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基础知识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基础知识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基础知识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基础知识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51讲讲义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四.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教材第3~5页)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实证研究方法和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2008.5考试-3级单选题)

规范研究方法以某种价值判断为基础,解决客观经济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即要说明所要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好还是坏。

经济运行过程中影响互惠交换的主要障碍有三类: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2008.11考试-2级3级多选题)

实证研究方法排斥价值判断,规范研究方法却以价值判断为基础,但是两种研究方法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练习题

1. 下列哪些不是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

A.相对的稀缺性

B.绝对的属性

C.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D.效用最大化

答案:D

解析:辨别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与市场运作的主体的区别,准确把握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三点内容。

参见:教程P1

2. 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是劳动力的()

A.供给方

B.需求方

C.中介方

D.合作方

答案:A

解析:辨别劳动力市场上居民户与企业的供需关系,企业为需求方,居民户为供给方。

参见:教程P2

3.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两种()

A.实证研究方法

B.调查研究方法

C.规范研究方法

D.理论研究方法

答案:A、C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的范围界限和学术用语。

参见:教程P3

4. 实证研究方法重点是研究是()。

A.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

B.现象“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C.现象本身“不是什么”的问题

D.现象“不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答案:A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经济学的两个研究方法的范围界限。

参见:教程P2-3

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第二节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一.劳动力与劳动力供给(教材第5~7页)

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与就业要求,从事或能够从事某种职业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即社会劳动力。

公式: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总人口)*100%

年龄别(性别)劳动力参与率=(某年龄(性别)劳动力/该年龄(性别)人口)*100%

所谓劳动力供给,是指在一定的市场工资率的条件下,劳动力供给的决定主体(家庭或个人)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

劳动力供给量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被定义为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简称劳动力供给弹性。(2007年5月考试单选题)

Es=(△S/S)/( △W/W)

根据劳动力供给弹性的不同取值,一般将劳动力供给弹性分为五大类:

即Es=0。供给无弹性,

即Es→∞。供给有无限弹性,

即Es=1。单位供给弹性,

即Es>1。供给富有弹性,

即Es<1。供给缺乏弹性

研究者们提出两种劳动参与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与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二级劳动力市场是经济周期中劳动参与变动幅度较大的群体(一级劳动力为男性成年人,二级劳动力为中年妇女)。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52讲讲义

劳动力需求

二.劳动力需求(教材第7~9页)

劳动力需求的理论是关于生产的理论。

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劳动力需求量与工资率存在反向关系,故劳动力需求的自身工资弹性值为负值。根据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的不同取值,可将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分为5类:

需求无弹性,即:Ed=0;

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

单位需求弹性,即:Ed=1;

需求富有弹性,即:Ed>1;

需求缺乏弹性,即:Ed<1。

三.企业短期劳动力需求的决定(P9~11)

短期企业唯一可变的生产要素是劳动投入,故可变的成本也就是工资。

四.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教材第11~13页)

(1)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有效途径。(2007年5月考试多选题二级)

(2)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2007年5月考试多选题二级)

①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这是劳动力市场均衡在理论上所具有的第一个意义。

②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③充分就业。经济社会在均衡时,实现了充分就业。

(3)劳动力市场的本质属性,是指劳动力市场所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

五.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教材第13~14页)

1.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教材第13页)

(1)人口规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2)人口年龄结构。(2007年5月考试多选题三级)

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通过劳动年龄组人口占人口总体比重的变化,影响劳动力供给;通过劳动年龄组内部年龄构成的变动,影响劳动力供给内部构成的变化。

在劳动超龄组人口比重一定的情况下,其内部年龄构成不同,劳动力供给也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存量方面。

(3)人口城乡结构。人口城乡结构及其变动,对正处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产生重大影响,特别是对劳动力供给弹性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增大。

2.资本存量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资本存量的增加,根本改变了劳动力与资本的配置比例,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的边际产品增加。

一般情况表明,生产率的增长最终将导致整个经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3.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市场均衡

资本存量的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其结果是均衡工资率得到提高,就业也在扩大。

?练习题

1.对于劳动力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ES>1 B.ES<1 C.ES>2 D.ES<0 答案:B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类型,此种属于供给缺乏弹性类。

参见:教程P6

2.对于劳动力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判断正确的是()。

A.Ed>0 B.Ed<2 C.Ed>1 D.Ed<1

答案:C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需求的工资弹性类型,此种属于需求富有弹性类。。

参见:教程P9

3.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2007年5月考试题)

A.劳动力需求量

B.劳动力需求增长量

C.劳动力供给量

D.劳动力供给增长量

答案:C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供给弹性的涵义,注意括号后的“变动”两字,以后出题有可能答案是“劳动力供给量变动”。

参见:教程P6

4.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有()。(2007年11月考试题)

A.充分就业

B.同质劳动力获同样工资

C.体现工资差异

D.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

E.增大工资总额

答案:ABD

解析:准确理解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的范围界限,注意教程此文的下边“当劳动力供给曲线或劳动力需求曲线一方或双方都发生移位时,均衡工资水平不同,其充分就业量也是不同的”。

参见:教程P13

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水平与工资结构

一.均衡价格论的一般原理及工资决定(教材第14~15页)

(1)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2)均衡价格论只是运用供求理论说明局部均衡价格的形成,而非价值理论。

一般情况表明,生产率的增长最终将导致整个经济劳动力需求的增加。

(3)所谓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即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二.工资形式(教材第15~17页)

1.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

(1)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2007.5考试题二级单选题)

(2) 计时工资与计件工资是应用最普遍的基本工资支付方式。

(3) 生产要素分为4类: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

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4)所谓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它受到3个主要因素的影响:货币工资率、工作时间长度和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福利支付方式:实物支付和延期支付。

?练习题

1. 下列哪些工资的说法是对的()。

A.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

B.工资就是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

C.工资是劳动力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的价格

D.工资形式的关键,是以何种方式准确反映和计量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劳动数量答案:ABCD

解析:从各角度理解工资的多种涵义。

参见:教程P14-17

2. 实际工资=()

A.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B.价格指数÷货币工资

C.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D.价格指数+货币工资

答案:A

解析:准确把握实际工资的涵义。

参见:教程P16

3. 生产要素分为4类:( )。

A.土地

B.劳动

C.资本

D.企业家才能

答案:ABCD

解析:准确把握生产要素类别范围,这是基本问题。

参见:教程P15

就业与失业

第四节就业与失业

一.就业总量的决定(教材第18~20页)

(1)均衡国民收入=总供给=总需求

=消费+储蓄

=消费+投资

(2) 社会就业总量取决于均衡国民收入,或者更准确地说,取决于总需求水平。总供给与总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称为均衡国民收入,即(2007年5月、11月考试多选题三级)

设:均衡国民收入为Y,消费为C,储蓄为S,投资为I,

则有:Y=C+S=C+I。】

二.失业及其类型(教材第20页)

主要有以下失业类型:(2007年11月考试单选题三级)

1.摩擦性失业(2008年5月考试多选题二级)

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经常的动态性变化,表明劳动力经常处于流动过程之中。摩擦性失业是一种岗位变换之间的失业。(2007年5月考试单选题三级)

摩擦性失业是一种正常性失业,即使劳动力市场处于劳动力供求均衡状态时也会存在这种类型的失业。

其基本特征是失业劳动力与就业岗位在数量上是平衡的。它是动态性市场经济的一个自然特征,是高效率利用劳动资源的需要。

2.技术性失业(2008年5月考试多选题二级)

这类失业是效率提高的必然结果。

解决技术性失业最有效的办法是推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强化职业培训,普遍地实施职业技能开发。

3.结构性失业

结构性失业在全部正常失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劳动法的体系

第二章劳动法

▲主要内容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

(共21次考题:2007.5/2007.11/2008.5/2008.11)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共3次考题:2007.11/2008.11)

▲主要考点

1. 劳动法的原则(教材第28~32页)

2. 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教材第34页)

3. 劳动法的体系(教材第36~39页)

4. 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教材第39~42页)

▲内容精讲

第一节劳动法的体系

一.劳动法的概念与原则(教材第28页)

此处为广义的劳动法概念

二.劳动法的原则(教材第28~32页)

1.劳动法基本原则的特征(2007、2008年5月助、师单选题)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是劳动法律部门中具有指导性、纲领性的法律规范,而不是调整劳动关系运行中的特定事项或劳动关系当事人某一特定行为的具体规定。

基本原则的内容在明确性程度上显然低于劳动关系的具体规定,但是基本原则所覆盖的事实状态远远地大于具体规定。(2008年5月助多选题)

(2)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所调整的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反映了劳动法律部门的本质和特点。

(3)劳动法的基本原则有着高度的稳定性。

(4)基本原则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对各项劳动法律制度均具有约束力。2.劳动法基本原则的内容(教材第29页)(2007年5、11月助、师单、多选题)

(1)保障劳动者劳动权的原则。

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劳动权绝不是仅仅包括工作权一项权利,而是包括与劳动相关的一组权利,劳动权亦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5月助多选题)

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地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方面。(2007年5、11月师多选题)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2008年5月师单选题)

(2)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

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政府、工会、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2008年11月助多选题)

(3)物质帮助权原则。

要点:

(1)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直接决定了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性质,是劳动立法基本精神的集中体现。

(2)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特点:指导性、纲领性;特殊性;高度的稳定性;高度的权威性。

(3) 劳动权包括平等的劳动就业权、自由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保护权、职业培训权等。

(4) 平等的就业权和自由择业权是劳动权的核心。

(5) 劳动权受到国家的保障,这种劳动权保障具体地体现为基本保护、全面保护和优先保护等方面。

(6) 政府制定或调整重大劳动关系标准应当贯彻“三方原则”,即政府、工会和企业家协会(雇主协会);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其他方面,工会享有广泛的参与权、知情权和咨询权等。

(7) 社会保险的基本属性就是它的强制性。

劳动法律渊源

三.劳动法律渊源(教材第32~36页)

1.劳动法律渊源的类别(教材第33页)

(1)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

(2)劳动法律。

(3)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4)劳动规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成为劳动规章。(2008年5月助单选题)(5)地方性劳动法规。

(6)我国立法机关批准的相关国际公约。

(7)正式解释。

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2007年5月助多选题,2007年11月助、师单选题)

2.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还有的类别

其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除上述与我国劳动法律渊源相类似的形式以外,还有以下类别:

(1)雇佣规则(内部劳动规则)。

(2)劳动(雇用)合同。

是雇员与雇主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2007年11月考试助单选题)

(3)集体合同。

(4)习惯法。

(5)法官法或判例法。

要点:

(1) 宪法中关于劳动问题的规定是我国劳动法的首要渊源。

我国宪法全面规定了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如劳动权、报酬权、休息休假权、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物质帮助权、培训权、结社权等原则。

(2) 劳动法律是劳动法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其主要内容分为劳动关系法与劳动标准法。

(3) 根据解释主体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四.劳动法的体系(教材第36~39页)(2008年11月考试助多选题)

(1) 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2)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3) 劳动标准制度。

包括: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制度、工资制度、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及女职工和为成年工特殊保护制度等。(2008年11月考试助、师单选题)

(4) 职业培训制度

(5)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6)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7)工会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8)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

详见教材表2-1。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55讲讲义

练习题

?第一节练习题

1.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是( )。

A.反映劳动法律部门的特点

B.作为指导性的法律规范

C.指导劳动法的制定、修改和废止

D.指导劳动法的实施

E.有助于理解、解释劳动法

答案:CDE

解析:全面准确理解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

参见:教程P29

2.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2007.5师考题)

A.保障报酬权

B.保障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

D.保障休息休假权

答案:C

解析:辨析原则中的最重要一条,在于P31“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就在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参见:教程P30

3.()是劳动权的核心。(2007.11师考题)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

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和劳动保护权

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答案:B

解析:对于就业权和择业权的准确把握,及其与其他问题的区别。

参见:教程P30

4.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为()。(2007.5师考题)

A.基本保护

B.平等就业权

C.全面保护

D.自由择业权

E.优先保护

答案:ACE

解析:注意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与劳动权核心的区别。

参见:教程P30

5. 所谓()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利、法定权利和约定权益。

A.基本保护

B.优先保护

C.全面保护

D.部分保护

答案:C

解析:注意对劳动权保障具体体现内涵的理解。

参见:教程P30

6.下列属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的是()。

A.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B.平等协商的权利

C.集体协商权

D.共同决定权

E.知情权

答案:ABCDE

解析:对于劳动关系民主化原则全面理解。

参见:教程P31

7.()是当前我国调整劳动关系的主要依据。

A.劳动法律

B.宪法

C.国务院劳动行政法规

D.劳动规章

答案:C

解析:区别与宪法的首要渊源作用、劳动法律是劳动法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及其劳动规章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不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参见:教程P33

8.()是指劳动法的各项具体劳动法律制度的构成和相互关系。

A.劳动法的体系

B.劳动法的渊源

C.劳动法的原则

D.劳动法的内容

答案:A

解析:是各项制度构成的体系,不是依据、准则和具体内容。

参见:教程P36

9.根据解释主题的不同,正式解释分为()。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任意解释

E.合同解释

答案:ABC

解析:对于3点的准确掌握。

参见:教程P34

10.下列属于劳动法构成体系的有( )。

A.促进就业法律制度

B.劳动标准制度

C.职业培训制度

D.社会保险和福利制度

E.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答案:ABCDE

解析:对于劳动法构成体系的完整理解。

参见:教程P37

11.()不具有法律效力。(2007.11)

A.立法解释

B.任意解释

C.司法解释

D.行政解释

答案:B

解析:对于正式解释范畴的把握。

参见:教程P34

劳动法律关系

第二节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及其特征(教材第39~42页)(与旧版书同)

1.劳动法律关系的含义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劳动者(雇员)与用人单位(雇主)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2007年5月助、师单选题,2007年11月考试单选题)。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有二:其一,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其二,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劳动关系经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和保护后,即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雇主和雇员双方有明确的权利义务。这种受到国家法律规范、调整和保护的雇主与雇员之间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劳动关系即为劳动法律关系,它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2.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教材第40~41页)(2008年11月助、师单选题)(1)劳动合同关系。(2007年11月助单选题)

劳动合同关系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要形态。其他劳动法律关系的存在与运行是以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为目的。通常所说的劳动法律关系一般为劳动合同关系。(2)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3)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要点:

(1)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2)劳动关系转变为劳动法律关系的条件有二:其一,存在现实的劳动关系;其二,存在着调整劳动关系的法律规范。

(3)通常所说的劳动法律关系一般为劳动合同关系。

(4)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

①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②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③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④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教材第42~44页)(与旧版书同)

(1) 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雇主与雇员。

(2) 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3) 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如劳动、工资、保险福利、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等事物。

三.劳动法律事实(教材第44页)

(1)劳动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违约行为、行政行为、仲裁行为和司法行为(转移的)。

(2)劳动法律事件例如企业破产,劳动者伤残、死亡,战争或其他现象(不转移的)。

?练习题

1. 劳动法律关系是指劳动法律规范在调整劳动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2007年5月助、师单选题,2007年11月考试单选题)。A.劳动者与用人单位

B.雇员与雇主

C.劳动者与劳动者

D.用人单位与用人单位

答案:AB

解析:对于劳动法律关系所指的准确把握。

参见:教程P39

2. 劳动法律关系的种类有().(2008年11月助、师单选题)(2007年11月助单选题)

A.劳动合同关系

B.劳动行政法律关系

C.劳动服务法律关系

D.民事劳务关系

答案:ABC

解析:注意劳动服务法律关系与民事劳务关系的区别,劳动服务法律关系是实现劳动关系运行及其存在的出发点和归宿,民事劳务关系不是,性质也不同。

参见:教程P40-41

3.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是()。

A.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雇主与雇员

B.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劳动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C.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主体权利义务所指向的事物

D.劳动法律关系的依据是指劳动法规

答案:ABC

解析:对于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范畴的把握,不包括“劳动法律关系的依据是指劳动法规”。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56讲讲义

主要内容

第三章现代企业管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

(共12次考题:2007.5/2007.112008.5/2008.11)

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

(共3次考题:2007.5/2007.112008.5)

第三节市场营销

(共11次考题:2007.5/2007.112008.5/2008.11)

主要考点

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教材第45~50页)

企业资源状况分析(教材第50页)

差异化战略(教材第57页)

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教材第61页)

风险型决策方法。(教材第68页)

PDCA循环法。(教材第71页)

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教材第72页)

市场分析(教材第74~80页)

营销控制(教材第83页)

包装策略(教材第86页)

定价策略(教材第90页)

最佳分销渠道的选择(教材第94页)

促销策略(教材第95页)

▲内容精讲

第一节企业战略管理

一.企业战略环境分析(教材第45~50页)

(1) 企业战略实质是实现外部环境、企业实力和战略目标3者之间的动态平衡。(2007年11月助、师多选题)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远性、风险性、抗争性的特征。

(2) 经营环境的微观分析。五种力量:(教材第47~48页)(2008年5月助多选题)

①现有竞争对手的分析。

②潜在竞争对手的分析。

③替代产品或服务威胁的分析。

④顾客力量的分析。

顾客力量的分析是企业特定经营环境分析的重要内容。它包括企业产品消费群体、顾客购买动机分析等,有时还要分析顾客消费承受能力。(2008年11月助/

师多选题)

⑤供应商力量的分析。

(3) 经济环境。(教材第49页)

经济体制、经济形势、经济结构、经济政策。

二.企业分析(教材第50~54页)

(1) 资源分析必须辨明企业现有的资源状况与竞争对手的资源状况的区别,更主要的是着眼于对企业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

(2) 在分析企业能力时,效率和效果是两个主要的标准。效果是关键性的衡量指标。

(3) SWOT分析法为企业提供了4种可供选择的战略:增长型战略(SO)、扭转型战略(WO)、防御型战略(WT)和多种经营型战略(ST)。

【企业内部条件分析包括企业资源状况分析、企业利用其资源的能力分析以及竞争优势分析。

企业资源状况分析(教材第50页)

企业资源分析。(2007年11月师单选题)

资源分析必须辨明企业现有的资源状况与竞争对手的资源状况的区别,更主要的是着眼于对企业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进行分析。

企业资源优势具有相对性和时间性,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竞争环境…. (2007年11月师单选题)

资源优势是企业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所拥有的或者拟建立的特殊资源,这种资源是竞争对手所没有的,具有稀缺、难以模仿和被替代的特点,并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的收益。

企业能力分析的方法(教材第51页)

(1)纵向分析。

(2)横向分析。

(3)财务分析。】

企业的战略选择

企业的战略选择(教材第54~60页)

【一般竞争战略。(教材第57页)

竞争战略是企业总体战略的核心内容。

一般竞争战略有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重点战略。

1.低成本战略

2.差异化战略

差异化战略是企业力求在本行业建立区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品质,从而得到超过一般报酬水平的战略。

(1)实施差异化的途径。(教材第57页)

①使用具有独特性能的原材料和其他投入要素。

②开展技术开发活动。

③严格的生产作业活动。

④特别的营销活动。

⑤扩大经营范围。

(2)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教材第57页)(2007年5月助、师单、多选题)

①效益原则(即独特性成本)。

②适当原则。

③有效原则。独特性的重点应放在顾客特别注意的性能、功能和其他方面上,并有显著改善和提高。

3.重点战略(教材第58页)

它不是取得全面的竞争优势,而是某一竞争范围的优势。】

重点:

(1)实施差异化的途径。

①使用具有独特性能的原材料和其他投入要素。

②开展技术开发活动。

③严格的生产作业活动。

④特别的营销活动。

⑤扩大经营范围。

(2) 差异化战略的制定原则。

①效益原则。即独特性成本。

②适当原则。

③有效原则。独特性的重点应放在顾客特别注意的性能、功能和其他方面上,并有显著改善和提高。

(3) 企业实施横向发展战略可以通过购买竞争对手的控股权以及整体收购的方式实现。

(4) 企业的总体战略有进入战略、发展战略、稳定战略和撤退战略。

(5) 纵向发展战略主要有两种形式,即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

三.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教材第60~62页)

(1) 战略控制的基本要素。(教材第61页)

战略评价标准、实际成效、绩效评价。

战略评价标准是指预定战略目标或标准,是战略控制的依据。(2008年5月师单选题)

(2) 战略控制的方法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2008年11月助、师单、多选题)

(3) 一般战略控制标准有两类:成效标准、废弃标准。

?练习题

1.企业战略的实质是实现()之间的动态平衡。(2007年11月考题)A.外部环境

B.内部环境

C.企业实力

D.战略目标

E.长期发展

答案:ACD

解析:关键是对于企业战略的实质的准确理解,内部环境包括在企业实力里,长期发展包括在战略目标。

参见:P45

2.()企业资源优势具有()的特点,企业要不断投入以保持和创新其优势。(2007.11)

A.绝对性和时间性

B.相对性和时间性

C.绝对性和暂时性

D.相对性和持续性

答案:B

解析:理解内涵,企业资源是针对于竞争对手的,是时间阶段的不同。

参见:P50

3.在SWOT分析图中,位于第Ⅱ象限的企业应采取()战略。

A.扭转型B.增长型C.防御型D.多种经营型

答案:A

解析:区别于其它象限的战略。

参见:P53

4.企业的总体战略有( )。

A.进入战略

B.发展战略

C.稳定战略

D.撤退战略

E.购并战略

答案:ABCD

解析:购并战略是进入战略里边的战略。

参见:P54

5.在一般竞争战略中,()是选择行业内一部分或某一些细分市场作为其目标市场和竞争的领域。

A.低成本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重点战略

D.稳定战略

答案:C

解析:明确重点战略的含义,同时应该特别关注差异化战略。

参见:P58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57讲讲义

企业计划与决策

第二节企业计划与决策

一.科学决策的要求与方法(教材第63~70页)

【风险型决策方法。(教材第68页)

对于风险型决策,有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是前两种。

(1)收益矩阵

(2)决策树

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如下:(2007年5月师单选题)

第一步,绘制树形图;第二步,计算期望值;第三步,剪枝决策。

(3)敏感性分析】

重点:

(1)风险型决策有:

收益矩阵、决策树、敏感性分析等方法,应用最广泛的是前两种。

(2)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如下:

①绘制树形图。

②计算期望值。

③剪枝决策。

(3)健全的科学决策程序分为:确定决策目标、探索可行方案、选优决策3个阶段。

(4)确定型决策方法:

①量本利分析法。

②线性规划法。

③微分法。

企业经营计划

二.企业经营计划(教材第70~74页)

【1.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教材第71页)

(1)滚动计划法。

(2)PDCA循环法。(教材第71页)(2007年11月助单选题)

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顺序,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工作方法。

(3)综合平衡法。(教材第72页)

2.企业经营计划的目标管理(2003~2004年6月、2005~2006年5月考试多、单选题)

(1)目标管理的含义与特点。

特点:(2008年5月师多选题)

①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②要求有完整的目标体系。

③更富于参与性。

④强调自我控制。

⑤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

(2)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教材第73页)

①经营目标体系的建立(建立合理有效的目标体系或目标网络是企业完成计划任务的关键)。

②经营目标的实施。

③经营目标的控制。】

重点:

(1) 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4个阶段的顺序,周而复始地循环进行计划管理的一种工作方法。

(2) 目标管理的特点:

①它是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模式。

②要求有完整的目标体系。

③更富于参与性。

④强调自我控制。

⑤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能力开发。

?练习题

1. 风险型决策应用最广泛的是有()

A.收益矩阵

B.决策树

C.敏感性分析

D.确定型决策

答案:AB

解析:熟悉实际应用广泛的方法。

参见:P68

2.决策树的分析程序包括①剪枝决策②计算期望值③绘制树形图。排序正确的是()。(2007.5)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③①②

D.①③②

答案:B

解析:准确把握程序。

参见:P68

3. 企业目标管理的实施包括()。(教材第73页)

A.经营目标体系的建立

B.经营目标的实施

C.经营目标的控制

D. 经营目标的过程

答案:ABC

解析:准确理解实施的内容。

参见:P73

4. PDCA循环法,就是按照()4个阶段

A.计划

B.执行

C.检查

D.处理

答案:ABCD

解析:全面把握PDCA循环法阶段内容。

参见:P71

助理人力资源师三级精讲班第58讲讲义

市场营销

第三节市场营销

一.市场分析(教材第74~80页)

(1) 卖方构成行业,买方构成市场。

(2) 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分类:

按交换对象不同:商品市场、服务市场、技术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信息市场等;

按买方的类型:消费者市场、组织市场;

按活动范围和区域:世界市场、全国市场、地区市场等(2008年11月助多选题)消费者市场是指所有为了个人消费而购买物品或服务的个人或家庭所构成的市场。(2008年5月助单选题)

(3) 购买决策过程: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购买者的购买决策过程由引起需要、收集信息、评价方案、决定购买和买后行为5个阶段构成。

(4) 组织市场中,产业市场最具代表性,是最多样化和最庞大的组织市场,是市场营销分析主要对象。

影响产业购买者购买的决定的主要因素: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人际因素、个人因素(2008年5月助单选题)

市场营销管理过程

二.市场营销管理过程(教材第80~84页)

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知识习题+答案.doc

)P29 (D)唯一性 (A)规范企业的行为 (C)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_ 鼬知识部分 一、单选题(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 选、少选、选错都不得分。) 200705-200905考题整理汇总 1、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是()P3 (A) 调节资源的配置 (B) 决定就业量与工资 (C) 解决生产什么的问题 (D) 解决如何生产的问题 2、 在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中,()是认识客观现象,向 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方法。P3 (A) 观察研究方法(B)实证研究方法 (C)对比研究方法(D)规范研究方法 3、 劳动力供给弹性是()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 P6 (A )劳动力需求量(B )劳动力需求增长量 (C)劳动力供给量(D )劳动力供给增长量 4、 ()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P7 A. 经济规律 B.经济交替 C.经济周期 D.经济变动 5、 实际工资计算公式是()pl6 (A )货币工资/价格 (B )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C)货币工资X 价格(D)货币工资X 价格指数 6、 ()是指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按 价格计算的货币价值总量。P18 (A)总需求 (B)总需求价格 (C)总供给 (D)总供给价 格 7、 劳动者在就业岗位之间的变换所形成的失业称为()。 P20 (A)摩擦性失业(B)技术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D)季 节性失业 8、 ()是造成^正常失业的主要原因。P21 (A) 劳动生产率提高(B)气候的变化(C)市场经济的动态 性(D)总需求不足 9、 关于平均失业持续期表述错误的是( ) (A) 无论时间长短都属于非正常失业 (B) 它的长度是反映失业严重程度的重剽旨标 (C) 平均失业持续期相对较短,反映了经济的动态性 (D )平均失业持续期延长表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长期失业 者 10、 ()是政府通过调节利率来调节总需求水平.以促进充 分就业、稳定物价和经济增长的一种宏观经济管理对 策.P25 (A)财政政策(B)收入政策(C)金融政策(D)货币政策 11、 收入差距的衡量指标是()。P26 (A)国民收入(B)基尼系数(C)人均GDP (D) 需求弹性 12、 以下不属于劳动法基本原则特点的是( (A) 指导性(B)权威性(C)稳定性 13、 劳动法的首要原则是()P30 (A )保障报酬权(B )保障物质帮助权 (C)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D )保障休息休假权 14、 ()是劳动权的核心。P30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B)就业权和择业权 (C) 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 权 15、 劳动法的立法宗旨在于 ()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完整版教材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完整电子版(出版社母版)教材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工作岗位分析与设计 第一单元工作岗位分析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工作岗位分析的基本原理,岗位信息的来源,工作说明书的内容,以及工作岗位分析及编写工作说明书的程序和步骤。 【知识要求】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基本概念 (一)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 人力资源规划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战术计划(即具体的实施计划)的统一;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从规划的期限上看,人力资源规划可区分为长期规划(五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一年至五年的)和短期计划(一年及以内的计划)。(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 1.战略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制度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费用规划。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三)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其他规划的关系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规划。企业规划的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种资源(人、财、物等)彼此协调并实现内部供求平衡。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四)人力资源规划与企业管理活动系统的关系 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而且在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的过程中,它还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遗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因此,人力资源规划又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而人力资源规划又对企业人员的招聘、选拔、培训、考评、调动、升降、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步骤与方法,作出了具体而详尽的安排,充分显示了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人力

2015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一、简答题(14分/题,共28分) 1、简述培训信息效果收集的方法。 1、通过资料收集信息。 主要应收集以下资料: (1)培训方案的资料; (2)有关培训方案的领导批示; (3)有关培训的录音; (4)有关培训的调查问卷及相关统计分析资料;(5)有关培训的录像资料; (6)有关培训实施人员写的会议纪要、现场记录;(7)编写的培训教材等。 2、通过观察收集信息 主要包括: (1)培训组织准备工作观察; (2)培训实施现场观察 (3)培训对象参加情况观察 (4)培训对象反映情况观察 (5)观察培训后一段时间内培训对象的变化 3、通过访问收集信息 主要包括:

(1)培训需求调查 (2)培训组织调查 (3)培训内容及形式调查 (4)培训讲师调查 (5)培训效果综合调查 2、简述员工绩效管理总系统的设计流程 1、准备阶段: (1)明确绩效管理的对象 (2)提出企业各类人员的绩效考评要素(指标)和标准体系(3)正确选择考评方法 (4)对绩效管理的运行程序实施步骤提出具体要求。 2、实施阶段 (1)严格执行绩效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认真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通过提高员工的共组绩效增强核心竞争力 (3)收集信息并注意资料的累积 3、考评阶段: 做好考评准确性、公正性、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 4、总计阶段 各个管理单元之间需要完成绩效管理考评的总结工作 5、应用开发阶段

重视考评者绩效管理能力的开发、被考评者的绩效开发、绩效管理的系统开发统一区特组织的绩效开发。 二、计算题(18分) 某车间产品装配组有成成、灰太狼、毛毛、三位员工,现有A、B、C、D四项任务,在现有生成技术组织条件下,每位员工完成每项工作所需要的工时如表1所示。由于现在有四项任务,而只有三个员工,可让一名效率较高的员工完成2项任务 请运用匈牙利法求出员工与任务的配置情况,以保证完成任务的总时间最短,并求出完成成任务的最短时间。 表1 每位员工完成四项工作任务的工时统计表单位工时 成成 解: 1)因为员工数小于任务数(四项任务,而只有三个员工),必有一名员工需要完成2项任务,故此将每个员工虚设为2人,即使虚拟的成成′,灰太狼′,毛毛′ 2)现在为6名员工,4项任务,任务数小于员工数,故此需虚拟2项E和F任务,完成这两项任务的时间为0 3)现在为6名员工6个任务,可以使用匈牙利法求解,故此构成以下表格: 成成

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练习题(带答案)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练习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制度中的(AC)的科学。 A、劳动力市场现象 B、商品市场现象 C、劳动力市场运行规律 D、商品市 场运行规律 2、下列有关“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哪一个说法是对的(ABC) A、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限需要和愿望而言 B、具有绝对的属性 C、其本质表现为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D、具有相对 的属性 3、效用最大化的观点是说(CD) A、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每一种经济选择都达到效用最大化 B、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每一种经济决策行为都达到效用最大化 C、主体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分析 D、主体行为可以用效用最大化的观点加以预测 4、劳动经济学的作用在于(ABCD) A、理解并揭示工资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B、理解并揭示就业决定机制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作用原理 C、理解并揭示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关系 D、认识劳动力市场的种种复杂现象 5、劳动力市场主体实现互惠交换的主要障碍包括(ACD) A、市场缺陷 B、资源缺陷 C、体制障碍 D、信息障碍 6、女性劳参率呈上升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ABCD) A、科学技术进步对产业技术状况、家务劳动效率的全面影响 B、人口出生率下降对家务劳动的全面影响 C、制度劳动时间缩短,灵活工时制度普遍推行 D、女性教育水平普遍提高,于此相对应的工资普遍提高 7、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 率提高。这是下列哪一种劳动力假说的观点(B)

A、主体性劳动力假说 B、附加性劳动力假说 C、乐观性劳动力假说 D、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8、Ed=0代表什么(D) A、需求缺乏弹性 B、需求富有弹性 C、单位需求弹性 D、需求无弹性 9、下列哪一种均衡分析方法的代表人物是瑞士洛桑学派的L?瓦尔拉(A) A、一般均衡分析法 B、局部均衡分析法 C、静态均衡分析法 D、动态 均衡分析法 10、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在于(BCD) A、企业效率提高 B、充分就业 C、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 D、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 11、影响劳动力供给的人口因素包括(ABD) A、人口规模 B、人口城乡结构 C、人口出生率 D、人口年龄结构 12、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移,使劳动力供给弹性趋向(B) A、减少 B、增大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少 13、如果资本存量增长率高于人口的增长率,其结果会是(D) A、均衡工资率下降,就业减少 B、均衡工资率下降,就业扩大 C、均衡工资率提高,就业减少 D、均衡工资率提高,就业扩大 14、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ABC) A、劳动的负效用 B、劳动力再生产费用 C、劳动的边际生产率 D、劳动积 极性 15、提供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服务,其各自的报酬分别 对应为(B) A、利润、工资、利息、地租 B、地租、工资、利息、利润 C、工资、利息、利润、地租 D、利息、利润、地租、工资 16、在以工资率为计量标准的条件下,工人基本工资所得在正常情况下(C) A、均低于工资率乘以时间单位数 B、均等于工资率乘以时间单位数 C、均高于工资率乘以时间单位数 D、不一定 17、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单位时间的货币所得。它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响(ABC) A、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B、工作时间长短 C、货币工资率 D、工作 效率的高低

(完整版)薪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

第五篇薪酬管理 第十四章:岗位评价 第一节:岗位评价概述 一、含义:岗位评价又叫值为评估或工作评价,按照一定的客观衡量标准,采用一定的方法,对岗位的性质,责任大小,劳动强度,难易程度,任职资格进行评价的过程。 二、用途:确定职位级别的手段,薪酬分配的基础,员工确定职业发展和晋升的参照体系。 三、岗位评价的原则 1.评价的是岗位而不是岗位脏哦能的人 2.员工参与岗位评估 3.岗位评估的结果应当公开 4.要体现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 四、岗位评定的流程 1.工作分析:①确定企业战略和组织目标。②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进行工作分析③确定工作分析的具体方面,通常包括职责,权限,任职资格和工作环境等。④形成系统,规范化文件,即岗位说明书。 2.成立岗位评价小组 3.选择岗位评价的方法 4.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 5.确定岗位等级 第二节:岗位评价方法 一、分类:量化、非量化 二、非量化:排序法、分类套级法 三、量化:要素比较法、要素记点法 四、排序法:最简单的岗位评价方法,通常是依据工作复杂程度等总体指标对每个岗位的相对价值进行排序,通常只是对各部门的岗位进行排序 1.分类:定限排序法、成对排序法 2.操作步骤 1)获取岗位信息 2)选择报酬要素并对岗位进行分类 3)对岗位进行排序 4)综合排序结果 3.优点:快速、简单、费用较低,而且容易和员工进行沟通 4.缺点:适用于同月个部门内部岗位排序 1)没有给出测量每项岗位相对于其他岗位价值的标准,只是笼统地将一个岗位与另一个岗位进行比较, 在排序方面很难达成共识,尤其是在一些价值差异不是很明显的岗位之间 2)不同来源和不同工作背景的人不可避免的会在评估过程中夹杂个人主观意志甚至偏见 3)最终排序结果仅仅揭示了岗位的相对重要性,而具体的岗位之间差异多少,却不能显示出来 4)岗位数量太多事排序法使用难度很高,15种岗位是使用上限 五、分类套级法:把岗位按照一系列事先确定好的等级进行分组和归类 1.主要特征:快速地对大量的岗位进行评价,在公共部门和企业中广泛运用,尤其存在于技术类工作组织中 2.步骤:确定合适的岗位等级数量、编写每一岗位等级的定义、根据岗位等级定义对岗位进行等级分类3.优点:简单、容易解释、执行起来速度快、对评估者的培训要求少 4.缺点:岗位等级描述容易出现范围过宽过窄的情况、可以通过修改或者歪曲工作说明书来操作岗位评估结果、与排序法一样很难说明不同等级岗位之间的价值差异

【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三级技能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一、问答题 1、在组织信息调查研究的调研准备阶段,主要做哪些工作? 2、组织信息调查研究有哪几种类型? 3、列举你所知道的询问法的几种信息采集方法。 4、信息处理的程序是怎样的? 5、简述组织设计的内容与步骤。 6、组织设计要遵循哪些重要的原则? 7、岗位设计以及再设计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8、企业在具体设置岗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9、人力资源规划有哪些步骤? 10、如何编制企业人员计划? 11、企业如何编制工资年度预算表? 12、人力资源重置成本核算的主要项目包括哪些? 二.计算题 1.某车间某工种计划在2007年生产A产品300台,B产品400台,C产品500台,D产品200台,其单台工时定额分别为20,30,40,50小时,计划期内定额完成率为125 %,出勤率90%,废品率为8%,计算该车间该工种的定员人数 2.某医务所连续十天的就诊人数如下表所示,已知医务人员接待每位病人的平均时间为15分钟,医务人员的时间利用率为85%,求:(1)在保证95%可靠性( =1.6)的前提下,该医务所每天的就诊人数上

限; (2)需要安排的医务人员数量. 就诊人数统计表 时间就诊人数时间就诊人数 1 130 6 115 2 125 7 125 3 110 8 120 4 132 9 135 5 128 10 110 三.案例分析题 1.李明是国企M公司的人事主管.在逐步认识到实行规范化,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后,她决定在企业内开展岗位规范工作,进行工作岗位分析,编制全公司职工的工作说明书,以求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环节打下一个良好基础。另外,作为国企的人事主管,她此举还有一个最直接的目的,就是想以此淘汰掉一大批不合格的人员:谁不能达到工作说明书的要求,就老老实实地下岗。但这项工作该如何进行呢?李明先是联系了几家人事咨询公司,但几次电话后,她觉得这些咨询公司的要价是公司领导无法接受的。自己做呢?人事部算上李明只有三个人,并且她们都没有专业学历。李明该如何做呢? (1)你同意李明的做法吗? (2)如果同意,请你帮李明设计工作岗位分析的步骤和程序.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人力资源开发的双重目标是(A)。 A、提高才能,增强活力B、提高学历,增加效益 C、提高觉悟,锻炼意志D、加强保健,增强体魄 2.流动配置型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型不包括(C)。 A、安置B、调整 C、竞争上岗D、辞退 3.(C)就是指企业为了使成员更好地适应正在从事的工作,也为企业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一些岗位准备后备人才的计划. A.职业生涯计划B.劳动关系计划 C.培训开发计划D.配备计划 4.(C)是以工作岗位为对象,采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收集各种与岗位相关的信息和资料的过程。A、工作岗位调查B、工作岗位研究 C、工作岗位写实D、工作岗位评价 5.一般来说,企业在进行人员提升时,其实际提升人员的数量应该(C)可提升人员的数量。A、等于B、大于 C、小于D、确定 6.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成本中(B)的方面之一。 A、最低B、最高 C、一般D、不确定 7.下列各项中,(D)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工资项目。 A、计时工资B、计件工资 C、职务工资D、员工住房基金 8.薪酬的外部公平性是指企业的薪酬水平与劳动力市场中的薪酬水平相比较,支付(A)劳动力市场一般薪酬水平的薪酬。 A、相当于或高于B、低于 C、等于D、不清楚 9.(A)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的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 A、人员招聘B、人力资源规划 C、培训D、绩效管理

10.履历分析技术遇到的最大难题是(A)。 A、候选人是否准确回答B、履历表的筛选 C、履历表的设计D、履历表的记分 11.单位与被聘者之间的契约即通常所说的(D),它是建立劳动关系的依据。 A、劳动专项协议B、用工说明书 C、试用合同D、雇用合同 12.评价中心采用多种评价技术测试被试的管理能力和潜质等,其主要特点就是(D)。 A、灵活性B、多样性 C、有效性D、情景模拟性 13.(A)是进行培训的物质基础,是培训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场所、设施、培训师资等项目的重要保证。 A、培训经费B、培训预算 C、培训设施D、培训基地 14.(C)是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一个实质性阶段。 A、课程规划B、课程安排 C、课程实施D、课程评价 15.绩效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是(B)。 A、绩效计划B、绩效考评 C、绩效沟通D、绩效诊断 16.(C)不属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绩效管理的管理责任。 A、设计绩效管理制度B、宣传绩效管理制度 C、在各部门实施绩效管理D、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 17.(A)包括国家通过立法规定的工时制度、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的条件及最高限额、休息休假制度等,其立法宗旨在于确保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权的实现。 A、最长劳动时间标准B、基本劳动时间标准 C、最低社会保障D、最低工资标准 18.(B)是劳动权的核心。 A、择业权和劳动报酬权B、就业权和择业权 C、休息休假权和劳动保护权D、劳动保护权和职业培训权 19.正常情况下,每个月依照法定程序延长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B)。 A、34小时B、36小时 C、38小时D、40小时

最新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最新考试题库(完整版)

1、( )不属于人力资源部对绩效考核表格进行必要的检查的内容。 A.考核指标的相关性 B.考核标准的准确性 C.考核表格的简捷程度 D.考核中各单位主管就履行的责任 参考答案:D 2、为了获得过去行为的写照,面试考官应当避免提出的问题是( )。 A.“你是怎样看待部门之间出现的不合作现象的?” B.“当你的工作得到了不好的反馈时,你是怎么做的?” C.“请举一个你亲身经历过的部门合并中人员重组的事例。” D.“在你所承担的项目中,你是怎样获得技术部的支持和帮助的?” 参考答案:C 3、周岁 B. 4、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 A.个人所提供的心理状态 B.个人所提供的思维习惯 C.个人所提供的行为习惯 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参考答案:D 5、库克曲线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 ) A.管理人员 B.大学生 C.研究生 D.一般科研人员 参考答案:C 6、生产工人参与计划制定,自行决定生产目标、作业程序、操作方法、检验衡量工作质量和数量,并进行经济核算。这种做法属于( ) A.横向扩大法 B.工作丰富化 C.纵向扩大化 D.工作满负荷

参考答案:C 7、如果一个部门以利润为中心,那么,最好采用( )。 A.事业部制的结构或形式 B.复杂的结构或形式 C.直线制的结构或形式 D.矩阵的结构或形式 参考答案:A 8、库克曲线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 ) A.管理人员 B.大学生 C.研究生 D.一般科研人员 参考答案:C 9、( )适用的对象是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A. B.角色扮演法 C.视听法 D.安全研讨法 参考答案:D 10、能否确保培训经费的来源和能否合理地分配及使用经费,直接关系到( ),而且也关系到培训者与学员能否有很好的心态来对待培训。 A.培训的规模 B.培训的水平 C.培训的程度 D.培训的信度 E.培训的效果 参考答案:A, B 11、目标管理法的步骤是( ) A.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实施控制→分析回顾目标 B.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制定战略目标→实施控制→分析回顾目标 C.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分析回顾目标→实施控制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试题(含答案)

国家职业资格3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理论知识模拟试题 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16题) 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法律规范是做事的准则而非做人的准则,它只规范个人不应做什么 B、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规范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C、法律规范依靠国家强制力发挥效用,比道德规范的社会功能强大得多 D、道德规范以社会舆论和良心发挥作用,但作用十分有限 2、关于企业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企业员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B、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居于次要地位 C、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一般不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 D、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整合功能 3、企业损害员工的权益,员工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A、尽力通过工会组织协调解决 B、采取法律诉讼方式加以调节 C、以怠工方式进行冷处理 D、采取罢工的方式解决 4、“忠于所属企业”的正确做法是() A、身为员工,坚持公司利益至上原则,誓死捍卫公司利益 B、只要公司领导对员工够“朋友”,则员工本人永远不能背叛公司 C、忠于公司领导就是忠于企业 D、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 5符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做法是() A、一律按照上司的要求填报各种财务报表 B、不做假帐 C、依照会计行业的惯例处理业务工作 D、多报成绩,少报不足,以利于鼓舞员工的士气 (请结合下列事例和所学职业道德知识,回答第6-8题) 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桥吊队队长许振超用半年时间练就了“一钩净”的绝活,吊车时做到舱内起钩、旋转、落钩、变幅时都要稳、准,避免了货物撒漏。许振超的“二次停钩”也是他的绝活,就是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的一刹那,放慢速度,先观察后起落,这样做虽然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几秒钟,但杜绝了事故隐患,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6、通过许振超的“一钩净”,你认可下列说法中的() A、在货物多的情况下,“一钩净”是不切实际的做法 B、许振超在发明“一钩净”的过程中,一定撒漏过许多货物 C、许振超练习“一钩净”的过程,说明提高职业技能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D、许振超练习“一钩净”的做法,说明他是个求稳怕事的人 7、许振超发明“二次停钩”的做法表明,() A、“二次停钩”是个浪费时间的做法 B、只要用心练习,员工是能够做到“二次停钩”的 C、“一看二慢三通过”是一般从业人员的操作准则 D、经验能够满足从业人员的需要,无需学习新知识 8、通过许振超练就的绝活,我们能够得到的启示是() A、只有聪明人才能做到创新 B、操作技巧之类的做法不应该纳入创新之列 C、在平凡的、点点滴滴的岗位活动中,蕴藏着创新的机会 D、所谓创新只不过是工作熟练而已 (二)多项选择题 9、关于企业品牌,正确的认识是()

2017-2018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 1.简述审核人工成本预算的方法。(15分) 解析: 1.三级教材P62~65 答:(1)注重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动态调整。(3分) (2)在审核下一年度的人工成本预算时,先将本年度的费用预算和上一年度的费用预算,以及上一年度费用结算和当年已发生的费用结算情况统计清楚,然后比较分析,从预算与结算的比较结果,分析费用使用趋势。再结合上一年度和当年生产经营状况队及下一年预期的生产经营状况状态进行分析。(4分) (3)预算人工成本在企业经营预算中的额度,以保证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的实现。(4分) 审核人工成本的预算,也应与人力资源规划工作结合起来。因为,费用预算的审核,实质是对企业人员的结构和数量的审核,固为人工成本的总预算是由人力资源规划和企业人员工资水平两个重要因素决定的。(4分) 2.简述组织工作轮班应注意的问题。(14分) 答:为了组织好多班制生产,除了要解决轮休、倒班方法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工作轮班的组织,应从生产的具体情况出发,以便充分利用工时和节约人力。(2分) (2)要平衡各个轮班人员的配备。(2分) (3)建立健全交接班制度。(2分) (4)适当组织各班员工交叉上班。(2分) (5)工作轮班制对人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夜班对人的影响最大。为了解决夜班疲劳、员工生理心理不适应和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一般可采用以下两种办法。(2分) a.适当增加夜班前后的休息时间。(2分)

b.缩短上夜班的次数,例如果职四班三运转的倒班办法。(2分) 二、计算题 请根据表中已知数据,求概率权数及得分。 正确答案: 答:第一步,先对各项指标的等级系数(相对权数)的概率(aij)进行推断,如:指标Ell 的最高权数1.0的概率为0.5,而4级权数0.8的概率为0.3,3级权数0.6的概率为0.2。依此类推,求出指标Ell、El2、El3、E14、E15各个等级的概率。(3分)(环球网校提供2017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真题和答案) 第二步,将备等级的相对权数(Ai)与对应的概率值相乘,汇总出概率柯数(Xi)。其计算公式为: Xi=∑n i=lAiaij 例如,指标Ell的权数为 Xl=1.0×0.5+0.8×0.3+0.6×0.2=0.86(2分) 指标E12的权数为 X2=1.0×:0.9+0.8×0.1=0.98(2分) 指标E13的权数为 X3=1.0×0.6+0.8×0.2+0.6×0.2=0.88(2分) 指标E14的权数力(环球网校提供2017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真题和答案) X4=0.8×0.4+0.6×0.3+0.4×0.2+0.2×0.1=0.60(2分) 指标E15的权数为 X5-1.0×0.5+0.8x0.2+0.6×0.2+0.4×0.1=0.82(2分) 第三步,用各测定指标分值(绝对权数Pi)乘以各自概率权数(×i),即可求出要素总分: E=∑n

2016年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试题及答案

1、岗位研究首先产生于( ) A.美国 B.中国 C.德国 D.英国 参考答案:A 2、劳动定额的基本表现形式有( )。 A.时间定额 B.看管定额 C.服务定额 D.产量定额 E.消耗定额 参考答案:A, D 3、对招聘中实行双向选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 A.使企业不断提高效益,增强吸引力 B.使劳动者努力提高科学文化知识、技术业务水平 C.使企业改善自身形象 D.使劳动者身体强健 E.使企业改善自身形象 参考答案:A, B, C, E 4、由于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人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 )面试越来越重要。 A.结构化 B.非结构化 C.半结构化 D.单独面试 参考答案:B 5、由于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员工的人际能力和沟通能力,所以( )面试越来越重要。 A.结构化 B.非结构化 C.半结构化 D.单独面试 参考答案:B 6、开发主要是指管理开发,指一切通过( )转变观念或提高技能来改善当前或未来管理工作绩效的活动。 A.传授观念 B.传授技能 C.传授知识 D.传授经验

参考答案:C 7、各职能部门在绩效管理方面的主要责任是( )。 A.及时对员工进行绩效反馈 B.调整部门与员工的工作计划 C.处理员工在绩效考核方面的申诉 D.确保绩效考核制度符合法律要求 E.提供与绩效考核有关的培训和咨询 参考答案:A, B 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招聘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费用 B.工作规范与工作说明书在内容上不能出现重叠 C.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由工作任务需求分析和人员需求分析两部分组成 D.在制定薪酬体系的六个基本步骤中,薪酬分级和定薪在薪酬结构设计之前进行 参考答案:A 9、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不包括( ) A.裁决应先行调解 B.当事人不服仲裁,只能向法院提出诉讼 C.在双方当事人都同意的情况下仲裁委员会才能接受仲裁 D.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人应当回避 参考答案:C 10、正式组织的本质特征是( )。 A.个人所提供的心理状态 B.个人所提供的思维习惯 C.个人所提供的行为习惯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模拟试题(一)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理论知识模拟试题(一) 卷册一:职业道德、理论知识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第1-16题) 答题指导: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法律规范是做事的准则而非做人的准则,它只规范个人不应做什么 B、道德规范是做人的准则,规范个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C、法律规范依靠国家强制力发挥效用,比道德规范的社会功能强大得多 D、道德规范以社会舆论和良心发挥作用,但作用十分有限 2、关于企业文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促使企业员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B、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居于次要地位 C、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一般不作为企业文化的内容 D、企业文化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具有整合功能 3、企业损害员工的权益,员工最好的处理办法是() A、尽力通过工会组织协调解决 B、采取法律诉讼方式加以调节 C、以怠工方式进行冷处理 D、采取罢工的方式解决 4、“忠于所属企业”的正确做法是() A、身为员工,坚持公司利益至上原则,誓死捍卫公司利益 B、只要公司领导对员工够“朋友”,则员工本人永远不能背叛公司 C、忠于公司领导就是忠于企业 D、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处理企业与社会的各种利益矛盾 5符合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要求的做法是() A、一律按照上司的要求填报各种财务报表 B、不做假帐 C、依照会计行业的惯例处理业务工作 D、多报成绩,少报不足,以利于鼓舞员工的士气 (请结合下列事例和所学职业道德知识,回答第6-8题) 青岛港集装箱码头桥吊队队长许振超用半年时间练就了“一钩净”的绝活,吊车时做到舱内起钩、旋转、落钩、变幅时都要稳、准,避免了货物撒漏。许振超的“二次停钩”也是他的绝活,就是箱子刚离地和快落地的一刹那,放慢速度,先观察后起落,这样做虽然使每次操作时间多了几秒钟,但杜绝了事故隐患,最终提高了生产效率。 6、通过许振超的“一钩净”,你认可下列说法中的()

人力资源三级 第三章 《培训与开发》技能题目

人力三级2010.5月技能真题 3、某电信公司2009年3月份,从各大专院校招收了一批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这些人员将填补公司市场营销、财务人事、技术研发等各部门120多个工作岗位的空缺。 请您为该公司设计一个适合于对这些大学生进行入职教育的培训方案。(20分) 解析:(P145) 答:起草入职培训制度时,应当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培训的意义和目的; (2)需要参加的人员界定; (3)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人职培训的解决措施; (4)入职培训的主要责任区(部门经理还是培训组织者);

(5)入职培训的基本要求标准(内容、时间、考核等); (6)入职培训的方法。 某电信公司培训方案: ⒈了解大学生入职的职位的岗位要求。 2.制定入职大学生培训目标内容: (1)有关公司领导介绍公司基本概况和企业文化。 (2)对不同职位的新入职员工进行制度培训。 (3)对新入职员工进行技能岗位培训。 1)培训师由部门主管或副主管进行教授。 2)入岗后有老员工传帮带。 (4)职业生涯管理培训。 3.培训资源。 4.培训场所和设备。 5.培训时间、考核方法。 6.学习期间的纪律(不能迟到、早退、有事要请假) 7.上课要遵守课堂纪律,禁止吸烟,关闭手机(可放置在震动),课上不能打电话或接听

1、请简述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内容。(15分) 解析:(P210) 1、请简述企业培训制度的基本内容。(15分) 一、项具有良好适用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企业培训制度应包括: ⑴制度企业员工培训制度的依据;(3分) ⑵实施员工培训的宗旨与目的;(3分) ⑶企业员工培训制度实施办法;(3分) ⑷企业培训制度的核准与施行;(3分) ⑸企业培训制度的解释与修订权限的规定。(3分)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 1、简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是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2003年推出的白领职业资格之一,并规定今后企业人力 资源管理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共设四个等级,分别为:人力资 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 家职业资格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书》可在全国范围通用,作为法律公证的有效文件,在90多个国家得到承认。 为满足广大企业客户对人力资源高级管理人才的需求,考试通过后,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管理职业资格证书》,这是您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职业的上岗必备证书,是您职业生涯的“绿卡”。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一般每年5月、11月两次考试。 2、申报条件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以下条件具备其中之一即可)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5)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6)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7)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 3、就业前景广阔的职业 在人才竞争趋于全球化的今天,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做好人的工作已经成为赢得整个世界的前提,而对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能力开发,则成为一项关乎发展整个国家伯乐人才的重要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者主要负责着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员工招聘选拔,绩效考核,薪酬福利,培训开发,劳动关系协调等工作。判断其是否合格的标准是:懂得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能够完成人力资源的实际管理工作,还能不断开发人力资源并且创造价值。 4、职业能力要求 其一,学历水平应达到硕士以上,要了解国际上大公司的人力资源是怎么发展过来的。 其二,作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如果没有新的思路,新的创造力,这将是致命的弱

人力资源三级考试试题基础知识

2009年5月人力资源三级考试试题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首先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从业人员都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就是( )。 (A)有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B)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崇尚科学、开拓创新、服务人民 (C)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集体 (D)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岗位成才、服务社会 2、职业活动内在的道德准则就是()。 (A)守法、自律、严谨 (B)忠诚、审慎、勤勉 (C)科学、民主、自由 (D)自由、平等、博爱 3、下列关于创新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创新需要勇气,要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 (B)创新非人人可为,只有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才能做到创新 (C)创新就是对前人的继承与发展,既要崇拜前人又要不断否定前人 (D)创新需要发散性思维,敢于标新立异 4、下列关于“慎独”的理解中,正确的就是()。 (A)克制自己不要沉湎于某一事物之中,以免玩物丧志 (B)越就是无人监督,越要严格要求自己 (C)要时刻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 (D)保持自己的独立人格 5、IBM公司招聘员工时,最为瞧重的职业道德素质就是()。 (A)公道意识 (B)敬业精神 (C)合作精神 (D)服务意识 6、我国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就是()。 (A)集体主义 (B)为人民服务 (C)爱岗敬业 (D)开拓创新 7、诚信的基本特征就是()。 (A)通识性、智慧性、止损性、资质性(B)双向性、对等性、资质性、惩罚性 (C)社会性、共识性,双向性、对等性(D)单向性、前置性、智慧性、要约性 8、从业人员践人“公道”规范的基本要求就是()。 (A)平等待人、公私分明、坚持原则、追求真理 (B)团结同志、防微杜渐、以人为本、共同进步 (C)坚持原则、不近人情、无私无畏、敢于牺牲 (D)崇尚科学、坚持真理、童叟无欺、人人平等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下列关于职业化的说法中,正确的就是()。 (A)职业化就是提高个人与组织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B)职业化就是全球职场的通用语言与职场文化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基础知识) 第一章:劳动经济学 1劳动资源的稀缺性属性: a):相对于社会和个人的无线需要和愿望而言相对于稀缺。 b):具有绝对的属性 c):在市场经济中,本质表现是消费劳动资源的支付能力,支付手段的稀缺性。 2 市场运作的主体是企业和个人。企业:追求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个人:追求的目标是效用最大化, 3 就业量与工资的决定是劳动市场的基本功能。 4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是: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 5 障碍包括:信息障碍,体制障碍,市场缺陷。 6 劳动力供给:指在一定市场工资率下,决策主体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劳动时间。 7 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8 劳动力市场:狭义的劳动力市场是广义的劳动力市场交换关系的外在表现,是实现实现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9 劳动力需求: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愿意并能够雇用的劳动量 10 劳动力市场:主体:所有个体和使用劳动力的企业 客体:即在于劳动者身体之内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劳动能力 11劳动力市场的性质: a) 社会生产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 b) 与工资进行交换行为,使双方得到各自使用的价值,在交换中从自身利益出发,进行经济计量因而其交换只能是一种等价交换 c) 劳动力市场劳动交换,决定了劳动力的市场价值-------工资 12劳动力的本质属性:维护,反映和调节的经济利益的性质 13均衡分析方法:是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说明实现均衡的条件以及如何调整实现均衡方法 14劳动力均衡的意义:a)劳动力资源的最优分配b) 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工作c) 充分就业 15劳动力供给与人口规模成正向关系。 16工资的决定是以劳动力价值为基础,最终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和劳动力再生产费用及劳动的负效用 17生产要素:a 土地b 劳动c 资本d 企业家才能 18基本工资是以货币为支付手段,按照时间或产量计算的报酬,是工资构成主要部分19工资率是指单位时间的劳动价格 20货币工资因素:a货币工资率 b 工作时间长度c 相关的工资制度安排 21实际工资:是经价格指数修正过的货币工资,用以说明工资的实际购买能力。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价格指数) 22实际工资两个因素影响:a 货币工资 b 价格指数 23计时工资基本特征:劳动量以劳动的直接持续时间来计量 24福利是工资的转化形式和劳动力价格的重要构成部分 25福利支付方式:a实物支付b延期支付 26福利无论以何种方式表现,实质都是由工人自己的劳动支付的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重点知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重点知识 目录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 第二章招聘与配置 (4) 第三章培训与开发 (7) 第四章绩效管理 (9) 第五章薪酬管理 (11)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13)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1、广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和战术计划的统一。 2、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是指①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②根据企业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法,③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④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3、人力资源规划可分为:长期规划(5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规划期限在1年至5年的)、短期规划(1年及以的计划)。 4、人力资源规划的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5、人力资源是企业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6、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的过程。 7、工作岗位分析的容:①某一职位应该做什么②什么样的人来做最合适③制定岗位说明书与任职资格。 8、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①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员工奠定了基础②为员工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③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④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⑤是薪酬(岗位)评价的基础。 9、岗位规亦称劳动规、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对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10、岗位规的容:岗位劳动规则、定员定额标准、岗位培训规、岗位员工规 岗位规和工作说明书的区别(简答)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分多少个级别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分 多少个级别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分多少个级别? 一、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分多少个级别?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人力资源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二、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考几科?分值如何?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要参加两个科目考试,即基础知识和技能操作。基础知识考试采取标准化试卷书面测试方式,考生在答题卡上作答。技能考试采取闭卷书面测试方式,考核的题型包括计算分析题、问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等。 卷面分值100分,60分为及格。师级资格另外还需参加论文综合评审(撰写与答辩)。 三、如何报名参加考试?什么时候报名? 目前考生不可以个人报名,只能通过培训单位代报。参加环球网校网上辅导,将由网校为考生办理报名事宜。 考试内容分为两部分,报名时间一般在3月和9月份。四、报名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学历证书1份,身份证复印件2份; (2)从事本工种连续工龄的单位人事劳动部门的盖章证明; 证明

***同志身份证号码为*****,于**年**月至**年**月在*******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特此证明! 公司盖章 (3)免冠近照1寸、2寸蓝底彩色照片各4张。 四、考试在什么时候举行 全国统考时间分别在5月和11月份。考试结束后,成绩一般在考后2个月通知。 五、论文答辩时间 (1)论文答辩时间一般在考试结束后,一个月之内进行。(考生需携带本人身份证和准考证参加答辩) (2)答辩的主要程序分为:书面答辩和口头答辩。(各地不同,但北京考区主要以书面答辩为准) 六、考核方案 职业等级鉴定内容题型题量答题方式原始 成绩配分 比例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 4-3级职业道德选择题125题卡作答10%理论知识10090%专业技能简答、计算、综合题等纸笔作答100100%2级职业道德选择题125题卡作答-1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