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上语文1--32课

四年级上语文1--32课

四年级上语文1--32课
四年级上语文1--32课

集体备课通用教案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课题 17、长城

蓝山县所城学校2015年上期四年级主备人雷丽芳执教人课时 2 总课时执教时间

集体备

课成员

黄觊冯小英宁艳秀

教材简析

《长城》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篇课文作为引领学生开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的第一扇窗口,不但表现了长城的高大坚固与雄伟壮观,还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力量,抒发了作者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预设目标

1、认识13个字。正确读写“蜿蜒、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呼应、肩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教学

重点

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

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

准备

搜集长城资料

知识链接

长城是中华民族攀登的缩影,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象征。万里长城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它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绵延起伏于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东西相距长达5000多公里,因此被称之为万里长城,是月球上“ 唯一能看得见的人工工程”,也是中国第一名胜和中国旅游点的代表,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教法

学法

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

教学

过程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4、板书课题,齐读。

二、出示学习目标:

1、自学本课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图文对照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了解各自然段的意思,然后找出相对应的插图。(先学)

1、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独立思考各自然段的意思。

3、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师生交流。(后教)

1、第1自然段:远看长城蜿蜒盘旋,如同长龙。(第一幅图)

2、第2自然段:近看长城高大坚固。(第二幅图)

3、第3自然段:由长城联想到古代伟大的劳动人民。

4、第4自然段: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再读课文,学习生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词语。

2、学习会认的字。

3、学习会写的字。

4、学生书写。(重点点拨:隔、砖、旋等字)

六、出示图画,边看边说(第三次先学后教)

1、出示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七、小组学习,思考(第四次先学后教)

1、从图上找一找课文中涉及到的“城墙外沿”“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各指什么地方?

2、老师画出图画,让学生指出相应的地方。

城台:

垛子:指城墙顶部外侧建筑的两米多高的齿形墙。

瞭望口:指齿形墙凹下来的部分。

射口:指齿形墙上用来射箭的洞。

八、课堂小练习。(当堂训练)

1、读拼音,写词语,我最棒。

ch?ng gāo níng jiē tún bù

( ) ( ) ( ) dǒu qiào zhì huì qì p?

( ) ( ) ( )

2、我会辨字组词。

崇()魄()屯()

宗()魂()吨()

第二课时

一、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魄。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魄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

国的热爱之情以及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背诵课文3、4自然段。

三、出示自学自导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欣赏图片,说说你的感想。

3、画出长城气魄雄伟的句子。

四、整体感知

1、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

2、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

3、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

五、精读课文,加深认识(先学后教)

(一)齐读句子

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2、质疑: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

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

2、交流汇报:

(1)长

——(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

(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

——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

(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

(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

(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

(4)高大坚固

——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

——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

——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

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

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

(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

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

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

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

(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

(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

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

(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

(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4)思考、交流:(PPT)

*“多少”表示(无数)。

*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

*“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

(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

(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

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

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

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

(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五、总结板书:

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

六、课外拓展:

1、搜集一些有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

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

七、练习(当堂训练):

1、我会填。

本文是按由()及()的顺序写的,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第二自然段是()看长城,着重写长城的();第三自然段是展开();第四自然段描写()。

2、背诵课文第

3、4自然段。

17、长城

远看长气魄雄伟

近看高大坚固伟大的奇迹

来到想古代劳动人民凝结着他们的血汗和智慧作业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通用教案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课题 18、颐和园

蓝山县所城学校2014年上期四年级主备人李慧敏执教人课时 2 总课时 2 执教时间

集体备

课成员

黄觊冯小英宁艳秀

教材简析

本册五单元教材以“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为专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导学生了解祖国文明的一扇窗口。《颐和园》一课是其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最大特点就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出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根据文本特点和中年级学生边读书边想象的读书要求及学习作者表达方法的习作要求,我们力求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思路,让教学走两个来回,让学生随着文字移步换景,抓住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把书读厚,体会颐和园丰富的人文内涵。反过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从不同角度欣赏到的不同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简洁准确的表达方式,从而有效地学习游记的写法。

预设目标

1.学习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有序观察,抓住景物特点准确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具

准备

课件、有关颐和园的资料、学生课前的预习及查找资料

知识链接

北京西郊的西山脚下海淀一带,泉泽遍野,群峰叠翠,山光水色,风景如画。从公元11世纪起,这里就开始营建皇家园林,到800年后清朝结束时,园林总面积达到了1000多公顷,如此大面积的皇家园林世所罕见。

在西山园林中,最著名的是“三山五园”。三山是指香山、玉泉山和万寿山。这三座山上分别有静宜园、静明园、颐和园,再加上畅春园和圆明园,这就是所谓的五园。“三山五园”独立成园,各具特色。

教法

学法

阅读、直观课件欣赏、想象、感悟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第17课《长城》。

即使没去过北京,大家也知道北京的许多著名景点,

除了长城以外,你们还知道有哪些?

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个地方。〔播放课件〕

〔板书课题〕

师:看老师这儿,注意“颐”字的写法,看清笔顺。

<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认读生字、词。

三、出示自学指导

1、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学习生字(先学)

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展示生字卡,认读。

3、让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并讲解下列词语。(后

教)

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耸立:高高的直立。

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是很清楚;感觉不

是很明显。

五、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先学)

1、默读课文,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和记叙的浏览顺序,划分段落。

A.初次游览了颐和园你们有什么感受?

B.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游览的,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请用“――”划下来。

2、教师巡视辅导。

六、检查交流课文学习情况(后教)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检查交流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

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

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3、检查学生了解课文记叙顺序的情况。

师:有谁愿意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一下?书中有一句话概括了颐和园的特点。

(板书:美丽的大花园)

师:谁能按照顺序为大家介绍一下颐和园的美景?

〔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

师:谢谢你为大家带来的精彩介绍。

七、我来闯关(当堂训练):

1、填字成词

神清()()()()辉煌隐隐()()

()()的柱子()()的栏杆

2、作者一写颐和园的……………………;二写………….;三写………………..。

3、读了课文我最喜欢的词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导言

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花园。大家也有这么多感受,那么,想不想去细细欣赏一番?

二、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按顺序游览景物的写作方法。

三、自学指导

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

四、学习课文:(先学后教)

1、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2、齐读第一自然段,这一段学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1)学生独立思考。

(2)汇报交流。

3、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这个特点,说一说?

(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

(2)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像一条长成卧在万寿山脚下。

(3)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

(4)长廓周围的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

(5)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

人的心情十分舒畅。

4、讲读第三段

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回答。

明确:佛香阁、排云殿

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5、自学第四段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昆明湖有什么特点?

五、总结全文

作者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

六、作业(当堂训练)

1、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试着背诵。

2、对照目标,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学习,我明白写景的文章可以按()顺序写,段与段之间要()。写景物要()。

板书设计

18、颐和园

游览顺序

(长廊)(万寿山脚下)(万寿山)(昆明湖)

抓景物特点

作业

教学反思:

集体备课通用教案学科语文单元第五单元课题19*秦兵马俑

蓝山县所城学校2014年上期四年级主备人李慧敏执教人课时总课时执教时间

集体备

课成员

黄觊冯小英宁艳秀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联想与

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预设目标

⒈认识8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

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具准备⒈学生收集兵马俑的相关资料。

⒉老师制作好相关课件。

知识链接

根据现在已经发掘的秦陵兵马俑坑,可编成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三部分。其中以一号坑规模最为庞大,它东西长230米,宽62米,深5米,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内有与真人真马大小相同的武士俑和拖战车的陶马等6000多件,排成了一个长方形的、以士兵为主的混合战车的军阵,阵容庞大,气势宏伟。二号坑在一号坑的北侧前面,占地约6000平方米,是由陶制士兵、骏马、战车、骑士,组成步、弩、车、骑等四个兵种,手中各持弓、箭、弩和戈、矛、戟、剑等实战兵器,形成一支庞大的“特殊军队”的阵势。三号坑在一号坑的后面北侧,占地面积约520平方米,坑内前端甬道口有一辆统帅乘坐的彩绘战车,有上百名武士手执戈、矛、戟、剑等,森严环卫,军威凛然,好像一号、二号坑军阵的“指挥部”。现在一号坑上面已建起一座长200米,跨度宽约70多米的拱形展览大厅,并于1979年落成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供中外人士游览参观。秦始皇陵墓发掘的这些“千军万马”,守护秦陵有2000多年,终于面世,这是本世纪中“最壮观的考古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教法

学法

引导法、阅读感悟法

教学

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导入,展示课题,启发谈话。

边放课件(片头)教师边导入: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是我国的珍贵历史文物,请大家谈一谈你知道的

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展示课件背景资料,师生欣赏。

师:欣赏以后,谁能讲讲秦兵马俑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生1:很神奇。

生2:令人难以相信。

生3:规模宏大

……

(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

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自学指导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秦兵马俑是什么样的呢?有什么特点呢?作者

又是怎么介绍兵马俑的呢?同学们,读一读课文就能

明白的。

3、文章分为几个部分来讲兵马俑的?每个部分讲

的什么?各个部分是用哪句话连接起来的?

4、文章着重对哪个部分进行了描写?重点读一

读。

四、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先学)

五、学生根据自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

1、阅读提示。

2、学生自认生字,相互交流。从读音上看:瞰、弩、颔、髻、铠五个字的音容易发错。同学们要看准拼音,多读几遍,尤其是“nǔ”的鼻音要读好。多音字“乘”的不同读法,可以借助字典看看在什么情况下该读哪种音。

3、学生回答,讨论。(后教)

六、精读选段(先学后教)

1、第二自然段

具体描绘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从哪些语句说明兵马俑的确“规模宏大”的呢?

①数据中体会规模宏大。你可以勾画出有关数据读一读,体会它面积之大、数量之多。

②单举开掘的一号坑里兵马俑的数量进一步说明规模宏大。

③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恢弘、制作工艺精湛,体会到规模宏大。

2、文章又是怎样介绍“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

学生勾画书中具体描写的样子及神态的词语,体会到个性特点

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军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前列神态自若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沉毅多谋武士俑体格健壮穿着装扮……目光炯炯……威武凝重刚烈豪爽

骑兵佣上身着短甲……左手持弓箭……勇猛善战坚毅顽强

车兵佣分为驭手和军士……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随时准备冲锋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微课 桂林山水—排比句微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微课桂林山水—排比句微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微课桂林山水—排 比句微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微课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下学期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 课题名称《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排比句的学习:品读佳句学会表达 媒体 PPT教学演示 微课类型讲授型时间 教学背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引领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需要教师在细化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细读文本,确定具体学习内容。 《桂林山水》排比句“真静啊,静得……;真清啊,清得……;真绿啊,绿得……”,通过先赞赏后描述的写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是学生感悟积累、练习表达的佳句。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引导学生学习“先赞赏、后描述”的排比句式。 2、学会运用“先赞赏、后描述”的排比句式来写身边的景物。 教学重难点:学会运用“先赞赏、后描述”的排比句式来写身边的景物。 教学方法品读法、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欣赏导入 1 、出示文字: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

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裴翠。 请你默读想象,想一想:这句话写了什么,出示:静、清、绿再听老师读一遍,想想这句话写得美吗,美在哪里?你想学会这种写法吗,明确学习主题:学习“先赞赏、后描述”的排比句式。 品读感悟 1、句式对比,感悟用“先赞赏、后描述”的句式表达得更具体形象。 2、感悟排比句式朗读起来整齐美,节奏美。 3、感悟从多角度来写景:感觉、视觉、想象后的比喻句。 小结仿写 1、回顾用“先赞赏后描述”的句式写排比句的方法,多角度写出具体形象写出景物的特点。 2、提供图片,景物特点进行仿写练习。 教学总结 1、让学生通过想象读、听范读、对比读,思考读等方法,便于感悟积累。 2、选取的内容来源于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优美的图片,多彩的语言,便于调动兴趣、指导和实践。 3、随文练笔选取学生最常见、最熟悉的美景,更有效果。前有铺垫后有实践,水到渠成。读写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含答案(每课一练)

古诗词三首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xú()落在xīshū()的lí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未()径()菜() 宜()味()经()彩()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 1

了诗人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答案】 一、徐徐篱笆生疏 二、住宿适宜未来品味小径经过白菜彩色 三、1.xiǔ 2.sù 四、1.宋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

第二课时 3

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tínɡ()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麦()唯()蛱() 海()青()惟()峡()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蛱蝶:惟有: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4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微课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姓名陈奋学科语文教龄12 微课名称把细节融入童 话 视频长度5分 05 秒录制时间 2014年12 月 知识点来源学科:语文年级:四年级教材版本:各种教学版本均可知识点描述通过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感受童话带给我们的神奇与快乐。 预备知识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无 教学类型讲授型对话型引导归纳 适用对象三、四、五年级学生 设计思路 小学四年级学生对童话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基本能自己编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他们故事中的内容缺乏比较系统的描写,鉴于细节描写教学的重要性,我设计了这个微课。其思路是:首先感悟童话的魅力引起思考为什么童话有如此魅力,然后让学生通过问老师,明白在童话中使用细节描写可以是童话变的更生动形象。最后学生对细节描写的作用有了初步理解,也明白了童话故事为什么这么吸引人的原因。当老师教授指导学生把故事写生动具体时就可以利用此微课。 教学过程 内容时间 一、片头(30秒以内)由两个学生的对话引起疑问:为什么童话有如此魅力? 30秒以 内 二、正文讲解(4分钟左右)学生带着“为什么大家这么喜欢看童话书呢?”这个问题问老 师。 30秒老师引导学生归纳方法。 1.引导学生说自己喜欢童话里面的什么? (动作、语言、神态--) 2.老师小结这就叫细节描写。正是这些细节描写让我们仿佛置 1.5 分

身故事之中。 老师举例说明。 1.列举安徒生的童话作品中《丑小鸭》的片断。(课件出示片 断) ①请生读一读这段话,提醒注意红色字的地方。 ②你们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生说体会。 2.把红色字部分去掉,请生再读一读。(课件出示) ①提问感觉有什么不同? ②师小结:是呀,加上红字这段话不仅抓住了丑小鸭的动作、 语言、神态,心里进行描写,而且用词十分丰富,让我们感受 到了丑小鸭的可怜、孤独,无助和凄惨。 ③请生说两者的对比点,明白细节描写的作用。 3.从两者对比,迁移到写作中。 2.5分 三、结尾(30秒以内)谢谢大家聆听,再见! 30秒以 内 自我教学反思 兴趣是引导学生自觉地、自主地投入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在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从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入手,由两个学生的对话展示学生么普遍想知道的问题:为什么童话会这么生动有趣呢?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方法,理解细节描写的在故事中发挥的重大,最后结合学生熟知的故事举例对比说明,没有细节描写的故事与融入细节描写的故事一对比,学生一目了然。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除了明白童话故事为什么这么吸引人的原因,也学会了把故事写生动具体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部编版--全册)

《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选一选,填一填。 1.《宿新市徐公店》采取景物与人物相结合,________的写作手法,成功地刻画出农村恬淡自然,宁静清新的________风光。 (A动静结合晚春B动静结合早春) 2.《四时田园杂兴》是________诗人________写的七言绝句。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A南宋范成大B.北宋范成大) 3.“清平乐”是_________名,诗人____________描绘了一幅农村风俗画。 (A曲牌辛弃疾B词牌辛弃疾) 二、判断对错我能行。 1.“树头花落未成阴”中的“阴”是“阴天”意思。( ) 2.《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兴”读“xīng”。() 3.“最喜小儿亡赖”中的“亡赖”意思同“无赖”。( ) 阅读能力大提升 三、默写古诗,回答问题。 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追黄蝶,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_____图。其中“_____”和结句中的“____”都说明了暮春季节。 2.“_____”、“_____”这两个动词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惟妙惟肖。 3.这首是运用了_____手法,平易自然,形象鲜明。 4.“_____”三个字给读者以想象,在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了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 思维创新大拓展 四、写一写。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体现了儿童的天真、可爱,你还学过哪些诗句也是表现儿童的纯真、活泼、可爱的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含答案)--22 文言文二则

22 文言文二则课时练 第一课时 一、给下列生字补充读音。 ɡín y 恭勤焉 二、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 例:胤恭勤不倦(疲倦)。 1. 囊萤夜读() 2.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3.以夜继日焉() 三、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四、学习了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案】 一、ōnɡq ān 二、1.囊萤:用袋子装萤火虫。囊: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袋子装”。 2.练囊:用白色绢子做袋。练:白绢,文中作动词用,意思是“用白绢做”。 3.以夜继日: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三、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四、我读懂了车胤家里非常贫穷,没有读书的条件,但是车胤绝不放弃,努力给自己创造条件。我们这些有条件读书的人,应该珍惜读书的机会,好好学习。

第二课时 一、给句子中加点字注音。 1.家贫.()不常得油。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三、《铁杵成针》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一、1.贫:贫穷 2.弃:放弃 二、1.李白被老婆婆的意志力所感动,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2.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三、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比较适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文中所蕴含的古人的思想能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 成功之处: 1.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又少,能做到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地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2.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 充分发挥范读的重要性,教师范读课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要注重指导文言文的读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字词荟萃】 1.看拼音写词语. ɡū dú tán miàn qīnɡ luófēnɡjǐnɡ jiù cénɡān ()()()() 2. 比一比.再组词. 庆()廷()孤()螺()谙() 厌()庭()狐()累()暗() 【句段集锦】 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和我久久地凝视着而互相看不够的.只有敬亭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1.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中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 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用__________ 的写作手法把 __________比作自己的知己.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 3.《忆江南》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春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课练(部编版--全册)

部编2020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练 《1.古诗词三首》同步练习题 一、一字多音我会选。 xiǔsù 1.昨天晚上,我在同学家住了一宿()。 2.下了晚自习,同学们都要回宿()舍。 二、读拼音,写汉字。 黄昏时分,一只蜻蜓xúxú()落在xīshū()的líbɑ()上,准备要在这儿借sù()一晚。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宿()未()径()菜() 宜()味()经()彩() 四、读读古诗,说说自己的理解。 1.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写的。诗中描写了________种景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之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写出了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欢乐情景。 【答案】 一、徐徐篱笆生疏

二、住宿适宜未来品味小径经过白菜彩色 三、1.xiǔ 2.sù 四、1.宋杨万里 6 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二课时 一、拼一拼,写一写。 傍晚时分,夕阳照在xī()疏的篱笆上,几只qīnɡtínɡ()正落在上面休息。 二、形近字组词。 梅()麦()唯()蛱() 海()青()惟()峡() 三、一字多音,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今天得到老师的表扬,我很高兴(xīng)。() 2.刚才听到爸爸说要给我买台电脑,我听后兴(xīng)奋极了。() 3.日长(cháng)篱落无人过。() 四、读读诗句,理解词语和句子。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1.篱落:蛱蝶:惟有: 2.说说读了这两句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答案】 一、稀蜻蜓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微课教案微课

1.观潮 ——“奇招”写奇景 【微课目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微课内容】 导入:本文展现了钱塘江大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突出了观钱塘江大潮之“奇”。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奇特雄伟的钱塘江大潮的现场。作者用了怎样的“奇招”写出了这“奇景”呢? 【点击呈现Ppt1】观潮 ——“奇招”写奇景 【点击呈现Ppt2】巧用比喻、夸张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连着运用了两个比喻句,形象地描绘出了大潮到来时的形态、颜色和声音,使人深受震撼。 除了比喻,还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这句话中的“山崩地裂”“颤动”并不是真的山崩地裂了,前面还有两个很关键的词“如同”“好像”。也就是说,钱塘江大潮涨潮的时候,“山崩地裂”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叙述,而是进行了适当的夸大。 【点击呈现Ppt3】夸张就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能够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点击呈现Ppt4】巧用对比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宽阔”“横卧”“平静”等词写出了钱塘江潮来前风平浪静的景象。正是这静景的描写,才反衬出下文潮来时的惊心动魄。 【点击呈现Ppt5】正面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描写: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侧面描写: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 潮来之时,“只见白浪翻滚……,”“犹如……”。这是正面写,接着又加入了侧面描写:“顿时人声鼎沸”,“过了一会儿……人群又沸腾起来”。通过描写观潮人的反应,从另一个角度写出了钱塘江大潮的奇。 作者恰当运用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写出了潮声、潮色、潮形、潮势,真是让人如临其境啊!

2019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

四年级语文下册 《课课练》参考答案 1 走,我们去植树 一、植值栽灾青清版板 二、qú zēnɡ cān fú 三、和煦清新轻快绿色金色绿色 四、轻快青翠清脆欢快 五、1.荒滩沟渠山坡公路欢声笑语少先队员 2.绿色工厂快乐的音符幸福健康清新的空气比喻 3.3 12 植树愉快 4.示例:清新空气,预防土地沙漠化,夏季给人们提供阴凉 等。 六、提示:先仔细观察,积累材料,再详细描写,注意抓住事物 的特点。 七、例:书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背靠大树好乘凉。 2 第一朵杏花 一、掌握郑重估计大概 1

规律曾经仰望明媚 二、1. chénɡ 2. shāo 3. qǐnɡ 4. zhàn 三、1.② 2.① 四、示例:关切激动急切毫不犹豫兴奋点点头认真 五、1.和蔼可亲严谨认真 2. 兴致高,热爱科学探索 六、1. 奇艳怒放一现 2. 吹起、展开、张开、盛开、开花、欣然怒放、苏醒 3. 时间早上中午下午傍晚晚上 3 燕子 一、微风掠过稻田翼尖鲜艳圆晕痕迹增添 二、春天的景象桃红柳绿春满人间百花争妍 三、1. 乌黑光亮俊俏轻快剪刀似羽毛翅膀尾巴活泼可 爱 2. 轻轻地吹拂着洒落下来展开了鹅黄色的嫩叶草芽 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烂漫无比生机勃勃 四、1. ěr yùn 2. 快轻 五、1.(1)不言而喻(2)窃窃私语 1

2. 轻盈发现编织 3. 都为每段开头的第一句话 4 古诗两首 一、īnɡ uō ch s uān ōu t iǔ 二、1.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 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 旗。 2. 当时的人不知我心里多么快乐,还说我偷闲学那些到处游 荡的少年。 三、2.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 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四、1. 程颢风和日丽的春天春日郊游的愉快 2. 千里江南春天的明媚可爱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 雨中 六、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孟浩 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叶绍翁《游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配套课课练word版本

第一组 观潮 一、 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划“。 笼罩(I o ng l o ng )薄雾(b o b do ) 余波(b o p o )风号浪吼(h do h ao ) 二、 写近义词。 霎时( ) 昂首( ) 颤动() 三、根据意思写词语。 1 )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 )( 2 )形容隐隐约约。 () ( 3 )没有风浪,比喻平静。 (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潮来了, 作者先听见远处传来 ________ _________ ,_好像 _________ _____ 。__过了一 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 ___________________ ,__好像 _____________ 。 _当 潮 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 ____________________ . 五、课内知识完成 1、书中的比喻句很多,请你把它摘录下来: 请你仿写比喻句: 西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狂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乌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雨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填空: 潮来前,江面 ;潮来时,只听见 只看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到_ 了近处,听见 ____________________ ,_看 _

四年级语文上册《观潮》微课教案微课背诵指导

《观潮》三、四段背诵指导 ——理解内容突破难点浮现景象 一、微课目标:理解课文,掌握背诵技巧,快速背诵课文。 二、微课过程 【点击呈现Ppt1】 《观潮》第三、四段背诵指导 ——理解内容突破难点浮现景象本文的三、四段讲大潮到来时的壮观景象,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突出了潮水汹涌澎湃、气势磅礴的特点,是课文内容的重点。怎样积累这优美的语言,省时省力地把这段课文背诵下来呢? 【点击呈现Ppt2】弄清叙述顺序。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 潮来时 景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 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把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穿插描述,在读者面前展现了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讲声音,先是“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而后“响声越来越大”,最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讲景象,大潮在远处时,“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大潮从远处涌来时,“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大潮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作者这些有声有色的描写,使人如临其境,感到响声越来越大,大潮越来越近,潮头越来越高,声势越来越猛。知道它主要讲了什么,才能比较顺利地背诵,而且记忆牢固。 【点击呈现Ppt3】抓住难点,逐句突破。 在熟读的基础上,找出自己背诵的难点,进行重点背诵。 如:点击课件: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这句话先写声音,然后写了浪的样子像“一条白线”,最后写人们的表现。

点击课件: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这句话通过对浪潮样子和声音的描写,用两个比喻句写出了浪潮汹涌澎湃的景象。 【点击呈现Ppt4】配合图片,整段背诵。 在朗读和背诵的过程中,要边背诵边浮现文中描述的景象。这样更有助于记忆。 点击课件,出示图片。 聪明的你,用老师这种方法,背诵这段较长的课文,不会超过十分钟哦。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完整版

四年级语文上册课课练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1观潮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m6n)雷涨(zhǎngznàng)潮飞奔(bēnbèn)而来 恢复(hùfù) 踮(diǎndiàn)着脚风号(háohào)浪吼 二、判断正误,对的在()里打“√”,错的打“X”。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l“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三、在()里填上合适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地()()天()地七()八() 若()若()风()浪()东()西() 以上填的字构成近义词有:。 四、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在()里打“√”表示。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4.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五、找出()中与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并画上“”。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度.(一次一回一日)的观潮日。 2.宽阔 ..(宽敞宽广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3.江面上依旧 ..(依然仍然果然)风号浪吼。’ 4.那声音如同 ..(犹如相同宛如)山崩地裂。 5.顿时 ..(一时霎时一刹那间)人声鼎沸。 6。过了好久 ..(许久很久不久),钱塘之江才恢复了平静。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蜜布。在一些巨石砌起来的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几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这些石像的脸大约有7米长,脖子2米长,身高约20米,最轻的大约有30吨,最重的估计有八九十吨,整齐地排烈在千米多高的长方石座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根冲天而立的石柱。这些石像都是用块火山岩雕成的。它们有着长长的脸、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长长的耳朵和噘着的嘴。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用红色岩石做成的帽子,几米高的园柱形石帽子,还可以脱卸下来。石像身上雕刻着许多人像、禽鸟的花纹。它们的脸对着波涛汹涌的大海,长长的双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遥望,好像在期待着什么。除了岛的南端外,岛上其他地方还有几百尊这样的石像,人们把这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1 古诗词三首每课一练 【字词荟萃】 1.看拼音写词语。 ɡūdú tán miàn qīnɡluó fēnɡjǐnɡjiù cénɡān ()()()() 2. 比一比,再组词。 庆()廷()孤()螺()谙()厌()庭()狐()累()暗()【句段集锦】 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和我久久地凝视着而互相看不够的,只有敬亭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课文链接】 1.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中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用__________ 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比作自己的知己。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 @

2009-2010学年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词语

语文词语表 词语:解释(注音) 爱戴:敬爱并且拥护。() 爱慕:喜欢羡慕,喜爱倾慕。() 爱抚:安顿抚慰。() 安排:有条理,分先后地处理(事物)。/ 规划,改造。() 安适:安静而舒适。() 暗示:不明白表示意思,而用含蓄的言语或示意的举动使人领会。()遨游:漫游,游历。() 熬夜:通夜或深夜不睡觉。() 傲骨:比喻高傲不屈的性格。() 傲慢:轻视别人,对别人没有礼貌。() 败兴:因遇到不如意的事而情绪低落。扫兴。() 拜望:探望。() 颁发:发布、授予。() 伴随:随同,跟。() 傍晚:临近晚上的时候,黄昏。() 悲惨:悲苦凄惨。() 悲凉:悲伤凄凉。() 悲伤:悲痛忧伤。() 悲痛:伤心。() 比较:对比几种同类事物的异同、高下() 比拟:比较。() 比赛:在竞赛中比较高低() 鄙视:轻视看不起。() 鄙夷:轻视看不起。() 碧绿:青绿色() 避讳:回避,避忌。() 匾额:挂在门、墙上部的题有字的横牌() 辨别:分辨区别。() 辩论:见解不同的人彼此阐述理由,辩驳争论() 薄弱:单薄,不雄厚,不坚强。() 捕获;捉住。() 捕捉:缉拿,捉拿。() 布告:(机关,团体)张贴踹告知群众的文件。() 布局: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猜想:猜测。() 采集:收集,搜罗。()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惭愧:因有缺点,错误或未能尽责而感到不安或耻辱。() 恻隐:同情,怜悯。() 策划:设计规划;密谋计划。也作“策画”()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不一致。()

差别:差异,不同。() 刹那:极短的时间,瞬间。() 敞开:从关闭的位置上打开() 敞亮:宽敞明亮。() 畅游:尽情地游览,快乐地游玩。() 巢穴:虫鸟兽类栖身之所。() 嘲笑:用言语笑话对方。() 沉静:寂静/(情歌,心情,神色)安静,平静。 沉默:一言不发的。() 沉醉:大醉。() 陈列:陈设排列。1 衬托:用另一事物来陪衬或对照以突出原事物。()惩罚:惩戒;责罚;处罚() 嗤笑:讥笑() 痴心:深深迷恋于某人某事物。()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斥责:责骂() 处理:处置;安排;料理处理日常事物() 触及:触动到。() 触觉:皮肤、毛发等与物体接触时所产生的感觉()穿戴:穿着佩戴。() 穿梭:往来频繁。() 戳穿:刺穿。() 绰号:外号() 刺耳:使人听着不舒服的声音或话语() 猝然:突然,出乎意外。() 簇拥:许多人团团围着。() 打造:制造。() 带领:引导;领导;指挥() 待遇:接待对待。() 怠慢:懈怠轻忽。() 胆怯:胆量小;畏缩;害怕() 淡漠:恬淡() 荡漾:水波微动() 灯笼:照明用具() 低调:低声调。() 典质:以物为抵押换钱,可在期限内赎回。() 惦记:思念,记挂。() 奠定:安定稳定。() 雕刻:金属、木材、石头等上面刻出图形、装饰()订正:校正错误() 定然:一定必定。() 抖擞:振作起精神/精神振奋。() 陡峭:山势等坡度大,直上直下、()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练习题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练习题姓名 一、读拼音,写词语。(9分) shǔ yú luò tuó lǚ yóu wú xiá pí bèi ()()()()() dào dé bǔ zhuō mèng mèi yǐ qiú suí xīn suǒ yù ()()()()二、比一比,再组词(8分) 惑()荧()普()瑕() 感()营()晋()暇() 键()翼()腕()延() 健()冀()婉()廷() 三、填空,补充词语。(5分) 峰()雄伟奇()罗列波()壮阔疲惫不()骨()如柴响()云霄()不可及鱼()而出聚()会神多()多()出其不()功其不()()筹帏幄决()千里兵()神速四、我会找出意思相近的几组对应地写在括号里。(3分) 拮据梦寐以求器重赠予困难疑惑不解 馈赠日思夜想看重闷闷不乐迷惑不解愁眉苦脸()—()()—()()—()()—()()—()()—()五、选词填空。(9分) 盼望渴望希望期望愿望 1、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靠你们。 2、我们不应该辜负老师和父母的()。 3、我的()是“和平之花”永远开放。 4、在等待与()中,春天终于来了。 5、我()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无论……都……只要……就…… 即使……也……不是……而是…… 1. 飞机装上雷达,()在漆黑的夜里,它()能安全飞行。 2. ()什么地方,()比不上我的家乡美。 3. 放学回家后,我()先出去玩,()先做作业。 4. 明天()不下雨,春游()会照计划进行。 六、照样子,改写下面的句子。(4分) 例: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反问句改陈述句). 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道德的。 1. 面对急需帮助的人,我们怎能袖手旁观呢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课练 [字词荟萃] 1.看拼音写词语。 ɡū dú tán miàn qīnɡ luófēnɡjǐnɡ jiù cénɡān [ ] [ ] [ ] [ ] 2. 比一比.再组词。 庆[ ] 廷[ ] 孤[ ] 螺[ ] 谙[ ] 厌[ ] 庭[ ] 狐[ ] 累[ ] 暗[ ] [句段集锦] 1.先解释带点字的意思.再写写句子的意思。 [1]湖光秋月两相和 湖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红胜火;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绿如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意思写诗句。 [1]和我久久地凝视着而互相看不够的.只有敬亭山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江南春天的美景实在太美了.这的美丽风景.曾经是多么熟悉.多么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链接] 1.默写古诗《望洞庭》.再填空。 望洞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中采用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把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的“两”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的意思是; ___________。 [3]诗中描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独坐敬亭山》的作者是__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_。诗中用__________ 的写作手法把 __________比作自己的知己。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说明了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 3.《忆江南》的作者是__________。作者通过对__________春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下语文《5.琥珀》优秀教学设计精选合集-微课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琥珀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篇说明文,也可称作科学小品。作者柏吉尔用极其活泼、通俗易懂的文笔和充分的想象力,介绍了有关琥珀的科学知识,假想了这块琥珀的形成、发现的过程,评判了它在科学上的价值。由于以讲故事的形式出现,使本课较为枯燥深奥的科学知识介绍变得生动有趣,吸引小读者。文章既有形象的描绘、生动的记叙,又有科学的说明,因此是一篇富有情趣、引人遐想的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展开合理想象,理解领会琥珀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推测的,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形成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教学难点: 并从这块琥珀推想出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课型:微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所学,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怒吼松脂灰尘拂拭美餐划动晌午热辣辣 淹没挣扎成千上万冲刷断绝泥沙推测详细情形 2.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上节课围绕琥珀讲了根据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想象这块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它的样子和价值。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书中寻找答案吧! 二、讲授新课 (一)默读课文,大胆质疑。 1.读课文最后一句话,请学生提出问题。 预设: (1)这块琥珀是由什么形成的? (2)透过琥珀能推测出什么? (3)为什么说“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千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2.利用找近义词和查字典的方法理解“推测”词语的意思。 预设:“推测”意思是“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想象不知道的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微课讲稿

课文一开始我就初始爬山虎图片,板书课题,让同学们齐读课题。接着问一问大家,我们以前有一篇课文学习过爬山虎,这篇课文是——学生会回答《爬山虎的脚》。我继续问大家,在我们没有读课文之前,看到这个题目我们很容易以为这是写什么的文章呢?学生会回答认为是写爬山虎的,或者说写植物的文章。于是我让学生初读课文,之后再让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这时学生回答说,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我进一步提出,那文章中都写了谁?这时有一部分学生说写的是作者肖复兴。我马上进行反问,那作者写这篇文章难道是为了赞美自己吗?在学生明白了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赞美叶圣陶老先生后,我进一步提出,那课文围绕叶圣陶先生分别写了几件事情呢?从这些事情可以看出叶老先生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这时可以让学生再读课文,并分小组合作学习来回答老师的问题。学生会在再次阅读中得出问题的答案,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叶圣陶先生给我改作文,第二件事是叶圣陶先生邀请我去他家做客。在学生学习第一部分时,我让学生看看课文后面叶老先生修改的原文,让学生在体会叶老先生一丝不苟的文品的同时也掌握一些修改文章的符号和方法,以及作文用词用句的准确严谨。在学生学习第二部分时请同学们划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的句子,自己细细读一读,品味品味。学生找出这两件事情之后,我再次提出问题,从这两件事情中我们可以看出叶老先生的什么品质呢?学生第三次品读课文,回答问题。从叶老先生改作文的事情中可以看出他做事认真、仔细、负责、对小事都很上心等等,我们归纳为他一丝不苟的文品;从叶老先生邀请我做客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尊重他人、不摆架子、谦逊有礼的人,我们归纳为他平易近人的人品。最后学生齐读课文最后作者的感受,体会“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其实是暗喻叶圣陶老先生渊博的知识和海纳百川的气度。

【全册全套】2020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课课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答疑题 第1课古诗词三首 2.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了怎样的情景。 (1)“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描绘了儿童捕蝶的欢快场景。 (2)“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让我们看到农民早出晚归的场景,蛱蝶飞又 让我们感受到静中有动的情景。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大儿子在溪东豆 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 第2课乡下人家 1.朗读课文,想象画面。如果给课文配画,你觉得可以画几幅?试着给每幅画取个名字。 (7幅,屋前搭瓜架、门前种鲜花、屋后春笋冒、院里鸡觅食、河中鸭嬉戏、门前吃晚饭、夜静催眠曲。) 2.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 描写门前五颜六色的花和雨后春笋的景致我最感兴趣,本来是朴素的乡下,可是门前这 些五彩缤纷的花朵、雨后的春笋又给本来朴素的乡下带来了勃勃生机,读完以后让我也向往乡下这样恬静安逸的生活。 3.读句子,再从课文中找出像这样写得生动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他们的屋后倘若有一条小河,那么在石桥旁边,在绿树荫下,会见到一群鸭子游戏水中,不时地把头扎到水下去觅食。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园风景画。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 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选做 你眼里的乡村景致是怎样的?用一段话写下来。 大树也绿,小草也茂盛,花朵也艳丽,田园的风光真是美。近处,一棵棵大杨树挺直身板, 抬起头,密密麻麻的绿叶里闪过一丝丝日影。远远地看去,这些杨树就像一名名威武的保卫者。小草又嫩又绿,茂密的草地就像一大块碧绿的地毯,躺在软软的绿地上,比躺在沙发上还要舒服。那的野花不是一般的香,在千里之外都可以闻到。每一朵花都神气十足地仰起头。每个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课课练)试卷

1 、观潮学生姓名 一、注意带点字的读音,把( )里不正确的音节划去。 闷(mēn man)雷涨(zhǎng znàng)潮飞奔(bēn ban)而来 恢复(hù fù ) 踮(diǎn diàn)着脚风号(háo hào)浪吼 二、. 看拼音写词语 lǒng zhào kuān ku?bēn t?ng yī jiù ()()() () huī fùchàn d?ng shuǐtiān xiāng jiē () ()() qí t?u bìng jìn r?n shēng dǐng fai ()( )、 三、判断正误,对的在( )里打“√”,错的打“X”。 1.“鼎”字第一个笔画是“丨’。( ) 2.“鼎”字用部首查字法,查“目”部。( ) 3。“鼎沸”的意思是“喧闹、杂乱”。 ( ) 4、“鼎立’和“鼎力”读音和意思相同。( ) 四、在( )里填上合适的字,再按要求作答。 山( )地( ) ( )天( )地七( )八( ) 若( )若( ) 风( )浪( ) 东( )西( ) 以上填的字构成近义词的有: 五、读下面的句子,找出比喻句,在( )里打“√”表示。

1.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 ) 2.浪潮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 3.浪潮的声音很响,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 4.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 ) 5.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 ) 六、找出()中与带点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并画上“”。 1.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度.(一次一回一日)的观潮日。 2.宽阔 .. ( 宽敞宽广辽阔 ) 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 3.江面上依旧 .. ( 依然仍然果然 ) 风号浪吼。’ 4.那声音如同 .. ( 犹如相同宛如 ) 山崩地裂。 5.顿时 .. ( 一时霎时一刹那间 ) 人声鼎沸。 6、过了好久 .. ( 许久很久不久 ) ,钱塘之江才恢复了平静。 七、在《观潮》中,你最喜欢哪个壮观的景象? 写出相关的句子。 你最喜欢的壮观景象是: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复活节岛面积不大,只有120平方公里,整个岛呈三角形,四周礁石蜜布。在一些巨石砌起来 的石墙残迹后面,矗立着几百尊巨大的半身石像。这些石像的脸大约有7米长,脖子2米长,身高约 20米,最轻的大约有30吨,最重的估计有八九十吨,整齐地排烈在千米多高的长方石座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根根冲天而立的石柱。这些石像都是用块火山岩雕成的。它们有着长长的脸、高高的鼻子、深深的眼眶、长长的耳朵和噘着的嘴。有的头上还戴着一顶用红色岩石做成的帽子,几米高的园柱形 石帽子,还可以脱卸下来。石像身上雕刻着许多人像、禽鸟的花纹。它们的脸对着波涛 汹涌的大海,长长的双手放在肚子上,昂首遥望,好像在期待着什么。除了岛的南端外,岛上其他地 方还有几百尊这样的石像,人们把这些石像叫作毛阿伊斯石像。令人惊奇的不只是石像奇特的模样和 巨大的身躯,更令人费解的是它们的“身世”。 1.找出短文中三个写错的字,把正确的字写在 ( ) 2.读了这篇短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请用《观潮》文中一个词语来说明。这个词语 是( )。 3.照例子,在( )里填上合适的词。 例一 ( 张 )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