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油的小知识

关于油的小知识

关于油的小知识
关于油的小知识

关于油的小知识

可以吃的油都叫食用油(菜油、花生油,茶油、麻油等),而调和油是食用油的一种,主要是以菜油为主,再加以花生油等种油在里面,从而形成人每天所需的营养成份在里面,平衡人日常所需的加工油,主要是父概念和子概念的差异,如车,那就包括,小汽车,货车、公交车等。

1. 按新国家标准分:一级油、二级油、三级油、四级油。

调和油不是油的等级,它通常是由两种以上的食用油调和而成的。各企业生产的调和油多是执行其各自的企业标准,用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等按照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制成的。

2. 按油的品种分:

(1)、动物油脂;

(2)、植物油脂:豆油、菜籽油、花生油、调和油、芝麻油、玉米油、红花籽油等。

3. 按脂肪酸类别分:

(1)、饱和脂肪酸类油脂:动物油脂;

(2)、单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菜籽油、橄榄油等;

(3)、多不饱和脂肪酸类油脂: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

4. 哪种油脂具有多种营养功能?

油脂中具有多种营养功能的是食用调和油。调和油顾名思义是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油品按照一定的比例添加调配而成的。常见的调和油由菜籽油、花生油、芝麻油三种油按一定比例调和在一起,能够扬长避短,保持营养和必须的脂肪酸,从而有利于健康。在口感上具有香醇可口的气味和滋味,具有花生油和芝麻油的复合香气,绝无菜籽油的气味,可增进食欲。

5、从健康角度出发,如何选择适宜的食用油?

营养保健专家指出,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植物油,如红花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适量(每日1-3汤匙)食用,对心脏病患者有益,但食用过量却可导致某些癌症及胆结石。因为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容易遭受氧化破坏,而可能成为某些心脏病和癌症发病的诱因。

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榄油、菜籽油、茶籽油,多作烹饪用油,其中,以橄榄油、山茶油及杏仁油是极好的食用油,它不但不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可增加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

6、调制凉菜、沙拉比较适合的油品是什么?

(1)、调制凉菜比较适合用芝麻油。

(2)、调制沙拉只需用单种油品即可。也就是说,大豆色拉、花生油、芝麻油等都可以作为调制沙拉的重要调料。

7、油品产生异味的原因和存放条件是什么?

油品产生异味的原因,大致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原因:开封后的油品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进行化学反应,生成过氧化物。过

氧化物在质量检验指标上,成为过氧化值;过氧化值的大小,代表氧化的程度。

第二种原因:油品在经过加热后,酸价升高。

以上两种原因是导致油品异味的常见原因,这种异味俗称“哈喇味”。为了避免油品产生异味,油品应该密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8、油脂到何种程度不宜继续使用?

油脂在重复使用的过程中,尤其是经高温加热和接触空气中的氧气,而发生氧化作用;接触食物中的水份,而发生水解作用,最终导致油色变黑,气味和滋味都有异味,则不能继续使用。油脂储存中类似现象也不能继续使用,此时已产生有害身体的物质。

由于食用油不适宜长期保存,应随买随吃,并将油品存放在避光、低温处。尤其不要把食用油放在铜、铁器皿中,以防止其加速氧化。

9、炒菜时油为何会冒烟?

由于油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易挥发物质如:游离脂肪酸、醛、酮等。在加热过程中这些易挥发物质在一定温度下挥发,呈现冒烟现象。各种油脂冒烟的温度由低到高为:毛油<二级油<一级油<高烹油,因此食用高烹油可改善烹饪环境。

10、煎炸时油为什么会飞溅?如何处理?

煎炸时油温很高,遇到煎炸食物时,由于食物中含有一定量的水份,而水与油的比重不同。油比水轻。水从高温的油中迅速汽化而溢出,带出油珠而飞溅。例如炸鸡腿、薯条等时,由于其本身含有大量水份导致飞溅,这并不说明油中所含水份过高。

如果油花飞溅,以下窍门可以处理:

1立即往油锅中投放几粒花椒;

2往油锅里放一小撮盐;

3往锅内轻弹几滴冷水,一阵起爆后即可消失。

11、为什么煎炸时油锅会起泡沫?

特别是毛油、二级油等含磷脂较高的油脂,遇高温时易起泡沫而影响正常使用。其原理是:磷脂极易吸水,且磷脂本身是一种良好的表面活性剂,使油水乳化,产生丰富的泡沫而四溢。精炼油因为已经基本去除磷脂,所以几乎无此现象。

12、食用油是否要加热到冒烟时才可使用?

许多人使用食用油时有一个误区,认为必须把油烧到冒烟时才可食用,这是错误的。以前食用的油都不曾经过精炼,要烧得冒烟才算油熟了,才能食用。经过精炼的油,只需稍作加热即可食用,甚至可以凉拌。而且经过高温加热会使油品中的维生素A,胡萝卜素等遭到破坏,同时人体必需的脂肪酸也会因氧化而被破坏。

13、哪种油最适于煎炸?

一般的植物油脂中,最适于煎炸的油种是棕榈油,由于其特有的脂肪酸结构,而使其在持续高温和接触空气时不易氧化变质,且其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次数,从一定程度上节约油脂。

14、如何选购食用油?

最好选购高级烹调油,即新标准中的一级和二级油,这种油的烟点高,能减少厨房的污染。选购时注意以下几点:颜色越浅越好;透明度越高越好;没有沉淀物;一般保质期

为一年。

看色泽:一般高品位油色浅,低品位色深(香油除外),油的色泽深浅因品种不同而色泽不同。豆油和麻油是深黄色;菜籽油呈金黄色,或黄中带绿;如果油的颜色发深或发黑,则说明油的精炼程度不够,油的质量不高。

看透明:优质油的透明度高,清亮无杂质,无悬浮物;反之则是劣质油。一般高品位油透明度好,无混浊。

看沉淀:高品位油无沉淀和悬浮物、粘度小。闻气味:不同的植物油有不同的气味,但都无异味。变质油常常会产生一种难闻的怪味,如油哈味、臭味或其它异味。

尝味道:质量正常的油无异味,如油有苦、辣、酸、麻等味感则说明已变质。优质油入口有浓郁的香味;劣质油入口有苦、涩、辣、焦臭或酸味。

查身份:对小包装油要查看其商标,特别是保质期和出厂期,无厂名、厂址及质量标准代号的千万别购买。

15、吃什么油最健康最安全?

食用油是保持人体脂肪酸平衡的重要来源。油中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三种脂肪酸相互依靠、缺一不可,1:1:1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粮农组织和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推荐的人体膳食脂肪酸的完美比例。茶油、橄榄油及菜籽油等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高,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则富含亚油酸,单一油种的脂肪酸构成不同,营养特点也不同,长期使用同一种食用油,容易导致人们的脂肪、胆固醇的摄入量偏高,而各种脂肪酸和微量营养元素的摄入却严重不足,从而影响身体代谢。调和油是用几种高级烹调油经过搭配调合而成的,以玉米油、葵花籽油、花生油、菜籽油和大豆油等多种植物油为原料,脂肪酸比例合理,营养价值极高,因此最适合日常炒菜使用。

16、每天食用多少油为好呢?

中国营养学会认为,在饮食不太油腻的情况下,每人每天的食用油使用推荐量为25克,一般2汤勺的油就够分量了。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脂肪由脂肪酸、甘油组成。人体不能自己合成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所以需要从食用油中摄取。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价值极高,对减少血脂沉积的作用很大,但如果摄入过量,又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

17、同一规格油品的液面高度为何有所不同?

造成灌装油液位线不一致的原因有三:

①包装容器的容积有差异:如PET瓶,其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会发生容积变小的现象,故先生产的瓶与后生产的瓶容积不一样;

②油品温度:温度对油的体积有很大的影响。这是因为油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十分明显。通常温度越高,油的密度越小,相应体积就越大,反之则越小。所以冬天生产出的油与夏天生产的油液位线肯定不同;

③灌装精度:由于连续生产,不同瓶的油由不同的灌装头灌装。而不同的灌装头有着不同的灌装精度。

补充知识:

什么是油脂?油脂对人体有何作用?

油脂是天然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其化学组成为甘油三酸酯的混合物。它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组成自然界的三大营养成份。

人体摄入油脂有四大作用:

4为人体提供热量;

5提供人体无法合成而必须从植物油脂中获得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等);

6供给脂溶性维生素(V A、VD、VE、VK);

7提供食品风味和制作功能(烘焙用油、麻油香味等)。

——摘自《普洱市人民政府网》

废乳化液处理

废乳化液处理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废乳化液 机械制造工业中,金属切削加工使用大量乳化液作为润滑冷却之用,乳化液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就会变成废水排出。 乳化液中主要含有机油和表面活性剂,是用乳化油根据需要用水稀释再加入乳化剂配制而成的。在机床切削使用的乳化液中为了提高乳化液的防锈性,还加入了亚硝酸钠等。 由于乳化剂都是表面活性剂,当它加入水中,使油与水的界面自由能大大降低,达到最低值,这时油便分散在水中。同时表面活性剂还产生电离,使油珠液滴带有电荷,而且还吸附了一层水分子固定着不动,形成水化离子膜,而水中的反离子又吸附再其外表周围,分为不动的吸附层和可动的扩散层,形成双电层.这样使油珠外面包围着一层有弹性的、坚固的、带有同性电荷的水化离子膜,阻止了油珠液滴互相碰撞时可能的结合,使油珠能够得以长期地稳定在水中,成为白色的乳化液。 配制的乳化液pH值一般再8~9之间,有的甚至高达10~11. 乳化液废水水质如表1-1所示:

2. 乳化液废水处理原理 根据乳化液的性质,进行乳化液废水的处理需经过二个步骤: 破乳剂油;(2)水质净化去除表面活性剂等物质。 破乳方法种类较多,有盐析法、乳酸法、凝聚法、顶替法、高压电法、吸附法等等。一般常用的采用盐析凝聚混合法,现介绍如下 在乳化液中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的离子在乳化液中发生强烈的水化作用即争水作用,使乳化液中的自由水分子减少了,对油珠产生脱水作用,从而破坏了乳化液油珠的水化层,中和了油珠的电性,破坏了它的双电层结构,因而油珠失去了稳定性,产生凝聚现象(电解质一般分为二、三价的钙、镁、铝等盐类),其反应式如下: 2C17H33COONa+2MgCl2-→(C17H33COO)2Mg+2NaCl 油酸皂镁皂 2C17H33(OSO3Na)COONa+2CaCl2-→(C17H32)2(OSO3)2Ca(COO)2+4NaCl 磺化蓖麻油 2R-SO3Na+CaCl2-→[R-SO3]2Ca+2NaCl(R为烷基) 石油酸钠石油磺酸钙 加入混凝剂,则加快起到油水分离的目的。 在实际使用中,应注意调整水的pH值,将pH值调整为较好。 四种破乳方法比较见表2-1:

油镜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油镜的使用流程及注意事项 【原理】 油镜(×100)是由使用时需用香柏油等作介质而得名。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玻璃透镜的大小有关。观察时由于聚光器聚集的光源要通过载玻片、空气,才能进入物镜中。油镜放大倍数较高,透镜小,镜孔也小,入射的光线少;且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玻片→空气→透镜)时,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而散失,进入物镜的光线减少,致使观察视野暗淡,物像不清。如在透镜与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物象清晰。 【使用方法】 1、用油镜观察标本时应将显微镜直立,勿将镜臂弯曲,以免镜油流散。 2、打开光源后,将聚光器升到最高位置,再将光圈完全打开,增大射入光线的强度。 3、标本固定在载物台上,标本面上加镜油一小滴,用标本移动器夹紧标本。 4、调整物像可选用以下两种方法: 1)先用低倍镜(×10)将视野调至最亮时,并找到标本的适当位置,然后换用油镜(× 100)。一般情况下,仅需调节细准焦螺旋,就可以看到物像。 2)用眼从侧方看着油镜(×100),缓慢转动粗准焦螺旋,使油镜头浸于油滴内,并几 乎与玻片接触为止,但切勿使两者相碰,防止损伤镜头或压碎玻片。从目镜观察, 轻轻转动粗调节器,看到物像时,再调换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未能看到物像 时,重复上述操作直到看到物像为止。 5、油镜头使用后立即用拭镜纸擦净镜头上的油。如油已干,可在拭镜纸上滴少许二甲苯擦拭,并随即用干的拭镜纸擦去二甲苯,以防镜片脱落。 【注意事项】 1、显微镜是贵重精密仪器,使用时要精心爱护,不得随意拆散和碰撞。 2、使用显微镜之前,应熟悉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及使用方法,特别应掌握识别三种接物镜的特征。 3、取送显微镜是应右手持镜臂,左手托镜座,平端于胸前,然后轻放于台面上或柜箱内。 4、在使用油镜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观察,然后将需进一步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的中心。 5、观察目镜,并慢慢转动细调节器至物像清晰为止。 如果不出现物像或者目标不理想要重找,在镜油区之外重找时应按:低倍→高倍→油镜程序。在镜油区内重找应按:低倍(×10)→油镜(×100)程序,不得经高倍镜(×40),以免油沾污镜头。 6、油镜使用完毕,先用擦镜纸擦一遍,再用沾少许二甲苯的擦镜纸将镜头上和标本上的香柏油擦去,最后再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7、擦镜头时,用拭镜纸擦,切忌使用粗糙的纸片或布片擦拭等。擦镜时应顺其直径方向擦,不要转圈擦。 8、不用时,将物镜转开呈八字,使其不正对聚光器,以免物镜与聚光器相碰撞。将聚光器下降罩上镜套或盖布,对号归位。

废乳化油的破乳方法

废乳化油的破乳方法,主要有酸化法和聚化法两种。 酸化法就是往废乳化液中加入酸(如盐酸或硫酸)。 所加入的酸可利用工业废酸。 由于在目前的乳化液配方中,多数选用阴离子型乳化剂(如石油磺酸钠、磺化蓖麻油),所以遇到酸就会破坏,乳化生成相应的有机酸,使油水分离,而酸中氢离子的引入,也有助于破乳的过程。 酸的用量是待处理乳化液重量的0.2%,浓度为37%; 如果采用废酸时,则酸的用量应适当加大。 聚化法就是在废乳化油中添加盐类电解质(如0.4%氯化钙)和凝聚剂(如0.2%明矾),以达到乳化液破乳的目的。酸化法的优点是油质较好,成本低廉,水质也好,水质中含油量一般在20mg/L以下,化学耗氧量(COD)值也比其它破乳方法低;其缺点是沉渣较多。聚化法的优点是投药量少,一般工厂均有条件使用,但油质较差。 针对难处理乳化油破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有油水分离技术的总结和各种破乳方案的比较,提出了微波破乳—离心分离的新工艺。该工艺处理沉降罐中间层难处理乳化油技术指标优越,可有效解决该部分液压支架乳化油的破乳问题。 通过对现有离心机特点的分析,提出了适用于油、水、渣分离的BKD-1000三相立式离心机的设计方案,该机具有分离区整体旋转的特点,流体获得了较高的离心加速度。 微波破乳器的试验室模拟试验表明,采用微波破乳—离心分离工艺处理模拟乳化油,可使模拟乳化油油水有效分离,油中含水率由50.0%降至5.51%, 油的回收率达到98.33%。BKD-1000三相立式离心机的工业试验表明, 处理油田干化池含油污水可使油中含水率降至3.56%,油的回收率达到85.26%,排渣浓度达到62.18%,达到了现场提出的工业试验要求。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 术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及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一、实验目的 1. 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 2. 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3. 掌握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二、实验内容: 1.学习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用油镜观察细菌和酵母菌染色装片。 3. 学习微生物实验的操作技能。 三、实验材料和用具 细菌三型、酵母菌染色装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液、擦镜纸;试管、培养皿、移液管、纱布、棉花等。 四、操作步骤 (一)显微镜油浸的使用 1.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 2.调节光源:将低倍物镜转到工作位置,把光圈完全打开,聚光器升至与载物台相距约1mm 左右。转动反光镜采集光源,光线较强的天然光源宜用平面镜,光线较弱的天然光源或人工光源宜用凹面镜,对光至视野内均匀明亮为止。观察染色装片时,光线宜强;观察末染色装片时,光线不宜太强。 3. 低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首先下降镜台,将酵母菌染色装片置于载物台上,用标本夹夹住,将观察位置移至低倍镜正下方,镜台升至距装片0.5cm处,适当缩小光圈然后两眼从目镜观察,转动粗调节器使镜台下降至发

现物像时,改用细调节器调节到物像清楚为止。移动装片,把合适的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 4. 高倍镜观察染色装片 眼睛离开目镜从侧面观察,旋转物镜转换器,将高倍镜转至正下方,注意避免镜头与玻片相撞。再由目镜观察,仔细调节光圈,使光线的明亮度适宜。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使物镜清晰为止。将最适宜观察部位移至视野中心。不要移动装片位置,准备用油镜观察。 5. 油镜观察染色装片 提起镜筒约2cm,将油镜转至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镜头的正下方)滴一滴香柏油;从侧面注视,小心慢慢降下镜筒,使油镜浸在油中至油圈不扩大为止,镜头几乎与装片接触,但不可压及装片,以免压碎玻片,损坏镜头; 将光线调亮,从目镜观察,用粗调节器将镜台徐徐下降(切忌反方向旋转),当视野中有物像出现时,再用细调节器校正焦距。如末找到物像,必须再从侧面观察,将油镜降下,重复操作直至物像看清为止。仔细观察并绘图;再次观察提起镜筒,换上细菌三型染色装片,依次用低倍镜、高倍镜和油镜观察,绘图。重复观察时可比第一次少加香柏油。 6. 镜检完毕后的工作 下降镜台,取出装片;清洁油镜,油镜使用完毕后,须用擦镜纸擦去镜头上的香柏油,再用擦镜纸沾少许擦镜液擦掉残留的香柏油,最后再用干净的擦镜纸擦干残留的擦镜液;擦净显微镜,将各部分还原。将接物镜呈“八”字形,不可使其正对聚光器,同时降下聚光器,转动反光镜使其镜面垂直于镜座。最后套上镜罩,对号放入镜箱中,置阴凉干燥处存放。 (二)微生物基本实验技术 1.用单层报纸螺旋包扎移液管。 2.用两层报纸包扎培养皿。 3.用四层报纸包扎试管。 4.做棉棉塞 五、注意事项 1.使用油镜必须按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观察,再用油镜观察。 2.上升镜台时,一定要从侧面注视,切忌用眼睛对着目镜,边观察边上升镜台的错误操作,

润滑油基本知识

润滑油基本知识 润滑油知识 润滑油的作用润滑油是如何制成的? 合成基础油的优点何谓粘度? SAE粘度级粘度指标 单级粘度油和复级油API机油质量等级 如何从包装识别汽油机油或柴油机油?什么叫“闪点”? 什么叫“倾点”?什么叫泵送温度? 什么叫运动粘度(cSt)?什么叫密度? 什么叫针入度(稠度)?什么叫滴点? 什么时候应换润滑油?工业润滑油主要有哪些? 不同品牌的同类润滑油能否混用?如何推荐润滑油? 车辆用油主要有哪些?摩托车二冲程油和四冲程油的区别? 是否车辆使用越高级别的油越好? 一、润滑油作用: 减少磨擦、减少磨损。 冷却系统。 润滑油的油膜有密封作用。 防止生锈。 清洁系统。 可传递压力和温度。 二、润滑油是如何制成的? 从石蜡基的原油中提取矿物基油,按用途加上添加剂混和。(合成油是用合成基础油加上添加剂混和)合成型油品和矿物油品不可混用,合成型油成本高所以售价也高。 三、合成基础油的优点: 高粘度指数——需较少的粘度指数改进剂,沉淀少。 ——减少粘结和研磨现象,品质稳定。

不易挥发——耗油量低,排放少。 低倾点——低温流动性好,启动性好,磨损低。 四、何谓粘度? 按不同需要,油品制成各种稀薄粘稠不同的产品,油品这种不同程度的粘稠称为粘度。把粘稠分为等级则为粘度级。温度升高粘度下降,压力升高粘度增加,剪切率增大粘度下降。 五、SAE粘度级 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并颁布的润滑油粘度等级。(ISO/ASTM粘度级是国际标准协会工业用润滑油使用的粘度级)加上后标“W”是表示用于冬季,15W。 六、粘度指数 所有油品,加热时会变稀、遇冷时会变稠。但各种油对粘度/温度的效应敏感度不同,故用粘度指数(VI)来表示,在温度变化下粘度变化相对小的称为较高的粘度指数。 七、单级粘度油和复级粘度油 只适用于变化不大的某种温度条件使用的油叫单级粘度油,在温度变化范围较大都能使用的油我们叫它为复级粘度油。 八、API机油质量等级 由美国石油协会制定的,对机油质量的等级划分。汽油发动机用S开头,从SA到SJ,柴油发动机用C开头,CA到CH4,字母越后等级越高。 九、如何从包装上识别汽油机油或柴油机油? 如果包装上只标有API S*的是汽油车用的汽油机油。 如果包装上只标有API C*的是柴油车用的柴油机油。 若然罐上只标API S*/C*或C*/S*,是适用于混合车队的柴汽油两用机油,一般来说:S在前的更适 合与汽油车,C在前面的更适合柴油车,但最终应根据API的等级来决定使用。 十、什么叫闪点? 润滑油在加热的情况下粘度会下降变稀、分子运动会加剧,在这种情况下润滑油在火花产生

试验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试验目的1学会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实验一、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实验目的] 1. 学会显微镜油镜的使用与保养方法。 2. 学会认识细菌的基本形态与特殊结构。 [油镜的原理] 由于油镜的透镜很小,自标本玻片透过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从载物玻片到 空气,再进入油镜)的不同,部分光线因发生折射而散失(如下图A—A‘),不能进入透镜,致使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呈现不清。当在油镜与标本片之间 加镜油后(镜油的折光率为1.515和玻璃的折光率1.52相近似),从而减少了光 线通过标本片与油镜之间空气(折光率1.0)引起的散光现象,增加了进入透 镜的光线(如下图中C—C‘),使视野的明亮度加强,物像可看清楚,此外, 加用镜油能增加油镜的数值孔径,提高显微镜分辨能力。 油镜加香柏油的原理 [实验内容] (一)显微镜的使用 材料 显微镜,镜油(香柏油),擦镜纸,玻片标本。 方法 1.检查:使用前必须对所用显微镜进行详细检查,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向老师报告。 2.调光:检查未染色标本时,以弱光线为宜,此时可将集光器下降或缩小光栅,检查染色标本时,以光线强为宜,此时应适当升高集光器或将光栅打开。 3.标本观察: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先用低倍镜观察。用粗调节器调至看出物象后,再调节细调节器,使物像更加清晰。在换高倍镜观察前,鉴于高倍镜视野范围比低倍镜小,故须将被观察内容移至视野中央后再换之。 (二)油镜的使用和保养

1.油镜头的识别:油镜头上一般刻有100×、或Oil、油等标记。 2.油镜的使用方法: (1)将显微镜直立于桌上,不要扳动倾斜关节,使载物台保持水平。 (2)对光:用低倍镜对光,检查染色标本时光线宜强。要抬高集光器,放大光圈。 (3)滴加香柏油一小滴于染色标本片上,将标本置于载物台上,移置待检部分于接物镜下。 (4)换用油镜,眼睛从侧面看着物镜,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下降至油镜头浸入镜油并几乎接触标本片。 (5)左眼看接目镜,一面观察,一面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镜筒上升,直到观察到模糊的物像时,再适当转动细调节器,使物像完全清晰,即可正式观察。 注意切不可在眼看目镜时向下转动粗调节器,以免压碎标本片及损坏镜头。观察标本时养成左眼看接目镜的习惯。 (三)油镜的保养 1.标本观察完毕,向上转动粗调节器将镜筒提起,取下标本,用擦镜纸将镜头上的油擦净。若油已干,可用擦镜纸沾少许二甲苯擦去油迹,随即用擦镜纸擦去二甲苯。因二甲苯能溶解粘固透镜的胶质,如不擦去二甲苯,日久后镜片会脱落。 2.将物镜转成“八’字形,以免损坏油镜。降低集光器,竖起反光镜,将显微镜放入镜箱。 3.填写显微镜使用登记卡。 注意事项: 1.细调节器是显微镜最精细、最脆弱的机械部分,每旋转一周使镜筒上升或下降0.1毫米,只能做往返回转,不要向单一方向转动数周。 2.观察滴片标本时,载物台应放平,注意勿将物镜镜头接触粪液。 3.观察封片标本时,勿使镜头与盖玻片接触,以免压坏标本或损伤镜头。 4.观察血涂片标本时,必须按一定顺序,逐个视野检查,以免遗漏。

常用润滑油基本知识简介(免费)

设备的润滑管理 设备的润滑管理是设备技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设备维护的重要内容,搞好设备润滑工作,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减少设备磨损、防止和减少设备事故,降低动力消耗,延长设备修理周期和使用寿命的有效措施。 ①润滑的基本原理 把一种具有润滑性能的物质,加到设备机体摩擦副上,使摩擦副脱离直接接触,达到降低摩擦和减少磨损的手段称为润滑。 润滑的基本原理是润滑剂能够牢固地附在机件摩擦副上,形成一层油膜,这种油膜和机件的摩擦面接合力很强,两个摩擦面被润滑剂分开,使机件间的摩擦变为润滑剂本身分子间的摩擦,从而起到减少摩擦降低磨损的作用。 设备的润滑是设备维护的重要环节。设备缺油或油变质会导致设备故障甚至破坏设备的精度和功能。搞好设备润滑,对减少故障,减少机件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起着重要作用。 ②润滑剂的主要作用 a. 润滑作用:减少摩擦、降低磨损; b. 冷却作用:润滑剂在循环中将摩擦热带走,降低温度防止烧伤; c. 洗涤作用:从摩擦面上洗净污秽,金属粉粒等异物; d. 密封作用:防止水分和其他杂物进入; e. 防锈防蚀:使金属表面与空气隔离开,防止氧化; f. 减震卸荷:对往复运动机件有减震、缓冲、降低噪音的作用,压力润滑系统有使设备启动时卸荷和减少起动力矩的作用; g. 传递动力:在液压系统中,油是传递动力的介质。 ③润滑油选择的基本原则 设备说明书中有关润滑规范的规定是设备选用油品的依据,若无说明书或规定时,由设备使用单位自己选择。选择油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运动速度:速度愈高愈易形成油楔,可选用低粘度的润滑油来保证油膜的存在。选用粘度过高,则产生的阻抗大、发热量多、会导致温度过高。低速运转时,靠油的粘度来承载负荷,应选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b. 承载负荷:一般负荷越大选用润滑油的粘度越高。低速重载应考虑油品允许承载的能力。 c. 工作温度:温度变化大时,应选用粘度指数高的油品,高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和闪点高、油性和抗氧化稳定性好,有相应添加剂的油品。低温条件下工作应选用粘度低水分少、凝固点低的耐低温油品。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前,先经低、高倍镜观察,将需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光圈开到最大。转换油镜时,从侧面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之间的距离。用左眼观察目镜,慢慢转动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 油镜是在实验室当中,经常会使用到的显微镜之一,这种显微镜对于物体所呈现的清晰度是略高于普通的光学显微镜的,所以经常就是用于观察衣原体、细菌、细胞器等一些比较细微结构的物体。油镜的使用不仅仅是在生物领域有重要作用,在医疗方面也是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那么显微镜油镜使用注意事项主要有哪些呢? 在使用油镜时,需要注意首先要在玻片上滴加香柏油,这主要就是由于油镜的放大倍数比较高,但是透镜却很小,所以在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时,会造成部分的光线发生折射而导致散失,那么就会让进入镜筒的光线少,对于物体就会观察不清。滴加香柏油后就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那么物象就会更加清晰。其它还需要注意的还有以下几点: 1、在使用之前,必须先经低、高倍镜的观察,然后将需放大的部分移到视野中心。 2、需要将集光器上升到最高的位置,光圈需要开到最大。

3、在转换油镜时,要从侧面的水平注视镜头与玻片之间的距离,使得镜头浸入油中又不以压破载玻片为最佳。 4、使用左眼进行观察目镜,然后慢慢的转动细调节器直至物象清晰为止。如果说不出现物象或者说目标不理想的话要重新寻找,不得经高倍镜进行寻找,以免油沾污了镜头。 5、油镜使用完毕之后,要先用擦镜纸擦一遍,然后再用沾了二甲苯的擦镜纸将香柏油擦去,最后不要忘记用干擦镜纸擦干净。 在使用显微镜油镜之前,应该要熟悉的掌握显微镜的各部名称和使用方法,特别是应该要掌握识别三种接物镜的特征。

废乳化液处理

精心整理 废乳化液 机械制造工业中,金属切削加工使用大量乳化液作为润滑冷却之用,乳化液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 , 就会变成废水排出。 乳化液中主要含有机油和表面活性剂,是用乳化油根据需要用水稀释再加入乳化剂配制而成的。在机床切削使用的乳化液中为了提高乳化液的防锈性 , 还加入了亚硝酸钠等。

2. 2.1 乳化液废水处理原理 根据乳化液的性质,进行乳化液废水的处理需经过二个步骤: 破乳剂油; (2) 水质净化去除表面活性剂等物质。 破乳方法种类较多,有盐析法、乳酸法、凝聚法、顶替法、高压电法、吸附法等等。一般常用的采用盐析凝聚混合法,现介绍如下 在乳化液中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的离子在乳化液中发生强烈的水化作用即争水作用,使乳化 液中的自由水分子减少了 , 对油珠产生脱水作用,从而破坏了乳化液油珠的水化层,中和了油珠

的电性,破坏了它的双电层结构,因而油珠失去了稳定性,产生凝聚现象 ( 电解质一般分为二、三价的钙、镁、铝等盐类 ) ,其反应式如下: 2C 17 H 33 COONa + 2MgCl 2 -→ (C 17 H 33 COO) 2 Mg+2NaCl 油酸皂镁皂 2C 17 H 33 (OSO 3 Na) COONa+2CaCl 2 -→ (C 17 H 32 ) 2 (OSO 3 ) 2Ca (COO) 2 +4NaCl 磺化蓖麻油

2-2 所示: 2.2 处理工艺流程选择及设备

图 2-1 原乳化液处理机处理工艺流程图

上述处理工艺流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 a. 由于乳化液中油、SS、COD含量较高,一级气浮只能除去大部分油、SS、COD,残留的部分只能靠石英砂滤罐、两级活性炭吸附来保证出水达标,因此石英砂滤罐及两级活性炭滤罐负荷较重,造成经常反冲和活性炭很快饱和失去吸附作用需要更换的情况发生。 b.气浮设备进气未设自控装置,靠人工调整,很难达到良好的气浮效果,工人操作难度大。

润滑油知识手册

润滑油知识手册(总13页)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润滑油基础知识手册 一、润滑油基本简介 1、润滑油的基本概念 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2、润滑油的主要作用 (1)冷却作用:燃料在发动机内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只有一小部分用于动力输出以及摩擦阻力消耗和辅助机构的驱动上;其余大部分热量除随废气排到大气中外,还会被发动机中的冷却介质带走一部分。发动机中多余的热必须排出机体,否则发动机会由于温度过高而烧坏。这一方面靠发动机冷却系来完成,另一方面靠润滑油从气缸、活塞、曲轴等表面吸收热量后带到油底壳中散发。 (2)洗涤作用:发动机工作中,会产生许多污物。如吸入空气中带来的砂土、灰尘,混合气燃烧后形成的积炭,润滑油氧化后生成的胶状物,机件间摩擦产生金属屑等等。这些污物会附着在机件的摩擦表面上,如不清洗下来,就会加大机件的磨损。另外,大量的胶质会使活塞环粘结卡滞,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因此,必须及时将这些污物清理,这个清洗过程是靠润滑油在机体内循环流动来完成的。 (3)密封作用:发动机的气缸与活塞、活塞环与环槽以及气门与气门座间均存在一定间隙,这样能保证各运动副之间不会卡滞。但这些间隙可造成气缸密封不好,燃烧室漏气结果是降低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润滑油在这些间隙中形成的油膜,保证了气缸的密封性,保持气缸压力及发动机输出功率,并能阻止废气向下窜入曲轴箱。 (4)防锈作用:发动机在运转或存放时,大气、润滑油、燃油中的水分以及燃烧产生的酸性气体,会对机件造成腐蚀和锈蚀,从而加大摩擦面的损坏。润滑油在机件表面形成的油膜,可以避免机件与水及酸性气体直接接触,防止产生腐蚀、锈蚀。 (5)消除冲击载荷:在压缩行程结束时,混合气开始燃烧,气缸压力急剧上升。这时,轴承间隙中的润滑油将缓和活塞、活塞销、连杆、曲轴等机件所受到的冲击载荷,使发动机平稳工作,并防止金属直接接触,减少磨损。

油镜的使用与简单染色法

实验一油镜的使用、简单染色法 一、实验目的 1、复习显微镜低倍镜和高倍镜的使用技术,了解油浸系物镜的基本原理,掌握油浸系物镜的使用方法。 2、掌握细菌简单染色及无菌操作技术。 二、实验原理 (一)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 普通光学显微镜包括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两部分。机械部分包括镜座、 镜臂、镜筒、载物台、物镜转换器、粗调节螺旋、细调节螺旋、标本夹等。 光学部分包括接目镜、接物镜、反光镜、光圈(虹采)、聚光镜(集光器)等。 (二)油浸系的原理 浸系是在油浸镜与标本之间加1滴香柏油,调整光源检查细菌标本的方法。油浸镜是一种高倍放大的物镜,一般都刻有放大倍数,如95x、100x等。其镜头标记国产镜多用“油”字表示,国外产品则用“Oil”(Oil Immersion)或HI (homogeneous Immersion)表示。而且油镜的镜身较高倍镜和低倍镜为长,镜片最小,这也是识别的另一种标志。其使用原理是:由于香柏油与玻璃的折光率相似(香柏油为1.515,玻璃为1.52)。镜检时,滴加香柏油的作用是使光源尽

可能多的进入物镜中,避免光线通过折光率低的空气(折光率为1.0)而散失,因而能提高物镜的分辨率,使物像明亮清晰(见下图)。 图介质为空气(A)与介质为香柏油(B)时光线通过的比较 (三)细菌简单染色 细菌的涂片和染色是微生物学实验中的一项基本技术。细菌的细胞小而透明,在普通的光学显微镜下不易识别,必须对它们进行染色。利用单一染料对细菌进行染色,使经染色后的菌体与背景形成明显的色差,从而能更清楚地观察到其形态和结构。此法操作简便,适用于菌体一般形状和细菌排列的观察。 常用碱性染料进行简单染色,这是因为在中性、碱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细菌细胞通常带负电荷,而碱性染料在电离时,其分子的染色部分带正电荷,因此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经染色后的细菌细胞与背景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常用作简单染色的染料有美蓝、结晶紫、碱性复红等。当细菌分解糖类产酸使培养基pH下降时,细菌所带正电荷增加,此时可用伊红、酸性复红或刚果红等酸性染料染色。 三、实验用品 香柏油、二甲苯、擦镜纸、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石炭酸复红染色液、生理盐水、显微镜、接种环、酒精灯、载玻片、吸水纸、大肠杆菌(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sccus aureus)的斜面菌种、滴管、烧杯、试管架。四、实验内容与方法 (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 调节光源→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油镜观察 1、观察前的准备 ①将显微镜置于平稳的实验台上,镜座距实验台边沿约为4cm。坐正,练习用左眼观察。

乳化油破乳及除油

污水的物理处理 -隔油和破乳 一、一、含油废水的来源、油的状态及含油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二、隔油池 三、乳化油及破乳方法 一、含油废水的来源、油的状态及含油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1.来源 含油废水的来源非常广泛。除了石油开采及加工工业排出大量含油废水外,还有固体燃料热加工、纺织工业中的洗毛废水、轻工业中的制革废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屠宰及食品加工以及机械工业中车削工艺中的乳化液等。其中石油工业及固体燃料热加工工业排出的含油废水为其主要来源。 石油工业含油废水主要来自石油开采、石油炼制及石油化工等过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来自带水原油的分离水、钻井提钻时的设备冲洗水、井场及油罐区的地面降水等。 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含油废水主要来自生产装置的油水分离过程以及油品、设备的洗涤、冲洗过程。 固体燃料热加工工业排出的焦化含油废水,主要来自焦炉气的冷凝水、洗煤气水和各种贮罐的排水等。 2.状态 含油废水中的油类污染物,其比重一般都小于1,但焦化厂或煤气发生站排出的重质焦油的比重可高达1.1。 油通常有三种状态: (1)呈悬浮状态的可浮油如把含油废水放在桶中静沉,有些油滴就会慢慢浮升到水面上,这些油滴的粒径较大,可以依靠油水比重差而从水中分离出来,对于石油炼厂废水而言,这种状态的油一般占废水中含油量的60%~80%左右。 (2)呈乳化状态的乳化油这些非常细小的油滴,即使静沉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仍然悬浮在水中。这种状态的油滴不能用静沉法从废水中分离出来,这是由于乳化油油滴表面上有一层由乳化剂形成的稳定薄膜,阻碍油滴合并。如果能消除乳化剂的作用,乳化油即可转化为可浮油,这叫破乳。乳化油经过破乳之后,就能用沉淀法来分离。 (3)呈溶解状态的溶解油,油品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低,通常只有几个毫克每升。 3.对环境的危害 油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植物、土壤、水体的严重影响。 油田含油废水浸入土壤孔隙间形成油膜,产生堵塞作用,致使空气、水分及肥料均不能渗入土中,破坏土层结构,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甚至使农作物枯死。为此,我国在1985年颁布的“B5084—19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规定,在一、二类灌区对水质的要求,石油类含量均不得大于10mg/L。含油废水(特别是可浮油)排入水体后将在水面上产生油膜,阻碍大气中的氧向水体转移,使水生生物处于严重缺氧状态而死亡。在滩涂还会影响养殖和利用。有资料表明,向水面排放一吨油品,即可形成5*106m2的油膜。 含油废水排人城市沟道,对沟道、附属设备及城市污水处理厂都会造成不良影响,采用生物处理法时,一般规定石油和焦油的含量不超过50mg/L。 二、隔油池 1.隔油池的型式与构造 常用的隔油池有平流式与斜流式两种型式。 (图2-19)为典型的平流式隔油池。从图中可以看出,它与平流式沉淀池在构造上基本相同。 废水从池子的一端流人池子,以较低的水平流速(2~5mm/s)流经池子,流动过程中,密度小于水的油粒上升到水面,密度大于水的颗粒杂质沉于池底,水从池子的另一端流出。在

乳化液

近几年来,我国切削液生产发展较快,新产品不断推出,但归纳起来,它们的基本成分都是由油、水和各种化学添加剂配制而成。生产中常用的切削液有切削油、乳化液和水溶液三大类。切削油润滑和防锈性好,但冷却和清洗性较差,切削时在切削区会形成油雾,造成环境 污染,同时油资源消耗多,生产成本高。水基切削液的冷却和清洗性较好,但防锈性较差。乳化液具有一定的润滑性、冷却性、清洗性和防锈性,是目前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切削液。但它的使用寿命短,废液多,排放时水质污染较严重,因此必须进行净化和废液回收处理。现就乳化液的组成及其净化方法,废液的回收处理,以及如何延长乳化液使用寿命等问题,介绍如下。 乳化液的组成及其净化方法 1.乳化液的组成 乳化液是用矿物油、乳化剂(如石油磺酸钠、磺化蓖麻油等)及添加剂预先配制好的 乳化油,加水稀释而成。因为油不溶于水,为了使两者混合,所以必须加入乳化剂。 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它的分子是由极性基团和非极性基团两部分组成。前者 亲水,可溶于水;后者亲油,可溶于油。把油在水中搅拌成细粒时,乳化剂分子能 定向地排列吸附在油水两界面上,把油和水连接起来,使分离的细粒不再因凝聚而 浮游在水中,成为浮浊液。乳化液中含乳化油少,即浓度低的(如浓度为3%~5%),冷却和清洗作用较好,适于粗加工和磨削;浓度高的(如浓度为10%~20%),润滑作 用较好,适于精加工(如拉削和铰孔等)。为了进一步提高乳化液的润滑性能,还可 加入一定量的氯、硫、磷等极压添加剂,配制成极压乳化液。 2.乳化液的净化方法 近几年来研究表明,如将切削液中的杂质(如碎屑、砂轮粉末等)从40μm降低到10μm,刀具耐用度可延长1~3倍。由于人们的肉眼看不见小于40μm的微粒,所以当切削 液中的杂质,尺寸小于20μm,常被人们所忽视,然而这些不可见的杂质对金属切削 加工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切削加工时,它们将进入到刀具前刀面与切屑以及刀 具后刀面与工件接触区的界面上,产生强烈摩擦,使切削温度增加,并使刀具耐用 度大大降低,同时使加工表面质量变差。因此,目前的研究认为,无论是精密加工, 还是在钻削、扩孔、铰孔和镗孔等普通加工中,为了提高刀具耐用度和可靠性,改 善零件加工质量,均应使用净化的切削液。此外,清洁的切削液还可防止微生物的 生长。乳化液的使用寿命短、易变质,与在乳化液中微生物的生长有重要关系。在 乳化液中微生物的繁殖十分惊人。乳化液含细菌量的标准是不超过1000个/mL,当 细菌繁殖到大于0.1×105~1×106个/mL时,乳化液就会变质发臭,并会污染周围环 境,使空气中含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影响工人健康。保持乳化液的清

润滑油相关知识

1.13在冬季,汽车有时会出现启动困难,何故?如何解决? 答:在冬季汽车启动困难,一般为机油粘度等选择不当,冬季气温低,若沿用夏季使用的单级机油,会因为低档温动力粘度过大而难以启动。正确的方法是:根据环境温度选择适宜粘度等级的多级油。 1.14发动机在运行中出现“卡环”、“拉缸”故障,原因何在?如何避免? 答:在活塞运动在上、下止点处,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处于边界润滑状态,若供油不足或使用低档润滑油,都会使上述部位润滑状态进一步恶化,活塞积炭和漆膜增多,继而导致卡环、拉环等故障。正确选油,合理用油即可避免。 1.15发生“烧瓦”故障,原因何在?如何避免? 答:曲轴轴承,连杆大小头轴承等正常情况处于流体润滑状态,但当供油短缺、负荷突然增大或润滑油被稀释时,都可能引起“烧瓦”故障。正确用油,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17机油压力报警(亮红灯)的原因及处理? 1.18油品在使用中出现粘度改变、颜色加深等现象,何故?怎么办? 答:油品在使用中由于工作环境的影响,油品会不可避免地氧化变质,粘度会增大,颜色加深;而燃料泄漏会稀释机油,使得油品粘度下降、闪点降低等等。因此油品有严格的使用周期即换油期,如在换油期内出现异常,应及时采集油样送检,被检项目超出或达到换油标准,就应换新油。 1.19汽油车(或柴油车)能否选用柴油机油(或汽油机油)?何故? 答:不能。这是选油时首先要明确的问题。汽油车与柴油车因为发动机工况不同,所用燃料不同等等,对机油的要求存在很大差异。汽油机油和柴油机油的配方相差很大,汽油机油不能满足柴油车(发动机)的

使用要求,柴油机油不能满足汽油车(发动机)的使用要求。一定注意:汽油车要选用汽油机油(S系列产品),柴油车要选用柴油机油(C系列产品)。但不论汽油车或是柴油车,都可选用符合质量等级要求的通用油。 1.20不同生产厂家的机油能否混合使用? 答:一般说来,我们不提倡代用和混用,但在油品供应不及时或某些情况下,作为临时措施,必须代用或混用时,就需掌握一些原则,使代用或混用后,能在一定时间内保证发机机的正常润滑,不致造成润滑不当而发生事故。大概原则如下: a 尽量选择性能相近的油品,不应选用性能相差太远的。 b 粘度要相当,以不超过±25%为宜。 c 性能上以高代低,用高质量的油代低质量的油较好,但决不能相反。 d 不同生产厂的同类油要混用时,应先做混对试验。把两种油以1:1混合搅拌加温到80~90℃后,观察有无异味或混浊沉淀等,如无异常现象方能混用。(因为清净剂烷基水杨酸盐与磺酸盐在某些情况下不能相混。) e 其他油类,如齿轮油,液压油等决不能当内燃机油使用。 1.21如何鉴别真假机油? 答:首先从外观上先做简单鉴别:观察油样是否澄清透明、混浊或有悬浮物、沉淀物有颗粒杂质的机油,肯定不是合格产品。对机油的颜色要做具体分析,因内燃机油是由基础油加入几种颜色较深的添加剂调合而成,添加剂加量范围约为3%~12%,通常对同一粘度等级油来说,高档油的添加剂加量较大,颜色较深,中低档油的添加剂加量少,颜色较浅;对同一质量等级的油品来说,单级油较多级油的颜色要深一些。有人认为颜色浅的机油是好油,这是不确切的。还有人习惯用手指来触试机油粘度,这也是不科学的。 准确鉴别真假机油的较简单方法是对其进行一两项重点质量性能的分析,如进行碱值、硫酸盐灰分或元素含量等分析,即可了解主要添加剂的加入量情况,这方面工作可委托油品检测部门进行,需要的费用并不多。 1.22进口油一定优于国产油吗?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其来源有三,其一为国外几大油公司进口;其二为国内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知名集团公司产品;其三为地方或民营企业产品。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两大集团所属企业生产的汽油机油、柴油机油,其生产原材料来源可靠,质量稳定,工艺技术成熟,产品的评定方法和质量标准均等效或等同于美国API标准。可以说其产品与同级别(包括粘度等级、质量等级)的进口产品,两者在使用性能上相当或相等,地方或民营企业的产品在原材料来源,生产工艺及配方技术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难以定论。 总之,不该盲目认为进口油一定好于国产油。 1.23进口车能否使用国产油? 答:只要是大型正规厂家生产的机油,其质量与进口油是相当的,完全可以依照汽车说明书中推荐的机油质量级别(如SF级、SL级等)选择同级别的国产油。若为进一步放心可选用高一档质量级或适当缩短换油期。 1.24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美国车、欧洲车、国产车并存,如何选油? 答:国际上,汽车内燃机油发展最早的是美国,始于20世纪40年代,油品升级换代速度也最快。欧洲在美国其后,近年也有较快的发展。由于欧美汽车工业的发展特点及环保要求等有所不同,对润滑油性能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亦即欧美汽车发动机油标准不同。我国的油品标准跟从美国。油品性能等效或等同于美国。一般说来,美国车应该使用符合API标准的美国或中国产的内燃机油,欧洲车原则上应使用

油镜观察

实验材料: 标本片、显微镜、香柏油、擦镜纸、二甲苯。 实验原理: 使用油镜时,需在玻片上滴加香柏油。这是因为油镜的放大倍数较高,而透镜很小,光线通过不同密度的介质物体(玻片→空气→透镜)时,部分光线会发生折射而散失,进入镜筒的光线少,视野较暗,物体观察不清。如在透镜与玻片之间滴加和玻璃折射率(n=1.52)相仿的香柏油(n=1.515),则使进入油镜的光线增多,视野亮度增强,物象清晰。 实验方法: 1、用油镜时,勿将镜臂弯曲倾斜,以免油滴或菌液流淌外溢,影响观察造成污染。 2、用低倍镜对光,自然光线用平面镜(光源不宜采用直射日光,因直射日光的强度太大容易刺激眼睛),人工光源用凹面镜,同时调节集光器和光圈以获得最适亮度。染色标本油镜检查时,应将光圈完全打开,集光器上升至载物台相平,使光亮度很强。 3、标本片放在载物台上,用标本推进器或压片夹固定。 4、低倍镜找出标本的范围,然后在待检部位上加一滴香柏油,转动镜头转换器,将油镜头置于工作位置,从侧面观察并缓慢转动粗调节器,使油镜头浸没在油滴内,当油镜头几乎接触玻片时停止转动,然后眼睛移至目镜,缓慢向上移动粗调节器(只应上升,不能下降,以免压碎标本和损坏镜头),待看到模糊物象时,再用细调节器转动至物象完全清晰为止。 5、观察完毕,取下标本片,立即用擦镜纸顺一个方向旋转擦拭镜头上的油。若油已干,应先用二甲苯滴在擦镜纸上擦净镜头,再用另一干净擦镜纸拭去镜头上沾有的二甲苯。 6、显微镜擦净后,降低物镜并将其转成八字形,集光器下降,反光镜推平,光圈关上,归还显微镜室。 正确使用显微镜油镜 普通型生物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达几百倍。一般真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个体较大,用低倍物镜和高倍物镜即可得到良好的效果。但要看到经染色的细菌的形态和真核生物细胞的形态构造,最好使用油镜头。 油镜比干燥系高倍物镜的工作距离短得多,最短的只有0.1 mm,且调焦程序又不同于干燥系物镜,操作时须特别细心,防止油镜压碎标本或损坏油镜。油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如下: 先在干燥系高倍物镜下找准被检物,并置于视野中央,然后升高镜筒约1.5 cm,再把油镜头旋转至对准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滴一滴浸液(镜头油),将头偏于一侧观察,下降镜筒,到物镜的前透镜与浸液接触时停止。继而从目镜里细心观察视野,旋转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地上升,刚出现不太清晰的物象时就换用细准焦螺旋,至物象清晰后进行观察。 初次使用油镜,也可按照干燥系物镜的调焦程序调节焦距。即先下降镜筒至物镜最接近盖玻片,但绝不能压在标本上,再上升物镜调焦。但此法有将浸液挤出去和造成空泡的缺点。若上调粗准焦螺旋时,镜筒已升到油浸镜头离开油滴,仍不能发现被检目的物,须重新调节。 油镜使用的镜头油为香柏油或石蜡油。因香柏油黏稠度较高,使用之后擦拭较麻烦,因而许

破乳的常用方法

破乳的常用方法 液-液萃取中非常重要的操作是急速地振动样品。此步骤可确保两相的完全接触,有助于质量传递。在分液漏斗发生完全的混合,产生大量的界面区域使得有效的分配出现。由于物质剧烈的振动,在液-液萃取中乳化现象经常发生,特别是那些含有表面活性剂和脂肪的样品。收集欲测物质必须先进行破乳。为 ,改变溶剂或了防止乳化形成,应用采取加热或加盐的方法破乳。通过改变K D 化学平衡作用的添加剂,诸如使用缓冲剂调节pH,盐调节离子强度等。用于破乳的常用技术如下: ①加盐; ②使用加热-冷却萃取容器; ③通过玻璃棉塞过滤乳化液样品; ④通过相过滤纸过滤乳化液样品; ⑤通过离心作用; ⑥加进少量的不同的有机溶剂。 在液-液萃取过程中,有机相、水相、乳化物和外力是乳化形成的主要因素,如果破坏乳化形成的条件就可以防止和避免乳化的形成。诸如,在脏器、血液等生物样品的萃取前,在研钵中先加入等量的无水硫酸钠与样品同时研磨,直至干沙状后,经有机溶剂萃取就不会发生乳化现象,而且可获得较高的萃取效率。但本法不适用溶液萃取。在水溶液样品中加入氯化钠使之饱和,再用有机溶剂萃取可有效地防止因为有机相与水相比重接近易引起的乳化现象。在生物体试样中含有蛋白、油脂等乳化物,它们具有降低有机相和水相界面张力的功能,将有机相液珠与水相粘合在一起,形成相对稳定的乳状液。如果除去这些乳化物就能避免乳化的形成。除去乳化物的方法很多,应当根据萃取的目的决定。例如,在萃取生物试样中不挥发性有机物时,常用的方法有:酸性乙醇浸取法、三氯乙酸沉淀蛋白法、冷冻除油脂法等均可除掉样品中的蛋白、脂肪等乳化物。此外,提高两相的体积比,一般地保持两相体积比为1:(5~10)时,可有效地防止乳化。在剧烈振摇时发生乳化,采用缓慢振摇可防止乳化。 在液-液萃取过程中发生乳化现象时,可根据乳化的程度采用适当的方法消除乳化。 如果样品出现高度乳化(即全部乳化),可采用离心法破乳。破乳率随离心转数的增加而增大,也随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通常采用2000r/min,作用 2min后的破乳率可达100%。但离心法不适用微乳液的破乳。也可以采用无水硫酸钠研磨法破乳,将乳浊液转入研钵中,使用无水硫酸钠研磨至沙状后再进行萃取可消除乳化现象。还可以采用蒸干法,将乳浊液置入蒸发皿中,于100℃沸水浴蒸干后,再用有机溶剂萃取。但本法不适用挥发性物质的萃取。

破乳的方法

2.1物理破乳技术 2.1.1.过滤样品:若水样混浊,悬浮物>1%,过滤水样后进行分析可以减小乳化程度;本实 验室证明该方法简单且减轻乳化现象效果明显。 2.1.2.长时间静置:将乳浊液加盖放置过夜,一般可分离成澄清的两层;该方法普遍适用。 2.1. 3.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轻度乳化造成界面不清时,可将分渡漏斗在水平方向上缓慢 地旋转摇动,这样可以消除界面处的“泡沫”,促进分层;该方法简单易行,对于轻度的乳化现象有很好的消除效果。 2.1.4.用力甩摇分液漏斗:对于中度乳化现象的样品,如果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无明显效 果,则可以盖上塞子,用力甩摇分液漏斗;该方法效果明显,片刻见即可出现沉降物,静置稍时,即可弃去絮状沉淀。 2.1.5离心分离:对于中重度乳化现象,将乳化混合物移入离心分离机中,进行高速离心分 离。实验证明该方法对于重度乳化现象效果明显且省时。 2.1.6用电吹风加热乳化层,该方法适用性不强,但是也具有一定的破乳效果。 2.1.7超声法破乳,该方法缺点是每次只能超声少量乳化液,且不能加热,要随时监视溢出 损失现象。 2.1.8冷冻法:将乳化液放入冰箱的冷冻室过夜,水被冷冻后,取出慢慢融化,即可破乳。 2.1.9乳化液过滤法:漏斗中放置少许玻璃棉(或脱脂棉)及无水硫酸钠,对乳化液和有机 相进行过滤,该方法应注意的是脱脂棉要进行丙酮的索氏抽提,确保污染的消除,另外为消除玻璃棉(脱脂棉)对目标物的吸附,可用多次少量有机溶剂辅助完全转移。 2.1.10添加重蒸水:当乳化现象严重,采用以上的一种或多种措施不能有效破乳时,转移 乳化液至清洁的另一个分液漏斗,加入3倍于乳化液的二次重蒸水,轻轻翻转2-3 次分液漏斗,静置让其分层;该方法经实验证明,配合其他破乳手段,有很好的效 果。 2.1.11. 如果液体样品严重乳化,可使用连续液液萃取仪进行样品萃取;该方法对于实验仪 器有一定的局限性 2.2化学破乳技术 2.2.1.采用比重接近l的溶剂进行萃取时,萃取液容易与水相乳化,这时可加入少量的乙醚, 将有机相稀释,使之比重减小,容易分层。 2.2.2.补加水或溶剂,再水平摇动:向乳化混合物中缓慢地补加水或溶剂,再进行水平旋转 摇动,则容易分成两相。至于补加水,还是补加溶剂更有效,可将乳化混合物取出少量,在试管中预先进行试探。这个比较有讲究,当你要的有机溶剂在上层,最好补加密度较小的乙醚,否则就补加密度较大的二氯甲烷或者氯仿。 2.2. 3.加乙醇:对于有乙醚或氯仿形成的乳化液,可加入5~10滴乙醇,再缓缓摇动,则可 促使乳化液分层。但此时应注意,萃取剂中混入乙醇,由于分配系数减小,有时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2.2.4对于乙酸乙酯与水的乳化液,加入食盐、硫酸铵或氯化钙等无机盐,使之溶于水中, 可促进分层。另外,将乳化部分取出,小心地温热至50℃,或用水泵进行减压排气,都有利于分离。对于由乙醚形成的乳化液,可将乳化部分分出,装入一个细长的筒形容器中,向液面上均匀地筛撒充分脱水的硫酸钠粉末,此时,硫酸钠一边吸水,一边下沉,在容器底部可形成水溶液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