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_王小禹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_王小禹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_王小禹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_王小禹

- 34 -内容提要:美国《为生活的地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经过年的推广实施,积累11下丰富的实践经验,研究它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能为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实施;问题;影响因素

世纪年代美国《为生活的地理:国2090家地理课程标准》(Geography for Life: 自年正式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1994出版以来,经过年的推广实施,积累下丰11富的实践经验,研究它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能为我国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和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实施情况、实施中的进展

1美国的教育系统极其庞大,学生总数超过万人,分布在个州的万多所学校5000508中。而且,与其他大多数国家不同,美国的教育系统在政治上和经费上是分散的。教育政策决策和教育资源的使用实际上要由成千上万不同的实体来选择。包括:个相16000互独立的学区,所大专院校,个州、330050联邦政府的不同机构和各级法院。[1]

这种状况为其教育系统的迅速变革带来了极大的阻力,但地理教育的改善仍是巨大的。

《为生活的地理》的出版标志着美国地理教育进程中一座里程碑的建立。这个文件总结了地理教育家和地理组织十多年来一致努力的结果,将地理重新导入了学校课程,

并向教师和学生展现了地理对于理解周围错综复杂的世界所具有的巨大力量。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旨在适用于所有的学区和州,也给教师进行课堂特色教学提供了机会。自《为生活的地理》出台后,“基于标准的”地理教育改革运动在美国逐步展开,各州纷纷参照国家标准制定、修改和调整其标准,以提高本州的教育质量。一份来自国家地理协会的报告陈述:年在地方上还没有标1989准,年就有个了,这个数字在年1998402002上升到个。年有个州有同其它学科49200446明显分开的标准,个州地理标准以各种形3式存在于其它学科的标准中,唯一没有地理标准的州是爱荷华,但当时它没有任何学科的标准。[2]

可见,《为生活的地理》推动了各州地理标准的形成和发展。

、实施中的问题

2尽管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问题之一,个州对标准的执行不够平衡标准颁布的两三年后,美国国内就可开始关注其实施情况了,Thomas B. Ford ham 基金会年月公布的《州地理标准:对19982个州以及哥伦比亚特区地理标准的评38价》 "State Geography Standards: An Apprail of Geography Standards in 38 States and the ,是较早对国家地理标District of Columbia"准在各州执行情况的一项调查,评价的结果表明,在《为生活的地理》的推动下,地理

已经在各州的课程标准中赢得了一席之地,

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王小禹袁孝亭

但是标准的执行情况参差不齐,相差甚远。而且只有少数几个州的标准是清晰、详尽、全面而又严密的。

问题之二,内容标准的不够具体增加了操作的难度

由于大多数教师已广泛接受了十几年前出版的《中小学地理教育指南》[3]中围绕五个主题来组织地理课程内容的结构,一些教师被《为生活的地理》长达页的内容和

272

复杂所吓倒,无法确定如何在教学中完成这样的新标准,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新地理课程标准。而且,地理课程标准又提供了一系列要求学生应该达到的基准

,没有详细规定通过学习哪些内(benchmark)

容达到这些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其缺乏实际操作性。各州的课程框架制订者也发现很难对《为生活的地理》进行提炼。因此,在公布了六年之后,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有关表述在许多州的课程指导中仍不明显。

国家地理协会认识到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在实施中的困难,又颁布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核心》,作为国家地理课标的参考指南。不幸的是,这个指南并没有像《为生活的地理》那样得到广泛推广,对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实施的影响是微弱的。教师们仍然在为解决他们该教什么地理内容以及应该教到什么程度这样的问题而困惑。由于没有规定个体的学习内容,社会科中的其它学科对地理的排挤和所造成的课时紧张愈加严重。

以《州标准的陈述》为题,于年发

2000

表的基金的又一次调查,再次分析Ford ham

和分级了国家标准纳入各州课程框架的程度,结果同年的报告相比,标准在各州

1998

的执行情况有了很大进展,但仍不均匀,不及格的还很多。

问题之三,标准的执行者对标准缺乏深入的理解

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教授Sarah

通过采访、听课、问卷调查Witham Bednarz

等方法,研究了美国地理标准的各级参与者们对标准的理解,结果发现标准的落实存在脱节。在她的报告《九年:检查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的实施》中提到,虽然教育政策的制定者、立法者和其他参与人员在标准的制定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忽视了基层老师们对标准的理解和掌握,所以标准中最容易被老师领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首先被采用了,而复杂陌生的往往被忽略跳过。导致在标准实施的九年后老师们还缺乏对标准深入的理解,使标准在课堂上的实施往往是形式上的而非功能上的。[4]

问题之四,标准的实施有反复

在《科罗拉多州国家Marianne Kenney

地理标准的实施:每件事都有一个季节》中形容国家地理标准在科州的实施“就像季节的循环和节奏一样,生长、发展和变化,有着令人激动的播种的春天,收获的时节、失落的时节、跳舞的时节、哭泣的时节”。[5]

在她的报告中也提Sarah Witham Bednarz

到,在过去的近十年中,《为生活的地理:国家地理标准》的实施如月相一样,经历了丰盈和亏损。在全国州标准的评定中,也有原来等级高的降为等级低的例子。[6]这些表明了标准在一些州中的实施情况有反复。

问题之五,其它学科的冲击导致地理地位的下降

的《与不安同Charles R Gildersleeve

在:内布拉斯加国家地理标准的实施》中提到:作为第个在年教育中采纳内容标

49K-12

准的州,有它独到的理由,“因为我们不希望犯其它州可能已经犯的错误。”另外也不愿打乱年前就形成了的地方控制系统。

150

也有人认为他们的州教育系统已经很完美了,没有必要去改变它,因为该州学生在美国大学联考这类的全国性考试中通常能得分很高,所以它在国家地理标准的实施上迟迟不动。小布什的《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

- 35 -

颁布后,因为规定只在数学、英语语言艺术和科学上有考试要求,地理教学更不是该州教育部优先考虑的事了。[7]小布什的这个法案,对全国各地的影响都较大,很多学校地理科在教学中的地位在这个法案颁布后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的《弗吉尼亚州学习Robert W Morrillr

标准:为生活的地理在哪?》表明了由于没有很好地实施国家地理标准,使该州学习标准在“鉴赏人与周围事物关系时,偏重于时间和年代观点而轻视了空间和环境观点。”结果,地理科几乎又被淹没在以历史科为主的社会科课程中了。[8]

以上各州在标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不是独有的,一般都有若干州的情形与之类同。而且,据反映,美国地理课程标准的研制与实施存在极大落差,在正式颁布多年后,有的教师甚至对这份出色的文本还一无所知。美国地理课程标准编写者起先的意图是希望教师在课堂上实施这些内容标准时能够不断进行补充、改进和重构。但遗憾的是,现实表明绝大多数教师没有能力完成这样的任务,他们需要知识点更加明确详细的内容标准,因此,以另外的文本安排相应的具体教学内容势在必行。接着,怎样将学习水平要求与具体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确立地理课标的督导地位,又成为了他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需要吸取的经验与教训。

二、影响美国地理标准实施的因素

美国国家地理标准的实施至今已年,

11

回顾过去,很明显地有很多路障和争执,其实施过程也一直面临着持续性的挑战。读美国有关该标准实施的文章,可以发现,标准的实施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标准文献的冗长、庞杂和概念上的

1

模糊是其实施的一个障碍

在社会科里,历史有两套标准(美国史和世界史),政治(政府)和经济学各一套。《为生活的地理:国家地理标准》

有页之长,又几乎没有对这(GESP 1994)276

一学科绝对核心的指导。这样的文献加上社会科里各学科在课时上的竞争,使老师们不知道在既定的教学日和教学时中,如何完成教给学生在地理上他们应当“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学业要求。在这点上,美国教育部也应当承担一部分责任,年时,标

1992

准的概念是模糊的,美国教育部没有及时提供它的定义和模式,以便所有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国家标准计划都能以统一的方式提出。加上地方政治、学科竞赛及各州甚至州内各地方学区间界线的不清晰,要想成功地实施标准有很多障碍。

、把国际标准纳入现存教育拼图的过

2

程受制度和惯例的困扰,学校官员、老师和父母的小心、谨慎和不信任又加剧了这些问题

制度上,“地方控制学校”在世纪后

20

半期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普遍的政治态势,所以国家标准经常被看作是联邦政府在地方水平上要控制学校的企图,不是个受欢迎的主意。此外,在惯例上他们认为,标准把强调放在内容上不太符合教育原理,因为教育原理支持的是更有建设意义的学习环镜。受曼哈顿学院委托的康尼狄克大学调查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绝大多数年级的老师

4-8

习惯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而不是“以老师为主体的学习”,以标准为基础、以内容为趋动的教学改革在这些老师的课堂上要想取得成功,其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另一个发现是,七位老师中只有一位相信:教育者的核心责任是“教给学生具体的信息和技能。”更多的教师相信: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年轻人“学会如何学习”。这些制度和惯例在现实上的确减慢了国家标准向州和地方学区的迁移,并且延迟了学生应当“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精确信息在课堂上的实践价值。[9]

- 36 -

、其它与地理有关的标准文献的干扰

3

几个与地理科有关的课程标准干扰了美

国地理标准的实施,文献之一是社会科标准

的被纳入这个过程,由国家社会科标准委员

会年出版的社会科标准《追求卓越》1994

(Expectations of Excellence: Curriculum

,使用十个主题Standards for Social Studies)

来界定文献,建议整合“社会科学和人文科

学以提升公民的能力”。而且,标准清楚地

陈述道:公民问题是跨学科的问题。这样,

公民、经济、历史和地理标准,关于学生应

当“知道什么和能够做什么”的陈述间有巨

大的脱节,并且,社会科教育者受到了十个

主体的羁绊:有两种目的、两种方法和课程

上的混乱,这种状况使得各学科标准的实施

等级都不高。[10]另一个文献《中小学地理教

育指南》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

(JCGE 1984)

了国家地理标准的推广,因为很多地理老师

习惯了应用该指南原来的五大主题来驾驭地

理课程,正是他们认为,《为生活的地理》

过于复杂,难以实施,教材编定者们也认为

难以提纯它的精要,而那些没有热切架构这

五个主题的地区,其标准的实施反倒比较

容易。比如:科罗拉多州由于没有过于强调

原来的五大地理主题,结果它的老师们很

容易架构有六大要素组成的新标准。

、在美国地理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

4

中,个人意识和党派政治的影响也很显著在标准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来自保守

党和民主派的攻击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标准

的实施,各州政治势力的不均匀也是标准实

施水平参差不齐的一个原因。比如科罗拉多州,当州长是促成《美国教育法:年目

2000

标》签署的国家座谈小组的主要成员、也是

克林顿总统的朋友时,由于他是

Roy Romer

支持课程改革的强有力的领导者,再加上科

州有一位很受尊敬的教育专员Dr. William 、一位有远见的州评价总监Randal Dr.

和领导下的强有Wayne Martin Dr.David Hill 力的地理联合会,在这些人的领导下,科罗拉多州地理课程标准与国家地理标准结合得非常好,在基金会的年评价

Ford ham2000

中,得了满分。而当原来的教育专员退职后,新的更保守的专员继任,他不支持科州地理联合会的工作,而且还指导州教育委员会重组整个州教育部,在很短的时间里,原来教育部中支持地理标准的一些人就先后离开了。因为科州学期的限制,州长让

Romer 位,当选,在德克萨斯长大,乔Bill Owens

治·布什的儿时伙伴对以标准为基础

Owens

的教育系统有不同的看法,早在布什总统年立法通过前,科州就已实施其中的一2000

些政策条例了,这些条例包括:在更多的年级强调州评价的发展,但只在阅读和数学上强调,这必然导致各学区的学校更侧重这两个学科的发展而忽略其它学科,不利于地理的发展,以至于地理实际从科州的小学课程中消失了,中学的地理也受到严重的威胁。[11]

《弗吉尼亚学习标准:为生活的地理在哪》认为:公民在选择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时,也是在从事政治活动,政治和教学的相互作用是社会行为中合理而必须的方面,因为教育的职责是培养英明而有创造力的公民,所以教育和政治不可分。教育和教学的政治化是否适当,可能由某人的政治观点和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角色所决定。弗吉尼亚学习标准就是在党派政治和州权力观点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环境中发展的,1994和年间,政治同盟人员,也是后来的州1995

长任命人控制指导了弗吉尼亚Gorge Alien

学习标准的发展,他反对没有保证的、不受欢迎的联邦政府介入教育,这种反联邦主义的政治态度导致该州社会科标准侧重于历史标准而削弱了其它科目,这是该州标准在评价自然和人文事件时,更多地强调时间和年代的观点而忽略了空间和环境的观点,以至于削弱了对地理的研究,结果,该州的地理

- 37 -

学科被淹没在以历史为主的社会科中了。[12]、影响教师落实标准的因素

5

课程标准的最终落实要靠教师,但对教师来说有内外两种因素影响着标准与教学的结合程度。外部因素有:权威、权力、指令和政策的一致性。[13]

权威能以多种方式确立,可由法律或官方的教学政策、也可由一些发展课程框架的专家们输入,由著名作家和顾问Grant 推崇的目前在美国中小学教育中广Wiggins

泛运用的教学设计过程和评价方法,以及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创立的多

Howard Gardner

元智力理论,影响了当代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他们也是对此次改革影响很深的权威人物,他们能通过个性力量推动教育形式和功能的发展。

行政权力在推行新标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一种新的教学实践被纳入到奖惩系统时,如高风险评价测试和教师的绩效责任。教师们对这种训任的反应,特别是当老师的报酬与工作的安全同改革的实施联系起来时,行政权力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当教育机构的具体指令作用于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时,明确清晰和具体可控的教学要求显得非常重要;而过于复杂的结构和理论,在教学系统中无法发挥作用,更谈不上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比如Madeline 的课程结构理论在世纪年代被广Hunter 2070

泛采用,是因为它的指令简单明了,Hunter 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最终得到了很好的落实。相反,美国《高中地理计划》也发布于世纪年代,但由于没有清晰的指令,2070

没有得到广泛的推行。

在教育体系中教育理念的协调一致,也是影响教师实施的因素,比如:教学中是以学生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中心,两种意见各执一词,教师被夹在中间不知如何是好。如果一项改革的形式与功能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比如:内容丰富、以学生为中心、并由现存的课程材料所支持,那么它的被采用就

是一定的。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美国国家地理课程

标准没有很好的辅助材料,有关它的内容和

解释的参考书也很少,而教师喜欢的是有实

际指导意义,便于实际操作的材料,再加上

标准本身的冗长繁杂,使标准的实施在很长

时间里,没有真正的意义。

除了外部因素权威、权力、规定和一致

性以外,内部因素也影响着老师对标准的实

施。这些问题与学习有关,按照建构主义的

说法,学习是在一个人已有知识和理解力的

基础上建立新的知识和理解、同化和顺化的

过程。教师理解、消化地理课程标准的结构

和功能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建构过程,所

以他们的错误概念、观点、以往知识和经验

这些内部因素,在如何解释和理解标准的形

式与功能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师对国家地理标准的实施还同四个独

立的变量有关,包括:老师职前训练、老师

在职训练(地理学院和工作室)、老师的教

学经验及每周地理的课时数。有组织做过这

方面的调查,结果表明:老师职前训练与国

家地理标准的实施正相关,参加过职前训练

的老师有更好的实施标准的准备;所有老

师,无论教学年限多少,对标准实施程度有

相同的平均数;老师计划和在职训练能使标

准的实施更有意义,尤其是参加过夏季地理

学院和地理工作室的老师们能更好地把标准

融入自己的教学中,每周地理的课时数是

分钟、分钟和接近分钟的地30-4060-70120

理教学与每周地理课时不到分钟,有明显

30

的不同。[14]

参考文献:

[1]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 Blueprints for Reform [R].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1988.

[2]Peter Anthamatten.State Geography Standards

- 38 -

in 2004 [J].The Journal of Geography,.Jul/Aug 2004.

[3]Guidelines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 Element and secondary schools.1984 [M].Washington , D.C. : National Council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 and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4][6]Sarah.Witham Bednarz.Nine years on: Exam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J].The Journal of Geography, May/Jun 2003.

[5][11]Marianne Kenney.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in Colorado: To Everything There Is a season[J].The Social Studies, Nov/Dec 2004.

[7]Charies R Gildersleeve.Uneasy Symbiosis: Nebraska's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Standards in Geography [J].The Social Studies, Washington: Nov/ Dec 2004.

[8][12]Robert W Morrill.The Virginia Standards of Learning:Where Is Geography for Life [J].The Social Studies, Washington: Nov/Dec 2004.

[9][10]Richard G Boehm, David J Rutherford. Implementation of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in the Social Studies, A Ten-Year Retrospective[J].The Social Studies,Washington: Nov/Dec 2004.

[13]Sarah.Witham Bednarz.Nine years on: Examing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J].The Journal of Geography, Indiana : May/ Jun 2003.

[14]S Kay Gandy, Darreil P Kruger.An Assessment of Influence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Geography Standards [J].The Journal of Geography, Indiana : Jul/Aug 2004.

袁孝亭,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

(

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接第页)

13何种特定目标?

⑥实际考核:组织是否有财务、行政系统、设备、政治和人力资源去执行目标?如果没有,是否可获得?

⑦反馈系统:策略规划过程如何持续地调整、更新?

学者罗利等人另外提出

(Rowley,et.1997)

一种社区教育策略规划的推动架构,其主要规划方法及推动步骤包括形成主要表现性指标;进行外部环境评估;内在环境评估;分析机遇与威胁及优缺点;通过脑力激励形成新观念;评价每一个观念对机会和威胁产生的影响;最终形成目标与任务、行动策略。

依据西莫利和罗利等人对社区教育策略规划理论的分析,我们认为应当在社区教育策略规划转化为学习型社区的基础上,进行终身学习体系的规划,并试图从社区内、外部环境的评估及学习型社区指标(主要包括:推动社区团队领导、提升居民就业能力、提升居民学习抱负、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学习网络、满足居民学习需求、培养居民适应社会变迁的能力、鼓励机构进行学习投资、建立社区资料库、推动社区各项运动、促进社区学习型家庭的建立等十四项指标)的引导下,进行社区各项教育策略规划,促进居民能经由这一教育策略规划所营造的学习型社区环境进行终身学习,使社区营造的过程真正能帮助社区居民形成一个新的生活观,塑造社区新文化,甚至创建一个新社区、新社会。

参考文献:

[1]Kahne, J. (1996). Referaming Educational Policy : Democracy, Community, and the Individual.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2]Rowley, D. J., Lujan, H. D. & Dolence, M. G. (1997). Strategic Planning and Leadership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3]Simerly, R. G. & Associates (1987). Strategic Planning and Leadership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陈其南,社区教育学会主编.各国社区教育

[4]

现况[M].台北:师大书苑,1998

- 39 -

八年级地理复习测试题北美洲 人教新课标版

丁 甲 乙 丙 八年级地理复习测试题北美洲 人教新课标版 一、选择题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三种符号分别代表美国三种农作 物的分布,这三种农作物组合正确的 是 ( ) A .小麦、玉米、棉花 B .玉米、蔬菜、水稻 C .大豆、甜菜、蔬菜 D .甜菜、小麦、棉花 2.图示的甲、乙、丙、丁四地中,降水 最多的地区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下图是世界某大陆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3—4题 3.该大陆内部气温年较差大的主要原因 是( ) A .①地沿岸为寒流,降温减湿 B .②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C .③地形区南北纵贯,冬夏气流畅通无阻 D .④东部沿岸为暖流,增温增湿 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①地位于板块消亡边界 B .②地形区形成于新生代 C .③是世界玉米的主要产地 D .④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 5.下列关于美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粮食总产量居世界首位 B .畜牧业产值居世界首位 C .小麦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 .农业生产高度专业化 当地区时2005年1月12日下午1时50分左右,一颗名为“深度撞击号”的太空探测器从卡拉维尔角空军航空站成功升空发射。读“卡拉维尔角的位置示意图”,做6—8题。 6.“深度撞击号”太空探测器成功升空发射时, 北京时间约为( ) A .12日14时50分 B .13日2时50分 C .12日0时50分 D .11日12时50分 7.“深度撞击号”太空探测器成功升空发射时, 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 A .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B .图中E 河正值一年中的丰水期 C .澳大利亚正值小麦播种季节 D .地球的公转速度接近一年中的最大值 8.卡拉维尔角位于图示国家的 ( ) A .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 B .东南部,大西洋沿岸 C .西南部,太平洋沿岸 D .西北部,加勒比海沿岸 下图所示为世界四条著名大河,读图回答9—11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带答案 第五章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环境千差万别”,这里的“千差万别”主要体现在( A ) A.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B.自然条件方面 C.人文条件方面D.地理位置方面 2.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是人们根据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人文地理特点的不同划分的 B.四大区域是从宏观划分的,区域内部差异很大 C.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D.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觉不到区域的存在 3.下列地理景观与其对应地区的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B ) A.水乡泽国——华北平原 B.千沟万壑——黄土高原 C.山青水碧——内蒙古高原 D.林海雪原——柴达木盆地 4.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的描述,正确的是( C ) A.我家在东北平原,这里热量充足,农作物一年两熟 B.我家在华北平原,这里黑土肥沃,盛产小麦 C.我家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这里河湖密布,莲藕是常见的食材 D.我家在黄土高原,这里地形平坦,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5.下列地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一线的是( C ) A.1月10℃等温线B.7月20℃等温线 C.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D.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6.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占优势的资源有( D ) ①煤②铁③水能④石油⑤有色金属 A.①②④B.②③C.③④⑤D.③⑤ 7.在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中,吉林省位于( A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 8.下列城市中,全部位于我国北方的是( B ) A.西安、广州、哈尔滨B.长春、沈阳、北京 C.北京、银川、乌鲁木齐D.石家庄、上海、武汉 9.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工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西北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人口少 B.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C.青藏地区主要是发展高山牧业和绿洲农业 D.南方地区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10.祁连山以北的地理区域是( B ) A.青藏地区B.西北地区C.南方地区D.北方地区 11.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D ) A.降水B.气温C.山脉D.季风 12.青藏地区与另外三个地理区域界线的确定,主导因素是( B ) A.热量条件B.地形因素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

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1994 K—4 生活化的地理;国家地理课程标准1994(K—4年级) 地理学的六大必要要素和十八条地理课程标准 我们使用“必要”一词主要是指每一条要素都是核心并且必要的:我们必须使用这种方式来观看世界。使用“元素”一词我们主要是指每一条对于整体来说都是基础性的部分。每一项必要要素都由一些地理课程标准组成。每一个条课程标准都展示了一系列作为一名有地理素养的人都需要知道和懂得的建议和方法。 空间术语中的世界 地理学研究人类、地域以及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将有关他们的信息图示到特定的结构中。 具有地理素养的人应该知道和懂得…… 地理标准1: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表示方法、工具和技术来从一个特定的方面获 工具和技术来从一个特定的方面获得得、进行和表达知识与信息。 在四年级结束的时候,学生应该知道并懂得: 1、地理表示方法的特征和目的——例如地图,地球仪,曲线图,图标,天线和其他照片以及卫星遥感影像等; 2、工具与技术的特征和目的——例如参考著作和计算机地理信息系统; 3、如何在地图上和其他地理表达方式上展示空间信息; 因此,学生应该能够: A,识别和描述地理表达方式,工具和技术的特征和功能,通过事例能够: 检查一些地图以识别并描述他们的基本元素(名称、图例、主要用法、中间的方向、栅格、主要的平面、子午线和规模等); 说明航空图片或卫星遥感影像来定位和识别物理的与人类的特征(例如,山脉范围、河流、植被覆盖区域、城市、水坝和保护区域等) 设计一张地图来展示学生选择的信息,使用通过某一方法解释的符号。 B,在地理表达方式上显示空间信息,通过事例能够达到: 阅读一段陈述并设计一个简略地图来阐明这段陈述(例如:就像在让路雏鸭的故事中

八年级地理美国测试题

第九章西半球的国家第一节美国 一、选择题: 1.美国的土著居民是( ) A.印第安人B.自种人 C.黑种人D.混血种人 2.美国的夏威夷州所在的大洲是( ) A.大洋洲B.北美洲 C.南美洲D.亚洲 3.关于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许多大河,其中有世界第三长河 B.领土全部在温带地区 C.领土三面临海,海上航运便利 D.美国有北美最大的河流——圣劳伦斯河 4.关于美国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美国自然环境优越,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极不平衡 C.西北部人口最集中 D.70%以上集中在太平洋沿岸 5.有关美国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 B.农业的生产特点是地区生产专门化 c.棉花带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周围地区 D.热带农产品咖啡、可可等需要进口 6.美国的乳畜带主要分布在( ) A.北纬350以南 B.中部平原的北部 C.大平原的北部和中部 D.五大湖区及其以东的大西洋沿岸区 7.―9·11‖恐怖事件中被撞击的“五角大楼”与“世贸大厦‖分别位于( ) A.华盛顿、洛杉矶B.洛杉矶、华盛顿 C.纽约、华盛顿D.华盛顿、纽约 8.美国的下列地理事物搭配正确的是( C ) A。洛杉矶-东南50千米处有著名的硅谷B.旧金山—好莱坞|电影城‖C.休斯敦–南部石油化工.宇航研究和发展中心D.芝加哥---著名的汽车城9.下列关于美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自然资源比较贫乏 B.纽约是美国最大的城市,也是首都 C.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生产效率最高的农业国 D.美国的老工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南部 10.有关美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工业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B.石油工业居世界前列,每年有大量的石油出口 C.汽车、钢铁工业发达,在国家经济增长中占相当比重 D.工业产生的废物都排放在本国领土内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综合测试题

自我综合评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图QM-1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完成1~4题。 1.A区域绿洲上的瓜果特别甜,那是因为() A.降水少,地下水含糖分较多 B.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营养物质耗费少,糖分积累多 C.土壤含糖分多,利于瓜果的生长 D.云量多,光照弱,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B区域代表性的畜种是() A.滩羊B.细毛羊C.牦牛D.三河牛 3.C区域的优势能源有() A.煤炭和石油B.水能和石油 C.石油和核能D.核能和地热能 4.D区域旧式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大,目的是() A.便于散热B.便于雨水下泄 C.便于空气流通D.便于接受更多阳光 5.右图所示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 图QM-2 ①具有沿海、沿铁路的便利交通②能源十分丰富③工业靠近原料产地④多侨乡,便于引进外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关于目前黄土高原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 A.不利于发展交通运输业B.有利于发展种植业 C.有利于开展水土保持D.有利于发展渔业 7.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①地处江海交汇之地②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③是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④长江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读图QM-3,完成8~9题。 图QM-3 8.从图中看,此区域的资源优势是() A.水资源B.煤炭资源 C.石油资源D.地热资源 9.下列关于鄱阳湖平原的农业,说法错误的是() A.受夏季风影响,洪涝灾害比较严重 B.农田为水田 C.作物为一年一熟 D.有充足的灌溉水源 读“香港、澳门地区简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0~11题。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单元测试题全套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六章北方地区单元练习 一、单选题 1.19世纪初,华北地区的农民“闯关东”主要是因为东北地区() A. 地广人稀,土壤肥沃 B. 森林资源丰富 C. 社会秩序安全稳定 D. 交通便利 2.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下列气候图,能反映北京气候特点的是() A. B. C. D. 3.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A. 天然林 B. 水源林 C. 湿地 D. 草场 4.地面破碎、沟壑纵横的特殊地形区是 A. 黄土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5.顺义区最大的河流是() A. 温榆河 B. 潮白河 C. 小中河 D. 金鸡河 6.塑造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A. 长江 B. 海河 C. 黄河 D. 淮河 7.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所在地,说明北京是全国的() A. 政治中心 B. 文化中心 C. 国际交往中心 D. 经济中心 8.观察图8四幅建筑物图片,位于北京的建筑物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9.我国决定停止对北大荒的开垦,其主要目的是() A. 植树造林 B. 保护湿地 C. 保护耕地 D. 发展畜牧业 10.要让黄土高原的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

A. 增加草地放牧的牧畜数量 B.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 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 D. 加大化肥施用量,提高粮食产量 11.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为半湿润半干旱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年降水量多在800MM以上 C. 7、8月降水集中,易出现洪涝灾害 D. 冬季少雨,常出现冬旱 12.作为中国的首都,北京未来的发展方向是() A. 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 B.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C. 积极开发高层房地产业 D. 大规模发展钢铁工业 13.位于东北平原,有我国汽车工业“摇篮”之称的城市() A. 沈阳 B. 长春 C. 哈尔滨 D. 大连 14.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黄土高原位于秦岭以北,太行山以东 B. 黄土高原上覆盖着深厚的黄土层,质地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C. 黄土高原地表植被丰富,无需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D. 黄土高原包括山西全省和陕西、甘肃、河北省的一部分 (2)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退耕还林还草 B. 植被遭到人为破坏 C. 黄土土质疏松 D. 降水集中,多暴雨 15.下列旅游胜地中,在北京的有() ①避暑山庄②周口店猿人洞③颐和园④北戴河⑤八达岭长城⑥天坛⑦故宫⑧中山陵.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④⑥⑦⑧ C. ②③⑤⑥⑦ D. ③④⑤⑦⑧ 16.李华同学很想暑假去北京,以实现如下几个心愿,你觉得她不能实现的是() A. 参观颐和园、故宫 B. 参观中山陵 C. 乘地铁去天安门 D. 参观鸟巢、国家体育馆 17.今年“五?一”期间,小雪在北京旅游时拍摄的照片是()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测试题

第七章南方地区 一、选择题 沪昆高速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的快速客运通道之一,于2016年全线通车。读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省区的行政中心、B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 南昌、黔 B. 长沙、赣 C. 贵阳、湘 D. 南昌、湘 2.沪昆高铁西段在修建过程中不可能遇到的障碍是() A. 冰川广布,冻土深厚 B. 多河流,雨季洪水灾害多发 C. 多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 地形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3.沪昆高铁沿线不可能遇见的景象是() A. 金黄稻穗随风摇 B. 漫山遍野的茶园 C. 小桥流水村落 D. 荒漠、戈壁和草原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4.我国港澳台地区,在经济发展上的相同特点是() A. 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B. 第三产业发展程度都较高 C. 都以钢铁、机械等重工业为主 D. 都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主 5.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中,台湾具有明显的优势是() A. 资金、技术 B. 资源、劳动力

C. 市场、交通 D. 政策、劳动力 6.从图中可知,台湾岛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 A. 从低纬向高纬升高 B. 从高纬向低纬升高 C. 从中部向周围降低 D. 从周围向中部降低 7.从图中可知,台湾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主导因素是。() A. 西部气候 B. 东部气候 C. 西部地形 D. 东部地形 “秦岭—淮河”是我国一条非常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南方地区内部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江南丘陵、台湾山脉等地原始森林广布,树种丰富 B. 四川盆地气候湿润,红土肥沃,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C. 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优越,被称为“鱼米之乡” D. 幽深的溶洞、陡峻的石林和多样的民族文化并存于云贵地区,旅游资源丰富 9.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耕地,影响因素是。() A. 多,气候 B. 少,气候 C. 多,地形 D. 少,地形 读“台湾辐射总量图”与“台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0.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影响台湾省年太阳辐射总量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为() A. 纬度位置 B. 夏季风引起的天气状况 C. 海陆位置 D. 昼长时间 12.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的作用,被称为“海岸卫士”。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台湾的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台湾岛西海岸,而东海岸却几乎没有的主要原因是() A. 西海岸比东海岸阳光充足 B. 西海岸比东海岸降水丰沛 C. 西海岸比东海岸海水较浅 D. 西海岸比东海岸人口稠密 今年第8号台风“莫拉克”于2009年8月8日袭击台湾、福建、浙江。持续的暴雨,致部分村镇被淹,多处山体塌方。“莫拉克”带来的超大暴雨重创台湾中南部十余县市。“莫拉克”共造成近九百万人受灾因灾死亡上百人。给当地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财产损失。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3.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但是经常遭受台风的袭击,其气候类型主要是() 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14.台湾发生灾害以后,祖国大陆同胞迅速行动起来,向台湾运送了大量的救灾物资,南方地区传统的运输工具是() A. 马车 B. 汽车 C. 船舶 D. 火车 15.“这里处于江海交汇处,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际,船儿在河中穿梭。微风吹拂,稻香迎面扑来,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时而跃出水面,碧绿的荷叶竞相增长。”材料描述的地区位于下图中哪个地区()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第一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 1.在宇宙中看地球更像一个“水球”,原因是:() A.地球表面全部是海洋; B.地球被水汽所包围; C.地球上七分是海; D.地球上没有水。 2.亚非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是() A、苏伊士运河 B、巴拿马运河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3.有关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各大洲中跨纬度最广的大洲; B、是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C、周围直接濒临三大洋; D、全部位于南半球,东半球上。 4.世界各大洲中,四周被大洋环绕的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5.关于大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就是大洲 B.大洲就是面积较大的大陆 C.大陆及其附近岛屿合称为大洲 D.大洲比大陆面积大 6.世界的陆地主要分布在() A.东半球南半球 B.西半球北半球 C.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 7.赤道在东半球自东向西依次穿过的大洲是: () A.大洋洲非洲亚洲 B.亚洲大洋洲非洲 C.大洋洲亚洲非洲 D.非洲亚洲大洋洲 8.六大板块之中,范围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大西洋板块 D.北冰洋板块 9.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大西洋 C.印度洋和大西洋 D.太平洋和印度 洋 10.面积最大、水温最高、水体最深的大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11、均被赤道横穿的一组大陆是() A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 B南美大陆和澳大利大陆 C南极大陆和北美大陆 D非洲大陆和北美大陆 12、下列海峡中,既是两大洲分界线又是两大洋分界线的是() A、白令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13、环太平洋地带是世界上火山和地震带集中的地带,与这个火山地震带形成无关的是() A、非洲板块 B、亚欧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14、某地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南侧是南温带,北侧是热带,该地的地理位置在() A、25°W,23°26′S B、20°W,23°26′N C、160°E,23°26′N D、160°E,23°26′S 15、位于南北美洲与亚洲、大洋洲之间的海洋是() A、大西洋 B、太平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16、以运河为界的大洲是() A、亚洲与欧洲,亚洲与非洲 B、亚洲与非洲,南北美洲 C、亚洲与大洋洲,南美洲与欧洲 D、亚洲与非洲,非洲与欧洲 17、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 A亚洲 B南美洲 C南极洲 D欧洲 18、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专辑地理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背景 二、课程性质 三、基本理念 四、设计思路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地球与地图 二、世界地理 三、中国地理 四、乡土地理 第四部分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二、评价建议 三、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四、教材编写建议 第一部分前言(7-9'GEO'1) 一、背景(7-9'GEO'1.1) 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南北发展差距不断扩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中,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在我国,要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加速现代化进程。这些都给地理课程改革提出了挑战和有待探索的新课题。关注全球性问题和我国新世纪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建设符合时代要求的地理课程是当前的迫切任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对地观测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数字地球概念的建立,都为地理课程革新注入了活力。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地理课程改革必须转变"学科本位"、"知识中心"的教育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地理问题的学习情境。 二、课程性质(7-9'GEO'1.2) 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综合性。地理环境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及人类智慧圈等圈层所构成,是地球表层各种自然现象、人文现象有机组合而成的复杂系统。因此,地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性质与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科学。第二,地域性。地理学不仅研究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结构,而且阐明地理事物的空间差异和空间联系,并致力于揭示地理事物的空间运动、空间变化的规律。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在解决当代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中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形成地理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一门必修课程,兼有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性质。 三、基本理念(7-9'GEO'1.3) 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7-9'GEO'1.3.1) 2.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反映全球变化形势,突出人口、资源、环境以及区域差异、国土整治、全球变化、可持续发展等内容。使所学内容不仅对学生现在的生活和学习有用,而且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有用。(7-9'GEO'1. 3.2) 3.改变地理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7-9'GEO'1.3.3) 4.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地理课程要充分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从而拓宽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7-9'GEO'1.3.4)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复习试题及答案全套 中考专题复习分类汇编:中国的地理差异 一、选择题 1.确定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区域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A. 气温 B. 降水 C. 地形 D. 地势 【答案】C 【解析】【分析】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降水稀少。与北方地区的界线接近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所以确定二者界线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点评】本题考查划分区域的主导因素。 2.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 ①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②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③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④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② D. ②④ 【答案】B 【解析】【分析】解:秦岭﹣淮河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它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是半湿润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巴颜喀拉山一线.故选:B. 【点评】秦岭、淮河一线的意义主要是:四大区域中南方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河流有冰期与无冰期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等. 3.北方地区和西北方地区的界限突出的因素() A. 气候因素 B. 地形因素 C. 行政因素 D. 经济因素 【答案】A 【解析】【分析】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一致,确定该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季风。故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根据季风区和非季风区降水量的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各版本教材整合

1. 宇宙中的地球 ★课标: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1)天体系统的级别: (2)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类地行星)、木星、土星(巨行星)、天王星、海王星(远日行星);八大行星物理性质比较 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唯一有生物,特别是存在着高智慧生物的天体, 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光照条件、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补干扰; ②地球自身的条件: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原始海洋形成,质量和体积适宜,绿色生命对大气的改造,大气的保温作用 火星是否有生命存在,美国生物圈二号实验 ★课标: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1)太阳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太阳能量的来源是:核聚变反映;其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作用——提供能量、简介塑造地表环境。 3、全球太阳辐射分布和成因 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 拉萨, 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成都。 (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黑子和耀斑。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和色球层,其活动周期为11年, 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周期性。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 ①影响地球气候黑子的数量变化的年周期与降水的年际变化有相关性、——太阳活动与旱涝关系 ②扰乱地球电离层,无线电短波通信受阻 ③干扰地球磁场、 ④产生极光。 ★课标: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3、(1)比较自转公转 方向 周期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 一个太阳日 除 两极点外, 都是15°/小时 规律: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60°的线速度是赤道线速度的1/2 公转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 回归年 大约1°/天。 大约30km/s 规律:近日点(1月初)较快, 远日点(7月初)较慢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晨昏线: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0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90度。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题(一)

粤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单元测试题(一) (测试范围:第一章)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100分) 1.下列有关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大部分位于温带和寒带 B .我国最北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汇合处 C .我国最南端在海南岛 D .我国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 2.我国幅员辽阔,东西相距5000多千米,跨经度60多度,这就造成了 3.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我国位于 A .亚洲东部、太平洋东岸 B .欧洲东部、大西洋东 岸 C .亚洲南部、印度洋北岸 D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4.在我国各省区中,相邻国家最多的是 A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 .云南省 C .西藏自治区 D .黑龙江 5.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相距5500多千米,跨纬度约50度,这就造成了 A .当海南岛春耕大忙的时候,黑龙江是冰天雪地 B .当乌苏里江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是满天星斗 C .当江南莺飞草长时,青藏高原是雪峰连绵 D .当内蒙古草场嫩绿时,南疆大漠是黄沙茫茫 6.玲玲在街上看到自己家乡的标有“鄂A 26437”车牌的汽车,玲玲的家乡在 A .黑龙江省 B .海南省 C .湖北省 D .湖南省 读我国南部沿海省区城市分布略图,完成7~8题 7.图中显示甲省区的城市分布密度较大,该省的省会 城市是 A .广州 B .深圳 B . C .珠海 D .汕头 8.与甲省相邻乙、丙两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A .湘、鄂 B .闽、桂 C .赣、黔 D .浙、琼 9.我国陆地面积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 A .美国、加拿大 B .美国、巴西 C .俄罗斯、巴西 D .俄罗斯、加拿大 10.北回归线从东向西穿越我国的省区有 A .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B .台湾、广东、广西、云南 图 1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翻译)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doc 的翻译 地理FOR LIFE 1994年国家地理标准 K-4 生活地理 国家地理标准1994(希腊文K-4) 六要素的地理和十八地理课程标准 我们必须意味着,每件作品是中央和必要的:我们必须以这种方式看待这个世界。元素,我们的意思是,每件作品是一个构建块的整体。每一个重要的元素包含一些地理课程标准。每个标准提供了一组在地理上获悉的人的思想和方法,需要知道和了解。 在空间方面的世界 地理研究关于他们的信息映射到空间范围内的人,地点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地理上知情的人知道和了解... Geography Standard 1: 地理标准1: How to use maps and other geographic representations, tools, and technologies to acquire, process, and report information from a spatial perspective 如何使用地图和其他地理陈述,工具和收购的技术,工艺,和报告信息从空间的角度 到四年级结束时,学生知道和理解: 1。的地理陈述-比如地图,手套,图形,图表,航空和其他的照片和卫星产生图像的特点和用途 2。的工具和技术-如参考作品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和用途 3。如何显示在地图上的空间信息和其他地理陈述 4。如何使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和技术 因此,学生能够: A.识别和描述的特点和目的的的地理陈述,工具和技术,例如能够: 检查各种地图,以确定和描述他们的基本元素(标题,图例,主要方向, 中间的方向,电网,主要的相似之处,经络,规模) 解读航空摄影或卫星生成的图像定位和识别的物理和人性化功能(如山脉,河流,植被区,市,水坝,水库) 设计由学生选择的信息,显示在地图上,用符号解释在一个关键 B.显示空间信息的地理陈述,例如能够: 阅读叙事,然后创建一个示意图来说明的叙述(例如,使地图显示一个家庭的鸭子让路雏鸭的运动或阅读威尔德的小房子系列地图Ingalls家庭生活) 报告的区域中的数据二者的二维格式(例如,通过使用比例在地图上绘制的符号)和一个三维的格式(例如,每个区域上层叠的柜台数目比例) 构造图或图表显示空间信息(例如,建立一个条形图在美国的一个州五大城市的人口比较) C.使用地理陈述,工具和技术,例如能够回答地理问题:

高中区域地理:北美—美国

教学基本信息 题目北美——美国 学科地理年级高二 教材内容区域地理 1. 教材分析 学生熟知北美的自然地理特征,社会经济特征。为之后的区域综合开发,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2.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了其他区域,方法已经掌握,但是对于新区域的自然特征依然不了解。结合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以及农业、工业等社会经济特征认识北美。 3.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1、掌握北美地形特点,河流和湖泊的分布,并且能够在地图上指出相关内容。 2、结合区域图,分析北美地形特征,说明地形对于北美气候的影响。 3、根据美国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美国农业发达的原因,并且把握各种农业区的分布。 4、结合美国国情,比较说明美国三大工业区的特点。 4. 教学过程 一、北美 1、范围和位置 北美位于美洲北部,主要包 括、,以及属于丹麦的格陵兰 岛。该区东临,西临,南临, 北临。 查阅地图,试着画出120°W、80°W、40oN三条经 纬线。 2、地形 东中西三大地形区南北纵列分布,以和 为主,地势。西部:高大的山地;中部:广阔 的;东部:低缓的和。 3、气候 查阅地图,填写下表。 气候类型分布成因

A B C D (1)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三带, (2)大陆中部以 (3)气候深受地形影响 ①西部高山阻挡、 分布在沿海 ②东部低缓,降水由沿海向内陆逐渐递减 ③中部地形平坦,冷气团可长驱南下, 夏季暖气团也可自由北上,大陆性显著。 4、河流与湖泊 五大湖:是世界最大淡水湖群,是由过去作用形成的湖。 密西西比河:是世界第长河,支流众多;具有很高的航运价值;中南部主要的;支流水力丰富。 圣劳伦斯河:五大湖入海水道。 科罗拉多河:主要依靠补给,流经干旱与半干旱区,为灌溉农区提供了宝贵的水源。 二、美国 1、视频欣赏——带着以下问题看视频 黑风暴发生的气象条件是什么? 黑风暴最初发生在何处? 2、活动 为何黑风暴可以蔓延至美国东海岸,却无法吹至美国西海岸? 常见的沙尘暴多为黄色,为什么发生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沙尘暴是黑色的?推测沙尘暴发生的季节,并从自然方面说明原因。 3、农业 农产品输出最多的国家,热带农产品需要进口,农业高度,地区生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测试题及答案3套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测试题及答案3套 (含2套单元测试题和1套期中试题) 第五、六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受地理位置、地形等因素影响,地理区域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下列关于不同区域间分界线的判断正确的是() 图6-1 A.①是我国热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B.②是我国地势第二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③是我国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D.④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图6-2中数字代表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读图完成2~4题。 图6-2 2.不同的地理环境,居民有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区居民的主食是馒头、包子和饺子 B.②地区的藏族人喜爱喝酥油茶和青稞酒 C.③地区的特色食品有汤圆、刀削面和年糕 D.④地区的手抓肉、米线是当地的传统美食

3.四大区域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的区域是() A.①B.②C.③D.④ 4.下列地理特征中表示③区域的是() ①气候干旱②高而寒③河流较少,主要为内流河④河流较多 ⑤以种植水稻为主⑥以畜牧业为主 A.①②⑥B.②④⑤C.①③⑥D.①③④ 5.下列关于北方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B.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C.农作物一年三熟 D.紫色土分布广泛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示意图(图6-3),回答6~7题。 图6-3 6.图中M地的主要农作物是() A.小麦、棉花 B.小麦、甜菜 C.水稻、油菜 D.水稻、甘蔗 7.下图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A.江南丘陵发展渔业 B.青藏高原发展种植业 C.江汉平原发展林业 D.城郊发展蔬菜、肉、乳、禽、蛋生产 2017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约6.18亿吨,已连续5年超过6亿吨。图6-4为东北三省人

初中地理学科课程规划方案

轵城镇实验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轵城镇实验中学地理组 一、课程背景分析 国家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要有助于学生感受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从地理的视角认识和欣赏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提升生活品位和精神体验层次,增进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理解力和适应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应对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初步能力。根据这一地理学科特点,结合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农村中学这一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我校“为师生的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践行“德艺同厚,知行合一”的办学目标,适应现阶段形式,转变育人模式,发展学生个性,特制订《轵城实验中学地理学科课程建设规划方案》。 二、课程理念、思路及目标 基本理念:以“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满足学生成长及个性发展需要,充分考虑我校基本条件与我组教师的能力,结合济源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体现地方和学校的特色,既有科学性,又体现时代性,使课程更好贴近科学、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基本思路:运用地图突出地理学科特色,打造地理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要尽可能做到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创新。要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构建开放式课堂教学,推行研究性学习,借助课题研究、小论文撰写、科技活动、研学旅行、综合实践活动、

相关时事热点等,结合教材内容给学生提供研究、创作、自由作答、放飞思维的空间,把课堂向课下延伸。就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加以探究,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增长见识、提高能力。 课程目标: 1、促进教师的发展 课程资源的开发对教师提出了新的专业能力要求及课程开发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教师必须具备根据具体的教学目地和内容选择与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充分挖掘各种资源的价值;转变观念,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提高开发能力和实施能力,在我校建立一支具有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资源能力的地理教师队伍。 2、形成学校地理教育特色 遵照学校提出的学科特色建设的总体构想,结合地理学科自身的特点以及新课程实施的要求,充分发挥地理组教师的各自优势,利用本地的课程资源,创造出具有特色和学校个性的地理教育,努力彰显地理学科的特色,通过学具制作、地理观测、参观考察、研学旅行等挖掘地理组教师的潜力,体现我校地理学科的优势,打造地理学科教学的品牌。 3、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我听过的我会忘记,我看过的我会记得,我做过的我才会理解。”理解了才会记住,才会改变。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经验或体验的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地理教学从教室延伸到室外和校外,开发出更多的校本课程资源,既扩大学生的视野,又改变学习的方式,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提高学生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地理学素养

地理学素养 “美国国家地理课程标准”对一个具有地理素养的人的特征作了如下的例证性描述: 可以辨识街道自动贩卖机以及步行往来的行人、快餐商店和汽车交通位置的变迁;都市区校车和荒野地区背夫的路线安排策略;农民和房地产开发者的土地使用策略。 在较为广大的空间尺度情况中,同一个人可以辨识强大风暴和财产损失间,夏季雷雨和突然泛滥间的动态关联;利用灌溉系统以抵补雨水的不足,了解逆温和都市空气污染间的关系;迁移劳工为寻找工作而进行季节性的移动,以及度假者为寻求阳光和温暖而作出季节性的移动。 在全球的情况中,具有地理学素养的人可以辨识撒赫尔地区周期干旱与人类饥荒间的关联性,或切尔诺贝利(CHERNOBYL)核子灾祸对整个东欧、西北欧人民健康和经济活动的长期影响;当欧洲联盟(EUROPEANUNION)整合愈增进或太平洋边缘国家发展成为经济与政治利益共同体时,人类迁移与贸易类型的重组;以及全球温暖化对人类社会或热带雨林破坏对全球气候可能有关的不确定性。 地理素养就是一个人能够以地理的观点观察事情且运用地理的技能解决问题的内在涵养。下面我们根据如上定义特别是肖沃尔特(SHOWALTER)对科学素养特征的描述,对有地理素养的人的特征作如下描述: (1)具有地理素养的人明白地理科学知识的性质; (2)有地理素养的人在和环境交流时,能准确运用合适的地理概念、原理、规律和理论; (3)有地理素养的人采用地理的视角和方法解决问题,作出决策,增进其对世界的了解; (4)有地理素养的人能够运用地图、略图、脑中地图作空间透视,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将其恰当归类,得出相关的解释与结论;

(5)有地理素养的人明白并接受地理学,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能感受地理学的美,地理和社会之间的相关性; (6)有地理素养的人对自然环境、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有更丰富、生动和正面的看法; (7)有地理素养的人具有许多和地理技术密切相关的实用技能。

八年级地理下册_第六章_北方地区测试题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六章同步训练检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题) 1、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以下哪个不属于四 大地理区域()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东北地区 D、青藏地区 2、北方地区所处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亚热带 C、温带 D、寒带 3、北方地区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 A、小麦 B、水稻 C、高粱 D、谷子 4、我国东北三省包括哪三省() A、黑、吉、辽 B、吉、豫、黑 C、吉、辽、粤 D、冀、辽、黑 5、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A、冰川说 B、地震说 C、风成说 D、火山灰堆积 6、北京的气候是()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7、北京民居的代表建筑是() A、四合院 B、窑洞 C、竹楼 D、蒙古包 8、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9、春联“林海雪原,沃野千里麦浪滔”,“碧水蓝天,沙滩椰林稻花香”反应的省区分别是() A、黑龙江海南 B、河南江西 C、辽宁江苏 D、陕西云南 10、下列景观图位于黄土高原的是() A B C D 11、北方地区最大的工业区是() A、珠三角工业区 B、长三角工业区 C、京津唐工业区 D、辽中南工业区 12、北方地区中,各地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A、圴在地势第三梯上 B、河流均有较大的含沙量 C、农作物均为一年两熟 D、1月份平均气温均在0度以下 13、北京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所在地,这说明北 京市的城市职能之一是全国的( ) A、军事中心 B、经济中心 C、政治中心 D、文化中心 14、东北三省的东部属于() A、半湿润地区 B、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15、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因素主要是() A、陡坡退耕,还林还草 B、开垦、采矿、修路等活动破坏了地表植被 C、黄土结构疏松,易溶于水 D、降水集中,多暴雨 16、居民以小米为主食的地区是 ( ) A、江南丘陵 B、山东丘陵 C、华北平原 D、黄土高原 17、黑土地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 ( ) A、冬小麦、水稻、谷子 B、春小麦、玉米、高粱

教学机制

激励机制在教学中的作用 代明琦 摘要: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当前初中地理教学面临的普遍困境,提升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于合理而有效的激励。总结提炼同行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将激励教学法运用于自己的初中地理日常教学,通过兴趣激励、言语激励、体态激励、竞争激励,评价激励不仅提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能力和动机,而且关注了学生兴趣、自信心和毅力等非智力方面素质的培育。 关键词:激励教学法;初中地理;实践运用 新课改强调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要落实这些,兴趣很关键。如何激起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真正高效地学会应有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探索好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在多年教学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我深感运用“激励教学法”组织教学效果显著。所谓激励教学法,是在教学中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诱发学生的学习的行为,并朝着期望的目标努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促进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激励本质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而激励教学法的妙处就在于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在激励中学习,在激励中成长”的课堂教育环境,不断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不断尝试体验和挑战困难,不同程度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不断提升、品尝一进步与成功的喜悦。 一、兴趣激励 1、“情境”激趣。这里说的情境激趣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活动把教材的内容激活,引导学生进入角色。如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课前导入设置情境:以歌曲导入,创设趣味情境;以时事导入,创设社会情境;以史实导入,创设历史情境;以古诗导入,创设文化情境;课中互动创设情境:利用地图创设活动情境;利用教室事物创设形象情境;利用角色创设生活情境;利用其他学科知识创设情境;利用练习题来创设情境;课后探究创设情境等。例如在学习我国的季风气候时,引用孔明借东风火烧赤壁的故事,从而引出了季风的学习;在进行“等高线”教学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先来做一个‘切土豆’的活动……”一下子把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了。形式多样的导入情境,为课程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因此教师应该要善于设计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获得知识。 2、“活动”激趣。“活动”激趣是教师借助各种教学活动鼓舞学生参与学习。地理学科的许多知识只有在学生活动过之后才会映像深刻,产生真知。地理教师要能够做到在熟知教材了解学情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教学活动形式,开展课堂抢答、分组比赛、学生讲课、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办地理小报、地理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如在《河流与湖泊》的学习中,开展“围湖造田利与弊”辩论赛,我先将学生分组,分组时采取学生自愿组合与教师适当调整相结合,力求做到正反方均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准备双方都收集了相关资料,不时看到他们相互间的交流,辩论时首先正方主发言面面俱到旁征博引说出围湖造田的诸多好处如增加粮食生产,造房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做了精彩陈述;反方主辩列举了围湖造田的弊端可谓针针见血。然后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展开激烈辩论,并上升到科学发展观,人地和谐。同时,根据地理这一学科特点,也可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利用乡土地理调查研究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使学生了解家乡的发展和变化,也有助于加深其它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的理解。每当在活动中,看着几个原本总是感觉自卑的孩子,现在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我更深切地意识到:没有不愿意学习的学生,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要能钻研适合孩子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每个孩子都能学好。 3、以“图”激趣。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由于地理研究对象的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