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毕业论文6

毕业论文6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系

2011届毕业生论文

论企业物流现状与优化对策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08物流五班

作者:许蛟龙

指导教师:赵宏良

二○一一年四月

内容摘要

我国加入了WTO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提高物流水平,降低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能是企力业永恒的主题。本文对照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企业物流的运作模式和中国企业物流的现状,提出了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纷纷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为了以较低的交付成本、更好的物流服务在国内、国际市场中赢得竞争优势,物流战略越来越成为企业总体战略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国企业物流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日趋突出,理论导向相对滞后,优化企业物流已刻不容缓。首先,分析我国物流发展及管理现状、企业物流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三方物流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企业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诚信,共赢的物流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以第三方物流公司为核心的物流联盟,利用社会物流资源,减少企业物流投资,获得物流规模效益和专业服务优化企业物流。其次,运用企业集群的对策,集群的企业形成企业联盟,构建虚拟的企业集团,整合联盟企业的物流资源,解决企业分散、物流规模小和不连续等问题,企业物流获得集群效益,从而使企业的物流得到优化。最后,找到优化企业物流的内因,即企业物流内部管理。当前,企业在利用好社会物流资源的同时,挖掘企业的内部潜力,优化自身物流。本文通过提高企业管理者对物流的认识,提高管理人员素质,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加强计划管理,建立健全物流绩效考核体系,并通过数学模型,从量化的角度对企业物流进行优化。

关键词:企业物流运作模式供应链管理发展战略

目录

内容摘要 (1)

一、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一)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4)

(二)企业物流滞后性 (4)

(三)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4)

(四)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4)

二、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一)加强物流科学建设,加快人才培养 (5)

(二)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 (5)

(三)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 (5)

(四)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5)

(五)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6)

(六)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6)

(七)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 (6)

(八)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6)

三、企业物流的优化对策

(一)将现代物流意识和理念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并加强建设 (7)

(二)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7)

(三)加强企业物流管理 (7)

(四)加强现代物流与市场营销的互动 (7)

(五)物流人才的开发与培养 (8)

(六)与物流企业优化的相关政策 (8)

(七)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流市场 (8)

(八)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 (9)

(九)发挥物流行业社团组织作用 (9)

参考文献

后记

一、企业物流的运作现状

(一)物流研究缺乏综合性

我国物流理论研究的两大领域———物资流通和交通系统,不论是物流战略规划还是物流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都从研究者固有的立场和视角出发,片面地强调某个局部的功能要素,缺乏综合性,导致了人们对物流认识的偏差。直到2001年4月,我国物流的第一个基础性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才正式发布。对于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理论尚缺乏深入研究,同时部分理论研究与实践严重脱节,理论成果的可操作性不强。

(二)企业物流滞后性

在企业物流管理上,很多企业还停留在纸笔时代,有些企业虽然配备了电脑,但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在物流运作中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和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

(三)企业缺乏“第三利润源”的理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达国家的企业大都把竞争焦点放在生产领域,千方百计地降低物质资源消耗,获取企业的“第一利润源泉”,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企业的“第二利润源泉”。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产企业把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的焦点从生产领域开始转向非生产领域,包括采购、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分销、售后服务等物资流通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但中国企业缺乏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的理念,没有将物流看成为优化生产过程、强化市场经营的关键,而将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大多数企业将仓储、运输、装卸搬运、采购、包装、配送等物流活动分散在不同部门,没有纳入一个部门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规划和统一运作与管理。

(四)企业缺乏协同竞争的理念

在“经济全球化”、“物流无国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环境下,美国的企业在与***企业竞争时,尚感觉到了压力,他们纷纷实施归核战略——企业集中资源,培育其核心能力,大力发展核心主业,把主业做大、做强、做精,并在全球范围谋求物流外包或与全球的外部企业缔结战略联盟,以整个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我国在快速多变的市场竞争中,单个企业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自我调整的速度很难赶上市场变化的速度,因而企业必须将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强化自身的核心能力,而将自身不具备核心能力的业务以合同的形式外包。

二、中国企业物流的发展战略

(一)加强物流科学建设,加快人才培养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2002年物流本科教育方面,我国以专业的形式出现或者是以专业方向的形式出现的大学至少有40所;有50多所高校开设了交通运输和交通工程、电子商务专业等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一些高校已经意识到了物流人才紧缺的现状并开始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物流教育经验,物流研究机构也相应出现,这一切已经成为物流专业人才和学科体系的支撑,但进一步加强物流学科建设,解决理论和实际结合问题,加快人才培养,仍是我国高等教育物流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

(二)加快物流标准的制定

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对物流标准化问题进行统一协调、规划、管理。物流标准化是以物流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内部物流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包装、仓储、装卸、运输等各类作业标准以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形成全国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三)创造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环境

中国企业要按市场规律构筑适合自己的一体化物流战略,离不开完善的宏观环境和外部环境。中国政府要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律、法规建设;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要为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在跨地区经营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要扶持、引导物流企业、物流服务企业引进先进装备,改善物流设施,进而提高物流绩效和物流服务水平;要积极鼓励和扶持有一定基础的大型货运企业或储运企业完善服务功能,实现向物流服务企业的转变,推动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要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既提高经济效益又提高社会效益。

(四)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快综合物流中心的建设,是提高物流综合效益的核心。大型综合物流中心,是指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的社会化物流中心。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综合物流中心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极具重要作用。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关键在于资金的筹集,企业除调集自有资金外,重点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以多种方法吸纳资金。

(五)积极使用高科技物流设备,改善物流管理技术

在积极发展物流的同时,应大力推广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专用车辆、先进的装卸、仓储技术等。引进国外物流管理技术,有助于我们破除只盯着眼前的既得利益、把精力放在低水平的扩张及对本部门的垄断保护等方面落后的观念,从而缩小我国物流业与现代物流的差距。

(六)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七)企业要构筑一体化物流战略

任何一个企业只有与别的企业结成供应链才有可能取得竞争的主动权。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必须将物流活动纳入系统化的统一管理,一体化物流既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又降低物流总成本,进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企业内部实现不了一体化,就谈不上与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合作形成一体化供应链。但是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只有那些物流活动具有相当规模的企业,才有必要成立物流服务部或物流子公司。但对于新成立的企业,就应该将精力集中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将物流给第三方经营。而对于一些大规模的制造企业来说,要拿出几个亿来自己做物流,依据国际的经验,仍值得认真思考。所以在不需多大投资的情况下,整合内部物流,把外部物流交由第三方去做,会获得更好的效果。

(八)缔结战略联盟,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

中国的大型制造企业、商业企业要迅速从“大而全”的经营误区中解脱出来,不失时机地与合适的供应商、储运商等结成战略联盟,通过合作以供应链的整体优势参与竞争,同时又实现互惠互利。要积极寻求与核心企业的战略合作,成为核心企业长期的、稳定的战略伙伴。结成战略联盟,实行供应链管理,以供应链参与国内、国际竞争,提高中国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市场份额已是大势所趋。

三、企业物流的优化对策

(一)将现代物流意识和理念上升到企业文化的高度并加强建设

随着国企改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文化是企业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共同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企业的意识形态,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推动企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现代物流一种服务意识,其理念是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从而达到顾客满意。

(二)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现代物流的管理,涉及计划、经贸、财税、工商、内贸、外贸、铁道、交通、民航、邮政、信息、海关、质检等多个部门;现代物流的运作横跨不同的行业和地区,必须协调动作,形成合力。物流必然和政府多个部门有关,在日本经济产业省设立专门机构物流科负责协调政策管理,我国如果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部门,对于物流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都应该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的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制定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并负责协调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为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创造体制环境。

(三)加强企业物流管理

实现企业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管理信息化的核心是对企业内部的管理特性不断进行改造和优化,对各个管理层面进行重新整合,打破目前部门独立、信息分散的管理状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统一的信息管理体系,从而降低设备和人力的重复性投入,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达到这一目的的关键就是利用企业自己的内联网,将其内部的各个部门连接起来,使原来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成为整个企业的共享资源。

实现企业运营的网络化。通过网络化建设,将与本企业相关的各个企业联系在一起,形成人力、设备、技术、信息共享格局,同时,在网络化的作用下,企业可以将供应商与客户联系起来,既可快速向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又可及时向供应商反馈各种供需信息,既可以切实降低本企业的成本,又可以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国内、国际的任何市场提供优质服务,对市场的变化做出敏捷的反应。

(四)加强现代物流与市场营销的互动

现代物流概括起来主要包括: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包装、搬运装卸、信息处理等环节。而产品的营销过程和满足消费需求的过程,与物流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物流的有效性、通畅性和及时性直接决定了产品生产和创新,物流各个环节的成本直接影响产品价格的构成。物流的通畅性和网络结构直接影响分销渠道的有效性与多功能的增值服

务直接影响了促销策略的实施。因此,加强现代物流与市场营销的互动,有利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企业的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五)物流人才的开发与培养

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要参与现代物流竞争首先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现代物流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经济、管理、工程技术等多学科的知识。而其中每一个领域都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这就要求必须引进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其中既要有懂得现代物流动作的人,又要有技术方面的专门人才。不仅要有管理者,还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基层队伍以满足企业物流现代化的需要。面对物流人才严重紧缺的现状,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加大物流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企业应建立良好的用人机制,加强与行业协会、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训和教育工作,培养实用型物流人才。应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现代物流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工作;由行业社团组织来执行现代物流产业从业人员执业资格制度,逐步建立现代物流行业从业人员职业教育、培训和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及相应的认证体系。(六)与物流企业优化的相关政策

税收要鼓励物流业务的整合,提升物流企业的供给能力。现行税收政策的某些方面对于物流行业发展有制约作用。应该利用先进的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对传统的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但在实践中由于物流总代理商首先一票对客户,然后转包业务(如仓储、运输)到各合作单位时,存在重复纳税的问题,影响了总代理商整合业务的开展。说明现在的税收制度不利于物流的“集零为整”。物流不整合就不能降低成本、提高效益。鉴于目前物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处于微利状态,物流整合产生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用户(生产和商贸企业)身上,建议对于物流总代理商实行类似于增值税方式的税收制度,扣除转包的部分,仅对其增值服务的部分征税。这样,有利于大型物流企业在大范围内的业务整合与发展,也利于促进物流业务的发展,扩大税基,增加税收。物流业具有的社会效益同时也是微利企业的特点,因此,在物流园区以及仓库建设时,在政策方面也应给与优惠。

(七)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培育社会化的物流市场

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为了增加竞争能力要大力发展核心业务,企业分工趋于专门化,这将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将有利于物流的专业化、规模化、合理化,从而提高物流系统的效率和降低物流成本。发展第三方物流的途径是:通过鼓励

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通过建立现代物流行业规范,促使小于规模经济的物流企业转型;通过修订和完善各种法规和政府行为,打破现有各种市场条块分割的制约,促进第三方物流企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展;以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推动物流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创新。要使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优于第一方和第二方物流的服务,同时要鼓励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更多地使用第三方物流。

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企业物流的合理化问题,每一个生产企业都是社会物流网络的一个节点,企业物流合理化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力、是社会物流合理化的基础。因此,加快现代物流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是现代企业物流的新趋势,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八)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和加快物流标准化建设

针对当前物流标准化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物流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应该加快标准化建设步伐。在做好物流用语、计量标准、技术标准、数据传输标准、物流作业和服务标准等方面基础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标准化的组织协调工作。在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全面梳理现行标准。对已经落后于物流发展需要的标准应予淘汰,并代之以新型标准;对部分不符合实际需要的标准,进行修订完善;对尚未制订的标准,要抓紧制订,以使各种相关的技术标准协调一致,与国际标准接轨,提高货物和相关信息的流转效率。

现代企业物流应加快标准化建设,就应与国家行业管理机构、行业协会、质量监督标准等密切合作,制定并组织实施本省行业标准,组织技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

(九)发挥物流行业社团组织作用

根据发达国家经验和我国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变的实际,特别是物流产业复合性强、关联性大的特点,应该充分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比如:物流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现代物流基础研究和技术推广,物流人才的教育培训与知识普及,行业企业的自律和协调等等,政府部门都可以委托行业社团组织去做。行业社团组织也要积极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和方法,牢固树立为企业服务、为行业服务、为政府服务的观念,以自己的出色工作,增强凝聚力和权威性。各行业社团应打破门户之见,加强联合与合作,形成推动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合力,发挥好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发展现代企业物流的对策有很多,除了上述几个发展现代企业物流的对策外,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物流支撑系统,建设综合运输体系。整合现有物流资源,积极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物流政策三大体系。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通过同一运输方式的内部整合和不同运输方式的整合,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运输整体。结合各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布局以及物流量的需求预测,统一规划,整合现有的运输资源,建设并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加速发展商贸流通业。优化业态结构,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代理、配送等现代流通方式,深化商业改革,形成以连锁配送网络为重点的新型商贸流通业态。

3.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积极推动老工业基地信息化进程,加强社会公共网络建设,拓展通讯服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社会信用等网络增值服务,提供一个公正、开放、安全、高效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

4.建设物流结点体系。创建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现代物流结点网络,以各个省和直辖市为物流结点,依其经济基础、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物流辐射能力等,遵循优化区域原则、地域分工和专业分工相结合等原则,将结点城市进行科学的规划。

5.培育第三方物流需求。建立明晰的物流企业市场准入政策和企业管制措施,限制和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鼓励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形式兴办物流企业。

参考文献

[1]周明主编.《物流管理》[M].重庆出版社,2002

[2]洪水坤.陈梅君主编.《物流运作案例》[M].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

[3]王明智主编.《物流管理案例与实训》[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王之泰.《现代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

后记

本文从论文的选题、制定写作提纲、初稿到整篇论文定稿,都得到赵宏良老师的精心点拨和热忱指导,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思路。赵老师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踏踏实实的敬业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受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终生受益,对赵老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本论文在编写中参考了许多社会知名人士的文章,还参考了《现代企业物流战略的创新与发展》等刊物的有关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感谢赵老师对我学习研究的悉心指导,和等我辈的关心爱护和教育栽培,在此,我要向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