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 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心理学

2014 教育综合知识--教育学心理学

教育学模块

一、教育学及其发展···················(单选、填空)

◆涵义:教育学是研究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揭示教育规律是教育学的根本任务;教育现象是教育活动在运动发展中的表现形式;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

◆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古中国

A 孔子→《论语》:启发教学;因材施教

B 《学记》(战国):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

古代西方

1、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产婆术)

2、柏拉图:《理想国》

3、亚里士多德:《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进行分阶段教育,是强调教育要注重人的发展的渊源。

4、昆体良:西方第一个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1)教育学科的建立

1、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提出归纳法

2、夸美纽斯(捷克):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也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做准备;提出“泛智教育”“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教育要遵循自然;提出班级授课制。

3、卢梭(法国):《爱弥儿》人性本善,回归自然,教育是坏的。

4、康德(德国):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讲授的第一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5、裴斯泰洛奇(瑞士):第一个提出教育心理化。

6、洛克(英国)《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天赋智力人人平等,“人之所以千差万别,是教育之故”;主张绅士教育(家庭实施)轻视国民教育。

(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德国)——“传统教育学代表”“现代教育学之父”,他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1)两个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2)教育性原则,第一次提出了“教育性教学”概念。

(3)教育四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4)传统教育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教师中心

2·杜威——现代教育理论代表,《民主主义教育》,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重组(教育思想基础及核心)(2)五步探究教学法,“从做中学”

(3)“新三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学生中心

(4)教育无目的论代表

注:陶行知——生活即教育

◆20世纪教育学

实验教育学——梅伊曼和拉伊

文化教育学——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

实验主义教育学——杜威、克伯屈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a、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最早的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b、1939年凯洛夫的《教育学》是公认的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对我国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c、1930杨贤江《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当代教育学理论新发展

1、赞科夫(前苏联)——《教育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2、布鲁纳(美国)——《教育过程》——结构主义学说、发现法

3、瓦·根舍(德国)——范例教学理论

4、皮亚杰(瑞士)——《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智力发展阶段论

5、保罗·朗格朗(法国)——终身教育

6、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谐教育思想

二、教育及其发展···················(选择、填空)

◆涵义:

广义: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上: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

注:教育的本质属性: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教育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一)教育的起源

神话起源说—最古老—朱熹

生物起源说—沛西·能、利托尔诺-----第一个正式提出

心理起源说----孟禄----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社会)起源说---苏联凯洛夫、米丁斯基

(二)教育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原始性、局限性;在社会生活和生产中进行;没有阶级性;口耳相传

2.古代社会

(1)古中国

夏代——有了学校的设置——序、校——奴隶社会

商代——根据学生年龄划分教育阶段

西周——政教合一的官学——“学在官府”——“国学”、“乡学”之分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奴隶社会分科课程的雏形

春秋——官学衰弱,(儒墨)私学盛行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太学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太学并列,建立郡国学校教育制度——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隋唐——儒道佛三教并重——科举制

宋元明清—程朱理学—四书五经—八股文(明,封建教育衰弱的标志)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2)古印度

婆罗门教育(家庭教育)和佛教教育;

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教育活动: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3)古埃及

最多的学校是文士学校;教学方法:灌输和体罚;“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4)古希腊罗马

贵族阶层聘请家庭教师,低阶层私立学校,中等教育以学习文法为主

斯巴达教育: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

雅典教育: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启发诱导

(5)中欧

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和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和僧侣)

七艺=三科+四学=“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3.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

4.近代社会的教育

A国家开始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学校崛起

B教育的世俗化。教育从宗教中分离出来

C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D教育的法制化。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5.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5个化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机会均等);多元化;技术的现代化。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

◆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主要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教育目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发展现状的矛盾

◆三要素之间的关系

教育的这三个要素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实践系统。

(1)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

(2)教的活动主体——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学的主体——受教育者在整个教育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3)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

(4)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实现的

(5)三者的交互作用的结果是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发展。

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问题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者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

2.教育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人才.。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简答、填空)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补充:怎样改变农村、城市教育的不公平??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1、发展农村生产力2、不舍重点学校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3、改变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等等

3、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三)教育与科技文化

◆教育与科技的关系

1.科技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科学技术能够影响教育的内容;

科学对教育技术的影响

2.教育对科技的促进作用

教育能够完成科学知识再生产;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技研究功能;教育促进科研技术成果的开发利用。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的制约和影响:文化制约着教育目的的确立;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2

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有传递和保存文化作用;教育有选择和批判文化的作用;教育有交流和融合文化的作用;教育有创造和更新文化的作用

◆校园文化

包括学校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其中。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五.教育与个体发展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涵义: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格赛尔、霍尔、高尔顿

孟子:人性本善,“万物皆有备于我”

弗洛依德:性本能是最基本的本能

威尔逊:把“基因复制”看成是决定人一切的本质力量

格赛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

霍尔: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是人类进化过程的简单重复。

高尔顿:优生学创始人,遗传决定论鼻祖

2.外发论(环境决定论)

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荀子:“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

洛克:白板说

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一打婴儿”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顺序性,

2.阶段性——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指学生即将到达的发展水平和现有的发展水平之

间的差异。“跳一跳,摘个桃”

3.不平衡性——要抓发展关键期(身心的某一方面机能或能力最适宜形成的时期)

4.互补性——生理机能之间,心理机能和心理机能之间

5.个别差异性——从群体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

(三)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遗传素质(前提)、环境(外因)、学校教育(主导)、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决定性)

◆遗传的作用

首先,遗传素质是人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其次,遗传素质的生理成过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

再次,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

◆环境的作用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成现实

(2)环境决定人身心发展的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3)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决定的

◆学校教育(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为什么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A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B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C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2)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特殊功能

A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

B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C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外部影响转为内部发展的根据

六.教育目的···················(选择、填空、简答)

(一)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概念: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地位: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方法评价教育结果的根本依据。

◆功能:

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调控作用、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1.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及中国古代的孟轲等人。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应从人的本性、本能需要出发,使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高度发展。

2.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有中国古代的孔子和国外的斯宾塞、涂尔干、孔德等。

主张确定教育目的不应该从人的本性需要出发,应该从社会需要出发,社会需要是确定教育目的的唯一依据。

3.教育无目的论.代表人物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过程即教育目的。

4.教育目的的辩证统一论。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目的论。主张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要考虑人的身心发展的各个要素。(二)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1.德育。

2.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3.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4.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5.劳动技术教育。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根本途径

(三)我国现阶段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我国教育目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的

◆基本精神·························☆☆

1999年6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决定》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了新的表述“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要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教育目的的实现途径是教育和劳动生产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七、学校教育制度···················(单选、填空)

(一)学校教育制度及其发展

◆概念: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养目标、入学条件、修业年限、领导体制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类现代学制

单轨:19世纪后期,以美国为代表

双轨:18-19世纪,以西欧的德法英为代表

分支型:20世纪,以二战前日本,苏联、中国为代表

◆发展:

(1)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非正式教育→正式但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

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简称制度化教育。

教育制度的发展:前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2)教育制度未来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二)我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我国现代学制的建立是从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开始的

◆旧中国的学制

壬寅学制:1902—中国颁布的但未实行第一个现代学制——即《钦定学堂章程》

癸卯学制:1903年—《奏定学堂章程》—承袭日本—第一个正式颁布并实行的学制

壬子癸丑学制:1912—第一次男女同校—学堂改学校—第一个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壬戌学制:1922年—“六三三”学制或“新学制”—以美国为蓝本—沿用到建国初期

◆新中国的学制

(1)1951·101《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内容: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2)1958:“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和“六个并举”

(3)1985《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4)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和“两全”

基本普及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5)1999·6《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该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终身教育

(6)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7)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计划》

◆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根据这一规划,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提出了坚持把教育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个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中长期规划》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进思路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

八.教师与学生························☆☆☆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第一章第三条指出: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即教师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其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教师的劳动特点由教师的任务和职业角色的多重性所决定。

◆教师劳动具有以下特点:

1,复杂性和创造性(教学机智)

2,长期性和间接

3,连续性和广延行

4,主体性和示范性。

◆教师的职业特点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 示范者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角色

5. “家长代理人、父母”和“知己朋友”

6. 研究者角色(学习者)

(二)教师的素养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素养 ~~~~~~~~~~~~~~~~~~~~~~~~~~~~~~~~~~~~~~~~~~~~~~~~2010材料分析题

内容包括: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心理,身体素质

(1)职业道德素养

对待事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

对待学生:热爱学生——职业道德的核心

对待集体:团结协作

对待自己:为人师表

(2)知识素养

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

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能力素养

一般能力:智能素养(观察力、思维力等);语言表达能力;

职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和自我反思的的能力;教育科研能力(4)心理素养——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

◆教师专业发展·······························

1.涵义:教师专业发展包括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和教师个体的专业发展(核心和最终体现)

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是由一个专业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过程

2.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非关注阶段→虚拟关注阶段→生存关注阶段→任务关注阶段→自我更新关注阶段

3.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师范教育、入职培训、在职培训、自我教育(最直接普遍的途径)

4、补充(华图材料):教师的专业化的两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方面。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第二方面。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组织教育教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我调控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

◆注: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角色的核心特征)

2.从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

4.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教的本质在于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四)学生的特点

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从教师方面看,学生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被被教育者、被领导者和被组织者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具有依赖性、可塑性、向师行

2、学生是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具有明显的发展特征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2010简答题1、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A学生是有生命意义的人

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学生

2、学生是独特的人

A学生是完整的人

B每个学生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C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A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学生是学习主体

C学生是责权主体

(六)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

◆师生关系的意义:~~~~~~~~~~~~~~~~~~~~~~~~~~~~~~~~~~~~~~~~~2011案例分析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

2.师生关系是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3.师生关系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和校园文化的

◆师生关系的类型专制型放任型民主型

◆师生关系的内容教学上的授受关系;人格上的平等关系;社会道德上的互相促进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2011案例分析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逐渐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需要教师、学生、学校行政人员的共同努力。但由于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更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作用。

1)了解和研究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观。

2)尊重热爱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3)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4)发扬教育民主

5)主动和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6)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7)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8)树立教师威信

◆新课程倡导的新型师生关系

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心理相容

九、课程

“课程”我国始见于唐宋期间。西方最早使用“课程”一词的是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指学校的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学科。

(一)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

◆课程的意义:

1)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

2)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

3)学校一切教学活动的中介。

4)对学校进行管理与评价提供标准

◆制约课程的因素·····························☆

社会、知识和儿童是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具体包括: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

4.课程理论

◆课程类型

1.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学科课程、经验课程

2.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3.按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

4.按课程的任务来划分——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5.按课程计划对课程的实施要求——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6.按课程的呈现方式——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二)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含义: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规定每一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科的教学目标、任务、知识的范围、深度,教学进度以及有关教学方法的基本要求,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

1.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的基础

2.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枢纽,有利于保证教学计划的计划性和质量

3.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的地位

4.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三)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综合相结合)

2,高中以分科为主。(试行学分制)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新课程结构的特征: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新课程下的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教材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

◆课程资源类型

按空间划分——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

按功能特点划分——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

按存在方式划分——显性和隐性

按形成过程——可预设、不可预设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1)探讨符合学生兴趣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用具

2)研究和确定学生的发展基础以及相应的教学材料和要求

3)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安排学生从事课外实践活动

4)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

5)根据现有情况和实际情况,广泛利用校内外的场馆资源

6)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

十、教学····························☆☆

(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教学的意义:

第一,教学是传播系统科学知识、促进学生发展最有效的手段,是社会经验的再生产、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发热有力手段

第二,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基础和实践,是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环节第三,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教学的任务:

第一,使学生系统的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个性心理品质

第三,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

第五,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

◆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主要是一种认识过程

(教是实践活动,学是认识活动,区分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标准是主体作用于客体,有没有引起客体的变化;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是学生与其所学的知识的矛盾)

2.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特殊性表现在:···············☆☆

(1)认识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2)认识的交往性和实践性

(3)认识的教育性和发展性

(4)有领导的认识

◆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2.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

4.教书和育人相统一

◆教学过程的结构:

激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

(三)教学原则及其运用·········(运用看课本)·····☆☆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因材施教”来源于朱熹。

4.循序渐进原则

5.直观性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启发性原则

8.发展性原则

(四)教学方法及其运用················运用看课本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谈话、讨论、读书指导法

1)讲授法(最常用)讲授法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和讲演法。基本要求:

2)谈论法,谈论法亦叫问答法。

3)讨论法(高年级)

4)读书指导法

◆.直观性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现场教学)

5)演示法

6)参观法

◆.实践性教学方法

7)练习法

基本要求:a明确练习目的b练习题目要注意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和基本技能的提高c练习要循序渐进d教导练习方法,及时检查

8)实验法

◆.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

9)启发法

◆.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实施要求

◆教学工作的五个基本环节:~~~~~~~~~~~~~~~~~~~~~~~~~~~~~~~~~~~~~2011简答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检查、课外辅导和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备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好课的前提

1.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

2.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计划、课题计划、课时计划

二、上课(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与其他教学工作有密切联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内容准确

(3)教学结构合理

(4)教学方法恰当

(5)讲究教学艺术

(6)板书有序

(7)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最根本的要求)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常用的检查方式有:平时考查和考试

(六)教学组织形式

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个别教学制,分组教学制,道尔顿制,特朗普制

◆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1)概念: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即“班、课、时”

(2)班级授课制的产生和发展

十七世纪初,乌克兰兄弟会学校兴起了班级授课的组织形式→

1632年,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进行了阐述→赫尔巴特提出的教学过程的形式阶段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使之基本定型→前苏联凯洛夫提出课的类型和结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工业革命后,班级授课制成西方学校的主要形式。

1862年,北京京师同文馆第一次采用班级授课制;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后),班级授课制在全国广泛推广。(3)班级授课制的类型

A根据教学任务可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单一课有:新授课、巩固课、练习课、检查课。综合课完成两种及以上任务课

B根据教学方法可分为讲授课、演示课、自学课、讨论课、作业课等

(4)班级授课制的结构

综合课的5结构:组织教学→复习过度→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课外作业

(5)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向作用;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4)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方面的发展;5)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缺点:1)过于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不利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2)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3)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受到限制;4)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独立性的培养

◆现代教学的辅助形式——个别教学制和现场教学

1.个别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2.现场教学:教师把学生带到事物发生、发展的现场进行教学活动。

◆现代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分组教学:在按年龄分班或取消年龄分班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分组进行编班。

◆道尔顿制:教师不再讲授,只为学生制定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作业后,向老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创作者柏克赫斯。

◆特朗普制:大班教学、小班研究、个别教学相结合。

(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

4.教学更为关注学生而不是学科

十一、教育评价

(一)教育评价及其作用

◆内涵: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的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作用:1.导向功能2.鉴定功能3.改进功能4.激励功能5.管理功能6.研究功能

(二)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

◆教育评价的主要类型:

1.按评价基准的不同: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2.按评价目的划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

3.按照评价主体划分:自我评价、他人评价

◆教育评价的方法:

1.测验法——最多、最常用、最便利

2.表现性测验法——能够直接考查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3.评定量表评价法——结果明确、施测方便

4.轶事记录评价法——有助于描绘学生最本质的行为特性、耗时间、缺乏客观

5.档案袋记录法——兼顾过程和结果、耗精力财力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概述

理念:现代教育评价的理念是发展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

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新课程的评价观···························☆

1.强调创设适合并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

2.由关注总结性评价目的向评价形成性目的发展

3.评价主体多元化,

4.评价方法多样化

十二、思想品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一)德育及其意义

◆概念

1.

广义的德育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2.

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

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意义: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二)德育的目标与内容

◆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德育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三)德育过程的规律

◆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的客体和自我教育的主体)、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的矛盾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过程

思想品德由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即知情意行)构成,知是品德的形成基础,情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意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行是衡量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多种开端。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过程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教育性活动是德育过程的基础

(4)德育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四)德育原则及其运用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

3.因材施教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马卡连柯,平行教育原则)

6.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7.坚持正面教育和法律约束相结合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有原则

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五)德育方法及其运用

◆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而在德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我国中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说服教育法:语言说理,有讲解、报告、谈话、讨论

榜样示范法、

陶冶教育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实际锻炼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

品德评价法:奖励、惩罚、评比、操行评定

(六)德育的途径

◆途径:思想品德课与其它学科教学(基本途径)、社会实践活动、课外校外活动、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校会班会晨会时事政策的学习、班主任工作,

(七)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作用:A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B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C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主导者

◆班主任的领导方式:权威型、放任型、民主型

(八)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与方法

◆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首要任务):档案记录袋、观察法、谈话法

2)有效地组织和培养优秀班级体(中心环节)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B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C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D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

充分发挥本班级任课老师的作用;协助和指导班级团队活动;争取运用家庭和社会教育力量

4)建立学生档案: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5)操行评定:学生自评→小组评议→班主任评价→信息反馈

6)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7)个别教育工作

先进生工作: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后进生工作: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8)班会活动的组织(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的主要形式)

十三、课外活动

(一)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

◆概念:课外活动是指在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施行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

◆课外活动的意义:

首先,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其次,是对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第三,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各种能力

第四,课外活动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课外活动的特点:自愿性、灵活性、实践性

◆任务:

1,巩固、扩大和加深学生在课堂上的所学得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

2,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高尚的情操和文明行为

3,丰富精神生活,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课外活动的内容与形式

◆课外活动的内容: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公益活动、课外阅读活动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主要形式)、个体活动

(三)课外活动的组织

◆课外活动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计划性

2.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

3.课外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4.注意发挥学生集体和个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

5.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和特殊能力的养成;

6.要积极争取各种社会力量支持和帮助。充分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力量,相互协作,使学生在多方面的协同关怀下,健康成长。

◆补充:课外活动组织对教师的要求

①教师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和兴趣爱好

②教师要对自己指导的活动领域有足够的、超出学生的了解

③教师要调整与学生的关系,更具平等、合作、相互尊重的特点

④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强的组织能力

⑤教师须注意收集有关资料和认真记录,总结自己所指导的课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质量。

小结:新课程的观点:学生观、教师观、师生关系、教学观、评价观

教师:教师素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师职业道德、教师成长途径、教师威信

学生:学生的权利和义务(法律法规,受教育权、人身权)、身心发展特点

心理学模块

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情绪、情感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