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构建_王劲松

我国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构建_王劲松

我国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构建_王劲松
我国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构建_王劲松

我国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构建

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构建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由于传统观点忽视了金融稳定目标的

重要性,[1]

导致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GFC )爆发

后,许多国家由于缺乏对金融稳定系统而广泛的

关注,[2-4]造成全球金融业极度不稳定和全球经济负增长。[5]此后,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有关金融稳定有效监测架构的讨论。[6]近年来,我国逐步实施金

融改革和对外开放,金融稳定的脆弱性逐步增加,构建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对于实现金融稳定的有效测度和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中,尚未出现普遍认同的金融稳定测度方法、评价指标和体系,这无疑增加了实施金融稳定有效测度和监管的难度。此外,由于金融稳定具有多维度性,单个指标已经不能全面反映金融稳定的多个维度和发展趋势,综合性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成为金融稳定测度的研究方向。鉴于当前国内外学者较少从多个角度构建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并且多采用较低频率的数据对构建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有待探讨。为此,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从多个角度设计综合性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并采用高频率月度数据以增加样本量,以提高实证结果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该指标体系用于反映影响金融稳定的若干个不同层面,由各个层面的单个指数和综合金融稳定指数构成,为金融稳定的量化研究和监测工作创造条件。

一、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希尔柏斯等(Hilbers et al )[7]

最先提

出金融稳定指数(Financial Stability Index ,FSI ),通过将宏观审慎指标(MPIs )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借助技术援助和金融部门监测等手段开发了一套核心指标(FSIs )。该指标可分为宏观经济指标和整合微观指标,其中整合微观指标遵循国际通行的CAMELS 评级体系的框架,并且针对具体的国家提出了不同的金融稳定指标。伊林等(Il?

ling &Liu )[8]

以不同于以往的研究方法发展了该

稳定指数,选取的金融稳定指标涵盖了加拿大的银行业、外汇市场、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并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广义条件异方差模型技术,依据相关市场的规模赋予指标权重。

王劲松1、2

,韩克勇3

(1.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太原030051;2.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市200433;3.山西省社会科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我国金融稳定水平总体较好,呈现阶段性特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此没有产生太大影响。综合当前实际和国内金融稳定状况,首先,政府应吸取国际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实施强制性手段,高效准确地完成数据统计工作,为量化金融稳定水平、加强金融监管提供数据支持;其次,应综合考虑外汇市场、货币市场、同业拆借市场等各市场之间的关联性,加强多市场协同监管;再次,应加强国际合作,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参与全球金融监管工作,及时调整各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关键词:金融稳定;风险跨国流动;指标体系;熵权法中图分类号:F8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66(2015)03-0114-11

□投资理财

中国流通经济2015年第3期DOI:10.14089/https://www.doczj.com/doc/804665510.html,11-3664/f.2015.03.017

此后,不少学者对金融稳定指数进行了拓展研究。亚当与赫曼尼克(Adam&Hemanek)[9]提出了构建金融稳定指标和金融稳健指标的分析方法,并试图构建整合性的金融稳定指标。范登等(Van den et al)[10]对金融稳定指数进行了扩展研究,通过将货币情况指数(MCI)与金融情况指数(FCI)合成,构造了金融稳定指标及界限,即金融稳定条件指数(Financial Stability Conditional In?

dex,FSCI),并且采取IS曲线和向量自回归(VAR)模型赋予权重。鲁阿巴(Rouabah)、[11]阿尔布列斯库(Albulescu)[12-14]等学者将金融稳定指数归入整合指数的范畴,并开发了一个整合金融稳定指数(Aggregate Financial Stability Index,AFSI),用于测量罗马尼亚的金融稳定水平,指出该指数可以突出国际经济景气情况,衡量不同金融市场的溢出效应和联动效应影响下的全球环境。卡达雷利等(Cardarelli et al)[15-16]学者构造了与银行业、证券市场、外汇市场相关的三个子指标的方差加权平均数作为金融稳定指数,并运用金融稳定指数识别金融风暴,评估金融压力尤其是银行业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莫里斯(Morris)[17]借鉴了阿尔布列斯库提出的整合金融稳定指数及其分类方式,将整合金融稳定指数分为金融发展指数、金融脆弱性指数、金融稳健性指数和世界经济景气指数四个部分,并用于测量牙买加的金融稳定水平。维文在发达经济体金融稳定指数(Advanced Econo?mies-Financial Stability Index,AE-FSI)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新兴国家的金融稳定指数EM-FSI (Emerging Economies—Financial Stability Index),这一指数与先前的发达经济体指数AE-FSI存在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捕捉金融市场的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联动效应强烈。[18]阿尔布列斯库等学者指出,持续压力指标(或金融不稳定指标)可以揭示基于二进制危机变量研究所忽视的小规模压力阶段,并将金融不稳定指数转化成整合金融稳定指数。

国内关于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的研究历时较短,随着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的全面发展,银行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国内学者开始逐步探索金融稳定的测度方法。万晓莉[19]将银行稳健指数作为金融稳定指标的代理变量,选取了5个基础指标,构建了我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指标。霍德明等[20]在

参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宏观审慎指标的基础上,最终搜集到15个基础指标,构建了我国宏观金融稳定指数(Macro-financial Stability Index,

MSI)。王雪峰[21]构建的金融稳定条件指数的特点在于各变量的贡献率具有时变特征。何德旭等[22]选取了11个基础指标,通过计算各指标与长期均值的偏离程度,构建了我国金融稳定指数。陈守东等[23]运用2003-2009年的年度数据,通过算术平均合成法构建了我国银行体系稳健性指数(BSI)。万光彩等[24]运用各变量缺口值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向量自回归(VAR)模型的脉冲响应法估计指标权重,构建了金融稳定条件指数。刘晓星等[25]从金融稳定、金融发展等金融监管目标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金融监管指数。

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当前的研究缺乏对国际金融景气程度的定量分析,因而不能揭示金融风险的跨国转移,从而为制定金融稳定政策提供客观依据。正如布莱斯等(Blaise et al)学者所言,金融稳定发展已经从关注个别机构微观层面转向更广泛的对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等全系统的评估。[26]然而,当前的研究缺乏从多个角度构建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和综合性的金融稳定分析框架。此外,国内学者多采用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样本量的不足降低了实证结果的说服力。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构建综合性的金融稳定分析框架,分析风险的跨国流动和转移,并采取高频率的月度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选取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作为样本区间,其中包括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时间点。本文将对样本期内我国金融稳定水平的变动进行分析、解释和说明。为保证该指标体系尽可能包含更大的信息量,本文在参考大量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选取了各个基础指标。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文构建的并非金融稳定条件指数,因此并不建议采取各指标的缺口值进行运算,而是采用标准化处理之后的基础指标和客观赋予指标权重的方法构建我国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

二、我国金融稳定指标体系设计

货币经济组织专家巴雷、戴维斯、卡里姆等

(Barrell、Davis、Karim et al)[27]在构建金融稳定指标体系中,采用的共同指标包括实际GDP增长率、通货膨胀率、预算赤字或盈余占GDP的百分比和实际利率。卡达雷利等学者构建的金融稳定指数涉及泰德(Treasury&EuroDollar,TED)利差以及银行股票指数与总体股票指数间的相关性。萨林等(Sarlin et al)[28]提出的指标包括实际GDP增长率、实际资产价格增长率、股票市值占GDP的百分比。

其中关于资产价格,马亚明等[29]提出资产价格泡沫破裂会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因而不能简单地将资产价格变动等相关因素纳入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的范畴。因此,基于高频率和可获得性等特点,与我国特殊的国情相结合,本文分别选取泰德利差用于衡量世界金融景气水平,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占GDP的百分比、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用于衡量宏观经济景气水平,证券化率(股票市值占GDP的百分比)用于衡量金融发展水平。

关于金融联动效应的衡量,维文(Balakrish?nan)在研究发达经济体对新兴经济体的联动效应中指出,可以采用新兴经济体对发达经济体的负债或资产占GDP的比重衡量金融联动效应。[30]在衡量发达经济体金融波动对新兴经济体的联动影响时,经常账户余额和外汇储备指标也曾被单独或作为中间变量进行考核,并被纳入金融稳定的范畴。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外汇市场上的经常账户差额、外汇储备增长率和外债余额占外汇储备的比率等指标,来衡量我国的对外金融脆弱性。此外,米斯纳(Misina)、[31]阿格诺尔(Age'nor)[32]和奥尔森(?ystein Olsen)[33]都提到了信贷增长或信贷比重作为金融稳定指标的重要性,其中米斯纳构建的金融稳定指数中包含的信贷措施涵盖了家庭信贷、商业信贷、信贷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因此,本文构建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中考虑了信贷比重。

而关于金融不稳定的传输机制,卡明斯基和莱因哈特(Kaminsky&Reinhart),卡拉马泽、里奇和萨尔加多(Caramazza、Ricci&Salgado),德国金融学教授马塞尔(Marcel Fratzscher)以及范、莱克汉姆和韦德(Van、Rijckeghem&Weder)提出,金融不稳定会通过金融和贸易渠道从发达经济体向新兴经济体传输。[34]因此,本文考虑了经常账户收支差额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在最新的研究中,阿尔布列斯库[35]等学者构建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涉及到的指标包括经济景气指数、银行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的比值、银行监管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净资产收益率(ROE)以及实际有效汇率的过度贬值或升值。由于银行监管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的数据难以获得,本文选取了经济景气指数、银行不良贷款率和实际有效汇率等指标。此外,国内学者多采用银行同业拆借利率衡量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其中万光彩等[36]采用全国银行同业拆借7天利率构建了我国金融稳定状况指数。因此,在结合我国特殊国情的基础上,本文采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7天利率来衡量我国的银行稳健性。

在综合分析国内外学者关于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构建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世界金融景气、金融发展、金融脆弱、宏观经济景气和银行业稳健五个方面出发,提出我国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涵盖5个一级指标和21个二级指标,具体内容参见表1。

一级指标

世界金融景气

指数(WFCI)

金融发展指数

(FDI)

金融脆弱指数

(FVI)

宏观经济景气

指数(MECI)

银行业稳健指

数(BSI)

二级指标

泰德利差(TED Spread)

非银行信贷占信贷总额的比重

国内信贷/GDP

证券化率

存贷款利率差额

广义货币供应量/GDP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经常账户收支差额

外汇储备同比增长率

外债余额/外汇储备

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存款总额)/(流通

中现金/广义货币供应量)

非金融部门私人信贷/国内信贷

新增信贷/国内信贷

政府财政收支差额/GDP

通货膨胀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同比增长率)

GDP同比增长率

全国银行同业拆借7天利率

银行不良贷款率(NPL)

贷款/存款

实际利率

变量

名称

V11

V12

V21

V22

V23

V24

V31

V32

V33

V34

V35

V36

V37

V38

V41

V42

V43

V51

V52

V53

V54

变量

符号

表1我国金融稳定指标体系

世界金融景气指数(World Financial Climate Index,WFCI)包括泰德利差和世界非银行信贷占信贷总额的比率2个指标。卡达雷利[37]和陈守东[38]分别将泰德利差纳入金融稳定指数和金融危机风险指标(ROFCI)的范畴。再加上美国证券市场波动对我国金融市场的波动影响显著,所以本文选取了泰德利差作为世界金融市场景气程度的衡量指标。目前普遍应用的泰德利差为3个月期的泰德利差,即3个月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美元)与3个月期美国国债利率的差额。由于在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前,泰德利差通常会出现大幅上升,因此,本文采用泰德利差衡量世界金融景气指数,进而分析其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此外,世界非银行信贷所占比重的增加与世界不良贷款率等因素相关性较强,本文首次将该指标纳入世界金融市场景气指数的范畴。世界非银行信贷包括企业信贷、居民信贷和政府信贷,企业信贷和居民信贷是产生不良贷款的主要源头,但是政府主权债务危机的出现,意味着部分国家的中央和地方政府信贷也转化成为不良贷款,例如欧债危机会威胁到整个世界的金融稳定水平,并且通过贸易等渠道威胁到新兴经济体国家。因此,本文认为,世界非银行信贷占信贷总额的比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国际不良贷款和信贷风险的主要来源,用于衡量国际金融环境中的信贷风险对国内金融稳定的影响。

金融发展指数包括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证券化率、存贷款利率差额以及广义货币供应量/ GDP等4个指标。关于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对于金融稳定的重要性,国内外学者持有一致的观点。其中阿格诺尔[39]指出,信贷增长率或信贷占GDP的比重将信用差距作为一个中间目标,既容易计算又容易向公众解释比金融稳定更难以捉摸的最终目标。本文认为,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体现了金融机构充当融资中介的信贷能力和融资效率。证券化率是指股票市场价值占GDP的比重,可用于反映我国证券市场的成熟程度和发展规模,因此,本文将证券化率加入了金融发展指数。存贷款利率的差额用于反映银行一年期平均存贷款利率的差额,该值的增加有助于控制贷款质量和提高银行收益。另外,本文认同张成思[40]和刘晓星等人[41]的观点,将广义货币供应量M2/GDP加入了金融发展指数。M2/GDP是传统的金融发展指标,它可以反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规模,货币供应规模越大,则引发通货膨胀风险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该指标的增加会对我国的金融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金融脆弱指数包括对外金融脆弱指数和对内金融脆弱指数,其中对外金融脆弱指数包括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经常账户收支差额、外汇储备增长率以及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的比值4个指标。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动直接关系到我国的对外贸易水平和居民消费水平。本文选取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BIS)计算的基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来衡量人民币汇率的实际变动情况。经常账户差额反映经常项目贸易中的进出口差额,是经常账户借方余额和贷方余额的差额,与经常账户余额相比,经常账户差额更能体现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发达经济体波动的敏感性。因此,本文采用经常账户差额来衡量我国对外金融的脆弱性。外汇储备是构成国际资产的重要部分,外汇储备的增加有助于稳定汇率和平衡国际收支。外债余额占外汇储备的比重有助于衡量我国的外汇储备充足度,反映外债造成的对外货币压力。

对内金融脆弱指数分为存款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比重、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百分比与流通中的现金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百分比的比值、非金融部门私人信贷占国内信贷的比重以及新增信贷占国内信贷的比重4个指标。本文认同万晓莉[42]的观点,将存款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比重纳入了金融脆弱指数的范畴。其中存款为居民储蓄存款,广义货币供应量为全社会的货币总存量,两者的比值用于衡量货币市场的流动性状况,该比值越大,表明当前居民的储蓄倾向越高,挤兑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越小,货币市场的流动性越好。存款准备金占存款总额的比重与流通中的现金占广义货币供应量的比重的比值,意味着银行应对提款的能力与面对提款的压力之比,该比值越大,则银行体系应对提款的能力越强,面对的提款压力越小,金融稳定水平越高。此外,由于非金融企业和个人机构贷款的增长可能增加信贷风险,引发银行业的低迷和货币压力,因此本文认为,非金融部门信贷占国内信贷的比重会对我国的金融稳定

产生消极的影响。新增信贷占国内信贷的比重可用于反映国内信贷的扩张速度,该比值越大,则信贷扩张速度越快,贷款质量下降的可能性越高,银行的抗风险能力越低。

宏观经济景气指数(MacroEconomic Climate Index,MECI)包括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占GDP的比重、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3个指标。政府财政收支差额占GDP比重的增加,可以反映财政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增强投资者对经济总体发展的信心,有利于防范财政风险,保证财政对经济的支持和贡献力度。关于通货膨胀率的测度,本文选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率作为其代理变量。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可以反映居民消费品价格的变动情况,它的增加会引起消费者的实际购买力下降,投资者信心减弱,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景气水平。GDP及其增长率作为宏观经济景气的关键指标曾被多次纳入金融稳定的范畴,GDP增长率下降则宏观经济景气水平下降,会对金融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银行业稳健指数(Banking Soundness Index,BSI)包括全国银行同业拆借7天利率、银行不良贷款率(NPL)、存贷比和实际存款利率4个指标。1996年我国银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管制,实现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市场化,全国银行同业拆借利率(CHIBOR)开始完全由市场供求决定。全国银行同业拆借7天利率可以用于反映银行间拆借资金的成本,用于衡量银行业的流动性水平和应对流动风险的能力,因此,本文采用该指标反映我国银行业的稳健性水平。银行不良贷款率是银行不良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贷款损失)占贷款总额的比重,它可以反映银行的贷款质量。不良贷款率越高,则银行的信贷质量越差,收回贷款的风险和成本越高,抵御挤兑风险的能力越差,银行业的稳健性水平越低。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选取了我国主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作为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代理变量。存贷比是贷款余额占存款余额的比重,是政府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扩张的重要指标。存贷比不仅可以体现政府的货币政策倾向,而且可以反映商业银行应对债务危机的能力。实际存款利率是名义存款利率扣除物价变动后的实际值,当实际利率降低时,储户会减少银行存款转而增加投资和消费,同时由

于我国的投资渠道有限,热钱大多会流向房市和股市,影响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稳定性,增加此类行业的风险,最终影响我国的整体金融稳定水平。

三、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模型构建

1.数据来源

本文的数据为月度数据,从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分别来源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US Federal Reserve Board)网站、国际清算银行数据库、搜数数据库、中国知网经济与社会发展数据库、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及国家统计局网站。高铁梅[43]详细介绍了学术研究中数据频率转换的方法,本文通过二次函数法处理得到了GDP和不良贷款率的月度数据,其中经过处理后的GDP和不良贷款率的月度数据的总值与均值分别与原有季度数据保持一致。

2.数据标准化

(1)季节性调整

鉴于本文选用的数据为月度数据,通过观察基础数据的走势,发现其中两个变量(V21和V24)存在季节性趋势(参见图1)。为了消除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本文采用Census X12(美国人口普查局提出的季节调整方法)对季节性特征明显的两项指标(国内信贷占GDP的比重和广义货币供应量/ GDP)进行了季节调整,结果显示两项指标均在0.3的水平上接受调整。

(2)数据标准化处理

数据标准化的目的是消除量纲以增加不同单

10

8

6

4

2

图1季节调整之前的数据

年份

位指标之间的可比性。由于构建金融稳定指数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单位的指标进行整合,因此需要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数据标准化处理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在构建金融稳定指标体系中常见的是离差标准化法和Z分值(Z-score)标准化法。

刘晓星等[44]采用Z分值标准化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于鹏飞等[45]在选择无量纲化处理方法时指出,Z分值标准化法适用于构建综合指数,因此,本文选取Z分值标准化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Z分值标准化法所采用的公式为:

Z ijt=V

ijt-V

ˉij

S

ij

(1)

公式中的Z

ijt 代表t时期的原始指标V

ij

经过标

准化处理后的值,Z

ijt

区间位于坐标轴原点周围,

V

ijt

代表原始指标在t时期的观测值(其中包括季节性调整后的4个变量),Vˉij为指标V ij的平均值,S ij 为原始指标的标准差。

3.指标权重方法的确定

赋予指标相等权重的方法被广泛应用,范登等[46]和莫里斯[47]通过赋予指标相等的权重构建金融稳定指数,以反映荷兰当地的金融稳定状况。然而本文认为,赋予各指标相同的权重并不能完全反映我国特殊国情下各指标的影响力。

国内学者多应用主成分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但是国内学者提取的主成分最高只能解释总方差的76%,而本文的指标分析结果显示因子分析统计检验量(KMO值)仅达到0.72,并且提取的解释变量只能解释总方差的83%,因此本文不建议选用主成分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鉴于熵权法是客观赋予指标权重的方法,它所依据的准则是某指标内部值的差异性越大,则包含的信息越多,依据指标赋予的信息熵值赋予指标权重,熵权法的优点在于符合严格的数学意义。朱远程[48]证明采用熵值赋权法构建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具备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是鉴于作者所采用的样本量为2003-2009年的年度数据,样本量过少,本文将继续探讨熵权法的科学性。为了满足赋权法取对数

的要求,本文对标准化数据Z

ijt

进行线性转换。线性转换公式为U ijt=Z ijt+d,其中,d的取值为令Min (U ijt)略大于零的正数,线性变换后得到评价指标矩阵U=(U ij)132×21。熵权法的计算过程如下:指标熵值的计算公式为:

f

ij=

U

ij

∑i=1n U ij(2)

U

ij

是原始指标Z

ij

经过线性变换之后的数据,∑i=1n U ij为U ij在所有方案下的总和,f ij表示第j个指

标下方案i的特征比重(i=1,2,…,n;j=1,2,…,m)。

P

j=

-∑i=1n f ij×ln f ij

ln n(3)

P

j

为指标j的熵值,n为方案数目。

指标熵权的计算公式为:

W

j=

1-P j

∑j=1m(1-P j)(4)

W

j

为赋予指标j的权重,1-P

j

为指标j的差异

系数,W

i

是指系统i的权重。

总得分的计算公式为:

A

i=

∑j=1m W j×U ij(5)

A

i

代表系统i的总得分,∑j=1m W j代表所有j指标权重的和。通过上述公式可求得各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具体结果参见表2。

W

k=

∑j=1m W kj(6)

其中,W

k

表示一级指标k的权重(k=1,2,…,5),∑j=1m W kj表示一级指标k中所包含的所有j指标权

表2二级指标名称及相应的权重

指标名称

V11

V12

V21

V22

V23

V24

V31

V32

V33

V34

V35

权重

0.0389

0.0535

0.0443

0.0404

0.0441

0.0384

0.0472

0.0484

0.0531

0.0441

0.0474

指标名称

V36

V37

V38

V41

V42

V43

V51

V52

V53

V54

权重

0.0497

0.0687

0.0412

0.0537

0.0504

0.0497

0.0460

0.0446

0.0432

0.0529

重的和。具体结果见表3。

由此可得出各个一级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WFCI =0.0389×U 11+0.0535×U 12

(7)

FDI =0.0443×U 21+0.0404×U 22+0.0441×U 23+0.0384×U 24

(8)

FVI =0.0472×U 31+0.0484×U 32+0.0531×U 33+0.0441×U 34+0.0474×U 35+0.0497×U 36

+0.0687×U 37+0.0412×U 38

(9)

MECI =0.0537×U 41+0.0504×U 42+0.0497×

U 43

(10)BSI =0.0460×U 51+0.0446×U 52+0.0432×U 53

+0.0529×U 54

(11)

通过表3可知,5个成分指数中世界金融景气指数对我国金融稳定指数的影响程度是最低的,这与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由于我国金融开放程度较低,除了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实现市场化以外,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均未放开,较低的市场化程度决定了世界金融景气指数对我国的金融稳定水平影响程度较低。再加上与其他4个成分指数相比,世界金融景气指数的外部性很强,而在危机爆发之前,政府曾积极隔离,以防风险跨国流动,因此,在对外部环境进行有效隔离的条件下,与其他4个成分指数相比,世界金融景气指数对我国金融稳定水平的影响程度最低。

通过分析上述一级指标权重的合理性,本文将借助熵权法赋予各个一级指标权重,进而求得总指标,总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AFSI =0.0924×WFCI +0.1672×FDI

+0.3998×FVI +0.1538×MECI

+0.1867×BSI

(12)

四、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的月度数据构建我国金融稳定指标体系,通过对样本期间内整合金融稳定指数及其五个成分指数的分析,发现整合金融稳定指数可以较好地反映我国金融稳定水平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特征,同时较好地识别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稳定的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水平总体趋于平稳,并呈现阶段性特征。此外,金融稳定指数及其成分指数在危机爆发时刻的走势大体相同,即趋于下降,但是各成分指数的整体发展趋势和阶段性特征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图形对我国的整合金融稳定指数在危机前后的变动情况,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进行解释和说明。

从总体层面上讲,我国的金融稳定水平在样本期间内总体趋于稳定,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稳定的水平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并且我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从图2可以看出,我国的金融稳定水平整体位于0.53-表3一级指标的名称与权重

030405060708091011121303040506070809101112130304050607080910111213030405060708091011121303040506070809101112130304050607080910111213

0.50.40.30.20.10.8

0.70.60.50.40.30.21.31.21.11.00.90.80.70.80.60.40.20.00.90.80.70.60.5

0.80.70.60.50.40.3

WFCI

FDI

FVI

MECI

BSI

AFSI

图2我国整合金融稳定指数及其成分指数分布图

注:为方便起见,图中年份均只标注后两位数字。

指标

世界金融景气指数金融发展指数金融脆弱指数宏观经济景气指数银行稳健指数

权重0.09240.16720.39980.15380.1867

0.83之间。以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间(2008年9月)为划分点,通过比较危机前后我国整体金融稳定指数的数据分布特征,发现危机之后整合金融稳定指数的波动幅度更大,其最高值高于样本区间内危机前的最高水平,最低值低于样本区间内危机前的最低水平,但是两者变动的幅度均小于7个百分点。此外,就我国的整合金融稳定指数的平均水平而言,危机之前的整合金融稳定指数水平与危机后相比高出1.91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的金融稳定水平总体较好,同时呈现阶段性特征,而我国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正在逐步提高。

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是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较为关键的一年。从国际角度来看,国际市场利弊并存,在各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均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下,国际市场面临流动性过剩的难题,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增加,银行业绩在风险中呈现繁荣局面,世界金融景气指数出现上涨。从国内角度来看,国内市场也呈现出相同的发展态势,尽管2006年国内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但是同样存在流动性过剩的问题。一方面,流动性过剩问题明显,由于对外贸易持续出现顺差,经常账户差额年底达到899.5亿美元,外汇储备年底达到10663.44亿美元,非金融企业部门实际利用外资全年同比增长达到4.47%,这些因素促使资产价格攀升,上证综合指数收盘价年底达到了2675.47点;另一方面,吸收流动性过剩的能力有限,由于国内金融资源配置能力有限,经济结构发展也不平衡,无法缓解流动性过剩的压力。受此影响,我国金融发展指数和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分别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金融脆弱指数下降。2006年底我国银行业信贷质量得到优化,不良贷款率出现小幅下降,存贷比位于[0.67,0.68]之间,明显低于75%(监管要求),银行稳健指数保持平稳发展。在各指数综合作用下我国的金融稳定水平出现小幅上升。

与2006年不同的是,2007年第三季度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蔓延至全球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导致全球汇率和资本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全球信用紧缩成为最大的难题。从国际角度来看,主要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新兴经济体增速保持良好态势,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尽管如此,2007年的世界金融景气水平仍然处于上升之中。从国内角度来看,外汇市场上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增加和外汇储备增速的放缓均减轻了我国外汇收支不平衡的压力,但是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外向型企业利润受到挤压,该类企业的信用风险增加。货币市场上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物价的上涨,居民实际购买能力下降,由此产生通胀压力。总体经济增速仍保持高速增长,13.6%-14.6%的增长速度导致经济过热的压力增大,尽管如此,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仍然保持上升态势。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政府采取了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并增加银行贷款利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2007年我国金融发展指数从10月开始出现间断性下降,金融脆弱指数上升,银行稳健指数下降,在各指数综合作用下,我国的金融稳定水平仍然上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了全球金融体系,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从国际角度来看,发达经济体实体经济增长缓慢并陷入全面衰退,金融危机通过多种贸易、投资等渠道传输至新兴市场,引发新兴经济体的联动效应,世界金融景气指数出现下降。从国内角度来看,外汇市场上的经常账户差额和外汇储备的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6.4%和23.3%,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同比增长5.13%。2008年,央行为了刺激消费和促进投资,多次降低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伴随着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速得到控制并从3.5%降低到1.6%,1-10月间银行实际利率均为负值,全年总体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9%,11.1%]的区间内;金融发展指数在1-10月出现了间断性下滑,金融脆弱指数出现小幅上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从6月开始出现小幅下降;银行资产质量持续改善,在银行存贷比保持平稳发展的条件下,不良贷款率从5.9%下降到1.9%,银行业稳健指数保持在[0.63,0.72]范围内,银行业总体保持稳定发展;受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金融稳定水平从9月开始出现小幅下滑,但是总体保持在[0.63,0.68]之间,由此可见,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稳定性影响较小。2009年,受金融危机蔓延的影响,世界经济继续下滑,金融危机中爆发的银行业坏账和资产处置等问题尚未得到解决,部分经济体又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并成为该阶段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世界金融景气指数在1-9月间呈现下降趋

势。从国内角度来看,年底外汇市场上经常账户差额下降幅度为31.4%,但是并没有阻碍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外汇储备年底同比增长速度达到

26.7%,在各种因素影响下,我国金融发展指数出现小幅上升。我国经济总体增长速度达到8.7%,成为拉动亚洲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下降的情况下,货币市场上实际利率增长并位于[1.25%,2.75%]之间,存款规模持续增长。银行业不良贷款持续下降,资产质量持续得到改善。我国金融脆弱指数在1-9月间出现上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从3月开始逐渐上升,银行业稳健指数出现小幅下降,但总体保持平稳。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我国金融稳定水平先降后升,达到样本期间的最低点0.53。

2010-2011年,世界金融危机得到缓解,但是欧洲债务危机继续蔓延,成为阻碍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这一阶段世界金融景气指数开始逐步缓慢上升并且发展平稳,但是总体水平较低。从国内角度来看,2011年底,我国外汇市场上经常账户差额同比减少44%,外汇储备持续增长,全年增长率位于[0.12,0.3]之间,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上涨,但是幅度较小,综合作用下的金融发展指数出现波动,金融脆弱指数有所上升。2011年,我国经济同比增长速度放缓,但仍高于9%,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速度较快,在3-10月间增长幅度超过6%,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加大,此时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从9月开始出现下降;实际利率全年为负值,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存贷比变化幅度较小,银行业稳健指数从5月开始有所上升。在各因素的综合影响下,我国金融稳定水平总体出现上升。此外,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不断深化,民间资本以多种方式实现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控股,增加了银行监管的难度和银行体系的系统风险。

2012-2013年,世界金融景气指数由平稳转为上升。2012年,国际金融市场仍然持续动荡,发达经济体先后出现经济负增长,同时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压力,各国纷纷采取超宽松的货币政策,跨境资本流动增加,世界金融景气指数发展平稳。2013年,世界主要经济体政府债务风险提高,美国国债余额占GDP的比重达到105%,希腊和日本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分别高达171.8%和245%,加剧了全球金融不稳定性,世界金融景气指数上升。与此同时,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经常账户差额持续增长,外汇储备增长率有所放缓,我国政府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综合作用下的金融发展指数和金融脆弱指数仍然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波动。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国国内实体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增长速度出现大幅下降,通胀压力减轻,宏观经济景气指数由波动转为平稳。政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下降,实际利率逐渐转为正值,银行业稳健指数逐步上升。综合作用下我国的金融稳定水平逐渐上升,但是直到2013年12月,我国金融稳定水平仍然低于2008年之前的水平。

五、结论

本文突出了国际金融环境的重要性,衡量了不同市场溢出效应下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建立了基于高频率月度数据的综合性金融稳定指标体系,通过对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我国整合金融稳定指数及其成分指数在危机爆发时刻的走势大体趋于下降,就波动幅度而言,成分指数中金融脆弱指数的波动幅度最大。从总体层面上讲,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稳定水平没有产生太大影响,我国的金融稳定水平总体趋于稳定,呈现阶段性特征,本文构建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成功地捕捉到了我国金融稳定发展的变化特征。

综合当前的实证结果和国内金融稳定状况,政府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当吸取国际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实施强制性手段高效准确地完成数据统计工作。尽管与国际上实施凯恩斯政策的央行相比,我国央行率先关注金融稳定目标,但是在金融指标体系监管中,我国央行仍处于落后水平。金融监管过程中所需的财务报表和各种数据的计算方法和口径应当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政府部门应当实施强制性手段,确保各金融机构和市场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具有时效性和准确性,为量化金融稳定水平和加强金融监管提供数据支持。其次,由于不同市场存在溢出效应,政府应当加强多市场协同监管。本文认为,基于外

汇市场、货币市场与同业拆借市场等不同市场溢出效应下的金融稳定指标体系具有全面性,政府应当综合考虑各市场间的关联性,加强多市场协同监管。最后,实现监管信息跨国共享。由于维护金融稳定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政府应当加强国际合作,在与国际接轨的同时,参与全球金融监管工作,及时调整各项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此外,本文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今后的研究应当针对不同的指数类型,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进而将不同类型的指数整合成综合性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由此可见,综合性金融稳定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文系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课题和山西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2010年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SSKLZDKT2009050)、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研究项目的部分成果,中北大学硕士研究生李佳玲在资料搜集和数据处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1]Subbarao D.Price Stability,Financial Stability and Sov?ereign Debt Sustainability Policy Challenges from the New Tri?lemma[J].Macroeconomics and Finance in Emerging Market Economies,2012,5(2):246-259.

[2]Brunnermeier M.,A.Crockett,C.Goodhart,A.Per?saud,H.S.Shin.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Z].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Monetary and Banking Stud?ies,and 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2009.

[3]De Larosiere Group.Report on Financial Supervision:High-Level Group on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the EU(Febru?ary)[EB/OL].[2014-09-19].http://www.ec.europa.eu/internal_ market/finances/docs/de_larosiere_report_en.pdf.

[4]Group of Thirty.Financial Reform:A Framework for Fi?nancial Stability.Washington,DC.[EB/OL].[2014-09-19].http:/ /www.group30/pubs/reformreport.pdf.

[5]Tokucu,Erkan.Financial Stability and Central Banks:Can Central Banks Secure Financial Stbility?[J].Marmara Uni?versity Journal of the Faculty of Economic&Administ,2012,33(2):85.

[6]Balakrishnan R,Danninger S,Elekdag S,et al.The Transmission of Financial Stress from Advanced to Emerging economies[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11(47):40-68.

[7]Hilbers P L C,Leone A M,Gill M S,et al.Macropru?dential Indicators of Financial System Soundness[R].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2000.

[8]Illing M.,Liu Y.An Index of Financial Stress for Canada[Z].National Bank of Canada Working Papers,2003(14).

[9]Gersl A.,HermanekJ.Financial Stability Indicators: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ir Use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R].Czech National Bank Fi?nancial Stability Report,2006.

[10]、[46]Van den End,Jan Willem.Indicator and Bound?aries of Financial Stability[R].Working Paper97,De Neder?landsche Bank,2006.

[11]Rouabah A.Mesure de la vulnérabilitédu Secteur Bancaire Luxembourgeois[R].Luxembourg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2007(24).

[12]Albulescu C T.Assessing Romanian Financial Sector Stability by Using an Aggregate Index in“Oeconomica”[J].Tom XVII,2008(2):67-87.

[13]Albulescu C T.Forecasting the Romanian Financial System Stability Using a Stochastic Simulation Model[J].Roma?nian Journal of Economic Forecasting,2010,13(1):81-98.

[14]、[35]Albulescu C T.Financial Stability,Monetary Pol?icy and Budgetary Coordination in EMU[J].Theoretical&Ap?plied Economics,2012,19(8):131-169.

[15]、[37]Cardarelli R,Elekdag S A,Lall S.Financial Stress,Downturns,and Recoveries[R].IMF Working Papers,2009.

[16]Cardarelli R,Elekdag S,Lall S.Financial Stress and Economic Contractions[J].Journal of Financial Stability,2011,7(2):78-97.

[17]、[47]Morris V C.Measure and Forecasting Financial Stability the Composition of an Aggregate Financial Stability Index for Jemaica[J].Journal of Business,Finance&Econom?ics in Emerging Economies,2011,6(2):34-51.

[18]、[30]Balakrishnan R,Danninger S,Elekdag S,et al. The Transmission of Financial Stress from Advanced to Emerg?ing Economies[J].Emerging Markets Finance and Trade,2011(47):40-68.

[19]、[42]万晓莉.中国1987-2006年金融体系脆弱性的判断与测度[J].金融研究,2009(6):80-93.

[20]霍德明,刘思甸.中国宏观金融稳定性指标体系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31(10):11-21.

[21]王雪峰.中国金融稳定状态指数的构建——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分析[J].当代财经,2010(5):51-60.

[22]何德旭,娄峰.中国金融稳定指数的构建及测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4):16-25.

[23]、[38]陈守东,王淼.我国银行体系的稳健性研究——基于面板VAR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28(10):64-77.

[24]、[36]万光彩,于红芳,刘莉.基于金融状况指数的货币政策目标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2):26-31.

[25]、[41]、[44]刘晓星,赵鹏飞,卢菲.全球化条件下金融监管指数构建及其国际比较[J].江苏社会科学杂志,2014(1):70-80.

[26]Gadanecz B,Jayaram K.Measures of Financial Stabili?ty-a Review[C]//Proceedings of the IFC Conference on“Mea?suring Financial Innovation and its Impact”,Basel.2008:365-380.

[27]Barrell R,Davis E P,Karim D,et al.Bank Regulation,Property Prices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Banking Crises in OECD Countries[J].Journal of Banking&Finance,2010,34(9):2255-2264.

[28]Sarlin P,Peltonen T A.Mapping the State of Financial Stabil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2013,26:46-76.

[29]马亚明,邵士妍.资产价格波动、银行信贷与金融稳定[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2(1):45-51.

[31]、[39]Misina M,Tkacz G.Credit,Asset Prices,and Fi?nancial Stress in Canada[R].Bank of Canada Working Paper,2008.

[32]Agénor P R,Pereira da Silva L A.Macroeconomic Sta?bility,Financial Stability,and Monetary Policy Rules[J].Inter?national Finance,2012,15(2):205-224.

[33]?ystein Olsen.Macroprudential Policy and Financial Stability[R].Meeting of the Norwegian Savings Banks Associa?tion,Oslo,2013.

[34]Rouabah A.Mesure de la vulnérabilitédu Secteur Bancaire Luxembourgeois[R].Luxembourg Central Bank Work?ing Paper,2007(24).

[40]张成思,李雪军.基于全球视角的中国金融发展指数研究[J].金融研究,2012(6):54-67.

[43]高铁梅.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41-90. [45]于鹏飞,王丽娜.财务预警中样本数据无量纲化方法的选择[J].会计之友,2005(12A):43-44. [48]朱远程,闫玉震.中国金融稳健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J].商业时代,2010(34):47-48.

[作者简介]王劲松(1972-),男,山西省吕梁市人,中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商学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韩克勇(1964-),男,山西省太谷县人,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经济问题》杂志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金融稳定。

责任编辑:林英泽

Study on the Design of Index System for China's Financial Stability

WANG Jinsong1,2and HAN Keyong3

(1.North University of China,Taiyuan,Shanxi030051,China;2.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3.Shanxi Academic of Social Sciences,Taiyuan,Shanxi030006,China)

Abstract:Generally speaking,China's financial stability is stable and shows the periodical characteristics;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n2008had not significant impact on China's financial stability.Taking the overall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of financial stability into consideration,first,the government should learn from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other countries,implement mandatory measures,and effectively and accurately do the better job of data statistics to provide support for the quantization of financial stability and strengthening of financial supervision;second,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 the relatedness among the exchange,currency and interbank market,and strengthen the coordinated supervision;and third,we should strengthe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take part in global financial supervision,and adjust related monetary and fiscal policies.

Key words:financial stability;inter-country flow of risk;index system;entropy method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对支持绿色产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金融的需求不断扩大。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从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局出发,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发挥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支持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 (二)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 (三)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主要目的是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不仅有助于加快我国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支持生态文明建设,也有利于促进环保、新能源、节能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经济增长潜力。 (四)建立健全绿色金融体系,需要金融、财政、环保等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支持,通过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解决项目环境外部性问题。同时,也需要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加大创新力度,通过发展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解决绿色投融资所面临的期限错配、信息不对称、产品和分析工具缺失等问题。 二、大力发展绿色信贷 (五)构建支持绿色信贷的政策体系。完善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加强绿色信贷实施情况监测评价。探索通过再贷款和建立专业化担保机制等措施支持绿色信贷发展。对于绿色信贷支持的项目,可按规定申请财政贴息支持。探索将绿色信贷纳入宏观审慎评估框架,并将绿色信贷实施情况关键指标评价结果、银行绿色评价结果作为重要参考,纳入相关指标体系,形成支持绿色信贷等绿色业务的激励机制和抑制高污染、高能耗和产能过剩行业贷款的约束机制。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若干亮点文档

2020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若干亮点文档 Document Writing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的若干亮 点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 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 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 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一、《意见》是支持我国绿色投资的强有力的政策信号 要实现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和在2030年或之前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国际承诺,预计每年需要3万亿元到4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但是,业界估计财政资金只能覆盖绿色投资的15%左右,因此绝大部分的绿色投资需要来自社会资金。也就是说,我们亟需动员和激励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而社会资本往往会担心政府是否在绿色投资方面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支持性的政策导向。在目标和政策不确定的情况下,社会资本往往会给未来的项目收益很高的“折现率”,银行和其他投资者也往往会对投资收益要求很高的“风险溢价”,因此会导致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 这个由中央深改小组讨论通过、国务院同意的七部委《意见》

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从最高战略层面到各相关部委的层面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决心全力支持和推动我国的绿色投融资,加速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我认为,《意见》将成为引导金融业和绿色企业开展绿色投融资的一个重要的、积极的政策信号,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心,鼓励更多的“非绿色投资者”加入绿色投资者的行列。 二、《意见》首次给出了绿色金融的“官方”定义,有助于绿色金融 产品的界定,为通过“声誉效应”来激励绿色投资提供基础由于绿色金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际国内对其范畴和内涵的理解各有不同,而不同的理解可能会影响政策导向。《意见》的第一条明确表示,“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关于绿色金融的定义。这个定义至少包括几层意思:一是绿色金融的目的是支持有环境效益的项目,而环境效益包括支持环境改善(如减少污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如降低碳排放)和资源高效利用(如节能和各种资源循环利用);二是给出了绿色项目的主要类别,这对未来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的界定和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明确了绿色金融包括支持绿色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和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说明绿色金融不仅仅包括贷款和证券发行等融资活动,也包括绿色保险等风险管理活动,还包括有多种功能的碳金融业务。明确界定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2018年,中国抓住良好发展机遇,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金融持续注入新动力 2018年,中国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各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2018年1月1日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继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2018年3月,中国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赋予其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生态文明成为重要的国家意志,进一步深化了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了绿色发展实践。2019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又一制度支撑。可以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转型的新发展要求,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加坚定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

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72%下降到2017年的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3.8%,预计到2020年可完成占比达到15%的目标;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大力推广责任投资理念,在“一带一路”等涉及的对外投资中积极贯彻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原则,着力推动相关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国际可持续投资的巨大需求也将催生中国更加广阔的绿色金融市场。 二、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新成绩和新进展 从国内来看,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亿元,位居全球前列。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13万亿元,占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2018年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合计224.2亿元。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

金融稳定的选择与调整-最新范文

金融稳定的选择与调整 世界银行的研究表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共有93个国家先后爆发117起系统性银行危机,还有45个国家发生了51起局部性银行危机。促进金融稳定日益成为各国中央银行的核心职能。而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金融体系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新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中央银行的两大主要目标是保持货币稳定与金融稳定。 就我国现阶段金融体系而言,金融体系呈现明显的脆弱性。 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为银行注资,解决有问题金融机构的风险。另一方面,脆弱的银行业和证券市场对新的冲击的抵御能力较差。而至今为止,这些脆弱性还没有导致中国出现系统性金融危机。 中国外债规模相对较小,中国良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和大量的外汇储备使外国债权人对中国的偿债力有信心。国内的存款人显然相信政府对银行负债的隐性担保。只要这些观念不变,出现金融危机的风险就会小得多。因此,在大家信心都还比较高的时候,及时地解决基础性的问题,减少金融脆弱性尤为重要。 国际上认为,金融稳定的政策工具主要有四类:一是相对独立的政策工具,包括监测支付结算系统、宏观审慎分析、紧急流动性援助、危机协调管理四种手段;二是借助货币政策工具来稳定金融体系,包括货币信贷政策、短期利率、公开市场操作和信息交流与窗口指导;三是运用金融监管手段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包括审慎管制与审慎监管;四是运用风险补偿制度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

从我国当前金融稳定制度建设的现状看,这四类金融稳定政策工具都亟待建立健全和协调发展。 独立金融稳定政策工具面临的挑战 首先,保证中央银行支付清算系统的安全性与高效性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首要问题。因为,支付清算系统是金融基础设施的核心。各国中央银行都力求让支付清算系统的监测管理涵盖于大额资金交易有关的各个领域。但从我国目前看,人民银行仅负责支付清算系统的建设和相关标准的制定,而对银行卡业务的监管及相应的资金交易则由中国银监会负责。这部分尚游离在人民银行的支付系统监管之外的风险监管,对支付系统的稳定性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其次,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分析要协调。目前,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金融监管的职责和金融稳定的职责是等同的,认为如果每一家金融机构都好,那么这个金融体系就好;当某一家机构倒闭从而引发其他金融机构的倒闭,金融系统的危机也就到来了。然而,如果焦点仅集中在单个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就可能忽略宏观层面的其他更为重要的风险。国内外的研究表明,最大的信贷风险总是发生在经济周期的波峰时期,而这时如果应用微观审慎监管的传统指标分析,风险看上去就是最小的。 再次,紧急流动性援助与道德风险问题不容忽视。紧急流动性援助,又称为“最后贷款人”职能,是中央银行用于处理金融不稳定的最传统的工具。由于道德风险的可能,经济学家提出各种解决措施,包括对有问题金融机构征收惩罚性利率;提供紧急贷款时采取“建设性的模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现状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摘要:近年来,雾霾袭击了国内大部分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当今中国的重大现实问题。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发展绿色金融有利于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绿化中国经济。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要通过创新性金融制度安排,引导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绿色产业,同时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本文通过对比海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特点,结合我国绿色金融政策上存在的不足,对我国绿色金融政策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绿色金融;监管;风险 1国内绿色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 著名绿色金融专家马塞尔?杰肯认为,商业银行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分为抗拒、规避、积极和可持续发展四个阶段。在抗拒和规避阶段中,商业银行都认为给环保项目放贷必然具有高风险和高成本。而随着保护生态环境法律法规的日益完善,商业银行为降低经营风险不得不规避环境风险的策略,大部分发达国家

都处在规避阶段。在积极和可持续发展阶段,环境保护企业的获利能力大大增强,商业银行从环境保护的行为中发现更多商机。因此,商业银行更积极的开展环境友好业务,只有少数发达国家达到了这一水平。 绿色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且环境法律执法不严,存在地方保护主义 首先,我国绿色金融缺少一套与我国国情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体系,这也是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自2007年以来,相关部门颁布了绿色金融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多以指导意见为主,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没有具体的严格管控。其次,奖惩内容不够明确,没有具体的量化指标。因而容易滋生执法不严,甚至是有些地方政府出于政绩需要有意保护那些地方纳税大户和经济支柱的污染企业。金融机构迫于政府压力,也会为污染企业进行绿色信贷。 信息披露和信息共享系统亟待完善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发展绿色金融,银行将面临较大风险。如政策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这些风险将影响金融资产的安全性和盈利性,使部分地方金融市场存在“不环保,不绿色”的现象。由于地方政府出于短期政绩考虑的地方保护思维,目前我国地方环保部门执法不严,很多企业环境违法没有查处。

金融风险管理考试综合复习题

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汇率风险主要有四种:买卖风险、交易结算风险、评价风险、存货风险。 2、金融风险外部管理的组织形式包括行业自律和政府监管。 3、金融风险监管的原则包括独立原则,适度原则,法制原则,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和动态原则。 4、金融风险监管客体是指金融监管的对象,包括金融活动及金融活动的参与者。 5、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要规范业务管理,完善“两核”制度。“两核”制度是指完善核保制度和完善核赔制度。 6、国家风险按可能导致风险的事故的性质可以分为经济风险,政治风险和社会风险。 二、单项选择题 1、由于通货膨胀是货币贬值,证券公司实际收益下降,属于(C.购买力风险)风险。 A.利率风险 B.政策性风险 C.购买力风险 D.信用风险 2、(D.金融企业信誉的影响)是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的内部来源。 A.利率变动的影响 B.客户信用风险的影响 C.中央银行政策的影响 D.金融企业信誉的影响 3、(C.某种期限的短期利率在将来的某个利息期内面临的风险)称为短期远期利率风险。 A.某种期限的短期利率在将来的系列利息期内面临的风险 B.某一期限的利率面临的风险 C.某种期限的短期利率在将来的某个利息期内面临的风险 D.某一期限的利率在将来面临的外汇利率的风险 4、下列描述正确的是(B.预期市场利率走高,则将有效持续期缺口调整为负值)。 A.预期市场利率走高,则将有效持续期缺口调整为正值 B.预期市场利率走高,则将有效持续期缺口调整为负值 C.预期市场利率走高,则将利率敏感性缺口调整为负值 D.预期市场利率走低,则将利率敏感性缺口调整为正值 5、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如居民、企业、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称为(A.微观金融风

第十二章 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第十二章金融稳定与金融监管 一、填空题 1、金融危机主要包括___________、银行业危机、外债危机和系统性危机等四种类型。 2、一个流动性不足的商业银行随时面临倒闭的危险,即所谓的破产。 3、是确保一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基础。 4、金融稳定的类型通常分为金融基本稳定、和金融危机三个级别。 5、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是金融监管的主要部分,是金融监管的基础 6、债务人无法按照承诺偿还债权人本息的风险被称为。 7、从金融稳定的基本标志来看,金融稳定的核心是。 二、单项选择题 1、一国金融稳定的核心是()。 A、物价稳定 B、银行业稳定 C、实体经济正常运作 D、金融市场稳定 2、从金融稳定的基本标志来看,金融稳定的核心是()。 A、物价稳定 B、金融市场稳定 C、银行业稳定 D、金融体系稳定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融创新与技术进步有关 B、信贷资产证券化可以增强银行资产流动性 C、风险投资是一种权益投资 D、二板市场上市条件比主板市场严格 4、金融机构( )是金融监管的基础。 A、外部监管 B、行业自律 C、内部控制 D、以上都不是 5、金融机构的脆弱性,最基本的衡量指标是()。 A、竞争力 B、清偿力 C、风险抵御能力 D、投资盈利能力 6、衡量金融机构脆弱性的最基本的指标是() A、利润总额 B、不良资产总额 C、不良资产比率 D、资产与负债之差 三、名词解释

1、金融危机; 2、金融脆弱性; 3、信用风险 四、简答题 1、金融危机具有哪些特点? 2、简述金融监管的目标和内容。 3、金融风险的种类有哪些? 4、金融不稳定的基本特征 五、计算题 六、论述题 1、银行业危机理论有哪些?这些理论是如何解释银行危机的形成机制的? 2、结合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论述金融危机的特点和治理措施。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摘要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与谐社会得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缺少发展经验,但由于中国独特得政治经济环境,绿色金融在我国得发展又呈现出其独有得特点。本文先从绿色金融得界定入手,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体系及其发展得现状与前景,并映射我国绿色金融得发展现状。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得机遇与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得一些方案与对策。 关键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Build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way、Green finance in China starts late, lack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t as a result of China's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resents its unique features、 In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finance, societe generale, for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credi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and map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lso further discusses the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inancial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ecological fianance,;green finance;innovation mode;low-carbon economy; 目录 一、绿色金融得提出与界定 (4)

金融风险管理复习资料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金融风险管理》复习大纲 一、单选题 1.()是指能增加损失频率和损失幅度的要素。它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的或间接的原因。 A. 风险因素 B. 风险事故 C. 损失 D. 风险 2.汽车刹车系统失灵导致车祸造成人员死亡。这里车祸是()。 A. 风险因素 B. 风险事故 C. 损失 D. 风险 3.()指非故意的、非计划和非预期的经济价值的减少,通常以货币单位衡量。 A. 风险因素 B. 风险事故 C. 损失 D. 风险 4.()是指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中遭受损失的不确定性或可能性。 A. 金融危机 B. 金融风险 C. 金融安全 D. 金融稳定 5.戈德史密斯(Goldsmith)给()下的定义是:“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标——短期利率、资产(证券、房地产、土地)价格、商业破产数和金融机构倒闭数——的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A. 金融危机 B. 金融风险 C. 金融安全 D. 金融稳定 6.()是指一国具有保持金融体系稳定、维护正常金融秩序、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 A. 金融危机 B. 金融风险 C. 金融安全 D. 金融稳定 7.()是指发生波及地区性和系统性的金融动荡或严重损失的金融风险,它通常涉及整个金融体系。 A. 非系统性金融风险 B. 系统性金融风险

C. 国内金融风险 D. 国际金融风险 8.()是指金融活动的参与者如居民、企业、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 A. 信用风险 B. 系统性风险 C. 微观金融风险 D. 宏观金融风险 9.汇率风险、国际利率风险、国家风险都属于典型的()。 A. 操作风险 B. 流动性风险 C. 国内金融风险 D. 国际金融风险 10.()是指人们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以消除或减少其不利影响的行为。 A. 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B. 金融风险 C. 金融风险管理 D. 金融稳定 11.()年在美国召开的风险和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世界各国专家学者云集纽约,共同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它标志着风险管理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A. 1938 B. 1970 C. 1983 D. 1986 12.在信贷风险管理中,银行必须建立严格的贷款调查、审查、审批和贷后管理制度。一旦发现问题,银行可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潜在的信用风险转化为现实损失。这属于 ()。 A. 金融风险的预防策略 B. 金融风险的规避策略 C. 金融风险的分散策略 D. 金融风险的转嫁策略 13.()是指经济主体根据一定原则,采取一定措施避开金融风险,以减少或避免由于风险引起的损失。 A. 金融风险的预防策略 B. 金融风险的规避策略 C. 金融风险的分散策略 D. 金融风险的转嫁策略 14.在证券市场中,投资者将资金分散地投资于多种证券而不是集中投入到某一种证券,这是()。

马骏详解《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

马骏详解《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马骏详解《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 见》 开展绿色投融资的重要政策信号 ---《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解读 马骏 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七部委近日联合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共九个方面35条内容《意见》体现了一系列重要的创新比如,绿色金融过去通常被狭义地理解为绿色信贷,但《意见》中倡导的绿色金融体系则包括了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及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所有主要金融工具再比如,过去的绿色信贷政策主要集中在对“两高一剩”行业的限制性措施,而《意见》则强化了对绿色投融资的若干激励机制,包括再贷款、贴息、担保、政府参与的绿色基金投资、宏观审慎评估、简化审批流程等措施另外,设立国家级的绿色发展基金、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和强制性环境责任保险制度也是十分重要的绿色金融领域的创新本文对这个《意见》的意义、内容中的若干亮点以及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涵义进行解读 一、《意见》是支持我国绿色投资的强有力的政策信号 要实现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目标和在2030年或之前碳排放达峰目标的国际承诺,预计每年需要3万亿元到4万亿元人民币的绿色投资但是,业界估计财政资金只能覆盖绿色投资的15%左右,因此绝大部分的绿色投资需要来自社会资金也就是说,我们亟需动员和激励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而社会资本往往会担心政府是否在绿色投资方面有明确的战略目标和支持性的政策导向在目标和政策不确定的

情况下,社会资本往往会给未来的项目收益很高的“折现率”,银行和其他投资者也往往会对投资收益要求很高的“风险溢价”,因此会导致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这个由中央深改小组讨论通过、国务院同意的七部委《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从最高战略层面到各相关部委的层面已经形成高度共识,决心全力支持和推动我国的绿色投融资,加速经济向绿色化转型我认为,《意见》将成为引导金融业和绿色企业开展绿色投融资的一个重要的、积极的政策信号,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对政策不确定性的担心,鼓励更多的“非绿色投资者”加入绿色投资者的行列 二、《意见》首次给出了绿色金融的“官方”定义,有助于绿色金融产品的界定,为通过“声誉效应”来激励绿色投资提供基础 由于绿色金融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际国内对其范畴和内涵的理解各有不同,而不同的理解可能会影响政策导向《意见》的第一条明确表示,“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 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为权威的关于绿色金融的定义这个定义至少包括几层意思:一是绿色金融的目的是支持有环境效益的项目,而环境效益包括支持环境改善(如减少污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如降低碳排放)和资源高效利用(如节能和各种资源循环利用);二是给出了绿色项目的主要类别,这对未来各种绿色金融产品(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等)的界定和分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三是明确了绿色金融包括支持绿色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和风险管理的金融服务,说明绿色金融不仅仅包括贷款和证券发行等融资活动,也包括绿色保险等风险管理活动,还包括有多种功能的碳金融业务明确界定绿色金融,并在此基础上对绿色金融产品贴标,有助于绿色企业和绿色投资者获得应有的“声誉效应”,并以此激励更多的绿色投资

关于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思考

关于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思考-----------------------作者:

-----------------------日期:

更多资料请访问.(.....)

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 的思考 摘要关于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一直是近年来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也为实际部门所广泛关注本文从回顾我国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变迁的过程出发对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体制的现实矛盾进行了分析具体讨论了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既相对独立又保持一定粘连的必然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确立“大统一、小分设”体制的方案相应给出了具体解决银行监管体制若干矛盾的思路对改进银行监管的基础性工作也进行了展开分析 自从证券业监管和保险业监管从人民银行陆续分离出去以后人民银行虽然还负责着对信托投资公司、财务公

司、租赁公司等的监管但银行业的监管已成为人民银行的主要监管职能因此人民银行的体制变动就成为银行监管体制的连名词1998年作为金融体制改革的标志性改革——人民银行管理体制改革后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困惑使人们对我国中央银行及其银行监管体制的问题产生了新的争议和讨论争议的内容不外乎有三一是中央银行和银行监管的关系问题;二是银行监管的体制问题;三是银行监管的路径依赖和基础问题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一、中央银行与银行监管体制的历史回顾与主要经验 从1948年12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一直行使着国家银行职能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机构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履行从国家银行向中央银行的过渡1984年1月1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的建立中国人民银行开始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从此中国的中央银行体制开始确立并不断发展应该说从1984年以来的18年间中国的中央银行在调整中改革在改革中不断探索始终谨慎从事这与我国各方面对中央银行作用的认识和要求不断发生变化有关同时中央银行的地位在不断调整之中中央银行的体制也在不断改革之中大致来说中央银行体制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以兴业银行为例

摘要 构建绿色金融体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起步较晚,缺少发展经验,但由于中国独特的政治经济环境,绿色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又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本文先从绿色金融的界定入手,以兴业银行为例,分析了其绿色信贷体系及其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并映射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同时也进一步探讨了绿色金融在我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加快我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一些方案和对策。 关键词: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现状;对策

Abstract Build a green financial system, taking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construction of the harmonious society's important way. Green finance in China starts late, lack of development experience, but as a result of China's uniqu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environment,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in our country and presents its unique features. In this paper, firs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efinition of green finance, societe generale, for exampl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green credit system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prospects, and map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lso further discusses the green financial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inancial some solu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cological fianance,;green finance;innovation mode;low-carbon economy;

金融风险管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全)

金融风险管理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按金融风险的性质可将风险划为( )。 A.纯粹风险和投机风险 B.可管理风险和不可管理风险 C.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D.可量化风险和不可量化风险 2.( )是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照合同规定按时偿还债务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A.信用风险 B.市场风险 C.操作风险 D.流动性风险 3.( )是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交易活动,把可能发生的风险转移给其他人承担。 A.回避策略 B.抑制策略 C.转移策略 D.补偿策略 4.下列各种风险管理策略中,采用( )来降低非系统性风险最为直接、有效 A.风险分散 B.风险对冲 C.风险转移 D.风险补偿 5.依照“贷款风险五级分类法”,基本特征为“肯定损失”的贷款为( )。 A.关注类贷款 B.次级类贷款 C.可疑类贷款 D.损失类贷款 二、多项选择题 1.按金融风险主体分类,金融风险可以划分为( )。 A.国家金融风险 B.金融机构风险 C.居民金融风险 D.企业金融风险 2.金融风险的特征是( )。 A.隐蔽性 B.扩散性 C.加速性 D.可控性 3.信息不对称又导致信贷市场的( ),从而导致呆坏帐和金融风险的发生。 A.逆向选择 B.收入下降 C.道德风险 D.逆向撤资 4.金融风险管理的目的主要包括( )。 A.保证各种金融机构和体系的稳健安全 B.保证国家宏观货币政策贯彻执行 C.保证金融机构的公平竞争和较高效率 D.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5.根据有效市场假说理论,可以根据市场效率的高低将资本市场分为( )。 A.无效市场 B.弱有效市场 C.强有效市场 D.中度有效市场 三、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对错误的说明理由) 1.风险就是指损失的大小。 世纪70年代以后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为证券市场的价格风险和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及流动性风险。 3.风险分散只能降低非系统性风险,对系统性风险却无能为力。 4.对于贴现发行债券而言,到期收益率与当期债券价格正向相关。 5.一项资产的β值越大,它的系统风险越小,人们的投资兴趣就越高,因为可以靠投资的多样化来消除风险。 四、计算题 1.一种1年期满时偿付1000元人民币面值的中国国库券,如果年初买入的价格为900元人民币,计算其到期收益率i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内一位小数) 2.如果某公司已12%的票面利率发行5年期的息票债券,每年支付一次利息,5年后按票面价值偿付本金。当前的市场价格是76元,票面价格为100元。请问该债券的到期收益率i是多少(列出计算公式即可)

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研究1029

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研究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发展亟待向绿色、可持续模式转型。能否建立抑制污染性投资、鼓励绿色投资的体制机制,是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国务院办公厅[2014]69号文件也要求,“一行三会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支持环境服务业发展的金融政策”。 但是,到目前为止,虽然有关部门在引导绿色信贷方面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距建立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尚远,各方面努力呈碎片化状态,许多相关研究还停留在概念层面。《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报告提出了一个较为系统的关于建立我国绿色金融体系、推动绿色投资的政策框架,以及4类14条可操作的具体建议。 我国亟待构建绿色金融体系 国内外许多研究已经详细地评估了我国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城市PM2.5的年均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甚至一些北方城市的浓度常年在100微克/立方米以上,远超世界卫生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北京大学陈玉宇教授和清华大学李宏彬教授等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发表的论文中估计,与淮河以南相比,淮河以北居民因燃煤导致的空气污染使人均预期寿命缩短了5.5年。我国有82%的人饮用浅井和江河水,其中水质污染超标的水源占比高达75%。目前,我国耕种污染超标率达19.4%。关于污染的经济成本,早在2004年,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就在《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中指出,利用污染损失法核算的总环境污染退化成本占当年全国GDP的3.05%。

江苏大学金融风险管理期末复习

金融风险管理 一、名词解释 1、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由于金融市场中各种经济变量的不确定造成结果发生的变动,从而导致行为主体遭受损失的大小及该损失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2、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化风险,是指能产生对整个金融系统,甚至整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主体都有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的风险。 3、庞氏型经济主体:不能靠经营所得收入来偿还债务本金甚至不能偿还债务利息,只能或者变卖资产或者不断增加未到期的债务来偿还到期债务。庞氏型经济主体不具备吸收冲击的能力。 4、金融风险管理:指以消除或减少金融风险及其不利影响为目的,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控制金融风险的行为。 5、全面风险管理: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理财措施、风险管理的组织职能体系、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系统,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6、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是提供资产定价的描述性模型。它的主要含义是一个资产的预期收益与衡量该资产风险的一个尺度(贝塔值)相联系,说明资产的价格是如何依风险而确定的。 7、持续期:是一种针对债券等利率性金融产品的有效手段,能够比较准确、有效地衡量利率水平变化对债券和存贷款价格的影响,从本质上来说是个时间概念。 8、在险价值:是指在给定的置信度下,资产组合在未来持有期内所遭受的最大可能损失。 9、德尔菲法:是在专家个人判断与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专家调查方法。它主要是采取匿名函询的方法,通过一系列调查征询表对专家进行调查,通过一定的反馈机制,取得尽可能一致的意见,给出最后的金融风险水平。 10、齿合故障:在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中,变革的金融制度与转型中的经济制度之间不匹配而产生的矛盾。 11、摩根规则:指金融机构主要根据企业过去的信用记录来决定目前是否贷款,只向前看,不向后看,不重视企业预期收益。 12、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是各国普遍强调的一项重要监管内容,它是衡量银行清偿能力和流动性的指标。资本充足率一般以自有资本占银行总资产之比为指标,根据《巴塞尔协议》一般为8%。 13、巴塞尔协议: ⑴巴塞尔协议I:通过制定银行的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规定出资本充足率的计算方法和计算标准,以保障国际银行体系健康而稳定地运行; 制定统一的标准,以消除国际金融市场上各国银行之间的不平等竞争。 ⑵巴塞尔协议Ⅱ:继承以1988年《巴塞尔协议》为代表的一系列监管原则,继续延续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以信用风险控制为重点,着手从单一的资本充足约束,转向突出强调银行风险监管。 新巴塞尔协议III:该协议主要包括关于提高资本标准的要求和关于过渡时期安排两个方面的内容。 14、核心资本::核心资本又叫一级资本,应占银行全部资本的50%以上:附属资本也称二级资本,其作为资本基础的第二档,不能超过核心资本。 15、附属资本:附属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普通呆帐准备金、带有

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财经管理学院论文 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目录 摘要 (2) 引言 (2) 1.金融监管的定义 (2) 2.金融监管的对象与内容 (3) 3.金融监管的方式 (3) 4.金融监管的结构 (4) 5.金融监管的手段 (5) 6.金融监管的目的和原则 (6) 7.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7) 8.金融监管案例分析 (8) 结束语 (9) 参考文献 (11)

论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 【内容摘要】在金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正进入混业经营时期,国内金融业正面临更大挑战,中央银行进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有效性更为突出。本文主要从当前银行业面临的现实问题入手,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分析央行监管的效率,并提出对策建议。金融监管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我国加入WTO后,金融业将进一步融入国际金融体系中,将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现行金融监管体制的内外矛盾日益突现。我国金融监管的内容、方法手段、模式体制等方面都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创造性地革新成为我国金融监管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金融监管主体中央银行商业性金融机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商业银行金融业监管机构微观运行机制金融监管问题 【引言】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 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之一。如今, 在金融信息化、混业化不断加深, 金融自由化与深化不断推进, 金融创新与国际资本流动日益活跃, 金融风险频繁发生的背景下,加强对金融业的监管已成为十分必要的手段。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全面进入“后WTO过渡期”的加速调整阶段, 改革的速度和力度逐渐加快, 因此,通过中央银行的金融监管保证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越来越成为经济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关键。中央银行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更为突出。 一.金融监管的定义 金融监管是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的总称。金融监管是指政府通过特定的机构(如中央银行)对金融交易行为主体进行的某种限制或规定。金融监管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特定内涵和特征的政府规制行为。综观世界各国,凡是实行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无不客观地存在着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管制。从词义上讲,金融监督是指金融主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全面性、经常性的检查和督促,并以此促进金融机构依法稳健地经营和发展。金融管理是指金融主管当局依法对金融机构及其经营活动实施的领导、组织、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 金融监管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金融监管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

重点支持五大绿色金融领域,打造一流绿色金融集团-第一财经日报

重点支持五大绿色金融领域,打造一流绿色金融集团-第一 财经日报 当前,发展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作为2016年轮值主席国,我国首次倡导将绿色金融作为G20峰会的核心议题,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关注和重视。经过多方努力,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在全球相对领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绿色金融制度体系。近年来,银监会出台了《绿色信贷指引》、绿色信贷统计制度和绿色信贷评价制度,为绿色金融的发展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持。特别是2016年8

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层面明确了绿色金融的制度安排和发展路径。 作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军者,近两年兴业银行进一步提出打造一流绿色金融集团战略,这背后是怎样的考量,今后绿色金融重点支持哪些领域,带着这些问题,第一财经记者采访了兴业银行绿色金融部总经理罗施毅。 第一财经:2015年9月,兴业银行进一步确立了发展集团绿色金融的思路,并建立了集团绿色金融协调推动机制。兴业银行将绿色银行上升至绿色金融集团基于哪些考虑,集团对绿色金融又有怎样的战略定位, 罗施毅:我们从2006年率先开辟国内绿色金融市场,已经深耕这一领域11个年头,由于布局早、创新多、效益好,得以占领市场先机,发展成为国内绿色金融领军者。 作为国内主流银行之一,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开始思考绿色金融下一步要怎么做并且做得更好,提出了打造绿色金融集团的战略。这主要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目前绿色金融拥有良好的外部环境和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并作出了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作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发展的指导。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绿色金融不可或缺。随着新环保法实施、“水十条”、“大气十条”、“土十条”以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利好绿色金融的政策出台,为节能环保产业以及为之服务的绿色金融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与制度保障。另一方面,服务于生态文明和节能环保的绿色金融,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市场空间较大、资产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