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尊、归因方式、学习动机、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自尊、归因方式、学习动机、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自尊、归因方式、学习动机、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自尊、归因方式、学习动机、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究

上海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自尊、归因方式、学习动机、主观幸福感与学业成就的关系研

姓名:徐赛亚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应用心理学

指导教师:袁军

20090401

学业成就中等生和优良生的成就目标_自我监控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比较研究

学业成就中等生和优良生的成就目标、 自我监控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比较研究 连 榕Ξ 罗丽芳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系,福州350007) 摘 要 采用量表法对学业成就中等生的研究发现:与学业优良生相比,学业成就中等生的自我监控水平显著低下;成就目标与学业成绩并无直接关系,但学习目标会通过自我监控间接影响学业成绩;在学业成就中等生中,高学习目标、低成绩目标者表现出更高的自我监控水平。 关键词:学业成就中等生 成就目标 自我监控 学业成绩 1 问题提出 探讨影响学生“智力———成就差异”的诸因素,以实现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一直是研究者和教育实际工作者们共同关心的课题。近年来,学业不良生的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并引发了众多的研究[1-2]。所谓学业不良生,是指实际学业成绩与其智力潜能期望达到的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别达到一定标准的儿童[1]。据此“差异模式”,我们认为必然存在与教学实践中根据实际学业成绩划分的优生、中等生、差生不同的“差异”学生观,即根据智力潜能期望达到的学业成绩与实际学业成绩之间的差异划分的学业优良生、学业成就中等生和学业不良生。学业优良生是指那些基本达到与其智力潜能相称的学业成绩的学生。学业成就中等生则是介于学业优良生和学业不良生之间的中间类学生,其实际学业成就与其智力潜能期望达到的学业水平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又未达到学业不良生的程度。从自我实现的角度看,这类学生的实际学业成就与智力潜能的差距虽未达到学业不良生的程度,但与学业优良生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探讨阻碍其智力潜能充分发挥的心理原因,帮助其像学业优良生那样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取得学业的成功,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在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诸因素中,成就目标[3-6]和自我监控[7-8]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研究表明,这两者均是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且二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5,9],那么,它们是怎样联系,从而构成一种制约学生学业成绩的内在调节力量?本研究拟通过对学业成就中等生和学业优良生的成就目标、自我监控及其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比较研究,从认知和非认知两方面考察学业成就中等生的心理特点,为其教育干预提供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择 本研究被试为学业成就中等生,同时配以学业优良生为对照组。确定学业成就中等生的具体标准如下: 第一、运用标准分比较法作为选择学业成就中等生的操作方法。对全体学生施以适合于团体测验的CR T瑞文智力测验。由于目前国内尚无合适的学绩测验,取最近一次正式考试的语文、数学、英语成绩作为学绩测验的结果。将智力测验和学习成绩的原始分转化为标准分,根据公式 Z dif=(Z x-Z y)/(1-r xx)+(1-r yy) (其中Zx、Zy分别是智力和学绩的标准分,r xx、r yy是智力测验和学绩测验的信度)比较两者的差异,若Zdif的值介于1~2之间,则推断为学业成就中等生(小于1为学业优良生,大于2为学业不良生)。 第二、运用临床诊断法作为选择学业成就中等生的定性方法。请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业成就中等生的定义(差异模式),在研究者根据第一种方法测出的学生名单中,依据自己的日常了解进行综合评价,选出哪些是学业成就中等生。取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评价一致的学生作为被试。 第三、排除智力落后和智力超常两种情况,取智 3401 心 理 科 学 2003年 第26卷 第6期ΞE-mail:lianrong1961@https://www.doczj.com/doc/893506954.html,

归因方式量表

归因方式量表(Attributional Style Questionnaire)姓名性别年龄填写日期 提示: 1)阅读每一个情境, 设想你处在这种情境中 2)考虑如果它实际发生在你身上, 你认为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3)把这个因素写在空白处 4)回答六个关于因素的问题, 对于每个问题, 圈出相应的数字. 不要圈出文字. 5)完成每个情境后继续下一道题目 情境 你遇到一个朋友, 他/她称赞你的外表 1.写下上述情境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2.你朋友的称赞是因为你本身的原因, 还是由于其他人或情况 完全因为其他人或情况 1 2 3 4 5 6 7 完全因为我 3.以后, 当你和你朋友在一起的时候, 这个因素有可能再次出现吗 绝不会再次出现1 2 3 4 5 6 7 会总出现 4.这个因素只是影响朋友之间的交往, 还是也影响你生活的其他方面 只影响这个特定的情境 1 2 3 4 5 6 7 影响我生活中的所有情境 你找工作不成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5.写下上述情境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6.你找工作不成功是因为你本身的原因, 还是由于其他人或情况 完全因为其他人或情况 1 2 3 4 5 6 7 完全因为我 7.以后, 当你找工作的时候, 这个因素有可能再次出现吗 绝不会再次出现1 2 3 4 5 6 7 会总出现 8.这个因素只是影响你找工作, 还是也影响你生活的其他方面 只影响这个特定的情境 1 2 3 4 5 6 7 影响我生活中的所有情境 你变得非常富有 9.写下上述情境发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10.你变得富有是因为你本身的原因, 还是由于其他人或情况 完全因为其他人或情况 1 2 3 4 5 6 7 完全因为我

归因动机理论

归因理论对职校学生学生激发启示 归因理论是关于判断和解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结果的原因的一种动机理论。在学校情境中,学生常提出诸如此类的归因问题,如“我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为什么我生物测试总是考不过人家”等等。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Weiner,1974)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以归结为以下级六个因素: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 ?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 ?工作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工作的困难程度; ?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 ?身心状况,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 其他,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维度之内: 1、外部维度: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维度: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能控制性维度: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可能期望失败。 职业学校的学生对学习失败的归因通常有一下两个表现:学生对自己学习结果的归因可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基本模式:积极的归因模式把成功归于自己的能力强,把失败归因于缺少努力; 消极的归因模式把成功归于运气好、任务难度不大等外部因素, 把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积极归因模式中的能力虽属不可控因素, 但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会大大增强完成新学习任务的自信心, 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愿望;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足够的努力,则在今后的学习当中会更加刻苦勤奋, 相信只要自己加倍努力,就一定可以取得学习成功,这均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任务难度不大等外部因素的学生, 就会产生侥幸心,并祈祷以后仍能碰上好运气;如果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因能力是一个内在稳定、不可控的因素, 学生就会认为自己智力比别人低, 或认为自己根本就不是读书的料、力太差,再怎么样也无法获得成功,因而这种消极归因往往会瓦解学生的学习斗志, 导致对学习活动失去信心和兴趣,这样不仅无助于积极学习动机的激发, 而且还会降低学生原有的动机水平。所以,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要可以从从个人能力、努力程度这些内部因素入手,进行积极归因训练把自己的成功归于内不因素。对于外部因素如运气、身体状况、工作难度等正确对待相信自己能力,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进行归因指导进行成功体现提高自信心。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大学生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大学生 导读:本文学业成就自我评价大学生,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进入大二学年,专业课程的比重渐渐增大,使我对于自己的选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我体会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人才,更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为大家整理了一篇关于学业成就自我评价大学生,仅供参考。文章尽在。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大学生进入大学已经两年有余了,回忆那些散落在各处的点点滴滴,时而欢乐,时而悲伤,承载着我的青春、我的成长。 回望历久弥新的岁月,我感到骄傲和满足,并不是因为我取得了至高的荣誉,而是我一直在进步,渐渐在成熟。相比较初入大学时的新奇和迷茫,我的生活有了方向,对于专业的学习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人生的方向渐渐明确。 进入大二学年,专业课程的比重渐渐增大,使我对于自己的选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这些课程的学习中,我体会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人才,更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我们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各行业间难免有些渗透关系。譬如做房地产的多少会懂一些经济学、法学的知识,做监理的也要懂些结构才好。因此,除了平时课程的学习,我也会多看一些与本行业相关的报刊、杂志及新闻等充实自己,使自己早日融入行业环境里。当然,除了专业

课程的学习,我还在大二学年里顺利地通过了英语四、六级的考试。课余时间则根据自身兴趣,报名参加了“新国际日语入门课程”的学习。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总的来说,大二这一学年在学习上的收获令我比较满意,养成的良好习惯也要继续地保持下去。 在我大二学年里留下浓墨重彩的自然少不了我的另一份坚持——我钟爱的社团(房地产研究协会)。大一时,报名参加了各种各样的组织和活动,进入大二以后选择了自己喜爱的社团,作为协会的会长留下来和一群有着同样爱好的同学们一起,将它发展的更加美好。面临新生不在本部的难题,我也曾有过痛苦,但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与大家一起顺利地完成了招新工作。还创新性的举办了“xx大学梦想家园设计大赛”,赢得了校内、外媒体的好评,获得“社团展示月特色活动”。一年的会长经历,使得我更坚信:一个协会的优秀并不在于这个协会的会长有多强大,而是取决于这个会长背后有多少愿意为这个协会付出的同仁们。在这里,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优秀社团”、“优秀会长”的称号,更有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还有在团队中工作中得经验与体会。我相信,这些对于我进入社会后的生活是大有裨益的。 回忆里,片片是珍宝,幕幕是真情。走过林荫小道,那里留着面带微笑为xx大学80周年校庆作做志愿服务的我;路过行政楼,房产管理科有我拿着图纸核对修改电脑中文件的身影;穿梭在图书馆,每个楼层都有熟悉的气息和满满的记忆;隔着绿意盎然的草坪,体育馆里我曾挥洒汗水······不知不觉间,我已将足迹遍及整个校园。回望那

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测验背景资料

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测验 人们都有一种理解、预测和控制周围环境的需要。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他们就根据各种线索对已发生的行为和事件进行原因解释,人们只有了解事件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才能理解环境中的各种事件,预测未来的变化,从而决定自己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影响事件结果。这种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称作归因。 《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测验》,又称《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是由Lefcourt,Von Baeyer,Ware & Cox等人1979年编制的。量表的测试内容由两部分构成,用来测量人的对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两个不同方面成功或失败的经历解释的归因倾向。这两个方面均由四个分量表组成,每个分量表代表一种可能的归因倾向,即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能力、努力、情境、运气等因素。 具体来说,在学业成就方面,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能力,则他(她)会认为若取得好成绩是由于较强的学业能力,而没能取得满意分数则是因为缺乏相关的学习能力;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努力,则他(她)会认为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考试成绩低下是因为自己努力不够;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情境因素,则他(她)会认为好成绩的获得是因为老师判卷松或者课程、试题易学等外界因素,而成绩不理想是因为老师有偏见或课程、试题太难等;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运气,则他(她)会认为考试成绩好是因为诸如猜中题等偶然性的因素,而成绩不理想则是因为运气不佳。 在人际关系方面,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能力,则他(她)会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由于社交技能较高,而人际关系糟糕则是因为缺乏必要的社交技能或者人际关系常识;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努力,则他(她)会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精心经营的结果,而人际关系不好则是因为交往双方、或其中一方没有尽心尽力;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情境,则他(她)会认为社交方面的成功是因为交往的对象性格比较好,而人际关系不和谐则是因为交往的对象存在偏见或者性格不合适;如果被测试者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运气,则他(她)会认为能交上朋友或维系一段亲密关系是比较偶然的事情,而没有朋友或关系不和谐则是因为运气不佳。 此外,该量表每一部分的四个分量表分成两组,一组为能力和努力,一组为情境和运气,前者为个人的因素,即内部因素,后者为环境的因素,即外部因素。通过这种重新组合分析还能了解被测试者是倾向于将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归于诸如环境特点或运气等外部因素,还是诸如个人能力等内部因素。 了解个体的归因倾向,有助于理解个体的动机和采取的行为,在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和训练,消除归因偏差,形成积极的归因倾向,更好促进个体发展。《学业成就与人际关系归因测验》可以为被测试者提供个人归因倾向的比较全面准确的参考信息。

成就动机理论

酒店企业的成就动机理论的应用 成就动力理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因。成就动机的最早研究可以追溯到默里(H. A. Murry)提出的成就需要的概念。动机(motivation)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动力机制;需要(need)是一种资源的匮乏状态,资源匮乏引发需要,外界资源作为一种诱因,好比燃料,激发人的动机,内在动机的发生出现行为表现,人采取行动。资源分为物品、金钱、情感、服务、地位和名誉六大类。 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的新发展,人性假设的基本观点是: 1、工作是人获得资源的一种重要活动,通常人们为了获得资源会积极参与到工作活动中; 2、成年人的基本动机模式业已形成,在同一时间内各种动机和需要均存在,但是存在着优势需要,我们只有通过充分应用资源激发其行为来实现组织目标; 3、人的不同需要之间存在着部分替代满足功能,当我们不能满足其A需要时,可以通过满足B需要进行替代,但是这种满足只有部分效果,而且要付出的资源远远超过满足A需要,这种超出往往会是几何倍数; 4、人们本意上力图在自己的行为活动中最大程度地获取各种资源,但是对“付出与回报”的衡量缺乏客观参照系统,他们往往采用主观参照系统; 5、由于动机的驱使,人们在不同的外部环境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行为能力和行为风格,因此对不同人的管理应根据其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行为。 职业风格:思考型—以思维、策略为行动先导,达成目标获取资源。通常表现得思考多于行动。具有适应性强,灵活多变,不拘小节的特点,喜欢随遇而安,对规则和约束反感。 行动型—以积极行动方式达成目标获取资源。通常在获得行动所必要的信息时,就不在寻求新的信息而直接付诸行动。具体善于组织计划,有目的性,决断性等特点。 内敛型—以收敛的态度对待外界获得安全感。通常比较关注内心体验,做事时易于排除干扰集中精力满足于独立工作。具有缄默、自持、含蓄等特点。 表达型—一开放的态度表现自我,获得安全感。通常倾向于关注外在的任何事,喜欢热闹,易于与人沟通交流。具有活泼开朗、坦率等特点。 感性型—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进行人际交往。通常倾向于通过自我价值标准,权衡问题的相对价值和利益进行判断和决策,具有主观敏感、渴望和谐等特点。 理性型—以社会的标准为出发点进行人际交往。通常倾向于通过理智作用进行活动和决策,分析事物的价值和问题的解决是否符合公认的标准,具有客观、公正、理性等特点。 亲和型—通过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获得尊重。通常在群体工作和生活中,愿意与他人交往,并建立和谐关系。具有热心、友善、合作等特点。 支配型—通过建立权威地位获得尊重。通常在组织行为过程中,力图用自己的思想、意图影响和控制他人。具有权威、鉴定、少妥协等特点。 防守型—以谨慎的态度,避免资源损失,以保有成就。通常面临任务情境时存在着回避困难、挫折和失败的心理倾向。具有保守、稳重、思虑周详等特点。 进取型)—一乐观的态度,积极争取有所成就。通常面对任务情境时,主动设置高目标,并为之进行努力以获得优秀成绩。具有主动、拼搏、满怀激情等特点。 理想型—一长远和发展的眼光关注世界,获得知名。通常倾向于感知外界环境的全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学业就是采用科学的测量手段,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有关学业自我概念的资料信息,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学业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以此来为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学业自我评价的指标 莎沃森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把一般自我概念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据 此可以进行测量和评价。我们既可以对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即对自己学业状况的总体知觉 和评价)进行评价,也可以按上述其中一种结构模型的划分标准对某个领域的学业自我进 行评价。研究发现,实际评价过程中,任何一种学业自我评价都可以用学生对现状、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归因倾向、满意程度、学习期望、学习潜能、等方面的自我知觉和评价作为指标(如表6-2所示)。 当然,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各项指标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而定。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美]E.Weber:《有效的学生评价》,106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数学上要求对自己运算和推理等科学或者数学的一般能力、通过数学推理运 算和逻辑推理等辨别逻辑或者数字模式的特殊能力、处理较长推理的能力的认识,自然上要求对自己认识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其他部分的(如云或者岩石)能力的认识。美术上要 求对自己准确感受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的认识,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空 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音乐上要求对自己谱写歌曲和器乐演奏的能力的认识,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欣赏等。体育上要求对自己控制身体运动和技术性地处理目标的能力的认识,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学业自我评价的必要性 学业自我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学习结果之一,而且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学业成就、自我概念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教育和教育评价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学业自我对个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学业自我与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学业自我是学生对自己学业方面的认识,所以 二者之间联系非常紧密。这种联系也是学业自我最直接、最重要的价值体现。具体而言,二者关系可以从相关性和因果关系两方面来进行描述。

mmcs归因量表

多维一多向归因量表(MMCS) 下面这些句子描述了您平时的一些想法和观点,请您用1一5表示这些描述 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您平时的想法和观点,1表示“非常不同意”,2表示“比较不 同意”,3表示“不确定”,4表示“比较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请在每一描述 后相应的数字上打“勾”。 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不确定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 1. 如果我得了坏分数,通常我会认为主要原因是我在这门课上没有努力用功。 2. 我对某个社交场合的喜爱程度几乎完全取决于在场的人的性格。 3. 要是我得了低分,会使我怀疑自己的学业能力。 4. 交朋友是件很好玩的事,有时我不得不归功于运气。 5. 假如我与他人相处得不融洽,这说明我在社交方面投入的精力太少。 6. 有几次我在某门功课上得了高分,这是因为教师的打分标准太松。 7. 依我看来,不能让大家喜欢我是反映出我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无知。 8. 有时我考试成功要靠一点运气。 9. 就我而言,我所取得的好分数全部来自我的努力。 10. 不管我做什么,有些人就是不喜欢我。 11. 取得好分数最重要的因素是我的学习能力。 12. 导致朋友间失和,巧合事件常常占了很大比例。 13. 维系友谊需要付出努力才行。 14. 依我的经验,一旦哪位教授认定你是个差劲的学生,那么比起其它同学来,你交的作业更有可能得到坏分数。 15. 依我看来,与人相处是一门技巧。 16. 有些我得到的低分有部分可能是由于运气不好。 17. 如果在学校我做的不如期望的那么好,多半是因为我不够努力。 18. 即使当我不愿与人交往时,有些人也能使我玩得很开心。 19. 要是我没学好某门课程,很可能是因为我缺乏这方面的技巧。 20. 根据我的经验,交朋友多半是件碰运气的事。 21. 如果我听说了某桩离婚案,我会怀疑这对夫妇可能没有全力以赴维护自己的婚姻。 22. 我得的高分中有一些只不过说明这些课程比大多数课容易。 23. 我觉得那些经常孤独的人是因为缺乏社交能力。 24. 我感到我的一些高分在很大程度上要靠机遇因素,如考试中恰巧出现了我会的问题。 25. 只要我得到好分数,全都是因为我在这门课上下了苦功。 26. 有些人好像生来就讨厌我。 27. 我认为我的高分数直接反映了我的学业能力。 28. 我发现缺少友爱,常常是因为不够走运;没有碰上合适的人。 29. 就我而言,交朋友成功与否在于我为此做过多大的努力。 30. 在那些教授讲得枯燥的课程中,我常常得到低分数。 31. 拥有好朋友,只不过是具有社交技巧而已。 32. 我的功课分数低有时会使我认为自己仅仅是不走运。 33. 坏分数提示我不够努力用功。 34. 要想使自己在聚会上开心,我周围应该有懂得怎么样才过得愉快的人。 35. 要是我得了低分,我会以为自己没有能力学好这些课程。 36. 假如我的婚姻持久、幸福,我会说我只不过是走运罢了。 37. 根据我的经验,孤独来自于不能尽力友善待人。

成就动机理论

约翰·威廉·阿特金森 成 该理论的特征是它可以用数量化的形式来说明。阿特金森认为,最初的高成就动机来源于孩子生活的家庭或文化群体,特别是幼儿期的教育和训练的影响。个人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力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也就是说,成就动机涉及到对成功的期望和对失败的担心两者之间的情绪冲突。追求成功的动机乃是成就需要、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三者乘积的函数,如果用Ts来表示追求成功的倾向,那它是由以下三个因素所决定:①对成就的需要(成功的动机)Ms;②在该项任务上将会成功的可能性P; ③成功的诱因值Is。用公式可表示为:Ts=Ms×Ps×Is在这个公式中,Ms代表争取成功的相对稳定的倾向(这是用TAT主题统觉测验得到的);成功的可能性Ps指的是认知目标的期望,或是主体理解到的成功的可能性;Is为成功的诱因值,这一项被认为是与Ps有相反的关系,也就是Is=1-Ps,即当Ps值减小时,成功的诱因值增加。目标的诱因值是一种叫做对成绩自豪的感情。他认为,一个困难任务取得成功以后所体验到的自豪比一个容易任务成功后体验到的自豪感更强,比如说,在经过了几天冥思苦想后解出的数学题比轻而易举地解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要高兴得多。阿特金森认为:在与成就有关的情景中既能引起对成功的期望,也能引起对失败的担心。决定对失败担心的因素类似于对成功希望的因素,即避免失败的倾向Taf是以下三个因素的乘积的函数:①避免失败的动机Maf,也就是因失败而体验到的羞愧感的能量; ②失败的可能性N;③失败的消极诱因值If。其公式为:Taf=Maf×Pf×If 同前面一样,If=1-Pf,也就是说,失败的可能性减小时,失败的诱因值就增加。失败的诱因值可理解为一种消极的情感,如羞愧、消沉等。那么在一种容易的任务失败后所体验到的羞愧感比一种困难任务失败后的羞愧感要强。由以上得出:作为结果的成就动机由力求成功的倾向的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的强度,Ta=(Ms×Ps×Is)-(Maf×Pf×If)。如果一个人在一种特定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需要大于避免失败的需要,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根据这一理论,如果一个学生获取成就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他们为了要探索一个问题,在遇到一定量的失败之后,反而会提高他们去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而且另一方面,如果获得成功太容易的话,反

学业成就自我

学业成就自我 我对待学习一向都认真、努力,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配合老师工作,课后我独立完成作业,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不会骄傲,以后我一定会再接再厉更加努力! 家长期望 我一直都不认为学习是衡量孩子的唯一砝码,我很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这一学期,我发现孩子懂事多了,感谢老师对孩子的教育,希望孩子以后会更加努力。 学期结束的我 这一学期,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能与同学友好相处,热情主动地帮助同学,并积极与同学合作,在学习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最令我高兴的是体育方面,我在体育方面一向很差,但经过这一学期的努力,我在体育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后我会坚持体育锻炼。 我的发展目标 学习上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坚持不懈。在生活中,希望和同学们相处融洽,希望和老师也建立良好的关系。在今后得到日子里我想做得更加完美。希望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我会加油、努力的! 家长评语 我比较满意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学习成绩令我满意。而且在锻炼了她自强、独立的精神,我觉得她比以前懂事多了,学会关心、爱护别人了。我很欣慰看到她这样的改变。很棒! 家长期望 我希望她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更加努力地好好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希望她可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希望她在生活上好好照顾自己,变得更加独立,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和我们心中的好女儿。 学业成就 我一直对学习抱着严谨的态度,并且每天按时认真完成老师交代的作业。在我心中,我一直把学习看做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尽管有的科目并不尽如人意,但是我问心无愧。因为我曾经为它努力过了。但我也不会气馁,因为我相信,没有什么困难难得到我,希望我可以做一个各科都很优秀的好学生。 思想(他评) 在平凡中体现他们不平凡,从不与同学斤斤计较,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待人真诚友好,和每一位同学真诚的交流,在同学失意的时候,她给予鼓励,在同学忧伤的时候,她给予安慰,在同学困难的时候她给予帮助,在她那里总会看到真诚的微笑,看到七色的彩虹。 学业(他评)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在新的学期,新的环境下我们要重新开始,无论过去是失败还是成功。忘记以前的成功与失败,我们只需要把经验和教训铭刻于心。面对失败,让我们铭记一位老者的话:一个人如果失败了,并不证明他永远完了;如果他认输了,并且退却了,那他才永远完了。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看到同学个个都长高了,个个都精神饱满,我就非常想对他们再说几句鼓励的话:要有进步的信心和决心。 学业自我评价就是采用科学的测量手段,有目的地、系统地收集有关学业自我概念的资料信息,对学业自我概念的发展变化及影响学业自我概念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和判断,并以此来为促进教学和学生发展的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 学业自我评价的指标 莎沃森等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把一般自我概念分为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据此可以进行测量和评价。我们既可以对一般学业自我概念(即对自己学业状况的总体知觉和评价)进行评价,也可以按上述其中一种结构模型的划分标准对某个领域的学业自我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实际评价过程中,任何一种学业自我评价都可以用学生对学习现状、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归因倾向、满意程度、学习期望、学习潜能、学习方法等方面的自我知觉和评价作为指标(如表6-2所示)。 当然,学业能力自我概念各项指标的内容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科领域而定。如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美]E.Weber:《有效的学生评价》,106页,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数学上要求对自己运算和推理等科学或者数学的一般能力、通过数学推理运算和逻辑推理等辨别逻辑或者数字模式的特殊能力、处理较长推理的能力的认识,自然上要求对自己认识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其他部分的(如云或者岩石)能力的认识。美术上要求对自己准确感受视觉──空间世界的能力的认识,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它们表现出来的能力。音乐上要求对自己谱写歌曲和器乐演奏的能力的认识,包括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乐包括节奏、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欣赏等。体育上要求对自己控制身体运动和技术性地处理目标的能力的认识,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作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利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学业自我评价的必要性 学业自我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学习结果之一,而且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学业成就、自我概念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传统的教育和教育评价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归因与动机

马加爵案: 李玫瑾的内因归因: 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发生之后,一些媒体,包括马加爵本人,都在把犯罪动机归结到他的贫困背景上,即贫困引起的自尊问题。前不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奔赴云南,对此案进行全面调查,访问了办案人员,还专门为马加爵设计了心理问卷,做了心理测试。 李玫瑾教授认为,将“贫穷”归结为马加爵犯罪动机起点的归因并不全面。她指出,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首先,马加爵智商很高,偏重于理科,他喜欢学习有难度的科目。这意味着,他和某些学理科的大学生一样,对于人生的复杂性,社会的复杂性认识不足,他们往往把人世间复杂的关系当作一种简单的、无情感反应的关系处理。 其次,马加爵是一个非常情绪化的人。从他的日记,从他在逃亡期间的录音带内容到他被抓捕后写给家人的信中都可看出,他是一个内心情感体验细腻,情绪反应相当强烈的人;但是他在外表上又是一个相当压抑的人,不擅长通过言语表达情感。 当每月与同学为小事争吵积累下来时,就会在他内心产生仇恨的膨胀。这种膨胀被一次激烈的争吵所引爆,在缺乏正确引导,缺乏解决人际冲突的技巧教育时,他就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实际上这种方式,在他15岁的日记中就已有记载,“对付恶人,要用狠的手段,要彻底处理掉……”于是,以杀人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人际冲突也就顺理成章。 环境归因: 我在很多场合谈到马加爵的情况时都涉及到我们的环境和教育,首先,我们的法律《婚姻法》规定的法定结婚年龄是多大?是女20,男22岁,对吧!既然20、22周岁人就可以作为法定年龄结婚了,那么,与性相关的知识——性现象是不是在20周岁之前就应该让我们的孩子懂得?可是,你问问各大学或高中,有开这方面的课吗?性教育有吗?没有!这是我们教育当中一个重要的弱点或缺陷!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孩子在生理上已经出现、客观存在,但他们仍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们现在关于这种与生活、与生命历程密切相关的人生教育相当薄弱!我认为,这是像马加爵这样或类似的大学生犯罪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 一、成就动机的定义 成就动机问题的研究始于西方,其概念的形成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默里提出人有二十种需要,其中首要的就是“成就需要”。默里对成就的需要定义为:“克服困难,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从此有更多的心理学家研究这一课题。 美国心理学家麦克里兰(1953)认为:“成就动机就是与自己所特有的良好的或优秀的标准相竞争之下,个人所学习而来的一种追求成功的需要或驱动”①。阿特金森(1964)进一步着重研究了成就动机的实质,发生发展及测定,他认为:“当人用较高的社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的成败时,表现的就是成就动机,它包括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两个部分”②。奥苏贝尔认为学生最主要的成就动机是学业成就动机,即“学生视图获取好成绩的倾向”,成就动机主要由三种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③。 我国最早研究成就动机的杨国枢先生认为,成就动机是“与内在或外在优秀标准相竞争的冲动”而在林崇德等编纂的《心理学大辞典》中将成就动机定义为“努力追求卓越、以期达成更高目标的内在动力和心理倾向”,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性动机。 国内外的学者对成就动机的定义都有所不同,但也都有其共性,成就动机是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力求获得成功的内部动力。现在广泛的定义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标的动机。 二、成就动机的理论 (一)、麦克里兰社会成就动机理论 麦克里兰发现,人们成就动机的差异,是由儿童时期的不同经历造成的。高成就取向的儿童的父母,对子女的表现给予很高的期望,当儿童表现良好时便给予赞许;而低成就取向的儿童的父母通常都给儿童明确的行为指示,代替儿童作决定,并且在儿童表现不良时便表现愤怒。因此,专制型的父母大多不会有高成就动机的子女。麦克里兰认为,如果鼓励父母在很早的年龄就开始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与独立性,就会导致高成就需要的孩子产生。其结果便会导致社会有更多的具有高成就需要的人,高成就需要的人的增多,又导致经济的增长。 (二)、阿特金森的“期望一价值”成就动机理论 阿特金森是麦克里兰的学生,他认为,广义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种:一是追求成功的动机,表现为趋向目标的行动;二是避免失败的动机,表现为想 ①董春山.关于成就动机的几个问题[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2(10):19. ②周国韬.国外成就动机的概念、测量与培养评述.教育科学[J],1989(4):48. ③奥苏贝尔著,余星难等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心理学 归因

首先你先回答:人格是个体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行为或内在的行为倾向性。人格的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气质的类型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性格的特征包括:态度型、意志型、情绪型、理智型。能力种类分为:一般和特殊能力、模仿和创造能力、流体和晶体能力、认知、操作和社交能力。 然后从心理学对人格的学习和了解,分析自己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还有什么样的能力。以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做一个综合的分析。 刚刚学过,希望对你有用。韦纳的成就归因理论,把成果与失败的归因分成了四种可能性,其中稳定的有能力和任务难度,不稳定的有努力和机遇;按照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划分,内部因素有能力和努力,外部因素有任务难度和机遇。一个高成就者在归因时,归因于由于自己的能力和努力所以取了成功,或者是由于能力和机遇取得成功,也可以是能力和任务难度恰当所以成功,不要把失败的原因归为自己能力不足或努力不够就好了。 我对归因理论的理解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时刻有意无意的对自己的行为、对别人的行为、对自己周围的各种各样的事件寻找原因、做出解释。然而无论找到的原因是否是真正的原因,对原因的解释是否符合客观情况,它都影响了我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所谓归因是指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在没有接触归因理论时,我真的不知原来自己经常做的一件最不经意的事,却能成为一门精深的学问。举个例子,为什么最近在物理课上总是精力不集中呢?对“为什么在物理课上精力不集中”寻找原 因的过程就是归因过程。归因过程的科学定义是,人们根据一种行为或事件的结果而寻求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过程。可见,归因过程是一种认知过程。对认知过程我们知道,需要对许多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然而行为或事件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常常是不明确的,再加上归因个体的特点、生活环境等都不相同,因此理解和解释的过程也很是复杂了。就如上面的例子,答案可能有:“我很笨,不能学会这部分内容”;“由于贪玩,课上总是思想开小差”;“近期休息不好,身体不适”;“前一阵受到老师的批评而闹情绪”······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恐怕几页纸都举不完。心理学家们虽然通过大量研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论和模型,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归因理论能够很好地说明人类所有的归因现象。因此由各种不同的观点、学说和模型构成的理论体系,而不是某一种单一的理论,称为归因认知过程论。再深入一下,对上面的例子,如果把原因归结为“我笨”,那么学生的自尊心一定会受到伤害,可能出现颓废、沮丧等情感体验,这对他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会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果认为是“我贪玩,没有努力”,他只要意识到了这个原因,在今后的学习中不再贪玩,并且比从前倍加努力的学习,反而对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可见,对同一结果,人们会作出不同的归因,并会直接影响他们随后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对这一部分,不仅仅停留在找到原因,是由寻找原因而引起了一系列的心理变化,也就是产生了归因效果。所谓归因效果论就是关于

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与教学改革

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总第173期) 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与教学改革 3 向海英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成就动机是心理活动动力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促进人产生成就行为的最直接因素。成就动机对 人的成就行为有不可估量的作用。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自我效能感的归因理论、习得无助的归因理论是最具代表性的成就动机的归因理论。这些归因理论对教育工作有巨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成就动机;内外控制点;自我效能感;习得无助 中图分类号:K 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73(2000)06-0055-04 3收稿日期:1999-11-02 作者简介:向海英(1963—  ),女,四川达州人,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所谓成就动机,是指驱动一个人在社会活动的特定领域力求获得成功或取得成就的内部力量。在行为上,它表现为一个人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重要的社会或生活目标的刻意追求。近年来,作为心理活动动力系统的重要成分的成就动机已日益受到心理学研究者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了成就动机在人的成就行为中的重要作用。例如,最早真正把成就动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提出系统的成就动机理论的麦克里兰德(Mcclelland )和阿特金森(Atkins on )在1953年出版的,被公认为成就动机理论形成的标志性著作《成就动机》一书,就明确地提出了影响行为强度的条件和因素主要有成就动机、对成功的期望、成功的价值。他们认为成就动机主要指三种内驱力:认知的内驱力、自我增强或提高的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认为一个人的求知欲越旺盛,越是想增强自尊和得到别人的赞许的认可,那么,他在有关的目标指向性行为上就越想获得成功,其行为的强度就越大。归因影响期望的改变,因而也必然影响成就动机。研究归因对成就动机的影响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很强的运用价值。在此领域众多的研究中,有三种理论最具代表性,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也最大,本文就来介绍这三种理论,并谈谈这三种理论对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韦纳的归因效果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伯纳德?韦纳(Bernard Weiner ,1974)以成败行为的认知成分为中心,提出了一个归因模型。他认为,个人对成败的解释不外乎以下四种因素:(1)自身的能力;(2)所付出的努力程度;(3)任务的难度;(4)运气的好坏。其中,能力和努力两种是描述个人特征的“内在原因”;难度和运气则是表示环境因素的“外在原因”。韦纳又按“稳定性”维度 对四种原因进行了划分: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的因素;努力程度和运气好坏则是不稳定的,在各种情境中变化很 大。他认为“内外控制点”(即内外因素)和“稳定性”这两个 维度是相互独立的,对一个人成就动机的产生和质量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稳定性”维度对以后类似情境中是否成功的期望或预测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某人将在某项任务上的成功归因于稳定的原因,如他的能力很强或这项任务对他很容易,他自然会期望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境中继续成功。如果成功被归因于随情境变化而变化的不稳定原因,如工作努力或运气不错,显然对下一次成功就不那么有把握了。相反,对某项任务上的失败,如果归因于个人难以改变的稳定原因,如能力太差或任务太难,对以后类似的任务显然也会作失败的打算;如果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的原因,如运气不好或还没作出充分的努力,则会对以后的成功抱有更高的期望。 控制点起什么作用呢?韦纳认为对成就行为的内控或外控判断影响到这一行为对个人的“价值”,并进而影响着其成就动机。人们更看重由内部原因所致的成功,并为此而奖励自己。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若被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这些内部原因,而不是运气好或题目太容易这些外部原因,那么,个人会感到愉快并会继续争取成功。而归因于内部原因的失败则会对个人的自尊产生消极影响,并会削弱以后对成功的追求;如将失败归因于外在原因则不会如此。如果我们认为在某门功课上成绩不好是因为自己在这方面确实缺乏才能,即使加倍努力也往往无济于事,我们可能会突然觉得这门功课不那么重要,也不再对它用功了。但如果认为成绩不好是因为考试太难或试题太偏,则不会影响个人自我感觉,也不会降低这门课的价值或以后的努力。以下是韦纳的

学校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学校学业成就自我评价 在今后,我将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工作中,将更加刻苦,努力,使自己在新的一 年中更上一层楼,在激烈的社会这直接关系到我今后四年的大学生活能否过的充实。我觉 得孤单的过完这四年大学生活,那我就是一个失败的大学生。我需要做很多事情去充实我 漫长的生命。而这幕后就需要朋友的帮助来完成整个过程。所以无论在班里,还是在竞争 中发挥所长,实现自己的梦想,为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目前,学校自我评价作为一种重要的学校评价类型,已经在实践中被广泛采用,其理 论研究也在逐渐走向深入。学校自我评价对促进学校发展的作用已经在北京等地的实践中 得以印证。所以,从实践中归纳和概括出学校自我评价的作用,分析其产生的外部环境条 件和内部机制,对把握评价设计和实施的目的和条件,让更多学校进一步有效运用学校自 我评价,充分促进学校发展,将起到积极的影响。 一、相关概念分析 我希望她可以在今后的日子里,可以更加努力地好好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业。希望她 可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希望她在生活上好好照顾自己,变得更加独立,成为老 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和我们心中的好女儿。 本人性格活泼开朗,做事稳重负责,讲究效率;待人热情、真诚,有较强的组织协调 能力和团队精神,并且善于与人沟通交流。我乐观、积极向上,能够面对任何困难和挑战,我在校期间曾任曾任经济管理系学生会秘书处干事,班级副班长,经济管理系学生会副主席,经济管理系总助理辅导员,工作能力强,认真、负责,具有很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 队合作精神。做事讲究效率,有很强的责任心,除了工作方面,本人在校学习期间,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在校运会期间曾获得多项奖项。并且积 极向党组织靠拢,现已经是预备党员了。我的社会实践经验虽然不足,但是每个人都是从 一张白纸开始自己的职场生涯的,因此,我相信我这张白纸是您所需要的。 (一)"作用"的概念 "作用"是指事物在一定外界环境与条件下,与它事物发生联系,对它事物产生的影响 与效果。全面理解"作用",需要掌握以下要点:一,事物的作用是外显的,通过一事物 对它事物产生的影响与效果显示出来;二,一事物之所以能对它事物产生作用,是与它的 功能结构分不开的,事物的结构决定它的功能,事物的功能决定它的作用,一事物功能的 发挥,就产生作用;三,一提到作用,就离不开产生影响和效果的对象。事物的作用,按 其发生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作用与反作用,按其产生影响与效果的方向可分为正作用与副作用,按其影响的程度可分为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等。本文只讨论积极的、正面的影响与效果,即正作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