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练习题

一、判断题。

1、27+33+67=27+100 ()

2、125×16=125×8×2 ()

3、134-75+25=134-(75+25)()

4、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是乘法结合律。()

5、1250÷(25×5)=1250÷25×5 ()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1、56+72+28=56+(72+28)运用了()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结合律

D、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A、25×8×25×4

B、25×8+25×4

C、25×4×8

D、25×8+4

3、3×8×4×5=(3×4)×(8×5)运用了()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4、101×125= ()

A、100×125+1

B、125×100+125

C、125×100×1

D、100×125×1×125

5、用2,4,6三个数字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每个数中,每个数字只出现一次) A.3 B.6 C.9

6、265×95+265×5=265×(95+5)在计‘算时用了( )。

A.加法结合律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减法性质

7、计算(125+16)×8下面哪种简便方法正确?( )

A.原式=125×8+6 B.原式=125×16×8

C.原式=125× 8×16× 8 D.原式=125×8+16×8

8、一只蜗牛用4分钟爬行了24米,煦这样的速度,要爬行72米须用几分钟?列式是( )。 A.24×(72÷4) B.24÷(72÷4)

C.72×(24÷4) D.72÷(24÷4)

三、怎样简便就怎样计算(35分)。

355+260+140+245 102×99 2×125 645-180-245

125×32 25×46 101×56 99×26

382×101-382 4×60×50×8 35×8+35×6-4×35

1022-478-422 987-(287+135) 478-256-144

672-36+64 36+64-36+64 500-257-34-143

2000-368-132 1814-378-422 89×99+89

25×(20+4) 88×225+225×12 698-291-9

568-(68+178) 382+165+35-82 155+256+45-98

759-126-259 216+89+11 57×125×8

1050÷15÷7 7200÷24÷30 219 ×99

58 ×101 76 ×10278×46+78×54 169×123—23×169 129×101—129 56×51+56×48+56 125×25×32 24×25

514+189—214 732—254—332 56×25×4×125

24×73+26×24 228+(72+189) 109+(291—176)

四、应用题。(14分)

1、雄城商场1—4季度分别售出冰箱269台、67台、331台和233台。雄城商场全年共售出冰箱多少台?

2、第三小组六个队员的身高分别是128厘米、136厘米、140厘米、132厘米、124厘米、127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3、一台磨面机每小时磨面800千克,照这样计算,6台磨面机5小时能磨面粉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4、一堆煤共800吨,用5辆卡车,16次可以运完,平均每辆卡车每次运几吨?

5、一辆汽车6小时行了300千米,一列火车6小时行了600千米,火车比汽车每小时多行多少千米?

6、向阳小学气象小组一周中,测得每天的最高气温分别为:31、31、34、32、33、30、33度.这一周最高平均气温是多少度?

三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公式大全,建议给孩子打印

三年级数学运算定律、法则与顺序 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 ×(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6.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运算法则 1.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2.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3.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4.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

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5.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6.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7.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8.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9.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与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 1 正方形 知道边长求周长:周长=边长×4 C=4a 知道边长求面积:面积=边长×边长 S= a×a= a2 2 正方体 知道棱长求表面积: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知道棱长求体积: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 =S底×h 3 长方形 知道长和宽求周长:周长=(长+宽)×2 C=2(a+b) 知道长和宽求面积: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知道长、宽、高求表面积: 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 知道长、宽、高求体积: 体积=长×宽×高

V=abh= S底×h 5 三角形 知道底、高,求面积: 面积=底×高÷2 s=ah÷2 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求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6 平行四边形 知道底和高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高=面积÷底 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求底: 底=面积÷高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

知道圆锥体的体积和底面积求高: 高=圆锥体的体积×3÷底面积 知道圆锥体的体积和高求底面积: 底面积=圆锥体的体积×3÷高 运算定律 1.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 a+b=b+a 。 2.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 a×b=b×a。 4.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的总结

运算定律的总结 1、加法交换律:a+b=b+a ①34+37+66 ②28+253+122 ③421+196+79 2、乘法交换律:a×b=b×a ①25×37×4 ② 125×15×8 ③25×17×8 3、加法结合律经常与加法交换律同时使用 (a+b)+c=a+(b+c) ①34+37+66 ②64+(237+226)③32+67+18+33 ④456+231+124+19 4、乘法结合律经常与乘法交换律同时使用 (a×b)×c=a×(b×c) ①8×(14×125)④4×8×125×25 ⑤2×125×25×5×4×8 5、连减运算性质:a-b-c=a-(b+c) ①178-62-38 ②900-176-124 ③345-268-32 注:连减定律经常倒过来用:a-(b+c)= a-b-c ①456-(56+118)②465-(165+289)③892-(78+492) 6、连除运算性质:a÷b÷c=a÷(b×c) ①2600÷25÷4 ②3000÷125÷8 ③3600÷15÷6 注:连除定律经常倒过来用:a÷(b×c)=a÷b÷c ①2600÷(26×4)②420÷(5×7) ③72÷(4×9) ④4900÷(7×5)⑤720÷(24×6) 周一:加法结合律、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交换律 ①19+27+53+61 ②32+67+18+33 ③456+231+124+19 ④127+(83+64) ⑤6×(63×5)⑥76×5×4 ⑦25×17×8 ⑧125×4×8×25 周二:连减和连除运算定律 ①1200-624-76 ②7827-93-107 ③456-(56+118)④729-(73+29)①6300÷25÷4 ②3000÷125÷8 ③6300÷(7×5)⑤240÷(8×6)

小学数学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整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KCB齿轮油泵能说小数就是分数。(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 (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

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ZYB-B可调压齿轮泵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带分数:一个可调压渣油泵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 (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

小学数学常用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常用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a+(b+c)=(a+c)+b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a(bc)=(ac)b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ab+ac= a(b+c) 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除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 a÷(b×c)= a÷b÷c= a÷c÷b a÷b×c=a÷(b÷c) a÷(b÷c)= a÷b×c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C:周长 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 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 s=ah÷2 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 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 (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 (2)面积=半径×半径×лS=лr2

小学数学常用单位和进率质量(重量)单位: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长度单位: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面积单位: 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地积单位1亩=10分,1公顷=15亩,1亩≈667平方米, 1公顷=100公亩=10000平方米 体积单位: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000毫升 时间单位: 1天=24时1时=60分1分=60秒1年=12月 1月=3旬(上旬、中旬都是10天,剩下的天数为下旬)

小学数学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练习题

乘法运算定律练习题 班级:姓名: (40+8)×25 125×(8+80)36×(100+50)24×(5+10)86×(1000-2)15×(40-8)(25+16)×4 (25+6)×4 (60+4)×25 36×34+36×66 75×23+25×23 63×43+57×63 93×6+93×4 325×113-325×13 28×18-8×28 24×49+24×51 18×19+81×18 13×25+17×25 78×99 69×103 56×101 52×102 125×81 25×41 31×99 42×98 29×99

85×98 125×79 25×39 83+83×99 56+56×99 99×99+99 75×101-75 125×81-125 91×31-91 125×7×8 32×4×25 25×58×4 25×9×3×4 678+591+409 125×64×25 25×25×16 72×125 357+288+143 812+197+188 25×24 99 ×28+28 列出算式,并用简便方法计算。 1、77的25倍与4的乘积是多少? 2、142与8的乘积再乘125得多少? 3、32乘17的积加32乘83的积得多少?

综合练习(一) 一、运用乘法的交换律或结合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78×85×17=78×(_____×______) 81×(43×32)=(_____ ×______)×32 (28+25)×4=×4+×4 15×24+12×15=×( +) 6×47+6×53=×( +) (13+)×10=×10+7× 二、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973×5×2 125×897×8 2×125×8×5 195×25×4 101×83 99×83 7×75-7×25 88×27+27×12 三、在□里填上“>”、“<”或“=”。 1.73×54□54×73 2.(75×76)×74□75×(76×74) 3.87×53□87×52 4.80×90□8×(10×90) 四、应用题。 1.一个盒子能装12支钢笔,每支钢笔3元钱。买这样的钢笔5盒共用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2.一台缝纫机6小时可加工服装48件,要用5台同样的缝纫机加工400件服装,需要几小时? 3.一件毛衣95元,一件呢大衣325元.现在各买4件。买毛衣和呢大衣工共用多元?(用两种方法解答)4.一个服装店一天卖出70件运动服,上午卖出20件,每件运动服78元。照这样计算,下午比上午卖多少元?(用不同方法解答) 综合练习(二) 一、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9+9+9+9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9。() 2.7×25×4=7×(25×4)只用了乘法结合律。() 3.求和只能用加法计算。() 4.2×3=6这个算式中2和3分别叫做积6的因数。() 5.几个数相乘,改变它们原来的运算顺序它们的积不变。() 二、运用乘法的交换律或结合律,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数。 53×19=19×___98×85=___×98 53×85=___×___73×___=85×___ 三、下面哪些等式应用了乘法交换律。 1.25×5=5×25 2.a×b=b+a 3.76×0=0×76 4.9×8×5=9×5×8 四、在□内填上适当的数,并在横线上填上所应用的乘法运算定律。 1.125×34×8=125×□×34(乘法__________律) 2.(72×□)×4=72×(25×□)(乘法___________律) 3.(200+□)×25=200×25+4 ×25(乘法___________律) 五、应用题 1.商店运来12箱洗衣粉,每箱25袋.如果每袋洗衣粉卖4元,一共可卖多少元? 2.两个车间共同加工一批零件,平均每人加工185个,第一车间有75名工人,第二车间有80名工人,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 (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 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 (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 (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 (3).整数: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 (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 (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 (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 (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π也是无限小数。 (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 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 (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

(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 (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分数: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3).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 (3).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 (5).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a+b=b+a

小学数学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四则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 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字母表示: 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①(a+b)×c=a×c+b×c;a×c+b×c=(a+b)×c; ②a×(b—c)=a×b—a×c;a×b—a×c=a×(b—c) 6、连减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c—b;a—b+c=a+c—b 7、连除定律: ①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 等于这个数除以后两个数的积,得数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a÷(b×c)=a÷b÷c; ②在三个数的乘除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c÷b;a÷b×c=a×c÷b 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字母表示: 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字母表示: (a+b)+c=a+(b+c)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及运算定律 1 正方形 知道边长求周长:周长=边长×4 C=4a 知道边长求面积:面积=边长×边长 S= a×a= a2 2 正方体 知道棱长求表面积:表面积=棱长×棱长×6 S表=a×a×6 知道棱长求体积: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a×a= a3 =S底×h 3 长方形 知道长和宽求周长:周长=(长+宽)×2 C=2(a+b) 知道长和宽求面积:面积=长×宽 S=ab 4 长方体 知道长、宽、高求表面积: 表面积=(长×宽+ 长 × 高 +

宽 × 高 )× 2 S=2(ab+ah+bh) 知道长、宽、高求体积: 体积=长×宽×高 V=abh= S底×h 5 三角形 知道底、高,求面积: 面积=底×高÷2 s=ah÷2 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底,求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 知道三角形的面积和高,求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 平行四边形 知道底和高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 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高: 高=面积÷底

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高,求底: 底=面积÷高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 h÷2 上底=面积×2÷高—下底 下底=面积×2÷高—上底 高=面积×2÷(上底+下底) 8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 (1) 周长=直径×π=2×π×半径 C=πd=2πr 知道周长求直径,直径=周长÷π 知道周长求半径,半径=周长÷π÷2 (2) 面积=半径×半径×π S=πr2 9圆柱体 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 (4)体积=侧面积÷2×半径(由上面的公式推导出来)知道圆柱体的体积和底面积求高: 高=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练习题

运算定律练习题 (1)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38×25×4 42×125×8 25×17×4 (25×125)×(8×4) 49×4×5 38×125×8×3 (125×25)×4 5×289×2 (125×12)×8 125×(12×4) (2)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变化练习 125×64 125×88 44×25 125×24 25×28 (3)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 357+288+143 158+395+105 167+289+33 129+235+171+165 378+527+73 169+78+22

58+39+42+61 138+293+62+107 (4)乘法分配律:(a+b)×c=a×c+b×c (80+4)×25 (20+4)×25 (125+17)×8 25×(40+4) 15×(20+3) (5)乘法分配律正用的变化练习: 36×3 25×41 39×101 125×88 201×24 (6)乘法分配律反用的练习: 34×72+34×28 35×37+65×37 85×82+85×18 25×97+25×3 76×25+25×24 (7)乘法分配律反用的变化练习:

38×29+38 75×299+75 64×199+64 35×68+68+68×64 ☆思考题:(8)其他的一些简便运算。 800÷25 6000÷125 3600÷8÷5 58×101-58 74×99 【练一练1】 (1)450÷25 (2)525÷25 (3)3500÷125 (4)10000÷625 (5)49500÷900 (6)9000÷225 【经典例题二】 计算25×125×4×8

小学数学公式运算定律算理算法大全整理全部各年级带例题巧妙简便算法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基础,今天小数详细整理了小学阶段关于四则运算的基础知识及运算过程中常用到的简便方法,趁着暑假帮孩子们查漏补缺,提高计算能力,扎实数学基础,助力孩子开学快速进步。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 (a+b)+c=a+(b+c) 。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 (a×b)×c=a×(b×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减法的性质 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运算法则 ?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整数减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它的前一位退一作十,和本位上的数合并在一起,再减。 ?整数乘法计算法则 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尾就对齐哪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 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 ?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方法集(推荐)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一、加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用字母表示:(a+b)+c=a+(b+c) 二、乘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用字母表示:a×b=b×a (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用字母表示: (a×b)×c=a×(b×c) (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用字母表示: (a+b)×c=a×c+b×c a×(b+c)=a ×b+a×c 三、简便计算 (1)连减的简便计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注意这种方法的逆向运算)a-b-c=a-(b+c) (2)连除的简便计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

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 a÷b÷c=a÷(b×c) (3)加减法、乘加、乘除法的灵活应用 a-b+c=a+c-b a÷b×c=a×c ÷b 四、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整理和复习 小小法官(判断对错) 1、25 х102 =25 х100 + 2 ( ) 2、132-(32 + 47)= 132 – 32 + 47 ( ) 3、350 ÷ 5 х 2 = 350÷( 5 х 2 ) ( ) 4、68 х99 + 68 = 68 х100 ( ) 典型错误分析:

错误一:对运算定律混淆不清 如:18×101=18×100×1=1800 (101变成了100×1,所以错误。) 125×48=125×(40+8)=125×40+8=5008 (应该8与125再相乘) 125×48=125×(40+8)=125×40×125× 8=5000000 (40+8)中的加号“+”看乘了乘号“×”, 25×64×125=25×(60+4)×125=25×60+4 ×125=2000 (60+4)的括号直接去掉了,把原来的连乘变成了乘 法加法。 这些错误的发生,说明了学生对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 律这两条运算定律产生了混淆。这是由于乘法结合律与乘法 分配律在表现形式上十分相近,致使一些学生造成知觉上的 错误。 错误二:对运算性质理解不深 如:168-56-36=168-(56-36)=I48 (应该减去两个数的和) 174-(74-38)=174-74-38=62 (应该减去74,再加上38)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知识篇(最新整理)

加、减法的速算与巧算( 基础篇 ) 1、加法运算定律(2个):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即: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可以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和不变。即:(a + b) + c = a + (b + c) (提醒:运用加法结合律时,要注意把结合的两个数用括号括起来。) 连加的简便计算方法: ①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凑整(把和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先交换再结合在一起。) ②个位:1与9,2与8,3与7,4与6,5与5,结合。 ③十位:0与9,1与8,2与7,3与6,4与5,结合。 连加的简便计算例题: 50+98+50 488+40+60 165+93+35 65+28+35+72 =50+50+98 =488+(40+60)=93+165+35=(65+35)+(28+72) =100+98 =488+100 =93+(165+35)= 100+100 =198 =588 =293 = 200 2、连减的性质: ☆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即:a – b – c = a – (b + c) 注:连减的性质逆用:a – (b + c) = a – b – c = a – c – b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 即:a - b - c=a - c - b 连减的简便计算方法: ①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如:106-26-74 = 106-(26+74) ②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后一个数再减去前一个数。如:226-58-26=226-26-58 ③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如:106-(26+74) = 106-26-74 连减的简便计算例题: 528—65—35 528—89—128 528—(150+128) =528—(65+35) =528—128—89 =528—128—150 =528—100 =400—89 =400—150 =428 =311 =250 3、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性质:在计算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计算时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即:a + b – c = a – c + b 加、减混合的简便计算方法: 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时,第一个数的位置不变,其余的加数、减数可以带着运算符号“搬家”。例如:123+38 -23 =123 -23 +38 146 -78 +54=146+54 -78

小学数学《 运算定律》专项复习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专项复习 买文具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的,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例:240+150-250 练:458-249+145 420÷6×8 =390-250 =140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例:25+25×4 练:96÷4-10 152×8-500 =25+100 =125 3、算式里面有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小括号)[ ]→(中括号) 例:25+[4×(16+9)] 练:12×[(8+4)÷2] 234÷(51-48)×3 =25+[4×25] =25+100 =125 [196-(96+4)]÷6 (99-50)÷7+23 200÷[(125-25)×2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例:8+4=12 练:25+75= 8+4=4+8 4+8=12 2、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例:8×9=72 练:125×8= 8×9=9×8 9×8=72 3、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算前两个加数相加,或先算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为:(a+b )+c=a+(b+c) 例:23+25+75 43+57+18 =23+(25+75)=(43+57)+18 =23+100 =100+18 =123 =118 练:25+173+27 619+81+74 简便运算:连加时,先观察哪两个数或哪几个数相加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然后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改变加数的位置或运算顺序,可以让一些加法计算变得简便。 例:143+248+57 练:618+274+82 29+45+71+55 =(143+57)+248 =200+248 =448 乘法结合律 1、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是:(a×b)×c=a×(b×c). 例:2×5×7 2×5×7 =(2×5)×7 =2×(5×7) =10×7 =2×35 =70 =70 练: 25×4×7 8×6×5 8×9×5 125×25×8×4

小学数学7个运算定律

一、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 二、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a+b+c=(a+b)+c=a+(b+c) 三、减法性质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 a-b=(a+c)-(b+c) ab=(a-c)-(b-c) 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 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 a – b - c = a - (b + c) 公式扩展:a – ( b – c ) = a - b + c 即:加括号或者减括号,只需要注意()前面的符号是–号的,括号里的符号就要改变,像这种a + b – c =a+ (b - c)前面的符号是+号的,括号里的符号就不变 注意这个。公式延伸:这个公式里,a、b、c都可以是单一个数字,也可以其他数相乘的积。例如扩展作业里的那题 999 x 998 – 998 x 997 – 997 x 996 + 996 x 995 这题可以理解成下面的形式: A–b–c + d 这里把c和d这部分加括号就变成 A–b– ( c –d ) 即:999 x 998 – 998 x 997 – ( 997 x 996 – 996 x 995 ) 四、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 a×b = b×a 五、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 = a×(b×c)

运算定律大全

复仁VIP个性化教案学生姓名年级学科授课时间教师姓名课时 教学课题运算定律 教学目标1、掌握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率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利用一些运算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1、掌握五个运算定律 2、一些计算题的简单计算 教学关键理解并掌握五个运算定律,多练习一些计算的简便方法,教学相长 教学过程:课前一笑 进步真快 儿子:“妈妈,这次我考试得了第5名,快给我煮个鸡蛋。”妈妈:“好孩子,进步真快。妈妈今天给你煮两个鸡蛋。”儿子:“谢谢妈妈!”妈妈:“参加这次考试的一共有多少人?”儿子:“5个人。” 运算定律 一、加法交换律 课题引入: 1、李叔叔骑自行车,上午行了40千米,下午行了56千米,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很容易得出:40+56=96(千米) 还可以: 56+40=96(千米) 可以发现:40+56=56+40 在这组加法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板书:交换位置和不变) 3、提出猜想。在加法中是不是存在这么一个规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变呢?我 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猜想,形成结论 如:(1)四(1)班有男生31人,女生25人,全班有多少人? 31+25=25+31 (2)○○○○ ○○○○ 4×2=2×4 交流:从这些事例中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3、加法交换律的表示方法。

(1)观察不同的表示方法:等式中的符号表示什么。如:○+□=□+○中,“□”和“○”代表什么?(代表任意不同的数)○+□=□+○又表示什么呢?…… (2)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在数学中称为加法交换律(板书:加法交换律),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 (3)应用,巩固新知 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①()+165=165+35 ②1013+214=()+() ③80○50=50○80 ④48+29+52=48+()+() ⑤()+()=()+() 二:加法结合律 引入课题 如:张老师上午到书店买书用去27元,又到文具店买圆珠笔用去18元;下午去文具店买钢笔用去12元。他一共用去几元?(用两种方法解答,并找出这两个算式间的关系) (27+18)+12 = 57(元) 还可以 27+(18+12)=57(元) (27+18)+12= 27+(18+12) 讨论并归纳。 讨论小结: ①每组算式两边都有三个加数,加数不一样。 ②一边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另一边则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 ③等号左右两边的和相等(不变)。 ④改变计算的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总结: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加法结合律。 从而: (a+b)+c=a+(b+c) 使用规律巩固新知 1、我能填得又快又对。 a+(b+c)=(□+b)+c (28+36)+64=28+(□+64) □+235+65=78+(235+□)182+18+276+24=(182+□)+(□+2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小学数学乘法运算定律

四年级乘法运算定律专项练习 班别: 姓名: 一、想一想,填一填。 (1)34×28=28×□ (2)c ×(24+a)= c ×□+ c ×□ (3)(24×5) ×2=24×(□×□) (4)36×a+45×a=(□+□) ×a (5)25×8×4×125=(25×4) ×(□×□)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3×8×4×5= =(3×4)×(8×5)这是运用了( )。 A 、乘法交换律 B 、乘法结合律 C 、乘法分配律 D.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25×(8+4)=( ) A. 25×8×25×4 B.25×8+25×4 C. 25×4×8 D.25×8+4 (3) 23×99+ 23 与( )相等。 A.23×(99+1) B. 23×99+23×99 C. 23×(100-1) (4)4500÷50×9等于( ) A. 10 B. 81 C.810 D.100 三、数学医院。 (1) 45×202 = 45×(200+2) = 45×200+2 = 9000+2 = 9002 ( ) (2) 44×25 =(4×11)×25 =4×25+11×25 =100+275 =375 ( ) 四、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56×4×25 (2) 125 ×88

(3)7×75-7×25 (4)(46+54)×32 (5)37×99+37 (6) 35×102 五、解决问题: (1)一个盒子能装12支钢笔,每支钢笔8元,买这样的5盒需要多少钱?(2)下面是生物小组花圃的平面图书室,求这块花辅的总面积有多少平方米? 六、提高练习:https://www.doczj.com/doc/8d5929426.html, (1)15×21+15×78+15 (2)56×7+45×7-7

最新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运算定律总复习

数的运算定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理解乘法分配律,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成立条件,能初步应用乘法分配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体验运算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和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并会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含义。 教法与学法: 本课主要采用情境创设法和启发式谈话法,并辅以练习法等,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习新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我们学习了加法的哪些运算定律?下列等式应用了什么定律? 80+A=A+80 (48+36)+52=(48+52)+36 321+28+79+172=(321+79)+(28+172) 2、口算抢答比赛 12×5 25×4 35×2 125×8 45×4 25×8 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些积有什么特点?(引导发现:当两个数相乘等于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时会使计算更加简便。) 师:再看这道题。57×12+43×12 你还能快速算出结果吗?要想快速算出结果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那就是“乘法运算定律”。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定律 今天我们就借助于植树活动探究乘法运算定律。 【分析:一组口算看似简单,其用意则不凡。前几题学生能很快说出得数,正在学生兴奋之时,出示57×12+43×12,学生都迟迟说不出或说不准,这样由“很快”突然到“很慢”,使学生产生了急于想知道得数的心理需要,就在这时,教师又故作玄虚地说:“需要用一样数学法宝……”短短几句,又一次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起来。】 二、探索新知 师:观察植树活动的主题图,说说你从图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学生可以复述图中的两段说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话进行叙述。) 师:根据图中带给我们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例1、例2、例3。) 1、学习例1。 1)思考:要解答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这个问题,需要知道哪些相关的信息?预设: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 2)可以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25 25×4 3)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