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伊吾县琼河坝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伊吾县琼河坝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伊吾县琼河坝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伊吾县琼河坝地区斑岩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项目资助: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3BA612A-06-07-18A)资助

收稿日期:2006-05-31;修订日期:2006-08-04;作者E-mail: ycwxiaodi@https://www.doczj.com/doc/855181313.html,

第一作者简介:王晓地(1974-),男,新疆乌鲁木齐人,助理研究员,2001年获成都理工学院地质系硕士学位,成都理工大学在读博士生,从事矿床地

质和区域评价研究工作

X 白光群.伊吾县琼河坝地区斑岩铜矿远景评价研究报告,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地质大队,1990 Y 刘德权,唐延龄,周汝洪.新疆铜镍矿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报告,1990 Z 陈毓川,刘德权.新疆国家紧缺矿产大型矿集区预测研究报告,2005

伊吾县琼河坝地区斑岩铜矿 成矿地质特征及远景评价

王晓地1,2,刘德权3,唐延龄3,周汝洪3

(1.成都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四川 成都 610059;2.宜昌地质矿产研究所,湖北 宜昌 443003;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 要:论述了琼河坝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以云英山斑岩型铜矿床为例,阐述了斑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特征与成矿远景.系统分析云英山到乌东沟约19 km 2范围内的35个斑岩体的地质及矿化特征,从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化探异常资料出发,评述了区内找斑岩型铜矿床的远景,指出区内有找到大型铜矿的资源潜力,并与蒙古Oyu Tolgoi 超大型铜-金矿床进行初步对比,建议加强区内的勘查与研究. 关键词:琼河坝;斑岩铜矿;成矿特征;远景评价

琼河坝地区斑岩铜矿,是由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地质大队在“七五”期间承担国家“305”项目研究时发现的,并进行了初步地表检查,肯定了斑岩铜矿的存在X .之后,对于该区斑岩铜矿的远景有不同认识.“九五”期间,作者在开展“305”项目研究中,提出本区是新疆斑岩铜矿重要远景矿带之一Y .“十五”期间,作者承担国家“305”项目专题中,又把本区列为新疆斑岩铜矿重要矿集区进行了研究Z .近年,通过新疆招奥矿业公司在该区的勘查,钻探见到厚大铜矿化体,初步证实斑岩铜矿远景.琼河坝地区属于东准噶尔铜金成矿带,该斑岩铜矿的突破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在已有资料二次开发研究基础上,就本区斑岩铜矿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远景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供讨论.

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

东准噶尔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古生代弧盆系.区内以泥盆纪、石炭纪沉积为主,奥陶系、志留系出露很少.花岗岩类占基岩出露区总面积的10%.石炭纪汇聚阶段的花岗岩类主要在东端的琼河坝地区大量发育,为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建造,西段则为少量二长岩、花岗岩类(图1).汇聚阶段深成岩均为钙碱系列,铝不饱-弱饱和岩系.与汇聚阶段花岗岩类有关的矿化主要为铜(钨)及金矿化[1].本区华力西褶皱带

宏观构造形态属于安第斯型,区内花岗岩类是在张性体制下形成的花岗岩链,对形成斑岩型铜矿床和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有利[2],东准噶尔是新疆斑岩铜矿的重要远景区之一[3].

琼河坝地区属于琼河坝铜金成矿亚带,矿化类型多样,已发现有铁、铜、钼、金、钨、煤、石盐、芒硝、明矾石等10多种矿产,矿产地约50处,其中成型矿床有3处.矿床类型以斑岩型、矽卡岩型及陆相火山岩型矿床为主.主要有3个成矿亚系列[4]:一是与泥盆—石炭纪汇聚阶段中酸性火山岩建造有关的铁、铜、硫铁矿床成矿亚系列:产于泥盆纪火山-次火山岩型琼河坝富铁(铜)矿床、石炭纪火山沉积型条山铁矿及石炭纪次火山岩型的淖毛湖北山硫铁矿、明矾石矿床(为硫铁矿的热液蚀变和次生淋滤成因);二是与石炭纪汇聚阶段花岗岩建造有关的铜、金、钨矿床成矿亚系列:有斑岩型云英山铜矿床、接触交代型绿石沟铜矿、热液脉型201金矿;三是与石炭纪构造-岩浆作用有关金矿床成矿亚系列:有与韧性剪切带破碎-蚀变岩有关金矿(伊吾淖毛湖北山金矿)和花岗岩内外破碎蚀变岩热液脉型金矿(巴里坤金山金矿). 2 云英山斑岩铜矿床成矿特征及远景 云英山(202)斑岩铜矿床,1990年由新疆地矿局

第二区调地质大队白光群等进行过初步评价X;陈仁义等曾对该矿床的矿化特征及成因机理进行过研究[5].

矿床位于北塔山-琼河坝晚古生代火山岛弧东端的额仁山复背斜轴部.区内出露花岗岩类从早至晚依次为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富斜花岗斑岩.据120

万区调成果,花岗岩类为华力西中晚期产物.

2.1岩体地质特征

云英山富斜花岗斑岩体侵位于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主要为凝灰岩及少量硅质细砂岩).主要断裂为NW向压扭性断裂,对斑岩体起控制作用.斑岩体是琼河坝岩基杂岩体的晚期产物,属浅成相.由6个大致平行而形状不规则的岩枝组成,呈NW向,长2.85 km,宽约0.6 km,总面积约1.71 km2.岩枝长500~2 300 m, X白光群.伊吾县琼河坝地区斑岩铜矿远景评价研究报告,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地质大队,1990

宽200~100 m,面积为

0.1~0.3 km2,组成3个条带,

展布方向为310°.岩体倾向

40°,倾角60°~70°.个别岩体

北界北倾,南界南倾(图2).

富斜花岗斑岩呈肉红

色,岩石具微晶斑状结构,块

状构造.矿物成份为:斜长石

47%~50%,钾长石10%~

25%,石英20%~24%,角闪石

0~8%,黑云母<3%.斑晶以

石英和斜长石为主,钾长石

较少,粒度0.4~5 mm.基质

中有石英、斜长石、黑云母、

白云母及少量钾长石,粒度

0.05~0.25 mm.斜长石呈半

自形长板柱状,多具环带结

构,为中-更长石;石英他形-

自形粒状,具波状消光;黑云

母片度0.1 mm,沿边缘和解

理被绿泥石替代.其次有少

量磷灰石、磁铁矿、黄铁矿、

锆石、金红石、榍石、白云

母等.部分斑岩体钾化较重,

出现较多钾长石大斑晶,钾

长石含量也增加至

50%~70%,斜长石10%~

15%,石英10%~30%,黑云

母变为白云母(<3%).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花岗斑岩中钾长石斑晶K2O达13.65%~16.36%,含量明显高于玉龙斑岩铜矿中原生岩浆成因的钾长石,反映其斑晶为热液改造而来.此外,见少量次生钠长石.矿化花岗斑岩中的黑云母分析结果表明,黑云母中的SiO2、Al2O3含量偏高,而FeO、MgO、K2O偏低,显示黑云母为钾化产物.

铜矿床矿化呈浸染状直接产于花岗斑岩体内,具较明显的斑岩铜矿床的蚀变分带特征,广泛的钾长石细脉,钾质对钾长石斑晶的改造,以及次生黑云母的存在,都说明202铜矿存在较典型的钾硅酸盐蚀变.主成矿温度为420~240 ℃,流体盐度以4%~6% NaCl 为主,成矿压力达80~ll5 MPa.流体体系为K+-SO42-型.流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显示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以上特征表明云英山铜矿具斑岩型铜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3].因此,该铜矿床为斑岩铜矿类型是不容置

图1琼河坝矿集区地质图

Fig.1 Geologic map of the Qiongheba deposit area

(据新疆地质志1150

∶万地质图修编,1993)

1.花岗岩;

2.地质界线;

3.断层;

4.边界

Q——第四系松散沉积;E+N——古近—新近系泥岩、砂岩;K——白垩系吐谷鲁群泥岩砂岩;J1-2——下—中侏罗统水西沟群泥岩砂岩砾岩夹煤层;P2——上二叠统卡拉冈组陆相火山岩,底部夹碎屑岩;C2——上石炭统基-中-酸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C1——下石炭统巴塔玛依内山组陆相基-中-酸性火山岩夹粗碎屑岩煤线;D2——中泥盆统乌鲁苏巴斯套组砂岩凝灰质砂岩夹灰岩;D1——下泥盆统托让克库都克组钙质砂岩砂质灰岩凝灰质砂岩;λπc——石英斑岩;ζγc——钾长花岗岩;γc——二长花岗岩;δc——闪长岩1——云英山小型铜钼矿床;2——绿石沟铜矿点;3——琼河坝小型铁矿床;4——淖毛湖北山小型金矿床;

5——淖毛湖中型硫铁矿-明矾石矿床

400新疆地质

疑的.

2.2 岩体及围岩蚀变特征

斑岩体及其围岩蚀变均十分强烈,主要蚀变有钾长石化、云英岩化、泥化、硅化、青磐岩化.蚀变分带性明显,由内向外可划分为3个蚀变带:内带为钾化带,主要钾长石化、云英岩化;中带为泥化带,发育绢英岩化、泥化、硅化;外带为青磐岩化带,主要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碳酸盐化等.钾长石化带以发育钾长石脉为特征,含少量黑云母.绢英岩化带以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为主,常叠加于钾长石化带之上.岩石蚀变与矿化在空间上、成因上关系密切,钾化与绢英岩化重叠部位为主要矿化地段.绢英岩化为主要成矿蚀变.而钨含量较高(400×10-6~650×10-6),可能与钾化有关.

2.3矿化特征

矿化主要分布在内接触带和岩体内,围岩中也有少量矿化,约占15%.而斑岩产于华力西中期大花岗岩体顶部的泥盆系火山岩系顶垂体内,受NW向构造控制.为全岩矿化,地表形态呈不规则的长条状,形成垄岗地貌,其间低洼处为蚀变的围岩,岩体与围岩接触

处均有断裂蚀变破碎带,常见

高岭土化等强烈蚀变.接触面

倾向为40°,倾角70°左右.岩体

与围岩蚀变均十分强烈,主要

有云英岩化、钾化、泥化,硅化

和青磐岩化、黄铁矿化、褐铁

矿化、黄钾铁钒化等.

矿体规模及品位通过探

槽揭露与采样分析,所圈定的

矿化体大多数分布于斑岩体内,

围岩中仅有少量矿化体存在.

控制岩体主要矿化地段,长度

1.7 km.刻槽采310个化学分析

样,Cu含量大于或等于0.2%者

有60个,最高品位为1.29%,Cu

含量为0.1%~0.19%者有58个.

根据分析结果,以大型斑岩铜

矿边界品位0.2%以上圈定矿

体,共圈出矿体12条,矿化体

13条.

矿石类型铜钼矿化以星

散浸染状为主,细脉浸染型次之.

矿石矿物主要含铜矿物

有:黄铜矿、辉铜矿、孔雀石、兰铜矿、胆矾等;其它金属矿物尚有黄铁矿、磁铁矿、褐铁矿、金红石、锆石等.非金属矿物主要有:长石、石英、黑云母、绢云母,其次有少量磷灰石、榍石等.

伴生元素该矿中钼、钨含量均较高(半定量光谱分析成果).在281个样品中(未包括全部) 钨含量大于400×10-6,有l69个(其中有59个大于650×10-6,达到钨矿边界品位);有71个样品,钼含量大于等于100×10-6.在半定量光谱分析的基础上,挑选了成果较好的样品做钨、钼化学分析,钨选了100个样品,分析结果有10个样品钨含量达到0.05%左右,最高含量为0.056%;钼选了70个样品,分析结果有14个样品钼含量达0.01%以上,其最高含量为0.016 5%,因此钨、钼可能综合利用.

2.4 矿床远景评述

云英山铜矿是有一定远景的斑岩铜矿床,其主要依据有:①与铜矿化有关的岩体为浅成相肉红色富斜花岗斑岩.岩石具微晶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并具有较明显的面状蚀变,并具从岩体向外的钾化-绢英岩化-青磐岩化蚀变分带模式;②蚀变强,范围较大,南北宽2~3 km.,面积约3~4 km2.主要为钾化和绢英岩化;

图2琼河坝云英山斑岩铜矿地质图

Fig.2 Geologic map of the Yunyingshan porphyry copper in Qiongheba

(据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大队,1992)

1.地质界线;

2.断层;

3.探槽;

4.铜矿化体;

5.孔雀石化;

6.褐铁矿化;

7.绢云母化;

8.金矿

Q——第四系;D1——下泥盆统托让克库都克组;γοπc——斜长花岗斑岩体

③岩石的破裂强度和网脉强度具中等水平,网脉有70~80 条/m;④网脉的形成是多期次的,可见石英脉切穿钾长石脉,有些钾长石石英脉壁或近脉处可见白云母.各种脉侧大都有较强绢云母化;⑤Cu,Mo,W地球化学特征在研究区内呈现高异常[6],离散程度大,极大值较高,Cu 2 000×10-6,W 1 500×10-6,Mo 200×10-6;

⑥云英山斑岩体的成矿元素主要有:Cu、Pb、Zn、Cr、Ni、Co、V、Mo、Sn、W等,其中以Cu、Pb、Zn、Mo、Sn、W六个元素为主.Cu、Mo、W元素平均含量高,离散程度大,对成矿有利.因此,云英山斑岩体具有形成铜、钼、钨矿床的地球化学条件.

当然,对本矿的成矿远景存在不同的认识.如前人提出[5]:“据稀土总量偏低、缺少深源物质的加入,说明成矿不利”和“物探异常表明矿化延深有限、铜矿品位偏低,认为云英山(202)铜矿远景不佳”.笔者认为:原勘查程度太低,深部远景未查明.产于泥盆系火山岩系顶垂体内的矿化斑岩脉是斑岩主体的浅部岩枝,说明区内斑岩体剥蚀不深.本区加强勘查,特别是深部工程,有望取得突破.

3 琼河坝区域斑岩体及矿化特征

3.1岩体时空分布

从云英山到乌东沟共有35个斑岩岩体(图3),呈近EW向带状分布在长9.5 km、宽1~2 km,面积约19.0 km2的范围内,岩体长轴多为NW-NWW向.按排列方向,有3个NW向串珠状岩体群:即乌东沟-中沟岩群、中沟-月亮湾岩体群、白山包-云英山岩体群.3个岩群呈右斜斜列式.除云英山为带状外,其它多为椭圆形和不规则状.前者为岩枝群,后者为大小不等的岩珠.岩体的规模均较小,较大者为云英山岩体(1.71 km2),7个岩体的总面积约为3.13 km2,其形状及规模见表1.其余岩体更小,形状不规则.

3.2主要岩石学特征

35个岩体均为微晶斜长花岗斑岩,肉红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主要矿物含量及粒度平均值见表2.斑晶中斜长石为肉红色,半自形,为更-中长石,聚片、卡氏双晶和环带构造发育.石英斑晶在镜下为他形,但野外见少量呈自形-双锥状.副矿物含量小于1%,为磁铁矿、磷灰石,偶见电气石及金红石.斜长花岗斑岩,过铝指数为1.21,里特曼指数为1.88,为钙碱性过铝花岗岩.

3.3 蚀变特征

斜长花岗斑岩体的围岩蚀变,主要表现为网脉式

图 3 云英山铜矿外围斑岩体分布图

Fig.3 Geologic map of the porphyry outside the Yunyingshan porphyry copper area

(据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二区调大队,1990)

1.孔雀石化;

2.角岩化;

3.褐铁矿化;

4.铜矿化体;

5.地质界线;

6.岩体

Q——第四系;D1t——上泥盆托让库都克组;γoπc——斜长花岗斑岩;δ——闪长岩;βμ——辉绿岩;q——石英脉

表1 云英山-乌东沟斑岩体规模特征表

Table 1 Scale of characteristics in the

Yunyingshan-Wudonggou porphyry

岩体名称形状长轴方向长/km 宽/km 面积/km2

乌东沟岩体圆形 0.4 0.3

0.12

马东沟东岩体不规则 NW 1.0 0,8 0.80

中沟西岩体宽带状 NWW 1.35 0.3 0.41

中沟东岩体椭圆状 NW 0.5 0.20 0.10

白山包岩体椭园状 NW 0.55 0.25 0.12

月亮湾岩体椭园状 NW 0.35 0.25 0.09

云英山岩体宽带状 NW 2.85 0.6 1.71

注:据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地质大队白光群等,1990

402新疆地质

面型蚀变.蚀变的次数多、类型多.从蚀变类型看,研究区岩体内外普遍有钾化、硅化、白云母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高岭土化、青磐岩化及角岩化等[2].

角岩化为接触变质蚀变,表现为围岩黑云母石英角岩化,角岩的宽度大,如中沟西岩体可达800 m.黑云母可达10%~30%,呈鳞片状,大都已绢云母化绿泥石化.

石英-钾长石-白云母化主要是网状脉.脉宽从显微脉到1~3 mm,最大到60 mm左右,带宽不足1米至数米,按矿物组合有7种脉:即石英脉、石英-钾长石脉、钾长石脉、钾长石-白云母脉、白云母脉、石英-白云母脉及石英-钾长石-白云母脉等,前3种最为发育.白云母脉较少,但在中沟西岩体、中沟东岩体及云英山岩体一带,常可见宽1~3 mm的脉体,几乎由纯白云母组成.部分石英脉中有大量片状白云母,其片度为3~5 mm.钾长石脉多为细小脉(<5 mm),其中常有少量石英团粒.石英脉或复合脉多为薄脉(>5 mm),有时石英脉中还有晶洞、晶线构造.研究区内钨元素含量呈现高异常,极可能与该次蚀变有关.

岩石中各种脉密度为70~100 条/m.有的地段石英脉极发育,穿插或交代斜长花岗斑岩.交代极强处,石英脉体呈不规则状巨大块体.如乌东沟东岩体南侧,宽30~40 m,长约100 m的石英块体,其中石英可占50%~90%,其次有钾长石残留体和少量白云母,以及<1%的褐铁矿粒状体,呈散点状,粒度1.0~15 mm,很可能原为硫化物.

黄铁绢英岩化以黄铁绢英岩化为主,次为绿泥石化、高岭土化.在岩体中除绢云母细脉或薄膜外,绢云母还交代斜长石、钾长石.绿泥石大量交代黑云母,有时见高岭土交代斜长石.绢英岩化范围比石英-钾长石-白云母化略大,中沟一带宽约 1.5 km,乌东沟约1 km.与该蚀变共生的可能有硫化物,岩石中常见褐铁矿斑点,粒度1~2 mm.许多地方岩石裂隙中见褐铁矿,使岩石呈褐红色,可能铜矿化与该次蚀变有关.在乌东沟取此种褐铁矿样品,经光谱分析:含C u 1 500×10-6~2 000×10-6、Pb 15×10-6~20×10-6、Zn 30×10-6、W 10×10-6、Sn 3×10-6~5×10-6、Mo 150×10-6、Be 1×10-6~2×10-6,其原生矿物尚待研究.

硅化有3种赋存状态:一种为细脉-薄脉状网脉,几乎遍及岩件内外;其二为大型交代的石英块体,其中常见有斑点状硫化物(约1%现已成褐铁矿);三为重结晶成糖粒状石英.

青磐岩化分布于绢英岩化外侧,其宽度有数百米.岩石蚀变具有分带性,岩体内主要为钾化及硅化,岩体外主要为绢云岩化,最外,则为青磐岩化.除青磐岩化外,蚀变带宽度一般在1 200~2 000 m间.但每类蚀变带宽度各处不一,同一岩体两侧各带宽度也不对称. 3.4岩体中成矿微量元素含量

由表3可见,岩体及附近围岩Cu、W、Mo平均含量高,极大值也高,已构成地球化学异常区.变异系数大,含量极不均匀,有不少已接近矿化,有的已超过边界品位.特别是W元素更为突出,如与华南花岗岩(W平均值为3.6×10-6),相比要高得多,但上表为半定量光谱成果,仅具参考意义.

3.5岩体的含矿性

区内除云英山铜矿外,新发现6处铜矿化点,地表普遍见孔雀石化,矿化类型以稀疏细脉状为主,浸染状为次.矿化规模一般为10 m×5 m~70 m×50 m,其中月亮湾达300 m×150 m.上述矿化普遍见孔雀石呈薄膜或细脉或碎块,偶见黄铜矿细脉,因地表覆盖发育,未予工程揭露与取样分析,深部铜含量未获资枓.此外,前述的褐铁矿斑点和斑块,原矿物是硫化物,矿物成分有待研究.诸岩体中常见长度小于0.5 m的浸染

表2 云英山-乌东沟斑岩体主要矿物含量及粒度平均值表

Table 2 Mineralogy and grain size of the Yunyingshan-Wudonggou porphyry.

矿物斑晶斜长石+少量钾长石石英黑云母基质斜长石石英钾长石白云母

含量范围/% 50~60 35~55 10~20 <1~2 40~50 20~40 15~25 0~<10 0~1

平均含量/%

55 37 15.5 1 45 30 13 3 <1 粒度/mm 2-4 2-3 2-4 0.75 0.1~-0.3

注:据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地质大队白光群等,1990

表3云英山铜矿外围岩体成矿微量元素含量特征表

Table 3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the porphyry around

the Yunyingshan porphyry copper 单位:(×10-6)

岩体名称

元素

乌东沟东中沟西中沟东月亮湾

X86166 340 80

Vc85101 104 120

Cu

Max500700 1500250

X35247 60

Vc32050 140

W

Max800500 250

X148 9 3

Vc221187 167 100

Mo

max20080 100 10

样品数11853 61 27

注:据新疆地矿局第二区调地质大队白光群等,1990

状、细脉状黑色烟灰状物(是氧化辉铜矿或铁锰质),

系氧化带产物,俗称“大花脸”,云英山出现于铜的矿化地带,此是西藏玉龙斑岩铜床重要的找矿标志.除铜矿化外,在中沟岩体南,月亮湾岩体以北,云英山岩体之南,均见磁铁矿细脉,产于主要矿化地段附近(几十~100 m)的角岩中.综上,35个斑岩体均具有典型的斑岩型蚀变和大量矿化信息,是寻找斑岩铜矿的远景区.其中最有远景的地段首推中沟东岩体,其次是白山包和月亮湾岩体.

3.6 Cu、Mo地球化学块体及成矿远景

本区属东准噶尔Au、Sn、Hg、Cu、Cr、Ni异常区,通过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发现Cu、Mo地球化学块体,面积约40.0 km2(图4),且与已知斑岩体群对应很好,展示区内成矿地球化学背景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大X.琼河坝地区具有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其地质特征与多宝山相类似.蚀变为较强的面状网脉型,期次与种类多、范围大,有分带性,Cu、Mo元素丰度高,变异系数大,已见矿化,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6]. 区内钨矿成矿地质条件较好,为钨地球化学异常区,丰度高,变异系数大.有大量石英脉,钨的最高含量达1 500×10-6,云英山地区样品化学分析,许多接近边界品位,有的已达边界品位,有可能找到钨矿床.

图4琼河坝地区Cu化探异常图

Fig. 4 Cu geochemical anomaly map of the Qiongheba area

(据杜佩轩等,1995)

X杜佩轩.新疆北部地球化学图编制及综合研究,1995

对本区找矿的启示

蒙古南戈壁省Oyu Tolgoi超大型铜金矿床,是一个世界级的超大型斑岩铜矿床[7].已圈定的矿体长4.5 km,共有5个矿体,计算推测资源量是16.0×108 t矿石,平均含铜0.63%,铜金属223亿磅(折合为1 034×104 t),平均含金0.17×10-6,900万盎司(折合为272 t).该矿床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矿床学家和大型矿业公司的高度关注.

Oyu Tolgoi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与我国的对比研究,已引起国内矿床地质专家高度重视.该斑岩铜矿带与我国西部的对比,目前主要有3种认识:一是与甘肃北山地区公婆泉铜矿床对比;二是与新疆觉罗塔格地区土屋-延东铜矿床对比;三是与新疆北准噶尔地区希勒克特哈腊苏-卡拉先格尔斑岩铜矿带对比.

从成矿地质条件出发,作者认为首先应与东准噶尔地区对比.一是它与Oyu Tolgoi矿床同属于中亚蒙古南部铜矿成矿带[8];二是Oyu Tolgoi矿带呈近EW 向,向西延伸约800 km即为琼河坝斑岩铜矿;三是两矿区火山机构及环形与放射状断裂发育,具有华力西期上叠构造属性;四是两者围岩蚀变、矿化特征相类似.当然,这个问题尚有待进行深入研究.

5 结语

(1) 本区属于东准噶尔晚古生代弧盆系,华力西褶皱带宏观构造形态为安第斯型,汇聚花岗岩类是在拉张体制下形成的花岗岩链,成矿与斜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建造的浅成相有关,具有斑岩铜矿成矿的有利地质条件.

(2) 通过科学预测和新疆拓奥矿业公司的钻探初步验证表明:云英山铜矿是一个很有远景的斑岩铜矿床,建议继续深入工作.同时,钨、钼矿也有一定远景,应进行综合评价.

(3) 琼河坝区域内有35个斑岩体,铜矿资源潜力大,按照斑铜矿成群分布的特点,要实行区域展开.

(4) 毗邻的蒙古Oyu Tolgoi斑岩铜矿带与东准噶尔斑岩铜矿带可对比,本区是该矿带西延部分,具有

较大远景.

本文蒙新疆地矿局总工董连慧博士审阅全文,并提出宝贵意见,特此致谢!

404新疆地质

参考文献

[1] 喻亨祥,夏斌,刘家远.东准噶尔碰撞造山作用与花岗岩类及有关金

属成矿系列[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0,20(3):213-219.

[2] 刘德权,唐延龄,周汝洪,等.中国新疆铜矿床和镍矿床[M].北京:地质

出版社,2005.

[3] 刘德权,唐延龄,周汝洪.新疆斑岩铜矿的成矿条件和远景[J].新疆地

质,2001,19(1):43-48.

[4] 刘德权,唐延龄,周汝洪.中国新疆矿床成矿系列,北京:地质出版

社,1996.

[5] 陈仁义,刘光海,马文义.新疆琼河坝铜金矿化地质特征及成因机理

[J].地质与勘探,1995,31(1) :26-31.

[6] 刘光海,陈仁义,白大明,等.东准噶尔铜矿成矿特征及综合评价方法

[M]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91-101.

[7] 刘益康,徐叶兵.蒙古Oyu Tolgoi斑岩铜金矿的勘查[J].地质与勘

探,2003,39(1):1-4.

[8] 何国琦.中国新疆及其邻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雏议[J].中国地

质,2006,33(2):1-13.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PECTIVE OF THE PORPHYRY COPPER IN QIONGHEBA,YIWU COUNTY Wang Xiao-di1,2,LIU De-quan3,TANG Yan-ling3,ZHOU Ru-hong3

(1.Colleage of Postgraduate,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59,China;2.Yich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Yichang, Hubei,443003,China;3. Bureau of Geology and 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Xinjiang,Urumqi,Xinjiang,830000,China)

Abstract: The metallogenic geological setting in Qiongheba area is discussed. Details of the porphyry copper’s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setting for the Yunyingshan porphyry copper are described including, geology and mineralizing features of 35 porphyries in 15km2 region from Yunyingshan to Wudonggou area. The metallogenic and geological conditions, mineralization features, and chemical exploration anomalies of the Qiongheba area are described. The Yunyingshan porphyry copper is compared and contrasted to the giant Oyu Tolgoi Cu-Au deposit in Mongolia. The Qiongheba region is very prospective for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We suggest increasing exploration in region of interest. Key words: Qiongheba; porphyry copper; metallogenic characteristics; perspective estimate

中英文翻译服务史晨洁 B.Sc.

加拿大卑诗省翻译协会会员

Email: cjgosse@shaw.ca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Services

SHI Chen-jie B.Sc.

Associate Member of The Society of Tran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Email: cjgosse@shaw.ca

本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外语系科技英语专业。先后参加过中国-加拿大新疆黄金勘探队及澳大利亚BHP中国项目考查队的翻译工作。在加拿大定居的十几年中,一直不间断地从事着各种项目的中英文口译和笔译工作。目前担任“新疆地质”的英文编辑。

斑岩型铜矿的主要地质特征

斑岩型铜矿的主要地质特征: (1)与岩体的关系: 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矿床均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有关,如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岩、石英斑岩。 而斑岩体以小侵入体或次火山岩体产出,出露面积不大,一般小于1km2(如江西德兴朱砂红岩体0.02 km2),也有达十余平方公里的。 矿化多集中在岩体项部,岩体形态复杂,以岩株、岩筒状对成矿较有利,岩石常具有斑状结构,岩体内外伴有角砾岩带,有的矿化角砾岩筒是主要的开采对象。 岩体时代一般较年轻,典型的斑岩铜矿床从晚古生代到中新生代,尤以中新生代占绝对优势。 (2)围岩蚀变特征: 矿床的围岩蚀变很发育,蚀变范围可达几百米到几千米,常具有明显的、有规律的水平和垂直的分带现象。多数情况自岩体中心向外可分为:(1)钾化带(钾质蚀变带);(2)石英绢云母化带;(3)泥化带(粘土化带);(4)青盘岩化带;上述四个带在一个矿床中不一定都存在,可以是其中某一两个带特别发育,围岩蚀变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可作为寻找斑岩铜矿的有效标志。金属矿化分布在岩体内或部分在岩体内,部分在岩体外,石英绢云母带常为主要的矿化带。 (3)矿床地质特征: 矿体形态主要受各种复杂地质条件控制,如侵入体的形态、接触面的形状和产状、成矿前的裂隙构造及围岩蚀变等。矿石构造以细脉浸染状为主,也有呈致密块状、角砾状的等等。矿石品位一般较低,但矿化均匀。矿化明显分带,片矿化向外为:Mo—Cu、Cu—Mo、Pb-Zn、Au。 (4)地质构造环境:岛弧,特别是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岩浆弧环境钙碱系列的安山岩带有利于斑岩型铜矿的形成。矿床多分布于不同大地构造单元过渡带相对隆起的一侧,一般为深-大断裂带及其上盘。 (5)成矿作用: 当岩浆侵位于地壳浅部时快速冷凝结晶而形成斑状中酸性次火山岩体。随后,深部岩浆房中析出的含矿流体迅速上升至次火山岩体的上部,并因减压沸腾形成细脉浸染状矿化或发生隐爆形成角砾岩筒。在有化学性质活泼的围岩时也可形成矽卡岩型矿化。岩浆和气液流体的上升可引发地下水的对流循环,使围岩中的矿质及硫活化并参与成矿。

斑岩铜矿的找矿

斑岩铜矿的找矿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斑岩铜矿的找矿 , , 铜矿为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缺口最大的金属之一。我们认为,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根本解决铜的紧缺问题必须也只能是立足国内。 1斑岩型铜矿是当前重要的找矿类型之一 众多矿床学家在研究世界铜矿找矿现状,认为斑岩型铜矿是当前最重要的铜矿类型,具有规模大,采选条件好,生产成本低三个特点。从国外统计的铜矿储量大于500万吨以上的49个铜矿床,斑岩铜矿有26个,占53%。世界上著名的三大斑岩铜矿巨型成矿带都延伸到我国境内,古亚洲斑岩铜矿成矿带,西起乌兹别克,经巴尔哈什湖地区进入我国新疆北部,蒙古和黑龙江至苏联远东地区。环太平洋斑岩铜矿成矿带分东西两个成矿带,东成矿带主要分布南、北美洲的西海岸;西成矿带,在亚洲大陆东部和沿海,又可分为内、外两个成矿带:内带属岛弧带,北起堪察加经日本、台湾、菲律宾、加里曼丹、西伊里安、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至澳大利亚东海岸,外带北自俄罗斯楚科奇半岛延至中国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至赣东北。地中海(或特提斯—喜马拉雅)斑岩铜矿成矿带,西起西班牙,经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土耳其、伊朗、巴基斯坦西部,延至我国青海、西藏,再向南东方向伸入缅甸境内。 基于上述理由,70年代掀起了全国“斑岩铜矿”的找矿热潮,从而发现了西藏玉龙、马拉松多、多霞松多,内蒙乌努克吐山等一批大型—特大型斑岩铜矿床,江西德兴铜厂、富家坞、朱砂红,黑龙江多宝山进一步研究和重新勘探,大幅度地增加了铜矿储量,扩大了矿床远景。应该说找矿研究的效果是显著的,成绩是巨大的。 80年代后,世界斑岩型铜矿的找矿仍有不断发现,如智利埃斯康迪达(Escon dida)、印度马兰杰坎德(Malanjkhand)、菲律宾勒班陀(Lepanto)“远东南”(FS E)特大型—大型斑岩铜矿床和富金铜矿床。我国的斑岩型铜矿找矿虽有所进展,如长江中下游某些矽卡岩铜矿床中伴有斑岩型铜矿化,构成多位一体矿床,或成矿系列。但总的说来,没有发现规模大、条件好的可供建设的斑岩铜矿床。就是原已勘查的一些大型斑岩型铜矿也尚未计划上马,究其根本的原因是我国的斑岩铜矿品位低。例如江西德兴铜厂铜平均品位%,富家坞含铜平均品位%;朱砂红铜平均品位%;黑龙江多宝山铜矿铜平均品位为%;内蒙乌奴克吐山铜矿铜平均品位%;西藏玉龙铜矿铜品位%~%;马拉松多铜矿铜平均品位%;多霞松多铜矿铜平均品位%。此外,不少的斑岩型铜矿床由于气候、地形等条件差,尚难利用。 2斑岩型铜矿的富矿 综上可知,斑岩型铜矿的开发程度受其矿床质量制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斑岩铜矿床有否富矿存在具有重要意义,是决定能否建设上马的关键。 (1)就斑岩铜矿成矿带的一些大型—特大型斑岩铜矿床,在矿体形成后,常形

石墨烯技术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摘要:2013年1月,石墨烯入选欧盟两项“未来和新兴技术旗舰项目”之一(另一项为“人类大脑工程”),欧盟委员会计划在未来十年投入10亿欧元开展石墨烯应用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再一次激起了各界对这一革命性材料的关注。 关键字:石墨烯;态势;趋势;技术转移;石墨烯;态势;趋势;技术转移;石墨烯;技术转化;产业化 石墨烯(Graphene)又称单层墨,是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也是目前发现的硬度最高、韧性最强的纳米材料。因其特殊纳米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石墨烯在电子学、光学、磁学、生物医学、催化、储能和传感器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未来材料”和“革命性材料”。英国两位科学家因发现从石墨中有效分离石墨烯的方法而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引起了科学界和产业界的高度关注,石墨烯相关专利开始呈现爆发式增长(2010年353件,2012年达1829件)。世界各国纷纷将石墨烯及其应用技术研发作为长期战略予以重点关注,美国、欧盟各国和日本等国家相继开展了大量石墨烯研发计划和项目。总体看来,石墨烯技术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并迅速向技术成熟期跨越。全球石墨烯技术研发布局竞争日趋激烈,各国的技术优势正在逐步形成,但总体竞争格局还未完全形成。具体发展态势如下: 态势一:制备与改性的突破为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一方面,石墨烯制备技术取得突破。石墨烯制备技术与设备是石墨烯生产的基础。一直以来,石墨烯大规模制备技术是阻碍其产业化的最重要因素。近来,石墨烯制备技术取得了若干突破,目前已形成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两种途径,开发出了从简易低成本制造到大面积量产工艺的多种方法,包括:机械剥离、氧化还原法、化学气象沉积(CVD)、外延生长、有机合成、液相剥离等。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表1)。其中,氧化还原法因成本低且易实现,有望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制备方法之一。同时,各种方法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铜矿特征及找矿标志 一、铜矿地质概述 铜系典型的亲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形成硫化物,只有在强氧化条件下形成氧化物,在还原条件下可形成自然铜。 目前,在地壳上已发现铜矿物和含铜矿物约计250多种,主要是硫化物及其类似的化合物和铜的氧化物、自然铜以及铜的硫酸盐、碳酸盐、硅酸盐类等矿物。其中,能够适合目前选冶条件可作为工业矿物原料的有16种: 自然元素:自然铜(含铜近100%),一般见于硫化矿床的氧化带。在陆相玄武岩的气孔或裂隙中常见到自然铜的产出,但能构成工业规模的自然铜矿床却极其罕见。不过,美国元古代变质的玄武质火山岩系中,却产有以自然铜为主的基韦诺超大型铜矿,成为了铜矿床的特例。在我国,湖南麻阳铜矿也是一个以自然铜为主的铜矿床,只是其类型为砂岩型,规模为中型。 铜的硫化物:黄铜矿(含铜34.6%,括号指铜含量,下同)、斑铜矿(63.3%)、辉铜矿(79.9%)、铜蓝(66.5%)、方黄铜矿(23.4%)、黝铜矿(46.7%)、砷黝铜矿(52.7%)、硫砷铜矿(48.4%)。但辉铜矿和斑铜矿可以是原生成矿作用的产物,亦可为氧化次生富集的产物。若为次生氧化作用的产物,则辉铜矿可为烟灰状,且多与孔雀石等矿物共生。 铜的氧化物:赤铜矿(88.8%)、黑铜矿(79.9%);铜的硫酸盐、碳酸盐和硅酸盐矿物:孔雀石(57.5%)、蓝铜矿(55.3%)、硅孔雀石(36.2%)、水胆矾(56.2%)、氯铜矿(59.5%)。它们均为原生铜矿物或含铜高的岩石经氧化作用形成的。 目前选冶铜矿物的原料主要是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孔雀石等。按选冶技术条件,将铜矿石以氧化铜和硫化铜的比例划出三个自然类型。即硫化矿石,含氧化铜小于10%;氧化矿石,含氧化铜大于30%;混合矿石,含氧化铜10%--30%。 铜矿床的类型主要有:斑岩型铜矿、铜镍硫化物型铜矿、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层状铜矿(火山岩型铜矿、砂、页、砾岩型铜矿、碳酸盐型铜矿)、矽卡岩型铜矿和热液脉型铜矿。 二、找矿标志 1、氧化铜矿物。由于原生铜矿物、含铜高的蚀变岩石、古炼铜渣易于氧化,形成格外醒目的翠绿色孔雀石(俗称铜绿)、天蓝色的蓝铜矿(俗称石青)、赤红的赤铜矿、烟灰状的辉铜矿、靓蓝色的斑铜矿等,它们是很好的找铜矿标志。 2、特征植物。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牙刷草和云南开紫花具紫红茎的葡匐草,是很好的找铜矿植物。 3、蚀变组合。如青盘岩化-黄铁绢英岩化-泥化-钾化-硅化、红层(火山红层或砂页岩红层)中的退色化等都是很好的找铜标志。 3、火山机构、细碧-角斑质火山凝灰岩、喷流沉积岩(铁锰硅质岩、铁碧玉岩、层纹状硅质岩)、红层中的浅色砂(砾)岩、矽卡岩、超基性岩、中-中酸性斑岩、迭层石硅质细腻白云岩、含炭的火山凝灰岩层等都是找铜的最好对象。 4、对于斑岩铜矿,一般它是大吨位低品位的矿床,一直是人们寻找的主要对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寻找斑岩铜矿一要看其是否具备露采条件,二要关注其是否具有次生富集带,三要看其是否伴生有较高的金、银、钼元素。如果不便露采又不具高品位的次生富集带,且金、银、钼含量低的话,则因其品位过低而成为呆矿,暂难为人们所利用,因其占用大量的勘查资金,可使矿业公司陷入困境。 5、铜元素的化探异常及其与钼、金、银、铅、锌、铁、锰等综合异常。 6、物探异常。激电(高极化)、电阻率(低电阻)、重力(高重力)可直接反映出铜矿体的存在,磁法异常可圈出火山机构、中-中酸性岩体接触带、超基性岩带来,重力低可圈出

斑岩型矿床

1.1 斑岩型矿床研究现状 斑岩型矿床最早源于“斑岩铜矿”一词,由于上世纪初美国西南部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斑岩铜矿带的发现而得名,原意是指产于强烈绢云母化和石英化中酸性斑岩中的细脉浸染型铜矿(芮宗瑶等,1984)。因为斑岩型矿床在共生火成岩组合、蚀变特征、矿化类型等方面具有全球性的广泛一致性,所以具有相似特征的钼矿床被称之为斑岩型钼矿床。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演化,斑岩型矿床的概念业已逐步得到完善。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可对斑岩型矿床作如下定义:斑岩型矿床系指与斑岩体(高位侵入体)有关的、以Cu、Mo、Au为主的多金属矿床,是热液矿床或岩浆-热液矿床的组成部分(芮宗瑶等,1984,2006);斑岩型矿床可以产出在不同的构造环境(Sillitoe, 1972;安三元等,1984;Hou et al., 2003,2004;Cooke et al., 2005),其成因与大规模流体活动和钙碱性岩浆活动(Sillitoe, 1972;Dilles, 1987;Cline et al., 1991)有关;斑岩型矿床的典型特征是伴随有同心(环)带状蚀变及相应的细脉状和(或)浸染状金属矿化(Lowell and Guilbert,1970),矿体全部或部分产于中酸性(斑)岩体内。 典型的斑岩型矿床产出于岩浆弧环境(Hedenquist et al.,1998;Richards,2003),板片俯冲作用及其相关的地质过程被认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但这并不是说,斑岩型矿床产出的构造环境就只是单纯的俯冲和挤压。以下构造条件也是斑岩型矿床的形成前提:(1)上地壳处于较长时期挤压状态后的应力松驰期;(2)成矿域存在早期深大断裂,而且这些断裂在应力松驰期活化张开(Richards, 2001),即斑岩型矿床常形成于构造机制的转化阶段,特别是挤压向伸展环境的转变。由此,近年来研究认为斑岩型矿床不仅产生于岛弧及陆缘弧环境,成矿作用与大洋板片的俯冲有关(Sillitoe, 1972),也可以产出于碰撞造山环境(Hou et al., 2003,2004)及板内造山环境(安三元等,1984;罗照华等,2007a)。 目前,关于斑岩型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斑岩浆的性质与起源,成矿流体及成矿金属的来源及沉淀机制和矿床蚀变分带等方面,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矿床成矿模式等。下面分别简要阐述几方面的研究现状。 (1)斑岩浆的性质与起源 Sillitoe(1972)在总结斑岩铜矿的分布规律和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后认为,俯冲环境下斑岩铜矿主要与钙碱性中酸性火成岩有关,岩性变化于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之间(Misra, 2000)。板内造山环境下,主要与高钾钙碱性岩石有关(Hou et al., 2003, 2004)。随着埃达克岩概念的提出(Defant et al., 1990)和研究的升温,国内外很多与斑岩铜矿密切相关的斑岩被归入埃达克岩的研究范畴(张旗等,2001,2002;曲晓明,2001;侯增谦等,2003),并认为世界级斑岩型矿床多与O型埃达克岩有关,其成因与大洋板块的消减作用或玄武质岩浆的底侵作用相联系;中国的德兴和西藏玉龙斑岩铜矿则被认为与C型埃达克岩有关,成矿母岩可能是玄武质岩浆底侵到加厚下地壳底部导致下地壳中基性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张旗等,2001)。 通常认为,斑岩型矿床的相关斑岩浆是一定构造环境中花岗质岩浆晚阶段的演化产物或是它们高侵位的衍生物(芮宗瑶等,1984)。如俯冲环境下,俯冲的大洋板片直接熔融(Sillitoe, 1972)或俯冲大洋板片在一定深度发生相变,大规模脱水交代上地幔楔部分熔融均可产生含矿斑岩岩浆(Richards, 2003)。板内造山带环境下,斑岩是区域地质发展末期特定的产物(安三元等,1984),特别是新生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可能是最重要的成岩机制,这已被越来越多的证据所证明(侯增谦等,2005;Hou et al., 2008;杨志明等,2008)。近年来,在成矿斑岩中发现发育有中基性深源包体(王晓霞等,1986)或暗色微粒包体(曹殿华等,2009),指示斑岩岩浆起源较深,直接来自下地壳或下地壳底部,甚至发生过与来自幔源基性岩浆的混合作用,因而斑岩型矿床的相关斑岩浆具有深源浅成的特点(卢欣祥等,2002)。 从岩浆起源的热体制角度,不论在何种环境下,壳源岩浆的产生都需要有深部热能的注

石墨烯的发展概况

2015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读书报告、研究报告) 考核科目:复合材料专题报告学生所在院(系):航天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工程力学 学生姓名:刘猛雄 学号:15S018001 学生类别:学术型 考核结果阅卷人

1 石墨烯的制备 (3) 1.1 试剂 (3) 1.2 仪器设备 (3) 1.3 样品制备 (4) 2 石墨烯表征 (4) 2.1 石墨烯表征手段 (4) 2.2 石墨烯热学性能及表征 (6) 2.2.1 石墨烯导热机制 (6) 2.2.2石墨烯热导率的理论预测与数值模拟 (6) 2.2.3 石墨烯导热性能的实验测定 (7) 3 石墨烯力学性能研究 (9) 3.1石墨烯的不平整性和稳定性 (10) 3.2 石墨烯的杨氏模量、强度等基本力学性能参数的预测 (11) 3.3石墨烯力学性能的温度相关性和应变率相关性 (12) 3.4 原子尺度缺陷和掺杂等对石墨烯力学性能的影响 (13)

石墨烯的材料与力学性能分析石墨烯以其优异的性能和独特的二维结构成为材料领域研究热点,石墨烯是一种由单层碳原子紧密堆积成二维蜂窝状晶格结构的碳质新材料。2004年Geim等用微机械剥离的方法成功地将石墨层片剥离, 观察到单层石墨层片, 这种单独存在的二维有序碳被科学家们称为石墨烯。2004 年英国科学家首次制备出了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连接的单原子层构成的新型二维原子晶体—石墨烯,其厚度只有0.3354 nm,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薄的材料。石墨烯具有特殊的单原子层结构和新奇的物理性质:强度达130GPa、热导率约5000 J/(m2K2s)、禁带宽度乎为零、载流子迁移率达到23105 cm2/(V2s)、高透明度(约97.7%)、比表面积理论计算值为2630 m2/g,石墨烯的杨氏模量(1100GPa)和断裂强度(125GPa)与碳纳米管相当,它还具有分数量子霍尔效应、量子霍尔铁磁性和零载流子浓度极限下的最小量子电导率等一系列性质。在过去几年中,石墨烯已经成为了材料科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了更好地利用石墨烯的这些特性,研究者采用了多种方法制备石墨烯。随着低成本可化学修饰石墨烯的出现,人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其特性制备出不同功能的石墨烯复合材料。 1 石墨烯的制备 石墨烯的制备从最早的机械剥离法开始逐渐发展出多种制备方法,如:晶体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液相直接剥离法以及高温脱氧和化学还原法等。我国科研工作者较早开展了石墨烯制备的研究工作。化学气相沉积法是一种制备大面积石墨烯的常用方法。目前大多使用烃类气体(如CH4、C2H2、C2H4等)作为前驱体提供碳源,也可以利用固体碳聚体提供碳源,如Sun等利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将聚合物薄膜沉积在金属催化剂基体上,制备出高质量层数可控的石墨烯。与化学气相沉积法相比,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法可在更低的沉积温度和更短的反应时间内制备出单层石墨烯。此外晶体外延生长法通过加热单晶6H-SiC 脱除Si,从而得到在SiC表面外延生长的石墨烯。但是SiC晶体表面在高温过程中会发生重构而使得表面结构较为复杂,因此很难获得大面积、厚度均一的石墨烯。而溶剂热法因高温高压封闭体系下可制备高质量石墨烯的特点也越来越受研究人员的关注。相比于其他方法,通过有机合成法可以制备无缺陷且具有确定结构的石墨烯纳米带。 1.1 试剂 细鳞片石墨(青岛申墅石墨制品厂,含碳量90%-99.9%,过200 目筛),高锰酸钾(KMnO4,纯度≥99.5%),浓硫酸(H2SO4, 纯度95.0%-98.0%),过氧化氢(H2O2, 纯度≥30%), 浓盐酸(HCl, 纯度36.0%-38.0%)均购自成都市科龙化工试剂厂;氢氧化钠(NaOH, 纯度≥96%)购自天津市致远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水合肼(N2H42H2O, 纯度≥80%)购自成都联合化工试剂研究所. 实验用水为超纯水(>10 MΩ2cm). 1.2 仪器设备 恒温水浴锅(DF-101型,河南予华仪器有限公司), 电子天平(JT2003型,余姚市金诺天平仪器有限公司),真空泵(SHZ-D(Ⅲ)型,巩义市瑞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超声波清洗器(KQ5200DE型,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离心机(CF16RX型, 日本日立公司),数字式pH计(PHS-2C型,上海日岛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超纯水系统(UPT-II-10T型,成都超纯科技有限公司)。

石墨烯真正应用前景在哪

石墨烯真正应用前景在哪? Graphenano公司相关负责人称,虽然此电池具有各种优良的性能,但成本并不高,该电池的成本将比一般锂离子电池低77%,完全在消费者承受范围之内。 这则消息在国内被很多媒体转载报道,在新能源汽车界和锂电界引起了很大反响。最近有不少朋友询问笔者:“会做石墨烯电池吗?石墨烯电池前景如何?什么时候量产?”笔者相信,很多锂电界同仁也有类似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有电化学或者材料学背景,关注石墨烯电池也可能是出于不同目的,所以他们都不会问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什么是石墨烯电池? 在本文中,笔者希望能够揭开笼罩在石墨烯电池上面的神秘面纱,让大家真正了解石墨烯在电化学储能方面的应用价值,而不是被一些非专业的记者或者炒作者蒙蔽,即便真相也许并不是那么鼓舞人心。

什么是石墨烯?先来看看维基百科的定义:“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個碳原子厚度的二維材料。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幾乎是完全透明的,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數高達5300 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 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10-8 俜m,比铜或银更低,为世上电阻率最小的材料。” 最薄、最坚硬、最导热、最导电,这所有的光环都在告诉人们,石墨烯是一种多么神奇的材料啊!但是笔者要提醒的是,国际上对Graphene的定义是1-2层的nanosheet才能称之为是Graphene,并且只有没有任何缺陷的石墨烯才具备这些完美特性,而实际生产的石墨烯多为多层且存在缺陷。 石墨烯主要有如下几种生产方法: ·机械剥离法。当年Geim研究组就是利用3M的胶带手工制备出了石墨烯的,但是这种方法产率极低而且得到的石墨

斑岩铜矿的含义及特征

斑岩铜矿的含义及特征 斑岩铜矿床(porphyry copper deposits)通常是指与具有斑状结构的花岗岩类侵入体共生的浸染状、细脉浸染状和细脉状铜和钼—铜组分的富集体。И.Г.帕夫洛娃提出了可以与其它内生矿床相区别的斑 岩铜矿床10大特征: (1)具网状细脉浸染成矿特征; (2)主要金属矿物(黄铁矿、磁铁矿、黄铜矿、辉铜矿,在有些矿床中为斑铜矿、硫砷铜矿和挥铜矿)和与其伴生的非金属矿物(石英、绢云母、钾长石、黑云母、高岭石类矿物等)的成分稳定; (3)铜的平均含量在原生矿石中比较低(0.3—0.8%),而在氧化矿石中明显 较高(达1—1.5%),而钼在原生氧化矿石中的分布都比较均匀(0.005—0.05%),在这种情况下,矿石中铜与钥的比值变化很大,形成 一系列重要的铜、铜—铜和铜—钼矿床; (4)矿化与以中性成分为主的斑岩侵入体(花岗闪长斑岩、石英二长斑 岩),以及少数偏酸性(花岗斑岩、 和偏基性(闪长斑岩)的侵人体有空间联系; (5)矿化或直接发生在斑岩侵入体中,或发生在紧靠侵入体的外接触带围 岩——火山岩、侵入岩和变质岩中; (6)矿体发育在广泛出现热液蚀变岩的地带,蚀变岩石为绢云母—石英 质、黑云母—钾长石质、泥质以及青磐岩型交代岩, (7)根据金属元素出现最大值①和主要共生的非金属矿物②,可用如下顺

序写出矿体和热液岩中稳定分带性;① Fe3+一Mo(Cu)一Cu(Mo)一Cu(Ag)一Fe2+(Au)一Pb一Zn一(Au、Ag); ②黑云母—钾长石,绢云母、石英,蒙脱石,高岭土,青磐岩 (8)矿床储量巨大,可保障矿石的大规模采挖,成本低廉并有露天采矿的 可能性, (9)与氧化作用有关的富矿的出现,形成了覆盖较贫原生矿的次生硫化物 富集带 (10)斑岩铜矿床形成于地槽褶皱区的不同发育阶段.既可随着地槽的岩浆作用在褶皱主期之前(在岛弧阶段)形成,又可在其后与造山阶段和活化阶段的斑岩侵入体和火山岩有关。 在许多斑岩铜矿床的现代分类中,利用了如下一些特征,不仅要考虑单个特征,而且还要考虑各种特征的组合:(1)所处大地构造和古构造的位置;(2)含矿岩浆建造及其所形成的含矿斑岩相的成分(3)含矿岩浆建造所侵入的地壳厚度和成分;(4)由R.H.西利托所划分的斑岩铜矿系统中矿体的产状(5)含矿岩浆岩体形成的深度,(6)是否存在角砾岩简;(7)主要矿石和台有掺入组分的矿石的成分;(8)金属矿的分带特征,(9))热液蚀变岩的成分及其分带性,(10)含矿侵入体及矿体体的形态特征。 斑岩铜矿的时空分布 斑岩铜矿在时间上集中分布于新生代,大约占59.5%,其次为中生代,大约占35%,中生代之前的超大型斑岩铜矿仅限于中亚-蒙古的古生代造山带和某些前寒武纪的克拉通造山带(表1)。世界上90%的超

铜矿必备: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铜矿必备: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专业·正版·实惠·神秘福利书籍在运输过程中如有破损请与我们联系矿业界保证每一位买家的权益中国斑岩铜矿的 勘查历史十分悠久,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探明了中条山铜厂峪、江西德兴、黑龙江多宝山等斑岩铜矿床。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的斑岩铜矿找矿获得了持续的突破,相继发现了新疆土屋、延东斑岩铜矿、云南普朗、西藏驱龙斑岩铜矿和雄村、甲玛斑岩铜矿(金)矿等超大型矿床。想知道斑岩铜矿的成矿规律和找矿方向吗,阅读此文或点击链接购买此书吧。精装!彩图! 内容简介 中国斑岩铜矿复杂的成矿环境,特别是陆内造山带斑岩铜矿及印支期超大型斑岩铜矿的研究和找矿突破,大大丰富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本书全面总结了全球及中国斑岩型铜矿的研究进展,对中国所处的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域中的斑岩铜矿成矿带作了进一步的划分,探讨了各斑岩铜矿带的时空分布规律。在对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区域成矿规律进行系统硏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岛弧、陆缘弧、碰撞造山带和板内构造岩浆活化带等四类斑岩铜矿的形成环境,重点探讨了中国独特的碰撞和走滑造山环境斑岩铜矿的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开展了成矿预测,

指出了找矿方向。本书中的“斑岩铜矿”,泛指其形成与花岗 岩类侵入体有直接成因联系的“斑岩型”铜矿、铜钼矿、铜金 矿等。本书可供从亊矿床学研究和矿产勘査的人员参考。 序 中国的斑岩铜矿,不论是成矿理论研究还是地质找矿,近年来都获得了较大进展,特别是碰撞造山带斑岩铜矿的研究和找矿突破,进一步完善了斑岩铜矿的形成环境,丰富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中国的斑岩铜矿形成环境复杂,全球古亚洲、特提斯-喜马拉雅、滨太平洋三大成矿域中的斑岩铜矿成矿带都延入中国,其形成环境多样,除洋壳俯冲形成的岛(陆缘)弧型斑岩铜矿外,山型斑岩铜矿在中国有较好的成矿条件和找矿潜力。《中国斑岩铜矿成矿规律与找矿方向》这部专著,以国家科技支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 课题和中国地质调查局的专项研究项目为支撑,多省区联合,全面总结了全球及中国斑岩型铜矿研究进展,在研究和总结中国斑岩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成矿规律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斑岩铜矿形成环境有岛弧、陆缘弧、碰撞造山带和板内构造岩浆活化带等四类。其中,造山型斑岩铜矿又分为主碰撞期加厚地壳拆沉壳幔混熔岩浆斑岩铜矿和后碰撞构造转化期 大规模走滑断裂切割岩石圈诱发地幔岩浆上侵形成的斑岩 铜矿等两种形成机制。中国“斑岩型”铜(钼、金)矿具有产 出空间成带、形成时间多期、同一带内成矿时代大体相同的

石墨烯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石墨烯材料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崔志强 (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重庆永川402160) 摘要:近几年来, 石墨烯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 在化学、物理和材料学界引起了轰动。本文引用大量最新的参考文献,阐述了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如机械剥离法、取向附生法、加热 SiC 法、爆炸法、石墨插层法、热膨胀剥离法、电化学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氧化石墨还原法、球磨法等,分析了各种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论述了石墨烯材料在透明电极、传感器、超级电容器、能源储存、复合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同时简要分析了石墨烯材料研究的现实意义,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石墨烯材料;制备方法;现实意义;发展现状;应用前景 中图分类号: TQ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Research statu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graphene materials Cui Zhiqiang (Faculty of materials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Chongqing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Yongchuan, Chongqing 40216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graphene has caused a sensation in chemical, physical and material science due to its unique structure and excellent properties. Cited in this paper a large number of the latest references, expounds the graphene preparation methods such as layer method, thermal mechanical stripping method, orientation epiphytic method, heating SiC method, explosion, graphite intercalation expansion stripping method, electrochemical method, chemical vapor phase deposition method, graphite oxide reduction method, ball milling method, and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preparation method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graphene materials in transparent electrodes, sensors, super capacitors, energy storage and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briefly analyze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of graphene materials, and gives a prospect of its future development. Keywords: graphene materials; preparation method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evelopment status; application prospect 0 引言 1985 年英美科学家发现富勒烯[1]和1991 年日本物理学家Iijima 发现碳纳米管[2],加之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于2004 年成功制备石墨烯[3]之后,金刚石(三维)、石墨(三维)、石墨烯(二维)、碳纳米管(一维)和富勒烯(零维)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碳系材料“家族”。从理论上说,石墨烯是除金刚石外所有碳晶体的基本结构单元,如果从石墨烯上“剪”出不同形状的薄片,进一步就可以包覆成零维的富勒烯,卷曲成一维的碳纳米管,堆叠成三维的石墨,如图1 所示[4]。由于石墨烯优异的电学、热学、力学性能,近年来各国科研人员对其的研究日益增长,已经是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2010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5-6]之后,人们对石墨烯的研究和关注越来越多,新的发现不断涌现。在不断深入研究石墨烯的制备方法和性质的过程中,其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大。由于石墨烯缺乏带隙以及在室温下的超高电子迁移率、低于银铜的电阻率、高热导率[7]等,在光电晶体管、生化传感器、电池电极材料和复合材料方面有着很高

斑岩型铜矿的特征及研究进展

斑岩型铜矿的特征及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斑岩型铜矿的基本地质特征以及近年来对斑岩型铜矿研究的一些进展。主要包括斑岩型铜矿产出的大地构造环境;成矿物质和成矿流体的来源;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及岩浆岩在成矿过程中的演化以及过渡岩浆的作用;最后介绍了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般成矿模式。 关键词斑岩型铜矿成矿物质成矿流体成矿模式岩浆演化 斑岩型铜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约占世界铜总储量的50%以上。这类矿床存在4个特点:一大二贫三易选四露天。尽管其品味低,但其规模巨大,全岩均匀矿化,埋藏浅,适于露采,选矿回收率高,并且常伴有Mo、Au、Ag等有益元素可综合利用等特点,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铜矿类型。 一、斑岩型铜矿的地质特征 1.基本地质特征 斑岩型铜矿是与陆相次火山热液作用有关的矿床。在时间上、空间上、成因上斑岩型铜矿均与斑状结构的中酸性浅成或超浅成的小侵入体有关。斑岩铜矿形成的时代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其次是古生代,前寒武纪斑岩铜矿床目前发现较少。斑岩铜矿矿床具有明显的线性分布特征,绝大多数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分布都不是独立的,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常与同一类型的几个矿床共生。 2.围岩蚀变特征 斑岩铜矿在热液蚀变类型、强度和规模等方面变化很大,但是代表性的蚀变带普遍存在,并具明显的分带性。斑岩铜矿有其特征的蚀变组合及其分带模式,俗称“大白菜模式”,由内到外依次为: 石英内核→钾化带( 黑云母—钾长石带) →似千枚岩化带( 绢云母—石英带) →泥化带→青磐岩化带。 石英内核是早期岩浆结晶的产物;黑云母—钾长石的交代现象是

一种阳离子交换反应;石英—绢云母带围绕和部分叠加在钾化带上,由于它与泥化带往往赋存在内部钾化带和外部青磐岩带之间,故也称之为中间带,其特点是钾长石和斜长石均绢云母化,角闪石和部分黑云母也变成了绢云母、黄铁矿、金红石等;泥化带(高岭石—蒙脱石化)的斜长石变化最为明显,靠近矿体的斜长石多蚀变成为高岭石。 二、全球分布特征及大地构造环境 从世界已知斑岩铜矿分布情况看,大致分为环太平洋、特提斯-喜马拉雅、古亚洲(中亚成矿带)3个全球性成矿域。夏斌等(2002)指出,环太平洋可分东西两带,东带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东岸的科迪勒拉和安第斯山脉;西带分内带和外带,内带从俄罗斯鄂霍茨克北缘,经我国东北东部、长江中下游及华南地区外带从日本列岛经我国台湾、菲律宾、加里曼丹岛、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 板块理论建立之后,许多矿床学家试图用板块理论来解释斑岩铜矿的成因。斑岩铜矿可以在板块俯冲、碰撞和拉张环境下形成,其中,板块俯冲背景下形成的斑岩铜矿数量最多。 从斑岩铜矿在全球的分布来看,会聚板块边缘无疑是斑岩铜矿最重要的成矿背景;但有研究者认为,有利于斑岩铜矿成矿的构造环境并不是单纯的俯冲和挤压。 Richards等(Richards et al.2001)对智利北部Escondida 地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讨了斑岩铜矿的控制因素,总结了有利于斑岩铜矿形成的地质因素,其中,构造背景因素包括:1.上地壳处于较长时期挤压状态后的应力松驰期;2.成矿域存在早期深大断裂,而且,这些断裂在应力松驰期活化张开。在地壳处于较长时期挤压状态后的应力松驰期形成斑岩铜矿的现象在中国也有出现。辉钼矿Re-Os 同位素定年工作表明,中国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的矿化发生在14 Ma 左右,在这一时期,该区已处于碰撞后的拉张环境(侯增谦2003)。 三、成矿物质及成矿流体来源 1.成矿物质来源 尽管部分斑岩铜矿中存在铜来源于地层的证据,但岩浆来源的观

华铜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华铜铜矿地质特征及其找矿标志 【摘要】华铜矿是一座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产出在距接触带一定范围内,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明显,接触带凹部是矿体产出的主要部位,特别是水平凹部与垂直凹部交汇部位矿体厚度大,品位富,成矿规律明显,找矿标志清晰,对该区找矿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矽卡岩地质特征矿体蚀变成矿规律找矿标志 华铜铜矿位于辽宁省瓦房店境内,濒临渤海,是一座开采历史悠久的老矿山。据史料记载,早在1900年当地居民开采沙金,以后发现金矿脉。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东北后,先后对华铜北大山大黑脉金矿、南山地表磁铁矿及北山接触带铜矿进行掠夺性开采。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人民政府积极恢复生产,矿山获得新生并进行地质勘探工作。矿体赋存于花岗岩与围岩接触带构造处,受接触带构造控制,是一座以铜为主的多金属矽卡岩型中型矿床,钙镁矽卡岩分布广泛,矽卡岩矿物多达30余种,金属矿物组合具多样化,成矿呈多期性多阶段性,具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特征。 1 矿床地质 华铜矿位于华北地台东侧营口-宽甸古隆起西端,东西向构造带的复州向斜北翼与营口背斜衔接部位。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早元古界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盖县组片岩和震旦系永宁组碎屑岩,其中,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与矿化关系最为密切,是成矿的有利赋矿围岩。区内构造发育,有早期的东西向构造体系,稍晚期的北西向构造体系及晚期的北东向构造体系。东西向构造体系控制了辽河群地层的分布,北西向构造仅使作为盖层的盖县组片岩产生明显褶皱,北东向构造体系最为发育,控制了矿区东侧大型岩浆岩体的侵入,同时也控制了铜、铅锌、金等金属矿化活动。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主要为燕山晚期的花 岗岩,斑状花岗岩及花岗闪长岩,其中斑状花岗岩与成矿关系密切[1-3],在岩体与辽河群白云质大理岩接触部形成矽卡岩型铜矿(图1)。 2 矿体地质特征 华铜矽卡岩型铜矿赋存在斑状花岗岩及斑状花岗岩与辽河群大石桥组白云质大理岩的正接触带上,接触面凹部是控矿的主要构造,赋存在接触面凹部的储量占总储量95%以上,尤以水平凹部与垂直凹部交汇处是最有利的成矿部位(图2、图3)。工业矿体主要分布在大理岩一侧的接触带及离接触带200m范围内,200m以外矽卡岩化及矿化明显减弱。矿化带北部近东西向,向东转为近南北向,呈半弧形,在长达3700m的矿化带上发现大小矿体215条,成群、成带出现,矿床延深大,地表向下垂深达900m。 2.1 矿体形态、规模、产状

石墨烯的应用领域

第二章石墨烯应用领域 石墨烯因其独特的电学性能、力学性能、热性能、光学性能和高比表面积,近年来受到化学、物理、材料、能源、环境等领域的极大重视,应用前景广阔,被公认为21世纪的“未来材料”和“革命性材料”。具体在五个应用领域:一是储能领域。石墨烯可用于制造超级电容器、超级锂电池等。二是光电器件领域。石墨烯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晶体管、电脑芯片、触摸屏、电子纸等。三是材料领域。石墨烯可作为新的添加剂,用于制造新型涂料以及制作防静电材料。四是生物医药领域。石墨烯良好的阻隔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可用于药物载体、生物诊断、荧光成像、生物监测等。五是散热领域。石墨烯散热薄膜可广泛应用于超薄大功耗电子产品,比如当前全球热销的智能手机、IPAD 电脑、半导体照明和液晶电视等。 中国科学院预计,到2024年前后,石墨烯器件有望替代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器件,在纳米电子器件、光电化学电池、超轻型飞机材料等研究领域得到应用。目前,全球范围内仅电子行业每年需消耗大约2500吨半导体晶硅,纯石墨烯的市场价格约为人民币1000元/g ,其若能替代晶硅市场份额的10%,就可以获得5000亿元以上的经济利益;全球每年对负极材料的需求量在2.5万吨以上,并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长,石墨烯若能作为负极材料获得锂离子电池市场份额的10%,就可以获得2500吨的市场规模。可见,石墨烯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目前国内外对石墨烯技术的应用研究如火如荼,具体应用如下: 2.1 石墨烯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具有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性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首选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的主流电池。高能量密度、快速充电是锂电池产品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正极材料中添加导电剂是一种有效改善锂电性能的途径,可大大增加正负极的导电性能、提高电池体积能量密度、降低电阻,增加锂离子脱嵌及嵌入速度,显著提升电池的倍率充放电等性能,提高电动车的快充性能。 所谓石墨烯电池并非整个电池都用石墨烯材料制作,而是在电池的电

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石墨烯纳米材料及其应用

石 墨 烯 纳 米 材 料 及 其 应 用 二〇一七年十二月

目录 摘要 (4) 1引言 (4) 2石墨烯纳米材料介绍 (4) 3石墨烯纳米材料吸附污染物 (6) 3.1金属离子吸附 (6) 3.2有机化合物的吸附 (7) 4石墨烯在膜及脱盐技术上的应用 (9) 4.1石墨烯基膜 (9) 4.2采用石墨烯材料进行膜改进 (10) 4.3石墨烯基膜在脱盐技术的应用 (11) 5展望 (12)

摘要 石墨烯因为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方面的性质,特别是其拥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较高的电导率、较好的机械强度和导热性,使其作为一种新颖的纳米材料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关键词:石墨烯;碳材料;环境问题;纳米材料 1引言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农业和工业生产出现大规模化的趋势。空气,土壤和水生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污染;全球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正在成为政治和科学关注的重点。目前全球已经开始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并开发新技术来减轻相关的健康和环境影响。在这些新技术中,纳米技术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纳米材料由于其在纳米级尺寸而具有独特的性质,可用于设计新技术或提高现有工艺的性能。纳米材料在水处理,能源生产和传感方面已经有了诸多应用,越来越多的文献描述了如何使用新型纳米材料来应对重大的环境挑战。 石墨烯引起了诸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石墨烯是以sp2杂化连接的碳原子层构成的二维材料,其厚度仅为一个碳原子层的厚度。这种“只有一层碳原子厚的碳薄片”,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最有韧性的新型材料。石墨烯具有超高的强度,碳原子间的强大作用力使其成为目前已知力学强度最高的材料。石墨烯还具有特殊的电光热特性,包括室温下高速的电子迁移率、半整数量子霍尔效应、自旋轨道交互作用、高理论比表面积、高热导率和高模量、高强度,被认为在单分子探测器、集成电路、场效应晶体管等量子器件、功能性复合材料、储能材料、催化剂载体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环境领域,石墨烯已被应用于新型吸附剂或光催化材料,其作为下一代水处理膜的构件,常用作污染物监测。2石墨烯纳米材料介绍 单层石墨烯属于单原子层紧密堆积的二维晶体结构(Fig.1)。在石墨烯平面内,碳原子以六元环形式周期性排列,每个碳原子通过σ键与临近的三个碳原子

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指导教师指导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指导教师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毕业论文设计整体的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写作规范,论文的选题很好,具有现实意义,所提出的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和结论能为该地区的矿藏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作用,在全文结构中,搜先强调地质特征,然后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最后得出结论,全文体现专业特色要求,但论证的深度还不够。 指导教师结论:合格(合格、不合格) 指导教师 所在单位兰州工业学院指导时间9.16 姓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教师评阅意见表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资源勘查工程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乌腊德铁铜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评阅意见:(请对论文的学术水平做出简要评述。包括选题意义;文献资料的掌握;所用资料、实验结果和计算数据的可靠性;写作规范和逻辑性;文献引用的规范性等。还须明确指出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论文通过简要介绍乌腊德铁铜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初步探讨了矿床成因类型和找矿标志,并指出矿床类型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铁铜矿床,且此类矿化应在东昆仑地区找矿工作中应重视。 全文结构较完整,层次较清晰,语言较流畅,然而,全文格式有待规范;论文的摘要和结论部分较一致,应修改;地层和构造不能作为找矿标志;矿床成因的研究有待加强。 修改意见:(针对上面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具体修改意见。评阅成绩合格,并可不用修改直接参加答辩的不必填此意见。) 1)完善论文格式; 2)修改论文的摘要; 3)地层和构造不能作为找矿标志; 4)加强对矿床成因的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成绩(百分制): 75 评阅结论:同意答辩(同意答辩、不同意答辩、修改后答辩) 评阅人姓名所在单位资源学院评阅时间2014-1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