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涂险峰版外国文学欧美卷笔记整理

涂险峰版外国文学欧美卷笔记整理

涂险峰版外国文学欧美卷笔记整理
涂险峰版外国文学欧美卷笔记整理

第五章 18世纪欧洲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启蒙运动

二、欧洲文学

(一)、主要类型

1.启蒙文学(主体)

a.特征:强烈的政治性;充分的民主性;明确的目的性。

b.打破古典主义的垄断,推动了文学多样化发展,文学门类丰富齐全,还创造引入了多

种新文体,如哲理小说、书信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和正剧等。

c.古典主义的发展:英国自弥尔顿以来出现蒲柏,德国歌德席勒的创作确立了魏玛古典

主义在德国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俄国古典主义发展……

2.伤感主义文学

a.诗歌:墓园诗派对死亡的无奈、对生死的冥想

b.小说:塞缪尔·理查生、劳伦斯·斯特恩《感伤的旅行》(感伤主义流派名称的来源)3.哥特小说

对欧美小说和恐怖小说的兴起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

(二)、各国文学

1.英国文学

小说:

A.丹尼尔·笛福(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

《鲁滨逊漂流记》

B.乔纳森·斯威夫特

《格列佛游记》

C.塞缪尔·理查生(英国感伤主义文学开创者)

D.劳伦斯·斯特恩

《项狄传》

E.菲尔丁

《弃儿汤姆·琼斯传》(18世纪英国小说总结者和后世英国小说的开创者)

重要因素:身世、隐私、流浪、道德、宽恕、圆满

主要品格:滑稽,对现实的讽刺

诗坛:

继古典主义诗人蒲柏之后,威廉·布莱克、罗伯特·彭斯的创作将欧洲诗歌引向浪漫主义戏剧:

查得·谢立丹

2.法国文学

A.勒萨日

B.孟德斯鸠

《波斯人信札》欧洲第一部书信体小说,也是欧洲第一部重要的哲理小说

C.伏尔泰把哲理小说这一体裁推向高峰

《查第格》《天真汉》《老实人》(最出色的哲理小说,采用流浪汉小说形式)

D.德尼·狄德罗“百科全书派”领袖法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作家

哲理小说:《修女》、《拉摩的侄儿》、《宿命论者雅克》

法国市民悲剧的倡导者和理论家:严肃剧《私生子》、《家长》

《论戏剧诗》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正剧理论

E.卢梭

F.博马舍

费加罗三部曲

3.德国文学

第一阶段:启蒙运动时期

A.高特舍特

B.莱辛:戏剧评论《汉堡剧评》

戏剧创作《艾米丽亚·迦绿蒂》

第二阶段:狂飙突进运动时期

歌德席勒

第三阶段:古典时期

歌德

席勒

主要成就就是戏剧创作:《强盗》、《阴谋与爱情》……

古典主义美学理论《审美教育书简》

第二节卢梭

一、社会政治学论著:《社会契约论》

二、最重要的文学作品:

1.哲理小说《爱弥儿》,采用教育小说的形式,为当时法国盛行的哲理小说增添了一种新体裁。

2.文学自传《忏悔录》

3.书信体小说《新爱洛绮丝》

A.内容:由家庭教师圣·普乐和贵族小姐尤丽之间的书信组成。是一部凄婉动人的时代悲剧,歌颂纯洁爱情,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发出反封建反教会的呼声。

B.艺术成就:采用书信体,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对《少年维特的烦恼》产生了有益影响;对自然美景和田园风光进行的细致描写,启迪了浪漫主义重视描绘大自然的风格;借助发生在中世纪的原型人物和故事,真实色彩,反思历史正视现实。

第三节歌德

一、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

1、地位:狂飙突进时期最重要的德国文学作品,也是第一部获得世界声誉的德国文学

作品

2、内容:叙述市民青年维特在爱情与事业两方面的挫折与失意。抨击了封建等级制度

对德国青年一代的排挤和破坏,文笔优美感伤,情致细腻真切。

二、1776年,离开魏玛前往意大利,潜心于古代希腊罗马艺术研究,逐渐形成古典主义文艺观并恢复创作。

《陶里斯岛的伊菲格尼》由狂飙突进精神转向古典主义的标志

二、诗剧《浮士德》

1.取材:德国16世纪的民间传说

2.结构:分为两部,第一部25常不分幕,第二部25场分为5幕

人生经历5个阶段:知识生涯;爱情生涯;政治生涯;艺术生涯;事业生涯

3.思想:通过知识悲剧和爱情悲剧明确指出,个人的知识追求和爱情生活属于小世界,

唯有投身于改造自然的伟大活动,个人力量和才华才能尽情施展,才能达到人生真

谛。

4.人物形象:A.浮士德不断进取、苦苦追求真理的形象,德意志民族的进步力量和

精神的化身。

B.靡菲斯特:与浮士德形成矛盾统一的辩证关系,驱动浮士德不断求索的进程。

第六章 19世纪欧美文学(一):浪漫主义

第一节概述

一、19世纪初期欧洲社会及主要思潮

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民族主义和自由主义

二、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德国

A.早期:耶拿派

B.之后:海德堡派格林兄弟《儿童与家庭童话集》民间文学的发掘

C.后期浪漫派:小说家 E.T.A.霍夫曼以风格怪诞著称,被视为颓废派神秘主义始祖。政治抒情组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标志他从早期浪漫派转向现实主义。

2.英国

A、诗歌:第一代:“湖畔派诗人”为代表

第二代:以拜伦、雪莱、济慈为代表

B、“历史小说之父”司各特

3.法国

雨果《克伦威尔·序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宣言

夏多布里昂

缪塞自传性长篇小说《一个世纪儿的忏悔》

乔治·桑终其一生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印第安娜》

4.俄国及东欧

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主将,也是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莱蒙托夫《恶魔》诗歌基本主题是自由与死亡

波兰诗人密茨凯维奇和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5.美国

华盛顿·欧文(美国文学之父)和库柏是美国民族文学奠基人

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创造者

亨利·梭罗《瓦尔登湖》

霍桑美国文学史上浪漫主义小说和心理分析小说的开创者

麦尔维尔

爱伦·坡

惠特曼《草叶集》

第二节华兹华斯

一、与柯勒律治合作出版《抒情歌谣集》

二、“自然的歌者”:使日常的东西在不平常的状态下呈现在心灵面前,并将浪漫主义的一

个主要特征——自然主义个性化为三个独特的标记

A.强烈的地方意识

B.如画美

C.儿童崇拜

三、《丁登寺》

两个重要主题:回归自然,以及对童年时代的回忆

第三节拜伦

一、《恰尔德·哈恰尔德游记》

二、《唐璜》

三、《英国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

第四节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领袖

一、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二、《克伦威尔·序》论述浪漫主义的两个原则:“怪诞“与“对照”

三、思想特点:强烈的政治性和现实性;人道主义是贯穿始终的主导思想

四、艺术特点:对照手法的运用;追求夸张与怪诞;史诗气质;存在许多闲笔和题外话

五、《巴黎圣母院》

第五节荷尔德林

第六节霍夫曼

德国浪漫派晚期的代表人物

著名的长篇小说《魔鬼的万灵药水》

《金罐》现实和幻想的交替具有突发性和多发性,突兀多层的变化为霍夫曼的小说营造了神秘、离奇和恐怖的色彩

叙事方式多样,自由联想、内心独白、多层次结构等手法也成为现代小说常见技巧

作品揭示人性扭曲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已触及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主题,对巴尔扎克、爱伦·坡、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人小说影响

第七节霍桑(1804——1864)

多以新英格兰地区为背景,创作主要分两种类型,清教主义是他思想核心

一、故事或传说,即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教长的黑面纱》

二、长篇小说:《红字》

第八节惠特曼(1819——1892)

《草叶集》:

《我自己的歌》:对于“我”和“自己”的理解;超验主义、泛神主义、神秘主义的内容;形式和风格特色

对于美国现代诗歌和诗人的影响

第七章 19世纪欧美文学(二):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

艺术特征: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生活;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虽不局限于某种体裁,但在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繁荣时期,长篇小说空前繁荣。

三、各国现实主义文学

1.法国

A.二三十年代,率先提出蕴含现实主义精神的文学主张,并在创作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司汤达《红与黑》,法国现实主义诞生的标志;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新的高峰

B.50年代开始,趋向科学式的冷静。福楼拜《包法利夫人》,这一趋向的典范;小仲马《茶花女》,人道主义的温情关怀;都德《小东西》;莫泊桑短篇小说

C.19世纪中后期,巴黎公社文学

2.英国

相对温和,带有改良色彩

A.产生于30年代,四五十年代达到繁荣。狄更斯;萨克雷《名利场》,英国现实主义

文学中批判意识最强的作家;勃朗特姐妹,夏绿蒂《简·爱》,艾米莉《呼啸山庄》。B.19世纪三四十年代,宪章派诗歌。

C.70年代,哈代、萧伯纳、高尔斯华绥。

3.俄国

批判锋芒直指农奴制度

A.30年代:开拓者普希金、莱蒙托夫;俄国现实主义传统的确立者果戈理《死魂灵》。 B.五六十年代:冈察洛夫《奥勃罗摩夫》;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怎么办?》;奥斯特洛夫斯基。

C.60-80年代,俄国现实主义达到高峰:陀思妥耶夫斯基与托尔斯泰双峰并峙;谢德林《戈洛夫略夫一家》;契诃夫短篇小说。

4美国

80年代才真正开始

A.50年代废奴文学奠基,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

B.马克·吐温,现实主义文学杰出代表,成名作《卡拉维拉斯县驰名的跳蛙》、代表作《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其它短篇小说;亨利·詹姆斯,开美国心理分析小说先河;诺里斯《章鱼》;斯蒂芬·克莱恩;欧·亨利短篇小说。

C.世纪之交: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

5.欧洲其他国家

德国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波兰显克微支《你往何处去》

丹麦安徒生,童话

挪威易卜生

第二节司汤达(1783-1842)

一、生平:1799供职于拿破仑作战部队,1802年离开部队到巴黎学习,1806随拿破仑征

战欧亚大陆,1814年大革命失败开始漂泊,1817“司汤达综合症”,1821遭驱逐重返巴黎,1842年因脑溢血逝世。

二、作品:文论《拉辛与莎士比亚》是与法国古典主义文学的论争之作,法国现实主义理

论的奠基之作;《红与黑》现实主义的杰作;《巴马修道院》。反映风云激荡时代及其极端的唯我主义。生前文名落寞。

三、《红与黑》

内容书名的象征小说的历史真实感于连的形象爱情的描写以及他的爱情观艺术特色心理描写

第三节巴尔扎克(1799-1850)

一.生平:学习法律,但希望以文学获取成功和荣誉,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出版、投资等事业均以失败告终,只能以创作还债,但也正因此成就了不朽功业

二.创作阶段:A.1829-1834,《人间喜剧》的酝酿阶段。绝大多数中短篇小说的创作,《驴皮记》,《欧也妮·葛朗台》标志他的创作趋于成熟。

B.第二个创作阶段,以《高老头》(1835)的问世为标志。

C.1842-1850,《人间喜剧》的补充深化阶段。

三.《人间喜剧》

1.三部分:“风俗研究”、“哲理研究”、“分析研究”。前者为后者的基础,螺旋上升。

2.“人物再现法”: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在不同小说中展现不同时期的经历及不同侧面,共同构成社会整体。

3.《高老头》的主要内容,典型环境描写

4.三种形态:男人、女人和事物

5.主人公的欲望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占重要地位

6.《人间喜剧》的主题: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资产阶级不择手段的发家史

第四节狄更斯(1812-1870)

一.生平:家庭经济情况不断恶化,15岁开始先后做过律师事务所职员、国会记者,还尝试过演艺事业。1833年发表第一篇小说,后来作品广受好评

二.文学成功的源头:学校教育时断时续,主要来自丰富的生活经历、对社会生活及人性的深刻体察和出色文笔;对当时文学作品商业运营模式的把握,先连载再出版发行。三.地位:英国十九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继承英国现实主义传统和批判风格,改进小说形式、语言和叙事政策。

四.童年经历的影响:父亲入狱后凄凉经历,对母亲颇为反感,作品中母亲角色一般都是缺位的;重要小说主人公几乎都是孩童

五.对伦敦的描绘:规模巨大,又藏污纳垢鱼龙混杂;不仅是人物活动的背景,往往还是推动人物命运的关键因素。

六、《远大前程》后期代表作,小说艺术的巅峰之作。内容主人公匹普

第五节福楼拜(1821-1880)

一.生平:出生于医生世家,1841年到巴黎学习法律,但内心向往文学,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游历埃及、意大利等地,一生基本上与世隔绝,只偶尔到巴黎拜访左拉、都德、屠格涅夫、龚古尔兄弟等。

二.创作情况:1856年出版《包法利夫人》,六年后发表历史小说《萨朗波》,1869年《情感教育》,1874年《圣安东尼的诱惑》。

三.小说理论:对真实的追求,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家;追求美,为艺术而艺术。

四.《包法利夫人》:基本内容主人公爱玛爱玛悲剧的根源看似客观无动于衷的叙事中的微妙的反讽和荒诞的意味

第六节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

既是现实主义作家,又是现代主义先驱

一.创作的两个时期:前期关注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穷人》、《双重人格》和长篇小说《被欺凌和被侮辱的》;后期,从《地下室手记》(1864)开始,更加关注主人公的心灵奥秘,不断开掘心理深度,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死屋手记》、《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

二.《卡拉马佐夫兄弟》:被认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思想最成熟的作品,几乎综合了他所考察的所有主题

三.小说重要特征:“多声部” 、“复调”,强调其思想性和对话性。根据思想的标准其笔下人物分为三类:没有思想的行动者;将思想当做信念的;在未完成的思想中挣扎的人。四.《罪与罚》(带来世界声誉的作品):惊险内容和悲剧气氛;笔下最强悍的思想者之一拉斯科尔尼科夫;巴赫金意义上的复调结构;心理刻画的不凡功力。

第七节托尔斯泰(1828-1910)

一.创作分期:1.1851年随兄服役,经历战场,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初步展示其心理分析方面的才能;《塞瓦斯托波尔故事》史诗式叙事风格展露锋芒。

2.五六十年代之交,俄国历史走到转折关头,争论焦点是农奴制问题,其特殊身份使他进退两难。创作《战争与和平》(试图从历史的光芒中寻找出路)、《安娜·卡列尼娜》。

3.70年代以后,探寻更深入心灵,完全站在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中篇小

的思想深刻,长篇小说《复活》。

二.小说内涵丰富,风格多样。思想标志——“托尔斯泰主义”,即主张为上帝而活,爱一切人,“勿以暴力抗恶”,通过“道德的自我完善”而克服罪恶,达到“最后的幸福”。

叙事艺术——全景式史诗性叙事

托尔斯泰式“心灵辩证法”,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巨大贡献。

三.《安娜·卡列尼娜》,最大程度地展现了他的艺术天分,最小程度暴露了其思想局限。

1.在家庭和情感题材中巧妙插入史诗笔法,通过两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反映转型时期俄国广阔的社会和心理图景。

2.塑造了一系列人物形象

3.出色的心理描写,结尾尝试用意识流手法。

第八节易卜生(1828-1906)

一.创作的三个阶段

1.1868年之前:风格偏浪漫主义,体裁以诗剧为主。《布朗德》,宣告“易卜生主义”的诞生;《培尔·金特》,易卜生笔下最强悍的文学形象。

2.1869-1883年:以社会问题剧为主,形式是新颖的散文剧,个人风格完全成型。《青年同盟》、《社会支柱》、《人民公敌》、《群鬼》、《玩偶之家》。

3.1884-1899:带有浓厚的象征主义色彩,人道主义批判精神和愤世嫉俗的悲观情绪交织在一起。主要作品有《野鸭》、《罗斯莫庄》、《海上夫人》、《建筑师》、《海达·高布尔》、《咱们死人醒来的时候》等。

二.贯穿的艺术风格

1.坚持“艺术反映生活“的主张

2.戏剧形式的突破:从诗剧过渡到散文剧;打破悲、喜剧的界限,创造悲喜剧

3.戏剧冲突的方式很有特点:正面冲突、侧面烘托、回溯法

三.《玩偶之家》

问题意识和批判精神回溯法

第九节哈代(1840-1928)

一.出生工匠家庭,中学毕业后以建筑师为业。

由于家庭影响,在早期生活中便已奠定对自然、音乐、叙事艺术的热忱和对宗教的若即若离,这也是哈代小说和诗歌的特色。

没受过正规大学教育,通过自己阅读文学书籍和哲学书籍提高自己。

二.创作历程:

1.1868年,开始创作第一部小说《穷汉与淑女》

2.1874年,发表《远离尘嚣》,一举成名。这也是“维塞克斯”系列小说第一部,后

面发表5部长篇小说,包括《还乡》。

3.1885年,回到故乡多切斯特,创造一系列重要小说,包括《卡斯特桥市长》和《林

居人》等,最具影响的是《德伯家的苔丝》。

4.在《无名的裘德》受到批评界和社会的批评后,放弃小说创作,转而写诗。三.《德伯家的苔丝》

第八章 19世纪欧美文学(三):自然主义及其他

第一节概述

一、19世纪中后期欧洲社会及主要思潮

1.19世纪中期,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唯美主义几乎同时发源于法国,它们都可以看做是广义浪漫主义的分支,但已由乐观心态变为世纪末的怀疑与颓废。

2.1870年普法战争、1871年巴黎公社和经济衰退造成严重破坏。

3.哲学与科学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阐释基础。

二、19世纪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唯美主义文学

1.自然主义

A.专指以左拉为核心的创作团体及其文学成果

B.龚古尔兄弟《杰尔曼妮·拉瑟朵》,第一篇成熟的自然主义小说,人物只是疾病寄生的工具。

C.左拉,提出新的文学路线---自然主义,论文系统地阐述了自然主义的文学主张,将其定义为一种通过科学建构的文学概念,要求作家以绝对客观的方式观察并表现现实生活,以遗传、环境解释人的行为,尽量避免主观介入分析;70年代末,自然主义流派“梅塘集团”形成

2.象征主义

A.普法战争后,法国出现许多反主流的文学社团。“颓废派”

B.波德莱尔,象征主义最主要的先驱者

C.魏尔伦,第一个为公众所知的象征主义者,诗集《无题浪漫曲》

D.兰波,象征主义的传奇,天才少年

E.斯蒂芬·马拉美,追求对纯粹概念的完美表现,奉行柏拉图式的神秘主义。

F.随着三位主要诗人的相继去世,法国象征主义运动在90年代基本结束。20世纪初,瓦莱里、T.S.艾略特、W.B.叶芝等诗人被称为后期象征主义者。

3.唯美主义

A.法国先驱者包括帕纳斯派、波德莱尔、波德莱尔化的爱伦·坡,与象征主义基本同源。B.罗斯金

C.瓦尔特·佩特

D.奥斯卡·王尔德,将英国唯美主义推向高潮。《快乐王子和其他故事集》,忧郁颓废的成人童话;《道林·格雷的画像》,使他成为严肃的唯美主义作家。

第二节左拉(1840-1902)

一、家道中落,考大学落榜,来到巴黎寻找工作。

二、写作历程:因《克洛德的忏悔》被书店开除;在马奈的评论之战中,形成了完整的自然

主义理论;追步《人间喜剧》的计划,创作《卢贡-马卡尔家族》。

三、《卢贡-马卡尔家族》与《人间喜剧》的比较,其弱点是自然主义必然的结果,完全客

观再现现实是不可能的事。自然主义的功过都借左拉一人之力完成。

第三节波德莱尔(1821-1867)

一、出生于巴黎,对继父怀着复杂仇恨,不关注政治,热情集中在艺术领域。

二、早期以艺术品论家与翻译家的身份名世,随后出版《恶之花》

三、《恶之花》

1、评价两极:官方的贬斥,先锋文学的认同。对美学与诗歌禁区的大胆突破,使他成为先锋诗人的领袖,唯美主义、象征主义以及后来的现代派均奉他为伟大的先行者。

2、诗歌的内容主旨:

A.将世界描绘成一个充满“匕首、毒药、放火以及强奸”的“罪恶污秽的动物园”

B.笼罩在厌倦、孤独与颓废中的世纪末情绪

C.失败将诗人引向现代生活

D.绝望与狂喜将诗人引向《酒》

E.梦想的花园化成罪恶与丑恶之花,浪漫主义的“真善即美”在他看来只是伪善,成功将“恶德之美”理论付诸实践。

D.对上帝的诘问,死亡意味着充满狂喜的重生。

第九章 20世纪前期欧美文学

第一节概述

一、20世纪前期欧美社会及主要思潮

世界大战、经济萧条和俄国十月革命;非理性主义的崛起,尼采、柏格森、弗洛伊德;

海德格尔、萨特存在主义思想

二、20世纪前期欧美文学

1. 现实主义和泛现实主义文学

A.泛现实主义:对19世纪现实主义的继承:对社会现实的强烈关注与真实反映;

批判精神

嬗变:“向内转”趋势;吸收借鉴现代主义文学的诸多观念视野和表现技巧;越来越淡化情节、典型环境和典型人物

B.英国:这一时期最有成就的国家之一

萧伯纳高尔斯华绥劳伦斯《儿子与情人》康拉德威尔斯福斯特C.法国:法国小说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法朗士杜伽尔纪德罗曼·罗兰莫里亚克

D.德国

德国作家曼氏兄弟、布莱希特

德语写作黑塞、茨威格、穆齐尔、布洛赫

E.俄国

托尔斯泰、契诃夫等仍在创作

后起之秀库普林、布宁、高尔基、肖霍洛夫等

F.美国

德莱塞、辛克莱·刘易斯、菲兹杰拉德、斯坦贝克、海明威等

2. 现代主义文学:是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

⑴相近特征:

A.以世界危机、人类异化为基本主题

B.强调表现内在精神世界和主观体验

C.热衷于艺术形式技巧的大胆创新和变革实验

⑵主要流派:A

A.后期象征主义:坚持以象征暗示的方法表现内心的“最高真实”,反对过

多强调主观精神的自由和无限。主要成就是诗歌创作。

爱尔兰叶芝、美国艾略特、奥地利里克尔、德国格奥尔格、俄国勃洛克等

B.象征派诗歌:英国到美苏,主张用语言营造诉诸直觉的意象。

开创者英国休姆、庞德、杜立特尔等

C.表现主义:德国到欧美各国。通过对外部表象、形式的扭曲、夸张、变形

来揭示内在本质和人的内在灵魂,善于表现人物的心灵体验,展现内在的

生命冲动。是对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反叛。

瑞典斯特林堡是先驱、德国贝恩贝歇尔魏尔菲尔凯撒拖勒、美国奥尼

尔、卡夫卡

D.未来主义:意大利到欧洲各国。彻底打破艺术遗产和传统文化,热烈歌颂

机械文明和都市混乱;宣扬速度美和力量美;主张打破旧有的形式规范,

用自由不羁的语句随心所欲地进行艺术创造。明显的虚无主义倾向,但丰

富了艺术表现手法。

创始人意大利马里内蒂(《未来主义宣言》诞生标志)、法国阿波利奈尔、

俄国马雅可夫斯基

E.超现实主义:法国到欧美。从达达主义发展而来,强调表现超理性、超现

实的无意识世界和梦幻世界;主张用精神的自动反应进行文学创作,广泛

使用“自动写作法”和“梦幻记录法”,离奇艰深、晦涩神秘。

创始人法国布勒东、阿拉贡、艾吕雅

F.意识流小说:二三十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等国。不重视描摹客观世界,而着

力表现川流不息的内在意识活动,打破传统小说叙事模式和结构方法,用

心理逻辑来组织故事。

先驱法国普鲁斯特、英国伍尔芙、爱尔兰乔伊斯、美国福克纳、意大利皮兰德娄“怪诞剧”开荒诞剧之先河

第二节普鲁斯特(1871-1922)

一、生平:出生于法国富裕资产阶级家庭,青少年时期热衷交际,自小患严重哮喘,母亲去世使他深受打击,对时间感受强烈,后十五年足不出户遁入内心世界和追忆往昔。

二、《追忆似水年华》为其赢得现代主义小说巨匠的经典地位

1.主题:第一主题是时间;第二主题是用记忆摧毁一切的时间抗争,拯救一切的记忆。

2.根本意图:追寻似乎已经失去,其实仍在那里,随时准备再生的时间。不自觉记忆是赢得战胜时间的力量。

3.内容形式:放弃情节和故事,以回忆展现主人公内心世界。家境殷实体弱多病的马塞尔躺在病床上回忆往事,往昔情景与具体空间场景联系在一起,在斯万家和盖尔芒特家这两个不同世界经历生命和情感历程,与阿尔贝蒂娜的爱情构成他的生活核心。

4.时间的存在:众多人物在会议中不同阶段一一呈现的方式,构成时间的存在。时间以强大的力量重塑一切,不管是美好还是痛苦,这一流动视点和体验的主体的获得正是时间存在的另一方式。

5.时间的特性:是其叙事结构的组成元素;时间不仅具有弹性,而且有生命的质感和内涵、强度和重量、温度和味道,由感性的生命体验构成,是柏格森的延伸。小说结尾体现时间的循环,意味着征服时间和永恒。

第三节托马斯·曼(1875-1955)

一.生平:出生于德国北部望族,创作以中、长篇小说为主

二.1947年发表《浮士德博士》,向歌德致敬之作,讲述一个理论学生转变成音乐家以及与魔鬼签订协议的故事。“患梅毒的艺术家”,梅毒成为魔鬼的具体形式。

三.《魔山》,最重要的代表作。“疾病”承担了最重要角色。

爱与死的纠葛教育和政治意图

四.疾病美学在其小说世界里体现得最成体系、最为完整。

第四节艾略特(1888-1965)

一、生平: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父亲是成功的商人,母亲是位诗人。进入哈佛、巴黎大学学习,1927年皈依英国国教并加入英国国籍。

二、创作:

1.14岁开始写诗,早期诗歌曾发表于哈佛学生杂志。

2.1922年发表的长诗《荒原》真正确立他在英美诗坛重要地位并产深远影响

3.1930年《圣灰星期三》,标志他晚期创作的开始,之后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戏剧创作上。

三、《荒原》

1.全诗分为《死者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五个部分,形式复杂、思想深邃、典故很多,诗中戏剧性独白、拼贴、蒙太奇等现代主义手法容易让读者感到全诗内容散乱、缺乏中心人物、不知所云。

2.时空错乱、人物繁杂是该诗的另一大特色。将过去和现在、神话和现实、宗教和世俗联系起来,达到新的秩序和统一。

3.出色地体现了他在文学评论中强调的“传统”、“秩序”和“非个人化”主张。

四、其他

1.出色理论家,在批评界有很高地位,第一本文集《圣林》

2.晚期从先锋转为保守,最后成为上帝的歌者。既是现代主义诗歌的开山人物,又支持保守的古典主义。

第五节乔伊斯(1882-1941)

一、生平:出生于爱尔兰都柏林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半生贫困,晚年境况有所改变但疾病缠身。

二、创作历程:怀着对所处环境的强烈不满开始文学生涯,《都柏林》、自传体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声称自己的写作是要在自己的心灵熔炉中铸造一个民族尚未造就的良心;20世纪初,进行小说创作革新实验,使用现代文学的标志性手法----意识流:短句、意识流语体、杂糅艺术。

三、《尤利西斯》

1.全书3部18章,行动发生在一天之内,每章一小时

2.三个主要人物:布鲁姆、莫莉、斯蒂芬·迪达勒斯人物形象分析

3.与过去伟大的作品形成对应和比照:布、莫、斯分别对应《奥德赛》中奥德西斯(尤利西斯)、其妻帕涅罗帕、其子忒勒马科斯,反传统、反英雄,借古讽今,凸显都市现代人的寂寞与失望、空虑渺小,揭示人们内心孤寂悲哀、空虚失落和恐惧,同时展现爱尔兰乃至整个西方世界的社会矛盾和危机;结构上的双重映射,A、以易卜生《培尔·金特》为蓝本结构布鲁姆的漫游,B、与《奥德赛》情节相平行的结构,把布鲁姆在都柏林一天的活动与尤利西斯在海上漂泊十年相比拟。

4.现代主义技巧运用最集中、丰富、成熟。调用意识流、戏仿、玩笑以及其他几乎所有文学技巧。

5.丰富庞杂的语汇和文体。

6.地位:是20世纪文学中以小说形式创造的杰出的现代史诗。

第六节里克尔(1875-1926)

一、生平:后期象征派诗歌大家。父母离异,由母亲扶养成人。

二、创作历程:1.布拉格大学与两次俄国之行,俄国是他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重要驿站,短

篇小说集《亲爱的上帝及其他》和《旗手克里斯托弗·里克尔的爱与死之歌》

2.1902-1914,主要生活在巴黎。诗集《祈祷书》,精神过渡的痕迹;日记

体《布里格记事》,旨在处理大城市给敏感诗人带来的惊骇和冲击,德语现代派文学第一部长篇小说,也被当成存在主义的代表作;,“事物诗”阶段,仍只是艺术实现的中间阶段,最终要通向物我、神人、古今、生死交融的“世界内在空间”。

3.1921年,迁入瑞士南部一座古堡,完成《杜伊诺哀歌》和《致俄耳甫斯的

十四行诗》,都是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

第七节卡夫卡(1883-1924)

一、生平:出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布拉格一个富裕的犹太家庭,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生活在一战中的末日感的氛围中,父亲的专制性格、刻板的工作、病弱的身体、失败的婚姻和犹

太身份给他各方面的负面因素,写作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救赎。

二、创作:早期作品《观察》,汇集他1903-1911年间创作的片段式小说;1912年短篇小说《判决》一挥而就,宣告卡夫卡式风格的确立,短篇小说代表作有《变形记》、《在流刑地》、《乡村医生》、《地洞》等;长篇小说《美国》、《诉讼》、《城堡》,三部长篇均未完成,体现卡夫卡式的艰难与悖谬;日记和书信,《致密伦娜情书》和长信《致父亲》。

三、常有的情节模式:面目不清、来历不明的主人公进入具有敌意的世界,想证明自己,试图安居乐业,但敌意的世界总是不接受他,最终主人公放弃努力,或者接受惩罚。

四、现代人的异化处境。

五、原型式母题:反抗与惩罚;寻求与发现;目的与道路

六、艺术特色:自传性;象征和寓言;悖谬与荒诞;多义性

七、《变形记》

第八节布莱希特(1898-1956)

一、生平: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

二、史诗剧理论:“非亚里士多德戏剧”,关键方法是陌生化效果,唤醒对熟视无睹之物的

认识兴趣。

三、从题材上面分为四类:1.严厉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丑陋的异化状态,《在大都会的漩涡》、

《三角钱歌剧》等;2.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关注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批判剥削社会,讴歌劳动人民,《屠宰场里的圣约翰娜》、《四川好人》、《高加索灰阑记》;3.批判资本主义战争以及德国法西斯的荒唐与残暴,《圆头党和尖头党》、《大胆妈妈和她的孩子们》;4.为回应现实某个重大问题而创作的旨趣深远的历史剧或改编剧,《伽利略传》批判教会权威对真理的扼杀,深刻展现现代科学与社会之间的纠葛。

四、戏剧特点:大都是正剧和喜剧,没有传统的悲剧;选材上偏爱具有重大影响、时效性的

社会题材和历史题材;史诗剧往往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情节,也不设计情节曲线,几乎没有全剧性的高潮;为追求陌生化效果,有意打破剧情完整性,不时插入合唱或歌曲,甚至直接向观众发表议论,使观众不进入情感共鸣而能够主动置身事外。

第九节福克纳(1897-1960)

一、生平:出生于美国密西西比州一个名门望族。

二、创作历程:第一部长篇小说《士兵的报酬》、第二部小说《蚊群》,都表达了当代人

失落感、异化感、末世感和虚无思想;从第三部小说《萨托利斯》,开始以约克纳帕塔法县为地理环境,创造系列小说,《喧哗与骚动》成为其世系小说成功的标志。

三、作品中蕴含的南方文化传统:1.强烈的个人主义意识;2.家族、亲缘和社区观念;3.

向后看的历史观

四、思想内涵:1.对南方文化中请教主义观念造成的心灵毒害进行了无情的批判;2.揭示了

南方深刻的内部矛盾及道德情感混乱在南方世家衰败过程中的影响和作用;3.普遍意义上揭示的西方社会中人性的扭曲与异化、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自我身份的疑惧和现代社会物质主义的反感以及对于爱、友谊、英雄气概等传统价值的向往。

五、叙述方式和结构形式:1.多种叙事角;2.善于挖掘、表现内心世界,通过描述人物内心

活动塑造人物;3.蔓延繁复的长句是其文风的一个显著特点。

六、《喧哗与骚动》

1. 以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为背景,讲述约克纳帕塔法县康普森家族的变迁。

2. 四部分:“班吉部分”、“昆丁部分”、“杰生部分”、“迪尔西部分”

3. 叙述角:前三部分用第一人称“我”的叙事方式,第四部分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4. 故事、人物和结构与基督受难构成平行、影射和反讽关系

第十节布尔加科夫(1891-1940)

一、生平:出生于基辅神学院教授家庭,大学学医,后弃医从文。

二、创作成就:

1. 小说:A.组成“莫斯科故事”的三部中篇小说《恶魔记》、《孽卵》、《狗心》荒诞现实主义手法

B.长篇小说《白卫军》既体现托尔斯泰“勿以暴力抗恶”的思想,也体现陀思妥耶夫斯基《群魔》中知识分子思想的影响

《大师与玛格丽特》

2. 先后创作14部戏剧:《图尔宾一家的日子》、《佐伊卡的住宅》、《火红的岛屿》、《逃亡》。浓缩反映现实生活,集中表现矛盾冲突,揭示出“知识分子和革命”、

“艺术和权力”、“作家和政权”的关系等主题。

三、《大师与玛格丽特》

1.内容:小说由20世纪30年代莫斯科的现实生活和两千年前耶路撒冷的神话故事两条线索、两个板块合成。

2.三个时空世界:历史时空、神话时空、现实时空

3.多种题材、体裁、手法表现的综合体,呈现出高度的互文性

第十一节肖霍洛夫(1905-1984)

一、生平:生于顿河屯州普通店员家庭,上过四年中学,一直艰苦自学,一生大部分时光站在顿河草原度过。唯一一个获列宁文学奖、斯大林文学奖,又获得1965年诺贝尔文学奖,被东西方两个世界共同承的作家。

二、创作:始于《顿河故事》,其顿河哥萨克题材的作品直接影响了50年代以来苏联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农村小说的形成和发展,“一个人的遭遇”开创了“战壕真实派”;《静静的顿河》更是20世纪世界文学中的经典,长篇小说《被开垦的处女地》。

三、《静静的顿河》四部八卷的现代史诗

1.是一部场面宏大、气势磅礴的悲剧性史诗,集中展现了苏联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时期顿河哥萨克人的苦难历程。

2.人道主义哲学实质:世界生生不息,生活还在继续。

3.自然描写占很大部分,对人物行为或者事件发展起到暗示作用。

第十章 20世纪后期欧美文学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萨特(1905—1980)

一、生平:出生于巴黎中产阶级家庭,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攻读哲学,结识波伏娃,通过雷蒙·阿隆对于现象学的介绍决定去德国拜会胡塞尔,1933年在柏林学院研读胡塞尔现象学,并撰写相关论文。

二、创作历程:1.1938年《恶心》是关于“偶然性”的小说,是他最负盛名的作品之一。

2.1939年出版短篇小说集《墙》

3.《存在与虚无》出版,标志其“存在主义”思想的成熟

4.1945年创作三卷本小说《自由之路》,是他存在主义思想的典型表现

5.戏剧创作:《禁闭》、《苍蝇》、《恭顺的妓女》、《肮脏的手》、《魔鬼与上帝》

6.战后针织倾向转变,演讲《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出版《什么是文学》提出“介入文学”的主张;1963年自传《词语》,从政治哲学说教返回文学艺术创作。

第三节贝克特

一、生平:出身都柏林犹太家庭

二、创作历程:1.早期集中于文学评论和小说:《莫菲》、《瓦特》、小说三部曲《莫洛伊》、《马洛纳之死》和《无名者》。一场精神探索和艺术方法上的双重实验。

2.戏剧:1953《等待戈多》(开始投入戏剧创作)等待未果的绝境,角色的象征隐喻色彩;《终局》走投无路的痛苦;《美好的日子》

贝克特的文学创作体现出直面生存困境的勇气和承担残酷局面的决心

第四节罗伯-格里耶(1922—2008)

一、生平:出生于法国。

二、创作:1.小说:《橡皮》、《窥视者》、《嫉妒》、《在迷宫中》

2.电影:60年代从小说转向到电影,电影小说《去年在马里昂巴德》,先后编导《不朽的女人》、《欲念浮动》、《玩火》、《美丽囚徒》、《格拉迪瓦找您》等

三、特色:1.“空缺”理论:《橡皮》中华莱士之前寻找父亲的经历,与《俄狄浦斯王》的关联;《窥视者》中奥莱特的信息空缺、马蒂亚斯一小时的空缺等。

2.“物化”理论:《嫉妒》中的旁观者,主要策略之一是物的属性通过物自身显现,而排斥逻辑性。

3.擅长以形象组织故事的叙事。

第五节杜拉斯(1914—1996)

一、生平:出生于法属殖民地印度支那,1932年回到法国。

二、写作

㈠、小说:1.早期,明显的现实主义特点,《厚颜无耻的人》、《抵挡太平洋的堤坝》、《直布罗陀水手》等

2.1955年《广场》转折,其后创作《劳儿之劫》、《爱》、《英国情人》等

3.1984《情人》又一转折,其后作品多是旧作改写或是自己经历的一再渲染,《中国北方的情人》、《物质生活》等

㈡戏剧和电影:1959年剧本《广岛之恋》,极力打破影像控制《恒河女人》、《印度之歌》、试图拍摄声音言语的电影《卡车》,1981年拍出没有画面的《大西洋人》

三、《劳儿之劫》P330

第六节博尔赫斯(1899—1986)

一、生平: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日内瓦—西班牙—布宜诺斯艾利斯。1955年被任命为阿根廷国立图书馆馆长。

二、创作

1.短篇小说:小说集《恶棍列传》、《小径分叉的花园》、《杜撰集》和《阿莱夫》

2.诗集:《诗人》、《铁币》、《夜晚的故事》、《天数》等

三、创作重要特点:民族性、艺术表现、哲性玄思(《巴比伦彩票》)和叙事氛围(叙事中的戏剧性)

四、“博尔赫斯式”:为传统的“奇幻体”小说赋予浓厚的玄学哲思(博尔赫斯、卡尔维诺、艾柯被称为“文学哲学家”)

《小径分叉的花园》

第七节纳博科夫(1899—1977)

一、生平:出生于俄国,流亡德国,迁居巴黎,移居美国,1966年定居瑞士。

二、创作

㈠俄语创作时期(1925—1939):主要包括《玛丽》、《防守》、《荣誉》、《天赋》(向祖国和文学传统致敬,暗示转向的打算)等8部小说

㈡英语创作时期(1940—1977):《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庶出的标志》等8部作品

三、《洛丽塔》挑战小说主题的禁区

四、《微暗的火》创新小说形式

第八节索尔仁尼琴(1918—2008)

一、生平:毕业于罗斯托夫大学物理系,亲历战争、流放和驱逐,1994年返回俄罗斯。

二、创作:1.“劳改营文学”开创者:1962年短篇小说《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2.短篇小说《马特廖娜的家》(使他成为俄罗斯文学“农村题材的奠基人之一)、

《科切托夫车站上发生的一件事》、《为了事业的利益》等

3.长篇小说《癌症楼》、《第一圈》、《古拉格群岛》、《红轮》等

三、重要作品

《癌症楼》象征隐喻多声部

《第一圈》名称来自《神曲》

《古拉格群岛》对苏联劳改营的全面揭露和对劳改现象的回忆

《红轮》也是艺术纪实性作品从1899年开始的俄罗斯社会的悲剧性转折

四.特色

1.歌颂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悯人救世的民族精神和富于宗教意识的民族文化,捍卫传

统的文化价值。

2.虔诚的东正教信仰,苦难的叙事基本法则

3.时间的浓缩和空间的集中、叙述的高度细节化是他创作的基本原则之一

第九节马尔克斯(1928-- )

一、生平:小时候受外祖母、姨母讲故事熏陶,后进入波哥大大学学习法律,受到卡夫卡《变形记》影响,预示其将欧美现代主义技巧和拉美本土文化传统以及“魔幻现实主义”相结合的基本创作方向。

二、主要作品:《枯枝败叶》、《没有人写信给上校》、《格兰大妈的葬礼》、《百年孤独》、《族长的没落》、《一件事先张扬的凶杀案》、《霍乱时期的爱情》、《迷宫中的将军》、《爱情和其他魔鬼》、《回忆我忧伤的妓女》和文学谈话录《番石榴飘香》等

三、《百年孤独》

1.全景式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百年兴衰、历史演变及社会现实

2.故事开头: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不断跳跃挪移的叙事方式和时空结构,也成为小说的主体叙事构架。

3.孤独:人类个体之间、文明之间的难以沟通和隔绝闭塞

4.“魔幻”手法的运用

第十节卡尔维诺(1923—1985)

一、生平:出生于古巴,后随父亲迁回意大利

二、创作:1.早中期:将极为先锋的创作与古老的民间文学密切联系。作品有《通往蜘蛛巢

的小路》、短篇小说集《最后飞来的是乌鸦》、《我们的祖先》三部曲、短篇小说集《马克瓦多》和姊妹篇《宇宙奇趣》等

2.后期:采用一种“开放型百科全书式小说”的写作方式,用晶体的模式构建小说。有《命运交叉的城堡》、《看不见的城市》、《寒冬夜行人》等小说

三、《寒冬夜行人》后现代小说的代表作打破作者与读者之间传统关系

第十一节昆德拉(1929-- )

一、生平:出生于捷克斯诺伐克,父亲是音乐家和钢琴家。在布拉格查尔斯大学学习文学美学,两度加入又被剥夺党籍,1975年移居法国。

二、创作:1.诗集:《人,一座广阔的花园》、长诗《最后的五月》、《独白》

2.小说:短篇小说集《可笑的爱情》、长篇小说《玩笑》、长篇《告别圆舞曲》、《生活在别处》(语出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兰波的诗歌,曾被法国超现实主义创始人布勒东用于1924年超现实主义宣言结束语)、《笑忘录》(移居法国后创作的第一部长篇)、《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不朽》、《慢》(第一部法语小说)、《无知》

3.剧本《钥匙的主人》、《两只耳朵,两场婚礼》及《雅克和他的主人》

文学论文集《小说的艺术》、《被背叛的遗嘱》、《帷幕》等

第十二节艾柯(1932-- )

一、生平:出生于意大利小城,在都灵大学学习哲学与文学,之后进入新闻媒体、出版界工作

二、成就:1、符号学界有权威地位:《开放的作品》、《不存在的结构》、《符号学原理》等

2、小说:《玫瑰之名》(此前主要是学者身份,之后跻身世界一流小说家之列)、《博科摆》、《昨日之岛》、《波多里诺》、《罗安娜的神秘火焰》

3.杂文集:《带着鲑鱼去旅行》、《康德与鸭嘴兽》、《五个道德碎片》等

三、《玫瑰之名》(影响最大的作品)

以神秘的中世纪为背景,采用侦探小说这种通俗的叙事文体

互文方式

对侦探小说的颠覆,探寻人类知识的本质、局限与有效性

四、作品特色

1、内容上包罗万象,充满宗教、历史、形而上学、政治、神话、语言学、地理、航海等知识

2、文体上变化无穷,摹仿侦探小说、流浪汉小说、童话小说、自传体小说等形式

3、主题多重,对诠释的嘲弄、神秘主义的构筑、自我的关注等

4、文本的互文性

第十三节耶利内克(1946-- )

一、生平:出生于奥地利,在维也纳长大。

二、创作:诗集《丽莎的影子》;小说《逐爱的女人》、《美好的美好的时光》、《钢琴

教师》、《啊,荒野,保护她》、《情欲》、《死者的孩子们》、《贪婪》等。

三、人生经历中三个重要维度:犹太家庭背景;维也纳的音乐教育经历;19968年学生运动。

四、重要主题:性;挑战传统男权社会所建立的秩序。

第十四节菲利普·罗斯(1933-- )

一、生平:出生于美国一个犹太家庭在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并在大学任教。他的作品兼有“犹太文学”和“学院派小说“的特点。

二、创作:1.早期:以犹太聚居区为背景,描写犹太传统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之间碰撞与冲突,《再见吧,哥伦布》(常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相比)

2.70年代体现对美国时政批评和对个人异化的思考,《伟大的美国小说》、《我们这一伙》、《乳房》、《情欲教授》

3.从1979《鬼作家》开始,以犹太作家内森·朱克曼为主人公创作一系列小说,《解放了的朱克曼》、《解剖课》、《布拉格狂欢》、《鬼退场》

4.90年代以来,又进入一个创作高潮,一以贯之关注犹太人的生存问题,《祖传的家产》、《夏洛克行动》、《美国牧歌》等

08-外国文学作品选笔记

外国文学作品选笔记 一、从《伊利亚特》第22章看作者对战争的态度是怎样的? 本文的基本精神是歌颂英雄的行为和他们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从本章的、可以撤走出诗人对战争的态度是矛盾的: 1、史诗一方面把战争看成英雄们大显身手,为部落的建功的时机。这是主旋律。歌颂英雄和他们的表现; 2、另一方面,又描写了战争的残酷性,渲染了战争的悲剧色彩(命运决定胜负;众神的偏袒使英雄们蒙受不公平的待遇;战争给人们带来了种种忧虑和灾难)。因为在当时,战争不完全为了部落集体的利益,已经变成贵族们乘机支取财物和奴隶的掠夺行为。 二、《伊利亚特》在情节结构方面的特点? 可概括分成两点来说明: 1、一个片断。围绕的是“阿基琉斯的愤怒”来描写这51天的战争,这起到了提纲契领的作用。 2、人神两条线索交错平行发展。在描写这场战争时,人与人在互相斗争,同时也穿插着神之间的斗争。如在斗争中描写“天父取出那把黄金天秤,把两个悲惨的死亡判决放进秤盘……” 三、分析《伊利亚特》这首史诗比喻方面的特点? 多用和善用比喻是史诗语言艺术的重要特点。这些比喻或来自大自然,或来自日常生活,对于刻画人物、加强诗句的形象性、丰富诗篇的色彩,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如比喻赫克托尔“如一条长蛇在洞穴等待路人……眼睛露出凶光”;如比喻二者之间的斗争是“游隼”与“野鸽”的争斗等等。 四、如何认识但丁《神曲?地狱篇》第5歌在思想上所表现的两重性? 这表现为他两个方面的两重性: 1、思想内容上的两重性。作为一个中世纪的意大利诗人。他的作品构思具有宗教性,其思想内容也表现了中世纪的基督教观念,但是,其中已有人文主义思想的因素,透露出文艺复兴的曙光。如他虽然按照宗教观念把弗兰采斯加和保禄打入地狱,但是他又赞许他们对真诚爱情的追求,甚至最后因怜悯他们而晕倒在地,表现了人文主义的色彩。 2、艺术形式上的两重性。在艺术上既有中世纪文学的一般特征,也表现出新文学的特征。(也是这篇诗在艺术上的特点) (1)、诗歌运用了中世纪宗教文学中常用的梦幻故事的写法,以及隐喻、象征等手法,具有宗教文学作品的特征。但素材取自于现实生活,并从现实出发评价人物,因此并不让人感到虚幻玄秘。使虚构的地狱具有可感性。 (2)、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来叙述特定的处境和特定的心情,塑造出生动具体的富有立体感的艺术形象。 (3)、诗人鲜明的爱憎使作品具有浓厚的主观抒情色彩。 (4)、诗篇不用当时一般文学作品通用的拉丁文而用意大利民族语言写成。 五、分析哈姆莱特这个人物形象?(P73) 哈姆莱特是古代丹麦的一个王子,他是一个人文主义形象。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形象。一方面他接受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心中充满了美好的理想,希望生活中的一切如理想一样完美。而现实生活的一系列意外打破了他的理想。于是他要为父报仇,可是他内心又是矛盾,因为他想的不光只是为父报仇,而是扭转整个乾坤。在这样艰巨的任务面前,他想要行动也行动不起来,加上他性格过于内向、审慎及单枪匹马的处境,使他感到犹豫。因此最后只能是与敌人同归于尽。他的悲剧既有罪恶势力过于强大的客观原因,也有其内存性格弱点的主观原因。所以,哈姆莱特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人文主义者的悲剧。 六、分析《哈姆莱特》这篇文章的艺术特点? 1、莎士比亚善于在内外两重的矛盾冲突中,在矛盾冲突的发展过程中,展示人物性格,塑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哈姆莱特与克劳狄的斗争,构成剧中主人公所处的外部冲突;与此同时,他还进行着激烈的内心矛盾冲突。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推进。 2、为了更好地塑哈姆莱特的形象,剧本充分发挥了独白和旁白的作用。每当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的关键时刻,剧本都安排独白或旁白来表现主人公的思想矛盾,表现他的思考,他的认识,他的自责,耸的怀疑。 七、分析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P80)

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艾略特非人格理论P128 卡夫卡《城堡》主题 “城堡”既非具体的城市,又非国家,它只是一种象征。因而有无穷的寓意: ( 1 )“城堡”象征与普通人疏远、敌对的冷漠无情的国家机器。 ( 2 )上帝 ( 3 )象征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目标 ( 4 )象征犹太人苦苦追求的国家、故乡、精神归宿。 ( 5 )象征“代沟”,K至死未能进入城堡,象征卡夫卡争取与父亲沟通的失败。 卡夫卡《城堡》的艺术贡献 (1)独特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手法 卡夫卡叙述手法的特点,是将叙述者与主人公合而为一。《城堡》中的K既是主人公又是叙述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只能通过主人公的感官(所见、所听、所想、所思)才能获得信息,再没有旁观者清的叙述者出场来向读者解释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 (2)象征寓意的意象构筑。《城堡》中的K半夜被摇醒,要求出示居留许可证,其实也就象征着无所归依的现代人被摇醒说明自己的人生由来,解释自己的生存依据。 (3)精确、细致、严密的语言风格 《城堡》作为卡夫卡后期创作的代表作品,表现了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造诣。整个小说像日常生活用语,简单而生动;又像法律用语,严密而精确,娓娓道来。尽管小说的主要情节是荒诞的,但卡夫卡对事物过程的描述完全是现实主义的,冷静而细致。解释事物的因果关系逻辑严谨,推理缜密,无懈可击,使读者难以摆脱作者的叙述逻辑。 约克纳帕塔法:译为河水静静流过平原。表现的就是约克纳帕塔法颓败的命运,旧的制度、旧的秩序不断瓦解、慢慢消亡的命运。也是《喧哗与骚动》的主题之一。 《喧哗与骚动》思想内容 小说写的是杰弗逊镇上康普生家族的没落,以及在没落过程中各个家族成员之间的遭遇和精神状态。 这个曾经出过将军和州议员、拥有大量田产和黑奴的庄园世家现在败落了。 《喧哗与骚动》叙述人意义 (1)白痴班吉 作者在第一部分选择白痴班吉来叙述故事,是有其深刻用意的。因为人生,尤其事美国南方社会中的人生,浑浑噩噩,就“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这正好点明了作品的主题。作品的标题来自莎剧《麦克白》的一段台词:人生像一个白痴所讲的故事,充满着喧哗和骚动,却无丝毫意义。 人生的毫无意义由于是通过班吉的混乱意识表现出来的,就更具有发人深省的象征意义。班吉33岁,只有3岁孩子的智力,没有时间概念,过去和现在之间没有任何界限,都汇入一种混乱的意识流动中。但是,读者从班吉混乱的意识中,仍然可以感受到他因为失去姐姐对他的关怀而感到的痛苦。 叙事结构:小说由四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由不同的叙事者讲述。尤其有特点的是第一部分的叙事者——白痴班吉的叙事风格。 班吉的叙事突出地反映了福克纳对意识流小说技巧的精心营造,白痴的形象也寄托了福克纳的刻意追求:

外国文学作品选 作品集

萨福 《永生的阿芙洛狄《给所爱》《失去的友人》《相思》索福克勒斯 《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埃阿斯》但丁 《神曲》《飨宴》《论俗语》《新生》薄伽丘 《十日谈》《但丁传》《异教诸神谱系》莎士比亚 《哈姆莱特》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查理三世》喜剧:《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温莎的风流娘儿们》《皆大欢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以及合称四大悲剧的《奥塞罗》《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塞万提斯 《堂吉诃德》《训诫小说集》莫里哀《悭吝人》《可笑的女才子》《太太学堂》《醉心贵族的小市民》《伪君子》《思卡班的轨迹》歌德《浮士德》戏剧《埃格蒙特》《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托夸多·塔索》 叙事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浮士德》 长篇小说《亲和力》《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 自传《诗与真》《意大利游记》, 诗集《东西合集》,组诗《中德四季晨昏杂咏》, 诗剧《浮士德》华兹华斯《致杜鹃》《咏水仙》《致杜鹃》《坎伯兰老乞丐》《孤独的收割人》《我们共七个》《丁登寺》 《抒情歌谣集》华兹华斯/柯尔律治拜伦《唐璜》诗集《闲暇的时光》 抒情诗《当初我俩分别》《雅典的少女》《她走在美的光彩中》等; 叙事诗有《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希隆的囚徒》 东方叙事诗《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巴里西纳》塑造“拜伦式英雄”诗剧有《曼弗雷德》《该隐》等; 政治讽刺诗有《审判的幻景》《青铜世纪》济慈《秋颂》《无情的妖女》《圣尼亚节的前夕》 六首颂诗《怠惰颂》《塞吉颂》《夜莺颂》《希腊古瓮颂》《忧郁颂》《秋颂》雨果《克洛德·格》《克伦威尔》序言 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宣言 剧本《欧那尼》古典主义卫士和浪漫主义斗士的正面冲突 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 诗集《晨暮曲》《凶年集》剧本《逍遥王》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和《海上劳工》《九三年》普希金《叶普盖尼·奥涅金》 政治抒情诗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乡村》《致大海》和《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 积极生活态度《我记得那美妙一瞬》《致凯恩》《给娜塔莎》《小花》《冬天的黄昏》《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纪念碑》叙事诗有12部《高加索的俘虏》《强盗兄弟》《茨冈》《青铜骑士》等 小说主要有《驿站长》《黑桃皇后》《上尉的女儿》和《杜勃罗夫斯基》等, 其中《驿站长》是俄国文学第一步描写小人物的作品,《上尉的女儿》成功塑造了农民起义领袖普加乔夫的形象

外国文学史复习上(笔记整理)

第一章古代文学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古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的源头。古罗马文学是继承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它是沟通古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古罗马文学为欧洲近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希腊神话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是什么? 基本内容: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 ①在神话的故事中,讲到天地的开辟,神的产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神的日常生活等。 ②英雄传说是古希腊人在幻想中追忆远古社会生活和部落中杰出人物时创造出来的。英雄实是部落中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因受人们的崇拜而被神化,如伊阿宋取金羊毛、普罗米修斯、赫拉克勒斯、奥德修斯等。 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 (1)、想象力极强。把自然界、人类社会、精神领域的一切现象都拟人化、神话化,入情入理,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eg:阿波罗的爱情故事、法厄同驾太阳马车的故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 (2)、故事性极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有头有尾,娓娓道来,动听感人。eg:宙斯和伊俄的故事、哈得斯的婚姻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 (3)、哲理性强。希腊神话既富情趣,又极深刻,是早期人类经验和智慧的结晶,许多故事寓意丰富,发人深思。如: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希绪弗斯的故事、安泰俄斯的故事等。 古希腊神话的价值和影响。(是希腊艺术的“武库”和土壤,是后世创作的源泉。) (1)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赫西俄德、绝大部分悲剧、大量美术和雕塑作品都以它为素材。(2)它对古罗马文学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维吉尔《埃涅阿斯记》大量取材,奥维德《变形记》则或全面转述。(3)、它是文艺复兴直至现当代一些著名作家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原型。莎士比亚、高乃依、拉辛、达芬奇、普桑、米开朗琪罗、贝尔尼尼等直至当代。 二、古希腊文学可以分为几个时期?各时期有什么特点? (1)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氏族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史称“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时期,史称“大移民时代”,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3)第三时期: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奴隶制发展全盛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散文和文学理论 (4)第四时期:公元前4世纪末~公元前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三、古罗马古罗马文学的地位、特点以及不同时期的主要成就? 地位:古罗马文学是在古希腊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继承发展了古希腊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在戏剧和散文方面有长足的发展,是希腊文学与欧洲近代文学的中介和桥梁,在西方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特点:具有理性精神、集体意识和庄严崇高的气质,精神与情感世界相对贫乏,在艺术上强调均衡、严整、和谐,重视修辞与句法、技巧上偏于雕琢与矫饰。 成就:(1)共和时期:(公元前240~公元前30年)埃纽斯“罗马文学之父” 喜剧首先繁荣,代表作家普劳图斯《双生子》、《一坛黄金》,喜剧诗人有泰伦斯《婆母》 (2)黄金时期:(公元前100~公元17年)西塞罗卢克来修《论自然》, “三大诗人”:维吉尔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代表作《埃涅阿斯纪》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奥维德《变形记》贺拉斯《诗艺》(文学批评的代表作寓教于乐) (3)白银时期:(公元17~130年)长篇小说有阿普列尤斯的《金驴记》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长篇小说;普鲁塔克的散文《希腊罗马名人传》;卢肯的史诗《法萨利亚》 《埃涅阿斯纪》是古罗马诗人维吉尔最重要的作品,也是整个罗马文学的顶峰之作。史诗的主题是描述罗马祖先建国的功绩,歌颂罗马的光荣。《埃涅阿斯纪》以荷马史诗为范本,前半部分写漂泊,与《奥德赛》相似;后半部分写战争,与《伊利亚特》雷同。但它又不是对荷马史诗的简单仿作,而是有着鲜

大连理工选修课选课指南

大连理工选修课选课指南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形势》(貌似是叫这个),马宽老师的课。上课绝对不会早下课的,偶尔交条。老师讲课挺有意思的,但是意识形态比较强,就是总夸党中央什么的。最后一个大作业,1500字手写,题目三选一,分数不低 《新中国外交战略》 魏晓文老师跟讲座式的,学不到多少东西; 平时偶尔走时让交条查出勤,最后有考试,开卷,一顿猛抄,分数都不算低. 《现代军事与局部战争》 介绍高新技术,武器,放战争纪录片等,喜欢军事的可以选,但老师的资料陈旧,不少课件 视频内容还是海湾战争时期得; 平时偶尔抽查交条,期末交大作业,直接复制,粘贴,打印了事。分数挺高,在下翘好几次课还95分。 《电影欣赏》 学不到任何电影技术方面的东西,想重温一下老电影的可以考虑; 电影都是经典老电影,一共点三次名,少去一次扣五分,三次点名不去,取消成绩,实际不会取消,我三次没去,最后交了个作业,也给了我80分 期末大作业写一个影评了事(要求必须手写),影评写好了,基本90+ 《电脑游戏设计》 蔡江胜老师的课,三个学期都有,相信很多人都选过;感觉上课学不到太多东西,感兴趣的话自学; 期末只要交大作业的话基本上都是85分。 《微机安装与调试》 庄海老师讲的,认真听的话能学不少东西,推荐! 平时认真听的话考核没问题(学长给打分)。

《环境工程概论》 必修课的标准——要求买一本书,大作业40+页ppt,可能被挑中课堂讲解15—20分钟; 期末开卷考试占60分,平时成绩40分,包括大作业20分,考勤20分。 《环境科学概论》 一个大作业,一个开卷考试 如果无缺勤的话期末基本90+ 《社会心理学》 平时点名,期末考试两道大题,考试前一周把考试题告诉大家,回去准备 期末基本90+ 《社会学》 平时点名,期末一张卷,结果60+ 《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一):每堂课一个话题,两次电影,如果觉得本堂话题无聊可以走人,当然是下课后再走。考试,最后一堂课作文,会给几道题目任选 大学语文(二):每堂课一个话题,没有电影,考试同(一) 《音乐基础知识》 毕源红老师,人相当好。我考试忘去了,她都给补考机会,正常都能过80. 《美学》 据说老师不太好,考试情况马上揭晓。。。 《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邵慧峰(好像是这个名字),讲课很有趣,从欧洲埋汰到美国,最后再埋汰小日本。听过之后,感到心情十分舒畅。课间有小的视频挺搞笑的,考试是几道简答题,百度都能搜到较标准的答案。强力推荐!

(完整word版)外国文学史复习笔记

外国文学史期末复习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荷马时代) 1.时期(填空)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神的名称(必考填空、选择) 雷电神:宙斯天后:赫拉海洋神:波塞东(poseidon)农神:得墨忒耳(demeter)太阳神:阿波罗(apollo)战神:阿瑞斯(Ares) 火神:赫淮斯托斯(Hephfis)神使:赫尔墨斯(Hermes) 女战神:雅典娜爱神:阿佛洛狄忒(Aphrodite) 月神:阿尔忒弥斯(Artemis) 家神:赫斯提亚(Hestia) 3.古希腊神话(名词解释) 1)时间: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 2)含义: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可以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3)产生原因: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4)艺术特征(简答) ①想象力极强。 ②故事性极强。 ③哲理性极强。 5)影响: ①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荷马史诗《神谱》古希腊戏剧。 ②对古罗马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巨大影响。 ③古典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神话为基础 4.潘多拉的盒子(名词解释)

1)潘多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作为对普罗米修斯造人和盗火的惩罚送给人类的第一个女人。众神亦加入使她拥有更诱人的魅力。 2)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无、诽谤、嫉妒、痛苦等等,但潘多拉却照众神之父的旨意趁希望没有来得及释放时,又盖上了盒盖,把它永远锁在盒内。 (二)大移民时代 代表作家作品(填空) 抒情诗: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诗,其中琴歌的成就最大。 《伊索寓言》反映的是奴隶制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古典时期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为什么是希腊和后世文学的桥梁) 1.古罗马成了古希腊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2.丧失了古希腊文学的生动活泼的精神灵气,显示出了精神和情感世界的贫乏。 3.古罗马崇尚武力,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的追去,由此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古罗马文学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风格更庄严和崇高。但是,古罗马文学人文观念的主体依然是古希腊式的世俗人本意识,仍属于古希腊式的文化范畴。 4.古希腊文学中的世俗人本意识在古罗马文学中得到了体现,并经由古罗马文学广泛地流传于后世的西方文学。 三、荷马史诗(名词解释) 1.概念:《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是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相传是由一个叫荷马的诗人所做,故称荷马史诗。又被称为“英雄史诗” 2.两部史诗: 1)《伊利昂纪》希腊人围攻特洛伊城的故事。 2)《奥德修纪》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返乡的故事。 3.人物形象:阿基琉斯:在战场上勇敢善战、奋不顾身而又暴烈鲁莽。 赫克托耳:英雄主义富有悲剧色彩。奥德修斯:

1804-全国-外国文学作品选自考真题及答案

1804-全国-外国文学作品选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30题,共30分) 1、阿卡基·阿卡基耶维奇是俄罗斯文学中经典的“小人物”形象,这个人物出自小说()(1分) A:《外套》 B:《穷人》 C:《驿站长》 D:《狂人日记》 2、“黑人性”是20世纪30年化初非洲大陆兴起的旨在恢复黑人价值的文化运动,“黑人性”一词出自长诗()(1分) A:《埃塞俄比亚人》 B:《黑人牺牲品》 C:《夜歌》 D:《还乡笔记》 3、在《伊则吉尔老婆子》中,“腊拉”名字的名义是()(1分) A:被憎恨 B:被遗忘 C:被放逐 D:被谴责 4、在《伊利亚特》中代表着氏族英雄最高理想的人物是()(1分) A:阿基琉斯 B:赫克托尔 C:帕里斯 D:阿伽门农 5、在《骑煤桶的人》中主人公“我”被老板娘用围裙赶走后,飘去了()(1分) A:北极 B:雪地 C:冰山 D:高原 6、在古希腊三大悲剧家中,被称为“舞台上的哲学家”的是()(1分) A:欧里庇得斯 B:索福克勒斯 C:埃斯库罗斯 D:阿里斯托芬 7、在《神曲》中贝亚特丽采带领但丁游历了()(1分) A:地狱

C:天堂 D:人间 8、在《静静的顿河》中葛利高在理葬了阿克西妮亚后,他前去投奔的人是()(1分) A:匪帮 B:逃兵 C:白军 D:村民 9、《复活》中的男主人公形象反映了当时一部分进步贵族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这位男主是()(1分) A:安德 B:聂赫留道夫 C:列文 D:彼埃尔 10、马克·吐温讽刺美国“民主政治“虚伪的著名短篇小说是()(1分) A:《竞选州长》 B:《傻瓜威尔逊》 C:《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D:《镀金时代》 11、在《克洛德·格》中,克洛德杀死典狱长后准备自杀,他用来自杀的工具是()(1分) A:斧头 B:剪刀 C:匕首 D:锥子 12、在《源氏物语》中源氏的妻子是()(1分) A:藤壶 B:葵姬 C:夕颜 D:桐壶 13、在《奥利弗·退斯特》中,奥利弗·退斯特在贫民习艺所遭到胖厨师欧打的原因是()(1分) A:大闹食堂 B:浪费食物 C:要求添粥 D:摔碎饭碗 14、《高老头》中伏脱冷的真实身份是()(1分) A:苦役犯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整理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 一古代希腊文学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主要特征: 1 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的冲天怒火,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 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主要成就:戏剧成就最大,另外还有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对话录》。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从公元前4世纪末到公元前2世纪中叶(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主要成就: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 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田园诗(牧歌):主要作家:忒俄克里托斯二古罗马文学(连接古希腊文学和欧洲近代文学的桥梁)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外国文学史笔记(打印)

外国文学史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第一节古代文学概述 一古代希腊文学。(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希腊神话的主要特征: 1、鲜明的人本色彩,命运观念。 从诸神的恣情纵欲,到盗火者的狂热殉情;从阿喀琉斯多愤怒,到美狄亚的残忍复仇。一切都是世俗,活生生的。绝无宗教恐怖的压抑和彼岸天国的诱惑。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许多篇章从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色彩、表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3、种类繁多,且具有开创性。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 (三)古希腊文学的发展状况。 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 主要成就:神话、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代表作: (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现存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 第二时期(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 主要成就:抒情诗、散文、寓言、悲剧、喜剧、文艺理论,其中戏剧成就最大。抒情诗中琴歌成就重大: 萨福: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 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全盛时期欧洲文学史上著名的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诗人:阿里斯托芬 几次著名的战役后,出现了正式的历史著作。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代表作《对话录》。 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第三时期(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 主要成就:

《外国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

《外国文学作品选》考试试题 2006-7-11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伊利亚特》第22卷所歌颂的特洛亚方面的主要英雄是( ) A.阿喀琉斯 B.赫克托耳 C.奥德修斯 D.阿伽门农 2.但丁的《神曲》采用了欧洲中世纪文学普遍使用的象征手法,诗中的贝雅特丽齐象征着( ) A.理性 B.信仰 C.道德 D.事业 3.《红与黑》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其不同于一般现实主义作品的最重要的艺术特征是( ) A.下意识和潜意识的展示极为细腻 B.具有恐怖和神秘的风格 C.心理描写极为出色和细腻 D.运用了高超的寓意和象征手法 4、.在莫泊桑的小说《羊脂球》中有这样一个人物“菲菲小姐”,指的是(): A.威廉·德里克侯爵 B.布雷维尔伯爵夫人 C.鸟夫人 D.拉马东太太 5.“下巴颏朝前突出得挺厉害,因此,一开口他就得用手帕把它捂住,免得唾沫横飞;一双小眼睛还没有失去光泽,在翘得高高的眉毛底下骨溜溜地转动着,像是两只小老鼠从暗洞里探出它们尖尖的嘴脸……”。以上是《死魂灵》中对泼溜希金的一段描写,这段文字体现的艺术特征是( ) A.荒诞离奇 B.夸张讽刺 C.浪漫抒情 D.写实拟人 6.《国际歌》的首尾两节重复四句诗:“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其中“英特纳雄耐尔”一语在这里的含义应该是( ) A.全世界各国的大联合 B.全世界人民的大联合 C.国际无产阶级的大团结 D.国际共产主义理想 7、据教材节选的《旧约·创世纪》记载,当大洪水到来之前,上帝让一个忠于自己的人制造方舟以躲避洪水。这个人是( )

外国文学史(上)郑克鲁-笔记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两者都是西方文学的开端,特别是古希腊文学,它是欧洲文学的源头。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表现了古希腊古罗马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理解与思考,其中蕴含着它们较为原始的精神、心理、情感和文化的内容。 生命意识、人本意识和自由观念是古希腊古罗马文学的基本精神,以后也成了欧洲文学与 文化的基本内核。 古希腊古罗马文学已经具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因素,而且在文艺理论上也基本形成 了以再现说和表现说为哲学基础的两种创作倾向,为后来的欧洲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古希腊文学 (一)“英雄时代”(或“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主要成就:神话和 史诗 古希腊神话是原始氏族社会的精神产物,是古希腊人集体创造的口头创作,是欧洲最早的文学形式,大体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神的故事包括神的产生、神的谱系、神的活动、神的创造。 英雄传说常以某一英雄为中心,形成一个个传说系列,如俄底浦斯传说系列,赫拉克勒斯传说系列,奥德修斯传说系列,等等。 尽管有人批评希腊神话是“古老的谎言”,但我们仍能透过深化形式科学地理解其中蕴含 的深意: 第一,从神话和生产力的关系看,它是生产力发展的低级阶段的反映。 第二,从神话和时代特征的关系看,它是氏族公社社会基本特征的表现。 第三,从神话和希腊宗教的关系看,它也是希腊宗教崇拜的起源。 第四,希腊神话丰富美丽,影响深远,反映了人类的童年时代,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希腊神话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三点:一是想象力极强。它把自然界万事万物拟人化、神话化,也把人类精神领域、感情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现象拟人化、神话化了,而且入情入理,合 乎逻辑,创造出令人难忘的意境和鲜明的形象。如阿波罗的爱情故事,法厄同驾太阳马车的故事,潘多拉盒子的故事等。二是故事性极强。希腊神话故事,普遍具有来龙去脉,前因后 果,而且情节曲折,起伏跌宕,娓娓道来,十分动听。如宙斯和伊俄的故事,哈得斯的婚姻 故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等。三是哲理性极强。希腊神话,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是古 希腊先民劳动积累和生活经验的凝聚,也是早期人类智慧和思考的结晶,许多故事都寓意颇丰,发人深思,成为后世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如不和的金苹果的故事,西绪福斯的故事, 安泰俄斯的故事,赫拉克勒斯选择人生道路的故事等。 *希腊神话的影响:首先,它是古希腊文学艺术的宝库和土壤。其次,它对古罗马的文化艺 术产生了巨大影响。古罗马从政治、军军事上政府了古希腊,而古希腊的文化艺术又征服了 古罗马,其中,希腊神话当居首位。 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荷马史诗从一开始就在创作方法和文字技巧方面达到 成熟的水平,这说明荷马史诗的原始材料来自多世纪里积累起来的口头神话传说和英雄故 事,是在一个早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荷马史诗之后,在公元前8世纪末至公元前7世纪初,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叙事诗人赫西俄德,长篇叙事诗《工作与时日(又译《农作与日子》)和《神谱》。 (二)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源于民歌,它是伴着音乐歌唱的。抒情诗有多种体裁,主要有双管歌、琴歌和讽刺 诗等,其中琴歌成就最大。琴歌以竖琴为伴奏,分为独唱体和合唱体,独唱体代表有萨福和

外国文学笔记整理 2

一、古代文学 (1)古希腊文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及主要成就? ①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主要成就神话和史诗。 ②雅典奴隶制名主时期,主要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 ③希腊化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产生一定影响。 (2)古希腊早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神的故事和半神的英雄的传说)和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奥德修纪》、《伊利亚特》。 (3)《荷马史诗》的突出成就? 首先,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结构精巧。前后共涉及了二十年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但是史诗并没有平铺直叙、记流水帐似地记述其全过程,而是使用了高度集中、高度概括的创作手法,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了全局。《伊利昂纪》以阿基琉斯的两次愤怒为线索,把情节高度浓缩在战争最后一年的五十一天中,而具体描写的也只是九天间发生的事情;《奥德修纪》首先描写的是奥德修斯回到故乡伊大卡前四十二天的海上遭遇,然后再用倒叙的手法展现了他海上十年的漂流经历,同时又以帖雷马科寻父和全家团圆为线索,使全篇首尾呼应,浑然一体。这样的结构布局使全诗的情节引人入胜,极富于戏剧性。 其次,塑造了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阿碦硫斯,非常骁勇并重视个人荣誉但同时有任性急躁,由于不甘心阿伽门农的欺负一怒而退出战场。赫克托耳,理智成熟,深明职责。奥德修斯,智慧勇敢,有强烈的冒险精神。 第三,史诗中蕴含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 最后,史诗语言质朴,大量运用口语,丰富优美,运用荷马式的比喻。 (4)文艺理论方面,主要的作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柏拉图认为文艺是对具体事物的摹写,而个别、具体事物仅是对理念或一般事物的不完全模仿,而文艺是不完全的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 亚里士多德,艺术的本质是模仿,文艺是对现实的模仿,现实世界本身是真实的,因此作为现实之摹本的文艺也是真实的。首先提出“悲剧”的概念。 (5)维吉尔是古罗马最杰出的诗人。史诗《伊尼德》是文人史诗的代表作,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史诗。 (6)贺拉斯是一位杰出的讽刺诗人和抒情诗人,也是一位文学理论家。代表作:《诗艺》 (7)奥维德的代表作:神话诗《变形记》——神谱的形成。 (8)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普罗米修斯》、索福克勒斯《安提戈涅》和《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得斯《特洛伊妇女》。 (9)《荷马史诗》三大英雄:阿喀琉斯(愤怒),赫克托耳(),奥德修斯(智慧)。 二、中世纪文学 (1)四种主要文学类型:宗教文学、骑士文学、英雄史诗和民谣、城市文学。 1)宗教文学:《圣经》 2)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和骑士叙事诗。 3)骑士抒情诗以普罗旺斯的《破晓歌》最为有名。 4)骑士叙事诗以《特里斯丹和依瑟》流传最广。 5)《贝奥武夫》是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 6)后期英雄史诗: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 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 7)城市文学:《列那虎故事》

全国2012年10月自考《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和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 课程代码:00534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旧约》的是 A.该隐 B.亚伯 C.该亚 D.挪亚 2.印度诗人和剧作家迦梨陀娑的剧作《沙恭达罗》全名是《由于一种信物而重新找到沙恭达罗记》,这种信物是 A.戒指 B.手帕 C.项链 D.手镯 3.紫式部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中,主人公光源氏的母亲是 A.藤壶女御 B.桐壶更衣 C.弘徽殿女御 D.葵姬 4.诗句“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出自萨迪《蔷薇园》 A.第一卷“记帝王言行” B.第二卷“记僧侣言行” C.第六卷“论老年昏愚” D.第八卷“论交往之道” 5.《一千零一夜》共收入300多个故事,所有这些故事都套在第一个故事中。这个故事是 A.《渔翁的故事》 B.《驼背的故事》 C.《国王山鲁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 D.《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 6.黎巴嫩诗人和作家纪伯伦创作散文诗集《先知》使用的语言是 浙00534# 外国文学作品选试题第1页(共6页)

00540-外国文学史--(吐血整理)史上最完整版笔记小抄

第一章古代文学 第一节概述 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文学、早期基督教文学。 一古代希腊文学(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 (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古希腊文学的特征与价值:1、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古希腊文学的众多篇章程度不同地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3、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古希腊文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几乎所有的文学样式。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等。 价值: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三)古希腊文学发展的三个时期: 1、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荷马史诗 代表作家:赫西俄德 代表作:(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又译《田功农时》:这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研究古希腊神话的重要史料。 2、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 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史称“大移民时代”(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 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抒情诗中琴歌(一种伴随着音乐的歌曲类诗体)成就重大。 萨福: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17世纪古典主义把他的诗看作是“崇高诗歌”的典范。 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6世纪的奴隶伊索所作,故称《伊索寓言》。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是后人整理的,所收篇目三百余篇。其中绝大部分是古希腊的民间口头创作,有些故事还可能来自非洲、亚洲等地。《伊索寓言》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 在艺术上善用拟人或对比手法,形象生动,比喻恰当,具有浓郁的民间文学色彩。它对后来的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作家产生了很大影响。 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奴隶制全盛时期) 主要成就:喜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历史之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雄辩家:苏克拉底和狄摩西尼。 文艺理论家:柏拉图(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始祖)反对民主制,创立“理念论”,“灵感说”(狂迷说) 亚里斯多德:代表作《诗学》 3、第三时期(奴隶制衰亡时期)史称“希腊化时期”: 主要成就:新喜剧、田园诗 新喜剧:不谈政治,以描写爱情故事和家庭关系为主要内容。又称“世态喜剧”。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米南德(雅典人)

外国文学史重点笔记

外国文学史 巴洛克文学;原指一种造型和绘画的艺术风格,巴洛克文学因与其风格相近而得名。起源于意大利和西班牙,马里诺和贡戈拉的诗歌创作分别说它们的代表。特征是把纤敏丰富的生活感受作巨细无遗的艺术表现,极尽铺陈渲染,矫饰夸张,作品结构繁复,追求事出意外的艺术效果。 古典主义文学的特征:第一,拥户王权。古典主义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主张国家统一。第二,强调理性。倾向于在理性意义上理解人。第三,崇尚古典。古典主义重视在古代及文学作品中寻找创作题材。第四,严守格律。古典主义谨守既成的艺术规范和标准,三一律,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 古典主义文学发展:第一阶段:诗人马莱克是古典主义文学的先驱,布瓦洛奉他为“诗宗”。彼埃尔.高乃依是第一为古典主义戏剧赢得声誉的作家,被称为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梅丽特》《熙德》。第二阶段:让.拉辛《安德罗玛克》《费德尔》、莫里哀、拉封丹(是古典主义寓言诗人,动物寓言《寓言诗》以动物寓指人类社会,内容丰富多样形象鲜活,有浓郁的道德训诫和警世色彩)、布瓦洛(是古典主义理论的权威,传世之作是诗体文艺理论著作《诗的艺术》) 四大吝啬鬼:夏洛克,葛朗台,泼里希金,阿巴贡 伪君子的艺术成就:1、结构严谨,严格遵守“三一律”。2、对主要人物的出场做了精心的安排。3、运用多种多样的喜剧因素。4、人物语言高度个性化。 启蒙文学的特征:首先,反封建,反宗教的政治倾向。其次,深刻、抽象的哲理性。再次,纯真、自然的审美观念。最后,活泼、多样的文学形式。 英国是启蒙文学最早萌芽的地方。现实主义小说是18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成就。丹尼尔.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在政治倾向上属于温和派。《鲁滨孙漂流记》,鲁滨孙是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的正面典型。约拿旦.斯威夫特是一位激进的民主派积极参与政治斗争。代表作《格列佛游记》。拉伯雷《巨人传》荒诞不惊来显示显示生活。查理生书信小说《帕美拉》。菲尔丁《汤姆.琼斯》是英国小说史上划时代的杰作。 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出现了感伤主义文学潮流。感伤主义是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情绪的反映,他们深切感受到启蒙运动的危机,由对“理性社会”的怀疑和失望,转为崇尚感情。他们宣扬感情至上,强调通过人的感情活动的描写表现人性与现实的矛盾。感伤主义一词即由斯特恩的代表作《感伤旅行》而来。彭斯是18世纪英国诗歌中成就最大的诗人,出色的农民诗人。与斯特恩称为“前浪漫主义”的代表。 孟德斯鸠书信小说《波斯人的信礼》是最早的一部启蒙文学作品。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声望最高的领袖人物,称“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18世纪中期《百科全书》的编纂把启蒙运动推向高潮,狄德罗是最博学的,是《百科全书》的组织者和主编。卢梭是最激进的,是“百科全书派”中最具民主倾向的思想家和文学家。《论科学与艺术》是他反封建的:“第一声呐喊”。《社会契约论》是他的政治名著,强调人是生而自由平等,天赋人权不容剥削,人们为获取自由,有权进行革命。卢梭的人学成就主要是三部小说《新爱洛绮斯》是书信形式,被称为“爱的圣经”、《爱弥儿》、《忏悔录》。博马舍《赛维勒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 18世纪的德国文学三个阶段:第一,启蒙时期主要任务是建立德国的民族文学。莱辛(新德国文学的父亲,替德国文学戏剧、绘画建立了现实主义基础)是它的奠基人戏剧理论《汉堡剧评》;第二是狂飙突进时期,狂飙突进运动名称来自克令格尔剧本《狂飙与突进》。第三,古典主义时期。席勒《阴谋与爱情》恩格斯称赞“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外国文学笔记整理

1.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 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3. 希腊神话的内容是一个广阔浩繁的系统,支脉派系庞杂,传说故事众多,并不完全一致。但它具有明显的家族色彩,包孕着一条血缘的纽带,存在着一个基本脉络,大体可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4. 希腊神话中的雷电神是(),罗马名:朱庇诺。宙斯 5.希腊神话中的太阳神是()。阿波罗 6.希腊神话中的男战神是()。阿瑞斯 7.希腊神话中的火神是()。赫淮斯托斯 8.希腊神话中的神使是()。赫耳墨斯 9.希腊神话中的女战神是(),她也是智慧女神。雅典娜 10.希腊神话中的爱神是()。阿佛洛狄忒 21 名词: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又称僧侣文学。教会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在公元5至10世纪,这是欧洲唯一的书面文学。教会文学主要指的是当时的教士和修士写出的文学作品,教会文学在艺术上,多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和寓意性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写成基本文学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等。教会文学题材大多取材于《圣经》,描写上帝万能、圣母奇迹、圣徒布道和信徒苦修等。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这种文学的主要功用是,欺骗被压迫、受剥削的人民,以维护封建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血腥统治。一般来说,教会文学思想价值不大。 22 骑士文学 骑士文学是中世纪欧洲特有的文学现象,主要内容是描写骑士的冒险经历和骑士的典雅爱情,表现“忠君、护教、行侠”的骑士精神。主要体裁是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其中后者对人物的形象及内心活动描写生动细致,为后来欧洲长篇小说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23(《新生》)是但丁作为温柔的新体诗人的主要创作成果,也是他抒写对(贝娅特丽丝)爱情的作品。 24《神曲》分《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25 三只猛兽分别象征豹(淫逸)、狮(野心)、狼(贪婪-嫉妒) 31 名词流浪汉小说 “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产生于16世纪中叶,当时西班牙经济开始衰落,人民群众日益贫困,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沦为无业游民,社会上冒险风气盛行。流浪汉小说就是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基本特征是:从思想倾向上说,流浪汉小说的主人公大多为无业游民,作品在描写他们不幸命运的同时,也描写了主人公为生活所逼迫而进行的欺骗、偷窃和各种恶作剧,表现了不幸者的消极反抗情绪;从取材方面看,基本上取材于现实生活,特别是城市平民生活;从结构上看,流浪汉小说以主人公活动为线索,按主人公活动的足迹,通过主人公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来安排各种生活场景。 32西班牙16世纪最著名的流浪汉小说是无名氏的(《》)。小癞子 33.()是西班牙戏剧的奠基者,被誉为“西班牙戏剧之父”。维加 34 16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的人文主义文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诗歌方面最著名的作家是(斯宾塞),他的《仙后》。 41 理解哈姆莱特在复仇行动上延迟?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哈姆莱特在鬼魂那里得知了父王猝死的原因,接受了复仇的任务后,他迟迟不付诸行动,表现出行为上的拖延和犹豫,这是由于他所面对的社会邪恶势力过于强大,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的哈姆莱特还不能胜任“重整乾坤”、改造社会的历史重任,因而,他的复仇以及他的悲剧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哈姆莱特的犹豫不只是因为找不到复仇的方法,而是因为他所进行的关于人类生命本体的哲学探讨,涉及到了人的生存、死亡与灵魂等形而上的问题。残酷的现实使哈姆莱特认识到,人并不像人文主义者所颂扬的那样如神一般圣洁,相反,人的情欲在失去理性规范的制约后会产生无穷的恶,社会也就趋于“混乱”。在理想幻灭后的哈姆莱特眼中,人的心灵是阴暗污浊的,人在本体意义上是丑恶的。哈姆莱特对人的这种认识是偏激的和悲观的,但却有其历史的深刻性和艺术的概括性,因为这实际上隐喻了文艺复兴时期在个性解放的口号下人们“为所欲为”、一味放纵情欲带来的社会罪恶。正是对人的问题的这种思考,使得哈姆莱特的言行越来越游离于为父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