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6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6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6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06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

总体规划

TIANJIN DAHUANGPU WETLAND NATURE

RESERVE

MASTER PLAN

(2006—2015年)

天津市林业局林业调查队

天津市武清区林业局

二○○五年六月

大黄堡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领导小组

组长:袁桐利武清区区长

副组长:李学鹏武清区常务副区长

苗玉刚武清区副区长

张宗启武清区副区长

成员:

王占海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李春田区农业经济委员会主任

袁泽亮区林业局局长

尚振福区规划和国土资源局局长

尤天成区环保局局长

胡宝泽区水务局局长

崔克广区农业局局长

李瑞泽大黄堡乡乡长

何瑞利上马台镇镇长

袁禧政崔黄口镇镇长

大黄堡湿地保护区总体规划参加人员

参与规划编制人员:

周俊启武清区林业局副局长农艺师

李春燕武清区林业局高级农艺师

刘志杰武清区林业局助理农艺师

石会平天津市林业局野保站高级农艺师

王淑霞武清区林业局农艺师

韩国彬武清区林业局农艺师

韩俊嶂天津市林业局林业调查队高级农艺师

王成涛天津市林业局野保站助理农艺师

秦仲焘天津市林业局林业调查队助理农艺师

顾问:

高德明天津市林业局研究员

李俊柱天津市林业局研究员

前言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的特殊自然综合体,是世界上最具生产力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它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它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同时,湿地还具有广泛的食物网链和自然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各类水禽和鸟类的繁殖、越冬和栖息地,因此又被称为“生物超市”和“生命的摇篮”。

加强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合理利用,不仅是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生态功能、改善生态状况的需要,更是实现湿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保护了湿地,就保护了人类自己。为此,国务院于2004年发布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4]50号),要求各地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维护湿地功能。随之,全社会掀起了关心、支持保护管理湿地的高潮,湿地保护提案、建议越来越多。

为保护和恢复大黄堡湿地,更好实施《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和《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天津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我市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津政办发[2004]88号),决定由林业部门牵头,争取在3年内将武清区大黄堡湿地建成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

天津武清大黄堡湿地位于天津市武清区境内,其地理范围在北纬117°10′33″~117°19′58″和东经39°21′4″~39°30′27″之间,东西宽13.6km,南北长18.2 km,总面积1.12万hm2。大黄堡湿地主要由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组成,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集中表现为高度丰富的水生动植物和鸟类物种。其中,植物种类有63科157属238种,陆生哺乳动物6目9科16种,鸟类16目32科167种,两栖爬行类4目7科12种,鱼类5目10科25种,昆虫11目56科119种。包括黑鹳、白鹤、白头鹤等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白琵鹭、大天鹅、灰鹤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

此规划编制工作的完成,得益于该规划领导小组的悉心指导下,规划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与合作,同时向提供资料以及其它帮助的有关单位和个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和水平所限,不足与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望专家和同仁不吝指正,以使该规划臻于完美。

规划组

二〇〇五年六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总论 (1)

1.1规划背景 (1)

1.2规划依据 (2)

1.3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3)

1.4规划期限 (4)

第二章基本概况 (5)

2.1地理位置与范围 (5)

2.2自然条件 (5)

2.3社会经济状况 (7)

第三章现状及评价 (10)

3.1资源现状 (10)

3.2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15)

3.3保护区效益评价 (19)

3.4保护价值 (20)

3.5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矛盾 (21)

第四章总体布局 (22)

4.1性质和保护对象 (22)

4.2规划目标 (23)

4.3功能区划 (25)

4.4总体布局 (28)

第五章规划内容 (31)

5.1自然保护与生态恢复规划 (31)

5.2科研监测规划 (41)

5.4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规划 (53)

5.5社区共管规划 (56)

5.6生态旅游规划 (59)

第六章重点建设工程 (63)

6.1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63)

6.2科研和监测工程 (64)

6.3宣传教育和培训工程 (64)

6.4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65)

6.5生态旅游设施工程 (65)

第七章投资估算 (66)

7.1估算依据 (66)

7.2投资估算 (66)

7.3投资计划安排 (67)

7.4资金筹措方案 (67)

7.5事业费预算 (68)

第八章组织机构及人员配置 (69)

8.1组织机构设置原则 (69)

8.2组织机构 (69)

8.3人员编制 (69)

8.4组织机构的任务、作用和职能 (70)

第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 (72)

9.1 政策法规保证 (72)

9.2 组织保证 (73)

9.3 资金保证 (74)

9.4 人才保证 (75)

9.6加大宣传力度 (79)

第十章效益评价 (80)

10.1生态效益 (80)

10.2社会效益 (81)

10.3经济效益 (82)

10.4综合评价与展望 (82)

附表:

表1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名录

表2 天津武清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设备名称与数量

表3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投资估算与安排表

附图: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位置图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图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规划图

第一章总论

1.1规划背景

世界上湿地分布广泛,类型多样。目前全球湿地面积为7×106~9×106 km2,约占全球表面的6.4%,是地球上生物生产力极高和生物多样性极丰富的生态系统类型,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与环境功能,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保护、退化湿地恢复、湿地区可持续发展等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天津境内有大片海岸、滩涂,河流纵横,坑塘淀洼星罗棋布,湿地总面积2487.85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20.87。占全国湿地面积的3.77%.丰富的湿地资源,大量的鸟类迁徙经过和栖息、繁殖,使得天津的野生鸟类资源和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全市现有湿地动物600余种,湿地植物400余种,各种水鸟达140种左右,占我市鸟类地38.9%,占全国水鸟种类的1/3。

天津武清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以黑鹳、白鹤、白头鹤等为代表的珍稀水鸟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典型的芦苇沼泽湿地生态系统,同时它又是鸟类南北迁徙的必经之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良的水质孕育了丰富的物种多样性,为包括许多国家Ⅰ级和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内的鸟类栖息、停留和繁殖地,成为京津地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典型代表。同时,大黄堡湿地还是京津水源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区的建设对净化水质、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维持区域生态平衡,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切实保护好这块少有的较好地保持原生状态的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维护湿地生态功能,科学、合理、有效地保护和管理保护区及其资源,正确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的关系,天津市政府决定建立天津武清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并决定由林业部门牵头,争取在3年内建成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同时,为响应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号召,保护区将积极探索具有特色的湿地型小康社会发展模式。

因此,为加强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提高其管理水平,使保护区建设走向规

范化的轨道,更有效地保护典型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总体规划》等有关要求,在对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编制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

1.2规划依据

1.2.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

1.2.2国际公约

——《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

——《中日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

——《中澳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的协定》

1.2.3战略方针及相关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国务院发布的国办发[1998]1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务院国办发[2004]5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

——天津市政府发布的津政办发[2004]88号《关于加强我市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

——《中国自然保护纲要》

——《中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1.2.4有关标准和规划

——《全国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总体规划》

——《自然保护区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工程总体设计标准》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1—2030年)》

——《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2010年)》

——《天津武清区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1.2.5综合调查资料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

——其它相关资料

1.3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

1.3.1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和《天津市政府关于加强我市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精神,坚持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和改善湿地生态功能为中心,以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的可持续保护为目标,突出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和水鸟保护这一主题,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突出重点、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区域生态、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宗旨,从保护区实际出发,抢救性保护湿地功能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建设集生态系统恢复、物种保

护、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社区共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自然保护区,实现人、鸟、湿地的和谐共处及自然保护事业和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1.3.2规划原则

(1)保护优先原则

重点突出湿地生态建设,在保护和建设资金上给予倾斜。做到保护和开发相结合,以保护为主;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以生态效益为主;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结合,以远期效益为主,谋求长远目标;治本与治标相结合,以治本为主。

(2)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原则

充分考虑保护区的主要特点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重点,进行合理布局;采取不同的保护和恢复措施,做到按需建设、有的放矢。

(3)全面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遵循自然规律,根据保护区实际,综合考虑未来发展中的各种可能变化,对保护区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各项工程建设,并依据项目的轻重缓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分阶段、分步骤、有计划地实施。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建设项目符合自然客观规律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不以牺牲环境质量、社区稳定和自然生物资源为代价,抢救性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生态建设与当地经济发展相结合,协调好保护与合理利用、保护区与周边社区、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综合效益。

1.4规划期限

总体规划建设期10年,即2006—2015年,分近期、远期两个阶段,近期2006—2010年;远期2011—2015年。

第二章基本概况

2.1地理位置与范围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武清区东部,北起崔黄口镇南曹家岗路,南至上马台镇王三庄,东到大黄堡乡与宝坻区接壤,西至津围公路与曹子里乡为界,包括大黄堡乡大部、崔黄口镇南半部和上马台镇北半部。地理范围在东经117°10′33″~117°19′58″和北纬39°21′4″~39°30′27″之间,东西宽13.6km,南北长18.2km,总面积1.12万hm2。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地理位置及范围见保护区地理位置图。

2.2自然条件

2.2.1地质地貌

(1)地质构造

保护区地处华北沉降带的冀中拗陷北部,是中生代以来长期持续沉降的地区。南部与北部差异显著,南部基岩顶板埋深1400~1600m,北部基岩顶板埋深一般都在2000m 以上。

保护区是一个被深厚新生代松散沉积物覆盖的平原地区,地表坦荡低平,坡度很小。地下的岩石基底断裂构造则比较复杂。影响保护区的断裂带有两组,一组是北北东向断裂带,另一组是北西西向断裂带。北北东向断裂带主要有:河西务断裂、梅厂断裂、汉沟断裂等;北西西向断裂带主要有:宝坻断裂、王草庄断裂、赵聪庄断裂等。

(2)地貌

保护区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由于以下降为主的下沉运动及河流冲积物的填充,形成了微度起伏的冲积平原。地面倾斜平缓,海拔高差不大,河流冲积有一定规律,加之含沙量大,河流两侧沉积物堆积甚多。缓流处含沙量小,地形相对低洼,使境内地势自西、北、南三面向东南方向倾斜。

保护区地貌类型按其成因分为冲积平原和海积冲积平原。冲积平原区主要由微倾斜平地、低平地、缓岗、洼地、河漫滩、人为地形组成,冲积平原区主要有两部分,一是

永定河淤积区,二是低洼平原区。区内大部分地貌类型为海积冲积平原,在5500年前,这里曾是渤海湾的一部分,其形成发育受世界气候变冷、海面下降、河流泥沙及海洋堆积多种因素影响。海洋动力潮汐、波浪以及沿岸流等,挟带的物质与河流泥沙共同形成了这片海积冲积平原地貌。

2.2.2气候

保护区位于中纬度,北依燕山、东近渤海。主要受季风环流影响。冬季受蒙古冷高压控制,盛行西北风,干燥寒冷;夏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多偏南风,湿润多雨。季节变化明显,介于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过渡带上,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

保护区晴天多于阴天,晴天日数为283.9天,阴天日数为81.1天。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752.2h,日照率为62%,年内日照分配以5、6月份最多,7、8月份由于进入雨季,受阴雨天气的影响,日照强度和日照时数相对减少,3月份日照时数最少,为146.4h。保护区处于中纬度,冬季太阳高度角低,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热能少,气温较低;夏季太阳高度角高,地面吸收太阳辐射热能多,气温高。春秋是过渡季节,冷热适中。多年平均气温11.6℃,最热月是7月份,多年月平均气温为26.1℃;最冷月是1月份,多年月平均值是-5.0℃。极端最高气温达39.9℃,极端最低气温-22.0℃。

保护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78.3mm,最多年份降水量为1080.0mm(1977年),最少年降水量为285.2mm(1972年),二者相差794.8 mm,平均相对变化率高达25%。保护区年平均蒸发量为1164.4mm,各月分布不均,以5月最大,为308.2mm,最小是12月,为53.1mm。年平均月蒸发量为149.8mm。

保护区全年多风。秋、冬多为西北风,春、夏多为西南风。冬、春西北风,夏季雷雨大风的风力较大。月平均风速4月最大,4.2 m/s,8月最小,2.2 m/s,多年平均风速为3.2 m/s。多年最大风速达22 m/s。

2.2.3水文

武清境内河流较多,一级河道有永定河、北运河、青龙湾河、龙凤河(由港沟河、凤河、龙凤新河、筐儿港新引河、大黄堡导水沟、抗旱河等连接而成的一条完整河道)。二级河道有龙河、龙凤河故道、龙北新河、永定河中泓故道、机场排河、狼尔窝引河、凤河西支。诸河道自西北部、北部缓缓向东南汇流入海。保护区的地表水系属于海河水系,流经保护区的河流主要有龙凤河、柳河干渠、黄沙河排水干渠、东粮窝引河等。

武清境内多年平均产水量为1.579亿m3,中等丰水年年产水量为2.158亿m3,平水年年产水量为1.225亿m3,中等枯水年年产水量为0.625亿m3。境外多年平均入境水量为13.53亿m3,各河道流出水量为12.46亿m3。

2.2.4土壤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GB/T 17296-2000),结合武清区的最新土壤资源普查结果,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土壤分为1个土纲,1个亚纲,1个土类,3个亚类(表1-1)。

表1-1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分类

土纲亚纲土类亚类

半水成土淡半水成土潮土(H21) 普通潮土湿潮土盐化潮土

保护区土壤按质地分为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等6类。土壤耕层5~6cm,容重一般为1.25至1.49g/cm3。砂性土容重一般为1.35g/cm3,壤质土为1.44g/cm3,粘性土为1.3g/cm3。耕层以下容重升高。耕层总孔隙度一般在46%~54%之间,不同质地的土壤也有一定差别。

2.3社会经济状况

2.3.1行政区域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天津市武清区东部,北起崔黄口镇南曹家岗路,南至上

马台镇王三庄,东到大黄堡乡与宝坻区接壤,西至津围公路与曹子里乡为界,包括大黄堡乡大部、崔黄口镇南半部和上马台镇北半部,属武清区管辖。保护区共涉及武清区的3个乡镇。

2.3.2人口数量与民族组成

武清区区域面积1574平方公里,辖29个乡镇街(其中19个镇,5个乡,5个街道),741个行政村。人口8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2万,占人口总数的85.3%;农村从业人员36.9万人,占农业人口数的53.3%。少数民族人口1.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全区的人口密度为515人/平方公里。

大黄堡保护区辖大黄堡乡、上马台镇和崔黄口镇的25个行政村,总户数为5014户,人口19804人,其中农村从业人员9827人。

2.3.3交通、通信和电力

截止2004年末,武清区公路总里程为1659公里,其中乡村公路1236公里。在整个公路中,高级路面达1591公里。市话交换机总容量22.31万门,农话交换机总容量达11.77万门。家庭拥有固定电话机达到17.41万部。

在通讯方面,保护区附近社区覆盖着较发达的移动与联通网,通讯线路较完善,与外界的信息交流相当便捷,便利的交通条件和现代的通讯设备为大黄堡湿地保护与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保护区内全部通电,周边地区也都与国家电网相连,可满足保护管理站工作、生活用电需要。

2.3.4土地权属

天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12万 hm2,其中上马台水库占地591.5hm2,为国有土地,其余土地全部属于集体所有。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周边的社区签定有保护管理协议,因此,保护区边界清楚,无土地使用权和管理权纠纷。同时,保护区周边社区行政管理比较完善,保护区边界清楚,权属明确,无土地使用权和管理权纠纷,有利于保护区的保护与管理。

2.3.5文化、教育与卫生

保护区拥有各类学校9所,教学班总数97个,在校学生达3830人,毕业生人数达673人,拥有教职员工259人,其中任课教师190人,校舍面积达8.6万平方米。

保护区拥有文化站、馆、室6个,业余文化团体1个,演出民间花会9道。拥有电视村25个,电视机拥有量达到0.65万台,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100%。

保护区建立起了各村街、医疗单位疫情直报网络和三级药品供应及监管网络。卫生技术人员35人

2.3.6社区经济

据统计,2004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4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为20.1亿元,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为70.9亿元,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为49.6亿元。全区三级财政收入为18.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80元,职工年人均工资16748元。

保护区内居民的经济收益主要来源于种植业、水产养殖业和芦苇生产。保护区内农村从业人员为9827人,耕地面积为1400hm2,2004年粮食总产量为10368吨,农民人均收入为6303元。

2.3.7社会经济活动对保护对象的影响

保护区的主要社会经济活动为芦苇生产和水产养殖。每年冬季结冰以后为芦苇收割季节,此时绝大多数的水鸟已经迁徙到南方地区越冬,不会对水鸟的栖息造成严重影响,且每年收割期间都要保留部分芦苇,为停留在此的水鸟提供栖息和隐蔽地。水产养殖为水鸟提供了一定的食物来源。目前,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刚刚起步,已采取了严格的控制措施,使其不会对保护对象产生大的影响。

第三章现状及评价

3.1资源现状

3.1.1植物资源

(1)植物种类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现已查明有植物63科157属238种。其中苔藓类植物2科2属2种;蕨类植物3科3属3种;裸子植物3科3属3种;双子叶植物43科113属177种;单子叶植物12科36属53种。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见表3-1。表3-1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组成统计表

类别科数占总科数

(%)

属数

占总属数

(%)

种数

占总种数

(%)

苔藓类植物 2 3.16 2 1.27 2 0.84 蕨类植物 3 4.76 3 1.91 3 1.26 裸子植物 3 4.76 3 1.91 3 1.26

被子植物单子叶

植物

12 19.05 36 22.93 53 22.27 双子叶

植物

43 68.25 13 71.97 177 74.37

总计63 100.00 157 100.00 238 100.00

(2)植物区系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所处区域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综合区划属暖温带半旱生落叶阔叶林地带华北平原区。在整体上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植物亚区的华北地区。

从地理成份上分析,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内种子植物分布区以北温带成分最多,达64属,占种子植物属数的41.56%,这说明本区植物区系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相吻合。

(3)主要植被类型

大黄堡湿地是一个由多种生态要素组成的生态系统,其生态类型复杂多样,其水生

生态类型是指湿地中长期或短期地表有积水区域的生态类型,它以水生生物为主,其中芦苇占绝对优势。水生生态类型有着季节性的变化,夏季时,积水较多,湖盆、洼地、苇田水量供应充足;而在其余季节水量较少,只在湖盆、洼地等区域水量较多,而苇田水量较少,地表几乎无水。大黄堡湿地的陆地生态类型主要是指其中的台地草丛和周围的荒草丛生态系统类型。陆地生态类型内的植物以天然生长的旱生荒草为主,半人工生态系统是指经过人为改造,具有人为因素影响的生态类型,主要包括人工鱼池和库堤林带生态系统。由于土壤盐分含量较高,淤泥板结,极不利于植物生长,特别是乔木更难栽培,因此林带生态系统是大黄堡湿地唯一的以木本植物为建群种的生态系统,有三个层次,即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主要树种有榆树(Ulmus pumila)、洋槐(Robinia pseudoacacia)、紫穗槐和柽柳等。

自然植被占整个湿地植被的绝大部分,按《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自然植被采用植被型、群系和群丛三级分类标准,结合植被的种类组成、外貌特征、生态地理特点及演化动态趋势,将该地区自然植被分为4个植被型、10个群系和11个群丛(表3-2)。

表3-2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类型

植被型群系群丛

落叶阔叶灌丛植被型柽柳灌丛群系

柽柳-碱蓬群丛(Ass. Tamarix chinensis-Suaeda

glauca)

草甸植被型白茅草甸群系

白茅+狗尾草群丛(Ass. Impeerata culindric var.

major+Setaria viridis)

芦苇草甸群系芦苇群丛(Ass. Phragmites australis)

盐地碱蓬群系

盐地碱蓬群丛(Ass. Suaeda salsa)

盐地碱蓬+獐茅群丛(Ass. Suaeda Salsa+Aeluropus

littoralis var. sinensis)

獐茅群系獐茅群丛(Ass.Aeluropus littoralis var. sinensis)

沼泽植被型芦苇沼泽群系芦苇群丛(Ass. Phragmites australis)

香蒲沼泽群系

香蒲-小眼子菜+金鱼藻群丛(Ass. Typha spp.

–Potamogeton pusillus)

水生植被型灯心草群系灯心草群丛(Ass. Juncus effuses)

莎草群系莎草群丛(Ass. Cyperus orthoslachyus) 芦苇群系芦苇群丛(Ass. Phragmites australis)

栽培植被类型面积很小,占总植被面积的比例很低,主要包括人工林、人工灌丛和大田

作物。按照《中国植被》的分类系统划分方法,大致可分为3个植被型、4个群系(组合型)、4个群丛(组合),其分类见表3-3。

表3-3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栽培植被类型

植被型群系群丛

人工林植被型杨树群系

毛白杨-小叶杨群丛(Ass. Populus tomentosa-Populus

simonii)

洋槐群系

洋槐-紫穗槐(Ass. Robinia pseudoacacia-Amorpha

fruticosa)

人工灌丛植被型紫穗槐灌

丛群系

紫穗槐-灰绿藜群丛(Ass. Amorpha fruticosa-

Chenopodium glaucum)

大田作物型一年两熟作物

组合型

玉米、冬小麦、棉花为主的作物组合

3.1.2动物资源

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由沼泽、鱼塘及浅水淡水储水库构成的复合型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动物种类,尤其鸟类种类多样。目前,对鸟类、兽类、两栖爬行类、昆虫等资源作了较为详细的调查,对于鱼类及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只是做了初步了解。据调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有兽类5目8科15种,有鸟类16目32科167种,两栖爬行类4目7科12种,鱼类5目9科25种,昆虫11目56科119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全部为鸟类。大黄堡湿地的浮游动物分属于原生动物门、轮虫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湖区的两个优势类型是原生动物和轮虫,最常见的浮游动物种大部分属于轮虫门。底栖生物常见种类有环节动物和软体动物。以下分别就陆生野生动物、鱼类、昆虫等作以论述。

(1)鸟类

经调查,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共有鸟类16目32科16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33种(包括国家Ⅰ级保护鸟类5种,Ⅱ级保护鸟类28种,见附表1)。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黑鹳Ciconia nigra、丹顶鹤Grus japonensis、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头鹤Grus monacha、大鸨Otis tarda。

天津市总体规划分析

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分析 城市性质: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城市主要职能:(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 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承担我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城市主导产业:目前天津市主导产业已经形成了第二、三产业“3 +2”的5大板块:以电子信息和现代医药业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板块,以石油、化工、冶金等装置型重化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板块,以汽车、造船业为主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板块,以物流、社会服务业、金融、房地产为主的先进服务业板块,以传统商贸业为主的传统服务业板块。 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于他们都是反映城市为外部服务的作用,在国家或区域中

天津港资料定稿

目录 天津港总体情况介绍………………(一)天津港数据统计……………………(二)天津港码头泊位数据统计…………(三)天津港新建港区介绍………………(四)

天津港总体情况介绍(一) (2013.1.25) 一、港区介绍 (一)吹填造陆情况 天津辖区海域面积1.5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度约153公里。目前,天津港共有一港六区(北疆、南疆、东疆、海河、临港工业、北塘)。规划形成北疆港区、东疆港区、南疆港区、大沽口港区、高沙岭港区、大港港区、海河港区和北塘港区八个港区,并将独流减河北岸规划为预留发展区。另外,原“一港九区”规划中的汉沽港区(中心渔港)虽然没有列入最近发布的天津港总体规划,但其已计划编制单独的规划报备市交港局,报滨海新区政府批复。目前,中心渔港已全部完成1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的吹填造陆。滨海旅游区临海新城(属北塘港区)规划面积28.11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造陆20平方公里;东疆港区规划面积31.9平方公里,目前已基本完成全部造陆;大沽口港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造陆约75平方公里;高沙岭港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造陆26平方公里;大港港区规划面积200平方公里,其中162平方公里陆域,38平方公里水域,目前已完成造陆约65平方公里,其中38平方公里已获国家海洋功能规划批复。

规划新增港区陆域面积440平方公里(不含南疆),已完成吹填造陆235平方公里。 (二)港区规划 根据新修订的《天津港总体规划(2011~2030)》,“十二五”期间,天津港以集装箱、煤炭、铁矿石、石油运输为主,应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现代航运服务等功能,促进临港产业发展,逐步发展成为能力充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绿色环保、港城协调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口和物流枢纽,具备装卸储存、中转换装、运输组织、通信信息、旅游客运、临港产业、现代物流、保税加工、航运服务等功能。本次规划利用港口自然岸线56.8公里,可形成码头岸线约183公里。 天津港划分为北疆港区、东疆港区、南疆港区、大沽口港区、高沙岭港区、大港港区、海河港区和北塘港区八个港区,并将独流减河北岸规划为预留发展区。北疆、东疆、南疆港区是建设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港区,主要服务于腹地物资中转运输;大沽口、高沙岭、大港港区服务于临港工业发展,兼顾发展腹地物资中转运输功能。独流减河北岸预留发展区是天津港未来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储备资源,以服务腹地物资运输为主,预留集装箱运输功能。天津港港口水域布置规划如图所示。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要解决的十个重点问题

!""#$%city 探讨与研究 根据天津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们正在对天津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如何编制好这个规划,使之真正成为今后天津城市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认为,天津的城市总体规划,一定要紧紧围绕天津未来的城市定位,把规划的着力点放在为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为天津长远的发展目标作好服务这个问题上。在这次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十大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 一、适应天津新的变化和要求,对城市定位进行调整天津现在的城市定位是:天津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新的城市定位应该体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的目标,是对“现代化港口城市”目标的提升。将“现代化港口城市”提升为“国际港口大都市”,有利于天津扩大对外开放,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参与国际分工,增强辐射能力,提高天津的国际地位和影响,符合天津的实际发展需要。 从区域经济发展看,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都有对本区域发展起着巨大带动作用的经济中心城市。我国北方地区也需要强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从城市职能看,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近年来,天津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重大成就。从规划看,无论经济总量还是城市规模,天津都具备建设北方经济中心城市的优势。从城市空间 资源上看,天津有更为广阔的土地资源和港口优势,应当充分发挥国际港口城市和流通、制造业基地的优势,主动承担起带动整个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因此,建议将原定位中“重要”两个字删除,把“我国北方的经济中心”作为天津城市定位的内容之一。 天津未来的发展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弘扬地方特色文化、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是世界城市发展的潮流。天津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是我国北方少有的山、河、湖、海、湿地、平原等地形地貌兼备(尤其是湿地资源丰富)的大都市,具备建设生态城市的良好条件。作为向国际化迈进的大都市,天津应与国际社会的发展目标接轨,把建立宜人居住的城市环境作为目标追求。天津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天津文化源远流长,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海河、海洋孕育和发展了天津文化,构成了开放性、包容性、多元性的显著特征。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是创造天津特色文化的源泉和根基。 这样考虑的城市定位,符合国家对天津发展的要求,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同时有利于我们自身加快发展,进一步提升天津在我国北方地区乃至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有利于天津为全国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但这只是从定性的角度来分析,如果从定量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提法是否正确,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论证。 尹海林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要解决的十个重点问题 &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眼下咱能摸着嘛 时间:2006年08月27日08:50 搜索我来说两句 【来源:天津日报网-城市快报】 2010 中心城区建14处商业中心完成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高速铁路京津多几条通道中心城区完成四条地铁轻轨建立起快速路骨架路网系统建一批医疗文化体育设施记者吴森/城市快报 记者从昨天在国际展览中心举办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展上获悉,围绕总体规划,本市规划部门还制定了本市2005年—2010年的近期建设规划,市民对本市近期将重点建设的交通和公共设施更加明了。 公共设施中心城区建设14处区级商业中心建新天津医院扩建精神 卫生中心商业设施:中心城区建设14处区级商业中心,其中主要有佟楼、大沽南路、体育中心、水上公园、西站、丁字沽、大直沽、华昌大街、中山门、中山路、新开北路、胜利路、北运河、建设路等商业中心。 文化设施:重点建设海河文化带,建设规划展览馆、音乐厅、博物馆等文化设施。 体育设施:按照建设体育强市的目标和申办2013年第十二届全运会的标准,以建设奥林匹克中心为龙头,以滨海新区为重点,完善及扩建原有的运动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场等体育活动场所。扩建全国一流的蓟县体育训练基地和韩家墅体育训练基地。

医疗卫生设施:新建新天津医院、改扩建精神卫生中心、妇女儿童保健中心、卫生监督所、职业病防治院、儿童医院、医大总医院二期项目、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中医一附院医疗综合楼和医大二院二期等重点项目。 绿化建设 沿海河构筑东西向生态走廊建立沿海生态型经济防护林 中心城区实施绿色家园工程,重点建设侯台、梅江、柳林、南淀、银河五大风景区和植物园、桥园等大型公园。继续建设外环线绿化带以及沿快速路、铁路(6条)、河流(12条)两侧绿化。滨海新区结合古海岸自然保护区,构筑南北向的生态绿地,沿海河构筑东西向的生态走廊,建立沿海生态型经济防护林体系。 对外交通 完成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000公里 港口:到2010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吨。合理调整天津港的空间布局和结构,实施“一港多区”布局,建设北疆集装箱港区、南疆能源和散货港区、临港工业区、北塘港区、海河内河港区、天津中心渔港区等港区。重点建设30万吨级深水航道、30万吨级原油码头、LNG接卸码头、北疆港集装箱物流中心、东疆港区(含东疆保税港区)、南疆散货物流中心。除此之外,加快港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完善与现代化国际大港相适应的完备的集疏运体系,加快港外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 机场:到2010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旅客吞吐能力达到560万人次,货邮吞吐能力50万吨,将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建设成为国内主要干线机场、中国北方航空货运中心及东北亚航空货运集散中心。完成滨海国际机场扩建工程,在位于城市发展主轴的武清河西务一带预留首都第二机场用地。 铁路:建设京津城际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天津段、津秦高速铁路天津段、黄万铁路、津霸线至周芦线联络线(汉周铁路联络线),改扩建地方铁路。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2004-2008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

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2003年至2007年。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2002-2030年)》(阶段成果) 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 1.4.3 确定天津市近期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4.4 提出天津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其他安排的意见。1.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1.5.1 依据十六大精神和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大战略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天津港东疆二岛总体规划

港东疆二岛总体规划(2012-2030年) 日期:2013-11-15 文字大小:大中小 为了落实国家、市各级规划及政策要求,充分利用市港口资源和优势,开展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港(集团)积极推动东疆二岛的规划研究工作,并委托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港东疆二岛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以科学的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为支撑,对东疆二岛的发展定位、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作出展望和安排,经过专家审查已形成阶段性成果,现将总体规划(公众征求意见稿)予以公示,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一、区位与规划围 区位:东疆二岛位于港东部,西侧紧邻东疆一岛,北部与滨海旅游区隔河相望,南临港主航道,距滨海新区核心区20公里、中心城区60公里、60公里、180公里。 规划围:北至永定新河口南治导线,南至港主航道北治导线,西至东疆一岛,东至渤海湾海域,总面积42.45平方公里。 二、发展定位与规模

发展定位:东疆港区的功能拓展区,与东疆一岛共同形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区。 发展职能:东北亚国际航运服务枢纽,北方自由贸易与金融创新平台,创新型海洋经济示基地,国际化滨海休闲宜居新城。 人口规模:规划区可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可容纳居住人口18万人。 经济规模:规划实施后,东疆二岛地区生产总值达1300亿元,港口吞吐量达600万标箱。 用地规模:总用地规模约42平方公里。 三、产业选择

东疆二岛作为东疆一岛的功能拓展区,主要将承接并拓展东疆一岛产业,并积极拓展自由贸易港区相关产业发展,具体产业发展方向: 港口物流产业,如仓储物流、国际中转、国际分拨、国际配送、物流信息管理等; 加工制造产业,如货物拼装换装、海洋经济相关产品研发与制造等; 国际贸易产业,如国际采购、航运融资、航运交易、航运租赁、离岸金融、期货保税交割、国际商贸展示等; 综合服务产业,如船舶注册、海事仲裁、国际居住、健康医疗、休闲旅游、教育研发等。 四、空间布局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样本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年)组图 第一部分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20) 》以下简称《规划》, 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 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 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职能为: ( 1) 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 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 2) 中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区域性综合交通 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 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 华北、东北、西北、华东) 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 优化物流基地布局, 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 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 承担中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 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 各类传媒业发达, 商贸兴旺, 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 3) 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 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 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 4) 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 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 建立生态型城市, 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 提供良好的人

居环境, 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 使天津成为市民和国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发展目标为: 将天津建设成为技术先进、制造业发达、服务水平一流、综合竞争力强、对外开放度高、创业环境优越的中国北方经济中心; 适应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对外联系便捷、信息网络高效、辐射能力强的国际港口城市; 资源利用高效、安全体系完善、生态环境良好、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代史迹特色突出、社会和谐、教育文化科技发达的文化名城。 根据以上城市性质及职能, 制定天津城市发展战略为: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 总体战略示意图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 2006年7月,国务院批复《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该规划进一步调整提升了天津的城市定位,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指导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

市委、市政府决定,从2009年6月3日至12日,用10天时间充分听取、广泛征求全市人民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提升规划方案。 以深化落实国务院确定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的城市定位为目标,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面向东北亚,用区域和国际视野,着眼天津未来长远发展,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提出了“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 (1):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是天津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 (2):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

双城双港 (3):相向拓展是指双城及双港相向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中心城区沿海河向下游区域主动对接,为滨海新区提供智力支持和服务保障。滨海新区核心区沿海河向上游区域扩展,放大对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相向拓展 (4):一轴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依次连接武清区、中心城区、海河中游地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有效聚集先进生产要素,承载高端生产和服务职能,实现与北京的战略对接。依托“京滨综合发展轴”,加强与北京的合作,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带,形成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展的产业群和产业链。 两带是指“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西部城镇发展带”。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05年--2020年)

天津市规划归纳总结(2005年--2020年) 一、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 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天津的城市职能为: (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 (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 (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 天津城市发展战略为: 构筑高层次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养殖业,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发展壮大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技术研发中心和高科技企业孵育基地。大力发展金融、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天津港和疏港通道建设,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加强天津机场与首都机场的合作,共同构建东北亚地区国际航空客货运枢纽。 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天津港口、交通和现代服务业等优势,为环渤海地区扩大开放和产业转移提供通道和载体。进一步形成以京津冀为经济核心区、以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为两翼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共同发展的大格局。 实施科教优先发展和人才战略。依托京津地区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发挥创新孵化器、企业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多层次的科研创新体系和科技人才创新基地的作用。 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节约用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环保型的生态城市。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二、城市规模 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1350万人,城镇人口121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90%。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的城镇人口规模为630万人。 三、滨海新区规划 滨海新区包括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天津港区以及东丽区、津南区的部分区域,陆域总面积约为2270平方公里。 以滨海新区核心区为中心,汉沽新城和大港新城为两翼的组团式布局结构,

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

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 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文本目录 1第一部分 1第一章总则 3第二章城市定位、发展目标与策略 4第三章城市规模 6第二部分 6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7第五章城区建设 8第六章重点建设区发展 10第三部分 10第七章综合交通体系 14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17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19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21第十一章岸线利用 22第十二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24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 26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28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30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注:文本中楷体字部分为非正式内容,仅为文本正式条款内容的必要说明。

第一部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把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滨海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滨海新区应该实现跨越发展,充分发挥引擎作用;搞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增强综合功能,充分发挥服务作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门户作用;建设宜居生态新城区,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了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历史使命,有力地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振兴,本次规划立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滨海新区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正确认识新区发展在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滨海新区性质、目标与规模,为有效配置新区发展资源、合理规划城乡发展空间、促进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章总则 《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1999-2010年)》2001年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几年来,该规划在指导滨海新区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滨海新区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滨海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新区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新区的总体规划修编势在必行,市政府于2004年提出修编《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工作任务。

最新天津港东疆港区总体规划文本

天津港东疆港区总体 规划文本

天津港东疆港区总体规划文本 东疆港保税区管委会 2009年4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为了顺利实施天津港东疆港区总体规划,推动东疆港区的开发建设,落实规划的指导和控制要求,满足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规划文本。 第1.2条东疆港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均应遵循本规划。 第1.3条本文本及图纸未涉及之处,应符合国家、天津市、滨海新区及天津港的有关规定。 第1.4条本规划由天津港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规划依据与规划范围 第2.1条本规划依据如下: 1.《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2.《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3.《天津港总体规划》(2002年经交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 4.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

第2.2条本次规划的东疆港区,位于天津港港区陆域的东北部,北临永定新河口南治导线,向西与集装箱物流中心衔接形成与陆域的连接部位;南临天津新港主航道;西临规划反“F”港池,与北港池地区相望;东临渤海湾海域。 按照《天津港总体规划》确定的“天津港北港池规划坐标”计算,经核准的东疆港区用地陆域总面积3190.04公顷。 第三章性质与职能 第3.1条性质定位:东疆港区将建设成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的21世纪碧海蓝天新港区。 具体表现为:东疆港区是天津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发展港口经济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的改革试验基地;是天津港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物流港区的半壁江山,配套服务齐全、富有海滨旅游景观特色的特大型综合性港区。 第3.2条职能定位: 1.码头装卸 承担天津港1250-1400万TEU的集装箱吞吐量。 2.集装箱物流加工 临港保税物流加工仓储,重点发展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3.商务贸易 围绕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港口物流相关商务贸易功能。

天津港SWOT分析

打造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的SWOT分析 倪上09区域经济学专业09225020 摘要:自天津滨海新区1994年开发开放以来,天津港的发展有了快速的发展,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投资环境来看,天津港已经具备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坚实基础,如何发挥好天津港枢纽港的作用,关系到我国北方甚至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本文从实际出发,客观了分析了天津港打造国际航运中心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威胁与挑战。从而为天津港将来的发展提出有价值的发展建议。 关键词:天津港;国际航运;SWOT 自2006年起,国务院提出努力将滨海新区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目标。近几年来,天津港充分发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载体作用,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天津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它通过与180个国家400多个港口通航,为中国内陆14个省市区共计500万平方公里的经济腹地提供了港口服务,并且在内地建成10个“无水港”,成为腹地用户开展对外贸易的首选港。 一、打造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的作用 建设天津港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是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效途径,将极大带动滨海新区航运相关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天津港集装箱枢纽港地位,促进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建设,推动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提升区域服务辐射能力的必然选择,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滨海新区的服务范围,增强区域辐射能力,提升京津冀及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中国北方的经济发展;是构筑我国对外开放新优势的客观需要,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为广泛参与全球竞争提供有力支撑。 因此,滨海新区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经济增长点的大势已形成,而天津港作为滨海新区的主要一部分区域,建设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对整体国家对外开放、北方地区经济发展、天津地区经济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二、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SWOT分析 打造天津港国际航运中心已经势在必行,无论是从所处优良条件的时代下,还是港口的客观条件优势上,还是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上,天津港具备了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基础,但是,天津港的发展还面临着外在因素的影响,以下通过SWOT分析天津港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优势劣势以及威胁与挑战。 1、S:优势 (1)区位优势突出,腹地社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 天津市位于我国华北、西北和东北三大区域的结合部,地处环渤海地区的中枢部位,

天津滨海新区总体规划 (2005-2020)文本

文本目录 第一部分 (1)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定位、发展目标与策略 (3) 第三章城市规模 (4) 第二部分 (6) 第四章城市空间布局与城乡协调发展 (6) 第五章城区建设 (7) 第六章重点建设区发展 (8) 第三部分 (10) 第七章综合交通体系 (10) 第八章产业发展与布局 (14) 第九章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 (17) 第十章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19) 第十一章岸线利用 (21) 第十二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22) 第十三章市政基础设施 (24) 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减灾 (26) 第十五章近期发展与建设 (28) 第十六章规划实施 (30) 注:文本中楷体字部分为非正式内容,仅为文本正式条款内容的必要说明。

第一部分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把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滨海新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明确滨海新区应该实现跨越发展,充分发挥引擎作用;搞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增强综合功能,充分发挥服务作用;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充分发挥门户作用;建设宜居生态新城区,充分发挥带头作用。为了完成好党和国家赋予滨海新区的历史使命,有力地推动环渤海区域经济的振兴,本次规划立足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研究滨海新区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正确认识新区发展在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分析新区发展的重要条件,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滨海新区性质、目标与规模,为有效配置新区发展资源、合理规划城乡发展空间、促进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和谐、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第一章总则 第1条《天津市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1999-2010年)》2001年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几年来,该规划在指导滨海新区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 2010年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滨海新区进 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滨 海新区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 要为新区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新区的总体规划修编势在必行,市政府于2004年提出修编《天津市滨海新区城 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的工作任务。 当前,面对国内、国际发展的新阶段、新形势,国家将进一步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放开发,作为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一大举措,要求滨海 新区在更高的层次、更宽的领域发挥对区域发展的服务、辐射和带动作用。国 家的这一战略部署,使滨海新区的战略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滨海新区的 发展确立了更高的目标。而现行滨海新区城市规划中的城市职能定位、城镇空 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布局,都与加快滨海新区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随着 滨海新区在区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与北京、河北、环渤海区域以及东北亚地 区的联系日益密切,滨海新区应积极参与区域发展,发挥为京津冀和环渤海区 域经济服务的作用。 天津港和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扩建,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京津城际铁路专线等一批区域性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大乙烯、大炼油、天津经济技术开发 区扩区、空港物流加工区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的实施,使现行的城市总体规划 不能完全适应滨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为了紧紧抓住加快滨海新区发展的战略机遇,落实好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使命,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新思路、高起点、大视野,对天津滨海 新区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 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 立抓住机遇、率先发展的战略思想,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 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1)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走科学发展之路。树立“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理念。结合滨海新区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 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与京津冀地区以及天津中心城区的关系,积极推动区域 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 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 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2)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提高服务京津冀、环渤海乃至北方地区经济振兴的意识,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合协作,实现区域 经济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强调城市总体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宏观 调控和综合协调作用,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高度重视科技、教 育、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与全

天津港东疆港区总体规划文本(精品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天津港东疆港区总体规划文本 东疆港保税区管委会 2009年4月1日 第一章总则 第1.1条为了顺利实施天津港东疆港区总体规划,推动东疆港区的开发建设,落实规划的指导和控制要求,满足规划管理及相关的控制标准,特制定本规划文本。 第1.2条东疆港区的开发建设管理均应遵循本规划。 第1.3条本文本及图纸未涉及之处,应符合国家、天津市、滨海新区及天津港的有关规定。 第1.4条本规划由天津港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规划依据与规划范围 第2.1条本规划依据如下: 1.《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2.《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3.《天津港总体规划》(2002年经交通部和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 4.国务院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国发[2006]20号)。 第2.2条本次规划的东疆港区,位于天津港港区陆域的东北部,北临永定新河口南治导线,向西与集装箱物流中心衔接形成与陆域的连接部位;南临天津新港主航道;西临规划反“F”港池,与北港池地区相望;东临渤海湾海域。 按照《天津港总体规划》确定的“天津港北港池规划坐标”计算,经核准的东疆港区用地陆域总面积3190.04公顷。

第三章性质与职能 第3.1条性质定位:东疆港区将建设成为我国开放度最高的21世纪碧海蓝天新港区。 具体表现为:东疆港区是天津市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发展港口经济和海洋经济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桥头堡和重要的改革试验基地;是天津港的重要组成部分、集装箱物流港区的半壁江山,配套服务齐全、富有海滨旅游景观特色的特大型综合性港区。 第3.2条职能定位: 1.码头装卸 承担天津港1250-1400万TEU的集装箱吞吐量。 2.集装箱物流加工 临港保税物流加工仓储,重点发展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3.商务贸易 围绕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港口物流相关商务贸易功能。 4.生活居住 为港口物流、航运及外贸的从业者提供可供选择的便利的生活设施和宜居环境。 5.休闲旅游 充分提升优质海岸资源价值,开发多种沿岸及海上体育娱乐、休闲度假等设施,多种功能协调发展,形成独特的海岸旅游景观。 第四章规划布局 第4.1条功能结构 规划设定东疆港区“三大区域、五大功能”。 “三大区域”依次为为西部的码头作业区、中部的物流加工区、东部的港口综合配套服务区。 “五大功能”依次为集装箱码头装卸功能、集装箱物流加工功能、商务贸易功能、生活居住功能、休闲旅游功能。

天津港东疆二岛总体规划

天津港东疆二岛总体规 划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天津港东疆二岛总体规划(2012-2030年) 日期:2013-11-15 文字大小: 为了落实国家、天津市各级规划及政策要求,充分利用天津市港口资源和优势,开展天津自由贸易港区的改革探索,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积极推动东疆二岛的规划研究工作,并委托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天津港东疆二岛总体规划(2012-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以科学的规划理念和规划方法为支撑,对东疆二岛的发展定位、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交通体系等重大问题作出展望和安排,经过专家审查已形成阶段性成果,现将总体规划(公众征求意见稿)予以公示,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一、区位与规划范围 区位:东疆二岛位于天津港东部,西侧紧邻东疆一岛,北部与滨海旅游区隔河相望,南临天津港主航道,距滨海新区核心区20公里、天津中心城区60公里、唐山60公里、北京180公里。 规划范围:北至永定新河口南治导线,南至天津港主航道北治导线,西至东疆一岛,东至渤海湾海域,总面积平方公里。 二、发展定位与规模 发展定位:东疆港区的功能拓展区,与东疆一岛共同形成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区。 发展职能:东北亚国际航运服务枢纽,北方自由贸易与金融创新平台,创新型海洋经济示范基地,国际化滨海休闲宜居新城。 人口规模:规划区可提供就业岗位17万个,可容纳居住人口18万人。 经济规模:规划实施后,东疆二岛地区生产总值达1300亿元,港口吞吐量达600万标箱。

天津港资料

4.1 工程位置 本工程位于天津港南疆港区规划的26#泊位处,东侧为大型石化码头区,天津港主航道里程约12+000。 4.2 自然条件 根据天津塘沽海洋站2000-2006年实测值进行特征值的统计与分析。 4.2.1 气温 年平均气温 13.1℃ 年平均最高气温 16.4℃ 年平均最低气温 10.9℃ 极端最高气温 40.9℃ 极端最低气温 -13.5℃ (注1953年1月17日曾出现最低气温-18.3℃) 4.2.2 降水 年平均降水量 363.7mm 年最大降水量 491.1mm 年最小降水量 196.6mm 一日最大降水量 157.2mm (注1975年7月30日曾出现一日最大降水量191.5mm) 降水强度≥小雨平均每年65.2个降水日 降水强度≥中雨平均每年9.7个降水日 降水强度≥大雨平均每年3.7个降水日 降水强度≥暴雨平均每年1.0个降水日 本区降水有显著的季节变化,雨量多集中于每年的7、8月份,该两个月的降水量为全年降水量的58%,而每年的12月至翌年的3月降水极少,4个月的总降水量仅为全年降水量的3%左右。 4.2.3 雾 能见度<1km的大雾平均每年为16.6个雾日,雾多发生在每年

的秋冬季,每年12月份大雾日约为全年大雾日的30%左右,最长的延时可达24小时以上。按大雾实际出现时间统计,平均每年为8.7天。 4.2.4 相对湿度 年平均相对湿度 67% 4.2.5 风 风是气象要素中不稳定的一个要素,年与年之间观测统计值有一定的差异,为了更真实地反映天津港的风况,我们统计1996~2005年(共计10年)每日24次风速、风向观测资料:统计表明港区常风向为S向,次常风向为E向,出现频率分别为9.89%、9.21%。强风向为E向,次强风向为ENE向,≥7级风出现的频率分别为0.32%、0.11%。详见风玫瑰图和风频率统计表3-1。造成本海区的大风天气过程,主要是冬、春季的寒潮和夏、秋季的台风(气旋),根据塘沽气象站资料统计,寒潮大风较为频繁,台风(气旋)大风出现频率较少。本海区历年平均风速 4.5m/s,最大风速26.5m/s,风向E,出现在1971年6月26日。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 第一部分城市性质、城市职能及发展战略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以下简称《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性质为: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规划》确定天津的城市职能为:(1)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滨海天然优势、特殊的水陆交通枢纽地位、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科研力量,把天津建设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2)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服务中心。构筑海陆空一体化的交通网络,使天津成为连通国际和区域(华北、东北、西北、华东)的客货运综合交通枢纽。综合利用枢纽型基础设施,优化物流基地布局,培育仓储、加工、运输、信息、服务相互融合的现代物流业,使天津成为面向区域物流供应链的中心节点,承担我国北方国际物流中心的职能。加强金融、商贸、会展、科技、信息、文化教育等服务业的发展,使天津成为信息汇集,各类传媒业发达,商贸兴旺,科研、文化、医疗机构和人才集中的区域性服务中心。(3)以近代史迹为特点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保持和发扬天津传统的津派文化,强化以近代史迹为主要特点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的地位。(4)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充分利用天津市山、河、湖、海共生,湿地众多等丰富的自然资源,建立生态型城市,增强城市自然环境的优美度、

人工环境的舒适度和优美度,提供良好的人居环境,创造良好的就业 环 境 , 使 天 津 成 为 市 民 和 国 内外旅居者共同拥有的美好家园。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 划方案 1

-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 ]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 ]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 ]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 - )>。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至。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 )> 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 )> 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 -2030年)>(阶段成果)

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 1.4.3 确定天津市近期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4.4 提出天津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其它安排的意见。 1.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1.5.1 依据十六大精神和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大战略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处理好促进经济发展、调控空间资源与保护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的整体关系; 1.5.2 加快天津区域都市化发展进程。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在京津大都市圈中,对产业结构、空间布局和要素市场进行全面接轨与整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1.5.3 突出"海河"和"海岸带"综合开发的龙头作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城市服务功能,注重城市特色和文化品位,整体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1.5.4 树立城市经营理念,合理调控城市空间资源,统筹安排重大项目用地,适度超前建设城市重点基础设施,发挥重大项目的拉动和乘数效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