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1灾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01灾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灾害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张国庆

(安徽省潜山县林业局246300)

摘要:本文介绍了灾害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以及灾害的分类方法。

关键词:灾害;灾害源;承灾体;灾害学;分类

一、灾害的基本概念

1.灾害的定义

传统的灾害定义是:社会功能的严重破坏,导致广大人员、物资或环境损失超出了社会自身资源的处置能力。[1:17]这种定义仅仅是从灾害的损失角度去定义的。现代灾害学根据灾害的特征,将灾害定义为:由于自然变异、人为因素或自然变异与人为因素相结合的原因所引发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2:1]因此,灾害(Disaster,Catastrophe,Calamity)的定义可以概括为:由于社会·生态系统失衡,或者受到外因干扰,致使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遭到破坏,人类生命、财产或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损失的现象或过程,称为灾害。

这个定义表明:①产生灾害的原因由内因或外因,或者是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例如,沙尘暴灾害,内因是植被破坏土地沙化,外因是干旱大风,二者共同作用便产生沙尘暴。

②作用对象必须是社会·生态系统,致使人类生命、财产或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如果作用对象不是社会·生态系统,则不能称之为灾害。例如,在人类还未开发火星的情况下,火星上的火山爆发,就不能称之为灾害,只能说是自然异变。③灾害的发生,是由于社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遭到破坏,并超出了系统自身修复能力,使人类生命、财产和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造成损失。④灾害,既是一种现象,也是一个过程。

从现代灾害学对灾害的定义可以看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使灾害产生的两大主要原因。通常把以自然变异为主因产生灾害称之为自然灾害,如地震、风暴潮;将以人为影响为主因产生的灾害则称之为人为灾害,如人为火灾、交通事故、环境污染等。灾害的过程往往是很复杂的,有时候一种灾害可由几种灾因引起,或者一种灾因会同时引起好几种不同的灾害。这时,灾害类型的确定就要根据起主导作用的灾因和其主要的表现形式而定。

2.灾害源与承灾体

灾害由灾害源和承灾体两部分组成。灾害源(Hazard Factor,Hazard ,Disasters source)即灾害的行动者,在有的场合下,又称致灾因子。灾害源是指灾害动力活动及其参与灾害活动的物体。承灾体即被害者,又叫受灾体(Object of Hazard Effect),是指遭受灾害破坏或威胁的人类及其社会经济系统。在一般情况下,灾害源作用于承灾体,产生各种灾害后果。但由于人类和社会经济系统对多种灾害及其产生的基础条件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反馈作用,所以它一方面是承灾体,另一方面又是灾害源的直接组成或灾害体的影响因素。灾害作为一种自然·社会综合体,是自然系统与人类社会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灾害源与承灾体的相互作

用,使灾害具有自然的与社会的双重属性。

3.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现代灾害学将灾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三个层次。原生灾害(Primary Disaster)是指最早发生、起主导作用的灾害。如地震、滑坡、台风等。次生灾害(Secondary hazards,Secondary Disaster)为由原生灾害直接诱发或连锁引起的灾害,如地震造成倒房引起的火灾、滑坡、海啸。衍生灾害(Derive Disaster)是指由原生或次生灾害演变衍生形成的灾害,造成生态或社会结构、功能破坏。如一些自然灾害引发的人群的病疫,或造成生产、金融、交通、信息等流程的受损、中断或破坏,经济计划的改动,社会心理危机、家庭结构破坏等;再如大地震的发生使社会秩序混乱,出现烧、杀、抢等犯罪行为;大旱之后,地表与浅层淡水极度匿缺,迫使人们饮用深层含氟量较高的地下水,从而导致了氟病。有时为了简便,也有学者将衍生灾害并入次生灾害,还有学者将次生灾害或衍生生灾害称为次期灾害。在植物保护学中,把当植物处于衰弱状态才可能产生危害的一类病虫,叫做次期性病虫害,例如小蠹虫、杨树烂皮病等,这类病虫在树木生长良好时不发生危害,当树木长势衰弱时就会大面积发生和暴发成灾。

因原生灾害发生,而可能引发次生灾害的物体,叫做次生灾害源,如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贮存设施、水坝、堤岸等。

由于原生灾害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极易引发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此时如果不对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采取有效措施,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造成的损失比原生灾害的危害还大,如洪灾后的疫病流行,旱灾后的饥荒造成的社会动荡等等。

较短时间内,同一种灾害连续发生,首次发生的灾害叫做首发灾害,首次发生之后的同种灾害称为二次灾害。二次灾害危害较大,首次灾害已经对生态、社会结构和功能产生破坏,在此基础上,即使很小的二次灾害,也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如地震中的余震、火灾之后的死灰复燃等。

4.突发性灾害与缓发性灾害

灾害在形成过程中,致灾因子逐渐作用于承灾体,使其朝着灾害方向发展,当致灾因子的作用强度超过一定强度时,就表现出灾害行为。不同的灾害,其形成过程长短不同,在很短时间内就表现出灾害行为的灾害称为突发性灾害,如地震、洪水、飓风、风暴潮、冰雹等。致灾因子变化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表现出灾害行为的灾害称为缓发性灾害,如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有些灾害,如旱灾、农作物和森林的病、虫、草害等,虽然一般要在几个月的时间内成灾,但灾害的形成和结束仍然比较快速、明显,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年度核算,所以也把它们列入突发性自然灾害。一般说来,突发性灾害容易使人类猝不及防,常能造成死亡事件和很大的经济损失。缓发性灾害持续时间比较长,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有些缓发性灾害危害性表现比较隐蔽,容易被人忽视,从而造成灾害扩散蔓延,影响面积扩大,影响时间延长,造成十分巨大的经济损失。等灾害发生到造成较大损失能引起人们注意时,其治理已经非常困难,如上述的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恶化。[5:44~45][6]

5.灾度与灾害分级

通常人们所说“这是一次强度很大的灾害”,往往指的是致灾因子的致灾作用强度很大,如强台风、8级地震等等,这里的度量内容都是致灾的强度,并不表示灾害造成损失的大小。因为如果8级强地震发生在无人的山区,强台风和暴雨发生在远海人口稀少的地区,都不会造成人很大的伤亡和社会的经济损失。所以灾害的大小是由两个基本因素决定的,一是致灾作用的强度,二是受灾地区人口和经济密度以及防御和耐受灾害的能力。例如,我国东部一

次5~6级中等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往往比西部山区一次7级强震造成的社会损失要超出许多倍。当然,东部地区一次强震造成的损失就更为严重了,如唐山地震。

划分灾情的大小,采用灾度的概念,灾度一般由灾害的发生强度和灾害造成的损失两个因子来表示。

不同的灾害,灾害发生强度表示方法不同,例如,地震用震级表示,暴雨用降雨量表示,虫害用虫口密度、虫株率等表示。

灾害损失一般用人员的死伤数量和社会经济损失的折算金额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按照突发事件发生的紧急程度、发展势态、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将灾害危害(危险)等级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级(一般),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标示。《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对四级作了明确规定,各种专项应急预案则据此作了更加详细具体的规定,如《国家地震应急预案》将地震灾害事件分级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Ⅰ级),是指造成300人以上死亡,或直接经济损失占该省(区、市)上年国内生产总值1%以上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7.0级以上地震,可初判为特别重大地震灾害。

重大地震灾害(Ⅱ级),是指造成50人以上、30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5~7.0级地震,可初判为重大地震灾害。

较大地震灾害(Ⅲ级),是指造成20人以上、5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6.0~6.5级地震,可初判为较大地震灾害。

一般地震灾害(Ⅳ级),是指造成20人以下死亡,或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地震;发生在人口较密集地区5.0~6.0级地震,可初判为一般地震灾害。

6.灾害学

灾害学是一门以灾害为研究对象,研究灾害发生和演变规律,寻求有效的防灾减灾途径的[7:1]综合性学科。学科内容涉及天文、地理、地质、历史、考古、气象、化学、工业、农业、林业、水文、建筑、经济、行政管理、法律、心理、新闻等等一系列学科和门类。根据研究重点不同,灾害学学科一般划分为:

(1)理论灾害学。研究灾害形成机理、规律和特点。如灾害运动学,研究灾害的运动规律、成因与过程等;灾害经济学,研究灾害及灾害防治方法与经济的关系;灾害生态学,研究灾害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灾害社会学,研究灾害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灾害地理学,研究灾害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灾害分布等。

(2)灾害对策学。研究防灾减灾对策。如灾害预测学,研究灾害预测的原理与方法;灾害预防学,研究灾害预防的技术、工程与对策;灾害保险学,研究保险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灾害医学,研究灾害发生时人员伤亡的救护与救治;灾害心理学:研究灾害发生时人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3)分类灾害学。研究具体灾种的防灾减灾措施。如气象灾害学、火灾学、安全学、生物灾害学等,或者农业灾害学、林业灾害学、工业灾害学等,或者城市灾害学、农村灾害学、草原灾害学等。

二、灾害的基本特征

灾害,从空间上看,它是一个事件,有着其外在的表现特征和内在机理特征;从时间上看,它是一个过程,有着其发生发展特征。

1.有害性

这是灾害首要的、不言而喻的特征,无害,就无所谓“灾害”。有些灾害,不但具有有害性,而且具有极大的危险性,对人类,对局部生态系统,甚至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带来毁灭性的破坏。例如1968~1973年,非洲萨赫勒地区发生持续6年的干旱,由于缺少粮食和牧草,牲畜被宰杀,因饥谨致死者超过150万人。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地震,震级7.8,死亡24.2万人,重伤16.4万人。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震级8.0,截至2008年10月8日,四川省遇难人数达到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伤374640人,受灾4624万人,重灾区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经济损失超过10000亿元;[3]2011年3月1日,日本9.0级特大地震,继而引发海啸,并造成福岛核电站严重核泄漏,损失高达15万亿-25万亿日元(约合1850亿-3000亿美元,或1.196-1.9395万亿元人民币)。1889~1891年流感大流行席卷全球,某些城市记载发病率40%~50%;1918~1920年流感大流行,造成2000~4000万人死亡;1957~1958 亚洲流感(病毒类型H2N2),1957年2月22日,首发于中国贵州,3、4月间席卷中国,5月到6月袭击了日本及东南亚各国,7月到8月流行于中东、非洲,美国在9月开始流行,10月加拿大和前苏联也遭侵袭,这次世界性的大流感发病率高达15%~30%,全球至少100万人死于这场灾难。1968~1969 香港流感(病毒类型H3N2),1968年7月,香港突然爆发流感,发病人数多达50万,8月,流感传入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这次流感使美国5100万人染病,超过3.4万人死亡;接着又传入前苏联和欧洲,根据国际红十字会组织统计,这场流感至少波及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150万~200万人死亡。2003年SARS造成全球直接经济损失590亿美元,其中中国大陆损失179亿美元,相当于GDP的1.3%,香港损失120亿美元,相当于GDP的7.6%;[4]根据WHO 2003年8月7日公布的疫情,全球共报告SARS 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发病波及32个国家和地区。到20世纪80年代,在有文字记载的3500多年的时间里,世界上共发生过14531次战争,损失最惨重的战争生命和物资损失最惨重的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这次战争中,战死的军人共达5480万人,造成的物资损失约合13000亿美元。如果未来爆发核战争,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那将会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带来灭顶之灾。

灾害的有害性,使人类生命、财产遭到巨大损失,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甚至于毁灭了人类文明,延缓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现代科学界发现,地球周期性灾变,在地质史上形成了几次特大的灭绝,几乎灭绝了所有的生物。从已发现的证据看,史前人类文明曾因各种灾变而毁灭,这包括地震、洪水、火山、外来星体撞击、大陆板块的升降、气候突变等等。亚特兰第斯曾是一个具有高度人类文明的大陆,但却在大约11600年前一场世界性的大地震灾难中沉入海底。大约12000年前左右,上一期人类文明曾遭受一次特大洪水的袭击,那次洪水也导致大陆的下沉,考古学家陆续发现了许多那次大洪水的直接和间接证据,人类文化学家也通过研究世界各地不同民族关于本民族文明起源的传说也发现,世界各地不同民族的古老传说都普遍述及人类曾经历过多次毁灭性大灾难,并且如此一致地记述了在我们本次人类文明出现之前的某一远古时期,地球上曾发生过一次造成全人类文明毁灭的大洪水,而只有极少数人得以存活下来,近来考古学家发现的许多史前遗迹,如亚特兰第斯大陆、希腊文明及海底建筑物等等,均可能因那次洪水而消失。

2.自然性

灾害的自然属性主要表现在灾害源上。如果把灾害从孕育到灾害发生、灾害救治、灾后恢复当作一个整体,显然,灾害是一个典型的系统,是属于自然·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发生发展都遵从一定的自然规律,是灾害本有的、基本特性。灾害的自然性表明,灾害是自然·社会系统固有的一种自然现象,不会因为人类存在而存在,也不会因为没有人类而灭

失。在人类出现之前,灾害活动则只是整个宇宙中一种天文现象,只表现出其物理属性。

3.社会性

灾害的社会属性主要表现在承灾体上。灾害的社会性是双向的,即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人类活动对灾害的影响。

第一,由于人类社会的存在,才会有“灾害”。灾害,是相对人类而言的,是对人类产生危害,没有人类存在的地方,“灾害”只是一种自然活动。

第二,灾害对人类社会的破坏性和人类心理的冲击性。主要表现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生存环境的破坏,以及灾害对社会秩序的破坏、亲人的丧失等对幸存者的心灵打击。

第三,人类的活动,对自然系统的扰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增加了灾害发生的机率和危害程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仍然没有摆脱挑战自然、炫耀自己能力的幼稚心态,热衷于集中建设大工程,这些高楼大厦或超级工程,不但破坏了生态平衡,诱发灾害发生,而且灾害一旦降临,损失更加巨大,救援更加困难。另一方面,是人类迷信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片面追求高效率生产,欲望恶性膨胀滋生高消费,从而造成了污染、资源枯竭、环境退化等直接灾害。

第四,人类通过对灾害的监测预报,并通过一定的防灾减灾措施,减轻灾害对人类的危害。

4.连锁性

许多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次生、衍生灾害。这种现象叫做灾害的连锁性或连发性,这一连串灾害就构成了灾害链。当然,灾害链中各种灾害相继发生,从外表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而其内在原因还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但可初步认为,能量守恒、能量转化传递与再分配是认识它的重要线索和依据。

例如,1960年5月22日智利接连发生了7.7级、7.8级、8.5级三次大震,而在瑞尼赫湖区则引起了300万方、600万方和3000万方的三次大滑坡;这次地震还引起了巨大的海啸,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浪高达30米。海浪以每小时600~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抵达日本时仍高达3~4米,结果使得1000多所住宅被冲走,20000多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由这次地震所引起的海啸、水灾则构成了一个灾害链。

还有一些接连发生的灾害,虽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或在成因上是同源,或在空间分布上是同地,也有人称之为灾害链。如在太阳活动高潮期,旱灾、洪涝、地震、矿井突水突瓦斯等自然灾害常接连发生,则构成了并发型灾害链。1954年4月~1956年2月发生了强度为121的强拉尼娜事件,1954年12月15日~1955年1月21日湖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年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冷害;1954~1956年北京发生强沙尘暴;1957年4月~1958年7月发生强度为97的强厄尔尼诺事件,1957年东北发生严重低温冻害;1957~1958年爆发亚洲流感。

灾害链一般可以归纳出五种情形:(1)因果型灾害链。这是指灾害链中相继发生的自然灾害之间有成因上的联系。例如,大震之后引起瘟疫、旱灾之后引起森林火灾等。(2)同源型灾害链。这是指形成链的各灾害的相继发生是由共同的某一因素引起或触发的。例如太阳活动高峰年,因磁暴或其它因素,心脏病人死亡多、地震也相对多、气候有时也有重大波动,这三种灾情都与太阳活动这个共同因素相关。(3)重现型灾害链。这是同一种灾害二次或多次重现的情形。台风的二次冲击、大地震后的强余震都是灾害重现的例子。(4)互斥型灾害链。这是指某一种灾害发生后另一灾害就不再出现或者减弱的情形。民间谚语“一雷打九台”就包含了互斥型灾害链的意义。历史上曾有所谓大雨截震的记载,这也是互斥型灾害链的例子。(5)偶排型灾害链。这是指一些灾害偶然在相隔不长的时间在靠近的地区发生的现象。

5.突发性

灾害的发生过程有长有短,短则几分钟、几秒钟、甚至更短,如地震、爆炸事故等,其发生过程往往只有几秒钟甚至与不到一秒钟;长则几个小时、几天、几个月,甚至与几年、几十年,例如农业生物灾害发生过程可达几个月,土地沙化、耕地退化、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等人为灾害发生过程会长达几十年。虽然灾害发生过程有长有短,一般来说,其造成的危害,对人类来说,还是猝不及防的,具有明显的突发性特点,给人类造成很大的损失。例如农业生物灾害,发生过程长达几十天,但表现灾害结果的,往往只有几天时间;由于人类过度掠夺,导致自然生态系统退化,则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长达几十年甚至于百余年,但是开始表现灾难性后果的往往只有几天或几十天,如植被破坏造成泥石流、沙尘暴等。

因此灾害的突发性特点,是指其危害过程时间较短,并不是说明灾害孕育过程时间短。大多数灾害危害时间短,但是,其孕育时间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长的,例如天然地震,其发生时间虽然短暂,但是其发生是由于地球内部运动长期积累能量急剧释放的结果,爆炸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则是由于管理原因,设备在超出安全阈值范围状况下运行,导致事故发生。

6.随机性

灾害的发生及其要素(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范围等因子)“似乎”是不能事先确定的,这就是灾害的随机性。灾害的随机性源自灾害的复杂性、模糊性、多样性与差异性,也即复杂性,其复杂性还包括灾害系统的复杂性和灾害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例如台风灾害的发生,由于台风环境条件和台风本身状况的突变,台风路径经常发生急剧折向跳跃、停滞、旋转和摆动,台风强度也会出现突然加强或减弱的现象,这就导致了台风侵扰地区、时间和强度的随机性。生物灾害的发生,将会影响整个发生区生态系统健康,对发生区的生态影响很难做出准确描述。

在阐述灾害的随机性时,我们之所以用了“似乎”这个词,是因为,灾害本身的发生发展过程是具有规律性的,是可以理解的,不是“绝对”随机的,只是由于人类目前对各种灾害还不完全了解,没有完全掌握灾害形成、发生、发展过程,不能准确对灾害发出准确预报,不能控制灾害的发展进程。在此意义上,灾害的发生对人类而言,具有随机性。因此,在灾害的随机性中,蕴涵着灾害的可预测性、可控制性。

各种灾害都有一定的前兆,称为灾兆。灾害可预测性就是根据灾害的灾兆与灾害之间的联系,对灾害的发生时间、发生范围、发生强度等进行预测。例如,在发生地裂和地陷前,地中会首先冒烟、冒气,并发出雷鸣般的声音,或地面产生变形。地震灾兆较多,如地下水温的反常变化,动物行为异常,产生地声、地光、地变形,或地磁、地电和重力的异常。台风产生以前远海天边散发出丝状云彩、半截(而不是弧形)的虹和暗蓝色的条纹。台风来临前,早晨在海边望海,往往会看到一些顶部光秃,底部扁平,并且快速地从海面跑到陆地并消失的浓积云,这种云被称作“猪头云”,也叫“和尚云”,它是由台风外围环流与陆风作用生成的。它的出现预示着台风已存在,但并不表示台风一定会登陆该地,还要视后续的云层发展而定。若在出现“和尚云”1到2天后出现了东南方向辐辏的白亮毛卷云,并且云层加厚变为高层云(透光变蔽光)伴随着风力加大和降水的出现,则预示着台风正在逐渐逼近该地。若风力雨势进一步加大,并且云已变成灰色,并且有大量黑色漫无定型的碎雨云(“跑马云”)快速移动,说明台风已到附近。某种农业生物灾害爆发前,其种群密度会快速上升,对有害生物种群密度进行监测,正是目前开展农业生物灾害预报的基础手段。

灾害的可控制性,主要是人类通过对灾害的认识,对灾害实施科学干扰,减轻灾害产生的危害。灾害的可控制性是相对,不是绝对的。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灾害认识的深入,人类可以对灾害实施“科学”干扰,避免灾害的发生,或者减小灾害发生范围、发生强度。

这里之所以强调“科学”,是因为,不科学的人工干扰,虽然会缓解当前灾害的危害程度,但可能会产生另外一种可能是更为严重的灾害。例如人类无节制地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环境污染,以及有害生物产生抗药性,在近百年内,很难消除,严重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和生态健康。另一方面,由于技术水平或认识水平不够,对于某些灾害,我们人类目前还无法实施科学干扰,对于这一类灾害,可以预估灾害产生危害的结果,在灾前实施灾前预防。例如,台风来临前渔船进港避风,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以减轻地震灾害损失,通过营林措施或耕作方式调整,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从而减轻农业生物灾害的发生。

灾害的可预测性、可控制性是建立在人类对灾害的认识基础之上的。如果人类对于灾害毫无认识,即使前兆客观存在,灾害对于人类来说就是完全随机的,不可知的,无法预测的,不可预防的。相反,如果人类社会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水平,对于各种灾害的成因、机理与过程都能彻底地了解,则可及时对各种灾害事件做出预测预报,并实施有效控制,灾害就因此失去了随机性,这是我们的理想。由此可知,灾害的随机性与可预测性、可控制性是相对于人类的认识水平而言的。

7.区域性

灾害的区域性是指灾害发生范围的局限性。从空间分布上看,任何一种灾害,其发生和影响的范围都是有限的。例如,地震灾害在全世界主要发生在几个地震带上;我国的旱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是海河平原,其次是黄淮平原,东北平原和海南岛南部,且多发区随季节的交替而变化;地球由于气候带的存在,土壤、水文、生物分布因此具有地带性,有害生物的分布与危害因此具有明显的区域性。

不同灾害的区域性强弱不同,它们发生的条件与范围不同,因此,研究灾害的区域性是认识灾害的一条重要的途径,弄清不同灾害的区域性特征与其形成的原因、机理、过程紧密相关性,是进行灾害预测、预防的基础。

8.时空群发性

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不是孤立的,它们常常在某一时间段或某一地区相对集中出现,形成众灾丛生的局面,这种现象称为灾害群发性。其实质,就是一连串原生灾害的发生,或者由其产生的次生灾害。

我国,尤其是东部地区,是世界上记录灾害历史最早而又比较连续可考的地区。据这些记载发现,有些重大灾害,往往在几十年或一二百年内连续发生,间隔数百年或千年之后,又出现一段重灾连发的时段,一般把一二百年内灾害连发的时期称为自然灾害群发期。根据我国近五百余年更详细的历史记载,科学家们发现在灾害群发期内,还有一二十年内灾害相对集中发生的时段,一般称为灾害群发幕。同样,在群发幕内还有更短的灾害群发时段,如二、三年内的灾害群发,称为灾害群发节,几个月内的灾害群发称为灾害群发丛。一般把自然灾害在时间过程中表现的多种时间尺度的群发性总称为灾害的时间有序性、韵律性或周期性,如能充分认识这其中的规律对于灾害的预报是很重要的。

三、灾害的分类

灾害分类在灾害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灾害学研究的基础,对灾害致灾机理、灾情分析,以及灾害的危机管理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灾害分类原则

(1)科学性与合理性原则

灾害分类必须依照科学合理的分类原则,分类标志必须明确,不能含糊不清。任何一种灾害均应根据分类标志,归于相应的灾害类型之中,避免出现交叉分类或模糊不清的分类概念。

(2)层次性与同质性原则

灾害系统是一异常复杂的大系统,具有显著的多元与多层次特性,由此决定了灾害分类体系层次性。灾害分类层次可为二级(灾类与灾种)、三级(灾型、灾类与灾种)与多级,通常选择二级或三级分类体系。每一灾害分类层次,根据其分类标志,应具有相同特性,不能将性质不同的灾害归为一类。

(3)概括性与唯一性原则

根据不同分类标志及研究目的,灾害分类有很多方案,每种方案应既概括所有可能的灾害种类,同时每种灾害在各类型中出现的次数必须是唯一的。

(4)沿袭性与时效性原则

灾害系统处于变异中,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认识水平与生存需求的不断提高,灾害系统也会不断发展壮大。因此,所建的灾害系统要有后瞻性,能适用较长时间。同时,新的分类体系应兼顾传统的分类习惯,沿袭传统灾害分类体系的合理之处。

(5)规范化原则

规范化原则是前几项原则的综合概括,它包括:分类标志的规范化与分类方法的规范化,只有在一定规范化基础上,建立规范的灾害分类体系,才能确保灾害分类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否则会出现大量模糊概念与交叉分类等,这必将阻碍灾害学的发展,造成灾害管理的混乱。

2.灾害分类体系

(1)以成因为标志的灾害二元分类体系

灾害的二元分类体系就是将灾害分为两类: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

图1-1 全球尺度上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的规模与发生频率比较(曾维华、程声通[8:25])

①自然灾害就是人力不能或难以支配和操纵的各种自然物质和自然力聚集、爆发所致的灾害。

②人为灾害则是指那些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生活活动中各种不合理、失误或故意破坏性行为所造成的灾害。

这种分类方法的主要依据:一是主要致灾因子(自然或人为);二是灾变事件死亡人数、发生周期与可控性。自然灾害尽管发生频率低(周期长),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且难以控制;人为灾害则正相反。

(2)以成因为标志的灾害三元分类体系

根据成因将灾害分为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似乎已取得共识,但这种分类方法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对于那些由自然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灾害现象归于哪类。这类灾害是人类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样足以影响环境中的自然作用力,有些学者将其称为准自然灾害灾害或混合性灾害。

(3)以成因为标志的灾害四元分类体系

随着近年来人口的不断增加与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其影响历时与范围不断扩大,已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环境,阻碍社会、经济持续、稳定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且对人类生命财产构成一定威胁。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加拿大的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揭示了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社会灾害以及由空气与水体污染所造成的准自然灾害的根本区别,并根据危害造成损失的程度、可控性,对各种灾害事件进行归类,分为自然灾害、社会灾害、人为灾害和准自然灾害。如下图所示。[8:21~32]

图1-2 自然灾害、人为灾害与准自然灾害(曾维华、程声通[8:26])

人为 准自然灾害(混合灾害) 图1-3 自然灾害、社会灾害、人为灾害和准自然灾害(曾维华、程声通[8:28])

自然 不可控 无序 紧张

残忍 有序松弛平和可控 不明确

自然灾害

表1-1 三元三级分类体系一览表

(4)三元三级分类体系

以上分类体系不够明确,不利于灾害的分类统计和灾害学研究。我国通常使用的是三元三级分类法,将灾害分为自然灾害、环境灾害、人文灾害。其中环境灾害即准自然灾害,人文灾害即纯人为灾害,是指人文环境中蕴藏的那些对自身有害的各种危险因素累积超过临界程度,而危及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人类生命与财产损失的灾害现象。

灾害的分类还可以依据原生灾害进行划分。例如,森林火灾,有人为故意纵火,属政治社会灾害;作业管理失当失火,属技术灾害;由于气候干燥,雷击或自然引发森林火灾,属气象灾害。

3.灾害行业分类

在不同行业范围内发生的灾害,将由不同的行业部门进行灾害管理。按照行业管理范围,灾害可以划分为农业灾害、林业灾害、工业灾害、海洋灾害等。其中农业林业灾害包括农业林业气象灾害、农业林业生物灾害、森林火灾等,工业灾害包括工业污染、工业火灾、事故等,海洋灾害包括赤潮、海啸、海侵等。[6:45~48]

参考文献

[1]黎益仕、顾建华、邹立晔、吴新燕,英汉灾害管理相关基本术语集[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

[2]赵黎明,灾害管理系统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3]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special/C21344/01/index.shtml;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z/08earthquake/i ndex.shtml;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s2008/dizhen/(资料来源不一,数据略有差别)

[4]钟南山,钟南山:院士会上作报告——诚实,永远是上策[N/OL],医学论坛网,http://w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article/040624/a0406240501.htm,2004年06月03日

[6]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M/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ontent.a spx?id=219715,2009年3月11日

[7]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onte nt.aspx?id=23611,2008年4月30日;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研究[J/OL],科学网,http://www.s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ontent.aspx?id=18615,2008年3月18日;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组织与管理[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ontent.aspx?id=21738,2008年4月15日

[8]曾维华、程声通,环境灾害学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

[9]郑大玮、张波,农业灾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年

[10]黄崇福,自然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年

[11]张国庆,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现状与对策[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log/use r_content.aspx?id=18615,2008年3月18日

[12]杨马陵、续新民,我国灾害现代管理模式的构想[J],灾害学,2004,19(4):83-88

[13]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控的法律保障[J/OL],科学网,http://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 user_content.aspx?id=10133,2007年11月2日

[14]张国庆,林业生物灾害防治组织与管理[J/OL],科学网,http://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 /user_content.aspx?id=21738,2008年4月15日

[15]陈福今、唐铁汉,公共危机管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8-40

[16]刘波,具有中国特色的灾害管理模式初探[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0(1):58-64

[17]罗小锋、雷海章,制度创新:我国自然灾害管理的新发展[J],生态经济,2004(8):8-10

[18]杨马陵、续新民,我国灾害现代管理模式的构想[J],灾害学,2004(12):83-88

[19]张星耀、骆有庆、叶建仁等,国家林业新时期的森林生物灾害研究[J],中国森林病虫,2004(6):8-12

[20]高均凯,森林健康基本理论及评价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18-55

[21]张国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对策研究[J/OL],和谐学刊,http://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ri ji/show.asp?id=116321,2006年10月17日

[22]张国庆,论林业有害生物“双精”管理[J/OL],和谐学刊,http://zhguoqin.fangwen.co m/riji/show.asp?id=122551;http://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sfzz/bbs/dispbbs.jsp?forumID=90&rootI D=3629&announceID=3629,2007年6月9日

[23]张国庆,生态健康与有害生物管理[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 ontent.aspx?id=8394,2007年10月5日

[24]张国庆,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 er_content.aspx?id=12625,2007年12月14日

[25]张国庆,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 user_content.aspx?id=12723,2007年12月15日

[26]张国庆,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之路[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 ontent.aspx?id=14287,2008年1月11日

[27]张国庆,林产品标识溯源系统框架设计[J/OL],科学网,http://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 user_content.aspx?id=14170,2008年1月9日

[28]王文烂、张文勤、刘伟平等,福建省森林灾害防治投入机制构建[J],林业经济问题,2002(6):348-350

[29]葛全胜、邹铭、郑景云等,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评价初步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0]Zhang Guoqing,The Life-Earth Theory[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 user_content.aspx?id=242088,2009-7-6

[31]张国庆,电脑宝宝(Little-PC)框架设计[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 user_content.aspx?id=234204,2009年5月26日

[32]张国庆,批判Windows [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ontent.aspx? id=43678,2008年10月23日

[33]张国庆,计算机傻瓜化研究[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ontent. aspx?id=10077,2007年11月1日

[34]刘兴堂、梁炳成等,复杂系统建模理论、方法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35] Zhang Guoqing,Time-Space Dynamic Analysis About Event(TSDA)[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ontent.aspx?id=247630,2009年8月5日;

[36]冯凯,小城镇灾害数字仿真与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的集成研究[D],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年

[37]上海互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概论[R/OL],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fangan.htm,http://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kaifa-3.htm

[38]刘钧,风险管理概论(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39]刘新立,风险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40]高百宁、王凤科、郭新宝,技术经济学——方法、技术与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41]武春友、张米尔,技术经济学(第三版)[M],辽宁: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年

[42]朱善利,微观经济学(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43]肖鹏英,危机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44]计雷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45]张国庆,生命地球[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space&uid=3 344&do=blog&id=242084,2009年7月6日

[46]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

[47]法学论文库-律师,综合减灾基本法立法要义[J/OL],中国律师网,http://www.365lvshi.c om/lilun/03a/194.html,2009年

[48]张国庆,标准学[M/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space&uid=33 44&do=blog&id=462993,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 id=469416,2011年7月8日

[49]张国庆,林业标准学[M/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space&ui d=3344&do=blog&id=414776,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 log&id=469414,2011年2月20日

[50]张国庆,物质安全管理:物质安全性评估、分级管理及立法[J/OL],科学网,http://blog.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51600,2011年6月4日[51]张国庆,论社会化[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space&uid=33 44&do=blog&id=19897,2008年3月30日

[52]张国庆,和谐发展初论[EB/OL],知识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bs/dispbbs.asp?boardI D=5&ID=1005,1999年1月18日;天柱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luntan/showtopic.asp?T OPIC_ID=116&Froum_ID=13,1999年1月18日

[53]张国庆,简论生态观化[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onte nt.aspx?id=12300,2007年12月9日

[54]张国庆,简论生态观、生态思想与和谐思想[J/OL],科学网,http://www.sciencetimes.co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ontent.aspx?id=14284,2008年1月11日

[55]张国庆,论和谐发展[EB/OL],知识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bs/dispbbs.asp?boardID= 5&ID=1299,2000年2月28日;天柱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luntan/showtopic.asp?TOP IC_ID=975&Froum_ID=13,2000年2月28日

[56]张国庆,再论和谐发展[EB/OL],天柱论坛,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bs/dispbbs.asp?boardI D=5&ID=1351,2001年1月8日

[57]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生态建设[J],安徽农业,2003(学术版):69-79

[58]张国庆,论和谐发展与和谐林业[J],绿色中国(B版)2003,3-4:79-83

[59]张国庆,按需育林,和谐发展[N],安庆日报,2002年1月19日:第1版

[60]张国庆,全民参与,按需育林,和谐发展中国现代林业[J],安徽农业,2002(学术版): 163

[61]张国庆,试论和谐林业[J],世界林业研究,2003,16(6):45-49

[62]张国庆,我的发展观:和谐发展——兼议发展科学[J/OL],学说连线,http://www.xslx.c om/htm/sxgc/sxhh/2004-09-14-17303.htm,2004年9月14日

[63]张国庆,和谐的学问:发展学[J/OL],学说连线,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tm/xssy/xkjs/2006 -01-23-19656.htm,2006年1月23日

[64]张国庆,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和谐森林文化体系建设[J/OL],学说连线,http://www.x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tm/szrp/gsmt/2006-04-11-19910.htm,2006年4月11日

[65]张国庆,论和谐林业与我国林业能力建设·经济林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246-253

[66]张国庆,简论当前人类群体智力与行为[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c n/blog/user_content.aspx?id=13126,2007年12月23日

[67]刘长明,发展的革命——从可持续发展到和谐发展[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1):5-14

[68]刘长明,和谐文明论纲[J],学术界,2005(1):79-105

[69]刘长明,和谐是生产力之祖[J],济南大学学报,2003,13(1):4-13

[70]刘长明,对和谐发展观的在阐释[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1-7

[71]刘长明,和谐发展与简单性原则[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12):5-16

[72]刘长明,论和谐精神[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5,21(5):73-76

[73]刘长明,论“和谐剃刀”[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7

[74]袁吉福,从代价论视角看和谐发展之代价[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 006(3):112-115

[75]刘明辉,试论政治和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43-46

[76]刘明,论社会公正与社会和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32-35

[77]苏宝梅,刘宗贤,刘长明,和谐伦理学宣言[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5):1-10

[78]李庆臻,李易,论生态和谐伦理[J],济南大学学报,2003,13(4):1-10

[79]苏宝梅,我的和谐伦理观[J],济南大学学报,2003,13(3):1-10

[80]刘志扬,日月河,和谐伦理:和谐发展的伦理学基础[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3):13-16

[81]刘长明,和谐经济学初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9-86

[82]张国庆,我国灾害管理体系研究[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 =space&uid=3344&do=blog&id=18615,2008年3月18日

[83]张国庆,农业航空技术研究[J/OL],科学网,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blog/user_content.a spx?id=383397,2010年11月13日

[84]张国庆,农业航空技术研究述评与农业航空新技术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1,205(1):25~31

[85]张国庆,我国农用航空发展瓶颈与对策[J],中国民用航空,2011,(4):31~33

[86]Costanza et al,The value of the world’s ecosystem services and natural capital,Nature,1997,(387):253~260.

[87]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生态系统服务理论[J/OL],中国网,http://www.chi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chinese/zhuanti/295916.htm,2003年3月19日

[88]刘年丰,生态容量及环境价值损失评价[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89]戈峰,现代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90]任海,刘庆,李凌浩,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

[91]张国庆,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森林文化体系建设[J],前沿学刊,2006,4(11)

[92]张国庆,现代和谐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1月25日,4

[93]张国庆,文化、生态文化与中国和谐森林文化体系建设[J/OL],科学网,http://blog.scie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374,2007年8月23日

[94]张国庆,发展学、和谐发展与中国和谐发展之路[J/OL],科学网,http://blog.sciencenet.c 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6373,2007年8月23日

[95]蒋正华,人口、发展与生态健康·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 5:2-3

[96]王如松,生态健康的科学内涵和系统调理方法·生态健康与科学发展观[C],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16

[97]张国庆,生物入侵、森林健康与林业有害生物管理[J/OL],和谐学刊http://zhguoqin.fang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xiaoshu1.asp?id=10537(2005年3月2日)

[98]张国庆,林业有害生物管理学[M/OL],和谐学刊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riji/show.as p?id=116135(2006年10月13日)

[99]张国庆,论林业有害生物精确预报[J/OL],和谐学刊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riji/sho w.asp?id=116135(2006年10月13日)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sfzz/bbs/dispbbs.jsp?forumID =90&rootID=3629&announceID=3629

[100]Odum E. P.,Finn J. T.,Franz E H,Perturbation theory and the subsidy-stress gradient,Bioscience,1979,29:349~352

[101]Rapport D. J.,Costanza R.,McMichael A. J.,Assessing ecosysyem health. 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1998,13:397~402

[102]Barrett G. W.,Rosenberg R.,Stress Effects on Natural Ecosystems,London:John Wiley & Sons Ltd.,1981:3~12,269~289

[103]Barrett G. W.,Stress ecology,BioScience,1976,26(3):192~194

[104]Begon M.,Harper J. L.,Townsend C. R.,Ecology,London: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1990,739~815

[105]钟爱民,徐光余,杨圣冬,杨文,王健,陈宗平,皖西低山丘陵林区马尾松毛虫危害对松树生长量的影响[J],农技服务,2008,25(9)

[106]陈良昌,李美娥,李伯瑾,曾祥璞,张德斌,黄元保,周胜吾,罗秋桂,马尾松毛虫危害对松树生长量影响的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2001,28(4)

[107]张国庆,马尾松毛虫暴发年份的自然种群生命表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1,32(1):108-112

[108]张国庆,节气与生物灾害防治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5-228

[109]张国庆,气候变化对生物灾害发生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上):318-321

[110]张国庆,生物灾害管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0-23 [111]张国庆,马尾松毛虫防治关键期与防治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142-144 [112]张国庆,马尾松毛虫无公害防治研究与应用[J/OL],2009年8月28日,科学网,http:/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251915

[113]陈利顶,傅伯杰,干扰的类型、特征及其生态学意义[J],生态学报,2000,20(4):5 81-586

[114]石月珍,赵洪杰,生态承载力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人民黄河,2005,27(3):6-8

[115]周红艺,李辉霞,区域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综述[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2):62~67

[116]Cohen J. E. How many people can the earth support? New Y ork: W. W. Norton & Co. , 1995. [117]Dhondt A. A. Carrying capacity: a confusing concept Acta Oecologica/Oceologia Generalis, 1988, 9 (4) : 337~346.

[118]Graymore M. Journey to Sustainability: Small Regions, Sustainable Carrying Capacity and Sustainability Assessment Methods. Griffith University,2005.

[119] Price D. 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 Population and Environment, 1999, 21 (1) :5~26. [120]Seidl I, Tisdell C. 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 From Malthus′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 it.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31: 395~408.

[121]Clarke A. L. Assessing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Florida Keys. Population & Environment,2002, 23 (4) : 405~418.

[122]张林波,李文华,刘孝富,王维,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J],生态学报,2009,29(2):878~888

[123]张林波,城市生态承载力理论与方法研究——以深圳为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年

[124]王开运,生态承载力复合模型系统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125]谢高地,曹淑艳,鲁春霞,中国生态资源承载力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126]蓝盛芳,钦佩,生态系统的能值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1)129~131 [127]唐建荣,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

[128]Sheng Zhao,Zizhen Li,Wenlong LiA modifiled method of ecological footprint calcul 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J],Ecological Modelling,2005,185:65~75

[129]刘耕源,杨志峰,陈彬,张妍,张力小,基于能值分析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包头市为例[J],生态学报,2008,28(4):1720~1728

[130] 罗跃初,周忠轩,孙轶,邓红兵,张萍,吴钢,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J],生态学报,2003,23(8):1606~1614

[131] 孔红梅,赵景柱,姬兰柱,陆兆华,邓红兵,马克明,张萍,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初探[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4):486~490

[132] 百度文库,烟台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OL],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view/4d1af368af1f fc4ffe47ac23.html,2011年10月11日

[133]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修订版)[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07年[134]张晓萍,杨勤科,李锐,流域“健康”诊断指标——一种生态环境评价的新方法[J],水土保持通报,1998,18:21~26

[135]欧阳毅,桂发亮,浅议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数学模型的建立[J],水土保持研究,2000,7(3):194~197

[136]马克明,孔红梅,关文彬,傅伯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方向[J],生态学报,2 001,21(12):2106~2116

[137] 刘树臣喻锋,国际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发展趋势[J/OL],2010年5月12日,http://ww 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zljc/201005/t20100512_148587.htm

[138]张国庆,和谐的城市布局[J/OL],科学网,2008年1月18日,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 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14628

[139]张国庆,论城市建设的和谐性[J/OL],学说连线,2005年2月3日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 /htm/jjlc/glkx/2005-02-03-18260.htm

[140]张国庆,和谐建设现代城市[J],绿色中国,2005,(6):55~57

[141]张国庆,生态环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1,(22):222~223

[142]刘康,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与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143]张国庆,生态健康[M/OL],科学网,2012年3月4日,

[144]张国庆,新物质安全性鉴定论[J/OL],科学网,2011年6月3日,http://blog.sciencenet. cn/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51198

[145]张国庆,物质安全管理:物质安全性评估、分级管理及立法[J/OL],科学网,2011年6月4日,https://www.doczj.com/doc/8d2952867.html,/home.php?mod=space&uid=3344&do=blog&id=45160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