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腔置管的护理查房

腹腔置管的护理查房

腹腔置管的护理查房
腹腔置管的护理查房

腹腔置管及腹水引流的护理查房

患者周亮,男,50岁,于2014年2月25日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诉右上腹疼痛2月伴纳差、嗳气、乏力,腹部彩超示肝脏占位,后上级医院确诊“肝癌”。近一周腹胀纳差加重,入我科继续治疗。2月27日腹胀加重,腹部CT示腹腔积液,医嘱予局麻下行腹腔置管术,术程顺利未诉不适。后续治疗中对腹腔置管有如下护理措施:

一、置管方法

病人取半卧体位,以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之中点或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之外1/3处或麦氏点作为穿刺点,局部皮肤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3 ml~4 ml局部麻醉,常规置管,置管长度为15 cm左右。用3M敷贴复盖固定导管,另一敷贴将导管呈S型再性固定。末端接三通再接引流袋,再行妥善固定。

二、置管的护理

1、置管前的护理

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胸腔或腹腔置管的优势、目的、方法及并发症及穿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消除疑虑心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合作。准备好置管用品(一次性穿刺包、中心静脉导管包、三通、3L透明敷贴、一次性引流袋、2%盐酸利多卡因1支),取舒适卧位。

2、置管中的护理

置管时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以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手术进行。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随时了解病人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置管后的护理

(1)穿刺点的护理碘伏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无菌透明贴膜覆盖。24 h 后更换1次,以后每周更换2次,贴膜若被污染、潮湿或脱落应及时更换。更换贴膜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同时观察导管出口处有无液体渗出、红肿、硬结、渗血等。每日测量体温2次,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导管穿刺点有分泌物应及时做分泌物培养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因腹水量大,腹水渗出,经适量放腹水后进行穿刺处消毒后加压处理。

(2)导管的护理每次引流腹水后,用20 ml生理盐水正压冲洗导管,若遇导管有阻力或不通,调整病人体位或导管位置,不能强行推注,以免导管破裂。使用导管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引流管(袋)不能高于穿刺点,以防逆行感染。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避免导管脱落。

三、腹腔引流的护理

根据病情引流腹水量,在腹水引流过程中需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特别是中心静脉管、三通、无菌引流袋之间的连接处的消毒;控制流速,第1天引流量一般不要超过3 000 ml,引流速度过快,可造成腹压骤降引起休克;密切观察在放腹水过程中病人有无面色苍白、脉搏细数等休克症状,若发现后及时通知医师;为防止腹压骤降,可以在放腹水的同时以腹带包扎。在引流过程中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准确记录引流量。引流期鼓励病人多下床活动,每日定时测量腹围并记录,观察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部体征。

(1)卧床休息

患者进行腹腔穿刺放液后,需平卧4小时,卧床休息24小时后可适当进行运动,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不适及时与医生沟通。

(2)穿刺部位的护理

应随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液、渗血等情况;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有无发红、发痒等感染迹象。如有渗液时,可用纱布加压固定;如穿刺部位皮肤瘙痒,周围皮肤发红,应注意千万不要搔抓,应给予碘伏局部消毒,覆盖纱布固定;如患者出现感染发热的情况,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

(3)心理护理

患者应避免紧张、恐惧等心理,了解腹腔放液治疗腹水的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4)饮食注意

肝腹水患者饮食应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为主,由于此类患者常伴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故应忌食粗糙、辛辣、刺激的食物,细嚼慢咽,少量多餐,温热为宜。

四、腹腔化疗的护理

按医嘱配对药物,药物应现配现用,腹腔化疗前给予止吐药,以减少消化道反应。引流病人腹水,腹腔积液不宜放尽,进药后应保持残留腹腔积液量应在500 ml左右为宜,以免化疗药物浓度过大造成肠坏死[2]。排空大小便,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严格无菌操作。灌注完毕后15 min,协助病人在2 h内每15 min变换体位1次,(左侧卧位、平卧位、右侧卧位),使药物在腹腔内均匀分布,并充分与腹腔内脏及腹膜接触,以提高杀灭癌细胞的效果。应密切观察腹胀的程度,是否合并腹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等情况,因为化疗药物可以引起化学性腹膜炎,尤其是在化疗药物未能充分溶解而造成腹腔内局部高浓度的时候。

五、健康教育

(1)自我护理指导:让患者和家属了解腹腔置管的护理知识,指导患者的自我护理,嘱患者平常穿脱衣服时应想到有置管,注意不要拔出管子。洗澡时需先固定好管子,可用大块无菌透明贴膜将导管与肝素帽全部贴住,防止渗水污染,

有渗水时即时碘伏消毒针眼处并更换敷贴。并使之认识长期带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便与医护人员合作进行长期规范的治疗与护理。

(2)饮食指导:患者腹水长期引流,导致白蛋白丢失。由于体腔积液,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递质和电解质的变化,结果水、钠潴留加重体腔积液。病人应食低盐、易消化和高质量蛋白质食品,必要时静脉补充白蛋白。在化疗期间饮食宜吃清淡可口的,注意少量多餐,加强口腔护理,减少不良刺激,增加食欲。

六、讨论

1、大量的恶性腹腔积液是腹腔内恶性肿瘤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转移至腹腔所引起的一种晚期表现,导致病人腹胀不适、呼吸困难、心慌、甚至危及生命。及时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置管引流与治疗,以控制、缓解病人症状,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手段。采用腹腔穿刺放液法治疗肝腹水,可一次性放出腹水2000~3000ml,降低患者的腹压,减轻患者的痛苦,增进食欲,改善呼吸。

2、恶性腹水是常见的晚期恶性肿瘤并发症之一,1生存率不到10%,尽管恶性腹水病人生存期有限,成功的姑息治疗可以明显的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经过对腹腔置管引流恶性腹水并灌注腹腔化疗的观察与护理,腹腔置管能严格控制腹水的引流速度,准确记录引流量,及时观察腹水的性状,了解病情。并可减少腹腔的穿刺次数,减轻肿瘤患者的痛苦。不需缝合,不影响病人的行走及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

腹腔置管的护理查房

腹腔置管及腹水引流的护理查房 患者周亮,男,50岁,于2014年2月25日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正常,诉右上腹疼痛2月伴纳差、嗳气、乏力,腹部彩超示肝脏占位,后上级医院确诊“肝癌”。近一周腹胀纳差加重,入我科继续治疗。2月27日腹胀加重,腹部CT示腹腔积液,医嘱予局麻下行腹腔置管术,术程顺利未诉不适。后续治疗中对腹腔置管有如下护理措施: 一、置管方法 病人取半卧体位,以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之中点或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之外1/3处或麦氏点作为穿刺点,局部皮肤消毒,铺巾,2%利多卡因3 ml~4 ml局部麻醉,常规置管,置管长度为15 cm左右。用3M敷贴复盖固定导管,另一敷贴将导管呈S型再性固定。末端接三通再接引流袋,再行妥善固定。 二、置管的护理 1、置管前的护理 术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胸腔或腹腔置管的优势、目的、方法及并发症及穿刺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消除疑虑心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合作。准备好置管用品(一次性穿刺包、中心静脉导管包、三通、3L透明敷贴、一次性引流袋、2%盐酸利多卡因1支),取舒适卧位。 2、置管中的护理 置管时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以分散患者注意力,消除紧张情绪,配合手术进行。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程,随时了解病人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置管后的护理 (1)穿刺点的护理碘伏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无菌透明贴膜覆盖。24 h 后更换1次,以后每周更换2次,贴膜若被污染、潮湿或脱落应及时更换。更换贴膜时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同时观察导管出口处有无液体渗出、红肿、硬结、渗血等。每日测量体温2次,如果患者出现高热,导管穿刺点有分泌物应及时做分泌物培养并给予抗感染治疗。因腹水量大,腹水渗出,经适量放腹水后进行穿刺处消毒后加压处理。 (2)导管的护理每次引流腹水后,用20 ml生理盐水正压冲洗导管,若遇导管有阻力或不通,调整病人体位或导管位置,不能强行推注,以免导管破裂。使用导管时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引流管(袋)不能高于穿刺点,以防逆行感染。注意不要牵拉引流管,避免导管脱落。 三、腹腔引流的护理 根据病情引流腹水量,在腹水引流过程中需要严格进行无菌操作,特别是中心静脉管、三通、无菌引流袋之间的连接处的消毒;控制流速,第1天引流量一般不要超过3 000 ml,引流速度过快,可造成腹压骤降引起休克;密切观察在放腹水过程中病人有无面色苍白、脉搏细数等休克症状,若发现后及时通知医师;为防止腹压骤降,可以在放腹水的同时以腹带包扎。在引流过程中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准确记录引流量。引流期鼓励病人多下床活动,每日定时测量腹围并记录,观察有无压痛、反跳痛等腹部体征。 (1)卧床休息 患者进行腹腔穿刺放液后,需平卧4小时,卧床休息24小时后可适当进行运

腹腔引流管护理的操作流程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目的】 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 因为腹腔引流管可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所以对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大流程】 核对评估---准备用物—更换引流袋--整理记录 【小流程】 编操作要点备分号步骤注数1核对双人核对医嘱和执行单,准确无误。 医嘱 2评估 1、评估患者的病情、意识、合作程度、生命体征及腹部体征情况,了解手术解释方式,管道留置的时间、长度、是否通畅,伤口敷料有无渗出液,引流液的量、色、性状, 2、向患者解释引流管护理的目的,取得配合。 3、环境安全、光线充足适于操作。 3准备治疗车: 安尔碘、无菌棉签、无菌手套1副、无菌纱布2块、无菌引流袋1个、用物 防水垫1块、洗手液、口罩弯盘、止血钳、胶带、安全别针、治疗盘、黄色垃圾筒、量筒

4洗手、戴口罩 戴口罩再次携用物至病房,核对患者姓名,做好解释。 核对 更换 1、协助患者半卧位或xx位动引流 2、充分暴露引流管,将防水垫置于引流管下方,放置弯盘、戴手套画袋 3、止血钳夹闭引流管近端,取出新引流袋备用 4、在无菌纱布的保护下分离引流袋与引流管 5、消毒棉签沿引流管内口由内向外消毒2遍 6、在无菌纱布的保护下将新的引流袋与引流管连接 7、取下止血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 8、将换下引流袋中的引流液倒入量筒里,计量。引流袋弃于黄色垃圾筒。脱手套 固定 1、将引流管用胶带“S”型固定于皮肤,防止滑脱, 2、连接管用安全别针固定于衣服或床单上 整理 1、整理用物,分类放置。 记录 2、洗手、正确记录引流液色、质、量。 健康

胃间质瘤

如何判断胃间质瘤的良恶性呢? 发表者:张成3465人已访问 GST的良恶性判断即使用常规病理学判断GST的良、恶性也有困难。术中主要依靠肿瘤大小、有无侵犯周围脏器及有无远处转移来判断其良恶性。病理学上主要依靠判断有丝分裂计 数和肿瘤的大小来判断良、恶性。参考Emory等[9]提出的标准将GST分为良性、交界性和 恶性。肯定恶性指标有:(1)肿瘤出现转移;(2)肿瘤浸润至临近器官或周围组织。潜在恶性指标有:(1 )肿瘤长径>5. 5 cm ;(2 )核分裂相>5/50 HPF ;(3 )肿瘤出现坏死;(4)肿瘤细胞核异型性明显;(5)肿瘤细胞丰富;(6)小上皮样细胞呈细胞巢或腺泡状排列。当肿瘤具备1项肯定恶性指标或2项潜在恶性指标时,则为恶性;仅有1项潜在恶性指标时, 则为交界性;而无上述指标时,则为良性胃间质细胞瘤。其他诸如年龄、性别、腹部不适、消化道出血、病程、肿块生长方式、溃疡、出血、囊变等指标在判断良恶性上无参考价值。 临床多采用2002年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和国立卫生研究院会同哈佛医学院等9所医疗、肿瘤研究中心共同制定的,按肿瘤最大直径(cm)和细胞核分裂像计数(50 HPF下的计数)将GIST的侵袭行为分为4类:极低度危险(<2 cm和<5/50 HPF),低度危险(2?5 cm和<5/50 HPF),中度危险(<5 cm 和6?10/50 HPF 或5?10 cm 和<5/50 HPF),高度危险(>5 cm 和>5/50 HPF 或>10 cm 或>10/50 HPF)[10]。 5 GST的临床病理分期目前尚无一致看法。Anderson MD癌症中心提出了一个有关GIST 的TGM分期标准。(1)T代表肿瘤大小以及与邻近器官情况:「表示局限性肿瘤,直径<5 cm ;T2表示局限性肿瘤,直径》5 cm ;T3表示任何大小肿瘤,有邻近器官受侵或有腹膜种 植;T4表示只要肿瘤有破损的任何大小肿瘤。(2)G代表肿瘤级别,肿瘤分化程度:G1表示 低级别(分化好);G2表示高级别(分化差)。(3)M代表远处转移:M0表示无转移;M r表示有远处转移。按上述标准I期T1 G1 M°,n期T2 G1 M。,川期T1-3 G2 M0 ,W A期M1或术后残留复发,W B期T4。 6 GST的鉴别诊断在GST的鉴别诊断中,胃间质瘤与胃良性平滑肌瘤、胃平滑肌肉瘤、胃 神经鞘瘤、胃自主神经瘤、异位胰腺等疾病鉴别。由于GST的CD117阳性表达率很高,因 此可作为GST与消化道中的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神经鞘瘤等的鉴别依据。最近研究发现,Carney三联征由胃间质瘤、肺软骨瘤和肾上腺外功能性嗜铬细胞瘤或副节瘤组成,其中以胃间质瘤最为常见。 Carney三联征好发于女性,平均年龄为16岁,无家族史。因此当 胃间质瘤病人为年轻女性时,应进行胸部X线检查及尿或血液中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检测, 以明确有无Carney三联征。 胃间质瘤 词条已锁定 摘要 胃间质瘤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属于消化道间叶性肿瘤,对常规放疗和 化疗均不敏感。早期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但是具有术后易复发的特点,因此手术切除

腹腔引流管护理24038

腹腔引流管护理 临床作用:引流吻合口处或腹腔内积液,预防腹腔内感染。 观察引流液性状、色有助于判断腹腔内感染的发生。 观察护理: 妥善固定 方法:手术缝线、胶布“S”形固定于腹壁皮肤;引流袋固定于病服上,避免翻身、活动时牵拉脱出。 意义:有效预防腹腔内感染,一旦腹腔引流管脱出,消化液漏入腹腔或手术中积血积液存留于腹腔中,引发感染性腹膜炎导致腹腔内感染。 保持引流管通畅 妥善固定,避免扭曲、受压或折叠,特别是防止引流管脱出,注意巡视病房,观察引流管的情况,定时向远端挤捏,防止管路阻塞。指导病人变换体位时,注意调整引流管位置,避免牵拉及误拔引流管 密切观察引流液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性质、量、味,准确记录24 h引流量,在术后早期(6 h),重点观察引流液色和量,便于及早发现术后腹腔内出血,术后第1天若出现引流液为大量胆汁,同时伴有黄疸,提示肝外主胆管损伤;若引流液过多,同时含有大量食物残渣,提示腹腔内脏损伤,伴有化脓性感染征兆。量:术后300-500ml/ 24h,后逐渐减量。 预防感染

每日更换引流袋,用血管钳夹闭引流管近端,在无菌纱布保护下分离引流管和引流袋,用碘伏棉签沿引流管口切面由内向外环形消毒2遍,在无菌纱布保护下,再将引流管与新的引流袋相连,打开血管钳,以防止逆行感染。 拔管指征 一般腹腔引流管放置2~3 日,以无引流液,腹部B型超声检查,病人各项体征正常,无积液即可拔管。 腹腔内引流管如2~3日不能拔除,则每2~3日转动皮管一次,以免长期固定压迫造成继发性损伤。长期带管可用凡士林油纱或氯化锌涂抹,以保护引流管周围皮肤。 并发症 )感染:可因引流管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 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 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 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 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

引流管的护理分类

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有的用于导尿,有的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都有应用。外科引流为的是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与影响伤口愈合。在病人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护理。 ⑴保持引流管管道通畅,随时注意观察,不要受压和扭曲,折转成角,以免影响引流。还要注意引流管的固定,避免移位、脱出。 ⑵应用引流管时,要注意引流瓶的位置不能高于病人插管口的平面。搬动病人时,应先夹住引流管;引流液超过瓶体一半时,即应倾倒,以防因液面这高所致的逆流污染。 ⑶注意保持各种引流管与伤口或粘膜接触部位的洁净,以防感染。 ⑷做好引流颜色、性状及量的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一.胃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防止打折,避免脱出。 A.固定胃管应用白色橡皮胶布贴于鼻尖部,胶布应每天更换。 B.胃管插入的长度要合适,成人一般约45—55cm。若怀疑胃管脱出,应及时通知医生。此时鼻饲者应暂时停止,待确定胃管在胃中方可进行鼻饲。 [注]判定胃管在胃内的方法: ;用注射器回抽可从胃管内抽出胃内容物。λ ;用注射器向胃管内打气,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λ ;将胃管插入水中无气泡溢出。λ C.保持胃管的通顺,防止打折。搬动或翻动病人时应防止胃管脱出或打折。2.保证胃管的通畅,定时冲洗、抽吸胃液。 A.定时冲洗,每4小时一次。冲洗时应根据胃管的型号,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选择5或10ml注射器用3—5ml生理盐水冲洗胃管。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若有阻力不可硬冲,以免损伤胃壁或吻合口,造成出血或吻合口瘘。冲洗时若有阻力应先回抽胃液,如有胃液抽出表示胃管通畅,可再冲洗。若抽不出胃液、冲洗阻力大,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B. 根据胃液分泌的情况定时抽吸胃液,一般每4小时一次。抽吸胃液时吸力不可过大,以免损伤胃壁,造成粘膜损伤出血。 3.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A.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胃液颜色一般为墨绿色(混有胆汁)。若颜色为鲜红色,提示胃内有出血。若颜色为咖啡色,提示胃内有陈旧性血液。胃液出现颜色或性质的改变,应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B.准确记录胃液的量:若胃液量过多,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水电解质紊乱。 4.插有鼻饲管、胃管或禁食的病人口腔清洁由为重要。鼓励病人刷牙漱口,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或昏迷的病人给予口腔护理。 5.鼻饲的护理: A. 鼻饲前应先确定胃管在胃内,且没有腹涨、胃储留之症状后,再行鼻饲。 B. 鼻饲量每次不超过200ml,根据全天总量和病人的消化吸收情况合理分配,制定间隔时间。鼻饲后用温开水冲净鼻饲管,并把管安置好。持续鼻饲应均匀灌入。

外科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外科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北京协和医院李艳梅 一、外科引流管的定义 外科引流是将存于体腔、关节腔、器官或组织内的积血、积液、肺液、胆汁和胰液等引出体外的方法。 二、外科引流的目的 外科引流可以排出脓肿或其它化脓性病变的脓液或坏死组织,解除胆道、消化道的梗阻症状,预防血液、渗出液、消化液在体腔的聚积而导致的继发感染以及组织损害,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预防吻合口瘘。 三、外科引流的基本原则 保持引流的通畅,促进引流彻底引流,使组织的损伤降低到最低,顺应解剖和生理的要求,确定病原菌。 四、普通外科常见引流管 外科常见的引流管包括胃肠减压管、腹腔引流管、 T 型引流管、伤口引流管和尿管等。 五、常见引流管的类型 (一)引流袋 这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引流装置,在导尿管和腹腔引流管接袋引流时常常使用引流袋。 (二)负压盘 主要用于颈部手术和胃肠减压。 (三)负压持续引流 一般用于乳腺癌术后和胃肠减压。 六、引流管护理要点 引流管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妥善固定导管,保持引流通畅,注意观察记录,严格无菌管理和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一)妥善固定引流导管 1. 引流管固定位置应低于引流管放置点。 2. 患者处于卧位时,要考虑到患者翻身和起坐时的需要。 3. 指导患者下床活动时应先将引流管放置妥当,避免抻拉过度导致引流管脱出。 4. 注意管道密封情况,接头处要衔接牢固。 (二)保持引流的通畅 保持引流的通畅是引流管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临床护理时应注意: 1. 引流管应持续保持勿打折、扭曲、受压的状态。 2. 定时挤压引流管使其保持通畅。 3. 根据病情和引流管放置位置,酌情改换体位便于彻底引流。 4. 引流袋位置放置应低于置管处。 5. 保持负压装置的有效性。 引流管是否通畅的判断标准如下:首先应有持续的液体或气体引出,这是证明引流管通畅的一个重要标准;当引流量突然减少,患者伴有不适如腹胀、憋尿、呼吸困难等时应考虑管路是否堵塞与脱出;定期挤压引流管,如果有阻力时应考虑管路阻塞。 (三)注意观察记录 留置引流管的患者应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量、引流的颜色和性质,要注意观察引流管的位置,注意有无脱出,如果有异常时要及时报告医生,正确的、及时的、客观的记录引流观察的所有内容。 (四)严格无菌管理 应保持引流管敷料处的清洁和干燥;如果有污染或潮湿时应及时更换敷料,以防止引流管插管出口处的感染;更换敷料和引流袋时应按无菌操作的方法进行,引流袋的位置不能过高以防止逆流导致感染。 (五)心理护理 应根据病人的个体情况,了解病人心理压力的来源,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疏导使其消除顾虑配合治疗。

腹腔引流管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置一引流管或引流条将渗血、渗液或消化液等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一)腹腔引流器材 ⒈ 单腔引流管 根据创面大小和引流量选择适当粗细的引流管,并根据需要末端剪成数个侧孔。 ⒉ 双套管引流管 为两根直径不等的橡胶管,细管插入粗管内,使两管末端平齐,粗管和细管之间借负压吸引相互流通;另外,可从细管内注入冲洗液行冲洗用。 ⒊ 烟卷引流 又名雪茄引流,用狭长型乳胶套内卷入纱布制成,形似雪茄烟,具有虹吸作用。 ⒋ 其它 皮瓣引流、U型管、蕈头导管等。

(二) 腹腔引流的目的 ⒈ 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或手术野蓄积。 ⒉ 排除腹腔脓肿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促使炎症早日消退。 (三) 腹腔引流的并发症 ⒈ 感染 由于引流管留置时间过久,可能会引起组织反应,细菌滋生,发生感染。 ⒉ 慢性窦道形成 由于置管时间长、反复感染、异物刺激等原因所致。 ⒊ 引流管滑脱 因引流管固定不牢,多于病人活动时脱出。 ⒋ 引流管压迫肠管 可能会导致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⒌ 拔管困难 若固定缝线过紧,或留置引流管时间过长,引起拔管困难。

⒍ 其它 出血、阻塞等。 (四) 腹腔引流病人常见的护理诊断 ⒈ 有感染的危险: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有关。 ⒉ 知识缺乏:缺乏与留置腹腔引流管注意事项有关的知识。 ⒊ 部分自理缺陷:自理缺陷:与留置引流管活动受约束有关。 (五) 腹腔引流的护理 ⒈ 妥善固定 将引流袋用别针固定于床边或衣服上,严防因翻身、搬动、起床活动时牵拉而脱落,并减少引流管牵拉引起的疼痛。 ⒉ 观察并记录引流液颜色、量、气味、性状 注意引流液的变化,以便随时了解病情发展的趋势。 ⒊ 保持引流管周围皮肤清洁干燥 及时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破损、引流液是否外漏或渗出等,并定时换药。 ⒋ 保持引流管通畅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目的: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腹腔引流管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1、保持引流管通畅:按时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强调每次观察时都需挤捏引流管,防止术后凝血块、脱落的组织碎屑堵塞引流管。 2、确保引流管固定有效: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旁,床上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折叠;平躺时固定高度不超过腋中线;离床活动时,固定于衣服下角,不超过引流口处;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家属24h陪护,防止患者因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或睡梦中将引流管当异物无意识的拔出体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加强护理观察: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楚的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如:腹腔引流液出现金黄色或黑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稀薄的肠内容物或粪便

类的臭味或渗出物提示肠漏;放置胰周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清凉或大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术后48h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300ml/h或12h出血量>3000ml,如无引流物引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速度快或多,并观察脉搏细速提示有出血现象。观察出现以上现象均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准备。.4、定时更换引流袋:腹腔引流袋更换频繁增加细菌污染的机会,以每周更换1次为宜。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更换原则;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漏气,将引流袋接头处保护帽取下,检查引流袋接头处是否通畅(因出厂质量问题出现过接头处里面是死心的情况),连接无菌引流袋,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通过接头处流入引流袋标示引流管有效。 5、拔管后护理:拔管24h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局部有无渗出、出血、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 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管路,相当于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腹腔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固定牢固、防止脱落、注意更换引流管细节、防止感染和消除非正常堵管可能、加强引流管观察,从而达到有效的腹腔引流管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得护理 ●腹腔引流定义 腹腔引流就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得一种外引流术、 ●腹腔引流目得 1)及时将手术创面、手术区域内得积血、积液以及渗出液等引 流出来,以防止形成腹腔内感染、促进伤口得愈合 2)排除腹腔脓液与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 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4)便于观察盆腔、腹腔内有无出血或渗液。 5)用于日后得腹腔化疗。 ●腹腔引流得适应证 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 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 缩小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 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与积聚时。 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 ●腹腔引流得并发症 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 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 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与并发感染时。

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 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 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 周围组织与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 5)引流管滑脱、阻塞与拔管困难:因术中引管固定不牢,多在病 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 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为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 症。 腹腔引流管得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与引流袋 1)病人卧床时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在床单上,必要时在皮肤戳 口处缝合固定。 2)搬动病人或为病人翻身时,注意避免牵拉引流管。 3)腹腔引流袋固定得位置应低于腹壁戳孔平面,防止引流液逆 流引起腹腔感染. 4)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引流管得作用与重要性,防止病人自 身疏忽使引流管脱落。 2保持引流通畅 1)注意患者体位,尽量取与引流管同侧卧位,并使引流管处于身体较低或最低位置。使引流液充分流出.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完整版)

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完整版) 近年来,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在诊断、治疗及研究领域取得快速进展,部分研究结果将对GIST临床诊疗实践产生重要影响。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GIST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经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CSCO)胃肠间质瘤专家委员会对关键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并对争议问题进行投票,最终,在2013年版共识基础上,形成了《中国胃肠间质瘤诊断治疗共识(2017年版)》,现予公布。 1 病理诊断原则 1.1 GIST的定义GIST是胃肠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可从良性至恶性,免疫组化检测通常表达CD117和DOG1阳性,显示卡哈尔细胞(Cajal cell)分化,大多数病例具有c-kit或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多肽(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 alpha,PDGFRA)基因活化突变,少数病例涉及其他分子改变,包括SDHX、BRAF、NF1、K/N-RAS及PIK3CA等基因突变等。 1.2 对标本的要求手术后的标本需要及时固定,标本离体后应在30分钟内送至病理科,采用足够的中性10%福尔马林液(至少3倍于标本体积)完全浸泡固定。对于直径≥2 cm的肿瘤组织,必须每隔1 cm予以切开,达到充分固定。固定时间应为12~48小时,以保证后续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检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有条件的单位应留取新鲜组织妥善冻存,以备日后基因检测之用。

1.3 GIST的病理诊断和辅助检测 1.3.1 基本诊断组织学上,依据瘤细胞的形态可将GIST分为3大类:梭形细胞型(70%)、上皮样细胞型(20%)及梭形细胞-上皮样细胞混合型(10%)。即使为同一亚型,GIST的形态在个例之间也可有很大的差异。除经典形态外,GIST还可有一些特殊形态,少数病例还可见多形性细胞,尤多见于上皮样GIST。间质可呈硬化性,可伴有钙化,特别是小GIST,偶可呈黏液样等。此外,发生于小肠的GIST内常可见嗜伊红色丝团样纤维小结(skeinoid fiber),对诊断也具有一定的提示性意义。 1.3.2 靶向药物治疗后的GIST 经靶向药物治疗以后,GIST可发生坏死和(或)囊性变,部分病例中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瘤细胞成分稀疏,间质伴有广泛胶原化,可伴有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反应。近年来,经靶向治疗后再经手术切除的GIST标本也逐渐增多,对这类标本推荐的组织学疗效评判标准为:①轻微效应,0%~10%;②低度效应,>10%且<50%;③中度效应,≥50%且≤90%;④高度效应,>90%。但是组织学评估疗效与GIST预后的相关性尚有待于更多病例的积累和研究。 1.3.3 GIST的免疫组化GIST的免疫组化检测推荐采用CD117、DOG1、CD34、琥珀酸脱氢酶B(SDHB)及Ki67标记,可酌情增加SDHA 标记。CD117和DOG1建议加用阳性对照。 1.3.4 GIST的分子检测应在符合资质的实验室进行分子检测,推荐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直接测序的方法,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GIST的分子检测十分重要,有助于疑难病例的诊断、预测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疗效及指导临床治疗。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与处理对策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膜腔是人体最大的体腔,正常情况下腹膜腔内有75-100ml黄色澄清液体,起润滑作用。在病变时腹膜腔可容纳几千毫升的液体。放置腹腔引流管主要的意义在于: 1.避免渗液、血液积聚而发生感染。 2.观察术后是否有出血和吻合口瘘。 3.为腹腔感染性疾病提供治疗途经。 4.为肿瘤患者术后化疗提供治疗途经。 【并发症】出血 【发生原因】 1.患者术前营养差,肝功能损害,凝血机制障碍。 2.术后切口小血管结扎不严密。 3. 患者翻身或下床活动时,体位的突然改变牵拉脏器。 4.患者剧烈咳嗽时腹内压突然增加,手术切口的崩裂出血。 【临床表现】 腹部敷料有大量鲜红色渗液,腹腔引流液突然增多、颜色鲜红、每小时超过100ml,24小时超过500ml,此时触摸引流管时可感觉引流液温热感。 【预防及处理】 1.遵医嘱应用止血药如:维生素K1、氨甲环酸、血凝酶等。 2.输血,改善贫血,监测血常规。 3.术后避免剧烈活动,避免牵拉引流管。 4、给予腹带应用,咳嗽时双手保护伤口,减轻腹内压。 【并发症】感染 【发生原因】 1.引流袋更换不及时。 2.引流液返流。

3、引流液不能及时排出。 4、术前胆道有炎症发生。 5、引流管留置时间过久 6.腹腔手术术后有瘘的发生。 【临床表现】 腹腔引流液颜色由清亮淡红或黄色变为黄褐色或灰白色粘稠液体,体温超过38.5℃,考虑为腹腔感染。 【预防及处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受压、扭曲、堵塞造成引流不畅或引流液不能及时排出。 2.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3.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渗出。 4.每天更换引流袋,及时倾倒,严格注意无菌操作原则。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患者无论在床上或下床活动时,引流管和引流袋位置应低于耻骨联合,防止引流液返流。 6.注意体温的变化,体温超过38.5℃时留取血培养,必要时遵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并发症】肠瘘 【发生原因】 1.手术吻合口裂开导致肠管血运不良造成吻合口瘘。 2.引流管位置不当或其它异物的刺激而形成肠瘘。 3、腹腔感染、恶性肿瘤、化疗以及肠道炎症等均可导致肠瘘。 【临床表现】 肠外瘘早期一般表现为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症状,患者可出现发热、腹胀、腹痛、局部腹壁压痛反跳痛等。在瘘管形成、肠液溢出体外以后,则主要表现为:瘘口形成与肠内容物漏出、感染、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引流量相对较小,引流液较粘稠伴臭味。 【预防及处理】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Hessen was revised in January 2021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目的: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腹腔引流管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1、保持引流管通畅?:按时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强调每次观察时都需挤捏引流管,防止术后凝血块、脱落的组织碎屑堵塞引流管。 2、确保引流管固定有效 :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旁,床上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折叠;平躺时固定高度不超过腋中线;离床活动时,固定于衣服下角,不超过引流口处;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家属24h陪护,防止患者因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或睡梦中将引流管当异物无意识的拔出体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加强护理观察?: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楚的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如:腹腔引流液出现金黄色或黑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稀薄的

肠内容物或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提示肠漏;放置胰周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清凉或大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术后48h 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300ml/h或12h出血量>3000ml,如无引流物引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速度快或多,并观察脉搏细速提示有出血现象。观察出现以上现象均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准备。 .4、定时更换引流袋?:腹腔引流袋更换频繁增加细菌污染的机会,以每周更换1次为宜。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更换原则;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漏气,将引流袋接头处保护帽取下,检查引流袋接头处是否通畅(因出厂质量问题出现过接头处里面是死心的情况),连接无菌引流袋,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通过接头处流入引流袋标示引流管有效。 5、拔管后护理?:拔管24h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局部有无渗出、出血、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 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管路,相当于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腹腔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固定牢固、防止脱落、注意更换引流管细节、防止感染和消除非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修订稿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目的: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腹腔引流管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1、保持引流管通畅?:按时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强调每次观察时都需挤捏引流管,防止术后凝血块、脱落的组织碎屑堵塞引流管。 2、确保引流管固定有效 :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旁,床上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折叠;平躺时固定高度不超过腋中线;离床活动时,固定于衣服下角,不超过引流口处;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家属24h陪护,防止患者因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或睡梦中将引流管当异物无意识的拔出体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加强护理观察?: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楚的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如:腹腔引流液出现金黄色或黑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稀薄的

肠内容物或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提示肠漏;放置胰周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清凉或大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术后48h 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300ml/h或12h出血量>3000ml,如无引流物引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速度快或多,并观察脉搏细速提示有出血现象。观察出现以上现象均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准备。 .4、定时更换引流袋?:腹腔引流袋更换频繁增加细菌污染的机会,以每周更换1次为宜。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更换原则;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漏气,将引流袋接头处保护帽取下,检查引流袋接头处是否通畅(因出厂质量问题出现过接头处里面是死心的情况),连接无菌引流袋,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通过接头处流入引流袋标示引流管有效。 5、拔管后护理?:拔管24h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局部有无渗出、出血、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 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管路,相当于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腹腔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固定牢固、防止脱落、注意更换引流管细节、防止感染和消除非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目的: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腹腔引流管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1、保持引流管通畅:按时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强调每次观察时都需挤捏引流管,防止术后凝血块、脱落的组织碎屑堵塞引流管。 2、确保引流管固定有效: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旁,床上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折叠;平躺时固定高度不超过腋中线;离床活动时,固定于衣服下角,不超过引流口处;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家属24h陪护,防止患者因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或睡梦中将引流管当异物无意识的拔出体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加强护理观察: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楚的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如:腹腔引流液出现金黄色或黑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稀薄的肠内容物或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提示肠漏;放置胰周的引流管出现透明、

清凉或大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术后48h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300ml/h或12h出血量>3000ml,如无引流物引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速度快或多,并观察脉搏细速提示有出血现象。观察出现以上现象均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准备。.4、定时更换引流袋:腹腔引流袋更换频繁增加细菌污染的机会,以每周更换1次为宜。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更换原则;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漏气,将引流袋接头处保护帽取下,检查引流袋接头处是否通畅(因出厂质量问题出现过接头处里面是死心的情况),连接无菌引流袋,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通过接头处流入引流袋标示引流管有效。 5、拔管后护理:拔管24h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局部有无渗出、出血、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 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管路,相当于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腹腔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固定牢固、防止脱落、注意更换引流管细节、防止感染和消除非正常堵管可能、加强引流管观察,从而达到有效的腹腔引流管护理的目的。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__

各种常见引流管的护理 各种引流管的护理: 普通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1.引流气体,液体(消化液,腹腔液,脓液,切口渗出掖)至体外,降低局部压力,减少粘连,促进癒合 2.作检测,治疗途径。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血管钳1把,别针1只,一次性引流袋(瓶)1只,污物桶1只,消毒弯盘2只(内放消毒纱布1块,镊子1把)5%PVP碘液,棉签。 三、操作步骤: 1.戴口罩,洗手。 2.将所备用物放置治疗车上,推至病人床旁,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冬天关好门窗,安置病人体位(低半卧或平卧位)

3.检查伤口,暴露引流管,松开别针,注意保暖。 4.检查无菌引流袋是否密封,过期。打开外包装,检查引流袋有无破损或管子扭曲,将引流管挂于床沿,再将引流袋外包装垫在引流管接口下面。 5.挤压引流管,用血管钳夹注引流管尾端上3厘米处。 6.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连接处,先以接口为中心,环行消毒,然后向接口以上及以下各纵形消毒2.5厘米。 7.用左手取消毒纱布捏住连接处的引流管部分,脱开连接处。 8.再用PVP碘棉签消毒引流管的管口。 9.连接无菌引流袋,松开血管钳,并挤压引流管,观察是否通畅,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10.整理用物,妥善安置病人。 11.严格记录引流液量和性质。 四、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引流袋位置低于引流部位,引流袋可1周更换1-2次(引流液有性状,颜色改变的需每日更换)。 2.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时挤压,避免引流管折叠,扭曲。 3.观察引流液的量,性状,色泽变化,与病情是否相符,每日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 4.引流管妥善固定,以防滑脱,病人活动时勿将引流管拉脱。 5.负压引流瓶更换方法相同。 胸腔引流管护理技术操作标准 一、目的: 排出胸膜腔内气体,液体,重建负压,使肺复张。 二、用物: 治疗车,治疗盘,治疗巾,消毒水封瓶,弯盘2只(一底一盖),内装无齿镊2把,PVP碘棉球3颗(或2%碘酒,75%酒精棉球各3颗,纱布一块),血管钳2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1.腹腔引流目的 (1)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2)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2.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缩小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 3.腹腔引流并发症 (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腹部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另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疼痛,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是病变所在。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高度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注意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 (6)每1周更换2~3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精编版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腹腔引流管的常规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目的:腹腔引流管在腹腔外科手术中极为重要,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脏器吻合处或脏器切除后在脏器窝内放置的硅胶橡皮引流管,目的是将渗出液引出体外,减少毒素吸收,相当于医生留在病人腹腔内的一双眼睛,随时观察有无吻合口出血和漏的发生,及时给予相应的处置。腹腔引流管有效引出渗出液,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腹腔引流管进行有效护理极为重要。 1、保持引流管通畅?:按时巡视病房,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强调每次观察时都需挤捏引流管,防止术后凝血块、脱落的组织碎屑堵塞引流管。 2、确保引流管固定有效 :将引流管用别针固定于床旁,床上翻身活动时避免牵拉、折叠;平躺时固定高度不超过腋中线;离床活动时,固定于衣服下角,不超过引流口处;搬动病人时,应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行感染。家属24h陪护,防止患者因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或睡梦中将引流管当异物无意识的拔出体外,必要时使用约束带。 3、加强护理观察?:根据引流管在腹腔的位置或作用不同,在引流管上做清楚标识,更清楚的了解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的关系。如:腹腔引流液出现金黄色或黑绿色提示胆漏;腹腔引流液出现稀薄的

肠内容物或粪便类的臭味或渗出物提示肠漏;放置胰周的引流管出现透明、清凉或大米汤样液体提示胰漏;术后48h 内观察出血情况,出血的标准是:出血>300ml/h或12h出血量>3000ml,如无引流物引出可能管道被堵塞,如引流液为血液且速度快或多,并观察脉搏细速提示有出血现象。观察出现以上现象均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置,必要时做好二次手术准备。 .4、定时更换引流袋?:腹腔引流袋更换频繁增加细菌污染的机会,以每周更换1次为宜。更换前应先夹闭引流管,倾倒引流液。更换时要求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引流袋更换原则;检查引流袋有效期、有无漏气,将引流袋接头处保护帽取下,检查引流袋接头处是否通畅(因出厂质量问题出现过接头处里面是死心的情况),连接无菌引流袋,更换完毕再次挤捏引流管,使引流液能够顺利通过接头处流入引流袋标示引流管有效。 5、拔管后护理?:拔管24h内应指导患者健侧卧位,注意观察敷料是否清洁、干燥,观察局部有无渗出、出血、血肿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置。 腹腔引流是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放置的管路,相当于放置在患者腹腔内的眼睛可以随时发现腹腔内的病情变化,护理人员应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保持通畅、固定牢固、防止脱落、注意更换引流管细节、防止感染和消除非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腹腔引流管的应用及护理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腹腔引流是在腹腔内放置一引流物将液体等从腹腔内引流到体外的一种外引流术. 1.腹腔引流目的 (1)预防血液、消化液、渗出液等在腹腔内或手术野内积聚,以免组织损伤,继发感染等。(2)排除腹腔脓液和坏死组织,防止感染扩散。(3)促使手术野死腔缩小或闭合,保证伤口良好愈合。 2.腹腔引流的适应证 (1)腹部手术止血不彻底,有可能继续渗血、渗液者。(2)腹腔或腹腔脏器积脓、积液切开后,放置引流,使伤口腔隙逐渐缩小而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3)腹部伤口清创处理后,仍有残余感染者。(4)肝、胆、胰手术后,有胆汁或胰液从缝合处渗出和积聚时。(5)消化道吻合或修补后。有消化液渗漏者。 3.腹腔引流并发症 (1)感染:可因引流管道选用不当、留置时间过久或在引流管护理时无菌操作不严所致。(2)出血:多发生于术后、换药、换管和并发感染时。(3)慢性窦道形成:由于引流不畅、反复感染、异物刺激、坏死组织或留有死腔、引流物放置时间过长而形成。(4)损伤:由于引流位置较深,解剖关系不清,临床经验不足而损伤周围组织和脏器,如损伤肠管、肝脏、膀胱等。(5)引流管滑脱、阻塞和拔管困难:因术中引流管固定不牢,多在病人活动时脱出,一般再次插管,否则可造成严重后果;管腔内有脓块、血凝块、异物等可引起引流管阻塞;若固定缝线过紧,留管时间较长,可引起拔管困难。(6)引流管压迫肠管会引起肠梗阻、肠坏死、肠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4.腹部引流的护理 (1)妥善固定引流管和引流袋,防止病人在变换体位时压迫、扭曲或因牵拉引流管而脱出。另外,还可避免或减少因引流管的牵拉而引起疼痛。 (2)保持引流通畅,若发现引流量突然减少,病人感到腹胀、伴发热,应检查引流管腔有无阻塞或引流管是否脱落。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气味及有无残渣等,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并注意引流液的量及形状的变化,以判断病人病情发展趋势。 (4)注意观察引流管周围皮肤有无红肿、皮肤损伤等情况。 (5)疼痛观察:引起病人引流口处疼痛常是引流液对周围皮肤的刺激,或由于引流管过紧地压迫局部组织引起继发感染或迁移性脓肿所致,这种情况也可能会引起其他部位疼痛,局部固定点的疼痛一般是病变所在。剧烈腹痛突然减轻,应高度怀疑脓腔或脏器破裂,注意观察病人腹部体征的变化。 (6)每1周更换2~3次无菌袋,更换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先消毒引流管口后再连接引流袋,以免引起逆行感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