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线斜率与倾斜角

直线斜率与倾斜角

直线斜率与倾斜角
直线斜率与倾斜角

直线斜率与倾斜角1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2.若直线与直线x﹣ay=0的夹角为,则实数a等于(D)

A.B.0 C.D.0或

3.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C)

A.经过点P0(x0,y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0=k(x﹣x0)表示

B.经过定点A(0,b)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kx+b表示

C.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点P1(x1,y1),P2(x2,y2)的直线都可用方程(x2﹣x1)(y﹣y1)=(y2﹣y1)(x﹣x1)表示

D.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表示

4.直线x+y=2,x﹣y=2,x+ay=3围成一个三角形,则(A)

A.a≠±1 B.a≠1且a≠2 C.a≠﹣1且a≠2 D.a≠±1且a≠2

5.直线xcosα+y+2=0的倾斜角范围是(B)

A.[,)∪(,]B.[0,]∪[,π)C.[0,] D.[,]

6.若方程(2m2+m﹣3)x+(m2﹣m)y﹣4m+1=0表示一条直线,则实数m满足(C)A.m≠0 B.m≠﹣

C.m≠1 D.m≠1,m≠﹣,m≠0

7.直线xsinα+y+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B)

A.[0,π)B.[0,]∪[,π)C.[0,]D.[0,]∪(,π)

8.直线l经过点(1,2),且倾斜角是直线y=x倾斜角的2倍,则以下各点在直线l上的是(A)

A.(1,1)B.(2,2)C.(2,1)D.(2,0)

9.直线mx+y﹣1=0(m∈R)的倾斜角不可能为(C)

A.30°B.75°C.90°D.120°

10.直线(a2+1)x﹣2ay+1=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C)

A.[0,]B.[,]C.[,]D.[0,]∪[,π)

11.已知两条不重合的直线l1,l2的倾斜角分别为α1,α2,给出如下四个命题:

①若sinα1=sinα2,则l1∥l2

②若cosα1=cosα2,则l1∥l2

③若l1⊥l2,则tanα1?tanα2=﹣1

④若l1⊥l2,则sinα1sinα2+cosα1cosα2=0

其中真命题是(B)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②③④

12.若﹣<α<0,则直线y=﹣xtanα+1的倾斜角为(A)

A.﹣αB.+αC.π+αD.﹣α

13.直线(2m2﹣5m﹣3)x﹣(m2﹣9)y+4=0的倾斜角为,则m的值是(B)A.3 B.2 C.﹣2 D.2与3

14.已知直线y=(2a﹣1)x+2的倾斜角为钝角,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A.a<B.a> C.a≤D.a≥

15.直线xcosα+ysinα+1=0,α∈(0,)的倾斜角为(B)

A.αB.+αC.π﹣α D.﹣α

16.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则直线的倾斜角为(D)A.B.C.D.

17.已知A(2,2)、B(﹣1,3),若直线l过点P(1,1)且与线段AB相交,则直线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D)

A.α≥B.≤α<或<α≤

C.﹣1≤α≤1 D.≤α≤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1)若直线l的倾斜角为α,则0≤α<π;

(2)若直线l的一个方向向量为,则直线l的斜率;

(3)若直线l的方程为ax+by+c=0(a2+b2≠0),则直线l的一个法向量为.

A.(1)(2) B.(1)(3) C.(2)(3) D.(1)(2)(3)

19.(2015春?大连校级期末)已知点(﹣3,﹣1)和(4,﹣6)在直线3x﹣2y﹣a=0的两侧,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C)

A.(﹣24,7)B.(﹣∞,﹣24)∪(7,+∞)C.(﹣7,24)D.(﹣∞,﹣7)∪(24,+∞)

20.(2014秋?神木县校级期中)已知点P(﹣1,1),Q(2,2),直线l:y﹣kx+1=0与线段PQ相交,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D)

A.B.C.

D.

21.(2013春?开阳县校级月考)直线x+y﹣1=0到直线xsinα+ycosα﹣1=0(<α<)的角是(D)

A.α﹣B.﹣αC.α﹣D.﹣α

22.(2014秋?万州区校级期中)直线λx+y+λ﹣2=0不过第三象限,则λ的取值范围是(B)A.[0,1]B.[0,2]C.(﹣∞,4]D.[4,+∞)

23.(2013秋?北仑区校级月考)在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共有(A)

①坐标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均有倾斜角和斜率;

②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0,π];

③若一条直线的斜率为tanα,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α;

④若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此直线的斜率为tanα.

A.0个B.1个C.2个D.3个

24.(2011秋?福田区校级期末)若两直线l1,l2的倾斜角分别为α1,α2,则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D)

A.若α1<α2,则两直线斜率k1<k2

B.若α1=α2,则两直线斜率k1=k2

C.若两直线斜率k1<k2,则α1<α2

D.若两直线斜率k1=k2,则α1=α2

25.(2015?湖北模拟)若直线l1:2x+(m+1)y+4=0与直线l2:mx+3y﹣2=0平行,则m的值为(C)

A.﹣2 B.﹣3 C.2或﹣3 D.﹣2或﹣3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6.给出以下命题其中正确的序号为

(1)直线y=kx+1﹣4k和圆x2+y2﹣6x﹣4y+9=0的位置与k的取值有关;

(2)椭圆不存在以M(2,0)为中点的弦;

(3)双曲线x2﹣=1不存在以P(1,1)为中点的弦;

(4)若抛物线y2=4x与直线y=k(x+2)有且只有一个交点,则k=0或k=或k=﹣.

27.(2012秋?大祥区校级期中)对于曲线C:=1,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①由线C不可能表示椭圆;

②当1<k<4时,曲线C表示椭圆;

③若曲线C表示双曲线,则k<1或k>4;

④若曲线C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则1<k<

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28.(2009春?南安市校级期中)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为.

①当a为任意实数时,直线(a﹣1)x﹣y+2a+1=0恒过定点P(﹣2,3);

②已知双曲线的右焦点为(5,0),一条渐近线方程为2x﹣y=0,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③抛物线y=ax2(a≠0)的焦点坐标为();

④曲线C:不可能表示椭圆.

29.(2008秋?西城区期末)已知曲线C的方程是,且m≠0),给出下面

三个命题:

①若曲线C表示圆,则m=1;

②若曲线C表示椭圆,则m的值越大,椭圆的离心率越大;

③若曲线C表示双曲线,则m的值越大,双曲线的离心率越小;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填写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30.直线L1,L2的方程分别为y=mx和y=nx(m,n≠0),L1的倾斜角是L2倾斜角的2倍,L1的斜率是L2的斜率的4倍,则mn=.

1123984400的高中数学组卷直线斜率与倾斜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B 2.D 3.C 4.A 5.B 6.C 7.B 8.A 9.C 10.C 11.B 12.A 13.B 14.A 15.B 16.D 17.D 18.B 19.C

20.D 21.D 22.B 23.A 24.D 25.C

二.填空题(共5小题)

26.(3)(4)27.③④28.①②29.①③30.2

【范文】《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一节是解析几何的入门课,担负着开启全章的重任,因此在本课时的教学中不但要落实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揭示隐性知识: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坐标法。 本课时涉及到两个概念——倾斜角和斜率,它们都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倾斜角是从“形”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而斜率是从“数”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二者联系的桥梁是正切函数值,进一步可以用直线上两点的坐标表示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是一个桥梁,利用它可以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转化为斜率问题。而在建立直线方程,研究直线的几何性质时斜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坐标法和斜率是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据此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 使学生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并初步了解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体会坐标法。 理解斜率的定义,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理解倾斜角的概念,体会在直角坐标系下,以坐标轴为“参照系”,用统一的标准刻画几何元素的思想方法。

2.理解斜率的定义和斜率公式,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步骤,感受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3.通过解析几何发展史的简单介绍,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平面几何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没有“参照系”的,如何使学生在这一知识的基础上,顺利、自然地过渡到直角坐标系下用一个点和倾斜角确定一条直线,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已知直线的倾斜角就相当于已知直线的方向,因此已知“两个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方向”,这与“一个点和直线的方向确定一条直线”是一致的。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联系。 函数是以图助数,利用图形使代数问题直观化,解析几何则是以数助形,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它们都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但角度不同。学生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这里研究的是直线的方程,学生容易将二者混淆,误认为方程就是一次函数。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澄清二者的不同。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为: 直角坐标系下对刻画直线的几何要素的认识——倾斜角概念的形成;用坐标刻画倾斜角的方法——斜率概念本质的认识。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

2014年全国中职学校“创新杯”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和说课大赛 8.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教学设计方案 2014年11月

《8.2.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方案 【授课对象】计算机网络专业二年级学生 【教材】《数学》(基础模块)下册(主编:李广全李尚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教学内容】直线的方程——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授课类型】课堂教学 【授课时间】1课时 【教材分析】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之一,是以坐标化(解析化)的方式来研究直线的相关性质的重要基础。直线的斜率是后继内容展开的主线,无论是建立直线的方程,还是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以及讨论直线与二次曲线的位置关系,直线的斜率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正确理解直线斜率的概念,熟练掌握直线的斜率公式是学好这一章的关键。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计算机网络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勇于挑战,且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但数学基础相对薄弱。在教学中,我力求将数学与专业相结合,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等信息化手段去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节课内容。 【教学目标】 根据中职数学新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 掌握直线的斜率公式及应用。 (二)能力目标 通过经历从具体实例抽象出数学概念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探索,互相交流,增强团队意识,培养协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直线斜率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斜率公式的推导。

突破难点的关键:充分利用数形结合,并引导学生分类讨论问题。 【教学策略】 1.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 课前下发导学提纲,学生预习提出问题,课上通过任务展示、问题交流、小组竞赛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按照强弱搭配的原则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通过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评价方法:综合评价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和变化,通过自评、互评和师评对学生进行全面动态的评价,使合作学习更加富有成效。 【教学设备】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素描纸,展示板,自制教具。 【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生活实例,把数学植根于生活。教具的制作,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热情。通过课前导学及微课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环节,课上再通过ppt、《几何画板》等信息化手段化解难点。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8.2.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教案人教版

课题8.2.2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课型新授第几 课时 1 课 时 教 学 目 标(三维) 教学重点与 难点 1.掌握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知道直线的倾斜角的范围. 2.理解直线的斜率,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了解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 3.让学生从学习中体会到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优点,能够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体会代数与几何结合的数学魅力. 教学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学难点: 直线的斜率 教学这节课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法.本节首先通过观察同一坐标系中的两条直线引入了直 方法线倾斜角的定义,在明确了倾斜角范围后,定义了直线的斜率,最后讨论了直线斜率与直线上与两个不同点坐标之间的关系.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手段是研究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重要依据,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概念. 使 用 教 材 的 构 想

α y ☆补充设计☆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回 引入本节 1.由一点能确定一条直线吗? 2.观察并回答问题: y A 答. 课题. 由直观图 形引入问题,激 发学生学习兴 师:从图中可以看出,直线 趣. B C 1 AC 比直线 AB 更陡一些.在数学 -1 O 1 x 中,我们用倾斜角和斜率来衡量 在图中,直线 AB ,AC 都经过哪一点? 直线相对于 x 轴的倾斜程度. 它们相对于 x 轴的倾斜程度相同吗? 新课: 1.直线倾斜角的定义 一般地,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直线向 上的方向与 x 轴正方向所成的最小正角α叫 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y l α x O 特别地,当直线与 y 轴垂直时,规定 这条直线的倾斜角为 0?. 2.倾斜角的范围 0?≤ <180?. 3.直线斜率的定义 倾斜角不是 90?的直线,它的倾斜角的 教师对定义进行三方面的诠 释: (1)直线向上的方向; (2)x 轴的正方向; (3)最小的正角. 学生结合图形理解倾斜角的 概念. 教师强调与 y 轴垂直的直线 (包括 x 轴)的倾斜角. 教师强调倾斜角是 90?的直 明确直线 倾斜角的定义. 倾斜角与 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通常用 k 表 线的斜率不存在.应当使学生明 斜率的关系. 示,即 k =tan α. 练习一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对应的斜率 k : (1)α=0?; (2)α=30?; (3)α=135?;(4)α=120?. 探究一 (1)由不同的两点 P 1(x 1, 1)和 P 2(x 2, y 2)能否确定一条直线? 确所有的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与 x 轴垂直的直线的斜率不存在.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点评. 教师指明,当倾斜角是锐角 时,斜率 k 为正值;当倾斜角是 钝角时,斜率 k 为负值. 教师投影探究问题,学生分 使学生通 过练习感悟倾 斜角的变化对 斜率的影响.

2.1.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 使用说明: 1.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探究课本62 59- p页的基础知识,自主高效预习,提升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自测练习。 【学习目标】 1.了解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直线的 3.掌握过两点的斜率的计算公式 【重点难点】 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难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一、知识链接 1.在直角坐标系中,只知道直线上的一点,能不能确定一条直线呢?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说这个山坡很陡峭, 有时也说坡度,这里的陡峭和坡度说的是山坡与水平面之间的一个什么关系呢? 二、教材助读 1.直线的倾斜角 (1)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有 (2)倾斜角的定义是 (3)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度 (4)直线倾斜角的范围为 试试:请描出下列各直线的倾斜角 函数y=x的图像的倾斜角为 , y=-x的图像的倾斜角 为 , 直线x=1倾斜角为 ,直线y=0倾斜角为2.直线的斜率 (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升高量与前进量的比”表示“坡度”,则坡度的公式是怎样的? (2)斜率的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 a (α≠900) 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记为 k=tan a 试试:已知各直线倾斜角,则其斜率的值为 α=0°时,则k 0°<α< 90°,则k α= 90°,,则k 90 °<α< 180°,则k 3.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公式 (1)由直线上两点) , ( 1 1 y x A、) , ( 2 2 y x B来求直线的斜率k的公式是: 当 2 1 x x≠时,k= 当x1=x2 时, k (2)如果 1 2 1 2 ,x x y y≠ =则直线与x轴k= 如果 1 2 1 2 ,x x y y= ≠则直线与x轴倾斜角等于k (3)直线的斜率与所选择直线上两点的位置有无关系?顺序有无关系? 预习自测 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求直线的斜率 (1) 30 = α(2) 135 = α(3) 90 = α 2.已知直线的斜率求直线的倾斜角 (1)0 = k(2)1 = k(3)3 - = k(4)k不存在 3.分别求经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斜率 (1)(2,3)和(4,5)(2)(-3,-1)和(2,-1) (3)(1,3)和(-1,3 3) 4.过点) ,2 (m P-和)4, (m Q的直线的斜率等于1,则m的值为___________ 基础知识探究 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1) 当直线与x轴不垂直时,直线的斜率k与倾斜角α之间满足关系式_________;当直线与x轴垂直时,直线的斜率________ 预习案 探究案

高中数学第四届全国青年教师优秀课观摩大赛-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感受倾斜角这个反映倾斜程度的几何量的形成过程。 2、通过教学,使学生从生活中的坡度,自然迁移到数学中直线的斜率,感受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概念的形成是自然的,从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充分利用倾斜角和斜率是从数与形两方面,刻画直线相对于x轴倾斜程度的两个量这一事实,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4、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初步掌握过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渗透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解析几何研究思想。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感悟并形成倾斜角与斜率两个概念; 2、推导并初步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3、体会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思想在概念形成及公式推导中的作用。 难点:用代数方法推导斜率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发现法相结合。即在多媒体课件支持下,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索,亲身经历概念的发现与形成过程,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问题1、(出示幻灯片)给出的两点P、Q相同吗? 从形的角度看,它们有位置之分,但无大小与形状之分。 从数的角度看,如何区分两个点?(用坐标区分) 问题2、过这两点可作什么图形?唯一吗?只经过其中一点(如点P)可作多少条直线?若只想定出其中的一条直线,除了再用一点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以增加一个什么样的几何量?(估计不少学生能意识到需要有一个角) 由此引导学生归纳,确定直线位置可有两种方式 (1)已知直线上两点 (2)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倾斜程度 问题3、角的形成还需一条线,也就是说要有刻画倾斜程度的角,就必须还有一条形成角的参

高中数学 倾斜角和斜率学案 新人教A版必修2

3.1.1 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范围和斜率; 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用公式和概念解决问题. ★学习重点:直线倾斜角与斜率概念;斜率计算公式. ★学习难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直线斜率公式的推导.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82—P86回答下列问题: 问题1、在直角坐标系中,过点P 的一条直线绕P 点旋转,不管旋转多少周,它对x 轴的相对位置有几种情形,请画出来?这些直线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问题2、怎样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呢?可以用一个什么几何量来反映这一倾斜程度呢? 问题3、直线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多少?任一直线一定有倾斜角吗? 问题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升高量与前进量的比”表示“坡度”,则坡度的公式是怎样的? 问题5、任何直线都有斜率么?斜率为正或负时,直线具有怎样的位置?请用图形语言表 示. 二、合作探究 1、如何在直线l 上任取两个不同点11122212(,),(,)()P x y P x y x x ≠坐标计算直线的斜率? 2、过直线上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适用范围如何?与两坐标的顺序有关吗?当直线与x 轴平行或重合或垂直,公式还适用吗? 三、训练反馈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直线的斜率存在,则必有倾斜角与之对应 B. 每一条直线都惟一对应一个倾斜角 C.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的倾斜角为?0或?90 D.若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直线的斜率为αtan 2、填表:已知直线的倾斜角或斜率,求相应的斜率或倾斜角。 参考公式:当α是锐角时,tan 180tan αα?-=-(). 3、已知A(-3,2),B(4,1),C(0,-2),求直线AB,BC,CA 的斜率,并判断它们的倾斜角是钝角还是锐角. 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点且斜率分别为1,-1,2及-3的直线1234,,l l l l 及 四、拓展延伸 经过点P(0,-1)作直线l ,若直线l 与连接A(1,2),B(2,1)的线段总有公共点,找出直线 l 的斜率k 的取值范围,并说明理由. ★学后总结: 1、今天学到了什么?(知识方面)

教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教学设计 进贤一中龚祝鹏 一、教学目标 1、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感受倾斜角这个反映倾斜程度的几何量的形成过程。 2、通过教学,使学生从生活中的坡度,自然迁移到数学中直线的斜率,感受数学概念来源于生活实际,数学概念的形成是自然的,从而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充分利用倾斜角和斜率是从数与形两方面,刻画直线相对于x轴倾斜程度的两个量这一事实,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4、经历用代数方法刻画直线斜率的过程,初步掌握过已知两点的直线的斜率计算公式,渗透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解析几何研究思想。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感悟并形成倾斜角与斜率两个概念; 2、推导并初步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3、体会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思想在概念形成及公式推导中的 作用。 难点:用代数方法推导斜率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发现法相结合。即在多媒体课件支持下,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索,亲身经历概念的发现与形成过程,体验

公式的推导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问题1、(出示幻灯片)给出的两点P、Q相同吗? 从形的角度看,它们有位置之分,但无大小与形状之分。 从数的角度看,如何区分两个点?(用坐标区分) 问题2、过这两点可作什么图形?唯一吗?只经过其中一点(如点P)可作多少条直线?若只想定出其中的一条直线,除了再用一点外,还有其他方法吗?可以增加一个什么样的几何量?(估计不少学生能意识到需要有一个角) 由此引导学生归纳,确定直线位置可有两种方式 (1)已知直线上两点 (2)已知直线上一点和直线的倾斜程度 问题3、角的形成还需一条线,也就是说要有刻画倾斜程度的角,就必须还有一条形成角的参照的直线。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下,以哪条轴线为基准形成刻画倾斜程度的角?(学生可能回答x轴或y轴)以x轴或y轴为基准都可以,习惯上我们用x轴。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学案教师版)

第九章平面解析几何 第1讲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直线的方程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概念自查】 一.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举反例) (1)直线的倾斜角越大,其斜率就越大.() (2)直线的斜率为tanα,则其倾斜角为α.() (3)斜率相等的两直线的倾斜角不一定相等.() (4)经过点P(x0,y0)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0=k(x-x0)表示.() (5)经过任意两个不同的点P1(x1,y1),P2(x2,y2)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y-y1)(x2-x1)=(x-x1)(y2-y1)表示.() 【知识梳理】参考《优化方案》P145 1.直线的倾斜角与直线的斜率 (1)直线倾斜角的定义: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l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 注: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它的倾斜角为0° (2)直线l倾斜角α的范围是. (3)直线的倾斜角α与斜率k的关系:①. ②.(数形结合来解释) 2.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

例1 (1)直线x sin α+y +2=0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0,π B.????0,π4∪????3π 4,π C.????0,π4 D.????0,π4∪??? ?π 2,π (2)直线l 过点P (1,0),且与以A (2,1),B (0,3)为端点的线段有公共点, 则直线l 斜率的取值范围为 . 【解析】 (1)设直线的倾斜角为θ,则有tan θ=-sin α.因为sin α∈[-1,1],所以-1≤tan θ≤1,又θ∈[0,π),所以0≤θ≤π4或3π 4 ≤θ<π,故选B . (2)如图,因为k AP =1-0 2-1=1, k BP = 3-0 0-1 =-3,所以直线l 的斜率k ∈(]-∞,-3∪[)1,+∞. 【答案】 (1)B (2)(]-∞,-3∪[)1,+∞ 【考点突破】考点2 求直线的方程 例2 根据所给条件求直线的方程: (1)直线过点(-4,0),倾斜角的正弦值为 10 10 ; (2)直线过点(-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12; (3)直线过点(5,10),且与原点的距离为5. 【解】 (1)由题设知,该直线的斜率存在,故可采用点斜式. 设倾斜角为α,则sin α= 10 10 (0≤α<π), 从而cos α=±31010,则k =tan α=±1 3.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y =±1 3(x +4), 即x +3y +4=0或x -3y +4=0. (2)由题设知纵横截距不为0,设直线方程为x a +y 12-a =1, 又直线过点(-3,4), 从而-3a +412-a =1,解得a =-4或a =9.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4x -y +16=0或x +3y -9=0. (3)当斜率不存在时,所求直线方程为x -5=0满足题意; 当斜率存在时,设其为k ,则所求直线方程为y -10=k (x -5),即kx -y +10-5k =0.

专题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习题与知识点知识讲解

专题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习题与知识点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3.1倾斜角和斜率 1、直线的倾斜角的概念:当直线l 与x 轴相交时, 取x 轴作为基准, x 轴正向与直线l 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α叫做直线l 的倾斜角.特别地,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α= 0°. 2、 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 0°≤α<180°. 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3、直线的斜率: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α≠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也就是 k = tan α ⑴当直线l 与x 轴平行或重合时, α=0°, k = tan0°=0; ⑵当直线l 与x 轴垂直时, α= 90°, k 不存在. 由此可知, 一条直线l 的倾斜角α一定存在,但是斜率k 不一定存在. 4、 直线的斜率公式: 给定两点P1(x1,y1),P2(x2,y2),x1≠x2,用两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P1P2的斜率: 斜率公式: k=y2-y1/x2-x1 3.1.2两条直线的平行与垂直 1、两条直线都有斜率而且不重合,如果它们平行,那么它们的斜率相等;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相等,那么它们平行,即 注意: 上面的等价是在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缺少这个前提,结论并不成立.即如果k 1=k 2, 那么一定有L 1∥L 2 2、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它们互 相垂直,那么它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反之,如果它们的斜率 互为负倒数,那么它们互 相垂直,即 基础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命题是 (A )直线的倾斜角为α,则此直线的斜率为tan α (B )直线的斜率为tan α,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α (C )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但不是每一条直线都存在斜率 (D )直线的斜率为0,则此直线的倾斜角为0或π 2.直线l 1的倾斜角为30°,直线l 2⊥l 1,则直线l 2的斜率为 (A )3 (B )-3 (C ) 33 (D )-3 3 3.直线y =x cos α+1 (α∈R )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A )[0, 2π] (B )[0, π) (C )[-4π, 6π] (D )[0, 4π]∪[4 3π,π) 4.若直线l 经过原点和点(-3, -3),则直线l 的倾斜角为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二导学案:第三章第一节倾斜角与斜率

第三章第一节倾斜角与斜率 三维目标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理解直线倾斜角的唯一性和斜率的存在性; 3.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4.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逐步养成观察和探索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目标三导 学做思1 *问题1.初中我们学过一次函数)0(≠+=k b kx y ,请问,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其中k 的正负对直线有何影响?进一步,当k>0时,随着k 的增大直线有何变化? 问题2.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一条直线l ,它的位置由哪些条件确定的? 问题3.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哪些量来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 问题4.什么叫直线的倾斜角?它的范围是什么?任何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吗? 问题5.什么叫直线的斜率?任何一条直线都有斜率吗? 问题6.当倾斜角从0o一直增大到180o(0°≤α<180°)的时候,直线的斜率k 是如何变化的? 问题7. (小组合作) 探索如何由直线上两点的坐标计算直线的斜率? 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直线l 经过两点P 1(x 1, y 1), P 2(x 2, y 2) (其中x 1≠x 2),则直线l 的斜率 k= ?

进一步:(1)运用该公式计算经过两点P 1(x 1, y 1), P 2 (x 2, y 2)的直线l 的斜率时,与这两个点坐标的顺序有关吗? *(2)当x 1=x 2时,该公式还适用吗?此时直线的斜率如何? (3)当直线平行于x 轴或者与x 轴重合时,该公式适用吗?直线的斜率等于多少呢? 【学做思2】 1. 求经过下列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并判断其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或是其它的特殊角). (1)(1,1),(2,4); (2)(-3,5),(0,2); (3)(4,4),(4,5); (4)( 10,2),(-10,2). 【思考】在本例(2)中,直线倾斜角的大小是多少? 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经过原点并且斜率分别为1,-1,2及-3的直线1234,,,l l l l 3.(1)已知点A(3,4),在坐标轴上有一点B,若直线AB 的斜率等于2,则点B 的坐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2) 已知点M (5,3)和点N (-3,2),若直线PM 和PN 的斜率分别为2和-74 , 则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 【变式】(1) 若过P (1-a,1+a )和Q (3,2a )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那么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已知a >0,若平面内三点A (1,-a ),B (2,a 2),C (3,a 3 )共线,则a =____________. 达标检测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电子教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导学案

3.1.1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学习目标】 1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定义、范围和斜率;熟练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 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3?能用公式和概念解决问题. 【重点】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应用,两条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条件。 【难点】斜率概念理解与斜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启发学生,把研究两条直线的平行或垂直问题,转化为研究两条直线的斜率的关系问题. 一、自主学习 新知1:当直线I与x轴相交时,取x轴作为基准,x轴正向与直线I向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叫做_____________ . 关键:①_______ :②_______ :③________ . 注意: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我们规定它的倾斜角为______ . 试试:请描出下列各直线的倾斜角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反思:直线倾斜角的范围? 新知2: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 (2)的_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记为k= ____________ 试试:已知各直线倾斜角,则其斜率的值为 ⑴当 0°时,则k ° ;⑵当0 90 ° 时,则k ⑶当 90°时,则k ;⑷当90° 180 ° 时,则k 新知 3:已知直线上两点 R (X 1, yj P 2(X 2 ,y 2)(x X 2) 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k= 练习: 1已知直线的倾斜角 (90 ),则直线的斜率为—;已知直线上两 点A(x“ 且冷x ?,则直线的斜率为 __________ . 2. 若直线I 过(—2,3)和(6, - 5)两点,则直线l 的斜率为 ______ ,倾斜角为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斜率为2的直线经过(3, 5)、(a,7)、(— 1,b)三点,贝U a 、b 的值分别为 ___________________ . 4?已知I l ,l 2的斜率都不存在且I i ,l 2不重合,则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 .已知一直线经过两点A(m,2), B( m,2m 1),且直线的倾斜角为60 ,则 m ________ . 问题1:特殊情况下的两直线平行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中有一条直线没有斜率时: (1) 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也不存在时,两直线的倾斜角为 ______ ,两直线位置 关系是 ----- (2) 当另一条直线的斜率为0时,一条直线的倾斜角为 —,另一条直线的倾 斜角为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____ :

高二数学:《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

新修订高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utorial Case of "Slope Angle and Slope of Straight Line"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中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一节是解析几何的入门课,担负着开启全章的重任,因此在本课时的教学中不但要落实显性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揭示隐性知识:研究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坐标法。 本课时涉及到两个概念——倾斜角和斜率,它们都是反映直线相对于x轴正方向的倾斜程度的,倾斜角是从“形”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而斜率是从“数”的角度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二者联系的桥梁是正切函数值,进一步可以用直线上两点的坐标表示直线的斜率。 倾斜角是一个桥梁,利用它可以将两直线的位置关系问题转化为斜率问题。而在建立直线方程,研究直线的几何性质时斜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坐标法和斜率是本课时的核心概念。据此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 使学生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并初步了解解析几何研究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体会坐标法。

理解斜率的定义,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二、教学目标分析 1. 理解倾斜角的概念,体会在直角坐标系下,以坐标轴为“参照系”,用统一的标准刻画几何元素的思想方法。 2. 理解斜率的定义和斜率公式,经历几何问题代数化的过程,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步骤,感受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 3.通过解析几何发展史的简单介绍,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平面几何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是没有“参照系”的,如何使学生在这一知识的基础上,顺利、自然地过渡到直角坐标系下用一个点和倾斜角确定一条直线,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已知直线的倾斜角就相当于已知直线的方向,因此已知“两个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方向”,这与“一个点和直线的方向确定一条直线”是一致的。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这种联系。 函数是以图助数,利用图形使代数问题直观化,解析几何则是以数助形,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它们都体现了数形结合思想,但角度不同。学生知道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这里研究的是直线的方程,学生容易将二者混淆,误认为方程就是一次函数。因此在教学时要注意澄清二者的不同。 基于上述分析,确定本课时的教学难点为:

高中数学《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教案

课题: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3章第1节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会求直线的斜率和倾斜角. (3)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相互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直线倾斜角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直线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 (2)从数与形两方面让学生明白,倾斜角和斜率都是刻画直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问题,层层设疑,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化归的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用代数方程研究几何问题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生活中的坡度,自然迁移到数学中直线的斜率,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2.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在教学中充分揭示“数”与“形”的内在联系,体现数、形的统一,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直线的斜率公式推导和应用. 三、教学难点: 倾斜角概念的形成,斜率公式的推导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发现法相结合.即在多媒体课件支持下,创设情境问题,层层设疑,制造认知冲突,引发争论,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积极探索,亲身经历概念的发现与形成过程,体验公式的推导过程,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了函数的图象,知道在直角坐标系中,点可以用有 序实数对) x来表示和确定.那么直线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y , 问题:经过一点P的直线L的位置能确定吗? 预案:不能.如图, 过一点P就可以作无数多条直线.那么, 问题:这些直线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短暂思考和讨论后,学生可以回答 预案:(1)它们都经过点P.(2)它们的“倾斜程度”不同.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描述这种不同直线的“倾斜程度”呢? 〖设计意图〗学生刚刚学完立体几何,对解析几何已经有些陌生.所以从简单问题入手,便于 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又能引入倾斜角的概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知识探索

《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优质课)

倾斜角与斜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2)理解直线倾斜角的唯一性. (3)理解直线斜率的存在性. (4)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帮助学生将直线的位置问题(几何问题)转化为倾斜角问题,进而转化为倾斜角的正切即斜率问题(代数问题)进行解决,使学生不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直线倾斜角的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 (2)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公式. (三)教学方法

备选例题 例1 求下列两点直线的斜率,并判断其倾斜角是锐角还是钝角. (1)(1,1),(2,4); (2)(–3,5),(0,2); (3)(2,3),(2,5); (4)(3,–2),(6,–2) 【解析】(1)41 3021 k -==>-,所以倾斜角是锐角; (2)25 100(3) k -= =-<--,所以倾斜角是钝角;

(3)由x 1 = x 2 = 2得:k 不存在,倾斜角是90° (4)2(2) 063 k ---= =-,所以倾斜角为0° 例2 已知点P (点Q 在y 轴上,直线PQ 的倾斜角为120°,则Q 点的坐标为 . 【解析】因为点Q 在y 轴上,则可设其坐标为(0,6) 直线PQ 的斜率k = tan120°= ∴ k == ∴b = –2,即Q 点坐标为(0,

高二数学选择性必修一导学案2.1.1倾斜角与斜率

2.1.1倾斜角与斜率 【学习目标】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结合具体图形,探索确定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数学抽象) 2.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数学抽象) 3.掌握倾斜角和斜率之间的关系.(逻辑推理) 4.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数学运算) 情境导学 交通工程上一般用“坡度”来描述一段道路对于水平方向 的倾斜程度,如图,一辆汽车沿某条道路从A点前进到B点, 在水平方向前进的距离为AD,竖直方向上升的高度为 DB(如果是下降,则DB的值为负实数),则坡度k=上升高度 水平距离 = DB AD .k>0表示上坡,k<0表示下坡,为了实际应用与安全,在道 路铺设时常要规划坡度的大小.那么“坡度”是如何来刻画 道路的倾斜程度的呢? 阅读反馈(阅读课本,完成反馈内容) 一、直线的倾斜角 定义 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以x轴为基准,与直线l的方向之间所成的角 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 规定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规定直线l的倾斜角为 记法 图示范围 作用(1)表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条直线的; (2)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条直线位置的几何要素是:直线上的一个定点以及它的,二者缺一不可 微练习1.如图所示,直线l的倾斜角为( ) A.45° B.135° C.0° D.不存在

二、直线的斜率 1.定义与表示 定义(α为直线的倾 斜角) 90≠α 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的 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 90=α 直线斜率不存在 记法 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即=k 范围 作用 用实数反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直线的 2. 填表:斜率与倾斜角的对应关系 图示 倾斜角 (范围) 0=α 900<<α 18090<<α 斜率 (范围) 0>k 不存在 斜率 变化 规律 定值 直线逆时针旋转,倾斜角 α在 0至 90间逐渐增 大,斜率也逐渐增大,且恒为正数 不存在 直线逆时针旋转,倾斜角 α在 90至 180间逐渐 增大,斜率也逐渐增大,且恒为负数 微练习2.已知直线l 的斜率1-=k ,则其倾斜角α= . 三、直线的斜率公式 如果直线经过两点()()()21222111,,,,x x y x P y x P ≠,则直线的斜率公式为1 21 2x x y y k --=. 微练习3.已知点()()3,1,5,321--P P ,则直线2,1P P 的斜率k 等于( ) A.2 B.1 C. 2 1 D.不存在 讨论展示 直线的倾斜角 例1已知直线l 过原点,l 绕原点按顺时针方向转动角( ) 1800<<αα后,恰好与y 轴重合, 求直线l 转动前的倾斜角是多少?

人教版数学高一必修二导学案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第三章 §3.1.1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 一、考纲要求 1、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理解直线的倾斜角的唯一性.掌握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理解直线的斜率的存在性.斜率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过两点的直线的斜率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直线的倾斜角概念的引入学习和直线倾斜角与斜率关系的揭示,培养学生观察、探索能力,运用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数学交流与评价能力.通过斜率概念的建立和斜率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简的数学精神. 2、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的应用. 学习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对应关系,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范围. 学习重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概念和斜率公式的应用. 学习难点: 直线的倾斜角、斜率的对应关系,求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范围. 二、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82-86完成下面问题并填空 知识点一:直线的倾斜角 【提出问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经过点P. 问题1: 直线l的位置能够确定吗? 问题2: 过点P可以作与l相交的直线多少条? 问题3:上述问题中的所有直线有什么区别? 【导入新知】 1.定义:当直线l与x轴相交时,我们取x轴作为基准,叫做直线l的

倾斜角 ....特别地,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规定 α=. 2.范围: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是 .特别:当时,称直线l与x轴垂直. 3.倾斜角与直线形状的关系 知识点二:直线的斜率 【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常用坡度(=升高量 坡度 前进量 )表示倾斜程度,例如,“进2升3”与“进2升2”比较, 前者更陡一些,因为坡度32 22 > 问题1:对于直线可利用倾斜角描述倾斜程度,可否借助于坡度来描述直线的倾斜程度? 问题2: 如材料里描述的坡度为升高量与水平前进量的比值,那么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倾斜程度能否如此度量? 问题3:通过坐标比,你会发现它与倾斜角有何关系? 【导入新知】 1.定义:一条直线的倾斜角α (α≠90°)的 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斜率常用小写字母k表示,即k = . ①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 α= , k = ; ②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 α= , k . 2. 直线的斜率公式: ①已知直线的倾斜角α,则k= ②经过两个定点 P1(x1,y1) , P2(x2,y2) 的直线: 若x1≠x2,则直线P1P2 的斜率存在,k=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导学案

一、(一)考纲点击 理解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掌握过两点的直线斜率的计算公式; (二)考情聚焦: 1、直线的倾斜角、斜率问题是最基本问题,是高考中常考的热点知识。 2、主要以选择、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属于中低档题目。 3.、常与平面向量结合、线性规划、与圆锥曲线、导数体现知识的交汇。 二、重点: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的概念过两点的直线斜率公式。 难点:对直线倾斜角与斜率概念的理解,以及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 (一 )学习目标: 1. 2. 3. 4. (二)双基研习?面对高考 基础梳理 (三)考点探究 ?挑战高考 考点一、倾斜角和斜率的概念 1.判断下列命题的对错。 (1)任一条直线都有倾斜角,也都有斜率;. ( ) (2)平行于x 轴的直线倾斜角是0或π;. ( ) (3)直线的斜率的范围是(-∞,+∞);. ( ) (4)过原点的直线,斜率越大越靠近y 轴。 ( ) (5)两直线的斜率相等,则它们的倾斜角相等. ( ) (6)两条直线的倾斜角相等,则它们的斜率相等. ( ) (7)一条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 轴正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 ) (8)直线l 的倾斜角要么是锐角,要么是钝角;( ) (9)已知直线l 经过()111,P x y ,() 222,P x y 两点,则直线l 的斜率21 21 y y k x x -=-;( ) 考点二、已知倾斜角求斜率 1.已知 2如果三点A (5,1),B (a ,3),C (-4,2)在同一直线上,确定常数a 的值. 考点三、已知斜率求倾斜角 1.直线L 的斜率为k ,倾斜角是α,若-1<k <1,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2.直线x sin α-y +1=0的倾斜角的变化范围是( ) A.? ???? 0,π2 B .(0,π) C.??????-π4,π4 D.??????0,π4∪??????3π4,π 考点四、知识的交汇 1.设曲线y =ax 2在点(1,a )处的切线与直线2x -y -6=0平行,则a =( ) A .1 B.12 C .-1 2 D .-1 2.已知实数x ,y 满足2 22(11)y x x x =-+-≤≤,试求 3 2 y 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难?可以从知识,方法,数学思想, 班级: 学号: 姓名: 高3数学 导学案

(完整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教学设计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 数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 直 线 的 倾 斜 角 和 斜 率

尝 试 探 究 形 成 概 念 问题:怎样才能确定直线的问置? 一点+倾斜角(直线的方向)确定一条直线(两都缺一不可) 思考: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表示倾斜程度的量? (让学生举例) 如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长度(升高量与前进量)的比,表示倾斜面的坡度(倾斜程度)。 坡面与地平面所成的角不变的情况下,升高量和前进量都在 变化,那么你认为这个角的变化与升高量和前进量之间究竟 是怎样的关系?能不能用一个数学式子来表示它们之间的 关系? 前进量 坡度比=前进量 升高量 例如:进2升3与进2升2比较 2、 直线斜率的概念 一条直线倾斜角 的正切值叫这条直线的斜率(slope ),通常用小写字母k 表示。 090tan k 给出生活中的实例,给学生感性认识,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观察分析并抽象概括出直线位置如何确定. 确定直线位置几何要素转化为代数化 升 高 量

尝 试探究形成概念对 取不同的范围进行分析k的取值情况。 3、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之间的关系 直线情况 平行于 情况 由左向 右上升 垂直于x 轴 由右向左 上升 的大小 k的情况 k的增减性 4、两点确定直线的斜率 已知两点), )( , ( ), , ( 2 1 2 2 2 1 1 1 x x y x p y x p 则由这两点确定直 线的线率? k 课本上是用坐标法推导的,分两种情况: 让学生课前预习,这里用向量法推导 ① 2 1 p p方向向上② 1 2 p p方向向上 1 2 1 2 x x y y k 让学生掌握公式记忆 注意:①当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时,0 k ②当直线与y轴平行或重合时,k不存在 为有利于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 性,加深对两者 关系理解,通过 用几何画板演示 倾斜角与斜率之 间关系,给学生 直观认识,降低 学习的难度 课本中是用坐标 法去推导两点直 线的斜率,学生课 前预习易掌握,在 证明过程中用向 量法来推导两点 确定直线的斜率, 比较两种方法解 题思路不同. 0 x y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