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论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论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论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论文

摘要

以襄樊市高新开发区的农田土壤地表层入渗试验为基础,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Horton入渗经验公式中的指数α遵从对数正态分布。应用地质统计方法对参数α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c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经验指数α服从正态分布,变化幅度不大。分析入渗参数等值线图结果表明: fc和α两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较显著。若以变异系数作为变异程度的判别标准, 均为中等强度变异;但相对来说, fc的空间变异性较强, 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2倍;而α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4倍。

关键词: 1、入渗指数 2、地质统计分析 3、空间相关性

目录

一、绪言 (3)

二、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4)

(二)试验方法 (5)

三、入渗公式的拟合 (10)

四、数据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12)

(一)经典统计分析概论 (12)

(二)地质统计学概述 (15)

五、入渗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17)

(一)空间变异性的经典统计分析 (17)

(二)空间变异性分析 (17)

结论 (22)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言

某个地区的水分运动与分布情况是构成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作为介质的表层土壤的垂向透水性能直接影响着农田土壤含水量在时空上的分布情况、降水在地表再分配的比例与过程、浅层地下水的动态与蒸发过程等。土壤水分入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受到土壤性质、土壤初始含水率、地面坡度、降雨条件、积水深度等自然因素和耕地、造林种草等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在同一地区,由于土壤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土壤的机械组成、颗粒粒径、团粒结构、孔隙尺寸等影响着土壤的天然入渗能力,因此,天然条件下土壤的透水性能不论在水平方向上、还是垂直方向上都呈现出了复杂的空间变异性。相对于天然土壤而言,农田土壤的情况更为复杂。在经过较为长期的农业耕作活动后,农田表层土壤在垂直方向上会形成层状结构,耕地表面的地表层土壤结构疏松,土质松软,孔隙较大。进行农田耕地表面的地表层土壤的常规入渗试验,研究农田表层土壤的垂向透水性能,能够了解水文条件,更好的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参考。

二、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一)研究区概况

1.研究区自然地理、气象与水文条件

(1)地理位置

襄樊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东经110°45′-113°43′,北纬31°14′—32°37′。襄樊市城区辖襄城区、樊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05年2月由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汽车产业开发区合并组建)和渔梁洲经济开发区,城区面积1205.24平方公里。

襄樊交通优势突出,焦柳、襄渝、汉丹铁路纵横交错。公路干线四通八达,南抵荆沙、北达河南、西通陕西、东连武汉;襄樊机场可通联全国;汉江余家湖码头为汉江中上游的重要港口,优越的地理位置为襄樊市的经济腾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气象与水文条件

襄樊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干夏雨,雨热同期,四季分明。加之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对气候要素产生明显的再分配作用,使得市内气候形成了多种类型。全市年平均气温除高山以外,一般均在15-16℃之间,1月2-3℃,2月15-16℃,7月27-28℃,10月16--17℃。无霜期在228-249天之间。全市年降水量820-1100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829.5mm。

襄樊市城区河流主要有2条:①汉江:是流经襄樊市城区境诸河流中的最大河流。市境内河段长144Km,流域面积263 Km2,河面宽阔,年均流量1439m3/s,最大流量2.91万m3/s。平均流速3.48m/s,最大流速5 m/s。相应水位52.02 m,最低水位42.5 m。

②小清河:发源于红水河水库,流经襄阳区经清河店近入襄樊市城区,在清河口汇入汉江,河道蜿蜒狭窄。

2.地貌条件

工作区地跨南襄盆地南部及大洪山台褶束北缘,地势较平坦。除市区南部及东南角分布有少量的低山丘陵外,大部分为波状起伏的岗波状平原及微向河床倾斜的河谷平原。地势自北东向南西渐低,市区南部的扁山为测区最高点,海拔标高460.5m,最低点位于欧庙镇汉江出境处,海拔标高58m。区内地形地貌按其成因及形态特征可分为四种类型,即: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剥蚀堆积岗波状平原区;弱侵蚀堆积波状平原区;弱

侵蚀堆积河谷平原区。试验区位于弱侵蚀堆积波状平原区类型,特征如下:该区主要分布于汉江北部,滚河北部及唐、白河河间地带。系属汉江、滚河及唐、白河二级阶地。由上更新统冲积灰黄、褐黄色粘土、粉质粘土、粉细砂、砂砾石组成,阶面平坦,宽窄不一,前缘大部分与一级阶地相连,后缘直接与岗坡地相接,汉江北岸的发育高程为70—80m。唐河东岸的发育高程80—120m,唐、白河河间地带的发育高程为84—110m,滚河北岸的发育高程为76—85m。

3.社会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襄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成为“产业特色鲜明、交通优势明显、科教实力雄厚、发展潜力强劲”的城市。我市是东风公司发展重型柴油车、轻型车、中高档轿车的重要基地,其中发动机、中重型车桥、座椅等初具核心竞争力,汽车工业占全市第二产业的60%以上,“天籁”轿车年产量已突破6万辆,成为市场青睐的车型之一,襄樊还形成与三峡配套的火力调峰发电基地。纺织、化工、食品、轻工、医化、建材、高新技术、新材料等也是襄樊的支柱产业。

(二)试验方法

1.入渗试验目的

土壤是由固体、液体与气体物质所组成的三相复合体。土壤水分既是土壤肥力的营养因素,又是重要的环境因素,是植物赖以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不仅植物体需要吸收大量的水分来建造自身的“躯体”,赖以维持自身的生理活动,而且土壤中营养物质的溶解、转化、运输以及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都与土壤水分密切相关;土壤水是联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纽带,在水资源的形成、转化与消耗过程中,它是不可缺少的成分,灌溉或降雨均需转化成土壤水才能被作物(含生态环境中各种植被)所吸收。水文学中最重要的组成内容——产汇流理论,亦取决于下垫面的土壤水分状况;作为当今国内、国际热门话题的环境保护问题,涉及到化肥、农药、重金属等对土壤水与地下水的污染,无一不与土壤水状况发生联系;此外土壤水还与自然地理、植物生理等学科的研究有一定联系。因此,对土壤水分的研究,不管是从土壤物理力学的角度还是从土壤肥力的观点来分析,都具有它特殊重要的意义。

土壤水分的入渗,是指地面上的水在土壤表层分子力、毛细管引力和水的重力综合作用下水分进入土壤层的过程。是降水、地面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相互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土壤性质、供水方式都影响入渗过程,对于一定土壤类型和一定土壤湿度来说,

充足供水条件下形成的最大入渗速率称入渗能力;在不充足供水条件下,入渗速率小于入渗能力,此时的入渗速率称实际入渗率。按入渗界面的供水方式,土壤水分的入渗可分为充分供水和非充分供水入渗,或者有压入渗(积水入渗)和无压入渗(无积水入渗)。本文研究的是地表土壤在积水条件下的一维垂直入渗问题,我们采用土壤水分的稳定入渗率与入渗经验指数两个指标来对地表层面土壤的入渗规律进行分析,揭示该地区地表层土壤垂向透水性能的空间变异特征,了解农田表层土壤水分的入渗变化规律,为该地区水土资源管理、更好利用土地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2.试验装置与方法

(1)试验装置

在试验场地共布置6条试验线,南北方向2条,东西方向4条。试验点的具体布置如图2-1。南北方向上第一条试验线为加密试验线,各试验点间隔5m,其余试验线上各试验点间隔均为10m。地表层40个试验点,定16号试验点正西17.5m处为坐标原点,各试验点的坐标值见表2-1。

本次试验采用双环入渗法测定土壤水分入渗,试验装置如图2-2所示。双环为二同心铁环,内环直径20cm,外环直径40cm,环高20cm,厚度2mm,试验时插深10cm。试验时采用定量观测方法,在内环加水测量土壤水分入渗量,外环加水防止水分侧向渗漏。内外环中维持同样水层高度,通过记录内环某一时段水分的入渗量来计算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变化过程。

试验仪器主要有:双环入渗仪、秒表(用于记时)、量筒(测量所加水量)、钢尺(测量铁环入土深度及水头高度)、铁锤(安置铁环)、水桶(提供试验用水),另外有野外记录纸(记录时间及入渗水量)、水头标志物等。试验可以实现内外环同时供水、防止侧渗等功能,同时入渗深度大、入渗面积大,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劳动量少,实用性强、代表性强等优点。

图2-1 试验点布置图

图2-2 双环入渗试验装置

(2)试验方法

入渗试验需要两人合作,不同试验点可同时进行。 地表层入渗试验步骤为:

1)平整土地:尽量除去地表植被(<3mm )及石头,整理出半径大于20cm 的平整地面。

表2-1 各入渗点坐标

点号

坐标

号 坐标

点号 坐标 点号 坐标

x

y

x y x y x y 1

0 85

11

37.5

21

2.5

95

31

29.5

95

5c

1

2

2 10 85 12 10 37.5 22 2.5 85 32 29.5 85

3 20 85 13 20 37.5 23 2.5 75 33 29.5 75

4 30 8

5 14 30 37.5 24 2.5 65 34 29.5 65

5 40 85 15 40 37.5 25 2.5 55 35 29.5 55

6 0 65 16 0 17.5 26 2.5 45 36 29.5 45

7 10 65 17 10 17.5 27 2.5 35 37 29.5 35

8 20 65 18 20 17.5 28 2.5 25 38 29.5 25

9 30 65 19 30 17.5 29 2.5 15 39 29.5 15

10 40 65 20 40 17.5 30 2.5 5 40 29.5 5

2)放置铁环:先将内外环先后垂直置入土中10cm,注意内外环应同心,置入深度相同,为保证铁环垂直置入土中,并与其周围的土壤密实接触,尽量减小周围土壤的扰动,可以在放置铁环时在铁环之上垫上木板。

3)标注标记:紧靠内环内壁插入钢尺,离土壤表面5cm处做标记或记下刻度,外环做相同之标记。

4)加水记时:同时在内、外环加水至标记处开始计时。试验过程中加水由人工控制,内外环维持同样水头高度5cm。记录内环加入定量水入渗所用的时间,外环随时加水以保持水头高度和内环水头高度一致,以防止水分侧向渗漏。当加入定量水入渗所用的时间相差无几时便可结束试验。整个入渗试验所需时间大约为90~120min。

(3)入渗速率的计算

入渗作用的强度一般用入渗速率来衡量,即单位面积、单位时间渗入土壤的水量。入渗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通常用入渗速率曲线刻画。土壤水分的入渗速率不仅影响作物的水分供应,而且也关系着地表径流的数量及伴随的土壤侵蚀威胁。试验中我们得到的数据为一系列定量水v(ml)入渗所需的时间t(s),内环面积为s314cm2,则:

式中:ft为入渗开始后时刻对应的入渗速率(mm/min);v为用量筒加入内环的定量水的体积(ml);t为定量水v入渗所需的时间(s)。

将双环法测定土壤水分入渗结果点绘成图,以地表层16号试验点为例,如图2-3。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入渗开始阶段,土壤水分均入渗相当迅速,但随着入渗时间的增加,入渗速率急剧下降,地表层大约在10min以后,入渗速率减小并呈等量下降趋势,到最后入渗速率不再减小,达到稳定入渗速率。从实测情况来看,地表层最大入渗速率为

190.99mm/min ,30min 后入渗速率趋于稳定,达到平衡状态时的稳定入渗率为4.98mm/min 。

下渗曲线

10020030011

15

9

96

9

21

70

34

51

42

36

时间(s)

下渗率(m m /m i n )

系列1

图2-3 16号试验点入渗速率曲线图

三、入渗公式的拟合

自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提出许多土壤入渗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入渗公式,其中有理论公式,也有经验公式。这些入渗公式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土壤水分入渗规律,都有其实用价值,关键是如何根据实际条件确定入渗参数的问题。

Horton入渗经验公式是Horton在1940年提出的,该公式结构简单,物理含义明确,公式中的物理性质参数在野外很容易测得,且适用范围比较广。其表达式为:

(3-1)

式中:ft为入渗开始后时刻的入渗速率(mm/min);f0为入渗初始时刻t =0时的入渗速率(mm/min);fc为土壤的稳定入渗率(mm/min),反映土壤渗透性能的大小;

表3-1 各试验点Horton经验公式拟合参数值点号(min-1)fc (mm/min)点号(min-1)fc (mm/min)

1 0.00116 1.727 21 0.00174 2.669

2 0.0014 1.465 22 0.0008

3 1.869

3 0.00088 0.796 23 0.00099 2.869

4 0.00107 2.329 24 0.00102 2.608

5 0.00109 1.51

6 25 0.00128 2.872

6 0.00115 1.961 26 0.0013

7 1.559

7 0.00106 2.374 27 0.00075 2.684

8 0.00119 1.555 28 0.00101 3.179

9 0.00148 4.594 29 0.00159 3.824

10 0.00062 6.017 30 0.00088 1.99

11 0.00112 3.443 31 0.00086 2.679

12 0.00162 3.439 32 0.00144 5.407

13 0.00114 2.276 33 0.00129 8.075

14 0.00129 4.744 34 0.000888 8.734

15 0.00111 1.513 35 0.00125 9.918

16 0.00135 4.858 36 0.00131 6.449

17 0.00111 3.629 37 0.00079 2.979

18 0.00088 1.973 38 0.00187 6.429

19 0.00259 7.223 39 0.00161 5.98

20 0.00092 3.464 40 0.00163 3.957

为入渗经验指数(min-1),反映了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递减程度,值越大,则入渗速率随时间减小得越快。

确定式(3-1)中各个参数的具体步骤为:

1)利用Excel绘制出入渗曲线,从曲线上可读出各时刻的入渗速率ft及稳定入渗率fc ;

2)为了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对式(3-1)进行如下处理:

两边取对数,得:

令:

则式(3-1)变为直线方程的形式:

(3-2)

3)利用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式(3-2)方程中的参数,则有:

(3-3)

利用式(3-1)、式(3-2)、式(3-3)计算出入渗经验方程中的参数。将各试验点的入渗参数值代入式(3-1)中,可得出该试验点土壤水分的入渗经验方程,其拟和曲线与实测曲线吻合好,精度高。故我们选择这个公式为最适合的计算式。

四、数据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对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的描述,有经典统计学方法和地质统计学方法。二者区别为:(1)经典统计学研究的变量必须是随机变量,该随机变量的取值按某种概率分布而变化。而地质统计学研究的变量是区域化变量,该区域化变量在一个区域内的不同空间位置可以取不同的值,是随机变量与位置有关的函数;(2)经典统计学所研究的变量理论上可无限次重复或大量重复观测试验,大多只注意全体观测值的均值和它们的离散程度,很少甚至完全不考虑观测样点的坐标系统。而地质统计学研究的变量不能进行重复观测试验,因区域化变量一旦在某一空间位置上取得一样品值,就不可能在同一位置再次取得该样品值;(3)经典统计学的取样必须独立进行,要求样本中各个取值之间相互独立。而地质统计学中的区域化变量是在空间的不同位置取样,因而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空间相关性。本文分别以经典统计学及地质统计学为基础研究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性,为土壤特性的空间变异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一)经典统计分析概论

土壤特性的空间分布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空间分布的必然性表现在土壤特性沿一定方向有某种明显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不难从环境因素的改变得到合理的解释。土壤特性空间分布的偶然性表现为土壤特性的变化呈现随机性。当空间随机变化的土壤特性在相邻点间呈现出一定的相关关系时,此时称土壤特性具有某种空间结构。

1.土壤特性的统计特征值计算

经典统计分析包括平均值、中值、最小值、最大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峰度系数和偏度系数。变异系数Cv反映了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一般认为:Cv≤0.01为弱变异性;0.01

标准差(4-1)

平均值(4-2)

变异系数(4-3)

偏度系数(4-4)

峰度系数(4-5)

方差(4-6)

以上各式中,N为取样数目。

2.土壤特性数据的正态分布性检验

检验数据的正态分布性是使用空间统计学克立格方法进行土壤特性空间分析的前提,只有当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时,克立格方法才有效。

一个随机变量X的变化特征是由其概率密度p(x)表示的,x为随机变量X的可能取值。随机变量X的取值小于或等于x这一事件所出现的概率称为累积概率,记为P{X≤x},它和概率密度函数p(x)的关系是

根据对实测资料的分析,同时考虑到应用上的方便,一般将土壤特性的概率密度函数近似为正态分布(N)或对数正态分布(LN)。当某土壤特性X为正态分布时,其概率密度函数的表达式为

式中,σ和μ为正态分布的两个特征参数。若土壤特性参数值取对数后为正态分布,则称该土壤特性X为对数正态分布,相应的概率密度为

式中,σ*和μ*为对数正态分布的两个特征常数。

判断一个随机变量X是否是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计算出其累积概率曲线,当取样或观测值足够多时,可按参数值的大小排列,如x1,x2,…xi,…,xn,然后计算出每一个值相应的累计概率。

在正态概率纸上点出参数值xi 与累积概率P {X ≤x }的关系,若呈直线则为正态分布。同理,若将参数值取对数,在正态概率纸上点绘的累积概率曲线为直线,则其为对数正态分布。

3.合理取样数目的确定

区域化变量又具有随机特征。为使由有限的样本值去估计总体参变量的数学期望具有足够的精度,采样点或样本的数目应保持一定的数量,即合理采样数目。

当采样是独立且数目足够多时,中心极限定理成立。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Z1,Z2,…,Zn ,其均值为。当n 保持不变,但每次随机抽取的样本不同,相应的

均值

也为一随机变量。

根据统计学原理可知抽样

为正态分布,且有

对于给定的某一精度△值,当取样数目愈大,即方差

愈小时,

区域内的概率愈大。所以,合理取样数目N 应满足样本的均值和总体

均值μ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某一规定精度△的这一事件概率达到所要求的置信水

平PL

,即:

(4-7)

式中:PL 为置信水平,一般取90%,95%;△采样精度,一般按△=k μ取,k=5,10,15%等。在样本容量较小或总体方差σ2未知时,只能用样本的方差S2代替总体的σ2。由经典统计理论可知,随机变量

服从t

分布,所以:

(4-8) 表4-1 t 分布法样本合理采样数目N 值表

PL % k

% Cv

0.20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0.55 0.60 0.65 0.70 0.80 0.90

95

5 62

96 139 189 246 312 385 465 553 649 753 984 1245 10 16 24 35 48 62 78 97 117 139 163 189 246 312 15 7 11 16 21 28 35 43 52 62 73 84 110 139 20 4 6 9 12

16

20

25

30

35

41

48

62

78

90

5

44

68 98 133 174 220 272 328 391 458 532 694 879 10 11 17 25 34 44 55 68 82 98 115 133 174 220 15 5 8 11 15 20 25 31 37 44 51 60 78 98 20

3

5

7

9

11

14

17

21

25

29

34

44

55

式中:λα,f为t分布的特征值;α显著水平,α=1-PL;f为自由度,f=N-1。

合理采样数目为:

(4-9)

当用样本均值近似代替总体均值μ时:

则合理采样数为:

(4-10)

采用式(4-10)可得出不同Cv值的随机变量所需的合理采样数目N,如表4-1所示,可供直接查用。

(二)地质统计学概述

地质统计学是近30年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根据地质统计学理论,矿化特征可以用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分布来表示。而研究区域化变量空间分布的主要数学工具是变差函数。可以说:“地质统计学是以变差函数作为基本工具,在研究区域化变量的空间分布结构特征规律性的基础上,综合考虑空间变量的随机性和结构性的一种数学地质方法。

土壤是形态和演化过程都十分复杂的自然综合体,对土壤形态和性质作定量化描述,尤其是对土壤空间变异以及空间相关性和依赖性作定量描述相当困难,70年代地质统计学引入到土壤科学中来,大大推动了这一研究的向前发展。现在,地质统计学已经被证明是分析土壤特性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异规律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1.空间分析

在土壤稳定入渗率fc空间变异的经典统计分析中,是将fc随空间位置的变化看作是随机的、彼此相互独立的。然而在一定空间范围内,不同空间点的稳定入渗率间都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仅当采样点间距超过某个相关距离时,采样结果才被认为是相互独立的。

因此本文采用了变差函数来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根据地质统计学的原理,可将土壤稳定入渗率fc视为区域化变量,即fc是以空间点x的三个直角坐标x,y,z为自变量的随机函数Z(x,y,z),通常写作Z(x)其空间相关特征可用相应的变差函数进行描

述,采用下式计算fc测定值的实验变差函数:

式中,N(h)为被距离矢量h分隔的fc值Z(xj)和Z(xj+h)数值对的数目;γ*(h)为实验变差函数。

根据上式,应用地质统计软件以适宜h计算确定实验变差函数值之后,通过对各种理论模型拟合方差的进行分析比较后,选择以下形式的指数变差函数模型为描述fc空间结构的模型:

2.Kriging估值法

变差函数图还可用来对未测点的土壤特性参数进行Kriging最优内插估值和成图。该法建立在估值Z*(x0) 对真值Z(x0)的无偏估计和两者之差的方差最小基础之上,由于变差函数给出了相邻成对采样点间土壤特性的相关关系,故任一未知点处的土壤特性估值Z*(x0)可通过环绕其四周且处于相关距离范围内的已知点Z(xj)给予描述,

式中λj是权重因子,取决于各已知点到未知点间的距离,由变差函数确定。根据Kriging内插估值便可绘制土壤特性的等值分布图,描述土壤特性的空间分布特征。Kriging估值法是一种加权移动平均的内插方法,利用此法成图的主要优点是能得到内插计算中产生的独立误差估值,且由已知点内插估值是依赖于点间土壤特性的空间相关性,而不是简单的根据简单线性关系内插确定,因此具有较好的内在关联属性和精确性。

五、入渗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一)空间变异性的经典统计分析

1.入渗参数的统计特征值及分析

根据经典统计学原理,将入渗参数视为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利用式(4-1)~(4-5)可计算出两个层面土壤稳定入渗率与入渗经验指数的统计值,列于表5-1中。

表5-1 入渗参数的统计特征值

入渗参数fc

平均值 3.69065 0.001216

最小值0.796 0.00062

最大值9.918 0.00259

标准差 2.1682 0.000362

方差 4.701261 6.20827E-08

变异系数0.5875 0.2977

从表中可以看出,而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只相差4倍,土壤稳定入渗率fc表现出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其最大值约是最小值的12倍,变异系数分别为0.5875及0.2977;由此可见,地表层稳定入渗率属于中等强度变异。

2.入渗参数的频率分布

参数的分布类型涉及到对土壤特性的正确评价。由表3-1、及表5-1可看出, fc、

在呈现较强变异性的同时其变异也均呈现出明显的随机性,因此可视其为随机变量,将各测点的fc、值及其累积频率点绘在正态概率纸上(见图5-1)。从图上可以看出:除了经验指数在正态概率纸上呈直线分布,服从正态分布;稳定入渗率不服从正态分布。故再将其取对数后,同样将其累积概率点绘在正态概率纸上,此时点据呈现较明显的直线趋势,这说明它们近似为对数正态分布,满足地质统计学理论中有关本征假设。

(二)空间变异性分析

1.实验变差图的绘制

实验变差函数图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不同观测点的观测值之间的依赖变化情况,描述了土壤特性观测值在二维平面上的空间变异结构,揭示了土壤特性在田间分布和变异的基本规律。在一定范围内,它是隶属于空间轨迹的一种有序变化,只有在这一范围以外时,变化的轨迹才消失,观测值之间的差异才具有均值为零、方差恒定的重要统计特性,才具备随机理论的应用条件。在变异理论中,通常把空间相关的最大距

图5-1 地表层土壤入渗参数累积概率曲线

A(A=a)称为极限距离。

极限距离的概念对于田间实测和统计分析中观测样点的设置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参考价值,在极限距离以内重复设置观测样点是无效的,也违犯了统

计抽样的独立性。表5-3是由变差函数模型得到的所测土壤入渗参数数据的变差分析结果。其中C0为块金值;C0+C为基台值;a为变程,也称自相关距;C0/(C0+C)表示了空间异质性程度,如果该比值较高,说明由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相反,则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如果该比值接近1,则说明该变量在整个尺度上具有恒定的变异。从结构性因素的角度来看,C0/(C0+C)的比例可表示系统变量的空间相关性程度,如果比例C0/(C0+C)<25%,说明变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在25%~75%之间,变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0/(C0+C)>75%时,变量空间相关性很弱。

图5-2 地表层稳定入渗率变差函数图

图5-3 地表层经验指数变差函数图

图5-4 地表层左起第一条南北方向布点的稳定入渗率变差函数图表5-3是由变差函数模型得到的所测土壤入渗参数数据的变差分析结果。其中C0为块金值;C0+C为基台值;a为变程,也称自相关距;C0/(C0+C)表示了空间异质性程度,如果该比值较高,说明由随机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相反,则由空间自相关部分引起的空间变异性程度较大;如果该比值接近1,则说明该变量在整个尺度上具有恒定的变异。从结构性因素的角度来看,C0/(C0+C)的比例可表示系统变量的空间相关性程度,如果比例C0/(C0+C)<25%,说明变量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C0/(C0+C)在25%~75%之间,变量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C0/(C0+C)>75%时,变量空间相关性很弱。

表5-3 稳定入渗率fc及经验指数α的变差分析结果

数据项类型C0 C0+C a C0/(C0+C) fc 球状模型0.02308 0.25962 23.691 0.09

地表层

α球状模型 3.54e-08 3.69e-08 2.263 0.96 从表中可以看出,地表层的稳定入渗率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空间变异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地表层的入渗指数的空间相关性很弱,空间自相关距离只有2.3m,在整个尺度上呈现出恒定的变异。

2.入渗参数空间分布分析

为了更加准确地和直观地描述土壤入渗参数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根据所得到的变差函数模型,利用Kriging最优内插法,最后绘制了各入渗参数的等值线图。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实的数学、水力学、计算机、外语基础,系统地掌握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得到水文水资源科学研究与实践训练,能从事水文信息采集与分析、水文模拟与预报、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流域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毕业生适宜在高校、科研机构、水利、水电、农林、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领域教学、科研及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也可攻读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硕士、博士学位。 二、基本培养要求 (一)思想政治和德育方面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努力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走与工农群众、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道路;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3.热爱科学事业,养成良好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艰苦求实、善于合作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4.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遵纪守法。 (二)业务方面 1.系统地较好地掌握水文学及水资源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践的基本训练。 2.具有坚实的数学、水力学、计算机、外语、水文学及水资源学基础;能在水文信息采集与分析、水文模拟与预报、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流域管理与水环境保护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及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和管理等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

2020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

2020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学排 名一览表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一门由陆地水文学,水资源管理与利用,水文地质学三学科合并形成的交叉型学科。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一起来看一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吧!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排名 高校名称 开此专业学校数 1河海大学562武汉大学563四川大学564长安大学565中国地质大学(北京)566西安理工大学567郑州大学56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69华北水利水电大学5610南京大学5611济南大学56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613三峡大学5614华北电力大学5615吉林大学5616新疆农业大学5617长沙理工大学5618扬州大学5619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620太原理工大学56 专业解析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水利中的重要 专业领域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基础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已确立了水资源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的地位。区域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全球性普遍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水资源短缺对策、水资源持续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灾害防治以及水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及保护等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正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的这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一门具有潜力且发展迅速的科学,它涉及到对水文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与保护,是指导水文水资源业务的理论基础;同时它还研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水资源供求关系及其解决的科学途径,探求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培养要求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实习总结范文

《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 水文与水资源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 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水文与水资源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 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 在水文与水资源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水文与水资源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水文与水资源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 在水文与水资源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水文与水资源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水文与水资源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水文与水资源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

水库水文水资源论文

水库水文水资源论文 1水库水文分析 1.1径流新屯水库坝址年际径流采用降雨径流法计算,结合《贵州省 地表水资源》成果,按照枯水调查分析成果控制。计算新屯水库坝址 径流特征值统计成果列表如表1。 1.2设计暴雨及洪水采用面积加权平均法计算望谟河流域(敢赖以上)多年平均降水量,经初步分析计算,望谟河流域多年年平均最大一日 降水量均值为106.4mm,相对应年最大24小时降水量均值为119mm, Cv取0.45。结合贵州省水文水资源局最新的相关等值线图,本次设计 采用的设计暴雨参数为:确定多年平均年最大24h降水量均值 (H24h=1.12H1日)为119mm,Cv为0.45,Cs/Cv为3.5。新屯水库坝 址集水面积35km2,几何特征值θ=17.4<30且25≤F<300km2。根据 “雨洪法”计算公式及相关参数计算,新屯水库坝址设计洪水计算成 果表2所示。 本次设计在新屯水库坝址上游纳过水库调查到2011年历史洪水,洪 峰流量为220m3/s,比拟到坝址处洪峰流量为243m3/s,重现期为20 年一遇。根据雨洪法洪水计算成果,新屯水库坝址断面20年一遇洪水 洪峰流量为247m3/s,比本次工作调查到20年一遇洪水大1.6%。因为 设计流域集水面积小,洪峰流量不大,历史洪水位差异不大,洪水位 的准确性及河道糙率的取值大小对洪峰流量的影响较大,本次设计采 用雨洪法计算的20年一遇洪水洪峰流量比历史洪水大1.6%,本次洪水设计成果基本合理。 2工程建设规模符合性论证 2.1水资源利用规划符合性论证根据《望谟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五规划纲要》,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左右,所以本工程现状水平年2010年至规划水平年2020年供水区域内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取9‰。经预测,规划水平年设计供水人口8万人。设计用水量按照《村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与代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80802(081102)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类文明进步而奋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复合型人才和科学研究人才。 学生毕业后具备较高的道德文化修养和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较强的外语、计算机、管理等方面的能力;掌握水资源及水环境(尤其是地下水及其环境)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能从事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及水环境保护的勘测、规划设计、预测、评价与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毕业后可到国家各部委、科研院所、勘察设计单位及高等院校等从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可继续攻读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的硕士、博士学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将在牢固掌握理科基础、外语、计算机技能的基础上,主要学习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规划、地下水渗流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水力学、水文学等方面基础理论、基础知识; 2.掌握水文水资源、水环境有关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分析、设计方法; 3.具有从事工程规划、勘测、设计、科学研究和组织管理的基本技能; 4.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领域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地质工程、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工程。 核心课程:水力学、水文学原理与水文测验、水文地质学基础、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附水分析、水文统计与水文计算、流域水文模型、生态水文学、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等。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地下水动力学实验、环境水化学实验、水分析化学实验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测量实习、北戴河地质认识实习、周口店地质教学实习,三峡专业教学实习、计算机语言编程课程设计、水文预报课程设计、地下水开发与防治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约33~34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地质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

就业有前景的十大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就业有前景的十大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就业有前景的十大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本专业具有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水利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以地下水资源的评价、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水资源问题防治为特色,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并在某些领域处于 国内领先地位。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是以地球科学基本理论为基础,以水资源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学习水资源的分布、形成、演化等方面的专 业知识和技能,兼顾地下水科学、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水信息的采集和处理,水资源的规划与开发、评价与 管理,水利工程的勘查、设计、施工,地下水环境和地质环境的'监测、评价和治理等。某些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会在水文地质 学为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向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等方向适当扩展。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信息的采集及处理、水旱灾害预测及防治、水资源规划、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水政管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受到工程制图、运算、实验、测试等方面基本训练,具有应用所学 专业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科学研究、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 学习课程 主干学科:土木工程、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水利工程、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学、水资源学、地 下水文学、环境化学、水利法规、水文分析与水利计算、水文预报、水文测验、水资源规划与评价、水污染与水质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工程制图、课程实验、课程实习(测量、水文认识、水文信息采集、水利工程、气象与天气)、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一般安排40周。 主要专业实验:水力学实验、水文测验实验、河流动力学实验、自然地理实验、气象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相近专业:环境工程、地理工程 毕业去向 毕业后可就业于国土资源、水利、水资源、城建、环保、交通等部门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工作。 如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水文工程勘察设计院、环境监测单位专业规 划设计研究院(如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电力设计研究院、煤炭设计 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工程施工单位、中外合资企业、教育 部门、部队等,也可在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研究 生专业继续深造。 毕业生素质 本专业培养适合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德、智、体全面 发展,具备较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宽的水文与水资源专业 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素质高、有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能在国土、水利、城建、农林、环保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岩 土工程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勘查、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 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等工作。通过四年的学习,毕业 生具有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四级以上的英语水平,掌握计算机基 础理论和基本操作,具备一定的编程能力,接受工程制图、科学运算、实验与测试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质,具有良好的体魄和健康的身心及一定的军事基本知识,系统掌握水 文与水资源工程的基本理论和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方法,初步具 备水资源评价、勘探、开发、监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水利工程概论结课论文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作者: 作者单位: [摘要]: 三峡工程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影响主要有:避免洪水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延缓了湖泊的淤积与萎缩,遏制了血吸虫病的蔓延。 [英文摘要]: [关键词]: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洪水、影响 我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想研究了解一些有关三峡工程与生态环境的问题,将自己收集的一些信息整理成了本篇论文。 保护生态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类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持久稳定支撑。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开发历史悠久,经济发展较快,人类活动对其自然生态系统影响强烈,兴建三峡工程对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三峡工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项生态环境工程。首先避免洪水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拦沙作用延缓了洞庭湖的淤积与萎缩,遏制了血吸虫病的蔓延。增加枯水量3000立方米/秒。其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影响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善和保护长江中下游地区洪水灾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洪水灾害一直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主要灾害,严重影响其生态环境。三峡工程能有效控制长江洪水的主要来源,又紧邻荆江地段,

可有效保障荆江泄洪安全,避免特大洪水造成的荆江两岸堤防溃决的毁灭性灾害。配合堤防和分蓄洪工程,可基本上解除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的巨大威胁,减轻荆江地段承受毁灭性灾害的风险,从而大大降低了因防洪、分洪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生态问题。 此外,还可以减免因分洪和扒口引起的生态环境恶化。遇到大洪水时的分洪扒口,会使分洪区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大大恶化,病毒和细菌极有可能在人们临时迁至的安全区传播蔓延。三峡工程建成后,可减少对防洪区的运用几率,减免因防洪蓄洪造成的生态影响。 二、减少血吸虫病的蔓延 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血吸虫病的主要疫区,控制血吸虫病的蔓延,关键问题是消灭中间宿主钉螺、控制钉螺扩散。钉螺的扩散与蔓延和洪水淹没地区的面积呈正比。如果发生大洪水而造成分洪、溃口,钉螺随草茎、残叶顺水漂浮,将使钉螺大面积扩散,引发血吸虫病的蔓延。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洪水得到调节,洪灾减少,有利于中下游平原血吸虫病的防治。此外,库区水位稳定后,钉螺扩散范围减少,也减少了血吸虫病的传播。 三、减少洞庭湖的泥沙,增加枯水量,改善水质 洞庭湖由于长江每年的洪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致使湖床逐年淤积,加之围湖垦殖,湖面缩小,生态功能恶化,湖泊逐渐走向衰亡。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有效控制上游来水,减少分流入湖的泥沙从而使洞庭湖年平均淤积量仅相当于目前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因此可延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实习报告范文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 毕 业 实 习 报 姓名:杜宗飞 学号:2011090118 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班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01班指导教师:赵建明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 20XX年1月9日

目录 目录 (2)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3) 1.1实习目的 (3) 1.2实习任务要求 (4)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简介 (4) 2.1实习单位简介 (4) 2.2实习岗位简介(概况) (5) 三、实习内容(过程) (5) 3.1举行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岗位上岗培训。 (5) 3.2适应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岗位工作。 (5) 3.3学习岗位所需的知识。 (6) 四、实习心得体会 (6) 4.1人生角色的转变 (6) 4.2虚心请教,不断学习。 (7) 4.3摆着心态,快乐工作 (7) 五、实习总结 (8) 5.1打好基础是关键 (8) 5.2实习中积累经验 (8) 5.3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够全面。 (8) 5.4专业实践阅历远不够丰富。 (8) 本文共计5000字,是一篇各专业通用的毕业实习报告范文,属于作者原创,绝非简单复制粘贴。欢迎同学们下载,助你毕业一臂之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即将毕业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校生而言,为了能更好的适应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后能够尽快的融入到社会,同时能够为自己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毕业实习能够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 刚进入实习单位的时候我有些担心,在大学学习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知识与实习岗位所需的知识有些脱节,但在经历了几天的适应过程之后,我慢慢调整观念,正确认识了实习单位和个人的岗位以及发展方向。我相信只要我们立足于现实,改变和调整看问题的角度,锐意进取,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攀登,有朝一日,那些成才的机遇就会纷至沓来,促使我们成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公认的人才。我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学生,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毕业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 经过了大学四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理论进修,使我们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根本掌握。我们即将离开大学校园,作为大学毕业生,心中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去做好自己专业发展、如何更好的去完成以后工作中每一个任务。本次实习的目的及任务要求: 1.1实习目的 ①为了将自己所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知识运用在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巩固自己的理论知识,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反过来检验书本上理论的正确性,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通过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专业实习,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并且培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岗位实习,更广泛的直接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需要,加深

[高考专业选择]水利水电工程Vs.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高考专业选择]水利水电工程Vs.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如果你是充满激情的人,如果你热爱与滔滔河流、滚滚波涛打交道,那么,你就应该仔细看看这两个专业的联系和区别了。因为无论你选择了这两个专业中的哪一个,都注定要与江河结下不解之缘。 水利水电工程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同隶属于水利类的工科。两者虽然都有个“水”字,但却各有各的侧重点,课程设置也基本没有重合点,咱们来好好看看吧。 水利水电工程主要是学习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必需的数学、力学和建筑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学习工程设计方法、施工管理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让毕业生具有水利水电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因为这个专业主要就是培养具备水利水电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知识,能在水利、水电等部门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高级人才。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工程力学、水力学、河流动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学、工程测量、工程水文学、工程经济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等。 大家如果选择了这个专业,毕业时要求掌握流体力学、工程地质、河流动力学、工程结构设计等基本理论;还要具

有针对大中型水利水电枢纽、河道治理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技术;具有水利水电工程所必需的测绘制图、运算和基本工艺操作技能。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主要培养从事水文及水资源评价、开发、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而我们也可以从它主要课程的设置看出它的侧重点,其专业课程一般包括了自然地理学、气象与气候学、工程测量、河流动力学、水利工程、水文学原理、水资源评价与管理、水化学及水质分析、水文信息采集处理、水文预报、水利计算及水资源规划、地下水文学、环境化学等。另外,还有水力学实验、水文测验实验,河流动力学实验、自然地理实验、气象实验等专业试验。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要求掌握数学、物理、水力学、气象与气候学及自然地理学等方面基础理论,掌握水文预报方案、水文分析与计算、水文信息采集与处理、水资源评价、规划与管理及水环境监测预报的设计方法,具有从事工程规划、勘测、设计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笼统来说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多偏向于“水的监测”方面,而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多偏向于“工程”。如果以一个水利工程项目来做说明的话: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同学主要为这个工程的水文信息(如多年洪水流量,最高洪水位,

水资源水环境论文

浅谈城市水资源危机及对策 班级:水利水电081班 姓名:王向 学号:0803220134

浅谈城市水资源危机及对策 摘要: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步骤之一,而水是生命之源保障城市供水用水安全是城市化工作的重点。城市用水主要是人们的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随着我国小城市及县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人口也更加集中到城市,对城市水资源配置、供给,水环境保护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城市化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本文浅述了城市水资源危机及其对策。 关键词:城市水资源水资源危机可持续利用污水处理污染 前言:水是生命之源。水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少的和不可替代的资源,所以水资源应成为人类可持续利用的宝贵资源。城市是人口和工业集中的地方。城市用水主要是人们的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城市用过的水中常会有许多废弃物,排出废弃物一旦超出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水质就会恶化,从而使水体遭到污染。受污染的水体,将丧失和部分丧失使用功能,从而影响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加剧水资源短缺的危机。水环境污染,现已成为世界性的重大问题,而我国的水环境污染尤其严重,已使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1万亿m3,居世界第6位,按13亿人口计算,人均水资源仅为2251m3,不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是世界上公认的13个水资源匮乏的国家之一。从城市的状况看,由于人口密集、工业发达,用水需求过度集中,人均拥有的可利用淡水资源量就更加稀少,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西北内陆、长江以北、长江以南3个区域水资源量的比例大致为5∶15∶80,长江以南地区大中型以上的城市较少,长江以北地区却较多。这种水资源分布格局与城市分布不相适应,加剧了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解决水资源问题,缓解水资源危机已迫在眉睫。 正文: (一)我国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问题主要有: (1)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2006年全国城镇人口57706万(5.77亿),占全国总人口比重为43.9%,用水总量约630亿m3。据预测,到2010年和2030年,城市人口分别为6.5亿和7.5亿时,相应的需水量将分别增加到910亿m3和1320亿m3。我国经济现在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工业用水大幅度增长,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2)水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我国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用水效率极为低下。由于工艺设备和管理的落后,我国工业用水量远远大于发达国家,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为100m3,是国外先进水平的10倍,工业节水的潜力很大。城市生活用水同样存在浪费,城市生活用水跑冒滴漏现象十分普遍,多数城市仅供水管网及用水器具跑冒滴漏损失率超过20%。 (3)水资源污染严重,水环境恶化加剧:目前,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30%,二级处理率为15%,许多城市至今还没有污水处理厂。大量城市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使我国城市水环境质量所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程度,也使一些水资源丰富的城市出现了污染型水资源危机。 (4)城市水资源管理体制尚不完善:我国目前的水资源管理体制是部门切割式的管理,由此造成水务管理中政出多门而又缺乏协调,因而人为地增加了市政管理的难度。。“多龙管水”的水权体制已成为实现水资源管理现代化和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极大障碍。 (二)为解决水资源短缺危机,可行的有以下途径: (1)节水

水文地质论文

矿井水害预测及防治 摘要:突水是煤矿生产安全的主要灾害之一,在煤矿生产实践过程中,提出一套合理的防治水措施,对预防和消除矿井水影响,保证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概括了岩溶水害的类型及其特征,对岩溶区矿井在采掘阶段的可能突水进行了预测,并对常见的突水预兆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不同类型岩溶突水的防治措施,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前提保障。 关键词:岩溶水害预测合理防治 一、研究的必要性 我国是世界上主要的产煤国,但同时也是受水害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资料统计,1955~1985年30年内全国统配煤矿工发生突水769次,淹井事故218次,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20实际80年代与50年代相比,突水频率增长25.7%,淹井事故增长96%,同时突水水量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矿井突水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已经严重影响生产、威胁采掘工作面的安全、增加吨煤成本,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形成较大的障碍。深入研究矿井突水理论对抑制煤矿水害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炭安全生产、减少经济损失、消除不良的社会影响,实现水害防治由被动防水变为主动治水的战略转变并降低矿井大量排水而导致的环境污染程度,开展矿区水防治技术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矿井水害类型及特征 造成矿井水害的水源有大气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和老窑水。其中地下水按储水空隙特征又分为空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等。由于多数矿井水害往往是由2~3种水源造成的,单一充水水源的矿井水害很少,故矿井水害类型是按某一种水源或某一种水源为主命名的。按水源分类,把我国的矿井水害分为地表水、老窑水、空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水害五大类,其中岩溶水又按含水层分为薄层灰岩和厚层灰岩水害两类。本文主要介绍岩溶裂隙型水害 1、薄层灰岩岩溶水水害 水源主要是华北石炭二叠纪煤田的太原群薄层灰岩岩溶水,以河南、河北、

5-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前景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前景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下面是乔布简历小编整理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前景以及方向。 1.对口单位应该是各地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以及各地水利设计院。水利部及各大流域委员会地方水利厅局一般每年都会以举办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形式进行招聘。 2.水利施工企业从国水电集团及各大水利工程局和各省市一般都有水利施工单位,不过搞施工条件比较艰苦; 3.地质方向尽管都叫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同院校侧重点缺有所同侧重于地下水方面毕业生进入水文地质单位颇多并且水文地质行业一般收入都不错。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是一门具有潜力且发展迅速的科学,它涉及到对水文水资源的勘察、评价、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与保护,是指导水文水资源业务的理论基础;同时它还研究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水资源供求关系及其解决的科学途径,探求在变化的环境中如何保持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途径。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自然资源基础作用已越来越明显,我国已确立了水资源三大战略资源之一的地位。区域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发展使得水资源供需矛盾已成为全球性普遍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水资源短缺对策、水资源持续利用、水资源合理配置、水灾害防治以及水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功能恢复及保护等目前已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而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正是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中的这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受重视。 从目前的情况看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有意向的同学可是投递自己的个人简历到企业HR的邮箱了。 本文来源简历 https://www.doczj.com/doc/876855548.html,/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培养计划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计划 (门类:工学,二级类:水利类,专业代码:080802)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获得水文水资源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应用水文水资源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理论及先进技术,从事水文水资源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生可以从事水利、电力、交通、海洋、城建、环保、石油、农业等领域中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勘测、评价、规划、设计、预测预报、开发利用、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工作,也可从事工程勘察、环境治理方面的工作;可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等公共基础课的基础上,系统学习水文与水资源、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业务培养要求如下: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水文与水资源及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初步具备水资源勘测、开发、监测、管理、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水资源评价和治理以及地下水引起的地质工程问题分析研究与评价的能力; 3.了解相邻专业如水利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4.了解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产业发展状况。 5.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四级水平。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具有一定的计算机科学计算和编程能力。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水利工程、地质工程、土木工程、环境工程。 主要课程:水力学、水文地质学基础、构造地质学、土质土力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水资源系统分析、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地质学基础、环境地质学、环境科学概论。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1. 普通地质学教学实习(2周) 2. 测绘学概论教学实习(2周) 3.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2周) 4. 构造地质学与水文地质学课程设计(2周) 5. 地质—水文地质填图实习(6周) 6. 专业课程设计(2周) 7. 工程物探教学实习(1周) 8. 生产实习(2周) 9. 毕业实习(4周) 10.毕业设计(11周) 五、修业年限:四年 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七、课程体系的构成以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 本专业课程体系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校定选修课、院定选修课、实践环节等六部分组成。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动态及问题分析 王雷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动态及问题分析王雷 发表时间:2018-09-03T09:16:04.973Z 来源:《红地产》2017年9月作者:王雷[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治水观念的转变以及近期国家对水利行业的重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 新形势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存在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教学大纲与教学课程设置僵化,就业形势严峻,学生学习积极性低等问题。只有通过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积极改革,创新高等院校“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办学新模式,以“产”、“学”、“研”合作为培养手段,才能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出新形势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动态。 1 我国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存在的问题 1.1 科学合理的、统一的质量标准期待确立目前,我国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高校 29 所,其中有些高校有较长的专业办学历史,形成的课程体系固定而且在实践中有效,有明显的办学特色,而部分高校的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为新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凌乱,师资力量不足,存在因师资情况设立课程的情况,课程难以形成明确体系,从而导致目前我国水文与水资源专业课程设置在各校差别较大,实践中缺乏科学理、统一的质量标准去衡量各校的办学质量。因此期待确立科学合理的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教育质量标准使教育回归有序。 1.2 专业师资素质问题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而来的是教学资源日益紧张,办学条件的改善、师资力量的发展均滞后于学生规模的扩大,目许多高校招生规模连年扩张,使得师生比达 1 ∶ 30 甚至 1 ∶40,师资不足问题极为突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也不例外,水资源领域近年来发展较快,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如果专业教师忙于课堂教学,无暇顾及自身学习和必要的培训深造其素质可想而知。目前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师资正面临这样的境地。 1.3 水文与水资源课程体系期待改革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全球经济化的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对水文水资源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化。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结构、培养目标调整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更新严重滞后,使学生课堂学到的水资源方面理论落后于目前的社会生产活动,旧理论难以指导新实践,使许多高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生难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目前这一矛盾更为突出,专业与课程结构调整滞后,难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因此期待水文与水资源课程体系的改革。这些改革包括许多方面,如:课程设置、教学计划设计、教务运行规划、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考试制度改革、教学管理手段等等。这些改革将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践意义。 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动态 2.1 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涉及学科、行业广泛,毕业生可能就业的单位类型、层次较多,僵化单一的知识结构可能对学生就业取向形成桎梏。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应该考虑学生就业部门的多样化,理论教学体系的设置应该灵活化。例如,作为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学生就业较多的县级水利部门,实用型技术人员比较受欢迎,要求从业人员既要会进行基本水文“测、报、算”,又要熟悉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更重要的是要有水利工程的基本建设技术。这就要求在制定该专业培养方案时,在课程设置中增基本水利建设的课程模块,如增加“建筑材料”、“农田水利学”、“水政水法”、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课程模块。既要加强学生对基本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的了解,又要强化学生对水源行政管理能力的培养,以便适应基层水利部门对复合型、工程技术型应用人才的需求。 2.2 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贯穿整个大学四年的专业知识教育与专业素养的熏陶培养。课程实验针对性要强,课程设计要兼顾设计性与新性,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更要切合实际,采用一手资料,选题注重实用性。特别是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 ( 论文 ) 的培养环境尤为关键,这是对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也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前的实弹练兵。设计 ( 论文 ) 选题应以工程设计为主,不选或者少选研究类题目。指导教师应有工程背景,或者同时配备企业技术人员作为第二指导教师。并从时间和经费为毕业设计 ( 论文 ) 的顺利完成提供大力支持。教学实习和生产实习应开设具有创新性、综合性的实验,鼓励学生提出和解决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启发学生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异同。在这些环中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开放实验室的作用,结合目前学生课余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挑战杯”、“技能比赛”、“技能取证”等实践活动,使得实践教学体系真正做到与实际相结合,具有模块式特征和时代特征,突出个性化培养。 2.3 产学研合作专业培养模式的探讨 产学研结合对学校而言,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科研院所的资源,在教学仪器设备等投入资金不足情况下,提高办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对企业与科研单位而言,与高校合作,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能够培养和选择符合自己单位需要的毕业生。人才培养是高校所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就业是人才培养的试金石,产学研合作的办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就业率。水利高校应基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解决区域水利行业中突出的技术问题为培养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培养手段,积极应对行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准确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努力探索构建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新机制。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提出的要求,需要在广泛调研基础上把握行业发展对水利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发现不足,适时调整,勇于探索,不断推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教育改革,以培养出满足新时期治水新理念的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水利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宋松柏,康艳,宋小燕.美国水文与水资源本科教育培养方案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7(1) :73 - 79. [2] 李浩,李英海.基于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大学生实习改革探索—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5(13):26 - 27.

水文学小论文

金华江的水资源 摘要: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子之一,又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水资源的分布、运动和变化深刻的影响着城乡生活供水,农业生产建设、工矿和港口建设,交通运输建设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研究水资源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金华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 一、水资源的概述 (1)水资源的概念 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由苏联加里宁(K.P.Kalinin)撰写的条目“水资源”了解到,加里宁解释的水资源定义是“自然界一切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而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的“水资源法”中,却定义水资源是“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水源”,即自然界中水的特定部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在1988年则定义水资源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者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可适合某地对谁的需求而能长期供应的水源”。这是国外对水资源的定义。由此可见,对水资源的定义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在中国,对水资源一次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具有权威系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的不同卷出现了不同的解释,在“大气科学??海洋科学?水文科学”卷中对水资源定义为,地球表层可供人类利用的水。 综合而言,作为维持人类社会存在并发展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广义是指水圈的水量总体、水域和水能资源,而狭义的水资源主要是指目前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淡水资源。 (2)水资源的特点 与自然界其他的资源相比,水资源具有以下显著的四个特点:循环再生性和有限性;时空分布不均匀性;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替代性;利与害的两重性。 二、金华江水资源概况 (1)水系特征 金华江是钱塘江的重要支流。主源东阳江,发源于金华市磐安县龙鸟尖,在金华市区与南来的武义江汇合成金华江。金华江流入兰溪市区与衢江汇合成兰江,主源全场180.1km。 东阳江和武义江汇合后称金华江(如图所示)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论文

摘要 以襄樊市高新开发区的农田土壤地表层入渗试验为基础,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得到Horton入渗经验公式中的指数α遵从对数正态分布。应用地质统计方法对参数α的空间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c具有较大的空间变异性, 并服从对数正态分布,而经验指数α服从正态分布,变化幅度不大。分析入渗参数等值线图结果表明: fc和α两参数的空间变异性较显著。若以变异系数作为变异程度的判别标准, 均为中等强度变异;但相对来说, fc的空间变异性较强, 其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2倍;而α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4倍。 关键词: 1、入渗指数 2、地质统计分析 3、空间相关性

目录 一、绪言 (3) 二、研究区概况与试验方法 (4) (二)试验方法 (5) 三、入渗公式的拟合 (10) 四、数据分析的原理与方法 (12) (一)经典统计分析概论 (12) (二)地质统计学概述 (15) 五、入渗参数的空间变异性分析 (17) (一)空间变异性的经典统计分析 (17) (二)空间变异性分析 (17) 结论 (22) 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绪言 某个地区的水分运动与分布情况是构成该地区农业生态系统非常重要的环节,而作为介质的表层土壤的垂向透水性能直接影响着农田土壤含水量在时空上的分布情况、降水在地表再分配的比例与过程、浅层地下水的动态与蒸发过程等。土壤水分入渗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受到土壤性质、土壤初始含水率、地面坡度、降雨条件、积水深度等自然因素和耕地、造林种草等人为活动因素的影响。在同一地区,由于土壤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土壤的机械组成、颗粒粒径、团粒结构、孔隙尺寸等影响着土壤的天然入渗能力,因此,天然条件下土壤的透水性能不论在水平方向上、还是垂直方向上都呈现出了复杂的空间变异性。相对于天然土壤而言,农田土壤的情况更为复杂。在经过较为长期的农业耕作活动后,农田表层土壤在垂直方向上会形成层状结构,耕地表面的地表层土壤结构疏松,土质松软,孔隙较大。进行农田耕地表面的地表层土壤的常规入渗试验,研究农田表层土壤的垂向透水性能,能够了解水文条件,更好的为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参考。

2018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2018水文与水资源专业就业方向与就业前景分析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培养具有较扎实自然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及专业基础知识,能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可在水利、能源、交通、城市建设、农林、环境保护等部门从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保护方面勘测、规划设计、预测预报、管理、技术经济分析以及教学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工作。就业岗位:水文地质工程师等。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建筑、房地产、环保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建筑/建材/工程 2房地产 3环保 4计算机软件 5电气/电气/电力/水利 6新能源 7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8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水利水电工程师销售、销售第一经理等工作,大致如下: 1、水利水电工程师销售

2、销售 工作城市: 毕业后,成都、武汉、南京等城市就业机会比较多,大致如下: 1北京 2武汉 3南京 4广州 5上海 6深圳 7成都 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专业学科中属于工学类中的水利类,其中水利类共5个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在水利类专业中排名第2,在整个工学大类中排名第111位。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324030位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994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568元,0-2年工资4243元,10年以上工资1000元,3-5年工资5331元,6-7年工资6818元,8-10年工资7685元。 水文与水资源专业毕业后可就业于国土资源、水利、水资源、城建、环保、交通等部门相关领域从事科研、教学、管理、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工作。如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水文工程勘察设计院、环境监测单位专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如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电力设计研究院、煤炭设计研究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等)、工程施工单位、中外合资企业、教育部门、部队等,也可在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研究生专业继续深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