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古籍的俗字研究

中医古籍的俗字研究

中医古籍的俗字研究
中医古籍的俗字研究

1俗字的概念

俗字是异体字的一种,是流行于民间的通俗

异体字。古籍中,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其中最通行且被官方认可的那个字形是正字。正字在字形结构上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能用于各种场合,能进入高文大典。其余那些与正字的读音和字义相同,但写法不同的字,都为异体字。而俗字是异体字中最“俗”的那部分,一般流行于民间,不登大雅之堂,多在人们不正式的手书中出现,所以出土文献或传世的写本文献里,俗字众多,正式文书及刻本中较少。

中国从秦始皇“书同文”开始,历代都很重视文字的统一和规范工作,各种有官方色彩的字典、字样,都具有规范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即便如此,各个时代仍产生大量的俗字。古人在书写时,出于多种目的,随意创造俗字。比如,为了方便书写,将“惡”写作“

”,“學”作“斈”,“體”作“体”(后者现

为简化字),“齒”作“歯”。为了表达准确,将“喜”写作“憘”(加“忄”表示属心理活动),“肉”作“宍”(“六”表声音),“肺”作“胇”(“弗”表读音更准确)。为了形体美观,将“土”作“圡”、“灰”作“

”、“尃”

旁作“専”。但大部分俗字都是书写者随意涂鸦,标新立异而成。据笔者统计,《医心方》[1](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浅仓屋本,本文所举俗字绝大部分来自该书)一书中,仅“臼”字便有“旧”、“”、“

”、

”等10多种写法。现代人手书中,也有很多俗

字,如把“意”写成“”,“餐”写成“歺”,“酒”写成

“氿”等。

俗字的存在,既有利,也有弊。其能大行其道千百年,除了有适合生存的土壤外,更有自身的条件和优点。有的俗字加注了形旁,成为形声字,表义准确,符合汉字形声化发展的趋势;有的更换了声旁,能更清楚地表音。很多俗字简化后,字形简

单,易习易记,易于普及,书写便利,符合汉字字形发展的趋势。其中有部分俗字,流通较广,传世文献常见,人们手头习用,最终被字书收载,有的甚至成为后代的正字。如《说文》中“袖”、“穗”、“蚊”3字,分别为“褎”、“

”、“蟁”的俗字。现在看来,这

3个俗字早已“转正”,而正字却为人弃用。我们现

在所用简化字,很多是直接承用古代的俗字。

当然并非所有俗字都能如此幸运。俗字有其天生的缺点:字形多,随意性大,增加记忆负担,不利认识和学习,不利文字的教育和传播,与古人心目中的文字标准———《说文解字》龃龉不合,与国家的“书同文”政策更是背道而驰。大部分俗字因为不被大众认可,最后消亡。有些虽留存于古籍当中,但不被今人使用。

2中医古籍俗字研究的概况

字分正俗的说法,发端于《说文》。北齐颜之推

的《颜氏家训》正式提出“俗字”之名,并大量论及俗字。此后讨论和收录俗字的著作层出不穷,较著名的如:唐·颜愍楚的《俗书正误》、颜师古的《字样》和《匡谬正俗》、颜元孙的《干禄字书》、释玄应和释慧琳的《一切经音义》、张参的《五经文字》、唐玄度的《九经字样》、辽·释行均的《龙龛手镜》等。后代各大型字典、韵书也收有大量俗字,如《广韵》、《集韵》、《字汇》、《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总之,清季以前的相关俗字著作多为资料汇编性质,理论研究性的较少。20世纪以来,唐兰、蒋礼鸿、潘重规(台湾)、李荣、郭在贻、黄征、张涌泉等学者,均致力于俗字研究。近50年来,俗字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的研究:敦煌写卷俗字、字书俗字、碑刻俗字、俗字理论。尤其是张涌泉先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出版多部俗字学方面的名著,如《汉语俗字研究》、《敦煌俗字研究》、《敦煌俗字丛考》等。这几部著作的问世,把

中医古籍的俗字研究

孙孝忠1,丁

2

(1.厦门大学医学院中医系,福建厦门361005;2.福建中医学院学报编辑部,福建福州350003)关键词:俗字;中医古籍;医心方;中医大字典;汉语大字典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27(2009)01-0051-03

收稿日期:2008-08-30

作者简介:孙孝忠(1971—),男,博士,讲师,主要从事中医医史文献的研究。

·医史研究·

Journ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CM February 2009,19(1)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2月第19卷第1期51

俗字研究工作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俗字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掀起了国内俗字研究的新浪潮。

中医古籍的俗字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中医古籍浩如烟海,占中国古文献的相当比例。据张灿玾先生《中医古籍文献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记载,今存的辛亥革命以前的中医古籍不下7000种。医药文书在古代属于通俗文书,所以古医籍中,尤其抄本医书中俗字颇多。像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医心方》等书中,俗字杂出。刻本医书中也存有相当数量的俗字。俗字的存在影响了中医古籍整理本的作品质量,很多市面上通行的排印本、点校本古籍,存在大量误认俗字、指鹿为马的现象。随着文史界俗字研究影响的扩大,中医界人士也意识到俗字研究的重要性。

1993年5月,南京中医药大学沈澍农教授首先发表论文《古医籍俗体字的产生与辨识》[2],揭开了中医古籍俗字研究的序幕。文章对俗字的产生变化机理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认为静态地、平面地看俗字之变,无外乎三类:点划级变化、偏旁级变化、文字级变化。并举《医心方》、《金匮要略》、《武威汉简医书》等书中的俗字进行辨识,阐明中医古籍俗字研究的重要性。嗣后,又在多篇论文及所著《医心方校释》[3]中,阐述和考证古医籍俗字,尤其对俗体分化字的研究最为精深。沈氏在中医古籍俗字研究方面起到了“导夫先路”的作用。

1998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钱超尘教授著成《黄帝内经太素研究》[4],这是一部对《太素》进行综述研究之作。钱先生专辟一章谈《太素》俗字研究,他说:“俗字研究是汉字研究中薄弱的一环,而医籍俗字的研究,几乎尚处于处女地阶段。对《太素》俗字进行研究,不仅对整理《太素》是重要的,而且对文字学中俗字的研究,也提供了许多有益的资料。”钱氏呼吁青年学者们沉下心来研究俗字,因为“现在研究医书俗字已有物质基础——

—《太素》、《明堂》、《医心方》古抄本影印件在国内已不难得,为研究俗字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医书中的俗字不仅具有文字学的意义,而且对于正确解释医理、训释词义也是十分必要的。”

受此影响,范登脉先生于2000年撰写了硕士学位论文《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俗字研究》[5],对专书俗字研究进行了探索。论文对《太素》中的俗字变化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列举了俗字研究在古医籍整理中的四种应用,编写了《俗字混用构件表》、《俗字构件变易表》、《〈太素〉俗字谱》。

2003年,孙孝忠先生撰写硕士学位论文《半井—安政本〈医心方〉俗字研究》[6],对另一本古医书的俗字进行全面整理研究。论文阐述了俗字的概念、特征、界定、成因、利弊和归向,分析了俗字的六个发生机制(简化、类化、讹变、同化、易位、新造),并论述了俗字的辨识方法和中医古籍俗字研究的意义。文末附列了《〈医心方〉俗字偏旁讹变表》和《〈医心方〉俗字谱》。

2005年,中医界开始着手编写《中医大字典》,该字典的编撰是中医界的盛事,有望成为中医界最权威的字典,同时这也是近20年中医古籍俗字研究的一次大总结。字典由钱超尘、李经纬2位教授领衔主编,我们热切期待这部著作早日面世。

从事古医籍俗字研究,对研究者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不但要懂中医,还必须兼通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文献学及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所以,文史类专家学者们,由于“术业有专攻”,对中医文献属意不多,而中医文献研究者往往无心于俗字研究。因此,古医籍俗字研究工作起步晚,投身研究工作的人员寥若晨星。

3俗字的辨识方法

3.1字形分析以讹变、同化机制形成的俗字,可用字形分析法破解。所谓讹变,指文字笔画上的变化。古人用字随意性大,缺笔少画,增点加撇现象很多,手写本较刻本更甚。如偏旁“土”讹变作“圡”或“”,“血”作“”,“虫”作“”,“卑”作“”,“犬”作“”或“”,“世”作“丗”。讹变是俗字的主要来源,约占俗字总数的50%。所谓同化,指不同的偏旁变得雷同的现象。有四种情况:一是冷僻偏旁写作类似的常用偏旁。如偏旁“”写作“尚”,如“敝”、“敝”、“鳖”等字中;“夌”旁写作“麦”,“鶴”写作“鸖”。二是不同的偏旁趋同。如“尃”、“專”均作“専”,“參”、“喿”均作“”或“”,“朿”、“束”均作“来”,等等。三是偏旁互混。如“日”、“月”、“目”三旁互混不分,致“睛”成“晴”、“晡”成“脯”、“脊”成“”,“胃”成“”。其他的还如:?艹、木扌、旦且、攵欠、攵殳、广厂、疒广、氵冫、大廾(在字下部)、工匕、山止、口厶、宀穴、宀冖、占古、礻禾、己已巳、忄巾、弓方才、禾木示(在字下部)、灬一火(在字下部)、小,等等。四是字内偏旁同化。如“需”作“”、“顛”作“”,这两字的后偏旁趋同于前偏旁。掌握偏旁讹变和同化的规律,能辨识出很多冷僻俗字。如《医心方》中常出现药名“猬燥”、“蝼蛄”,人多不识何物,实际上“”是“脑”的俗字。古以“腦”为正字,后产生俗字“”,进而作“”。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第19卷52

因为手书中常以“”作为重文符号,“巛”被认为是3个重文符号,自然而然地产生一个俗字“”。因为“山”、“匕”、“止”三旁有时混同,故进一步讹变成“”、“”(后字《汉语大字典》有)。其他中医古籍中也间见“猬燥脑”、“蝼蛄脑”之药,可进一步佐证。

3.2偏旁分析以类化、易位、简化等机制产生的俗字,适用偏旁分析法。所谓类化,指随着字义或词义的类属而改变字的形旁,如白带的“带”写成“”,消渴的“消”作“痟”,胡蒜的“胡”作“葫”,心悸动的“動”作“慟”,眩冒的“冒”作“”,“厥”作“瘚”、“胃”作“”、“碗”作“埦”。所谓易位,指偏旁变换位置。如“障”作“鄣”、“皸”作“皹”、“懈”作“”、“蟆”作“蟇”、“膏”作“”、“裹”作“”等。所谓简化,指由笔画简省而形成的俗字。如“嗽”简化作“欶”或“”,“痧”简作“”,“藏”简作“蔵”,“歸”(归)简作“”,“陰”(阴)简作“”,“聽”(听)简作“聴”,“學”简作“斈”,“臣”旁简作“刂”(如“腎”、“臨”、“覽”等字中)。通过分析字形的偏旁变易规律,常可巧解难字。《医心方·治蝎螫人方》:“(中蝎毒者)用當屋瓦下泥傅之。”句中“”字不可解,历代字典亦未载此字。偶见日本《今昔文字镜》有个“”字,由此找到了破解思路。此字右旁“”即“”(“冉”异体字作“冄”),皆为“冓”之俗形(见《今昔文字镜》)。“”上部的“世”可讹变成“云”(一般认为是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而改),下部“冄”可讹变成“井”,由此可推出“”是“溝”(沟)之俗字。

3.3音义分析俗字中有一类是全新生造的字形。有新造形声字,如:“柈”(盘)、“”(皴)、“宍”(肉)、“菾”(甜);有新造的表意字(包括象形、指事、会意三类),如:“躰”(體)、“藂”(叢)、“臰”(臭)、“亞”(囟)。新造的俗字,要么字形更合理,要么字音更准确,据此寻找对应的正字也非难事。如《医心方·治射工毒方》曰:“(人中射工毒后)狀如傷寒,亦如中尸,便不能語,朝旦小寐,晡夕輙劇,寒熱悶,是其證也。”“”字不识,只有《字汇补》载其字,谓“,指病。”我们据文义可推出,该字当为“乱”字,因为寒热闷乱是常见症状,即恶寒发热胸闷烦乱。“”为新造的形声字,其声旁“侖”(仑)读音与“乱”古音相近。

3.4异文比勘异文比照,即在本书中或他书中找寻内容相同的文字,来比照推求俗字。如上段所举《医心方》中的“”,在《诸病源候论》及《千金要方》中正作“亂”(乱)。另如《医心方·治病大体》曰:“《千金方》云:……珎羞遞,食如無味。”此句唯“”不得其解,经查传世宋本《千金要方》作“珍羞迭薦,食如無味”。可见其字当表“薦”(荐)义。如果进一步考究,其中复有深意,原来“”乃“廌”俗字,而后者又多作“薦”的通假字。

3.5字书佐证

字书佐证,即通过查古今字典来求证。利用字典也有一个技巧,字典上查不到该字,可以改查其偏旁或与其偏旁相同的其它字,可能找到破解思路。当然,选择字典也有一定次序。先查《汉语大字典》,参之《中华字海》(中华书局、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联合出版)。前书是当今最权威的汉语字典,收字56000个,解释较详;后书收字85000个,是迄今为止,国内收汉字最多的字典,不但囊括了《说文》、《玉篇》、《广韵》、《集韵》、《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等古代字典中的全部字头,还收录了佛经道藏难字、敦煌俗字、方言字等历代字书失收之字。近代的俗字字典,如《碑别字新编》(文物出版社)收录12844个碑刻别字,也要参考。此外,日本的电子字典《今昔文字镜》,收字汉字10万左右,包含大量中国古籍中的俗字,而且它还是电子文献,查检方便,但其属字库性质,只有字头,无释义和书证。目前该字典有单机光盘版和网络版等多种产品形式,网络版网址:http://www.mojikyo. com。

4小结

俗文现象是文字学的重要内容。因为中医古籍存有大量俗字,所以俗字研究对中医文献本身的校理之功不可低估。古医籍俗字研究应从专书开始,逐本地做,这样有助于订正底本和校注本之讹误,分析其致误之由,还古籍以本来面目;有助于考定诸本异文是非;有助于考证了解书中的相关背景和文化,进一步发掘古书隐含的宝藏;有助于解决其他古医籍疑难词语的训释问题。研究中医古籍俗字,也可为俗文字学界提供资料,还可为汉语字典的编纂修订提供资料。

参考文献:

[1]丹波康赖.医心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714.

[2]沈澍农.古医籍俗体字的产生与辨识[J].北京中医,1993,12(5):12-14.

[3]沈澍农.医心方校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61-68.[4]钱超尘.黄帝内经太素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4-397.

[5]范登脉.仁和寺本《黄帝内经太素》俗字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0:1-68.

[6]孙孝忠.半井—安政本《医心方》俗字研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3:1-59.

第1期孙孝忠等:中医古籍的俗字研究53

中医古籍大全-难经经释

中医古籍大全-难经经释.txt爱情是彩色气球,无论颜色如何严厉,经不起针尖轻轻一刺。一流的爱人,既能让女人爱一辈子,又能一辈子爱一个女人!中医古籍大全-难经经释 书名:难经经释 作者:徐灵胎 朝代:清 年份:公元1644-1911年 <目录> <篇名>叙 属性:《难经》,非经也。以《灵》、《素》之微言奥旨引端未发者,设为问答之语,俾畅厥义也。古人书篇名义,非可苟称, 难者辩论之谓,天下岂有以难名为经者,故知《难经》非经也。自古言医者,皆祖《内经》,而《内经》之学,至汉而分∶ 仓公氏以诊胜,仲景以方胜,华佗氏以针灸杂法胜;虽皆不离乎《内经》,而师承各别。逮晋、唐以后,则支流愈分,徒 讲乎医之术,而不讲乎医之道,则去圣远矣。惟《难经》则悉本《内经》之语,而敷畅其义,圣学之传,惟此为得其宗。 然窃有疑焉,其说有即以经文为释者,有悖经文而为释者,有颠倒经文以为释者。夫苟如他书之别有师承,则人自立说, 源流莫考,即使与古圣之说大悖,亦无从而证其是非,若即本《内经》之文以释《内经》,则《内经》具在也,以经证经 而是非显然矣。然此书之垂已二千余年,注者不下数十家,皆不敢有异议,其间有大可疑者,且多曲为解释,并他书之 是者反疑之,则岂前人皆无识乎?殆非也。盖经学之不讲久矣!惟知溯流以寻源,源不得,则中道而止,未尝从源以及 流也。故以《难经》视《难经》,则《难经》自无可议;以《内经》之义疏视《难经》,则《难经》正多疵也。余始也, 盖尝崇信而佩习之,习之久而渐疑其或非,更习之久而信己之必是,非信己也,信夫《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也。 于是本其发难之情,先为申述《内经》本意,索其条理,随文诠释;既乃别其异同,辨其是否,其间有殊法异义,其说 不本于《内经》,而与《内经》相发明者,此则别有师承,又不得执《内经》而议其可否。惟夫遵《内经》之训而诠解未 洽者,则摘而证之于《经》,非以《难经》为可訾也,正所以彰《难经》于天下后世,使知《难经》之为《内经》羽翼, 其渊源如是也,因名之为《经释》。《难经》所以释《经》,今复以《经》释《难》,以《难》释《经》而《经》明,以《经》 释《难》而《难》明,此则所谓医之道也,而非术也。其曰秦越人着者,始见于《新唐书·艺文志》,盖不可定,然实两 汉以前书云! \x雍正五年三月既望松陵徐大椿叙\x <目录> <篇名>卷上

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应用

上海中医药大学《实验中医学》教案(2)课程名称实验中医学(理论部分)总学时数36

第一节中医古典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在实 验研究中的应用 (2学时) 课堂讨论:“阴火”是什么。要求大家发言。 为什么要学习本章节? 对中医古典文献及其有关理论把握不准是目前中医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1.1 中医古典文献在实验研究中的重要性 1.为实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 中医古典文献是古人直接医疗实践经验的记录,是古代众多的医药工作者长期努力、不懈探索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知识宝库。 中医古典文献中蕴藏着大量可供实验研究的素材。这是中医学的优势之一。 这样的成功例子如青蒿素、砒霜防治白血病。 这涉及到如何继承宝库的问题。继承宝库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2.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中医药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在临床上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 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即什么叫“自身理论指导下的研究”。 本质是如何吸取中医理论的精华,如何吸取其方法论,并且应用到研究中去。 例如整体观、恒动观在GnRH基因表达研究中的意义。 例如基于肾精亏虚的二仙汤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病(单纯狗动脉结扎性高血压无效)。 例如冠心滴丸在美国辨证用药前后的疗效差异。 2.1.2 中医古典文献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医古典文献跨越了2500年的历史,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知识。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派生出各个学术流派,百家争鸣使得中医理论和医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言简意赅,蕴义精深 古代文献受记录载体及记录手段的限制,受到当时语言、文化的影响,具有文字古奥、言简意赅、蕴义精深的特点。学习时需要积累厚实的古汉语基础、古代科技、文化的知识。古籍中提到的人名、地名、病名、药名,经历史演变与现代名称互有出入,需借助有关参考工具书来确定。 3.数量庞大,文献分散 中医古籍数量庞大。 古代的目录体系不像现代目录体系那样精细明确,中医古籍书目除收录在子部医家类之外,还散见于经部、史部、子部、集部的其他各类中。有些笔记杂录、稗官野史、地方志中也有医著记载,非常分散。历史上中医古籍流传很广,朝鲜、日本、东南亚及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收藏,一些古籍在国内失传了,尚可在国外找到原本或传本。 因此,作为研究其文献检索的面是十分广泛的。要放开眼界。

中医药古籍阅读基础

1.中医药古籍:指的是1911年以前,以雕板印刷为主要记录手段,辅以手写而形成的医学文献。 2.研究中医药古籍的价值功用:1、中医药学术传承的主要载体2、中医药教育的知识源泉3、中医药临床的重要指导4、中医药科研的资料宝库5、编撰论著与文献整理的重要凭据6、其它学科研究的参考材料 3.晋唐时期的中医药古籍的特征:1、医学典籍整理开了先河2、官方编修医书初成规模3、本草文献研究加深细化4、经验方书编撰初见成果5、专科著作问世接踵而至。 4.宋金元时期的中医药古籍的特征:1、官方编撰医书尤重校勘2、民间编籑医书方兴未艾3、专科著作发展引人注目4、争鸣著作促进学术发展5、创编丛书有利保存文献 5.明清时期的中医药古籍的特征:1、经典医籍研究深入发展2、本草方书成就达到高峰3、温病文献奠定学科基础4、专科著作特色渐趋明显5、医学书目编撰初露头角。 6.古籍的书体结构有外形结构与内涵结构两部分。外形结构指书的外衣、书签、扉页、书首、书脑、书脊、包角及它的版式等外观形象,内涵结构指书的序、目次、凡例、卷首、卷端、卷末、附录、牌记、大题和小题、行款等。 7.书名的位置有在封面、扉页、书口、序跋首行、目录与正文之前,也有各卷正文首行或版心等处。均以正文前所题者为准。 8.古籍的牌记,又称木记,主要记载一部书的刊刻年代与刊刻者,它是后人掌握上述信息的主要依据。 9.刻印者的内涵有刻印朝代,刻印者名号,刻印地点等。在中医药古籍中,有相当多的书没有牌记或牌记中的款目不全,此时可查阅序跋等其他位置的记载以补充。 10.序:是书前由作者或其他人对该书进行介绍的文字,有前序、后序、再序、又序之次序之分,又有自序与他序之别。自序多为叙述家世活动和著述宗旨。序的别称:引、小序、叙、牟言、绪言、落款。 11.跋:是作者或刊印者撰写的对该书撰写或刻印情况的补充文字,用于补序之未备,故常置于正文之后。 12.古医书的分卷方法有:1、不分卷法2、数位分卷法3、文字分卷法 13.作者署名的位置主要见于书皮或扉页、函套书签之上、序跋题记末尾、正文之前、卷首或卷末等处,以正文之前的署名为准。作者项内涵的判断:明太医院正文会稽痒生元台子马驷仲化“明(朝代)太医院正文(官衔)会稽(籍贯)痒生(学衔)元台子(别名)马驷(姓名)仲化(字)” 14.中医药古籍的文体主要有:散文体和韵文体两大类。韵文体可分为:诗歌体、辞赋体、与骈偶体三大类。 15.著作形式:1、撰作类:指作者在总结经验和理论基础上,提炼成富有创新意义和独特见解的著作2、论述类:指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阐述、提炼和发挥,使原有的理论和知识更加精深和系统化3、编籑类:指将前人繁杂的文献资料加以重新整理、汇编成书,使其眉目清晰、检阅方便4、注疏类:指对原著的字、词、句、章节内容进行注释或解说类著作5、校勘类:指对原著的文字、内容加勘误、修订或厘正的著作 16.中医药古籍的成书形式有:专著、普通著作、全书、类书、丛书、工具书。称得上专著的多为:经典之作和各学科开创性著作。 17.类书:是采集群书,全面系统地收集某种或各种知识,经过加工整理,以类相从,标明资料出处,汇集成册的书。类书的作用? ①由于中医药类书将历代医家对某个问题的论述或对某种病症的处方用药依次辑录排列,使后人不但能了解中医药学术发展的渊源沿革,而且可掌握各家医学流派的临症经验,这对学习研究中医药学显然有很大裨益②中医药类书内容广博,便于查检与引证,对于中医药文献整理中的辑佚与校勘帮助更大。 18.丛书:把很多种书汇刻在一起,给以一个总的名称,就是“丛书”或者“汇刻书”我国最早的丛书-----宋《百川学海》,我国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9.丛书的作用? 丛书所收著作,大多为同代或上代医家的抄本、未刊本及篇幅较少的单刻本,编辑、刊行丛书的医家也有书贯,尽管他们动机不一,但客观上都为祖国医药学宝库保存了大量的宝贵文献,是他们得以流传至今,为我们挖掘与整理中医药学提供了信息资源。 21.古籍分类法常用并具代表性的的是:六分法和四分法(即将书籍分为经、史、子、集4大类)。22.目前通用的中医药古籍分类方法:三级分类法(该法先设十二个大类,每个大类再设若干二级类,在二级类下又设三级类)。 23.分类知识在中医药古籍阅读中的应用(分类的意义?): 通过分类,既揭示了每种图书的学科属性,又把相同与相近学科的图书聚集在一起,从而把所有图书组成一个有知

中医古籍目录大全(研究材料)

1、医经 黄帝内经灵枢 黄帝内经素问 类经 灵素节注类编 内经博议 内经评文 内经知要 难经 医经原旨 2、本草 本草备要 本草便读 本草崇原 本草从新 本草撮要 本草分经 本草害利 本草经解 本草蒙筌 本草求真 本草思辨录 本草新编 本草衍义 本草易读 本草择要纲目 本经逢原 得配本草 滇南本草 海药本草 雷公炮制药性解雷公炮炙论 名医别录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食鉴本草 食疗本草 汤液本草 吴普本草 新修本草 药鉴

饮食须知 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证类本草 3、方论 备急千金要方 洪氏集验方 华佗神方 急救便方 集验方 经验丹方汇编 奇方类编 奇效简便良方 千金翼方 仁术便览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删补名医方论 圣济总录 苏沈良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汤头歌诀 退思集类方歌注 外台秘要 卫生易简方 文堂集验方 仙传外科集验方 小品方 医方考 证治准绳?类方 肘后备急方 4、伤寒、金匮 敖氏伤寒金镜录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高注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要略心典 金匮翼 金匮玉函经二注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金匮玉函要略述义 类证活人书 伤寒标本心法类萃

伤寒补例 伤寒大白 伤寒发微论 伤寒贯珠集 伤寒捷诀 伤寒九十论 伤寒六书 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伤寒寻源 伤寒医诀串解 伤寒总病论 仲景伤寒补亡论5、医案 曹仁伯医案论 程杏轩医案 丛桂草堂医案 丁甘仁医案 仿寓意草 古今医案按 湖岳村叟医案 花韵楼医案 洄溪医案 旧德堂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 凌临灵方 马培之医案 名医类案 三家医案合刻 三十年临证经验集邵兰荪医案 孙文垣医案 王氏医案绎注 王旭高临证医案吴鞠通医案 许氏医案 续名医类案 也是山人医案 一得集 寓意草 张聿青医案 醉花窗医案

中医古籍大全:(眼科奇书)

中医瑰宝苑 眼科奇书 -------------------------------------------------------------------------------- 前言 《眼科奇书》系清代渝州(今重庆市)李氏家藏秘本,著者不详。李氏对此书珍若拱壁,私不轻以示人。蜀东长寿县有孙奉铭者,与李氏相契十余年,始得于1886年(光绪十二年)暂借—观,遂命其子、侄分而抄之。后则按书立方,治眼无不奏效。据孙侄本端氏云,此书抄得后久未付梓,直至1923年,忠州(今四川省忠县)周松荣见此书而称赞之,并捐资在渝州印送一千六百本;次年,又由张小林捐资印送一千本,李学林捐资印送一千五百本,本书始得流传。曾有述古老人,恐《眼科奇书》之名涉于奇异而不纯正,因更名为《眼科宜书》,但因本书效奇方奇,后世仍多沿用其本名。1934年,蜀东长寿人安仁又在渝州复印二千本,厥后再未付梓。 《眼科奇书》的内容,一是论奇:认为外障是寒、内障是气,与世俗目不因火则不病、内障多肝肾不足之论相悖。二是方奇:治外障用四味、八味大发散等辛温峻剂,治内障则主以枳壳、摈榔、郁金、香附等破气之药,与世俗寒凉攻补之方迥异。三是量重:麻黄、细辛、蔓荆子、藁本均用至一两,生姜、黄芪曾用至一斤,闻之令人膛目。四是效奇:孙奉铭曾谓按书立方,屡试屡验。现代试用于临床,本书方药确有奇效。至于方多温热,可能与作者所处的时代、地理等特殊条件有关,虽立论偏颇,却纠正了目不因火则不病等偏见。通观全书,对眼科的理论与临床确有价值。对其药量之畸重,宜临近斟酌,减量用之即可。 由于时过境迁,旧刊原本几不复存,今人欲读此书而不可得,诚为憾事。为使本书能够广泛流传,我们特将河南省图书馆珍藏的武昌广雅书局1924年石印本,参考国内流传的数种手秒本、油印本,予以点校刊出,供同道参阅,并藉以在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的工作中,为振兴中医眼科事业贡献微薄之力。 我们的点校方法是: 一、以广雅书局石印本为底本,参考河南中医学院馆藏手纱本、衡阳市中医院李熊飞等校勘的油印本(以下简称李勘本)、河南中医学院刘振武氏手抄的《限科宜书》本(以下简称刘抄本)、以及荆小俦(音仇)整理的《眼科奇书》(以下简称荆整本),进行点校。 二、书中夺字、错字及少数难懂的字、词、句,均一一加以校注。凡需校注之处,均在其右上方附以角码,按角码顺序注于该页之末。 三、1934年安仁重印《眼科奇书》时,书前有广传眼科奇书弁(音遍,序文)言一篇,是研究本书历史及学术价值的重要文献,特据李勘本补入。 四、原本无眼科奇书说明一节,今据李勘本补入。

中医文献学笔记

中医文献学笔记第一章概论 一、文献的概念 1.最早指文章典籍及博学的人。 2.元朝,文章典籍。马端临《文献通考》“凡叙事,谓之文;凡论事,谓之献。” 3.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权威定义)。三大要义:知识、载体、记录手段。 二、中医文献 1.概念:知识范畴属于中医学领域的文献。 2.大致类别:1)抄刻文献:甲骨文、金文、简牍、帛书、写本、抄本等。 2)印刷文献:唐以后雕版,活字印刷的线装书籍等。 三、中医文献学 1.概念:研究中医文献的学术渊源,整理和利用中医文献的方法及理论的一门学科。 2.研究对象与内容:以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训诂学为主要手段。是以中医古典文献为主要对象兼及现代中医文献。 中医古典文献:殷商——1840/1911 3.中医古典文献的数量12124种(《中医图书联合目录》) 4.研究方式:1)善本影印善本: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学术价值较高,雕刻或活字印刷、刻印抄写质量较好的版本。 2)标点、校勘、注释 3)类书:编辑各门类或某一门类的资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加以编排,以便于应用的工具书。 4)丛书:编集各种单独著作而冠以总名。 第二章历代中医文献研究概况 一、先秦—两汉战国公元前475年三家分晋(赵)公元前403年分晋完毕 1.先秦时期的医学典籍具有相当的繁荣程度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十五种古医籍,如五十二病方、导引图、养生方等。 2.首次由政府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医籍整理公元前25年,汉成帝命令李柱国校方剂刘歆《七略方技略》《汉书艺文志》

3.四大经典(黄、神、伤、难)的问世标志着医学理论体系的完善。 二、晋唐西晋266年 1.医学分科逐渐向基础理论和各科临床拓展: 1)基础理论:华佗《中藏经》、《内照图》,王叔和《脉经》,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2)针灸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儿科《颅囟经》;妇科咎殷《经效产宝》;伤科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2.出现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搜集整理经验方书的高潮,成为这个时代中医文献的标志: 1)官方隋文帝《四海类聚方》隋炀帝《四海类聚单药方》300卷 2)民间晋葛洪《肘后急救方》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3)皇帝敕令编修了多种堪称标准典范的医书《诸病源候论》《黄帝内经太素》《新修本草》 4)本草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雷公炮炙论》 三、两宋金元时期 1.医籍校勘整理和医书编写蔚然成风 1)朝廷组织:A.校正医书局: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年)、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新校正” 重订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方论》、《金匮玉函经》、《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 B.编写方剂类著作 《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为集方剂与治疗于一身的巨作。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政府颁发的制剂规范。 C.编写本草类著作:开宝本草、嘉祐孙注本草、大观本草、政和本草、绍兴本草 2)民间自发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朱肱《南阳活人书》《苏沈良方》 2.问世了一批划时代的高质量的专科著作 1)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儿科学形成系统 2)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妇产科初具规模 3)王维一《铜人腧穴针灸图注》《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使针灸学始臻大备 4)宋慈《洗冤集录》第一部法医学专著

古籍文献注释规范

古籍文献注释规范 (3)古籍: 古籍既有传统的刻本、抄本,也有具有现代出版形式的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情况比较复杂,可根据古籍形式的不同选择标注方式。 1)抄本或刻本 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名)/版本/页码。其中篇名、部类名为选项。原刻本标注版本信息,页码有两面,标注时应注明,用a、b或上、下区分。 示例: 姚际恒:《古今伪书考》卷三,光绪三年苏州文学山房活字本,第九页a。 2)标点本、整理本、影印本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古籍为现代出版形式,引用时可参照现代著作(包括析出文献)的标注方式,其标注顺序: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献题名(卷次、篇名、部类)(选项)/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卷册、页码。 作为文献题名的一部分,卷次、部类名及篇名应与原著保持一致,卷次用汉字数字标识,部类名及篇名用书名号表示,其中不同层次可用中圆点隔开,原序号仍用汉字数字。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的卷册系根据现代印制需要划分的,与原文献卷次不同,为便于读者查找,也可置于页码之前(选项)。 点校本、整理本、影印本应标注现代出版信息(出版地点、出版者、出版时间),也可在出版时间后注明“标点本”“影印本”等。页码通常为现在的印刷页码,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示例1: 《清史稿》卷四八六《文苑三·吴汝纶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标点本,第44册,第13444页。 示例2: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九《东莞城隍》,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标点本,第215页。 影印本古籍通常采用缩印的方式,为便于读者查找,也可标明上、中、下栏(选项)。

示例 杨钟羲:《雪桥诗话续集》卷五,沈阳:辽沈书社,1991年影印本,上册,第461页下栏。 常用基本典籍,官修大型典籍以及书名中含有作者姓名的文集可不标注作者,如《论语》、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全唐文》《册府元龟》《明实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陶渊明集》等。 示例2 《太平御览》卷六九○《服章部七》引《魏台访议》,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影印本,第3册,第3080页下栏。 编年体典籍,如需要,可注出文字所属之年月甲子(日)。 示例: 《资治通鉴》卷二○○○,唐高宗永徽六年十月乙卯,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标点本,第?册,第6293页。 唐宋时期的地方志多系私人著作,可标注作者;明清以后的地方志一般不标注作者,书名其前冠以修纂成书时的年代(年号);民国地方志,在书名前冠加“民国”二字。新影印(缩印)的地方志可采用新页码。 示例1 乾隆《嘉定县志》卷十二《风俗》,第七页a。 示例2 万历《广东通志》卷十五《郡县志二·广州府·城池》,《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42册,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第367页。 3)古籍中的析出文献 析出文献:析出文献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集责任者与责任方式/文集题名/卷次/出版信息与版本/页码。 示例1 管志道:《答屠仪部赤水丈书》,《续问辨牍》卷二,《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88册,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73页。 示例2 何承矩:《上太宗论塘泊屯田之利》,载赵汝愚编:《宋名臣奏议》卷一○五,《文渊阁四库丛书》第432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284页。

中医文献检索重点

检索基础 文献及其相关概念 1、信息:泛指一切事物运动的状态和运动的方式,包括事物内部结构的状态和方式以及外部联系的状态和方式。 2、知识:基于推理并经过证实的认识。 3、情报:是在某一特定的时间为解决一个特定的问题所需的知识。具有知识性、传递性和效用性三个基本属性。 4、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由内容信息、物质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四要素构成。 5、四者(信息、知识、情报、文献)相互关系:包含与转换关系 文献信息源及其类型 1、信息源定义:个人为满足其信息需要而获得信息的来源,称为信息源。 信息源类型:体载信息源(人身上拥有的信息,如对话、交谈等)、实物信息源(客观物体上的信息,如文物、模型等)、文献信息源(如图书、期刊等)、数字信息资源(主要指数据库和网络信息资源两种形式) 2、不同级别的中医药文献(可考名词解释和单选) (1)零次文献:一指未经记录、未形成文字形式材料的口头交谈;二指未经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如书信、手稿、记录、笔记、不公开的内部书刊资料【这会考单选题】)(2)一次文献:是以作者本人在科研、生产工作中取得的科技成果为依据而撰写、创作的原始文献,不论其载体形式、出版类型如何,都属于一次文献。(如所有公开发表的原创作品都是【这会考单选题】) (3)二次文献: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即对无序的一次文献的外部特征如题名、作者、出处等进行著录,或将其内容压缩,并按照一定的学科或专业加以有序化而形成的文献形式。(如报刊索引、中医古籍总目、医学文摘之类的【这会考单选题】) (4)三次文献:指根据二次文献所提供的线索,对某一范围的一次文献加以集中、浓缩、系统整理并概括论述而形成的文献。分为综述研究类(如综述等)和参考工具类(如手册、大全、年鉴、指南) 不同出版形式的中医药文献 (1)图书合法标识:国际标准书号(ISBN) (2)期刊和报纸期刊:指有固定名称、版式和连续编号,定期或不定期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期刊的合法标识:国际标准刊号(ISSN) 核心期刊定义:是指刊载某学科文献密度大、载文率、被引用率及利用率较高,深受本学科专家和读者关注的期刊。 核心期刊的遴选体系(考多选题):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3)会议文献 (4)学位论文 (5)专利文献(重点,见后面章节) (6)标准文献 (7)科技报告

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出版的管理办法(试行)

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出版的管理办法(试行) 【法规类别】出版与出版物市场管理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 【发布日期】1986.08.06 【实施日期】1986.08.0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 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出版的管理办法(试行) (1986年8月6日卫生部) 为了加强全国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出版工作的科学管理,促进“中医古籍整理出版规划”的落实,特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1.国家中医管理局中医古籍整理出版办公室(以下简称中古办),负责制定全国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出版规划,下达任务、组织落实,掌握全国中医古籍出版动态,协调各有关出版部门的中医古籍出版事宜,处理日常工作。 2.国家中医管理局设立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出版学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古委),聘请学术造诣较深、专业水平较高、治学严谨、作风正派的专家担任学术委员。学术委员会承担课题审议、成果评定、顾问咨询等项任务。

3.各省市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的组织领导、任务落实、经费分配、成果评定管理工作,由省市卫生厅中医处(或省中医古籍整理办公室)负责。 4.省市卫生厅应成立由3-5名学有专长、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熟悉本专业的人员组成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评审组”,负责业务指导、样稿审定、成果评议等事宜。 二、专业机构 1.各级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所(室),是主要承担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任务的专业机构。 2.凡有条件的省市、中医学院、中医研究院(所),均应设立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的专业机构,各级中医主管部门应给古籍文献研究所(室)创造必要的条件,人员要相对稳定并列入科研编制,促使其较快地巩固和发展。 三、专业队伍 1.从事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整理专业人

中医药文献检索工具

药学文献检索工具 《中医大辞典》(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 ?收载医史人物、文献、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穴位、临床各科词条38505条。 ?例:鬼目、鸣天鼓、本草、本经等。 ?鬼目:药名。 ?本草:中国古代记载药物的著作。 ?本经:《神农本草经》。 ?鸣天鼓:自我按摩的方法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第八版)《中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 ?第一部:中药 ?第二部:西药 ?第三部:生物制品 ?例:冬虫夏草的性状、牛黄的含量测定、 青蒿素的含量测定、青霉素钠含量测定 破伤风抗病素保存、运输及有效期 中药检索《中药大辞典》、《中药辞海》、《中华本草》 《中药大辞典》 上下两册、附编一册 广泛征集古今中外有关中药文献,每药注有顺序号、异名、成分、药理、炮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临床报道等19项,是一部实用的专业工具书。 《中药大辞典》附编 ?中文名称索引 ?药用植、动、矿物学名索引 ?化学成分中英文名称对照 ?化学成分索引 ?药理作用索引 ?疾病防治索引 ?成分药理临床报道参考文献 ?古今度量衡对照 《中药大辞典》举例 利用《中药大辞典》检索中药“大黄素”的英文名称,;“大黄”《药录》称为、《千金方》称为;现代临床报道,该药可用于治疗口腔炎,口唇溃疡及毛嚢炎等,资料来源是。 方剂与中成药检索《简明方剂辞典》、《中医方剂大辞典》、《新编中成药手册》 《中医方剂大辞典》 ?是一部集古今方剂之大成的大型方剂工具书。 ?该辞典共分为11册出版,前10册为正编,每册均有本册的“方名目录”,按笔画编 排,并有序号,第11册为附编。

中医经典著作语句检索《黄帝内经词典》、《中医经典索引》 《中医经典索引》 ?《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5部中医典籍的综合索引。 ?著录格式:书名、篇序、页码/行(条号) ?素四十223/5 ?表示该文句出自《素问》第四十篇“腹中论”,底本第223页第5行。 古汉语字词和百科词语检索《辞源》、《辞海》 《辞源》与《辞海》的区别 类书的检索 ?1检索课题 ?定义 ?常用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本草纲目》、《普济方》、《名医类案》等 ?小结 课题检索 ?查找历代医著对“咳嗽”的论述及有效方药、针灸疗法、导引(气功)疗法、各家医 案等内容。 ?查找历代医著对“中医脏腑学说的论述和临床应用”资料。 ?查找“蒲公英”明代以前的有关资料 ?查找明代以前治疗“脚气病”的验方及有关论述 ?查找历代名医治疗“月经病”的医案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清.陈梦雷等编,八个部分,12分册。本书是《古今图书集成》的抽印本,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医学类书。 主要内容 1.医经注释:对《素问》、《灵枢》、《难经》3部医经的注释。 2.脉法、外诊法:汇集有关望、闻、问、切等中医的诊断方法。 3.脏腑身形:系统论述了中医脏腑、经络、运气及身形学说。 4.诸疾:内科疾病。 5.外科:外科疾病。 6.妇科:妇科疾病。 7.儿科:小儿疾病。 8.总论、医术名流列传、艺文、纪事、杂录、外编1册 查找历代医著对“咳嗽”的论述及有效方药、针灸疗法、导引(气功)疗法、各家医案 ?分析:查历代医著对某种疾病的资料,可利用类书检索,《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是

临床专科文献整理资料

中医文献的收集、整理及其 在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内涵: 外延: 有哪些临床表现: 如何治疗: 用药特点: 与当代疾病的关系? 对中医文献及其有关中医药理论把握不准是目前中医研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中医文献在实验研究中的重要性 1.为实验研究提供丰富的素材 中医文献是古人直接医疗实践经验的记录,是古代众多的医药工作者长期努力、不懈探索积累起来的丰富的知识宝库。中医文献中蕴藏着大量可供实验研究的素材。这是中医学的优势之一。 这样的成功例子如青蒿素、砒霜防治白血病。 这涉及到如何继承宝库的问题。继承宝库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2.为实验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中医药有数千年悠久的历史,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在临床上能取得良好的疗效,离不开中医理论的指导。这里涉及到一个问题,即什么叫“自身理论指导下的研究”。本质是如何吸取中医理论的精华,如何吸取其方法论,并且应用到研究中去。 例如整体观、恒动观在GnRH基因表达研究中的意义。 例如基于肾精亏虚的二仙汤治疗更年期高血压病(单纯狗动脉结扎性高血压无效)。 例如冠心滴丸在美国辨证用药前后的疗效差异。 二、中医古典文献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中医文献跨越了2500年的历史,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丰富的知识。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派生出各个学术流派,百家争鸣使得中医理论和医术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2.言简意赅,蕴义精深 古代文献受记录载体及记录手段的限制,受到当时语言、文化的影响,具有文字古奥、言简意赅、蕴义精深的特点。学习时需要积累厚实的古汉语基础、古代科技、文化的知识。古籍中提到的人名、地名、病名、药名,经历史演变与现代名称互有出入,需借助有关参考工具书来确定。 3.数量庞大,文献分散 中医古籍数量庞大。 古代的目录体系不像现代目录体系那样精细明确,中医古籍

文献检索学生版

中医药文献检索 绪论 一、本学科出现的学科背景 1、科技文献激增知识爆炸信息危机 2、中医药方面文献分布日益分散各学科相互渗透新兴学科 3、藏与用的矛盾载体类型 文献检索――指从众多的文献中迅速而准确地查找出符合特定需要的文献或某一问题的答案。 目的:获得情报 二、中医药文献检索的意义 1、促进文献资源的开发 中医药文献信息资源需要文献信息检索技能这把金钥匙 2、提高科研效率 1988年国家科委明文规定,所有科研项目在立题审查和成果鉴定时,必须有情报部门出具该项目的检索查新报告。反映该项目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可行性。 3、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4、信息意识的培养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三、学习方法 课堂讲授+检索实习+上机实践 第一章中医药文献概论 一、文献概述 信息:事物运动状态和运动方式的反映。 知识: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所获得的认识和经验的总和。 情报:知识经传递而起作用的部分。 文献: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记录下来的一切知识的载体。 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构成文献必须具备四个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方式、出版形式。 载体:甲骨文的龟甲,竹木片,纸张,磁带,胶卷,光盘,U盘,移动硬盘等。 记录方式:手写,印刷,机录,光感等。 出版形式:图书、期刊、专利说明书等。

信息、知识、情报、文献之间的关系 二、中医药文献的演变历史 中医药文献:知识范畴属于中医药学领域的文献 中医古籍 辛亥革命(1911年) 中医现代文献 中医药古籍:以抄写和雕版印刷为主要记录手段而形成的医药文献。 1. 秦汉三国以前 《黄帝内经》引用古代医书21 种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3000多年历史 两汉,竹简、帛书广泛使用《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2.两晋、隋唐时期 ⑴开始有组织的编撰医书 公元610年 隋太医博士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公元657年 唐太医署医官苏敬《新修本草》 ⑵出现综合性著作 唐 孙思邈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⑶涌现不少专科著作 晋代 皇甫谧 《针灸甲乙经》 唐代 昝殷 《经效产宝》 隋唐 《颅卤经》 3.宋金元时期 印刷术 金元四大家:寒凉派 刘完素 火热论《素问玄机原病式》 攻下派 张从正 攻邪论《儒门事亲》 补土派 李杲 脾胃论 《脾胃论》 文献 记录 记录 情报 知识 事物 信息 产生 大脑加工 传递利用 传递利用

《脉诀》

脉①脉管。气血运行的通道。《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诀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脉与心密切相连,为心气所推动。《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②脉搏,脉象。《素问·邪气脏腑病形》:“按其脉,知其 促脉脉脉学名词。系一种脉象。脉来急数有力而呈不规则间歇。《脉经》:“促脉来去数,时一止复来。”主阳盛热实,气血痰饮宿食停滞,亦主肿痈。《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阳盛则促,脉疾而时止,…… 虽有止,非死脉也……”《诊家正眼》 死脉。为不宜耳。余仿此。三部死脉。脉经尺脉上不至关。为阴绝。寸脉下不至关。为阳绝。死不治。上部有脉。下部无脉。其人当吐。不吐者死。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虽困无害。所以然者。如树之有根也。按上部无脉。下部有脉。若其脉微细如丝。按之无有者。此肾 脉法,其血留气聚,胞宫内实,故尺阴之脉必滑数,此必然之理也。然亦有中年受胎,及血气羸弱之妇,脉见细小不数者,但于微弱之中,必有隐隐滑动之象,此即阴搏阳别之谓,乃妊娠之脉也。但胎孕之脉数,劳损之脉亦数,然损脉数中兼弦涩,胎孕数必兼和滑。此几 脉法急惊,风关黑纹直者,死。慢惊,气关紫纹两条传至风关者,死。无此虽凶无妨。《陈氏幼科秘诀》 革脉革脉脉学名词。指一种脉象。即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的脉象。 主亡血失精。《脉诀指掌病式图说》:“革者,沉伏实大,如按鼓皮。” 作者: 结脉结脉脉象之一。脉来迟缓而呈不规则间歇。主阴盛气结,寒痰血瘀,癥瘕积聚。《脉经》:“结脉往来缓,时一止,复来。”《脉诀刊误》:“结、促者,因止以别阴阳之盛也……阴盛则结,脉徐而时止,虽有止非死脉也。”《诊家正眼》:“结属阴寒,亦由凝质。 迟脉迟脉脉象名。指来去迟慢,一息不足四至的脉象。主寒。有力为寒积,无力为虚寒。《脉经》:“呼吸三至,去来极迟。”《脉诀汇辨》:“其所主病,与沉脉大约相同,但沉脉之病为阴逆而阳郁,迟脉之病为阴盛而阳亏。” 作者: 缓脉缓脉脉象名。一息四至,来去怠缓。或脉来和缓均匀,从容不迫,是有神之脉。为平脉;若脉来弛缓松懈为病脉,多见于湿证或脾胃虚弱。《脉诀汇辨》:“缓为胃气,不止于病,取其兼见,方可断证。浮缓伤风,沉缓寒湿,缓大风虚,缓细湿痹,缓涩脾薄,缓弱气 洪脉洪脉脉学名词。脉象之一。脉来极大,如波涛汹涌,来盛去衰。《脉诀汇辨》:“洪脉极大,壮如洪水,来盛去衰,滔滔满指。”多主气分热盛。若久病气虚,或失血、久泄等病证见洪脉,多属邪盛正衰之危象。作者:

中医古籍书目汇编

中医古籍书目汇编 ■内经、难经类: 一、《黄帝内经》:(《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二书)(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二、《黄帝内经太素》(公元 605 ~ 617 年)隋.杨上善编注。原三十卷。已残缺,现存国内本为二十三卷。是《黄帝内经》的一种早期传本的注本。关于本书的成书年代,有人根据卷首原题杨上善的头衔系唐代官职,以及书中个别字避唐讳,因疑杨为唐人,为唐代着作。但此说也有人表示不同意见。 三、《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公元 762 年)唐.王冰次注。王冰把《黄帝内经素问》传本整理校注,因旧本残缺,又补入《天元纪大论》等七篇,重新编次为二十四卷。王氏注有不少卓越的见解。现存本经宋.林亿等校订。 四、《素问玄机原病式》(公元 1188 年)金.刘完素(守真、河间)。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关五运六气,病机方面的原文及王冰注加以发挥而成。着重于治火证用寒凉法。 五、《黄帝内经素问?灵枢注证发微》(公元 1586 年)明.马莳(仲化、玄台)注。各九卷。对《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的全文进行了注解。后附补遗一卷。 六、《类经》(公元 1624 年)明.张介宾(景岳)注。三十九卷。把《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分类编次为 12 类,390 条,条理分明。附图翼十一卷、附翼四卷。注解每有独到之见。 七、《内经知要》(公元 1642 年)明.李中梓(士材,念莪)编。二卷。摘录《黄帝内经素问》、《灵枢经》原文,分为道生、阴阳、色诊、脉诊、脏象、经络、治则和病能等八类。注解简明。 八、《黄帝内经素问灵枢集注》(公元 1672 年)清.张志聪(隐庵)注。各九卷。注文中有一些较好的见解。 九、《素问灵枢类纂约注》(公元 1689 )清.汪昂(訒庵)注。二卷。分为脏象、经络、病机,脉要、诊侯、运气、审治、生死和杂论九篇。采用唐.王冰、明.马蔚、吴崑和清.张志聪的注解,删繁辨误。 十、《难经》(公元前五世纪? )原题战国时秦越人撰。共有 81 个问答。系采摘《内经》的精要,设为问答,解释疑难。 十一、《难经本义》(公元 1361 年)元.滑寿(伯仁)着。二卷。采集《难经》注解十一家。订正脱文误字,注解融合各家之说。 十二、《难经集注》(公元 1505 年? )明.王九思等集注。五卷。分十三篇。采用吕广、杨玄操、丁德用、虞庶、杨康侯五家之注而成。主要内容有诊脉、经络、脏腑、穴位、针法等。 ■伤寒、金匮类: 一、《伤寒杂病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六卷。总结三世纪以前的临床经验,包括治疗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在辨证施治方面有着突出的成就。原本在西晋前已散失。 二、《伤寒论》(公元 219 年)汉.张机(仲景)着。十卷,前言的伤寒部分,经西晋.王叔和整理编次,题为《伤寒论》。以六经辨证治急性热病。

2004―2014年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研究进展

2004―2014年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研究进展 摘要:中医古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防病治病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本文综合了2004-2014年中医古籍数据库的发展状况,提出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研究思路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中医古籍:数据库:建设:综述 中医古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防病治病的智慧结晶,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古籍数字化是指利用现代技术将古籍中的文字或图像信息转化为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数字符号,形成书目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知识库,从而实现古籍整理、存储、检索、阅读、传输等目的,达到保护、利用和挖掘古籍知识的功效。通过数字化处理,既可以实现对珍贵古籍的保存,又可实现资源共享,传承中华文明。古籍数据库建设是古籍数字化的一种方式,本文对2004-2014年间国内外中医古籍数据库的建设进行综述。 1 中医古籍数据库现状 1.1 中医古籍数据库的建设形式及现状 陈力认为中国大陆古籍成规模的数字化工作基本上是 由教学和研究机构、图书馆、商业机构这3个类型的部门完成。从目前的数字化成果来看,中医古籍数字化建设形式主要有书目型数据库、全文型数据库、全图像型数据库、图文

型数据库、古籍知识库。 1.1.1 中医古籍书目型数据库书目型数据库是将古籍书名、著者、版本、卷次、摘要、出版年等信息输入计算机而形成的数据库,读者可以通过书名、著者等检索到某古籍的相关信息。该类型的代表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的“全国中医药珍善本古籍档案管理系统”、“海外古籍书目数据库”,及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馆藏中医古籍目录数据库”。 目前国内有一定中医药古籍藏书规模的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图书馆也都相继进行了书目数据库的建设,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中医药古籍书目数据库”、上海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和“中医古籍善本书目提要”、大连图书馆的“特色馆藏古籍线装书目库”、北京大学及多家图书馆的“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古籍联合目录”、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善本书目提要数据库”、浙江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馆藏古籍目录数据库”、山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古籍书目数据库”、山东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的“占籍书目数据库”等等。但因国内没有统一的建库标准,各种书目数据库揭示的深度不一样。 1.1.2 中医古籍全文型数据库全文型数据库是将古籍全文手工录入,形成电子文本,供用户查询。这种数据库存储空间小,便于检索和阅读,但是没有保持古籍原貌,且文字

“中医药文献检索常用工具及检索方法”答案

中医药文献检索常用工具及检索方法 《中医药文献检索》概论 1、检索工具按著录方式及揭示内容程度分类,不包括的类型是(C) A、目录型检索工具 B 、题录型检索工具C卡片式检索工具 D、文摘型检索工具 2、(D)首次以“文献” 一词命名自己的专著《文献通考》 A、苏天爵 B、欧阳贞C 、揭篌斯D马端临 3、下列属于按不同记录方式分类的文献是(C) A、专利文献B 、会议文献C电子型文献D、光盘文献 4、一次文献,是指(D) A、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形成一次文献以前的知识信息,二是未经正式发表的原始文献,或未正式出版的各种书刊资料 B、根据二次文献所提供的线索对某一范围的一次文献加以集中、浓缩,系统整理并且概括论述形成的文献 C、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后的产物,其主要类型有目录、索引、文摘这些用以查找一次文献的工具 /、 D、作者本人以科研生产工作中取得的科技成果作为依据而撰写创作的原始文献 5、文献四要素中的符号系统指的是(A A、信息的携带者 B 、文献的外在表现形式 C、文献的思想内容,即文献所记录的知识 D 、文献的符号进入载体的方法和过程 6、下列关于文献与文献信息的说法错误的是(C) A、文献信息是以文献为载体的信息 B、文献和文献信息是表征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 C、文献信息是存储信息的物质形态的概括,即它的物质属性 D、文献记录了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轨迹,存储了社会发展的知识信息,为人类社会的前进保存了文化积累 7、访谈的形式属于(A) A、零次文献B 、一次文献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8、纸制型文献一般以(B)为母体,母本采用光学摄影技术,把文献的体积缩小,固化到感光材料或者其他载体上 A、手写型文献 B、印刷型文献C 、电子型文献D 、声像型文献 9、下列关于检索工具的说法错误的是(B) A、用以报道、存贮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 B、是附有检索标识的某一范围文献条目的集合,是三次文献 C、大多数检索工具为定期、不定期的连续出版物,所以又称为检索刊物 D、目前医学文献检索工具已从传统的手工检索工具发展为以计算机网络检索系统为主 10、按不同载体分类的文献的种类不包括(B) A、纸质型文献 B、印刷型文献C 、微缩型文献D 、磁盘文献 中文医药论文检索 1、CBM-Web<(C)检索系统具有良好兼容性 A、万方数据库 B 、CNKI数据库C、PubMed D 、维普数据库 2、可以全方位了解作者的主要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研究对象等情况,可以专一的研究某一个作者的整体情况的检索方式是(B) A、标准检索 B、作者发文检索 C 、来源期刊检索D、科研基金检索 3、我国中文医药论文的检索系统于上世纪(C)年代起步 A、60 B 、70 C 80 D 、90 4、下列不属于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特点的是(A)

中药鉴定学参考文献书目

中药鉴定学参考文献书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等,中药志(Ⅰ~Ⅳ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982、1993、1994、1998年。 3.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注释编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注释选编,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3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材(第一册),1992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中药材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7. 高等植物图鉴,(第一、二、三、四、五册,补编),科学技术出版社。 8.徐国钧等,中国药材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 9.徐国钧,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 10.徐国钧,生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1995年。 11. 张贵君,常用中药鉴定大全,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年。 12.南京药学院药材学教研组,药材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年。 13. 周荣汉,中药资源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3年。 14.任仁安,中药鉴定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 15.李家实,中药鉴定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 16.朱圣和,中国药材商品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年。 17.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等,中药鉴别手册(第一、二、三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8. 罗集鹏,生药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年。高万山等,中药材理化鉴别手册,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19.吴淑荣等,实用中药材鉴别手册,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20.吕侠卿等,中药鉴别真传,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 21.毛文山等,中药真伪鉴别,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2.徐国钧等,常用中草药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南方协作组(第一册),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年。 23.楼之岑等,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北方协作组(第一册),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年。 24.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编写组,中草药学,(中、下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76、1980年。 25.湖北省卫生局,湖北中草药志(一、二),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78、1982年。 26.国家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订,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1984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