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证券市场零和博弈与监管有效性的法经济学分析_郑彧

证券市场零和博弈与监管有效性的法经济学分析_郑彧

证券市场零和博弈与监管有效性的法经济学分析_郑彧
证券市场零和博弈与监管有效性的法经济学分析_郑彧

法制与社会发展(双月刊)2011年第5期(总第101期)·部门法哲学·

证券市场零和博弈与监管有效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郑彧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上海200042)

摘要:为避免“股市赌场论”,我国主流学界一直否认证券市场的零和博弈特点,只是强调证券市场对优化资源配置的良好属性。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在“证券市场优化配置”的理论框架下我们却无法回避为什么证券市场会存在内幕交易、虚假陈述、操纵市场等私利性行为,我们在现有理论框架下也无法解释为什么现有的监管制度不足以有效监管市场。基于学界与监管层在观点上并不接受证券市场为“彼之所得为我之所失”的零和博弈观点,因此我们的监管实践并不是根据零和博弈的特点“对症下药”,这是导致目前我国证券市场处于“监管不足”与“监管过度”两难境地的根本原因。为此,我们试图从证券市场博弈的零和性分析出发,对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制度诉求、有效监管的制约因素及制度选择的有效性在法经济学层面作番讨论,以期对我国证券监管的制度重塑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证券监管;有效性;零和博弈;制度选择

中图分类号:DF4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6128(2011)05-0030-11

一、证券市场零和博弈的法经济学解读

(一)零和博弈与证券市场

零和博弈(zero-sum game)属于博弈论的范畴,是新制度经济学就制度(institution)对行为与交易的影响进行研究的一个内容。零和博弈的概念最早由美籍匈牙利裔数学家冯·诺依曼(J.Von Neumann)于1928年提出,并在与摩根斯顿合著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一书中进行了定义:在博弈中,如果总收益在参与者之间所进行的分配,其总的结果是零,也就是说一个参与者的得必定是另一个参与者的失,则该等博弈为零和博弈。[1](P51)零和博弈之所以称为“零和”,是因为将胜负双方的“得”与“失”相加,总数为零,彼之所得必为我之所失、得失相加只能得零。因此零和博弈属于非合作博弈,各博弈方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和最小损失为目标,双方是没有合作机会的。在冯·诺依曼之后,美国经济学家约翰·纳什通过数学方程式的方式求得零和博弈下对博弈各方的最优平衡“解”———纳什均衡:即零和博弈下可求得的全部博弈主体整体利益的优化值。纳什均衡进一步奠定了以零和博弈为代表的非合作博弈理论的基础。[2](序P4)在零和博弈中,博弈的结果既无法实现集体的最大利益,也无法实现个体的最大利益,理想的博弈结果只能从整体上实现博弈主体群体利益的平衡,即次于个体最优利益选择的“次优”选择。

收稿日期:2011-05-23

作者简介:郑彧(1976-),男,浙江平阳人,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讲师,法学博士。文章为上海市第三期重点学科———经济法学(S30902)的阶段性成果。

证券市场零和博弈与监管有效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在研究证券市场的特点及效用时,我国学者多强调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价值发现和投资获利功能,很少有人重视或强调证券市场的零和博弈特点,甚至有意回避或极力否认证券市场的零和博弈性。①[3](P287-332)在西方国家,对证券市场的“零和博弈”虽也存在争论,但争议主要存在于经济学家与市场参与者对博弈特性的不同认识:市场参与者认为证券市场不是零和博弈市场,因为他们认为如果没有“财富增值”的效应,资本市场不会得到如此发展;而主流经济学家则客观地将证券市场定性为存在“零和博弈”交易的市场,因为市场在特定时期只存在财富在主体间的移转过程,而不存在财富增值的过程。[4](序P4)因此,从总体而言,证券市场上的发行与交易行为是市场主体围绕着对证券的不同估值认识所进行的零和博弈,这种零和博弈在下文所论述的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均可得以体现。

(二)发行人与投资者的零和博弈

证券市场用以交易的证券产品的制造者是发行人,发行人通过向投资者发行证券募集资金。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社会资源的资金是从一个闲置的场所转移到可被利用的场所,此时资源配置体现为金融资本向产业资本转移,资源从投资者手中的资本变为了发行人手中的货币或实物资产(通过募集资金的使用过程)。在此等资源配置形态转移的过程中,就发行人而言,希望在对外发行证券越少的情况下获得越多的资金收入;对投资者而言则是在投入资金越少的情况下获得越多的证券数量,此时存在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抛开投资者提前转让证券收回投资成本(可能亏损或盈利)的情形,在一个特定周期内(即投资回报期内),投资者的投资只表现为资产(金)的净流出,而发行人则体现为资产(金)的净流入,投资者的投资回报必须取决于发行人利用投资进行再生产所得的利润分配。如果发行人经营亏损,意味着投资人的投资预期落空,发行人不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只有发行人持续盈利才有机会通过分配利润的方式返还投资者的投资成本。

因此,在投资回报期届满之前,投资者的资本只从形式上转变为发行人的收入并最终转化为资产投入,此时社会资源仅从一方转入另一方,是从一种形式(货币)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资产),不存在社会资源(财富)增加或减少的情形。此时,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交易就存在明显的“彼之所得为已之所失”的零和博弈过程。这种零和博弈的基础是建立在投资者希望通过发行人的经营行为获得资本增值,然后发行人可将盈利以分红的方式进行利润分配并进而重新转变为货币的预期之上。在此过程中,只有在初始的投资成本被收回并开始产生额外剩余的利润后,投资者对“证券”的投资才产生回报,也只有于此时才可以说投资人对于证券的投资开始产生增加社会财富的结果(即社会财富总量于此时才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只有当投资者在投资期限内因发行人出色的经营行为收回成本并产生额外盈利后,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交易的博弈结果才会超越零和博弈的界线而跨越至“正的博弈效应”,否则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只存在零和博弈的关系。

(三)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的零和博弈

正是基于在投资回报期内投资者与证券发行人之间“零和博弈”的特点,使得那些因为各种原因希望退出的投资者通过公司以外的市场收回投资成本,围绕证券产品进行二手交易的市场开始形成。由于资金成本不同、利益偏好不同、风险承受不同,使得原先投资者对其持有证券的转让成为一种需要。伴随着这种需要,证券产权转让交易顺应而生。而这种市场的形成进一步促使原本依赖于从发行人获得回报的“证券产品”从静止的、长期的产权持有状态向流动的、取决于短期获利的动态交易状态发展。在这样的产权流动过程中,产权转让的价格是通过投资者与投资者之间对“证券产

①有关证券市场是否为零和博弈市场的争论最早起源于2000年末《财经》杂志在揭露我国基金业的某些黑幕后,著名经济学家吴敬

琏教授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采访时认为:(1)中国股市是个大赌场;(2)全民炒股不是正常的现象;(3)中国证券市场市盈率过高。他还认为(投机活动的盛行使得证券市场中)单纯的投机活动只不过和赌博一样,是钞票搬家、货币财富在不同主体之间再分配的一种“零和博弈,从总体上说,它并不能使社会福利增加”。为此,厉以宁、董辅礽、韩志国、萧灼基、吴晓求五位学者联名举行“经济学家和媒体恳谈会”以反击吴敬琏教授关于资本市场的种种言论,明确反对零和博弈的观点。

法制与社会发展

品”价值的博弈所形成的:买方与卖方的博弈围绕着双方对“证券产品”价值的估量。但不论以何种方式衡量证券的价值,仅就资源配置与转移的指向而言,当“证券”作为交易的标的后,资源(体现为资金)只是从一个交易方转移到另一个交易方,单个市场主体看似因为证券的交易出现利润或损失,但在排除证券本身的利润分配或公司资产增值的因素后,所有投入市场的资源配置只存在主体间的移转,市场资源总量没有发生变化,卖方(最初的买方)的损失或利润就是买方(最后的卖方)相对应的利润或损失。由此可见,证券的交易其实就相当于一种“击鼓传花”式的资源传递接力,交易双方传接的是各自因资金成本、风险喜好而对于证券“回报期”与“回报率”的忍受。

因此,那些否定证券市场为零和博弈而坚持证券市场交易实现“财富增值”的“正博弈”的观点其实是误解了证券市场中财富增值的来源属性:从证券市场博弈过程而言,证券的发行与交易并不会产生财富增值的效应,证券市场的财富来源取决于通过“证券发行人”吸纳投资而产生资产增值的超额回报,这种回报需要通过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产生,而不是通过交易主体的互相博弈产生,相互博弈的结果只是有失有得的“零和”平衡。零和博弈市场存在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零和博弈实现对所有博弈主体整体而言的最优解,即在投资者、发行人、投资者间实现资本的有效循环:企业通过筹资获得外来资金扶持得到发展,长期投资人通过企业分红收回投资成本并获得回报,短期投资者通过市场估值的差异赚取差价,短线交易可以提升证券的流动性保障投资者“以脚投票”的退出机制。可见,市场参与者只要在一定的规则下形成共同遵守的定式,博弈的功能就能够起到发现价值、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在上述功能发挥效用时,证券发行人、证券购买人、证券投资人在价值目标上发生存在重合的可能性,即通过投资人的投资使得发行人得以募集社会闲置资金并通过生产的运营实现发行人资产的增值,同时通过企业资产增值实现对投资者投资回报的回馈,也实现了社会资本的增值。

二、零和博弈特征下的监管制度诉求———基于外部性效果的讨论

在零和博弈特征下,证券市场参与主体难免存在为避免已之所失或增加已之所得而在交易中不择手段获取最大化利益的动机。若没有一定的规则对市场主体行为进行约束,证券市场主体具有采取诸如内幕消息、操纵市场、虚假披露等欺诈行为牟取博弈利益最大化的激励,因此,就证券市场的秩序维护而言,监管制度的设计与完善都应针对这种零和博弈而产生的“私利性”行为。

(一)监管需求之争:基于外部性效应之分的“自由论”与“监管论”

监管(regulation)不是管制,也不是简单的管理或监督,监管是通过立法、执法活动而对市场活动主体及其行为进行约束、引导、规范的直接干预活动的总和。[5](P2)由此,证券市场的监管可被理解为国家行政机关或市场组织者为保证证券市场运行的规范、稳定,保证市场主体行为的合法性而施加于市场主体的外部性行为。①由于外部性存在正外部性与负外部性之分,因而是否需要政府对证券市场实施强制性监管在理论上也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比如在强制信息披露方面,经济学家们主张依靠市场博弈力量即可实现对发行人全面披露的激励作用,他们认为强制性监管具有“负的外部性”,且对新证券发行的管制无助于投资者,[6](P264)因而反对政府以强制性披露的立法与执法方式进行信息披露。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乔治·J·斯蒂格勒在1964年发表了《证券市场的公共监管》一文,他认为SEC的强制

①通俗地讲,外部性是指外部主体或行为对某一经济行为进行干预时,其对经济行为产生的效益或成本。如果外部行为产生的效益高于当事人为此发生的交易成本,则产生正的外部性效应,如果效益低于交易成本则为负的外部性效应。以外部性为例,假设当立法者通过环境法规强制要求排污方向水体排污缴纳费用时,此种施加给排污者的缴费义务就是排污方以外的第三方强加给排污方的影响力,这种外部影响力增加排污方从事商事活动的成本,但这种外部施加的缴纳排污费义务从整体而言有助于避免排污者与受污者进行一对一的排污权交易的谈判,也有助于环境受损方的权利补偿,而且还可通过这种排污制度的安排促进污染排放的减少与受损群体的经济补偿,这就体现为减少交易成本的正外部性行为。

证券市场零和博弈与监管有效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披露系统并无必要。他通过若干股票样本在不同阶段价格变化的分析,得到的结论是:《1933年证券法》项下的强制披露监管要求对于向公众发售的新证券的质量没有任何重要的影响。[7](P124)随后,格雷格·A·杰瑞教授使用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和跨期回报(RATS)模型对“有效资本市场”进行了与斯蒂格勒教授类似的研究,他的结论同样是:SEC对新发行的证券的注册要求是失败的。[8](P627-650)持相似观点的卡罗·J·西蒙教授在1989年的研究中认为:《1933年证券法》对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证券的价格与价值偏差影响不明显;相反,在其它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证券,其偏差则较明显。因此《1933年证券法》显著地影响了那些在此之前不向投资者披露信息的公司。[9](P295-318)概括而言,那些反对政府外部监管的观点认为,监管活动充其量只能为市场制订一个最低的行为标准。而一旦这个体系开始运转,监管活动则更倾向于在惩罚不当行为方面发挥作用,而在鼓励市场参与并提高体系表现水平方面,监管的作用却是比较差的。[10](P114-115)然而以法学家为主的观点却强烈支持政府的强制性监管。他们的理由集中于:第一,信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只有依靠强制披露才有效率;第二,依靠私人获取信息成本巨大,不可能满足充分获取的效果;第三,自我披露效果的有限性,容易忽视市场主体行为因私利性导致的不对称披露;第四,有效市场中理性投资者优化股票池的信息分析需要强制性披露的信息。[11](P722-723)因此,坚持监管的学者认为:(1)缺乏强制性披露的监管将会使发行人隐瞒或误导一些对投资决定有用的信息;(2)没有强制性披露的监管,承销成本与内幕人员的薪水及津贴将会过大;(3)没有强制性披露的监管措施,不利于在市场中建立“公共信心”;(4)没有强制披露监管系统,无法保证在州法及私人自治组织层面确保发行人及参与人进行最佳的披露;(5)没有强制披露监管系统,无法保证民事或刑事诉讼的顺畅执行。[12](P9)

无论对待证券监管的理论争议有多大,在实践中,防范市场主体私利性而引起的恶性竞争是政府保护市场公平、有序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从全球范围的监管实践来看,世界各国对证券市场的监管态度并不在于要不要监管,而是着手于如何进行监管,特别是面临如何进行有效监管的问题。随着2008年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市场主体的私利性及贪婪性而引发的道德风险、违约风险及欺诈风险会对市场规则产生冲击与破坏的预言已再一次得到证明。这些风险并不能依靠市场主体的自律约束或博弈制约而自动避免,市场的自私性与自利性需要借助更有效的外部力量进行约束与调整,这种外部的力量就是政府和/或自律组织的监管,因此,监管是证券市场必不可少的维护博弈秩序的外部手段。

(二)监管需求的满足:基于效果目标之上的制度选择

既然监管是必要的,那么在采取或实施监管过程中就面临着另一个选择:采取什么样的制度才是必要、合理和有效的。制度本身是一种以“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的行动准则,即通过集体行为所要求的个人行为的实行、避免和克制来产生集体的“安全”、“服从”、“自由”和“公开”。[13](P87-89)进一步而言,如果说市场规则决定了一个人拥有什么样的机会以及权利的话,那么制度就决定了一个人可以在什么样的规则下行使这样的机会和权利。制度是一种社会或组织的规则,这种规则帮助人们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形成合理的预期,并且社会从这种预期中对人际关系进行协调。[14](P204)根据科斯定理,有效的制度安排能够节省私人交易的费用,减少交易者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成本,[15](P1-14)制度交易(安排)可以被看作是提高生产效率、重新分配收入、重新配置经济机会和重新分配经济优势的最佳方式。[16](P151)

因此,在“选择权利就是选择利益”的背景下,利益集团间的讨价还价就成为监管过程和监管制度的一种普遍特征,[17](P7-8)由此引发我们在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选择与改革过程中必须关注到两个变量:第一个变量来自于既得利益集团的威胁。由于既得利益集团已经从现有制度中获得利益,是变革的阻力,即使这种制度变革有助于整体社会(大众)的利益,仍会遭到极大的阻力;第二个变量来自于以为机制变革会损害自己利益的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威胁。通常情形下,我们认为弱势

法制与社会发展

群体应该是支持改革的群体,但事实上,弱势群体可能由于知识、经验及力量的弱势,在面对制度变革的选择不具备影响力的情况下,只有以抗议、影响社会稳定等方式维持原有其已认知的制度方式,阻碍制度向更为有效的方面变革。这两种变量所存在的人群看似彼此地位极其悬殊,可是他们如果在反对市场体制的问题上结成联盟,就会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促使政府对市场采取干预行动。而这种行动表面上打着改进市场缺陷的招牌,实际上却妨碍市场的有效运作。[18](序PXV-XVI)以苏联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为例:虽然苏联在解体前也试图从经济制度上进行效率改革,但当苏联共产党高层试图明显地变革经济体制时,他们可能面临有强烈维持现状激励(比如享有职位的隐性收入、权力控制)的官员们的反抗,进而遭受政治统治地位的威胁。因此,统治者既面临租金最大化,又面临诺思所强调的交易成本的约束……这样,改革如果不是从一开始就被中止或弱化,那么也可能在中途被破坏、扭曲,或者最终转向。[19](P87-88)考虑到这些变量的影响,监管制度的选择面临三种可能的结果:第一种情形是制度明确,给予市场主体预期明确,市场规律得到尊重,法律得到执行;第二种情形是制度本身明确,市场预期也明确,但因为市场主体对制度价值的不认可而产生实际执行的负面性;第三种情形是看似存在明确的制度而实际上制度本身无法让市场主体了解制度是如何运作或操作,也没有可被明确执行或遵从的标准,从而造成制度的“形而上学”。

就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目标选择而言,只有那些制度清晰、预期明确、执行到位、保障有力的监管制度体系才是我们对证券市场实现有效监管所追求的目标。但这种理想化的监管制度不仅取决于我们对证券市场零和博弈性质的充分认识,还取决于下文中足以约束监管制度有效性的现实条件与制约因素。

三、零和博弈市场下监管制度有效性的制约因素

各种法律制度的相对效率现在越来越依赖于我们对各种收入分配进行分类的能力。由于制度总和一定的利益分配有关,制度结构的变迁将暗示着那些利益分配的变化,[16](P266)并决定着这些成本和收益的发生率,这是制度结构赋予成本和收益的意义。因此,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就必须提高制度安排的精确性。[16](P37-40)在为实现监管制度安排精确性的努力过程中,监管制度的选择与制订必须注意制约制度效率的几个前提条件:

(一)必须存在理性交易的市场环境

证券监管的有效性只作用于存在合理的证券市场。投机盛行的证券市场一定不存在有效率的监管。在充满盲目、疯狂投机的市场背景下,投机市场的博弈不是依据对证券产品本身价值的判断,市场主体往往因为自身的自利性而失去投资理性。此时由于任何监管措施与监管制度都是投机者进行投机行为的枷锁,因此投机者会想法设法摆脱此等限制,想方设法规避各种监管制度与监管措施,甚至不择手段地达到牟利目的。引发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其根本原因并不在于现有监管措施对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行)的监管失效,而是被监管者在监管体制下所采取的一系列规避手段以逃避监管所酿成的苦果。①

①基于基础的证券产品发行必须体现在投行的资产负债表,而为了获取更多的自有投资收益,投行以创新名义大量创设位于资产负债表之外的信贷违约掉期(Credit Default Swap,简称CDS)。这种以创新名义进行的信贷违约掉期产品是指在评级机构对某种信贷证券产品进行评级后,投行作为创设方为收取费用而给予愿意支付一定费用的相对人以一项权利,该项权利赋予相对人在CDS所对应的证券产品出现违约时,相对人可以从创设方收取因基础证券产品违约而未能获得支付的差额。从CDS的产品结构而言,相当于创设人卖出一项选择权,而相对人通过购买选择权锁定因基础证券产品违约的风险。理论上,因为基础产品是经过信用评级的产品,只要不出现严重违约的情形,创设人收取的费用就是其巨大的利润,且无需在创设人报表中得以体现,这正是美国贝尔斯登、雷曼兄弟、美林、摩根斯坦利、高盛等著名投行对这些表外衍生性产品趋之若骛的利益原因。但这些CDS一旦出现概率很低的基础产品大面积违约情形,CDS创设人就面临巨额的索赔风险,而这又恰恰构成了上述著名投资银行破产、倒闭、被收购或被迫转型的重要原因。

证券市场零和博弈与监管有效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同样,从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看来,监管手段虽也在不断推陈出新,但因市场主体本身的不成熟性,以庄家、内幕消息为特征的交易屡禁不止,市场缺乏合理、理智的交易环境和理念,在这种环境下,再好的理论与制度都会被实践所架空。监管制度虽然可以随时随地从文本上建立起来,但一个有效的监管制度却还取决于市场环境本身的成熟,包括投资者投资理念的成熟,交易制约机制的完善,没有成熟、理性的市场环境基础,根本无法塑造及维护起一个有效、合理的监管制度体系。

(二)制度规则必须体现明确的绩效目标

监管有效性首先必须体现监管目标的明确性,而且这种监管目标的确定必须是理性的,而非“纸上谈兵”式的监管口号。如果监管的绩效目标脱离现有的市场实际情况,则监管政策不是被市场抛弃就是会被历史所遗忘。比如,我们认同“保护投资者利益是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监管目标,但这种目标只是一系列监管制度互相发挥作用后所要实现的终极性目标,对于每一个具体的制度而言,各项制度规则都要有其各自明确的绩效目标以体现制度的价值。终极性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在一系列具体制度的基础目标的基础上。在制订每一项监管政策与监管制度时,如果没有明确的绩效目标而只是引用终极目标,则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监管的最终效果只会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般地的僵硬式的行政性运动。比如,证券发行监管制度的绩效目标应是如何建立高效、完善的发行监管制度,以实现证券公开、透明的发行;证券交易监管制度的绩效目标应是如何保证市场的公平交易和违法行为的查处。只有针对每一个具体制度制订其绩效目标,整体的“保护投资者利益”目标才会实现。

从美国的监管制度演进过程中可以看到,虽然在“阳光是最好消毒剂”下所确定的“披露哲学”是美国证券监管的宗旨,但这些终极宗旨也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监管制度的绩效目标才得以实现:在《1933年证券法》及《1934年证券交易法》实施的早期,监管的绩效目标是寻求如何建立能够体现两法要求的登记和披露系统;随着登记与披露系统的逐步建立,进一步的政策目标体现在如何寻求获得全面、有效披露的监管效果;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之后,SEC的监管政策的目标则是寻求如何进行有效、公平的披露。因此,就美国监管政策而言,每一历史进程的监管政策都有各自相应的绩效目标,也只有在实现各个阶段绩效目标的基础下才会进入下一层次的监管。从借鉴学习西方先进监管经验的角度而言,我们对每一项监管制度的制订、改革与实施也都要遵从对政策绩效目标的评估基础上,没有合理而明确的绩效目标,任何监管制度都如同“空中楼台”、“水中之月”般虚无飘渺。

(三)监管制度的制订应避免存在利益冲突

在进行监管制度的选择与实施中,还应避免监管者本身政治目标与市场目标的冲突、监管者内部团体利益与市场参与者的冲突、上层建筑政治需要与市场需要的冲突。如果存在上述诸多的利益冲突,那么监管制度的选择与实施本身就很可能不是针对市场博弈的弊端而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而是屈从于市场监管需求以外的利益目标,而这样的利益目标在实现监管者可能希望得到的目的的同时也损害了市场主体博弈的公平性和有效性,偏离了以“纠正市场本身偏差”为目的的市场监管宗旨。因为零和博弈的市场要得到有效监管其实是需要一种不受政治和行政干预、不受被监管企业和其他利益集团影响的独立性。[20](P3)如果证券市场的发展仍受制于政治与除有效监管市场目的以外的意志与因素,那么证券市场仍将是一个畸形且无法矫正的政策性市场。

就我国监管制度选择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与政治背景而言,我国的监管机构面临着太多的非市场因素的利益冲突,包括诸如保持政治立场正确、舆论引导、社会稳定等政治性任务与功能,甚至监管政策的选择牵扯到政治升迁等个人利益,这些政治性任务与功能的存在从各种程度上限制了监管者所应独立进行的监管安排与政策实施,因此,长期以来我们监管制度是从随于政治目标而非市场目标。虽无证据证明在此等利益冲突下服从政治目标的政策并不具备有效性,但从整体而言,“只要存在利益冲突,就不可能从总体上说一种制度是否有效果(有效率),抽象的效率并不是一个令人满意的绩效变量”。[4](P356)

法制与社会发展

(四)存在公正、威慑的行政或审判系统及形成市场参与者对制度、法律尊重与遵守的传统

对市场主体而言,对博弈秩序及规则的遵守取决于在博弈过程中违法成本与违法收益的比较,因为违法成本也将构成博弈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监管体系总存在违法收益高于违法成本的可能,则无论如何称颂这类表面完善的监管制度,其监管的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存在的实质意义。我们主张有效监管制度的价值在于通过系列的监管措施和惩罚手段使得市场主体能够对违法成本进行有效的评估,并且通过对这种违法成本的评估警戒、引导市场主体的市场行为。在监管制度的选择与设计过程中,如果不存在相应的行政或司法审判制度以对违法行为进行惩处或施加处罚,则任何监管制度都会因“没有牙齿的老虎”而被市场主体所架空。

对违反监管措施的惩罚必须能够触及到行为人博弈过程中的成本———收益判断,并且通过公正、有威慑力的裁决放大对违法行为的惩罚效应,加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起到震慑的作用。因此,就行政或审判系统的架构而言,监管措施远非名义上的禁止和罚款就能了事,除了准入的禁令和罚款,高额的民事赔偿与严厉的刑事责任对于有效的监管体系而言都是必要的。高额的民事赔偿措施直接加大违法者的经济成本,严厉的刑事责任则是严重违法后果所要面对的机会成本的损失,这两种措施都可加大法律责任对市场行为者的约束力,进而形成证券市场参与主体对法律及市场规则的认同与遵守的习惯与传统。

四、零和博弈市场下有效监管之制度选择

(一)证券市场不应存在单一有效的监管制度选择

在监管制度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往往希望通过制度的设计与选择完全满足其政策目标。而根据经济学家的观点,任何制度设计都不存在单一有效率的政策选择,只存在对应于每一种可能的既定制度条件下的某种有效率的选择,[16](P5)即制度选择需要取决于实施条件和实施目标的可行性。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配置资源的目标函数不仅仅是效率,还含有别的指标(比如社会稳定、民众幸福感),这就决定了政府配置资源不可能以追求效率最大化为目标,政策或监管功能或多或少会以实现社会目标为目的。[21]由于效率与公平永远是一种矛盾的目标组合,单个的效率可能是以牺牲整体的公平为代价,而团体的公平性又可能是以牺牲市场行为的效率为代价,因此从监管职能与监管技巧角度而言,有效监管选择其实就是面临如何平衡效率与公平,起到相对公平下的最优效率的监管。

就此思路而言,本文认为任何监管政策或制度都只能是一种“次优选择”而非理论上的最优选择,因为理论上的最优选择通常是在特定假设条件下的理想选择,而由于现实生活中假设条件并不可能充分成就,因此所谓的最优选择只能是一种模型,只起到指引监管方向的作用。由于监管的福利效果必须在即将发生的市场交易中加以检查,监管约束下的消费者和企业的决策将决定资源配置的结果,[22](P11)所以,在对监管制度的设计及执行中,我们必须承认并选择某些“次优”方案或政策,选择此种次优选择并不意味着对监管效率的放弃,而恰恰是监管效率最佳选择的体现。①次优选择的制度目标是在非单一有效的监管目标下,使制度设计成为一种使一些人能变得更好,而没有人变得更坏的制度。[4](P306)

①虽然理论认为监管不应涉及市场本身“优胜劣汰”的选择,但在市场出现危机时,监管者并不能完全以市场的效率作为监管的目标,其中还涉及到以“市场稳定”、“金融安全”为目标的监管目标延伸。比如,在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动荡,摩根斯坦利由独立的投行变身于金融控股公司以纳入美联储支付保障体系,SEC的禁止“裸卖空”(short sale)行为;英国宣布2500亿英磅的救助计划;欧盟主张联合设立3500亿欧元的共同基金维护市场稳定。这些政策或措施的采取都不是以效率为唯一目标的,甚至要牺牲部分的效率,但通过牺牲效率的方式换取金融的稳定性与安全,最终的目标还是防止市场主体大规模的违约、破产而影响市场的运行。

证券市场零和博弈与监管有效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二)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的选择必须考虑市场的预期与反应

制度变迁具有建立新偏好的目的,[4](P301)一组制度能够影响市场和合作制度的发展,它又会反过来影响不同群体获取政治权力及改变游戏规则的能力。制度对权利的设定与偏好会对市场参与者的成本产生影响并间接影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决定,监管的预期结果将反映在消费者和企业利益集团对监管过程的参与性,最终被选择的监管政策将反映消费者和企业对市场均衡结果的关心。[22](P11)因此,在“次优选择”的模式下,为最大实现制度设计的目标,在选择和实施任何监管制度时,监管者必须了解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竞争的期望与选择,了解市场参与者为了实现自身利益可能做些什么以及对违反制度后果所持的预期态度与可能的选择,并根据这些判断制订相应的预案与措施以落实监管政策的实际执行,这也是监管者贴近市场、理解市场规律的一个重要体现。

基于制度对商业“造成了实际成本和利益”的原因,如果在制度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既得利益集团及市场参与者抵触监管制度的动机,没有考虑监管政策的制订与实施应遵守市场发展规律性的准则,则监管制度的推行与实施必然遇到“铜墙铁壁”般的阻挠。相反,如果一项监管制度能够从总体上给多数市场主体带来利益或增加效率,即使此等监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障碍与矛盾,但该监管制度从总体而言还是可被市场主体所遵守与服从。因此,制度的选择并不在于制度对理想形式的遵从,而是在制度的设计和选择上并不能刻意于制度的形式与内容,且是在充分考虑市场主体预期及反应的情况下设计、安排制度规则。

(三)有效监管制度的路径选择

市场本身的博弈并非完全能够按照经济学家的“理想模型”运行,经济理论与实践总是存在偏差。[23](P30-31)在面临相对有效的监管选择及考虑市场主体预期反应的制度设计过程中,监管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信息的不对称性,即不对称、不完全的信息在监管过程的各个阶段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2](P11)如何将制度的意图传达到市场主体,又将市场主体的要求与预期反应到制度设计者面前,这是制度设计的一个难点。因此,监管者在选择监管制度时,必须依赖于以下方式:第一,应将法律视为证券市场制度发展的一种重要变量。

相较于政策及政令,法律具有强制性、稳定性和可预期性特点,因此,制度的选择与构成依靠于法律必须将任何监管措施与监管手段上升到法律层面或法律授权的层面而对市场进行干预,通过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法律引导市场的预期,从而以强制性效力约束或规范市场主体的私利性行为,进而进一步推动能被市场所普遍尊重的规则的形成与遵守。仅仅依靠不时推出的政策、指令或文件不足以推动形成一个具有良好预期互动与信息沟通的制度体系,依靠这样的政令或政策监管手段也不足以构成所谓的良性监管制度。

第二,系列不同的制度规则不应是静止的而应是互动的,应在既有的约束中相互发挥作用。

现代监管制度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复杂的,既有传统的现货交易,又存在以现货交易为基础的期货产品及各式各样的衍生信用产品。这些证券产品本身有其各自的发行与交易特点,需要有不同的监管规则,从更大层面而言,无论现货交易还是期货交易,无论是原生产品还是衍生产品,在现代金融社会中已经交结在一起成为现代金融产品体系的各自一员。因此,就监管制度的要求而言,不同的制度规则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产品的特点,还应该密切关注其它金融产品发展的冲击与影响。所以,制度规则之间就不应是孤立静止,而应是相互互动、影响的。

第三,有用的制度规则在一个国家内有效却并不一定完全适用于另一国家。

虽然从市场角度而言,以价值为基础、以供求关系变化为影响的博弈方式是证券市场亘古不变的原理,但基于不同文化环境、不同博弈方式的影响,各个国家市场的运行特点还是有所不同。比如,美国的多元化持股及以经理层控制的公司运营特点就与中国以国有或家族集中控股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运营的特点有所不同,因此,由这种公司所有制结构不同而引发的市场主体博弈的方式和特点也就有所不同,此时在此市场验证有效的监管制度及其规则在彼市场未必就有效,各国的监管制度的选择

法制与社会发展

就是在彼此借鉴各自有效监管方式的基础上选择对各自市场最为有效的监管制度。如在股权分散的证券市场里,监管应偏向于保护少数股东,但在所有权高度集中的法律制度内,或许也需要保护少数股东,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存在能够激励控股股东进行交易的制度。[24]此时,并不存在后发市场一定得照搬先行市场已有制度之惯例,后发国家完全可以根据现行市场的特点与需要结合通常的市场惯例而制订适合于后发市场运行特点的监管制度。

第四,对原有有效制度的路径依赖并不排除创新行为的产生。

任何监管制度与监管思维存在惰性与惯性,监管者可能局限于原先安逸的监管局面,而忽视在长期稳定监管政策下市场投机者的投机与规避行为,此其一;其二,即使存在百年稳定的市场,市场自身的条件也在不断变化,其中可能是市场主体结构的变化,也可能是市场资金来源的变化,这种市场条件的变化决定了原先固有的监管制度并不会永远适应市场监管的要求,这决定了监管对策必须跟进。此时,唯一矛盾的地方在于在已有的监管惯性下,任何创新行为都可能受到质疑或不信任,在进行监管的制度设计过程中,政策制定者有时会要求制度分析者指出新制度(权利)的影响,而这些制度可能从来没有在特定的社会或问题领域试验过。在这时候,创新行为对于经验的利用特别必要。而这种经验是在预测相同的权利类型如何在相同的相互依赖类型中运行时,从将一定的权利类型应用于一定类型的人类相互依赖特性的观察中所获得的,创新行为所能做的就是让试验的过程具有较少的盲目性。[22](P421)

五、结论

在全球市场发生流动性过剩向流动性短缺迅速转化并引发金融海啸的今天,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设计过度放纵与监管空白逐渐成为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家反思本次危机根源的共同结论。在美国,持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年之久的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也承认其原对金融衍生产品持放任自由的态度是在“不干涉主义监管哲学方面犯了个错误”。他还认为这些监管错误是基于对市场主体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过于乐观的信任。

因此,在由金融风暴引发的对证券市场监管制度进行反思的这波热潮中,我们希望通过本文重述一个被学者和监管者忽视已久但却再次被历史所证明的事实:证券市场是充满着零和博弈的交易市场,在“彼之所得为已之所失”的博弈过程中,市场主体的“自利性”是导致市场博弈秩序失效的根源。无论是引起本次金融危机的次级债券及其衍生产品,还是原已存在又禁而不绝的内幕交易及操纵市场行为,都是市场主体为满足自我利益所采取的自利行为的极端表现。因此,就证券监管制度的研究而言(特别在寻求所谓有效监管的研究过程中),监管制度的设计应该正视并重视证券市场的“零和博弈”特征,只有意识并承认市场的“零和博弈”特点,才有可能有的放矢地设计、改革及执行相应的监管制度,这是监管机构从事证券市场监管活动的基础,也是遭受金融风暴折磨的各国监管机构事后得出“加强市场监管”结论的根本原因。

在此结论基础上,引申至我国“新兴加转轨”①的市场而言,我们认为未来中国监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必须承认并尊重证券市场博弈的零和特性,在零和博弈的市场中:(1)努力引导、塑造理性投资的市场环境,抑制可能诱发市场盲目投机的监管制度漏洞;(2)政府不能轻易充当参与市场博弈的主体,任何以政府或监管机构的名义买卖证券的行为应慎行;(3)监管者不应以指数变化为监管的绩效目标,特别是不能以维持证券市场的高位指数作为监管的长期目标选择,监管的职能只是维

①中国证券市场属于“新兴加转轨”的提法最早是由中国证监会第四任主席周小川在“2002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发展国际研讨会”上

提出。

证券市场零和博弈与监管有效性的法经济学分析

持公平、有序的博弈秩序;(4)基于我国证券市场为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路径的历史进程,①[25]与证券市场发达国家原有轻管制中加强监管的监管路径不同,未来我国的监管制度路径应是在原先的重度监管中逐步放松管制,政府只应针对防止零和博弈状态下的市场私利性行为从事监管活动,政府不应过度干预市场主体的博弈行为。

参考文献:

[1][美]冯·诺伊曼,摩根斯顿.博弈论与经济行为[M].王文玉,王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2][美]约翰·纳什.纳什博弈论论文集[M].张良桥,王晓刚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3]吴敬琏.呼唤法治的市场经济[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

[4][美]A·爱伦·斯密德.财产、权力和公共选择———对法和经济学的进一步思考[M].黄祖辉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吴弘,胡伟.市场监管法论———市场监管法的基础理论与基本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Richard A.Musgrave&Peggy B.Musgrave.Public Finance in Theory and Practice(4th Edition)[M].New York:McGraw-Hill Inc,1984.

[7]George J.Stigler.Public Regulation of the Securities Markets[J].Journal of Business,1964,(2).

[8]Gregg A.Jarrell.The Economic Effects of Federal Regulation of the Market for New Security Issues[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81,(3).

[9]Carol J.Simon.The Effect of the1933Securities Act on Investor Information and the Performance of New Issues[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3).

[10]Donald E.Farrar.The Coming Reform on Wall Stree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72,(September-October).[11]John C.Coffee.Market Failure and the Economic Case for a Mandatory Disclosure[J].Virginia Law Review,1984,(4).

[12]Joel Seligman.The Historical Need for a Mandatory Corporate Disclosure System[J].The Journal of Corporation Law,1983,(1).

[13][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M].于树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14]Vernon W.Ruttan and Yujiro Hayami.Toward a Theory of Induc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84,(4).

[15]Ronald H.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10).

[16][美]丹尼尔·W·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M].陈郁,郭宇峰,汪春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7]Gellhorn.E&R.J.Pierce Jr..Regulated Industries[M].St.Paul:West Publishing Company,1982.

[18][美]拉古拉迈·拉詹,路易吉·津加莱斯.从资本家手中拯救资本主义:捍卫金融市场自由,创造财富和机会[M].余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

[19][波兰]詹·威尼基.为何前苏维埃体制的经济改革会失败:一个以产权为依据的分析方法[A].[美]道格拉斯·C·诺思等.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第二辑)[C].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0]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监管政策———从干预主义到监管治理[M].陈伟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21]转变增长方式和转变政府职能———吴敬琏、高尚全、江平、许小年四人谈[J].财经,2005,(23).

[22][美]丹尼尔·F·史普博编.管制与市场[M].余晖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23][美]理查德·A·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上)[M].蒋兆康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24]Pistor Katharina.Law as a Determinant for Equity Market Development:The Experience of Transition Economies[A].

①我国证券交易所不是市场意志的推动结果,而是政府意志与力量的集中反映。它不是一种依靠市场力量主导形成的诱致性的制度变迁过程,相反它是一个以政府主导为特征的强制性变迁过程,体现为一种以引进为基础的、供给主导型的制度变迁而非完全的自然演化形成的制度变迁。

法制与社会发展

Assessing the Value of Law in Transition Economies[C].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2001.

[25]郑彧.论我国证券交易所法律性质之重塑———兼论交易所互助化与非互助化的取舍[J].法商研究,2008,(6).

[责任编辑:王霞]

Law and Economics Analysis on Zero-sum Game

of Stock Market and Supervision Effectiveness

ZHENG Yu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Shanghai,200042)

Abstract:In order to avoid"stock market casino perspective",the mainstream academics in China al-ways deny the zero-sum game characteristics of stock market and just emphasize the good attribute of stock market for optimizing allocation of resources.However,in the real life,we can neither avoid why stock market could exist expediency conducts,such as insider trading,false statements and market rigging 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optimized allocation of stock market",nor explain why the current supervision system is not enough to supervise market effectively.Based on the fact that academics and supervision level don't accept the perspective of zero-sum game,therefore,our supervision practice doesn't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zero-sum game,which radically leads to the consequence that stock market in China at the mo-ment is in the dilemma of"insufficient supervision"and"excessive supervision".For this reason,this article tries to start with analysis on zero-sum attribute of stock market game,and then in the law and economics level discuss the system appeal,limitation factors of effective supervision and system choices of stock market in China,with the expectation of affording corresponding theoretical basis for system reconstruction of stock su-pervision in China.

Key words:stock supervision;effectiveness;zero-sum game;choices of system

双人零和博弈

一、双人零和博弈的概念 零和博弈又称零和游戏,与非零和博弈相对,是博弈论的一个概念,属非合作博弈,指参与博弈的各方,在严格竞争下,一方的收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的损失,一方收益多少,另一方就损失多少,所以博弈各方的收益和损失相加总和永远为“零”.双方不存在合作的可能.用通俗的话来讲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幸福是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二者的大小完全相等,因而双方在决策时都以自己的最大利益为目标,想尽一切办法以实现“损人利己”.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 二、双人零和博弈的模型的建立 建立双人零和博弈的模型,就是要根据对实际问题的叙述确定参与人(局中人)的策略集以及相应的收益矩阵(支付矩阵).我们记双人零和博弈中的两个局中人为A和B;局中人A的策略集为 a 1,…,a m ,局中人B的策略集为b 1 ,…,b n ;c ij 为局中人A采取策略a i 、 局中人B采取策略b j 时A的收益(这时局中人B的收益为- c ij ).则 收益矩阵见下表 表1

那么下面我们通过例子来说明双人零和博弈模型的建立: 例1 甲、乙两名儿童玩猜拳游戏.游戏中双方同时分别或伸出拳头(代表石头)、或手掌(代表布)、或两个手指(代表剪刀).规则是剪刀赢布,布赢石头,石头赢剪刀,赢者得一分.若双方所出相同,算和局,均不得分.试列出对儿童甲的赢得矩阵. 解 本例中儿童甲或乙均有三个策略:或出拳头,或出手掌,或出两个手指,根据例子中所述规则,可列出对儿童甲的赢得矩阵见表2. 表2 例2 从一张红牌和一张黑牌中随机抽取一张,在对B 保密情况下拿给A 看,若A 看到的是红牌,他可选择或掷硬币决定胜负,或让B 猜.若选择掷硬币,当出现正面,A 赢p 元,出现反面,输q 元;若让B 猜,当B 猜中是红牌,A 输r 元,反之B 猜是黑牌,A 赢s 元.若A 看到的是黑牌,他只能让B 猜.当B 猜中是黑牌,A 输u 元,反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第18期2011年9月 企业研究 Business research总第384期 由于先天的制度性缺陷和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不足,中国证券市场仍远没有达到公平、公开和公正原则的要求,证券市场的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十分普遍,并带来了大量的系统风险。而且,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还面临两个大背景:一是面对金融市场发展的一体化趋势,我们面临的竞争压力加大;二是我国进入国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对证券市场的功能发挥提出新的要求,市场的变化对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见,我国今后证券市场监管工作不仅要考虑中国的实际,同时要兼顾国际证券市场监管发展的趋势。如何加强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促进市场的公平和效率,是摆在中国证券监管部门面前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选择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来研究具有现实意义,而证券市场监管模式对于一国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证券市场监管的概念及意义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管理机关运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证券市场监管是一国宏观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一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保障广大投资者权益的需要。二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三是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的需要。四是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进行发行和交易决策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年来,证券市场作为重要的融资渠道,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支持。截至目前,在上海市场上市的公司已达892家。目前最新数据显示,沪深两市证交所今年上半年总共有175家公司实现IPO(首次公开募股),平均一天1.5个,融资总额超过3238亿元。截至2010年12月1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8.4万亿元,当日成交额达到1099.06亿元,是20年前的2.2万倍还多。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曾暴露出很多问题,如“银广夏事件”、“中天勤事件”、“基金老鼠仓”、以及普遍存在“庄家”等。但是,在众多相关利益团体的作用下,以及中国特殊国情的影响。证券市场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多年积累的问题,许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及时、彻底的解决,因而延长了证券市场规范的过程。 中国证券市场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成绩斐然。然而,由于市场发展迅猛,且证券市场上新生事物多,法律规范和制度建设跟不上。政府监管部门既要培育、扶持和发展这个市场,又要进行法制监管,规范市场。这就形成一个矛盾,扶持和监管之间的矛盾。而且监管部门为了解决一些短期凸显的问题,往往采取急救办法,甚至以行政命令的方式强行调控市场,虽然暂时缓和了事态,但是很可能为日后的市场发展和监管工作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隐患。监管存在滞后性和弱效性。尽管我国证券监管机构近年来加大了对欺诈与操纵的打击力度,但行政监管往往是事后监管,监管存在显著的滞后性和弱效性。从违规行为的发生到监管机构做出处罚,往往历时弥久,监管行为存在明显的滞后性。另一方面,监管力量相对有限,调查费用不菲,一些市场欺诈行为未被处理,成为漏网之鱼,使违法者产生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实际上,对上市公司违规行为的处罚却转嫁到公司股东身上,并无过错的中小股东往往受害最深。对应承担直接责任的违规公司的高管人员处罚过轻,弱化了监管效果。 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目前我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决定了中国证监会是证券市场的唯一监管机构,一方面提高了证券监管决策实施的权威性,但另一方面却可能有损决策的科学性。我国的证券监管机构作为政府代表,除了承担监管职责以外,还担负着培育和完善证券市场的职能,而当前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问题—— —金融体系的创新与改革—— —是一项牵涉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这些背景决定了不同领域的金融法规政策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和制约性。比如,证监会的某项措施可能符合单一证券监管目标的最优化,但由于与其他金融管理机构处于分割状态,其监管决策未必能达到国家整体金融及经济发展的最佳效果,因此证券监管决策缺乏科学性在所难免。对投资者的保护机制不够完善。海外成熟的证券市场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 (一)投资者教育机制。对投资者在证券市场基础知识、证券法律法规等方面加强教育,尤其是加强市场风险教育,有利于投资者熟悉市场、认识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就像对适龄儿童进行系统的免疫接种一样,打预防针对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大有好处。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叶艳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证券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证券市场又是一个风险高度 集中的市场,具有风险来源广、传导性强和社会危害巨大等特点。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现状与飞速发展的现实要求还存 在很大的差距。实践表明,对证券市场进行监管可以提高运行效率,防范和化解风险,使证券市场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 关键词:证券市场监管现状发展趋势 125 ··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美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差异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美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差异 1.投资者的特征及结构 投资者,即投资主体,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由证券公司、投资信托公司、投资管理公司以及各类基金等组成的金融机构投资者;二是企业和事业单位投资者;三是个人投资者;四是外国投资者。 金融机构投资者往往资金雄厚,信息渠道较多,掌握信息迅速和广泛,其各类行为对投资市场影响较大;企业和事业单位投资者实力悬殊较大,同其本身实力、影响力大小成正比;个人投资者往往资金实力较小,以短期投资为主,且个人投资者流动性、波动性大;外国投资者数量少,对投资市场影响不是太大,以投资市场较发达的国家为主。 (1)中国投资者的特征与结构 1.中国投资者结构(按主体性质划分) (1)个人投资者:以自然人身份进入投资市场进行各项投资活动的个人,即狭义上的“股民”,散户也多数指个人投资者。 (2)机构投资者:指拥有合法自有资金或合法筹集资金,利用投资市场各类投资工具进行各类投资活动的团体机构,这类机构往往拥有法人身份。主要由以下几类组成: ①证券投资基金 ②证券公司 ③保险类机构 ④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 (3)各类企业法人:在中国企业法人既非散户也非机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既包括国有企业,也包括民营企业,既包括企业营业资金也可能包括银行贷款,还包括企业人员个人资金等。 2.中国投资者特征 (1)中青年是市场主力军,呈现年轻化趋势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2007年的调查报告,33-44岁,45-54岁的投资较多,分别占到投资者总数的25.9%和22.9%,可见中青年投资者已成为主要投资主体。 (2)投资者整体素质较好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2007年的调查报告,投资者受教育程度呈现中间集中,两头较少的情况,即受初等教育水平和特高教育水平的较少,均在5%以下,可见中国投资者整体素质较好。 (3)散户成绝对主体,中低收入者占7成左右,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较低 (2)美国投资者特征与结构 1.美国国投资者结构 (1)美国股票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导 美国机构投资者占美国总股本的比重由1950年的7.2%上升到2001年三季度末的46.7%。其中,养老基金由0.8%上升到19.8%,共同基金由2%上升到17.9%,保险公司由3.3%上升到7.3%。 (2)养老基金是美国最大的机构投资者 截止2001年三季度末,养老基金持股规模为26916亿美元,为美国股票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其中,私人养老基金持股15913亿美元,政府养老基金持股11003亿美元。从1990年至2000年十年间养老基金持股规模增长了2.1倍。 (3)共同基金持股规模增长速度最快 截至2001年三季度末,美国共同基金持股24420亿美元,仅次于养老基金,为美国第

中国证券市场如何进行有效监管

中国证券市场如何进行有效监管? 经历了多年的发展,我国证券公司己成为证券市场上最重要的参与者之一,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证券业在推动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集中等各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论述了如何对证券市场进行适度监管,以保证我国证券业的健康发展。 证券市场高风险、高回报的特征及市场失灵的问题决定了在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的情况下,证券公司容易出现经营者利用自身了解证券市场行情的优势和代理客户的便利,挪用客户资金、操纵市场、违规谋利,损害股东和广大投资者利益危险。加之金融系统风险传递性的存在,这些风险一旦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容易引起连锁反应,引发全局性、系统性的金融危机,殃及整个经济生活,甚至导致整个国家经济秩序混乱与政治危机。因而,对证券业进行适度监管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 1、证券业行业组织自律监管职能缺位。证券业协会、证券交易所、证券公司等是中国主要的证券行业组织,是最值得重视的证券市场监管层面。然而,多年来行业组织的自律监管作用的发挥不尽如人意。 第一,证券业协会的行政色彩浓厚。这表现在其主要职位一般都由证监会官员兼任,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中国的证券业协会通常被看作是政府性机构,实行的自律管理也经常被理解成行政监管的延伸。而且证券业协会的权限不够明晰,尤其是在与证监会的监管分上不明确,这种监管权力边界不够清晰的情形,容易造成监管的缺位或越位。 第二,证券业协会的组织体系缺乏统一性、协调性。各地方证券业协会从机构设

置、人员组成到内部管理各有差异,不利于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自律管理,这大大增加了上市公司和证券经营机构的经营成本。 第三,证券交易所自律监管主体作用未得到足够重视。证券交易所作为证券行业的自律性监管组织,同中国证监会和地方证券监管部门一起,构成了中国的证券监管体系。证券交易所处于证券监管的第一线,承担着不可替代的监管责任,是证券监管的基础。但证券交易所作为自律监管主体的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2、监管机构对市场的直接控制较多。中国证监会是法定的证券监管机构,经历了从地方到中央,从分散到集中的过程。政府集中监管具有体现监管权威、防止相互扯皮的作用。但是,由于在证券市场创设之初就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政府集中监管往往体现为监管机构对市场进行全面而直接的控制。关于证券发行与上市的联动机制就是一个例证。事实上,证券市场确实存在政府监管所不能够及的“死角”,政府监管不能解决所有的市场问题。自律组织及市场参与主体始终置身于市场之中,在监管者监督下的行业自律往往更具有效率。另外,在证券发行中,实质审核、证券承销的通道制度等方面都还存在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的过度干预。审批制转变为核准制之后,同样执行实质性审查,监管机构“内部掌握”的发行标准仍然存在。这些都是政府对市场的直接控制。 二、如何完善我国证券市场适度监管 目前在中国,由于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转变中的行政权力惯性的存在,提倡“适度”的监管是必要的。所谓“适度”,即指对证券的监管执法不是也不应是管制。适度监管原则要求证券监管者应当遵循证券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其监管行为不能干涉市场主体的自主权,而要通过制度和规则使证券业稳健经营。只有当出现严重问题时,才对其采取某些强制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证券市场的适度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证券的发展历史 1990年我国在上海、深圳创建证券交易所,时至今日已有30年。伴随着30余年的发展和创新,我国证券市场取得了又好又快发发展(王国刚,2019)。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持续推进,中国证券市场强势的经济力量成功占据了国际市场的重要地位,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强,我国证券市场规模进一步显著扩大(王年咏,2005)。主要表现为境外投资者转移资金到中国,并对中国证券市场进行资金投资(王叙华,2006)。另外国内不少大型企业同样也在国外设立了投资机构(皮六一,2013),特别是我国已执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下,不少企业试图进一步扩大海外投资市场。我国证券市场进一步迎来全面发展的黄金时期(宋承国,2010)。 以港股为例,截至2018年12月31日,港股累计成交25.06万亿港元;2018年平均日成交1,014.3亿港元,与2017年同期相比上升27%(郭田勇,2018)。香港市场上市公司共2315家,总市值299,094 亿港元(巴曙松,2014);主板标的1947只,总市值297,232.17亿港元,创业板391只,总市值1861.83亿港元(赵新江,2014)。中资股1146只,占上市公司数量49.5%,占港股总市值67.5%。 H 股267 只,总市值59,420.1亿港元;红筹股164 只,总市值53,772.2 亿港元;中资民营股715只。中资股总市值占比约为67.5%,中资股成交金额占总成交金额的79.1%(李蒲贤,2007)。截止目前,港股总市值位列全球第六,国际化程度高交易品种多样,中资股占比高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董毅,2004)。 恒生指数于1964年由恒生银行创制,该指数通过前一个收盘指数经流通市值加权后得到,反应了香港股市重要行情(BM Ho,2001)。该年指数设100点为基点,并选出33 家上市公司股票作为成分股。1985年,恒生指数以板块进行划分统计,衍生出恒生金融、恒生公用事业、恒生地产、以及恒生工商业指数。截至目前,恒生指数成分股共有50只,其中地产板块有10只标的进入恒指成分股的计算中,为11 大板块之首(Correspondent,2020)。恒生指数的特点在于,指数包含在香港本地上市的市值最大以及成交量最活跃的标的(包含红筹及H股),同时所有成分股均设有10%的比重上限(刘明彦,2008)。 然而在证券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市场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到位、退市规则和企业诚信问题导致我国证券市场在发展中出现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解决,便是本文需要讨论的话题。 二、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目前我国证券市场现状分析 2019年底由于新冠肺炎的突然爆发,导致所有机构对权益市场预期悲观,活跃度回落,券商盈利前景不确定性增加,板块跑输市场,2020年1-5月整体业绩+14%。但是随着证词红利的叠加和新冠肺炎后经济的复苏,券商即将引来边际改善(吴涵,2016)。 在全球疫情的冲击下,市场情绪整体悲观,上半年泸深300最大跌幅7.9%,交易额持续回落,券商盈利前景不确定增大,流动性持续宽松,1-4月债市上涨明显,政策整体超预算,未能对冲主要矛盾。相比2019年同期,券商板块1季度固执处于相对相对高位。 1.面对疫情,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进展加快 2020年以来,一系列政策加速落地,涉及再融资、创业板IPO、财富管理、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问题及其完善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问题及其完善 证券市场监管是证券市场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我国的证券监管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产生发展而不断发展演变,经历了萌芽期、探索期、快速发展期三个阶段,形成了目前全国集中统一的证券监管体制。但现有的监管体制中还存在着部分环节存在缺陷、法律制度滞后、行政干预过多、自律功能未充分发挥等问题,需要通过不断转变监管理念,健全法律制度,明确监管目的和范围,规范完善政府监管手段,加强证券监管自律等途径,健全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体系,以保证证券监管职能的充分发挥,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平稳运行。 标签:证券市场;监管;完善 一、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发展历程 证券市场监管又称证券监管,是监管主体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严格规制证券市场主体及证券发行、上市、交易等活动,从而纠正市场失灵导致的证券产品和证券服务价格扭曲以及由此引起的资本配置效率下降,提高证券市场透明度,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所采取的所有活动和过程。证券监管是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证和促进证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证券监管一般由民间自律和政府监管两部分组成。民间自律监管同非官方的机构根据机构成员普遍认可的行为准则对行业内部的行为自我约束和管理而政府监管是指政府机构对证券市场主体及市场活动的管理与监督。纵观我国证券监管的发展历程,可将其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这是我国证券监管的初始萌芽阶段。1990年、1991年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设立,两地部分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股票公开发行和上市交易试点。1992年少数上海、深圳以外的股份公司到两家交易所上市。这一阶段证券市场的监管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负责,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等其他政府机构参与管理,主要进行宏观层面的协调与指导。上海、深圳的地方政府则是证券监管的直接主体,两地政府分别建立起地方的证券监管机构,制定了一些关于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交易的地方性法规,我国以地方监管为主的证券监管体制初步建立,但始终处于落实于证券市场规模发展的状态。 第二阶段是1992年10月至1998年8月,这是我国证券监管的探索阶段。在总结沪深两地区域性证券市场试点及地方监管模式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国务院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股票发行和上市试点,证券市场由区域性市场逐步转变为全国性市场。1992年10月,国务院决定设立证券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承担对全国证券市场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标志着全国性证券监管机构的正式设立。同时,经证监会授权,部分省(市)成立了专门的证券监管机构,在证监会授权的范围内履行相应监管职能。我国以证券委、各部委、地方政府等主体共同参与证券监管为特征的多部门证券监管组织系统初步建立。在此阶段,我国的证券市场在探索中发展,市场监管体系发育仍不成熟,监管效率也不高。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代证券市场发展趋势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研究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中国金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无论是改革的深度、开放的广度,还是发展的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银行、证券、保险业迅速发展,金融资产质量不断提高,金融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改革加快推进这表明当今中国金融业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正在成为世界金融格局中的新生力量中国金融改革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现代金融制度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改革任重而道远要使中国金融企业真正经得起开放条件下市场竞争的考验,经得起经济周期变化的考验,还必须继续推进银行、证券、保险企业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转变经营机制,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机制。 【关键词】:证券市场,现状,问题,解决方法

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步发展,标志着我国经济运行机制已由过去单一依靠货币市场转入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结合的新的运行机制。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壮大国有经济的实力, 促进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开始发挥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我国证券市场自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开市以来到今年已经是二十一年了,这二十一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据中国证监会统计资料截止2011年九月上交所上市公司923家,总市值达16.2万亿。深交所上市公司1363家,总市值达到7.97万亿。 1、回顾中国证券市场二十一年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政策,由此开启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经济发展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当代证券市场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应运而生。1981年财政部首次发行国库券,揭开了新时期中国证券市场新发展的序幕。 上个世纪80年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社会资金的巨大需求,国家开始了股份制改革试点工作,并率先在上海、深圳等地展开。从此恢复了我国中断了30多年的证券交易业务,开始上海股票的柜台交易。 1990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浦东新区开发政策,同意在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同年11月,上海证券交易所经国务院授权,人民银行批准,正式宣告成立。第二年,即1991年4月,深圳证券交易所得到批准正式成立。沪深交易所成立后,本地发行的股票开始进场交易,这就是所谓的上海“老八股”和深圳“老五股”。之后国内其它地方发行的公司股票开始陆续在沪深两个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国内证券交易开始逐步规范化。刚开始,上海交易所对股票的交易价格进行管制,将股票交易的涨跌幅严格限制在1%以内。1992年1月20日,邓小平南巡,肯定股票试点作用,造就了国内证券市场一轮大行情。由于股票供不应求,市场迅速上升,而股市的上升带来的“财富效应”进一步刺激了投资大众对股票的需求,于是国家开始加大股票供给,以发行股票认购证进行摇号抽签的形式发行新股,沪深股票市场规模开始迅速扩大。1992年5月21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全面放开股价,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摘要:本文对有效市场理论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研究了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现状,对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及检验成果进行了总结评述,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欠佳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增强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证券市场;有效性;信息披露 !"#$%&’$:(&#)*+,$-)$-)+%.+/)//0’0),$1&%2)$3$-0#4&4)%#$5*0)#$-)4%)#),$#0$5&$0+,+/$-))//0’0),’.+/6-0,&7##)’5%0$.1&%2)$31&2)##511&%.’+11),$#+,$-))140%0’&8#$5*0)#&,*$-)%)8)9&,$):&10,)*&’-0)9)1),$#&"+5$0$3&,*&,&8.#)#$-)1&0,’&5#)#+/0$#5,#&$0#/&’$+%.4)%/+%1&,’);<0,&88.$-)4&4)%45$#/+%=&%*$-)#5>>)#$0+,#&,*1)%)#$-&$),-&,’)$-))//0’0),’.+/6-0,&7##)’5%0$.1&%2)$; ?).=+%*#@A)’5%0$.B&%2)$;C//0’0),’.;D,/+%1&$0+,E0#’8+#5%) 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研究 ! 余希 (西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四川 绵阳 FGHIHI ) 有效市场理论又称有效市场假说(C//0’0),’.B&%2)$J.4+$-)K #0#,CBJ )。它是现代资本市场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石,很多著名的现代金融投资理论,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L 6!MB N ,套利定价理论L !MO N 等等都是建立在有效市场理论的基础之上。有效市场理论认为,金融资产的价格能反映市场上所有的信息,投资者不可能利用任何已知信息去获取超额收益。 在证券市场上,投资者通过关于能影响股价的未来事件的信息来判断证券现在的价格是否合理。信息的出现是随机和连续的,投资者不断地根据新的信息来修正各自的预期,导致证券价格也不断地随之发生变化。信息能否迅速而准确地影响证券价格取决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如果信息能以不带任何偏见的方式及时地在证券价格中得到充分反映,那么该市场可以被认为是有效的。市场有效意味着证券市场能够价格为指针引导资本资源得到有效配置,最终实现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最优化。因此对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HPFQ 年, 美国芝加哥大学金融学教授法玛L <&1&N 提出了市场有效性假说,其核心思想是:在有效市场上,价格能完全、及时地反映所有可能影响其变动的信息,市场竞争使证券价格从一个均衡水平过渡到另一个均衡水平,价格随机波动恰好体现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 一、关于我国证券市场有效性的争论 对于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学者们普遍认为尚未达到半强 式有效,但对是否达到弱式有效则存在较大争议。HPPR 年, 吴世农采用自相关分析检验上海股市的股价及股价指数时间序列,得出上海股市不具备弱式效率的结论。稍后,他又对深沪两市的GI 种股票的日收益率时间序列进行研究,计算结果表明,日收益率 时间序列不存在显著系统变动趋势。宋颂兴(HPPQ )对GP 种股票的周收益率的研究结果表明股价具有随机游走特征,因而认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股市已经达到弱式有效。杨朝军(HPPS )、李凯(GIII )等人用序列相关和游程检验等方法对深沪两市的研究结果亦得出同样结论。这些研究似乎表明,我国证券市场已逐步发展为弱式有效市场。但持相反观点的研究成果也大量涌现,主要表现在: !技术分析。如果市场已经达到弱式有效,那么投资者无法通过技术分析获得超额收益,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技术分析在我国受到大多数投资者的青睐,一些研究成果也表明了技术分析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可行性。赵宏(HPPS )运用神经网络的非线形映射,选用TAD ,?EU ,EB!等常用技术指标作为系统状态指标,推出预测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深市进行了买入时机预测,收到了令人鼓舞的效果。 "博弈分析。 机构大户操纵市场牟取暴利的坐庄行为在我国可以说是“阳光下的罪恶”,近年来虽有“中科系”、“银广厦”等大 案要案被查处,但证券监管的力度仍然不够。刘星(GIIH )通过博弈分析研究我国证券市场在监管乏力条件下的有效性,认为在上市公司年报公布后,股价见利好反而下跌,见利空反而上涨,主要是机构大户利用其资金和信息优势,操纵股价,诱使广大中小散户跟进,从中牟取暴利所致。在信息不对称和实力对比悬殊的情况下,机构大户哄抬股价,操纵市场,是谋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 “理性”行为,并且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庄家行为有其深刻的内在根源。 二、中国证券市场低效率的原因分析 H;股本结构不合理 资本市场是筹集长期资金的市场,也是资源有效配置的市 场。但这些功能的发挥需要通过在资本市场上进行股份转让来实现,在资金流动和企业并购的过程中完成资源的有效配置。而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本结构是由国有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R 部分构成,其中超过G V R 的国有股和法人股都不能通过二级市场流通,因此很难通过股权转让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真正的 HIG 特区经济!"#$%&’()*#+$)*),-GIIF 年F 月 股市众议园

平新乔课后习题详解(第10讲--策略性博弈与纳什均衡)

平新乔《微观经济学十八讲》第10讲 策略性博弈与纳什均衡 1.假设厂商A 与厂商B 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都是常数,10A MC =,8B MC =,对厂商产出的需求函数是 50020D Q p =- (1)如果厂商进行Bertrand 竞争,在纳什均衡下的市场价格是多少? (2)每个厂商的利润分别为多少? (3)这个均衡是帕累托有效吗? 解:(1)如果厂商进行Bertrand 竞争,纳什均衡下的市场价格是10B p ε=-,10A p =,其中ε是一个极小的正数。理由如下: 假设均衡时厂商A 和B 对产品的定价分别为A p 和B p ,那么必有10A p ≥,8B p ≥,即厂商的价格一定要高于产品的平均成本。其次,达到均衡时,A p 和B p 都不会严格大于10。否则,价格高的厂商只需要把自己的价格降得比对手略低,它就可以获得整个市场,从而提高自己的利润。所以均衡价格一定满足10A p ≤,10B p ≤。但是由于A p 的下限也是10,所以均衡时10A p =。给定10A p =,厂商B 的最优选择是令10B p ε=-,这里ε是一个介于0到2之间的正数,这时厂商B 可以获得整个市场的消费者。综上可知,均衡时的价格为10A p =,10B p ε=-。 (2)由于厂商A 的价格严格高于厂商B 的价格,所以厂商A 的销售量为零,从而利润也是零。下面来确定厂商B 的销售量,此时厂商B 是市场上的垄断者,它的利润最大化问题为: max pq cq ε>- ① 其中10p ε=-,()5002010q ε=-?-,把这两个式子代入①式中,得到: ()()0 max 1085002010εεε>----???? 解得0ε=,由于ε必须严格大于零,这就意味着ε可以取一个任意小的正数,所以厂商B 的利润为:()()500201010εε-?--????。 (3)这个结果不是帕累托有效的。因为厂商B 的产品的价格高于它的边际成本,所以 如果厂商B 和消费者可以为额外1单位的产品协商一个介于8到10ε-之间的价格,那么厂商B 的利润和消费者的剩余就都可以得到提高,同时又不损害厂商A 的剩余(因为A 的利润还是零)。 2.(单项选择)在下面的支付矩阵(表10-1)中,第一个数表示A 的支付水平,第二个数表示B 的支付水平,a 、b 、c 、d 是正的常数。如果A 选择“下”而B 选择“右”,那么: 表10-1 博弈的支付矩阵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证券市场监管概述 1.证券市场监管的意义 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管理机关运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证券市场监管是一国宏观经济监管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保障广大投资者合法权益的需要。 (2)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 (3)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的需要。 (4)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进行发行和交易决策的重要依据。 2.证券市场监管的原则 要点:依法监管原则 内容:依法监管原则依法监管首先要求“有法可依”,其次,还要做到“有法必依”。 要点:保护投资者利益原则 内容:从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保护投资者利益,让投资者树立信心,是培育和发展市场的重要环节,是证券监管机构的首要任务和宗旨。国际研究表明,一国或地区投资者保护得越好,资本市场就越发达,抵抗金融风险的能力就越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也就越大要点:“三公”原则。 内容:“三公”原则即公开原则、公平原则、公正原则。

要点:监督与自律相结合的原则。 内容:这一原则是指在加强政府、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市场监管的同时,也要加强从业者的自我约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它是世界各国共同奉行的原则 3.证券市场监管的手段 要点:法律手段。 内容:这一手段是通过建立完善的证券法律、法规体系和严格执法来实现的。这是证券市场监管部门的主要手段,具有较强的威慑力和约束力。 要点:经济手段。 内容:这一手段是通过运用利率政策、公开市场业务、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经济手段,对证券市场进行干预。这种手段相对比较灵活,但调节过程可能较慢,存在时滞。 要点:行政手段。 内容:这一手段是通过制订计划、政策等对证券市场进行行政性的干预。这种手段比较直接,但运用不当可能违背市场规律,无法发挥作用甚至遭到惩罚。 4.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及其组成 我国证券市场监管机构是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依法对证券市场实行监督管理,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保障其合法运行。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

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武汉东湖学院 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院系:管理学院 专业:人力资源管理1班 年级: 2012级 学生姓名:孙俊 学号: 2012040111006

目录 内容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1)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1) (二)新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2) 二、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4) (一)中国证券市场取得的成就 (4) (二)中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5) 三、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前景 (6) 四、结论 (7) 参考文献 (8)

内容摘要:30年,中国证券市场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从幼稚逐步走向成熟。中国证券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着资本经济的不断壮大。本文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每个发展阶段中国证券市场的状况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同时也从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证券市场发展成就问题前景 Abstract: 30 years, the Chinese securities market has 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200 years of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now, China's stock market from childish gradually mature.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day, on the Chinese economic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forefront, and promote the growing capit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course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of review and summary, for each stage of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a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At the same time, it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achievements and problems of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 Key words:Stock Market Development Achievement The problem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历程 (一)、旧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简史 我国证券,股票属于进口,中国作为这么长时间都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商品经济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的状态,现代帝国主义列强与剥削,证券市场相对较晚出现,证券市场这个早产儿出现在在殖民社会。 鸦片战争时期,帝国主义在中国用大炮打开了门锁,他们使用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大肆侵略中国的土地,经济侵略的步子逐渐加大,野心颇大的洋人们开始在中国开办企业,发行股票,因此在中国出现的第一张股票、债券都是由洋人发行的。中国债券的发行比股票要略晚。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软

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指证券市场效率

1.中国证券市场尚未达到半强式有效或强式有效,但我认为中国证券市场达到了弱式有效。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指证券市场效率,包括证券市场的运行效率与证券市场的配置效率,前者指市场本身的运作效率,包含了证券市场中股票交易的畅通程度及信息的完整性,股价能否反映股票存在的价值;后者指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资源重新优化组合的能力及对国民经济总体发展所产生的推动作用能力的大小。证券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 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都是是股票和债券发行和交易的场所,包括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两部分。在发行市场,股份公司和债券公司通过面向社会发行股票和债券,迅速集中大量资金,证监会监督发行公司对自己股票的估价是否准确客观和监督债券公司发行债券的价格是否合理,然而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制度并不完善,发行公司的报价容易造假,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和股权容易出现问题,造成股票和债券实际价值和名义价值差值较大;在流通市场,股票交易的畅通程度及信息的完整性不高,债券汇率浮动的消息畅通程度和完整性也差强人意。这是由于我国在金融市场的发展仍处于初步阶段,公司财务信息公开程度不大,数据也没有强有力和完善的监督规整机制,因此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达不到强式甚至是半强式有效。 而且,目前我国的股票价格变动呈随机游走,利用技术分析并不能够获得超额收益。即使在经济形势趋利的情况下仍出现大规模跌幅,成分股指数的走向并不能够通过以往历史价格被预测。因此我认为,我国的证券市场仅达到弱式有效。 2.基金是资金的一种组织形式。基金有多种类型: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证券投资和一些特殊基金。证券投资又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基金、股票基金以及混合基金。选择基金需要通过考虑基金的风险、收益、过往业绩表现、前景潜力、基金规模等等。购买基金前首先要考虑投资的目标和预期收益率,其次是风险态度和风险承受力,投资的期限,同时注意自己的收入与资产规模、地位、知识水平等因素。 当你要选择一种基金时,要分析每只基金的过往业绩,它的回报水平是否有吸引力,它的过往表现是否一贯;可承受的风险多大:一般来说,高风险投资的回报潜力也较高。然而,如果您对市场的短期波动较为敏感,便应该考虑投资一些风险较低及价格较为稳定的基金。假使您的投资取向较为进取,并不介意市场的短期波动,同时希望赚取较高回报,那么一些较高风险的基金或许符合您的需要;基金管理公司是否值得信赖,基金经理对管理基金是否具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投资经验;基金是否适合个人需要;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对象、风险水平是否与个人目标相符。比如说:投资目标,每个人因年龄、收入、家庭状况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投资目标。一般而言,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适合选择风险高些的基金,而即将退休的人适合选择风险较低的基金。 4.基金定投是定期定额投资基金的简称,是指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金额投资到指定的开放式基金中,类似于银行的零存整取方式。这样投资可以平均成本、分散风险,比较适合进行长期投资。定投最大的好处在于分批进场、摊平投资成本,分散可能买高的风险,再利用相对高点获利了结,达到“低买高卖”的效果。由于基金“定额定投”起点低、方式简单,所以它也被称为“小额投资计划”或“懒人理财”。基金定期定额投资具有类似长期储蓄的特点,能积少成多,平摊投资成本,降低整体风险。它有自动逢低加码,逢高减码的功能,无论市场价格如何变化总能获得一个比较低的平均成本,因此定期定额投资可抹平基金净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场的波动性。只要选择的基金有整体增长,投资人就会获得一个相对平均的收益,不必再为入市的择时问题而苦恼。因此想要找高点离场,应当要选择波动幅度较大的股票型基金。 但同时,基金的定投方法需要的时间很长,收益比较慢,并且如果在牛市时定投,收益比一次性购买所得的收益要小。

证券市场监管的意义

证券市场监管的意义 所谓证券市场监管,是指证券管理机关运用法律的、经济的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对证券的募集、发行、交易等行为以及证券投资中介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证券市场监管是一国宏观经济监督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1.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保障广大投资者权益的需要。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参与证券交易、承担投资风险是以获取收益为前提的。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只有这样,才便于投资者充分了解证券发行人的资信、证券的价值和风险状况,从而使投资者能够比较正确地选择投资对象。 2.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维护市场良好秩序的需要。为保证证券发行和交易的顺利进行,一方面国家要通过立法手段,允许一些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个人在国家政策法令许可的范围内买卖证券并取得合法收益;但另一方面,在现有的经济基础和条件下,市场也存在着蓄意欺诈、垄断行市、操纵交易和哄抬股价等多种弊端。为此,必须对证券市场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对非法证券交易活动进行严厉查处,以保护正当交易,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 3.加强证券市场监管是发展和完善证券市场体系的需要。完善的市场体系能促进证券市场筹资和融资功能的发挥,有利于稳定证券行市,增强社会投资信心,促进资本合理流动,从而推动金融业、商业和其他行业以及社会福利事业的顺利发展。 4.准确和全面的信息是证券市场参与者进行发行和交易决策的重要依据。一个发达、高效的证券市场也必定是一个信息灵敏的市场,它既要有现代化的信息通讯设备系统,又必须有组织严密的科学的信息网络机构:既要有收集、分析、预测和交换信息的制度与技术,又

证券专业调研报告

证券专业调研报告 篇一:证券专业调研报告调研的背景 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为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培训,以带动我省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更新专业教师的教学观念,共同探索构建适应岗位需要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体系,进而提升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提升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调研的本专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目前与企业的合作办学很多还停留在纸面上、协议中,很多情况下仍局限在短期利益和短期合作,浅层次、低水平的合作较多;长期共赢合作、企业家进课堂、教师与学生走进企业都没有深入的开展起来;顶岗实习、跟岗训练等有待进一步落实和深化。 2、校企合作的形式和内涵还应有所创新和突破。 3、面对资本市场的新工具、新形式对证券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反应较慢。

4、师资队伍还需加强,教科研能力整体不高,教师的素质结构、专业知识结构和研判市场趋势行情的反应、判断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同时,面对企业用人难、学生择业难的尴尬局面,目前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显得滞后,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造成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在这种形势下,我们需要了解社会、了解市场,因此,结合高职学生实际,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具有一定开拓性的市场调研很有必要且迫在眉睫。 调研目的 调研的出发点是要立足学生实际、调整专业教学、拓宽学生就业渠道。通过调研对徐州市证券市场进行深入了解,对未来3-5年的证券投资人才需求数量、规格、岗位群、培养方向、目标定位等进行预测,使证券投资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具有市场针对性,同时拉近与企业间的距离,为学生实习、就业打下坚实基础。调研的最终目的是根据调研的结论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专业内涵及对应的职业岗位群,完善证券投资专业的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科学、实用。学生能够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准确地进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把握人才需求的最新变化。指导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创新,调整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为后续工作奠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