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党课学习第二讲 补充材料

党课学习第二讲 补充材料

第二讲补充知识

一、帝国主义时代

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区别:

1915年,列宁在《打着别人的旗帜》一文中对时代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第一次提出了“帝国主义时代”的概念。以后,他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中对帝国主义时代做了更为全面的分析。很显然,列宁虽然强调资本主义的“两个时代”有着严格区别,但它们不过是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垄断阶段”(《列宁选集》,3版,第二卷,659页)。在列宁看来,两者最根本区别是处于时代中心地位的阶级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后者是无产阶级。

帝国主义时代的特征:

(1)帝国主义战争。

即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所进行的争夺世界霸权的战争。“…世界霸权?是帝国主义政治的内容,而帝国主义政治的继续便是帝国主义战争。”帝国主义不仅通过战争来争霸,同时也用战争来延缓资本主义的崩溃。在列宁看来,只要帝国主义存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危险就不会消除。

(2)世界区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后,“资本主义已成为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绝大多数居民实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杀的世界体系”,世界被区分为两大对立阶级即拥有巨额财富和雄厚军事实力的压迫民族和人数众多、处于附属地位、没有平等权利的被压迫民族。

(3)无产阶级革命

马克思曾指出,资本主义时代的出现造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列宁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他的腐朽性和垂死性日益明显,并且“把跨民族联合起来的资本跟跨民族的工人运动的对抗提到第一位”。帝国主义战争、两大对立的民族和两大对立的阶级之间的矛盾在世界范围内的展开,就使得无产阶级革命成为不可避免。

二、世界进人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这一阶段"最早也只能说是在1898一1900年间开始的"。帝国主义在经济上的根本特征是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垄断成了全部经济生活的基础。随着垄断组织的发展,生产越来越集中到各大企业中。从原料的取得、生产的安排、市场的掌握到科学技术的利用等等,都是在各个垄断组织、财政寡头指挥操纵下进行的。垄断非但没有解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而且使这一基本矛盾进一步激化。私有经济关系和私有制关系已经变成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外壳了。

垄断资本的统治人为地阻碍技术的进步,靠"剪息票"为生的食利者阶层形成,资本的输出使各帝国主义国家变成食利国。垄断资产阶级还从剥削殖民地得来的巨额利润中拿出一小部分,收买少数工人上层分子,以"分裂工人、加强工人中间的机会主义、使工人运动暂时腐朽的这种趋势"(《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第825页)。表现出来经济上的垄断,必然导致政治上进一步走向反动。反映在阶级关系上,就是资本主义固有的三大矛盾激化。

(一)是帝国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垄断资产阶级为了获得高额利润,在经济上通过增加劳动强度、延长工时、降低工资、大量解雇工人等手段来扩大和加强对剩余价值的榨取。由于巨额的军费开支和物价飞涨,也加重了无产阶级的负担,使工人的生活状况急剧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的罢工斗争日趋频繁,"甚至使那些受自由主义腐化最深的英国工人也动作起来了。"((《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第一版,第440页) 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特点有:工人运动日益带有广泛性、持久性;工人罢工运动带有更多的政治性,罢工斗争往往变成与政府和军队的冲突;无产阶级的组织性和觉悟性大大提高了,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内都建立了社会主义政党。资产阶级在对付无产阶级罢工斗争问题上,除继续采用"糖饼"政策外,越来越多地依靠政府的暴力进行血腥镇压。无产阶级愈来愈多地采取议会外的暴力斗争形式。加上资产阶级对广大劳动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使得

无产阶级在斗争中有可能获得可靠的同盟军。

(二)是帝国主义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帝国主义国家大力向殖民地输出资本,在那里铺设铁路、开办工厂、设立商业中心,对殖民地人民进行极其野蛮的剥削和掠夺。帝国主义使殖民地、半殖民地在政治上处于附庸地位,并与当地的剥削阶级勾结起来,共同对殖民地劳动人民实行残暴统治。这些不可避免地加强了这些国家的人民对帝国主义及其附庸的仇视。此外,伴随着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侵略,殖民地半殖民地出现了本国的现代无产阶级,产生了本地的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知识分子,从而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使得殖民地半殖民地从帝国主义的后备力量,变成了无产阶级的后备力量。

(三)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特别尖锐地表现出来。在世界已被瓜分完毕的情况下,随着帝国主义各国间经济、政治势力的不断变化,又出现新的不平衡。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如德、美、日等国迅速赶上并超过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和法国,它们要求按实力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激化,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加剧了帝国主义本身所固有的一切矛盾,造成帝国主义体系的薄弱环节,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社会发展

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和作用总是受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

四、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本内核?,在总结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基础创立的一系统科学的逻辑理论思维形式。

五、无产阶级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又称工人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相联。

六、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主要以唯物主义角度所编写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理论和学说的体系。具体的讲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哲学的观点、社会学理论和政治学说。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

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七、新民主主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八、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三步走战略)

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第一次使用“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这样的提法,明确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在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我国在提前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战略目标之后,为了把第二步战略和第三步战略很好的衔接起来,根据邓小平关于分阶段,有步骤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战略思想,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21世纪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从而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经过全党和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邓小平用我国历史上“小康”的概念,赋予其新的内容,表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他指出;“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的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的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和发展中社会主义大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

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九、三个面向

邓小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简称。

1983年9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的题词。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再一次提到,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根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总线路、总任务,对教育战线提出的战略方针和教育发展方向。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不单是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普遍意义,在国民道德建设方面也是完全适用的。

十、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邓小平在讲话中将我们党一贯所强调的思想政治方面的原则,科学地概括为“四项基本原则”,这就是“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指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1987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把“四项基本原则”作为重要内容写进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

十一、党的基本路线

党章规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十二、四个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

化。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一次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

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十三、冷战

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代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的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爆发,其对抗通常通过局部代理人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外交竞争等“冷”方式进行,即“相互遏制,却又不诉诸武力”,因此称之为“冷战”。

冷战是指:1947年——1991年间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两个阵营除直接交战以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处于对抗状态的时期。

冷战一词是当年美国政论家斯沃普在为参议员巴鲁克起草的演讲稿中首次使用的。二战结束后,美国对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敌视和遏制政策,因此巴鲁克说:“美国正处于冷战方酣之中”。“冷战”与“铁幕”一词同时流行。表示美苏之间除了直接战争外,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处于对抗的状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