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但在1995年之前,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大起大落”的古典周期,而1995年之后,经济增长的波动越来越小,逐渐呈现出增长型周期的特征,即平稳、持续、高速增长。对于这种趋势,其内在原因是什么,能不能继续保持,如何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就成为一个不得不令人关注的问题。

1. 新特征的描述

1.1 特征之一:经济增长越来越平稳

H-P 滤波法是目前分析经济周期时最广泛的应用的工具,它由Hodrick 和Presott 于1981年分析美国战后的经济景气时首先提出,后来于1997年正式发表。【参考文献】

假定时间序列Yt 由趋势性部分τt 和波动性部分c t 组成,即

Y t =τt +c t ,t=1,2,3,4…..,T

Hodrick 和Presott 提出通过一个最小化公式,将趋势性部分τt

从Y t 中分离出来,即:

其中λ是控制曲线平滑的乘法参数,λ越大,则趋势性部分τ

t

越平滑,当λ→∞时,式中第二项就只能取0,此时公式就变成了最

{}1

2

2211

12()()t T T T

t t t t t t Min y ττλτ-+===??-+???

??

∑∑

小二乘法公式,H-P 滤波就退化成最小二乘法。

我们使用H-P 滤波法对1978年到2007年的GDP 增长率进行分析,由于是年度数据,λ的值取6.25,得出的结果如图1.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H-P 滤波法,将Trend 近似看做潜在经济增长率,则可以得到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值。

1978—2007年中国潜在GDP 增长率估算结果、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差值估算结果

年份

实际GDP 增长率

潜在GDP 增长率 两者差值

年份

实际GDP 增长率 潜在GDP 增长率 两者差值

1978 11.7 9.389625 2.310375 1993 13.7 11.48151 2.218492 1979 7.6 8.715833 -1.11583 1994 13.1 11.47647 1.623533 1980 7.8 8.4117 -0.6117 1995 9.3 10.88501 -1.58501 1981 5.2 8.668354 -3.46835 1996 10.2 10.11458 0.085424 1982 9.2 9.579049 -0.37905 1997 9.6 9.319014 0.280986 1983 11.1 10.6821 0.417896 1998 7.3 8.665833 -1.36583 1984 15.3 11.45519 3.844812 1999 7.9 8.367504 -0.4675 1985

13.2

11.44284

1.757165

2000

8.6

8.417961

0.182039

0244

8

1216Hodrick-Prescott Filter (lambda=6.25)

1986 8.510.80475-2.304752001 8.18.736341-0.63634 1987 11.59.981779 1.5182212002 9.59.2709040.229096 1988 11.39.046016 2.2539842003 10.69.8680980.731902 1989 4.28.312465-4.112472004 10.410.41102-0.01102 1990 4.18.456769-4.356772005 11.210.899890.300108 1991 9.19.496576-0.396582006 11.111.33314-0.23314 1992 14.110.75245 3.3475492007 11.711.75723-0.05723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该结果,可以很明显的看出,1995年之前,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大起大落,跳跃长期趋势曲线的幅度很大。而1995年之后,实际经济增长率与长期趋势愈来愈靠近,经济增长的波动幅度越来越小。从表二中可得:实际GDP增长率与潜在GDP增长率之间的差值越来越小,几乎重合。所以由此可以得出结论:1995年之后,中国经济周期的波动愈来愈小,经济运行愈来愈平稳。

1.2特征之二:经济增长持续性良好

从1995年到2001年,中国经济GDP增长率连续7年一直在8%上下徘徊;从2002年到2007年,GDP增长率连续6年一直在10.5%上下徘徊。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已经连续13年在没有出现

大的波动的前提下,保持了持续的高位增长。这在建国以来绝无

仅有,在世界经济发展历史上,也很少见。

1.3特征之三:经济增长速度快

2.原因分析

2.1中国经济微观层面出现质变,市场化程度提高

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是中国经济逐渐走向平稳的首要原因,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则有利于经济通过市场机制自身调节,使经济波动幅度减

小,而不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市场化程度主要就是指透过价格机能使得供需平衡.企业市场化是指企业的资源配置按市场规则进行,企业的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土地和企业家) 和产品的获取、交易都由市场提供和决定。

虽然不能说国有经济就一定不代表市场化,非国有经济就代表市场化。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国有经济比重下降,且经过多次改革后预算硬化、以利益最大化为经营目标的价值导向等定然有利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非国有经济经济从一开始就以市场为导向,其比重的上升定然有利于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同时,由于他们是影响中国市场化程度的最重要的因素,所以本文就以国有企业在不同阶段扮演的不同角色,非国有企业在使经济平稳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做一些探讨。

2.1.1理论分析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产出Y=C+I+G,其中C即消费若不受大的冲击(如抢购风潮),将会保持相对稳定。G即政府购买,波动相对较大,对于产出Y是一个波动源,但比重相对较小。I即投资【投资占GDP的比重,实证】,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看,则是影响产出波动的最大因素。现将我国的投资主体按照注册类型分为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对其在影响产出波动时的不同作用作分析。

2.1.1.1国有企业投资与产出波动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之后,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代理者为政府,政府作为实际的所有人,其对于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多重的,即承担维护

社会稳定、吸纳尽可能多的就业人口,而获取利润只是企业绩效的一个方面,对于某些特殊行业,或者在某些特殊阶段,利益最大化并不是国有企业的首要经营目标。这样的后果就是国有企业的经营行为无法以市场为导向,而是以政府意志为导向。同时,国有企业经营层权责不明,导致其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与企业利益、所有者利益出现冲突、矛盾,有时甚至背道而驰,这种现象在东欧国家和俄罗斯国有企业中得到最突出的表现,青木昌彦将这种现象表述为“内部人控制”。(参考文献:青木昌彦,钱颖一,1995)

正式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结合我国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的实际,特别是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甚至无约束(参考文献,),就使经济周期呈现出大起大落的现象。在每一个经济周期的初始阶段,GDP 不断上升,而政府为了走出上一个周期的低谷,财政支出也不断增加,银行信贷不断增加,国有企业的投资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银行信贷,这就使得国有企业的投资不断增加。由于预算软约束甚至无约束,经营层对于投资失误或盲目投资的后果所承担的责任及其有限,所以投资增长无法从企业内部进行控制。并且由于“内部人控制”,经营层为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譬如通过扩大规模扩大自己的全体基础和行业名誉,这就使得经营层不仅不会抑制投资的无序增加,且会积极争取资源不断的进行粗放式的投资扩张,这就使得本来上升的经济趋势不断的走高,直到超过潜在产出水平,造就经济的虚假繁荣。此为经济周期之“大起”。当产出超过潜在水平之后,不可避免的就会出现通货膨胀、物资短缺等现象。此时,由于价格因素,原材料与设备价

格上涨,投资将会自动减少。但同时政府为保持社会稳定,将通过行政手段和信贷规模的控制,实行紧缩政策。这就使得投资会出现更加猛烈的下降,直到经济增长率下降到政府认为有必要再次加快经济发展速度为止,将会出现新一轮,此为经济周期之“大落”。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放弃“简政放权、减税放利”的政策选择,提出通过企业制度创新,利用公司制度“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特点,使投入企业的国有资产既保持国家最终所有,又使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题,以此寻求国有经济和市场体制融合的有效途径。【参考文献,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2005年50期,经济研究参考,陈清泰,2】随着改革的推进,产权明确、权责分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在国有企业中的逐步确立,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初步解决,特别是推进股份制改革之后,国有企业的产权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使得国有企业不断的朝着市场化方向前进,国有企业的预算也不断硬化,这就使得国有企业在经营过程扭转了此前的在经济周期上升期不断追加投资推波助澜,而在实际产出超过潜在产出后,又进一步急速的紧缩投资的经营行为。

2.1.1.2 非国有企业与产出波动

中国的经济改革采取双轨制的模式,存量不变,增量扩大,既保持原有的经济成分大致不变的同时,扶持新的经济成分,非国有经济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产生、发展、壮大起来。改革开放以来,非国有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到2001年,非国有经济投资的比重达到52.7%,超过国有经济,成为主要的投资者。【参考文

献: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微观基础的转变】

非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

年份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比

年份

非国有固定资产投资

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比

1980 0.0670121994 0.150685

1981 0.0986831995 0.275002

1982 0.0921931996 0.316662

1983 0.1190131997 0.320697

1984 0.1193431998 0.311364

1985 0.1124631999 0.3205

1986 0.111022001 0.352754

1987 0.1131122002 0.385022

1988 0.1162022003 0.428395

1989 0.1251032004 0.466038

1991 0.1177262005 0.503482

1992 0.1127522006 0.53098

1993 0.082563

资料来源:1981—2007年《中国统计年鉴》。

非国有经济从出现之初,就是市场的产物,以市场机制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以利益最大化最为企业的经营目标。笔者认为,非国有经济的出现和壮大,对于产出波动的影响也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作为非国有经济的伴生物,与国有经济相比处于十分微弱的地位,主要依靠为国有企业提供加工和中间产品,为国有单位人员提供各项服务而生存,也就是说,靠吃国有经济的余粮度过了其发展期。在这种情况之下,非国有经济对国有经济的波动相当敏感。【计量分析,非国有经济对国有经济的弹性。】所以当国有经济处于繁荣阶段,非国有经济也同时处于繁荣阶段,反之亦然。因为非国有经济的存在,而且其波动周期基本与国有经济波动周期一致,所以最终的结果是扩了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幅度。第二个阶段是非国有经济发展壮大,取得了独立的增长轨迹,从表5可以看出,特别是在1995年,非国有

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接近30%,而同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处于下降趋势【计量数据】,可以说非国有经济逐渐摆脱了国有经济的运行轨迹,取得了自己独立的增长轨迹。非国有经济相对独立之后,对于产出波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平抑作用。第一,非国有经济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伴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非国有经济大量吸收了国有经济甩掉的社会负担,避免了国民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第二,非国有经济一直按照市场条件运作,其本身的存在对国有经济构成越来越严酷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国有企业走向市场,按照市场规则办事。这就是给予国有经济无序投资、浪费资源、粗放型扩张以市场力量的遏制。第三,非国有经济本身作为市场的产物,按照市场机制配置资源,随着其比例的扩大,国民经济的运行越来越少的受到人为影响,而人为影响的减少,笔者认为恰恰是1995年以后,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幅度小,国民经济运行平稳的最根本原因。

2.2 政府宏观调控的成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根据经济运行态势和体制环境不同,先后进行了六次宏观调控【参考文献,经济周期与宏观调控,刘树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234-237】,时间段分别为(1)1979—1981(紧缩);(2)1985—1986年(紧缩);(3)1989—1990年(紧缩);(4)1993年下半年—1996年(紧缩);(5)1998—2002(扩张)(5)2003年下半年—2004年(紧缩)。从六次宏观调控中,可以很明显看出中央政府对于宏观调控的认识不断加深,调控手段不断成

熟,分别出现以下三个转折,而这三个转折构成了中国经济平稳运行又一原因。

第一,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调控转向以市场手段为主的调

控。

一般讲,经济调节有三大类型:完全市场调节型、完全政府调节型、市场调节加政府调节型。就政府的宏观调控来讲,一般有三大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使之政府运用各种经济杠杆,通过市场机制,间接的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法律手段,是指政府运用各种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的政策规定,通过法制力量,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行政手段,是指政府运用行政机构的权利,通过强制调控,主要采用的行政手段。【参考文献。刘树成】从第四次宏观调控开始,特别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摆脱具体的银行业务,开始专职货币政策的制定,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开始以市场调节为主,财政政策的如国债的发行也开始市场化。这就使得经济运行更多的依靠市场机制,而不是行政命令,避免了因为行政命令而引发的经济波动。

第二,从一刀切转向微调。

以1993年下半年—1996年的第四次宏观调控为转折点,之前的宏观调控都是对投资和消费实行力度较大的全面紧缩,使GDP增长率大幅度的迅速回落(1981年回落到5.2%,1990年回落到3.8%),这就使得国民经济剧烈波动,经济硬着陆,从波峰走向波谷的时间很短,经济周期出现大落。从第四次紧缩型宏观调控开始,中央政府开

始推行适度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成功实现使经济“软着陆”,经济缓慢有序的回到平稳状态。到1998年,由于受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经济处于低谷,此时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使经济逐步走向繁荣,避免了之前出现的由政府调控导致的经济增长“大起大落”。

第三,从事后调节转向防患于未然的事前调节。

随着理论界对宏观调控认识的不断加深,加上实践经验的积累,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逐渐以亡羊补牢式的事后调节转变为具有预见性的主动事前宏观调控。这在2003年下半年—2004年第六次宏观调控表现的尤其明显。这就使得宏观调控走在了经济周期的前面,防患于未然,其结果就使得国民经济在速度增长的区间继续保持既平稳又较快的健康运行。

2.3中国进一步推行开放政策,对外开放程度显著提高。

在AD-AS模型之下,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通过进出口贸易差

额来影响总供给与总需求。在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净出口的增加

将有利于扩大总需求,使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近年来,我国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逐年下降,内需不足的现象凸显。理论上说,

内需不足必然引起总需求下降,从而会使经济增长走入低潮,经

济周期将步入波谷。特别是1998—2001年,在经历了上一轮经济

高速增长之后,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边际消费倾向徘徊

在0.4左右,内需明显不足,难以拉动经济增长。在封闭条件下,

根据凯恩斯宏观有效需求理论,经济将出现较为明显的萧条,经济周期将走入较为明显的低谷。而实际情况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保持了8%左右的高度增长,没有出现的低谷状态,除了政府宏观调控之外,笔者认为,此时中国对外开放度的提高,中国出口量的急速上涨,也使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原因。

2.3.1理论和实证分析

在AD —AS 模型中,如果均衡产出 (即 AS S 曲线和 AD 曲线的交点)位于 AS L 曲线的右边,此时实际经济增长率大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国民经济处于繁荣阶段;如果均衡产出位于 AS L 左边,此时实际经济增长率小于潜在经济增长率,国民经济处于萧条阶段。在总供给保持一定的情况下,推动均衡产出在 AS L 曲线左右两边移动的力量是总需求AD 。

p

Y AS S

AS L

AD 2

AD 1

Y 1Y*Y 2AD*

在封闭经济条件下,总需求 Y=C+I+G , 其中C 即居民消费需求=C 0+cY ,(C 0为自发消费,c 为边际消费倾向)在收入一定的情

况下总需求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在投资和政府购买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居民消费需求是影响总需求最重要的变量。而自发消费C0一般保持稳定,所以影响总需求的则是边际消费倾向。假设经济体初始状态处于均衡状态,产出为Y*,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将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左移动至A1,使均衡产出点向左移动,这时实际经济增长率低于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处于萧条阶段。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总需求Y=C+I+G+X,△Y=△C+△NX。总需求的变化△Y由消费需求变化△C和净出口的变化△NX同时决定。净出口(进出口差额)增加,引起总需求曲线右移,重新回到AD*,甚至达到AD2,这时实际产出处于潜在产出附近或超过潜在产出,经济走向繁荣。

下面对中国经济进行实证分析:

【中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数据(图(表)形)】

表7说明,在1999年前后,我国边际消费倾向持续走低,封闭条件下的总需求曲线不断想左移动,经济周期走入低谷。

另外我们用社会零售商品总额来代表居民消费需求,用Eviews做社会零售商品总额占GDP比重变化的图形如下,可以很直观的发现90年以前居民消费需求占社会总需求很大一部分比重,均在38%以上,85年到90年甚至接近50%,然而95年以后居民消费需求占总需求比重逐年下降,到2007年几乎只占到36%,由此可见居民消费需求不足以及它对总需求的影响逐渐下降。

【社会零售商品占GDP比重图】【中国出口总额占GDP比重图】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另一方面从净出口差额占GDP的比重走势图我们不难发现净出口需求从九五年至今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占比重越来越大,2007年接近8%。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为这是由于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对外开放步伐逐渐加快,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提高,以进出口贸易总额为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我们可以发现进出口差额的的增长成了继居民消费需求外另一个影响总需求的力量。我们可以认为对外贸易差额的增加相对缓解了内需的不足,需求曲线右移,使均衡产出位于潜在产出附近,此时实际经济增长率接近潜在经济增长率,经济没有走入萧条,经济周期波动没有出现明显的波谷,国民经济平稳持续高速运行。

3.政策建议

深究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pdf

经济周期这个曾经被视为只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才存在的经济现象,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运行中不可否认的基本事实和宏观经济调控中不容忽略的重要因素。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中国经济波动的规律,对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中国的经济周期波动状况 经济周期是国民经济扩张与收缩、波峰与波谷不断交替的运动,具体包括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用以反映国民经济在动态的增长中运行的起伏状态。它通常分为古典型周期和增长型周期两类。古典型周期是指经济总量水平的周期波动,也就是产量绝对值指标的波动;而增长型周期是指依经济增长率上升或下降而定义的经济周期波动,表现为增长态势下速度的加快与放慢。 经济周期按时间长度可分为四种类型:(1)短周期,即基钦周期,平均长度约40个月(3-5年)。(2)中周期,即朱格拉周期,平均长度8-10年。(3)中长周期,即库兹涅茨周期,平均长度15-25年。(4)长周期,即康德拉耶夫周期,平均长度50年左右。 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周期波动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53年到1976年,第二阶段从1977年到2000年。下面对改革前后这两个阶段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状态进行对比分析: 第一,从波动的深度看,改革前五个周期波动以古典型为主,波谷平均值为-6.4%,总的呈现为古典型;改革后四个周期的深度平均为6.2%,波动转变为增长型。谷位的上升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增强了抗衰退力。 第二,从波动的高度看,改革前各周期以高峰型为主,波峰平均值达16.9%,总的呈现为高峰型(波峰年份经济增长率大于或等于15%即为高峰型);改革后波峰平均值为13.2%,总的呈现为中峰型(10%-15%)。峰位的下降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扩张的盲目性。 第三,从波动的幅度看,改革前各周期平均波动幅度为23.4%,为强幅型;改革后平均振幅是6.95%为中幅型。波峰的显著下降表明,我国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在增强。 第四,从波动的平均位势看,改革前波位平均为5.8%,属中位型;改革后平均波位是9.3%,属高位型。波位的上升表明我国经济在克服“大起大落”中,总体增长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第五,从波动的扩张长度看,改革前各周期的扩张长度平均为2.2年,改革后为2.5年,表明我国经济的增长在扩张期有了更强的持续性。 根据以上定量分析与比较,可把改革前波动状态的特征概括为:谷位深、峰位高、振幅大、平均位势低、扩张长度短,即“大起大落”;而改革后则可概括为:谷位上升、峰位下降、振幅减小、平均位势提高、扩张长度延长,即在增长中逐步走向稳定。改革前后的变化可以总概为:由“大起大落”型转向“高位—平缓”型,这就充分表明,我国经济的周期波动在改革后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二、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分析 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关于经济周期的解释多种多样,它们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做出了说明。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中存在引起波动的内在力量;实际的经济周期理论认为波动不过是随机的和未预期到大冲击的结果;货币主义者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把波动主要归结为错误导向的货币政策的结果;而新凯恩斯主义者把波动看作来源于经济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原因,不过他们认为现代经济的内在特征扩大了一些这样的干扰,并使其作用持续存在。 应该说,经济周期的形成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地强调起源动力而忽略系统影响,强调冲击因素而忽略传导机制,是无助于正确理解经济周期波动的。因此,我们必须把经济周期波动的因素区分为内生和外生两种,从内在传导机制和外在冲击两方面进行系统分析。 内在传导机制是指经济系统内部结构特性所导致的对冲击的反应。这是一种内部缓冲机制或自我调节机制,反映了经济周期的“内生性”。一般来看,经济周期波动是大工业生产与大规模投资相互推动机制和供求约束机制这两种互为因果、相互作用的过程。大工业的巨大扩张能力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物质前提,它与大规模投资紧密相连。一方面,它既为大规模投资的进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其建立与发展又反映了大规模投资的结果;另一方面,大规模投资所产生的巨大需求又是引起大工业生产急剧扩张的重要动因。因此,大工业生产和大规模投资两者的相互作用,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首要原因。同时,经济周期波动还与大工业的扩张力所遇阻力密切相关,这种阻力是由供求平衡状况形成的,或来自市场需求约束方面,或来自资源供给约束方面。因此,供求平衡约束是形成经济周期波动的另一个物质性的原因。 外在冲击机制,是指系统外的冲击通过系统内部传导而发生的经济活动,对来源于外生变量的自发性变化,可以是随机的或是周期的。外在冲击主要包括:货币供给性冲击;以投资和消费、财政和货币需求性的实际需求冲击;由于农业重大自然灾害或石油供应等而导致的实际供给冲击;体制变动冲击;国际政治和经济冲击等。 外在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初始原因,内在传导则是系统内部对冲击的自我响应和调整。几乎所有的外在冲击都要通过内在机制而最终对经济过程产生影响,因此,引起经济周期的基本原因来自于经济体系内所特有的推动力和抑制力。内在传导机制决定着经济波动的周期性和持续性,决定着经济周期的基本形态,而外在冲击只是通过内在传导机制对

中国当前经济周期

中国经历的经济周期 第二次下降周期 1995-1999 (2000年上半年经济有所回升,但下半年起,到2001年下半年经济又开始下滑) 第三次上升周期 2002-2007 第三次下降周期 2008- 中国历年货币政策演变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开始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 2003-2007年稳健货币政策内涵开始发生变化,适当紧缩银根,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 2007年6月13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货币政策开始“稳中适度从紧”。 2007年12月5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2010年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10年12月3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具体阶段性分析: 1998年以后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稳健的货币政策。 中央提出稳健货币政策的背景主要有这样几方面:一是经过90年代初的房地产和开发区热,到1997、1998年,部分中小金融机构的风险问题已相当突出,当时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面临化解金融风险和防范出现新的更严重金融风险的重要任务;二是当时尽管社会总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经暴露,但是最突出的还是结构性问题,实际有效贷款需求不足;三是由于过去我们长期实行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制,企业高负债经营,自有资金比例很低,再继续大幅度增加贷款,不良贷款问题会更加突出;四是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对货币政策的运用,财政增发国债,银行参与购买,其本身就包含了运用货币政策支持经济增长的内容。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1949-2008)

东方企业文化·策略 2011年2月 118 建国以来我国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1949-2008) 顾纯磊 (南京大学商学院,南京,210093) 摘 要:根据导致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的根本不同,本文以改革开放为界把我国的经济发展划分为两 个大的周期,并进一步在两大周期内划分为若干小周期,较为细致和深入的分析了引起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在如今全球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探讨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对于应对今日的经济危机,显得具有特别的意义。 关键字:经济周期 改革开放 产权制度 中图分类号:F1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2—0118—01 一、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及原因浅析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我国的经济建设不断恢复和发展,虽然其中遭受了几次重大政治事件(例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的负面影响,是我国的经济建设遇到了一定的挫折,但总的来说,是不断进步的,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建设更是步入了健康和快速发展的快车道。 我国的经济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开始经历起起伏伏的周期性波动。1978年之前的经济波动幅度较1978年之后的经济波动幅度要剧烈的多,其中更是有几年经济增长率跌为了负值;而在1978年之后,经济的波动仍然有波动,但幅度却小了了很多,而且越往后,波动的幅度越小,特别地是,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再也没有小于零过。就其原因,最主要的应该就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正是基于此,我在此以1978年为分界点,把我国的经济周期分为1949-1977和1978-2008两个大的周期,而在两个大的周期内,又分别可以划分出若干个较小的周期,根据图表和前人的研究成果,具体为:改革开放前主要划分为五个小周期,分别为1949~1957,1958~1962,1963~1968,1969~1972,1973~1977;改革开放后划分为以下几个小周期1978~1981,1982~1986,1987~1990,1991~2008。 我们应该知道,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后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原因存在着很大的不同。1978年之前的经济波动主要是由政治因素引起,而经济运行本身的因素影响却不大。从1949-1978年这段时期,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对国民经济全面彻底而且不合理的干预造成了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几次大的剧烈震荡,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1978年以前的每次经济波动,我们都能找到隐藏在其背后的对应政治事件。1953年-195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由于过快,过急,过粗,带了新中国建立之后我国经济的第一次波动(1949~1957);1958-1960年是“大跃进”时期,错误地发动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盲目追求“一大、二公、三纯”,最终造成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到如今为止最剧烈的一次经济波动(1958~1962),GDP 增长率狂降27.3%;1963~1968年的经济波动主要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所造成的;1969-1972是“文化大革命”的高潮时期,左倾思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国民经济的运行几乎失去控制,国名经济几乎达到崩溃的边缘;1973-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的”的末期,人们的斗争热情有所放缓,“左倾”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扭转,带来了国民经济缓慢的恢复。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1978之前,政治运动几乎主导了我国的经济波动。1976年“文革”的结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这种政治运动主导经济波动的畸形局面逐渐扭转过来,1992年的“南巡讲话”之后,这种局面更是得到彻底扭转。这也是为何我国1992年之后经济波动呈现“微波化”趋势的主要原因。1978年之后,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影响经济波动的因素也逐渐转移到经济运行的自身上来,但计划经济的影响并没有完全消失,只是计划经济的影响力越来越小,可以说,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波动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力量互相斗争的结果。改革开放之后,“双轨制”的长期存在、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外资冲击以及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越来越紧密等是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具体因素。 引起经济波动的因素是复杂多变的,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是在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经济转型时期的国家来说更是如此。投资、经济体制、产权制度以及开放经济, 都会对我国经济的波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经济危机背景下的我国经济走势预测及对策 自从加入WTO 之后,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就越来越紧密。目前,全球经济都处于新一轮的经济波动之中,而且是经济的衰退期,我国也不能幸免。受这场波及全球范围,猛烈程度尤胜于20世纪30年代那场的大危机冲击下,我国经济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滑坡。2008年我国的GDP 增长率据官方数据为9%,低于前几年的GDP 增长率。对于这次经济危机的持续时间,经济学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种说法都有,最终恐怕只能又经济危机自身来告诉我们,等到经济危机过去,一切都开始变得明朗。虽然这次经济危机的前景难以预测,但我对我国经济将很快就可以率先复苏是毫不质疑的。首先,我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这是创造需求的根本,而且我国的庞大需求并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把这种巨大的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的需求,需求不足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其次,我国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投资;再次,政府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手段,及时制订和出台一系列的保增长的措施。 在“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的情况下,我们顺利渡过经济危机需要的只是信心,相信很快我国就可以走出经济危机的泥潭。 参考文献: [1] 刘树成:《论中国经济增长与波动的新态势》, 载《中国社会科学》, 2000 (1)。 [2]杨帆:《中国经济周期的背景思考》, 载《发现》, 1996 (1)。 [3] 卢嘉瑞,徐圣银: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兼论第5 个经济周期[J],经济评论,2002(1) [4]刘树成:中国经济周期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 [5]张连城:中国经济波动的新特点与宏观经济走势 [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3) [6]高铁梅,王金明,陈飞:中国转轨时期经济增长周期波动特征的实证分析 [J],财经问题研究,2009(1)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张宇 《人民日报》(2015年12月15日10 版) 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表现出了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等重要特点。推动“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充分考虑这些特点、趋势和要求,按照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总要求进行战略谋划,不断开拓发展的新境界。 增长速度的变化 目前,中国经济进入了7%左右的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既反映了经济增长的客观趋势,又体现了我国宏观调控目标新的取向。 从经济运行的客观趋势看,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国际市场需求持续疲软,我国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随着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升,高投入、高消耗、偏重数量扩张的高增长难以为继。从宏观调控的目标取向看,在新常态下,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宏观调控的目标要适应这种转变,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使中国经济大船能行稳致远。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现在增长7%左右的经济增量已相当可观,聚集的动能是过去两位数的增长都达不到的,仍然是位于世界前列的、富有前景的增长。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为此,2016年至2020年经济年均增长必须保持6.5%以上,这样才能如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实现这一目标是有充分条件的。我国目前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着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没水分、可持续的增长,着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中实现经济增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条件下,要采取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调控政策,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努力实现中高速增长的目标。 经济结构的优化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结构优化趋势加快。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特别是2013年后消费贡献率增幅明显,由2013年的50%增长到2015年上半年的60%。同时,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网上购物、定制消费等方式广泛发展,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农村消费等领域的消费升级逐步展开,新的商业机会不断涌现。 产业结构方面,2015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9.5%。2011—2014年,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分别为13.2%和11.7%,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和1.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城乡结构方面,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4.77%,每年新增城镇人口近2000万人。区域结构方面,中西部地区表现出强劲的发展潜力,重庆、贵州经济增速领跑其他省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为引领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实施,不断拓展着区域发展新空间。 经济结构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阶段的必然成果。但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多年形成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和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改变,产能过剩化解,经济结构优化升级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十三五”期间,必须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新特征分析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新特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增长。但在1995年之前,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大起大落”的古典周期,而1995年之后,经济增长的波动越来越小,逐渐呈现出增长型周期的特征,即平稳、持续、高速增长。对于这种趋势,其内在原因是什么,能不能继续保持,如何更好的实现经济的平稳运行,就成为一个不得不令人关注的问题。 1. 新特征的描述 1.1 特征之一:经济增长越来越平稳 H-P滤波法是目前分析经济周期时最广泛的应用的工具,它由Hodrick和Presott于1981年分析美国战后的经济景气时首先提出,后来于1997年正式发表。【参考文献】 假定时间序列Yt由趋势性部分τt和波动性部分c t组成,即 Y t=τt+c t,t=1,2,3,4…..,T Hodrick和Presott提出通过一个最小化公式,将趋势性部分τt 从Y t中分离出来,即: 其中λ是控制曲线平滑的乘法参数,λ越大,则趋势性部分τt 越平滑,当λ→∞时,式中第二项就只能取0,此时公式就变成了最小二乘法公式,H-P滤波就退化成最小二乘法。 我们使用H-P滤波法对1978年到2007年的GDP增长率进行分析,由于是年度数据,λ的值取6.25,得出的结果如图1.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通过H-P 滤波法,将Trend 近似看做潜在经济增长率,则可以得到实际经济增长率与潜在经济增长率的差值。 1978—2007年中国潜在GDP 增长率估算结果、实际增长率和潜在增长率差值估算结果 年份 实际GDP 增长率 潜在GDP 增长率 两者差值 年份 实际GDP 增长率 潜在GDP 增长率 两者差值 1978 11.7 9.389625 2.310375 1993 13.7 11.48151 2.218492 1979 7.6 8.715833 -1.11583 1994 13.1 11.47647 1.623533 1980 7.8 8.4117 -0.6117 1995 9.3 10.88501 -1.58501 1981 5.2 8.668354 -3.46835 1996 10.2 10.11458 0.085424 1982 9.2 9.579049 -0.37905 1997 9.6 9.319014 0.280986 1983 11.1 10.6821 0.417896 1998 7.3 8.665833 -1.36583 1984 15.3 11.45519 3.844812 1999 7.9 8.367504 -0.4675 1985 13.2 11.44284 1.757165 2000 8.6 8.417961 0.182039 1986 8.5 10.80475 -2.30475 2001 8.1 8.736341 -0.63634 1987 11.5 9.981779 1.518221 2002 9.5 9.270904 0.229096 1988 11.3 9.046016 2.253984 2003 10.6 9.868098 0.731902 1989 4.2 8.312465 -4.11247 2004 10.4 10.41102 -0.01102 1990 4.1 8.456769 -4.35677 2005 11.2 10.89989 0.300108 1991 9.1 9.496576 -0.39658 2006 11.1 11.33314 -0.23314 1992 14.1 10.75245 3.347549 2007 11.7 11.75723 -0.05723 资料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44 8 1216Hodrick-Prescott Filter (lambda=6.2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趋势及新特征(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波动的趋势及新特征(一) 摘要:改革开放“而立”之年,中国经济正处于历史上第四个经济波动期。中央防止我国经济增长过热的方针正在实施过程中,世界经济在国际金融市场剧烈震荡的影响下呈现停滞甚至衰退迹象。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四个周期性经济波动,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经济逐渐呈现出增长速度加快,波动幅度减小等趋势,市场调节作用日益明显,经济体制革新和法治建设的步伐逐渐加快,政府的宏观调控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我国经济连续、稳定地增长……这些都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新特征。 关键词:改革开放;经济波动;趋势;新特征 经济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的增长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经济活动的上下波动,且呈现出周期性变动的特征,即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经历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这种现象被称为周期性的经济波动。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九次经济波动,引起我国经济波动的基本原因,是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不平衡的矛盾。相比较于改革开放前的五次经济波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经济波动呈现出以下趋势: 第一波动幅度(周期内经济增长率上下波动的离差)逐渐减小; 第二波动高度(周期内波峰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下降; 第三波动深度(周期内波谷年份的经济增长率)逐渐上升; 第四波动的平均位势(周期内的年均经济增长率)明显提高; 第五波动扩张长度(周期内扩张期的长度)明显延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的四次经济波动,也逐步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特征。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现象中总结规律,笔者总结经济波动的特点和阶段性趋势如下。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四次经济波动及其特点 改革开放建立了市场经济的雏形,从体制结构的变革中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制建设之路,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加快,开放市场与引进先进生产力相结合,从宏观上增加了国民经济的总体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从微观上促进了市场化理念深入人心,并形成了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导向的内需供给体系。 在市场化进程中,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以及两者之间的结合也经历了逐渐提高和完善的过程。我国的经济波动在这个过程中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90年间,供求关系体现为供不应求。经济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居民货币收入增长过快,社会总需求扩张速度快于总供给的增长能力,出现了投资和消费的双缺口,物价水平全面上涨,产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货膨胀。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活动很大程度上仍遵循计划体制的模式,宏观调控的水平相对不高,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对经济运行内在规律认识不够充分;宏观调控措施相对滞后,调控措施以行政手段为主,缺乏市场调节能力。从而导致投资规模出现较大规模的下降,引起了比较大的经济波动。 第二阶段,1991-1997年间,供求关系体现为严重失衡,需求过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调节作用得到加强,微观经济体逐渐活跃,中国市场经济开始快速升温。但是,由于新的规则未能及时建立,一些微观经济体在利益驱使下出现无序扩张和膨胀,致使经济活动处于非市场化状态,从而推动区域化产能过快升温,投资产业失调,导致局部通胀压力加大,进而破坏了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性和产业链条的合理性。但此时的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对市场机制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变行政手段为市场调节机制,变全面紧缩为有针对性地调控,还特别注意依靠和运用财政杠杆为经济活动注入稳定因素,从而使该周期内的经济波动幅度趋于理性,周期持续时间延长,实现了高增长与低通胀并存的良好态势。 第三阶段,1998-2000年间,供求关系体现为供过于求,市场变为买方市场。在全面引入市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宏观经济学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系别:数理系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121106105 姓名:陈熠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征 说到经济新常态就有必要了解一下经济新常态的定义。定义: 中国经济新常态就是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可持续稳增长。经济新常态是调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着眼于经济结构的对称态及在对称态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而不仅仅是GDP、人均GDP增长与经济规模最大化。经济新常态就是用增长促发展,用发展促增长。经济新常态不是不需要GDP,而是不需要GDP增长方式;不是不需要增长,而是把GDP增长放在发展模式中定位,使GDP增长成为再生型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模式的组成部分。 背景:2014年全球经济的弱复苏和大分化 国际金融危机已经过去6年多时间,但世界经济依然并不平静,近半年来,困扰全球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风险事件恐怕要算是国际油价的一路持续下跌,自2014年6月以来,国际油价已跌去约40%。这其中自然受美国页岩气革命、地缘政治、供需结构失衡等多重因素影响,但也反映了全球经济复苏进程中一些深层次的变化,世界经济凸显出以下主要特点: 1.世界经济仍难以摆脱深度调整压力。全球已由国际金融危机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结构调整期。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低于预期,产出缺口依然保持高位,全球贸易增长则更为缓慢。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发布的全球贸易增长最新预测,2014年和2015年全球贸易额增长预期分别下调为3.1%和4%,远远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前10年平均贸易年增长率6.7%的水平。特别是2014年以来,大宗商品和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下跌进一步加剧了经济下行风险,全球经济复苏仍然较为缓慢且脆弱。 2.各国经济复苏格局分化加剧多重风险。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两大板块经济复苏态势不平衡,美国经济持续复苏,美国三季度GDP环比增长 3.9%,10月份失业率回落至5.8%,

中国古代经济波动状况

中国古代经济波动状况 纵观中国古代几千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一直都是不断的被破坏,破坏之后又不断的被重新恢复,破坏与恢复交替出现。 首先从不同历史阶段的几次巨大的经济波动开始说起。 秦汉到三国时期,战国年间的长期战争和频繁发生的饥荒,人祸与天灾,使日益凋敝与衰落的社会经济到了秦汉之交时陷入全盘崩溃。秦统一全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如统一交通制度、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使社会经济有了明显的恢复和发展。但期间,秦王朝不停地对外用兵,并且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大规模工程,对人民实行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最终导致了秦末农民大起义,进而发展转变成为楚汉战争。西汉时期,统治者吸取前人教训,实行“与民生息”政策,恢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西汉末期的土地兼并和王莽政策的失误,又引发了全国范围的农民战争。东汉末期的群雄混战和灾荒饥馑,都造成了当时生产力的严重破坏。总的来说,从秦汉到三国时期,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西汉末年农民战争,以及三国之间的战争,共有三次巨大波动。 接着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长达近3个世纪的战乱。曹魏时期,北方基本实现统一,但经济恢复缓慢。直到西晋初年,经济才出现“家给人足,牛羊被野”的繁荣景象。但好景不长,西晋内乱导致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经五胡十六国和南北朝,直到隋统一全国,中国陷入长达280多年之久的混乱中,加上灾荒和疾疫,社会经济遭到史无前例的破坏。 隋唐五代时期,除了在盛唐时期社会经济有过一段稳定发展时期,其他时期基本上也是混乱时期。隋是个短命王朝,再起短短的37年中,屡次对外用兵扩张,并大兴土木,开凿大运河,耗尽国力,民不聊生,导致隋末农民大起义。本

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

中国经历的三次经济周期未来经济走势 作者:李世东文章发于:乌有之乡点击数:3277 更新时间:2009-5-25 中国经济 第一次上升周期1981-1988 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上升周期。1988年下半年到1989年上半年,是中国经济这轮上升周期到顶峰的时候经济出现了过热物价呈现两位数的通货膨胀。 第一次下降周期1989-1991 中国经济进入我们转向市场体制之后的第一个下降周期和第一个生产过剩的危机。 第二次上升周期1992-1994 短短不到三年时间,这一轮上升周期特别迅猛,因为背后有很强的政治性。到了1994上半年,经济过热的现象已经比较明显,当时的利率提高到了接近14%,国库券的利率14%,银行利率也接近14%。 第二次下降周期1995-1999 利率上升,国内需求下降;汇率贬值,海外市场被打开,1994年是整个世界消化了中国国内的经济危机。凡是面向内需生产的企业减员增效,下岗分流;但是沿海地区面向外需生产的企业,是开足马力大生产,利润很丰厚。2000年上半年经济经济回升但是下半年起一直到2001年下半年经济又开始下滑。 第三次上升周期2002-2007

2002年起经济迅速回升,2002年~2007年大部分产业供过于求,小部分产业供不应求,大部分产业价格在下滑,小部分产业在上升,特别是房地产相关产业价格在迅速上升。中国经济从2003年以后出现了一冷一热,凡是汽车、手机、彩电、空调、服装这一类产业价格在一路下跌,而房地产、钢铁、水泥、原油这一类产业价格在一路上升。 第三次下降周期2008- 2008年9月份以来随着大宗商品石油钢铁煤炭价格的暴跌国内重工业企业亏损严重,华尔街风暴的发生,外需市场萎靡,订单的骤减,对出口企业打击很大,导致大批企业停工减产纷纷裁员。股市继续走熊,楼市成交量下降房价走跌。经济下滑刺激政府的四万亿投资举措,大搞基建又会导致部分重工业产能的过剩。通过政府主导的投资扩张来撬动经济的发展显然不会维持多久,即使回升,也是暂时的。还会下降,经济危机远没有见底。内需消费市场远没有打开,需求不足是根本问题所在。世界两百年物价规律模型显示,通缩将是未来主旋律,经济危机底部确切时间显然是可以预见的。 中国经济周期与世界经济周期比较经济运行步调基本上一致。 世界经济繁荣期1983年—1989年 中国经济第一次上升周期1981-1988 第二十一次世界经济危机1990年—1992年 中国经济第一次下降周期1989-1991 世界经济繁荣期1993年—1999年 中国经济第二次上升周期1992-1994 亚州金融危机1997年—1998年 中国经济第二次下降周期1995-1999 第二十二次世界经济危机2000年—2001年互联网泡沫危机 中国经济下降周期2000-2001 世界经济繁荣期2002年—2007年 中国经济第三次上升周期2002-2007 第二十三次世界经济危机2008年— 中国经济第三次下降周期2008- 此次经济危机将会持续多久底部在哪什么时後会复苏?三百年的世界经济运行情况用一个模型就可以解释的清清楚楚,什么时间是繁荣期什么时候会爆发经济危机显示得一清二楚。未来五十年世界经济还是会按照这种固有的自身规律运行下去。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态势分析预测 2002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由前几年的7%以上至8%以下,回升到8.3%,从而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也有学者认为,中国新一轮经济周期可从2000年算起。2003年、2004年、2005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均为9.5%。2005年全年,预计为9%或略高。这样,中国经济连续保持了三年9%~9.5%的适度高位平稳增长,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 我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总体判断是:中国经济正按宏观调控的预期目的运行。预期目的就是:适当地控速降温,使经济保持既较快又平稳的运行。进一步具体地说,中国经济正由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上半年的局部过热和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的上线区域运行(9.6%~9.9%),正在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9%左右)平稳地、合理地回归。从季度数据看,2003年第1季度到2004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9%、6.7%、9.6%、9.9%、9.8%和9.6%。除去2003年第2季度抗击“非典”时为6.7%之外,其余均在9.6%~9.9% 之间,这是在适度增长区间(8%~10%)的上线区域运行。而2004年第3季度到2005年第2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9.1%、9.5%、9.4%和9.5%,这是在向适度增长区间的中线(9%左右)平稳地、合理地回归。 二对未来经济周期波动分析的理论起点 克服经济的大幅起落,实现经济周期波动在适度高位的平滑化,是人们一

直所盼望的。那么,在未来5~8年的中期内,中国经济周期波动将会出现什么新特点呢?根据我们的研究,总的看法是:未来5~8年,中国经济周期波动有可能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在波动的位势上,有可能实现持续多年的适度高位运行,潜在经济增长率将在9%左右;二是在波动的幅度上,有可能实现进一步的平滑化,使经济波动保持在8%~10%的适度增长区间内。以上两个特点之所以说是“有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其中包含着一定的客观因素,有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是因为未来还存在着许多不确定性因素,还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因此,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而要增强忧患意识,紧紧抓住机遇,妥善应对挑战。 为展开分析未来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态势,我们先确立分析的理论起点。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卖与买的脱节“包含着危机的可能性,但仅仅是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必须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在马克思所说“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中,具有物质性和本源性的,是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把“经济周期”称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他指出:“现代工业这种独特的生活过程,我们在人类过去的任何时代都是看不到的,即使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幼年时期也不可能出现。”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133、694页。马克思分析说,所使用的固定资本的价值量和寿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每个特殊的投资部门的产业和产业资本的寿命,会发展为持续多年的寿命,“可以认为,大工业中最有决定意义的部门的这个生命周期现在平均为十年。但是这里的问题不在于确定的数字。”马克思:《资本论》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5,第207页。马克思还说:“直到现在,这种周期的延续时间是十年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历次经济波动分析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陈乐一李良 发布时间:2014-09-26 内容摘要:本文以GDP增长率为指标,按照谷-谷法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划分为11个周期,并从经济史角度对每一次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我国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对于政府今后制定宏观经济政策,避免经济剧烈波动,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经济波动,GDP增长率,宏观调控 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新中国成立时的一穷二白到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经济的波动,剧烈的经济波动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进行分析并找出经济波动的客观规律是十分必要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或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波动问题已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与研究。陈乐一(2007)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2次经济波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投资的扩张和压缩是经济扩张和收缩的原因。金浩、李延军、高素英(2005)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5个周期,第二产业的波动对经济波动的影响比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影响大。李天锋(2011)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经济经历了5次波动,通过分析得出投资、消费、进出口以及政府收支增长的波动和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济周期划分 本文采用GDP增长率作为划分经济周期的指标。测定经济周期的方法最常用的有3种:速度法、移动平均法和一阶对数差分法。速度法是直接用GDP增长率来划分经济周期,比较

直观。移动平均法是对GDP增长率进行数年移动平均处理来划分经济周期,但这种方法存在缺陷,处理数据中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移动年份过长也会导致数据的缺失。一阶对数差分法是以产出水平的一阶差分值为指标测定经济周期(陈乐一,2007)。本文采用比较常用的速度法来划分经济周期。 本文分析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但由于1949-1952年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恢复时期,在这期间,我国的主要任务是恢复经济,真正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于1953年。因此,本文实际上分析的是1953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波动情况,本文中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2013》。1953-2012年我国GDP增长率如图1所示。

中国经济周期研究_1954_2004

《管理世界》(月刊) 2006年第3期 *本文数据均来自于2004年、2005年 《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摘要:本文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出发,提出了分析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理论框架:基于劳动力转移的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了 1954 ̄1975年、1976 ̄2004年两个时间段经济周期波动的典型事实,并进行了计量检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尽管自1954年以来我国的GDP增长率与投资增长率就表现出显著的共同周期现象,但是,1976年以后的周期与以往存在着明显的不同:劳动力转移、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三者的相互作用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本经济机制,经济周期因而表现为高度同步的GDP周期、投资周期和劳动力转移周期。这种现象说明,宏观经济政策应该将稳定投资、加快体制改革作为基本的出发点。 关键词:总需求 非农就业 经济周期 一、引言:相关研究的回顾 从19世纪后半叶西方学者(如杰文斯、穆尔等)开始研究农业周期算起,国外关于经济周期的实证和理论研究已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形成了系统性的实证分析方法和完整的理论框架。 在实证研究方面,首先是识别经济周期,即测度主要经济变量的振幅、 持续期等指标,并据此划分出周期的衰退、紧缩、复苏和扩张等4个阶段。在这方面,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早在上个世纪初即已经开始研究。其次,依据各种变量的波动情况区分经济周期的类型,这包括:古老的农业周期(或称蛛网周期),较短的存货周期(基钦周期),中等长度的固定投资周期(朱格拉周期),取决于人口因素的建筑周期(库兹涅茨周期),取决于技术进步的长周期(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对周期的识别和分类仅仅是研究的开始,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解释主要经济变量彼此关系的理论框架。由此,不仅可以对变量的实际表现开展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而且,还将为政策建议定下基调。在凯恩斯以前,除了很快就没落的农业周期理论外,主要盛行的就是长周期或长波理论。关于长周期现象,最早可能是由俄罗斯学者瓦斯(Parvus)于1896年发现的,1925年苏联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正式提出了长波周期理论,而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论则为长周期理论提供了系统的理论阐释。尽管长周期理论对于理解经济长期增长的基本背景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至少由于两个原因,主流经济学很快就对其失去了兴趣:第一,1929年发生了经济大萧条;第二,如凯恩斯所言———长期我们都将死去,经济当事人和宏观政策当局更加关心几年、至多十几年的事务,而且,由重大技术变革推动的长周期已经渗透到现实经济的每个毛孔中,不可能为现实经济当事人所左右。 从凯恩斯以后直至今日,主流经济学在分析手段和分析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不过,从 理论渊源、分析架构和政策建议上看,依然可以清晰地区分出两大流派!" :第一,继承凯恩斯 思想的新凯恩斯主义;第二,以真实经济周期理论(realbusinesscycletheory,RBC)为核心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从核心理念、理论架构和政策建议上看,两个流派差异极大:RBC基于 中国经济周期研究:1954 ̄2004 * □殷剑峰

中国经济新常态心得体会三篇

中国经济新常态心得体会三篇 中国经济新常态心得体会三篇 (篇一) *日上午,我有幸参加了在**召开的**县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会议邀请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教授为全县领导干部作《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专题讲座,李教授的讲课深入浅出、思想独到,使我对于当下整个中国及地区经济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中国经济新常态,简单可理解为:这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实质上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的特点。 新常态有利于就业充分、收入均衡、社保完善、增长平稳、物价稳定、质量提升。 一是就业将更充分。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高于制造业,新常态下,服务业占比上升、GDP 总量增加,就业状况也将明显改善。 二是收入将更均衡。就业充分,劳动者收入提升也就有了保障。另一方面,新常态下,要扩大消费就应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更高的低收入者收入,收入分配将渐趋合理。 三是社保将更完善。新常态下,要消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就应精心编织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 四是增长将更平稳。“旧常态”下,经济增长更多依赖投资和出口,出口需求受外部环境影响会经常变化,投资需求也会随着经济周期出现过热过冷的波动。而新常态下,更多依赖消费拉动的经济增长将相对稳定,周期性波动的波幅会明显缩小。 五是物价将更稳定。经济平稳增长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物价相对稳定。比如,物价在2012年和2013年仅上涨2.6%,2014年上半年更是仅为2.3%。 六是质量将更提升。新常态下,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中国经济转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将成为企业和社会追求的更高目标。 总体上看,新常态有利于中国经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继续保持较长时期的中高速增长。 (篇二)

中国经济周期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周期趋势分析 蒋明桓 2012年二季度GDP增速为7.6%,目前各类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已见底。主流观点在各类媒体讨论较多,在此不做复述,仅列部分不认同二季度见底的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供参考。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表示,从数据来看,经济下滑的幅度已有收窄迹象,三季度经济将朝着趋稳方向迈进,预计三季度GDP增速为7.5%或7.6%,高于7.6%的可能性不大。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认为,三季度未必是经济的底部。因为从2007年开始算,已经是连续5年下行。虽然2009年-2010年的增长率回升,但并不是内生性动力推动的,而是政府大力度宏观刺激政策推动的。所以一旦来自政府的推动力放松,由内部因素决定的增长下行趋势就又会回归。原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认为,周五公布的二季度GDP 增速滑落至7.6%,充分显示了经济增速面临的下行压力,三季度经济增速显着回升的概率不高,二季度难言底部。从现有信息来看,国内经济增速可在四季度重新走高,也就是说能在三季度见底就非常不错。不过,一旦GDP增速转头向上,则有可能开始一轮新的增长周期。“这是因为,7-7.5%的GDP增速基本上是底线,而二季度数据已接近区间上限。” 从本人的分析体系上看,7.6%恰恰不多不少落在底部通道的上轨。我以为,一波二年多的季度级别的调整,力度不能算小,如果底部通道都没进,实在不合逻辑,起码要至少一次小于等于7.2%(标

准宽点也要7.5%),才算入过底有个交代。三季度可能不可能是底呢?有可能,但不是标准的底部区域所产生的底,标准的底部区域在四季度及以后的明年一季度。从全年水平看,偏差7.2-7.4%、中性7.5-7.8%、较乐观7.9-8.1%,乐观8.2%及以上。纯技术上看,如果全年四个季度依次为8.1%、7.6%、7.2%和7%,全年平均约等于7.5%,完成预期目标。如果三季度跌破6.9-7%,则形势不乐观,全年实现7.5%预期目标有难度。目前对全年GDP增长率按中性判断,也就是全年增长率7.5-7.8%。 事实上,年度GDP周期调整趋势已成,理论上没个三五年难见底,就是个回调幅度问题,按2011年价格GDP回调至44-45万亿左右属中性,悲观的话幅度相当大。这种情况下,如果结构调整进展缓慢,经济增长质量无明显改善,底部蓄势整理不充分,按乐观的走法,季度GDP过早入底并且展开一波新的上升走势,会造成季度GDP后期数据过高,由于上方下降趋势线强力压制,弹的快,后期上行压力大,见顶也快,过不了多久又重回下行周期的可能性较大,而且可能加重年度GDP调整的压力,不利于新旧经济周期换档与新周期启动。比较理想的走势是,较长时期(起码整个十二五期间)将年GDP增长率主波动区间保持在7-8%左右,有利转型,但能不能实现,国际形势变数甚大,不好说,所以局部时期要有低于7%的思想准备。 行文至此,从新闻报道得知,7月13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到四川省成都市就当前经济形势进行调研,并在成都主持召开河南、湖南、广西、四川、陕西五省区经济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