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河南省淮阳县西城中学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西周的更替导学案(无答案) 中华书局版

第4课夏商西周的更替

课题课型新授课

个人教学设计

【使用说明】

1、在第一课时中,精读勾画学习目标,结合导学案预习篇通读教材P17-20,在课本上勾画相关知识要点,找出疑难点,做好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小组内的互帮互学活动;在第二课时中,按照小组内的分工,结合导学案探究篇进行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活动,解决学习疑点。

2、积极参与,注重记忆。

【学习目标】(预习之前,先认真识记勾画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带着目标展开预习吧!)

【预习案】

一、结合下列自学指导,勾画课本要点,独立预习

【导学1】夏传子,家天下

认真阅读P16—17相关内容,勾画禹建立夏朝的时间、都城并记忆。

【导学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预习点拨:认真阅读P17-18相关内容,观察图片,勾画商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和商朝的疆域及西周建立的时间、都城并注意背诵识记。

【导学3】西周的分封制

预习点拨:认真阅读课本P18-20相关内容,勾画西周的分封制和东周建立的时间、都城并记忆。

二、认真分析预习检测,并把答案写在题板上,你是最棒的!

三、结合预习情况,交流预习中碰到的疑惑

四、结合任务分配,组内讨论,学科组长组织,合理分配任务,充满信心迎接下一节的学习提高。

【我的疑惑】

【预习检测】:

(一)“夏传子,家天下”

1、禹建立夏朝的时间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___________为基础的王朝,史称

“帝禹”或“禹王”。

【当堂检测】

1、皇位继承的世袭制最早出现在()

2、禹死启继位,标制着中国历史上的“_________”结束,开创了

“___________”王位世袭制的时代开始。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代纣

1、商的国君_____________,约在_____________年,起兵灭掉夏朝;

建立___________,定都___________。

2、商朝疆域广大,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手工业技术发展迅速,

创造出灿烂的__________文明。

3、武王任用姜尚等人,在___________年,在___________打败商纣王,

商朝灭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武王代纣”建立_____,定都

___________史称西周。

(三)西周

1、西周后期,政治黑暗,在___________年犬戎破镐京,杀死幽王,

西周灭亡,第二年,周平王继位,将都城迁到___________,史称东周

【探究案】结合预习成果及各组任务分配,高效学习吧!

展示单元一:你认为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

退?为什么?这一演变和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探究点拨:1、要有时间观念,组长分配好任务,从生产力的发展和

历史发展的趋势进行分析。

观展示后组长总结:

展示单元二:夏、商、西周三代的灭亡有何相似之处从中我们能得到

什么启示?

探究点拨:要有时间观念,组长分配好任务,从三个朝代灭亡的原因

进行比较分析。

1、了解夏、商、西周三个王朝的基本史实

2、认

真阅读“商朝势力范围示意图和周初分封略

图”

3、提高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学会比较。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2、商朝前期,曾几次迁都,后来定都殷,历史称为()

A、伯益迁都

B、盘庚迁殷

C、成汤迁都

D、商纣迁都

3、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与哪位统治者有关()

A、夏王桀

B、商王纣

C、周厉王

D、周幽王

4、“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句话反映了西周统治者管理国家实行()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等级制

D、分封制

5、历史上“烽火戏诸侯”与哪位国王有关()

A、夏王桀

B、商纣王

C、周幽王

D、周厉王【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早期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

影响,是古代东方文明的中心,以此激发学生

的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夏传子,家天下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分封制

第一节课为预习课。导入新课

1、明确目标。(2分钟)教师阐述学习目标,梳理并精要概述知识点。用课件展示知识要点或框架,加强形象记忆。

2、独立预习(约20分钟)。学生先仔细阅读导学稿,对“学习目标”和重难点做到心中有数,按照“预习案”要求,然真阅读课本,做好勾画、标注、背诵、记忆和基础练习等学习活动,达成“预习案”要求的学习结果。小组长检查预习情况并记录评价。

3、预习检测(8分钟)。教师用课件打出预习检测题目,限时独立在白板上完成,学科组长或对面交换检查(也可背诵或口答)。教师巡查,根据巡查情况随机提问学生展示,并组织质疑或纠错。

4、初次探究(8分钟)。教师对每个探究点都提出方向和方法的指导与要求,学生进行讨论探究,教师巡视学情并参与其中。一般顺序为:对子讨论——小组讨论统一。

5、分配展示(约2分钟)。教师根据巡视情况,在讨论结束时候,分配展示任务到小组。小组长具体分配组员展示分工(板书、讲解、答疑、对抗、小结等),学生分头准备。

第二节为探究展示课。

1、提升探究。(约2分钟)学科组长解决组内疑难和分歧,小组内达成一致,沟通展示协作注意事项。

2、展示质疑。(约18分钟)小组长组织展示。其他小组质疑、纠错或对抗,教师把控互动,对重要问题做出精讲。板书环节各组同时进行。

3、检测矫正。(10分钟)教师用多媒体打出检测题,学生用白板或者口头回答(限时5分钟内完成)。教师巡视并准备提问展示,组织纠错。

4、归纳小结。(约3分钟)教师(或学科班长)对当堂知识框架和要点、学法和结果作出归纳,形成知识树。帮助强化记忆。同时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5、当堂清。(约7分钟)教师督促学生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归纳,并批改本节导学案了解学生的听课情况(教师批组长,组长批组员),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精讲。结合本节课具体设计如下: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启发学生思考,引入情景

二、结合课件解读知识框架

三、引导学生预习,教师巡视把握学情

四、结合课件限时进行预习检测,教师巡视把握学情

五、学生初探,交流学习困惑

六、结合教师分配任务,组内分配任务,准备探究课

七、学生休息之后在限定时间内做好探究活动

八、学生进行展示点评对抗,全班互助探究完成学习任务。

展示单元一:学生展示、点评、拓展、方法总结。教师注意拓展观察能力的检测提高练习

展示单元二:学生展示、点评、拓展、方法总结。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对山顶洞人及北京人特征归纳,进而总结。

九、当堂检测。教师结合课件出示检测问题,在限定时间内让学生独立完成,可以写在白板或者口述。教师巡视,准备提问。(典型题目或者典型同学)

十、归纳小结。教师带领学生结合知识框架展开知识梳理,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疯狂记忆。

十一、让学生再次整理导学案,教师批阅组长导学案,了解学习情况,对重点问题进行补充讲解。

十二、下课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教案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2、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水利工程都江堰、甲骨文。 3、齐、晋争霸、商鞅变法。 4、孔子,百家争鸣。 【难点】

初三历史教案-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最新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5—11课) [知识与能力] 以教材中课文出现的基本人物、事件、时间和提示为对学生 应掌握知识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 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能力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养; 3、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原因。 [重点] 我国的夏、商、西周主要制度、兴衰过程。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7课时 [课型]新授课、活动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的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必修一 第1课 夏商西周政治制度

必修一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目标导学】 知识与能力: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学会分析图表,解读史料,合作探究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 【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 本课难点:结合夏商西周的相关史实,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预习要求】(要求同学们课前精读教材,在课本上做批注“点圈划”, 并标明不懂的问题,花10分钟自主完成学案填空部分,落实基础知识。) 1、归纳本节课涉及到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概念。 2、理清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发展的基本线索。 【自主研学】——预习案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1、自启开始,王位的传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制(传贤) --→ 世袭制(传 ) 2、商朝的王位都是父子相传吗? 不都是,有时 3、为什么说夏商的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夏商的最高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 的意志,国家大事都通过 的方式来决定。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目的)? 进行 统治,巩固奴隶制度。 2、分封制分封的对象(分封谁)有哪些?其主体是什么? (主体)、 和 的后代 3、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①权利:天子授予诸侯 、 和 ,诸侯在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能在封国内设置 、建立 和 。②义务:服从 、镇守 、随从 、交纳 、朝觐述职。联系天子与诸侯之间权利与义务的纽带是 。 4、分封制有何特点? 主要以 层层分封, 等级 ,“天子— — — ”。 5、分封制有何影响? ①西周:扩大了 ,巩固了 ,使西周成为延续数百年的强国。(积极) △为什么到西周 ,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诸侯国具有很大的 ,根本原因是生产力发展。 ②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割据、混战,破坏了统一 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西周为什么要实行宗法制(目的)? 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 、 和 继承上的矛盾。 2、宗法制用什么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制度? 系 关系的亲疏 3、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 继承,为 宗;余子分封为 ,他们对天子来说是 宗,但在自 己的领地内是 宗。诸侯、卿大夫、士比照天子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 。 4、宗法制的核心是什么? 继承制(也是主要特点) 5、宗法制有何作用? 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 和 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 和 。 6、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如何? (四个字概括)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 上的体现。 【预习检测】 1.商朝在中央设立的参与商王决策的职位是( ) A .相、史 B .卜、祝 C .卿士、师 D .相、卿士 2.周初实行分封制,其根本目的是为了( ) A .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 .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C .巩固周王朝统治 D .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姓诸侯 3.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的权利有哪些( ) ①镇守疆土 ②随从作战 ③交纳贡赋 ④朝觐述职 ⑤建立武装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 ) A .财产 B .地域 C .信仰 D .血缘 6.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合作探究】——探究案 1、请你阅读课本第5页“西周分封示意图”和下列材料: 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封诸侯……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 ——摘自《史记?周本记》 (1)请分析,在上述材料中,西周分封的诸侯共有哪几类?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西周分封示意图,分析西周分封的特点有哪些? 2、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主要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利,等级森严。 (2) 权与 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 (消极)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1页(共1页)张洪中学七八年级政史备课组 《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观察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 【重点难点】 夏朝的建立和分封制 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 【学法指导】 阅读浏览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自学讨论法:组内要相互讨论,各抒已见,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知识链接】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另外一个故事“姜太公钓鱼”,在中国也很有“人气”。那么,“姜太公钓鱼”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具体的由来是什么?在那个“太公钓鱼”的时代,除了有趣的故事外,还有那些重要的事情在发生呢?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②_______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③商朝建立者是________,他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等人做大臣。 ④商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⑤周国君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逐渐强大。 ⑥商朝灭亡,________建立周朝。 ⑦商朝迁都的国王是__________。 2.地点: ①夏朝统治中心地区,在今________和________一带。相传,把都城建在_______ ②夏朝衰败时,_________的商国强大起来。后来商王将都城迁到_________。 ③西边_________流域的周国发展起来,与商在________大战,商纣王逃到________自焚而死。西周建立,定都_________。 3.时间: ①约公元前______年,商朝建立。②商、周牧野大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年。③公元前________年,西周灭亡。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活动一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意为“去”),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读一读上面的材料,议一议,从材料一所反映的时代过渡到材料二所反映的时代是社会的进 步还是倒退?谈谈你的看法。 活动二: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小结】 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商朝建立于( ) A.约公元前2070年 B.约公元前2046年 C.约公元前1600年 D.约公元前771年 3.西周的都城定在( ) A.阳城 B.镐京 C.鹿台 D.殷 4.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 ) A.纣 B.启 C.幽王 D.桀 5.下列内容,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舜传位给禹 B.禹传位给伯益 C.禹传子,家天下 D.汤战胜桀 6.下列内容属于商纣王所为的是( ) ①无休止的征发百姓 ②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 ③监视平民的言论和行动 ④施用炮烙等酷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面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B.诸侯服从周天子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 C.战时带兵随天子作战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天子纳税 8. “夏商周断代工程”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总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年表。目前我们的课本即采用了这一成果。据此,请你推算一下,夏商周三代各自统治的时间为( ) A.470年 554年 275年 B.407年 550年 260年 C.450年 554年 275年 D.470年 550年 275年 9.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 ) A.削弱功臣、贵族的权力 B.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 C.排斥异姓诸侯,团结同族诸侯 D.建立军事屏障,防止外族入侵 10.右图是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 ) A.黄帝 B.禹 C.伯益 D.汤 【作业布置】P25活动与探究1、2

《夏商西周的历史》教案完美版

《夏商西周的历史》教案 七年级历史 一、教材分析 世界历史上,只有中华文明五千年延续不断,这是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约公元前2070年,即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建立之时,我国古代社会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古代史上,中国仅销迟于古老埃及进入文明时代,是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勤劳勇敢的华夏儿女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古文明形成特色、走向繁荣的重要时期。 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跨三个朝代,知识点多且比较琐碎,但内容浅显,学生容易了解和接受,能力目标较低。重点应放在学生自主学习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课堂讨论的方式归纳得出结论,从而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初步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和学习目标 1.让学生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以及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2.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地分析评价,鼓励学生课堂参与讨论活动,提高学习兴趣。 3.学习奴隶制国家的更替过程,感悟“得道我助,失道寡助”的深刻含义,体会中国悠久的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理念和方式 本课内容比较浅显,整个课堂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为主,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知道夏朝建立的史实、夏商西周的更替过程。王位世袭制与禅让制的区别,教师应给予点拨指导。对于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教师可适当补充资料,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商文明在世界文明中的地位。总之,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条不紊。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这一课,教师必须制定一个详细可行的、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计划,放在多媒体课件中,供学生参考,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少走弯路。并且,关于商朝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教师要补充一些资料,包括文字、图片、影像资料,使学生对商文明的了解更全面。另外,在课件中,应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朝代更迭的深层原因。学生应在课前提前做一些预习,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或者是疑难问题到课堂上交流。 (二)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①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古代卓越的部落联盟首领禹,谁能说一说,禹有哪些值得我们后人吸取和借鉴的优点? ②禹不但有同学们所说的优点,禹还做了一件对中国历史有影响的大事,那就是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那么禹是如何建立夏朝的?中国的奴隶社会还有哪几个朝代,它们的发展状总如何呢? 让我们共同学习本课——夏商西周的更迭。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学习目标】1、知道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西周的分封制,区别开世袭制与禅让制。 2、通过分析分封制的内容理解分封制的作用 3、对比夏商周的兴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夏朝的兴衰;西周的分封制 难点:认识到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内容】 一、自主学习 任务一:1、阅读教材,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并完成下列问题 朝代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亡国者大事 夏 商 西周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3、夏、商、西周三代的兴亡有什么相似之处? 任务二:阅读教材第24页,在课本上标出知识点,思考下面问题 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什么是分封制?起到了什么作用? 二、团队合作探究: 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什么区别? 三、拓展延伸: 我们常说“学史明智”、“以史为鉴”,那么我们从夏朝和商朝的灭亡中得到什么启示? 四、达标检测: 1、我国进入奴隶社会的标志是() A、出现了阶级剥削和压迫 B、生产力不断提高

C、出现了私有 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有人因触犯法律而被投入监狱受到惩罚,请你推断他不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一时期() A、黄帝 B、夏朝 C、商朝 D、西周 3、“执政为民”这种思想,早在几千年前的奴隶社会时期就有所体现。夏、商、周时期,要求大臣勤于政事,“有功于民”的国王是() A、启 B、汤 C、武王 D、盘庚 4、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的是西周的()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君主制 5、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根本目的是() A、打击商朝的残余势力 B、发展社会经济 C、保卫镐京的安全 D、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6、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诸侯的反叛 B、统治者残暴,失去民心 C、奴隶和国人的暴动 D、少数民族的入侵 7、西周与商朝相比,政治上最突出的不同之处是() A、实行王位世袭制 B、强化奴隶制国家机器 C、实行分封制 D、残酷压迫奴隶和平民 8、下列文学作品以“武王伐纣”为历史背景的() A、《三国演义》 B、《封神演义》 C、《隋唐演义》 D、《西游记》 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10、阅读下列材料: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天之下,莫非王臣 -------《诗经》 请回答:①这句话大体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②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 ③写出几个你知道的反映这种现象的朝代。 【学后小记】

夏商西周的历史地位

夏商西周的历史地位 在上古时代相当艰苦困难的条件下,社会人们所创造的文化能够得以保存并且发展壮大,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就世界历史的范围看,夏商西周时期的社会历史一脉相承,其间不仅没有间断,而且三代的文化渐次延续而屡创辉煌。这个能说是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一个奇迹。这一点可以作为我们所阐述的夏商西周的历史地位这个问题的第一方面。 站在文明时代槛上的禹是夏朝的奠基者。从禹子启开始,夏朝正式建立。夏朝共历四五百年的时间,在大约公元前21世纪至前17世纪之间。《史记·夏本纪》集解引《汲冢纪年》说夏朝“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所谓“无王”,指夏朝初期太康失国以后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东夷族的羿、寒浞先后占据了统治地位,直到太康弟仲康的孙子少康时,夏王才恢复了统治。曾经见到过《汲冢纪年》材料的晋朝人束皙说“夏年多殷”(《晋书·束皙传》),认为夏朝比殷朝的年数更多。他可能是把尧舜的时间都算在了夏朝之内,也可能只把盘庚迁殷以后至纣王的时间算作殷朝年数。无论如何,在我国文明时代的开始阶段,夏朝都是历时长久的一个重要时期。继夏而起的商朝是由子姓的商族所建立的。商的祖先契与舜禹的时代约略同时,可见商也是一个相当古老的部落。商在早期是活动在黄河下游北方广大地区的部落,时常进行迁徙,到了成汤时期,商族活动在今冀南、豫北一带。大约在前17世纪成汤在众多方国部落的支持下灭掉夏朝,建立了商朝。按照《史记》的记载,商朝共传十七世,三十一王。商朝的覆灭是前11世纪的事情。《史记·殷本纪》索隐引《汲冢纪年》说商朝“用岁四百九十六年”,与商朝的实际情况当相距不远。商朝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从成汤灭夏到盘庚迁殷以前为第一阶段,称为早商时期;盘庚迁殷之后至商朝灭亡,为第二阶段,称为晚商时期。早商时期殷都屡迁,商朝都邑先后有毫、嚣、相、庇、奄等。盘庚继位以后把都邑从奄迁徙至殷。这以后,商的都邑还可能有过小范围内的移动,也可能出现过两都并存的局面,但大体说来,基本上还是以殷为都邑的。《史记·殷本纪》正义概括《纪年》的说法,认为“自盘庚迁殷至纣之灭二百五十三年,更不徙都”,其说大致可信。和了姓的商族一样,姬姓的周族也有相当古老的历史。周的始祖弃是舜禹时代的人,曾被舜任命为后稷。在部落首领公刘的时期,周族居于戎狄之间,公刘率族众迁徙至豳。公刘以后九传至公亶父,周族又从豳迁徙到歧山下的周原。这以后周族才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周文王的时期曾经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二”(《论语·泰伯》)的兴盛局面,受到多数方国部落的拥护,从而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了基础。大约在前11世纪,周武王率众灭掉商朝,成为周朝的开国之君。周朝以平王东迁为分界划分成西周与东周。东周包括春秋、战国两个阶段,社会历史进入了迅速变革的时期。周代能够自成体系、稳固发展的历史时期还是西周。从周武王开始,西周王朝共历十二世,十三王,此外,在武

《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学案

《夏商西周的兴亡》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说出夏、商、西周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去分析原因,从而培养比较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由学生看图说文,提高观察想象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着名的文明古国。 【重点难点】 夏朝的建立和分封制 对“分封制”的认识和理解 【学法指导】 阅读浏览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认真阅读课文,自主学习。 自学讨论法:组内要相互讨论,各抒已见,解决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 【知识链接】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可以说家喻户晓,另外一个故事“姜太公钓鱼”,在中国也很有“人气”。那么,“姜太公钓鱼”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具体的由来是什么?在那个“太公钓鱼”的时代,除了有趣的故事外,还有那些重要的事情在发生呢? 带着这些问题,今天我们学习新的一课: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1.人物:①夏朝第二代国王是_________。 ②_______是夏朝最后一个国王。 ③商朝建立者是________,他任用有才干的_______等人做大臣。 ④商最后一个国王是_________,是有名的暴君。 ⑤周国君________重视农业生产,任用贤人_________等,国力逐渐强大。 ⑥商朝灭亡,________建立周朝。 ⑦商朝迁都的国王是__________。 2.地点:①夏朝统治中心地区,在今________和________一带。相传,把都城建在_______ ②夏朝衰败时,_________的商国强大起来。后来商王将都城迁到_________。 ③西边_________流域的周国发展起来,与商在________大战,商纣王逃到________ 自焚而死。西周建立,定都_________。 3.时间:①约公元前______年,商朝建立。②商、周牧野大战发生在公元前_______年。③公元前________年,西周灭亡。 二.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主题一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是谓大同。 材料二:今大道既隐(意为“去”),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是谓小康。 ——-《礼记·礼运》 读一读上面的材料,议一议,从材料一所反映的时代过渡到材料二所反映的时代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谈谈你的看法。 主题二: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小结】 通过自学、讨论,按照下列表中提示,将知识归纳起来填在表中。 【当堂测评】 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是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商朝建立于( ) A.约公元前2070年 B.约公元前2046年 C.约公元前1600年 D.约公元前771年 3.西周的都城定在( ) A.阳城 B.镐京 C.鹿台 D.殷 4.右图是把人当作坐骑的暴君,他是( ) A.纣 B.启 C.幽王 D.桀 5.下列内容,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舜传位给禹 B.禹传位给伯益 C.禹传子,家天下 D.汤战胜桀 6.下列内容属于商纣王所为的是( ) ①无休止的征发百姓②修筑豪华的宫殿园林③监视平民的言论和行动④施用炮烙等酷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7.下面内容不符合西周分封制的是( ) A.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高三历史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知识点

[键入文字] 高三历史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知识点 夏朝是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以下是第一章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 度知识点,请大家认真学习。 1、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因为原始社会生产力极端落后,人们的生活极端困苦,人类认识自然的能力有限,为了生 存时常进行战争有时甚至毁灭整个氏族.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使生产力逐步得到提高, 并且保留了生产力中核心要素:战俘不杀,留作奴隶;有了以国家形式的专门社会管理机构;创造了文明的转门部门和专门人才;同时,阶级斗争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之一.禅 让制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世袭制是私有制发展的产物.从禅让制到世袭,从天下为公到天下为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是私有制发展到 一定阶段的产物.从阶级斗争的角度来认识,是阶级对立的结果,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和国人暴动的性质以及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及启示 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斗争都是反抗奴隶制国家暴虐统治的正义斗争,也是奴隶主贵 族争权夺利的斗争.国人是平民,举行暴动的是平民和奴隶,国人暴动是平民和奴隶的反抗 斗争. 夏商周灭亡的共同原因在于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化了阶级矛盾,从而导致统治阶级内 部或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斗争,这是中国古代王朝更替的普遍规律.从中我们获 得的启示就是要勤政爱民. 3、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分析井田制和分封制的关系 (l)井田制 ①含义: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②内容:A.一切土地属于周 王所有;国王把土地分赐给诸侯臣下世代享用,不得转让和自由买卖.B.诸侯要向国王交纳 1

第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教案修订稿

第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 学设计教案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单元时段】 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夏、商、周时期的历史。 【单元特点】 本单元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说明由夏朝开始出现国家,到商与西周时期创造青铜文明、春秋战国进入铁器时代,先进技术推动了生产发展和社会变革,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经济变革又促进了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的繁荣。 【内容标准】 1、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2、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 3、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 4、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5、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6、以都江堰为例,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7、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8、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夏商周时期的更迭过程和基本历史史实;掌握分封制、商鞅变法、百家争鸣等历史概念的意思和内容;掌握夏商周时期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成就。 通过学习夏商周时期的兴亡,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的能力;通过识读“周初分封略图”、“春秋战国形势图”等,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和使用历史地图的能力;通过对青铜器司母戊鼎、都江堰等的学习,让学生形成丰富的历史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通过学习,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收集资料和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概括,产生对人类历史的认同感,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通过讨论、辩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通过创设一些历史情境,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让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对历史的理解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夏商周时期的历史,逐步了解中国国情,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了解科技文化成就,逐步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 1、夏、商、西周兴亡过程,分封制。

专题04 夏商西周的兴亡(讲)-2015-2016学年七年级历史同步精品课堂(上册)(解析版)

七年级上册同步精品学案(讲)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的一课,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是早期国家的产生,比较重要。本课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1、夏朝的兴衰。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3、西周的分封制。 【知识梳理】 一、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禹死后,其子启继位,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 二、夏商西周的更迭和西周的分封制 (1)夏、商、西周的更迭 (2)西周的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统治。 ②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作战。 ③作用: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 夏朝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

知识链接: 1. 夏朝的建立: (1)开国帝王——禹 (2)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3)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2、西周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统治 (2)方法:①接受赏赐的诸侯必须对天子履行义务,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出征。 ②诸侯也可以效仿天子继续分封产生卿大夫,卿大夫效仿诸侯实行分封产生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贡品、作战等义务 (3)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教师点拨: 1、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这也是我国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原因。 2、分封制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典例说明】 例1:西周初年,疆域空前辽阔。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是下面的哪一种制度( )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答案】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 【方法总结】本题属于肯定型选择题,可以根据题文意思直接选出C项。 二、教学难点: 对分封制的理解认识 知识链接: 1、西周分封制在西周初年有利于天子加强统治。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 ?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教学渗透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一一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 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 前771年西周灭亡。 3、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 4、开发思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 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自我测验 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 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 2

西周的兴亡 优秀教案

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了解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西周结束时的国王、时间;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并初步理解实施的意义。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课前分小组布置学生查找“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烽火戏诸侯”两个历史故事及其讲述,以及课后布置学生制作西周主要诸侯国分布图,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叙述表演能力;通过帮助学生分析武王伐纣的性质和胜利原因,培养学生总结历史现象,初步发现历史规律的能力。掌握一种历史地图的制作方法。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公元纪年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商朝的灭亡、西周的兴起和结束的学习,认识人心向背对战争胜负、政权存亡的影响。通过对周武王与周幽王的对比,引导学生对人生价值的思考。通过对西周的政治经济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西周王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西周建立;分封制 二、难点:西周的分封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多媒体《封神榜》主题曲及片段,问学生是什么电视剧的主题曲,它能反映哪两个朝代的更迭? 学生:回答(略) 教师:点评并讲解,通过对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对夏商两个奴隶制国家有了了解。出示课件《商朝略图》,请学生注意殷的位置,指出在其后期走向衰落的同时,渭水流域的周族发展起来。问学生:那商是怎么灭亡的、周又是怎样建立的呢?(多媒体展示本课题目)学习新课:西周的兴亡 一、西周的建立(多媒体展示) 教师:有谁知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个成语的来历吗?

学生:上台讲述故事。 教师:周文王武王任用姜子牙为相,周国日益强盛。终于发动了讨伐荒淫无道残暴昏君商纣王的战争,其中最重要的一战是发生于大约公元前1046年的牧野之战。 学生:自学小字部分的同时出示课件:(问题:这场战争相对周武王而言是正义还是非正义的?老百姓是拥护还是反对的?)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商纣的暴政阻碍了历史的向前发展,而周武王顺应民心,就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因此,一场战争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就看它是不是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否得到老百姓的民心的拥护,都成为了周武王伐纣胜利的原因。牧野之战后,西周建立。 教师:西周的建立这是谁? 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多媒体展示《周武王》图片)建立时间和都城呢? 学生集体回答。 教师:历史又翻开新的有一页,进入西周的历史部分。此时的周王国土辽阔,怎样进行统治呢,周武王就采纳了周公旦的建议:实行分封制 二、分封制(多媒体展示) 学生阅读全目。要求学生自己归纳提出问题并拟定答语。 教师:分男女生组互相提问,对方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列表,以提问或回答正确的写红色“正”字的笔画的方式进行。如果答语(倒计时找)错误,则对方得分写一笔红字。教师要引导确定问题的大致正确度。) 教师最后才出示多媒体展示本目应该掌握的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集体回答。 1.什么是分封制? 2.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3.分封制的内容是什么? 4.主要的封国有哪些?分在什么地方?教师提示,我们常说的“燕蓟之地”“齐鲁大地”“三晋之地”的由来。 5.诸侯国有什么权利? 6.诸侯国君要向周王尽什么义务? 学生回答:(略) 教师:通过这种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形成了西周时期严格的等级制度。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辅栏内容并总结:周王掌握着土地和政治权力,所有的封国中,国姓姬的占一大半,进一步说明实行分封制是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以巩固奴隶主阶级的统治。从而

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2014/9/10 编写班级:小组:姓名:学号审核:高一历史组【课标要求】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1、掌握宗法制分封制的内容、作用及二者关系,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感悟早期的政治制度是古代先民智慧的结晶,制度的创新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又是 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之一,增强对源远流长的华夏民族的民族自豪感。 【自主学习,知识梳理】-预习案 自主学习要求: 1、结合学案中的内容,自主学习课文基础知识部分,并自主构建本课知识体系。 2、小组内相互检查基础知识,找出错误并改正。 一、夏商两代的的政治制度: 1、夏朝:出现了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出现了制度 2、商朝: (1)主要政治制度: (2)政权特点:弥漫着目的: 二、周代的政治制度 1、分封制:(封邦建国) (1)含义:(2)内容: ①周王: 同姓亲族 ②分封对象 异姓封国 ③层层分封: (3)周王与各封国的关系: 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积极: (4)评价 局限:d: 后期诸侯国实力强大,周王室衰落,易形成分裂割据。(诸侯混战,社会动荡) (5)分封制的特点:①② 2、宗法制: (1)目的和性质: (2)内容:①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②核心: 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的,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3)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 ②有利于凝聚 (4)特点:①为主要特点,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②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相结合③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 3、宗法制和分封制关系: ①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共同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

1[1].4夏商西周的兴亡_导学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看教材能说出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时间,重要事件 重要人物。西周分封制的内容、目的和作用。 2、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 古国。 【学习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学习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学习过程】: 一、小组合作完成基础知识人人过关。 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 定都,历时400年而亡。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 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制代替了禅让制。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 性质是国家。 3、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4、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 朝为朝。 5、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 。 6、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二、小组探究,拓展提升 材料解析题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礼记·礼运篇〉 请回答: 1、这种“天下为家”的局面是因为谁而开始? 2、他破坏了禅让制,而采取了什么制度? 3、开创“天下为家”局面的人,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什么王朝? 3、从此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什么社会的发展阶段?

三、课堂练习 1、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始自() A.禹 B.启 C.桀 D.汤 2、施用“炮烙之刑”的暴君是() A.启 B.桀 C.纣 D.周厉王 3、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者是() A.禹 B.启 C.汤 D.周武王 4、任用姜尚,使国力逐步强大的是() A.周文王 B.周武王 C.周平王 D.周厉王 5、下列历史人物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A.舜—禹—桀—启 B. 舜—禹—启—桀 C.禹—舜—启—桀 D. 启—禹—舜—桀 6、牧野之战为哪一国家建立奠定了基础() A.夏 B.商 C.西周 D.东周 7、俗话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的明君是:() A.黄帝 B.启 C.商汤 D.周文王 四、课堂反思: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一)知识目标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培养学生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 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认识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 [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 [教学思路] 课前导学 1据学生的特点、能力、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学生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况表格。 3.有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制作相关的手抄报、课件等。

二、教学渗透 1.上网查询、搜集和剪辑相关影视资料,渗透信息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可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文艺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总结知识要点,如编演历史短剧等以加深对本课内容的理解,使文、史融为一体。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前面学习了原始社会的有关内容,到原始社会末期,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从此奴隶制在我国建立。” 2、学习新课 学生通过预习已经对夏、商、西周三朝的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再通过填充历史再现表格从整体上有一个脉络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 2、都城:阳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5、夏朝最后一个国王是桀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汤率领下灭夏 2、商朝最后一个国王:纣(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继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后期,政局混乱,发生了国人暴动,赶走了周厉王,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3、课堂小结:多媒体显示历史坐标图,对本节课内容作一个概括总结。 4、开发思维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引起了人民的强烈反抗。就“夏桀、商纣的残暴统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先分组讨论。同学们还可绘制漫画,讲故事,写诗以及一切可以表现自己观点的形式都可以用来为自己服务,在形式问题上可以大胆探索,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5、自我测验 利用选择题和材料题两种题型对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一个了解。所以,选择题主要是基础知识的再现,材料题是一个知识拓展题。向学生提供了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处境,加深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