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进行质量分析

如何进行质量分析

如何进行质量分析
如何进行质量分析

如何进行阶段性质量分析

一、什么是教学质量分析?

教学质量分析,是大型正规考试或检测结束后,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客观分析,达到对今后教育教学工作提出指导或借鉴性意见的目的。其作用是剖析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现状,指导学校教学工作,是强化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

及时进行教学质量分析,是教师对个人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深刻、系统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而拿出新的办法措施、制订下一步工作方案的过程,是不断接收、吸纳新的教学思想,不断调整教学方向的过程。可以说,它是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学校教学工作稳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器”。

考试对学生来说,检验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压力,促进学生努力学习;通过考试,使所学内容更加深入,更加系统,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对教师来说,通过考试主要反映教师教的情况,从而对教师教的情况进行评价,同时对教师来说,也会产生压力和动力,可以更有力的调动工作积极性。

为学校教师评价提供最有力的依据。

二、教学质量分析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试卷内容的分析。包括试卷特点、难易程度、试卷是否适宜覆盖的知识面,知识点占的比例、重点、难点等。

2、答题情况的分析。传统的试卷分析方法,即:计算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名次,划分分数段、统计各段人数,计算各段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等。

还应该包括各题的得分情况,得分比例。实例分析中,应该包括每一道试题,学生答题的具体情况。

3、得分失分原因分析。应包括分析得分高的原因和得分低的原因。通过分析得失原因,以总结教与学两方面的经验,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寻找最佳解决的办法。

4、教学建议及措施。根据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寻找改进教学工作的方法和解决存在问题的措施。试卷分析,应该做到,一是真实具体。所列数据不论是抽样的还是整体的都要准确;所举实例要典型具体,体现大部分学生答题情况。二是突出重点,对试卷内容和试卷中出现的问题的原因,抓住重点,突出关键所在。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要从实际出发,抓住共性,突出重点。三是注重实效。进行试卷分析,其目的之一是为了查找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对查找出的问题应该持积极的态度进行解决。

三、班主任如何进行质量分析

1、认真研究班级学科成绩统计表,研究学生各科成绩、总分、排名次(班级名次、全年级名次);各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及三项指标的年级排名和与最高值的差别等。

2、针对学生个人的成绩进行成绩分析:

(1)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方面:上课听讲;完成作业等。

(2)学习基础、学习能力方面。

(3)关注特殊学生成绩分析,例如学优生、学困生、特长生、学生干部等考试成绩分析。以鼓励性评价为主,针对异常情况(大幅度前进与后退)进行成因分析;

3、针对学科成绩进行分析:要与学科教师沟通后进行。

四、任课教师如何进行质量分析

1、对试卷内容的分析。

对照课标、教材、教学基本要求进行试卷特点、难易程度、试卷是否适宜,覆盖的知识面、知识点占的比例、重点、难点等方面的分析。

(分析的目的:了解试卷特点,可以更好地教学或提高命题质量)

2、对答题情况的分析,包括数据统计

(1)统计每个学生的得分,每道小题的得分率。统计每位学生的成绩情况、名次情况及变化情况,特别是学优生的成绩情况;统计班级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成绩排序、低分段、高分段等数据情况;

(2)进行实例分析,包括每一试题答题的具体情况。

(3)根据成绩情况及卷面实例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教学问题和成绩的分析(教师方面;学生方面;班级管理班风、学风方面等)通过学生考试的分数,可以发现一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①从平均分看,如果学生平均分低于正常值,或比平行的对比班级有较大差距,则应反思是自己课堂教学问题(如抓不住重点、表达不清、方法没有最优化等)还是教学管理(如课堂纪律、辅导、作业布置收交批改等)不到位。

②从差异程度可以看出所教班级学生的分化情况。如果差异程度明显偏大,就要注意反思自己是否对学困生关注不够,是否辅导工作没有做好,是教师不关注学困生导致学生从思想上放弃学习?还是学生知识积累逐渐产生差异?还是能力产生差异等。

③从最高分学生人数的差距来看,可以看出自己教学的全面性与命题要求或平行班级还有多大差距。一般来说,平行的班级,那些智力较好的学生发展基础是相等的,如果本班高分学生数与其它班有超过3人的差距,在排除学生失误的前提下,就要注意自己教学中是否还有疏漏之处。

④从分数段人数分布情况来看,可以看出本班各个层面上学生的发展情况。

还可以对比其它班级分数段分布情况,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分别查找问题。

⑤从每个学生历次的分数名次变化,可以看出学生各个阶段动态发展变化情况。教师可以把历次考试的成绩记录在案,前后对比每位学生的发展变化情况。

教师掌握有关情况有助于进行个别指导的针对性。

⑥根据实例分析,了解学生学习障碍,了解教学的缺憾。通过比较本班学科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最高分、最低分等可以看出学生学科的总体情况和分化情况。

质量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

质量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 1方针\方针的引用 对于信息应准确采集\保持畅通\及时反馈\重点突出;对于数据应真实准确\统计分析\有效输出、以利改进。 2目的和范围 对信息进行测量和、或收集、贮存、传递、维护、处置和利有,为数据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适用于公司内、外部信息的收集、存取、传递、维护及其外置。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适用于公司内、外部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利用。 3职责 3.1企业管理部信息中心归口进行信息管理和数据分析的管理。 3.2质量管理部门负责有关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管理和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3销售部门负责顾客满意度的信息管理以及在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4生产部门负责制造过程的信息管理及有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5检验部门负责产品质量的信息管理和产品的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3.6设计部门、工艺部门、计量部门、人事部门和财务部门等其他部门负责与其开展的质量活动相关的信息的管理以及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的管理。 4措施和方法 4.1信息管理 4.1.1信息源 1)信息作为资源的一种,是控制质量和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的基础资源。

它包括量化信息(如数据)和非量化信息。典型的信息源为:过程、产品 各/或服务的知识和/或经验,来自供方和顾客的信息。 2)信息源类型,信息源主要包括内部信息资源和对组织有用的外部信息资源。 3)内部信息源:来自组织内部的信息,例如:体系、产品特性、过程能力、设备能力、人员状况、资金、效益、利润、收入、质量成本、市场份额等。 4)外部信息源,来自组织外部的信息,即来自外部相关方的信息。外部相关方主要为:顾客和最终用户,所有者和/或股东、供方和合作者、社会等。4.1.2信息及管理需求 (1)信息内容和分级 各部门确定需要哪些信息,并需向(和/或要求)其他部门提供哪些信息。信息内容主要有: 1)使用的技术性能指标。 2)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报告。 3)关键件和重要件清单。 4)产品定型时的质量分析报告。 5)型式(例行)试验报告。 6)严重异常、一般异常质量问题分析、处理及效果。 7)设计评审、工艺评审结果及鉴定情况。 8)可靠性工作。 9)包装、贮存、搬运及维修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10)关键件、重要件和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情况。 11)进货、过程、最终检验记录。 12)工装检验各检测仪表的校准报告。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规定

南京天田设备有限公司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规定 编制: 审核: 批准: 2007-06-01 发布 2007-07-01 实施

1 范围 本规定规定了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的职责和工作程序。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实施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的管理和控制。 2 引用文件 GJB9001A-2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CT-ZLSC-02-2007 质量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无条文。 4 职责 4.1 质量部 a) 负责公司质量信息的归口管理; b) 负责产品符合性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并对各部门的质量信息管理进行检查和考核评价。 4.2 市场部 a) 负责与顾客沟通过程和市场调研有关质量信息及数据的收集、传递; b) 负责合同完成及顾客满意等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c) 负责产品售后服务有关质量信息收集、传递。 4.3 技术部 负责产品设计、调试、测试的过程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4.4 生产部 a) 负责产品装配、调试、搬运、包装等过程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b) 负责基础设施、工作环境等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c) 负责采购过程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d) 负责生产计划等有关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4.5 总经办 负责与财务有关的产品质量成本、内外部质量损失等有关信息和数据的收集、传递。 5 工作程序 5.1 质量信息管理 5.1.1 信息收集 相关部门应识别、收集、传递有关的信息(包括量化的信息,即数据),并对信息进行分类、记录。 5.1.2 信息和数据的来源、内容 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监视和测量活动以及其他有关方面能客观地反映事实的资料,如市场分析、相关的科技发展动态、研制和生产计划报表、质量和财务报表、销售报表、售后服务报告、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审核和评审结果、顾客的期望等。 5.1.2.1 质量部 收集的渠道: a) 对产品的检验验收和试验; c) 对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及不合格品的审理; d) 产品质量分析会; e) 内、外审和管理评审。 f)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校准和检定; 收集的信息和数据内容: a) 采购产品的合格率; b) 产品一次交验合格率、军验一次交验合格率; c) 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考核; d) 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记录。 e) 计量器具送检率、合格率; 5.1.2.2 技术部

22质量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程序

1。目的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外部有关的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和管理。 3。职责 3.1 ISO推委会:负责有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2 生产部门:负责制造过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3 品管部:负责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4.定义 4.1信息源 信息作为资源的一种,是控制质量和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的基础资源。 它包括量化信息(如数据)和非量化信息。典型的信息源为:过程、产品 /或服务的知识和/或经验,来自供方和顾客的信息。 5。作业内容 5.1 信息分类, 根据不同信息的特征进行分类: A.综合分析信息(如综合报告,年终总结,专案分析、持续改进项目策划等等)、 B.一般统计分析信息(如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图表等等) C.数据源(如各种报表、报告、质量记录等等)。 5.2 数据源(C类)管理及初步的数据分析(B类) 5.2.1对于数据源的收集和保存。 1)对于有关质量记录的收集和保存期限参见“质量记录总览表”,对于质量记录管理的要求参见《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2)对于外来记录或资料,由总台或相关部门文员接收(必要时做登记),并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保存(注:凡属热电感应的传真必 须要拷贝后保存)。 5.3 信息的测量 5.3.1体系业绩的测量 5.3.1.1顾客满意度。

a)生产部应测量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之处,并规定测量的方法和措施。顾 客所关心的内容主要是符合性、交付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费用和/或得到的服务。来自顾客的信息主要为:产品和/或服务的反馈;顾客要求、服务资料和合同信息;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信息。 b) 生产部在必要时应与顾客信息源建立联系并与顾客合作。应策划并建立 进行市场调研活动的过程,以高效率地获得顾客的声音。应规定所使用的方法、测量标准以及评审的频次。 c)应依据研究的性质、规定的日期、目前的技术和可得到的经费,确定数据 收集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如下:顾客的投诉;与顾客直接交流;调查表;来自顾客组织的报告;各种媒体的报告;行业研究。 5.3.1.2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总经理/ISO推委会应按计划进行管理评审/内部 审核并测量审核结果,将审核结果进行收集、分析或传递。 5.3.2过程的测量 1)生产部门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满足顾客要求和证实过程持续能力所必须的过程进行测量,以满足其预期的目的。 2)生产部门应确定评价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测量方法。对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的要求主要是:质量符合性、准时性等等。过程效率的测量方法要求评价生产率、人员的利用、成本降低(如浪费、物耗)等。 5.3.3产品和/或服务的测量 1)品管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 2)品管部应定期评定并详细说明产品的测量要求,包括接受准则。 5.4 信息的贮存、保护、检索和处置 (1)贮存 各部门应及时将本部门涉及的信息以资料的形式将信息存档到相应的 档案之中。 (2)保护 各部门采取妥善措施,如信息加密、分级审查,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 保密性。 (3)处置 各部门定期清理过时的“信息”,使贮存的信息都有可利用的价值并减 少信息所占“空间”。 5.5信息传递及发布 各部门应将有关信息(其他部门所需的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信息传递的管理方法主要为:计算机网络管理、手工报表等。如提供信息的部门没

质量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管理办法

内部资料 注意保存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 管理文件 文件编号:SWZ07016 第 1 版签发:王治政质量数据分析和质量信息管理办法 1 总则 1.1为了收集、分析各类质量数据和信息并及时传递和处理,更好地为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提供机会,特制订本办法。 1.2本办法适用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特殊钢分公司(以下简称:分公司)质量数据和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等管理。 2管理职责分工 2.1 质量保证部负责质量数据和质量信息的归口管理,并负责质量指标、质量体系运行等方面数据和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递。 2.2 制造管理部、特殊钢技术中心负责关键质量特性等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3特殊钢销售部负责顾客满意度及忠诚度方面的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4 采购供应部负责原料、资材备件、设备工程供方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2.5 各有关生产厂、部负责本部门或本专业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和传递。 3质量数据、信息收集的范围 3.1 需收集的质量数据、信息应能反映分公司产品实物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能反映分公司技术质量水平,并能为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提供机会。 3.2 数据、信息收集范围包括: 3.2.1质量合格率、不合格品分类、废品分类、质量损失等; 3.2.2关键质量特性、工艺参数等; 3.2.3体系审核中不合格项的性质和分布等; 3.2.4顾客反馈、顾客需求、顾客满意程度、顾客忠诚程度等;2006年1月12日发布 2006年1月12日实施

3.2.5供方产品、过程及体系的状况等。 4 数据分析的方法 4.1数据分析中应采用适用的数理统计方法。常用统计方法有: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对策表、检查表、直方图法、过程能力分析、控制图法、相关及回归分析、实验设计、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等。 4.2 产品开发设计阶段可使用实验设计和析因分析、方差分析、回归分析等,以优化参数。 4.3 在质量先期策划中确定过程控制适用的统计技术,并在控制计划中明确。 4.4 生产过程可使用控制图对过程变量进行控制以保持过程稳定;并可利用分层法、直方图法、过程能力分析、相关及回归分析等对过程进行分析,明确过程变差及影响过程因素的相关性,以改进过程;使用排列图法、因果图法等确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及其产生原因;使用对策表来确定纠正和预防措施。 4.5 产品验证中可使用检查表,并在检测中使用显著性检验,方差分析、测量系统分析等来进行检测精度管理,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4.6 在质量分析、质量改进和自主管理活动中可使用分层法、排列图法、因果图法、对策表、直方图法、控制图法、相关和回归分析等。 5质量数据、信息的利用 5.1按规定定期向有关部门传递数据分析的结果,包括销售部每月应将用户异议情况反馈到质量保证部等部门,财务部每月将质量损失情况反馈质量保证部等部门,质量保证部通过编制质量信息日报,每天将实物质量情况向制造管理部、特殊钢技术中心或分公司主管领导传递。 5.2 应通过报告、汇报等形式及时向分公司领导报告数据、信息分析的有关文件,为分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5.3 各部门应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的结果,以寻求持续改进和预防措施的机会。 5.5经过汇总、整理和分析的数据和信息可通过管理评审、技术质量等有关专业工作会议和分公司局域网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 6质量信息(异常信息)管理

质量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程序

质量信息管理与数据分析程序 1 0目的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2o范围适用于公司内、外部有关的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和管理。 3。职责 3.1 ISO推委会:负责有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2 生产部门:负责制造过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3品管部:负责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4。定义 4.1信息源 信息作为资源的一种,是控制质量和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的基础资源。它包括量化信息(如数据)和非量化信息。典型的信息源为:过程、产品/或服务的知识和/或经验,来自供方和顾客的信息。 5。作业内容 5.1信息分类,根据不同信息的特征进行分类: A. 综合分析信息(如综合报告,年终总结,专案分析、持续改进项目策划等等)- B. —般统计分析信息(如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图表等等) C. 数据源(如各种报表、报告、质量记录等等)。 5.2数据源(C类)管理及初步的数据分析(B类) 5.2.1对于数据源的收集和保存。 1)对于有关质量记录的收集和保存期限参见“质量记录总览表”,对于质量记录管理的要求参见《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2)对于外来记录或资料,由总台或相关部门文员接收(必要时做登记),并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保存(注:凡属热电感应的传真必 须要拷贝后保存)。 5.3信息的测量 5.3.1体系业绩的测量

5.3.1.1 顾客满意度。 a)生产部应测量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之处,并规定测量的方法和措施。顾客所关心的内容主要是符合性、交付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费用和/或得到的服务。来自顾客的信息主要为:产品和/或服务的反馈;顾客要求、服务资料和合同信息;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信息。 b)生产部在必要时应与顾客信息源建立联系并与顾客合作。应策划并建立进行市场调研活动的过程,以高效率地获得顾客的声音。应规定所使用的方法、测量标准以及评审的频次。 c)应依据研究的性质、规定的日期、目前的技术和可得到的经费,确定数据收集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如下:顾客的投诉;与顾客直接交流;调查表;来自顾客组织的报告;各种媒体的报告;行业研究。 5.3.1.2 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总经理/ISO 推委会应按计划进行管理评审/内部审核 并测量审核结果,将审核结果进行收集、分析或传递。 5.3.2 过程的测量 1)生产部门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满足顾客要求和证实过程持续能力所必须的过程进行测量,以满足其预期的目的。 2)生产部门应确定评价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测量方法。对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的要求主要是:质量符合性、准时性等等。过程效率的测量方法要求评价生产率、人员的利用、成本降低(如浪费、物耗)等。 5.3.3 产品和/或服务的测量 1)品管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 2)品管部应定期评定并详细说明产品的测量要求,包括接受准则。 5.4 信息的贮存、保护、检索和处置 (1)贮存各部门应及时将本部门涉及的信息以资料的形式将信息存档到相应的档案之中。 (2)保护 各部门采取妥善措施,如信息加密、分级审查,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 性。 (3)处置 各部门定期清理过时的“信息” ,使贮存的信息都有可利用的价值并减少信息 所占“空间”。 5.5 信息传递及发布 各部门应将有关信息(其他部门所需的信息)及时传递到相关部门。信息传递的管理方法主要为:计算机网络管理、手工报表等。如提供信息的部门没有及时将信息传递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控制程序 1.目的 通过收集、分析质量信息(含数据)证实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品的符合性,寻求改进机会。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管理体系和产品质量有关的所有信息和数据分析的控制。 3.定义 本程序引用公司《管理手册》中的术语和定义。 4.职责 4.1质检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与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改进有关的信息,产品检验,试验有关的信息和数据以及顾客反馈的信息和数据。 4.2销售部负责顾客有关的信息(含顾客满意度)收集、分析和传递。 4.3财务部负责与管理体系有关的财务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传递。 4.4供应部负责采购产品有关的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传递。 4.5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设备设施的信息和数据以及生产过程质量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传递。 4.6办公室负责人员培训考核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分析和传递。 4.7安全办负责与基础设施、公司环境有关的信息的收集、分析和传递。 4.8各部门和各有关人员均有责任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收集和传递。 5.程序 5.1主要的质量信息(数据) 本公司与管理体系和产品有关的信息和数据如下: a.外购、外协产品的有关信息和数据; b.检验和试验有关的信息和数据; c.不合格品审理的有关信息和数据; d.产品质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的信息和数据; e.顾客反馈的信息和数据; f.服务有关的信息和数据; g.生产过程有关的信息和数据; h.内部、外部质量审核有关的信息和数据; i.质量监督、检查有关的信息和数据; j.其它与体系和产品有关的信息和数据。 5.2建立质量信息和数据的传递系统 5.2.1质检部是本公司质量信息和数据的归口管理部门,其它各有关部门涉及的质量信息和数据均应定期向质量部传递。质检部设置质量信息和数据库,输入、传递有关的质量信息。 5.2.2各部门均应设兼(专)职质量信息员,负责收集和传递质量信息和有关的数据,以《质量信息登

质量信息与数据分析管理制度

QP/HT-C7.6-2018 质量信息与数据分析管理制度 编制: 审核: 批准: *********有限公司 ****年**月**日发布 ****年**月**日实施

1目的 建立公司内、外部的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制度,识别并管理为实现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的信息。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各个过程信息的控制。 3职责 3.1总经理需确保公司内各职能和层次间的信息,能进行有效的沟通,确保顾客能及时获得产品和服务质量问题的信息。 3.2 质量部为本公司质量信息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中的信息的传递、分析、处理、应用和贮存;产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检验和试验、外购件材料的检验信息;收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业绩的信息。 3.3 市场部负责本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外部信息的沟通与传递。 3.4办公室负责收集人力资源需求信息; 3.5生产部收集设备资源需求信息; 3.6采购部收集材料需求信息; 3.7财务部收集资金回收信息, 3.8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内部信息的沟通以及向相关部门的传递,对不及时传递信息而造成的后果负责。 4工作程序 4.1质量信息归口管理 质量部负责编制《质量信息和数据分析管理制度》(文件编号:QP/HT-C 7.6 -2018),包括确定信息的需求,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应用和贮存,传递信息的途径、方法和职责分工。 确定信息的需求时,特别要考虑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质量信息的要求。 4.2质量信息管理的内容 信息的有效管理包括: a)识别信息的需求; b)识别并获得内部和外部的信息来源; c)将信息转换为公司实施管理和改进的机会;

质量信息分析与改进控制程序

质量信息分析与改进控制程序 1.目的 对公司在工程施工和质量管理活动中的有关信息(数据、记录)进行收集和分析,提出问题以不断改进公司的工程产品质量和管理体系。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体系管理方面和工程产品质量问题的信息收集和分析。 3.职责 3.1质安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本程序的制定、更改,负责各单位收集的信息的确定和统计技术应用的审批。负责对各工程部、项目部的质量信息收集与分析。负责统计技术数据分析整改措施的审核和组织实施。 3.2行政部负责公司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信息的收集、分析,并负责组织统计技术数据分析的培训工作。 3.3各部门负责与本部门有关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信息的收集、分析。 3.4各工程部负责物资供方供货能力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并作为对其动态考核的主要依据。 3.5项目部负责质量、环保、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生产方面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和记录。 4.工作程序 4.1信息分析方法的确定: 4.1.1调查分析法:收集和记录信息的一种表格形式,它便于数据的记录,并进行分析。 4.1.2直方图:将质量频数的分布状态用直方形表示,根据直方的分布形状与公差界限的距离来观察、探索质量分布规律,分析判断质量是否正常。 4.1.3统计抽样/检验:是依据数理统计原理,利用抽样检验规则和方法进行检验。主要是通过按随机原则抽取的部分进行检验的结果,推断全部质量现状的一种检验方法。 4.1.4排列图:是为了对从发生频次最高到最低的项目进行排列而采用的简单图示技术。此图建立以巴雷特原理基础上,即所谓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通过区分重要的与较次要的项目,使错综复杂的项目一目了然。 4.1.5因果图:是表示质量特性与原因关系和寻找产生质量问题原因的一种图示方法,它的图像形如一棵带枝的树干或一条鱼的骨刺,故又称树枝图或鱼刺图。 4.2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 4.2.1对信息的数据收集、分析与处理应提供如下信息: a)顾客对施工和质量管理水平的满意程度; b) 施工和服务质量符合要求的程度; c) 工程质量和质量管理水平的发展趋势以及改进机会;

[质量数据分析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条例

[质量数据分析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条例文件 编号:QG/YP 3 50 009-xx 质量数据分析管理规定 (D 版) 发布日期:xx年02月14日实施日期:xx年02月14日 1 目的 公司对质量体系、生产过程和产品实现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确认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并提供可采取预防措施的依据。同时,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传递、分析,实现业绩的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产品各实现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全过程;公司从监控和测量以及其它相关的渠道所得到的分析。 3 职责 3.1 技术研发中心 3.1.1 是产品质量信息收集和分析的归口管理部门; 3.1.2 负责对公司产品质量水平进行分析,作出产品质量水平趋势图; 3.1.3 负责制订质量数据收集统计要求; 3.1.4 负责组织质量目标实现情况的数据收集与分析; 3.1.5 负责设计和试验等相关数据信息的收集与分析; 3.1.6 负责行业同类产品可靠性情报的收集与分析; 3.1.7 负责内部不良质量成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3.1.8 负责收集内外部产品质量信息、质量问题分析、处理、闭环管理; 3.1.9 负责编制质量报告、作出不符合分析,提出不符合整改项、跟踪整改、闭环。 3.2 生产部

3.2.1 负责对调合、灌装质量数据收集、分析、提交技术研发中心; 3.2.2 负责对职责范围内不符合项分析、整改,数据收集、。 3.3 调度中心 3.3.1 负责对产品交付、原材料、产品贮存质量数据收集、分析、提交技术研发中心。 3.4 销售部 3.4.1 负责客户反馈质量的收集、分析与传递; 3.4.2 负责外部顾客满意度数据收集与分析。 3.5 重庆公司 3.5.1 负责对原材料、调合、灌装质量数据收集、分析、提交研发中心; 3.5.2 负责对职责范围内不符合项分析、整改,数据收集、总结。 3.6 大连事业部 3.6.1 负责对原、调合、灌装质量数据收集、分析、提交技术研发中心; 3.6.2 负责对职责范围内不符合项分析、整改,数据收集、总结。 4 工作流程(见后页) 质量数据管理工作流程图、质量数据管理工作流程说明 5 记录

质量信息管理及数据分析程序范文

质量信息管理及数据分析程序范文 1。目的 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利用,以促进体系、过程和产品/服务的持续改进。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内、外部有关的质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和管理。 3。职责 3.1 ISO推委会:负责有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2生产部门:负责制造过程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以及顾客满意度方面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3.3品管部:负责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收集和分析。 4 .定义 4.1信息源 信息作为资源的一种,是控制质量和以事实为依据进行决策的基础资源。它包括量化信息(如数据)和非量化信息。典型的信息源为:过程、产品/或服务的知识和/或经验,来自供方和顾客的信息。 5。作业内容 5.1信息分类,根据不同信息的特征进行分类: A. 综合分析信息(如综合报告,年终总结,专案分析、持续改进项目策划等等)、 B. 一般统计分析信息(如各种统计分析报表/图表等等) C. 数据源(如各种报表、报告、质量记录等等)。 5.2数据源(C类)管理及初步的数据分析(B类) 5.2.1对于数据源的收集和保存。 1)对于有关质量记录的收集和保存期限参见“质量记录总览表”, 对于质量记录管理的要求参见《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2)对于外来记录或资料,由总台或相关部门文员接收(必要时做登记),并及时传递至相关部门保存(注:凡属热电感应的传真必须要拷贝后 保存)。

5.3信息的测量 531体系业绩的测量 5.3.1.1顾客满意度。 a)生产部应测量顾客满意和/或不满意之处,并规定测量的方法和措施。顾 客所关心的内容主要是符合性、交付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费用和/或得到 的服务。来自顾客的信息主要为:产品和/或服务的反馈;顾客要求、服务资料和合同信息;市场需求变化;市场竞争信息。 b)生产部在必要时应与顾客信息源建立联系并与顾客合作。应策划并建立进行市场调研活动的过程,以高效率地获得顾客的声音。应规定所使用的方法、测量标准以及评审的频次。 c)应依据研究的性质、规定的日期、目前的技术和可得到的经费,确定数据收集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如下:顾客的投诉;与顾客直接交流;调查表;来自顾客组织的报告;各种媒体的报告;行业研究。 5.3.1.2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总经理/ISO推委会应按计划进行管理评审/内部审核并测 量审核结果,将审核结果进行收集、分析或传递。 5.3.2过程的测量 1)生产部门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满足顾客要求和证实过程持续能力所必须的过程进行测量,以满足其预期的目的。 2)生产部门应确定评价过程有效性和效率的测量方法。对过程有效性的测量方法的要求主要是:质量符合性、准时性等等。过程效率的测量方法要求评价生产率、人员的利用、成本降低(如浪费、物耗)等。 5.3.3产品和/或服务的测量 1)品管部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对产品特性进行测量。 2)品管部应定期评定并详细说明产品的测量要求,包括接受准则。 5.4信息的贮存、保护、检索和处置 (1)贮存 各部门应及时将本部门涉及的信息以资料的形式将信息存档到相应的档案之

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质量技术标准及要求

数据信息管理平台质量技术标准及要求 一、系统需求概述 为规范税收征管和加强税源监控,以金税三期返还数据为基础,构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大数据处理架构,抽取、整合、集中现有数据资源,采集第三方信息,搭建综合性税源数据仓库,建设与金税三期业务系统融合而不重叠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对税收数据的准确、快速、深层次分析、多角度挖掘。 (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1、技术架构设计科学。充分考虑地税税源数据几何式增长和数据挖掘分析需求,实施基于云计算的大数据处理技术,提供高性能、高可用、高性价比的数据处理能力。辅助以报表、图形、多媒体等相互补充的技术手段,达到对税收业务等结构化、行政管理非结构化以及其它半结构化数据的快速、准确、全面的分析、挖掘和展示。 2、合理利用现有硬件资源。依托甲方现有网络和硬件资源,采用4台高端服务器、1台网络存储和网络资源,搭建硬件基础平台。 3、数据仓库规划科学。采用先进数据仓库技术,对所有历史和在用数据库数据进行清洗、加工、整理、抽取和存储,对政府部门第三方信息、企业采集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和存储,整合原有个税软件、土地软件、房产软件等30多个应用系统软件功能和数据,逐步实现一体化建设目标。 4、软件开发工具先进。应用平台采用成熟的系统,结果快速和准确,可逐层钻取、能自定义查询。展示平台可以多屏展示,采用Flash、图表和多媒体结合的形式,为各级税务机关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5、软件开发和维护具有前瞻性。平台开发做到不重复、小而精、可扩展、好维护,同金税三期系统形成互补。 (二)总体要求 1.技术先进性及要求 (1)搭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数据仓库,解决数据查询访问速度瓶颈,满足对非结构化数据的支持,提供高性能、高可用、高性价比的数据处理能力。 (2)各功能操作响应时间和查询结果返回时间要在3至5秒内。 (3)根据上级部门要求,保证系统平台兼容性,数据库软件必须采用Oracle 11g,应用服务器必须采用 WebLogic11。 (4)系统平台只能利用招标人现有的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 1/ 8

品质数据分析及改善

(Process Owner: 部品品质科职员)I. Definition ?对入库检查的以及工程的、市场上发生的有关不良部品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分析改善,必要时可以随时联系厂家要求查找原因给出根本改善对策或者要求厂家来人现场进行分析、查找原因的品质改善活动。 ? II. Purpose ?通过统计数据,查找worst部品或者worst协作厂家,分析不良原因树立相应的改善对策,从而降低工程不良率及市场不良率,提高部品质量及厂家质量保证能力。 III. Policy ?收集数据 ?对数据进行归类分析 ?信息通报 ?相关部门/供货厂家对策树立 ?改善对策入收 ?改善对策确认 ?改善结果确认和事后管理 IV. Checkpoint ?入库检查批月检查结果 ?检验员根据入库检查标准及SAP中规定的进本信息进行抽样判定,下月初 从SAP的Material Defect report(ZDMMQ008)打印出上月的检验报告;同时传送到MES; ?根据检验报告分析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点,初步分析原因;并根据部品品质异 常报告答复情况汇总改善对策与对策确认结果。 ?工程部品不良信息 ?担当每天查看MES的fault progress 菜单,查看每日不良汇总情况,必要时查看Test/Repr. Detail 菜单,按提示条件输入后查看每日工程上的详细不良现象、不良部品名称, 视问题严重度通报厂家要求对策; ?每周担当查看MES 的weekly quality画面,将条件输入后产看每周的数据统 计分析情况,根据提示结果必要时要求厂家提供不良改善对策; ?对于顽固性的不良且采购渠道比较复杂的,由担当每周统计数据,管理不良 趋势及worst 不良现象报领导协助解决;如CIS/ENGINE BAR/电源板等,担当每周统计数据及不良现象,初步归类分析汇总,经领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