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晓蕾 海门方言的“拨(勒)”被动句

徐晓蕾 海门方言的“拨(勒)”被动句

海门方言的“拨/拨勒”被动句

徐晓蕾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北武汉 430079)

[摘要]海门方言中,有标志的被动句一般用“拨/拨勒”句来表达,典型的句法

格式是“X+拨/拨勒+Y+VP”。“拨/拨勒”表被动的具体演变过程是“给予—使役—被动”。“拨/拨勒”被动句在构造上有三个特点:VP的复杂性、X的多样性及灵活性。此类句式既可以表达“不愉快、不如意、不期望”的感情,也可表达“惊

讶、疑惑、质疑”的感情。

[关键词]海门方言;拨;拨勒;被动

一、引言

汉语方言研究需要从两方面推进:一是单点方言系统、深入的事实描写;二是方言间的类型学比较。两者互为条件,互相促进。单点研究是类型比较的基础,类型比较使单点研究深入和准确。[1]本文将对海门方言的被动句进行单点方言的描写性研究,以期能使类型比较拥有更丰富的材料。

汉语不少被动虚词都是从动词的使役用法演变而来的,如“叫、让、给”等。本文将对海门方言中的“拨/拨勒”被动句略作探讨,用方言材料验证汉语被动句演变的一般规律。

海门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拨”在海门方言中主要有三种用法:

1、动词,表“给予”义。例如:

(1)拨你一本书。(给你一本书。)

2、介词,后接双宾语,例如:

(2)送拨我一只苹果。(送给我一只苹果。)

3、介词,表“被动”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被”。例如:

(3)脚踏车拨夷借特去勒。(自行车被他借走了。)

关于吴语中的“拨勒”,刘丹青认为它是一个复合介词,“勒”跟普通话的“在”一样为动词兼处所介词,其虚化程度较高,在虚化程度较高的“勒”前面加上意义实在的动词“拨”,属于典型的具体强化。“拨勒”和“拨”一样不但用于“给予”义,还可用于“被动”义,不同的是,“拨勒”听起来偏老,更常见的说法是省去“勒”。[2]海门方言中,“拨”和“拨勒”都常用于“给予”义和“被动”义。本文讨论的是表被动的“拨/拨勒”。

二、“拨/拨勒”被动句的形成过程

蒋绍愚指出,“拨”表被动的演变过程是“给予—使役—被动”。[3]我们发现,海门方言的“拨/拨勒”被动句大体上也经历了类似的演变过程。

海门方言中,“拨/拨勒”的最初意义是“给予”。例如:

(4)姐姐拨/拨勒我一只苹果。(姐姐给我一只苹果。)

(5)葛本书拨/拨勒我。(那本书给我。)

上面的两例中,“拨/拨勒”都有“给予”的意味,后面带的是体词,如“我”。

当“拨/拨勒”后出现谓词时,给予动词的词义就发生了变化,如“拨/拨勒我去”就是“让我去”、“使我去”,“拨/拨勒”的原义虚化,从而引申出“使役”义。例如:

(6)葛件事体拨/拨勒夷晓得勒。(那件事让他知道了。)

(7)拨/拨勒别人家笑煞特。(让别人笑话了。)

例(6)、(7)中的“拨/拨勒”可用典型的使役动词“叫、让”等替换。

对受事者来说,“别人让他做”即意味着“非主观意愿地去做”,而是“被动地做”。因此“使役”义引申出“被动”义。而使役句转化为被动句的条件主要有三:①主语为受事;②使役动词后的情况是已实现的;③谓语动词是及物的。

[4]例如:

(8)夷拨/拨勒我撞勒一下。(他被我撞勒一下。)

(9)小王拨/拨勒老师批评勒。(小王被老师批评了。)

以上例句可以证明,海门方言的“拨/拨勒”符合“给予—使役—被动”的发展规律。

三、“拨/拨勒”被动句的构造特点

海门方言中“拨/拨勒”被动句的句法格式可以表示为:X+拨/拨勒+Y+VP,其中X为主语位置上的体词性成分,Y为紧跟被动标记的体词性成分,VP为谓词性成分。此句法格式的构造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点:

1、VP的复杂性。VP不能为光杆动词,以动结式为多。例如:

(10)面孔拨/拨勒蚊子咬勒一口。(脸被蚊子咬了一口。)

(11)衣裳拨/拨勒落湿特勒。(衣服被淋湿了。)

(12)杯子拨/拨勒打碎特勒。(杯子被打碎了。)

例(10)中动词“咬”后面有表完成的时态助词“勒”,还有动量词“一口”。例(11)中动词“落”后有结果补语“湿”和时态助词“勒”。例(12)中动词“打”后有结果补语“碎”和时态助词“勒”。

结果补语和完成体标记“勒”频繁出现,这可以表明“拨/拨勒”具有表“已然”的时态意义。当然,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以表示“未然”的时态意义。例如:

(13)不好好学习个话,班长拨/拨勒老师撤特。(不好好学习的话,班长被老师撤掉。)

(14)当心钞票拨/拨勒贼骨头偷特。(小心钱被小偷偷走。)

例(13)、(14)中的事情都是未发生的,表达说话者“提醒、劝导、教育”听话者的意义。

2、X的多样性。处于主语位置上的X不仅可以是受事格,还可以是处所格、工具格等。

1)受事格。例如:

(15)我拨/拨勒夷吓勒一跳。(我被他吓了一跳。)

(16)蛋糕拨/拨勒我吃特勒。(蛋糕被我吃掉了。)

例(15)中“我”是“吓”的受事者,例(16)中“蛋糕”是“吃”的受事者。

2)工具格。例如:

(17)榔头拨/拨勒我敲来咣咣响。(榔头被我敲得咣咣响。)

(18)巴掌拨/拨勒打来通通红。(巴掌被打得通通红。)

例(17)中“榔头”是“敲”的工具,例(18)中“巴掌”是“打”的工具。3)方所格。例如:

(19)门口头拨/拨勒种了一棵树。(家门口被种了一棵树。)

(20)墙上拨/拨勒夷打了一只洞。(墙上被他打了一个洞。)

例(19)中“门口头”是“种”的方所,例(20)中“墙上”是“打”的方所。

4)非体词性成分。这类很少见。例如:

(21)煞煞叫拨/拨勒夷特爷打了一顿。(狠狠地被他爸爸打了一顿。)

以上例句中的“煞煞叫”是程度副词,修饰谓语动词“打”。

3、X的灵活性。X不仅可以处于句首,有时还可以处于句末,其结构形式可表示为:拨/拨勒+Y+VP +X。我们认为,此结构形式是“X+拨/拨勒+Y+VP”的变式。例如:

(22)拨/拨勒夷偷特去一只鸡。(被他偷走了一只鸡。)一只鸡拨/拨勒夷偷特去。

(23)拨/拨勒夷捉砸一只甲鱼。(被他捉到一只甲鱼。)一只甲鱼拨/拨勒夷捉砸。

(24)拨/拨勒夷弄砸个“三好学生”。(被他弄到个“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拨/拨勒夷弄砸个。

四、“拨/拨勒”被动句的语用功能

海门方言中,“拨/拨勒”被动句在大多数情况下陈述已发生的事件,少数情况下陈述未发生的事件,而这些事件都是不如意、不愉快的,是说话者不愿意发生的。因此,此类句式可以表达说话者对所述事件的主观感受,传递说话者“不愉快、不如意、不期望”的感情。例如:

(25)葛只杯子拨/拨勒小王跌碎特勒。(那只杯子被小王摔碎了。)

(26)我个洋娃娃拨/拨勒夷弄坏特勒。(我的洋娃娃被他弄坏了。)

(27)养特沟里个蟹拨/拨勒人家捉特勒。(养在河里的螃蟹被别人捉走了。)(28)努力点,第一名奥拨/拨勒人家抢特去。(努力点,第一名别被别人夺去。)

以上前三例中“杯子被摔碎”、“洋娃娃被弄坏”、“养的螃蟹被捉走”这些事件都是已发生的事实,而且都是说话者不愿意发生的事情,通过以上例句可以表达出说话者“不愉快、不如意”的感情。例(28)中,“第一名被别人夺去”是还未发生的事件,是说话者不愿意发生的,因此表达说话者“不期望”的感情。

除了表达说话者“不愉快、不如意、不期望”的感情,海门方言中的“拨/拨勒”被动句还可以表达说话者“意外、惊讶、质疑”的感情。例如:(29)电灯拨/拨勒夷修好勒。(电灯被他修好了。)

(30)我落特个手表拨/拨勒夷寻回家勒。(我丢失的手表被他找回来了。)(31)一等奖拨/拨勒小李抽特去勒。(一等奖被小李抽到了。)

例(29)中,原本不相信他会把电灯修好,而事实却是说话者预期之外的,他竟然把电灯修好了,因此表达说话者“惊讶、意外”的感情。例(30)中,说话者认为不可能找回手表了,事实却是被他找回来了,传达出“惊讶”之情,同时蕴含“怎么会被他找到的疑惑”之情。例(31)中,传递出说话者这样的主观感受“一等奖居然被小李抽走了,怎么不是‘我’抽到呢”。

上文我们提到过“拨/拨勒+Y+VP +X”是“X+拨/拨勒+Y+VP”的变式。这两种形式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的是:在陈述事件方面,都可以叙述已然事件或未然事件。不同的是:一在表达信息方面,突显的焦点不同。“X+拨/拨勒+Y+VP”句式突显的焦点是“VP”,“拨/拨勒+Y+VP +X”句式突显的焦点是“X”;二在表达感情方面,“X+拨/拨勒+Y+VP”句式所蕴含的情感比较单一,“拨/拨勒+Y+VP +X”句式所蕴含的情感更为丰富。例如:

(32)一只鸡拨/拨勒夷偷特去勒。拨/拨勒夷偷特去一只鸡。

(33)当心东西拨/拨勒贼骨头偷特去。当心拨/拨勒贼骨头偷特去东西。

(34)一只甲鱼拨/拨勒夷捉砸勒。拨/拨勒夷捉砸一只甲鱼。

例(32)两个句子都陈述“一只鸡被他偷走了”的已然事件,前句的焦点是

“偷特去”,后句的焦点是“一只鸡”,前句表达出说话者“可惜、遗憾”的感情,

而后句不仅表达说话者“可惜、遗憾”之情,还表达了“要去找他算账的愤恨”之情。例(33)两个句子都陈述“东西可能会被小偷偷走”的未然事件,前句的焦点是“偷特去”,后句的焦点是“东西”,两句都带有说话者“提醒、劝导”听话者的感情,但是后者还包含了说话者对小偷的“憎恶”之情。例(34)两句都陈述“一只甲鱼被他捉到”的已然事件,前句的焦点是“捉砸”,后句的焦点是“一只甲鱼”,两句都表达说话者的惊讶、羡慕之情,但后者还蕴含了“询问怎

么抓到甲鱼的疑惑”之情。

在实际生活中,“X+拨/拨勒+Y+VP”的使用频率大于“拨/拨勒+Y+VP +X”的使用频率。表达单一的感情时,一般用“X+拨/拨勒+Y+VP”句式;表达较为丰富的感情时,一般用“拨/拨勒+Y+VP +X”句式。

五、结语

海门方言中,“拨/拨勒”被动句典型的句法格式是“X+拨/拨勒+Y+VP”。“拨/拨勒”表被动的具体演变过程为“给予—使役—被动”,这符合“汉语不少被动虚词都是从动词的使役用法演变而来的”基本规律。海门方言里的“拨/拨勒”被动句在构造上有三个特点:VP的复杂性、X的多样性及灵活性。此类句式既可以表达“不愉快、不如意、不期望”的感情,也可表达“惊讶、疑惑、质疑”的感情。还有一种“X+拨/拨勒+Y+VP”的变式,即“拨/拨勒+Y+VP+X”,这两种形式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相同的是:在陈述事件方面,都可以叙述已然事件或未然事件。不同的是:在表达感情方面,“X+拨/拨勒+Y+VP”句式所蕴含的情感比较单一,“拨/拨勒+Y+VP +X”句式所蕴含的情感更为丰富。但在实际生活中,前者的使用频率高于后者。

参考文献:

[1]张邱林.《深化比较:汉语方言学研究创新的重要途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5-10:(10).

[2]刘丹青.《语法化中的更新、强化与叠加》[J].《语言研究》,2001,43(2):76.

[3]蒋绍愚.《近代汉语的几种被动式》[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8(6):90 .

[4]江蓝生.《近代汉语探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227.

The Passive Sentence used “bo/bole”(拨/拨勒)in Haimen

Dialect

Xu Xiao Lei

(School of Arts,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ubei, 430079)

Abstract:In Haimen dialect, the typical form of the marked passive sentence is “X+bo/bole(拨/拨勒)+Y+VP”. “Bo(le)” is used to indicate the passive situation. And its process of evolution is “give-factitive-passive”. There’re three features in this passive sentence: the complication of VP, the variety and flexibility of X. This sentence can not only express human’s unhappy, undesirable and unexpected emotion, but also express one’s surprised, interrogative and skeptical emotion.

Key word: Haimen dialect; bo(拨); bole(拨勒); passive

作者简介:徐晓蕾(1988—),女,江苏海门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近代汉语。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字学2011级硕士研究生邮编:430079 电子邮件:452890472@https://www.doczj.com/doc/814669053.html, 电话:15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