制度。形成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的协调机制,不断提高监督的力度和效果。

要改变对高校主要负责人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了、下级不敢监督的现象。解决好高校监督体系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监督结构的非独立性的矛盾,强化监督部门的权力。

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注重惩治保廉,加大惩处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不断提高惩治腐败的综合效果

坚持从严治党,保持揭露和坚决查处腐败分子的高压态

势,围绕依纪依法办案,着重加强查办案件的发现、突破和促

防能力建设,加大对腐败的惩治力度。要提高腐败成本与风

险,严肃党的纪律,坚决查处违法违纪案件,特别是严肃查

处、商业贿赂案件。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严厉惩治腐败行为

和腐败分子,努力创建使腐败分子在政治上身败名裂、经济

上倾家荡产、心理上难以承受的惩处机制。惩治和预防是反

腐倡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严肃查办案件的意

义,不仅仅在于惩处违纪分子,重要的是通过深入剖析案件

发生的原因和监督环节存在的弱点,教育和提醒广大领导干

部在工作生活和思想上应注意的问题,促进领导干部自觉规

范管辖范围内的工作程序,总结教训,教育广大干部职工,促

进学校健全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以案施教、以案说法;

以惩促廉、以惩防腐。只有惩处有力,才能增强教育的说服

力、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的威慑力,才能有效实现惩治和预

防腐败的统一。充分发挥惩治的特殊预防功能和治本功能,

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形成廉洁自律的良好氛围。

(五)加大投入力度,改善教学条件

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我省地处西部落后地区,经费投

入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高校的建设和发展相对滞后。有的

人往往借口经费投入不足,为集体搞“创收”、筹措经费,以提

高人员待遇和解决工作经费缺口为名而违法违纪。为此,要

加大投入力度,包括正常工作经费和工作人员个人工资、收

入水平的提高;改革福利制度,实行“货币化”福利方式。这样

不仅会有众多优秀人才愿意从事教育,而且会在教育领域内

部开展竞争,打破吃“大锅饭”、抱“铁饭碗”的秩序,促使高校

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最终使“小金库”一类的问题失去其存

在的“合理性”。

建立健全惩防体系,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并重,教育是

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要把教育、制度、监督有机结

合起来,通过教育增强执行制度和加强监督的自觉性;通过

制度将教育和监督的措施规范化,形成长效机制;通过监督,

强化教育的效果,保证制度的贯彻执行,发挥反腐倡廉的整

体功效。

总之,高校腐败问题及其控制对策研究意义重大而且现

实,它关系到在“穷国办大教育”基本国情特点下“科教兴国”、“科教兴黔”战略实施的成败,关系到全民素质与综合国力提

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对高校反腐败斗争和党

风廉政建设必须充分重视,加强领导,研究新对策。近年来教

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反腐败工作,省内各高校也加强了反腐

倡廉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是反腐败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

前,建立健全贵州高校教育制度及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

败体系,对于有效治理腐败现象,坚持教育为民,办人民满意

的教育,努力为我省高校完成为贵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

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的重要使命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纪律

保障;对于加大教育,着力构筑不愿腐败的自律机制;对于加

强制度建设和监督制约,努力形成不能腐败的防范机制;对于

加大查办违纪违法案件的力度,强化不敢腐败的惩处机制,最

大限度地遏制高校腐败现象,荡涤“象牙塔”内的污垢浊流,还

高等学府“净土”的圣洁风貌,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白薏

9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