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要求讲课提纲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要求讲课提纲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要求讲课提纲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要求讲课提纲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要求讲课提纲

李松生

(二○○九年二月于宜昌地质勘探大队)

前言

上世纪末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地质勘查工作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地质工作性质划分为公益性和商业性两种类型,地质勘查投资多元化,探矿权实行有偿取得,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与国际接轨,勘查成果由中介机构评审,政府备案。由此,矿产地质工作明显地分成矿产调查、矿产勘查、矿山地质工作三个段落。

(一)矿产调查:是矿产勘查的前期工作,以调查区域成矿远景为任务,以选择找矿靶区和发现新矿产地为目的,为矿产勘查工作提供基地,为政府编制矿产资源规划提供依据。我国当前的矿产调查工作已纳入国土资源大调查范畴,由中国地质调查局统一部署,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成果社会共享,属于公益性地质工作。

1、工作地区——根据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部署在重要矿种、重要成矿区带的Ⅳ级、Ⅴ级成矿区内。

2、工作方法——地质调查(1:5万、1:2.5万地质填图)、地球化学调查(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地球化学测量)、重砂测量、地球物理调查(磁法、重力、电法测量)、遥感地质解译以及矿点检查、物、化探异常查证。

3、工作成果——调查报告及其附图、附表、附件、找矿靶区(可以部署预查工作的地区、相当于矿床或矿田一级的预测区)、新发现矿产地(矿体达到工业指标、规模达到小型矿床上限1/2以上,有(3341)资源量),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验收。

(二)矿产勘查:以矿产地为工作对象,以评价矿床的经济价值为任务,目的是为矿山建设提供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资料。矿产勘查属于商业性地质工作,勘查项目随探矿权而设置,勘查资金由企业承担。政府为培养商业性勘查市场主体,设立了中央、地方地质勘查基金项目,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项目,以减少商业性投资风险。

1、工作方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各种探矿工程、样品测试,选冶试验、矿床开采可行性研究。

2、工作成果:勘查报告及查明资源储量。由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审查,政府备案。

(三)矿山地质工作:是矿产勘查的后续工作。以矿山为单位,以生产勘探、在生产中修改、补充矿产地质资料、核实资源储量变化为任务,以监督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目的。矿山地质工作由矿山企业承担,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生产勘探——在地质勘探的基础上,利用开拓、采准工程进行地质测量和工程取样、修改矿体边界及其资源储量。

2、进行三级矿量管理——开拓矿量、采准矿量、备采矿量。

3、按年度进行资源储量核查——提交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测量和计算当年开采消耗资源储量、开采回采率、开采损失率,下一年开采拟动用资源储量,由省国土资源厅审查备案。

以下主要讲矿产勘查方面的技术要求

一、矿产勘查的对象

发现矿床,查明矿体和矿石质量及其开采技术条件,评价矿产经济价值,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全部工作叫矿产勘查。

矿产勘查的对象是矿床。矿床是地壳中经地质作用形成的,在当代技术经济条件下能开采利用的矿物堆积体。

矿床成因类型:按照矿床的形成作用不同而划分的矿床类型。

矿床工业类型:在工业上有重要作用,作为勘查主要对象的矿床类型,按矿种分别划分。

矿床勘查类型:按照矿体复杂程度和勘查工作难易程度划分的矿床类型。

(一)矿床的基本要素

1、矿体——矿床的主体,可供开采利用的有规模、形态、产状的地质体。

2、围岩——矿体周围的岩石

3、夹石——矿体中比较连续的非矿岩石

(二)矿体的基本要素

1、形态——三类:①三度空间大致均衡延伸的矿体:瘤状、巢状、囊状、透镜状

②二度空间延伸较大(长度和宽度)的矿体:板状、层状、脉状

③一个方向延伸(主要是垂直方向)的矿体:柱状、筒状、管状

2、产状:①方向:走向、倾斜、倾角、侧伏角、倾伏角

②埋藏情况:露头矿、隐伏矿或盲矿

③与岩体关系:在岩体内、外或接触带

④与围岩关系:整合或交切关系

⑤与构造关系:在褶皱、断裂中的位置

(三)矿石的要素

矿石:能从中提取有用组分和利用其特性的自然矿物聚合体

1、矿石的矿物成份——包括矿石矿物和脉石矿物

矿石矿物:矿石中可以被利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

脉石矿物:矿石中目前还不能利用的矿物

2、矿石的化学成份——

有用组分:矿石中,在当前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单独提取利用的组分,包括主要有用组分和伴生有用组分

有害组分:对矿石加工后的产品起不良影响的组分

3、矿石的成矿元素状态——独立、类质同象(方铅矿中的银)、固溶体(金、银)、包体(黄铁矿中金)、吸附状态(粘土矿物吸附金)等

4、矿石构造——矿物集合体之间的关系:块状、浸染状、条带状、角砾状、结核状

5、矿石结构——同一矿物的大小、形态关系:自形、等粒状、片状、放射状

6、矿石品位——矿石中有用组分的含量

7、矿石品级——一个工业类型的矿石中,按照有用组分、有害组分的含量,物理性能、质量的差异以及用途要求而划分的等级

二、矿产勘查的目的任务

矿产勘查最终的目的是为矿山建设设计提供矿产资源/储量和开采技术条件等必需的地质资料,以减少开发风险和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预查:利用找矿信息选定找矿靶区,对靶区进行初步野外观测及极少量工程验证,发现矿产并评价其找矿意义,圈出可供普查的地区。

普查: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或已经发现的矿点矿产地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投入稀疏取样工程,对矿区进行可行性评价概略研究,作出远景评价,如从需进一步勘查区中圈出详查区。

详查: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对已大致查明的矿体进行系统工程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对其是否具有工业价值作出评价,如有工业利用价值,应圈出勘探区范围。

勘探:对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区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加密采样工程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在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矿山建设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

三、矿产勘查内容

包括勘查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综合评价等。

(一)勘查区地质

包括勘查区内地质背景的基本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两部分。基本特征就是区内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等。而成矿地质条件则是区内控制矿体产出的主要地质因素,如含矿层位、含矿层的岩性组合、物质组成;岩浆岩与矿的关系;近矿围岩蚀变的种类、强度、分带性;控制和破坏矿床的主要构造等。

(二)矿体地质

包括矿体特征和矿石特征。

矿体特征:矿体分布范围、数量、规模、产状、空间位置及形态、相互关系等,它需要用各种不同的工程、不同的间距来控制。矿体的空间形态特征,对于矿山的总体布

局、开采方案、生产方法、工程量以及投资等影响很大,必须在矿产勘查的各个阶段进行不同程度的查明。

矿石特征:它又可分为矿石物质组成和矿石质量特征,需要通过采集不同的样品,经过测试来查明。矿石特征与矿石的采选工艺流程、投资、经济效益、企业的生存等息息相关,要把资源变成经济效益,就必须通过采选冶将分散的矿石中的有用组分或矿物,提取出来变成精矿,或加工成矿产品,必须研究确定一个合理的工艺流程,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否则将给矿山造成被动局面。

(三)开采技术条件

分为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条件三个方面。

水文地质条件研究中,罗列了从普查到勘探,在水文地质工作方面应该收集、调查、查明的主要内容,包括影响开采的水文地质问题及开采所需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的供水问题;工程地质条件研究中,列出了影响矿山开采的岩石稳固性的主要因素和具体要求;环境地质条件研究中,列出了影响环境评价和给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重要问题,并要求提出治理的意见和建议。各个阶段的侧重点及程度要求不同。

(四)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试验

矿石选冶试验的目的是为了了解矿石选矿加工冶炼性能,确定合理的加工技术流程,为矿床经济评价和矿山设计提供依据。

根据试验要求和程度的不同分为5类:

1、可选(冶)性能试验:在实验室用常规选矿方法获得有用组分精矿,并计算其精矿品位、回收率、尾矿品位。试验重100——200公斤。

2、实验室外流程试验: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多方案流程试验,从中选择最佳方案和技术指标。样重300——500公斤。

3、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用实验室流程试验结果,模拟生产条件获得各项指标。样重600——1000公斤。

4、半工业试验:在试验车间或实验工厂进行工业选矿模拟试验,验证扩大试验结果。样重5——10吨。

5、工业试验:利用生产设备,按照生产流程进行生产试验,样重数吨——数百吨。

非金属矿产的选矿加工技术试验是为了获取某些物理的技术工艺性能或特殊要求。

煤的选矿加工技术试验主要是通过筛分、浮沉及工艺性能试验,了解煤的可选性及加工工艺特性。

试验工作应根据矿产勘查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具体要求按有关规范执行。

(五)综合评价

在勘查主矿产的同时,对于达到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又具有一定规模的共生矿产或伴生的其他矿产,应进行综合评价。达到一般工业指标要求、又具有一定规模的称作共生矿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达标成型”,又可分为同体共生和异体共生两种,前者是共生矿产与主矿产同产于一体,而后者则是在同一矿区中,二者分作两处。伴生矿产,则是通常低于一般指标,但在工艺流程中可以顺便回收,或在尾矿中可以回收等。不论通过那种方式回收,它都必须是有经济效益的,否则就不是共、伴生矿产。对同体共生矿,应综合考虑,整体勘查,运用综合指标圈定矿体;对异体共生矿,应利用勘查主矿的工程进行控制,其控制程度,视具体情况确定。

应据地质条件、产出特征、共伴生关系、价值大小、需求程度、开发利用的可能性等条件,对市场适销对路、经济价值较大、并能同时开采的共生矿,尤其是位于首采地段或露采境界内的共生矿,加强综合评价。对于伴生矿产,则要据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确定其评价程度。

(六)放射性检查

一般矿产应做放射性检查,对于放射性矿产,在各勘查阶段均应按规范要求开展放射性测量工作。

四、勘查工程控制程度

(一)矿床勘查类型

以前称作“勘探类型”,是从大量矿山实例中总结出来的,不仅应用于对矿床的勘探,也指导着详查甚至普查工作,现改称“勘查类型”。

勘查类型是正确选择勘查方法和手段,合理确定探矿工程间距,对矿体进行有效控

制和圈定的依据。

1、勘查类型的划分

勘查类型根据矿体规模、矿体形态复杂程度、内部结构复杂程度、矿石有用组分分布的均匀程度、构造复杂程度等主要地质因素确定,划分为简单(Ⅰ类型)、中等(Ⅱ类型)、复杂(Ⅲ类型)3个类型。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允许有过渡类型存在。

矿床勘查类型的确定应以一个或几个主矿体为主,对于巨大矿体也可根据不同地段勘查的难易程度,分段确定勘查类型。

Ⅰ类型:矿体规模大、形态简单、厚度品位稳定、构造简单

Ⅱ类型:矿体规模中等、形态较简单、品位厚度较稳定、构造较简单

Ⅲ类型:矿体规模小、形态、品位、厚度不稳定、构造复杂

2、划分勘查类型的五个因素

矿体规模:大(金属矿>1000m,非金属矿>4000m),中(金属矿1000—300m,非金属矿4000—1500m),小(金属矿<300m,非金属矿<1500m)

矿体形态:简单:层状、似层状;较简单:大透镜体、大脉;复杂:多变形

矿体品位、厚度变化系数:稳定的<60%,较稳定的60-100%,不稳定的>100% 矿体构造:简单、中等、复杂

Ⅰ类型:总分2.5—3;Ⅱ类型:总分1.7—2.4;Ⅲ类型:总分1—1.6

对于地质条件或开采技术条件特别复杂或规模很小的矿床,可采用边探边采的办法。

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分类:应遵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相统一、突出

重点的原则,将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类型分为3类9型(略)。

(二)工程间距确定原则

工程间距是指相邻勘查工程控制矿体的实际距离,原则上根据勘查类型确定。不同地质可靠程度、不同勘查类型的工程间距,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限于加密或放稀一倍。当矿体沿走向和倾向的变化不一致时,工程间距要适应其变化;矿体出露地表时,地表工程间距应比深部工程间距适当加密。一个矿床不限于一种勘查类型,一个大型矿体可以分段确定勘查类型。

工程间距通常采用与同类矿床类比的办法确定。

由于矿床的形成条件各异,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应充分考虑矿床自身特点,并应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必要的调整。各矿种(类)勘查规范已制定相应的参考工程间距要求。

(三)工程布置、施工原则、控制程度

工程布置:一般情况下,地表应以槽井探为主,浅钻工程为辅,配合有效的物探、化探方法,深部应以岩心钻探为主;当地形有利或矿体形态复杂—极复杂、物质组分变化大时,应以坑探为主配以钻探。

进行详查和勘探的矿区,要考虑结合矿山建设的需要,使重型探矿工程在矿山基建中能够利用。

施工原则:由已知到未知、由地表到地下、由浅入深、由稀到密,基准孔、参数孔、沿走向和倾向的主导剖面应优先施工。

防止忽视地表和浅部的揭露,以及局部工程过密的偏向。

控制程度:先控制勘查范围内矿体的总体分布;出露地表的矿体要用工程控制边界;对基底起伏较大的矿体、无矿带、破坏矿体及影响开采的构造等因素要有工程控制;对拟地下开采的矿床,要重点控制主要矿体的两端、上下界面和延伸情况;对拟露天开采的矿床要系统控制矿体四周的边界和采场底部矿体边界;对主要盲矿体应注意控制其顶部边界;对较浅的沉积矿产,以地表取样工程为主,深部施工少量工程验证矿石质量。

五、各勘查阶段的工作要求

(一)预查阶段

1、对面积性较大的预查区进行中比例尺路线地质调查,对矿产地填制大比例尺地质草图。

2、对物、化探异常进行三级和二级查证。

3、对矿点、矿化点或含矿岩系、构造蚀变带等有找矿意义的地质体进行工程验证。

4、估算334资源量。

5、圈出普查区。

(二)普查阶段

1、对面积性较大的普查区填制1:25000——1:50000地质图,对主要矿体分布区填制大比例尺地形地质草图,金属矿产用1:2000比例尺,非金属矿产图用1:10000或1:5000比例尺。

2、用稀疏工程控制矿体,大致查明矿体数量和分布。工程的稀疏程度为“控制的工程间距”放稀1—2倍。

3、对物、化探矿致异常进行一级查证。

4、大致查明矿石物质组成、矿石质量。用类比法评价矿石可选性;难选矿石应进行实验室可选性试验;饰面石材应作“试采”检查。

5、大致了解开采技术条件。

6、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

7、进行可行性概略研究,如建议详查,应圈出详查区。

(三)详查阶段

1、正测矿区大比例尺地形地质图。

2、对主矿体和首对主要矿体进行系统工程控制,基本查明矿体的连续性。

3、基本查明矿石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对矿石的可利用性作出明确结论。利用同类矿床开采矿山生产数据评价矿石可选性或进行实验室流程试验;难选矿应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饰面石材应取得试采资料。

4、开展详细的水、工、环地质调查,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5、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并进行可行性概略研究或进行预可研,估算储量、

基础储量和资源量。为是否勘探或矿山总体设计提供依据。

6、所查明的“控制的资源量”应达到矿山服务年限的要求。

(四)勘探阶段

1、补充、修改、完善大比例尺地质图。

2、对主矿体和首采区矿体加密工程控制,详细查明矿体的连续性和形态、产状变化。加密工程的数量不限于一倍,应视实际情况确定。

3、计算首采区第一开采水平的矿坑涌水量,预测下一开采水平的涌水量,对不良工程地段和问题进行预测,对排水、地面变型、矿渣堆放等可能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作出评价。

4、进行实验室扩大连续实验,难选矿、新类型矿石应进行半工业试验。

5、先用一般工业指标估算资源量,并进行可行性概略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可行性研究,其后由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下达工业指标,正式圈定矿体,估算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提交正式报告。

6、所查明的“探明的可采储量”应能满足矿山还本付息所需矿量要求。

六、小矿、零星分散资源勘查要求

(一)“小矿”是指资源储量规模小于小型矿床上限1/5-1/10的矿床。

“零性分散资源”是指规模小于“小矿”上限1/5——1/10的矿产资源,其规模小,且零星分布于主要矿体边沿,不能被主要矿体的开拓系统开采利用。

(二)小矿、零星分散资源规模小、勘查周期短,可不划分勘查阶段。但最终的勘查程度应高于普查,满足小矿建设的要求。零星分散资源的勘查工作达到普查程度即可。

(三)小矿、零星分散资源地质勘查的内容,侧重于:

1、勘查区地质方面:大致查明区内地层、岩石和构造特征,基本查明含矿层位或控矿构造。

2、矿体地质方面:大致查明矿体数量、分布;基本查明主要矿体的位置、规模、形态、产状以及矿石物质组成、结构构造、自然类型、工业类型和有益、有害组分。零

星分散资源应大致查明矿体位置及矿石物质组成。

3、开采技术条件方面:

综合研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对矿区开采技术条件的复杂程度作出综合评价。

4、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方面:用类比法评价矿石加工选冶技术性能,难选矿应作实验室可选性试验,拟建选厂的小矿,应通过实验室流程试验确定选矿流程。

5、综合评价方面:大致查明共、伴生矿种类和规模,对可以同时开采利用的共生矿和具有经济价值和经济效益的伴生有用组分作出评价。

(四)地质填图:金属矿地区的填图比例尺为1:1000~1:500,非金属矿地区的填图比例尺为1:5000~1:1000。底图原则上采用同比例尺地形图,条件不具备的也可以用小一级比例尺的地形图放大。

零星分散资源可填制地质平面图或地形地质草图。

(五)对矿体的工程控制,不限于一定工程间距,但金属矿的地表要有系统工程控制,其主矿体的深部要有工程验证,首采区要有3个以上的工程控制;非金属矿产,以地表工程控制为主。

零星分散资源,一般以地表工程控制为主。

(六)小矿的矿石选冶技术性能试验应满足矿山建设设计需要。仅出售原矿的矿区可用类比法评价其可选性,难选矿应作实验室可选性试验,拟建选矿厂的小矿区,应作实验室流程试验,非金属矿应作物性测定,饰面材料应有试采资料。

零星分散资源以类比法评价矿石选(冶)加工技术性能。

(七)达到工业指标的共生矿应利用主矿工程进行控制,伴生矿可利用主矿工程的组合分析样进行评价。

(八)采用一般工业指标圈定矿体和估算资源储量。如改变工业指标,须提出指标建议书,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查批准。

(九)资源储量估算应遵循矿体圈定的一般原则,单工程矿体圈定时,要正确处理特高品位和夹石剔除问题,小于可采厚度的见矿工程只能作为矿体边界,不再外推,有限外推和无限外推均按1/2尖推或1/4平推的原则进行。由工程圈闭的块段视为“控制的”,外推的块段视为“推断的”。

(十)小矿、零星分散资源勘查工作后期,应对查明的资源量进行开采可行性概

略研究。与同类型已开发矿山进行类比,用当年市场价格,用静态经济分析法计算总利润、投资利用率、投资回收期三项指标。凡总利润为正值,投资利用率高于行业平均利润、投资回收期低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的视为“经济的”。三项指标为0值的视为“边际经济的”,前两项指标为负值,第三项指标为正值的视为“次边际经济的”。

七、勘查工作质量要求

各项勘查工作都应执行相应规范、规定,保证质量要求。对勘查工作中出现的所有质量问题,都应该客观、详实地反映和评价,不允许用平均数来掩饰质量问题,不能报喜不报忧,存在问题一带而过,避重就轻,给矿山埋下隐患。

(一)地形及工程测量

应采用全国通用的坐标系统和最新的国家高程基准点进行。对于边远地区小矿,可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提供的当地数据,建立独立坐标系统测图,但必须详细说明所采用定位仪器的型号、定位时间、程序、精度。勘探线剖面应当是实测剖面。

(二)地质填图

地质填图应以地质观察为基础,大比例尺的地质测量,比例尺的选择应以矿床的矿体规模、形态复杂程度以及各勘查阶段的要求为依据。地质点要用仪器法展绘到图上。对于薄矿体(层)、标志层及其他有特殊意义的地质现象,必要时应扩大表示。

(三)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测量和环境地质调查,均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范的要求和相应勘查阶段的要求。

(四)物探、化探工作

各种比例尺的地球物理测量、地球化学测量的质量应符合相应比例尺规划的要求。各项测试数据应准确、可靠。

重要的物探、化探异常的地质解释,必须有各方面专家的“会诊”,使异常的地质解译能更接近实际。

(五)探矿工程

覆盖层小于3m的浅部矿体可使用探槽、浅坑,大于3m应采用小园井浅井。钻探工程的质量应符合钻探规程的六大指标(岩矿芯采取率、钻孔弯曲度、简易水文观测、孔深校正、原始报表、封孔)要求,当厚大矿体连续5m低于要求时,应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六)采样及测试(含加工选冶试验样品)

必须严格执行采样规范的要求,不得混样、错号,严禁选择性采样。难以识别的矿石或可能矿化地段,应连续取样。金属、非金属矿产样品加工应严格遵循切乔特公式,样品加工重量总损失率不大于5%。样品分析、测试,应由国家认证的有资质的化验单位承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基本分析样的内外检查。

内部检查:送样单位在已经分析化验的样品中,选择某些样品将其副样取出、重新编号,送原分析单位再化验一次,比较两次结果,用以检查分析中的偶然误差。检查样的挑选,应在矿石各种技术品级、自然类型及含量在边界品位附近的各级矿石的样品中选取。每次内检数量一般应为基本分析样品的5——10%左右。

外部检查:目的是检查承担基本分析的化验单位工作中有无系统误差(因化验设备或药品等原因而引起的系统偏高或系统偏低)。检查方法是已有分析结果的样品中,推出5%的副样,并附原分析方法说明,送交具有较高分析水平的化验单位进行分析。

(七)地质编录、综合整理

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范的要求。原始地质编录要在现场进行,应及时、准确、客观、齐全,不得弄虚作假。综合整理要运用新理论、新方法,全面、深入地分析研究。鼓励使用计算机辅助野外采集系统,凡能用计算机成图、成表的资料,都应按标准化表格内容的要求填写。工程、采样、测试、编录的质量问题及矿体、矿石质量的异常变化,应如实在报告中一一反映。

八、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一)估算对象

资源储量:矿产资源在地下的埋藏量。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就是估算通过地质勘查工作查明和预测的原地矿量。

(二)一般原则

1、参与估算的工程、样品的加工、测试质量必须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按矿体、块段、资源储量类型、矿石类型、品级、不同用途分别估算。

3、应估算共生矿和有经济效益的伴生组分。

4、矿体、矿石、品级的圈定,应遵循矿床自身的地质规律,不得大于相邻工程控制的实际厚度;成片低品位矿应单独圈定估算,边缘低于可采厚度的见矿工程可作为矿体边介点,不再外推。

5、各种计算参数,包括面积、品位、厚度、体重等要有代表性。

(三)工业指标:

是划分矿与非矿的经济指标,由矿石质量指标和开采技术条件两部分组成。预查、普查阶段采用单矿种勘查规范的一般指标进行矿体圈定和资源储量估算。详查和勘探阶段根据预可研和可行性研究确定的指标圈定和估算,提供矿山建设设计利用所需的工业指标,按国家规定程序制定、下达。

1、矿石质量指标:

边界品位:矿与非矿分界品位

最低工业品位:工业矿体与非工业矿体的分界品位,是保证矿山服务年限内还本付息的起码品位

矿床平均品位:保证矿床开采后获得经济效益的起码平均品位

综合工业品位:含两种以上组分的共生矿产,每一种的品位介于边界与最低工业品位之间时,以一种组分为主,另一种按等价原则折算成第一种品位,或按矿产品的综合价格制定综合指标

有害元素指标:如煤中S≤3%,炼钢铁矿P≤0.15%,S≤0.15%,锰矿Mn每1%P<0.004%

2、开采技术条件指标:

最低可采厚度:当前开采技术条件下可供开采的最小矿体厚度。小于此厚度时,混

入围岩多,致使矿石贫化。

夹石剔除厚度(又称最大允许夹石厚度):开采中可以单独分采的岩石

剥离比:露采时,剥离体与矿体体积之比

露采最终边坡角:上一台阶顶与下一台阶底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四)矿体圈定

1、单工程矿体圈定:

①以样品为单位,大于等于边界品位的样圈入矿体,但平均品位应大于或等于最低工业品位,厚度大于或等于最小可采厚度

②矿体内连续多个样的品位>边界<最低工业品位时,允许小于夹石厚度样品进入矿体,但平均品位必须达到最低工业品位要求

③矿体顶、底“穿靴戴帽”应小于夹石剔除厚度

④一个矿体中间剔除夹石后,等于或大于夹石厚度的一侧可并入主矿体,小于夹石厚度的不能进入主矿体。

2、剖面图上、平面图上矿体的连接

①各工程间的矿体和夹石用直线对应连接

②有限外推:可采矿体工程与无矿工程间按1/2间距尖推

③无限外推:按基本工程网度1/2尖推或1/4平推

④不可采工程或用M%、Mg/t值圈定的工程,只作矿体边界、不再外推

⑤详查阶段用内插法确定矿体0点和可采厚度边界点

(五)块段划分

1、工程控制的块段:两勘查线之间为大块段,两线间各工程连接的为小块段

2、推断的块段:由已知块段外推的块段,外推线由外推点连接

3、各块段的资源量类型应呈递降式

(六)参数计算

1、面积:可用求积仪或几何图形法、坐标计算法等多种方法求得。面积测定不得

少于两次,当两次的差值不大于2%时,取均值。几何图形法要求图形尽可能简单,采用图件的比例尺视矿体规模而定,一般为1:1000。参与估算的面积应扣除采空区的面积。

2、品位:平均品位的计算,当样长不均匀时,或影响品位的其他因素不均匀时,以加权平均法求得,反之可用算术平均法。特高品位值一般取矿体平均品位的6—8倍来衡量。当矿体品位变化系数大时采用上限量,变化系数小时采用下限量。其处理方法是用特高品位所影响块段的平均品位或单工程平均品位(厚度较大时)代替。

3、厚度:一般用算术平均法求得平均厚度,对于厚度变化很大的矿床,遇到特大厚度,应先进行特大厚度的处理,然后再求平均厚度。当工程分布很不均匀时,可根据影响长度或面积加权。

4、体重:应分矿石类型或品级采集重样。致密块矿石采集小体重样,每种矿石类型不得小于30块;松散矿石则应采集大体重样,且不得少于3—4个;裂隙较发育的块状矿石,除按上述数量采集小体重样外,还应采集2—3个大体重样,对体重值进行校正,再参与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对于湿度较大的矿石,应采样测定湿度,当湿度大于3%时,体重值应进行湿度校正。

对于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矿产,在估算矿产资源/储量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殊的参数。如砂矿常用的松散系数、淘洗系数、砾石系数,石灰岩、白云岩矿床的岩溶率,汞矿的含矿系数等。

(七)资源储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有几何图形法、地质统计学法和SD 法三种。当前应用最普遍的仍然是几何图形法,它是将矿体空间形态分割成较简单的几何形体,将矿石组分均一化,估算矿体的体积、平均品位、矿石量、金属量等。常用的几何图形法有断面法、开采块段法、算术平均法、地质块段法等。

1、断面法:用一系列勘查线剖面或矿体水平中段面为断面,将矿体切割成若干块段,分别估算每个块段的资源储量,各块段资源储量的总和即为矿体储量。

(1)块段体积计算:按两断面面积差的情况,分别采用以下公式:

A :梯形V=2L (S 1+S 2)————两断面面积差≤40%时

B :截面园锥V=3

L (S 1+S 2+ 21S S )————两断面面积差>40%时

C :楔锥V=

2

L S 1————呈楔形外推时 D :锥V=3L S 1————呈锥形外推时 当两条勘查线断面不平行时,可采用以下近似公式计算体积:

V=(S1+S2)/2×(H1+H2)/2

H1、H2分别为一断面中心至另一剖面的垂距。

(2)块段矿石量计算:Q=V ·d (矿石量=块段体积×平均体重)

(3)块段金属量计算:P=Q ·C (金属量=矿石量×块段平均品位)

2、开采块段法:用开采坑道圈定的块段

当矿体被坑道切割成许多块段时,可用开采块段法计算资源储量。所有块段资源储量之和即为总资源储量。资源储量计算时,绘制矿体垂直投影图,或沿矿体倾斜面投影图,图上将各块段及其所测得的厚度、品位等资料标出,以便计算各块段中各种参数的平均值。

(1)四面圈定块段的计算

在多数情况下,开采块段都是由坑道四面圈定的矩形块段,其上下为沿脉,左右为天井。此时块段体积V 、矿石量Q 及金属量P 各为:

V=L ?H ?m ’或V=L ?H ’?m

Q=V ?d

P=Q ?C

式中:L —块段长度;

H —块段垂直高度;

m ’—块段内矿体的平均水平厚度;

H ’—块段沿矿体倾斜面的宽度;

m —块段内矿体的平均真厚度;

d —块段内矿石的平均体重。

(2)三面圈定矿块的计算

通常先分别计算各个坑道矿体的平均厚度与矿石的平均品位,然后再以三个坑道的平均值求块段的平均值。也可将全部样品用算术平均法一次平均计算。

(3)两面圈定块段的计算

当矿体中有用组分的品位或矿体厚度的变化无任何规律的情况下,最好根据三角块段两面的资料,用算术平均计算法计算块段的矿体平均厚度和矿石的平均品位。

3、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法的实质就是把整个复杂矿体形状改变为一个理想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板状矿体,其周边即矿体外边界线。

根据勘探工程在平面图上圈定的矿体外形,用求积仪或方格纸测定矿体面积,矿体的厚度是根据全部穿过矿体的工程所得到的厚度用算术平均计算平均厚度,平均品位与矿石体重也用算术平均法确定。矿体的体积V、矿石储量Q及金属储量P按下式计算:

V=S?m;

Q=V?d

P=Q?C。

式中:S—矿体平面面积;

m—矿体平均厚度;

d—矿石平均体重;

C—矿石平均品位。

在露天开采中,按台阶开采矿体时,台阶高度一致,每个台阶为一个块段,各阶台阶资源储量的总和为矿体资源储量总量。

4、地质块段法

地质块段法是算术平均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按地质条件或勘查程度将矿体划分成若干块段,每个块段的资源储量由块段内各工程的矿体厚度、品位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当勘查工程按一定勘查网布设时,每4个工程就是一个“小块段”。

(八)资源储量估算附表:1、单工程品位厚度计算表

2、块段平均品位、厚度计算表

3、块段资源储量计算表

4、资源储量计算结果统计表

(九)资源储量估算附图:1、见矿工程素描图

2、穿越矿体剖面图

3、资源量计算纵投影图或水平投影图

九、矿产资源/储量类型

(一)分类延革:

资源储量类别是区分和衡量矿产资源储量可靠程度的标准,划分资源储量类型的目的是为了便于正确掌握国家资源,统一矿产资源储量计算、审批、统计和用途。

1902年英国采矿工程学会首次将资源储量分为可见矿量、概略矿量、可能矿量三级。

1909年英国总统胡佛将资源储量分为证实储量、概略储量、可能储量三类。

1928年起前苏联将资源储量分为A、B、C1、C2四级和平衡表内、平衡表外两类。

1959年至1992年我国形成第一代资源储量分类方案,将资源储量分为能利用储量、暂不利用储量两类和A、B、C、D、E五级。

1996年联合国资源储量分类框架出台,将资源储量分为两类十型。

1999年我国参考联合国框架,颁布第二代资源储量分类,将资源储量划分为三类十六型。

(二)我国第一代储量分类

将矿产资源地下埋藏量简称为“储量”。1959、1977、1983、1992年全国储委经过四次修改,最后将资源储量分为两类和五级。

1、类型:

能利用储量:符合当前生产经济条件的储量,统计进入国家矿产储量表,因此亦称表内储量。

暂不能利用储量:由于有用组份低或厚度薄、或开采技术条件差等原因暂不能利用的储量,不统计进入国家矿产储量表,因此亦称为表外储量。

2、级别:

A级——开采储量,可供矿山编制采掘计划的依据。由矿山生产勘探探求。要求准确控制矿体形态、产状、位置,确定矿石工业类型、品级。

B级——首采区设计储量,由地质勘探探求的高级储量。要求详细控制矿体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圈定矿石品级和工业类型。

C级——矿山建设储量,由初步勘探或详查探求的储量。要求基本控制的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基本确定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D级——远景储量,可作为矿山规划和勘探工作的依据。由地质勘查工作探求,要求大致控制矿体形态、产状和分布范围,大致确定矿石工业类型和品级。

E级——预测储量,通过异常验证计算或D级外推的储量,可作为找矿依据。

3、比例:通过勘探后,大中型金属矿床D级不能超过30%,B级应占10%以上,小型矿床以C+D为主,C级不少于60%。

(三)1996年联合国分类框架

1、三维图分类法

地质轴——按勘查阶段分勘探、详查、

普查、预查。

可行性轴——按可行性研究程度分可行

性研究、预可研、概略(地质)研。

经济轴——按经济意义分经济的、潜在

经济的、内蕴经济的。

(1)总图

(2)分图

2、编码——三位数码

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及方法探讨

金属矿产勘查技术及方法探讨 [摘要]矿产是我国资源产业的一大支撑部分,尤其是金属矿产,更是推进经济进步。金属矿产在开采上,受环境、地质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具备一定的难度,为达到矿产开采的目的,我国将勘查技术作为矿产开采的重点,目的是提高矿产开采的效率。因此,本文通过对矿产勘查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勘查技术和科学的开采途径。 [关键词]金属矿产勘查技术方法分析 [中图分类号] P62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5-121-1 站在世界矿产的角度考虑,我国在金属矿产方面,不仅面临资源的压力,更是面临勘探难题。我国在矿产勘探中,采用探索的方式,逐渐发现有效的开采技术,满足金属矿产的日益需求。目前,我国致力于勘探技术的研究上,保障多项技术的综合利用,实现矿产开采的持续性,同时还可以保障开采的质量,我国逐渐将更多的技术投入矿产勘探中,提升勘探效率。 1金属矿产勘查的基本定义 金属矿在我国的分布不固定,不论是金属矿的规

模,还是金属矿的基本性质,都必须借助勘查技术,达到一定的开采意义[1]。矿产勘查则是通过技术与方法的汇总,根据金属矿所在位置的地理特性,保障各种力度到位的基础上,探测出金属含量。在金属勘查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导致矿产的勘探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中不仅要测量地表岩石的物理特性,还要充分测定地质内部是否具备放射性物质,确保勘探与开采的安全环境后,才可实行正常的技术施工。因此,根据影响因素的不同,矿产勘探需借助合理的技术搭配,提升勘探能力,保障矿产勘探在新技术的作用下,达到一定的效益状态,提高矿产勘探的技术性。 2金属矿产勘查方法 根据金属矿产的勘查实际,研究勘查的方法,获取一定的勘查信息。因此,重点对矿产勘查的方法进行实质性研究。 化学勘查法 化学勘查主要是针对特殊矿产实行,一般应用在金属含量的面积范围涉及较大的区域中,通过化学元素的分析,达到金属勘查。例如:化学法可以通过评估矿产内部的元素含量,获取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有效的分析,提取与矿产勘查相关的数据,其中物

固体矿产勘查题库

固体矿产勘查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固体矿产勘查:在区域地质调查和成矿预测基础上,运用成矿理论采用有关勘查技术手段方法 对矿产资源进行专门性的地质调查工作。 2.矿业权: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享有的,在一定区域和期限内,进行矿产资源勘查 或开采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权利。 3.矿产资源所有权:是指作为所有者的国家依法对矿产资源享有占用、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4.地质测量法:将区域或矿区的各种地质现象客观反映到相应的平面图或规划图上的方法。 5.重砂测量法:从各种疏松沉积物中的自然重砂矿物为主要研究对象,以解决有用重砂矿物有关 的矿产及地质问题为主要内容,以重砂取样为主要手段,以追索寻找砂矿和原生矿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地质找矿方法。 6.遥感找矿法:通过遥感的途径对工作区的控矿因素、找矿标志及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研究,从 中提取矿化信息而实现找矿目的的一种技术手段。 7.矿体地质:以矿体为研究对象,研究矿体各种标志变化性阐明矿体各种标志的变化特征或变化 规律,为选择合理的勘查方法及矿床工业评价提供依据。 8.含矿系数:工业矿化地带的长度面积或体积与整个矿化地段的长度、面积或体积的比值 9.矿化强度指数:反映品位变化程度的另一个重要指标。矿化强度是通过某地段的平均品位与整 合矿体的平均品位之比来确定的。 10.矿床勘查类型:在矿体地质研究和总结以往矿床勘查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 及其对勘查工作的影响,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 11.加密法:有代表性的地段加密工程,根据2种网度所取得的勘查成果分别绘制图件进行储量估 算,验算对比加密勘查工程前后矿体地质因素和储量变化情况。 12.稀空法:按照一定规则放稀勘查工程间距,分析对比放稀前后的地质因素和储量变化情况重中 选择合理勘查网度的方法。 13.原始地质编录:地质人员到现场对各种探、采工程所揭露的矿体及各种地质现象进行仔细观察, 并用图表和文字将矿体特征和各种地质现象如实素描和记录下来的整套工作。 14.矿产质量:指决定矿产能够满足社会生产要求的那种性质。也就是说矿产质量是指决定矿产在 国民经济中的工业价值、利用可能性和途径的特性的总和。 15.工业指标:在现行的条件下,工业部门对矿石原料质量和矿床开采提出要求即衡量矿体能否为 工业开采利用的标准。 16.边界品位:圈定矿体时对单个样品有用组分含量的最低要求,是区分矿体和围岩的品位界限。 17.最低工业品位(最低可采品位):单个工程中单矿层或储量估算段中,有工业意义的有用组分 平均含量的最低要求。 18.最小可采厚度:矿石质量符合要求时,有工业开采价值的单层矿体的最小真厚度值。 19.最低工业米百分值:它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的乘积。 二、填空 1.固体矿产勘查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矿产预测)(矿产勘查)(矿产经济评价)三个方面。 2.矿产勘查的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经济合 理原则) 3.矿产勘查依据勘查工作程序及目的意义任务分(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阶段。 4.矿产资源的所有权为(国家)。 5.重砂分散晕含量与(迁移距离)有直接关系。 6.由于水流搬运与沉积作用在(冲积层)中形成高含量带称为重砂矿物机械(分散流)。 7.遥感图像对于(环形)(线形)(隐伏)构造的解译尤为准确。 8.金属与非金属矿床勘查工程技术手段是(坑探)(钻探)工程。

【最全】矿产勘查学总结

1-1 绪论=2 1.矿产勘查学的概念(找矿勘探地质学或矿产普查勘探学):研究矿产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和工业矿床最有效的勘查理论与方法的应用地质学。 2.矿产勘查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内容:矿产预测、矿产勘查及矿产评价三个基本方面。 3.要解决的基本矛盾矿床产出的(局限性)、矿体变化的(复杂性)与人们对其勘查范围和观察研究的(有限性)的矛盾。 4.基本任务:研究矿床形成条件、赋存规律及矿体变化性特征;研究合理有效地预测、勘查和评价矿床的理论与方法;目的是提高矿产勘查的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更好地指导矿产勘查生产活动的实践。 5.矿产勘查学的研究方法:地质观察研究法;勘查统计分析法;勘查模型类比法;技术经济评价法。 2-1矿产勘查基本问题 1.矿产勘查的含义(矿产资源勘查或矿产地质勘查),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的总称 ?含义:在区域地质调查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调查研究工作 ?基本任务: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地质条件的可能,寻找和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 ?目的: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

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 矿产勘查是指对矿产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普查和找矿是同义词! ?可分(来自苏联) ?初查(初步普查)(概查)利用小比例尺,简单查明地质构 造和矿产生成的条件 ?详查(详细普查) ?矿产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可能的规模、形态、产状、质量以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可进一步分为: ?初勘(初步勘探):利用探槽,,浅井,,浅钻等工程,,并配合物 化探对矿床进行地表地质研究,,揭露,,追索和圈定矿体 ?详勘(详细勘探):矿体的形状,,产状,,内部结构,,矿石的物 质成分和加工技术性能,,研究和评价可供综合开采利用的共生 矿产或伴生有用成分,研究矿床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开采条件; ?开发勘探(生产勘探):重点是为生产提供足够数量的矿产 储量 2.地质调查与地质勘查 ?区域地质调查(区调):一般指基础性的区域地质测量工作,比例尺1:5万、1:20万、1:25万;山西省区域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标准 ZBDl0001—89 地质矿产勘查测量规范 Specifications Of survey for Geologicai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1 总则 1.1 一般规定 1.1.1 本规范规定了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1:1000—1:5000比例尺地形图平板仪测量、航空摄影测量、地面摄影测量及地质勘探工程测量标准。 1.1.2 本规范适用于地质矿产勘查专业进行大地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及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使用,并可供相应精度的矿山设计及生产利用。 1.1.3 在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基本精度时,可采用其它作业方法或新技术作业,并制定补充技术规定报主管部门批准。 1.1.4 作业前,应根据任务要求,充分收集测区各项有关资料,分析测区自然地理及交通情况进行测区踏勘,编写技术设计书。作业结束后,应编写测量成果工作报告,进行成果成图验收。 1.2平面控制测量 1.2.1 平面控制点是地形测量及地质勘探工程测量的基础。根据测区的面积及测图比例尺可布设三、四等和一、二级三角或导线测量。各等级三角点相邻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1m,各等级导线网最弱点与起始点或相邻路线中最弱点的相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0.1m。1.2.2 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测制地形图,均应布设满足相应测图比例尺所需密度和精度的平面基本控制点。 1.3高程控制测量 1.3.1 测区的高程基本控制应为三、四等水准或四等光电测距高程导线。小面积测区且无发展远景时,亦可布设等外水准或等外光电测距高程导线。 1.3.2 各等级水准网(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最弱点高程中误差,对起始点不大于0.05m。1.3.3 各等级三角点(导线点)的高程,采用水准、光电测距高程导线或三角高程测定,其高程中误差不大于l/20等高距,当采用0.5m等高距时,不大于1/10等高距。

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19-07-23T10:41:51.53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09期作者:胡骥 [导读]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质环境非常复杂。 昆明工程勘察公司云南省 650011 摘要: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地质环境非常复杂。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地质勘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各类新型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勘查的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法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矿产需求越来越多。对于我国来说,矿产资源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大部分领域及行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愈发增多,但由于资源分布并不均衡等问题,就导致矿产资源稀缺的问题愈发严重。 1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过程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勘查技术 第一种是物化探勘查技术。在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前期,相关人员应对地质条件的局限性以及前期投入的有效性进行充分考虑,并利用物化探勘查的方式进行大面积勘查。比如,开展激电测深工作以及物化探剖面工作等。而且,在实际查找的过程中,相关人员也可以利用相应的物理方法或是化学方法进行有效查找,比如,重磁勘查法以及地震勘探法等。该勘查技术的优势,就是可以在对大量复杂参数信息进行有效搜集的同时对更多不同的数据信息进行有效获取。这不仅能够使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也能够推动我国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二种是地质填图技术。在对物探数据进行合理解译并对化探采样进行有效分析后,相关人员应对靶区以及勘探范围进行合理选定,并对勘测地区的地质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及掌握,再通过研究地质理论知识对该勘测地区的地质特点进行科学分析,以确保能够对实际的固体矿产情况及其演变与分布情况进行准确判断。第三种是浅部找矿技术。对于固体矿产来说,其矿体总是会因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矿体断裂的现象,甚至会出现矿体坍塌、倒转或是超覆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相关人员必须对影响矿体走向的构造以及岩浆的活动迹象进行合理搜集,并根据实际情况在矿体出露处利用地表浅部揭露的方式开展相应的作业工作,然后再利用浅钻的方式对矿体的走向以及产状等信息进行获取。第四种是深部探测技术。 2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分析 (1)资金投入大幅下降。前几年世界范围内对于固体矿产勘查的资金投入都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我国也不例外,由于新技术在资源的勘查和利用方面展现了明显的成效,伴随的资金投入也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矿产的国际市场价格不断下落,使用矿产资源所带来的收益不断下降,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我国对于矿产勘查工作资金投入的大幅下降。在长期以来的以牺牲矿产资源为代价进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很多的矿产资源在现有的生产水平下想要满足发展需求以及极为困难,长久下去必然会使这些不可再生资源出现枯竭的现象。因此,对于矿产资源进行更加深入有效的勘查仍然是当前时代的主题。(2)资源供应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在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大都受到资源所在的地质条件的影响,可利用的矿产资源在储量方面存在着极为严重的不足,并且因为长期以来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始终对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现阶段矿产资源的供需关系出现了非常明显的矛盾关系。很多的矿产资源当前的情况都是优质的矿藏较少,并且大规模存储的矿藏资源不足,这样的形势下想要对这些矿产进行开发,往往所获的利润甚至会小于实际开采过程中的资金投入。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是人们的居住和出行方面的需求以及生活中所需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完善程度上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想要实现十八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必然需要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开发为经济增长提供便利。但是现阶段已经有很多的矿产资源在储量方面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不足,很多的矿山资源已经濒临枯竭,矿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遇到了种种生产经营方面的难题。这种情况的出现必然会使矿产资源方面的供需关系更加紧张。 3固体矿产勘查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法 3.1维护探矿人员的合法权益 在新时期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做好各项规定的优化,为固体矿产地质勘查奠定基础与保障,另探矿人员在固体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诸多矛盾,比如采矿权与探矿权的矛盾,需正面解决,从根本上保证探矿人员的经济利益不会受到损害,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针对性的给予帮助,如探矿人员合法权益受到威胁的时候,需采取法律的途径加以解决,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探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减少地质勘查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 3.2加大资金投入及引进先进的开发技术 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资金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观察全程,在各个环节中都十分重要,因此,加大资金的投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加强国家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政府要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给勘查单位给予一定的帮助,并在固体矿产勘查中投入更多的资金。②发挥政府组织协调能力。加强对矿产勘查的组织与协调,使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得到进一步降低,积极鼓励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固体矿产勘查中。③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建立完善了矿产勘查体系,确保矿产勘查企业的经济利益。在矿产开发的过程中,新型先进的开发技术十分重要,通过,新型先进的开发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勘查工作的准确率与有效率。目前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主要施工的勘查技术为雷达技术、卫星技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其中,并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保证对仪器设备的熟练使用,进而有效促进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有效率。 3.3加强应用找矿信息 找矿信息是极其重要的找矿依据,一般而言,通过找矿信息可以快速判断矿产资源的大致范围,可节约时间与成本。其中勘查人员可采取遥感地质找矿技术,实现对找矿信息的全面分析,或者在查找隐伏矿中,需要对矿产深部的具体情况深入了解,或者准确的数据信息。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分析地表信息的时候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具有局限性,隐伏矿床众多,导致矿种与类型存在差异性,对此在应用找矿信息的时候需要对矿产空间数据信息加以分析,明确其分布规律,考虑自然环境。 3.4构建并且严格落实矿产勘查质量机制,增强理论研究 对矿产质量增强的基础条件就是建立健全固体矿产勘查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质量体系中所有任务与程序的监控与审查,保证勘查工

地质矿产勘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地质矿产勘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发表时间:2019-09-15T11:22:41.343Z 来源:《房地产世界》2019年5期作者:成小程 [导读] 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正在不断的向好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也在不断的升高,经济的增长就学要大量的能源作为支撑,我国的能源主要就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对于人们的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我国矿产资源的并不是十分的顺利,在勘查矿产的时候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这篇文章将哦你给多方面说明在勘察矿产的时候会遇到的问题。 成小程 摘要: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地发展,社会正在不断的向好的方向发展,社会经济也在不断的升高,经济的增长就学要大量的能源作为支撑,我国的能源主要就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矿产资源对于人们的的生活是十分重要的,但在我国矿产资源的并不是十分的顺利,在勘查矿产的时候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这篇文章将哦你给多方面说明在勘察矿产的时候会遇到的问题。关键词:能源矿产勘查;测井勘查;技术 我国现在依然是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经济正在不断地增长,我国现在的经济增长依然依靠工业的发展,工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增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国现在行业的发展要靠矿产资源地消耗来让工业的发展,从而使经济得到发展,但资源的供应能力不能得到保证,使得经济的发展得不到进步,这就需要我国的矿产的勘察能力得到提升,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工业得到不断地发展,但勘查矿产并不是一节容易的事情,在矿产的勘查中会遇到血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给工作人员在勘查矿产的时候带来了困难,所以解决这些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1常用能源矿产勘查技术 1.1测井勘查技术 矿产资源的勘查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矿产资源的勘查中会遇到许多的问题,矿产资源的勘查是对于媒矿的勘查,在对于每一种媒的勘查的时候一定要对于每一种媒有一个十分正确的了解,知道每一种媒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知道矿产资源在土地里位置,同时对于土壤的厚度和土壤的质地要有一个准确地了解,这样才能安全的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查,同时也要根据测井勘查技术进行准确的测量,这种技术主要的是要根据土壤中水分和泥沙的情况来进行勘测,这样可以使矿产资源的勘查变得更加的简单,同时使矿产资源的勘查变得准确。 1.2重磁电以及地质雷达等技术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很快,社会上出现了许多的高科技东西,在每一种行业都出现了于此行业相关的高科技产品,这使得每一种行业的发展有了一种很好的发展,重磁电以及地质雷达这种高科技的技术给工作人员的矿产资源的勘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之处,通过强大的电流来产生磁场,通过磁场力来进行款产资源的勘查,这种技术不会破坏土壤,同时更加的简单节省时间,给工作人员带来的许多的便利,这项技术在许多地形比较复杂的地方都能利用这项技术来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测。 1.3高分辨地震勘查技术 这种技术是十分发达的,高分辨地震勘查技术分辨率和它技术十分的高,可以在不同的地形进行勘测,无论地形多么的复杂都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来进行勘测,同时这项技术对于矿产资源断层落差能有一个很好的勘测,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得到数据,根据数据可以更好的勘测矿产资源。 2地质矿产勘查过程存在的问题 2.1影响环境 我国正在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进行矿产资源的勘测对于环境的影响是十分大的,地质矿产勘查对于环境造成污染,使得原来的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测会让土壤流失,造成沙漠化,同时还可能造成泥石流。地质矿产资源的勘测还会对于水资源造成破坏,会让水造成污染然后水的流动会对于周边的环境造成污染,这些环境污染对于周围的人们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这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2.2地质勘查技术较世界范围内落后 在我国进行地质勘测的时间是十分早的,我国的地质勘测比别的地方提前了几十年,但我国的经济不是很好,和别的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国家的整体实力也比较落后,这就使得我国的地质勘测存在了许多问题,在我国地质勘测出现问题的时候没有方法去及时解决,这就使得我国的地质勘测不能很好的发展,同时也浪费了大量的资源的浪费,国外的地质勘测技术比较先进,我国已经从国外引进了一些先进的技术,但仍然不能超越国外的地质勘测技术。 2.3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十分快,我国的土地面积在世界上排名第三,我国的土地面积比较大,而且我国的地形十分的复杂,我国的地形分为不同的种类,我国对于资源的使用量十分的巨大这也就导致了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超采,这样也就导致了我国的的地质受到破坏,这样会造成地质灾害。对于国家的发展造成影响,对于人们的生活也造成不好的影响。 3改进地质矿产勘查的建议 3.1使用计算机及其他技术 我国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好,现在的科技水平变得越来越强,计算机正是这个世纪一个比较好的发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强,现在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智能,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信息技术对于国家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对于人们的工作也是十分有帮助的,所以在地质勘测的时候利用信息技术是十分有利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勘测能力变强,同时提高勘查效率。我国的矿产资源的勘测利用计算机的信息技术,可以快速的得到勘测的数据,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让矿产资源的勘测变得简单,同时利用高科技的技术可以让人们的工作变得简单,同时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可以节省大量的资源。 3.2创建完备的勘查制度 我国是一个注重法律的国家,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律规定,每一个国家法律的规定都是为了这个国家更好地发展,但在我国的矿

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固体矿产勘查 /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 (DZ/T0033- 2002D) 代替 DZ/T0033-1992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性质和用途、编写 基本准则和编写要求,适用于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和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的编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T 12719 —1991 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 GB /T 13908 —2002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 GB /T 17766 —199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DZ /T 0078 一 1993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 DZ /T 0079 — 1993 固体矿产勘查地质资料综合整理综合研究规定 3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的性质和用途 3.1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是综合描述矿产资源 / 储量的空间分布、质量、数量, 论述其控制程度和可靠程度,并评价其经济意义的说明文字和图表资料,是对勘查 对象调查研究的成果总结。地质勘查报告可作为矿山建设设计或对矿区进一步勘查 的依据,也可作为以矿产勘查开发项目公开发行股票及其他方式筹资或融资时、以 及探矿权或采矿权转让时有关资源储量评审认定的依据。 3.3 上述报告也是政府部门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有关单位科研、教学的重要技术 资料。 4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报告编写基本准则 4.1 固体矿产勘查分为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四个阶段,每一勘查阶段工作结 束,应编写相应阶段的地质勘查报告。勘查投资人确定各阶段连续工作,不编写中 间报告的,应在该勘查项目结束时以全部勘查资料编写报告。勘查期间所放弃的勘 查区块,应以放弃区块内已取得的资料为基础编写该放弃区块的报告。因项目中途 撤销而停止地质勘查工作的,应在已取得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地质勘查报告。

矿产勘查规范解读论文

矿产勘查规范解读 魏继生 核工业二八○研究所,四川广汉618300 摘要:本文通过对矿产勘查规范的解读,从矿产勘查五项基本原则、四个工作程序、四个工作阶段、工作内容、控制要求、可行性评价工作、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七个方面进行简明扼要的阐述。为地质工作者从事矿产勘查提供了一个框架性的、基础的知识。 关键词:矿产勘查、规范、基本原则、工作程序、工作阶段、勘查内容、可行性评价、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前言 矿产勘查是在区域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运用地质科学理论,使用多种勘查技术手段和方法对矿床地质和矿产资源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工作。其目的是通过地质、矿产资源的调查研究工作,发现、探明矿产资源,基本任务是寻找或查明具有经济价值的工业矿床,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矿产资源依据,为矿山企业建设提供矿物原料基地和矿产储量。矿产勘查工作是一种特殊性质的生产劳动,是一种具有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双重性质的一项科研—生产性的工作。它是基础产业的基础,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先导。 矿产勘查规范是从事矿产勘查工作行为的准则和规范,是在全国或在本行业从事该项工作的指南。它分国标(GB/T)和部标(DZ/T)。国标如: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等。部标如:铀矿地质勘查规范;岩金矿地质勘查规范;稀有金属矿产地质勘查规范;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等。 1矿产勘查五项基本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这是矿产勘查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这是由矿床复杂多变的地质特点和勘查工作性质决定的。 循序渐进原则。这反映了人们对矿床认识过程的客观规律。认识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随着勘查工作的逐步开展而不断深化,故矿产勘查应本着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的这一循序渐进原则。 全面研究原则。这是由矿产勘查的目的决定的,反映在对矿床进行地质、技术和经济全面的研究评价,克服矿产勘查的片面性,实现全面阐述矿床的工业价值。 综合评价原则。自然界的矿床几乎没有单矿物矿石存在,它们都含有或多或少的有益组分,因此涉及矿产的综合利用,它对矿床的价值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使矿床由单一矿产变为综合矿产,使无意义的贫矿变为可供开发利用的工业矿床。 经济合理原则。这是矿产勘查的基本原则中非常重要的原则。矿产勘查本身就是一项经济活动,它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在矿产勘查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要重视经济合理的原则。在保证矿产勘查程度的前提下,用最合理的方法,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在较短时间内取得最好的地质成果和最大的经济效果。 2矿产勘查四个工作程序 勘查项目的确立和论证(立项论证)。矿产勘查工作在实际上总是以勘查项目为基本的工作对象的。所谓勘查项目是指:凡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纳入计划的,或接受委托的,在指定地区,以客观地质体或矿体为研究对象,完成特定的勘查任务,独立编制设计,进行地质作业,并提交勘查报告的矿产地或工作地区。 勘查设计的编制和审批(设计编审)。矿产勘查项目确定之后就要制定勘查工作的活动方案

浅谈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浅谈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勘查对象不断扩宽、科学技术政策支持,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人才不断汇集,我国固体矿产技术方法不断进步,并在我国地质事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固体矿产勘查技术发展趋势 固体矿产(solid mineral resource)是指地壳内或地表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固体自然富集物,这种固体自然富集物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1]。固体矿产勘查工作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查明矿产资源的储量。固体矿产勘查技术就是在勘查固体矿产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的总称[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勘查对象不断扩宽、科学技术政策支持,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科技人才不断汇集,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作为技术发展自然规律的反映,在推动固体矿产技术方法进步中发挥着越来越巨大作用,近年来,我国的固体矿产勘查技术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 1 我国固体矿产资源面临严峻形势 经过长达50多年的奋斗,我国固体矿产资源的产量不断增长,其产量超过美国,成为固体矿产产量最大生产国之一。然而随着固体矿产资源开发越来愈多,浅部固体矿产和已探明资源面临严峻的形势,固体矿产资源产量连续多年呈现负增长局面。固体矿产资源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是资源人均拥有量较低,是世界人均拥有量的50%。目前我国固体矿产矿山经过常年开采,可以供开采的储量和矿石品位急剧下降,固体矿产浅部以及已探明的资源面临枯竭的局面。至2010年,我国多种矿山有300多座已关闭,产量也减少了接近5000万吨,到2020年,只有不到1/5有矿山能够维持生产,固体矿产资源危机日趋严重。造成固体矿产资源危机的原因:首先,矿山的浅部资源枯竭,深部资源勘探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对固体矿产的勘探深度停留在500米以内,而对500米以下深度的勘探尚不清楚;其次,矿山本区资源枯竭,外围资源勘探尚不清晰;再次,已探明矿床资源枯竭,新型矿床资源前景模糊[3]。 2 固体矿产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固体矿产勘查能力不断增强 为了解决我国固体矿产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诸多固体矿产勘查新技术不断涌现并应用。首先,地球化学测量。随着固体矿产勘查力度不断加强,部分难以识别的矿产逐渐成为矿产普查找矿的目标,在对难以识别的矿产勘查过程中,地球化学测量技术越来越受到亲睐。其中痕量分析方法在固体矿产勘查工作中取得了骄人成绩。目前,我国的痕量测试能够达到0.1×10-9[4]。在野外固体矿产勘查过程中,灵活应用痕量测试,构建起固体矿产快速分析和快速追踪方法体系,在

最新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11)

矿产勘查学试题A(答案) (2011)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土壤为采样对象的地球化学测量,又称为(次生晕)。 2.地球物理测量结果的(多解性)一直是影响地质矿产勘查效果的重要因素。 3.勘探网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4.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是(真实性 )。 5.合理勘探网密度,就是指所获得的地质成果与真实情况之间的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的(最稀的)网度。 6.取样的核心问题是样品的(代表性)。 7.矿化越均匀,取样长度(越大 )。 8.基本分析项目为矿床中的(主要有用)组分。 9.我国现阶段固体矿产储量分为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三类。 10.边界品位是区分(矿体与围岩)的分界品位。 11.最低工业米百分值是(最低工业品位)与(最小可采厚度 )乘积。 12.矿产勘查的五个具体原则是(因地制宜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全面研究原则、(综合评价原则)和经济合理原则。 13.目前我国矿产勘查工作划分为矿产预查、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四个阶段。 14.确定矿体纵投影图的投影面依据是(矿体产状 )。 15.编码为121的固体矿产储量是(预可采储量)。 16.矿体地质研究的首要问题是矿体标志值的(变化性 )。 17. 传统储量计算方法的基本原则,就是把(形态复杂的 )矿体变为与该矿体(体积大致相等的 )简单形体,从而计算其体积与储量。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矿产勘查是矿产普查、矿产详查和矿产勘探的总称。(√ ) 2.研究矿床在地壳中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的科学,称为矿产勘查学。(×) 3.矿床勘探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矿产储量。(√ ) 4.矿产详查是矿产勘查工作的最终阶段。( × ) 5.地质测量法、重砂测量法、地球化学法、地球物理法、遥感遥测法、探矿工程法都是矿产勘查技术方法。(√ ) 6.地质测量法既研究成矿地质条件,也研究成矿标志。(√ ) 7.重砂测量法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各种岩石中人工重砂矿物。( × ) 8.地球物理测量的对象必须具备与围岩的物理性质有明显的差别,且应具有一定的体积和规模。(√ ) 9.穿脉指在矿体中沿走向掘进的地下水平坑道。( × ) 10.勘探工程布置形式,是依据工程种类确定的。( × ) 11.勘探线布置形式中所使用的工程种类只能是垂直的工程。( × ) 12.灵活布置工程也是一种勘探工程布置形式。(√ ) 13.矿床勘探类型是根据自然类型和成因类型划分的。( × ) 14.矿产取样是研究矿产质量的主要方法。(√ ) 15.穿脉编录通常画两壁一底展开图。( × )

固体矿产勘查实施方案编写大纲要求

矿产资源勘查实施方案编制大纲本大纲主要适用于申请探矿权新立、延续、变更(扩大勘查范围、变更勘查矿种)时固体矿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实施方案的编制。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应根据《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及相应矿种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编制。水气及地热矿产可参考本大纲进行编制。 一、绪言 (一)基本情况 探矿权申请人基本情况: 勘查项目基本情况:包括申请探矿权类型(新立、延续、变更)、区块位置(图幅号、拐点坐标)、面积、矿种、勘查年度(期限)、矿权历次转让情况;勘查单位及资质情况等。 (二)勘查目的和任务 (三)勘查区地理位置、交通及社会经济状况 二、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程度 勘查区以往地质工作情况、工作程度、地质工作成果、矿产开采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申请延续、变更的项目,须简要介绍自首次登记(受让)探矿权以来地质工作概况,重点反映探矿权人前一勘查期内的工作情况,包括完成的主要工作量、地质勘查投入、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三、勘查区地质情况 (一)区域地质成矿背景 区域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岩、矿产等概况,以及区域物探、化探等地质工作成果。 (二)勘查区地质特征与成矿条件 勘查区内与成矿有关(特别是与勘查主矿种有关)的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矿体特征、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矿石加工选冶性能等情况,以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特征。 四、勘查工作部署 (一)总体工作部署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以及矿床勘查类型、工程布置原则和依据。涉及多矿种的,要进行综合勘查。 (二)年度工作安排 依据总体部署,提出分年度目标任务、工作量及年度经费预算,第一年度的工作安排应详细表述。 五、主要工作方法手段及技术要求 根据工作目的任务要求,分别说明所采用各项工作方法手段(测量、地质测量、槽探、井探、坑探、钻探、物化探、采样和样品测试、矿石加工技术性能试验、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研究和综合评价等)的基本任务及工作量。 具体的技术质量要求参照相应的勘查规范和技术标准。 六、经费预算 经费预算的依据、标准、计算方法。参照地质大调查预算标准和编制方法,结合市场及项目所在地区具体情况进行编制,明确各年度经费,附相应表格。

地质勘查规范

地质规范目录 国家标准 1.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火成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1-1998) 2.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沉积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2-1998) 3.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变质岩岩石分类和命名方案(GB/T17412.3-1998) 4.地质图用色标准(1∶500000~1∶1000000)(GB6390-1986) 5.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958) 6.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GB/T13923-2006) 行业标准 1.1∶250000地质图地理地图编绘规范(DZ/T0191-1997) 2.1∶20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及图式(DZ/T0160-1995) 3.1∶50000区域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则(DZ/T0157-1995) 4.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0)(DZ/T0179-1997) 5.区域地质及矿区地质图清绘规程(DZ/T0156-1995) 6.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DZ/T0001-1991) 7 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DZ/T0246-2006) 8.1∶1000000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DZ/T0247-2006) 9.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DZ/T0151-1995) 10.1∶50000海区地貌编图规范(DZ/T0235-2006) 11.1∶50000海区第四纪地质图编图规范(DZ/T0236-2006) 12.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1∶50000)(DZ/T0158-1995) 13.煤田地质填图规程(1∶50000、1∶25000、1∶10000、1∶5000)(DZ/T0175-1997)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 祁国林

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祁国林 发表时间:2018-08-23T16:36:08.48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9期作者:祁国林 [导读] 如何快速、合理而高效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每一位地质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三地质勘查院山西太原 030000 摘要:现如今,我国很多产业均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于各类能源与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然而与之相对的是,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发展的相对落后,整体找矿效率并不尽如人意。基于此,需要加大对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的重视力度,在现有基础上,不断改进以及创新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技术,有效强化找矿能力,提高找矿效率,以实现矿产资源供应的持续不间断。 关键词:地质矿产;矿产勘查;找矿技术 1当前地质矿产勘查及找矿内容 1.1对未知矿山进行勘查 如何快速、合理而高效的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是每一位地质人员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同时随着勘查技术的提高,对已经开发利用的矿山进行二次开发利用,也是未来地质矿产勘查的方向之一。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地质人员需要结合矿山开发利用情况,严格遵循有关规定,做好监督、记录与归档,并对矿山的储量有一个精确的测算,确保每一座矿山都能得到合理开采与利用。 1.2对危险矿山进行勘查 矿产资源虽然在我国近几十年的经济建设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勘查技术的落后,遗留了许多危险矿山。而为了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危险矿山的二次开发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确保矿山得以进行长期重复间歇性开采、矿产资源利用率得到提高的关键所在。值得注意的是,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重点关注市场稀缺以及具有竞争优势的资源类型,像那些铁、铜等常见矿产资源除非必要,否则尽量不要花费太多资金进行开发利用,以实现对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而对于那些品质好且市场需求大的矿产资源,则应优先考虑,并做好矿产资源的勘查以及精准预算,确定最优开发利用方案,以期获得最大价值。 1.3对矿山闭坑进行勘查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山的关闭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国家就此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相关单位需要严格遵守,端正工作态度,避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对此,为避免或减少因事故造成的损失,相关单位需要在采矿收尾阶段更加小心谨慎,将实际情况上报给有关部门,在检查并做出结论后,制定科学计划,采取具体的矿山环境保护措施,并做好提前应急方案,确保事故发生后可以积极做出正确反映,将损失降到最低。 2地质矿产勘查以及找矿技术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矿产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地壳在其长期形成、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产物,是自然界矿物质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经一定地质作用而聚集形成的.不同的地质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矿产。受生成条件的制约,我国矿产的分布并不均匀,在矿产勘测过程中,当地的相关部门首先要了解自己所在地区矿产的分布情况,大量实际情况证明提前做好矿产的分布调查,可以提高后期矿产开采的效率,且发生事故的几率也会变小,除了要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外,对于土地的利用和矿产资源勘测技术的应用要正确,才能保证矿产勘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2.2循序渐进原则 俗话说得好“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矿产的勘测是一项需要拥有足够耐心的工作,矿产勘测工作人员;一定要循序渐进,不能忽略勘测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由于目前矿产的勘测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对于地层信息的获取要更加细致才能有所帮助,而且勘测时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就要求勘测人员更加不能急躁,在一个地区勘测后即便没有发现有关矿产的信息,也不能对整个区域都失去勘测信心,不同的地形需要不同的勘测技术,而通过其他地层信息的分析对能够发现矿产资源地区的地层情况进行预测也有帮助,失败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在失败中总结经验,面对下一个难题。 2.3全面性原则 矿产勘测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相互合作,一起配合才可以做好矿产勘测的工作。虽然矿产勘测工作技术人员实地勘查是关键工作,其他的工作基本都是以其为中心,为其服务,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勘查工作的精度和效率。虽然矿产形成的总体过程是大同小异,但是不同地区的地形和地理还是会对矿产最后形成的地点有影响,所以工作人员往往需要对周围地形进行一定的勘查以帮助接下来的工作,为了得到更为全面的信息,勘查人员不但要对所有地区仔细检测,甚至对于同一片区域要采取不同的技术勘查多次,再将勘查出的信息汇总、筛选、总结,推断这片区域是否具有成矿条件,如果存在的话,追索矿产资源的大概分布,由此可以看出矿产勘查需要大量工作人员参与,工作时必须遵循全面性原则才是对工作质量的最大保证。 2.4综合评价原则 矿产的分类很复杂,常见的分类是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和稀土矿产。并不是所有的矿产被发现之后都具有开采的必要性,一些矿产的总量很少,开采之后对环境的破坏、经济收益少等因素都会制约矿产的开采,还有一些矿产的成分复杂,在形成的过程受地理条件的影响,矿产的成分并不纯净,开采出来之后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分散,这些矿产被开采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矿产能否被开采关键还是在于对一个矿产的评价,首先是矿产的主成分含量的多少是否纯净,其次是对矿产的伴生物质的评价是否属于有益物质,在对矿产综合评价之后才能确定下一步的计划,同时如果要开采之前做的调查工作,将会帮助开采队伍在后期的开采过程中,将有益部分和无益部分轻易的分辨出来,整个矿产的优缺点也可以轻松地整理出来。 2.5经济合理原则 矿产资源在我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经济地位还是发展地位都是很多资源无法媲美的。首先开采资源之后的买卖就是一笔不菲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规定 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07.03.08 为规范固体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依照《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7766-1999)、《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02)国家标准及《固体矿产勘查/矿山闭坑地质报告编写规范》(DZ/T0033-2002)等行业标准的要求,现就核实报告编写作如下规定: 一、矿产资源储量核实适用范围 凡因矿业权设置、变更、(出)转让或矿山企业分立、合并、改制等需对资源储量进行分割、合并或因改变矿产工业用途或矿床工业指标以及工程建设项目压覆等,致使矿区资源储量发生变化,需重新估算查明的资源储量或结算保有的(剩余、残留、压覆的)资源储量,应进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编制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 煤炭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写适用本技术要求的基本原则。 二、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技术要求 (一)基本要求 1.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委托人应提供全面、真实的核实所需的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负责。 2.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工作及报告编制应由具有相应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承担,并对委托人提供的资料进行必要的现场检查和核实,对核实报告的真实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负责。 3. 核实报告应系统收集、整理矿区范围内相关的以往地质勘查、矿山开采、选矿、开采技术条件和矿山经营等各项资料,尤其是开采过程中取得的新资料、新认识,能够反映最新勘查、开发

和技术经济的研究成果。 4.核实工作一般以现有资料和已有的勘查、采矿工程为基础,开展必要的地质测量、取样、测试、化验等工作。如果核实区的勘查程度达不到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程度,应补充地质勘查工程,并提交符合核实目的要求的勘查或补充勘查报告。 (二)具体要求 除收集整理矿区原有资料外,主要利用矿山现有探、采工程,调查矿区地质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及开采技术条件的变化,重点补充矿层厚度、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资料,圈定采空区范围,核实矿区资源储量。视核实工作实际,开展以下主要地质工作: 1.地形地质图修测和测量工作 应利用原控制网点坐标成果,对发生变化的地形和地质现象进行修测,用全仪器法对采探工程实测。 2.开采(或采空)范围测量工作 应用仪器或半仪器法实测,以正确圈定范围。 3.编录与采样 对新增探、采矿的坑道、钻孔等工程,均应进行编录,研究矿层厚度等特征及其变化。按样品采集要求,用较原勘查工程控制网度加密的间距,对坑、钻、开采范围内矿层进行采样,控制矿层厚度及矿石质量。 4.采空区、压覆区的核实 采空区必须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压覆资源储量估算必须有批准文件为依据,对未经批准的事实压覆,应现场核实和边界勘定,按有关规范估算资源量。 5.样品化验与质量检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