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金属工艺学—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第十五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本知识

(一)教学内容

切削加工的分类、任务及其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零件的种类及组成零件的表面。零件技术要求(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粗糙度)简介。切削用量三要素和切削层参数的概念。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刀具材料的种类、牌号和用途。刀具的结构及切削部分的组成。切屑的种类及其对切削加工的影响。切削功率的计算。切削液的作用、种类及选用。刀具磨损的形式和过程。刀具耐用度的概念。工件材料可加工性的概念和改善途径。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阐述了切削加工概述,金属切削刀具,金属切削过程及其物理现象,工件材料可加工性,提高生产率的途径等内容。

(三)重点、难点

着重讲述切削用量三要素和切削层参数的概念。刀具材料应具备的性能。刀具材料的种类、牌号和用途。提高生产率的途径。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

(四)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

1.刀具材料(识记)

2.刀具角度(简单应用,能图示尖头车刀、偏刀、切断刀、镗刀的基本角度)

3.切削层参数和残留面积(领会,记住公式,会计算残留面积高度)

4.切削加工规律的应用(简单应用,领会切削加工的现象与规律;应用切削加工规律。)5.机床的分类和型号(识记,了解机床型号的含义)

6.机床的传动(领会,能看懂机床的传动系统图)

技师机械类理论考试专业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

技师机械类理论考试专业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试题技师理论试题 科目编号科目编号 机械基础金属工艺学 1~25 76~100 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26~50 101~125 公差电工 51~75 126~150 注:同一科目的判断题与选择题编号均一致。 判断题 1 ( )凡是四个构件连结成一个平面,即成为平面四杆机构。 2 ( )A型、B型和C型三种型式普通平键的区别主要是端部形状不同。 3 ( )在液压系统中,粗滤油器一般安装在液压泵的吸油管路上;精滤油器一般安装在液压泵的出油管路上。 4 ( )采用变位齿轮相啮合可以配凑中心距。 5 ( )矩形螺纹的自锁条件为:螺纹升角必须小于或等于摩擦角。 6 ( )液压泵的输出功率即为泵的输出流量和其工作压力的乘积. 7 ( )当溢流阀安装在泵的出口处,起到过载保护作用时,其阀芯是常开的. 8 ( )链传动一般不宜用于两轴心连线为铅垂线的场合. 9 ( )带传动是通过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10 ( )联轴器和离合器在联接和传动作用上是相同的 11 ( )弹性套柱销联轴器可以缓冲、吸振,运用于高速、有振动和经常正反转起动频 繁的场合。 12 ( )当变速器作恒扭矩使用时,应按最低转速时的输出功率选用。 13 (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该物体滑动或滑动趋势的方向相同。

14 ( )润滑油的粘度越大,则内摩擦阻力越小。 15 ( )液压传动系统中,压力的大小取决于液压油流量的大小。 16 ( )滚动螺旋的应用已使磨损和效率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 17 ( )链传动是依靠啮合力传动,所以它们的瞬时传动比很准确。 18 ( )凸 轮机构就是将凸轮的旋转运动转变为从动件的往复直线运动。 19 ( )由于传动带具有弹性且依靠摩擦力来传动,所以工作时存在弹性滑动,不能适用于要求传动比恒定的场合。 20 ( )齿轮齿条传动只能将齿轮的旋转运动通过齿条转变为直线运动。 21 ( )液压传动中,传递动力和运动的工作介质为油液。 22 ( )内燃机中的曲柄滑块机构;牛头刨床中的导杆机构均是平面四杆机构 23 ( )螺旋传动能将螺杆的旋转运动转变为螺母的直线运动。 24 ( )带传动具有过载保护作用,可避免其它零件的损坏。 25 ( )在对心曲柄滑块机构中,若以滑块为主动件,机构具有死点位置. 26 ( )机件的真实大小应以图样上所注的尺寸数值为依据,但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也有关。 27 ( )机械图样中(包括技术要求和说明)的英寸、角度、弧长等单位,须注明其计 量单位的代号及名称。 28 ( )平面图形在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 线段,且平行于投影轴。 29 ( )用曲线板描每一段曲线时,至少应包含前一段曲线的最后一个点,而在本段后 1

《金属工艺学》考试重点知识缩印(打印版)

塑性加工金属塑性变形 1.加工硬化:在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所有强度指标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 2.回复: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因原子的活动能力增强,使原子恢复到平衡位置,晶体内残余应力大大减小的现象。 3.再结晶:当温度升高到该金属熔点的0.4倍时,金属原子获得更多的热能,使塑性变形后金属被拉长了的晶粒重新生核、结晶,变为与变形前晶格结构相同的新等轴晶粒的过程。4、冷变形:是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所进行的变形或加工,如钢的冷拉或冷冲压等;热变形:是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所进行的变形或加工,如钢的热轧、热锻等。 5.可锻性:材料在锻造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而不开裂的能力。6.锻造比:锻造时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通常用变形前后的截面比、长度比、或高度比来表示。7.锻造:自由锻与模锻的生产与应用。与自由锻相比,模锻尺寸精度高,机械加工余量小,锻件的显微组织分布更为合理,可进一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模锻生产率高,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设备投资大,模锻成本高,生产准备周期长,且模锻件的质量受到模锻设备吨位的限制,因而适用于中小型锻件的成批和大量生产。 1.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朱运动使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促使道具前刀面接近工件而实现切削。他的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进给运动使刀具与工件之间附加的相对运动,与主运动配合,即可连续地切削,获得具有所需几何特性的已加工表面。 2.切削三要素:切削速度: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m/s);进给量:刀具在紧急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mm/z);背吃刀量:在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该点主运动方向的切削层尺寸平面中,垂直于进给运动放向测量的切削尺寸(mm)。 3.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公称横接面积:切削层在切削尺寸平面里的实际横接面积;切削公称宽度:主切削刃截形上两个极限点间的距离;切削层公称厚度:很截面积与公称宽度之比 4.刀具材料基本要求:较高硬度、足够强度和韧性承受切削力和冲击和震动、较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工艺性。常用材料: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及陶瓷材料。5、车刀切削部分组成:前面:道具上切削流过的表面;后面:刀具上与工件上切削中产生的表面相对的表面。切削刃:指刀具前面上拟作切削刃的刃,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之分。6、刀具几何角度和作用:主偏角(一般45、60、75、90度)、副偏角(5—15):影响切削层截面的形状和参数,切削分力的变化并和副偏角一起影响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前角(5-15)、后角(8-12):减少道具后面与工件表面的摩擦,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锋利与强度、刃倾角(负5—+5):影响刀头的强度、切削和排屑方向 5.切削过程:切削塑形金属是,材料受到道具的作用以后,开始产生弹性变形。随着刀具继续切入,金属内部的应力、应变继续加大。当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点时,产生塑形变形。刀具再继续前进,应力进而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金属材料被挤裂,并沿着刀具的前面流出而成为切屑。 6.切屑种类: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7.切削力切削功率的计算:P18 8.切屑热的来源:在切屑过程中,由于绝大部分的切削功都转变成热量,所以有大量的热产生,这些热称之为切削热。主要来源:切屑变形所产生的热量;切屑和刀具的前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工件与刀具后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9.切屑热的分布:切屑热产生以后,由切屑、工件、刀具及周围的介质传出、各部分传出的比例取决于工件材料、切削速度、刀具材料及刀具几何形状等。车削时的切屑热主要由切屑传出。 10.切屑热对切削的影响:传入切削及介质中的热量越多,对加工越有利;传入刀具的热量虽然不是很多,但由于刀具切削部分体积很小,因此刀具的温度可达到很高。温度升高以后会加速刀具的磨损;传入刀具的热量,可能使工件变形,产生形状和尺寸的误差。 1、铣削的工艺特点:1)生产率较高。2)铣削时容易产生振动。3)刀齿散热条件好。应用:铣削时,主运动是铣刀的回转运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铣刀可以用来加工平面、成形面、齿轮、沟槽,还可以进行孔加工,如钻孔、扩孔等。 铣削可分为粗铣、半精铣、精铣。 1、外圆加工方案的分析及其应用: (1)粗车除淬硬钢以外,各种零件的加工都适用。当零件的外圆面要求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值较大时,只粗车即可。(2)粗车—半精车对于中等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的末淬硬工件的外圆面,均可采用此方案。(3)粗车—半精车—磨(粗磨或半粗磨)此方案最适于加工精度稍高、粗糙度值较小,且淬硬的钢件外圆面,也广泛用于加工未淬硬的钢件或铸件。(4)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此方案的适用范围基本上与(3)相同,只是外圆面要求的精度更高、表面粗糙度值更小,需将磨削分为粗磨和精磨,才能达到要求。(5)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研磨(或超级光磨或镜面磨削)此方案可达到很高的精度和很小的表面粗糙度值,但不宜用于加工塑性大的有色金属零件。(6)粗车—精车—精细车此方案主要适用于精度要求高的有色金属零件的加工。塑性加工金属塑性变形 1.加工硬化:在冷变形时,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材料的所有强度指标和硬度指标都有所提高,但塑性和韧性有所下降的现象。 2.回复: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至一定温度后,因原子的活动能力增强,使原子恢复到平衡位置,晶体内残余应力大大减小的现象。 3.再结晶:当温度升高到该金属熔点的0.4倍时,金属原子获得更多的热能,使塑性变形后金属被拉长了的晶粒重新生核、结晶,变为与变形前晶格结构相同的新等轴晶粒的过程。4、冷变形:是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下所进行的变形或加工,如钢的冷拉或冷冲压等;热变形:是金属在再结晶温度以上所进行的变形或加工,如钢的热轧、热锻等。 5.可锻性:材料在锻造过程中经受塑性变形而不开裂的能力。6.锻造比:锻造时变形程度的一种表示方法,通常用变形前后的截面比、长度比、或高度比来表示。7.锻造:自由锻与模锻的生产与应用。与自由锻相比,模锻尺寸精度高,机械加工余量小,锻件的显微组织分布更为合理,可进一步提高零件的使用寿命。模锻生产率高,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但设备投资大,模锻成本高,生产准备周期长,且模锻件的质量受到模锻设备吨位的限制,因而适用于中小型锻件的成批和大量生产。 11.切削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朱运动使刀具和工件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促使道具前刀面接近工件而实现切削。他的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进给运动使刀具与工件之间附加的相对运动,与主运动配合,即可连续地切削,获得具有所需几何特性的已加工表面。 12.切削三要素:切削速度:切削刃上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m/s);进给量:刀具在紧急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mm/z);背吃刀量:在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并垂直于该点主运动方向的切削层尺寸平面中,垂直于进给运动放向测量的切削尺寸(mm)。 13.切削层参数:切削层公称横接面积:切削层在切削尺寸平面里的实际横接面积;切削公称宽度:主切削刃截形上两个极限点间的距离;切削层公称厚度:很截面积与公称宽度之比 14.刀具材料基本要求:较高硬度、足够强度和韧性承受切削力和冲击和震动、较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工艺性。常用材料: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及陶瓷材料。5、车刀切削部分组成:前面:道具上切削流过的表面;后面:刀具上与工件上切削中产生的表面相对的表面。切削刃:指刀具前面上拟作切削刃的刃,有主切削刃和副切削刃之分。6、刀具几何角度和作用:主偏角(一般45、60、75、90度)、副偏角(5—15):影响切削层截面的形状和参数,切削分力的变化并和副偏角一起影响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前角(5-15)、后角(8-12):减少道具后面与工件表面的摩擦,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锋利与强度、刃倾角(负5—+5):影响刀头的强度、切削和排屑方向 15.切削过程:切削塑形金属是,材料受到道具的作用以后,开始产生弹性变形。随着刀具继续切入,金属内部的应力、应变继续加大。当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点时,产生塑形变形。刀具再继续前进,应力进而达到材料的断裂强度,金属材料被挤裂,并沿着刀具的前面流出而成为切屑。 16.切屑种类: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崩碎切屑 17.切削力切削功率的计算:P18 18.切屑热的来源:在切屑过程中,由于绝大部分的切削功都转变成热量,所以有大量的热产生,这些热称之为切削热。主要来源:切屑变形所产生的热量;切屑和刀具的前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工件与刀具后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 19.切屑热的分布:切屑热产生以后,由切屑、工件、刀具及周围的介质传出、各部分传出的比例取决于工件材料、切削速度、刀具材料及刀具几何形状等。车削时的切屑热主要由切屑传出。 20.切屑热对切削的影响:传入切削及介质中的热量越多,对加工越有利;传入刀具的热量虽然不是很多,但由于刀具切削部分体积很小,因此刀具的温度可达到很高。温度升高以后会加速刀具的磨损;传入刀具的热量,可能使工件变形,产生形状和尺寸的误差。 1、铣削的工艺特点:1)生产率较高。2)铣削时容易产生振动。3)刀齿散热条件好。应用:铣削时,主运动是铣刀的回转运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铣刀可以用来加工平面、成形面、齿轮、沟槽,还可以进行孔加工,如钻孔、扩孔等。 铣削可分为粗铣、半精铣、精铣。 2、外圆加工方案的分析及其应用: (1)粗车除淬硬钢以外,各种零件的加工都适用。当零件的外圆面要求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值较大时,只粗车即可。(2)粗车—半精车对于中等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的末淬硬工件的外圆面,均可采用此方案。(3)粗车—半精车—磨(粗磨或半粗磨)此方案最适于加工精度稍高、粗糙度值较小,且淬硬的钢件外圆面,也广泛用于加工未淬硬的钢件或铸件。(4)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此方案的适用范围基本上与(3)相同,只是外圆面要求的精度更高、表面粗糙度值更小,需将磨削分为粗磨和精磨,才能达到要求。(5)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研磨(或超级光磨或镜面磨削)此方案可达到很高的精度和很小的表面粗糙度值,但不宜用于加工塑性大的有色金属零件。(6)粗车—精车—精细车此方案主要适用于精度要求高的有色金属零件的加工。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复习题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复习题 一、选择题 1.在车外圆时,工件的回转运动属于C 主运动,刀具沿工件轴线的纵向移动属于B 进给运动。 2.车外圆时,车刀随四方刀架逆时针转动θ角后,工作主偏角κr将 A 增大,工作副偏角κr’将A减小。 3.积屑瘤发生在第C Ⅱ变形区,加工硬化发生在第C Ⅲ变形区。4.在加工条件相同时,用A 陶瓷刀具刀具产生的切削力最小。 5.下列哪种切屑屑形不属于可接受的屑形A 带状切削。 6. 生产中常用的切削液,水溶性的切削液以C冷却为主,油溶性切 削液以C润滑为主。 7.加工塑性材料、软材料时前角A 大些;加工脆性材料、硬材料时前角A小些。 8 .高速钢刀具切削温度超过550~600时工具材料发生金相变化,使 刀具迅速磨损,这种现象称为A 相变磨损磨损。 9.不能用于加工碳钢的是C PCD刀具。 10.主偏角、副偏角、刀尖角,三个角之和等于 B 180° 二、填空题 1.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Vc、进给量f、背吃刀量a p (切削深度)。2.刀具材料种类繁多,当前使用的刀具材料分4类:工具钢,硬质合金,陶瓷,超硬刀具材料。一般机加工使用最多的是高速钢和硬质合金。

3.切削力由于大小与方向都不易确定,为便于测量、计算和反映实际作用的需要,将合力F分解为3个分力:切削力F c(主切削力F z),背向力F p(切深抗力F y),进给力F f(进给抗力F x)。 4.切削液的作用有冷却作用、润滑作用、排屑和洗涤作用、防锈作用。5.在切削过程中,当系统刚性不足时为避免引起振动,刀具的前角应大些,主偏角应大些。 6.外圆车削时,在刀具4个标注角度中,对切削温度影响较大的角度是γ和K r。 三、判断题 1. 车外圆时,切削刃上各点的切削速度相同。(×) 2.工件材料相对加工性指标Kr越小,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越好,材料越容易加工。(×) 3.水溶性切削液以冷却为主,常用于精加工和复杂刀具加工中。(×) 4.高速切削时,切削液对表面粗糙度影响不明显。(√) 5.背向力F p(切深抗力F y)不消耗功率。(√) 6.刀具的寿命等于刀具的耐用度(耐用度指一次刃磨到下一次刃磨的切削时间)。(×) 7. 钨钴类硬质合金(YG)因其韧性、磨削性能和导热性好,主要用于 加工脆性材料,有色金属及非金属。 (√ ) 8. 刀具寿命的长短、切削效率的高低与刀具材料切削性能的优劣有关。(√) 9. 切屑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塑性和韧性提高,脆性降低,使断屑形成了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 当以很小的刀具前角、很大的进给量和很低的切削速度切削钢等塑性金属时形成的是节状切屑。√ ()2. 粗磨时应选粒度号大的磨粒,精磨时则应选细的磨粒。× ()3. 磨硬材料应选软砂轮,磨软材料应选硬砂轮。√ ()4. 砂轮的组织号越大,磨料所占体积百分比越大。× ()5. 麻花钻起导向作用的是两条螺旋形棱边。√ ()6. 铰孔既能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能纠正原有孔的位置误差。×()7. 无心外圆磨削(纵磨)时,导轮的轴线与砂轮的轴线应平行。× ()8. 粗车L/D=4~10的细长轴类零件时,因工件刚性差,宜用一夹一顶的安装方法。× ()9. 镗床只能加工通孔,而不能加工盲孔。× ()10. 拉削加工只有一个主运动,生产率很高,适于各种批量的生产。× ()11. 粗基准即是粗加工定位基准。× ()12. 钨钛钻类硬质合金刀具适合加工脆性材料。× ()13. 车削锥面时,刀尖移动的轨迹与工件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工件锥面的两倍。× ()14. 当加工表面、刀具、切削用量中的切削速渡和进给量都不变时,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一个工步。√ ()15. 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前角增大,并使切削轻快省力,所以对精加工有利。×()16. 砂轮的硬度是指磨粒的硬度。× ()17. 钻孔既适用于单件生产,又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18. 由于拉刀一次行程就能把该工序中的待加工表面加工完毕,故其生产率很高。√ ()19. 精车时,刃倾角应取负值。× ()20. 在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进给量。× ()21. 车刀主偏角越大,刀尖散热条件越好。× ()22. 刨刀在切入工件时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刨刀的前角较小,刀尖圆弧较大。√()23. 精车时,应选较小的背吃刀量、较小的进给量和较低的切削速度。× ()24. 扩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原孔轴线的偏斜。√ ()25. 用中等切削速度切削脆性金属材料容易产生积屑瘤。×

金属工艺学含答案

铸造 一、填空题 1.通常把铸造方法分为____砂型铸造_____ 和_____特种铸造_____ 两类. 2.特种铸造是除_____砂型铸造____ 以外的其他铸造方法的统称, 如_压力铸造__、 ____ ___离心铸造___ ____金属型铸造___ ____熔膜铸造____及连续铸造等。 3.制造砂型和芯用的材料,分别称为____型砂____和_____芯沙_____,统称为造型材料。 4.为保证铸件质量,造型材料应有足够的_____强度______,和一定___耐火性____ 、 ____透气性____、____退让性_____、等性能。 5.用_____芯沙_____和____芯盒_____制造型芯的过程叫造芯。 6.为填充型腔和冒口儿开设于铸型中的系列通道称为浇注系统,通常由 ___浇口杯_____ _____内浇道______ ______横浇道____ ______直浇道_____组成。 7._____落沙_____使用手工或机械使铸件或型砂、砂箱分开的操作。 二、单向选择题 1.下列使铸造特点的是(B ) A成本高 B 适应性广 C 精度高 D 铸件质量高 2.机床的床身一般选( A ) A 铸造 B 锻造 C 焊接 D 冲压 3.造型时上下型的结合面称为( D ) A 内腔 B 型芯 C 芯头 D 分型面 4.型芯是为了获得铸件的( C ) A 外形 B 尺寸 C 内腔 D 表面 5.造型时不能用嘴吹芯砂和( C ) A 型芯 B 工件 C 型砂 D 砂箱 6. 没有分型面的造型是( A ) A 整体模造型 B 分开模造型 C 三箱造型 D 熔模造型 7.冒口的主要作用是排气和( B ) A 熔渣 B 补缩 C 结构需要 D 防沙粒进入 8.浇铸时产生的抬箱跑火现象的原因是(C ) A 浇铸温度高 B 浇铸温度低 C 铸型未压紧 D 为开气孔 9.把熔炼后的铁液用浇包注入铸腔的过程时( D ) A 合箱 B 落砂 C 清理 D 浇铸 10.铸件上有未完全融合的缝隙,接头处边缘圆滑是(B ) A 裂缝 B 冷隔 C 错型 D 砂眼 11.落砂后冒口要( A ) A 清除 B 保留 C 保留但修毛刺 D 喷丸处理 12. 制造模样时尺寸放大是为了( A ) A 留收缩量 B 留加工余量 C 造型需要 D 取模方便 13.型芯外伸部分叫芯头,作用是(D ) A 增强度 B 工件需要 C 形成工件内腔 D 定位和支撑芯子 14.手工造型时有一工具叫秋叶,作用是(C )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必考密卷)

金属工艺学试题 一、填空题:25% 1.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上会形成三个表面,它们是______________ 、______ 、和______ 。2.切削运动主要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__ 两类。 3.切削用量包括____________ 、_______ 和 4 .切削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 、和清洗作用。 5._________________ 是材料抵抗变形和断裂 的能力。 6.a—Fe 是___ 立方晶格 7 . 合金在固态下,组元间仍能互相溶解而形成的均匀相称为_ 8.珠光体是_______ 和 ____ ___ 的机械混 合 物 9 .含碳量处于0.0218%~~~2.11% 的铁碳合金称为____________ 10 .钢的热处理工艺一般由______ 、_______ 、_______ 三个阶段组成。11.分别填出下列铁碳合金组织的符号。 奥氏体________ 铁素体_________ 珠光体 12 . 45钢按用途分类属于 13 . 钢的热处理一般由_______ 、 ______ 、 ____ 三个阶段组 成。 14 . 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___________ 性能、 _______ 性能、___________ 性能和 _______ 性能。 15.原子规则排列的物质叫 般固态金属都属于 o 16.固态合金的相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两大类。 17.分别填出下列铁碳合金组织的符 号。 奥氏体铁素体 ___________ 渗碳体 ___________ 珠光体 ___________ 18 .钢的热处理一般由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个阶段组成。 19.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需要很大过冷度, 其冷却速度应_____________ ,而且必须过冷到 _________________ 温度以下。 20 ._________________ 是材料抵抗变形和断 裂的能力。 21.__________ _______ 是材料产生变形而又 不破坏的性能。 22 .珠光体是_________ 和______ __的机 械混合物 23 .目前常用的硬质合金是 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 二、选择题30% 1、在拉伸试验 中, 试样拉断前能承受的最大 应力称为材料的() A?屈服极限 B 抗拉强度 C 弹性极限 2、洛氏硬度C 标尺所用的压头是() A ?淬硬钢球 B 金刚石圆锥体 C 硬 质合金球 3 、纯铁在700摄氏度时称为() A铁素体 B 奥氏体C珠光体 D 渗碳体 4 ?铁素体为()晶格 A 面心立方 B 体心立方 C 密排 元方 D 复杂的人面体 1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第二节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熟悉切削加工的概念、分类、特点及应用。 2.理解切削运动的概念及其分类。 3.掌握切削用量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切削运动的概念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切削用量的选择方法及依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材料,介绍了碳素钢、合金钢等材料,不同金属材料的性能差别很大;那么这些金属如何进行加工呢?围绕着这个问题,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 二、新课讲授 1.切削加工概述 金属切削加工就是利用刀具和工件之间的相对(切削)运动,从毛坯或半 成品上切去多余的金属材料,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加工质量的零件的过程。 (1)切削加工的分类 金属切削加工方式很多,一般可分为车削加工、铣削加工、钻削加工、镗 削加工、刨削加工、磨削加工、齿轮加工及钳工等。 (2)切削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工件精度高、生产率高及适应性好,凡是要求具有一定几何尺寸精度和表 面粗糙度的零件,通常都采用切削加工方法来完成。 2.切削运动和切削用量 (1)切削运动 切削加工时,为了获得各种形状的零件,刀具与工件必须具有一定的相对运动, 1

2 即切削运动,切削运动按其所起的作用可分为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 ① 主运动 由机床或人力提供的运动,它是刀具与工件之间产生主要的相对运动。在切 削运动中,主运动的速度最高,消耗功率最大。如车削时,主运动是工件的回转 运动,如下图所示。 车削运动和工件上的表面 ② 进给运动 使被切金属层不断地投入切削的运动称为进给运动,是刀具与工件间产生的 附加相对运动。如车削外圆时,进给运动是刀具的纵向运动;车削端面时,进给 运动是刀具的横向运动。 主运动的运动形式可以是旋转运动,也可以是直线运动;主运动可以由工件 完成,也可以由刀具完成;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间歇进行; 主运动通常只有一个,而进给运动可以有一个或几个。 (2)切削用量 切削用量是用来表示切削加工中主运动和进给运动参数的数量。切削用 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三个要素。 ① 切削速度v c 在切削加工时,切削刃选定点相对于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称为切削速度, 它表示在单位时间内工件和刀具沿主运动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单位为m/min 或 m/s 。 主运动为旋转运动时,切削速度v c 计算公式为: )/min /(1000s m m n d v c 或??=π

金属工艺学考试资料及答案

金属工艺学考试资料及答案

1、什么是熔模铸造?试述其大致工艺过程。(P169) 答:熔模铸造是用易熔材料制成模样,然后在模样上涂耐火材料,经硬化后,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外,获得无分型面铸型,浇注即可获得铸件。因为熔模广泛采用蜡质材料来制造,故这种方法也称失蜡铸造。它是发展较快的一种精密铸造方法。 工艺过程:1、压型制造 2、蜡模制造 3、蜡模组装4、结壳5、脱蜡 6、焙烧、浇注 7、落沙和清理。 2、与自由锻相比,模锻具有哪些优点?(P185) 答:与自由锻相比,模锻的优点:锻件的形状和尺寸比较精确,机械加工余量较小,节省加工工时,材料利用率高;可以锻制形状较为复杂的锻件;生产率较高;操作简单,劳动强度低,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易于实现机械化;锻件内流线分布更为合理,力学性能高。 3、用φ50冲孔模具来生产φ50落料件能否保证冲压件的精度?为什么?P193 答:不能。落料和冲孔时,首先使金属发生弯曲,然后由于凸模和凹模刃口的作用,使坯料在与切口接触处开始出现裂纹,随着凸模继续往下压,上下两处裂纹扩展连在一起,使坯料分离。为了使成品边缘光滑,凸模刃口必须锋利,凸凹模间隙要适当均匀。而用φ50冲孔模具来生产φ50落料件没有间隙了。影响断面质量,模具寿命以及成品的尺寸精度。 4、用φ250×1.5板料能否一次拉深直径为φ50的拉深件?应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保证正常生产? P194 答:不能,因为一次性拉伸,变形量过大,容易出现拉穿现象。为了避免拉穿,应分几次进行拉深,逐渐增加工件的深度,减小工件的直径,即所谓多次拉深。 5、解释应力与应变的概念 答: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称为应力,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就称为应变 6、说明晶粒粗细对力学性能的影响。P28 答:细晶粒的金属不仅仅强度较高,而且塑性及韧性也较好。因为晶粒越细,一定体积的晶粒数目越多,在同样变形条件下,变形量分散在更多的晶粒内进行,使各晶粒的变形也比较均匀而不致产生过分的应力集中现象。此外,晶粒越细,晶界就越多,越曲折,越不利于裂纹的传播,从而使其在断裂前能承受较大的塑性变形,表现出较高的塑性和韧性。 7、何谓退火和正火?两者的特点和用途有什么不同?P53 答:退火是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退火主要用于铸、锻、焊毛坯或半成品零件,作为预备热处理。退货后获得珠光体型组织。退火的主要目的:软化钢材以利于切削加工;消除内应力以防止工件变形;细化晶粒,改善组织,为零件的最终热处理做准备。)正火是将钢加热到Ac3(或Accm)以上30到50摄氏度,保持适当时间,出炉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正火与退火的主要差别:前者冷却冷却速度快,得到的组织比较细小,强度和硬度也稍高些。(正火主要应用:1、对力学性能要求不高的结构、零件,可用正火作为最终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硬度和韧性。2、对低、中

金属工艺学下册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上会形成三个表面,它们是已加工表面、待加工表面、和过渡表面。 2.切削运动分主运动和__进给运动___两类。 3.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___背吃刀量___。 4. 刀具静止参考系主要由基面、主切削面、正交平面所构成。 γ是前角的符号,是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5.0 6.sλ是刃倾角的符号,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 7.过切削刃上的一个点,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是正交平面。 8. 为了减小残留面积,减小表面粗糙度Ra值,可以采用的方法和措施有: 减小主偏角、减小副偏角和减小进给量。 9.常见切屑种类有: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和崩碎切屑。 10. 切屑厚度压缩比是切屑厚度与切削层公称厚度之比值,其数值越大,切削力越大,切削温度越高,表面越粗糙。 11.总切削力可分解为切削力、进给力和背向力三个切削分力。 12.刀具磨损的三个阶段是: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和急剧磨损阶段。 刀具重磨和换刀应安排在正常磨损阶段后期、急剧磨损发生之前。 13.刀具耐用度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规定的磨钝标准为止的实际切削总时间。14.产生积屑瘤的条件是:①切削塑性金屑,②中等切速切削,粗加工加工时可利用积屑瘤,精加工加工时尽量避免产生积屑瘤。

15.用圆柱铣刀铣平面时,有两种铣削方式,即逆铣和顺铣。一般铣削常采用逆铣。 16.对钢材精车时用高速,其主要目的是避免产生积屑瘤。 17.磨削加工的实质是磨粒对工件进行刻划、滑擦和切削三种作用的综合过程。 18.砂轮的硬度是磨粒受力后从砂轮表面脱落的难易程度,工件材料硬,应选用硬度较软砂轮,磨削有色金属等软材料时,应选用较硬砂轮。 19.机床上常用的传动副有带传动、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丝杠螺母(螺杆)传动和蜗轮蜗杆传动 20.机床传动系统中,常用的机械有级变速机构有:滑移齿轮变速、离合器式齿轮变速等 21.对于刚度好、长度长、余量多的外圆面,先用横磨法分段进行粗磨,相邻两段间有5-10的搭接,工件上留下~的余量,再用纵磨法精磨,这种加工方法称为综合磨法。 22.珩磨一般在专门的珩磨机床上进行,珩磨头与机床主轴应浮动连接。单件小批生产时亦可在改装的立式钻床或卧式车床上进行。 23.根据齿轮传动的特点和不同用途,对齿轮精度的主要要求有: ①运动的准确性;②传动的平稳性;③齿面承裁的均匀性。 24.渐开线圆柱齿轮副分成13个精度等级,其中0、1、2级为远景级,7级精度为基本级。 25.机床主轴上的齿轮,圆周速度高,其传动的平稳性精度要求高些;测量仪器及分度机构上的齿轮,要求传递运动准确,其传递运动的准确性精度要求高些;起重机械及矿山机械上的齿轮,传递功率大,其载荷分布的均匀性精度要求高些。 26.插齿时,分齿运动控制的是插齿刀与齿轮坯之间保持一对圆柱齿轮相啮合的原理进行加工的。 27.剃齿主要是提高齿形精度和减小齿面粗糙度值。

《金属工艺学》下册习题答案

《金属工艺学》(下册)习题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上会形成三个表面,它们就是已加工表面、 待加工表面、与过渡表面。 2.切削运动分主运动与__进给运动___两类。 3.切削用量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与___背吃刀量___。 4、刀具静止参考系主要由基面、主切削面、正交平面所构成。 γ就是前角的符号,就是在正交平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5、0 角。 6、sλ就是刃倾角的符号,就是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 7、过切削刃上的一个点,并垂直于基面与切削平面的就是正交平面。 8、为了减小残留面积,减小表面粗糙度Ra值,可以采用的方法与措施有: 减小主偏角、减小副偏角与减小进给量。 9、常见切屑种类有: 带状切屑、节状切屑与崩碎切屑。 10、切屑厚度压缩比就是切屑厚度与切削层公称厚度之比值,其数值 越大,切削力越大,切削温度越高,表面越粗糙。 11.总切削力可分解为切削力、进给力与背向力三个切削分力。 12、刀具磨损的三个阶段就是:初期磨损阶段、正常磨损阶段与急剧磨损阶段。 刀具重磨与换刀应安排在正常磨损阶段后期、急剧磨损发生之前。 13.刀具耐用度就是指刀具从开始切削至磨损量达到规定的磨钝标准为止的实际切削总 时间。 14.产生积屑瘤的条件就是:①切削塑性金屑,②中等切速切削,粗加工加工时可利用积 屑瘤,精加工加工时尽量避免产生积屑瘤。 15.用圆柱铣刀铣平面时,有两种铣削方式,即逆铣与顺铣。一般铣削常 采用逆铣。 16.对钢材精车时用高速,其主要目的就是避免产生积屑瘤。 17、磨削加工的实质就是磨粒对工件进行刻划、滑擦与切削三种作用的综 合过程。 18、砂轮的硬度就是磨粒受力后从砂轮表面脱落的难易程度,工件材料硬,应选用 硬度较软砂轮,磨削有色金属等软材料时,应选用较硬砂轮。 19.机床上常用的传动副有带传动、齿轮传动、齿轮齿条传动、丝杠螺母(螺 杆)传动与蜗轮蜗杆传动 20.机床传动系统中,常用的机械有级变速机构有:滑移齿轮变速、离合器式齿轮变速等

金属工艺学1课程标准

沙市职业大学 《金属工艺学1》课程标准 一、课程名称:金属工艺学 二、课程代码:010112 三、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 四、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 五、计划学时:总学时:30 六、教学条件:课件、录像、模型、多媒体教室,校办工厂;以及校外实训基地等。 七、课程定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制造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与专业技能,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数控设备等机电设备维护维修、进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机电产品营销及技术服务等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面向的岗位(岗位群)是:数控机床等机电设备安装维修岗位、机电产品安装、调试及维护、维修及服务、车间技术员(工艺员)、生产调度员、生产现场管理员(班组长)、产品质检员等。 本专业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金属工艺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机械制造工艺、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机床与编程、机床夹具设计等。 金属工艺学是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既强调基本理论和概念,更注重生产操作技能的培养。它是学生获得从事机械加工、产品开发等工作所必须的业务技能,具备制定机械产品制造工艺、合理选择零件的材料、毛坯和热处理方法等能力的重要课程。对于从事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质量检测、设备管理与维修等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了奠定制造知识基础和基木技能训练的作用,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用性。 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够引领专业培养的导向,是机械制造类专业实现顶岗能力培养和一生多证的典型课程,是专业入门和专业概括的领路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后续课程:数控机床加工技术及实训、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机械CAD/CAM、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八、课程设计思路: (1)以职业岗位群市场需求为导向,准确定位课程教学方向 通过对厂矿和周边地区相关企业调研,机械市场大量需求一线职业技能岗位工种群(车、铣、钳工等),我们对机械制造应用技术的职业岗位群进行分析,研究、整合出机械制造行业所需的典型工作任务,确立“以职业岗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要求为先导,以突出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教学立足点,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学做练合一,提高教学质量”为课程教学定位。据此,确立了“合理选用机械工程材料、正确确定热处理工艺方法;合理选用毛坯和机械零件加工方法”课程教学的4大模块内容,建立了相对应的实践教学项目。 (2)以项目任务为核心目标,创新模块课程的内容 在课程改革中应充分体现学做结合、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环境真实的改革要求。为此,我们聘请企业专家为课程兼职教师或顾问,根据生产实际和岗位(群)要求,制订课程教学目标,遴选教学内容,设计实践教学环节,确定评价考核标准。同时抓住课程的重点知识和核心能力,设计和确定工学交替项目,通过真实的职业活动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课程组依托校外实训基地,结合校内实训车间的典型产品为任务驱动,实施项目驱动教学法,使学生身临其境,掌握材料选用的原则和技术要领;围绕零件的机械加工,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法,让学生全程参与典型零件的加工过程。通过工学交替使学生学会加工方法如何选择、工艺规程如何编制等,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相关技能。 (3)搭建开放性课程运行平台、形成灵活多样的教学沟通与考核方式 形成学做统一的教材体系,从课程内容、习题、实训项目任务等方面,利用网络资源,形成最直接快捷的指导与沟通学生的方式;形成网络完备的教学资源,完成课程需要的动画、模拟实训、生产加工实况录像、电子挂图表格等,为学生自主进行学习提供必要的条件。为确保师生的有效沟通,一是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随时交流和课后的辅导答疑;二是利用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开通网上答疑专栏或QQ群交流,实现互动反馈式的双向沟通。课程的考核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阶段性考核与总目标考核相结合的多样性课程考核模式,使课程考核真正成为激励学生学习、提高课程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4)、职业资格证书与教学工作结合 学习完《金属工艺学》这门课程后,可考取钳工、电焊工、机加工等较多职业资格技能证书。在授课过程中也兼顾了职业资格考核方面的要求,利于学生轻松通过考试。 九、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典型机械零件的种类、用途和工作状态、性能要求; 2、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指标; 3、掌握材料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的检测原理和方法;了解材料的成分、组织与性能间的关系;具有材料的分类、编 号及选用知识; 4、了解各种零件毛坯生产方法的特点、适用范围,掌握零件毛还选择的原则;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习题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知识 一.填空题 1、切削运动可分为两种,即和。 2、零件的技术要求一般包括、、、度。 3、刀具材料必须具备的性能 有、、、、。 4.利用机械力对工件进行加工称为加工。通过手持工具对工件进行加工称为加工。 5.机械零件的表面形状按形体可归纳为三种基本表面,这三种基本表面可组合成各种类型的零件。三种基本表面是、和成形表面 6.车削加工时,应选择合理的,适当的,一定的背吃刀量。这是切削加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切削用量三要素。 7.切削加工刀具中,常见的刀具材料如:高速钢、硬质合金等属于 刀具材料,陶瓷、人造聚晶金刚石等属于刀具材料。 8.车刀切削外圆时,主、副偏角越大,残留面积越,刃倾角越大,刀尖强度越。 9. 车刀切削部分组成的三个面:;二个刃:。 二、判断题 1.切削运动中,主运动通常只有一个,进给运动的数目可以有一个或几个。 () 2.车削外圆时,进给运动是刀具的横向运动。() 3.当切削刃安装高于工件的中心时,其实际工作前角会变小。() 4.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是刃倾角。() 5.在主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是主偏角。() 6.刃倾角的正负影响切屑的排出方向。当刃倾角为正时,切屑流向已加工表面。() 7.一般来说, 刀具材料的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8.背吃刀量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切削速度最小。() 9.低碳钢硬度低,切削加工性最好,中碳钢次之,高碳钢最难切削。()三、单项选择题 1.车削时,主运动是_。

A. 工件的回转运动 B. 工件的直线运动 C. 刀具的回转运动 D. 刀具的直线运动 2.牛头刨床刨削时,主运动是_。 A. 工件的回转运动 B. 工件的往复直线运动 C. 刀具的回转运动 D. 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 3.在基面内测量的角度是_。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 4.在主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是_。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 5.当切削刃安装高于工件中心时,其实际工作前角会_。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6.刃倾角的正负影响切屑的排出方向。当刃倾角为正时,切屑流向_。 A.已加工表面 B.待加工表面 C.切削表面 7.加工细长轴时,为减小Fy力,车刀主偏角应取_。 A.450 B.750 C.900 D.都可以 8.在切削铸铁等脆性材料时,得到切屑类型是_。 A.带状切屑 B.节状切屑 C.粒状切屑 D.崩碎切屑 9.在切削用量三要素中,影响切削力的主要因素是_。 A.Vc B.f C.ap 10.刀具材料要求有高的硬度,通常要求硬度在以上。 A.50HRC;B.60HRC;C.70HRC 11、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A )。 A切削速度; B 切削深度; C 进给量。 12、切削用量选择的一般原则,应首先选择的是: ( C ) A切削速度;B 进给量;C背吃刀量。 四、多选题 1、车削加工中的切削用量包括:( ) ①主轴每分钟转数,②切削层公称宽度;③背吃刀量(切削深度)④进给量; ⑤切削层公称厚度;⑥切削速度。 2、对刀具前角的作用和大小,正确的说法有:( ) ①控制切屑流动方向;②使刀刃锋利,减少切屑变形;③影响刀尖强度及散

(完整版)金属加工《金属切削基础知识》练习题

金属加工《金属切削基础知识》练习题 一.判断题(本大题共33小题) 1.金属切削加工是用切削刀具将坯料或工件上多余材料切除,以获得所要求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方法。() 2.主运动是切下切屑所需要的最基本的运动。任何切削过程,通常只有一个主运动,最多不超过两个主运动。() 3.钻削加工时,钻头旋转是主运动,钻头的轴向移动是进给运动。() 4.进给运动可以有一个或几个,运动形式有平移的、旋转的,有连续的、间歇的。() 5.从几何学角度看,各种形状机械零件的表面都是由圆柱面、圆锥面、平面和各种成形面组成。() 6.切削加工时,主运动通常是速度较低,消耗功率较小的运动。() 7.切削速度是指切削加工时,刀具切削刃选定点相对工件主运动的瞬时速度。车削加工的主运动为旋转运动,切削速度为最大线速度。() 8.车削时,工件每转一转刀具沿进给方向移动的距离为切削速度。() 9.车削时,待加工表面与已加工表面的垂直距离称为进给量。() 10.切削加工时,切削热传入刀具使刀头温度升高,刀头温度称为切削温度。() 11.刀具两次刃磨之间实际切削的时间称为刀具寿命。() 12.有经验的操作者常根据切削过程中切屑变色发毛、切削力突然增大、振动与噪声以及表面粗糙度值显著增大等异常现象,来判断刀具是否已磨钝。() 13.对低碳钢进行退火,对高碳钢进行正火,可改善切削加工性。() 14.硫、硅、铅、铝元素能改善切削加工性,常用来制造易切削钢。() 15.当切削余量太大时,可分几次切削,第一次进给应尽量将背吃刀量取小些。() 16.车削加工时形成待加工表面、已加工表面、未加工表面三种表面。() 17.车削加工时,切削用量三个基本参数是切削速度、进给量和背吃刀量。() 18.金属切削时,刀具与工件之间的相对运动包括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19.车刀切削部分三面是指前刀面、后刀面和副刀面。() 20.常用的刀具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和超硬材料等。() 21.切削过程中的物理现象包括切削力、切削热、切削变形和积屑瘤等。() 22.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各种物理现象是由于金属变形和摩擦引起的。() 23.根据切削材料和切削条件不同,常见的切屑种类有带状切屑、节状切屑、崩碎切屑三种。() 24.切削过程中所消耗的功绝大部分转变为热,称为切削热。切削热通过切屑、工件、刀具以及机床传散。() 25.切削过程中,刀具两次刃磨之间实际切削的时间,称为刀具耐用度。() 26.刀具耐用度与刀具重磨次数的乘积称为刀具寿命。() 27.V T称为一定刀具耐用度下的切削速度,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越好,则V T越低。() 28.在钢中添加适量的硫、铅等元素,可减小切削力、易断屑,提高刀具的耐用度和工件的表面质量。() 29.切削用量选得越大,生产效率越高。() 30.从提高生产率或降低成本的观点看,刀具耐用度越高越好。() 31.粗加工时允许产生一些积屑瘤,精加工时应避免产生积屑瘤。() 32.车削加工时,工件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车刀的纵向、横向移动为进给运动。() 33.为确定车刀切削部分空间位置,设想三个辅助平面,通过切削刃上选定点,垂直于切削速度方向的平面,称为基面。() 二.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 1.成形面是以曲线为母线、以圆或()为运动轨迹所形成的表面。 A、椭圆 B、折线 C、直线 2.车削时,车刀的纵向或横向移动是()。 A、主运动 B、进给运动 3.车刀切削部分由三面、两刃、一尖组成。两刃是指副切削刃、()。 A、前切削刃 B、后切削刃 C、主切削刃 4.车削中设想的三个辅助平面,即主切削平面、基面、正交平面是相互()。 A、垂直的 B、平行的 C、倾斜的 5.当切削速度确定后,增大进给量会使切削力增大,表面粗糙度Ra值()。 A、变小 B、变大 C、不变6.车刀上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假定的主运动方向的辅助平面是()。 A、主切削平面 B、正交平面 C、基面 7.以车刀为例,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称为()。 A、前刀面 B、主后面 C、副后面 8.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称为()。 A、前角 B、后角 C、主偏角 D、刃倾角 9.主后面与主切削平面的夹角称为后角,粗中工时后角一般取6o~8o;精加工时后角可取()。 A、12o~14o B、10o~12o C、8o~10o D、6o~8o E、4o~6o 10.强力切削时,外圆车刀的主偏角选用()。 A、45o B、55o C、65o D、75o E、85o 11.机械制造中应用最广的刀具材料是高速钢和()。 A、合金工具钢 B、硬质合金 C、陶瓷 12.刀具材料要求有高的硬度,通常要求硬度在()以上。 A、50 HRC B、60 HRC C、70HRC 13.高速钢的热硬性可达()。 A、500~550℃ B、550~600℃ C、600~650℃ D、650~700℃ 14.热硬性可达1300℃的刀具材料是()。 A、硬质合金 B、陶瓷 C、立方碳化硼 D、人造金刚石 15.切削力是设计、计算机床动力,夹具、刀具强度等的依据,其大小约占总切削力的()以上。 A、60% B、70% C、80% D、90% 16.硬质合金车刀耐用度大致为()。 A、60~90 min B、90~180 min C、180~360 min D、360~720 min 17.切削用量对切削温度的影响中,影响最大的是()。 A、切削速度 B、进给量 C、背吃刀量 18.工件材料的强度和硬度越高,切削力就()。 A、越大 B、越小 C、一般不变 19.当刀具前角增大时,切屑容易从前刀面流出,且变形小,因此()。 A、增大切削力 B、降低切削力 C、切削力不变 20.合理选择切削液,可减小刀具的塑性变形和刀具与工件间摩擦,使切削力()。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21.当工件的强度、硬度、塑性越好时,刀具寿命()。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22.衡量材料最常用的切削加工性指标是相对加工性()。 A、一定刀具耐用度下的切削速度 B、切削力的大小 C、已加工表面质量 D、切屑控制或断屑的难易 23.相对加工性K T是衡量材料切削加工性的常用的指标,当材料加工性比45钢好时,K T()。 A、>1 B、=1 C、<1 24.刃倾角一般在()选取。 A、-10o~-5o B、-5o~+10o C、+10o~+20o 25.精加工时,刃倾角常取()。 A、正值,切屑引向待加工表面一侧 B、负值,切屑推向已加工表面 C、零,切屑沿垂直于主切削刃方向流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