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第5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第5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第5章 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第五章非寿险准备金评估

学习目标

口了解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概念,理解保险公司提取责任准备金的必要和准备金的构成口掌握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各种评佑方法,理解各种评枯方法的适用条件,并对其做充分性检验,理解保费不足准备金提取的必要性

口掌握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各种评估方法,理解各种评估方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条件

口掌握直接理赔费用准备全和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的评估方法

口能时未决赔款准备金做合理性检验

§5.1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概述

5.1.1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概念

保险公司的经营是负债经营,它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即业务收人发生在先,赔款支出发生在后。根据大数法则的原理,保险公司承保大量的同类风险保单,通过管理和运作客户预先缴纳的保费所形成的保险基金,达到分散风险、分摊损失并获取利润的目的。但是保险公司对客户的负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对于一份没有到期或是没有终止的保险合同来说,无法确定在保险期间内,是否会发生保险事故?即使知道已经发生了保险事故,也不一定能很快确定最终的理赔金额和结案时间。因此,保险公司必须定期对这些未了责任进行评估。

非寿险业务,是指除人寿保险以外的保险,包括财产损失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短期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①等以及上述保险的再保险业务。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则是指经营非寿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对其所承保的有效保单未了责任评估后的资金准备。对不同的评估时点而言,它是对该有效非寿险保单所承担的未了责任大小的最好估计。

5.1.2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构成

保险公司通常以每年的最后一天(12月31日)作为会计评估日,对保险业务进行评估核算并编制相应报表。对于一张有效保单而言,以评估日为界,要么还没有发生保险事故,要么已经发生保险事故。相应地,责任准备金被分为保费责任准备金(Premium Reserve )和赔款责任准备金(Loss Reserve)。

对于还没有发生保险事故的有效保单,保险公司在本年度不需要承担任何赔款支付,但对于已收取的所有保费收人,是否可以作为已获取利润全部人账呢?以评估时点为界,该张有效保单的保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覆盖从保单生效日到评估时点这段时间,称为“已赚保费”;另一部分覆盖从评估时点到保单到期日这段时间,称为“未赚保费”。保险事故可能发生在评估日和保单到期日之间的任一时刻,因此保险公司在评估日必须承担未来保险事故可能发生引起的责任,同时还应承担退保风险。根据会计核算的权责发生制原则,该段时间的保费不应作为利润直接人账,而应在评估日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以反映在评估时点保险公司所应承担的责任,该部分准备金称为“保费责任准备金”,也称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对于已经发生保险事故的有效保单,在未结案之前,保险公司就需要准备向保单持有人履行赔付责任并承担赔付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这些统称为“赔款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Outstanding Claim Reserve)和理赔费用准备金(Claim Adjustment Expense Reserve) 。

根据评估时点和已发生事故报告日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未决赔款准备金进一步划分为两种,用图5一1来说明。

当评估日在事故发生日和事故报告日之间时,保险公司在评估日并知道该事故已经发生,但保险公司肯定要对这种已发生,但由于报案延迟还未报案的赔案承担责任,为该种责任提取的准备金称为“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Incurred But Not Reported Reserve , IBNR )。

当评估日在事故报告日之后时,保险公司已经收到赔案报告,但由于赔案延迟,必须经过勘查并确定赔付金额之后才会进行赔付,对于此类处于已报案但未完全赔付状态的赔案,保险公司必须计提相应的准备金,称为“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Reported Claim Reserve ) 。

保险公司在处理赔案的过程当中,会发生相关费用,为这些费用计提的准备金称为“理赔费用准备金”。根据费用的具体情况,可以将理赔费用准备金作进一步的细分。其中,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款的费用,称为直接理赔费用,如专家费、律师费、损失检验费等,需计提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不是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费用,称为间接理赔费用,需计提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如理赔员工的薪酬等。总之,根据有效保单在评估日是否已经发生保险事故,可以将非寿险

责任准备金分为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赔款责任准备金两大类。其中赔款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根据评估日、事故发生日以及事故报告日之间的关系,可以将未决赔款准备金进一步划分为已发生已报案赔款准备金和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在本章以下内容中,5. 2节介绍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5. 3节介绍未决赔款准备金,5. 4节介绍保费不足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5. 5节对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合理性进行检验。

§5.2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

对于在评估日尚未发生保险事故的有效保单,保险公司必须计提责任准备金,以承担未来可能发生的保险事故引起的责任,同时还应承担退保风险,该部分责任准备金即是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也称“保费责任准备金”。

按保险期间的长短,我们可以将保险合同划分为两类:一类是1年以内(包括1年)的短期合同,另一类是1年以上的长期合同。这两类合同在风险分布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因此对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评估方法也有差异。非寿险业务大多为短期合同,通常为1年期,本节主要针对1年以内(包括1年)的短期合同,介绍其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评估方法。

按照被评估险种或险类的风险分布状况,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评估方法通常可以分为比例法和风险分布法。

5.2.1 比例法

比例法假设保费是均匀流人的,因此所承保风险在整个保单期间服从均匀分布,从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与未经历的保险期间长度成正比。根据假设的不同,比例法又可以分为年比例法(1/2法)、季比例法(1/8法)、月比例法(1/24法)和日比例法(1/365法)。

年比例法(1/2法)、季比例法(1/8法)0 1/2法假设每年的保费收人均匀流入,因此可近似地认为所有承保保单从年中开始生效,每张保单在年底只能赚到当年保费的一半。

以1年期保单为例,采用1/2法评估2008年的业务在2008年12月31日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为:

当年度保费收入?2

1 与年比例法类似,1/8法假设保费在每个季度是均匀流人的,因此可近似地认为每个季度所有承保保单从当季度的中间时刻开始生效,每张保单在当季度只能赚到当季度保费的一半。

以1年期保单为例,采用1/8法评估2008年的业务在2008年12月31日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第m 个季度的保费收人记为P ,则评估日2008年2月31为该季度提取的未到期保费责任准备金为:

p m ???

? ??-812 4,3,2,1=m 将上述评估的每个季度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加总即得到当年业务在年末应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采用季比例法评估1年期以上保单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时,与1年期保单同样操作。下面以2年期和3年期的保单为例,评估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长期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所采用的未赚保费因子如表5 -1所示。

2.月比例法(1/24法)0 1/24法假设各月份的保费收人均匀流人,这样可以近似地认为所有的保单都从月中生效,每张保单在当月只能赚到半月的保费。

以1年期保单为例,采用1/24法评估2008年的业务在2008年12月31日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第m 个月的保费收人记为P ,则评估日2008年12月31为该月提取的未到期保费责任准备金为:

p m ???? ??-2412 12,11,,2,1 =m

根据上述公式,可算得每月的未赚保费因子表,如表5 -2所示。

对于1月份起期的保单的评估公式是:

月份所承保保单的保费

1?

24

/1

对于2月份起期的保单的评估公式是:

月份所承保保单的保费

2?

24

/3

……

……

对于12月份起期的保单的评估公式是:

12?

23

月份所承保保单的保费

/

24

将上述评估的每个月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加总即得到当年业务在年末应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采用月比例法评估1年期以上保单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时,与1年期保单同样操作。下面以2年期和3年期的保单为例,评估截至2008年12月31日的长期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所采用的未赚保费因子如表5 -3所示。

3.日比例法(1/365法)0 1/365法是根据实际保单的承保期限,以日为基础逐单对未赚保费准备金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不需要任何假设,精确度最高,具体的计提公式如下:

i ic

id ib id i P w w v w W ?--= 其中:

i W ——第i 章保单的未赚保费准备金;

i P ——第i 章保单的保费收入;

ib v ——评估日;

ic id w w ,——第i 张保单的保险止期和保险起期。

将当年所有保单业务按照该方法计算的未赚保费准备金相加,即得到1/365法下当年业务在评估日应计提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各类方法的比较。月比例法、季比例法、年比例法均假设保费收人均匀流人,且假设条件越来越严格。但实务中假设条件通常很难满足,因此使用这些方法的评估准确性随着现实与假设条件背离程度的增加而下降。接下来我们以一个假设的例子来说明各种方法准确性的差异。表5一4为假设保费递增流人,各分类方法的评估结果,表5一5为假设保费递减流人,各分类方法的评估结果。

从以上两表可以看出,年比例法对于保费流人的变化没有任何反映,准确度最差,月比例法相对季比例法,变化较为敏感,准确度是三种方法中最高的。当保费集中在下半年时,实际的平均起保日在年中之后,而年比例法假设平均起保日在年中,这必然导致年比例法的评估结果偏低,使得准备金提取不足,危及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类似的,当保费集中在上半年时,年平均法会使得准备金提取过多,影响保险公司当年度的利润。相比较而言,由于日比例法不需要任何假设,因此精确度最高。但它的计算量很大,对保险公司内部数据系统的要求较高。

我国保险法规定,对于机动车辆第三者责任险,必须采用日比例法计提未赚保费准备金。

5.2.2 分步法

实务中,经常会遇到风险分布不服从均匀分布的情况,若再坚持假设保费收人均匀流人而采用比例法来评估未赚保费准备金,必不准确。此时,需对风险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合适的方法,以下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七十八法则、逆七十八法则、流量预期法。

1.七十八法则与逆七十八法则。七十八法则假设,自保险起期开始,风险分布呈每月递减的趋势,从倒数第一个月往前,依次为1, 2,3,……。而逆七十八法则则相反,假设保险分布呈每月递增的趋势,从第一个月往后,依次为1, 2, 3,……。表5 -6以一年期为例,列出七十八法则和逆七十八法则的已赚保费比例。

上述78 = 1十2十…十ii + 12,类似,对于一个两年期保单,分母=1+2+…+23+24=300。

2.流量预期法。流量预期法是以承保业务的实际风险分布为基础,并以风险比例来确定未赚保费准备金的一种方法。以一假设的风险分布为例,具体说明流量预期法的应用。

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假设某险种的风险分布和已赚保费比例已知,则相命的夫嗡保翰比彻f布.可以计算出夹如夫5一7所示。

该方法适用于风险分布不均匀的险种,如保证保险、信用保险等,但该方法依赖于经验数据和假设,主观判断的要求比较高,不利于监管。

§5.3 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方法

由5. 1内容我们已经知道,根据评估时点和已发生事故报告日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将未决赔款准备金划分为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对于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常用的评估方法是逐案估计法、案均赔款法等,将在5. 3. 6中介绍。

而对于IBNR准备金,实务中常用的评估方法主要有链梯法、分离法、案均法、准备金进展法、预算IBNR方法等,将在5. 3. 1-5. 3. 5中分别进行介绍。一般地,IBNR准备金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IBNR准备金,即保险公司为已经发生但尚未提出索赔的赔案而计提的准备金。广义的IBNR准备金,除狭义的IBNR准备金外,还包括以下三种准备金:

1.已报案未立案准备金。指为保险事故已经报告,但保险公司尚未立案的赔案而计提的准备金。

2.未决赔案的未来进展准备金。理赔人员对已报案赔案的赔款金额的最初估计不可能完全准确,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获得的信息越来越多,对赔案的估计也越来越准确。最初估计的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与最终的实际支付额之间的差额即为未决赔案的未来进展。该项准备金是保险人为这部分赔款调整额所作的资金准备。

3.重立赔案准备金。已完成赔付的赔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如出现新的信息,有可能被重新提起并要求额外增加赔付。该项准备金是保险人为这部分额外赔付所作的资金准备。

在本章节中,除特殊说明,IBNR准备金均为广义的IBNR准备金。在开始介绍各种评估方法之前,我们先对流量三角形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流量三角形是用于评估未决赔款准备金的重要工具。它实际上是一个上三角矩阵,各行代表着不同事故发生年(事故年),各列代表赔付的进展年,元素可以是赔款额或累积赔款额,也可以是索赔次数或累积索赔次数。表5一8是一个累积赔款额流量三角形的例子。

若记2004年为事故年1,则2005年为事故年2,依次类推。进展年是指赔款支付年与事故发生年之间的差值。表中的数字是累积赔款额,譬如事故年为2006年,进展年为1所对应的数字2 423(千元)是2006年发生的事故截止2007年底的累积赔款额。在2008年末估计,2004年发生的事故还有363(千元)尚未赔付,即还存在未决赔款363(千元)。则2004年发生的事故的总的赔款额为3 337 + 363(千元)= 3 700(千元)。

5.3.1链梯法

链梯法是准备金评估模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技术。Taylor ( 1977)曾将链梯法描述为“由一系列比例链,如逐年链梯比率,组成一个梯子,使人能够从历史经验记录日预测到未来最终赔款。”链梯法的原理也正如这种直观描述,在链梯法中,其基本假设是:如果没有外来因素(如通货膨胀等)的干扰,则各事故年的赔款支出具有相同的发展模式。也就是说,在预测未决赔款时,各事故年使用的进展因子是一样的。链梯法既可以基于已付赔款数据,也可以基于已报案赔款数据。

1.基于已付赔款数据的链梯法。

(1)基于已付赔款数据的链梯模型。已付赔款数据的链梯模型是基于累积已付赔款流量三角形,如表5 -9所示。流量表中的q ,表示事故年i,进展年为J 的累积已付赔款额,5,表示最终赔款。

假设表中各进展年的已付赔款相互独立,各事故年的赔款支出具有相同的发展模式,即已付赔款延迟模式前后具有一致性,根据此规律可由流量三角形的上半部估计出流量三角形的下半部。未来赔款的估计公式为:

∏----?=1

,,?j i n h h i n i j i p

C C 其中,j i C ,和i n i C -,分别表示第i 个事故年在进展年j 和n-i 的累积已付赔款; h p

?——赔款从进展年h 到进展年h+1的逐年进展因子(Loss Development Factor ,LDF)

从第r 列到最终赔款UL 的最终累积进展因子,可以看成是从第r 列到第r+1列、第r+1列到第r 十2列、……第n 列到UL 列的逐年进展因子的累积,计算公式为:

n r r r

p p p f ????1 ??=+ 其中是第r 列到UL 列的最终累积进展因子。

用链梯法估计的事故年i 的最终赔款=i

n i n i i f C S --?=??,,则事故年i 的未决赔款准备金(CV)的估计值=事故年i 的最终赔款估计值-事故年i 的累积已付赔款=i n i i

C S --,?。 (2)逐年进展因子的估计方法。在实务中,计算逐年进展因子的方法很多,本书主要介绍简单算术平均法、原始加权平均法、几何平均法、近三年简单算术平均法、近三年原始加权平均法。

数据采用表5一8累积赔款额流量三角形,以0一1进展年为例,分别介绍各种方法。

表5一10中的各个数值都是进展年的累积赔款额与前一个进展年的累积赔款额之比。如事故年2006的0~1进展因子是事故年2006第1个进展年的累积赔款额与事故年2006第0个进展年的累积赔款额的比值,即1. 9004 = 2 423/1 275。其他各事故年各进展年的逐年进展因子计算类似。

方法一:简单算术平均法。

0~1进展年的逐年进展因子 49241.19004.18866.18495.1?0+++=

p =1.8901 方法二:原始加权平均法。

0~1进展年的逐年进展因子 1489

1275112010032865242321131855?0++++++=

p =1.8940 方法三:几何平均法。 0~1进展年的逐年进展因子 409241.19004.18866.18495.1????=p

=1.8899 方法四:近三年简单算术平均法。

0~1进展年的逐年进展因子 9037.139241.19004.18866.1?0=++=

p 方法五:近三年原始加权平均法。

0~1进展年的逐年进展因子 9055.11489

12751120286524232113?0=++++=p

从表5-11可以看出,各方法下的逐年进展因子有所不同,上述各种方法计算的进展因子主要是为准备金评估人员选定最终的进展因子提供依据。在今后的习题或考试中,未特别指明,均采用原始加权平均法。在得到逐年进展因子之后,需要计算最终的进展因子,各方法下最终的进展因子计算结果如表5一12所示。

以原始加权平均法为例,进展年0~∞最终进展因子为:

?f =1. 8940×1. 3181×1. 2332×1. 1127×1.1088=3. 7983 进展年1~∞的最终进展因子为:

1?f =1 .3181×1.2332×1. 1127×1.1088=2. 0055

(3)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示例。仍采用表5-8累积赔款额流量三角形中的数据,以原始加权平均法为例,根据表5-11和表5-12估计的进展因子计算各事故年的最终赔款,如表5-13所示。

例如,事故年2006年在进展年3的赔款估计值=3. 235×1. 2332=3 989,最终赔款=3 235×1. 5215 =4 922。

L?减去累积已付赔款PC,即未决赔款准备金CV的估计值等于最终赔款估计值U

CV-

L

=?

PC

U

各方法的未决赔款准备金估计结果如表5一14所示。

2.基于已报案赔款数据的链梯法。该方法与基于已付赔款数据的链梯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致,只是将基于已付赔款数据的链梯法中的累积已付赔款流量三角形替换为累积已报案赔款流量三角形而已,其中已报案赔款是已付赔款与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之和。仍以表5-8累积赔款额流量三角形为例,并增加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流量三角形表,如表5-15所示。

将表5-15与表5-8相对应的数据相加,得到表5一16中的累积已报案赔款数据流量三角形。

以累积已报案数据流量三角形为基础,采用上述五种方法计算的各逐年进展因子如表5-17所示。

仍采用表5一16累积已报案赔款流量三角形中的数据,以原始加权平均法为例,根据表5一17估计的进展因子计算各事故年的最终赔款与未决赔款准备金,结果如表5一19所示。

例如,事故年2006年在进展年3的赔款估计值=4 735×1. 0517=4 980,最终赔款=4 735×1. 0862 = 5 143 0

各方法的未决赔款准备金估计结果如表5-20所示。

3. IBNR 准备金评佑。通过累积赔款额流量三角形和累积己报案赔款流量三角形估计出

最终赔款U L

?和未决赔款准备金之后,在已知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记为RV)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很容易得到IBNR 准备金,如下:

RV CV IBNR -= PC U L

CV -=?,其中,U L ?为最终赔款估计值,PC 为累积已付赔款,则IBNR 准备金的估计可表示为,

其中,RL 为已报案赔款。

仍以上述流量三角形为例,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基于已付赔款数据和已报案赔款数据的IBNR 准备金。以原始加权进展因子为例,IBNR 准备金评估结果如表5一21。

这里IBNR 准备金出现负数,主要是因为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RV 的估计值超出最终

赔款的估计值U L

?。

从表5-14和表5-20评估结果看,两种数据用原始加权平均法对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估计值是不同的。应用累积已付赔款数据的估计值为10 567,而应用已报案赔款数据的估计值为12 190。这就需要准备金评估人员对产生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到可以进行解释的依据。

5.3.2 分离法

1.分离法原理。在分离法中,记事故年或案发年为i=0, 1, 2,…,记进展年为j=0, 1, 2,…,则i 十j 为支付年。其基本假设是认为不同事故年或案发年,在同一个支付年受到的外界影响是一样的。第i+j 个支付年所受到的外来因素影响的总体效应记为j i +λ。 分离法的基本工具是年内赔款额流量三角形(j i C .),如表5-23。

处于同一条左下至右上对角线上的元素,i 十j 相等。它们是不同事故年i 在同一支付年i+j 所发生的赔款支付。

类似于链梯法,分离法假设各事故年在各进展年的赔款进展平均而言是平稳的,即j j i C E βα0,)(=。其中)(0,i i C E =α表示事故年i 在进展年0的赔款额,表示进展年j 的赔款比例。

∑∑∞=∞

===00,)(j j j i j i i C E x βα,表示事故年i 所发生赔案的全部赔款;

∑∑∞=∞===00,,)()

(j j

j j j i j i i C

E C E p ββ,表示事故年i 在第j 个进展年支付的赔款占全部赔

款的比例从而有了j i j i p x C E =)(,,其中∑∞

==01j j P 。

一般来说,估计事故年i 的最终赔款额比较困难。因为在估计过程中,除了通货膨胀和投资收益等因素需要考虑之外,各个保险事故造成的损失程度、责任和赔偿费用的确定等因素都可能影响最终赔款额金额。相比之下,赔案次数的估计要比较容易。因此我们先估计总的赔案次数。总的赔案次数的估计,可以基于索赔次数流量三角形,采用5. 3. 1节描述的链梯法进行估计。记为

事故年i 发生的总赔案次数,i

j i j i n C s ,,=则在。;给定的条件下,我们有 ()j i

i j i p n x s E ?=, 式中表示事故年i 在进展年j 的平均每案赔款支付额;

而表示事故年i 发生的所有赔案的平均每案赔款支付额。

与链梯法一样,分离法假设各事故年或案发年在各年的赔款进展是平稳的,除此之外,分离法还具有更严格的假设,即假设各事故年的平均每案赔款支付额相同,即的值与i 无关,记为。则我们有

i j i p c s E ?=)(,

如果再考虑通货膨胀和投资收益等外来因素的影响效应,我们可以将公式(5. 3. 8)修改为: ()j i j j i p c s E +??=λ,

由于c 为常数,若

把仍然记

为,则有,

j i j j i p s E +?=λ)(, 式中满足

。 将表5 - 23各行数据分别除以,得到以为元素的流量三角形,它是分

离法的基础,如表5一24所示。

C._

表“- 24中的元素,其中为表5-23中的元素。分离法就是将分离成和,的乘积,并由此估计表5 - 24下三角形中的未知值。因此,和人,的估计是分离法的关键。 以下不给证明地给出和,的估计(可详细参阅《非寿险精算》,王静龙、汤鸣、韩天雄主编),首先对表5一24流量三角形做如下计算:

(1)将同一从左下至右上对角线上的元素相加,记为

∑=+=h j i j i h s

d ,

(2)将同一列的元素相加,记为

∑-==

j k i j i j s v 0,

(3)我们有: k

k d =λ? k

k k v p λ??=

k k k p d ?1?11-=--λ

111???---+=k k k k v p λλ

以此类推,0,,1,,??1 -==∑=-k k j v p k j t t k j

λ 0,,2,1,?1?1 --=-

=∑+=k k h p d k h t t h

h λ (4)估计 k k k h h

2,,2,1,? ++=λ 这是分离法估计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关键,在这里介绍两种简单的方法:

方法一:考虑通货膨胀和投资收益率的影响,假设以后各年的通货膨胀率和投资收益率分别为和,则

k h k h f r -∞∞???? ??++?=11??λλ 根据此公式可以估计

。 方法二:回归法,根据h

和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方程,从而得

的估计值。常用的回归方程如表5 - 25

所示。

(i)线性回归方程: h b a h

?+=λ? (ii)指数回归方程:bh h e a ?=λ?

2.分离法估计未决赔款准备金示例。

【例5-1】我们仍采用5. 3节表5一8累积赔款额流量三角形,首先给出2004-2008年的索赔次数的估计,精算师可基于累积索赔次数流量三角形,应用链梯法,也可以根据经验估计,结果如表5 - 26所示。

步骤一:由表5一8累积赔款额流量三角形计算出年内赔款额流量三角形(),见表5一27所示。

表5 - 27中各元素等于表5一8累积赔款额流量三角形该列与前一列数值的差,如事故年2006在进展年2的年内赔款额

步骤二:由表5一27年内赔款额流量三角形和各事故年索赔次数的估计值,根据公式计算出年内平均每案赔款支付额流量三角形,如表5一28所示。

步骤三:根据式(5. 3.11 >和式(5. 3. 12)计算出和,估计出和

再由式(5. 3. 13 )、式(5. 3. 17)和式(5. 3. 18)计算得出:

2842.8?4

4==d λ 0819.02842.86787.0??4

44===λv p 4274.70819.018191.6?1?433=-=-=p

d λ 1486.02842.84274.73344.2???4

333=+=+=λλv p 7071.60819.01486.011611.5??1?4322

=--=--=p p d λ 1673.02842.84274.77071.67506.3????4

3222=++=++=λλλv p 2914.60819.01486.01673.017887.3???1?43211

=---=---=p p p d λ 271.02842

.84274.77071.62914.67808.7?????432111=+++=+++=λλλλv p 0812.60819.01486.01673.0271.010141.2????1?432100

=----=----=p p p p

d λ

3312.02842

.84274.77071.62941.60812.65227.11??????4321000=++++=++++=λλλλλv p

其中:1?????43210=++++p p p p p

步骤四:估计

线性回归方程:h h b a h ?+=?+=5542.085.5?λ

所以可以得到表5一30。

步骤五:根据公式j

i j i j i i j i p n s n C +??=?=λ?,,,补齐表5一27年内赔款额流量三角形右下部分数据。

将表5一31中所有的数字右下部分相加起来,即可以得到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估计值7 571(千元)。

5.3.3 案均法

在5. 3. 1节中,我们介绍了链梯法,它可以基于已付赔款数据、已报案赔款数据来估计最终赔款,进而估计未决赔款准备金及IBNR 准备金,但这种方法只考虑赔付额,忽略了赔付次数。在不稳定的经济形势下,如通货膨胀率高并激烈波动的情况下,光采用链梯法必然歪曲最终赔款的估计,进而导致未决赔款准备金及IBNR 准备金估计结果的不准确。在本小节中,我们介绍案均法。该方法同样基于已付赔款数据、已报案赔款数据,分别对应于已付赔款次数流量三角形、已报案赔款次数流量三角形。案均法假定,案均赔款及相应的赔款次数流量三角形是平稳的,其计算原理类似于链梯法,以下仅以实例说明说明案均法的具体操作过程。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保监发[2012]19号)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保监发[2012]19号)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 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的通知 保监发〔2012〕19号 各保监局,各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 为规范保险公司对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的管理,督促公司加强准备金评估的内部控制,提高准备金计提的充足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促进公司审慎经营、防范风险,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一日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 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规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加强准备金评估的内部控制,提高准备金计提的充足性、合理性与科学性,促进保险公司审慎经营、防范风险,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财会〔2008〕7号)、《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保监会令〔2004〕13号)与《保险公司内部控制基本准则》(保监发〔2010〕69号)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包括偿付能力报告中的准备金与财务报告中的准备金。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包含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与未决赔款准备金,其中未决赔款准备金包含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及理赔费用准备金。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内部控制包括准备金基础数据的内部控制、准备金精算评估的内部控制以及准备金核算的内部控制三个部分。

第三条非寿险业务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管理工作由保险公司董事会或同等权力机构承担最终责任。保险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准备金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负责。准备金基础数据真实性以及对准备金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实施、维护与监控由保险公司总经理负责。 第四条为确保准备金充足、合理、科学的计提及相关信息准确的披露,保险公司应建立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流程,加强管理。保险公司管理层、精算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在准备金管理过程中应分级授权,权责分明,分工合作,相互制约: (一)保险公司负责精算工作的部门应作为准备金评估的职能部门,应负责牵头研究确定年度准备金评估的假设、方法、模型,选取恰当的发展因子与边际水平,提出准备金评估结果初步意见,并作为发起部门将准备金评估相关事项会签相关部门。 (二)保险公司负责财务工作的部门应及时准确提供费用等财务方面的基础数据,参与准备金评估有关的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确定,参与准备金评估流程及内控的设计。保险公司财务部门同时应作为准备金核算的职能部门,负责将保险公司董事会和公司管理层确定的准备金核算结果计入会计分录,并编制会计报表。 (三)承保、理赔、再保、信息、投资等有关部门作为准备金基础数据的生产部门,应积极配合准备金评估与核算职能部门的工作,及时准确提供准备金评估所需的数据和资料,并对可能影响准备金评估结果的业务流程变化情况及时通报相关部门。 (四)负责稽核监督工作的部门应加强准备金基础数据、评估与核算内部控制工作流程的监控和审计,对于发现并查实的违规行为,应协同相关部门及时向合规部门和合规负责人进行通报。 (五)年度准备金评估涉及的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以及准备金评估的最终结果应当经公司总精算师(精算责任人)和财务负责人会签后,提交保险公司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并形成会议纪要。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向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提交不同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对公司战略、财务报表影响的分析报告,供研究决策。

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祈春节版)第七章

第七章 一、名词解释 法定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上交至中央银行的资源的比率。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如劳动力流动性不足、工种转换的困难等所引致的失业。 自愿失业:是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二、单项选择题 1~5.BDCCC 6~10 CACBD 三、计算题 1、假定货币需求L=0.2Y,货币供给M=240,消费函数C=145+0.75 Y,税收T=60, d 投资函数I=160-5r,政府支出G=80.试求: (1)IS、LM方程和均衡收入、利率、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变为100.则均衡收入、利率、投资又为多少?(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答: (1)IS:y = c + i + g y d = y – t c=145+0.75y d t=60 g=80 i=160-5r 即 y=1360-20r LM:0.2y=240 即 y=1200 联立两式得i=120 r=8 (2)有上课知当g=100时 y=1200 r=12 i=100 (3)i减少所以存在挤出效应 2、假设消费函数C=400+0.8Y,投资函数I=300-50r,政府购买G=200,货币需求函数L=300+0.5Y-100r,实际货币供给M=1500(单位均为亿元),试求: (1)两个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均衡收入。 (2)财政政策乘数和货币政策乘数。 答: (1)IS:y=2400+200r LM:y=4500-250r 联立两式得:y=10000/3 (2)由推倒公式的得:y=11000/9+20/9g+10/9m 财政政策乘数为20/9 货币政策乘数为10/9 3、设一经济体系的消费函数C=600+0.8Y,投资方程I=400-50r,政府支出G=200,货币需求方程是L=250+0.5Y-125r,中央银行控制的货币供给是M=1250,价格水平P=1。除价格和利率外的单位均为亿元 (1)写出IS和LM方程。 (2)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率。 (3)假设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5000亿元,如果通过增加政府购买实现充分

“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GPV)”实务指南

“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GPV)”实务指南 业务范围 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考察对象为责任准备金评估日处于有效状态的长期保险业务,涵盖的业务范围包括分红业务和非分红业务,但不包括投资连结保险业务和万能寿险保险业务。保险公司应划分分红业务和非分红业务,分别计算毛保费责任准备金,并判断实际提取准备金的充足性。 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不包括将来可能产生的新业务。 对于长期业务中所占比例不大的非主要险种,可以不进行毛保费责任准备金的具体计算,而采用比例近似的方法代替。比例近似方法分析应基于精算责任人的合理判断,即所采用的近似方法不会对最终的结果造成实质性的偏差,并且此部分业务实际提取保单责任准备金数额占比不得超过5%。 关于比例近似方法,详见本实务指南关于“毛保费责任准备金的计算”。 时间范围 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关于保单现金流的规划必需延续到某个时间点,在此时刻所考察的封闭业务,其保险责任已经终止或对分析来说不是实质性的,如100年。如果根据精算责任人的判断,在对分析结果没有实质性影响的前提下,可以考虑较短的时间范围,但必须就此给出特别说明。 保单现金流及其相关假设 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基于最优估计的精算假设,采用适当的精算模型对保单的未来现金流作出预期,应当包括(但不局限于)下列项目: 1)保费收入 2)保险利益支出 保单合同约定的保险利益给付,包括死亡给付、残疾给付、疾病给付、满期金给付、生存年金给付等。保险利益支出根据相应的死亡率和发病率的假设确定。 3)退保金支出

退保金为保单退保或失效情况下,公司相应的退保金支出,根据保单现金价值及相应的退保和失效假设确定。 4)佣金及手续费支出 佣金和手续费支出,应涵盖直接佣金、间接佣金和其它相关手续费支出,由相关佣金率假设确定。 5)营业费用 营业费用一般可划分为保单获得费用、保单直接维持费用和公司一般间接管理费用。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的营业费用假设应同时包含上述三项费用。营业费用的假设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保费收入的百分比、保额的百分比或每张保单的成本等。6)保单红利 对于分红业务毛保费责任准备金应当包含支付给保单持有人的红利。预期的未来红利应与公司的分红政策、保单持有人的合理预期保持一致。原则上对于本年度承保的新保单,应采用保单发单时的分红示例“中”的红利水平;对于以往年度发行的保单,可以使用保单发单时的分红示例“中”水平,也可以基于公司的预期决定红利水平,但是如果预期与分红示例不同,则须作具体说明。 7)其它非保证利益支出 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应当包含对于其它非保证利益的合理预期。 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不考虑企业所得税。如果再保险安排对分析结果没有实质性的影响,分析也可不考虑相关的再保安排,准备金充足性分析可以以直接业务为基础。 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运用的上述假设原则上应以本公司的实际经验为基础。对于缺乏经验数据的假设,可以参考行业一般经验结果或同等规模其它保险的经验。如果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运用的假设同时考虑了公司实际经验分析和对未来趋势的预期,应作出具体说明。 贴现率的选择 贴现率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相关规定确定。贴现率应当反映当前与准备金相对应的资产及预期未来现金流的投资收益率情况。

第17章 准备金评估I 0

第17章 准备金评估I 【考试要求】 17.1 准备金介绍 准备金的特点及其定义 财务报表中的准备金 不同类型中的准备金 17.2 法定责任准备金的评估方法  均衡净保费法 修正净保费评估法 保单保费评估法 累积法 加拿大资产负债方法 17.3 评估基础的选择 评估死亡率的选择 评估利率的选择 评估基础的适用公式 17.4 准备金方法在实务中的应用 平均与期中准备金 准备金其他调整 17.5 准备金充足性测试 我国准备金充足性测试的一般规定 毛保费责任准备金评估

【要点详解】 §17.1 准备金介绍 1.准备金的特点及其定义 (1)特点 ①长期性。一般企业的负债期限都比较短,通常在一年以内支付,如应付账款等,而保险企业的准备金负债一般期限较长,有的甚至长达二三十年,因此准备金负债一般应考虑时间价值,即利息因素。 ②金额的不确定性。一般企业的负债,通常都有确定的金额和大致确定的支付期限。但由于保险事故发生的时间和事故的严重程度是不确定的,准备金负债只能依赖大数法则和一定的模型进行预测。 ③履行方式的多样性。一般企业的负债的履行方式是单一的,如偿还贷款、支付货款等,但保险企业准备金负债的履行方式存在多样性,除支付赔款、生存金等保险金支付方式外,还可能是客户退保支付退保金。因此在计算准备金时,要考虑多种履行方式下准备金的可能数额。 (2)定义 保险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保证其如约履行保险赔偿或给付义务,根据监管部门有关规定和方法,从保费收入或盈余中提取的与其所承担的保险责任相对应的一定数量的基金,是保险合同履行过程中所形成的负债。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一)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一) 摘要: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不同于其他负债,保险公司需要遵循中国保监会颁布的相关规定按照保险精算确定的金额提取责任准备金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保险公司评估的责任准备金应当以分保前的金额列示,应当从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部分作为再保险资产列示,这一点和原来的保险会计处理方法有较大区别 关键词: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确认与计量 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业的负债主要由各种责任准备金组成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是对保险合同所承担的保险责任或经营风险的评估结果,其计算需要依赖保险精算人员运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计量,这是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不同于其他负债的地方,也是初次涉及保险会计的财务人员较难理解的地方 一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含义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中的责任是指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或保单持有人的未了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因承保保险业务而提取的基金,或者说是对因承保保险业务而引起的将来负债或已有负债的提取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取在先,赔款支付和费用发生在后,所以保险公司要设置一定储备基金以应付未来的保险责任 按照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在会计期末对已发生保险事故应付未付赔款所提取的一种资金准备,一般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而保险公司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理赔费用准备金是指为尚未结案的赔案可能发生的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 2.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尚未终止的非寿险保险责任提取的准备金,包括保险公司为保险期间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以及为保险期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长期责任准备金 二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 1.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最常应用的技术是逐案估计法,即由经验丰富的理赔人员对每一个已报案赔案的未决赔款成本进行估算,同时要考虑索赔自身的特点经济环境等的变化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精算部门分别提供再保前和再保后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数据 2.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对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通常采用链梯法案均赔款法准备金进展法赔付率法和B—F法等通过上述精算方法可以先计算出各事故年的终级损失,从终级损失中减去已决赔款,即得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估计值,然后从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估计值中再减去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金额,就得到了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借: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32109 贷: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323109 3.理赔费用准备金对于保险事故,保险公司除应支付给被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赔偿外,还应支付结案过程中发生的理赔费用,所以保险公司应当提取理赔费用准备金其中,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损失检验费律师费等为直接理赔费用,应提取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而不是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理赔费用为间接理赔费用,应提取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1)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评估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的常用方法是比例法,该方法假设直接理赔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提取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存 由于保险业务大都是定期的,通常又叫短期核算性险种业务。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 由于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一种对未满期保险单的责任准备,其提取数额通常等于未满期保险单的总保险费收入中未赚取的部分。因此,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方法较多,这里仅举三种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1)逐日提存法。根据每张保险单的第二年有效天数,逐笔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假定一年是365天,公司每天都有相等的保险费收入进账,则l月1 日前出售的保险单,将于本年度l2月31 日期满,1月2日签出的保险单,还有一天在次年度期满,依次类推,至l2月31日签出的保险单,需在次年度12月30日到期,即还有364天未经过。则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比例是: 182÷365×100%=49.86% 即以逐日计算法计算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已收保险费的50%。 (2)24个半月提存法。发源于美国的一些州,也可以说是在下面将要介绍的季度提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演化出来的。每月承保的保险费均要分开计算,并假定每张保险单是于月中期满(实际上同假定保险费收入是均匀分布的道理一样)。当保险费收入均衡分布时,至少每半个月的保险费收入累积数是相等的,则与前述结果是一致的。如果保险费是在持续增长,24个半月提存法就显得不那么灵活了。

假定月保险费收入增长是5%,第一个月保险费收入是2 400元,并且均是在每月的l5(或16)日这一天承保的,若其经营费用率不超过33.33%,则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比例为:488 668×(1—33.33%)÷611 448×100%=53.28% (3)季度提存法。以季度为计算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时间基础而形成的一种准备金提存方法提存比例。假定年度保险费收入是25 000%,平均分四次进账,每次为6 250元:若经营费用率为33.33%,则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存比例为: 15 625×(1-33.33%)÷25 000 X 100%=42% 依据《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保险公司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取,应当采用下列方法之一:①二十四分之一法(以月为基础计提),类似前述24个半月提存法。②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法(以天为基础计提),即前述逐日提存法。③对于某些特殊险种,根据其风险分布状况可以采用其他更为谨慎、合理的方法。 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保险公司在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时,应当对其充足性进行测试。若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不足时,保险公司还应提取保费不足准备金。 2.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计算 根据经营资料预计本年度终了时,尚有一部分已报案或已处理赔案但没有支付赔款的案子和已发生但被保险人还没有向保险人提出 索赔的案子(既有直接业务的,又有再保险业务的)。对这两种已发生

寿险法定准备金和财务准备金计提方法概述

寿险法定准备金和财务准备金计提方法概述 摘要:寿险公司的负债水平80%—90%都由责任准备金负债构成,准备金精算假设以及评估方法的细微变化都会对寿险公司的负债 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主要对目前法定准备金及财务准备金的计提方法进行综述,并阐述自己的一些相关观点。 边际 一、准备金概述 的方式收取,在评估时点,保险公司必须基于一定的假设和未来风险水平对未来的保险金给付提取一定的负债,这部分负债形成寿险责任准备金。在保险公司的负债中,80%—90%的负债都是责任准备金部分,因此,准备金精算假设及评估方法的细微变化都会对公司的负债水平及价值产生较大的影响。 的精算规定,保险人在计算产品费率时必须采用90-93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所规定的死亡率,现在的精算规定,保险人在计算产品费率时可根据公司自身的经验选取适当的死亡率,但是在计算产品准备金时,应当采用00-03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所规定的死亡率,另外,对于费用率和利率的评估水平,不得高于定价时采用的利率和费用率以及保监会规定的标准两者之间的较大者。

准备金两部分组成,理论上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在均衡纯保费的假设条件下,在评估时点,计算未来赔付责任的现值与未来保费收入的现值两者之间的差值。在均衡纯保费的条件下,由于寿险业务首期发生的费用较高,如果采用理论上的法定责任准备金计算方法,容易导致首期收取的保费收入用于费用支出的部分无法满足实际的费用支出,导致保险公司出现亏损,因此有必要对理论法定责任准备金进行修正调整。其中一种修正方法是把首期的纯保费调整为首期的风险保费,其余部分全部用于满足首期的实际费用,这种方法叫做一年定期修正法,目前在实务中采用这种方法对传统寿险产品(不包含分红保险)进行法定责任准备金评估,但是这种方法也有缺陷,因为对于高费率保单,如果保费扣除风险保费的部分很可能大于实际费用的支出,虚增保险公司利润,因此还有必要继续改进。对于分红保险,其对首年纯保费的修正采用max(首年风险保费,毛保费减去e),其中e表示基本死亡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该比例不得高于3.5%,其实就是把首年发生的费用限制在基本死亡保险金额的一定比例内,其实质是和传统寿险产品一致的。另外,对于传统寿险责任准备金,如果修正后的未来期间纯保费大于实际收取的毛保费,还应计提保费不足准备金。对于未决赔款准备金,包括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

货币银行学第七章习题答案

第七章中央银行 第一部分填空题 1 、我国的“最终贷款人”是中国人民银行。 2 、我国目前中央银行制度类型为单一制,1983年前为准中央银行制 3 、中央银行的职能可以概括为 _发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管 理金融的银行。 4 、流通中的现金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负债方项目。 5 、外汇黄金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属于资产方项目。 6 、中央银行证券买卖业务的主要对象是政府公债和国库券。 7 、中央银行主要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直接对商业银行提供资金支持。 8 、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主要包括再贴现、贷款业务、证券业务、保管黄金和外 汇储备等。 9 、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的在央行存款分类可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10、从期限上看,各国中央银行的放款主要以短期为主,很少有长期贷款。以保 持中央银行资产的高度流动性。 第二部分单项选择题 1 、 1998 年 7 月正式成立的欧洲中央银行属于___C__: A 、单一中央银行 B 、联邦中央银行 C 、跨国中央银行 D 、准中央银行 2 、下列不体现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的职能是____C_____: A 、集中存款准备金 B 、最终的贷款人 C 、购买国家公债 D 、组织全国的清算 3 、通常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及其有关金融机构必须向中央银行存入一部分存 款准备金,目的在于__A_______: A 、保证存款机构的清偿能力 B 、保证存款机构的盈利性 C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D 、有利于中央银行获取收入,以维持央行运作 4 、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负债的有____A_____: A 、外汇、黄金储备 B、流通中通货 C、商业银行在央行存款D 、财政部存款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

保险精算论文设计 题目非寿险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 学院数理学院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 10信计2 学生姓名陈杰 学号 20100406228 指导教师焦琳 徐州工程学院数理学院

摘要: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不同于其他负债,保险公司需要遵循中国保监会颁布的相关规定按照保险精算确定的金额提取责任准备金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保险公司评估的责任准备金应当以分保前的金额列示,应当从再保险接受人摊回的部分作为再保险资产列示,这一点和原来的保险会计处理方法有较大区别。 关键词: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确认与计量 与其他行业相比,保险业的负债主要由各种责任准备金组成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是对保险合同所承担的保险责任或经营风险的评估结果,其计算需要依赖保险精算人员运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计量,这是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不同于其他负债的地方,也是初次涉及保险会计的财务人员较难理解的地方。 一、非寿险责任准备金的含义 非寿险责任准备金中的责任是指保险公司对被保险人或保单持有人的未了责任,准备金是保险公司因承保保险业务而提取的基金,或者说是对因承保保险业务而引起的将来负债或已有负债的提取保险公司的保费收取在先,赔款支付和费用发生在后,所以保险公司要设置一定储备基金以应付未来的保险责任。 按照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的规定,非寿险责任准备金包括:未决赔款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1.未决赔款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公司在会计期末对已发生保险事故应付未付赔款所提取的一种资金准备,一般包括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和理赔费用准备金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而保险公司尚未结案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为保险事故已经发生,但尚未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的赔案而提取的准备金;理赔费用准备金是指为尚未结案的赔案可能发生的费用而提取的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是指保险人为尚未终止的非寿险保险责任提取的准备金,包括保险公司为保险期间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准备金,以及为保险期间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的保险合同项下尚未到期的保险责任而提取的长期责任准备金。 二、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确认与计量 1.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最常应用的技术是逐案估计法,即由经验丰富的理赔人员对每一个已报案赔案的未决赔款成本进行估算,同时要考虑索赔自身的特点经济环境等的变化在进行会计处理时,需要精算部门分别提供再保前和再保后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数据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对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通常采用链梯法案均赔款法准备金进展法赔付率法和B—F法等通过上述精算方法可以先计算出各事故年的终级损失,从终级损失中减去已决赔款,即得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估计值,然后从未决赔款准备金的估计值中再减去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金额,就得到了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 借:提取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32 109 贷: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323 109 理赔费用准备金对于保险事故,保险公司除应支付给被保险人按照合同约定的赔偿外,还应支付结案过程中发生的理赔费用,所以保险公司应当提取理赔费用准备金其中,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损失检验费律师费等为直接理赔费用,应提取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而不是直接发生于具体赔案的理赔费用为间接理赔费用,应提取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1)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评估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的常用方法是比例法,该方法假设直接理赔费用与相应的赔款之间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并且该比例关系的发展规律在

财产保险公司准备金计量若干问题

东方企业文化?公司与产业 2013年2月 36 财产保险公司准备金计量若干问题探讨 李 扬 雷 佳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北京,100081) 摘 要:对财产保险公司来说,保险合同会计处理相关规定相比原会计准则最大的变化是准备金计量的变化;新准备金计量办法明确应从负债的角度对未来义务进行合理估计,考虑预估未来现金流所采用精算方法存在的不确定性,要求提取边际来确保准备金计量符合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以负债的方式计量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支出,较好地解决了财产保险公司收入与费用、赔付成本的匹配问题,提高了财产保险行业会计报告与其他财务报告的可比性。但由于保险合同新规实施时间不长,准备金计量从理论到实务操作均不尽完善,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探讨解决办法,以提高新准备金计量的科学性和操作性。 关键词:准备金计量 存在问题 改进建议 中图分类号:F8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3)02—0036—01 2009年12月22日,财政部下发了《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以下简称保险合同会计处理新规),对保险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准备金计量进行了规范,并要求各保险公司在当年年报中采用新规定。至此,我国保险企业会计准则全面趋同于国际准则,并实现了香港和内地会计报告的相互认同及数据一致性问题。对财产保险公司来说,保险合同会计处理新规中最大的变化是准备金计量的变化。 一、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对准备金计量的要求 1、对准备金计量的总体要求 保险人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计量保险合同准备金,以如实反映保险合同负债。非寿险合同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本金、未决赔款准备金。 2、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的基本要求 保险人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应当将单项保险合同作为一个计量单元,也可以将具有同质保险风险的保险合同组合作为一个计量单元。计量单元的确定标准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保险合同准备金应当以保险人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的合理估计金额为基础进行计量。保险人履行保险合同相关义务所需支出,是指由保险合同产生的预期未来现金流出与预期未来现金流入的差额,即预期未来净现金流出。保险人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应当考虑边际因素,并单独计量。保险人应当在保险期间内,采用系统、合理的方法,将边际计入当期损益。保险人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应当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原保险合同现金流量和与其相关的再保险合同现金流量应当分别估计,并应当将从再保险分入人摊回的保险合同准备金确认为资产 二、新准备金计量的主要变化及影响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计量的变化 法定准则主要要求准备金与保险期限的匹配,新规定侧重于未来现金流出的估计,更真实反映了准备金负债,且更符合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定义。法定准则下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评估方法为三百六十五分之一法或二十四分之一法,计量的基础为保费收入;新准则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评估方法是在合理预计未来现金流出的基础做出,评估的基础为保费收入减去首日费用。在保费充足的情况下,新规定下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提取金额比法定准则下少。 2、未决赔款准备金计量变化的主要方面 未决赔款准本金计量的主要变化是风险边际和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保险合同会计处理新规要求,理赔费用准备金、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采用原办法评估出合理估计金额,并明确要求在评估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时需考虑边际因素。《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准备金不得贴现,新办法明确规定保险人在确定保险合同准备金时,应当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3、准备金计量新规的积极影响 从以上财产保险公司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计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本次准备金计量的变化主要围绕如何客观、公允地反映准备金负债进行的,体现了会计基本原理与准备金评估、计量的结合。 三、财产保险公司新准备金计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建议 1、分出业务准备金评估问题 当再保摊回分保费用率大于原保险合同的首日费用率时,以原保险合同的首日费用作为再保险合同的首日费用率;当再保摊回分保费用率小于原保险合同的首日费用率时,以再保摊回费用作为再保险合同的首日费用率。 2、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披露问题 目前,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在利润表中列示在营业收入项下,实际上作为保费收入的调整项。但从以上分析可知,保险合同会计处理新规实施后,未到期责任准反映的是保单未了责任的未来现金流出的估计值,相当于保费收入中未过保险期限部分的赔款支出。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赔款支出应披露在利润表的支出项下,为保持一致性,笔者认为,反映未满期保费责任的提存未到期责任准备金也应披露在支出项下。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 2009. 关于印发《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2009. [2] Should Reserves Include Risk Margin?---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s By Glenn Meyers http ://https://www.doczj.com/doc/843825695.html,/. [3] 财政部. 2006. 《企业会计准则2006》,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2004.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doc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保监发〔2019〕10号 各财产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根据《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保监会令〔2019〕13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为实现新旧制度的有效衔接和平稳过渡,2019年12月15日之前开业的保险公司在2019年1月1日前可按“双轨制”向中国保监会报送财务报告和偿付能力报告,即在按《保险公司财务制度》规定的标准计提责任准备金的同时,提供另一套按《试行办法》和《实施细则》规定的标准计提的责任准备金备考数据。从2019年1月1日起,各公司只按《试行办法》和《实施细则》规定的标准计提责任准备金。2019年12月15日之后开业的保险公司不适用“双轨制”,直接按照《试行办法》和《实施细则》规定的标准计提责任准备金。 二○○五年二月二日 编辑本段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试行) 第一条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根据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保监会”)发布的《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保监会令〔2019〕13号)(以下简称“《试行办法》”),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试行办法》所称非寿险业务,是指除人寿保险业务以外的保险业务,包括以下保险业务及其再保险业务: (一)企业财产保险 (二)家庭财产保险 (三)工程保险 (四)责任保险

非寿险业务的会计核算

非寿险业务的会计核算 由于保险行业的特殊性,保险会计理论研究相对滞后。新准则中有两项专门规范保险企业会计行为的具体准则,即第25号《原保险合同》和第26号《再保险合同》,从理论上填补了保险会计研究的空白,使保险会计的核算和会计信息的披露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非寿险会计是保险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会计准则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上将给非寿险企业带来哪些影响呢? 一、销售收入的确认:已赚保费的确定 保费收入是保险公司为履行保险合同所规定的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义务而向投保人收取 的费用,是保险公司建立补偿基金的来源。《原保险合同》规定,保费收入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才能予以确认: (1)原保险合同成立并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 (2)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 (3)与原保险合同相关的收入能够可靠地计量。 从保费收入的确认原则来看与一般企业营业收入的确认原则相类似,也是采用权责发生制,但非寿险业务(包括财产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工程保险、责任保险、信用保险、货物运输保险等)属于损害补偿性质,保险期限大都是在一年或一年以内,通常存在跨越两个会计期间的现象。由于保险期间与会计期间的不一致,保险人收到保险费的时间与保险风险时间不匹配。因此,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对于保险风险未经过期间的收入应通过负债进行相应的调整;保险风险已经过期间的收入,即保险责任期已过的保费收入—已赚保费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保费收入”。 另外,某些长期保险合同不仅具有风险保障功能,还具有不同程度的储蓄性、投资性特征,在保险费中包含了一定的储蓄、投资等因素,风险因素并不唯一。因此,在新会计准则中引入保险风险概念作为判断和确定原保险合同的依据,对既有保险风险又有其他风险的合同,要求分拆处理,对投资性保单的收入将从原有保费收入统计口径中剔除。 二、重新界定“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新准则重新界定了原保险合同准备金的类别:非寿险公司的原保险合同准备金包括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未决赔款准备金,将原准则中长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合并在“未

寿险准备金和财产保险准备金联系与区别

寿险准备金和财产保险准备金联系与区别? 联系: 1、为保证对被保险人及时履行经济补偿的义务,确保公司的赔偿能力,保险人在每年年终决算时,应从保费收入中提存准备金 2、是保险公司为了承担未到期责任和处理未决赔款而从保险费收入中提存的一种资金准备。 3、保险责任准备金不是保险公司的营业收入,而是保险公司的负债。 4、保险责任准备金实质上是一种或有负债。 5、是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一种状况。 6、具有不确定性。 7、它具有未来性。 8、它具有估计性。 区别: 1、非寿险准备金有法定准备金、任意准备金等。寿险准备金有理论准备金、实际准备金和平均准备金。 2、财产保险准备金有赔款准备金,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总准备金。寿险准备金有理论准备金、实际准备金和平均准备金。 3、财产保险准备金:应当从当年自留保险费中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和结转的数额,应当相当于当年自留保险费的百分之五十。寿险准备金:应当按照有效的人寿保险单的全部净值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 4、财产保险准备金算赔案准备金的常用方法有单个赔案损失估计法、平均价值法、公式或赔付率和IBNR的计算方法寿险责任准备金的提存方法有过去法和将来法,其中实际准备金中有一年定期扣除法和修正一年定期扣除法 5、寿险准备金来源于当年收入纯保险费及利息与当年给付保险金的差数 6、人身保险责任准备金必须单独留存 根据我国《保险法》第93条规定,“除人寿保险业务外,经营其他保险业务,应当从当年自留保险费中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提取和结转的数额,应当相当于当年自留保险费的百分之五十。经营有人寿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应当按照有效的人寿保险单的全部净值提取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在保险业务经营中,由于寿险与非寿险在经营核算上存在差异,其准备金的提留方式也就不尽一致。非寿险准备金有法定准备金、任意准备金等区分。寿险准备金有理论准备金与实际准备金的区分。 非寿险准备金的提存 非寿险准备金按其提存的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法定准备金和任意准备金。 法定准备金:保险人从其保费中提存的一定比例的“费用”。法定准备金通常又可分成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和未决赔款准备金。 任意准备金:依法留足准备金外,应在当期保费中提存一笔费用,用作经营风险损失与保险资金运用损失波动较大所带来的不利的准备。 1.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的计算。 (1)逐日计算法。

我国财险公司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差异性的实证分...

我国财险公司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差异性的实证分析 袁智军 大众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精算企划部 【摘要】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估IBNR准备金、厘定费率、计算满期赔付率、核算财务利润等工作的准确性。本文首先对我国各财产保险公司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评估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实证分析,并探讨如何构建行业统一的具体准则和检验评估准确性的统一标准,以促进各公司对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标准一致,提高各公司其它准备金评估结果和财务报告结果的可比性。 【关键词】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差异性 一、引言 已发生已报案赔款准备金评估是财产保险公司IBNR准备金评估、费率厘定、满期赔付率计算、财务利润核算等工作的基础。已发生已报案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IBNR准备金评估、费率厘定、满期赔付率的准确性及财务报告结果的真实性。因此,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方法和准确性应引起公司管理部门和监管部门的重视。 我国1999年1月1日起实施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第七章十四条规定:“未决赔款准备金指公司对在保单有效期内发生的未决赔款所计提的赔款准备金。按最高不超过当期已经提出的保险赔偿或者给付金额的100%提取”。2005年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第七条指出“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是指保险事故已经发生并已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尚未结案的赔案的准备金”;第十三条规定“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应当采用逐案估计法、案均赔款法以及中国保监会认可的其它方法谨慎提取”。由此可见,1999年的《保险公司财务制度》和保监会在《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中对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定义和要求存在很大差异,这为许多公司对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结果确定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即将在2007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25号—原保险合同》的第十二条也定义了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该法规的定义和保监会颁布的《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给出的定义一致,并且要求按照精算的结果确定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因此《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将是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准备金评估的基础性文件。该文件虽然提到应该采用逐案估计法、案均赔款法估计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行业统一的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具体准则和评估方法。对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评估结果的准确程度也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各保险公司完全可以根据个人对逐案估计法和案均赔款法的理解进行评估,使各公司评估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存在很大的差异。 本文首先对我国目前各财产保险公司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评估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并探讨如何构建行业统一的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具体准则和检验准确性的统一标准,以促进各公司评估标准一致,提高各公司其它准备金评估结果和财务报告结果的可比性。 二、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结果差异性实证分析 1.研究假设和差异性判断指标的设计 因为各保险公司的规模有着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用各保险公司提取的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的绝对数来判断其评估结果的差异性,为了找到判断差异性的指标,我们认为各保险公司的净保费和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金之间有内在联系,而且二者正相关,即净保费高则已发生已报案未决赔款准备

中国精算师考试试题08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

08G非寿险责任准备金评估 (以下1-20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关于非寿险责任准备金概念的以下描述,错误的说法是()。 (A)责任准备金是在某一置信水平下,对保单未来负债的估计值 (B)按照《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未到期责任准备金等同于未赚保 险准备金 (C)保险保障基金是从保费收入中提取、用于补偿保险客户损失而计提的责任准备金 (D)保费不足准备金属于责任准备金 (E)投资风险准备与保险责任无关,不属于责任准备金 参考答案: C.保险保障基金不属于非寿险责任准备金 2.对于业务规模稳定增长的非寿险公司,低估未决赔款准备金在理论上会导致()。 (A)高估公司盈余 (B)减少税收 (C)低估已发生赔款 (D)提高偿付能力比率 (E)不改变已发生赔款 参考答案:E 已发生赔款=已付赔款+(年末未决赔款准备金-年初未决赔款准备金) 如果年初年末业务规模稳定,年初年末同样的低估准备金,理论上不会影响当年财务状况。 3.如果需要借鉴美国NAIC的“三测试方法”来评估长期未赚保费准备金,其哪一项测试更能反 映保费收入与费用的匹配原则?() (A)三种测试均不能

(B)测试一 (C)测试二 (D)测试三 (E)三种测试均可以 参考答案C:测试2。测试允许保费随着未来赔款和费用的出现,匹配收入和费用。 4.定义保险业务的赔付率时,若分母用已赚保费,对应的分子的各项目中,不包括的项目是()。 (A)已付赔款 (B)已报告赔款准备金 (C)直接理赔费用准备金 (D)IBNR准备金 (E)保险费不足准备金 答案:E 5.关于评估短期险未赚保费准备金的年比例法、季比例法和月比例法,以下说法中不 正确的是()。 (A)都假设保费收入均匀分布 (B)所要求的假设条件依次更为严格 (C)评估准确性依次增强 (D)如果保费收入集中于上半年,采用年比例法会高估未到期风险 (E)如果费收入集中在下半年,采用年比例法会高估未到期风险 答案:E 6.关于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的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B-F法估计的未决赔款准备金一般介于赔付率法和链梯法估计结果之间 (B)近期事故年的B-F因子较大,赋予赔付率法评估结果的权重较大,因而预测值更接近于

非寿险未决赔款准备金逐月评估方法探讨

非寿险公司未决赔款准备金逐月评估方法探讨 林景添 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公司精算部 一、引言 未决赔款准备金(Claim Reserve)是保险公司为已发生但尚未理赔完毕的赔案所预先留存的资金准备,包括已发生已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和已发生未报告未决赔款准备金(IBNR)。作为非寿险公司财务报表上的一项重要负债,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评估至关重要。对一家成熟的非寿险公司来说,其未决赔款准备金净额可能占到一年自留保费收入的三分之一,而根据《保险法》规定,非寿险公司当年自留保费不得超过资本金和公积金之和的4倍,因此,未决赔款准备金的提取是否准确不仅关系到当年利润核算是否准确,更关系到一家非寿险公司能否持续经营。 1999年,保险评级机构 A.M.Best调查了1969-1998年之间640家破产公司的破产原因(其中214家公司不能识别主要破产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准备金低估导致破产的公司占总破产公司的34%,准备金低估是非寿险公司破产的首要原因,如2001年5月,澳大利亚第二大非寿险公司HIH保险公司(HIH Insurance Limited)破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不足引起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提取不足额达到19亿澳元。具体见表1。 表1:非寿险公司破产原因分析 主要原因破产公司数目所占比例% 低估准备金145 34 快速增长(定价不足)86 20 欺诈44 10 高估资产39 9 巨灾36 8 改变核心业务28 7 附属公司26 6 再保险失败22 5 数据来源:A.M.Best(1999) 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不准可能导致的结果如图1所示。如果未决赔款准备金高估,将会使公司核算利润偏低,或者亏损,致使公司在未来提高产品价格,导致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丧失客户;如果未决赔款准备金低估,将会使公司核算利润偏高,致使公司对产品价格持乐观态度,通常会降价以提高市场份额,最终导致公司破产。因此,无论未决赔款准备金高估还是低估,都会对公司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 图1:未决赔款准备金评估不准的影响 二、未决赔款准备金逐月评估方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保险意识的增强,保险业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保险业务的精细化管理,无论是外部监管的需要还是内部经营的需要,都要求能够更加及时了解公司的未决赔款准备金情况。按照《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第十一条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在报送年度偿付能力报告时,同时向中国保监会报送由公司精算责任人签署的准备金评估报告,而交强险由于涉及到公众的利益要求每半年报送准备金评估报告。由于目前国内非寿险公司财务报表是月度报表,每个月末都需要提供未决赔款准备金余额,所以最好能够实现月度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评估。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未决赔款准备金逐月评估方法。 未决赔款准备金的评估主要是使用赔款流量三角形对准备金进行评估,将索赔数据(如赔付额、索赔次数、逐案估计值等)按照保险事故发生的年度和赔付额支出的年度进行交叉排列,组成三角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