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CR技术检测水中轮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PCR技术检测水中轮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PCR技术检测水中轮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PCR技术检测水中轮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410环境科学学报28卷

诺瓦克病毒和甲型肝炎等肠道病毒的同源序列内参照;在利用RT.PCR方法检测水体中肠道病毒的过程中使用这些内参照进行竞争性扩增,可以有效地避免PCR分析过程中假阴性结果的产生.目前,大多数关于RT—PCR的研究集中在公共的水体系统,而对家用水并中病毒的污染情况了解很少.Borehardt等(2003;2004)利用RT—PCR先后检测了美国威斯康星州和洛杉机家用水井和河水中肠道病毒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利用RT—PCR检测到水井中存在着肠道病毒,井水中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为50%。其中包括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及甲型肝炎病毒.综上所述,RT.PCR技术结合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检测水环境样品中的轮状病毒及其它肠道病毒.一

2.2逆转录半巢式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RT—seminestedPCRandRT—nestedPCR)

为了提高水环境中轮状病毒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研究者们提出了逆转录半巢式和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GrindeBeta1.,1995;Duboiseta1.,

1997;KittigulLeta1.,2005).巢式PCR的原理如图1所示,利用2套PCR引物对(1对外侧引物和1对内侧引物)进行2轮PCR扩增反应,即利用1对外侧引物进行PCR扩增后的产物作为另1对内侧引物进行PCR扩增的模板,内侧引物与模板DNA的结合位点处于外侧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内侧.这样在第2轮中错误扩增的可能性极低,且经过2次的信号放大增加了检测的灵敏度;同时,有2对PCR引物与检测模板进行配对,增加了检测的可靠性.半巢式PCR与巢式PCR原理相同,只是在第2轮PCR反应中使用的内侧引物中有1条为第l轮PCR的外侧引物.最初,LeGuyader等(1994)利用RT?seminestedPCR方法检测了甲壳类动物感染轮状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的情况,在20%的甲壳动物样品中可以检测到轮状病毒,且证明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没有相关性.Gfinde等(1995)利用RT?PCR和RT.nestedPCR进行检测,发现RT—nestedPCR可以检测到0.005PFU的轮状病毒Wa株.Dubois等(1997)利用RT.seminestedPCR技术扩增了VP7序列以检测污水和处理的下水道水样,在这2种样品中分别检出42%和67%的轮状病毒,且RT—seminestedPCR检测的灵敏性较RT-PCR高10倍.Baggi等(2000)为了进一步提高轮状病毒检测的灵敏性,采用RT—nestedPCR技术扩增轮状病毒VP7

序列上的片段,利用所获得的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并同GenBank中的所有轮状病毒的VP7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确定RT-nestedPCR可以检测到3.2TCID∞.L“的轮状病毒,而常规的RT—PCR仅能检测到3.2×104TCID,o?L。1的轮状病毒.Queiroz等(2001)采用阳电荷的滤膜对水样进行前处理,利用巢式RT-PCR技术对污水和污染的河水进行轮状病毒检测,结果显示,巢式RT—PCR可以检测到1FFU的轮状病毒,而RT.PCR仅能检测到103FFU的轮状病毒.Kittigula等(2005)利用RT—nestedPCR方法单独检测了河流、生活污水和下水道中的轮状病毒,最低可以检测到1.67PFU的轮状病毒;结合吸附一洗脱的病毒浓集方法,RT—nestedPCR最低可以检测到1.47PFU的轮状病毒.这些资料表明。巢式RT.PCR结合较好的前处理方法可有效地检测水环境中的微量轮状病毒;同时采用巢式RT.PCR方法还可确定轮状病毒在各种水样品中的基因型分布情况,是流行病学研究过程中很有用的工具(Arrajeta1.,2005:Kittiguleta1.,2005).

田1NestedPeR原理示意围

Fig.1Principle

ofnestedPCR

2.3多重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MultiplexRT—PCR)

为了提高PCR的检测效率,多重PCR(MultiplexPCR)技术得到了发展.多重PCR是将多

种引物同时加入1个反应体系并同时进行几种序列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3期胡秀华等:PCR技术检测水中轮状病毒的研究进展413

珠分离等方法进行病毒的浓集,但这些前处理方法

不同程度地导致了病毒核酸的损失(Grindseta1.,

1995;Abbaszadeganeta1.,1

999;Gratacap—Cavallier

eta1.,2000),因此,水样品中病毒的前处理过程是

PCR检测的关键步骤(Gassilloudeta1.,2007;Hillet

a1.,2007).随着PCR技术的发展,一些衍生和改良

的PCR相关方法不断出现,解决了常规PCR不能

解决的问题.巢式PCR的出现提高了样品检测的灵

敏性和准确性;多重PCR则提高了检测效率;实时

定量PCR的发展实现了样品的“实时、在线”监测;

与细胞培养相结合的PCR技术很好地弥补了常规

PCR技术不能区分被检测样品中病毒感染性的缺

点.综上所述,PCR及其衍生技术具有灵敏、特异、

准确和经济等特点,对鉴定水环境中病毒的污染状

况,预防控制病毒经水传播所致的疾病,评估水卫

生质量和环境卫生状况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责任作者简介:何苗,女,博

士,主要从事废水生物处理

技术的研究,清华大学环境

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

染控制国家重点试验室副研

究员.博士论文《多环芳烃

和杂环化舍物生物降解性能

的研究>获全国首届全国优

秀博士论文.承担多项包括国家。863”在内的基金项目.

AbadFX,PintoRM.BoschA.1998.FlowCytometryDetectionof

infectiousRotavirusesinEnvironmentalandClinicalSamples[J].

ApplEnvironMicrobiol,64(7):2392--2396

AbbaszadeganM,HuberM

S,GerbaCP,eta1.1993.Detection

of

enteruvirusin

groundwater

withpolymerasochainreaction(J].ApplEnvironMicrobial。59(5):1318一1324

AbbaszadeganM,StewartP,LechevallierM.1999.AStrategyforDetectionofVirusesinGroundwaterbyPCR[J].ApplEnvironMicrobi01.65(2):444---449

AdlerM.SchukS.FischerR,酊a1.2005.Detectionofrotavirusfromswolsamplesusingastandardizedimmuno-PCR(“Imperacer”)methodwithend—pointandreal—timedetection[J].BiochemBiophysRes

Commun,333(4):1289--1294

AdlerM.2006.Immuno?PCRaclinicallaboratorytool[J].AdvClinChem。39:239--292

ArmjA,BohatierJ,LaveranH,矗a1.2005.Comparisonofbacteriophageandentericvirusremovalinpilotscaleactivatedsludgeplants[J].JApplMicrobiol,98(2):516—524

And@desLJ,DoblinMA,BerkeT,ela1.2004.MultiplexPCRallows

simultaneousdetectionofpathogensinships’ballastwater[J].Mar

PollutBull,48(11—12):1096—1101

BassiF,PeduzziR.2000.GenotypingofRotavirusosinEnvironmentalWaterandStoolSamplesinSouthernSwitzerlandbyNucleotideSequenceAnalysisof189BasePairsatthe59EndoftIIeVP7Gene[J].JClinMicrebioi.38(10):3681--3685

BallesterNA,FontaineJH,MargolinAB.2005.OccurrenceandcorrelationsbetweencoliphagesandanthropogenicvilnlsegintheMassachusetts

BayusingenrichmentandICe—nPCR[J].JWaterHealth,3(1):59—68

BeuretC.2004.Simultaneousdetectionofentericviruses

bymultiplexreal—timeRT—PCR[J].JVirolMethods,115(1):l一8

BorchardtMA。BertzPDtSpencerSK.ela1.2003.IncidenceofEntericVirusesjnGroundwaterfromHouseholdWellsjnWisconsin[J].ApplEnvironMierobiol,69(2):1172—1180

BorehardtMA,HaasNL,HuntRJ.2004.VulnerabilityofDrinking-

WaterWellsinLa

Crosse,Wisconsin,toEnteric-VirusContaminationfromSudeceWaterContributions[J].ApplEnvironMicrobiol,70(10):5937~5946

BrassardJ,SeyerK,HoudeA,甜a/.2005.Concen乜ationand

detectionof

hepatitis

Avirusandrotavirusinspringwatersamplesbyreverfl4}transcription—PCR[J].JVirolMethods,123(2):163一169

ChooYJ.KimSJ.2006.DetectionofHumanAdenovirusosandEnterovirusosinKoreanOystersUsingCellCulture,IntegratedCellCulture—PCR,andDirectPCR[J].TheJournalofMicrobiology,44(2):162一170

DuboisE,LeGuyaderF,HaugacreauL,eta1.1997.MolecularepidemiologicMsurvey

ofrntevimsesinsewagebyreVersetranscriptososeminestedPCRand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assay[J].ApplEnvironMicrebiol,63(5):1794一1800

EstesMK.1996.Romvirusesandtheirreplication[A]//FieldsBN,KnipeDM,HowleyPM.Virology[C].Philadelphia。PA,USA:Lippincott—RavenPublishers,2:1625--1655

FootGS,SchaeferFW,MessorJW,ela1.1996.Publicationno.EPA/600/R一95/178.U.S.ICR

microbial

laboratorymanual[S】.

EnvironmentalProtectionAgency,Washington,D.C

FoutGS,MartinsenBC,MoyerMW,ela1.2003.AmultiplexRT?PCRmethodfordetectionofhumanentericvirusesingroundwater[J].ApplEnvironMicrobiol,69(6):3158—3164

FuhrmanJA,LiangX,NobleRT.2005.Rapiddetectionofenterovirusesinsmallvolumesofnaturalwatersbyreal—timequantitativernvers41transcriptasePCR[J].ApplEnvironMicrobiol,71(8):4523----4530

CajardoR,BouchritiN,PintoRM,甜a1.1995.GenotypingofRotavirusesIsolatedfromSewage[J].ApplEnvironMicrobiol,61(9):346—3462

GilgenM.GermannnD。LfithyJ,eta1.1997.Three?stepisolationmethodforsensitivedetectionofenterovirus.mtovirus,hepatitisAvirus,andsmallroundstructuredvinlsoSinwatersamples[J].IntJFood

Microbiol。37(2?3):189一199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PCR技术检测水中轮状病毒的研究进展

作者:胡秀华, 何苗, 刘丽, 施汉昌, HU Xiuhua, HE Miao, LIU Li, SHI Hanchang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童点联合实验室,北京,100084

刊名:

环境科学学报

英文刊名: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年,卷(期):2008,28(3)

被引用次数:3次

参考文献(60条)

1.Abad F X;Pinto R M;Bosch A Flow Cytometry Detection of Infectious Rotaviruses in Environmental and Clinical Samples[外文期刊] 1998(07)

2.Abbaszadegan M;Huber M S;Gerba C P Detection of enterevirus in groundwater with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1993(05)

3.Abbaszadegan M;Stewart P;Lechevallier M A Strategy for Detection of Viruses in Groundwater by PCR [外文期刊] 1999(02)

4.Adler M;Schuk S;Fischer R Detection of rotavirus from stool samples using a standardized immuno-PCR("Imperacer")method with end-point and real-time detection[外文期刊] 2005(04)

5.Adler M Immuno-PCR a clinical laboratory tool[外文期刊] 2006(0)

6.Arraj A;Bohatier J;Laveran H Comparison of bacteriophage and enteric virus removal in pilot scale activated sludge plants[外文期刊] 2005(02)

7.Aridgides L J;Doblin M A;Berke T Multiplex PCR allows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pathogens in

ships'ballast water[外文期刊] 2004(11-12)

8.Baggi F;Peduzzi R Genotyping of Rotaviruses in Environmental Water and Stool Samples in Southern Switzerland by Nucleotide Sequence Analysis of 189 Base Pairs at the 59 End of the VP7 Gene 2000(10) 9.Ballester N A;Fontaine J H;Margolin A B Occurrence and correlations between coliphages and anthropogenic viruses in the Massachusetts Bay using enrichment and ICC-nPCR[外文期刊] 2005(01)

10.Beuret C Simultaneous detection of enteric viruses by multiplex real-time RT-PCR[外文期刊]

2004(01)

11.Borchardt M A;Bertz P D;Spencer S K Incidence of Enteric Viruses in Groundwater from Household Wells in Wisconsin[外文期刊] 2003(02)

12.Borohardt M A;Haas N L;Hunt R J Vulnerability of Drinking-Water Wells in La Crosse,Wisconsin,to Enteric-Virus Contamination from Sudace Water Contributions[外文期刊] 2004(10)

13.Brassard J;Seyer K;Houde A Concentration and detection of hepatitis A virus and rotavirus in spring water sampl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外文期刊] 2005(02)

14.Choo Y J;Kim S J Detection of Human Adenoviruses and Enteroviruses in Korean Oysters Using Cell Culture,Integrated Cell Culture-PCR,and Direct PCR 2006(02)

15.Dubois E;Le Guyader F;Haugacreau L Molecular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rotaviruses in sewage by reverse transcriptese seminested PCR and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assay[外文期刊] 1997(05)

16.Estes M K Romviruses and their replication 1996

17.Fout G S;Schaefer F W;Messer J W Publication no.EPA/600/R-95/178.U.S,ICR microbial laboratory manual 1996

18.Fout G S;Martinsen B C;Moyer M W A multiplex RTPCR method for detection of human enteric viruses in groundwater[外文期刊] 2003(06)

19.Fuhrman J A;Liang X;Noble R T Rapid detection of enteroviruses in small volumes of natural waters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ase PCR 2005(08)

20.Gajardo R;Bouehriti N;Pinto R M Genotyping of Rotaviruses Isolated from Sewage 1995(09)

21.Gilgen M;Germannn D;Lǔthy J Three-step isolation method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enterovirus,rotavirus,hepatitis A virus,and small round structured vinlses in water samples[外文期刊] 1997(2-3)

22.Gassilloud B;Huguet L;Maul A Development of a viral concentration method for bottled water stored in hydmphobie support[外文期刊] 2007(1-2)

23.Gouvea V;Glass R I;Woods P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mplification and typing of rotavirus

nucleic acid from stool specimens 1990(02)

24.Guo Y C;Zhou Y F;Zhang X E Phage display mediated immuno-PCR[外文期刊] 2006(08)

25.Gratacap-Cavallier B;Genoulas O;Brengel-Peace K Detection of Human and Animal Rotavirus Sequences in Drinking Water[外文期刊] 2000(06)

26.Greening G E;Hewitt J;Lewis G D Evaluation of integrated cell culture-PCR(ICC-PCR)for virological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samples[外文期刊] 2002(05)

27.Grinde B;Jonassen T O;Ushijima H Sensitive detection of group A rotaviruses by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nse chain reaction 1995(03)

28.He J W;Jiang S Quantification of Enterececci and Human Adenovirnsos in Environmental Samples by real-time PCR[外文期刊] 2005(05)

29.Hill VR;Kabler AM;Jothikumar N Multi-State evaluation of an ultrnfiltrstion-based procedure for simultaneous recovery of enteric microbes in 100-L tap water samples[外文期刊] 2007(13)

30.Hot D;Legeay O;Jacquesa J Detection of somatic phages,infectious enteroviruses and enterovirns genomes as indicators of human enteric viral pollution in sudace water[外文期刊] 2003(19)

31.Hwang Y C;Leong OM;ChenW Comparison of a reporter assay and immunomagnetic separation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for the detection of enteroviruses in seeded environmental water samples [外文期刊] 2007(07)

32.Ijzerman M M;Dahling D R;Fout G S A method to remove environmental inhibitors prior to the detection of waterborne enteric virus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1997(1-2) 33.Jothikumar N;Khanna P;Kamatchiammal S Rapid detection of waterborne virus using polymersse chain reaction and gene probe 1992(04)

34.Jothikumar N;Khanna P;Paulmurugan R A simple device for the concentration and detection of enterovirus,hepatitis E virus and rotavirus from water sample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1995(03)

35.Kang G;Iturrisa-Gomars M;Wheeler J G Quantitation of Group A Rotaviros by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Severity in Children in South India[外文期刊] 2004(01)

36.Kittigul L;Ekchaloemkiet S;Utrarachkij F An efficient virus concentration method and RT-nested PCB for detection of rotavirusos in environmental wnter samples 2005(1-2)

37.Ko G;Jothikumar N;Hill V R Rapid detection of infectious adenovirasos by mRNA real-time RT-PCR 2005(02)

38.Kong R Y;Lee S K;Law T W Rapid detectionof six types of bacterial pathogens in marine waters by multiplex PCR[外文期刊] 2002(11)

39.Kopecka H;Dubrou S;Prevot J Detection of naturally occurring enterovimsos in water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nd hybridization 1993(04)

40.Le Guyader F;Dubois E;Menard D Detection of Hepatitis A Virus,Rotavirus,and Enteroviras in Naturally Contaminated Shclifish and Sediment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Seminested PCR 1994(10)

41.Lee H K;Jeong Y S Comparison of Total Culturable Virus Assay and Multiplex Integrated Cell Culture-PCR for Reliability of Waterborne Virus Detection[外文期刊] 2004(06)

42.LI M;HU H Y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Use of Bacteriophages as Viral Indicators inWater[期刊论文]-China Water & Wastewater 2005(02)

43.Mullis K B The unusual origin of th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外文期刊] 1990(04)

44.Olsvik O;Popevic T;Skjerve E Magnetic Separation Techniques in Diagnostic Microbiology 1994(01)

45.Pang X L;Lee B;Boroumand N Increased Detection of Rotavirus Using a Real 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Assay in Stool Specimens From Children With Diarrhea [外文期刊] 2004(03)

46.Parashar U D;Gibson C J;Bresee J S Rotavirus and severe childhood diarrhea 2006(02)

47.Parshionikar S U;Cashdollar J;Fout G S Development of homologous viral internal controla for use in RT-PCR assays of waterborne enteric viruses[外文期刊] 2004(01)

48.Pusch D;Oh D Y;Wolf S Detection of enteric viruses and bacterial indicatom in German environmental waters 2005(05)

49.Queiroz A P;Santos F M;Sassaroli A Electropositive Filter Membrnne as an Alternative for the Elimination of PCR Inhibitors from Sewage sad Water Samples[外文期刊] 2001(10)

50.Sano T;Smith C L;Cantor C R Immuno-PCR:very sensitive antigen detection by means of specific antibody-DNA conjugates 1992(5079)

51.Schwab K J;De Leon R;Sebsoy M D Concentr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beef extract mock ehates from water samples for the detection of enterovirosos,hepatitis A virus,and Norwalk virus by reverse transcription-PCR 1995(02)

52.Schwarz B A;Bange R;Vahlenkamp T W Detection and quantitation of group A rotaviruses by competitive and 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外文期刊] 2002(01)

53.Soule H;Genoulaz O;Gratacap-Cavallier B Ultrafiltration and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an efficient process for poliovirus,rotavirus and hepatitis A virus deletion in water [外文期刊] 2000(03)

54.Taylor M B;Cox N;Vrey M A The occurrence of hepatitis A and astrovirus in selected river and dam waters in South Africa[外文期刊] 2001(11)

55.Thompson D E;Rajsl V B;Batz S D Detection of Salmonella spp.in water using magnetic capture hybridization combined with PCR or real-time PCR[外文期刊] 2006(01)

56.Tsai Y L;Tran B;Sangermano L R Detection of poliovirus,hepatitis A virus and rotavirus from sewage and ocean water by triplex reverse transcriptase PCR 1994(07)

57.van Zyl W B;Page N A;Grabow W O 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 Group A Rotaviruses in Water Sources and Selected Raw Vegetables in Southern Africa[外文期刊] 2006(07)

58.Wilson I G Inhibition and facilitation of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外文期刊] 1997(10)

59.Zhang Z;Irie R F;Chi D D Cellular immuno-PCR.Detection of a carbohydrate tumor marker[外文期刊] 1998(06)

60.李梅;胡洪营噬菌体作为水中病毒指示物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 2005(02)

本文读者也读过(5条)

1.戴睿.夏四清.DAI Rui.XIA Si-qing PCR技术在水体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期刊论文]-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6,29(9)

2.王福元.张进环境水体中肠道病毒核酸检测方法的应用[期刊论文]-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2,25(1)

3.郝妍.宋晓峰.Hao Yan.Song Xiaofeng人轮状病毒VP7、NSP4基因的适应性进化分析[期刊论文]-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26(3)

4.周璇.王远虹.小林宣道.朱泽荣.刘满清.彭劲松.周敦金.ZHOU Xuan.WANG Yuan-hong.KOBAYASHI Nobumichi. ZHU Ze-rong.LIU Man-qing.PENG Jin-song.ZHOU Dun-jin44株人A组轮状病毒武汉流行株的培养鉴定及其意义[期刊论文]-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8,24(10)

5.曹蓉.李希明.宋永亭.高光军PCR技术对水中病原体的检测[期刊论文]-中国环境监测2004,20(1)

引证文献(3条)

1.徐建英.魏东斌城镇杂用再生水的水质安全评价关键指标探讨[期刊论文]-环境污染与防治 2009(1)

2.牛英豪.杨凯.王凤敏.申红旗.赵宝华PCR技术在对虾病毒病检测上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河北渔业2009(1)

3.姚轶俊与食源性HAV相关的食品安全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农产品加工·学刊 2010(3)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8b5021951.html,/Periodical_hjkxxb200803002.aspx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汇总

植物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刘茂炎 摘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分子技术的发展,鉴定和检测病毒的方法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精确快速。以PCR为基础的基因工程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病毒核酸分子的鉴定,其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是与PCR扩增反应的特异性引物相关联的;于此同时传统的鉴定检测技术依然有其发展优势。不论怎样的方法技术,都是以病毒的理化性质以及侵染性为基础的。在此基础上,甚至出现了某些边缘技术在病毒鉴定检测方面的应用。本文主要综述的是对植物病毒鉴定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植物病毒;检测技术;PCR 病毒在生物学上特征(如病毒的理化性质,包括病毒粒子的形态、大小、对理化因子的耐受性等)以及在寄主上的反应(如寄主范围、症状表现、传播方式等)是对病毒最直观的认识。常规的对植物病毒的鉴定检测方法有:生物学测定方法、血清学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生物学测定依据病毒的侵染性,观察寄主植株或其它生物的症状表现;血清学技术以病毒外壳蛋白(CP)为基础;电子显微镜技术依据病毒的形状大小的不同;分子生物学鉴定则以病毒核酸为基础。 1.生物学鉴定 最直接的方法是目测法,直接观察病毒对植物的病害症状。如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病害症状为叶上出现花叶症状,生长陷于不良状态,叶常呈畸形;玉米鼠耳病的诊断主要依据田间症状表现[1]。目测法因观察的主观性和症状的不确定性的影响而不精准。1929年美国病毒学家霍姆斯(Holmes)用感病的植物叶片粗提液接种指示植物,2~3天后接种叶片出现圆形枯斑,枯斑数与侵染性病毒的浓度成正比,能测出病毒的相对侵染力,对病毒的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就是枯斑和指示植物检测法。国内报道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 black-streaked dwarf fijivirus,RBSDV)可侵染28属57种禾本科植物,该病毒的主要传毒介体是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a),

肠道病毒等检测临床意义

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16型/ 通用性肠道病毒RNA联合检测临床意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数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侵犯5岁以下的宝宝。手足口病常常表现为: 患儿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阴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口腔内的疱疹破溃后即出现溃疡,常常流口水,不能吃东西。临床上不痒、不痛、不结痂、不结疤。患儿尿黄。重疹患儿可伴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内可康复,但如果此前疱疹破溃,极容易传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强度大、传染性很强、传播途径复杂特点。病毒可以通过唾液飞沫或带有病毒之苍蝇叮爬过的食物,经鼻腔、口腔传染给健康儿童,也可因直接接触而传染。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20世纪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匈牙利相继暴发以中枢神经系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EV71流行,1975年保加利亚报告病例750例,其中149人致瘫,44人死亡。1994年英国发生一起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发,患者大多为1-4岁婴幼儿,大部分病人症状较轻。英国1963年以来的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手足口病流行的间隔期为2-3年。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东亚地区流行。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人发病,4-6月有29例病人死亡。日本是手足口病发病较多的国家,历史上有过多次大规模流行,1969~1970年的流行以CoxA16感染为主,1973和1978年的2次流行则由EV71引起,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跃,EV71、CoxA16病毒均有分离。20世纪90年代后期,EV71开始肆虐东亚地区。1997年马来西亚发生了主要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4~8月共有2628例发病,仅4~6月就有29例病人死亡,死者平均年龄1.5岁。1998年我国台湾省发生EV71引起的手足

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测期末试题

安全检测技术与监测试题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 1. 压电式传感器目前多用于测量(A) A. 静态的力或压力 B. 动态的力或压力 C. 流量 D. 温度 2. 磁阻率反映出通过磁阻传感器可获得的最大信号强度。一般各向异性磁阻传 感器(AMR)的磁阻率为(A) A. 1-2% B. 5-6% C. 10-20% D. 20-50% 3. 下述何种传感器的主要缺点是响应较慢,不宜于快速动态测量(B ) A. 电容式传感器 B. 电感式传感器 C. 电阻式传感器 D. 压电传感器 4. 下列方法不可以改变电感式传感器的电容的是(B) A. 改变极板间距离 B. 改变极板间电压 C. 改变极板面积 D. 改变介电常数 5. 测试系统的传递函数与(B ) A. 具体测试系统的物理结构有关 B. 具体测试系统的物理结构无关 C. 输入信号有关 D. 输出信号有关 6.不能采用非接触方式测量的传感器是(C ) A.霍尔传感器B.光电传感器C.热电偶D.涡流传感器7.影响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低频响应能力的是(D ) A.电缆的安装与固定方式B.电缆的长度 C.前置放大器的输出阻抗D.前置放大器的输入阻抗8.固体半导体摄像元件CCD是一种(C) A.PN结光电二极管电路B.PNP型晶体管集成电路C.MOS型晶体管开关集成电路D.NPN型晶体管集成电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金属导体在受到外力作用而发生机械变形时,其电阻值随着机械变形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电阻的应变效应。 2.常用的压磁元件材料是:硅钢片、坡莫合金、铁氧体 3. 利用电容效应的传感器有极距变化型传感器,面积变化型传感器,介电常数变化型电容传感器三种传感器。

猪轮状病毒检测卡说明书(完整版)

猪轮状病毒金标检测卡 使用说明书 【简介】 猪轮状病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 Infection ,RV)所致的一种幼龄猪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仔猪感染后引起厌食、下痢、呕吐,中猪和大猪为亚临床症状或隐性感染。轮状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及带毒猪的消化道,随粪便排到外界环境。有些临床健康猪粪便也可检出病毒。 【检测原理】 采用渗滤式免疫胶体金技术,利用金颗粒作为示踪剂,选择性捕捉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斑点反应板上的固相单克隆抗体特异地与标本中的轮状病毒抗原结合形成复合物,胶体金标记的抗体再与复合物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红色斑点。 【试剂及用品】 ●猪轮状病毒金法检测卡(50份) ●一次性塑料滴管(50支) ●塑料一次性手套(5只) ●使用说明书(1份) 【样品收集及准备】 1、用生理盐水沾湿的棉签从直肠取样,或从新鲜粪便中直接取样; 2、采集样品时注意多部位同时收集新鲜及有效样品,充分在试管中搅拌稀释;静置10分钟(建议离心3 分钟)后,用一次性滴管取上清液; 3、样品一般须当即进行检测,否则应冷藏保存,超过24小时的,应该冷冻保存。 【检测步骤】 1、试纸条恢复室温; 2、取出试纸,开封后平放在桌面,从滴管中缓慢而准确地逐滴加入2-3滴混合液。 3、加样品液后,红色的液体从靠样品孔的观察窗边缘涌出,朝另一方向流动。 4、5-10分钟后判断结果,半小时后结果判读无效。 【结果判定】 阳性(+):当位置C显示出红色线条,而位置T同时显示出红色线条时,判为阳性。 阴性(-):当位置C显示出红色线条,而位置T不显色时,判为阴性。 无效:当位置C不显示出红色线条,则无论位置T显示出红色线条与否,均判为无效。

rtpcr(rt pcr)

rt-pcr(rt - pcr) I. Experimental apparatus and materials: 1, transfer guns: 1ml, 200 L, 20 L, 10 L, 2 L 2, suction head: 1ml, 200 L, 20 L 3, homogenate tube: 5ml 4, suction head table: put 1ml suction head one, put 20 l suction head one 5, EP tubes: 1.5ml, 0.2ml, 100 L 6, reagent bottle: 2 60ml Brown reagent bottle (wide mouth, with cover) 1 125ml white reagent bottles (with absolute ethanol) 7, 50ml, 250ml, 500ml: a 8, capacity bottle: 250ml, 500ml, 1000ml 9, test tube rack: 5ml, 1.5ml, 20 L 10, salt water bottles: 250ml, 500ml each 2 spare, one with absolute ethanol, another with DEPC water 11, aluminum lunch box: 4 12, plastic small lunch box: 1

13, large porcelain cylinder: 2 14, tin paper: a roll 15 rolls of paper: 2 rolls 16, triangle flask: with a cap, slightly larger Two, the processing and preparation of experimental equipment 1, plastic products: (including gun head, EP tube, homogenate tube, etc.) The DEPC of water from the flask into the ceramic cylinder, the plastic products by soaking them, which requires a small tip Straw DEPC into the water, and then dried overnight, high pressure, spare, before the experiment will first put the gun suction head, and a high pressure (EP tube) 2, glass products: acid soaking overnight, washed clean, dry spare foil Mongolia (DEPC blister) (wash after the first bubble 1 per thousand DEPC overnight, and then dried) 3, homogenizer: (including scissors, tweezers) first wash, and then high pressure (do not need to bubble DEPC) Three. Reagent preparation: 1, DEPC water: suck 1ml, placed in 1000ml double steamed water, with 1 per thousand DEPC water, placed in the 1000ml capacity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

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说明书 【产品名称】 通用名称: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英文名称:BIOLINE ROTAVIRUS 【包装规格】20人份/盒 【预期用途】 主要用于定性检测婴幼儿粪便中的轮状病毒抗原。 【检验原理】 预先包被有兔抗轮状病毒抗体的硝基纤维膜和特别选用的鼠单克隆抗轮状病毒抗体分别被用作检测器材料。这使得SD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能够识别直接来自样本采集拭子的A组轮状病毒抗原,并具有很高的精确度。首先,鼠单克隆抗轮状病毒抗体-胶体金与患儿粪便样本中存在的A组轮状病毒反应,然后,此混合物再与薄膜上的兔抗轮状病毒抗体反应。 【主要组成成份】 1)20个检测板:1个检测板包括: 金标结合物(主要成份):鼠单克隆抗轮状病毒胶体金结合物检测线(主要成份):兔抗轮状病毒抗体对照 线(主要成份):羊抗鼠抗体 2)含测定稀释液的样本釆集试管(0.5ml/瓶)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储存条件:rc?3o° c 有效期:1.5年 【样本要求】使用婴幼儿粪便样本 1)取一些婴幼儿粪便(约50mg),将无菌拭子插入目测到的最多分泌物的粪便标本中。 2)打开标本釆集试管,将拭子插入含测定稀释液的标本试管中。 3)将拭子至少旋转10次,直至标本完全溶解在测定稀释液中,然后边取出拭子边用其挤压试管壁,之后盖上盖子。 4)从测定稀释液中提取的标本在使用前应于2?8°C下储吞,最多可储存一周。若需储存更长时间,请于-20°C冷藏。 【检验方法】 1)使用前将检测板和提取的样本恢复至室温。_ 2)用样本采集拭子在粪便样本中取一些粪便(约50mg)。 3)打开样本采集试管,将拭子插入含测定稀释液的样本试管中。 4)将拭子至少旋转10次,直至样本完全溶解在测定稀释液中,然后边取出拭子边用其挤压试管壁。 5)使样本在试管中沉降1?2分钟。 6)取出检测板,置于干燥平台上。 7)用提供的一次性滴管小心取出浮于表面的部分。 警示:沉淀的粪便不应作为样本。. 8)吸取3?4滴(约120?150W)浮于上层的样本加到检测板的加样孔中。 9)检测开始后,可看到紫色线沿着结果显示窗移动。 10)10?20分钟内读取结果。请勿在20分钟后读取结果。^ 4 【检验结果的解释】 1)结果显示窗左端出现一彩色线(对照线)表明实验操作正确。> 2)结果显示窗右端显示实验结果。右端可能出现的彩色线称为检测线。 阴性结果:显示窗内仅出现一条紫色线说明结果阴性。 阳性结果:显示窗内出现两条彩色线(“T”线和“C”线),不管哪条先出现,说明结果呈阳性。 无效结果:显示窗内未出现紫色线,结果无效。可能是未按说明操作或产品已变质。应重新检测样本。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1)阴性结果并不排除感染轮状病毒的可能性。未检测到轮状病毒可能是一些因素如样本采集时间不恰当,其时存在的病毒体太少,和不正确取 样或不正确操作样本。 2)本品可检测存在于A组轮状病毒的人血清型的特殊病毒蛋白质组,或检测其他轮状病毒血清群。 3)阳性结果并未排除其他肠病原体的存在。虽然轮状病毒与肠胃炎的关系己确定,合并感染其他微生物致病体还是有可能的。除用本品检测外, 应补充实施其他微生物学检测以排除其他病因的可能性。 4)检测结果的解释应结合现有的流行病学研究信息、病人的临床评估和其他诊断步骤。 【产品性能指标】 1)期望值 (1)确定率会随着感染轮状病毒的不同人群、不同地区的流行率,样本釆集、操作、储存、运输,和研宄实施下的人群的一般健康环境的不 同而不同。 (2)轮状病毒是引起6个月到3岁婴幼儿胃肠炎的最主要原因,导致了30?50%住院婴儿和儿童的腹泻疾病,轮状病毒和老年人群、公共机 构中爆发的腹泻疾病也有关系。 2)灵敏度和特异性 SD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已用来检测经一先进的商用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和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出的阳性和阴性临床样本。 结果显示SD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与其他商用快速检测及ELISA检测试剂盒相比非常准确。

荧光PCR检测原理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基团,利用荧光信号来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其特点有: (1)用产生荧光信号的指示剂显示扩增产物的量,进行实时动态连续的荧光监测,避免终点定量的不准确性,并且消除了标本和产物的污染,且无复杂的产物后续处理过程。 (2)荧光信号通过荧光染料嵌入双链DNA,或荧光探针特异结合木得检测物等方法获得,打打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精确性。Real-time O-PCR可以应用于mRNA表达的研究、DNA拷贝数的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测定、细胞因子的表达分析、肿瘤耐药基因表达的研究以及病毒感染的定量监测。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基本原理 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基团,这些荧光物质有其特定的波长。仪器可以自动检出,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在PCR 循环中,测量的信号将作为荧光阈值的坐标。并且引入一个——Ct值(Threshold cycle)概念,Ct值是指产生可被检测到得荧光信号所需的最小循环数,是在PCR 循环过程中荧光信号由本底开始进入指数增长阶段的拐点所对应的循环次数。 荧光阈值相当于基线荧光信号的平均信号标准偏差的10倍。一般认为在荧光阈值以上所测出的荧光信号是一个可信的信号,可以用于定义一个样本的Ct值。通常用不同浓度的标准样品的Ct值来产生标准曲线,然后计算相对方程式。 方程式的斜度可以用来检查PCR的效率,所有标准曲线的线性回归分析需要存在一个高相关系数(R2>0.99),这样才能认为实验的过程和数据是可信的,使用这个方程式计算出未知样本的初始模板量。实时荧光定量PCR仪都有软件,可以从标准曲线中自动地计算出未知样本的初始模板量。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应用 1. 基因工程研究领域 ①基因表达研究:对β地中海贫血症患者β与γ珠蛋白mRNA水平进行检测,其结果特异性强、定量准确,为了解β地中海贫血的分子病理机制及其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检测数据。 ②转基因研究:利用两种发光探针及适当的循环阈值,扩增一个转移后的基因和一个对照基因,以分析转基因老鼠接合性。该方法为45个转基因动物的同型结合及异质结合提供了明确的鉴定结果。通过实时定量PCR检测,同型结合的异质接合动物交配后其子代中转基因的传递情况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这项技术在转基因动物繁育及基因剂量功能效应实验中将有很大的用途。

监测技术方案

宜春步步高广场基坑及周围建筑物 监测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宜春四通测绘勘测有限公司 2011年06月09日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 (2) 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写依据 (2) 第三章监测内容 (3) 第四章监测点的布设 (3) 第五章监测方法、精度、选用仪器及数据处理方法 (4) 第六章监测频率和观测次数 (9) 第七章控制标准与险情预报 (11) 第八章信息反馈与监测成果 (12) 第九章监测工作的组织机构 (12) 第十章监测工作质量保证措施 (13) 第十一章岗位责任制及监测工作管理制度 (14)

宜春步步高广场基坑及周围建筑物 监测技术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宜春步步高广场拟建建筑由主楼、裙楼和地下室组成,地下室3层,深度约13米,地下室南北长约14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约14000m2,地上建筑由2栋主楼(紧邻沿河路,单栋平面尺寸约20×45m,层数28层,建筑高约90米)和多层裙楼(层数7层,建筑高约34米)组成; 位于袁河南岸,紧邻沿河路,周围为繁华的商业街,其北面为沿河路,东面为东风路,南面为中山路,西面为重桂路,各路段管线密布,交通繁忙,周边建筑物分布详见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场地基坑北侧11米处为沿河路,宽约7米,上下班车流量拥挤;东侧8米为东风路与秀江大桥,属于市内交通要道,距基坑红线东边36米处,东北角为3栋6层居民楼,之间为6层新华书店(基础形式不详),东南角为11层青龙大厦,属桩基基础;南侧10米为中山路,属于市内交通要道,距基坑红线25米处,为12层商业建筑,属桩基基础;西侧5米为重桂路,宽约9米,车流量较少,但距基坑红线西边约14米处,为一排5栋2-6层居民楼,年代较老,基础类型属于条形基础,埋深约2米,西北角为1栋4层建筑(基础形式不详)和2栋6层居民楼,属桩基基础。 第二章监测方案编写依据 本监测方案主要依据以下几种规范和文件编写: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结果分析

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及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结果,了解患儿轮状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73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ELISA试剂盒操作说明检测患儿大便,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及不同季节患儿感染轮状病毒的情况。结果本组736例患儿中,男性患儿476例,共检出轮状病毒阳性188例,比例为39.5%,女性患儿260例,轮状病毒阳性104例,比例为40%。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患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率也有所不同,其中6个月~2岁的患儿阳性率最高,为43%,显著高于其它年龄组(P<0.05)。1~3月、10~12月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5.42%、47.84%,显著高于其它两组月份(P <0.05)。结论轮状病毒感染以6个月~2岁患儿为高发群体,且1~3月、10~12月春秋季为高发期,临床上要及时检测、确诊,以为临床干预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标签: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检测 轮状病毒是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之一,不仅会通过呼吸道传播,还可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可能导致小儿腹泻,每年10月份至次年3月份为高发期,针对儿小儿腹泻患者进行轮状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进行分析,对临床防治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736例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76例,女260例,年龄在1个月~9岁,其中6个月以下患儿109例,6个月~2岁患儿586例,2岁以上5岁及以下患儿33例,5岁以上患儿8例。患儿大便多呈糊状、黏液状、蛋花汤状、稀水状等,镜检可见脂肪球、白细胞;部分患儿伴有呕吐、发热、脱水、腹痛等症状。 1.2方法患儿腹泻开始1w内采集患儿的粪便标本进行轮状病毒检测。采用英科新创(厦门)有限公司的轮状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进行检测,采集粪便标准中50mg左右粪便,将拭子插入含测定稀释液的标本采集管,旋转10次以上,保证样本完全溶解,边取出拭子边挤压试管壁;盖上试管滴液盖,在检测板加样孔中加入3~4滴裂解后的标本,可看到紫色线沿着结果显示窗移动,10~20min 内读取结果。 1.3结果判读结果显示窗质控区出现1条彩色对照线证明操作正确,如显示窗内仅C区,即质控区出现1条紫色线表示为阴性;如显示窗内出现T线及C 线2条彩色线,则表示为阳性[2]。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P<0.05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常用技术

实验二十三病毒核酸检测常用技术 (Techniques of Detecting Nucleic Acid of Viruses in Common Use )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在微生物学实验室诊断中也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由于部分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组已成功地被克隆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因此根据病原微生物的基因特点,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样品中有无相应病原微生物的核酸,从而可以特异、灵敏地判定标本中是否含有相应的病原微生物。在微生物学的研究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中,最常使用的微生物核酸检测技术有PCR、RT-PCR、核酸杂交等技术,现对病毒核酸(DNA、RNA)的分离、PCR、RT-PCR、核酸杂交等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应用及影响因素等进行概述。 实验 1 PCR 检测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 【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和熟悉病毒核酸(DNA)的分离与PCR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影响因素和应用。 【基本原理】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ILT)是由疱疹病毒科、α-疱疹病毒亚科的喉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laryngotracheitis Virus, ILTV)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 常表现呼吸困难、产蛋鸡产蛋下降和死亡, 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重要疫病之一。但在临诊上极易与其它一些呼吸道疾病相混淆, 如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支原体感染等。常规检测IL TV 的方法有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试验, 这些方法虽经典,但费时且敏感性差, 不能检测亚临床感染, 而传染性喉气管炎潜伏感染是疾病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目前比较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手段,已被广泛应用在病毒核酸检测方面。本实验以PCR方法检测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为例,对PCR方法进行介绍。 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典型的PCR由(1)高温变性模板;(2)引物与模板退火;(3)引物沿模板延伸三步反应组成一个循环,通过多次循环反应,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其主要步骤是:将待扩增的模板DNA置高温下(通常为93~94℃)使其变性解成单链;人工合成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在其合适的复性温度下分别与目的基因两侧的两条单链互补结合,两个引物在模板上结合的位置决定了扩增片段的长短;耐热的DNA聚合酶(Taq酶)在72℃将单核苷酸从引物的3’端开始掺入,以目的基因为模板从5’→3’方向延伸,合成DNA的新互补链。如此反复进行,每一次循环所产生的DNA 均能成为下一次循环的模板,每一次循环都使两条人工合成的引物间的DNA特异区拷贝数扩增一倍,PCR产物得以2n的批数形式迅速扩增,经过25~30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使基因扩增109倍以上,实际上一般可达106~107倍(图23-1)。

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自动检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工业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检测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工业自动化、化工、军事、航天、通讯、医疗、电子等行业,是自动化科学技术的一个格外重要的分支科学。众所周知,自动检测技术是在仪器仪表的使用、研制、生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技术。 自动检测系统广泛应用于各类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维护等各个阶段,对提高产品性能及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及整个生产周期成本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介绍自动检测系统的概念,其次通过自动检测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详述系统的工作原理,介绍了自动检测系统组建的概念、结构以及在组建中所使用的关键技术。以此为铺垫,进而深入探讨自动检测技术在各领域间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自动检测系统应用发展 第一章自动检测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自动检测技术是一种尽量减少所需人工的检测技术,是一种依赖仪器仪表,涉及物理学、电子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技术。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这一技术可以减少人们对检测结果有意或无意的干扰,减轻人员的工作压力,从而保证了被检测对象的可靠性,因此自动检测技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自动检测技术主要有

两项职责,一方面,通过自动检测技术可以直接得出被检测对象的数值及其变化趋势等内容;另一方面,将自动检测技术直接测得的被检测对象的信息纳入考虑范围,从而制定相关决策。检测和检验是制造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之一。通过检测和检验活动提供产品及其制造过程的质量信息,按照这些信息对产品的制造过程进行修正,使废次品与反修品率降至最低,保证产品质量形成过程的稳定性及产出产品的一致性。 传统的检测和检验主要依赖人,并且主要靠手工的方式来完成。传统的检验和检测是在加工制造过程之后进行,一旦检出废次品,其损失已发生。基于人工检测的信息,经常包含人的误差影响,按这样的信息控制制造过程,不仅要在过程后才可以实施,而且也会引入误差。自动检测是以多种先进的传感技术为基础的,且易于同计算机系统结合,在合适的软件支持下,自动地完成数据采集、处理、特征提取和识别,以及多种分析与计算。而达到对系统性能的测试和故障诊断的目的。 1.1检测与检验的概念 检测是指为确定产品、零件、组件、部件或原材料是否满足设计规定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目标值而进行的测试、测量等质量检测活动,检测有3个目标: ①实际测定产品的规定质量我及其指标的量值。 ②根据测得值的偏离状况,判定产品的质量水平,确定废次品。 ③认定测量方法的正确性和对测量活动简化是否会影响对规

轮 状 病 毒 检 测

轮状病毒检测 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粪便中的A群轮状病毒,适用于临床婴幼儿腹泻患者,尤其是慢性腹泻患者。粪便常规显微镜镜检能看到脂肪球的标本,建议临床医生进一步检测粪便中的A群轮状病毒时,A群轮状病毒阳性结果高达90%以上,为临床医生提供了诊断治疗婴幼儿腹泻的可靠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门诊及住院婴幼儿腹泻患者,年龄范围在0-3岁。 1.2 检测方法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由检测卡、样本稀释液和样本采样器组成。 1.3 标本采集旋开滴管,取出采便勺,从粪便中收取一勺样本(约100mg),取样后抹平勺面,放入装有样本稀释液的滴管中,旋紧滴管。振荡混匀,折断滴管上的盖帽。将测试卡平放在干燥平面上。垂直而缓慢滴加3-4滴混匀后的样本(约120-150ul)至测试卡加样端中心位。5-10分钟内判读结果,结果判读不可超过10分钟。 2 结果 所有检测对象均是腹泻或慢性长期腹泻的婴幼儿患者。判读结果:阴性结果反应窗内只出现一条红色线。阳性结果在反应窗内出现两条线(T带、C带)。C带为测试卡质控带,若反应窗内在测试后不出现红色线,表明测试无效,建议使用新的测试卡。 3 讨论 3.1 婴幼儿腹泻是常见的多发性疾病,多见于春秋季节。我们经过2年时间,将临床腹泻标本用A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粪便中的A 群轮状病毒结果表明,对于婴幼儿腹泻标本,特别是外观为稀糊样便,显微镜镜检为脂肪球结果的标本,A群轮状病毒阳性结果达90%以上。 3.2 许多婴幼儿腹泻患者中,我们观察到,治疗效果并不佳,经常反复。A 群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胶体金法)检测粪便中的A群轮状病毒检测结果表明,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方面起到了指导性作用,使婴幼儿腹泻患者减轻病痛,尽快康复。 3.3 在检测粪便时,如果发现粪便外观为稀糊状,镜下可见脂肪球结果时,若临床医生没有开轮状病毒检测,我们会及时沟通有关医生,建议做轮状病毒检测,避免因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因镜下脂肪球结果会按消化不良进行治疗,没有找到致病因素,会造成治疗效果不佳,表现为反复腹泻或长期腹泻的现象,影响婴幼儿腹泻治疗效果。 3.4 本试剂检测的阳性结果必须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分析。由于反应原理的限制,本试剂检测结果阴性并不排除A群轮状病毒感染的可能。为定性实验,仅用于粪便上清液的检测。 3.5 不要使用放置时间过长或反复冻融标本,以避免标本污染,长菌而造成的非特异性反应。应采集新鲜粪便标本,保证检测结果正确。 3.6 滴加测试卡标本不能过多,取上清液进行检测,否则引起错误结果。 3.7 检测线的显色速度及强度与标本中A群轮状病毒的含量相关,静置10分钟是为了保证达到最高灵敏度。观察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论该色带颜色深浅,即使只有非常弱的色带也应判断为阳性结果。

人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属于小 RNA 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为危害程度仅次于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嗜神经性肠道病毒,可引起5岁以下儿童手足口病(Hand -foot -mouth disease ,HFMD ),少数 重症患者可并发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和肺部感 染,重症患儿病程进展迅速,预后差[1-4] 。目前,HFMD 尚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研制疫苗是控制HFMD 流行的重要手段。 中和效价是评价疫苗免疫原性的关键指标之一[5-8],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疫苗研发和应用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多采用微量细胞病变法,该方法影响因素较多,且国内各实验室的应用时间尚短,为探讨和规范该测定方法,准确评价EV71疫苗毒株的免疫原性和保护能力,本实验对实验室内、实验室间以及不同毒株对EV71抗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I69B01)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北京100050);2华兰生 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发部(河南新乡453003);3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北京100024);4北京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发部(北京100085 );5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免疫室(昆明650118).通讯作者:毛群颖,E -mail:maoqunying@https://www.doczj.com/doc/8b5021951.html, *: 共享第一作者中国图书分类号R373.2R392-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503(2010)08-0885-04 【实验技术】 人肠道病毒71型中和抗体检测方法的实验室评价 毛群颖1*何鹏1*于祥2李楠2郝春生3高强4董承红5梁争论1李凤翔1沈心亮3王军志1 【摘要】目的 对人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实验室评价,为该方法的标准化提供 依据。方法5个实验室按照统一制定的EV71中和抗体检测操作细则(SOP ),应用A 、B 和C 基因型的10株EV71病毒株,分别测定10份人免疫球蛋白、20份健康成人血浆和15份EV71动物高效价免疫血清样品中EV71中和效价,检测实验室内、实验室间重复性及不同EV71病毒株对中和抗体检测的影响。结果相同实验室应用各病毒株重复测定中和效价的最大值与最小值(Max -Min )倍数差均在4倍以内,3次重复试验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不同实验室应用相同病毒株检测结果的Max -Min 倍数差在4倍以内; 不同实验室应用不同病毒株检测结果为:A 型株与其他基因型病毒株中和效价的Max -Min 差在192倍以内,B3与C4亚型的病毒株中和效价的Max -Min 倍数差在64倍以内,C4亚型不同病毒株之间中和效价的Max -Min 倍数差在16倍以内。结论按统一SOP 操作后,EV71中和抗体检测方法应用相同毒株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而不同病毒株对中和效价的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关键词】肠道病毒A 型,人;手足口病;中和抗体;基因型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Neutralizing Antibody against Human Enterovirus 71 MAO Qun -ying △,HE Peng,YU Xiang,LI Nan,HAO Chun -sheng,GAO Qiang,DONG Cheng -hong,LIANG Zheng -lun,LI Feng -xiang,SHEN Xin -liang,WANG Jun -zhi (△National Institute for the Control of Pharmaceutical and Biological Products,Beijing 10005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neutralizing antibody against human enterovirus 71 (EV71)in laboratory and provide a basis for standardization of the method.Methods The neutralizing antibody titers against EV71 in 10human immunoglobulin,20healthy adult plasma and 15high titer animal immune serum specimens were determined with 10EV71strains of genotypes A,B and C by 5laboratories according to the SOP for EV71neutralizing antibody,based on which the in -tra -and inter -reproducibility of the method as well as effect of various EV71strains on determination of neutralizing antibody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fold differences in maximum and minimum (Max -Min )of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neutralizing antibody titers with various EV71strains by the same laboratory were less than 4,and the results of 3repeat test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The fold differences in determination results with the same EV71strain by various laboratories were also less than 4.The determination results with various EV71strains by various laboratories were as follows:the fold differences of the Max -Min of neu -tralizing antibody titers of EV71strain genotype A with other genotypes were not more than 192,while those of subtypes B3with C4were not more than 64,and those of subtype C4with other strains were not more than 16.Conclusion By operation according to the unitary SOP,th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neutralizing antibody against EV71showed satisfactory intra -and inter -reproducibility.However,various EV71strains showed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determination result. 【Key words 】Enterovirus A,human;Hand -foot -mouth disease;Neutralizing antibody;Genotype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A卷

☆ ☆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河南城建学院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终考(试) 《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试题(A 卷) 供 安全工程 专业 0232121、0234101、0234102 班使用 2013年5月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阅卷人 本套试卷共 3 页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绝对误差 2. 亮度温度 3. 压电效应 4. 平均无故障时间 5. 标称值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 系统误差可被设法确定并消除。( ) 2. 马里科夫准则属于判断累进性系统误差的准则。( ) 3. 减小周期性系统误差可采用半周期法。( ) 4. 根据有效数字的化整规则,若舍去部分的数值等于保留部分末位的半个单位,则末位凑成偶数。( ) 5. 一般情况下,仪表精度等级的数字愈小,仪表的精度愈低。( ) 6. 精确度是随机误差大小的标志,精确度高,意味着随机误差小。( ) 8. 衡量检测系统可靠性的综合指标是平均无故障实际( ) 10. 液柱式压力计和活塞式压力计是利用重力平衡原理来测量的。( ) 15.频率为1000Hz ,声压比阈值声压大40dB 的声音响度定为1宋。( ) 16.超声波在固体介质中传播时,除了纵波外,还有横波。纵波的声速大约是横波的一半。( ) 三、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 一般来说,研究检测系统的静态特性需要从 、 、 三方面进行。 3. 根据传感器的转换原理,通常分为 、 两大类。 7. 按照误差出现的规律,误差可分为 、 、 。 12.传感器的选用指标 、 、 、 、 、 。 15.有一温度计,其测量范围为0~200℃,精度为0.5,则该表可能出现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当示值为20℃时,相对误差( ),100℃时,相对误差( )。 16.将 1.4050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为( ),将 1.235保留到小数点第二位为( ),1.4357保留到小数点后第二位为( )。

浅谈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

浅谈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技术 摘要: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病传染性越来越强,危害性也越来越大。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长度检测法、病毒签名检测法、特征代码检测法、检验和法、行为监测法、感染实验法、病毒智能检测法等。本文对其特点以及优缺点逐一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检测技术 一、引言 Internet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改变了全球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它越来越成为人类物质社会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同时,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也越来越大。在与计算机病毒的对抗中,早发现、早处置可以把损失降为最少。因此,本文对计算机病毒的主要检测技术逐一进行了讨论。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长度检测法、病毒签名检测法、特征代码检测法、检验和法、行为监测法、感染实验法、病毒智能检测法等。这些方法依据原理不同,检测范围不同,各有其优缺点。 二、计算机病毒的检测方法 (1)长度检测法 病毒最基本特征是感染性,感染后的最明显症状是引起宿主程序增长,一般增长几百字节。在现今的计算机中,文件长度莫名其妙地增长是病毒感染的常见症状。长度检测法,就是记录文件的长度,运行中定期监视文件长度,从文件长度的非法增长现象中发现病毒。知道不同病毒使文件增长长度的准确数字后,由染毒文件长度增加大致可断定该程序已受感染,从文件增长的字节数可以大致断定文件感染了何种病毒。但是长度检测法不能区别程序的正常变化和病毒攻击引起的变化,不能识别保持宿主程序长度不变的病毒。 (2)病毒签名检测法 病毒签名(病毒感染标记)是宿主程序己被感染的标记。不同病毒感染宿主程序时,在宿主程序的不同位置放入特殊的感染标记。这些标记是一些数字串或字符串。不同病毒的病毒签名内容不同、位置不同。经过剖析病毒样本,掌握了病毒签名的内容和位置之后,可以在可疑程序的特定位置搜索病毒签名。如果找到了病毒签名,那么可以断定可疑程序中有病毒,是何种病毒。这种方法称为病毒签名检测方法。但是该方法必须预先知道病毒签名的内容和位置,要把握各种病毒的签名,必须解剖病毒。剖析一个病毒样本要花费很多时间,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3)特征代码检测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