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进阶)课件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进阶)课件

(进阶)

第一讲法律本质

第二讲法律本位

第三讲法律功能

第四讲法律程序

第五讲法律实现

第六讲法律价值总论

第七讲法律与秩序第八讲法律与自由第九讲法律与平等第十讲法律与正义第十一讲法律与人权第十二讲法律与利益

第十三讲法与科技

第十四讲法律与宗教

第十五讲法律与传统(礼与法)第十六讲法律与社会

第十七讲法律解释

第十八讲全球化与一般法理学

第一讲法律本质

课前提示

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核心介绍法律的?本质属性?和?存在基

础?;理解和阐释法律本质问题的丰富内涵乃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讨论:法律是什么?

第一节法律的本质属性第二节法律存在的基础

第一节法律的本质属性

?英文?本质?一词拼写为essence,源自拉丁词esse(是),?一个事物是其所是?即本质。马克思也将事物的本质是其内在的、深层的、必然的规定性,是此物区别于彼物的质的规定性。

?本体论是本质主义的学说,旨在追求和建立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因而是确定性的知识体系。在本质主义看来,偶然属性的改变或丧失不会影响到某类事物存在的同一性,但任何事物都不可能脱离其内在的本质性规定而存在,一旦去掉其中一种本质性规定,此一事物就不再是其自身因而也就不存在了。

?本质主义受到后现代的猛烈攻击

?本质属性:任何事物都有许多属性或特征。那种体现事物内部的稳定的、深层的联系的属性被称为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的划分是具有相对性的。

一、法律的意志性与规律性

?现代法律是指实际存在的由人制定的法律,是人们自由意志活动的产物,它贯彻、反映、体现的是人们现实的愿望、需求、主张和见解。

?如何对极其复杂的各种现实利益关系进行分配、调整和确立,取决于立法者正当而有效的意志之存在。

?法律必须符合现实生活的主观需求与客观条件,这就需要有自由理性的判断,也就必然反映出立法者对社会现实生活的认识、理解和抉择。所有这些都说明法律具有意志性.

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是要协调好立法的直接参与者之间的不同意愿与主张,不能独断专行;

?二是直接掌握立法权的人要合理地反映出他们所代表的人群的利益和意志,不能丧失民意;

?三是立法者要处理好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意愿与特殊阶层与人群的特殊利益和意愿之间的关系,不能只肯定一个方面而完全否定另一个方面。

?法律既具有意志性,又具有规律性。法律的意志性决不意味着任意或任性,自由意志本身是自律的、理性的。

??立法者应该把自己看作一个自然科学家。他不是在创造法律,不是在发明法律,而仅仅是在表述法律,他用有意识的实在法把精神关系的内在规律表现出来。如果一个立法者用自己的臆想来代替事情的本质,那么人们就应该责备他极端任性?

两种错误认识和倾向:

?一是庸俗的经验主义和实用主义,它们否认或忽视人的理性认识能力,一切凭自己的?经验?办事,或一切凭自己的?需要?办事,不尊重法律的客观规律性。?二是唯意志论,它否认或忽视法律的客观规律性,夸大法律的意志性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这两种理论倾向都不利于人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法律的本质属性。

二、法律的利益性和正义性

?现代法律是以权利与义务的形式来调整各种社会关系并规范人们的行为方式。构成为权利与义务的基础性要素无疑是利益问题。

?利益是法理学讨论的核心范畴之一

20世纪初德国的社会学法学的一个分支即以研究

?利益?著名,被称为利益法学。其核心代表是赫克,

耶林有时也被归入这一派。

赫克认为通常所说的利益不仅指私人利益,也指

群体、社会团体、公众甚至人类的利益。利益是法律

的产生之源。法律命令源于各种利益的冲击,利益以

及对利益的衡量是制定法律规则时的基本要求。

庞德对利益的系统分类:

?个人利益:直接包含在个人生活中并以这种生活的名义而提出的各种要求、需要或愿望。

?人格利益:涉及个人身体与精神方面,如健康、信仰等;

?家庭关系利益;

?物质利益:个人基于经济地位提出的主张或要求;

?公共利益:在政治性组织的社会生活中并以该组织的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

?国家作为法人的利益:国家的人格利益、国家的物质利益

?国家作为社会利益的保卫者而拥有的利益

?社会利益:文明社会生活中,以各种社会生活的名义提出的主张、要求和愿望。

?一般安全的社会利益; 社会制度安全的利益;

?一般的社会道德的利益; 保护社会资源的利益;

?法律对错综复杂的利益进行调节和配臵必须有一定的标准——正义?正义概念包括平等、公平、公正、公道、正直、合理、善良、人道、宽容等诸多内容。它在本质上是一个伦理性概念,存在于各种现实的社会关系和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各种制度之中。

?第一,利益性与正义性贯穿在法律的各个方面及其始终,是法律的目的与意义最集中的表现。

?第二,利益与正义是人类两个最基本的也是永恒的需求,法律必须兼顾二者。

?第三,法律要运用以正义为核心的一整套价值准则去分配人们需要的各种利益,调节利益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为根本立足点。

?第四,在不同领域或不同具体条件下,法律对利益与正义二者的强调应有所侧重。

三、法律的社会性与阶级性

?第一类是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关系的规范;?第二类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规范;

?第三类是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以及保障人们的人身安全等方面的规范;

?第四类是法律化了的各种技术规范。

所谓法律的阶级性,主要是由前两类法律规范的性质和作用决定的。这些法律规范的存在,是以阶级分野和矛盾的存在为前提,其作用就是调整和协调各阶级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法学主张,在阶级对抗的社会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是阶级统治或阶级斗争的工具,其主要所指就是由这两类法律规范所构成的法律。

◆所谓法律的社会性,是管理社会生产、管理社会公

共事务、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自由和权利所必需的,其存在与整个人类社会的存在共始终,它们体现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和意志。

◆正确阐明法律的阶级性与社会性,在我国具有重要

的理论意义

◆思考:全球化背景下的法的阶级性问题?

第二节法律存在的基础

一、法律存在的人性基础

?从古希腊的本质主义开始,在哲学传统中人们普遍认为有一种人类的本质,它由一个或更多的性质组成,它们决定了什么是人以及是什么将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什么是人性?

?德国法哲学家科殷所指出,人的出生与成长、儿童受保护的需要、男女两性的自然区分,人的本能欲望和激情,其精神生活的组织和内容,等等,所有这一切对于法律来说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

倘若人没有能力去拥有财产、独立自主地对生存作预先准备和塑造自己的生活方式,像财产所有制这样一种法律制度或许就是不可想像的了;倘若没有荣誉感,恐怕就不会有名誉保护的法律需要;倘若没有个人的、精神的创造,恐怕就不会有版权法和专利法的出现。

法理学初阶第四版答案(未鉴定)

导论法学与法理学 1.B 2.AD 3.C 4.ABCD 5.ABCD 第1章法学历史 1.B 2.B 3.D 4.B 5.D 6.A 7.BD 8.A 9.ABCD 10.ABCD 第2章法学性质 1.BCD 2.ABCD 3.ACD 4.ABCD 5.ABCD 6.ABCD 7.AB 8.ABC 9.D 10.ABCD 第3章法学体系 1.ACD 2.B 3.AD 4.C 5.ACD 6.BC 7.ABCD 8.ABCD 9.ABCD 10.ABC 第4章法学教育 1.ABCD 2.ABCD 3.CD 4.ABCD 5.AB 6.ABC 7.ABCD 8.BCD 9.D 10.CD 第5章法律的概念 1.AC 2.ABC 3.B 4.C 5.C 6.A 7.ABC 8.BC 9.ABCD 10.B 第6章法律起源和法律发展 1.ABC 2.B 3.AD 4.ABD 5.ABD 6.BD 7.ABCD 8.AB 9.ABC 10.ABCD 第7章法律渊源和法律分类 1.CD 2.ACD 3.D 4.A 5.C 6.B 7.A 8.AD 9.A 10.BC 第8章法律结构和法律效力 1.C 2.B 3.ABC 4.B 5.BD 6.AC 7.B 8.BC 9.BCD 10.C 第9章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 1.ACD 2.BCD 3.A 4.AB 5.ABC 6.AB 7.D 8.ABC 9.ABCD 10.ABCD 第10章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 1.D 2.B 3.AC 4.B 5.C 6.D 7.D 8.B 9.A 10.C 第11章法系 1.BCD 2.AD 3.BC 4.AD 5.B 6.ABCD 7.BC 8.BC 9.C 10.B 第12章法治概述 1.A 2.ABC 3.ABCD 4.C 5.A 6.B 7.C 8.C 9.C 10.C 第13章法律程序 1.ABD 2.C 3.C 4.ABCD 5.CD 6.B 7.ABCD 8.B 9.ABCD 10.A 第14章法律制定 1.A 2.B 3.CD 4.D 5.A 6.D 7.B 8.C 9.AC 10.ACD 第15章法律实施 1.B 2.ABC 3.ABCD 4.AD 5.C 6.D 7.C 8.C 9.AC 10.B 第16章法律监督 1.C 2.B 3.A 4.B 5.AB 6.AD 7.A 8.ABCD 9.ABCD 10.ABCD 第17章法律职业 1.ABC 2.ABCD 3.AC 4.AB 5.AC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部分

西南政法大学1995年考研专业课试卷法理学 学科专业:法理学研究方向:法理学 一、选择题(包括单项和多项,每小题3分,共30分) 1.加强社会主义立法是( ) ①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②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必经途径 ③共产党的一切政策具体化、条文化的重要保证 ④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条件 2.“法令,这是号召人们去做大量事情的指令”,这一科学论断的提出者是( )。 ①马克思②恩格斯③列宁‘④毛泽东 3,“法律的责任只是惩罚外部的行为”出自法学名著( )。 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②《论住宅问题》 ③《论法的精神》④《德意志意识形态》 4.作为法的渊源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包括( )。 ①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②民族自治地方权力机关制定的自治条例 ③省会市、较大市权力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 ④县级权力机关制定的有约束力的文件 5.根据法律对社会关系调整方式的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 )。 ①确定性规范②允许性规范 ③准用性规范④命令性规范 6.社会主义法律关系是一种(:)。 ①一般的社会关系②特殊的社会关系 ③人们之间的互助合作关系④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7.适用法律类推的必要条件是( )。 ①需要提倡和鼓励的行为②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 ③处理案件时应选择较相类似的条文④一律须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8.按照法律解释方式的不同,可将法律解释分为( )。 ①司法解释②系统解释③逻辑解释④历史解释 9.我国执法机关中有( ) ①中央人民政府②最高人民法院 ③地方人民政府④各级人民检察院 10.社会主义国家法的主要渊源是( ) ①宪法②法律③法令④法规 二、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 1.社会主义法的公共职能。2、法产生的经济根源 3.肯定性法律后果的内容。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科学含义。 三、论述题(共35分) 1.略论社会主义法治原则(15分) 2.试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法的效益价值。 西南政法大学1995年"《法理学(2)》"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 学科专业:法学 研究方向:法学各专业 考试科目:法学基础理论(含中国宪法)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立法(广义) 2.法律事实 3.法律制裁 4.成文宪法 5.民族区域自治 二、双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将所选答案番号写在答题纸上) 1.中国和西方封建制法相比较,它们的不同特点有: ①西方封建制法以成文法为主要渊源,中国封建制法以习惯法为主。 ②西方一般设立有相对独立的司法机关,中国却没有。 ③西方封建制法受宗教影响很大,中国宗教对法律影响甚微。 ④西方法律维护皇权(或王权)至上,中国法律有利于诸埃割据 ⑤西方封建制法确认的刑罚文明,中国则残酷野蛮。 2.“法制”这个概念, ①可以理解为“国家的法律和制度”; ②其含义是发展变化的,多角度的。 ③在西方,其含义是统一的。 ④必然同民主联系在一起。 ⑤是近代才从西方引入中国的。 3.否定性的法律后果在我国是指: ①对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认定。 ②对是否属于违法行为的否定。 ③对一切属于法律末予规定的行为的否定。 ④对构成违法行为的否定。 ⑤对违法行为的撤销与制裁。。 4.认为法是“社会连带关系”的产物,法学是一门“社会工程学”的, ①是西方19世纪末兴起的两个法学流派的观点。 ②是狄骥和庞德的观点。 ③是奥斯丁、凯尔森、哈特的观点; ④是洛克、孟德斯鸠的观点。 ⑤是同一学派的两个分支的观点, 5.纵观古今中外的法律,我们发现, ①社会是以法律为基础的。 ②法律是以国家政权为前提的。 ③法律任何时候都拥有极大权威的。 ④法律的权威性是国家政权赋予与维护的。 ⑤包含在法律之中的理性、正义是永恒不变的。 6、现行宪法规定,我国有修改宪法提议权的是: ①国家主席。②全国人大常委会。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④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⑤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7、国家的实质是阶级专政,阶级专政的本质表现在: ①对剥削阶级实行专政。 ②对人民实行民主。 ③对统治阶级内部实行民主。 ④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 ⑤对劳动人民实行民主。 8.根据宪法解释的主体、效力的不同进行分类,宪法解释可以分为: ①立法机关解释制。②正式解释。 ③学理解释。④非正式解释。 ⑤专门机关解释制。 9.现行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 ①自治法规;②自治条例。③地方性法规 ④单行条例。⑤行政法规。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①教育科学文化建设。②发展教育事业 ③思想道德建设。④发展科学事业 ⑤提高人民的思想觉悟。 三、判断分析(每题4分,共20分)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文法》,从法的渊源的分类上,应属于“特别行政区的法”。 2、西方大际法系国家的法官办案的逻辑思维方式遵循归纳法。 3、新中国的法经历了由旧中国的法向社会主义法的转变。 4、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是一级独立的国家权力机关。 5、我国公民必须依法享受权利和自觉履行义务。 四、简述题(每题10分,共30分) 1、我国社会主义司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法和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与区别何在? 3、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五、论述题(20分) 试论法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西南政法大学1996年考研专业课试卷法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组名词4分,共20分) 1.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 2.法的形式和法的内容 3.审判解释和检察解释 4.法律部门和法律体系 5.普通法与衡平法 二、简答题(共30分) 1.简述法律编纂的概念、特征及意义(8分) 2.简述法理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目的(10分) 3.简述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及各项要求的具体内容。(12分) 三、论述题(共50分) 试论我国的民主立法。 西南政法大学199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法理学考研试题 西南政法大学1997 年法理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2 分,共20 分) 1.法制

法理学初阶进阶答案

《法理学初阶》练习题参考答案 作者:向桔来源:行政法学院发布:2010-11-01 13:45:05 访问次数:10144次1.ABD 2. ABCD 3. B 4. ACD 5. B 6. A 7. BC 8. ACD 9. A 10. B 11. CD 12. ACD 13. AC 14. BCD 15. ACD 16. AC 17. AC 18. BD 19. ABCD 20. BC 21. B 22. ACD 23. AC 24. ACD 25. ACD 26. B 27. D 28.AD 29.D 30.ABD 31.ABD 32.ABD 33.ABCD 34.C 35.BCD 36.AC 37.ABCD 38.BC 39.ABC 40.ACD 41.D 42.D 43.B 44.AC 45.ABD 46.ABC 47.BCD 48.ABC 49.BC 50.BC 51.C 52.B 53.A 54.AC 55.ABCD 56.CD 57.A 58.BCD 59.CD 60.C 《法理学进阶》练习题参考答案 作者:向桔来源:行政法学院发布:2010-11-01 13:46:08 访问次数:7520次一、选择题 1.③ 2.① 3. ④ 4. ② 5. ① 6.①②③④ 7.①③⑤ 8.③ 9.①②④ 10.②③ 11. ② 12. ①②④ 13.①②③ 14.①②③④ 15.①③④ 16.③ 17. ①②③ 18.①②③④ 19. ①②③ 20.② 21. ④ 22. ①③ 23. ①③④ 24.①④ 25.① 26.③④ 27.④ 28.① 29.①②④ 30.①②③④ 31.①②③ 32. ②③④ 33.①② 34.①②③④ 35.② 36.② 37.①②③

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笔记《法理学》最新笔记

西政考研之家论坛提供 https://www.doczj.com/doc/852737122.html, 西政考研不得不来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笔记 第一章法的基本概念 =================== 第一节法 ......... 法的特征 1.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即法是一种社会规范(1)可为模式 (2)勿为模式 (3)应为模式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具有国家意志性(1)明示认可 (2)默示认可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证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4.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因而具有普遍性(1)法的效力对象的广泛性 (2)法的效力的重复性 5.法是有严格的程序规定的规范,具有程序性 历史上法的本质学说派别代表人物 神意说托马斯.阿奎 理性说西塞罗(古罗马思想家) 主权命令说托马斯.霍布斯(英国思想家) 意志说让.卢梭(法国思想家) 自由说康德(德国哲学家) 事物性质说孟德斯鸠(法国学者) 民族精神说卡尔.冯.萨维尼(德国历史法学派创立人) 利益说鲁道夫.冯.耶林(德国法学家) 法的作用 1.法的规范作用(1)指引作用 (2)评价作用 (3)预测作用①对如何行为的预测 ②对行为后果的预测 (4)强制作用 (5)教育作用 2.法的社会作用(1)法在维护统治阶级方面的作用①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 ②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③调整统治阶级与其同盟者之间的关系 (2)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①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条件 ②维护生产和交换条件 ③促进公共设施建设,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④确认和执行技术规范 ⑤促进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如何正确认识法的作用 1.法的作用的重要性(1)是最主要的社会调整手段 (2)是社会运动和发展的最重要的稳定和平衡的工具 (3)具有其他社会规范所不具有的优点 2.法的作用的有限性(1)只是众多社会调整手段中的一种 (2)法作用范围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 (3)法自身特点而产生的有限性 第二节法律规范 ................ 法律规则的构成(三要素说) 1.假定条件(1)法律规则的适用条件 (2)行为主体的行为条件 2.行为模式(1)可为模式 (2)应为模式 (3)勿为模式 3.法律后果(1)合法后果 (2)违法后果 法律规则的分类 1.按照规则内容规定的不同(1)授权性规则(2)义务性规则 2.按照规则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1)确定性规则 (2)委任性规则 (3)准用性规则 3.按照规则对人们行为规定和限定的范围或程度不同(1)强行性规则 (2)任意性规则 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的区别 1.在内容上法律规则的规定是明确具体的,它着眼于主体行为及各种条件(情况)的共性 法律原则的着眼点不仅限于行为及条件的共性,而且关注它们的个别性 2.在适用范围上法律规则由于内容具体明确,它们只适用于某一类型的行为 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有更大的覆盖面和抽象性 3.在作用方式上法律规则是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当中的 而法律原则的适用则不同 4.在作用上法律规则具有比法律原则强度大的显示性特征 法律原则是法律规则的本源和基础,甚至直接作为法官裁判的法律依据 法律原则的种类 1.按照法律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1)公理性原则(2)政策性原则 2.按照法律原则对人的行为及其条件之覆盖面的宽窄和适用范围大小(1)基本原则 (2)具体原则 3.按照法律原则涉及的内容和问题不同(1)实体性原则 (2)程序性原则 关于权利的学说 1.自由说 2.范围说 3.意思说 4.利益说 5.折衷说 6.法力说 7.资格说 8.主张说 9.可能说 10.选择说 法律权利的特点 1.权利的本质是由法律规范所决定,得到国家的认可和保障 2.权利是权利主体按照自己的愿望来决定是否实施的行为,因而权利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性 3.权利是为了保护一定的利益所采取的法律手段 组成完整的法律权利结构的三要素 1.自由权 2.请求权 3.诉权 义务的概念 1.指义务人必要行为的尺度 2.指人们必须履行一定作为或不作为之法律约束 3.指人们实施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权利和义务的分类 1.根据根本法与普通法律规定不同(1)基本权利义务 (2)普通权利义务

2012西南政法大学考研——西南政法考研法理学内部资料判断分析题整理

【评析题真题】 06年有关大义灭亲和救人闯红灯 07年运用法理学的知识和原理对“徒法不足以自行”的观点 08年禁酒令谈谈对法律实效产生条件的认识 09年有观点认为,守法就是履行义务,对自己的约束,人们之所以守法是因为惧怕法律的制裁,因此守法是件痛苦的事。 请结合法理学有关知识和原理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并谈谈你对守法的根据和理由的认识。 10年有观点认为“法的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之间是矛盾的,强调效率必然会导致不公平,而强调公平必然会导致降低效率”。请运用法理学有关知识和原理对上述观点进行分析。 11年评析题:有观点认为“法律的实施就是法律的实现”。 请运用法理学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一男子驾车闯红灯被警察拦住,警察查明驾车人因要将其突发疾病的邻居送往医院抢救而闯红灯。对此行为的性质和法律责任,两警察持不同意见,警察甲认为在任何情况下违反交通规则均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而警察乙则认为驾车人为抢救病人,违反规则是出于不得已,因而不应受到处罚。请对两警察在法律推理方式上的区别作出分析。 【答案要点】法律推理是指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为前提,运用科学的方法和规则,为法律适用提供正当理由的一种逻辑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特征是:它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以法律与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推理的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的理由。法律推理的方法主要有两大类,即形式推理和辩证推理。前者是指解决法律问题时所运用的演绎方法、归纳方法和类推方法;后者是指当作为推理的前提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互相矛盾的法律命题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辩证推理的特点是:它是面临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互相矛盾的命题时所进行的选择过程;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解决因法律规定的复杂性而引起的疑难问题;它是主观辩证法对法律或者案件客观事实的辩证关系的认识的推理过程,必须是建立在事物的辩证法的客观基础之上;它是经过对具体的矛盾运动的研究而做出的较复杂的推理过程。从案例提供的情况可以看出,甲使用的推理方式是演绎推理,即是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根据一般性的知识推出关于特殊性的知识。他的推理方式是:违反交通规则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驾车人闯了红灯,违反了交通规则;所以驾车人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乙使用的辩证推理的方法,它是面临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所进行的选择过程,即违反交通规则应受到法律的制裁,驾车人违反了交通规则;驾车人违反交通规则是为了抢救病人,属于特殊情况。对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乙做出的选择是:驾车人的行为不应受处罚。 西南政法考研法理 三、材料分析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10分,共40分) 1、西塞罗有一句名言:“为了得到自由,我们成为法律的臣仆”。洛克指出:“不管会引起人们怎样的误解,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马克思认为“法律在人的生活即自由生活面前是退缩的。” 请你分析上列论述的含义并从法的内容、法律规范种类及法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具体说明。

法理学初阶课本重点整理1到7章

导论法学和法理学 一、法学简说 (一)法学词源 西方:1拉丁文Jurisprudentia,至少在公元前3世纪罗马共和国时代就已经出现,表示有系统、有组织的法律知识、法律学问。 2 柯隆加尼乌斯担任了大神官开始在公开场合讲授法律条文 阿埃利乌斯以世俗官吏的身份讲授法律,法律知识成为一门世俗的学问。 3 古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给法学的经典性的定义(出自“法学阶梯”) 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 理解:与西方自然法思想密切联系---关于法的二元结构(国家法和自然法----绝对的、永恒的、普遍的,不以民族、地域、时间、空间而转移----也就是神的事情,神是没有缺陷的,相当于自然法范畴下的法学立场 蕴含了法的二元结构的观念---立足于人世生活的有序化,形成一种普遍绝对的秩序状态的学问。直接的考察对象是人事,考察目标是要形成一种类似于神界的那种永恒的、绝对的状态---内容蕴含了伦理的正当性,关于“什么是正义的学问” 中国:1 先秦时期被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刑名之学”讲究名辩,强调定分正名,着重对“刑”“名”进行辨析 2“律学”一词魏明帝设立“律博士”以后 3秦代开始就有了“律学”这门学问,主要是对现行律例进行注释 律学是解释现行法,是以承认现行法的正当性为前提----不同于西方 4“法学”一词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代,其含义仍接近于“律学” 中国古代“法学”一次与来自近现代西方的“法学”概念有着很大区别 5现代意义上的“法学”一词,由日本传入,津田真道,维新变法时期传入我国 1896年,梁启超“论中国宜讲求法律之学”一文中呼吁“今日非发明法律之学,不足以自存” (二)法学的研究对象 1 法学,又称法律学或法律科学,是研究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2 法律同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主要在于它有特定的研究对象,以法律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3法律现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包括法律条文、法律行为、法律职业、法律关系等。法律现象可以总称为法的静态现象和动态现象 (三)法学的层次 知识之学智慧之学精神之学(逐步深化) 表现为一种知识系统运用信仰 二、法理学简说 1 法理学是以作为整体的法律的共同性问题和一般性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法学,着重揭示法律的基本原理。 2“法理学”一词本为日文汉字穗积陈重 3 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乃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法理学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准确,全面的把法之“理”揭示出来,以指导法律实践。 4 法理学的学科名称在国内外并不统一,西方法律哲学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黑格尔认为,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是研究客观精神运动的科学,作为科学的法哲学,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试卷及答案

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通过分析某一法律规范在整个法律体系和所属法律部门中的地位和作用,来揭示其内容和含义,这种法律解释的方法称为() A、文理解释 B、系统解释 C、目的解释 D、语法解释 2、“积极自由是指个人有干什么的自由;消极自由是指个人不受外部力量干涉的自由。”对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进行区分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伯林 C、哈特 D、康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草案)》中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年龄、身体残疾等因素而受歧视。”此条款主要体现了法律的哪种价值:() A、秩序价值 B、自由价值 C、平等价值 D、效益价值 4、下列关于法律解释的哪一表述是错误的?() A、法律解释作为法律职业技术的核心在任何有法律职业的国家中,其规则和标准也有所不同 B、法律解释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解释者往往只使用其中的一种方法 C、法律解释必然存在于法律适用之中 D、法律解释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性,但是它有客观性 5、约翰?洛克(1632—1704),著名的英国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自由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政府论》下篇是西方政治思想史上的经典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洛克阐述了他的自然权利学说,洛克所论述的“自然权利”不应该包括以下哪项?() 试卷第1页(共10页) A、生命权 B、财产权 C、自由权 D、追求幸福权 6、“法律的存在是一回事,它的优缺点是另一回事,法律是否存在与它是否符合某假定的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一个法律,我们可能恰巧不喜欢它,或者它可能不符合我们用以认可法律的标准,但只要它确实地存在,它便是法律,这是一个事实。”哈特的这段话体现了:() A、法律为正义奠定了原则基础,提供了正义的标准和尺度。 B、正义为法律奠定了原则和基础,是衡量法律好坏的标准。 C、正义推动了法律的进化,正义观念的进步引起法律观念的进步。 D、法律与正义分离,至少没有必然的联系。 7、第21届联合国通过了《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公约第九条规定:“人人有权享有人身自由和安全。任何人不得加以任意逮捕或拘禁。除非依照法律所确定的根据和程序,任何人不得被剥夺自由。”下列对于公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限制等专属立法事项,应当由立法机关通过法律来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代为规定,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行为必须要有法律的授权,不得抵触法律。 B、该规定中的人权是集体人权 C、我国没有加入这个公约,由此公约的规定在我国不具有国内法的效力。 D、该规定体现了集体人权高于个体人权。 8、所谓法律目的解释方法,指法官在解释法律条文时可以用法律条文的立法目的作为解释的根据,当采用文义解释及其他解释方法,得出两个不同的解释意见而难以判断哪一个解释意见正确时,应当采纳其中最符合立法目的的解释意见。以下对于法律的目的解释,理解正确的是: () A、目的解释不需要考虑立法者的意图。 B、目的解释方法,必须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冲突,或者在法律规定之间出现漏洞,无法进行有效衔接的时候运用。 C、目的解释高于文义解释。 D、目的解释要求我们不能按照字面意思来解释法律。 9、“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选自马克思的下列哪篇著作:() A、《关于出版自由的辩论》 B、《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C、《共产党宣言》 D、《巴黎手稿》 10、我国《合同法》第41条规定:“对格式条款的理解发生争议的,应当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释。对格式条款有两种以上解释的,应当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条款一方的解释。格式条款和非格式条款不一致的,应当采用非格式条款。”对该法律条文的下列哪种理解是错误的?() A、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是法律原则 B、格式条款本身追求的是法的效率或效益价值,该法律条文规定的内容追求的是法的正义价值 C、该法律条文是对法的价值冲突的一种解决 D、该法律条文规定了法律解释的方法和遵循的标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1、根据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下列表述哪几项是错误的?() A、法在本质上是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体现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 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 D、法不受客观规律的影响 2、关于法与宗教的关系,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法与宗教在一定意义上都属于文化现象 B、法与宗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人群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C、法与宗教在历史上曾经是浑然一体的,但现代国家的法与宗教都是分离的 D、法与宗教都是社会规范,都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宗教同时也控制人的精神

法理学初阶习题

法理学初阶习题 法理学初阶习题 一、选择题 1.注释法学派的代表人物有()。 A.伊纳留 B.阿佐 C.巴尔多鲁 D.阿库修斯 2.古典自然法学的代表著作有()。 A.《战争与和平法》 B.《利维坦》 C.《政府论》 D.《论法的精神》 3.将“法律”界定为“不受欲望影响的智慧” 的思想家是()。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色诺芬 D.西塞罗 4.关于法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

确的是()。 A.两者的研究内容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叠关系 B.法学指导着其他社会科学,其他社会科学成为法学的方法论原则和理论基础 C.两者研究方法具有互补关系 D.两者在发展进程中具有互动关系 5.迪尔凯姆是哪个国家的社会学家?() A.英国B .法国 C.德国D .美国 6.法学的功能是指()。 A.法学满足了人类社会的需要 B ?法学满足了法学家的需要 C.法学满足了法律的需要 D.法学是科学。 7.比较法学研究的内容包括()。 A.—国法律制度在不同时代的纵向比较 B.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现象的比较 C.不同法系的法律制度的比较 D.法学中不同名词概念的比较 8对边缘法学的正确认识包括()。 A.边缘法学是现代法学发展的新趋势

B.边缘法学在法学学科中处于边缘地位 C.边缘法学就是法学和其他学科之间形成的交叉学科 D.边缘法学的研究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9.“法典是人民自由的圣经”,马克思的这一句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A.价值分析方法B .实证分析方法 C.社会学分析方法D .历史分析方法 10.“恶法亦法”这一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 A.价值分析方法B .实证分析方法 C.社会学分析方法D .历史分析方法 11.“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一名言体现了哪种法学分析方法的立场?()A.价值分析方法B .实证分析方法 C.社会学分析方法D .历史分析方法 12.法学教育的内容包括()。 A.相关社会科学知识教育和法律知识教育 B.相关自然科学知识教育 C.法律职业技能训练 D.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2013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考研真题_西南政法大学考研网

2013年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考研真题 法理学部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答题要求: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该判断出自( ) A.柏拉图《法律篇》 B.查士丁尼《国法大全》 C.西塞罗《论法律》 D.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2.分析法学派的理论渊源来自( ) A.英国法学家边沁 B.英国法学家密尔 B.英国法学家奥斯丁 D.英国法学家哈特 3.法是能使各个人的意志依据自由的普遍法则与他人意志相协调的条件之总和。”该观点属于( ) A.康德 B.黑格尔 C.萨维尼 D.马克思 4."真正的法律制度必须符合一定的内在道德和外在道德。”提出该观点的著作是( ) A.《正义论》 B.《法律帝国》 C.《法律的道德性》 D.《法律的概念》 5.应该重视社会现实中的“活法”与“自由法”的作用,扩大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允许法官可以根据正义原则和习惯自由地创制法律规则。持该观点的法学家是( ) A,社会学法学派的欧根·埃利希 B.社会法学派的罗斯科·庞德 C.现实主义法学的弗兰克 D批判法学运动的昂格尔 6.下列哪篇文章标志着马克思的思想开始由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 A.《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 B.《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 C.《论犹太人问题》 D.《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7.将法律发展看作是“从身份到契约”的运动的学者是( ) A.萨维尼 B.卢梭 B.恩格斯 D.梅因 8.与成文法相比,不成文法( ) A.具有较好的规范功能、预防功能和社会改革功能 B.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社会适应性 C.在适用中更需要解释 D.法官在适用法律时拥有的自由裁量权较小 9.将法律行为分为抽象法律行为和具体法律行为所依据的标准是( ) A.法律行为的主体 B.行为人的具体行为方式 C.行为与法律的要求是否一致 D.法律行为的效力对象和生效范围 10.在西方法文化传统中,“法”与“法律”之间存在着明显区别,“法”表示某种应然的正义准则,而“法律”表示某种现实的人定法,导致这种区别的首要理论是( ) A.自然法理论 B.神启法理论 C.分析实证主义理论 D.哲理法理论

法理初阶正式试卷(卷)

西南政法大学试卷(卷) 200 —200 学年第 学期 课程 法理学初阶 专业 法学 年级 本试卷共12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目要求,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认为“一般法理学的研究主题乃是抽离自诸多实在法体系的共同原理,同样的,一般法理学之唯一的或适当的目的,也是在阐明这些共同原理。”并由此将法理学从法学中分离出来的是( ) A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B .英国法学家边沁 C .美国法学家庞德 D .英国法学家奥斯丁 2.认为法律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将“随着民族的成长而成长,随着民族的强大而强大,最后随着民族个性的消亡而消亡。”提出此观点的是( ) A .历史法学派的萨维尼 B .哲理法学派的黑格尔 C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 D .分析法学派的哈特 3.英国新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哈特著名的代表作是( ) A .《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 B .《法律的道德性》 C .《论当代在立法和法学方面的使命》 D .《法律的概念》 4.在某法学理论研讨会上,甲和乙就如何理解“法”、“法律”、“法学”进行辩论。甲说:①中国南北朝就有“寻古之名流,多有法学”之语,因而“法学”这门学科中国自古就有;②“法理学”一词由日本人穗积陈重所创造;③英文“Jurisprudence ”自古以来就表示法理学,古今没什么差异。乙则认为:①“法即刑,模即法,范亦法,型为铸造器具之法。”这说明中国传统中的法现象与“刑”联系非常紧密;②法学这门学科最早产生于古希腊;③西方的“自然法”思想对整个西方法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试卷第1页(共 12 页) -密-----------------封-----------------线-------------------内-----------------线-------------------内-------------------不 -------------------内-------------------不----------------------------------------不---------------------要---------------------要-----------------------答-----------------------答-------------------题 学生姓名:名:___________________ 学 ___________________ 学 __ 学号 :_________________ 专业专业年级 : ------------------- -------------------------------------- ---------------------------------------------------------------------------------------------------------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教材课后习题答案

法理学初阶》(第三版)选择题参考答案 导论 1.B 2.AD 3.C 4.ABCD 5.ABCD 第一章 1.BD 2.A 3.ABCD 4.ABCD 5.B 第二章 1.D 2.ABCD 3.ACD 4.ABCD 5.ABCD 6.D 第三章 1.ACD 2.B 3.BCD 4.BC 5.ACD 第四章 1.ABCD 2.ABCD 3.CD 4.ACD 5.ABC 第五章 1.BCD 2.ACD 3.AC 4.B 5.AD 第六章 1.D 2.AC 3.BD 4.ABCD 5.AB 第七章 1.B 2.CD 3.BD 4.ACD 5.ABC 第八章 1.D 2.ABC 3.AC 4.ABD 5.AC 第九章 1.ACD 2.ABCD 3.AB 4.ABD 5.AB 第十章 1.D 2.AD 3.B 4.A 5.ABD 第十一章 1.CD 2.B 3.ABCD 4.BCD 5.BC 第十二章 1.A 2.D 3.ACD 4.C 5.ABCD 第十三章 1.ABCD 2.CD 3.B 4.ACD 5.B 第十四章 1.A 2.D 3.B 4.C 5.AC 第十五章 1.B 2.ABCD 3.AD 4.ABC 5.C 第十六章 1.C 2.B 3.ABC 4.ACD 5.BCD 第十七章 1.ABC 2.ABCD 3.C 4.AB 5.AC 《法理学进阶》(第三版)选择题参考答案 导论 1.ACD 2.B 3.D 4.ABD 5.C 第一章 1.ABD 2.A 3.ABCD 4.BC 5.AC 第二章 1.①②③④ 2.①③⑤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 第三章 1.① 2.④ 3.③ 4.② 5.③ 第四章 1.① 2.①②④ 3.②③ 4.② 5.②④ 第五章 1.① 2.②④ 3.① 4.③ 5.① 第六章 1.①④ 2.① 3.①③④ 4.④ 5.①②③④ 第七章 1.① 2.①②③④ 3.② 4.①②③ 5.④ 第八章 1.① 2.②③④ 3.② 4.② 5.①②③④ 第九章 1.②③④ 2.①②④ 3.② 4.①②③④ 5.③④ 第十章 1.①②③④ 2.①②③ 3.①②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 第十一章 1.①②③ 2.①②④ 3.① 4.④ 5.③ 第十二章 1.① 2.③ 3.①②④ 4.①②④ 5.②③④ 第十三章 1.②③④ 2.④ 3.②④ 4.④ 5.①③ 第十四章 1.④ 2.④ 3.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 第十五章 1.①②③④ 2.①②③④ 3.①②④ 4.①②③ 5.①②③ 第十六章 1.② 2.① 3.①③③ 4.②③ 5.② 第十七章 1.④ 2.④ 3.①③③④ 4.①②③④ 5.①②③④ 第十八章 1.② 2.①②③ 3.①②③ 4.③ 5.①②③ 第十九章 1.①② 2.②③④ 3.② 4.①②③④ 5.③ 初阶第二章第6题原答案缺,寨寨根据自己的学习加上了哈6.D

第三版法理学初阶课后答案

【相关使用说明:】 1.此答案以法理学教研室 公布的第一版法理学初 阶、进阶答案上形成; 2.红色字体表示在第三版 中相关题目的已作变 更,答案是注册自己看 书时做的,大家可以借 鉴之。当然,自己“丰 衣足食”为最佳。如若 有解决不了的题目,欢 迎大家在跟帖中提出, 以便大家共同探讨;3.进阶第一版与第二版课 后题目无变化。据注册 了解,只是偶尔版面的 删减与新增,变化可忽 略,如若不实,还望大 家指出; 4.不可迷信答案,抓好课 本,夯实基础才是真理。 最后,祝大家考研成功! == 法理学教研室 == 导论法学与法理学 1. B 2. AD 3. C 4. ABCD 5. ABCD 第一章法学历史 1. AD 2. A 3. ABCD 4. ABCD 5. B 第二章法学性质 1. D 2. ABCD 3. ACD 4. ABCD 5. ABC 6.D 第三章法学体系 1. ACD 2. B 3. BCD 4. BC 5. ACD 第四章法学教育 1. ABCD 2. ABCD 3. CD 4. BD 5. AB 第五章法律的概念 1. BC 2. ACD 3. AC 4. B 5. AD 第六章法律起源和法律发 展 1. D 2 ABCD 3. BD 4. ABCD 5. AB 第七章法律渊源和法律分 类 1. BC 2. CD 3. BD 4. ACD 5. ABC 第八章法律机构和法律效 力 1. D 2. BC 3. C 4. D 5. AC 第九章法律意识与法律行 为 1. ACD 2. ABCD 3. AB 4. AB 5. ABD 第十章法律关系和法律责 任 1. D 2. A 3. B 4. A 5. ABD 第十一章法系 1. BCD 2. B 3. ABCD 4. BC 5. BC 第十二章法治概述 1. A

(完整word版)西政法理学进阶期末试卷及答案汇总

2006-2007第一学期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 小题,每小题2 分,共30 分) 1、柏拉图关于法律的主要著作包括() A、《理想国》 B、《政治家》 C、《政治学》 D、《尼各马可伦理学》 2、关于“法律解释”的正确理解是() A、法律解释是成文法出现后的必然现象 B、法律解释必须完全根据法律规范的字面含义进行解释 C、法律解释有完善立法的作用s D、法律解释的效力高于被解释的法律文本 3、法律对利益的调整机制为() A、表达利益要求 B、消灭利益冲突 C、平衡利益冲突 D、重整利益格局 4、有时被人们称为价值法学的是() A、社会法学 B、分析法学 C、自然法学 D、哲理法学 5、以下著名法学家,属于法国的是() A、霍布斯 B、洛克 C、卢梭 D、孟德斯鸠 6、法律与宗教的区别表现为() A、法律的产生远早于宗教 B、法律的基础是人的理性的自觉力量,而宗教则不是 C、法律规则人的外部行为,而宗教规范则相反

D、法律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明确,而宗教规范则相反 7、法律对社会的影响后果超出了立法者本来的意图,这说明法律具有()功能。 A、显性功能 B、隐性功能 C、正功能 D、非功能 8、“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的命题出自() A、马克思 B、霍布斯 C、孟德斯鸠 D、康德 9、对利益作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式的分类的是() A、德国的赫克 B、法国的爱尔维修 C、英国的边沁 D、美国的庞德 10、关于国家和法的关系,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法治国家和法发生联系,人治国家和法不发生联系 B、法律形式受国家形式的影响 C、国家的性质和特征决定法律的性质和特征 D、国家制度的完善离不开法律的重要作用 11、科学技术对法律系统提出了一系列的挑战,具体言之,科技对法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科技的发展() A、扩大了法律调整的社会关系的范围 B、对立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C、对法律实施提供了全新的手段 D、提高了法律实施的效率 12、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社会是法律的产物 B、法律是社会的产物

2020西南政法大学法硕考研参考书目汇总

2020西南政法大学法硕考研参考书目汇总法学理论 《法理学初阶》,付子堂主编,法律出版社第五版;(注:法学各专业初试参考书目) 《法理学进阶》,付子堂主编,法律出版社第五版;(注:法学各专业初试参考书目) 《法理学高阶》(绪论及上编),付子堂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注:法学理论专业复试参考书目) 法律逻辑学 《法律逻辑学》,雍琦著,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 《法律适用中的逻辑》,雍琦、金承光、姚荣茂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法律史 《中国法制史》,曾代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或2012年版; 《中国法律思想史》,俞荣根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中国宪法学》,汪太贤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王学辉主编,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法律硕士 请参考法律硕士联考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 刑法学

《刑法总论》,李永升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1月第二版; 《刑法分论》,朱建华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1月第二版。 诉讼法学 (1)刑事诉讼法方向: 《刑事诉讼法学》,孙长永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12月第三版; 《刑事诉讼法学》,陈卫东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4月版; 《证据法学》(修订版),潘金贵主编,法律出版社2016年8月 第一版。 《证据法学》(第五版),何家弘、刘品主编,法律出版社2013 年1月第一版; (2)民事诉讼法方向: 《民事诉讼法原理》,田平安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侦查学 《侦查学教程》,任惠华、马方主编,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痕迹学》,邹明理主编,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笔迹学》,贾治辉主编,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警察科学 《犯罪学(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张小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警察法通论(21世纪中国高校法学系列教材)》,李元启,师维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一版。

西政法理学学科博士生经典解读课程

西南政法大学法理学学科组博士生经典解读课程(部分) 柏拉图《法律篇》(1) 作者:褚宸舸 (https://www.doczj.com/doc/852737122.html,/system/falibbs/index.asp) (选用版本:柏拉图《法篇》,见王哓朝翻译《柏拉图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指导老师:付子堂文正邦赵明朱学平王威 博士生:王恒赵树坤熊毅军周祖成谢宝红陆幸福 导论 付子堂老师:把?西方法理学?和?法学经典研究?两门课合在一起上,这是导师组反复研究的结果。这个学期我们主要研究柏拉图,以柏拉图的《法律篇》为主。希望在最后能有一个研究成果,即?柏拉图的法哲学研究?。 研究法理学必须对西方法理学这条线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但我们在认识当代法理学的问题时候必须在源头上找到一些解释的根据。因此博士生和硕士生对中国和西方这两条线都必须有一个认识,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研究西方法理学必须从源头上做起。只有对西方法理学发展之源有一个认识,对这个源头有一个比较系统的准确的把握,我们才能够对整个法理学特别是西方法理学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把握。 我们的学术传统就是强调基础,强调对学生基础的训练。从法理学来看,基础的训练就是强调对原典的研读和把握,因此要求大家在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阶段要注意对一些经典著作的精读。当然,不可能对每一本经典都精读,但要尽可能地读一些原著。但读原著不能一知半解,一个学期哪怕是读一本

书,只要读懂、读通就能够受益匪浅,对我们终身的学习和研究都会有很大的帮助。上个学期我们选了几本书做了试验,取得了一定效果,当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个学期我们准备集中到某一个或少数几个的经典人物,从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来看的经典人物。在这些经典人物中我们要集中到一本或几本经典著作,来做更加集中的研究。这个学期集中在柏拉图,按照武汉大学邓晓芒老师的授课方式,逐段甚至逐句的讲解,不能大而化之。这种做法在我们学校刚刚推行,但在其他学校早已存在。沈宗灵老师早在80年代在给北大法理学专业的学生讲法理学的时候就把勒内〃达维德(Rene David )的《当代主要法学体系》印给学生,一段一段地读。这样做对大家都有好处。 今天我们来研究柏拉图,先简单讲一讲为什么要研究柏拉图,然后再介绍一下柏拉图的基本情况,在这个基础之上再进入柏拉图的著作。我们主要以人民出版社出版、王晓朝翻译的《柏拉图全集》四卷本作为蓝本,同时大家可以参阅其他版本。所以要求博士生每人都有一套《柏拉图全集》。同时可以参阅张智仁与何勤华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柏拉图的《法律篇》。 作为第一节课,我们需要一个开场白或者说是导论,先简单说一下为什么选择柏拉图,因为他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是一个处于源头的思想家。我们讲法治思想、法学思想或者说是法律思想都有一个源流。包括研究当代法理学的问题,比如法和自由、法和正义、法和权利甚至法和道德等等也是如此。这个源就是古希腊、古罗马。如果我们离开了古希腊、古罗马,很多问题就说不清楚。中国思想的源头当然也在古代,比如孔孟。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大家要注意中西的比较,建议大家看看已经有的研究成果,最有代表性的一个是蒋庆的?关于柏拉图和孔子的法律思想比较?,收录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孔子法律思想研究》中。另一个是夏勇写的一篇文章,收录在刚刚出版的《法治源流——东方与西方》。其他学者关于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研究的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